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增值论文

2024-08-16

文化增值论文(精选11篇)

文化增值论文 篇1

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政策实施

2011年11月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 明确提出“试点地区先在交通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开展试点, 逐步推广至其他行业。条件成熟时, 可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全行业试点”。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当前政府进行“结构性减税”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为了推动经济结构更好的调整、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一项重大改革, 也是健全更完善的税收制度的必然选择。目前, 我国国内学者已围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背景、意义、效应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研究, 本文从交通运输业、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三个不同的行业就企业经营结构、企业税负等方面分析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2文化产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税收政策研究

2.1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其特点

目前, 我国主要中心城市的人均GDP已超过3500美元,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人均GDP均已超过5000美元。当人们初级的、物质层面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之后, 就必然会产生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并且, 从国外发展经验来看, 城市人均GDP在达到这一水平后, 国民经济就会进入到持续稳定增长的新阶段。社会消费结构将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 这就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广泛的市场需求。

我国文化产业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1) 文化产业属于创新密集型产业, 具有内生的收益递增发展机制。 (2) 文化产业渗透性强, 具有很强的外溢作用。文化产品的价值本身就来源于能否被公众所接受、普及, 能接受、被普及的程度越大, 其价值越大。 (3) 文化产业外部性强, 产业追求目标多元化。 (4) 产业内部关联紧密, 具有范围经济性。

2.2我国以前的文化产业税收政策

2.2.1 营业税

2011年以前, 我国文化产业普遍征收营业税。从税率设置上看, 营业税采用行业差别税率, 文化体育业按照3%征收营业税, 其他相关产业按照5%或5%-20%的浮动税率征税, 虽然这种征收制度能较好地体现一定时期内国家的产业扶持方向, 但是这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这也会造成文化产业在同业之间会因技术设备、服务水平及收费标准等因素而有较大差别, 但如果都按照统一税率征收, 就不能体现国家对于产业的重点扶持方向。

2.2.2 增值税

在文化产业, 增值税对文化产品和服务存在着重复征税现象。文化产业的资产大多体现为知识产权、品牌价值、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在这些无形资产开发和形成的过程中, 智力的投入往往会占到文化创意产品成本的绝大部分, 但企业在纳税时对这些投入并不能进行抵扣。文化产业上的这种征税, 会使税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扭曲和变形, 加大了企业的赋税,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文化产业的投资风险和生产成本。

2.2.3 税收优惠

我国对文化产业基本上实行统一的税收优惠政策, 没有考虑文化创意产品需求在区域、服务对象等方面的差异, 忽略了企业的不同经营对象和盈利水平, 影响了税收优惠政策实际效果的发挥。

2.3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2.3.1 有利于减轻税负, 降低产品价格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把企业应税服务的年销售金额超过500万元作为申请一般纳税人的标准, 大大提高了原增值税条例中的50万元 (80万元) 的标准。按照规定, 小规模纳税人实行3%的征收率, 这比试点前营业税制下5%的营业税率整整低了2个百分点。这一变化, 使税负整体下降40%。

对于大中型文化企业而言, 从上海试点的数据来看, 68%的企业税负下降。对于纳入试点的一般纳税人文化创意企业, 税负的变化则是取决于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的多少。

举例如下:

位于北京中关村的某娱乐企业, 按规定被纳入试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 根据该公司的测算, 税负会有1/3的下降。去年公司的营业额接近1200万元, 按照之前5%的营业税计算, 去年缴纳了60万元左右的税款。“营改增”制度实行后, 销项税额按照6%计算则要缴纳68万元左右的税收, 但是, 公司每年所购进的硬件设备、办公用品、相关的固定资产等的抵扣金额有24万元左右, 因此实际缴纳税款只有44万元。相较之前60万元的营业税, 税负减少了16万元。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使得各个产业环节换换相扣, 减轻了企业税负, 降低了消费品的税收成本,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通胀压力。

2.3.2 消除重复征税, 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

之前, 由于营业税是对营业额全额征税, 且无法抵扣, 不可避免地会使企业倾向于“小而全”、“大而全”模式, 进而扭曲企业竞争中的生产和投资决策。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之后, 消除了重复征税。

3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税收政策研究

3.1现代服务业的现状及其特点

大力发展服务产业一直以来对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自20世纪90年代之后就已成为社会共识。然而, 从各方面指标看, 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尚还不足, 这其中, 不乏税制因素的影响。因此, 以增值税“扩围”改革来促进服务业发展, 也是势在必行, 大势所趋。

我国现代服务业的特点表现为:一是高技术性, 即现代服务业科技含量高。二是知识性, 即现代服务业为消费者提供知识的生产, 传播和使用服务。使知识在服务过程中实现增值。三是高增值性和集群性, 即现代服务业不仅可以使服务过程产生知识的增值, 而且可以产生服务的规模效应和各种服务相互整合的聚焦效应, 产生服务的大幅增值。由此我们可以知道, 现代服务业与文化产业类似, 智力和劳力的投入占成本的主要部分。

3.2我国现代服务业税收政策对企业税负情况的前后对比

我国的现代服务业在先前按照5%缴纳营业税,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之后按照6%征收增值税。

3.3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

3.3.1 企业“负担”减轻

企业就行减负, 简单来讲就是两个字, “抵扣”。税基的减少其中一部分是因为价税分离, 而另一方面因素是抵扣的多少。对于这点, 很多企业有利可循, 但是有些企业由于自身业务的特点, 并没有多少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营改增”制度改革后, 税基的减少小于税率的增加故企业整体税负将会增加。

3.3.2 结构性减税, 有利于行业发展

通常来说, 运用这种结构性减税, 而不是单一地给予企业免税或降低税率, 其目的就是在于能鼓励整个行业的公平发展, 并促进企业之间在产业链条上形成更为紧密的联系与合作。行业中的提价是在几方协商的情况下通过的, 这就可以使整个增值税产业链条上的各个企业一同受益, 从而降低整个行业的成本, 使整个行业更好的发展, 这就是增值税所带来的整个行业之间的税收协同作用, 即“结构性减税”。

4交通运输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税收政策研究

4.1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及其特点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交通运输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到目前为止, 铁路运输紧张状况有所缓解, 公路交通明显改善, 民航运输基本适应需求, 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 这几年的各种运输方式发展速度却不均衡, 公路建设力度加大, 呈现出了超常规的发展态势, 公路交通得到明显改善。民航迅速发展, 旅客周转量和货物周转量每年平均以两位数递增, 而平时的上座率和载运率只有60%左右。铁路由于各种原因, 发展的速度相对缓慢, 对于基本建设的投资不到公路的一半, 虽然能力紧张状况有所缓解, 但由于发展的速度跟不上经济的发展要求, 在客流高峰时期, 铁路供求矛盾便更为突出。

由以上现状我们可以看出, 我国目前的交通运输业呈现出了很严重的子行业发展不均衡的情况, 而且供需矛盾也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4.2我国交通运输业税收政策对企业税负情况的前后对比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之前, 主要税负为3%的营业税和以营业税额为基础按照7%和3%计算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改征增值税后, 主要税负为11%的增值税扣除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以及以实际缴纳增值税为基础计算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假设从事一般公路运输的某企业, 当月取得的运输收入为100万元, 其中日常的修理、人工、折旧、利润等也占到1/3, 其中修理费约占1/4;油料消耗约占到1/3;过路费约占到1/3。假设加油和修理都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若征收营业税, 应纳税款为100×3%=3 (万元) 。若征收增值税, 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00× (1/3+1/3×1/4) ×17%=7.08 (万元) , 销项税额为100/ (1+11%) ×11%=9.9 (万元) , 而这时, 应纳增值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9.9-7.08=2.81 (万元) 。2.81万元小于3万元, 因此交通运输业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 实际的税负下降, 减轻了企业的税负压力。

