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共12篇)
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 篇1
安代舞作为蒙古族地区的一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最早来源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的库伦旗。随着安代舞—安代艺术的发展,安代研究也发展兴起, 现已成为蒙古族传统艺术研究的重要内容和蒙古族传统文化研究的亮点—安代文化研究领域。 本文在试图对前人优秀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 对相关资料广泛地进行搜集, 探寻有效保护和传承几近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和途径,使之更加健康的发展与创新。
1、安代及安代舞的产生
安代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是蒙古族文化领域中一个具有一定程度的、具有鲜明特点的综合性的特殊文化现象。伴随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安代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不断地拓展。安代这一词汇,最早代表的含义就是一种宗教仪式(即安代仪式)、一种疾病(安代病)、专职萨满巫师(参加安代仪式的萨满巫师)与特定的舞蹈者和歌手(即参加安代仪式活动的舞蹈者与歌手)等等。自1956年以后, 安代才用来指安代舞蹈, 也被称作是新安代或者现代安代。近些年来,安代又被拓展出一个新的内涵和外延———安代健身操。
安代属于多学科文化范畴,有着多元文化属性。主要包含了体育学、心理学、艺术学、文学和医学等多个学科范畴的属性。健身因素隶属体育的范畴;治病救人隶属心理学和医学的范畴;载歌载舞隶属艺术学的范畴;歌词隶属文学的范畴,等等。对安代舞来讲,其自身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 同时还具备文化娱乐的功能。因此,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开发安代这一非物质文化宝库。
1956 年, 在内蒙古库伦旗群众业余文艺团演员手里拿着红绿色绸巾边唱边跳,使传统安代首次以“歌舞”形式走上表演舞台,赢得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并称其为安代舞。随后这一舞蹈形式便在科尔沁民间盛行,并得到了广泛地流传。安代舞,有学者称其为现代安代或新安代,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将蒙古族民间的音乐、歌曲和舞蹈等元素融为一体,即蒙古族男女老少都喜爱的一种音乐舞蹈形式。
2、安代舞的体育文化特点
安代舞需要舞者在自身演唱或者优美音乐的伴奏下, 使自身机体的各个部位得到充分地调动,利用各种各样形式的身体动作,通过一定的机体生理负荷产生不同的健身效应, 进而对舞者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等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如果仔细观察就能够得知,在动作方面,安代舞和现代健身操之间存在许多的相似之处。安代舞的主要动作有:摆巾小滑步、甩巾蹲踏步、绕巾横步走、掏巾弓箭步、摆巾跪蹲、甩巾奔跑、甩巾小跑步、甩巾交替蹲、甩巾踢腿跳、甩巾蜷曲跳、甩巾吸腿跳、甩巾跳转,等等。而现代健身操的主要动作有:举、伸、屈、振、摆、踢、倾、绕环回旋、摆动、腾越、弓箭步,等等。通过这些动作足以说明两者之间存在基本相同的要领。安代舞的动作不仅有大幅度的奔跑和跳跃,还有小幅度的滑步和甩巾等。 流畅连贯的安代舞需要舞者身体各部位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进而才能够使舞者身体的肌肉机能与各关节的灵活性得到提高。此外还能够对舞者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身体比例的均衡性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安代舞的科学性动作,日益衬托出其健身功能,并使其在舞台或广场上继续反映现实生活、表现时代精神的同时,继续传承着他的精髓,朝着民族健身操方向发展。
3、安代舞的发展的措施与途径
安代舞如何在现代社会潮流的冲击下,立于不败之地,继续传承与发展, 是我们急需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一种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就必须与现代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新出一种新的事物。因此,近几年,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指导和群众体育健身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安代舞与健美操相结合,继承和发扬蒙古族传统文化精髓, 不断加工创新的基础上创编出新的安代形式—安代健身操。安代健身操的产生,因其独有的魅力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的城乡中得到了广泛地推广和普及, 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和喜爱,同时在内蒙古地区中小学中也得到了推广与普及。赤峰、兴安、锡林郭勒和呼伦贝尔其他的盟市在校园、广场以及牧场上也相继开展了这一健身运动。
3.1、安代舞的发展措施
(1)政府和其它相关部门应对安代健身操加大倡导与支持。
安代健身操虽是一项体育运动,但是它和社会、经济和文化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安代健身操是内蒙古地区的一大优势,地方各级有关部门要进一步重视民族文化, 将安代健身操活动的开展纳入自身工作职责范围中,认真研究,不断完善。不同地区若是社会发展程度不同,那么对于体育文化事业也会存在不同的重视程度。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在安代健身操活动开展的投入上会存在不足,这就会对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所以,政府相关部门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支持安代健身操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通过成立基金会和建立文化广场等方式,对安代健身操的硬件设施建设进行强化。如内蒙古通辽市的库伦旗,已经建成了达1.6 万平方米的安代广场和占地面积4.5 万平方米的新库伦文化广场,建设了库伦旗印象景观大道,在大道两侧竖起了表现安代艺术及经济发展的大型浮雕, 这些都为安代健身操的更好发展建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另一方面,政府与体育局等相关的部门还要对安代健身操比赛活动大力的支持。 通过对相关比赛的组织,来对安代健身操的影响力进行提高。积极学习和借鉴其它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方法,加大经济投入,组织相关专家,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民意等。
