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增值活动

2024-10-14

关注增值活动(精选8篇)

关注增值活动 篇1

一、挖掘《课标》理念内涵, 提炼教材的核心价值

课程定位是发挥课程功能的出发点, 在目标引领内容的指导下, 教师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以下简称《课标》) 的价值取向和课程目标的定位是核心问题, 挖掘了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决定了怎么样的教学设计。基于此, 以发展体育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思路, 可以让教材内容发挥最大化的价值功能。这样的教学设计视角给一线的体育教师带来实践教学启迪意义和参考价值。笔者就结合2013年浙江省五城区的体育教研活动, 一起分享教学理念上的启发。

1.教学理念先行, 探讨教学设计新思路

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学设计思路, 不同的教学设计思路呈现出不一样的教学效果。通过不同方式的教学设计来呈现课堂教学, 目的是为了探讨课堂教学多元途径, 发展学生的多元能力。如, 本次五城区体育教研活动, 深入研究体育教学顶层设计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探讨。通过篮球传接球和肩肘倒立的两个教材内容片段的研讨, 分别呈现出不一样的教学效果。正如省教研员余立峰老师所说:“在本次活动中, 呈现出两种教学方式, 一种是经验为先, 感受体验式。如, 以江干区陈老师《肩肘倒立》和南湖区孙老师《胸前双手传接球》的课为代表;另一种则是知识为先, 如, 另外四节课是以传授肩肘倒立、胸前双手传接球的技术动作要领入手, 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 学生不断练习、纠正动作等方式进行, 是一种以认知规格式为代表的传统型课堂模式。为什么会产生这两种呈现方式, 如, 江干区《肩肘倒立》和南湖区《胸前双手传接球》两堂课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 再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 围绕技术动作所具备能力发展的角度入手的, 让学生在趣味练习中体验技术动作, 再过渡到技术动作学习的层面。导致呈现这两种不一样的教学设计和呈现方式的原因在于对《课标》的不同理解。这两种呈现方式, 给一线体育教师带来课堂教学的追求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 我们要正确把握《课标》要求, 它是处理教材和教学呈现方式的前提。把《课标》与教材内容对接、与实践课堂教学相结合。总之, 深入研究细化《课标》内涵, 才能丰富课堂教学内涵、拓展教学视野、增加课堂教学厚度。

2.单元构建新维度赋予教学新途径

单元教学是体育教学最为基本的结构, 突出“目标引领内容”的理念。单元的构建模式是为体育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思维角度、方式和方法, 而并非是将单元教学的构建维度固定在一个模式里面。本次五城区的教研活动, 给笔者带来的单元构建模式的启发, 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单元教学, 如, 从技术、体能、运用三个角度来要求教学目标达成。基于此, 本次教研活动采用同教材内容不同单元教学研讨, 意图在于启发教师教学思维方式的改变, 可以从《课标》的角度去理解体能、技术、运用三个单元教学构建, 根据这三个维度单元构建上课课时比例关系, 如, 水平二阶段, 可以是技术 (小) 、体能 (大) 、运用 (中) , 水平三阶段是技术 (中) 、体能 (小) 、运用 (大) 。就具体课时教学时, 还应该综合考虑具体情况而去把握比例。如, 水平二, 四年级南湖区《胸前双手传接球》通过多种变化路线, 进行传接球的练习, 不断激发练习积极性, 突出发展体能的价值。又如, 水平三, 江干区《肩肘倒立》, 以搭房游戏与组合练习的形式, 让学生运用肩肘倒立技术动作, 强化发展学生体育运动能力。

因此, 从单元构建的角度来看, 单元建构是为了实现学生运动能力的更好发展。《课标》背景下课堂教学要以技术教学为主线, 以体能发展为核心, 以应用为最终追求为目标, 突显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

二、以技能学习为载体, 实现课堂教学增值

体育能力是以运动技能的学习为基础, 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在教学过程中, 如何将运动技术和运动能力统一于体育活动练习之中, 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增值。笔者结合本次五城区教研活动, 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形式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 探讨课堂教学的增值效果。

1.教学目标延伸有层次性

《课标》提出目标引领内容的教学思路。如, 本次五城区教研活动, 江干区《肩肘倒立》和南湖区《胸前双手传接球》两节课, 凸显了以发展学生能力为核心, 目标引领教学内容的教学意图。是对目标引领内容的内化, 是体现教学目标的增值。两节课中, 教学目标清晰明确, 通过不同规则的搭建房子游戏和不断在变化移动中进行传接球的趣味游戏, 来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教学中, 教师强化学生不断尝试运用自己的身体去模仿各种各样的练习与游戏, 引导学生身心进入体育练习之中, 有层次的提高教学目标。通过这样方式的引导, 让教学目标增值具有层次性, 逐步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2.教学内容选择有多样性

在以发展学生能力为核心目标的理念引领下, 教学内容的选择变得多样而全面。可以从发展能力的角度去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 可以从体能、技术、运用的角度构思具体练习内容、方法等等。如, 江干区《肩肘倒立》在教学内容设计时候, 体现出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 跳出动作教能力的思路, 如, 准备活动采用改编版的“石头剪刀布”游戏, 在基本部分中采用搭房游戏以及组合练习等等, 从不同形态倒立游戏导入, 又通过空中不同姿势的倒立变化游戏和非规范的倒立支撑练习来发展学生肢体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教师又通过简单的动作组合练习, 从运用的角度, 进一步体现教学内容的增值性。有利于学生拓展性思维的培养, 充分挖掘组合动作的练习价值。总之, 教学内容增值给课堂教学带来丰富多样的方法和手段, 更好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3.教学评价方式有多元性

由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变化, 将直接影响到评价的要素。传统教学评价关注是技术动作结果的标准程度。技术动作仅仅是一种承载发展体育能力的一种载体, 不能以掌握动作技术与否做为评价目标的唯一标准, 要打破动作标准评价思维, 寻找技术动作背后的学生能力发展的多元评价标准。如, 江干区《肩肘倒立》, 笔者就思考可以通过非规范化的倒立动作, 来评价不同学生的协调、控制能力, 引导教师去关注教学过程的评价, 不同的动作质量反应出学生不同时间段的体育能力发展水平, 如, 南湖区《胸前双手传接球》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 教师以从学生的移动速度、方向判断和时机把握的角度去评价学习效果。通过本次研究活动受到很多启发, 评价更加关注实际运用的能力,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评价的多元性给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的教学增值空间。

三、聚焦能力发展为核心, 关注课堂教学增值

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重技术, 轻能力”的现状, 对教材的把握与处理方面, 不仅仅停留教教材和技术本身的角度层面, 更应该从教材功能与价值的维度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 促进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发展。在新课程的背景下, 应该要正确处理好技术与能力发展之间关系, 以教材功能与价值学习为导向, 以技能学习为载体, 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 积极探索以发展能力为核心的课堂教学, 不断增加课堂教学的价值。

