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经济(精选12篇)
蒙古族经济 篇1
摘要:体验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是在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而产生的。所谓旅游体验则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获得的旅游需要的满足程度。蒙古族文化旅游顺应经济形态的发展方向, 在产品开发中融入旅游的体验类型, 以满足不同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
关键词:体验经济,蒙古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
美国经济学家B·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 认为人们正在逐步迈向体验经济时代, 认为:企业以服务为舞台, 以产品为道具, 以消费者为中心, 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 这就是“体验”。在本书中将体验分为4种, 即娱乐、教育、逃避和审美, 这种划分影响最为深远。
笔者认为, 蒙古族文化内容丰富、绚丽多彩, 是内蒙古旅游资源中最富魅力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但目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在开发中加入体验经济的理论是蒙古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试图就此问题进行探索性的研究, 在蒙古族文化旅游的产品开发中融入体验经济理论, 满足多种体验类型的要求, 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发蒙古族文化.希望可以对蒙古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尽到一些微薄之力。
1 营造文化氛围层次
文化氛围的营造不仅可以提高内蒙古自治区旅游目的地的口碑, 塑造良好的旅游城市形象, 更能够转变成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资本, 从而为广大的消费者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这是塑造蒙古族文化旅游形象的核心, 也是最基础的工作。这一层次主要面向大众市场, 营造蒙古族文化大的环境背景, 从直观上带领旅游者感受文化的氛围。
服饰文化。蒙古民族服饰的发展, 是反映蒙古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标志。蒙古族服饰以自己独特的款式风格和精湛的制作工艺, 立于我国乃至世界服饰之林而经久不衰。它是蒙古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当今,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审美观念的提高, 蒙古族服饰也越来越新颖、别致、多样化。蒙古族服饰以及配饰可以用来参观展览也可以由旅游者亲自穿戴来感受体验, 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
饮食文化。蒙古族饮食与草原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突出特点是“肉食”和“奶食”。手把肉、烤全羊、风干牛肉、羊背子、奶皮、奶豆腐、黄油、奶油、奶酒、奶茶等各类食品和饮品都反映了草原上游牧民族的饮食风格。旅游者通过品尝极具地方特色的餐饮美食既丰富了旅程更加深了对蒙古族文化的体验。
蒙古包文化。蒙古包是千百年来蒙古族人民极富游牧生活特色的居室建筑样式。蒙古包式住房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值得提倡的绿色无污染的环保建筑设计。旅游时入住蒙古包可以使人与自然相衔、相融, 旅游者可以更深入的感受蒙古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感受蒙古包“尚白、尚圆、尚日月”的审美视觉。躺在蒙古包里, 忘却了烦恼和忧愁, 思绪飘飞到草原的深处, 幻想自己游牧在密草林中, 逃离城市的喧嚣与纷争。
礼仪文化。蒙古族独特的民俗风情、礼仪讲究可以为旅游者提供广泛的欣赏内容。如洗三朝、剃发礼、骑马仪式、下马礼以及传统的婚姻形式等, 都能够让旅游者更进一步的贴近蒙古族人民的生活, 感受蒙古族人民千百年来传统不变的礼数, 并受到额外的学习教育。
2 培育专项产品层次
培育专项文化旅游产品, 吸引真正的文化旅游者, 塑造高品质的文化体验, 提升地区旅游形象, 同时支撑蒙古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这一层次针对特殊的需求市场, 满足高品质的体验追求, 同时创造更好的收益。
艺术文化。蒙古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用蒙古语创作了许多民间故事、传说、史诗。蒙古族的乌力格尔, 艺术表现形式特别, 取材广泛生动;蒙古族长调民歌, 曲调悠长、旋律舒缓, 自由高亢;蒙古族的筷子舞、顶碗舞、安代舞、马头琴、四胡、火不思、三弦等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为各族人民熟悉和喜爱。游客可以通过参与、学习加深体验的层次, 感受草原上欢乐祥和的氛围, 满足了旅游者对于美的追求和享受。
那达慕文化。那达慕文化是蒙古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遗产中, 综合性反映蒙古族文化面貌的文化类型。由于蒙古族长期在自然环境中与恶劣的天气和凶猛的野兽斗争, 使他们重视身体的强壮、机敏和灵活, 由此而形成了独特的竞技文化。骑马、射箭、摔跤是传统的“男儿三艺”, 强调力与美的结合;鹿棋、蒙古象棋、布木格是智慧的象征, 这些文化不仅可以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更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娱乐性。
宗教文化。宗教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从早期的萨满教到后来的藏传佛教, 都深刻的渗透在牧民的思想意识和物质景观中。内蒙古现存的地面文化遗存是大量的塔及寺庙, 大昭寺、小昭寺、席力图召、五当召、美岱召、百灵庙等寺庙建筑是蒙古族宗教信仰的现实写照。以此开发专项旅游产品可以满足更多文化人士的需求。同时对于大众旅游者也有很高的教育意义。
3 提高大众内涵层次
大多数旅游者来到内蒙古大草原多数会选择大众性的旅游产品, 因此在各类原有的旅游产品中挖掘并加入文化内涵, 将大范围大幅度的提高文化的渗透性, 满足文化覆盖的需求。这一层次的开发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蒙古族文化的精髓, 通过与原有旅游产品的结合渗透到大众旅游产品中。旅游者在参与此类旅游项目的同时, 不仅可以增加体验的价值含量还可以接受学习和教育, 并起到传播蒙古族文化的作用。
马文化。对于游牧民而言, 无马难成族。蒙古族的历史是从骑马开始的, 蒙古族文化是在马背上创造的, 马是草原上主要的交通工具。蒙古族素有“马背民族”之称, 马是蒙古族游牧生活和生产中的得力助手, 是民族生命力的代表。蒙古族自称“马背上生、马背上长”。蒙古人喜马、爱马, 生活中贯穿着大量与马有关的事物。策马扬鞭奔驰在草原上, 不禁让我们想到了千年前驰骋疆场的各路英雄豪杰, 胸中顿时骤然起敬。
敖包文化。蒙古民族的信仰千百年来都没有改变过, 对天地山川、对日月星辰、对风雷雨雪、对世间万物, 蒙古人始终愿意相信与崇敬, 始终愿意顶礼与膜拜, 不敢稍有懈怠。在蒙古高原上, 凡是在有纪念性或者风景优美的地方, 尤其在山坡高处, 常常会有敖包。蒙古族祭天、祭地、祭敖包等祭祀活动, 客观上反映了蒙古人对自然生态规律的认知和把握。祭祀的文化和礼仪通过开发可以有助于旅游者对自然的认识和保护, 增加对蒙古族祭祀文化的认识和学习, 感受特色祭祀所带来的灵魂的震撼。
蒙古族文化旅游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 如何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如何实行差异化竞争, 就需要通过一种让消费者身在其中并难以忘怀的体验来增加产品的经济价值, 找到自身独特的卖点, 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邹统钎.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年.
[2]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1999年:133-146.
[3]刘敏, 石学勇.体验经济与内蒙古草原旅游开发[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年第18卷第5期:128-131.
[4]皮平凡.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产品开发探索[J].学术交流, 2005年第2期:66-69.
[5]谢彦君, 彭丹.旅游、旅游体验和符号----对相关研究的一个评述[J].旅游科学, 2005年第19卷第4期:1-5.
[6]孙芊芊.试说草原民族文化旅游与旅游产品的开发[J].内蒙古艺术, 2006年第1期:80-81.
[7]B·约瑟夫·派恩, 詹姆斯·H·吉尔摩.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年:35-49.
蒙古族经济 篇2
区域经济增长是数量扩张和质量提高两个方面的整合和统一.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内蒙古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在高速度增长的.背后却是要素利用的低效率.提高内蒙古经济的增长质量需要从改善供给和扩大有效需求两个方面着手.