(2)加强培养专业人才。
如何对安代健身操有效的、直接的进行推广,关键在于对专业的教师和教练进行培养。教师向学生传授安代健身操相关知识,学生再成为教练继续传递下去,形成一种良性循环链。其中教师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可以说没有教师的培养安代健身操就不会有发展空间。当前从事安代健身操教学的教师和教练人数不多,同时处于安代健身操教学岗位的一些教师综合素质偏低, 没有对安代健身操深入地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表面化的理论教学。目前传统的安代唱词、曲目和动作已经大部分流失,而已保存的还不到之前的三分之一。在这样的情势下,安代健身操教师和教练应该加深安代舞历史文化知识方面的认识,对传统文化深入地挖掘,为日后的创新发展建立基础。 据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健身操发展调查得知,各晨练点指导员的文化基础薄弱,只是传授简单技术动作,无法打开参与者的思路,传递知识效果欠佳。教师的素质直接导致安代健身操开展质量。因此,体育局和学校要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相关培训班,对自治区各盟市的专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知识水平,使他们真正成为安代健身操的教育者、组织者和传播者。
(3)加强宣传和交流。
激烈的市场竞争,给所有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健身行业也不例外。那么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中,如何继续生存及发展呢?要想通过宣传来提高社会认知度, 那么首先要对安代健身操本身进行完善。只有从安代健身操的音乐、动作、历史文化内涵等多方面着手,不断完善,将其优势展现出来,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宣传途径的全面与否直接影响宣传效果的好坏。 可以利用媒体、 文艺汇演、那达慕以及学术交流等途径。不同的途径从不同角度介绍,最终达到宣传安代健身操的同一个目的。
自治区体育局和学校要让蒙古族体育专家、教师、教练,多参与民族地区学术讨论会以及走访其它省市考察民族健身操发展情况,加强交流,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借鉴吸收好的经验。这种交流的过程,不仅是对安代健身操进行宣传的过程,还是其传承与发展的过程。
3.2、安代舞的发展途径
(1)学校推广安代健身操。
正如前面所说, 从安代到安代舞再到安代健身操的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两个相同点就是,无论是哪个阶段,从来没离开过群众基础,也从未丢弃过民族独特文化特点。在学校开展安代健身操活动, 不仅能够对学校体育教学体系进行充实, 还能发挥民族优势,突出我们的教学特色,活跃学校文化氛围,培养民族体育人才,激发学生民族情感,使他们拥有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在学校开展安代健身操是民族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从小就给学生灌输民族古老文化知识,培养爱民族爱国家的高尚情操,以此突显内蒙古特色文化,推动地区经济水平。
(2)社区推广安代健身操。
社区是群众基础机构,是居民聚集的重要场所,是对安代健身操进行推广的良好途径。将安代健身操在社区推广,使社区群众快乐,提高其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水平,为群众体育文化增添了新的血液。安代健身操进入社区,不但会丰富社区娱乐生活,还能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完善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据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张京平调查, 呼和浩特市社区办事处, 在年初有计划,年内有交流比赛,年终有总结和奖励的组织下,组织约有1.2万人的老年健身操协会, 成为呼和浩特市健身操中的一支中坚力量。同样,内蒙古其它地区,通过完善社区活动体系的文化内涵和管理制度,比如:有组织、有教练,有资料、图书,推进社区安代健身操开展,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是一个很好的推广途径。
(3)旅游区推广安代健身操。
我区旅游资源丰富,但融入体育元素的旅游资源甚少。安代健身操作为蒙古族特有的健身项目,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观赏性,正是把内蒙古本地旅游资源与体育元素有机结合, 成了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和其它旅游资源相比,其民族特色显著,将会倍受人们的关注,许多的外来人员会一下被其感染,产生好奇,产生求新文化心理追求, 有利于提高我们旅游区名声。 如今内蒙古通辽市开头,提出了以打造安代艺术品牌来吸引旅客,发展地区经济的新理念。内蒙古其它地区可以学习借鉴这种经验,创造安代健身操这一特殊旅游资源,用体育文化资源拉动经济,实现体育、旅游和经济的共同发展。
4、结论
作为蒙古族体育文化的重要构成内容, 安代健身操是蒙古族重要的民族财富。 安代健身操的传承与发展能够促进民族团结的增强和内蒙古文化生活的丰富。近些年来,安代健身操在内蒙古地区的各盟市不断推广,不仅走进了校园,还多次参与全国及地方性的民族健身操比赛。但是,在市场竞争日激烈的情势下,怎样才能够在多元文化竞争中脱颖而出,不断发展,是关乎到我国民族体育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推广安代舞的新形式—安代健身操是我们迫在眉睫的问题。
摘要:本文主要应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安代健身操的相关期刊、书籍和论文等进行查阅,同时对前人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并辅助访谈调查法,探讨了蒙古族传统文化标识之一的安代舞的生存、发展与创新的问题。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了解安代舞和安代健身操的新窗口。同时,为内蒙古地区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项目,安代舞,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特日根.中国安代艺术之乡调研报告[J].巴·苏和主编.安代文化研究集成,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2]朱晓红.湘西自治州民族健身操的整编与推广[D].吉首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6.