1.体能与技能的相互渗透,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运动技能学习是学生进行一切身体活动的基本载体, 是开展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基本着力点。《课标》提出:“应在运动技能教学的同时, 安排一定的时间, 选择简便有效的练习内容, 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 发展学生的体能”。如, 南湖区《胸前双手传接球》课中, 教师依据《课标》运动技能的标准进行教学设计, 即提高基本身体活动和完成体育游戏的能力, 初步掌握多种体育活动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传授传接球技能方法、原地传接球、移动传接球、“开门与关门”等练习, 突出技能练习为载体, 同时又有效发展体能。又如, 在移动传接球过程中, 教师安排原地运球接传球、前后移动传接、左右移动传接、二对二面对面跑位传接、二对二前后交替跑位传接、四人二球交叉跑位传接等练习, 多种形式的跑动、传接球方向的变化, 不仅体验了动作技能, 而且还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把各种身体素质练习融入传接球技术练习之中, 充分地让体能与技能得到和谐发展,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技能运用与组合游戏的融合,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课标》指出:“在小学阶段, 要注重体育游戏的学习, 发展学生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在初中阶段, 要注重不同项目运动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因此, 在小学教学中要把握以能力为先、技术在后的教学思路。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模仿能力比较强, 发展学生的粗略技术应用能力是最合适的时机, 不能为了技术学习而教技术, 应该把技术与游戏进行有效的融合, 不仅促进学生技术应用拓展能力, 而且还为今后技能学习储备了多元能力。如, 本次五城区教研活动, 在技能目标达成中体现技术“无痕”, 在技能教学中体现了儿童化、趣味化、游戏化的教学思路。又如, 江干区《肩肘倒立》在基本部分环节中, 由搭房子游戏引入, 通过两人或多人合作练习, 增量练习的兴趣和参与度。又通过搭建矮楼房到搭建高楼的难度逐步递进游戏, 自然而然就到达了翻臀露背的目的。同时让学生充分感知臀部用力上翻的时的本体感觉, 搭建独立小楼需要学生自主完成翻臀露背动作, 通过拍手检验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控制肢体, 翻臀之后做到双膝过头, 让腿在空中停留。总之, 在搭建房子游戏过程中融合了控制身体平衡的方法和技巧的能力储备学习, 真正体现出技能目标学习的“无痕”化,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教材学习与发展能力的整合,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用性

《课标》指出:“对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不仅仅局限于纯粹的教教材和教技术动作的角度出发, 而应该更注重是用教材去教内容, 用教材价值与功能去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如, 江干区《肩肘倒立》和南湖区《胸前双手传接球》两节课, 在教学设计中都明显体现出“用教材教内容, 发展能力为主”的教学理念, 以教材学习为载体, 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思路。这两节课中, 充分把握教材功能与价值, 渗透组合练习的设计意图、渗透技能应用的教学思维、渗透发展学生多元能力等。又如, 江干区《肩肘倒立》课中设计组合动作, 即前滚翻接肩肘倒立, 在第一课时出现, 虽然存在的争议观点, 但是笔者认为组合练习的设计意图, 是基于发展学生学习本教材内容后的运用与锻炼能力和能力发展多元的角度考虑, 这样设计意图给我们课堂教学带来新的启发。如, 基于能力发展角度设计组合练习中如何呈现出学习能力的储备价值, 在单元教学中组合练习设计如何把握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等等, 留给我们一线教师更多值得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总之, 在本次研讨活动, 呈现出不一样的教学设计和呈现方式, 原因在于对《课标》的不同理解。因此,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 如何将《课标》的顶层设计的理念与实践体育课堂教学相融合无疑对当前体育课堂教学具有突出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注增值活动 篇2

摘 要 自2004年7月1日起,东北、中部等部分地区先后进行了增值税改革试点,已取得预期成效,为了扩大国内需求,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国务院决定在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推进增值税改革的重视。本文针对我国增值税存在主要问题,分析了由现行生产型增值税转型到消费型增值税的必要性。并对增值税转型前后在财政收入、经济运行以及进出口贸易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企业积极应对增值税转型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增值税转型 生产型增值税 消费型增值税

一、我国增值税转型的必要性

虽然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政策曾为我国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就其整体发展来看,已经难以满足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入世以后,企业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如再实行以前的生产型增值税,必将影响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必须去探寻更为合理、科学的增值税类型,长久以来的研究表明消费性增值税是目前发展最佳的选择,由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性增值税的转型势在必行。

(一)税制本身有缺陷,不利于增值税优势的发挥

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扣除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导致两大缺陷:一是发票扣税“链条”的中断,增加了税收征管的难度;二是对固定资产这一部分仍存在着重复征税,这意味着生产型增值税没有彻底解决传统流转税的重复征税问题,其内在制约机制的作用明显削弱,增值税的优越性难于充分发挥。

(二)抑制投资需求,不利于经济结构优化

实行生产型增值税,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的成本,影响了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从而抑制了投资需求。对固定资产不允许扣除已纳税金,造成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产业的税收负担重于资本有机构成低的产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我国目前经济状况而言,主要是对企业原有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增加以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而我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严重影响了企业技术改造和投资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企业经济结构的有效调整和优化,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三)退税不够彻底,不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为使出口产品零税率进入国际市场,对出口产品实行出口退税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目前,大多数国家都已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各国的出口产品都已彻底退回在国内所缴纳的增值税。我国实行生产型增值税,出口商品中仍包含固定资产所含税款,因而提高了出口产品的价格,降低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降低我国产品的国际需求量,不利于我国出口的增长。

(四)税负不均,不利于公平竞争

从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来看,在生产型增值税下,资本有机构成的不同以及技术更新的速度不同,造成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的税负不同,无法体现增值税公平税负的原则,不利于行业、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

总体来看,我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抑制了企业的投资热情,阻碍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使产业发展不均等弊端暴露的越来越明显。不符合公平课税论和最优税收论的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原则。其结果便是,凸现了增值税的收入功能,却使其经济调节职能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这一现实的意义上来讲,我国现有的增值税模式需要转型。

二、增值税转型前后的差异分析

此次在全国范围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同时,取消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转型前后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财政收入、经济运行和进出口贸易方面。

(一)财政收入方面

由于增值税转型涉及新增固定资产的抵扣,因此与原税制相比,缩小了增值税的税基,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必然引起财政收入的减少。短期内我国财政收入将减少近千亿元,这是国家促成政府主导型投资向企业主导型投资转变必须负担的代价。但是从长期看,无论是中央财政收入还是地方财政收入都存在增加的因素。主要包括:(1)转型后固定资产价格由原来的含税价变为不含税价,使得原值减小,计提折旧额下降,从而使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缩小,带来企业所得税的增长;(2)转型造成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减收,进而减小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带来企业所得税增收;(3)新增投资增加,带来销售额的增加,促进流转税的增加。

(二)经济运行方面

原有的生产型增值税不仅对全部消费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固定资产征税,而且对用于简单再生产的固定资产也征税。这对于投资品所占比重较大的农业、交通等基础产业,对于专业化程度较高、分工较细、商品流转环节较多的产业,税负较重,它不仅不利于鼓励投资,反而抑制投资,进而阻碍经济的增长或防止经济过热;转型以后的消费型增值税只对全部消费品课税,对投资品不课税,这样会起到抑制消费,刺激投资的作用,有利于资本的形成,促进经济增长。同时,消费型增值税的税基中不含转移价值,不管商品经过多少流转环节,均不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它有利于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对当前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三)进出口贸易方面

