川西高原

2024-07-01

川西高原(精选12篇)

川西高原 篇1

1 引言

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 其如同森林、耕地、海洋一样具有多种功能。湿地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超过6m的水域。所有季节性或常年积水地段, 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滩涂、珊瑚礁、红树林、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m的海岸带等, 均属湿地范畴。

2 研究区概况

川西高原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 属我国长江、黄河源头, 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 是长江、黄河流域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内森林、草原和湿地等生态系统, 在水源涵养、水资源补给、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气候调节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川西高原地区也是四川省湿地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 自然湿地资源约占全省总量的2/3, 主要以河流、湖泊和沼泽为主。根据2011年卫星遥感数据, 川西高原地区共有湿地面积87.28万hm2, 其中沼泽73.70万hm2、河流10.89万hm2、湖泊2.47万hm2、水库0.22万hm2。但长期以来,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森林过度开发、草原超载放牧、湿地开沟排水等人类活动的严重干扰, 林草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湿地不断退化萎缩, 水土流失加剧。

川西高原地区处于中纬度地区, 受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及西风环流交替影响, 季风气候明显, 雨热同季, 气候垂直变化大, 类型多样, 总体以寒温带气候为主, 冬寒夏凉, 热量不足。年气温-1~12℃, 年降水量500~900mm, 且降水年内分配不均, 雨量集中于6~9月, 年日照1600~2600h, 雪灾、暴雨、洪水、冰雹等气象灾害频发。

3 湿地萎缩现状及原因

3.1 湿地萎缩现状

川西高原地区的湿地萎缩主要体现在高原沼泽湿地和湖泊, 其中沼泽湿地萎缩尤为严重, 相当部分沼泽湿地由常年片状积水、季节性湿洼地积水逐步演变为干涸状态, 沼泽区水位和地下水位明显下降, 湿地面积萎缩, 湿地生态环境呈现“沼泽→沼泽化草甸→草甸→沙化地→荒漠”逆向演替趋势。

以若尔盖湿地为例, 近几十年来, 其湖泊、沼泽均发生了严重退化, 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 湿地总面积退化了20.20%, 年均净减3370.46hm2。1985年该区尚有17个面积在6.67万hm2以上的湖泊, 到2000年已经有6个完全干涸, 其余11个也有不同程度的萎缩。该区域1985年湖泊总面积为2165hm2, 15年后仅剩水面1323hm2, 萎缩842hm2, 减幅达38.9%, 平均每年减少56.13hm2, 年均递减速度达3.34%。调查表明, 若尔盖湿地的萎缩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趋于明显, 而进入80年代以后, 湿地的萎缩呈明显加剧的趋势, 常年积水沼泽区向季节性积水沼泽过渡或变化。

3.2 湿地萎缩原因

川西高原地区的湿地萎缩包括自然和人为2大原因。

近几十年来, 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是川西高原地区湿地萎缩的重要自然原因。以若尔盖湿地为例, 据若尔盖县气象站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年平均温度和年总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序列分析, 1957~2002年以来, 若尔盖地区气温记录明显为上升趋势, 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气温倾向率平均每10年增加约0.23℃, 其数值明显高于全球气温增幅 (0.03~0.06℃/10年) 。若尔盖地区的降水量从80年代中期开始有减少趋势, 这与阿坝州北部地区的整体趋势呈现一致。

湿地萎缩的人为原因则包括开沟排水和过度放牧。20世纪60~70年代, 为增加草场面积, 川西高原地区曾进行开沟排水, 导致沼泽面积减少, 现在虽然停止了挖沟和维护活动, 一些沟渠已经自然淤平, 但仍有相当多的排水沟在运行, 大量天然侵蚀沟仍在不断产生, 将水从湿地中抽取出来;此外, 过度放牧对沼泽退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长期以来, 川西高原地区的牧民主要通过游牧等传统方式利用草场, 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该种方式被逐步改变, 先后搞合作化、实行集体经营, 放牧半径越来越小, 牧民原有的放牧系统被打破。过度啃食和踩踏导致泥炭地退化, 逐步丧失了吸收和保持水分的基本功能。

4 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措施

4.1 已实施微型挡水坝对比与分析

20世纪为发展畜牧业而人为开挖的排水沟和自然冲刷形成的冲蚀沟, 造成湿地水量逐步流失, 针对这一情况, 目前开始在川西高原地区尝试采用修筑微型挡水坝的方式来填沟还湿, 以提升沼泽湿地的水位, 恢复湿地面积, 恢复和提高湿地生态环境质量。

微型挡水坝填沟还湿的效果已由川西高原地区部分县进行了尝试、摸索, 以石渠县为例, 该县于2009年前后, 在境内的洛须省级自然保护区、长沙贡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县内的一般湿地区域内, 选用不同的材质、断面型式的微型挡水坝进行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 增加湿地面积、提升湿地水位, 如图1~4所示。

根据现场调查资料, 选取了3类典型的微型挡水坝进行讨论, 分析其优劣, 对比湿地变化情况。

4.1.1 a类微型挡水坝

坝型选用矩形断面的直立型式, 坝高2~2.5m, 埋深0.8 m, 顶部设置宽1.5 m的溢洪口, 坝体材料为M7.5浆砌块石 (图1, 2) 。

优点:湿地面积、水位提升效果最为明显;对湿地上游径流基本能全部拦截, 多余径流则通过溢洪口排出;经过当地冬季的极低温度、暴雨季节后, 依然能稳定发挥作用。

缺点:坝体材料为水泥、沥青等无法降解的材质, 对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当地极低气温对坝体影响较大, 冻胀造成坝体、坝基变形, 局部坝体、坝基出现渗漏;需专业队伍进行施工。

4.1.2 b类微型挡水坝

坝型选用梯形断面, 坝高1.0~1.2m, 坝体材料为塑料编织袋装填土石 (图3) 。

优点:湿地面积、水位提升效果较好;对湿地上游大部分径流能进行拦截, 部分水流通过编织袋之间和袋中土石缝隙排出;对当地的极低温环境适应性好, 冻胀对坝体的影响较小;施工难度小。

缺点:坝体材料为不可降解的编织袋, 对湿地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在暴雨季节由于径流过大, 易造成坝体垮塌。

4.1.3 c类微型挡水坝

坝型选用梯形断面, 坝高0.8~1m, 坝体材料为素土夯实 (图4) 。

优点:湿地面积、水位提升效果一般;对湿地上游径流能进行适当拦截;对当地的极低温环境适应性好, 冻胀对坝体的影响很小;施工难度小。

缺点:在非暴雨季节, 由于水流的冲刷, 易在坝体与坡岸衔接处形成冲沟, 进而造成蓄水失败;在暴雨季节由于径流过大, 易造成坝体垮塌。

综上所述, 通过对比3类微型挡水坝实施前后, 湿地面积、湿地水位的变化, 可以肯定, 3类微型挡水坝均达到了填沟还湿的目的, 对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均起到了积极效果, 但又各有优缺点, 其中最主要的缺点包括使用材质的环保性不够、坝体的稳定性有待提高等。

4.2 优化后的微型挡水坝

经过对上述3类微型挡水坝的对比分析, 并综合考虑川西高原地区的冬季气温极低、夏季暴雨集中的气候特点, 对已实施的微型挡水坝进行了优化改良:坝型选用梯形断面, 在筑坝前, 先在坝体中央预埋木桩, 起到支撑加固作用, 然后用砂砾石经碾压压实后形成梯形断面的坝心, 再以可降解的麻质编织袋装土石在坝心外侧砌码, 并预留溢洪口。

此外, 还根据沟渠形状、水文条件 (流速、坡降等) 对微型挡水坝进行了细化设计。对沟渠宽度、沟深均较大的沟渠采用自身尺寸、体量较大的微Ⅰ型微型挡水坝, 该型微型挡水坝坝高2~4m, 埋深0.5m, 溢流口宽1.5~4.0m, 高度为0.3~0.4m, 并根据抗冲刷要求的不同又细分了微Ⅰ-A、微Ⅰ-B型2种, 其差异主要在于坝体两侧是否铺砌有干砌片石;对沟渠宽度、沟深均较小的沟渠则采用自身尺寸、体量较小的微Ⅱ型微型挡水坝, 该型微型挡水坝坝高1~2m, 溢流口宽1.5~4.0m, 高度为0.3~0.4m。

5 结论与讨论

(1) 通过对微型挡水坝的改良优化设计, 可以肯定, 提高了微型挡水坝的稳定性, 采用砂砾石的坝心和麻质编织袋的组合, 既能保证微型挡水坝较长时间存在于治理沟渠, 也能保证有适量的水流通过坝体流向下游, 使得湿地的不至于过干或是过湿。

(2) 对于冲刷严重的沟渠, 提出了在微型挡水坝坝体表面增设干砌片石, 以减少对坝体的冲刷。

(3) 改良优化后的微型挡水坝, 提高了适用性和针对性, 使得不同的沟渠可选择不同种类的微型挡水坝, 可达到恢复湿地的目的和节约工程造价的双重目的。

(4) 但改良后的微型挡水坝仍需做进一步研究, 包括利用木桩增加坝体稳定性是否达到预期效果;采用砂砾石坝心, 辅以麻袋装填砂砾石土的坝体在经过夏季暴雨、冬季低温后坝体的稳定性;以及筑坝过程中的施工工艺、流程等问题均需要在具体实施过程进行一一论证、解决。

参考文献

[1]孙广友.沼泽湿地的形成与演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998 (4) :33~35.

[2]黄锡畴.沼泽生态系统的性质[J].地理科学, 1991, 9 (2) :99~104.

[3]何池全, 赵魁义, 赵志春.若尔盖高原湿地草场退化成因分析及其保护利用[J].中国草地学报, 2000 (6) :11-16.

[4]张晓云, 吕宪国, 顾海军.若尔盖湿地面临的威胁、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J].湿地科学, 2005, 3 (4) :292-297.

[5]李建国, 顾海军.若尔盖湿地保护与利用状况及对策建议[C]∥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全国湿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研讨会.[出版地不详]:中国自然资源保护专业委员会, 2004.