[3]张京平.呼和浩特市健美、健身操(舞)发展现状调查[J].体育学刊,2004,4.
[4]财吉拉胡.论蒙古传统医学的安代疗法[J].中华医史杂志,2005,2.
[5]赵格日乐图.安代舞与民族体育教育的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
[6]许爱梅.民族健身操的价值及应用前景[J].体育学刊,2007,8.
[7]边丽红,轩志刚,董赫男.蒙古族安代健身舞体育文化现象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
[8]张丽炜.论安代舞的特征及社会功能[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 篇2
姓名:罗超
经济与管理学院
市场营销10-1班
1065123107
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流,蒙古族传统文化是草原文化及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又是蒙古族民族的性格的集中体现。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其基本精神,并对该民族的民族性格特别是世界观、价值观、心理特征、现实态度等诸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因此研究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着日益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内容
意义
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 “开拓进取精神”、“英雄乐观精神”、“自由开放精神”、“崇信重义精神” 和“务实实用精神”。蒙古族传统文化是草原文化的最杰出代表,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无疑就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这种独特的精神禀赋,是蒙古族等草原民族维系的纽带,生存发展的动力,自立于民族之林的支柱。
(一)开拓进取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开拓进取,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如东胡系统的鲜卑人,总结历史经验,认为 以战争手段获取经济补偿,损失太大,得不偿失。史载:拓跋鲜卑“迁于定襄之盛乐。……始祖乃告诸大人曰:我历观前世匈奴、蹋顿(乌桓首领—引者注)之徒,苟贪财利,抄掠边民,虽有所得,而其死伤不足相补,更招寇雠,百姓涂炭,非长计也”[1]。统治者不再将权利空间局限于草原,开始将入主定居民族地区,与定居民族上层联合,直接控制和占有农耕社会物资作为政权建设的目标。
(二)英雄乐观精神
英雄主义也是草原文化一以贯之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浓缩,是草原民族文化精神的典型特征之一。崇尚英雄,倡导英雄乐观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和价值取向之一。汉文史学家称蒙古人“俗以贪生为耻,以捐生为把都(华言好汉也)”[2],“最敬者笃实不欺,最喜者胆力出众”,在战斗中舍命营救他人者“惟欲称雄虏中,为名高,不为厚利也”[3]。“英雄”在蒙古民族中已经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在古代汉文典籍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描述:突厥人“重兵死,耻病终,大抵与匈奴同俗”[4]。是说匈奴人、突厥人对于战死者十分敬重。乌桓人也有同样的习俗,史称“俗贵兵死”[5]。但文献中没有对“重兵死”、“贵兵死”习俗的内在原因做出解释。实际上,草原人敬仰是的在危难之际视死如归者——英雄。在古代草原民族中,英雄被视为个体价值与社会责任的统一体,是公共道德的化身。所以英雄在草原社会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受到人们的普遍拥戴。蒙古族传统文化是孕育英雄 2 的文化,也是英雄辈出的文化;英雄乐观精神是蒙古族传统文化最具意义的精神品格。
(三)自由开放精神
向往自由,追求开放,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之一。一定程度上的自由是游牧民族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个显著特征,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万式,为蒙古族等草原民族提供了相对宽阔的生活天地和自由开放的环境,这种人们在空间上的自由行动为其内在自由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客观的物质基础,因而在民族性格和文化形成过程中自由开放的因子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熔铸于其民族性格之中,体现在民族文化的各个万面。例如在语言上,有学者统计“中期蒙古语中借用的中期突厥语以及畏兀儿语(中期畏兀儿语)的词汇总量,不下一千个”[6]。语言的融汇本身就是文化融合的结果,因为每一个词汇的传递和接纳,都与该词汇所表达的生产技术、风俗习惯和思想观念有着必然的逻辑联系,各语族共用词汇在蒙古语中的大量积淀,说明与之相关的多民族文化要素也自然融汇于蒙古族文化之中,这很好体现了蒙古人的开放心态,对与其他文化不排斥。还有成吉思汗所提出的“一切宗教信仰自由”的法规、忽必烈创造能够“译写一切文字”的拼音文字(八思巴文)的构想、合赞汗组织编写世界历史的行为,都是采用的开放包容原则,这不是自由开放的很好体现么?一位学者认为:“忽必烈平大理国中表现出的军事、政治、经济和人文智慧,看似属于他个人,然其建树的顽强生命力直接与现代社会相连接,能够超越民族,能够超越国界,能够超越信仰,能够超越时间,实属对人类智慧宝库的一种非凡 3 贡献”[7]。毫无疑问,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所推行的政治制度、文化制度,都是吸收其他民族经验、其他文化精华而实施的,这也是开放自由另一方面的表现。
(四)崇信重义精神
诚实和守信都是一种做人的品质,是人类最难得的文化资源,也是人类最可贵的文化资本。蒙古族作为草原文化的创造者和实践者,他们极力推崇以诚立命、以诚配天、以信立行、以忠誓盟的核心价值,视内诚于心、外信于人为最大光荣,视轻诺寡信、背信弃义为最大耻辱。“虽有风雪,也不失约;虽遇大雨,也不误期。”(8)成吉思汗的这句话时刻教育着其子孙后代:为人要诚信。诚信精神构成草原文化的最基本特征。