在进口环节,如果国外采取彻底退税政策,即进口货物价格中不含任何国外流转税,那么对进口货物按全值课税正好相当于收入型的增值税。因为进口货物中不含投资品的价值,购入全值即为全部增值额,如果国内采用的是生产型的增值税,则会出现国内产品税负重于进口产品税负现象,从而导致对进口产品的“超国民待遇”;转型后的消费型增值税税制,会使国内产品的税负轻于进口产品,有利于限制进口,提高本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从出口环节看,对国内产品的出口,国际上一般采用“征多少,退多少,彻底退税”的原则,能够实现全面抵扣已纳税款,迎合了终点课税原则。原有的生产型增值税由于存在重复征税的因素,因而不能做到彻底退税,使出口商品价值中含有增值税的成份,从而使出口产品的税负相对较重,削弱了出口商品的市场竞争力,限制了出口;转型以后,消费型增值税最能体现彻底退税这一原则,并且吸引企业出口物资,形成贸易顺差,增加我国的外汇储备。

此外,原有的生产型增值税税制下,企业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并且对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实行增值税退税政策,这相当于给与了进口设备企业和部分外资企业消费型增值税的待遇,不利于国内生产的设备和内资企业的公平竞争;而转型改革后,取消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和外商投資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有利于我国企业平等的参与国际竞争,并提高国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增值税转型后企业应当关注的问题

(一)合理利用抵扣资金

转型以后外购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那么这部分抵扣资金的正确使用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将抵扣资金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用抵扣资金进行扩大投资

如果企业主动或被动地(当行业的单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价值很大,抵扣资金不够用来进行外延扩大再生产,那么这时企业就可能将抵扣资金用于技术更新)将抵扣资金用于内涵扩大再生产,将资金用于更新改造,则会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而如果这是六大行业的一种普遍行为,则会促使这六大行业走上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有利于这六大行业的长远发展和技术升级。

2.作为利润在投资者之间进行分配

由于抵扣范围的扩大,企业生产成本减低,税后利润作了各种扣除后,可以在生产要素的供给者之间进行分配,分配资金的用途也会影响转型的效应。若资金获得者只是简单的将钱存在银行里,则在我国居民储蓄总额不断增长的大背景下,转型就只是增加了银行存款,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大:如果资金获得者将钱用于消费,则会通过乘数作用引起国民生产总值倍数增长;而如果资金获得者将钱用于投资,则会通过投资乘数引起国民生产总值倍数增长。

3.降低价格以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

区域内企业由于税负降低,单位产品所负固定成本降低,利润空间增大。这时若维持价格不变,产品均衡价格不会受到增值税转型的影响。但企业若想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来扩大市场占有率,则有一个均衡价格的重新调整过程。如果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假设区域内外企业的生产成本相同,则区域内企业可以将产品价格一直降到将区域外企业挤出市场为止,这种价格的调整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不完全的竞争市场上,特别是存在地区市场分割的情况下,可能区域内外企业的产品可以分别以不同的价格出售,因此在整个市场上存在多个区域性的均衡价格,但这种局部的增值税转型试点还是可能会导致相关产品整体价格水平的下调。

(二)积极实施纳税筹划

增值税的转型为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一个契机。企业应当抓住机遇最大限度的享受转型带来的政策优惠。在企业内部可成立专门的纳税筹划部门来应对转型,力求使固定资产投资额在税基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扣除,实现企业综合税负最小化。如根据自身情况谨慎选择纳税人身份,可以达到纳税筹划的目的。纳税人身份有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在设立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下的税负合理的选择纳税人身份,达到节税目的。在充分考虑成本与收益原则下,如果小规模纳税人由于税负减轻而带来的收益尚不足以抵扣这些成本的支出,则宁可保持小规模纳税人的身份,使企业的税后收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胡春生.对我国增值税转型问题的思考.财会研究.2001(2).

[2]魏朗.论生产型增值税的转型.财经科学.2003.

[3]陆炜等.中国增值税转型可行性实证分析.税务研究.2003(9).

[4]张文春.增值税的国际比较与思考.财经问题研究.2004(3).

[5]段迎春.东北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中应注意的问题与对策.东北师大学报.2004(4).

[6]劉湘.新<税收征收管理法>之增值税篇.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7]陆炜,杨震.中国增值税转型可行性实证研究.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

销售活动中增值税纳税筹划 篇3

1. 折扣销售。

又称商业折扣, 指销货方在商品标价上直接给予扣除, 这种销售模式采用的是销量越多、价格越低的促销策略,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薄利多销”。在税务处理上, 企业要用一张销售发票体现出销售额和折扣额, 此时税法上按扣除折扣额后的余额为计税金额, 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 那么不能将折扣额从销售额中扣除。

2. 销售折扣。

又称现金折扣, 指销货方为了鼓励购货方尽快付款, 而提供的一种价格优惠。销售折扣通常采用“2/15, 1/30, N/60”等符号表示。在税务处理上, 销售折扣采用总价法入账, 不影响当期销售收入和当期增值税计算。

3. 销售折让。

指由于商品的质量、规格等不符合要求, 销货方同意在商品价格上给予的减让。在税务处理上, 由购货方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 销货方开具红字增值税发票。

案例1:东方公司销售10 000台空调给华虹公司, 按商品价目表标明的价格计算, 不含税总金额为40 000 000元。东方公司采用如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由于是成批销售, 东方公司给华虹公司5%的商业折扣, 货发出后, 及时收回货款。

方案二:东方公司为鼓励华虹公司尽快付款, 规定现金折扣条件为“5/15, 2/30, N/60”, 华虹公司10天内付清了全部货款。

上述两个方案, 东方公司要选择哪个方案最为有利。

方案一中:发货时:借:应收账款44 460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38 0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6 460 000。收款时:借:银行存款44 460 000;贷:应收账款44 460 000。

方案二中:发货时:借:应收账款46 800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40 0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6 800 000。收款时:借:银行存款44 460 000, 财务费用2 340 000;贷:应收账款46 800 000。可见, 东方公司在应收账款相等的情况下, 方案一比方案二少缴增值税340 000元。

4. 买一赠一。

指销售货物同时赠送货物, 赠送的货物, 在税务上如何处理, 一种办法是视同销售, 按税法规定:单位或个体经营者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给他人, 对此类销售行为视同销售货物, 按规定计算销项税额并征收增值税;另一种办法是采取折扣销售的模式。

案例2:华天商场在国庆节期间开展促销活动, 规定买西装一件, 同时送衬衫一件, 当月销售西装100件, 每件售价800元, 每件进价300元 (不含税) , 赠送衬衫100件, 每件售价100元, 每件进价50元 (不含税) 。华天商场针对该活动设计了如下处理方案:

方案一:销售时只开具了西装的发票, 赠送的衬衫却没有开具发票, 也没有注明折扣额。

方案二:销售时将西装和衬衫同时开在一张发票上, 注明折扣额为10 000元。

方案三:降低销售价格, 实行捆绑式销售, 将西装和衬衫价格分别下调后, 销售金额合计等于80 000元。

针对如上三种处理方案, 华天商场要做出哪种选择, 才可以缴纳较少的增值税。

方案一中:应缴纳增值税= (100×800+100×100) ÷ (1+17%) ×17%- (100×300+100×50) ×17%=7 126.92 (元) 。

方案二中:应缴纳增值税= (100×800) ÷ (1+17%) ×17%- (100×300+100×50) ×17%=5 673.93 (元) 。

方案三中:华天商场有自主定价权, 可以将西装和衬衫降价, 降价总金额为10 000元, 那么实际收款和开票金额均为80 000元, 因此缴纳的增值税和方案二相等。可见, 方案二和方案三都可以缴纳较少的增值税。

