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审核(精选3篇)
增值审核 篇1
一、引言
现代企业为了保持竞争能力, 提高效益, 不断地寻求管理方面的改进。开展增值审核, 可以帮助组织达到这一目的。
在90年代初期, 许多企业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 走上了规范化管理的道路, 按照标准开展的符合性审核, 为企业保证体系运行满足标准要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企业不断发展, 不断寻求自我完善, 单纯的符合性体系审核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而增值审核可以帮助组织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 运用增值审核对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全面诊断, 逐渐成为组织提高管理有效性及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以对企业生产车间的审核为例对增值审核的作用和方式进行初步探讨。
二、增值审核的作用及采用的方法
增值审核是以帮助组织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为目的。在按照标准对体系进行符合性的检查和评价的基础上, 注重组织在效率及效益方面的提高改进。增值审核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通过提出有益的建议, 使组织提高对体系建设的认识, 将追求体系运行符合ISO9001标准, 转变为在追求符合性的基础上, 更关注组织各过程相互作用的协调、效率的提高。二是能够引导组织的文化理念向提高组织绩效方面发展。三是引导组织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积极投入各项旨在持续改进和不断创新的过程活动。
增值审核采用“过程方法”, 以组织的主要过程和管理活动为主线开展审核, 这种审核方式可以帮助组织梳理过程与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有利于发现深层次问题。同时考虑从组织统计的各种数据中找出生产、质量控制等环节的弱点, 根据总体情况, 对体系运行状况进行评价, 找出改进方向。
三、符合性审核方式的不足
按照符合性的审核方式对车间进行审核, 审核重点主要是车间生产管理活动是否符合标准中的要求, 比如:产品是否按照图纸或工艺加工, 使用的设备是否完好适宜, 使用的测量器具是否在有效期内, 产品标识及防护是否恰当, 现场管理是否有序等等。按这种方式审核, 可以查找出企业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地方, 但发现的问题往往不深入, 适用于体系建立初期, 帮助车间建立符合标准要求的管理体系。在新的形势下, 车间的管理者需要在原有符合性评价的结果上得到更大的帮助, 希望能够通过增值审核帮助其改进管理、促进过程优化、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四、增值审核应用的具体思路
对于一个生产企业, 生产车间是关系到产品质量的关键场所。识别车间与生产运行相关的体系过程, 以PDCA循环过程为指导, 关注管理接口的薄弱环节, 关注车间管理者对车间所涉及的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实施、监视和测量及改进的整体情况及效果, 使审核深入化并更有实效。
审核员可以按车间策划、生产、测量分析及改进的顺序开展审核, 使用“过程方法”检查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存在哪些不协调的问题, 已有的过程是否可以进一步优化, 提出改进的建议。具体的审核思路是这样的:
1、对车间策划过程的审核。
过程策划的好坏关系到后续生产是否可以顺利的开展, 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审核员要注意收集策划环节上的信息, 为后续审核的“实施环节”做好准备。对策划过程的审核可以按照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评价的方法提出以下问题:管理者是否对车间生产管理所涉及的过程进行了识别, 识别是否全面;是否按企业的愿景和当前的战略方针制定质量目标, 工作任务的分配是否合理、人员职责是否明确、是否制定了相关管理规定、接口关系是否明确等。
2、对车间生产过程的审核。
对产品生产过程的审核, 是审核的关键环节, 也是用于评价车间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审核员应将审核深入化, 不仅仅查找表象问题, 还应通过对各过程关系的梳理, 发现深层次的问题, 以更好的发挥审核的作用。
(一) 审核员可以依据产品的生产顺序, 按照“过程方法”开展审核, 如:
按生产要求的获得、生产的策划、准备、实施、生产过程中的监视测量以及改进等活动的顺序正向或逆向的开展审核, 以这种方式审核, 所涉及的过程多而全面, 有利于发现过程之间衔接不畅的问题, 也有利于帮助发现哪些过程可以进一步优化。根据以往的审核经验, 在此提出一些在审核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有助于发挥审核的增值作用。
(1) 产品要求的传递。生产车间接到生产任务时, 要先了解与产品有关的要求。与产品有关的要求、技术状态要求能够有效、充分的传递到生产操作人员, 是产品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条件, 也是审核员不可忽略的检查内容。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与产品有关的要求或技术状态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是否及时的传递给了相关生产人员。对于要求变化前生产出的产品是否给出明确的处理意见, 产品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处理。由于要求的变化而引起的一系列应对措施也是审核中要关注的。