(五)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务实实用精神
对于古代蒙古人来说,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动荡的社会现实,可以说,这种务实实用精神使得古代蒙古人能够极好地适应自然环境,从而为自己的生存选择了一种最为恰当的方式;使得他们为自己找到了虽原始粗糙但最为实际的精神寄托。如东汉时期的“……乌丸辽西率众王蹋顿、右北平率众王污卢维,乃相慕以迁善,款塞内附。……始有千夫长、百夫长以相统领”;[(9)]柔然“社仑远遁漠北,侵高车,深入其地,遂并诸部,凶势益振。北徙弱洛水,始立军法:千人为军,军置将一人,百人为幢,幢置帅一人”[(10)],等等,有的学者将其概括为“行国体制”[(11)]。这种社会组织形式显然与游牧生 产生活是相适应的。这也是蒙古人务实实用的集中体现。
研究蒙古族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当前国内国际新形势下,竞争日益激烈,我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以开拓进取为主要内容的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无疑为我们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源泉。蒙古族自由乐观的民族性格,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追求,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健康积极的民族心理,营造和谐普惠的小康社会,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以自由开放的心态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化,不曲解、不贬低任一民族,让我们学会尊重少数民族的权利和风俗习惯,正视民族平等和民族心理素质的特殊性,进而关心、关注和支持民族工作,积极投身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参考文献:
(1)《魏书》卷一,帝纪第一。序纪。
(2)[明]萧大亨:《北虏风俗》。见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第253页。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
(3)[明]岷峨山人:《译语》。见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第237页。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4)《北史》卷九十九,列传第八十七,突厥铁勒传。(5)《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列传第八十,乌桓鲜卑传。(6)匈奴 卡拉著,陈弘法译:《畏兀儿—蒙古文学交流》,《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7年第1期,第20—21页(7)杜玉亭:《忽必烈平大理国与人类智慧》。载《蒙元史暨民族史论集——纪念翁独健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第212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8)《成吉思汗箴言》箴言三十九
(9)《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三十。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10)《魏书》卷一〇三,列传第九十一。蠕蠕、匈奴宇文莫槐、徒何段就六眷、高车传。
蒙古族传统音乐传承研究分析 篇3
关键词:蒙古族 传统音乐 传承
传承是历史、当代的范畴。传承主体的代际状态通常处于该范畴的核心地位。任何有活力、有前景的传承,都是发展、变化着的。并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不断得以创新。这样,就可能使一个民族的艺术真正存活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进而充分显示其独特的美学价值与精神力量。蒙古族传统音乐既是历史的积淀和存在的反映,又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音乐文化事象。它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特定的现实,在历史中形成并在现实中得到丰富和发展,是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一 研究蒙古族传统音乐的意义
1 研究蒙古族传统音乐的现实意义
历年来,蒙古族音乐都在中国的音乐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的人对传统文化产生了质疑,使得传统的音乐受到遗弃。同时,传统的老一辈艺人不断的去世,大部分的传统音乐已经没有原来的面貌,失去了其本来定的面貌。在通过一些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晰的发现现阶段传统音乐的现状。很多的优秀文化得不到有效的传播,随着老一辈艺人的辞世,许多的传统音乐没有继承人进行相关传承,也没有相关的一些机构对这些传统的文化进行补救式的传承,只是依靠一些音乐的爱好者和传统的艺人对传统的音乐进行默默的坚守。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人员的缺失使得一些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流失,给传统文化带来非常大的损失。同时,因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进行传承的过程中还是采用较为落后的手段,一般就是对徒弟进行口头上的言传身教,这样的方式有其自身的优势,可以保留传统音乐的本来面貌。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这种方式是较为私密性的方式,一般只是对几个人甚至一个人进行传授,是一种不开放的传授方式,这样就局限了传统的文化传承,使得其在传承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影响。