5. 销售返利。

指厂家为了激励代理商或商业企业销售产品的积极性, 根据销售情况给予的利润返还。根据国税发[2004]136号的规定, 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收取的部分收入, 如果不与商品销量、销售金额挂钩, 应按营业税相关规定征收营业税;如果根据销售金额比例计算的各种返还收入, 应冲减增值税进项税额, 不征收营业税。返利具有滞后兑现的特点, 根据企业实际操作来看, 返利兑现有三种方法:当期结算、递延结算、预估折扣。

案例3:宏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手机的企业, 目前公司成功开发出一款新手机A8。为了促进该款手机迅速走向市场, 提高代理商销售积极性, 制定优惠政策如下:A8手机销售采用“平进平出”的方式, 即代理商每台手机提货价1 500元, 并按每台1 500元出售, 宏达公司根据代理提货数量, 按每台售价的10%返还利润。年提货量在20 000台至30 000台的, 年底每台再给予2%的利润返还;年提货量在30 000台以上的, 年底每台再给予3%的利润返还。

如何进行销售返利的纳税筹划呢?对于这个问题, 可以设计如下方案:

方案一:当期结算。当期结算要求每个月月底统计各个代理商A8手机销售数量, 按照每台返利10%计算出相应的返利, 月底开具增值税发票时, 将当月销售额和返利开在同一张发票上。年底再统计全年销量, 计算出相应的返利, 在年底开票时返利和销售额开在同一张发票, 这样所有的返利都以商业折扣的形式体现, 客户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余额付款。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每个月的销售收入和返利均得到一一对应和体现, 收入和成本费用配比一致, 毛利率不会产生较大波动。

方案二:递延结算。在递延结算情况下, 可以将每个月的返利推迟若干月份兑现, 年度返利推迟至下一年兑现,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代理商提货是按原价1 500元付款, 相应的返利如果推迟3个月甚至是6个月后结算, 厂商相当于得到了代理商一笔预付款。

方案三:预估折扣。预估折扣要求根据代理商以前的提货情况, 预估每个月可给予的折扣金额, 从而每个月均将此折扣金额开进发票内, 年底代理商实际可得到的折扣确定下来以后, 进行相应调整即可。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每个月统计各个代理商实际销量和返利, 减轻了日常工作量, 同时因折扣金额固定, 毛利率波动也较小。

6. 混合销售。

发生混合销售行为时, 具体是缴纳哪个税种, 由企业的主营业务来确定。由于增值税税率一般是17%或者13%, 而营业税税率一般是3%或5%, 增值税率远远大于营业税税率, 因此, 企业发生混合销售行为具有一定的税收筹划空间。

案例4:三友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销售、安装电器的公司, 已知其增值税税率17%, 营业税税率3%。该公司针对自身经营特点, 设计如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三友贸易有限公司既销售电器, 同时又负责安装电器。2012年销售电器, 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5 000 000元, 同时帮助客户安装电器, 收取安装服务费用1 170 000元并开具普通发票。购进电器总金额3 000 000元, 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方案二:三友贸易有限公司只负责销售电器, 2012年销售电器, 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5 000 000元。购进电器总金额3 000 000元, 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另外再成立一家三箭安装公司, 负责帮助客户安装电器, 收取安装服务费用1 170 000元并开具普通发票。

针对如上两个方案, 选择哪种方案更为可行?

方案一中:应交增值税= (5 000 000+1 170 000/1.17) ×17%-3 000 000×17%=510 000 (元) 。

方案二中:应交增值税=5 000 000×17%-3 000 000×17%=340 000 (元) ;应交营业税=1 170 000×3%=35 100 (元) ;合计应纳税款=340 000+35 100=375 100 (元) 。方案二和方案一相比, 少缴纳税款134 900元 (510 000-375 100) 。

7. 收款方式筹划。

企业销售产品要注意选择有利的销售模式, 但是经常忽略了收款方式的选择。产品交货以后, 与产品相关的所有权和风险报酬也随之转移, 不同的收款方式有:预收货款、直接收款和分期收款等。而从税法的角度看, 企业收到货款时间不同, 会产生以下问题:收入确认入账时间不同, 开具发票的时间不同, 缴纳税款的时间不同等。一般来说, 收到货款才开具发票并支付税款比较合理, 这样企业纳税不需要垫付自有资金, 可以减少财务风险。

若采用预收货款方式, 根据税法规定, 纳税发生时间是从货物发出当天开始计算, 因此企业提前收到部分货款时, 不应开具增值税发票。这种方法的优点:企业提前得到预付款, 避免自身资金大量占用, 但是须注意收到部分货款时不可以急于开具发票。一般来说, 产品在市场有竞争力, 销售较好或者生产加工时间长的机械设备等产品可以采用此方法。

若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 不论货物是否发出, 纳税义务产生时间均为收到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会形成大量应收账款, 发货的同时收到货款, 能够保证企业及时纳税且不垫付自有资金。

若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 纳税义务产生时间为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无书面合同的或者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的, 为货物发出的当天。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对于产品缺少竞争力或者需要扩大销量的企业来说, 欠款销售的可能性比较大, 对于资金紧张的买方来说, 分期付款比较容易接受。

参考文献

[1] .宗良辰.大型商场过节促销哪种方式最节税.财会月刊, 2012;8

关注增值活动 篇4

一、主营业务中运输费等价外费用的增值税纳税筹划

按照税法规定,随同货物销售或提供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运费等价外费用,应并入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且无对应的进项税额,税负较重。因此,主营业务中运输费等价外费用的增值税纳税筹划,即在不影响销售的情况下,运用分劈技术,通过将运输业务外包或单独成立运输公司,降低增值税的税负。下面结合案例详细分析这一筹划过程。

案例1:某市一制药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 7%,每年销售药品收入为20000万元,为了促进销售,公司在销售药品时负责运送并收取运输费等费用。每年向客户收取运输费等费用共计700万元,扣除符合条件的代垫运输费外,属于税法规定缴纳增值税的价外收费为650万元。公司部分高管人员认为运输费所负担的增值税过高,因此想扭转这种局面,为此专门召开了公司高层会议,并提出了两种方案供大家讨论。

方案一:运输费作为价外费用计算缴纳增值税。

方案二:将原运输部门注册为全资储运子公司,全面承担母公司产品销售的运输业务,并向母公司收取相应的运输等费用。

分析:方案一中,运输费作为价外费用,应当计算缴纳增值税。方案二中,子公司专门从事运输业务,属于营业税的纳税人,应按3%的税率计算缴纳营业税。对以上两种方案税负的具体计算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如果公司采用方案二进行筹划,每年少缴税款82.43万元,税负降低了79.35%。在此,需要注意的是,设立独立核算的子公司需要相应的成本。如果公司运输费等价外收费不多,则设立子公司要充分考虑相关的成本。如果运输费等价外费占收入的比重比较高,并且公司本身拥有相对充足的运输工具,则方案二是可行的。

二、结算方式的增值税纳税筹划

企业销售货物的结算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现销方式、赊销方式、分期收款方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不论是赊销,还是分期收款,均在实现时确认收入,但分期收款按现值计算收入;税法规定,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对不同的结算方式,企业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存在着差异,这就为企业纳税筹划提供了可能。企业结算方式的纳税筹划,也就是合理选择销售货物的结算方式,以尽量推迟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充分享受货币时间价值所带来的好处。

案例2:某公司拟利用结算方式的不同进行增值税纳税筹划,于是对以往销售货物的收款情况进行分析并分类,针对不同的分类情况与购买方协商确定相应的结算方式。其分类情况及增值税汇总如表2所示。