作 者:赵秋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北京,100872 刊 名: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WEST ECONOMIC FORUM) 年,卷(期): “”(5) 分类号:F061.5 F061.2 关键词:内蒙古 经济增长质量 区域经济增长方式
内蒙古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篇3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项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资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弃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型的和一次性的,是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便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从而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1、循环经济彻底摈弃了“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环保思路“资源——产品——污染达标排放”是环境保护沿袭几十年的做法。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有很多弊端。而循环经济则是推进环境保护全过程,从废弃物的“末端治理”转向在生产和消费的源头控制废弃物产生的“管端预防”为主,配合废物回收再利用和减量化方法,形成一套系统的避免废物产生的机制,将使内蒙古环保的思路、方法从根本上得以改变。
2、循环经济以资源深度开发为主线构建产业群,延长产业链,彻底摈弃了目前以部门、行业分割构建产业状态
物质和能源的不断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这要求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对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同时又要求把不同类型企业联结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形成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循环,使一家企业的废气、废热、废渣成为另一家企业的能源和原料。同样这种循环还可以在更广大范围内进行,如一、二、三产业之间,从而延长产业链,使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从某种意义上讲,内蒙古伊利、蒙牛的迅速发展,其实质就是立足于内蒙古资源的一种循环经济符;从另一角度看,这种延长的产业链也就意味着延长经济周期,面对市场经济波动时,由单纯政府干预熨平周期转向企业和产业内部的自动调节来抵御市场波动。
3、循环经济将经济发展的主导性与环境安全性结合起来,真正实现经济与社会的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
循环经济首先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在对待环境问题上充分考虑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不再像传统工业那样把环境当作“取料场”和“垃圾场”,而是将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护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生产中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
4、循环经济明确了内蒙古“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为解决自身与环境和谐共处的一种发展思路,其核心是找到一种更加有效利用资源的道路。循环经济的内涵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载体、途径。它使可持续发展由宽泛的概念落实为一种清晰、直观、具体可操作性的模式。
三、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
1、循环经济型企业
这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能源在各个工艺间、各生产环节间的循环,达到企业内部的资源高效利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资源与环境成本。
内蒙古黄河工贸集团是自治区企业根据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生产,取得良好效益的典型。集团以煤焦综合利用为纽带,将原煤精洗变成精煤用于炼焦,焦化生产的焦碳用于炼铁,原煤洗选后产生的煤矸石和煤焦、炼铁用的煤气用于发电和生产硅酸钠,炼铁水渣和发电产生的粉煤灰用于生产水泥,“以水泥带动企业发展,以焦化、煤气发电降低水泥生产、铁成本”,整个生产过程几乎没有废弃的东西。黄河工贸集团的循环经济模式既治理了污染,保护了环境,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1亿元,实现利税5005万元,2003年1——9月,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利税10894万元。
黄河公贸集团的成功经验表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企业只要引入循环经济模式,就能解决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实现环保与经济双重效益,这对于煤炭、天然气、稀土及其它矿藏丰富,能源及重化工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的内蒙古来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这一模式也可以推广到农牧区,建立循环经济家庭农场、牧场,在这一方面自治区已有非常成功的实例。
2、循环经济型工业园区
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设计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它依据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方式,着眼于组织结构创新,着力于园区内生态工业链建设,使上游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成为下游产品的生产原料,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达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丹麦的卡隆堡工业园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园区的主体是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板厂。电厂向炼油厂和制药厂供应发电过程中需要的蒸汽,炼油厂产生的火焰气通过管道供给石膏板厂用于石膏板生产的干燥,炼油厂的脱硫汽供给电厂燃烧。这种生产模式通过贸易方式利用对方生产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自己生产中的原料,不仅减少废物量的产生量和处理费用,还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形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内蒙古现有工业园区几十个,但相当部分园区内的企业并非有机的群聚,而是无机的杂合,对于资源的循环利用很少顾及,不能形成工业生态链,导致新设立的工业园区重入老工业园区生产——消费——污染的困境,因此,从这一角度引入循环经济在内蒙古显得尤为重要。
3、区域循环经济
区域循环经济是把资源“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作为区域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生产力布局的重要指导方针,通过大力发展循环型企业,循环生态工业园、生态农业、循环城市等措施,使区域内生产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产业内部与产业之间乃至整个经济系统最大限度地高效循环地利用资源,降低污染物排放,促使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化转变,增强竞争实力,获得最大的可持续发展效益。目前,国家已开始实施区域循环经济计划,2002年5月,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批准贵阳市为我国建设循环经济城市试点城市,命名为“中国环保一号”项目。2003年9月,辽宁省召开发展循环经济论证会,老工业基地辽宁省正式被国家环保总局确保为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省份。2003年11月,江苏省也正式把循环经济作为本省发展目标,力争在10年内基本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机制和框架。
虽然内蒙古与上述省份在地理区位、自然环境、资源、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程度等方面有所不同,但有几点是相同的:环境污染严重,依靠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城市,传统工业比重较大等,因此,尽早启动区域循环经济规划是非常必要的,早规划就能早行动,在21世纪的两大潮流——知识经济与循环经济中,内蒙古才不至于被别人抛在后面。
四、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
1、大力宣传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各企业管理人员要树立循环经济观念,广大人民群众也要树立节约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的思想意识。
2、由政府出面,组织企业界、科研部门、大学的专家学者开展循环经济调研,就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的方向和重点领域进行专题研究,在掌握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明确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性,研究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和启动机制,提出内蒙古发展经济的目标、原则和对策思路。
3、开展循环经济的规划工作,在规划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循环经济首先应当在呼市、包头、乌海等大中城市和高耗能、高污染的资源型工业园区企业进行;
重点领域是冶金、化工、发电、采矿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要分地区、分行业、分企业,提出“三废”零排放、微排放、达标排放的具体要求,并且要随着内蒙古未来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逐渐增强力度;开展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法规和政策制定工作。
蒙古族经济 篇4
兴蒙蒙古族乡是云南省惟一的蒙古族聚居乡,于1988年建乡,全乡辖区面积4.77平方公里,是一个农业乡,2007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3744元。兴蒙乡交通便利,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民族文化之乡”“歌舞之乡”“建筑之乡”和“甜瓜之乡”。2007年全乡总人口5620人,少数民族人口5473人,农业人口5409人;农村劳动力3759人,从事第一产业的有2410人,从事第二、三产业的961人[1]。
对此,当地政府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一)加快经济发展。着力培育和发展壮大支柱产业,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向优质高效发展。继续做好“甜瓜”“蔬菜”“烤烟”三大农业支柱产业发展。一是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技种植水平和市场意识。二是着力引进、试验、推广新的优良品种,做好设施农业的项目开发储备工作。三是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农业生产的物质供应,产品销售及技术服务工作,促进农业发展。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一是继续加强水害治理。二是实施人畜饮水工程。三是解决农村行路难问题,加强乡村道路建设。四是实施了60余户农村民房地震安全的加固改造工程。五是结合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实施了“三圣宫古文化建筑”及附属工程一期工程的建设。
(三)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高度重视教育发展,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教师整体综合素质以及教育教学质量。认真开展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同时做好民政工作,落实各项优抚政策。
二、兴蒙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洪涝灾害严重。乡村公路、街道建设不到位,脏、乱、差问题突出。医疗、文化、教育条件较差,全乡社会公共事业发展落后。
(二)人才培养和引进问题。兴蒙乡党委历来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兴蒙乡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优秀人才,但由于历史及种种原因,兴蒙乡文盲半文盲人数仍占很大比例,严重制约了兴蒙“科技兴乡”的发展战略。
(三)农村居民增收困难的问题。虽然兴蒙乡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优化,甜瓜产业、饮食服务业不断发展,但由于今年物价不断上涨,群众增收难问题仍然成了兴蒙乡最大、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四)民族文化发展问题。兴蒙乡是云南省惟一的蒙古族聚居乡,其近800年的历史和独树一帜的民族风情和传统文化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者。因此,要巩固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基础,将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作为兴蒙乡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一是继续实施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建设,进一步挖掘、搜集、整理兴蒙乡民俗、民间文化和历史文化,继续对三圣宫进行修缮建设。二是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逐步推动民族民间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制作和销售。三是加强对旧有民居、民族语言、服饰、民风习俗等的保护开发,对“喀卓”语言展开整理、保护和传承工作。四是积极创作反映民族地方特色的文艺精品,加强民族对外交流和宣传,全面展示兴蒙民族乡的民族特色。
三、对兴蒙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兴蒙民族乡新农村建设。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推进兴蒙乡新农村建设。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公条件,实现乡村道路全面畅通。推进人畜饮水工程改造和改建,解决人畜饮水安全质量问题。加强卫生设施投入,改善乡村卫生条件。