川西高原 篇2

摘要:阐述了川西高原地区的湿地萎缩情况,从自然和人为角度分析了其原因,同时结合石渠县已实施的各类微型档水坝的效果,对比分析了各类微型挡水坝的优劣,并对微型挡水坝的坝型、尺寸和材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最终提出了适用于川西高原地区的微型挡水坝的优化设计,以达到提高微型水坝稳定性以及恢复湿地的目的。

关键词:开沟排水;湿地生态;填沟还湿;微型挡水坝

中图分类号:X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0-0140-03

1.引言

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其如同森林、耕地、海洋一样具有多种功能。湿地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超过6 m的水域。所有季节性或常年积水地段,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滩涂、珊瑚礁、红树林、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 m的海岸带等,均属湿地范畴。

2.研究区概况

川西高原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属我国长江、黄河源头,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是长江、黄河流域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内森林、草原和湿地等生态系统,在水源涵养、水资源补给、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气候调节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川西高原地区也是四川省湿地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自然湿地资源约占全省总量的2/3,主要以河流、湖泊和沼泽为主。根据2011年卫星遥感数据,川西高原地区共有湿地面积87.28万hm2,其中沼泽73.70万hm2、河流10.89万hm2、湖泊2.47万hm2、水库0.22万hm2。但长期以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森林过度开发、草原超载放牧、湿地开沟排水等人类活动的严重干扰,林草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湿地不断退化萎缩,水土流失加剧。

川西高原地区处于中纬度地区,受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及西风环流交替影响,季风气候明显,雨热同季,气候垂直变化大,类型多样,总体以寒温带气候为主,冬寒夏凉,热量不足。年气温-1~12℃,年降水量500~900 mm,且降水年内分配不均,雨量集中于6~9月,年日照1600~2600 h,雪灾、暴雨、洪水、冰雹等气象灾害频发。

3.湿地萎缩现状及原因

3.1湿地萎缩现状

川西高原地区的湿地萎缩主要体现在高原沼泽湿地和湖泊,其中沼泽湿地萎缩尤为严重,相当部分沼泽湿地由常年片状积水、季节性湿洼地积水逐步演变为干涸状态,沼泽区水位和地下水位明显下降,湿地面积萎缩,湿地生态环境呈现“沼泽-沼泽化草甸-草甸-沙化地-荒漠”逆向演替趋势。

以若尔盖湿地为例,近几十年来,其湖泊、沼泽均发生了严重退化,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湿地总面积退化了20.20%,年均净减3370.46 hm2。1985年该区尚有17个面积在6.67万hm2以上的湖泊,到2000年已经有6个完全干涸,其余11个也有不同程度的萎缩。该区域1985年湖泊总面积为2165 hm2,15年后仅剩水面1323 hm2,萎缩842 hm2,减幅达38.9%,平均每年减少56.13 hm2,年均递减速度达3.34%。调查表明,若尔盖湿地的萎缩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趋于明显,而进入80年代以后,湿地的萎缩呈明显加剧的趋势,常年积水沼泽区向季节性积水沼泽过渡或变化。

3.2湿地萎缩原因

川西高原地区的湿地萎缩包括自然和人为2大原因。

近几十年来,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是川西高原地区湿地萎缩的重要自然原因。以若尔盖湿地为例,据若尔盖县气象站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年平均温度和年总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序列分析,1957~2002年以来,若尔盖地区气温记录明显为上升趋势,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气温倾向率平均每10年增加约0.23℃,其数值明显高于全球气温增幅(0.03~O.06℃/10年)。若尔盖地区的降水量从80年代中期开始有减少趋势,这与阿坝州北部地区的整体趋势呈现一致。

湿地萎缩的人为原因则包括开沟排水和过度放牧。20世纪60~70年代,为增加草场面积,川西高原地区曾进行开沟排水,导致沼泽面积减少,现在虽然停止了挖沟和维护活动,一些沟渠已经自然淤平,但仍有相当多的排水沟在运行,大量天然侵蚀沟仍在不断产生,将水从湿地中抽取出来;此外,过度放牧对沼泽退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长期以来,川西高原地区的牧民主要通过游牧等传统方式利用草场,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种方式被逐步改变,先后搞合作化、实行集体经营,放牧半径越来越小,牧民原有的放牧系统被打破。过度啃食和踩踏导致泥炭地退化,逐步丧失了吸收和保持水分的基本功能。

4.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措施

4.1已实施微型挡水坝对比与分析

20世纪为发展畜牧业而人为开挖的排水沟和自然冲刷形成的冲蚀沟,造成湿地水量逐步流失,针对这一情况,目前开始在川西高原地区尝试采用修筑微型挡水坝的方式来填沟还湿,以提升沼泽湿地的水位,恢复湿地面积,恢复和提高湿地生态环境质量。

微型挡水坝填沟还湿的效果已由川西高原地区部分县进行了尝试、摸索,以石渠县为例,该县于2009年前后,在境内的洛须省级自然保护区、长沙贡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县内的一般湿地区域内,选用不同的材质、断面型式的微型挡水坝进行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增加湿地面积、提升湿地水位,如图1~4所示。

根据现场调查资料,选取了3类典型的微型挡水坝进行讨论,分析其优劣,对比湿地变化情况。

4.1.1a类微型挡水坝

坝型选用矩形断面的直立型式,坝高2~2.5 m,埋深0.8 m,顶部设置宽1.5 m的溢洪口,坝体材料为M7.5浆砌块石(图1,2)。

优点:湿地面积、水位提升效果最为明显;对湿地上游径流基本能全部拦截,多余径流则通过溢洪口排出;经过当地冬季的极低温度、暴雨季节后,依然能稳定发挥作用。

缺点:坝体材料为水泥、沥青等无法降解的材质,对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当地极低气温对坝体影响较大,冻胀造成坝体、坝基变形,局部坝体、坝基出现渗漏;需专业队伍进行施工。

4.1.2b类微型挡水坝

坝型选用梯形断面,坝高1.0~1.2 m,坝体材料为塑料编织袋装填土石(图3)。

优点:湿地面积、水位提升效果较好;对湿地上游大部分径流能进行拦截,部分水流通过编织袋之间和袋中土石缝隙排出;对当地的极低温环境适应性好,冻胀对坝体的影响较小;施工难度小。

缺点:坝体材料为不可降解的编织袋,对湿地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在暴雨季节由于径流过大,易造成坝体垮塌。

4.1.3c类微型挡水坝

坝型选用梯形断面,坝高0.8~1 m,坝体材料为素土夯实(图4)。

优点:湿地面积、水位提升效果一般;对湿地上游径流能进行适当拦截;对当地的极低温环境适应性好,冻胀对坝体的影响很小;施工难度小。

缺点:在非暴雨季节,由于水流的冲刷,易在坝体与坡岸衔接处形成冲沟,进而造成蓄水失败;在暴雨季节由于径流过大,易造成坝体垮塌。

综上所述,通过对比3类微型挡水坝实施前后,湿地面积、湿地水位的变化,可以肯定,3类微型挡水坝均达到了填沟还湿的目的;对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均起到了积极效果,但又各有优缺点,其中最主要的缺点包括使用材质的环保性不够、坝体的稳定性有待提高等。

4.2优化后的微型挡水坝

经过对上述3类微型挡水坝的对比分析,并综合考虑川西高原地区的冬季气温极低、夏季暴雨集中的气候特点,对已实施的微型挡水坝进行了优化改良:坝型选用梯形断面,在筑坝前,先在坝体中央预埋木桩,起到支撑加固作用,然后用砂砾石经碾压压实后形成梯形断面的坝心,再以可降解的麻质编织袋装土石在坝心外侧砌码,并预留溢洪口。

此外,还根据沟渠形状、水文条件(流速、坡降等)对微型挡水坝进行了细化设计。对沟渠宽度、沟深均较大的沟渠采用自身尺寸、体量较大的微工型微型挡水坝,该型微型挡水坝坝高2~4 m,埋深0.5 m,溢流口宽1.5~4.0 m,高度为0.3~0.4 m,并根据抗冲刷要求的不同又细分了微I-A、微I-B型2种,其差异主要在于坝体两侧是否铺砌有干砌片石;对沟渠宽度、沟深均较小的沟渠则采用自身尺寸、体量较小的微Ⅱ型微型挡水坝,该型微型挡水坝坝高1~2 m,溢流口宽L5~4.0m,高度为0.3~0.4 m。

5.结论与讨论

(1)通过对微型挡水坝的改良优化设计,可以肯定,提高了微型挡水坝的稳定性,采用砂砾石的坝心和麻质编织袋的组合,既能保证微型挡水坝较长时间存在于治理沟渠,也能保证有适量的水流通过坝体流向下游,使得湿地的不至于过干或是过湿。

(2)对于冲刷严重的沟渠,提出了在微型挡水坝坝体表面增设于砌片石,以减少对坝体的冲刷。

(3)改良优化后的微型挡水坝,提高了适用性和针对性,使得不同的沟渠可选择不同种类的微型挡水坝,可达到恢复湿地的目的和节约工程造价的双重目的。

环川西,走高原,拜佛院 篇3

全程总路线:成都-理县-马尔康-色达-甘孜-马尼干戈乡-新路海-德格-白玉-甘白路-甘孜-炉霍-道孚-八美镇-塔公乡-新都桥镇-成都

单程总里程:约1800Km

色达 闯入隐世佛学院

从成都出发,花了12个小时到达色达,这一路显然并不通畅,川西还没从两次地震中完全恢复过来。都江堰到映秀之间的公路因为修水库而变得狭窄颠簸,在往来的货车之间堵了老大一会。等到穿过理县时,又因为米亚罗地区修隧道,转进了旁边临时供通行的土路,过了理县旁的三家寨,路况才开始转好,不停留,米亚罗正应景的红叶风景区也没有让我们打转方向盘,先到色达五明佛学院。

天色向晚时到了洛若乡,这里距县城还有二十多公里。色达佛学院所在地喇荣沟位于此处,十几座小白塔整齐地排列在山口两旁,里面供放着经书与佛像。顺沟上行几百米,层层叠叠坐落于山腰的褐红小木屋在天幕垂黑之时仍依稀可见,它们是山上喇嘛与觉姆的宿舍,场地正中鎏金艳丽的建筑即是这些信徒们诵经研习之所,色达五明佛学院,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院之一。

两万多人因为相同的志趣与价值追求而生活在这个专属于信仰的地方,得益于十世班禅大师在1987年的一封书信,它被送到了色达县政府大楼,信上是大师把这些创建于1980年的建筑成立为五明佛学院的请求,很快就获得了批准,六年后,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它题写了校名。

学佛在此的喇嘛与觉姆们全属从藏传佛教传承下来的红教,他们大多都是在色达附近长大的藏族人,在这所学校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长期学制需要六年时间,而特殊学位更是需要十三年的光阴。对于他们来说,时间可以在虔诚地准备书籍、僧衣与佛珠中流走,而生活中严格的戒律则会让他们距离高僧境界更进一步,尽管这对常人来说,有点太难了。觉姆平常不允许和喇嘛单独交往,哪怕是结伴行走也不可以,而喇嘛们更是不能进入觉姆区。为了减少相互之间的交流机率,佛学院里惟一的一家小商店也设置了时间告示牌,两众人分时段进行购买。

喇荣宾馆是佛学院对外招待的地方,红色方正外观有藏族特色,我们选择晚上住在这里,环境整洁,而且旁边就临着坛城,梵文名叫“曼荼罗”,它是游客与僧侣转经的地方,是按佛教密宗仪规进行祭供活动的道场,下面一层金色的转经圆筒,在夜风中像被人拨过,响起清脆悠长的嘎吱声音。

德格 从冰川湖到印经院

离开色达佛学院之后,转走省道前往甘孜。这座在藏语中意为洁白美丽的城市因五世达赖的弟子霍·曲吉昂翁彭措在此创立的第一座格鲁巴寺庙而得名,至今仍因县境内开放寺庙数量之多而吸引众多香客。路程时间并不宽裕,我们来不及在甘孜城里吃一口当地料好活细的水淘糌粑,直接过境驶往德格。

车轮下的317国道在春夏时节是一条在绿海中延伸的青丝带,但深秋时则铺满一地萎黄。藏民们骑着摩托车往来,远处群山与蓝天像是一块汉堡,夹了一层诱人的白云,牵扯出高原秋天的深邃与辽阔。