根据表2的测算可以看到,通过结算方式的筹划,该公司可以额外获得215.09万元的收益,该收益正是延迟纳税的货币时间价值。

三、代销方式的增值税纳税筹划

委托代销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视同买断方式,另一种是收取手续费方式。所谓视同买断方式,指的是由委托方和受托方签订协议,委托方按协议价收取代销的货物,实际售价可由受托方自定或者双方在协议中明确规定,实际售价与协议价之间的差额归受托方所有。所谓收取手续费方式,指的是由委托方和受托方签订协议,协议中规定市场售价和代销的手续费,受托方按协议中的定价向市场销售,并以该价格与委托方结算,委托方另外根据受托方代销的数量向受托方支付代销费用。

不同的代销方式下,委托方的税负及税后利润均存在着差异。因此,公司应综合考虑税负及税后利润的因素,最终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方案。

案例3:某市一家电生产企业A和大型商场B签订了一项代销协议,由B商场代销A家电公司的甲产品。A和B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为了维护家电公司A的整体市场战略,甲产品在市场上的售价为5000元/台,假设2011年全年共销售甲产品3000台。现有以下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采取收取手续费的方式,A家电公司与B商场签订协议:B商场以5000元/台的价格对外销售A家电公司的甲产品,A家电公司以5000元/台的价格收取代销货物,另外再根据货款的20%向B商场支付代销手续费。每台成本3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共174万元。

*假设公司考虑了各方面因素,确定1 0%的折现率。

方案二:采取视同买断的方式,A家电公司与B商场签订协议:B商场每售出一台甲产品,A家电公司按4000元的协议价收取货款,B商场在市场上仍以5000元/台的价格销售甲产品,实际售价与协议价之间的差额,即1000元归B商场所有。每台成本3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共174万元。

分析:

不同方案下A企业的税负及税后利润计算过程如表3所示:

通过测算可知,采用视同买断代销方式销售,A家电公司应纳增值税额减少51万元,相应地,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也将减少5.1万元。同时,营业利润也比支付手续费方式下增加5.1万元。因此,选择视同买断代销方式销售对A家电生产企业更有利。

四、促销方式选择的增值税纳税筹划

促销是营销活动中常见的销售方法。商家开展促销活动,主要是利用顾客的求廉心理,通过形形色色的方法吸引顾客的视线,目的是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增加销售,在短期内迅速提高企业的收益水平。因此,促销方式选择的纳税筹划就是在若干促销方式中,选择利润最大化的促销方式。

商家常用的促销方式主要有三种:折扣销售、买一赠一及返还现金。税法对不同促销方式的规定为:采取折扣销售方式,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外开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买一赠一”方式销售商品,赠送的货物视同销售,应按同期同类商品的售价计征增值税。采取返还现金方式,不论会计上怎样核算,均不能从销售额中扣除现金的返还额。那么,针对这三种具体的促销方式,商家的利润有什么不同呢?下面结合案例对此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案例4:某大型商场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增值税税率为17%,所购商品均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为促销某商品欲采用三种方式:

方案一:采用折扣销售,折扣率为所售商品价格的30%(假设折扣额开在同一张发票上);方案二:采用“买一赠一”,购物每满100元送价值30元的商品;方案三:采用返还现金方式,按所售商品价格的30%返还现金。假设该商品的毛利率为40%,促销期间商场共销售了价值1000万元的该商品。

分析:

三种促销方式下企业税后利润计算过程如表4所示:

通过测算可以看出,折扣销售下产生的税后利润最大,为64.1万元;“买一赠一”次之,为27.56万元;返还现金则最低,亏损118.59万元。根据利润最大化原理,商场应当优选折扣销售的促销方式,“买一赠一”也可以适当使用,但返还现金的促销方式则是不可取的。

五、结语

关注增值活动 篇5

一、增值税的概念

增值税其实就是指对销售产品或者是对产成品进行一些再加工, 对进出口企业或者是个人达到一个升值而收取的税种。如今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发展, 各国都对外打开了自己的市场, 在一定程度上, 各个国家的进出口总额也相应的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所以国家对增值税的征收是比较重视的。从积水原理上来说, 增值税主要就是对商品生产、流通等多个环节中, 增值的部分进行收取的一种流转税。划分纳税人:有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简化税率: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有:17%、13%等;小规模纳税人:3%等。

二、税务筹划的主要内容

(一) 避税筹划

避税筹划是指在不违反法律的条件下 (其实是指表面上不触犯法律但是本质上已经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要求) , 利用国家在修正法律法规时出现的漏洞, 筹划获得利益的方法。避税筹划是既不违法也不合法的方法, 这样就要求企业对税法非常熟悉。但是, 一般来说, 钻的是法律的空子, 不管怎样国家的损失是比较大的。

(二) 节税筹划

相比上一种方法而言, 这种方法就主要是在企业自身产品的生产、销售等方面进行一些改变, 适当降低在产品或技术生产、流通过程中增值的程度。充分利用税法中规定的对增值部分收取税额的起点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对产品的一些投资和经营的环节的改进, 达到不交税或者是少交税的目的。

(三) 转嫁筹划

是指通过调整产品的价格, 企业可以将增值税转到他人身上, 从而达到减轻增值税的目的。

(四) 实现涉税零风险

其实就是指, 纳税人的账目清楚、按时交税。不会有一些税务方面的处罚, 虽然说这样可能无法达到减少增值税的目的, 但是却可以间接获得经济上的利益。而且, 从长远来说, 这对企业的发展也是有一定的益处。这种状态的出现, 才能使企业在今后的发展处于不败之地。

总的来说, 笔者不建议在钻法律的空子的前提下, 达到减少税负的目的。而且, 在减少增值税之前, 最先考虑到的应该是企业的发展。有了发展, 企业才能维持下去, 才能为国家为人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收入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 除了以上的内容。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 联合几种方法一起使用。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如何进行税务筹划以达到降低税负的作用

对企业进行税务筹划还只是第一步而已, 如何才能更好的利用税务筹划, 降低增值税, 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呢?首先就要明确影响企业税负的因素, 在从中利用税务筹划等方法, 达到降低税负的作用。

(一) 税率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根据我国《税法》的规定, 对于不同的纳税人和不同的企业, 要根据其自身的情况, 采用不同的税率。所以, 企业在选择交税税率时, 不仅要满足《税法》的要求, 还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策略, 才能正确的选择。对不同的纳税人而言, 可以通过纳税人之间不同的差异, 进行税务筹划。就比如说:在企业预测收入时计算增值率, 有一个重要的数据:平衡点增值率。平衡点增值率是指, 在这个点, 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率等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率。计算方式是:征收率/适用税率*100%。所以在企业选择税率时, 当预测的增值率等于平衡点增值率时, 小规模纳税人税负等于一般纳税人;大于时, 一般纳税人税负要比小规模纳税人高。依此类推, 企业就能正确的选择税率了。而且, 在企业进行销售时, 可以利用不同的销售方式进行税务筹划, 达到降低增值税的目的。所以在产品销售的时候, 要多方面考虑, 不论是在企业经济效益上还是在增值税的增长上。一般而言, 可以采用兼营和混合销售等销售方法。