4.3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

营业税改增值税对子行业影响各不相同。如果企业是早已完成投资建设的, 由于大部分的固定资产进项税不能进行抵扣, 那么大幅度地提高税率必然会使增加企业税负增加。由于我国大部分交通运输企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 在运营成本中, 折旧和摊销占的比重很高, 如航空、机场、水运、港口等, 固定成本的进项税是否能够抵扣对税务负担的变化影响很大。但如果是新开办的交通运输企业, 由于新购置的设备可以在消费型增值税税制下直接扣除, 则可以降低其营运成本, 从而提高企业收益率。因此,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 对于那些技术先进、资本密度高的新兴航空运输业和铁路运输业, 特别是高铁经营会因此而获益良多。

5总结

从上述行业的分析看来,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有利于完善现有的税制,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重复征税;并且降低了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税负压力, 是一次结构性减税。

营业税改增值税使我国现行的税制更加科学, 更加合理。但是, 虽然分行业多角度地分析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不同行业及行业中的不同子行业的影响, 并用数据来反映了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但这些数据计算的时候假设比较多, 是基于理论上的数字, 与实际可能有一定出入。换言之,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企业税负的实际影响, 整体税负降低力度是否如众人分析般, 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今后仍应通过大量的实证和数据研究来探讨“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实际影响, 以及检验“营改增”是否能完全解决税负公平的问题, 是否能促进行业内的公平竞争与行业发展。

摘要:税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要考虑平衡多方的利益关系, 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结合“营改增”税制改革的特点, 从文化产业、交通运输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探讨“营改增”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根据不同行业在“营改增”落实过程中的具体措施, 对这些具体落实措施进行研究, 发现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需改进的问题和最适合的操作方案, 为下一步“营改增”试点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营业税,增值税,税负,行业影响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改增”试点方案》的通知[DB/OL].财税〔2011〕110号, htt p://www.shui5.cn/article/79/52030.html, 2011, (11) .

[2]刘天永.北京华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DB/OL].htt p://www.chinaacc.com/new/253_723_201302/19zh80910588.sht-ml, 2013, 2, (19) .

[3]卢巧云.文化产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税收政策研究[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3, (1) .

[4]刘东辉.试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不同行业的影响[J].经济师, 2012, (5) .

文化增值论文 篇2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续实行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

(财税[2009]147号)

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支持我国宣传文化事业的发展,经国务院批准,在2010年底以前,对宣传文化事业继续实行增值税和营业税税收优惠政策。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实行下列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

(一)对下列出版物在出版环节实行增值税100%先征后退的政策:

1.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的机关报纸和机关期刊,各级人大、政协、政府、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老龄委的机关报纸和机关期刊,新华社的机关报纸和机关期刊,军事部门的机关报纸和机关期刊。

上述各级组织的机关报纸和机关期刊,增值税先征后退范围掌握在一个单位一份报纸和一份期刊以内。

2.专为少年儿童出版发行的报纸和期刊,中小学的学生课本。

3.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

4.盲文图书和盲文期刊。

5.经批准在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五个自治区内注册的出版单位出版的出版物。

6.列入本通知附件1的图书、报纸和期刊。

(二)对下列出版物在出版环节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50%的政策:

1.除本通知第一条第(一)项规定实行增值税100%先征后退的图书和期刊以外的其他图书和期刊、音像制品。

2.列入本通知附件2的报纸。

(三)对下列印刷、制作业务实行增值税100%先征后退的政策:

1.对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的印刷或制作业务。

2.列入本通知附件3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印刷企业的印刷业务。

二、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对下列新华书店实行增值税免税或先征后退政策:

(一)对全国县(含县级市、区、旗,下同)及县以下新华书店和农村供销社在本地销售的出版物免征增值税。对新华书店组建的发行集团或原新华书店改制而成的连锁经营企业,其县及县以下网点在本地销售的出版物,免征增值税。

县(含县级市、区、旗)及县以下新华书店包括地、县(含县级市、区、旗)两级合二为一的新华书店,不包括位于市(含直辖市、地级市)所辖的区中的新华书店。

(二)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华书店和乌鲁木齐市新华书店销售的出版物实行增值税100%先征后退的政策。

三、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对科普单位的门票收入,以及县(含县级市、区、旗)及县以上党政部门和科协开展的科普活动的门票收入免征营业税。对境外单位向境内科普单位转让科普影视作品播映权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四、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对依本通知第一条规定退还的增值税税款应专项用于技术研发、设备更新、新兴媒体的建设和重点出版物的引进开发。对依本通知第二条规定免征或退还的增值税税款应专项用于发行网点建设和信息系统建设。

五、享受本通知第一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的纳税人必须是具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具有相关出版物的出版许可证的出版单位(含以“租型”方式取得专有出版权进行出版物的印刷发行的出版单位)。承担省级以上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指定出版、发行任务的单位,因各种原因尚未办理出版、发行许可的出版单位,经省级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商同级新闻出版主管部门核准,可以享受相应的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

纳税人应将享受上述税收优惠政策的出版物在财务上实行单独核算,不进行单独核算的不得享受本通知规定的优惠政策。违规出版物和多次出现违规的出版单位不得享受本通知规定的优惠政策,上述违规出版物和出版单位的具体名单由省级及以上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及时通知相应省级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六、本通知的有关定义

(一)本通知所述“科普单位”,是指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对公众开放的天文馆(站、台)、气象台(站)、地震台(站),以及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对公众开放的科普基地。

(二)本通知所述“出版物”,是指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有关规定出版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所述图书、报纸和期刊,包括随同图书、报纸、期刊销售并难以分离的光盘、软盘和磁带等信息载体。

(三)图书、报纸、期刊(即杂志)的范围,仍然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部分货物征税范围注释>的通知》(国税发[1993]151号)的规定执行。

(四)本通知所述“专为少年儿童出版发行的报纸和期刊”,是指以初中及初中以下少年儿童为主要对象的报纸和期刊。

(五)本通知所述“中小学的学生课本”,是指普通中小学学生课本和中等职业教育课本。普通中小学学生课本是指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由经国家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审定而具有“中小学教材”出版资质的出版单位出版发行的中、小学学生上课使用的正式课本,具体操作时按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春、秋两季下达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中所列的“课本”的范围掌握;中等职业教育课本是指经国家和省级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定,供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和成人专业学校学生使用的课本,具体操作时按国家和省级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每年下达的教学用书目录认定。中小学的学生课本不包括各种形式的教学参考书、图册、自读课本、课外读物、练习册以及其他各类辅助性教材和辅导读物。

(六)本通知第一条第(一)项和第(二)项规定的图书包括租型出版的图书。

七、办理和认定

(一)本通知规定的各项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由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税制改革后对某些企业实行“先征后退”有关预算管理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94)财预字第55号]的规定办理。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和负责增值税先征后退初审工作的财政机关要采取措施,按照本通知第四条规定的用途监督纳税人用好退税或免税资金。

(二)科普单位、科普活动和科普单位进口自用科普影视作品的认定仍按《科技部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印发<科普税收优惠政策实施办法>的通知》(国科发政字[2003]416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八、本通知自2009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53号)同时废止。

按照本通知第二条和第三条规定应予免征的增值税或营业税,凡在接到本通知以前已经征收入库的,可抵减纳税人以后月份应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税款或者办理税款退库。纳税人如果已向购买方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应将专用发票追回后方可申请办理免税。凡专用发票无法追回的,一律照章征收增值税。

附件1:

适用增值税100%先征后退政策的特定图书、报纸和期刊名单

1.《半月谈》(CN11-1271/D)和《半月谈内部版》(CN11-1599/D)

2.新华通讯社的刊号为CN11-1363/D、CN11-4165/D、CN11-4166/D、CN11-4164/D、CN11-4139/D和CN11-4140/D的期刊

3.《法制日报》(CN11-0080)

4.《检察日报》(CN11-0187)

5.《人民法院报》(CN11-0194)

6.《中国日报》(CNll-0091)

7.《中国纪检监察报》(CN11-0176)

8.《光明日报》(CN11-0026)

9.《经济日报》(CN11-0014)