(二)夯实基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兴蒙乡是典型的农业乡,农业是全乡经济的基础。坚持把农业放在工作首位,以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做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在全乡尽快形成以烤烟、蔬菜、甜瓜及其他经果特色农业为主导的三大生态农业产业。
(三)大力发展民族文化特色产业。加大对外宣传,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一是充分挖掘、整理、传承、创新、提升民族文化。二是对供奉蒙古族三位祖先的圣地,历史文化展馆和国内外游客游览的“三圣宫古建筑群”进行改造、修缮。三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出南方高原蒙古族品牌,同时强化全乡群众发展文化旅游意识,保持传统民族文化生活和习俗特色。
(四)大力实施科技兴乡、人才强乡战略。着力培育新型农民,加强科技推广和技术创新工作,加大对实用科技的推广和普及,依靠人才推动兴蒙乡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四、结语
通过对兴蒙乡的实地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兴蒙乡的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在实际中还存在各方面的困难和不足,但笔者相信,随着兴蒙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发展和竞争意识的增强,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兴蒙乡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将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蒙古族经济 篇5
摘 要:当前,无论是国家整体还是就内蒙古自治区而言,经济发展的步伐逐步放慢,尤其是内蒙古。从前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选择“高能耗、高污染”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GDP的增长。然而,事实证明,这条路越来越难以为继,要想促进经济增长就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的点。“一带一路”是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是作为中国西北之窗的内蒙古的机遇。“一带一路”不仅仅是国家的宏观政策,也可以作为内蒙古经济与贸易增长的新的立足点,本文就“一带一路”对内蒙古经济贸易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展开论述。
关键词:一带一路;内蒙古;经济贸易
一、引言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由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的战略构想。旨在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与沿线各国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2015 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正式发布,从此,一带一路被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之中。“一带一路”对外涵盖东亚、中亚、南亚、西亚、东南亚和中东欧等国家和地区,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一路一带”是推动和平发展的大国方略,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有助于亚洲及其他地区相关国家通过合作促进共同安全,有效管控分歧和争端,走上和平发展之路。“一带一路”提供的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发展平台,坚持合作共赢,追求共同发展,倡导平等对话,尊重道路选择;既欢迎沿线国家自愿平等参与,也欢迎域外国家为本地区发展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一带一路”对内涵盖范围包括1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蒙古作为中国的西北之窗,其对外贸易能够享受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但同时亦要承担所面临的挑战。
二、内蒙古经济贸易发展现状
(一)生产总值迅速增加。内蒙古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2000年――2012年,连续13年经济增长率都在1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2003――2008年连续五年经济增长率甚至超过了20%,这种情况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都是十分罕见的。就经济总量而言,2009―2015年间,内蒙古省内生产总值总额增长了4.55倍,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96倍。
(二)贸易规模迅速扩大。2009年-2015年间,内蒙古对外货物贸易总额增长了1.47倍,出口额增长率1.59倍,进口总额增长了1.37倍,贸易逆差在逐渐的收窄,各进出口额如表1.2所示。贸易伙伴从2009年的158家增加到2014年的178家。2009年贸易额前五位的国家分别为:俄罗斯联邦、蒙古、日本、韩国、美国;2014年贸易额前五位的国家分别为:蒙古、俄罗斯联邦、美国、韩国、日本,2014年内蒙古地区与蒙古国的贸易额是2009年的3倍。
同时,相比2014年,2015年的进、出口总额均有所下降,但综合历史数据来看,内蒙古进、出口贸易总量都实现了快速增长。
(三)贸易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伴随着2009年到2015年贸易额的迅速增长,贸易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根据行业贸易数据显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进出口额增长最为强劲,2015年比2009年增长了394.76倍,2015年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进出口总额为:115亿美元,占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的0.9。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出口额为:1.15亿美元,占全区外贸出口总额的2.1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进口额为0。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的进出口额,2015年比2009年增加了3.27倍。2015年有色金属矿采选业进出口总额为:29.23亿美元,占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的22.85%。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出口额为0,有色金属矿采选业进口额为29.23亿美元。2015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进出口总额为5.79亿美元,占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的4.53%,进出口额从2015年降低为2009年的42%。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出口额为0.44亿美元,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进口额为5.35亿美元。文化艺术业的进出口额占比虽然较小,但增长速度较快。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进出口额占比和增长速度稳步提升。
根据行业贸易数据分析可知,内蒙古地区的贸易不再以工矿产品、土特产和农牧业产品原材料为主,正在经历由原材料转向初级加工品的过程中,高新技术产业正在迅速增长,但由于体量较小,现间段在进出口贸易中占比依然很小。
三、“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的北部边疆,横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接邻八个省区,东西直线距离2400多公里,南北跨度1700多公里,总面积是118.3万平方公里。与俄罗斯、蒙古国交界,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决定了内蒙古在“一带一路”的四条线路之一的中俄蒙经济带中地位举足轻重、不可替代。全区现有18个口岸,对俄开放的口岸共有6个,对蒙古国开放的口岸有10个,有2个国际空港。
(一)机遇分析
1、去产能促转型。在过去依靠资源的快速发展中,内蒙古地区集聚了部分过剩产能。新兴产业发展相对缓慢,造成近年来经济增长乏力。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加强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推动煤炭、钢铁、优势机械、装备等优质产能“走出去”。努力培育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加快地区经济转型升级。
2、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内蒙古紧邻俄罗斯和蒙古,农牧资源丰富和自然资源丰富,我区乳业和绒业是相对蒙俄的优势产业。内蒙古是全国最大的乳品生产基地,伊利、蒙牛乳业占有全国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与蒙俄加强贸易合作,提高在蒙俄的市场份额。鄂尔多斯羊绒的质量和品牌在国内羊绒行业中遥遥领先。利用其完善的服务体系和低成本优势,加强与蒙古的合作。鼓励并支持企业在蒙俄建设生产基地,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拓宽企业国际市场份额。
(二)挑战分析
“中蒙俄经济走廊”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前期投入大,建设周期长,投资资金回本慢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典型特征。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中蒙俄各国发展程度,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不同,在推进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中存在法律制度、监管体系、税务、技术标准等规范方面的差异、这些现状都将成为内蒙古与日剧增在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遇到的挑战。
由于内蒙古深居内陆,受地形所限,执行政策灵活性较差,因此,该地区对外贸易存在极大的不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此外,关于对外贸易的许多规章制度仍待完善,一些政策在执行时并没有落实到位,从而削弱了国家对该地区外贸易扶持的力度,影响内蒙古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
参考文献:
简析明清时期蒙古的农牧经济贸易 篇6
关键词:明清;蒙古;农牧经济;贸易;朝觐
中图分类号:K2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017-02
北方少数民族单一的游牧经济在一定程度上需农耕经济的补充,主要以两种方式来完成:一是表示对王朝归属关系的朝觐,朝觐原则上要赏赐,也就是通过接受赏赐获得一些补充。在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根据边疆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朝觐”制度便是其中有效的措施之一。《礼记·乐记》载:“朝觐,然后诸侯知所以臣。”这是朝觐的目的所在[1]。但是在明清时期,蒙古的朝觐较为频繁,且人数不断增加,使朝觐发展成为补充游牧经济的一种特有的形式。清代蒙古王公的朝觐制度,是清朝规定的内外蒙古王公、呼图克图等每逢年节入京觐见皇帝、瞻仰圣颜的一种制度,来京者要给皇帝带来贡品以示恭顺,皇帝则给予一定数额的赏赐。朝觐是轮班来朝,年年如此[2]。早在顺治八年(1651年),清王朝制定了喀尔喀贡使赏例:“一等者蟒缎一匹,帽缎一、彭缎各一匹,毛青布二十四批。随从二人,各毛青布六匹。次等者补服缎、彭缎各一匹,毛青布十六匹。随从一人,毛青布六匹。三等者彭缎一匹,毛青布八匹。随从一人,毛青布四匹。”[3]从赏赐物品上不难看出,都是游牧经济所不能生产的物品,所以朝贡者对每次的贡品的数量、人数尽可能增加,以便获取更多的赏赐。后来清朝对喀尔喀的朝贡、班次、人数、赏赐都进行了调整,但是不管怎样,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喀尔喀蒙古游牧经济。为了表现对入朝觐见者的特殊恩惠,清政府向年班来京的蒙古王公依据爵位给予不同等次的“廪饩”,作为路费食宿费用,到京后还有隆重的筵宴和丰厚的赏赐[4]。赏赐的都是游牧经济短缺的物品,所以朝觐不仅刺激了物品交流,还进一步强化了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的互补性特征。二是纯粹为了补充单一游牧经济而产生的经济贸易活动。北方民族对中原地区开放市场的要求始终未断,其主要原因是北方地区的单一的游牧经济急缺农耕产品、手工业物品,需要抢掠或是互开设贸易市场来获得。
明清时期,北方的贸易形式不仅是朝贡,还有马市和民间贸易等多种形式。抢掠、市场贸易、朝觐——哪方面发生频繁,都是由实际势力决定的。北方民族对中原地区的经济贸易交流始终是断断续续,可以说一直不那么顺利。下面分析明清时期经济贸易的状态。
第一,市场交易是北方民族经济补充的重要环节,中原地区的物质条件比北方地区相对富裕,相对于北方,对游牧经济的需求量不太明显。中原地区气候湿润,适合稻谷生长,冬天不冷,比较适合人类的生存发展。蒙古地区冬天寒冷,频繁发生雪灾,夏天炎热,干旱天气长,不太适合农业的发展,物资生活贫乏,所以需要农耕经济的补充。在大多数明朝官员的眼中,贸易并不重要,因为明朝不需要“夷虏”的任何东西,而“夷虏”却不可避免地总是需要明朝的东西,且当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会变得不安分甚至对边疆安全造成威胁。包括蒙古人在内的外族部落,需要的物品主要包括食物、纺织品(平民所需的棉布和贵族所需的丝绸及丝绸衣服等)、日常生活用品、药物及其他手工业制品,在开市方面比较主动;而明朝却是处于被动状态。明朝从蒙古地区输入的最重要商品即马匹,而且,我们发现这恰好满足了明朝对马匹的需要。兹拉特金的观点是:“整个明代,明蒙关系一直建立在明朝无力或不愿收买东西部蒙古带来并希望出售全部马、牛等畜生的基础上。”[5]
明朝感觉到女真进京朝贡多是贪图贸易,而非为了向皇上致敬:“今辽东境外女真野人诸卫,多指进贡为名,往往赴京营私,且当务之时,劳扰军民供送。为此明朝规定:如为传报消息,可以在任何时候来京,若是袭职等事,许其一年一朝,或三年一朝,不必频数。其有市易生理,听于辽东开原交易,不必来京。”[6]蒙古朝觐,我们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其在边境地区和到达京城之前都进行过贸易。正统三年(1438)正月戊子,瓦剌脱欢又遣人来朝。上敕大同总兵官曰:“令正使三五人赴京,所贡马驼令人代送,其余使臣、从人,俱留止大同,并脚力马给与刍粮,听其与民交易。”[7]