(二)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认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在税率确定的情况下, 减少应纳税额是减少税负的唯一办法。所以, 通过税务筹划可以尽可能减少应纳税额。上述提到过的采用不同的销售方式, 不仅可以降低增值税, 还能减少应纳税额。所以, 现在各个企业也是想尽各种方法, 推陈出新。市面上各种促销方法层出不穷。但是在确定采用哪种销售方法之前, 应该预算出每一种方法的销售额, 最后最终的收益就是销售额减去产品成本和增值税的部分。所以, 这个时候就更应该采用获得销售额最大的销售方法, 才能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还有就是, 可以利用生产过程中已经被替换掉的旧的机械。经过处理之后, 也能相应的减少增值税额。还能增加企业在设备上的竞争力。

(三) 进项税的抵扣时间与销项税额缴纳时间的税务筹划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增值税暂行条例》中规定了进项税额的抵扣时间和销项税额的确认时间。企业可以通过抵扣时间和销项税额的确认时间内的延长, 在这段时间内利用一些基本的市场经济的波动, 减少企业的税负。所以, 企业在增强自身的技术和设备的竞争力的同时, 也要注意自身的进项税额的抵扣时间和销项税额的确认时间, 才能在最大的程度上减少企业自身的税额, 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总结

市场经济的发展下, 进行税务筹划是每个企业必须要做的事情。所以在考虑企业今后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增长时, 每个企业都应该对自身的增值税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才能更好的降低增值税, 降低企业的税负。当然, 减少增值税的方法不止税务筹划一种。而且,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今后的企业中不仅仅是增值税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减少, 将来会出现更多的税种。所以, 发展才是硬道理, 企业要更加注重自身的竞争力的提高, 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宋艳敏.从财务视角分析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J].财会月刊.2009 (28)

[2]李绍萍, 范亚丽.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税负及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影响[J].商业会计.2012 (23)

关注活动,激活英语课堂 篇6

一、关注活动伊始, 创设良好活动环境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各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英语作为我们的第二语言, 倍受各届人士的关注。但对于当下高中生的父辈来说, 虽然懂得一些英语, 但真正要用英语跟孩子进行沟通, 那是很少的, 更谈不上说是指导。学生们只有在校内, 及英语课上才有机会使用英语跟同学或老师进行交际。因此创设一种良好的英语活动氛围, 让学生无拘无束, 自主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是非常有必要的。

1. 注重班级布置, 创设宜学环境。

班级是学生英语交际的主要场所, 注重班级布置, 凸现英语主体地位, 比如物品、标语、墙报、评比栏等都可以使用英语。

2. 把握良机, 渲染课堂气氛。

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积极创设学习氛围, 让学生爱上英语课。例如, 可利用上课前几分钟唱一些英语歌曲, 开展如“Let me guess”或“Follow me”等有趣的游戏复习知识、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3. 利用多媒体, 创设乐学情景。

充分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 渲染英语学习环境必不可少。例如, 在教学各种动物名词时, 教师可以制作各种动物在森林里愉快生活的动画并添加声音, 如“I am a dog. / I am a rabbit.”虽然说是高中生, 但他们对新颖的事物还是会感兴趣的。

4. 利用实物, 创设活动情境。

利用实物创设情景, 更好地让英语学习贴近生活。如在上Furits时, 创设一个去商店购物的情境, 让学生扮演买卖双方。买方可问“What are these?”而卖方就会告诉他apples、peaches……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单词。随后卖方通过问“Do you like pears?”来巩固所学句子、单词。继续对话:“How much are they?”“Seven yuan.”来扩展英语课堂内容, 使之得以延伸。

二、关注活动过程, 激活英语课堂

1. 关注活动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标准提倡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主线、以活动为中心, 这是对我们高中英语教师提出的要求。上课开始时, 教师面带微笑地向学生们打招呼:Good morning. Everyone! 并允许学生坐在位子上向教师问好 (Good morning, teacher) 。笔都认为这种平等民主的关系会让课堂更自然和谐, 无拘无束。

2. 关注活动过程中学生心理的需要。

实践证明, 当学生对英语有了兴趣, 就会更主动参与相关活动。只要坚持, 学生们就能有效锻炼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教师要为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在学生活动时, 注意观察, 及时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如在学习Fruits时, 学生只会讲“Do you like oranges?”不会讲“What do you like?”学生在调查他的partners喜欢吃的水果的活动中, 发现自己只会讲“Do you like...?”很单调, 就会产生乏味感, 学习兴趣就会减弱。我就会在此时叫暂停, 问道: “你想知道老师喜欢吃什么吗?”学生们纷纷点头, 我趁势说要想知道我喜欢吃什么就必须要向我提问, 且不能用“Do you like...?”这下同学们面露难色, 我微笑着告诉大家其他表达方式, 学生此时听得格外认真。“What do youlike?”学生们纷纷效仿, 课堂又热闹起来了。

3. 关注活动过程中教师评价语的运用。

关注活动细节 成就教学精彩 篇7

一、精心准备,胸有成竹

凡是有经验的老师都有一个举措:课前检查教学设备和演示一遍活动中所需出示的教具,以免出现因准备不足而带来不必要的尴尬。细心的老师更是周到,连孩子的座位排放也是精心设置的, 比如,前后座位会按孩子的身高进行合理的调整,矮的坐前,高的在后,如果活动中需要观察图片、观看视频等的话,老师还会注意孩子视线的高低、远近、倾斜等问题,及时调整观察距离。除了物质的准备外,孩子的情绪、心理状况更是关注的重点,亢奋的时候要想法让孩子稳定,低落的时候需要教师及时鼓舞学生集中注意力, 尤其是公开活动时面对不认识的孩子时更应采取适当的措施,缓解师幼间的陌生、紧张感,此点,特级教师应彩云很有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那是一次江浙沪的精品课展示活动,共有500多名来自各地的幼儿教师云集苏州,当天到苏的应彩云展示一个中班的语言活动,因为来不及提前和孩子见面,所以孩子由班主任老师带来后直接交给应老师。台下黑压压的一片,自己班老师不在身边,孩子们脚步有点迟疑,东张西望的,有的好奇,有的不安,有的一时找不到自己的座位,站在台中央。

应:小伙子,来坐这儿!(拉起孩子的小手坐到空位。环视一周, 微笑地看着孩子们):认识我吗?

幼:不认识!

应:我是应老师,刚才不认识,现在认识了吗?

幼:应老师!

应:现在应老师是你们的老师啦!你们是哪个幼儿园的?

幼:新加幼儿园。

应:你们的老师是谁啊?

幼:黄老师!张老师!

应:还有呢?

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了!

应:还有一个!刚来的!是谁?(微笑地指指自己)引来下面听课老师的一片笑声。

幼:哦!应老师!(孩子们完全放松下来)

应:对!就是我啦!我们来这干什么呀?

幼:上课,做游戏的!

应:认识他们吗?(手指听课老师)

幼:不认识!(看看后面的老师)

应:我也不认识!不过,一会儿我们就认识了,你们看那个老师在对我们笑!(随着应老师手指的方向孩子们转身望去,几位听课的老师微笑着会心地挥挥手,其他的老师们也微笑着挥挥手,应老师点头,脸上始终带着阳光的笑容。)来,小伙子、小姑娘们和老师们打个招呼!