10.《农民日报》(CN11-0055)

11.《人民公安报》(CNl1-0090)

12.《中国妇女》 [CN11-1245/C(英文),CN11-1704/C]

13.《长安》(CN11-3295/D)

14.《中国火炬》(CN11-3316/C)

15.《中国监察》(CN11-2474/D)

16.《环球时报》[CN11-0215,CN11-0272(英文版)]

17.国务院侨办组织编写的背面印有“本书国务院侨办推展海外华文教育免费赠送”字样的华文教材(含多媒体教材)。

附件2:

适用增值税50%先征后退政策的报纸名单

类别

享受政策的报纸

代码

一、综合类报纸

1.国际时政类报纸

133

2.外宣类报纸

134

3.其他类报纸

135

二、行业专业类报纸

1.经济类报纸

201

2.工业产业类报纸

202

3.农业类报纸

203

4.文化艺术类报纸

206

5.法制公安类报纸

207

6.科技类报纸

208

7.教育类报纸

209

8.新闻出版类报纸 214

9.信息技术类报纸

215

10.综合信息类报纸

216

说明:

1.根据《新闻出版署关于印发〈报纸期刊核验办法〉的通知》(新出报刊[2006]181号),报纸类别由各省新闻出版局根据报纸审批、变更时所认定的类别或根据报纸办报宗旨确定。具体类别或代码以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出具的《报纸出版许可证》中“类别”栏标明的内容为准。

2.对2008年底以前颁发的《报纸出版许可证》,如果没有标明相应报纸类别或代码的,应在报经新闻出版总署确认并出具证明后,再根据相应类别确定是否适用退税政策。

文化增值论文 篇3

关键词:企业留人文化;员工增值服务

目前,众多的企业经营者已经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企业最高层次的竞争已经不只是人、财、物的竞争,而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但归根到底,企业是由各种各样不同的人-企业员工所组成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经营思想、管理模式、团队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同类企业的基本标志。由于企业文化具有灵魂、凝聚、约束、向导、激励等几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种以做大做强企业为基本内容的企业发展观点和经营理念。这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根本所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惟一使命,是企业得以生存发展的深层次动力和源泉。企业文化建设只能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搞好生产经营和服务,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使企业健康、稳步地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广大员工在长期的合作中形成,经领导者有意识地概括、总结和提炼而确定下来的,目的是为了形成一个有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企业宝贵财富。从企业文化和概念中已经可以看出,员工在其中的地位重要。没有了员工的参与,所谓的企业文化只是一句苍白无力的口号而已。

企业文化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关键在于人本素质管理。我们知道,知识和技术的载体是人,而企业文化应当重在对人的最大潜能的发挥,而这种潜能的最终目标是转变员工的思想认识,提高他们的专业理论和技术能力,因为这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源泉。凡是注重人本管理的企业都有它明显的特征:一是在信任员工的基础上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二是倡导员工进行有效学习,推动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培养有利于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价值观。为此,企业应该以品牌文化建设为契机,带动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员工综合素质提高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解放思想,更新陈旧观念。企业要发展,光靠老思路、老办法是不行的,要学习,要变革。“变则通,通则久”。把“变”的思想观念植入员工的头脑之中,让他们想别人所不敢想,做别人所不能做,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

(二)抓敬业精神,培养认真习惯。教育员工要对得起自己的工资,这是最起码的信用关系。企业要培养员工良好的敬业习惯、操作认真的习惯、负责任的习惯。

(三)抓团队建设,营造真诚氛围。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是不会把眼光只盯在报表的利润增减上,而是在调动员工积极性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倡导团队精神。团队成员之间要坦诚真诚,营造团队真诚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员工的思维,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

(四)抓机制搞活,注重制度创新。企业机制搞活主要就是解决“原动力”的问题,而“原动力”的主要内容就是“人+机制”。改革用人、用工、分配机制和考核制度,全面形成“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考核约束机制,建立“岗位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员工能进能出”的动态运行机制,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上更具活力、更灵活、适应性更强。

二、员工关系管理的最高境界

企业文化离开了员工固然不行,但是员工又是如何看待企业文化的呢?从我与离职员工交谈中发现,大部分员工离职与钱的关系并没有我们想象的大,相反,更多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感觉企业没有给他一种归属感,例如,与主管领导不和,其中包括管理者说话技巧不好、心胸狭窄等因素;员工的工作做好了却没人表扬,没人关注。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影响。从每个员工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时间比例来看,在工作场所的时间占了一天时间的1/3,如果算上加班或者其他因素的话,占的比例就更大了。可以说,每天在工作场所与同事相处以及进行一些与所在企业有关的活动所花的时间,往往比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还长。因此,在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和好的氛围下工作是每个员工所希望的。

对一个员工来说,如果企业文化既没有吸引力也没有向心力,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必然造成员工“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状态。员工自己不开心,企业也没有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能动性,更不能达到人尽其才的作用。虽然现实中并不是每个企业文化都认同和提供这样的一个工作场所给员工,但每个员工都希望寻找一个属于自己并能发挥自己才能的乐土。

既然企业文化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如此密切和相互依赖,那么如何管理好企业员工,建立适合自身的企业文化,从本质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呢?我认为要达到员工关系管理的最高境力,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员工关系管理的起点是让员工认同企业的发展目标

“上下一心,其力断金”这个道理再明白不过了。企业所有相关者的利益都是通过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达到的。员工关系管理的起点就必须让员工认同企业的发展目标。

(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则是员工关系管理的根本

企业的核心目标是追求经济价值,而员工也需要为温饱而奔波。建立企业与员工同生存、共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是处理员工关系的根本出发点。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包括晋升机制等,合理利用利益关系是企业能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

(三)心理契约是员工关系管理的核心部分

心理契约并不是有形的东西,但企业清楚地了解每个员工的需求和发展的愿望,并尽量予以满足,员工自然也会为企业的发展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企业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愿望,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个相对的“乐土”。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不是那种我们今天需要召之即来、来之有用的东西,只有我们在整个企业文化发展、建设过程中点滴渗透、一点点积累起来,然后在需要的时候它才会释放巨大的能量。虽然表面上看员工的关系管理是人的管理问题,即人力资源的问题,但是员工的关系管理得如何,也体现了企业每位管理者对自身企业文化的把握和定位,关系到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

三、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现代成功企业都深刻认识到企业与员工实质上是一种“双赢”的关系。他们与员工的关系是:让我们共同创造,我信任你,我尊重你,对每一位公司的员工都看作合作伙伴,大家共享成果。

(一)给员工以“舞台”

现代企业的用人原则已跨过“识马”和“赛马”的时代而进入到了因才适用的境地。企业聘用员工即是承认员工的价值,而承认员工是人才就一定要提供他“表演”的“舞台”。是将企业中的员工视为非常重要的资源,是企业价值的重要体现。量身裁衣,给员工赋予适当的权责,不但能很好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员工与雇主之间的关系。

(二)企业文化也留人

不同的企业受社会文化、行业特点以及领导风格的影响,彼此之间很难评价优劣。问题的核心是任何公司的企业文化必须有利于其生存和发展,而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文化才能够赢得广大员工和社会的认同和欢迎。我们企业应给予企业文化以足够的重视,但目前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常常出现的典型问题是重形式轻内容,过分追求统一,对员工个性尊重不够,等级观念严重等。

时代的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加剧都迫切要求企业重视和改进自身企业文化,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尊重人才,让员工有使命感、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愿意为理想而献身。企业有人则行,无人则止,让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企业需要员工都要有好的心情,好的心态,面带微笑,视工作为乐趣。更希望每个员工待他人如亲人一般,彼此关心,互相帮助,为企业这个大家庭分忧解难。但是,企业也应该想方设法为员工塑造一个激发他们创造力和积极性的工作环境。让员工真正快乐,象在家里一样。当他们一早醒来,不会一想到上班就头疼,当他们下班后,也会心甘情愿地发挥潜能、焕发激情,做完那些没完成的工作。