(2) 生产过程的关注。产品的生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期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状况, 审核员既要关注各项管理活动是否受控, 又要关注生产效率。在审核过程中, 可以通过检查实际的生产是否可以按生产策划的安排顺利进行, 出现了哪些没有按原计划完成的情况, 查找原因并对原因进行分析, 查找是否存在管理上的漏洞, 或原有的程序中要求不完善的地方, 提出改进的建议。
在批量生产过程中, 对于有可追溯性要求的产品, 要重点查看其批次管理的情况。根据产品各自的可追溯性要求, 检查是否可以通过唯一性标识进行追溯, 这不仅要看产品本身是否有唯一性标识, 还应该检查其投料、加工、试验、检验等过程的记录是否可以清晰反映产品的可追溯性, 对于一些铸、锻造企业, 还要关注用于试验的试片批次, 是否与产品批次保持一致。
(3) 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监视测量。对于产品生产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可以询问车间是否运用了统计技术如:SPC图、OC曲线等, 对产品的检测数值进行分析, 对其质量趋势实施监测, 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还要关注车间不合格品的产生, 特别是对于批次性的不合格, 是否严格执行了首件检查。对于不合格的原因, 是否进行了分析, 采取了措施。对于已报废的产品, 审核员要检查生产现场产生的废品是否进行了隔离, 废品的使用是否有借用手续。审核员还要注意, 需要返修的产品是否已按要求进行了返修。
(二) 审核员还可以从某一活动或问题入手, 开展专项审核, 同样应用“过程方法”的思路, 查找与该活动或问题相关的过程环节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这种审核方式针对性强, 易于查出管理上的漏洞, 也可以很好的发挥审核的增值作用。
3、对测量分析过程的审核。
审核员通过对车间策划和执行情况的审核, 已了解了体系的运行情况。对车间测量、分析过程的审核, 主要是检查车间是否建立了自我完善的机制, 是否通过对过程的监视, 对各类数据的统计, 分析出车间体系运行的状况, 从而寻找持续改进的机会。审核员可以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查:
(1) 车间是否对策划阶段制定的目标进行了完成情况自查;
(2) 车间是否对所涉及的主要过程设置监视和测量点, 确定监视和测量项目并进行监视和测量, 比如生产作业计划编制的合理性、执行率, 工艺差错率, 产品交检通过率, 设备利用率等, 是否对监视测量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找出变化的趋势加以预防和改进。
(3) 车间是否对质量成本进行了分析, 这包括对预防成本、不合格成本以及内部故障成本等的分析, 增值审核要帮助组织达到增加收益的目的, 因此检查车间质量成本的分析是必要的。
(4) 审核员还可以与车间领导沟通, 车间是否就制造技术、生产能力及效率等与同行业水平进行了分析比较, 找出改进方向。
4、对改进过程的审核。
对于车间改进的各项活动, 审核员一方面可以了解车间在管理、技术方面是否通过对过程的投入产出比、试验数据的分析, 相关方明示的要求和反馈以及组织内人员的经验交流进行改进。还可以结合车间在测量、分析时发现的问题, 通过交谈、查阅记录、观察等方式, 检查车间是否采取了适宜的方式对问题制定了纠正和预防措施, 并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结果进行验证, 以使审核活动的增值效果得到保障。
5、审核情况的反馈。
审核员完成现场的审核工作, 应该通过交谈并编制审核报告的方式将审核情况反馈给车间领导, 一方面要就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可以进行优化的过程与车间领导沟通, 另一方面审核员可以通过对车间各种统计数据的查看, 结合审核的整体情况, 帮助车间评价质量管理水平, 帮助车间管理者识别产品质量管理现状, 找出质量管理的强项、弱项, 明确质量管理的改进方向。
对于审核评价结果的反馈, 也可以在车间召开审核末次会议, 向现场人员传达审核结论和改进建议, 有助于提高现场人员的质量意识, 促进全员参与改进活动。
五、结束语
从增值审核在生产车间的具体应用可以看出, 以“过程方法”为指导的增值审核, 更多的关注生产及管理过程, 关注能力与效率的提高。通过这种审核方式, 可以客观的评价车间的质量管理水平, 更加系统、深入的反映出车间在生产管理活动中存在的改进点, 给车间提出更好的管理建议, 促进其不断地技术创新、质量改进, 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 追求卓越。
参考文献
[1]、2000版9000族国际标准草案管理与实施
[2]、ISO9000族标准与质量成本管理
[3]、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4]、按过程方法理解标准和实施审核
增值审核 篇2
点
信息来源:百丞税务秘书
字号:【 大 中 小 】
在我们国家财政收入中,增值税收入占税收收入比重超过50%,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采用税款抵扣的办法,即增值税应纳税额等于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如果该种票据管理不到位,可能会造成国家税款的流逝或是企业多交税款。因此对于可抵扣增值税发票的管理成为税企双方关注的重点。为了规范增值税可抵扣发票的管理,山东省国税局下发鲁国税发[2010]66号文对可抵扣增值税发票的审核要点进行说明。
一、货物运输发票
审核要点:
1、审核货运发票发货人、收货人、起运地、到达地、运输方式、货物名称、货物数量、运费金额等项目是否填写齐全;
2、审核公路内河货运发票是否通过认证;
3、审核货物名称与其经营范围是否具有相关性。
解析:
财税[2005]165号文规定:一般纳税人取得的项目填写不齐全的运输发票(附有运输清单的汇总开具的运输发票除外)不得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国税发[2007]101号文规定,货运发票项目如:发货人、收货人、起运地、到达地、运输方式、货物名称、货物数量、运费金额等项目填写必须齐全,与货运发票上所