等到了新路海,景象则没有这么开阔。天气似乎要转阴,厚厚的云层也已经快要压到湖面上。此时我们已经过了马尼干戈,正站在雀儿山的山脚下,面前的新路海是一个美丽的冰川湖,它有一个更为灵逸的藏语名称,“玉龙拉措”,意思是“心倾神湖”。既能让神倾心,凡人当然不能幸免。相传祖籍德格的格萨尔王有一个最为宠爱的妃子珠牧,她被新路海的秀丽水色打动了,于是一颗眷恋的心似乎沉入了深深的湖底,而这是当地人叫它“玉龙拉措”的原因。

湖边的乱石中披着一层橙黄的地衣植物,小山坡上是细小的丛株,结着褐红的小叶子,松树隔着很远杂乱地分布。岸边临水的石头昭示着这是一个神湖,它们被工匠们阳刻上藏族文字,再用白色漆打底,在字面上涂上黄红蓝或黑的漆,应和着不远处的白塔与经幡,有一种神圣不容亵渎的氛围。

新路海海拔4040米,从湖边出来,几只藏民的牦牛正在高山草原上悠闲吃草,这里草料丰富,正是德格纯牧业与半农半牧的交叉地带。继续往雀儿山上前行,翻过5050米海拔的雀儿山垭口之后,整个雀儿山光景尽收眼底,随后继续往德格行进,抵达县城之后,直接来到德格印经院。

德格印经院始建于1729年,典藏了康区最为丰厚的古籍,是藏民族文化的记录者。创建者法王却吉·登巴泽仁是藏王松赞干布手下大臣噶尔东赞的后代,他在自己52岁时得到八邦寺大喇嘛司徒·却吉穷乃的鼓励,决心修建德格印经院,21年后,登巴泽仁离世,他的3个儿子彭措登巴、索朗贡布与洛珠加措继承父志,继续扩建印经院,经16年才告竣工,后经历世土司扩建,终于达到后来的规模。有意思的是,噶尔东赞的后代堪称德格物质与文明的双开基祖,他们当时因避乱,在金沙江东岸阳光普照的地方建起了德格,而扎稳脚跟的登巴泽仁又为后世留下如此创举。

因为登巴泽仁的开放与兼容,德格印经院得以在藏书量丰富的同时,还保证门类的齐全,这里保留了红教、黄教等藏传佛教各教派的经典。所藏经版最丰富时有30多万块,但历史沉烟,乱世之中总有管理疏漏,现今留下的虽不是“最好时代”,但它保留了极为珍贵的藏民族文化史,足以享誉海内外。

白玉 不寻常的山岩部落

今天的行程安排在白玉县,它位于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上,与西藏隔着金沙江,同时,它也是金沙江上游自然生态保存最为完好的地方。顺着317号国道南行,在岗托镇转入与金沙江并行的公路,一路到格学桥时进入甘白路,这是经典公路,应了那句话,越艰险,越美丽:路窄,水泥路面坑坑洼洼的地方多,阴雨天气还容易打滑,但沿路的风景却将藏地高原的特色壮美尽情展露,尚未汇成巨流的金沙江、灿烂的山谷以及过路的牦牛群会一直相伴。

四个多小时后,看到了白玉县城北坡的白玉寺。沿着郎吉小道上去,铜顶重檐的白玉寺坐北朝南,座落在山顶,像精神信仰的坐标,俯瞰着落在半坡的民居与喇嘛僧舍。

白玉在藏语中寓意“吉祥盛德之地”。清朝康熙年间,一位名叫根绒协绕的大师创建了白玉寺,这是现今白玉城名的由来。白玉寺同时还是一座红教佛学院,是与县城内嘎拖寺和德格县的佐钦寺齐名的全藏红教三大著名寺院之一,眼前的寺庙已近过百多年的重建与扩建,丰富了建筑布局,目前已完善了大经堂、灵塔殿、讲经院、禅修房与僧舍。而主寺的活佛也已经更换了十几代,路上遇到一对僧人,身着法衣,高原红的脸上涨满虔诚,在现任活佛的带领下吹响唢呐,念诵佛经,沿着陡峭的山崖缓缓前行。

大约500名喇嘛在今天的白玉寺修行,与色达佛学院相比,这实在只能称得上是一个小数字,每年藏历5月1日到14日是他们极为重要的节日。因为这是一千多年前印度僧人莲花生大师到达西藏的日子,他应当时的藏王赤松德赞邀请,到西藏弘法,调伏了古老的苯教,使藏民得以改宗正统佛教,是藏传佛教得以建立的一位大功臣。而为了纪念他,白玉寺会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举行盛大的祭祀和跳神活动,向远近前来的僧侣民众传经布道。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没有通车的白玉一直被视为“原始地带”,一是了解此处的外地人少之又少,二则因为这里确实保留了一些原始社会的遗习,比如山岩部落。

山岩乡与白玉县城隔了一个森林,这道屏障在过去几乎可以阻碍全部交涉与沟通,隔绝之下,外人眼中的山岩乡便成了野蛮部落:据说这里的人民风彪悍,住所全是布满瞭望孔和抢眼的碉堡,而他们的“戈巴”组织既有氏族的特征,又有部落职能,首领率下的部落成员,尤为擅长偷盗与抢劫。对了,这里还是一个父系社会,听说临盆的女人要在牛棚里才能接生。果真如此吗?

碉楼是真的,父系男权的社会组织是真的,但是外面文明的冲击顺着新修的公路闯进了山岩,传统的文化结构起了微妙的反应,这里的民俗与文化特征难免发生些许变异,但还有一个东西没有变,那就是山岩的贫困,以及贫困中隐藏着的人情真诚与耿介。

甘白路 奇特的觉姆岛

从白玉回到甘孜,我们继续走上甘白路,到达甘孜之后回317国道前往炉霍。在甘白路上驾驶是一个细心活,绝美风景时不时闯进视野,心愉却也要保持定力,不能让它们带走了驾驶的注意力,毕竟它的路况之烂也早就名声在外。

过昌台之后的第一个停留点是亚青寺,它传教布道的工作做得非常不错,紧贴时代,他们为自己办了一个网站,向关注者展示寺庙的法事资讯以及相关佛法的文字材料。这似乎是细心人的作派,而亚青寺的特色之一就是它的僧众以觉姆为多。

亚青寺建在昌台大草原中间,我们从甘白路旁的检查站右转,折进一条土路,再行大约7公里,一块高大的亚青寺牌坊立在路中间,这里能远眺卧在谷地中的亚青寺及周边的一大片建筑。亚青寺是建于1985年的红教寺院,与色达佛学院一样,虽历史底子薄,但名气不小,这里现在常驻僧侣已经达到约两万人,却以觉姆为多,被称为“觉姆集群式闭关修行”之地,而这也是它的最大特色。

它的另一个特色在于奇特的城池形态,亚青寺联合周边极为密集的木板房构成了一个独特的“觉姆岛”,从坡头往下俯视整个平原,它就像是一块摊在金沙江支流昌曲河的烧饼,另一条支流从中间切过去,将饼分成两半。如此密不透风的民居布局,似乎是因为平地资源的稀少,也或许是因为这些修行的僧众们想更靠近寺庙,离佛更近一点。

几位觉姆正在河对岸洗衣服,僧袍就地铺在山坡上晾晒,五颜六色,在视觉上与迎风呼呼作响的风马旗混在一起,简单的生活搭配神圣的意象,我想感慨信仰的分量,有人揣着它行走世间,不为所累,有人来去轻身,穿梭在花花世界之中。

从亚青寺出来,往甘孜方向再行20多公里,高原湖拉龙错出现在公路右侧。湖水好不好看,完全依着老天脸色,阳光充足的天气里,湖水碧蓝,但此时阴云压阵,一波绿水卷起愁容。

继续往前近一个小时便到海子山,放眼望去,山沟里全是经年累月暴露在风雨之中的大石头,但蛮荒感并不明显,适逢底下成群放牧的牦牛群,像毛衣上起的毛球一样,星星点点地散在山坡山谷中,为这里带来了最稀缺的特质——生机。

再往前,进入冰雪世界,翻过海子山5000米左右海拔的沙鲁里山口之后,从雪山上沿着山坡蜿蜒的山路中慢慢下来,回到甘孜县城,晚上就在县城里休息,喝啤酒吃烧烤摊,从这些天一路奔跑的疲倦中彻底解放出来,也是为明天离开甘孜饯行,下一站炉霍县将会吹响回程的号角。晚上一夜好眠,补足精神。

回到新都桥 一路草原正美

卡莎措在甘孜与炉霍交界地带的更知乡边上,从317国道上过去,拐过几个陡弯,公路左边就冒冒失失露出这么一个小湖,水量不丰,面积也不大,不过这却是壮美高原上最柔软的一个湖泊,清澈的湖水倒映出蓝天与白云,湖岸右边稍陡的坡地上静驻一个绛红色的庙宇,卡莎寺,僧侣对平湖,瞬时想起小青年挂在QQ签名上的“岁月静好”。

作为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卡莎措是川西北最大的水鸟栖息地,游乐在此的鸟类与内陆中部的大湖相比并不太多,却已足够展示高原另外一番生机勃勃的画面,产卵季的丹顶鹤、黑颈鹤、黄鸭以及斑头雁与各色野鸭会群集于此。而到了夏天,当地藏人进入“娱乐季”,他们会在卡莎措的湖边耍坝子,一种深具藏族特色的群体出游活动,露营、喝酒、野牧,赛马,尽情享受大自然所馈赠的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

在卡莎措稍作停留之后,继续回到国道,路过炉霍县城之后,从303号省道前往新都桥,沿途是辽阔绝美的成片大草原。八美草原上的小村庄与闲适啃草的牛羊群沐浴在温暖的秋色中,再往南行路过的塔公草原则展露给我们浓郁藏乡风情的寺庙与藏房,牧民们遥远的吆喝声与歌声在整个草原中铺开,可惜这并不是春天,阳光明媚草木含春时,整个大草原会苏醒,和着酥油茶与奶香,一片生机。

藏区四大神山之一的雅拉雪山海拔5820米,在塔公草原上极为显目,它被记录在《格萨尔王传》里,因而极受周边藏民的崇拜,而神山前塔公寺的所在,也一样来头不小,据说它是释迦牟尼的亲选之地。当年文成公主进藏时,随身带了一尊释迦牟尼的等身佛像,行经现在的塔公时,佛像变得又沉又重,并开口说自己喜欢这里,不想走了。于是公主命人照原样复制佛像一尊,在此供奉,从此塔公寺也闻名康区。

川西高原 篇4

1 温室育苗技术

1.1 品种选择及处理

品种选择: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

种子处理:秋莴笋种植, 播种前种子应进行低温处理。先将种子浸泡3~4 h, 淘洗干净, 装入布袋后放入2~4℃的冷藏室或吊在水井内水面上, 3~4 d即可发芽。春、夏莴笋种植可干籽播种。