喀尔喀蒙古与1636年被满族征服的内蒙古各部相比,直到1688年因受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入侵而归降清朝的50多年间,在漠北地区还保持着某种程度的独立性。在清朝方面的记载中,1635年(天聪九年),地处喀尔喀最东部的车臣汗硕垒和内蒙古的乌珠穆沁、苏尼特等部的部长一起向清朝上书通好并贡驼马[8]。处在喀尔喀中部的土谢图汗衰布,于1637年(崇德二年)也同车臣汗一起首次向清朝上书通好,并于第二年献上驼马、貂皮、鸳羽和俄国枪支等[9]。努尔哈赤认识到争取喀尔喀各部的重要性,也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极力促成满蒙联盟。拥有喀尔喀西部领地的扎萨克图汗素巴等,由于在1638年(崇德三年)因掠夺内蒙古的归化城,受到清帝的亲征,是向清朝朝贡的三汗中最晚的一个[10],此后双方使节来往不断。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贸易都与朝贡体系相联系,但毫无疑问,与朝贡体系并存的贸易量是相当大的。
第二,经济贸易中存在严重的不平衡问题,这也是其交易不能维持太久的原因之一。也就是说,交易双方都有不满意对方、容易引发矛盾的问题。虽然有些朝代鼓励开市或采取一些措施,但中原地区的商人确实不擅长与草原民人进行贸易。对经商手段丰富的中原民族来说,长时间进行不等价交易很容易产生不满,甚至一定程度阻碍贸易经济的继续发展。刘茂才在论及唐代时提道:“突厥人因为头脑简单和缺乏经验,而无法通过唐朝的和平贸易来满足自身需求,取而代之,他们选择了抢掠这一更为容易的方法。”[11]北方民族朝贡者远非汉族商人的对手,可以想像,其在交易中会经常吃亏,以贱易贵。所以明政府多次下令,要求双方公平交易。成化十年(1474),巡抚甘肃右副都御史上奏:“往年番人与我军民贸易,彼此相安。近年边臣多使人劫诱到营,折阅物价,以贱易贵。致使番簇(族)衔忿,甚至引刀自刎,殊失怀柔之道。”他建议:“令与两平交易,违者俱发充军。”[12]
明朝规定,所有汉人与外族人之间的交易,都要遵循公平原则,不仅在会同馆,在其他贸易场所也是如此。例如,宣德元年(1426),敕肃州都督曰:“比闻外夷以羊马来与军民为市,尔宜戒饬下人,必准时直,不可抑买财者人之心,若亏其直,则沮向慕之意。”[13]正统四年(1439),瓦剌使团将至,榜戒军民人等“与之交易,假毋增溢”[14]。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样的不平等交易及外来的商业贸易的刺激下,北方草原单一的游牧民族的农业和手工业得到初步发展(虽然发展的水平不高),在蒙古社会体系中有了牧民商人这一新的社会阶层。虽然小规模的农业和商业在蒙古地区得到了初步的发展,但由于自然环境的原因,其规模很难与南方的汉民相比,与汉民的贸易仍是不可缺少的。
第三,北方民族未能发展多元经济的原因,主要是自然环境所致。在古代北方草原,作为多元经济的基础——农业和手工业的不发达始终是制约多远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始终未能解决。北方游牧民族过着“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的游牧生活。马长寿在《乌桓与鲜卑》一书中说:“乌桓人自然而然养成一种能够经营农、牧、猎三种经济活动,但三种之内农业为主。”[15]他们的农业是河流附近或湿地的农业,主要是靠天种地,受环境的限制,没有发展到大规模的灌溉农业。
北方“兀鲁斯”国力旺盛时候,就抢掠邻国;势力一般的时候依靠朝觐进贡或民间市场贸易获得生活用品;各部落军政势力比较弱小时,就靠归附对方解决农耕贸易问题。
蒙古族经营的商品主要是“马”和“弓箭”,以此从中原获得经济补充。在很多情况下,“蒙古发动袭击和边境冲突的原因都是因为经济交流的断绝,而不是为了征服”[16]。明清时期蒙古各部势力无法与13世界成吉思汗时代相比,俺达汗对明朝态度的转变,与他的实际军政势力有直接的关系。蒙古俺答汗认为:“抢掠对于上层贵族而言,获益不大,因为抢掠无法代替贡市,且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危险性。”[17]当市场贸易和抢掠都不成功时,他们就会选择“进贡”的方式维持经济补充。“这些所谓的‘夷虏几乎不认为自己臣属于明朝。再者,明朝回赐物品的价值远远大于其进贡物品,有时候,这些‘夷虏甚至认为,明朝的这种回赐是在向他们履行纳税义务,因为他们保卫了边境地区的和平”[18]。到了清初,沙俄的势力威胁到中国北疆,这种说法就更显得有理据了。
从努尔哈赤起兵伐明至清统一漠西蒙古,清朝的一些政治经济制度对蒙古的经济补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各蒙古的统治,清朝统治者采取了联姻、推行后金法令、确立盟旗制度、尊崇喇嘛教等一些列措施,同时在经济上推行一些优惠政策,强化朝觐制度,这使蒙古的经济获得了很好的补充。
参考文献:
〔1〕〔2〕〔4〕红霞.清代喀尔喀蒙古王公的朝觐制度研究[C].内蒙古民族大学,2010.
〔3〕清圣祖实录(卷五四).
〔5〕〔16〕〔17〕〔18〕亨利·赛瑞斯.明蒙关系──贸易关系:马市(1400-1600)[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26,7,3,7.
〔6〕明英宗实录(卷58)[M].明实录抄?满洲篇二.正统四年八月乙未条.64.
〔7〕明英宗实录(卷38)[M].明实录抄?蒙古编二.正统三年正月戊子条.503.
〔8〕祁韵士.皇朝藩部要略(1839年本卷3)[M].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1788年本卷53).
〔9〕皇朝藩部要略(卷3)[M].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45).
〔10〕皇朝藩部要略(卷3)[M].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61).关于此札萨克图汗侵入归化城一事,是他率商队来同归化城的汉人进行贸易,被误传到清廷.近藤出版社,1972.320一332.
〔11〕刘茂才.东突厥史料(二卷)[M].426.
〔12〕明宪宗实录(卷131)[M].明实录·藏族史料抄.成化十年七月辛未条.265.
〔13〕明宣宗实录(卷18)[M].宣德元年六月癸亥条.
〔14〕明宪宗实录(卷59)[M].明实录?蒙古编二,.正统四年九月乙丑条.601.
〔15〕林干.乌桓与鲜卑[M].东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蒙古族经济 篇7
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
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输出基地,在新的经济接续动力尚未形成前,一定时期内,全区经济增长与投资品外部市场需求高度关联。经过2013年一年的调整磨合,目前主要投资品需求增势基本平稳,但由于国内外经济复苏基础依然脆弱,新的增长动力源尚不明朗,能源类产品需求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并受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由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过渡对能源需求递减的影响,下一阶段我区能源需求水平能否持续扩张还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最新数据表明,今年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中的产成品库存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仍位于50% 的临界点之下,表明市场需求扩张动力总体仍显不足,整个外部市场并没有复苏,这对于以区外市场为主导的内蒙古经济而言,是一个长期性的考验。
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
经过多年发展,内蒙古已经形成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但由于传统低附加值产品占比过大,内蒙古结构性矛盾甚为突出,经济极易受市场和调控政策的影响。新世纪前十年,在外部市场和国家政策利好背景下,以自然资源开采和粗加工为主的“短平快”产业使得全区投资品“产销两旺”,短期内快速提高了我区经济增长水平。但当前在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条件双重约束下,全区能源类产品低端产能过剩日益凸显,经济增长潜力受到极大限制。2013年以来,内蒙古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一直保持在 -3.5% 左右的历史低位,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产品出厂价格指数降幅最为明显,仅为 -10% 左右。当前,七成以上企业认为消化目前的过剩产能需要3年甚至5年以上时间,表明多年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已至爆发期。另一方面,由于土地、资金两大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市场化,我们的产能过剩与市场经济国家出现的产能过剩有着不同的含义,后者可以通过市场调节来自动解决,前者则需要对要素价格的改革和国企改革来逐步化解,而这不是一个短期内可以完成的任务。所以,尽管结构性改革能够为经济带来一定的上行动力,但短期的正面效应不会太明显,一定时期内,全区经济增长预期难现乐观。面对影响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如何在传统资源型经济基础上加快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经济结构实质性调整,如何发掘和利用好新的增长点是自治区2014年面临的关键问题。
全社会资金总供给充裕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高企矛盾短期难以缓解
2013年以来经济领域的一个突出矛盾是实体经济中资金供给总体充裕和融资成本高并存,根本原因在于资金配置扭曲致融资价格高企。2014年1月全国社会融资规模2.58万亿元,创下历史新值 ;人民币贷款增加1.32万亿元,同比多增2469亿元,远超预期。1月份新增贷款1.32万亿显示了市场旺盛的贷款需求,但考虑到经济放缓、投资持续回落的经济基本面,表明流动性投向存在严重结构失衡,货币流动性增量中相当一部分资金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众所周知,2014年是地方政府的偿债高峰,同时也是企业债券偿债高峰,但在经济、投资下滑,财政收入、企业利润承压之下,预计今年还款任务较为艰巨,偿债压力大幅增加。可以判断,强劲贷款需求中或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地方政府或企业“借新还旧”与“借短还长”,全社会债务水平的急速上升必将进一步推高市场利率水平。另外,由于很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出现了大量资本抽离实体经济的“去实业化”现象,实体经济部门流动性更趋短缺,进而推高整个社会融资成本。由此,社会融资成本明显超过实体经济平均利润率,将进一步影响实体投资、资源品投资等领域的融资规模和投资效益,也将给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带来预期隐患。
产业升级短期缺乏创新引擎
目前,随着传统市场空间日渐狭窄,传统能源、资源红利开始呈减弱替代之势,未来伴随着能源资源需求的调整,全区资本存量增速将逐步回落。因此,从经济要素角度来看,科技创新必然成为我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所在,而且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创造出新的市场、拓展出新的领域,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面对全球以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面对传统产业与互联网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合、广泛连接,内蒙古实体经济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产业转型升级缺乏强劲动力。2012年,内蒙古规模以上企业建有研发机构的比例不足20%,具有产业特色的高水平研发机构数量偏少,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尚属空白,294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我区仅有2家,全区产业创新支撑能力明显不足。另外,科技管理和评价等体制机制不健全,全社会技术创新的氛围不浓等也极大地削弱了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受此影响,新世纪以来,产业升级缺乏带动力量,粗放型增长模式没有发生实质改变,全区物化要素投入效率持续走低,2012年,内蒙古每增加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所需固定资产投入由2001年的2.84亿元增加到7.69亿元。未来,这种单纯依靠传统要素低成本优势形成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这要求内蒙古必须加快由要素投入型经济向创新驱动型经济转型,把实体经济创新能力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增强转型发展动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蒙古族经济 篇8
一、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2012年, 内蒙古80个旗县 (市) 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260.11亿元, 占全区的比重较2007年提高6.1个百分点, 生产总值超100亿元的县域34个;超50亿元的县域64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额达到519.5亿元, 与2007年的163.8亿元相比, 增长了3.2倍, 占全区的33.46%, 其中:超1亿元的县域有74个, 超5亿元的县域有29个。在第十一届中国西部百强县市中, 内蒙古有17个旗县 (市) 名列其中。西部百强县市前10名中内蒙古有4个旗县 (市) , 前50强中有13个旗县;准格尔旗排名第1位、伊金霍洛旗排名第3位、鄂托克旗排名第9位、霍林郭勒市排名第10位。此外, 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还分别跻身于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 分列第12位和第29位。
2.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从产业结构上看, 县域经济在总量不断扩张的同时, 产业结构也逐步优化, 县域三次产业的比重调整到2012年的12.72:58.97:28.31。同时, 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80个县域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区的比重已达到64.34%, 拉动内蒙古县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明显, “二、三、一”的产业结构类型继续得到巩固。企业数量占全区企业总数超过96%, 吸纳就业人员占全区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75%。
3. 人均指标大幅度提高
2012年, 内蒙古80个旗县人均生产总值为56615元, 比全国平均水平多18262元, 其中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区平均水平的旗县有27个, 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旗县有41个, 分别占80个旗县的33.7%和51%。80个旗县有43个旗县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区平均水平, 有42个旗县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分别占80个旗县的53.7%和52.5%。
4. 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各旗县加快城镇建设, 增大城镇产业集聚, 使得城镇化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2012年, 80个旗县 (市) 城镇人口达到631.2万人, 城镇化率为36.3%, 其中:有44个旗县城镇化率超过全区县域平均水平, 有26个旗县超过全区平均水平, 分别占80个旗县的55%和32.5%。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经济发展水平偏低, 整体竞争能力较弱