(三)企业培训也留人

目前企业常见的管理误区是急功近利,希望招到的人一进公司略加指点甚至不用培训就能发挥作用,他们忽视持续教育对不断保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作用,看不到培训非但能够帮助员工改进技能,提高效率,同时还是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员工认同感并最终降低流失率的重要手段。

由于市场变化速率加快,许多企业面临员工技能不足的问题。在招聘新员工和培养老员工之间,企业大致采用的是“换血”疗法。这固然有其一定道理,但“卸磨杀驴”的做法对企业内部环境的冲击是巨大的。其最终结果导致员工的短期行为,造成员工对公司的不忠诚,公司里的人才越来越不“安分”,并加剧企业工作环境的恶化。

现代企业倡导以人为本,因而注重对人的管理。在企业的所有资源中,最重要的不是原材料,也不是资本,而是人。有了人,可以找到资本,有了人,可以去引进原材料。

(四)重视企业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许多人的传统观念中,认为公司员工努力工作,是为了获得报酬,仔细探讨一下现代企业员工的心理特征,其实这是极其错误的。人们在基本生活能够保障的前提下,会更多的注重其它需求,如个人荣誉、个人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员工更希望得到重视,希望他们在企业中有发言权,至少在精神上能感觉到是企业的主人,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雇工。他们一般希望自己的价值与尊严能够得到公司的认同与尊重。

(五)创造企业留人的环境

企业能够吸引人才固然重要,但更为关键的还是要留住人才。企业更要注意创造一个留人的环境。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社会用人机制将逐步开放,人才流动将越来越频繁,并且流动的周期短、地域跨度大。因此,要达到留住人才的目的,注重为其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提供发展的机会。只有自己个人价值得以充分实现,才能体会到存在的意义,才能最大潜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贡献自己的才干。

1.工作环境。我们可以在工作过程中营造出让员工间彼此尊重、融洽的氛围,并让员工在彼此的沟通和交流中建立起相互的信任,让员工彼此知道对方的长处和短处,并在实际工作中在那些方面能够有互补性,同时在工作环境中要不断地将企业所 追求的和对员工的看法深入地渗透到员工的脑海中去。

2.学习环境。在员工的学习环境上,要让员工能够很方便、快捷的获取他们工作中需要的信息,同时满足员工在成长过程中其他方面的学习需求,这需要相应的措施来管理,如图书室的建立,资料库的管理等。同时还要设立相应的员工培训机制,并根据企业的发展制定出相应的员工培训课程,并有针对性的对部分员工的弱点进行培训完善,使之更容易的应对工作中的难点。

3.成长环境。还要从员工的成长环境中入手,为每一个员工的工作生涯作出规划,让每一个员工都看到自己的成长方向和成长的空间,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在其间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的人才培养和塑造的正确观念,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全体制,努力使每一个员工的价值与企业的价值观不断的融合和升华,最终使每一个员工能够与企业融为一体。

4.生活环境。我们在企业内部建立工会、生活团体。每逢节假日让大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业余特长,尽情展示自己不同的侧面。演节目、打比赛、工会不定期举办野外活动等等,既把大家平日里积累的一些压抑、疲劳宣泄一空,又让我们的团队更加温暖,同事之间的感情更加融洽。还要让员工具有参与到企业中的主动精神。建立授权、信任以及给个人成长和改变环境的能力等等机制。让我们的每个员工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梦想,这个梦想和企业是融为一体的,并在员工的脑海里形成一个清晰的图象。在员工与企业不断的交流中,我们的梦想开始逐渐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更加清晰。

文化增值论文 篇4

为促进文化事业发展,加强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试点地区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征收管理,确保营改增试点工作有序开展,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原适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文化事业建设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税字[1997]95号)缴纳文化事业建设费的提供广告服务的单位和个人,以及试点地区试点后成立的提供广告服务的单位和个人,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后,应按照本通知的规定缴纳文化事业建设费。

二、缴纳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缴纳义务人)应按照提供增值税应税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和3%的费率计算应缴费额,并由国家税务局在征收增值税时一并征收,计算公式如下:

应缴费额=销售额×3%

三、文化事业建设费的缴纳义务发生时间和缴纳地点,与缴纳义务人的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纳税地点相同。

四、文化事业建设费的缴纳期限与缴纳义务人的增值税纳税期限相同,或者由主管国税机关根据缴纳义务人应缴费额的大小核定。

五、根据《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财税[2011]111号)的有关规定负有相关增值税扣缴义务的扣缴义务人,按照本通知规定扣缴文化事业建设费。

六、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其他事项,仍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文化事业建设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税字[1997]95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本通知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文化增值论文 篇5

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以上50万以下罚金;虚开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5万以上50万以下罚金。

虚开增值税票注意事项

增值税专用发票是我国为了推行新的增值税制度而使用的新型发票,与日常经营过程中所使

用的普通发票相比,有如下区别:

1.发票的印制要求不同:根据新的《税收征管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增值税专用发票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指定的企业印制;其他发票,按照国务院主管部门的规定,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指定企业印制。未经前款规定的税务机关指定,不

得印制发票。”

2.发票使用的主体不同:增值税专用发票一般只能由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领购使用,小规模纳税人需要使用的,只能经税务机关批准后由当地的税务机关代开;普通发票则可以由从事经营活动并办理了税务登记的各种纳税人领购使用,未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也可以向税务

机关申请领购使用普通发票。

3.发票的内容不同:增值税专用发票除了具备购买单位、销售单位、商品或者服务的名称、商品或者劳务的数量和计量单位、单价和价款、开票单位、收款人、开票日期等普通发票所具备的内容外,还包括纳税人税务登记号、不含增值税金额、适用税率、应纳增值税额等内

容。

4.发票的联次不同:增值税专用发票有四个联次和七个联次两种,第一联为存根联(用于留存备查),第二联为发票联(用于购买方记账),第三联为抵扣联(用作购买方扣税凭证),第四联为记账联(用于销售方记账),七联次的其他三联为备用联,分别作为企业出门证、检查和仓库留存用;普通发票则只有三联,第一联为存根联,第二联为发票联,第三联为记

账联。

5.发票的作用不同:增值税专用发票不仅是购销双方收付款的凭证,而且可以用作购买方扣除增值税的凭证;而普通发票除运费、收购农副产品、废旧物资的按法定税率作抵扣外,其他的一律不予作抵扣用。

如何对恶意还是善意取得虚开增值税发票定性

税务部门在查处纳税人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中,有“善意取得”和“恶意取得”两种不同的定性。相应地,会导致两种不同的税务处理结果:税务部门认定纳税人属于善意取得的,对其不以偷税或者骗取出口退税论处,但纳税人已经抵扣的税金或者取得的出口退税必须依法追缴。税务部门认定纳税人属于故意取得的,必须依法追缴纳税人已经抵扣的税

金或者取得的出口退税,同时对纳税人按照偷税或骗取出口退税予以处理。

但如何来定性善意和恶意,税务部门一直感觉操作难度很大。一方面,由于目前企业间的购销业务、资金结算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发票开票方推销货物并送货上门、受票方现金结算、银行汇票背书等等,这些交易和结算的形式给税务部门认定纳税人是善意或恶意取得虚开发票带来了困难。另一方面,有的纳税人实施了恶意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但通过做假账、做伪证、发票开票方与接受方串通一气等形式加以掩盖,税务部门难取证,给定性带来难度。再有,部分税务干部业务水平不高,片面强调有货物购进就行,检查流于形式,停留在翻翻账、对对数据浅层次上,难以发现深层次的问题。

其实,甄别纳税人究竟是善意还是恶意取得虚开发票还是有路径可循的,关键是要在调查取证中突破就账查账的传统做法,通过认真分析“票、货、款”运行的全过程,准确分清纳税人的善意和恶意行为。一般情况下,税务干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查取证进行认定。