摆放穴盘:若穴盘不是摆放在育苗床架, 而是直接置于育苗地, 则必须在盘下铺一层厚塑料膜, 避免根往土里生长, 以利于幼苗盘根。

1.2 播种

播种期:因小金县属高山峡谷地形, 高半山到河谷海拔高差大,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下降, 立体气候明显。在莴笋播种育苗期, 应按种植地海拔高度从低到高, 比常规点播提前20~30 d。通过温室集约化育苗, 在海拔2 500 m以下的地区, 可种植2~3季莴笋;同时, 在海拔3 000 m左右的地区, 可解决种植2季莴笋时间不足的问题。

播种量:一般每穴播1粒种子。根据栽培定植密度, 每公顷栽培面积育苗用种600~1 200 g。

1.3 苗期管理

温度管理: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15~25℃, 超过35℃需打开通风门, 或在棚膜上浇水以降低棚内温度, 避免温度过高引起幼苗徒长;晚上温度需控制在5℃以上, 以避免温度过低, 幼苗发育迟缓形成弱苗或僵苗。

水肥管理:利用微喷系统进行喷灌。水分管理要保持基质见干、见湿。晴好天气, 一般是每天早晨6点~7点喷灌;下午局部发干时, 可用喷雾器补水;阴雨天需适当控制水分以避免幼苗徒长。幼苗长出1~2片真叶后, 可开始结合喷灌进行叶面追肥, 肥料选用有机溶性肥料优马修复剂+优马维多多, 每次施肥间隔5~7 d为宜。喷灌后, 要及时检查, 并对苗床四周10~15 cm处的幼苗进行补充灌溉。育苗期不要偏施氮肥。

定植前炼苗:定植在大棚内, 要提前3~5 d降温、通风、炼苗;定植在露地, 要在定植前7~10 d逐渐降温, 使温室内的温度逐渐与露地相近, 防止幼苗因不适应环境产生生理性病害。幼苗移出育苗温室前2~3 d施肥1次, 并进行杀虫剂、杀菌剂的喷洒, 做到带肥、带药出室。壮苗标准:幼苗健壮、叶色正常、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达到4~6片真叶, 育苗天数因穴孔大小和生产季节不同而有差异。

2 育苗后移栽技术

2.1 产地要求

选择地势相对平坦 (坡度在15°以下) 、排灌方便、耕层深厚、疏松肥沃、土壤p H值在5.5~8范围, 有机质含量20 g/kg以上, 全氮1.0 g/kg以上, 有效磷20 mg/kg以上, 有效钾100 mg/kg以上, 合理轮作, 前茬为非菊科作物的砂壤土、壤土或粘壤土。

2.2 栽培季节

春莴笋:初春育苗, 春定植, 夏收获。夏莴笋:初夏育苗, 夏定植, 夏、秋收获。秋莴笋:初秋育苗, 秋定植, 秋、冬收获。

2.3 定植

施肥整地:前作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翻耕炕土、清理石砾。根据土壤养分测定结果及莴笋需肥特点, 在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 播种前结合整地每公顷施肥22.5~45 t, 以农家肥为主, 配合施用磷钾肥。

培育壮苗:植株健壮, 叶片无病虫害、子叶完整、4~6片真叶、叶片肥厚、叶色正常, 无节间, 根系发达。

定植时间:春莴笋一般在2~3月定植;夏莴笋在5~6月定植;秋莴笋在7~8月定植。

定植密度:莴笋的定植株行距一般为早熟品种 (20~23) cm× (25~30) cm, 晚熟品种 (25~30) cm× (30~40) cm。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密度。

定植方法:定植时, 挖穴栽植, 深度以不埋没心叶为宜。秋莴笋在傍晚时栽植。春莴笋的定根水需轻浇。

2.4 定植后田间管理

定植后2~3 d浇缓苗水, 随后结合中耕培土1~2次。秋莴笋生长前期天气炎热干旱, 应适当多次浇水, 以保持土壤湿润。莴笋长出8片真叶, 到肉质茎开始膨大约有10~15片叶时, 每公顷追施氮肥 (N) 30~60 kg、钾肥 (K2O) 15~45 kg。肉质茎形成期保持土壤湿润, 结合浇水每公顷追施氮肥 (N) 30~60 kg。浇水应在早晚进行, 强烈阳光下不宜浇水。收获前20 d内不施肥料, 30 d内不施农药。

3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3.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原则, 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 配合使用化学防治措施。

3.2 农药选用

选用的农药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并获得国家农药登记许可。应选择对主要防治对象有效的低风险农药品种, 提倡兼治和不同作用机理农药交替使用。农药剂型宜选用悬浮剂、微囊悬浮剂、水剂、水乳剂、微乳剂、颗粒剂、水分散粒剂和可溶性粒剂等环境友好型剂型。AA级绿色食品生产、A级绿色食品生产应按照规定选用农药。禁用、限用农药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3.3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合理轮作、培育壮苗、合理灌溉、增施腐熟有机肥、勤除杂草、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

物理防治: (1) 黄板诱杀, 利用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害虫的趋黄性进行诱杀。 (2) 灯光诱杀, 利用昆虫在夜间活动的趋光性诱杀害虫, 如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 (3) 趋避蚜虫, 地面覆盖银灰色或乳白色地膜有效趋避蚜虫。 (4) 糖酒醋液诱杀, 利用害虫喜糖酒醋味的习性防治成虫, 如斜纹夜蛾、小地老虎等。配制比例是糖∶酒∶醋∶敌百虫∶水=6∶3∶1∶1∶10。 (5) 高温灭杀, 晒种等高温处理种子;高温灭杀土壤中的病虫;高温闷棚抑制病害。

生物防治: (1) 以虫治虫, 如瓢虫、草蛉、食蚜蝇、猎蝽等捕食性天敌;赤眼蜂、丽蚜小蜂等寄生性天敌;捕食性蜘蛛和螨类等天敌的利用。 (2) 以菌治虫, 如苏云金杆菌 (Bt) 等细菌;蚜菌霉、白僵菌、绿僵菌等真菌;核型多角体病毒 (NPV) ;微孢子虫等原生动物的利用。 (3) 植物源农药, 利用藜芦碱醇溶液、苦参、苦楝、烟碱、双素碱等防治多种害虫。

主要病虫害的化学防治: (1) 霜霉病, 发病初期, 每公顷可采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50 g等兑水900 L喷雾。 (2) 蚜虫, 每公顷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 g兑水900 L, 叶面、叶背喷雾。

3.4 农药使用要求

在主要防治对象的防治适期, 根据有害生物的发生特点和农药特性, 选择适当的施药方式, 但不宜采用喷粉等风险较大的施药方式。应按照农药产品标签或GB/T 8321和GB 12475的规定使用农药, 控制施药剂量 (或浓度) 、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采收前40 d内不得使用杀虫剂;采收前30 d内不得使用杀菌剂。

3.5 建立农药使用记录档案

详细记录发生病虫害名称、使用农药名称及农药登记证号、剂型规格、使用剂量等情况, 并保存记录。

4 肥料使用技术

4.1 施肥原则

以农家肥、有机肥为主, 配合施用微生物肥、有机-无机复混肥, 尽量少施无机肥, 提倡平衡配方施肥。根据土壤障碍因素, 还可选用土壤调理剂改良土壤。

4.2 提倡使用的肥料种类

农家有机肥:堆肥、沤肥、厩肥、沼肥、绿肥、作物秸秆肥、灰肥、饼肥等。

无机肥: (1) 氮肥类, 包括碳酸氢铵、硫酸铵等合成有机氮肥 (尿素等) 。 (2) 磷肥类, 包括过磷酸钙、钙镁磷肥、含有机质磷肥。 (3) 钾肥类, 包括硫酸钾等。

微量元素肥:硼、钼、锌、铜、锰、铁等微量元素肥。

其他肥:复混 (合) 肥、有机无机肥、微生物肥以及其他不含有毒物质的食品、骨粉、骨胶废渣、氨基酸残液、家禽家畜加工废料、糖厂废料等有机物料制成的肥料。

4.3 施肥方式

底肥采取撒施方式。先将肥料耙细, 均匀撒在土壤表面, 通过翻耕与土壤混匀。

追肥采取穴施方式, 避免灼烧莴笋叶片, 影响生长。

4.4 施肥时期及施肥量

整地施肥:前作收获后, 及时清洁田园, 翻耕炕土。根据土壤养分测定结果及莴笋需肥特点, 播种前结合整地, 以农家肥为主, 每公顷施22.5~45 t, 配合施用磷钾肥600~750 kg。

追肥:肉质茎开始膨大时追肥, 用腐熟人畜粪及氮、磷、钾肥。结合浇水, 每公顷追施氮肥 (N) 30~60 kg、钾肥 (K2O) 15~45 kg。肉质茎形成期结合浇水追施氮肥 (N) 30~60 kg。收获前20 d内不施肥料。

5 采收及采后处理

5.1 采收

根据莴笋的生长情况和市场需求, 集中或分批采收。肉质茎顶端心叶与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为收获适期。

5.2 采后

处理去除莴笋肉质茎基部少量老叶、黄叶。剔除存在病、虫、开裂等现象的莴笋。清洗莴笋时, 用水需符合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5.3 清洁田园

收获后应及时清洁田园, 将枯叶、病虫叶、杂草等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保持田园清洁。

摘要:本文以川西高原地区小金县为例, 积极探索莴笋的集约化育苗及移栽、绿色防控及水肥管理等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引导川西高原地区绿色食品莴笋生产。

关键词:川西高原地区,绿色食品,莴笋,生产技术

参考文献

[1]林霞英.绿色食品莴笋高产栽培技术[J].闽东农业科技, 2007 (02) :17.

川西高原 篇5

利用ECMWF资料对6月1~5日东移出高原的低涡个例的动力结构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低涡东移过程中,闭合等高线或者闭合气旋式环流的垂直厚度随时间呈加厚趋势;(2)高原低涡在东移过程中,垂直方向上几乎都是正涡度,500hPa上正涡度随时间呈增强趋势;(3)在高原上时涡区明显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移出高原后表现为微弱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甚至低层辐散、中层辐合、高层辐散.(4)处于高原上时涡区整层都为上升运动,移出高原以后上升运动微弱,中低空经常为下沉运动.(5)低涡处于高原上时,涡区在边界层始终有水汽辐合,移出高原以后在低空只有微弱的.水汽辐合甚至辐散.涡区外围东南侧的槽前脊后区存在低空急流,是水汽通量和水汽辐合的大值区.