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显示, 内蒙古仅有2个县域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 (市) , 虽然在中国西部百强县中占有17个名额, 但整体县域经济欠发达现状仍然突出。此次参与评价的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主要指标平均规模分别为:地区生产总值475.6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64070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0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2170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约10560元。内蒙古80个县域上述指标平均规模分别为:地区生产总值125.5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6615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4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695元。进一步分析, 内蒙古县域平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26.3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8.3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22.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9.7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82.34%。不难看出, 尽管内蒙古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 经济总量已排在全国中列, 人均生产总值更是进入全国前列, 但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并没有明显的跨越, 与发达地区相比较, 差距仍然十分明显。
2. 资源要素流通不畅, 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缓慢
内蒙古县域经济虽然发展快, 但经济构成主要以民营企业和小型企业为主, 形成经济规模狭小、生产要素分散、产业集聚程度不高、总体实力不强的发展状况。首先, 县域基础设施对县域资源要素流动的承载力不足。长期以来, 县域的基础设施薄弱, 尽管经济发展需求增大, 但是80个县域所辖的10214个嘎查村中, 仍有5566个没有通沥青水泥路, 通畅率为45.5%, 2012年全区行政村通宽带率仅为58%, 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87%) , 造成了交通闭塞、物流不畅、信息闭塞, 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市场的形成。其次, 县域资源流通空间狭窄。在县域发展战略上, 很多县域局限于从县域内规划产业和城镇布局, 导致了县域资源要素交流的半径过于短小, 县域与外围的资源要素交换不顺畅。再次, 县域资源吸附力不强。县域自身经济社会和政策环境优化不够, 社会服务不到位, 吸引和容纳县域外资源的能力不大, 导致了县域资源要素流通量不大, 资源要素的价值不能充分发挥。目前, 内蒙古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中, 第一产业比重仍然过大, 超过20%的有26个, 最高的达到47%。在产品异质性不强、产业趋同、科技含量低, 大路货多、精品名品少, 产品市场占有率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缓慢, 又造成县域资源要素粗放式使用, 经济效益不高。资源要素的趋利性流向, 必然导致县域资源要素向大中城市、大中型企业集中, 向发达地区转移。
3. 农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生产大县仍然贫弱
内蒙古县域的农牧业大县与全国的农牧业大县一样, 都是一些产粮和畜产品大县, 同时也都是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经济弱县, 都具有经济结构不优、农牧业基础薄弱、工业主导地位不突出的共同特征。虽然农牧业大县肩负着粮食安全和畜产品供应的国家责任, 而农牧业比较效益偏低, 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近十年间在GDP结构中所占比重下降了14.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 内蒙古农牧业大县产业结构的显著特点是低附加值的产品型结构, 所提供的大多是经济效益较低的农畜产品, 故大多数农牧业大县的农畜产品只具有数量优势, 没有真正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因此, 内蒙古农牧业大县不仅是GDP弱县、财政穷县, 而且大多数农牧业大县也不是农牧业强县。2011年新一轮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贫困旗县名单出台, 共计57个旗县, 其中国贫旗县31个, 区贫旗县26个。从粮食生产规模看, 内蒙古粮食产量前十名的旗县中, 有国贫旗县4个, 区贫旗县3个, 占到70%, 在2012年受到国务院表彰的9个粮食生产先进县中, 有6个是贫困县。可以看出, 伴随着内蒙古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 农牧业的发展没有停滞, 但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贫困仍是产粮大县经济发展现状的明显特征。产粮大县的前十位人均GDP为全区人均水平的63.12%, 人均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为全区平均水平的24.6%。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地方财力相形见绌, 由此带来的最显见的结果就是生活在贫困地区居民的钱袋子不鼓。2012年, 农村牧区居民人均纯低于全区平均水平的县域有33个, 占43.4%, 收入后十位旗县的平均收入只有3464元, 为全区平均水平的45.5.65%。在地方财政窘迫的背景下, 职工的收入也难以提高。在产粮大县中,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大约只有全区平均水平的77%。
4. 贫困面广量大, 扶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
2011年国家和自治区调整了扶贫标准, 农民上调66.67%, 牧民上调72.22%, 按照这一标准, 全区的贫困人口为266.6万人, 占全区农牧业人口的20.34%。与此同时, 新一轮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贫困旗县名单出台, 共计57个旗县, 占全区除市辖区以外旗县级行政区域总数的71.5%。其中:国贫旗县31个, 占38.75%, 区贫旗县26个, 占32.75%。在全区旗县人口排名前十位中, 5个旗县是国贫, 1个是区贫, 占60%, 人口总数达到266.72万人, 与全区贫困人口数相当。
5. 县域改革滞后, 基层政府职能不适应现实需求
在县域经济发展转型期, 县域政府的管理职能仍不完善, 一是行政管理转型滞后。政府对市场运行的干预过多, 特别是习惯于直接干预, 甚至直接参与微观经济, 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意识较弱。二是县域事业单位改革滞后。仍以准行政组织的身份出现, 仍大包大揽行政事务, 不仅使公共服务的能力退化, 而且造成县域财政负担过重、县域公共服务供给短缺的局面。三是县域政绩评价机制滞后。没有形成正确的县乡干部评价观念, 没有以是否创造了财富、为老百姓办实事、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作为衡量县乡干部的标准, 而是以GDP为核心管理干部和考察业绩, 制约县域服务职能的有效发挥。四是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需要基层政府在制度层面上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促进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 提高县域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夯实县域发展的经济基础。而县域政府承担的事务越来越多, 权力却越来越小;财权事权和管理权的不匹配使县域政府管人与管事脱节、事权与财权脱节, 造成管理职能虚化, 难以保障县域发展的需求。
二、着力壮大县域经济, 是内蒙古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 具有广褒的土地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80个县域国土面积占内蒙古国土面积的98.25%;700多万公顷耕地几乎都在县域;草原面积占71.5%;林地面积占79.5%。80个县域中, 只有4个县域没有矿产资源, 煤炭资源总量约占全区的72.6%, 有4个县域矿产资源量超过1000亿吨, 14个县域矿产资源量超过100亿吨。
(二) 贡献了一半以上的经济增长指标
2012年, 80个县域实现生产总值占全区的62.7%, 其中:第一产业占88.14%;第二产业占65.46%, 其中:工业占64.34%;第三产业占51.52%;实现投资总额占67.43%。同时, 具有扩大消费的潜在能力。80个县域人口占内蒙古总人口的69.1%,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仅占38.07%。
(三) 构筑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在县域
内蒙古拥有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的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 同时也是全国土地荒漠化及沙化最集中、生态最脆弱的地区之一。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全区国土面积的62.5%, 其中:重度和极重度的占36.7%, 退化、沙化、盐渍化草原面积占全区草原总面积的61.2%, 因此, 内蒙古也成为国家实施六大生态建设工程全部覆盖的唯一省区, 充分显示其独特的生态地位。
(四) 县域经济必将支撑内蒙古再创辉煌的发展蓝图
内蒙古党委提出了“8337”发展思路, 并出台了指导内蒙古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意见, 对县域经济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到2017年, 80个旗县市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 其中50个以上旗县市区生产总值超过百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过5亿元;县域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新增2-3个进入全国百强县的旗县市区。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从现在开始,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发展质量明显提高;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实现上述明显变化就要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提高信息化水平, 而实现“四化”的着力点必然落在县域发展上。
三、如何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一) 依靠内生经济增长动力
内源型发展理论是旨在寻求从地区内部、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推动地区发展的理论。内源型发展理论主张一个地区能否加快发展、实现长期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内生的经济增长动力。在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遇到瓶颈的时候, 从区域内部寻找发展经济的路径,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源型增长的发展轨道。内源型发展理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对现实发展实践的反思。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城市的经济和生活迅速得到发展和改善, 人口以及资本不断向城市集聚, 与乡镇及农村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 尤其在欠发达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 内源型发展理论对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非均衡发展战略
对于欠发达地区, 应采取适宜大多数欠发达经济推进发展进程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以达到“联系效应”。作为欠发达经济, 其主要稀缺资源是资本, 应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投资, 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首先政府应把社会基础设施投资视为己任, 其次应把有限的投资投入到具有战略意义和“前向联系”较大的产业部门, 促进其优先发展, 以带动其他产业部门的同步, 进而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
(三) 以产业集群形成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是指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体系在空间上集聚的现象。产业集群的形成使得产业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 集群内企业依赖于集团特点, 具有强劲的、持续的竞争优势。结构的优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力手段, 不同的产业结构代表着不同的经济增长优势。所以, 对于尚处于欠发达状态的地区、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的经济而言, 改变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产业集群是加快地区经济增长的有力抓手。
(四) 以制度创新减少发展成本
不断创新的制度是经济增长的有力保障。制度的主要功能就是规范交易秩序、节约交易成本, 增强交易主体间的信用。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取决于制度把劳动与报酬联系起来的程度, 取决于制度为生产和交易所保障的范围。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制度、特别是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制度, 是最为稀缺的资源。因此, 欠发达地区经济要取得可持续发展, 首先面临的是制度上的变革, 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四、发展县域经济要处理好的关系
(一) 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