第一,从纳税人是否有货物交易行为上认定。对纳税人取得的已证实是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首要环节是核实纳税人是否真正发生购销业务。具体可以通过对纳税人的有关财务凭证、购销合同、货物运输方式、仓库验收记录、货物存放保管、发出领用等单证核实,也可询问相关证人。若证实纳税人取得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并没有货物交易,可认定纳税人是恶意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若证实纳税人确有货物购进,则要进一步调查取证,但不能仅以取得虚开发票受票方的有关记录和利益相关人员的证词作为证据。为防止受票方做假账、做伪证逃避税务机关检查,税务干部还应进一步向开票方或供货方调查取证,了解其发货品

种、数量是否与发票上的内容相符,以佐证受票方货物交易的真实性。

第二,从纳税人购货和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有关内容是否一致上认定。税法明确

规定,纳税人接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票方与供货企业不一致、供货企业开出的非供货企业所在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纳税人明知供货企业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非法手段获得的,无论纳税人(购货方)与销售方是否进行了实际的交易,增值税专用发票所注明的数量、金额与实际交易是否相符,此时税务部门都可以认定纳税人是恶意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供货企业和发票的开票方一致,则要结合纳税人是否有货物交易进一步调查取证。

第三,从资金结算情况上认定。纳税人之间发生货物交易货款结算方式一般有两种,即通过银行结算和现金结算。对于通过银行结算的,如纳税人接受已证实为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是直接与发票开票方结算,或通过检查发现纳税人账册上的原始资料如银行结算支票内容和发票内容一致,但到银行查实后发现银行结算支票内容和发票票内容不一致,税务部门就可以认定纳税人是恶意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纳税人确有货物购进,且内容一致,是开票方私自通过银行背书转让给第三方的,这种情况下尽管货款结算和开票方不一致,但责任并不在纳税人,此时税务部门可以认定纳税人是善意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第四,从纳税人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来源上认定。一般来说,如果有证据证明纳税人是向非一般纳税人企业购进货物或者通过非正当途径取得货物(如走私)却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说明纳税人主观上具有偷税意识并作出了具体的偷税行为。税务部门在掌握证据的情况下可以认定纳税人是恶意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还有一种情况,一些纳税人是通过支付开票费的方式从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获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在这种情况

下,税务部门完全可以认定纳税人是恶意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总之,对纳税人取得的已证实是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税务部门要从多方面、多环节上采用“层层剥笋”的方法,抓住当事人陈述中的破绽和货物购销中的不合理现象来揭开恶意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真相。当然,税务部门在检查取证纳税人取得已证实是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纳税人在货物交易中,购货方与销售方存在真实交易,销售方开具的是其所在地发票、发票全部内容与实际相符,且没有证据表明购货方知道销售方提供的专用发票是非法手段获得的,税务部门可以认定购货方纳税人

文化增值论文 篇6

增值分销的价值何在

这两年,IT界在炒完了渠道扁平化之后,再炒增值分销,似乎这都是IT界的专利,但事实并非如此。首先,增值分销既不是IT界先有,也不是这两年才出现。

上个世纪末,伴随着电脑盛行的电脑装机服务,装机商利用自己手上已有的或者能够调配的资源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产品——电脑,在这个过程中赚取额外的利润,从而使装机商除了产品利润本身之外还有一份技术服务费用,这就是一种初始的增值分销模式。如果硬要在分销和销售之间做个严格的界定的话,那么,这可以称之为增值销售。如果某个装机商跟众多的销售点达成了分销协议,由销售点接待和服务消费者,而付给销售点一定的费用,自己成为上游经销商的时候,他就光明正大地成为了真正的增值分销商,也完成了增值分销的过程。而自古已有的茶馆、酒楼更是增值分销的始祖,它能够通过环境的塑造和额外服务的提供,从而赚取除了茶酒本身利润之外的赚头。

笔者认为,增值分销是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个性化产品需求的必然趋势,它昭示了快速的市场信息反馈所带来的对传统销售挑战的出现。在IT界,我们现在所说的增值分销更大的指向是针对那些曾经的一批商(总代)、二批商(省代或者地代)如何下沉,成就更大的增值服务。但这并非增值分销的最大意义,因为从根本上来说,增值分销的做法并不鲜见。但现在把它作为一种新的分销模式从理论角度分析、总结和探讨,旨在探索出一种能够学习和复制的成功模式,并迅速复制到其他行业中,对传统的已乏创新能力的营销模式提供新的理念冲击和树立优秀的榜样。

增值分销的成功经验

目前来说,增值分销的模式在IT界比较盛行,那么,IT界的增值分销该怎么做?我们来了解一下大名鼎鼎的朝华和神州的做法。

组合分销

朝华采取了一套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独特模式——“组合分销”。朝华集团总裁、朝华数码董事长祝剑秋认为,只要不丧失在传统分销的惯性中,分销仍可以找到其独特价值。以存储而言,只要能将专业的存储产品和技术转化成用户需要的整体价值,这中间就是机会,朝华就是要提供促成这种转化的整合与增值能力,并使之系统化、可量化,形成自己独特的组合能力。例如,IBM、BROCADE与朝华联合成立了“全面存储解决方案中心”,以帮助最终用户及合作伙伴对其在多设备提供商环境下的SAN架构进行测试和参数设定,双方还将在今后的一年内免费培训2000名SAN工程师;而之前,朝华还联手HDS、Spectra Logic公司、BROCADE、CA、EMULEX等五家存储厂商推出“SAN EASY”存储解决方案,这也可以视作是朝华组合分销的一个范例。

渠道服务平台

神州数码副总裁、企业系统事业本部总经理闫国荣一再强调,企业系统事业本部的增值就是要做厂商、渠道想做但做不到的事情。渠道合作伙伴由于资源有限,作为增值分销商,就必须能够整合产业链两端的资源,为渠道最终达成客户销售做出自己的贡献。

为渠道增值才是为自己增值。对于增值分销商来说,它所面对的渠道与通用产品的分销渠道有着很大的差别。由于分销的产品是高端的企业级系统,因此,神州数码企业系统事业本部(简称系本)的渠道基本没有纯粹的销售商,而是SI、ISV、VAR。由于渠道的构成有很大不同,对于增值分销来说,作为这些渠道的合作伙伴,其核心价值并非拥有管理这些渠道的权利,而是支撑和服务于这些渠道。神州数码作为国内最大的IT分销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分销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即便如此,企业系统事业本部还需要继续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整合产品资源、优化流程、提升内部效率、打造增值服务资源平台,为合作伙伴拓展业务提供帮助;第二是提升技术服务支持能力,全力为合作伙伴开拓市场提供保障;第三是加强区域覆盖,为更多的合作伙伴,提供更及时周到的服务;第四是继续完成产品布局,深度挖掘产品潜力,进一步拓展产品市场,为合作伙伴提供全线产品解决方案。

我们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前者朝华从经销商的角度出发,基于能拥有和调配的多种资源优势出发,从而为消费者提供增值的问题解决方案,增值的机会来自于资源的优势重组,这种增值分销的模式都是建立在产品基础上的;而后者神州数码所倡导的增值分销模式基于特色服务来达成,要求有更多“软件”方面的资源,增值部分来自于服务。这是IT业界通用的两种基本模式。

额外价值提供是增值分销的核心

个性化的需求是增值分销的必然前提,市场竞争激烈、渠道扁平化导致经销商利润薄是增值分销的直接诱因。了解消费者多少,就有多少增值的可能!