作 者:柳草 李跃清 李德俊 LIU Cao LI Yueqing LI Dejun 作者单位:柳草,LIU Cao(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成都,610072)

李跃清,LI Yueqing(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成都,610072)

李德俊,LI Dejun(湖北省恩施州气象局,恩施州,445000)

川西高原 篇6

在香拉东吉圣山的林海中,我窝进一座小屋从清晨神鸦的啼叫声中苏醒,望着那缠绕在林海里随风飞舞的薄雾,把自己丢在文字与音乐的缠绵中我在美丽的则曲河和古老的杜柯河边上流连,让缥缈的思绪在空灵的水声中袅袅上升,回忆往事如烟似梦;我在壤塘寺和曾克寺的塔林下静坐,静静聆听梵音穿过岁月,试着参悟心灵深处最虔诚的信仰力量;我也曾以海子山的草甸为席,仰望苍穹,享一份独有的宁静和温馨,把恬淡的心情保存下来,在渐行渐远的日子里,学会了从容面对一切……

到了壤塘我才知道,无论是山水的绚丽还是人文的温情,都可以美得如此随心所欲,如此云淡风轻。川西北的净土

“壤山塘水”的好时光

壤塘县位于四川西北部,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大渡河上游。在美丽的山峦簇拥之下,在湖泊和草甸点缀之中,壤塘长期远离中心城市,保持着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是川西藏区最美精品旅游线上一颗明珠,藏羌文化风情走廊目的地。

壤塘最具名气的山,当属香拉东吉圣山,它是《格萨尔王传》中的神山之一,神圣而不可侵犯,因此环境完好,罕有人迹。从高空俯瞰,圣山形如“众”字,主峰终年积雪,银光闪耀,周围有 88 座雪山拱卫,据说它们都是神山的侍从。山中有许多色彩、形态各异的海子,碧绿的索郎吉庆海、墨黑的措郎玛海、青绿色的杂日玉措海、红铜色的玛娜措海、白如鲜奶的俄玛措海;也有形如天鹅飞翔的天鹅海,能传出神秘诵经声的米拉日巴神海,以及传说中专供仙人饮用的仙人海……

在山林与海子之间,栖息着许多珍稀动物:岩羊、原羚、草鹿、蓝马鸡、天鹅……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中游的应有尽有。特别是岩羊,为数众多,时常跑来与牧人放养的畜群一起戏嬉。由于当地禁止狩猎,因此各种野生动物生活得无忧无虑,常常成群结队地招摇而过,这也成为香拉东吉圣山最迷人的风景线。

神山之巅融化的冰雪,携带着从地底浸润而出的山泉,一部分汇入五彩的海子,另一部分却穿越峡谷沟壑,孕育出众多河流,其中最主要的两条是杜柯河和则曲河,它们汇合成大渡河的主要支流,对长江源头的水源涵养起着重要作用。

杜柯河道蜿蜒旋回,两旁峭壁高耸,壁上悬泉飞瀑,在一处宽阔的谷地中划出一个巨大而优美的U”形湾。春夏时节,岸边大片草滩生机勃勃,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山脚,而山岭之上,各种乔木欣欣向荣,万木竞秀;到了金秋,草滩枯黄,树林红、黄交错,异彩纷呈;若是在隆冬,一片银装素裹的纯净世界,则展现出一种辽阔、壮美的意境,更加震撼人心……

在灵秀的山水之间,还有一个隐秘的小镇。小镇江流襟带、山色藏幽,如钻石般低调纯净,不染纤尘,能让每个外来者“一见钟情”,带着藏地独有的圣洁与神秘,携着高原才懂的深远与沧桑,在本就如梦如画的壤塘,吟唱成一首唯美高洁的歌……

这就是壤塘人深爱的故土,壤塘县城所在地——壤柯镇。

我不知道壤柯过去的故事,但我关于壤塘的所有记忆,就是从这样一个安详的地方,一个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都始终青翠、嫣然如一的地方开始的。

小镇外的溪流,承载着一些浮游物,声声空灵,穿透了无数个春夏秋冬。我轻轻地触摸它晶润的面颊,清凉而柔顺,自有一种透彻、圣洁的感受。那缓缓流动的水面不时出现一个个小漩涡,仿佛承载着对这一方土地的深情,恋恋不舍地消逝在视线尽头。

杜柯河和则曲河,带着曾经的繁华和得失,一路向东,依次汇入大渡河、岷江、长江,最后抵达遥远的东海。如今,许多壤塘人也沿着这样的轨迹,走向了外面的精彩世界,但在他们的心底,故乡都是深深的印记——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最温柔的家。

对壤柯镇而言,我只是过客,但是它依然如同对待每一个子民一般,将那种能让人感动的美,毫不掩饰地呈现在我的眼前。我只恨手中的相机镜头太小,装不下那么多自然的温情:夕归的牧人赶着步履悠闲的牦牛,脸上的微笑透露出满足和安逸;街角嬉戏的孩童,调皮地逗弄着院墙上慵懒横躺的白猫,发出银铃般无忧无虑的欢笑……

川西高原 篇7

一、川西高原的地域环境及审美价值

川西高原上群山争雄、江河奔流, 长江的源头及主要支流在这里孕育古老又神秘的文明。川西地区自然风景优美迷人, 分布在若尔盖、红原与阿坝一带的高原沼泽是中国南方地区最大的沼泽带。川西山地西北高、东南低。根据切割深浅可分为高山原和高山峡谷区。主要山脉在岷山、巴颜喀拉山、牟尼芒起山、大雪山、雀儿山、沙鲁里山。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 它不仅是四川第一高峰, 也是世界著名高峰。九寨沟、黄龙、卧龙自然保护区、四姑娘山、米亚罗红叶风景区、九曲黄河十八弯等风景名胜都位于川西地区, 是激发艺术家创作激情和艺术想象的天然环境!

1.川西高原的地域及人文环境

川西高原一般是指四川省阿坝州全境及甘孜州等地区, 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的横断山区。这里群山争雄、江河奔流。境内有金沙江、大渡河、岷江等河流对这里的大山切割出了高山峡谷。长江的源头及几个主要支流在这里孕育了古老而又神秘的文化。这里的高山及峡谷河流世界闻名是旅行者对于高原风光的首选, 更是摄影及绘画爱好者的天堂。世界著名高峰, 四川第一高峰贡嘎山, 也是在川西高原地区。美丽的雪山也给摄影及绘画爱好者提供了很好的素材。由于这里的气候影响、土壤情况, 植物以高寒植被为主。主要是森林草原, 还有耐高寒的牦牛在这里繁衍生息。这样的自然环境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优质的素材。

川西高原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 主要以藏族、羌族、彝族为主。在川西高原上, 风景优美, 民风古朴, 是世世代代平民百姓安居乐业的地方。川西地区的藏族主要以“康巴”藏族为主。“康巴”藏族是藏族中性格最豪爽, 服饰最靓丽, 文化最丰富的一支。就具有很浓厚的异国情调。关外是体验“康巴”藏族文化与风情最好的地方。所谓的关外就是说出了康定县城往北翻过高高的折多山的地方。那是更为雄奇俊美的天地, 草原辽阔、雪山高耸、牧歌悠扬。

川西地区的羌族主要集中在阿坝州的汶川县、理县境内。羌族人民不但具有悠久的历史。羌族的服饰、建筑、艺术形式也是独具特色的以碉楼、石砌房、索桥、栈道和水利建筑堰等最著名。羌族民居以石片砌成的平顶的庄房和碉楼为主, 呈方形多数为3层, 每层高3米多, 房顶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 伸出墙外成屋檐, 大约有0.35米厚, 有涧槽引水, 不漏雨雪, 以便往来。

川西地区的彝族主要分布在凉山州境内。彝族服饰种类繁多、色彩纷呈。男子通常穿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或者小裤腿长裤, 并且有头帕打结。女士在服饰的穿着上更多的保留了民族特点, 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 穿长裙。

2.川西高原的审美价值

川西高原位于横断山脉东段, 地势处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是世界最高峰的高度逐渐过渡的地带。地形地貌变化明显, 有极高的山峰, 也有海拔很低的冰川地带。这里峡谷深切, 河流湍急, 溪沟泉清。这种特别极端的地势特点, 导致了这一地区季节和昼夜温差大, 地址环境典型, 地表生态脆弱, 导致这里道路被泥石流冲击严重, 冰雪侵蚀路面、塌方等时常发生, 使这里的交通十分不方便, 受外界影响很小, 保存了很好的自然原貌并保留着厚重的人文历史。如此绝美的自然风光, 淳朴的藏、羌、彝等少数民族的民风, 使这里的少数民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都保留的非常完好。男装雄健豪放, 女装典雅潇洒, 形成高原妇女特有的风格。

不同的地域, 其自然文化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川西高原的地貌及气候特点及人文之美都是川西高原上特有的, 这种美与其他地域完全不同, 是在特定的历史与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有着川西高原牧民所特有的情怀, 这种自然美与高原民族内在美的互相呼应下, 产生了川西高原人特有的精神气韵。这种美是川西高原人的精神所在。川西高原题材油画作品正是有着这种独有的难以比拟的美, 这种美正是川西高原题材油画作品的艺术价值所在。

二、川西高原题材油画风格比较

油画创作从题材上来看是多种多样的, 包括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些领域, 社会现象的某些方面等非常丰富的题材。当今是一个注重民族文化的时代, 中国油画的民族性历来是美术界关注的题材。川西高原油画从创作题材上来讲, 主要包括人物、风景、动物和一些带有叙事性及带有场景的故事题材居多。这几个题材也是其它地区以及全世界范围内油画创作选材方面的首选。各个地区及不同的艺术家对于创作题材的诠释也是完全不同的, 下面对川西高原油画创作与其它地区油画创作特点的风格进行比较:

首先, 从风景题材油画创作来看, 西方画家从风格上来讲, 更多的是注重纯色的风景, 色彩对比强烈轮廓清晰的特征, 注重表现的野兽派风格夸张的表现手法, 注重表现思想观念的表现手法。我国川西高原油画主要侧重于写实主义风格, 通过写实风景的表现, 表现雪山与阳光的交相辉映, 阳光照在雪山上使得雪山巍峨高耸;还有一些画家喜欢画羌山上的碉楼, 那种浑厚的历史印记;还有一些画家喜欢画一些气势磅礴的大山大河, 通过这样的创作展示出川西高原人民热情豪放的性格。

其次, 从人物题材油画创作来看, 由古典主义时期到新浪漫主义时期再到现实主义时期, 西方传统人物油画主要侧重表现女性丰满的肉体, 及男性强健的体魄, 把人体用油画这种艺术形式展现出来。川西高原人物题材油画通常表现少数民族淳朴的眼神及服饰。在人物的皮肤上尽显高原人特有的高原红, 这也是川西高原人物油画体现当地淳朴民风的表现。

再次, 从带有叙事性及带有场景的故事题材油画创作来看, 西方油画较多侧重于带有宗教色彩的人物叙事的方法。而在川西高原风格油画当中更多的是侧重于高原牧民们生产劳动的场景, 牧民们淳朴的眼神, 还有高原特有的牦牛及米民的毡房。通过这些最真实的, 最质朴的, 最贴近高原牧民生活气息的题材作为创作的源泉, 这也更能体现川西高原油画创作的人文与地域优势。

三、川西高原题材油画作品的艺术贡献

根据前面的论述, 川西高原题材的油画作品有着区别于其它地域题材油画创作的艺术价值与贡献。川西高原具有独特的地域特点和人文特点, 这本身就可以构成川西高原独有的审美价值。这种特有的审美价值为整个油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川西高原题材的油画作品更加突出民族性的表现