列的有关项目必须相符,否则,不得抵扣。
另外,当一项运输业务无法明确单位运价和运费里程时,“运输项目及金额”栏的填开内容中,“运价”和“里程”两项内容可不填列。
税法一直都规定运输发票项目填写齐全才允许抵扣进项税,但是实际执行中很多企业忽略了起运地和到达地的填写,这是很多企业存在的一个隐形炸弹,使企业面临补缴税款并支付滞纳金的风险。在此,再次提醒纳税人取得运输发票时一定要注意检查项目是否填写齐全,尤其是起运地和到达地,以避免自身的税务风险。
有些企业反映说运输发票为汇总开具,起运地和到达地无法一一明确,若存在汇总开具的情况,纳税人应在发票后面附明细清单,详细注明起运地和到达地,以降低自身的税务风险。
公路内河货运发票按照规定认证,是很多企业都知道的问题。纳税人需要关注的事项是运输发票所运货物是否属于不得抵扣进项税的范围,比如纳税人运输福利用品、运输免增值税物品、运输不动产所用建筑材料取得的运费发票其进项税不能抵扣,纳税人在取得运输发票时应注意进行审核。
二、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 审核要点:
1、审核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原件以及相关单证(如银行对账单);审核时,要看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是否符合开具、抵扣等规定要求,项目填写是否齐全;能否提供相关单证。
2、核对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原件、纸制抵扣清单及抵扣清单电子信息的一致性,保证专用缴款书号码、进口口岸代码、进口口岸名称、填发日期、税款金额等项
目一致,采集抵扣凭证份数与清单采集信息记录数目相符,纸质清单数据和清单电子信息一致。
解析:
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会用到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其审核要点和一般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有所区别,除了审核票面信息和业务真实性外,还应该注意与海关相关单据相一致,纳税人在审核时需要对此进行关注。
三、农产品收购发票
审核要点:
1、审核收购发票填写是否规范,项目是否填写齐全;
2、审核其经营范围与其收购发票填写项目是否具有相关性,收购数量与其经营能力是否配比等;
3、要求纳税人提供及运费结算单据、入库单等相关单证。
解析:
1、收购发票仅限于收购农业生产者自产农产品时开具
农产品收购发票采取企业自行开具抵扣进项税的方法,那么企业在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时应注意审核对方是否属于农民,按照政策规定收购发票仅限于收购农业生产者自产农产品时开具,若对方是小规模纳税人或者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取得对方开具的发票而不能自己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
同时为证明业务的真实性,需要有相关的运费结算单据、产品入库单等材料证明,农产品收购发票上要注明出售人详细的家庭地址,同时在备注栏注明联系方式和身份证号,以降低自身的风险。
2、注意在备注栏注明出售人的身份证号码和联系电话
纳税人开具收购发票时,应按规定时限、号码顺序逐笔开具,准确记录出售人的姓名、详细地址,同时在备注栏注明出售人的身份证号码和联系电话,不得按多个出售人或多笔收购业务汇总开具。收购货物的过磅单、入库单、运输费用结算单据、收付款凭证等原始凭证应按规定妥善保管,并与收购发票内容对应。
3、收购发票仅限在本县(市、区)范围内使用,勿跨区使用
增值审核 篇3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扩大和日益国际化, 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如果认证企业的内审, 只是根据检查大纲提出没有重要价值的不符合项及改进建议项, 对于企业是没有价值的。尤其是认真按标准实施并通过认证的企业, 质量管理水平比较高的、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企业, 如果还是按照是否满足体系要素的基本要求为标准来内审, 这样的内审就失去了意义。企业需要的是能够提出有用的、有价值的审核意见, 能够给企业指出影响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薄弱环节, 提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以实现产品质量或服务的改进, 使得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在不断改进和持续有效地运行中, 持续不断增进顾客满意, 使得企业“增值”。因此, 作为比较优秀的企业的管理层, 应该在积极认真贯彻标准、重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的基础上, 积极开展增值内审。
何为“增值内审”?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增值审核”?所谓的“增值审核”实际上是一种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有效性的系统的、有规则的审核, 是提高审核有效性和顾客满意的审核。具体体现为减少发生风险、改进对规定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保证、减少产品或服务的交付成本、减少产品或服务的交付时间、改进对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和资金等的管理以及政策指导等方面。“增值审核”的提法首先是由第三方认证机构提出的, 应向认证的机构提供增值的审核服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在国内的第三方认证机构中, 鲜有机构提出为企业提供“增值审核”服务的, 估计未来一段时期内都很难达到。