增值分销在IT界热火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IT行业的不可逆转的渠道扁平,导致传统分销商在某种意义上失去了存在的“利益源泉”,所以需要增值,使得自己重新成为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方面,渠道扁平化使供应链需要缩短,需要更直接的面对消费者,来自一线的信息就非常重要,也需要更快的信息反馈和执行力的下达,生产更符合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但另外一方面,消费者的需求千差万别,厂家需要规模化生产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这就不可能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这是规模化和个性化永恒的矛盾。正是这个矛盾造就了一个巨大的商机,或者说一个经销商生存的机会。原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渠道扁平化趋势下渐趋衰弱的经销商,如何能够利用这对矛盾链接上下两个资源,成就自己的经营?于是,增值分销出现,针对个性化的产品组合、服务组合或者能够为消费者提供额外价值的分销商就生存并发展壮大。

至于增值分销的模式,可以千差万别,只要把握住,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他所需要的额外服务就是增值分销的精髓,提供方式可以万变不离其宗。根据产品属性和分众群体个性化需求的不同,可以有如下几种增值分销模式:

“产品+额外价值”:消费者希望获得的,并且对消费此产品有着关键作用的价值因素能够给分销商带来意想不到的增值可能,这部分的增值空间来自下游消费者为了得到所期望的额外价值而宁愿多付出成本,如豪华酒店的销售。

“产品+服务”:能够买断厂家售后服务的经销商就能够对下游产生很强的吸引力,更能创造更多的增值机会。当然,服务不只是售后服务。这种模式的增值空间更多的来自于服务的价值,如工程销售就具备这种组合的优势。

“产品A+产品B+产品c+……”:这种组合是通过整合优势来从上下游获取额外的价值,如苏宁、国美、DIY装机等。

“产品+消费环境”:这种模式的增值空间来自于对消费环境的信赖和向往而宁愿溢价消费,如蓝山咖啡、茶馆等。

“产品+个性化定制”:这种模式的增值空间来自于消

费者为满足自己个性化需求而多支出的机会成本,如家具定制、别墅定制等。

那么,有了模式,再成就增值分销,需要具备或者培养哪些能力呢?笔者认为成功的增值分销商需要具备如下要素才能胜任这一角色:

1)对消费者信息收集、处理、反馈速度要快,争得市场先机;

2)具备洞察消费者需求的能力,包括潜在的和显在的,这样才能够准确地把握消费者;

3)具备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以IT界来说,需要具备相关的软硬件知识,并能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调整和组合成为新的个性化的产品;

4)经销商手上所能够拥有或者调度的资源决定了能够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的可行性。这个条件,上文案例中的朝华就非常典型,正因为朝华拥有了或者能够调动最好的存储资源才能够有能力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并执行,而非一纸设想。

基本上来说,我们可以把握为消费者提供其所期望的额外价值这个核心,根据行业特征、产品特征、自己的独特性等,制定不同的增值分销模式,其关键还在于我们了解消费者多少。

上下游渠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个性化的需求,要求增值分销的出现,从价值获得的角度来看,这对厂家、消费者、经销商是个三赢甚至多赢的一个结果。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它对经销商的素质和能力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经销商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能否满足消费者个性化消费的需求?又是否能够把握机会并有足够的势力在增值分销的体系中独撑核心地位?

如上图所示,增值分销商在整个增值分销系统中处于链接上下游渠道,协调规模化生产和个性化需求矛盾的腰身的关键部位,能够挺起来,取决于自身的强度和韧性。具备承载了这种压力的分销商,就具备了成为增值分销商的基本条件。我们现在所说的增值分销,更大的指向是针对那些曾经的一批商、二批商如何下沉,成就更大的增值服务。经销商在销售系统中的地位有所变化,必然引起销售渠道的震荡,从管理上讲,毕竟是“上侵下权”,但这也是渠道扁平化的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谁能够使用经销商功能变革谁就能够在下一轮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但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引起新一轮的渠道恐慌。

增值分销工作最大的挑战在于对渠道状态的最优及良性运营的追求。这当然不是哲学家似的研究,而是要对渠道客户覆盖面、库存、资金周转、供应商博弈等一系列关键经营的掌控。操盘手追求的是良性的渠道运作、低库存和高周转率,在每个项目中体现自己的增值价值,增值分销商的任务是要把一个项目中随时变化的局面调整到最佳状态,最后完成临门一脚。

其实所谓增值分销,最关键的无疑是“增值”二字,在整个供应链环节中,只要经销商能让自己变得有价值,就会掌握主动,进而掌控全局。对于上游经销商来讲,厂商必须能给下级渠道一个好的利润保证,才能让下级竭尽全力地去推你的产品,否则极有可能调转枪头,直接投身竞争对手的产品。作为经销商来说,只有能够切断上下游渠道的联系,离开了你,上下游都无法获得最需要的价值让渡,那么你的增值功能才显得弥足珍贵,但来自上下游的压力也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其他行业如何实现增值分销

我们一直在讲创新,但是如何创新?尤其是在渠道管理上,厂家、经销商、终端、消费者,常规的价差体系已经逐渐透明,厂家、经销商如何赚取更多的利润,谋求更长远的发展?在把握了增值分销的精髓和其实现的关键点后,我们是否考虑可以构建一种比较合适的通用模式,在其他行业推广,以对逐渐走向成熟乃至老化的渠道管理一个新的理念的冲击?笔者认为,把握住“增值分销”的几个理念,了解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就可以创新出适合自己的增值模式。

文化增值论文 篇7

一、按照财税[2013]37号文件规定, 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 适用财综[2012]68号通知, 缴纳和扣缴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单位和个人, 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文化事业建设费缴费信息登记有关事项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50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文化事业建设费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51号) 的规定, 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文化事业建设费缴费信息登记和申报缴纳文化事业建设费。

二、营改增试点期间, 适用财综[2012]96号文件第三条规定, 免征文化事业建设费的个人 (包括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 , 可以不进行文化事业建设费申报。

三、主管税务机关应做好文化事业建设费政策宣传工作。

四、本公告自2013年8月1日起施行。

增值型内部审计增值问题探析 篇8

(一) 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内涵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 (以下简称IIA) 在1991年的第61届年会上对内部审计做出了全新的定义。按照IIA的思想, 2001年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将内部审计重新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旨在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营运的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引入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果, 以帮助实现组织目标”。该定义首次赋予内部审计“确认与咨询”的双重服务身份, 也首次将“增加价值”一词引入内部审计, 同时为内部审计指明了一条新的发展方向———增值型内部审计。

以增加价值为目的的增值型内部审计, 是一种全新的内部审计理念。其包含以下四个要素:服务宗旨是增加组织价值, 实现组织目标;增值活动是确认和咨询活动;增值领域包含风险管理领域、内部控制领域和公司治理领域;增值方法是运用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在这一审计理念下, 内部审计部门不再被单纯地视为一个成本费用中心, 而是一个可以增加价值的利润中心, 它通过为组织增加价值来体现自身的价值;内部审计的职能不再是单纯地监督和查错防弊, 而是服务主导型, 内审人员要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积极营销自己的内部审计产品, 从而更好地为被审计部门服务;内审部门与其他部门不再是单纯地审计与被审计关系, 而更多强调的是合作共赢, 强调与被审计人员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内部审计的工作形式也从财务审计过渡为风险导向审计。

(二) 增值型内部审计的要素关系

从对增值型内部审计的要素分解可知, 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功能是通过三大领域 (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 中的两大活动 (确认和咨询) 来实现的。确认服务的业务类型包括:财务审计、绩效审计、遵循性审计、系统安全性审计以及审慎性调查审计。咨询服务的业务类型包括:进行内部控制培训、为管理层提供关于新系统的建议、起草相关政策、参与质量管理小组等等。确认和咨询服务都是为组织增加价值的服务, 二者不是相互割裂的, 多数审计服务既包含确认服务, 又包含咨询服务。由于传统的内部审计理念侧重开展确认性服务, 使得在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理念下, 能否较为全面地开展咨询性服务, 对内部审计实现增值显得尤为重要。在增值型内部审计的三大工作领域中, 确认服务和咨询服务相互交织, 共同为实现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服务Á。增值型内部审计的三大领域和两大活动的关系如图1。

增值型内部审计以风险管理为中心, 以价值增值为目的, 以企业目标为目标, 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三大领域充分发挥其确认与咨询这两大功能, 是增值型内部审计实现价值增值的关键所在。此外, 内部审计通过提高审计质量, 节减审计成本, 也可以达到为企业增加价值的目的。