孩子有的挥手、有的微笑、有的鞠躬、有的说老师好!台下响起了掌声。

面对众多的听课老师,幼小的孩子怯场而影响教学效果是常见的事,此时,微笑是首先要注意的细节,微笑犹如灿烂的阳光,永不凋谢的花朵,协调着师幼之间、同行之间的关系,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微笑能调节情绪、缓和气氛,赢来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 其次,亲切的问候,自然的交流,在孩子的胸前贴上他们的名字,呼唤起来更亲切,活动中便于互动,能增进彼此的感情,让孩子“亲其师,信其道”,可以奏响情感教学的前奏,实现人文教育的起点。

总之,无论是物质,还是心理环境,都需精心准备,才能使教学胸有成竹。

二、精巧构思,悬念导入

“万事贵乎始。”导入是教学活动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巧妙导入, 把握好细节,引发孩子思维上的矛盾冲突,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将孩子的心紧紧拴住,为活动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比如,大班绘本阅读《漏》的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绘本,在这本绘本的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幼:老爷爷、老奶奶。

师:你怎么知道呢?

幼:额头上一条一条的皱纹。

幼:我看见老爷爷、老奶奶的头发有点白,有点黑!

师:花白的头发。

幼:还有老爷爷的胡子都白了!

师:老爷爷、老奶奶在干嘛?

幼:他们在睡觉。

幼:不是,他们还没有睡,他们坐在床上!(老师手指抬头的老爷爷、老奶奶)

幼:他们在向上看。

师:表情是什么样的?

幼:眼睛睁得很大的,看屋顶呢。

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爷爷奶奶不睡觉,抬着头看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孩子被老师充满悬疑的封面阅读提问一下子吸引住,孩子始终处于专注的学习状态,积极地与老师互动。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活动导入的趣味性将使幼儿的学习积极自觉,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将孩子引入无比瑰丽的学习世界。又如,美术欣赏活动《人投鸟一石子》的开始部分: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幅画(出示作品),猜猜,这幅画是谁画的?

幼1:我猜是画家画的。

幼2:像小朋友画的。

师:是有点像小朋友的画,但它实际上是世界著名的画家米罗画的(多媒体展示米罗作画的照片)。米罗是西班牙人(展示西班牙国旗),他很喜欢小朋友的画,所以也学着小朋友的样子来画画。他的画很有名,1982年世界杯足球赛的吉祥物小橘人就是他设计的(展示小橘人)。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他的这幅画。

师: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幼1:我看见了一只青蛙的脚。

幼2:我看见了绿色,像一大片的草地。

幼3:那是一把弓,正在射箭。

幼4:我看见黄色,像沙子。

幼5:还有一个弯弯的,是月亮。

幼6:我看见白色上有只眼睛。

师:我也发现了,白色上面是有一只眼睛,像什么?

幼1:对,我也看到了,像一个人。

幼2:它像一个怪物。

师:如果是个人,长得是怪怪的,怪在哪里?

幼:他没有手臂,只有一只脚,眼睛也只有一只。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一小块红色和蓝色像什么?

幼1:像朵花。

幼2:像一个小小的太阳。

幼3:红色像皇冠,蓝色像一个头。

师:看看画上还有什么秘密没有发现?

幼1:我发现这儿有一条线!直线。

幼2:还有曲线。

师:这些线条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幼1:直线直直的,一下子就过去了,曲线弯弯的,很温柔的样子。

幼2:线条把颜色和形状分开来了。

幼3:老师,我有个问题,黄颜色上那个弯弯的、凹进去的半圆是什么?

幼4:那是洞,水可以从这个洞里流过。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疑”之重要,要使孩子在教学中有兴趣地学习,活动导入的问题很重要,但是导入的问题要深入分析,找准切入点,要仔细地推敲和琢磨,不能张口就问。巧妙设疑,能扣人心弦,激起孩子思维的火花,一开始就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成就精彩教学。

三、精心设计,突破难点

一个精彩的活动,是需要教师深入分析教材的各个细节,巧妙运用灵活的手段加以处理的,这个手段不在于像多媒体一样新颖动态,也不在于像魔术般多变趣味,只在于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 凸显其适宜性,即使是最简单的材料,也能突破教学重、难点,成就精彩一刻。“安娜波尔卡”是大班的音乐欣赏活动,全曲是A(aba) BA(aba)+尾声的复式循环结构,欣赏B段时老师运用了以下策略:

师:孩子们,刚才洋娃娃和士兵听着音乐在轮流跳着舞,表演呢!在这场玩具国的演出中,当洋娃娃和小士兵在休息的时候,还有没有别人出来表演过?

幼儿完整地听一遍音乐。

幼:有的,中间还空着一段。

教:那我们仔细来听听中间的这段音乐,听完了告诉老师,你觉得这段音乐像是谁在表演?为什么?

师幼共同倾听音乐B段。

幼:小蝴蝶、小鸟、小花、小兔子……

教:瞧,是谁来了?(老师出示小兔子敲鼓的形象)原来是小兔子在敲鼓呢,我们来听听看,小兔子是怎么敲鼓的。

听B段音乐,教师在彩色空白的图谱上随音乐的节奏起伏标出B段的跳跃以及由弱到强的过渡。第一次敲是跳跃的,用记号笔直接画出“│││││││……”的节奏规律,第二次敲是由弱到强的,用从小到大的圆圈表示。

教:“小兔子敲了几次鼓?它是怎么敲的?”

幼:小兔子敲三次停一下。

幼:小兔子先是轻轻地敲,再是重重地敲!

教:“第一次是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第二次是从轻轻的……到重重的。我们把膝盖当成小鼓,用小手和小兔子一起来敲一次鼓吧,看看谁能和小兔子敲得一样有趣。”(强调音乐的由弱到强,请幼儿用手拍膝盖尝试表演。)

上课老师把音乐和小兔敲鼓的形象巧妙地结合起来,运用一张纸和一支笔就不露痕迹地将音乐的节奏特点、旋律内涵表达得丰满而生动,淋漓尽致,幼儿又易于理解,整个环节一气呵成,一下子突破了难点。孩子们欣赏得专注投入,老师们听得豁然开朗,原来音乐欣赏如此简单,如此精彩!这样的效果来源于无数遍的反复聆听音乐、多次的研讨,来源于老师倾注的无限心血,体现出追求细节,潜心教学的精良作风。

又如,美术欣赏《人投鸟一石子》中对认识画家米罗作画手法的难点突破,老师这样设计:

师:孩子们,请你们摸摸自己的脸、身体、腿和脚,米罗画上的人和我们这些真人有什么不一样?

幼1:我们两只手、两条腿,米罗画上的人没有手,只有一条腿、一只脚。

幼2:我们的脸上有两只眼睛、鼻子、嘴巴、两只耳朵,米罗画上的人只有一只眼睛。

幼3:他还没有头发。

幼4:他的身体也和我们不一样。

师:是啊!米罗把人画成这种简单的样子,这是一种夸张、变形的手法。除了人被变形了,还有什么也被变形了?