2 蒙古族传统音乐研究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音乐的一些弊端不断地显现出来,毕竟时代在不断地发展,人们的思想在不断地进步,传统音乐因为更新的速度较慢在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较为落后的情况。因此,社会上就会出现一些对传统文化不认同的思想,甚至是排斥和抵制。认为传统的音乐是落后的、不开放的、较为愚昧的音乐。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传统都有其必要存在的因素,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得到传承本身肯定具有自身的优势。而且在发展中也不断地出现音乐方面的非常优秀的作品。任何的事情都具有两面性,传统的文化也不例外,本身来讲传统的音乐还是文化积淀的结果,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不断地吸收历史发展中的优秀成果,使得传统文化得到非常重要的发展。同时,在进行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坚守传统文化的底线,保持着传统文化的本来面貌,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是各代的传统文化传承者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且,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无是处,在其中存在着相当多的精华,只要加以变革就能够成为被大众接受的非常优秀的音乐,因此在进行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 传统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1 与马存在着共鸣
在蒙古族中马是非常神圣的存在,是蒙古族的圣物。在蒙古族的发展工程中,不论是在内蒙古的周边还是在草原的内部,都有着对马的无限推崇,其本身的许多民谣和传统的音乐也是存在这许多对马的歌颂和表达。同时,通过蒙古的服饰和乐器也可以看出蒙古人民对马的喜爱。比如蒙古族的人民喜欢用带有马图样的饰品,他们的乐器也有很多的涉及到马的因素。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马头琴了,这个是蒙古族的代表乐器,据现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早在蒙古建国的时候就存在宫廷的乐队中,是蒙古族较为特色的传统乐器之一。一般来讲,马头琴由马骨组成琴干,在琴箱上面蒙上一层马皮,用来演奏的琴弦和琴弓都是有马尾制成,虽然只有两个弦索但是却能够发出较为空灵悠扬的琴声,表现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表现的形式也较为丰富多彩,在以游牧为主的蒙古族中是一种非常适合的演奏方式,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和共鸣,因此在以游牧为主较为粗犷的蒙古族人民的心中应该是较为容易得到传播。同时,蒙古族对于马的推崇还表现在其本身的文化上,在蒙古族的传统故事和童谣上,很多都是和马有关的内容,有关于马的传说在蒙古族的古典故事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比例,包括蒙古族的童谣中也是包含了大量的关于马的传说。
2 与其自身的游牧文化紧密结合
蒙古族的传统音樂是中国音乐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其音乐的表现形式不同于中原的文化,是游牧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大国来讲,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早期的传统音乐中,蒙古族的音乐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的时期是非常流行的音乐表现形式。而且蒙古族的传统音乐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文化成就,在音乐的表达上较为悠扬,充分的表现出草原民族对自由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相较于传统的中原文化来讲,更加的能够激发人们心中对自由的渴望。
在历史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蒙古族的传统音乐将本民族的风俗人情和传统民俗很好的融入到了其传统的音乐中去,是自己情感最真挚的表达。在蒙古的传统音乐中,许多的音乐曲调是非常的优美的,在音乐的情怀上主要是表达对自己民族的热爱和对父母的感恩兄弟的情感。草原的游牧生活相对来说是较为寂寞和较为枯燥的,所以蒙古族的传统音乐是无数的游牧人民在孤单寂寞的时候情感最真实的表达,,我们可以从中了解这些底层人民最真实的情感表达,这样的真情流露更加的能够表现出音乐的内涵。本身音乐作为一种情感的表达,就是需要投入真实的情感,这样的文化传承才有意义,传统的蒙古文化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并且融入了非常多的情感在其中,因此这样的传统文化是值得传承并且应该不断的进行传承的。
三 目前蒙古族传统音乐传承存在的问题
1 传承方式较为落后
在现阶段来讲,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般来讲传统音乐的传承是采用师徒的方式进行的,不像现代的文化传播是采用较为集中的大规模授课的方式,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就会较容易造成传统的音乐传承存在一定的问题。本身来讲这种传播的方式在一些方面的发展中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传播的群体有限,有些真正有天赋学习传统音乐的人员因为传承方式的限制不能很好地进行学习甚至根本没有机会进行学习,而那些不一定有兴趣的人员却因为家族的压力或者是各种原因不得不对传统的音乐进行学习。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新兴事物的基础,如果没有兴趣就算是学习的再好也无济于事,但是传统的音乐却因为本身传承方面的问题使得传统的音乐在传承上不能真正的得到大规模的传播,这是限制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不了解才会造成误解,因为自身的一些弊端使得传统的文化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这是一个积极悲剧的事实。