二、内部审计实现价值增值的途径

(一) 评价及改善风险管理, 为企业增加价值

对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是管理层和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 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就是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再监督。内部审计部门相对于企业其他部门的独立性, 以及相对于外部审计具有的信息优势, 使其在企业的风险管理中能发充分挥主观能动性, 通过评价风险管理的实施和运用程度, 确保管理者运用了适当的控制和治理措施来应对风险, 并在降低、转移或容忍风险等方面为管理层提供适当的建议。 (1) 确认性增值:内部审计部门运用一定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控制措施, 对企业的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估和报告, 帮助企业发现并评价重要的风险因素, 规避或尽可能减少风险损失的发生。此时, 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更侧重于事中和事后的评价。 (2) 咨询性增值:内部审计人员主动发挥能动性, 对企业存在的经常性、普遍性的问题, 特别是企业面临的财务和经营风险, 进行反复调查、分析、预测, 查清问题的根源及可能的发展方向, 通过为管理层提供改进风险管理的建议以及开展风险管理培训等措施, 帮助企业改善风险管理, 为企业增加价值。此时, 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更侧重于事前的建议, 内部审计师充当的是风险管理顾问的角色。

(二) 评价并改善内部控制, 为企业增加价值

企业的内部控制确保企业经营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企业遵循法律法规的有效机制。内部审计本身就是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内部控制有效执行的一种监督机制, 也是一种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通过内部审计, 可以适时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测试评价, 寻找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和偏差, 为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1) 确认性增值:内部审计部门在对企业风险管理评价的基础上, 对内部控制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深入的评价。内审部门主要从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各部门对内部控制遵循性、内控的实施是否得到保障这三个方面着手, 衡量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程度和有效性, 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提供客观基础。 (2) 咨询性增值:针对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或偏差, 内部审计人员可找寻其存在的深层次原因, 并向管理层和相关部门提出改进的措施及建议, 从而达到防范和化解风险的目的。同时, 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开展内部控制培训, 可以有效提高内部控制的执行效率和效果, 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因此, 内部控制培训被视为增值型内部审计实现价值增值的重要途径。

(三) 评价并改善公司治理, 为企业增加价值

而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之一, 是保障这种再监督机制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从安然到世通, 一个个公司治理失败的案例迫切要求企业将内部审计提升到公司治理的高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也成为内部审计实现价值增值的又一重大领域。 (1) 确认性增值: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的评价主要从治理环境、治理程序和治理过程这三方面开展。评价治理环境、道德、以及相关政策, 优化治理环境;评价治理程序, 对治理程序的完整性、有效性、合法性做出结论, 帮助企业完成各项治理目标;评价治理过程的有效性, 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公司治理。 (2) 咨询性增值:内部审计部门可通过提供培训服务及相关宣传活动来实现其咨询增值功能。如高层基调培训、介绍高层基调的成功典范、帮助管理层制定经营行为指南、创办刊物介绍行业内的先进典范等等。

(四) 降低审计成本, 为企业增加价值

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完善自身管理机制, 在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的前提下, 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及效益, 降低审计工作成本, 同样可以达到为企业增加价值的目的。对于现代内部审计来讲,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审计手段的不断完善都为内部审计控制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提供了条件。新理念下的内部审计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 从自身工作角度, 为企业增加价值开辟一条新途径。

三、内部审计实现价值增值的保证条件

(一) 组织制度保证

独立客观的内部审计工作环境, 是内部审计顺利发挥其职能, 实现为企业增加价值的客观前提。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隶属关系比较复杂, 甚至有一些内部审计隶属于企业的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的负责人, 这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在这方面, 应借鉴国外公司的审计委员会模式, 内审部门直接向审计委员会、董事会或相关机构报告。在这种报告模式下, 内部审计的地位也会大大提高, 从而有利于内部审计的建议直接传达给决策部门, 使增值建议得到有效落实, 增值目标得以有效实现。总之, 企业应在组织架构上充分考虑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提高内部审计的组织地位, 为增值型内部审计顺利实现价值增值提供组织制度保证。

(二) 人员素质保证

目前, 我国企业中的内审人员大多来自财务部门, 知识结构单一, 使得审计多局限于凭证、帐表层面, 难以发现深层次的问题, 这是开展增值型内部审计的一大障碍。增值型内部审计理念下, 内审人员要充当管理顾问的角色, 因此它需要内审人员必须具备综合的知识和技能, 熟悉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计划, 懂得经营管理的各方面知识。企业应优化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结构, 广纳来自财务、管理、法律、信息技术、以及与企业业务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 提高内审部门的整体素质和内审人员的胜任能力, 为实施增值型内部审计提供软件保证。此外, 企业应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培训, 可让内审人员在企业内部其他部门进行轮岗实习, 熟悉企业的整体业务和各个部门的工作流程。只有深入了解各个部门的工作流程, 内审人员才更容易从专业的角度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充当好“咨询师”和“顾问”的角色。

(三) 文化氛围保证

内部审计部门要营造和谐、积极地文化氛围, 为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有效实施提供观念上的引导。在这方面, 内部审计主管人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内部审计主管需要在内部审计部门营造一种激励员工为组织创造并实现价值的组织文化。同时, 内审部门要与被审计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使各层次的管理人员能主动与内审人员配合, 更好地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由于传统的内部审计注重事后的监督, 被审计单位与内审部门容易形成一种对立的局面, 很多企业内部都流传着一种“防火、防盗、防审计”的说法。在增值型的内部审计理念下, 内审人员要转变工作态度, 变事后的监督为事前的引导, 防患于未然。如:JCpenney公司的审计师对首次担任商店经理的同事提供支持方案。新经理由于经验不足, 多数会出现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审计师不是等待事后指出这些控制的薄弱环节, 而是进项事前的引导, 在新经理上任初期亲自上门与之讨论支持方案, 从而尽可能防止这些薄弱环节的产生。这种工作态度不但避免了新经理的形象损失, 也让审计师成为商店经理在上任之初最先结交的好朋友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光远:《把握时代脉搏, 开创内部审计事业新局面》,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年第3期。

文化增值论文 篇9

增值税发票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 不仅减少现金流出, 同时还能降低费用、增长利润空间。下面, 我们一一列举。

1. 降低税负, 减少现金流出。现金是血液, 这是最重要的。我们是一般纳税人, 要缴纳增值税, 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 通过税务局认证, 上面的进项税额就可以抵减我们的应缴税额, 降低了税负, 减少了未来现金流出。举例, 购进商品, 零售价是10000元, 折扣为35%, 进价6500元, 增值税率为17%, 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发票上注明税额944元;销售实现, 销项税额为:10000/1.17×0.17=1453元。由于有进货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申报纳税时就可以抵扣944元, 我们实际缴增值税为509 (1453-944) 元。假如没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就要缴税1453元, 多支出944元。所以说, 我们选择供应商时, 如果没有增值税发票, 至少价款比有增值税专用发票要优惠14.53% (944/6500) 。

2. 降低费用。我们一般把商品作为存货管理, 其他办公用品、水电等以及工具类固定资产就直接或间接地计入费用了。由于取得的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可以抵扣, 入账费用金额就为不含税金额部分。假如上例我们购入的是自用办公用品, 取得的是增值税专用发票, 那么费用就不是6500元, 而是5556元。现在各单位各部门都实行费用考核, 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 这就需要我们经办人员要多强化一下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概念。

3.增大毛利润空间。以商品进货为例, 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税金得以抵扣的同时, 增加了“进销差价—进项税”, 这一部分最终也转化为企业利润, 以上例为证, 如果有增值税发票实际成本是6500-944=5556元, 未能取得增值税发票成本则是6500元。同时, 节约了费用也是增加了利润。

4.降低稽查风险, 增强可信度。我们企业的账簿每年不知要接受多少单位、多少部门的检阅, 不同的单位有不同的查账目的, 不同的人也会有一些刁钻古怪的疑问, 可大家都知道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能虚开、不能伪造, 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相对于普通发票手续要繁琐, 从而更有可信度, 所以无形中我们也给自己减少了一些麻烦。