川西高原是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到过川西高原的人们都曾感受到这里神奇的自然风光。这里有圣洁的雪山, 奔流不息的江河, 盘旋俯瞰的苍鹰, 来自羌山的大石, 旷野中远眺的牦牛, 高原上藏羌民族的建筑与图腾, 高原上疾驰的风。神奇秀美的川西高原孕育了藏传佛教的博大精深, 埋藏着神秘的藏家儿女的文化艺术珍宝。在这里还有人口不多的羌族, 羌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又称作“云朵上的民族”, 在这片川西高原的羌山上仍保留着原始的宗教信仰, 盛行着万物有灵, 多种信仰的灵物崇拜。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民族。画家把彝族年的繁荣景象跃然于画布之上, 尽情展示了彝族的“赛庄节”“打歌”“庆年节”“跳虎”那种穿着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

以油画这种西方传入我国的艺术形式表现我国川西高原的民族文化, 以一种盛行于世界的艺术形式展示川西高原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一味的模仿西方的油画创作, 只能一直当一个油画的门外汉。将自己民族的文化内涵融入到绘画当中, 这无疑是给中国的油画事业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

2.川西高原题材的油画作品更能表现地域性的审美意境

川西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侧, 这里海拔高, 气候变化明显, 河谷干燥温暖, 山地寒冷潮湿, 光照非常丰富, 降水量不多。由于这里的气候原因形成了世界著名的贡嘎雪山, 雪山的周围被冰川所围绕, 在川西高原尤其以海螺沟的冰川最为奇美。在这雄奇壮美的川西高原上除了雪山冰川外, 还有时常云雾缭绕、半遮面的四姑娘山, 犹如仙境般的美景。在这川西高原的阿坝州境内的若尔盖红原大草原, 是另外一种川西北边界上的又一种自然风光, 被称为“川西北高原的绿洲”, 是我国的著名的湿地沼泽地带, 也是红军长征的起点。这里水源充足, 水草丰美, 气候比较寒冷全年最高气温不会超过15度。在这里生长着耐寒动物牦牛和草原的雄鹰。

川西高原独特地域特征以油画的方式表现, 展示了川西高原牧民粗犷豪放的性格, 把川西高原巍峨的雪山, 辽阔的草原以油画的方式展现出来。地域性对人的性格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更加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画家创作的风格。他们的作品也会强烈的反映着这个地域的精神文化内涵, 众多画家对于川西高原题材的油画作品的创作体现着他们对于川西高原美的认识与感悟, 更能彰显川西高原的审美意境。

综上所述, 川西高原独特的地域环境及人文环境对于我们国家油画事业提供了有利的素材。川西高原题材的油画作品在中国油画发展的道路上有着不可缺少的重要地位, 也是凸显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具体展现。通过油画的方式展现川西高原的秀美风光与人杰地灵, 更好的诠释川西高原人民的审美意境, 也是实现民族道路的艺术化创作的一种极为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探索与尝试!

参考文献

[1]杨晨光.中国油画题材本土化与民族性[J].美术之友, 2008 (7) .

[2]李昌菊.雪域高原的民族写照-油画本土化历程中的西藏题材[J].美术, 2008 (6) .

川西高原 篇8

关键词:高原环境,慢性高原病,临床回顾

暴露在高原低氧环境中的人们, 一种特发性疾病是急、慢性高原病, 缺氧是主要发病基础[1], 从理论上来讲, 慢性高原病和急性高原病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在前期研究中, 已经证明相较于健康人群, 急性高原病患者发生慢性高原病的概率更高[2]。那么相较于健康人群, 慢性高原病并发急性高原病的概率是否更高呢。本文选取我院2000年~2012年收治的符合筛选标准5000例住院患者, 总结患者的随访资料,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0~2010年符合筛选的5000例住院患者。筛选标准:住院记录在两次或以上;两次住院间隔时间在6个月以上;移居高原时间不小于1年。观察组的患者为确诊为慢性高原病后仍再次住院, 共1200例, 男900例, 女300例, 年龄为18~60岁;对照组患者则为非高原病首次住院而后无慢性高原病入院记录者共3800例, 男3400例, 女400例, 年龄为14~67岁。

1.2 方法

对两组在随访期间急性高原病发病情况进行观察, 各型高原病的诊断标准均依据我国颁布的高原医学学术讨论会确定的诊断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数据资料用t检验, 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慢性高原病患者随访年限和急性高原病并发率关系方面, 在急性高原病逐年发病率方面, 观察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有统计学意义;在累计发病率方面, 观察组为17.34%, 对照组为4.32%, P<0.05, 有统计学意义;随着观察年限的延长, 对照组急性高原病发病率会逐渐升高, 而观察组则没有这种变化。

在慢性高原病分型方面, 一般将慢性高原病分为五种类型, 因为近些年才出台高原衰退症诊断标准, 因此未将高原衰退症状纳入到慢性高原病。相对于对照组来讲, 观察组除了高原肺水肿及高原脑水肿无显著差别外, 其它均较高, P<0.05, 有统计学意义。在四种类型慢性高原病与急性高原病发病率方面, 发病率最高的为高原心脏病组的急性高原病, 显著高于其它症状发病率, P<0.05, 有统计学意义;发病率第二位的是蒙赫病的急性高原病, 也显著高于其它症状的发病率, P<0.05, 有统计学意义;特点为高原脑水肿发病率较高。

3 讨论

相较于适应高原生活人群,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有着较低动脉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氧分压, 分别为65.23%和2.12k Pa, 而高原心脏病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氧分压则为80.10%和5.88k Pa, 说明大部分慢性高原病患者长期状态是低氧血症, 重新来到高原, 会增大急性高原病的风险。

在本组研究中, 随着观察年限的延长, 对照组急性高原病发病率会逐渐升高[3], 而观察组则没有这种变化。相对于对照组来讲, 观察组除了高原高血压组的高原肺水肿及高原脑水肿无显著差别外, 其它均较高, 另外,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和蒙赫病为四种类型慢性高原病并发高原脑水肿为最高, 显著高于其它症状的发病率。说明慢性高原病广泛损害到患者, 会损害很多系统和器官。一般情况下, 急性轻型高原病是慢性高原病并发急性高原病的主要症状;国外经常将蒙赫病认定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而国内则将蒙赫病定义为高原心脏病混合症, 因此, 在红细胞增多等方面存在着互相较差的情况, 需要特别注意。

总之, 相较于高原习服人员, 慢性高原病患者发生急性高原病风险更大, 其中比较显著的是高原心脏病和蒙赫病。

参考文献

[1]黄跃, 李素芝, 郭灵常.高原环境下慢性高原病并发急性高原病的临床回顾[J].中华内科杂志, 2003, 2 (1) :123-124.

[2]陈翠喜.慢性浅谈急性高原病的预防[J].健康必读, 2012, 2 (10) :87-89.

川西高原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在甘孜州丹巴县聂呷乡聂呷村开展试验。海拔2 500m, 年均温、年均降水量、年日照日数分别为12 ℃、613.9 mm、2 242.6 h, 无霜期188~306 d, 年均217 d。田面平整, 养分水平上等, 灰棕壤土, 前茬玉米。试验前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为53.65 g/kg、2.155 g/kg、180.25mg/kg、10.65 mg/kg、199.0 mg/kg。p H值7.05, 试验土地具代表性。

1.2 试验材料

参试作物:玉米杂交种川单10 号。试验肥料:过磷酸钙 (P2O546%) 、尿素 (N 46%) 、硫酸钾 (K2O 33%) 。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3414”试验设计, 设N、P、K 3 个因素, 每个因素设0、1、2、3 4 个水平, 共14 个处理, 具体试验设计见表1。其中, 0 水平指不施肥, 2 水平指本地最佳施肥量, 1 水平=2 水平 ×0.5, 3 水平=2 水平 ×1.5 ( 过量施肥) 。 小区面积为27m2 (6.0 m×4.5 m) , 随机排列。

1.4 田间管理

2014 年4 月上旬宽窄行种植, 宽行、 窄行分别为1.4、0.4 m, 栽植苗数为4 000 株/666.67 m2。播前施农家肥2 000kg/666.67 m2, 磷、钾肥全底施, 尿素分别在苗期、拔节期、 抽穗期按1∶1∶1 施入。出苗后4~5 片叶时施苗肥, 进行第1 次定苗和中耕除草。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培土追肥, 孕穗期追苞肥。其余按常规栽培进行田间管理。

1.5 调查与统计

收获时调查玉米的农艺、经济性状, 收获晾晒, 水分低于20%时测产。用“3414”田间试验数据分析与管理系统 (版本2.0) 进行数据整理和回归模拟。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植株性状的影响

由表2 可知, 株高最高为处理8, 为312.4 cm, 其次为处理6、13, 分别为305.8、301.4 cm, 处理7、3 最低, 说明增施氮、磷肥能促进玉米生长, 钾肥效果不明显。单株生物产量处理6 最高, 其次为处理3, 最差为处理2, 其他处理间差异不大。说明氮对玉米的长势影响最大, 其次是磷, 钾对玉米的长势影响略小。

2.2 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由表2 可知, 施肥能够增加玉米产量。其中处理3 产量最高, 为9 20.44 kg/666.67 m2, 比不施肥增产54.9%;其次为处理13, 为908.04 kg/666.67 m2, 比不施肥增产52.8%, 产量最低的为无肥区处理1, 增产效果最低为不施氮肥区处理2。说明氮肥与磷肥对产量影响最大, 钾肥对产量影响小。可见氮、磷、钾对产量的影响为氮>磷>钾。

处理1 与处理3 相比, 基础土壤肥力产量占施肥区产量的比例为64.6%, 说明该土壤属上等肥力, 施肥后增产效果明显。

2.3 土壤养分贡献分析

由表3 可知, 玉米籽粒产量为因变量, N、P、K施肥量为自变量, 通过平衡施肥田间试验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回归分析, 得到拟合曲线方程为:Y (产量) =587.066 3+3.406 5N+209.336 8P +48.716 8K +0.376 8NP +8.813 3NK -52.052 1PK -1109 0N2-14.641 4P2-10.431 5K2。

对回归方程进行检验 (方程相关系数R=0.967 9, 方程F=6.581 8>F0.05=5.998 8) 达显著水平 (表3) 。对回归系数进行检验, 结果见表4。

利用三元二次回归方程得出以下的分析结果:666.67 m2施纯N 12.874 1 kg、P2O51.831 4 kg、K2O 3.004 5 kg, 可以获得的最高籽粒产量为896.956 1 kg/666.67 m2, 经济效益最大化 (表5) 。

3 结论

本年度气候条件下, 在高海拔 (2 500 m) 高山峡谷玉米生产区的上等地灰棕壤土地中开展试验, 无肥区 (N0P0K0) 春玉米产量最低, 为594.16 kg/666.67 m2;低氮区 (N1P2K2) 春玉米产量最高, 为920.44 kg/666.67 m2。

通过春玉米 “3414”肥料效应试验, 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 考虑N、P、K肥的成本, 推荐当地最佳施肥量为纯N 12.874 1 kg/666.67 m2, P2O51.831 4 kg/666.67 m2, K2O 3.004 5kg/666.67 m2, 获得籽粒产量896.956 1 kg/666.67 m2, 经济效益最大化。

摘要:对川西高原大渡河流域高海拔地区的上等地春玉米进行“3414”肥效试验, 结果表明:平衡配方施肥可促进玉米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 提高肥料使用效果, 改善玉米的产量构成, 利于产量提高;氮肥对玉米产量影响最大, 其次是钾、磷肥。该地区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量每666.67 m2施纯N 12.874 1 kg、P2O5 1.831 4 kg、K2O 3.004 5 kg, 获得籽粒896.956 1 kg/666.67 m2, 产量高, 经济效益最大。

关键词:春玉米,上等地,“3414”肥效试验

参考文献

[1]吐尔逊买买提·尤尼瓦斯, 田金平.玉米“3414”肥效对照示范总结[J].新疆农业科技, 2009 (2) :43.