发展县域经济, 既注重量的扩张, 更要追求质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 各地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GDP得到了大幅增长, 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增长的背后常常伴随着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显然, 这样的发展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 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好中求快, 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 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
大企业是壮大县域经济总量、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推动力量, 是强县富民的有力支撑;小企业是增加就业、活跃市场、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的源泉。两者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都十分重要。因此, 我们必须坚持大小并重、多业并举的原则, 促进大中小企业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对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大的企业, 要通过资源整合和资产重组将其培育成规模大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的企业集团, 使之成为县域经济的“火车头”, 财政收入的“台柱子”。同时, 也要采取有效措施, 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通过延伸产业链条, 细化分工协作, 着力培育中小企业梯队, 促使它们由“小”向“大”转变。
(三) 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 一方面, 要跳出县域、放眼全国, 积极实施“外向带动”战略,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通过扩大开放, 把招商引资作为实现县域经济新跨越的突破口。当前, 尤其要紧紧抓住全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 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加强与区内外大集团、大企业的经济技术合作, 吸引大集团、大企业在县域落户。另一方面, 也要努力调动县域内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充分激发自我发展的内在活力。
(四) 处理好“远”与“近”的关系
既要立足于当前, 也要着眼于长远。立足当前, 就是要认真解决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 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同步。着眼长远, 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不仅要把目光放在GDP规模的大小上, 还应该站在时代前沿, 坚持以人为本, 在科学、民主决策的基础上, 认真落实“8337”发展思路, 保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五、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 把促进产业培育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
要把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围绕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 继续培强壮大能源化工产业, 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 有色金属制造产业;推进绿色农畜生产加工基地建设, 打造一批名牌产品和无公害产品, 提升绿色食品产业竞争力;整合文化旅游资源, 突出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内蒙古县域经济要加快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集群, 以强势产业推动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 把壮大实体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 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也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实力的物质基础。只有壮大实体经济, 筑牢经济的根基, 县域经济才能实现平稳较快发展。要把工业强县作为推动跨越的第一战略, 扎实抓好国家和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建设, 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入驻园区发展。各级政府要继续做好协调服务工作, 进一步完善园区发展要素, 积极创造条件, 确保重点项目尽快竣工投产, 不断壮大实体经济, 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奠定坚实基础。
(三) 把加快招商引资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
招商引资是促进生产力水平提升直接而有效的途径, 是推动内蒙古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把招商引资作为抓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依托各级园区建设, 以新型工业化为重点, 实施园区专题产业链招商, 纵向拉长产业链条, 横向壮大产业规模, 重点引进龙头型和基地型项目, 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 引导和吸引更多大企业、大项目向园区集中。创新园区运行机制,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搞好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全程服务, 提高办事效率, 为企业和投资客商营造文明开放、宽松舒适的发展环境, 使内蒙古成为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集之地和投资热土。
(四) 把统筹城乡作为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基础
蒙古族经济 篇9
一、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时期,以黑色金属冶炼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煤气等重化工为主的工业行业中碳排放量极大。高耗能、高排碳量的重化工业在我国仍处于主要地位,而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比例为70%,煤炭消耗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占95% 以上,由此带来高碳产业碳排放居高不下。据估计,我国在2006-2030年间需要在能源部门累计投资3.7万亿美元,其74% 用于电力投资,约为2.8万亿美元。如果不采用先进的低碳技术,这些能源设施一旦建成投入使用,将在其长达15-50年的使用周期内对温室气体排放产生不利影响。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资源约束趋紧的严峻形势,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我国宣布2020年减排目标为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15%左右; 森林面积 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低碳经济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经济方式,是高碳工业化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经济方式。循环经济作为生产方式是实现低碳经济最有效的路径。因此 , 要构建以低碳为主的产业经济结构,一方面要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另一方面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要构建以低碳为主的产业结构,需要实现能源产业的清洁绿色;需要整个制造业特别是资源加工业,全面推广循环经济的生产方式,否则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将难以实现;需要从高能耗、高污染、高损害生态的非持续发展经济到资源能源消耗最少、环境污染最轻与生态损害最小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根本转变。
二、低碳变革对内蒙古产业经济的影响
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重化工基地,煤炭、化工、冶金、电力、建材等产业迅速崛起,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能力成为能源和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经济增长以煤炭为主过度依赖能源消耗,全区煤炭消耗量在全社会能源消费结构中占90% 以上,电力、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等高耗能工业占到全区能源总消耗的80% 以上,人均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一大批重点煤化工项目陆续投产,内蒙古能源消费总量仍处在刚性增长阶段,温室气体排放继续增加。能源依赖型经济发展模式必将成为内蒙古未来经济发展的掣肘。
低碳经济的发展给内蒙古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保持基于环境容量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解决经济高速发展与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摆脱对单一能源的依赖,解决经济发展与化石能源有限性的矛盾,以合理的产业结构带动非资源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低碳变革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 一 ) 低碳变革给内蒙古产业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内蒙古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给内蒙古产业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全区有13亿亩天然草原,固碳能力为1.3亿t,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亿t,林业碳汇总能力已达到7.33亿t。5.6亿亩可利用荒漠化土地,可种树1.2亿亩,种草2.8亿亩,实现碳汇12亿t。内蒙古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全区风能资源总储量近10亿k W以上,居全国首位,技术可开发量1.5亿k W,占全国的50%。全年日照可达2600-3200h,仅次于西藏,居全国第2位,具备较好的建设太阳能基地的条件。内蒙古还有大量的农作物秸秆、林木和沙产业加工剩余物、能源植物等,全区每年提供的生物质能资源超过500万t标准煤,是开发生物质能源潜力最大的省区之一。在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内蒙古并网风电装机容量占全国风电总装机的32.2%,位居全国第一;太阳能光伏并网容量为1.46万k W,成为我国重要的光伏产业基地;鄂尔多斯50MW槽式太阳能热发电项目、赤峰、毛乌素、奈曼旗等地纷纷建设生物质发电项目、生物液体燃料的技术研发,成为内蒙古发展低碳经济的天然优势。适应低碳经济要求,以低碳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等低碳产业,开发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资源回收等低碳技术的应用,将成为内蒙古新的经济增长的动力。
(二)低碳变革给内蒙古产业经济发展带来挑战
首先,内蒙古经济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人口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对能源需求增加,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长。已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工业增长尚属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从经济增长与能耗的关系看,全国每万元GDP排放二氧化碳约2t,内蒙古每万元GDP排放二氧化碳约4.9t,接近全国的2.5倍。适应低碳经济对节能减排的要求,必须淘汰一部分高能耗高排放的落后产能,发展新型工业。其次,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难以在短期内改变,高碳能源占据主导。2014年,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消费构成中的比重都高于90%,优质液体燃料严重短缺。燃烧1t煤平均产生4.12t二氧化碳,比燃烧1t石油或天然气高30% 和70%,全区能源利用技术相对落后,能源系统总效率不足10%,大量能源在各个环节被浪费,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压力日益严重。再次,全区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9.5:54.6:35.9,产业结构仍然处于以第二产业为主的“二、三、一”的产业格局,还处在工业驱动型的高排放阶段。高碳行业比重偏高,规模以上工业中能源、冶金、化工等行业占到2/3,行业内部的结构性矛盾导致高消耗、高排放。
三、适应低碳变革发展内蒙古产业经济的对策
(一)适应低碳经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巩固第一产业的基础性地位,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乳制品、肉类深加工、羊绒加工等低耗能高效益生态农牧业,发展沙棘、沙柳、山杏、麻黄、甘草、苁蓉、有毒灌草、风积沙、荒漠藻类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的沙产业,积极发展能耗较低的物流、金融、信息等生产型服务业和具有一定优势的旅游、教育、文化等生活型服务业。提高工业准入门槛,工业发展以生物制药、稀土应用技术为重点的无碳排、低碳排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型汽车制造业为主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低碳排放的机械装备工业和航空航天装备工业;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充分发挥内蒙古可再生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加大天然气开发力度和供气管网的建设,发展天然气化工产业,逐步增加天然气在能源生产消费中的比重;大力推进煤炭产业链的延伸,提高煤碳清洁利用水平,进而优化能源结构。
(二)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企业低碳化生产