了解了增值税发票的益处, 我们取得增值税发票的动力才更大。为了更明了该跟谁要增值税发票, 我们再理解一下营改增之后一般纳税人允许抵扣的部分相关政策。

1.从销售方或提供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可以抵扣。

有利于我们的是营改增之后, 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自用的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游艇, 其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前提是必须索要增值税专用发票。

2.今年8月1日扩容后的“营改增”试点涉及的应税服务包括陆路运输服务、水路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管道运输服务、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广播影视服务。从以上行业或单位取得的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进项税额准予抵扣。其中, 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 税率为17%;提供交通运输业服务, 税率为11%;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之外的现代服务业服务, 税率为6%。

需要说明的是8月1日后开具的运输费用结算单据 (除铁路运输费用结算单据外) , 不得作为增值税扣税凭证, 也就是说, 8月1日后除铁路外的运输可以索要增值税专用发票, 铁路运输还按原来的方式, 即按照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3. 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4. 购进农产品, 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 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计算公式:

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

5. 小规模纳税人可以由税务局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是3%, 我们可以按照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抵扣进项税额。

6. 另外, 会计还需要明确掌握存货损失的进项税金是否转出, 这关键是看其是属于正常损失还是非正常损失。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 非正常损失的进项税金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实施细则明确说明:非正常损失是指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被盗、损失、霉烂变质的损失。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不属于此类。所以, 进项税金是否转出还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但税法规定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税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放弃增值税专用发票, 尽可能多地争取折扣。

文化增值论文 篇10

◎销售旧货增值税政策的三大变化

第一, 取消了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增值税减免优惠, 扩大了征收范围。

增值税转型之前,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可以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的政策依据有:原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单位和个人经营者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物品可以免缴增值税。在《关于增值税、营业税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 (财税[1994]26号) 第十条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其他属于货物的固定资产暂免征收增值税的规定中, “使用过的其他属于货物的固定资产”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增值税问题解答之一》 (国税函发[1995]288号) 第十条规定的三个条件:一是属于企业固定资产目录所列货物;二是企业按固定资产管理, 并确已使用过的货物;三是销售价格不超过其原值的货物。

此外,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旧货和旧机动车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财税[2002]第29号) 有关旧货和旧机动车的增值税政策明确: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属于应征消费税的机动车、摩托车和游艇, 售价超过原值的, 按4%的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 售价未超过原值的免征增值税。

此次公布的相关政策取消了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暂免征收增值税税的规定。

第二, 取消了统一的税负和单一的税额式减免形式, 征税方式复杂化。

增值税转型前, 财税[2002]29号文统一了销售旧货的税负。根据规定, 无论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 销售旧货除免征增值税外, 均采用税额式减免形式, 即先按4%的征收率计算出应纳税款, 然后再减半。

但增值税转型后, 取消了前述统一的税负和单一的税额式减免形式, 采取不同的纳税人性质和旧货属性采用不同的形式。

增值税转型后, 2009年1月1日, 纳税人销售旧货根据自己使用过的, 还是属于二次流通领域的不同属性, 以及纳税人的性质采取不同的征收方式。存在适用税率征收和简易办法征收两种方式以及税额减免、税率减免和未享受减免三种形式。例如, 表一中可见, 纳税人销售二次流通领域的旧货, 不论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 都按简易办法依4%征收率减半征收, 属于税额式减免形式;而小规模纳税人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后购进的固定资产减按2%征收率征收, 如果按适用税率小规模纳税人应按3%的税率征收, 优惠了1个税率, 因此属于税率减免的优惠;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后购进的固定资产, 按适用税率征收, 未获得任何减免;又如,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除固定资产以外的物品, 应按3%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也未获得任何减免。

笔者认为增值税转型后对纳税人销售旧货的征收方式, 又出现复杂化, 不利于纳税人的掌握和理解, 可能会出现实务中不易操作的现象。

第三, 取消了对旧机动车经营单位销售旧机动车做出的专门规定。

增值税转型后, 对旧机动车经营单位不再做专门规定, 旧机动车经营单位经营的旧机动车纳入特指概念的“旧货”范畴, 是进入二次流通领域的具有部分适用价值的货物。但仍按简易办法依照4%的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

◎实例解析

【实例一】某企业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外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目前处于半停闭状态, 企业决定缩小生产规模度过危机, 2009年3月10日拟将闲置在生产车间的一批已使用过的机器设备以400万元价格出售。该批设备购入含税价格为526.50万元。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涉及的增值税事项在增值税转型前后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1.若在转型之前, 机器设备属于企业固定资产目录所列货物, 已被列入固定资产管理并确已使用过, 销售价格不超过其原值可享受免征增值税7.69万元 (400÷ (1+4%) ×4%÷2=7.69) 优惠。

2.若在转型之后, 无论销售价格是否超过其原值均不能享受免征增值税的优惠。但会因为购入时点不同, 而纳税方式不同:

假设购入时间在2009年1月1日前, 按照财税[2008]170号文第四条规定2008年12月31日以前未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 销售自己使用过的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应纳增值税=7.69万元。可见, 虽然销售价格不超过其原值, 但不能享受免征增值税的优惠。

假设购入时间在2009年1月1日以后, 按照财税[2008]170号文的规定计算缴纳增值税, 如果属于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 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购入机器设备526.50万元为含税销售价格, 换算成不含税销售价格为450万元 (526.50÷ (1+17%) =450) , 则该批设备的入账价值为450万元。如果企业也按400万元出售 (含税价格) , 虽然销售价格不超过其原值, 同样不能享受免征增值税而是必须按新规定计算缴纳增值税, 而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58.12万元 (400÷ (1+17) ×17%=58.12) 。

【实例二】假设实例一中的其他条件不变, 但该纳税人为小规模纳税人, 其销售自己适用的固定资产该如何计算应交增值税税呢?

如果发生在转型前, 其处理和一般纳税人一样。如果在转型后, 按财税[2009]9号文规定: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 减按2%征收率征收增值税。根据国税函[2009]90号文计算公式, 应征收税增值税7.77万元 (400÷ (1+3%) =388.35;388.35×2%=7.77) 。以上案例只是有关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应征增值税问题在增值税税转型前后的变化情况。其他如纳税人销售自己的除固定资产以外的物品, 销售属于二次流通领域的物品等应征增值税问题也都有不小的变化, 如何应征增值税已都总结在表一中。

◎小结

文化增值论文 篇11

为统一政策执行口径, 现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期间有关增值税问题公告如下:

一、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用塔 (杆) , 属于《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 (GB/T 14885-1994) 中的“其他通讯设备” (代码699) , 其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按照现行规定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二、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 适用简易办法依照3% 征收率减按2% 征收增值税政策的, 可以放弃减税, 按照简易办法依照3% 征收率缴纳增值税, 并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三、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融资性售后回租服务, 计算当期销售额时可以扣除的有形动产价款本金, 为书面合同约定的当期应当收取的本金。无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没有约定的, 为当期实际收取的本金。

四、提供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的纳税人, 以保理方式将融资租赁合同项下未到期应收租金的债权转让给银行等金融机构, 不改变其与承租方之间的融资租赁关系, 应继续按照现行规定缴纳增值税, 并向承租方开具发票。

五、纳税人通过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用塔 (杆) 及配套设施, 为电信企业提供的基站天线、馈线及设备环境控制、动环监控、防雷消防、运行维护等塔类站址管理业务, 按照“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管理服务”缴纳增值税。

纳税人通过楼宇、隧道等室内通信分布系统, 为电信企业提供的语音通话和移动互联网等无线信号室分系统传输服务, 分别按照基础电信服务和增值电信服务缴纳增值税。

本公告自2016年2月1日起施行, 此前未处理的事项, 按本公告规定执行。

特此公告。

上一篇:系统自愈论文下一篇:模拟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