所以本文作者认为, 用“增值内审”来执行“增值审核”的职能, 对企业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此, 本文作者就如何使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增值提出几点思考:
1 管理层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是增值内审的前提
首先, 企业的管理层, 尤其是最高领导者必须认识到增值内审的意义, 更应清楚他们的支持是何等的重要。内审原本就是一个涉及到组织的体系的各部门和所有过程的复杂活动, 期间会遇到很多现实的困难:例如遇到有些被审部门以工作忙为借口不愿积极配合;或者经审核发现重大需改进的项目, 却因得不到财力物力的支持, 而错失改进的最佳时机, 同时也会使得内审人员的形象受到质疑, 很难继续得到被审人员的支持与配合。凡此种种, 只有企业的管理层能够以事实为依据, 从人、财、物等方面予以大力的支持, 与内审人员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 让内审人员多了解企业高级决策层面的信息, 充分肯定内审员的有价值审核结果, 增值内审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2 企业的内审员应熟悉体系文件, 了解组织的质量管理成熟度, 并采用过程方法和管理的系统方法
熟悉体系文件有助于识别法规的要求、加强体系文件的熟悉和组织内各层级执行情况的了解, 通过ISO9001各要素评价得出组织的质量管理成熟度。不同成熟度的组织对增值审核的需求可能不同, 成熟度低的组织可能存在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改进的需求, 甚至需要包括机构、职责分配、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改进建议;而成熟度高的组织则可能需要组织其他各项管理或战略与质量管理体系的结合等建议。内审员可以据此了解未来的工作重点, 有针对性地预先准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而且通过熟悉体系文件, 全面细致地了解组织及其过程, 也有助于在审核中评审过程的实施、控制程度。内审员必须充分理解各个过程, 并理解这些过程以什么样的顺序和关系运作的基础上, 从而能够实现在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同时, 提高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也才能够避免所提问题的非系统性, 还能为组织提高系统性的解决措施, 成为名符其实的“增值内审”。
3 素质高、能力强的内审员队伍是增值的根本
从某种意义上说, 审核队伍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左右着内审增值的效果。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 (以下简称内审员) 在企业内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和改进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担负着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任务, 还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和改进工作中的业务骨干。一个好的审核员的要求是审核方法、审核思路要对;体系文件和标准要熟、并且能够正确理解;五大工具要懂、会正确应用;要有相关的技术背景;要有很强的沟通能力。为达到内审增值效果, 就要注重内审员的选拔、培养和评价工作。企业必须选聘处事公正、具备专门知识与技能、富有管理经验、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和强烈责任感的人担当此任。企业应为内审员提供的相关培训包括:公司战略、运营管理、管理沟通、项目管理等课程、ISO9000:2000系列标准的培训等。尤其是ISO9004:2000《组织持续成功的管理——一种质量管理方法》, 为企业能在按ISO9001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 持续改进和推广而建立, 正与“增值”契合。
4 转变审核理念, 改变现场审核以往的沟通方式
现场审核是整个内审工作关键性环节, 现场获取的客观证据和相关信息, 将是评价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和充分性的重要依据。在以往的内审中, 内审员将全部的精力用在发现不符合记录评判依据证据上, 这种做法无疑造成了与被审人员的一道鸿沟。现在的增值审核对内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内审员则应该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 以改进为目的, 积极营造良好的审核气氛, 努力赢得被审者的全力配合, 以获得足够的、真实的信息, 降低合理抽样的风险系数, 提高发现系统问题的概率。内审员在提出不符合项的同时还必须有价值地改进建议项, 这个建议必定要与被审方交流后共同达成。
综上所述, 企业的内审员应掌握体系文件, 了解其组织的质量管理成熟度;管理层对内审高度关注并对增值内审大力支持;打造素质高、能力强的内审员队伍;内审员能够转变审核理念, 以管理者的视角, 采用尊重、平等的沟通方式现场审核, 增值内审就会为企业的持续改进大大增值。
参考文献
[1]张莉, 张艳芬, 徐平国.2000版ISO9000族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实用培训教程[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3.
[2]寇玉珍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培训教材.中国新时代认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