2 在进行发展传承的过程中没有与时俱进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音乐也要结合时代的发展进行相关的改进。毕竟社会的进步也是有其自身的价值的,还是值得传统的文化进行借鉴的。闭关自守会限制自身的发展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但是显然有些传统音乐的传承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是采用传统的传承方式按部就班的进行传承和发扬,但是时代使得人们的各种思想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传统的音乐在某些方面已经不再适合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因此在发展中的与时俱进是非常重要的。
3 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稍显欠缺
目前来讲,对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国家在制定各项的规章制度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非物质遗产的保护本身就不像物质遗产是真实存在的事物,它只是相关的精神文化的一种传承,这样的文化遗产形式本身在保护上就会存在一些较为不便的因素,这个度很难较为清晰的把握。如果国家干预的太多,就会使传统的文化遭受一定的冲击,失去本来的内涵,如果干预的过少就会起不到较为良好的保护效果,所以国家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也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的。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无形的遗产,在传承的方式和方法上也有自己的特点,这些都是其保护的时候需要注意和考虑的问题。
四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建议
1 大力发展学校教育
音乐的教育对于音乐的传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蒙古族音乐的传承基本上是靠口头传授的方式,在传承的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不可否认还是有其自身的优势存在的,毕竟这种方式在传统音乐的传承上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对于这种方式也应该加以改进,要与时代进行结合,积极的引进现代的教育理念,采用学校教育的方式对传统音乐进行发扬。现代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采用学校的教育,可以很好的聚集较为优秀的资源使得一些人才得以被发现。因为以往的家族或者是师徒的传播方式因为本身的范围很小,非常有可能造成真正的人才或者是有天赋的人员不能学习这些传统的音乐。而学校的教学方式相对来讲就较为广泛,它不仅可以面向社会召集一些对传统音乐较为感兴趣和有天赋的学生,同时还可以对传统的音乐进行普及,是一种较为优秀的文化的传播手段。
2 积极吸收现代的音乐元素
每一种音乐的传承都有自己的途径和手段,顺着自己的轨迹不断的发展。但是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因此在发展中也要不断的吸取一些新鲜的元素对传统的音乐加以改进,积极的和时代进行结合。因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许多的传统思想和观念已经较为束缚现阶段的传统音乐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影响下,传统的音乐传承者应该不断的根据时代的特点对传统的音乐进行改进,保留其中重要的内涵和精华,对其中较为落后的部分进行改进和完善。这样不仅可以使传统文化的精髓得到较为完整的传播,也可以对其中较为落后的东西加以改进,使得传统文化保持较为长久的活力。
五 结语
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在历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其传承非常重要。但是,传承的过程并不顺利,在发展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在以后的发展中要注意其传承的重要性,通过不同的手段对传统的文化进行保护,不仅要在音乐本身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还要国家的相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保证其能够较为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国玉、红梅:《蒙古族传统歌唱艺术探析》,《中国音乐》,2003年第2期。
[2] 李建军:《音乐组合视域下的民族传统音乐转型——以蒙古族音乐组合为例》,《民族艺术研究》,2012年第6期。
[3] 博特樂图:《城乡关系视野中的蒙古族传统音乐的存承》,《音乐艺术》,2013年第3期。
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 篇4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传统体育是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具有该民族特色的养生、健身和娱乐性体育活动都是民族智慧结晶, 产生于劳动人民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 充分体现着该民族和该地区的文化特征。该文只针对内蒙地区“三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分析与讨论, 并对“三少”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分类, 找出相应特征。
1“三少”民族的概述