[2]王贺, 白由路, 杨俐苹, 等.华北沙质潮土夏玉米“3414”肥效试验[J].河北农业科学, 2010, 14 (9) :41-45.

[3]阿吉·麦麦提.喀什市玉米“3414”肥效试验总结[J].新疆农业科技, 2010 (4) :47-48.

[4]张敦熙, 邱琳.陕西关中西部丘陵山区春玉米“3414”肥效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8) :63, 69.

[5]王莉, 王存言, 刘洋.玉米“3414”肥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5) :201-202.

[6]何萍, 金维运.不同专用肥对玉米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 2007, 15 (5) :117-120.

[7]张颖.玉米高产效益施肥技术研究[J].土壤肥料, 1996 (4) :13-17.

川西高原 篇10

这是一位优秀学生小明的心灵倾诉:

在高一、高二, 我的学习成绩很好, 人缘也好, 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我。但进入高三后, 不知咋地, 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停滞不前。复习好像是在做无用功, 越来越感觉不到学习的进步, 有时反而觉得有些倒退了。无论我怎样用功学习, 成绩却没有任何提高, 为此, 我的情绪很不稳定, 与同学的关系也疏远了。父母为我担心, 还买来各种补品, 但情况没有改善。不知该怎么办?

二、心理剖析

学习成绩是衡量学习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所以对于每一个好学的学生, 都希望自己的学习成绩可以提高。但是, 学习成绩的提高并不是无限的, 在学习过程中, 许多同学出现无论怎样用功学习, 成绩却没有任何提高, 产生再学无用, 空费时间的错误认识, 从而放松甚至放弃进一步的努力, 这一现象令很多勤奋的好学生深感困惑和苦恼。上述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高原现象”。心理学认为, 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 当练习到一定时期, 成绩会出现停顿现象。如果用一条曲线表示的话, 当练习的成绩在曲线上达到一定高度时, 成绩不再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而上升, 出现保持在原有的水平或者还会略有下降, 因为这条曲线的形状像上部平坦的高原, 所以称之为“学习高原现象”。高原现象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不是学习极限, 如同运动员在长跑中会出现极点一样, 这时只要再坚持一下, 激励自己, 增强信心, 这种感觉就会消失。

三、心理导航

1. 改进学习方法, 调整学习策略

小清性格文静, 平时就是从食堂到教室这会空, 她也拿着英语单词本, 不停的记, 高二时她曾经取得过全年级第三名的好成绩, 可到了高三后, 自己的学习收获总是不大, 成绩也不见提高, 她十分苦恼, 甚至产生了悲观的情绪, 分析原因发现是由于原有学习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新的学习内容和强度, 提出改进学习方法, 调整学习策略。特别是在英语上, 她背诵单词的速度虽然快, 单词量掌握的也不少, 但都不牢固, 而且经常性的遗忘, 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当然, 其他学科她也积极向老师请教, 向同学请教, 终于成绩有了明显进步, 出现新的突破, 最终她考取了自己渴望已久的中山大学。

在不同的时期应该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出现“高原现象”的同学如果是学习方法问题, 就应该改用新的学习方法。此时, 就应当向老师, 向同学, 向自己寻找新的, 更为有效的学习方法, 突破思维定势, 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2. 找出不足, 查漏补缺

小东性格活泼, 他一贯的学习和做题风格就是速度快, 脑子特别灵活, 但不知为什么, 成绩一直就是年级80名左右, 我和他一起分析, 发现小坤只顾做题, 不善于总结和积累, 一些并未掌握的知识点和题型, 一蹴而就, 蒙混过关, 一到考试时要么不会做, 要么做不全。认识到这一点后, 每次考试之后, 他都认真分析自己的得分情况, 分项进行详细记录, 找出知识和能力点的不足之处, 然后, 针对自己的不足, 找一些质量较高, 并且有针对性的资料来训练和改正自己的弱项。特别是在高考前的2个月, 效果特别明显, 他十分轻松的将没有掌握的体型和知识点汇集成册, 成绩直线上升, 最后考入了北京外国语大学。

根据每次考试的得分情况逐项进行分析, 找出知识和能力点的不足之处, 然后, 针对自己的不足, 找一些质量较高, 并且有针对性的资料来训练和改正自己的弱项。在这方面, 可多求助于老师, 因为老师手里的资料一般都比较丰富, 而且老师的辨别力也要比同学们高得多。根据心理学的规律, 这一环节以1个月左右为宜, 分3个阶段进行, 每个阶段大约10天, 其中前7天用于练习, 然后选择一套难度适中、质量较高的综合试卷进行自测。这样就增加了学习的针对性, 克服了盲目性, 不仅增加了学习效率, 节省了时间, 又避免了大量无效劳动。

3. 增强学习信心, 克服消极情绪

小坤是复读生, 选择复读并不是他的想法, 是因为父母的期望。实际上, 早在去年, 反复的做题和练习, 使他失去了拼杀的动力, 最近他感到身体很虚弱, 学习提不起劲, 复习与考试常常出现差错, 学习效率低;因一点小事也会大动肝火。总是感到头脑昏昏沉沉, 发困, 看似在认真听课, 却总开小差。背课文, 记公式, 虽然花了不少时间, 就是记不住;该睡的时候睡不着, 不该睡的时候哈欠连天。为此, 他的母亲找到我, 泪流满面, 后悔不该让他复读, 找来小坤, 他说:“以前的同学大都上大学, 而我却还在复习, 一点意思都没有, 真想尽快考上大学。”

老师首先帮他分析复读的原因不是考不上大学, 而是今年要考一所理想的大学, 别看耽误一时, 只要今年复习上台阶, 今后就会在人生中节省好多光阴, 可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根基。然后, 帮他确立心目中的目标:将来当一名海洋工作者, 能领略自然风光。于是, 他立下誓言要考上湛江海洋大学。同时老师要求他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充足的睡眠是使大脑保持良好学习状态的必要条件。大脑过度疲劳, 会产生对学习的厌倦感, 导致心理饱和。一般来说一小时内应有一次约10分钟左右的休息时间。

高三复习考试是一次马拉松式的学习, 长时间重复的练习, 致使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厌烦的消极情绪, 淡漠了竞争意识或者灰心丧气, 成绩自然不会有大的提高。为此, 要树立学习的目标和信心, 并在逐步完成目标的过程中, 产生学习的动力, 要知道跨过这段“黎明前的黑暗”就会迎来“胜利的曙光”。

4. 善于进行自我调节

在遇到心理饱和状态、出现厌烦情绪时, 不妨先放下学习, 听听音乐, 极目远眺片刻, 散散步, 与别人说说话, 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 增加大脑的活力, 分散一下紧张的情绪, 这样可以减少饱和效应带来的精神压力。

参考文献

川西我们出发吧! 篇11

这次行程的亮点,应属四姑娘山。这里海拔高,昼夜温差大,雨水丰富,正好符合本次活动倡导探路者“勇敢”的品牌理念,鼓励户外爱好者放下诸多顾忌,“有胆”享受户外生活,挑战自我的理念。

第二天,我们将挑战长坪沟20公里的负重徒步,负重就意味着我们要背着一个容量为45升的背包行走。生活必备品、通讯、影像器材等都要带着。背包设计的很人性化,分配的很细,手仗、衣物等用品各有各的位置,通讯设备、水壶也都有专门的居室,还有就是背囊的背负系统,让长距离背负行走不再受煎熬。

早晨起来就一直下雨,行程也不会因下雨而改变,从我们的目的角度讲,这不正是“天公作美”,可以体验到专业户外装备的防雨特性嘛。

吃过早饭,兴奋地想早些把自己武装起来。因为都是专业户外装备,武装起来很方便,穿、戴、扣、拉等一系动作完成之后,仿佛自己的身体被一层安全罩给罩住了,马上有一种自信的感觉,也增加了我的探险欲望,对!就是这种感觉,挺起胸膛,背上背包,准备出发。

一行14人穿戴整齐向目的地出发。雨看来没有停止的意思,而且越来越大,每个人都拉开一定的距离,没有相互对话的声音,只能听见雨中大自然的声音。我们徒步的路线要是天晴的话可以遥望雪山,看到四姑娘山,她们真的像四个姑娘一样在远处向你微笑打招呼。可是现在四周雾气茫茫,雨水不停,不知四个姑娘现在还有没有这种心情,反正我的心情像被雨水打湿一样沉沉的。我下意识的把手伸进帽子里面摸摸脖子,还好皮肤是干燥的,我原地站着把身体晃动了几下,雨水顺着帽檐,顺着胳膊四下溅开,衣服里面是干爽的,心情马上好了许多。冲锋衣外层使用探路者自主研发的TiEF PRO防水透湿创新环保功能科技面料制作而成,拥有四重防水特性,让我在潮湿环境中依然保持干爽感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泉华滩徒步过程中,让我深切体会到另一个关键装备——鞋,一双好的徒步鞋,它不但要轻便耐磨,还要保护双脚不受伤害, 探路者徒步鞋采用橡胶大底,鞋帮刚好裹住脚踝,可以减少对脚踝的冲击力,保护脚裸的安全,两小时涉水徒步,我的鞋内依旧干爽如初。

美景不用赘述,关键是这里有冰川雪山、暴雨、陡峭的山路、森林中勇敢的蚊虫,这正是考验我们装备的功能和“胆”能的理想之地。在这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原始森林中、在高山溪水旁享受着大自然的清新与静谧。

TIPS

内层:羽绒内胆,高效锁温,持久保暖。

服装适用环境:雨、雪、大风天气

川西高原 篇12

一、世居高原运动员概况

(一)世居高原运动员的特征

世居高原运动员由于长期受缺氧刺激,其氧运输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一般都较平原运动员强。因而世居高原运动员有较强的先天遗传因素,有着参加耐力性项目的潜在优势。邱俊强等通过对我国平原与世居高原优秀竞走运动员血液MCT1 (单羧酸转运载体)和AE1 mRNA (阴离子转运蛋白)差异的研究结果认为,世居高原竞走运动员AE1 mRNA含量显著性高于平原运动员,说明从遗传学角度分析,世居高原运动员红细胞运输能力优于平原运动员。并且提示低氧环境对运动员的酸碱平衡调节过程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酸碱平衡调节方面,高原人群与平原人群存在遗传方面的差异。但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未见报道。马生霞等研究了世居高、平原运动员血液流变性的性别差异及与运动能力的关系的结论,世居高原女运动员的红细胞变形能力、红细胞运输和传递氧的能力高于男性,而世居平原体育生中呈现相反的情况,世居高原体育生血液流变与有氧运动能力的相关性较世居平原体育生密切,但是没有进一步作有关相关性的研究。然而世居高原运动员在灵活性、协调性、柔韧性、爆发力等方面的不足,限制了运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世居高原运动员如何利用高原低氧的条件进行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能否出现高水平的运动成绩。