幼1:小鸟也变形了,身体变成一条线了,头像一朵花。

幼2:小鸟的尾巴变成月亮了,翅膀变成了弯弯的弧线。

师:这样夸张、变形以后,人和小鸟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幼1:我觉得有点好玩。

幼2:很滑稽。

在谈话中交流想法,看似随意,实则是有备而来的,对各要素的识别后,将其联系在一起即成为一种形式,“夸张、变形”很好地总结了米罗的绘画方式,将美术欣赏活动提高了一个层次,达到了美术欣赏活动的目的。活动中老师的提问是精准的,具有承上启下的衔接和启发的作用,对于活动中信息的有效捕捉,源于教师关注活动中的每一个小细节,精心地设计,才能使教学真正在自然、无痕中实现。

追求细节,把握细节,永远是集体教学的不二法宝。

四、精雕细琢,成就精彩

成功的教学体现在活动的点点滴滴,任何细节的把握都能让人过目不忘。反之,即使再好的教学活动设计,没有精雕细琢的意识,难以成就精彩,微小的瑕疵也将影响整个活动的效果。前不久听过大班一节美术活动“有趣的帽子”,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讨论、尝试、操作,鼓励孩子采用多种方法用报纸创造性地给 “国王”制作帽子,活动设计比较开放,孩子们兴趣浓厚,充分展开各自的想象,用撕、折、搓、团、揉等方法给国王设计了一顶很有创意的帽子,尽管现场有很多听课老师,但孩子们没有丝毫的矜持、 胆怯,很兴奋于自己的作品,互相展示着,老师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得孩子们很有自豪感。末了,老师让孩子们带着作品扬长而去,留下满目疮痍———一地的报纸屑,留给听课老师难忘的遗憾!如果,老师设计一个一句话的小环节“:呀!王冠上还可能有什么装饰?那我们就把小纸屑用力团起来做一颗圆圆的明珠装饰在王冠的中间吧!”既美化了作品,又达到了整理材料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如果,临走时老师让孩子看看满地的纸屑“,怎么办?好! 捡起来放进小框里!”起码让孩子知道活动以后要整理材料的常识,因为幼儿的行为养成教育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教育是无处不在的,它不只是让孩子学会一种技能、掌握一个知识点就好,教育在于点点滴滴细微之处的点拨、启发和潜移默化,小细节往往成就大教育,何况幼儿园阶段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影响终身的,何等重要!

同样也是一节关于纸的公开活动“好玩的彩纸”,对有个环节印象特别深刻:孩子们正安静地把彩纸条剪成一片片的纸屑,突然有个男孩站起来,径直走到老师前面,仰着头,老师一看———鼻涕流出来了,她习惯性地摸了摸口袋,没带纸!此时的听课老师都盯着她。只见老师环顾四周,一点儿都不慌乱:“不好意思,哪位客人老师有餐巾纸?”随即,许多老师都伸出了手,她一边道谢,一边接过一位老师的餐巾纸,帮孩子擦净鼻涕,折起后放进随身携带的小纸篓:“小纸屑,进纸篓!”在场的小班孩子没有一个将一片纸屑剪在框外。当彩纸变成小树叶漫天飞舞撒落一地时,老师变成了树妈妈,孩子们变成了送小树叶回家的天使,同样,没有遗漏哪怕是最小的一片纸屑。老师的机智和关注细节的教育行为给所有老师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一个经得起推敲的活动,必定是关注细节的活动,它让人多年以后依然回味无穷!

老子曰:“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教学管理在于细节,关注教学细节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由之路,关注教学细节,就是关注孩子的生活、知识、情感、体验和生命发展的过程,就是舒展智慧、落实理念、改变行为、提升教育品质的过程,关注教学细节,需要我们用新的教学理念去反思“过去”的教学细节,改造“惯常”的教学细节,创造崭新的教学细节。雕琢教学细节,必定是成功的教学,善于雕琢课堂细节的教师,必定是成功的教师。

让我们精心雕琢每一个活动细节,成就教学精彩吧!

摘要:老子曰:“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教学是大事,其管理必在乎细节。教学过程中富有教学价值环节的教学细节虽小,却能折射出教师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关注教学活动细节,就是舒展智慧、落实理念、改变行为、提升教育品质的过程。从精心准备,胸有成竹;精巧构思,悬念导入;精心设计,突破难点;精雕细琢,成就精彩四方面浅谈了雕琢活动细节、成就精彩教学的些许感悟。

关注实践活动中的细节 篇8

一、关注材料和场地的选择, 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

实践出真知, 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就是让学生动起来, 并在活动的前后融入有效的思考。在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时候, 活动材料的准备和活动场地的选择是我们必须考虑在内的, 因为这些细节会对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产生一定的的影响。

例如, 在“称一称”的教学中, 我设计了这样两个活动, 一是估计一下一千克的水果大概有几个, 再用台秤称一称来验证自己的估计;二是称一下各人的体重, 与教材中介绍的公式相比较。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 我发现了问题:在第一个活动中, 我在课前准备了四个台秤供学生实际测量, 原本预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进行预估, 再测量验证, 这样各小组错开操作, 四个台秤完全可以应付,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 很多学生第一时间就将台秤据为己有, 在小组中称量各种各样的水果, 导致还有一些小组的学生根本没有机会验证自己的猜想, 只有与抢先一步的学生扯皮;而第二个活动的器械倒是足够, 很多学生从家里带来了电子秤, 保证每组有一个, 但是在称量的时候发现地方不够用, 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走下位置, 到座位行间来称重, 这样导致教室中热闹非凡, 杂乱不堪。在这样的情况下, 这两个活动的操作时间都超出了预期, 最后学生没有时间来总结和质疑了。课后反思课堂教学中的情形, 课前没有做好针对性的布置和准备是学习活动效率不高的关键。在称水果的活动中, 应当准备足够的器材, 让每个小组有一个台秤, 这样学生就能踏实有序地开展预设的活动, 课堂关注点自然会集中到数学活动中;第二个活动中应该在课前做好布置, 将学习中不必要的课桌整理到角落, 保证活动的空间充裕。

二、关注行动和思想的引导, 为思维的拓展提供可能

在实践活动的教学中, 不能仅仅是让学生机械地操作, 简单地验证现成的结论, 而是要让学生融思于行, 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进行操作, 在操作中有所发现, 有所思考, 有所突破。

例如, 在“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中, 我在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各种大小的大正方体“解剖”研究后, 出示了一个魔方, 让学生观察有几种不同的表面涂色的状况, 学生发现表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分布在正方体的外层, 位于顶点的正方体是三面涂色, 位于棱上的正方体两面涂色, 既不在顶点上又不在棱上的正方体一面涂色, 并且不管怎样旋转, 三面涂色的正方体始终在顶点上, 两面涂色的始终在棱上。受到这样的启发, 学生对照刚才操作中的记录表, 发现了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的一般规律。

通过教师的引导, 学生扎实掌握了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的一般规律, 并在实践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了数学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 提升了数学思维, 这正是安排数学实践活动的要旨所在。

三、关注实践和交流的质量, 为规律的验证提供基础

很多时候, 规律的探索要通过学生的合作和交流来得出结论, 当学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时, 规律更容易浮现出来, 这些经历对于学生今后的数学研究而言也是宝贵的财富。

例如, “大树有多高”的实践活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开展相应的操作, 先测量同样长度的木棍的影长, 再测量不同长度的木棍与影长, 记录下来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了分工, 而后开始测量并记录, 在操作活动结束后, 由于对其他小组的测量情况比较好奇, 学生自发与其他小组成员展开了交流。交流中他们发现不同小组测量的相同木棍的影长有微小的差异, 学生经过交流统一了意见:相同长度的木棍的影子长度是一定的, 只是在测量的时候不同小组的测量可能因为一定因素的干扰产生一定的偏差, 比如卷尺拉得不直, 测量的起点不统一等。而不同长度的木棍的影子长度不同, 木棍越长, 影子就越长, 并且木棍的长度和影子的长度成正比例关系。这样的交流成果为接下来学生间接测量大树的高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并且学生经过这么深入的实践研究和交流讨论, 对于正比例关系有更显性的认识。

上一篇: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下一篇:保护环境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