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这3个少数民族在我国少数民族中, 人数较少, 并且无论是历史中还是现代社会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和民族信仰等方面有一定的共性, 因此, 被称为, 3少民族 (简称“三少”) [2]。
“三少”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除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3个自治旗之外, 扎兰屯、黑龙江流域、辽宁省境内等其他地区也有少部分聚居着。“三少”民族是典型的游猎民族, 世世代代游牧、游猎为生, 主要在大、小兴安岭一带活动相对频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受到自然环境, 生活习惯以及气候条件等影响逐渐形成了该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丰富的民族歌舞, 在其生产劳作中以及游猎生活中逐渐形成了该民族特有的体育活动, 既是一种运动能力的体现也是生活技能的需求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长期以来从事农业和畜牧业, 也擅长狩猎、伐木、采集等副业生菜, 在其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鄂伦春族是典型的游猎民族, 世世代代游猎, 主要在大、小兴安岭一带以游猎为生, 主要居住在内蒙古海拉尔区鄂伦春自治旗及黑龙江省的黑河市、逊克县、塔河县等地区。
鄂伦春传统体育受当地的生活习惯及生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很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主要的民族传统体育有赛马、射箭、摔跤、拽棍、扛人、划桦皮船比赛、滑雪、滑雪橇、跳绳、投石、毕劳黑 (抓嘎拉哈) 、章跟班弟、班吉、刻耶处、撒布卡项目均为鄂伦春传统体育项目。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很多具有鄂伦春族鲜明的民族印记。
鄂温克位于呼伦贝尔东南部, 冬季漫长, 鄂温克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该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丰富的民族歌舞, 在其生产劳作中民族体育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鄂温克族的主要民族体育有套马、狩猎、滑雪、射击、射箭、赛马、乌木欠等体育项目深受鄂温克人们的喜欢。
瑟宾节是鄂温克民族传统的节日, 每年会举行一次, 这个节日会有很多表演除了歌舞表演外, 抢枢、赛牛大会、米日干车等体育活动, 也是该节日的常有的表演节目。
达斡尔族长期以来从事农业和畜牧业, 也擅长狩猎、伐木、采集等副业生菜, 在其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他们还喜欢各种体育运动, 并擅长和喜爱打曲棍球。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被誉为“曲棍球之乡”。达斡尔族传统体育项目有曲棍球 (波依阔) 、射箭、赛马、摔跤、哈涅卡、萨克、下鹿棋、下围棋、踢牛毛球、赛颈力、扳棍子、滑雪、驮人项目得到达斡尔族的喜爱。
达斡尔族在自己的传统节日“库木勒节”上会进行唱歌跳舞以及体育竞赛。
2“三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类
2.1 以益智为表现形式的项目
在“三少”民族中, 益智类项目主要是棋牌类为主, 其中有下鹿棋、下围棋、章跟班弟、班吉、刻耶处 (类似于麻将) 等表现形式的在“三少”民族中进行。
2.2 以娱乐表现形式的项目
长期的游猎生活让“三少”民族的人民创造了很多乐趣与智力并存的游戏作为“三少”民族中作为闲暇时娱乐消遣, 并带有健身目的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有很多, 鄂温克的抢枢, 鄂伦春的毕老黑、投石;鄂温克的萨克;达斡尔的驮人, 哈涅卡等娱乐项目均为“三少”民族特有的项目, 具有代表意义。同时也为“三少”民族的人民在闲暇时带来很多欢乐和乐趣的项目。
以娱乐为主的传统项目中还有很多舞蹈, 依哈嫩舞、黑熊斗舞等舞蹈都是“三少”民族特有的宗教信仰中产生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时代的变迁逐渐演变成以娱乐健身为主要活动内容的体育项目。
2.3 以竞赛表现形式的项目
在“三少”民族中, 竞赛为主的体育项目主要对在技能、心理、智能等有很高的要求, 同时具有很强的民族性, 达斡尔族的鹿棋对智能要求较高, 而滑雪、骑马、射箭、摔跤、射弩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竞赛项目对技能要求较高, 其中骑马、射箭、摔跤是“三少”民族共有的体育项目, 并称为“男儿三艺”。另外, 达斡尔族的颈力赛、扳棍赛, 鄂温克的套马, 达斡尔的曲棍球 (波依阔) 等竞赛项目都是以竞赛形式进行的体育育项目, 并且这些项目在“三少”民族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3“三少”民族传统体育特征
3.1 民族性
“三少”民族以游猎生活为主, 很多体育项目都是在游猎中不断地演进而产生, 如, 投石、赛马摔跤等运动。作为游牧民族很多运动项目是“三少”民族生活的体现, 并带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最具代表性之一的骑马、还有鄂温克的套马, 达斡尔的曲棍球、鹿棋等项目都是“三少”民族中具有民族性的体育项目。
3.2 地域性
地域是一个民族长期繁衍生息的空间, 各地区少数民族由于受到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 形成了多姿多彩而又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3]。
内蒙古地域辽阔, 整个内蒙古板块进行东西部划分, “三少”民族地处内蒙古东部地区, 除草原外、森林、高山等复杂的地理环境以及寒冷气候, 使其生活环境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其中滑雪, 骑马等运动是“三少”民族必须具备运动技能, 不仅仅是竞技运动项目, 更是生存的所需的技能。
3.3 健身性和娱乐性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健身性与娱乐性越来越强, 很多项目依然成为健身的手段, 如, 舞蹈, 踢毛牛球等。结合当地该民族的实际情况, 将带有民族特色的运动与全民健身运动结合起来, 以健身为目的的活动在当地开展起来, 已是少数民族健身活动的主要方式。