内蒙古在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对GDP贡献率最大。工业企业总能耗对全区GDP的占比增幅大于工业企业增加值对全区GDP的贡献率。工业企业的节能减排是发展低碳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产业的关键。应建立政府引导、高校和重点企业联合的研发机制,构建“产学研”平台,使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的优势互补,形成“创新结合体”。利用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优势,研发清洁高效的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碳捕捉和碳封存技术,研发新资源、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替代技术,研发资源再利用技术、生物技术、节能建筑技术、绿色消费技术、生态恢复技术等低碳技术。
(三)构建低碳产业集群,推动产业低碳化发展
只有将产业集中布局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提高综合效益。低碳产业集群是将低碳产业及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在一定区域内聚集并延伸产业链。通过低碳产业的集群循环发展模式,发展以煤炭生产开发利用为主的煤电化工产业集群、以可再生能源技术、产品和示范为主的可再生能源产业集群、以稀土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稀土产业集群、以农畜产品为主的农畜产品生产及加工产业群、以纺织服装业为主的轻纺工业群、以装备机械制造业为主的机械电子产业群、以高新技术业为主的新兴战略性产业群。低碳产业集群不仅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而且有利于工业化、城市化互相促进,是调整产业结构并优化升级从而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的有效途径。
(四)建立低碳产业发展的保障机制
蒙古族经济 篇10
当前, 我国经济增长处于最为复杂的态势:一是以资源要素规模投入、低劳动成本及低价格的优势形成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产品, 随着土地、能源、劳动力、资金等成本大幅上涨以及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这种粗放式的、旧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二是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和服务业成长为特点的新增长方式还没有效形成, 2010 年以来, 我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三是多年来在政府主导下, 追求高速增长积累的矛盾和风险逐步凸显, 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瓶颈。
依靠资源、能源起家的内蒙古, 在国家节能减排、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 面临着与全国经济格局极不相符的窘境。因而, 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当前客观和必然的选择。
二、内蒙古经济增长速度及动因分析
(一) 内蒙古经济增长速度
内蒙古曾经历了一段高速增长, 2002-2009 年连续8 年经济增长速度全国排名第一, 实现了15% 以上的增长速度。但是“十二五”以来, 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 内蒙古经济增速下降明显, 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由2011 年的14.4% 下降到2014 年的7.8% 。
(二) 内蒙古经济增长动因分析
1. 得天独厚的资源迎合重工业发展需要。内蒙古是传统的农牧业大省, 发展基础比较薄弱, 工业比重偏低, 但在自然资源方面有着独特优势, 如煤、天然气、石油、有色金属等。截至2013 年煤保有储量为3856.8 亿吨, 铁矿石保有储量为51.07 亿吨, 铅保有储量1368.8 万吨、锌保有储量2700.41 万吨、盐保有储量15473.86 万吨。这一阶段下恰逢中国工业化中期, 需要大量的自然资源为基础, 内蒙古刚好充分利用自身自然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 大力发展重化工业, 从而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
2. 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经济高速增长重要动力。与全国各地相比较, 从2000-2014 年15 年间, 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位运行, 除个别年份如2012 低于但接近15% 之外, 其它年份基本都在20% 以上。2003 年增速为高达65%, 平均增速为30.6%, 在全国中排名第一位, 比上海、浙江等发达地区高10个左右的百分点。从固定资产占GDP的比重来看, 这一比重不断上升, 从2000 年的27.5% 增加到2014 年的99%, 即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基本接近于GDP规模。
3.政府主导的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加速经济增长。在工业化进程中, 在政府主导下, 内蒙古以资源为基础, 实施了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正是在这一战略的推动及国内外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内蒙古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值不断增长, 从1993 年的37.8%增加到2011 年的56%, 2012、2013 年略有下降, 但基本上处于快速上升态势。期间, 通过重点扶持能源、冶金、化工、机械制造、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 从而形成五大支柱产业, 这五大支柱产业的发展不仅拉动了内蒙古经济的高速增长, 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全区的工业化水平, 增强了经济实力。
三、经济新常态下内蒙古经济可持续增长面临的挑战
(一) 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
1995-2014 年, 内蒙古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第一产业从产值总额上看是上升的, 2014 年比1995 年翻了5 番, 但是占自治区GDP的比重大幅下降, 由1995 年的30.36 % 下降到2014 年的9.16%, 下降了20 个百点, 平均每年下降1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GDP的占比则从1995 年的36.03 % 上升到2014 年的51.32%, 增加了近14 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总体上有小幅上涨趋势, 但总体上在35%-40% 之间徘徊。
在经济新常态下, 这一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会日益突出, 主要表现为:一是过度依赖于工业。工业发展主要通过资源投入和刺激性投资实现快速增长, 这种传统的粗放式增长带来一列系诸如高污染、高耗能问题, 并出现明显的产能过剩。二是服务业比重偏低。如2014 年内蒙古服务业增加值比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8% 低7.5个百分点, 更低于全区第二产业12.2 个百分点。从全国省级行政区划排名来看, 内蒙古服务业发展水平居于全国中下游。当前自治区经济下行压力很大, 既不能继续走粗放型发展的老路, 也不能靠强力刺激抬高速度达到“十三五”规划建议的“两个翻番”, 唯有从实际出发, 把握发展新特征,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二) 创新能力不足
国际上通常将国家经济发展分为4 个阶段:即“生产要素驱动发展阶段”、“投资驱动发展阶段”、“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和“财富驱动发展阶段”。目前内蒙古正处于“生产要素驱动”与“投资驱动”并重的发展阶段。一个地区长期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 不是来自于自然资源、物质资本数量和单纯的规模扩张, 而是来自以知识和人才为特征所体现的科技进步, 来自于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 70% 以上靠技术进步, 30% 以下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 而内蒙古的情况恰恰与之相反。
(三) 工业能耗高及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近年来内蒙古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呈明显下降趋势, 但从绝对量来看, 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明显过高。与黑龙江、辽宁相比高了近0.5, 与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相比, 更是高了将近2 倍。
随着内蒙古多年持续的规模投入, 在水泥、钢铁、煤炭、电解铝等行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 价格下跌, 大量企业停产或关闭, 这对内蒙古经济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同时, 也为今天的产能消化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除此之外, 还有很多落后产能, 如铁合金、有色金属、电石、平板玻璃及水泥等也需要逐步淘汰。
(四) 服务业内部的结构层次较低
内蒙古服务业内部的结构层次较低, 对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在内的商品流通性服务业依赖性较强, 虽然近年有所下降仍然接近1/3 ;而典型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 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社会服务业的比重仍然不高。服务业发展要素投入结构不合理。服务业发展在要素投入仍然较多依赖传统要素的投入, 以固定资产投资扩张为主, 创新投入水平依然不高。
四、 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分析
(一) 内蒙古现行经济增长方式
从上述内蒙古经济的总体与结构分析可知内蒙古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方式, 从需求上讲, 内蒙古的经济发展方式属于投资带动型, 投资的贡献不言而喻;从产业结构上, 内蒙古属于工业主导型;从资源、能源方面讲, 内蒙古主要依托重型工业的发展, 资源主导型特征明显。内蒙古属于典型的外延粗放型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资本的高投入、能源的高消耗和环境的高污染。
当前增长动力的失衡, 资源消耗的加快, 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结构上的不合理和技术创新的滞后, 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均不高, 特别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 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 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 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 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随着全国乃至全球经济下行的影响, 内蒙古的稳增长受到严重挑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而这既是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 内蒙古经济增长转变路径
当前, 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 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 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针对内蒙古当前经济发展方式, 笔者提出如下几方面转变路径:
1. 化解过剩产能。当前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源消耗, 并出现明显的产能过剩, 解决产能过剩对于内蒙古未来经济增长很重要。主要思路是建立化解产能的长效机制、严控新增产能、清理整顿已建产能、淘汰落后产能, 开拓市场消化产能等方式来化解前期工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产能问题。
2.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和经济转型发展, 改变单纯依赖投资和资源型产业推动经济增长的被动局面, 加快结构调整既要不断淘汰落后产能, 又不能因为转型升级而影响短期经济的稳定发展。二者并非互相矛盾, 关键是找好平衡点, 把握好度。“加快发展各类服务业, 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打造经济转型发展新亮点, 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从而解决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失衡的问题。
蒙古族经济 篇11
(一)地理优势
内蒙古北部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达4221公里,是国家对外开放重要的前沿阵地。全区共有大小口岸18个,境内的满洲里和二连浩特是全国最大的两个陆路口岸,发展国际贸易十分便利。特别是满洲里口岸,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4个沿边开放城市之一,是中国最大的综合型内陆口岸。铁路年运货能力400万吨,公路运货能力20万吨,有“欧亚第一大陆桥”之称,是中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通往俄罗斯和东欧各国的交通枢纽。
(二)矿产资源优势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三位,探明储量居牟国第一的矿产有5种,65种矿产保有量居全国前10位;在世界上已探明的140多种矿产中,内蒙古已发现的有120种,在储量表的72中,有40多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20多种名列前3位,7种居全国首位;而且品种优良,种类齐全。易于开采。特别是煤炭资源极其丰富,探明煤炭储量2186亿吨.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4。
(三)农牧业发展优势
以草原放牧为主的畜牧业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传统、优势产业,辽阔的草原东西绵延2000多公里,总面积达8667公顷,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1/3,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6800公顷,占全国可利用而积1/5以上。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居全国五大牧区之间。广袤无限的草原上生长着三河马、三河牛、草原红牛,乌珠穆沁马,乌珠穆沁肥尾羊,内蒙古细毛羊,鄂尔多斯细毛羊、敖汉细毛羊、阿尔布斯白山羊、二狼山白山羊、阿拉善驼等优良品种。被纺织业界称为“软黄金”,“纤维宝石”的内蒙古山羊绒产量占世界产量的1/4。另外,以畜牧产品为依托进行深加工产品,国际市场前景更加广阔,如干鲜乳制品,剪绒制品,肠衣,裘皮翻品,(牛、羊)血清制品,羊胎素等。
(四)民族地区特点优势