(二)世居高原运动员成绩

世居高原运动员在竞技体育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如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地处海拔2500~3000米的埃塞俄比亚运动员获得马拉松冠军。1968年墨西哥城(海拔2240米)举行的第19届奥运会上爆发出大新闻,所有耐力项目的金、银、铜牌都被高原运动员夺得,其中10000米赛跑中,前5名均为世居或久居高原的运动员,前3名则由非洲运动员包揽。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共有20名来自肯尼亚(12人)、墨西哥(4人)、埃塞俄比亚(4人)等国家的运动员在田径比赛中进入前8名。而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又有肯尼亚(17人)、墨西哥(4人)、埃塞俄比亚(4人)等国家的运动员共25人在田径比赛中进入前8名。并且这些国家的运动员在上述两次奥运会上共获得400米、800米、3000米障碍、马拉松等项目中的8枚奖牌。2000年悉尼奥运会,埃塞俄比亚运动员在1500米、5000米、10000米等比赛项目中获得8枚奖牌,肯尼亚获得7枚奖牌的好成绩,其中包括6枚金牌(埃塞俄比亚4枚,肯尼亚2枚)。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埃塞俄比亚运动员在1500米、5000米、10000米以及3000米障碍赛等比赛项目中获得7枚奖牌,肯尼亚获得6枚奖牌的好成绩,并且肯尼亚运动员包揽了男子3000米障碍赛的前三名。2008年北京奥运会,埃塞俄比亚运动员在8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马拉松以及3000米障碍赛等比赛项目中获得7枚奖牌,肯尼亚获得14枚奖牌的好成绩。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埃塞俄比亚运动员又在8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马拉松以及3000米障碍赛等比赛项目中获得7枚奖牌,肯尼亚获得10枚奖牌的成绩。而我国的青海、云南、内蒙古等世居高原运动员在国际国内大型马拉松、竞走、自行车等耐力性项目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出生在我国青藏高原一个农民家庭的藏族姑娘切阳什姐取得了铜牌,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世居高原运动员高原训练的研究现状

(一)世居高原运动员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

适宜海拔高度是影响高原训练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认为世居平原运动员,耐力性项目的最佳高度为2000~2500米;摔跤、乒乓球、速度滑冰等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为1500~2000米。而世居高原运动员因在生理机能、组织结构及生化代谢等方面已产生了低氧环境适应性变化。因此,世居高原运动员高原训练最佳高度由其长期居住的海拔而定。但在选择时必须考虑到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该高度能给予机体足够的刺激;二是该高度能保证运动员承担较大的运动负荷。国内外的实践及研究证实,世居或久居高原人可以到比原居住地更高海拔地区训练,而且可以取得更明显的效果。并有人认为高出其居住海拔高度的500~1000米进行训练,加重高原运动员机体的缺氧程度。如,世居高原竞走运动员多次进行了1900~3300米的“高原一高原训练”的方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有资料认为世居或久居高原运动员,可以到海拔2400~3400米的地方训练,以寻求更强烈的刺激。此外,云南沙应正认为像云南那样世居高原的运动员,应把高原当作平原来认识,并且在竞走训练安排上取得了好的效果。

(二)世居高原运动员到平原参赛的最佳时间

关于高原运动员下到平原参赛的时间,目前存在两种安排方式,一是提前3周下高原;二是提前3天下高原。并且也有资料显示高原运动员经交替训练后下平原后的最初几天参赛或3周后参赛可能更为有利。路瑛丽等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平原训练期间身体机能变化的研究,提示世居高原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到平原参加比赛时最佳时间应在1周内。康喜来世居高原运动员高、平原训练与比赛期间部分生理指标对比研究的结论,世居高原运动员到达平原7天后,运动员的各项生理指标发生改变。因此,世居高原运动员应把握好下高原的时间,以免下高原过早,使运动员的心功能下降和红细胞过多的消耗。白旭宇对世居高原竞走运动员参加平原比赛下山时间的研究结果表明,世居高原竞走运动员下山参加专项比赛,采用距20公里比赛3~5天、距50公里比赛5~8天的模式,能取得较好的运动成绩。这与牟少华居住在高原的竞走运动员下山后第3~9天参加比赛可显出高原优势,能发挥出最佳状态的结果一致。

(三)世居高原运动员高原训练方法的研究

1. 高原——高原交替训练的研究

出生在高原的肯尼亚和墨西哥耐力运动员都曾通过更高海拔(高于3000米)的高原训练来进一步提高运动能力。而我国自2002年起,世居高原的竞走运动员开始在香格里拉(3300米)进行短期的更高海拔训练来提高世居高原竞走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李桦等对中(高原)日(平原)竞走运动员进行的为期4周的高原训练合作研究认为高原运动员短期去3200米左右高度训练是有此需要的。刘志强等对居住海拔2260米的高原运动员进行了为期5周的2260~2634米交替训练研究结果认为,世居高原运动员对更高海拔地区的训练有较好的适应性。马福海对7名高原女子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了6周的海拔2260~31 50米(相距96公里)交替训练的研究结果发现,对世居2260米高原运动员选择更高海拔3150米进行交替训练,其心肺功能、最大摄氧量、无氧阈速度以及血象表现了有意义的改变,表明有氧能力得到提高。但是世居高原的运动员交替训练下到平原,在运动能力和某些运动生理指标,与平原运动员和未进行交替的高原训练相比,存在着时态上的差异,但在时态差异方面未进行研究,也没有对下平原参赛的时间作进一步的研究。并且还通过对世居高原(2260米)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了2260~2634米和2260~31 50米交替训练的研究,探讨了高练低住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心理等指标的变化规律。杨玉谨通过对高原运动员进行主观体力强度感觉等级(RPE量表)监测,就海拔2260米和3150米交替训练对运动员疲劳及消除程度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世居高原的耐力性项目运动员在不同海拔地区交替训练,其疲劳及消除程度的变化在训练初期波动较大,在训练后期逐步稳定在一个适宜的水平。并建议在安排不同海拔地区交替训练时,训练初期注意运动强度的合理安排。但有关高原运动员更高海拔交替训练的强度安排以及疲劳消除手段目前没有深入的研究报道。姚俊等对10名世居高原(海拔2260米)中长跑运动员进行2260~2630米交替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测试的研究。白旭宇等对13名世居昆明(1890米)的男、女自行车运动员到更高海拔地香格里拉(3200米)的训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世居高原运动员更高高原训练的安排基本与平原运动员高原训练一致,更高海拔训练时,在合理的训练安排下,运动员的尿常规、血红蛋白、血清肌酸激酶、血尿素、血乳酸等指标随训练负荷的变化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与平原运动员的高原训练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并且得出结论,世居高原自行车运动员已经适应高原环境,上更高海拔训练是承受更大缺氧刺激,提高机体机能水平的有效方法,建议在实践中增加运动负荷,以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2. 高原——平原交替训练的研究

有专家认为高原与平原交替训练,对改善和提高无氧糖酵解功能的运动能力效果显著,对培养提供高速跑的专项能力突出。地处高原(海拔2170米)肯尼亚每个训练年度系统进行两次高原与平原的交替训练。刘志强等对12名居住在海拔2260米的高原运动员,进行了高原(2260米,35天)——平原(396米,28天)——高原(2260米,22天)——平原(396米,22天)的交替训练的研究,结果显示经高原训练后第一次下平原训练,RBC (红细胞)、HCT (血球压积)、Hb (血红蛋白)、逐周下降,其中RBC、HCT持续下降未再回升,而Hb在第12天和MCV (平均红细胞体积)在第21天后逐渐回升,但仍低于高原值,运动员普遍反映无力、疲劳,个别运动员在下山后第12天才恢复正常训练,表现了明显的个体差异性。但世居高原运动员在高平原交替训练中除要考虑气候因素外,应适当延长第一次平原训练时间(6~8周)较为有益。樊蓉芸等研究表明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经高原训练后,第1次到平原训练,RBC、Hct、Hb、MCV逐周下降,在平原训练末期降至整个训练期间的最低值,与高原训练值相比,差异极其显著(P<0.01),Hb在第14天后逐渐回升,但仍低于高原值。康喜来研究表明世居高原的田径径赛运动员在初到平原时,Hb显著下降,RBC和Hct变化较小,经过1周的平原训练比赛后Hb和RBC又保持一致的下降趋势,Hct变化较小。而初到平原时,血清睾酮明显升高,皮质醇明显下降,经过1周的平原比赛后,血清睾酮继续升高,血清皮质醇则有所回升。屈成刚研究发现,世居高原的铁人三项运动员下到平原训练,在开始的2周内RBC、Hct逐周下降,与高原训练值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1周过后Hb逐渐回升,2周后RBC、Hct开始回升,但仍低于高原值,血清睾酮与在高原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在个人较理想水平上。路瑛丽等研究了12名世居高原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在平原训练期间身体机能变化的结果认为,世居高原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平原训练期间身体机能有所下降,且3周后的下降程度比1周后更加明显。

3. 高住低练法的研究

刘海平等通过研究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高住—低训”对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PO(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结果4周“高住一低训”后,低氧组运动员血红蛋白(Hb)、血球压积(Hct)没有明显改善,EPO、最大摄氧量(VO2max)、运动成绩均呈升高趋势,与实验前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而在4周实验期间,低氧组运动员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有显著性升高(P<0.01),并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在模拟海拔4000米居住的时间可以延长,或增加在较高海拔上的训练,可能对改善运动员的生理机能是有益的。但在这方面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马福海等对世居高原的20名运动员进行了高住低练法的研究,结果显示世居高原运动员对间歇性暴露于4000米高原有较好的适应性,但未能达到刺激肾脏释放EPO和通气量增大的低氧效应。此外还对世居高原运动员间歇性低氧训练的生理及分子适应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对于世居高原运动员间歇性暴露于4000米高原,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低氧的反应比促红细胞生成素敏感,而且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低氧组的3000米比赛成绩虽有提高的倾向,但与对照组无明显的差异,因此世居高原运动员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及训练方法,包括暴露高原的时间、训练强度等有待进一步探索。刘海平等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高住低练期间血清EPO、STfR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及血象指标变化结论,世居高原(海拔2260米)中长跑运动员进行4周HiLo (高住—低训)训练对其EPO、STfR、Hb升高作用不显著,表明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4周HiLo训练(模拟海拔4000米睡眠,海拔2260米训练)对机体红细胞生成影响不明显。

三、世居高原运动员最新研究方向

(一)世居高原运动员基因及选材研究

世居高原运动员在竞技体育中尤其是耐力项目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这些运动员的生活环境(不同海拔)、生活规律、身体形态、生理机能等有哪些特点,高原运动员究竟有哪些先天遗传基因,有着哪些参加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潜在优势,他们后天生活的环境等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世居高原运动员高原训练模式的研究

高原人群的形态、机能、素质等特点,以及世居高原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与素质的训练方法手段、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监控与评价、高平原训练以及不同海拔高度交替训练的方法及节奏安排、适宜的海拔、下平原的最佳时间等是世居高原运动员研究的重要趋势。

(三)世居高原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特点及疲劳消除方法的研究

上一篇:待岗职工下一篇:特点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