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有49个民族居住在这块土地上。该地区所特有的一些公益产品和食品,成为内蒙古对外贸易中心的亮点。包括各种蒙古特色的工艺品,如牛角刀,牛角帆布,牛角梳,真皮仿真动物,皮脱鞋,皮画;内蒙古民族特色纯银、镀银产品,如银碗,乃茶壶,酒具等;蒙古民族服饰,地毯,图海和一些蒙古族铜器;景泰蓝系列产品;锦盆,套盆等。
(五)运输优势
内蒙古自治区地形狭长,境内有14条国有干线,12条国有支线,5条地方干线,总营运里程为12.5万余公里,其中有滨洲线,集二线两条国际铁路。这两条铁路是中国的陆地主要通道。国内干线有京包线,包兰线,京通线,集通线,通霍线,包神线,主准线等。便利的铁路运输为我国北方货物通往中亚、西亚,欧洲提供了便利的通道。
二、内蒙古对外贸易的现状分析
(一)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2001~2006年间,内蒙古对外贸易总额增加了3.48倍,其中对外出口额增长了3倍。从下表所列数据不难看出,2006年的内蒙古出口、进口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二)贸易结构逐渐改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内蒙古地区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单一,只分为粮油食品和土蓄产品两大类。后期开始出口产品以农副土特产产品为主,渐渐发展到矿产,机电,轻纺,服装加工等商品出口,使出口商品结构逐步优化。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出口产品中,纺织品大约占出口商品的25%~30%(其中以羊绒制品出口为主)。而占进出口商品的20%~30%的主要是五金矿类,其次是化工类,大致占进口总价值的15%。其余商品在进出口商品总值中所占比例不足10%。
(三)贸易伙伴逐渐增多
由于内蒙古地区地处内陆,其贸易对象与沿海地区相比受到一定限制。上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主要贸易伙伴还不到10个国家,进行贸易的国家主要是前苏联及“经互会”成员国。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贸易领域已遍及亚洲、非洲、欧洲、北美、大洋州及太平洋岛屿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2000多家客户建立了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关系。
(四)主要贸易产品以资源优势产品为主
由于内蒙古地区自然资源贸易自身的特点及优势,其对外贸易产品也独具特色,主要以农牧业产品,工矿业产品和土特产品的贸易为主。
(五)贸易方式的多样化
内蒙古对外贸易初始,只有几家公司经营对原苏联的易货贸易。到2006年内蒙古已有3000多家企业享有对外经贸权,业务范围包括现汇贸易,边境小额贸易,边民互市贸易,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利用外资,外贸运输,包转装潢,广告展览等,已形成了管理与经营为一体进出结合,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对外经济贸易体系。
三、内蒙古对外贸易发展道路的对策建议
(一)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实现对外贸易的适度趋前增长
在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国内市场有效需求明显不足的情况下,更要千方百计扩大出口,保持出口稳定增长。同时,要把一般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拓俄罗斯、蒙古的服务市场、技术市场,开展对俄罗斯、蒙古的劳务输出、工程承包。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到周边国家投资办厂,发展境外投资。积极争取在俄、蒙的特大城市升展金融、保险业务,降低我区企业对俄、蒙贸易的兑付风险,提高我区金融保险业的对外服务水平。
(二)推动生产结构高级化,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
信息时代所带来的新的生产方式和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布置生产和销售,已大大改变了传统国际贸易的分工模式,一个国家出口什么产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以什么方式、技术生产这种产品。而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这一新的贸易格局.在今后更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区都应以提高产业的国际分工位次为目标,促进生产结构高级化和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三)贸易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末,形成与我区支柱产业、优势产业高度融合的出口主导产业
对外贸易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产业渗透,而不是产品渗透。我区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必须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通过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推进生产结构高级化,积极培育与我区支柱产业、优势产业高度融合的出口主导产业。今后,应重点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以稀土、生物制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以盐碱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煤炭工业等出口主导产业。逐步使我区的出口主导产业成为国际产业链条上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一环。
(四)积极开展境外投资
适时组织推动一批优势企业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力度,加快国际化经营的步伐。在行业导向上,重点推动我区在设备、技术、资源上有较强比较优势的农畜产品加工业、稀土工业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具体如:羊绒、羊毛、乳
品加工、高附加值稀土产品加工等投资主体选择上重点推动国内竞争力强、管理科学、经营机制先进,有跨国经营和境外办厂经验、产品有出口、信誉好的生产企业。在投资方式上,鼓励企业以设备、技术和原材料零部件等实物投入。
(五)深化外贸经营体制改革,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首先.国有外贸企业必须收缩战线,从那些更适合于分散经营和小规模经营的领域退出,着重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对中小外贸企业,应加快步伐,采取联合、兼并、出售、租赁、股份合作制、职工内部持股等多种形式,实现国有经济的逐步撤离。其次,彻底打破行业垄断,应按照发展“大经贸”、建立“大流通”的改革思路,尽快实行外贸经营登记制,淡化外贸与其它行业之间的界限。再次,要按世贸组织规范赋予企业更广泛的外贸经营权。除少数商品需要国有企业专营外,进出口经营主体的构成可以是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种行业背景的企业,要赋予更多的企业、科研单位以自营进出口权,鼓励不同经济成分的经营主体公开竞争、优势互补,使外贸企业尽快形成能够适应新的竞争环境的经营机制。
(六)积极扩大内蒙古主要产品的出口规模和水平
内蒙古外贸企业应继续发挥传统产业的优势,扩大主要优势产品的出口。煤炭、玉米、活畜、稀土、羊绒及其制品等都是内蒙古具有优势的产品。当然,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思路,开发这些产品的上、中游相关产品,提高此类产品的层次和附加值。此外,可以通过引进国外高新技术来改造内蒙古传统产业,在保持优势的基础上培育更多的品牌产品,积极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结合内蒙古产业结构的特点,构筑内蒙古对外贸易出口的新框架。
(七)继续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1.发挥地缘优势,巩固传统的俄罗斯、蒙古、东欧市场。对传统的俄罗斯、蒙古、东欧市场,要继续发挥地缘优势,用足、用活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通过对口岸的建设全力发展边境贸易。不仅是货物贸易,同时更应该注重发展包括旅游贸易、技术贸易在内的无形贸易。不仅要引进来,关键是要“走出去”,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这些市场投资;对于东南亚市场,应该扩大出口商品的范围,从主要出口纺织、轻工等产品扩展到机电、能源等产品。
2.大力开发欧美市场。内蒙古外贸对欧美市场的出口额仅占出口总额的15%,所以应该扩大对欧美市场的出口。我国加入WTO之后,欧美发达国家对我国的贸易限制逐步放宽,内蒙古要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开拓欧美市场。例如,根据中美双边协议,入世后,美国将放弃对中国纺织品实行10年的配额管理。这样,我区的羊绒制品就有希望进入美国市场,我们也要利用这些政策抢占美国纺织品市场。
3积极开拓非洲、拉美、中东等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事实上,这些发展中国家存在相当大的市场潜力,内蒙古应该积极开拓这些市场。例如中东市场,它与我国市场需求存在较强的互补性.我们可以依靠市场需求的特点来开拓中东市场;对非洲市场和拉美市场,内蒙古的出口产品目前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所以我们可以采取援助、推销、寄售等多种灵活方式有选择、有重点地逐步开发拉美和非洲市场。
(八)扩大服务贸易,将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有机结合起来
内蒙古会展经济发展问题浅析 篇12
1内蒙古会展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1基本情况
2013年,自治区党委又提出了 “8337”发展思路,明确提出着力调整产业机构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大力发展会展业正是符合当前的自治区发展思路的一种选择。 内蒙古会展经济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很好,展会的数量、内容、规模逐年扩大,市场渐趋活跃,如“蒙交会”、“药交会”、“草原文化节”、“昭君文化节”等会展已具规模,并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 内蒙古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一定的产业优势,优良的投资环境和连接内外、贯通东西的区位优势,具备了会展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我们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依托资源、产业、区位优势,积极培育具有内蒙古优势的专业和品牌会展,缩小与会展业发达省市区的差距,使会展业尽快成为内蒙古新型支柱性产业。
1.2存在问题
1.2.1会展经济发展不平衡
内蒙古会展经济发展不平衡,作为自治区首府的呼和浩特的会展经济发展较快,鄂尔多斯凭借近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会展经济也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而像兴安盟、阿拉善盟等地区会展经济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全区平均水平。
1.2.2会展经济发展规模不大
内蒙古现有的展会规模小、数量少、影响有限。内蒙古会展经济尚不发达。 在2009年全国30个省市区的展会总数排名中,内蒙古自治区排在第23位。自治区缺乏有规模、上档次的全国性和国际性展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影响力有限。
1.2.3会展经济人才缺乏
现在我区培养专门会展专业人才的院校数量不多。我区缺乏资金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专业会展服务公司。 高规格的展会需要的是懂外语、擅长组织策划、熟悉国际惯例、富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人员。 而目前的情况是同一批人员既是展览组织者,又是展览管理者,也是展览项目的实施者,从展品征集到展品运输、展品布置直至为参展者提供吃住行服务等均由这批人承担。
1.2.4会展经济的带动作用没有发挥
旅游企业中的旅行社与会展承办企业没有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 目前参展商、观展人员主要的目的是参加会展, 仅有少部分人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自发参加游览,对于参展人员的购物、游览、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办会部门没有安排,旅游企业也未利用自身组织游览的能力参与其中,所以会展对旅游六要素中的食、住、行拉动明显,而对游、购、娱的开发明显不足。
2推动内蒙古会展经济发展的措施
2.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 完善管理机制
政府在会展经济的发展中,准确的定位应当是会展宏观战略管理者,主要任务是加强会展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管理,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秩序,营造规范有序的会展业发展环境。 内蒙古各级政府扶持会展经济发展的思路不变, 政府由主导地位调整为以宏观调控为主, 即制定会展业发展规划、监管会展业发展规则、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完善法律法规、引导会展行业协会发展。 制定相应的法律、 法规规范会展业的发展势在必行。
2.2制订行业总体发展规划
目前,会展业已列入我区第三产业发展规划,但指导作用还不明显。 我区具备发展会展经济的良好基础和优势,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 。 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 , 制订会展行业发展的长远规划 。 要以会展经济发展为重要突破口 , 与建设国际性的 “ 会展名城 ” 结合起来 , 充分发挥会展业带动商业 、 宾馆 、 餐饮 、 旅游 、 交通 、 娱乐 、 运输 、 广告等第三产业各行业协调发展的优势 , 制订一整套扶持 、 规范 、 协调发展会展行业的中 、 长期规划 。
2.3加强会展人才的培养
要鼓励各级各类院校加强会展专业知识的教育, 支持高等院校因地制宜地开设会展专业课程和会展专业班, 适当扩大会展专业招生,加快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 通过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各种形式的培训,加速培养一批善经营、会管理、懂法律的知识型会展管理人才和熟知会展知识、 精通市场营销的业务人员。 重视对高层次会展人才的引进。采用优惠政策面向国内外引进高层次的,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的会展人才。 这些人才既可以长期在区内工作,也可以定期来指导工作。
2.4依托产业优势培育特色品牌展会
【蒙古族经济】推荐阅读:
内蒙古经济结构分析12-15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07-03
《蒙古秘史》与蒙古族的酒文化12-19
蒙古族文化01-12
蒙古族教育07-12
蒙古族历史07-29
蒙古族节日09-14
蒙古族人物11-06
蒙古族长调民歌07-16
蒙古族音乐研究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