闲暇时间以健身活动为目的以休闲活动为主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日渐增多, 如, 毕老黑 (抓嘎拉哈) 哈涅卡等活动, 将体育与娱乐向融合, 丰富人们的生活,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性与娱乐性是民族传统体育社会功能的主要体现。
4 结语
内蒙古自治区是少数民族聚集较多的地区之一, 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3个少数民族是内蒙地区具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其传统的体育项目是3个少数民族自身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 在受地域环境、气候条件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下, 将各自的传统体育项目逐渐划分出具有娱乐性、竞技性的传统体育项目。
以保护“三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出发点, 需要加强多“三少”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传承与保护。要鼓励和支持多数具有特色化项目的单项发展, 即成为该民族的特色项目, 又迎合了大众回归自然地追求[4]。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是少数民族自治区域, 其中以蒙古族为代表其他少数民族共同发展的少数民族地区。其中鄂伦春、鄂温克、莫力达瓦达斡尔这3个少数民族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具代表性的3个少数民族, 其特有民族特性及风俗习惯是内蒙地区少数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之一。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内蒙地区3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整理与归纳, 找出其共性与个性, 并进行的特征分析, 在整理与归纳内蒙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能够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内蒙古,“三少”民族,体育项目,分类,特征
参考文献
[1]王卫平.张连凯.内蒙古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8 (4) :94-96.
[2]张春辉.文化传播视角下的三少民族文化变迁与转型——内蒙古呼伦贝尔为例[D].内蒙古大学, 2013.
[3]刘全福.新疆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分类及其特征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 (5) :37-39.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篇5
那达慕
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原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技”--摔跤、赛马和射箭。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这天的包括多种文化娱乐资料的盛大庆典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历史上的那达慕不受时间限制,通常在祭祀山水、军队出征、凯旋、帝王登基、正月以及大型庆典等场合举行。这天的那达慕,每年在夏秋之交举行,一般是看当年牧业的生产状况,小丰收小开,大丰收大开。活动资料除了传统的“男子三竞技”,还有文艺演出、田径比赛和各类经济文化展览以及订货洽谈、物资交流等。
马奶节
蒙古族传统节日。以赞颂骏马和喝马奶酒为主要资料,故名。主要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和鄂尔多斯牧区。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两天。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全羊席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和乌兰牧骑文艺演出或放电影等活动。据传,那达慕盛会即源于此。
祭敖包
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敖包是各蒙古族居住地区普遍进行的.祭祀活动。
“敖包”是蒙古语音译,亦作“鄂博”、“脑包”等,汉语的意思为“高堆子”。原是指在游牧交界之处及道路上用石块或泥土堆积起来以作标记的石堆或土堆。正如《清会典》所记:蒙古“游牧交界之所,无山无河为志者,垒石为志,谓之敖包”。之后逐渐被视为神灵的居所,被作为崇拜物加以祭祀和供奉。于是,原先的界标、路标就变成了祭祀山神、路神、村落保护神等神灵的场所。而且能够根据需要选址建造。过去内蒙各盟旗、苏木和寺庙等都有自己公用的敖包,富裕的人家还建有家敖包,每座敖包还有各自的名称。
敖包一般均建于地势较高的山丘之上。多用石块堆积而成,也有的用柳条围筑,中填沙土。一般呈圆包状或圆顶方形基座。上插若干幡杆或树枝,上挂各色经旗或绸布条。包内有的放置五谷,有的放置弓箭,有的埋入佛像。敖包的大小、数量不一。一般多为单个体,也有7个或13个并列构成敖包群的,中间的主体敖包比两侧(或周围)的要大些。
过去,祭敖包活动多在农历五至七月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季节进行。届时,本苏木、本旗甚至附近旗县的群众都纷纷扶老携幼,携带着哈达、整羊肉、奶酒和奶食品等赶来敖包处。先献上哈达和供祭品,再由喇嘛诵经祈祷,众人跪拜,然后往敖包上添加石块或以柳条进行修补,并悬挂新的经幡、五色绸布条等。最后参加祭祀的人都要围绕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神降福,保佑人畜两旺。祭祀仪式结束后,还常常举行赛马、摔跤、射箭、投布鲁等传统体育活动。
浅析蒙古族传统居住民俗的生态化 篇6
关键词:蒙古包 民俗 生态化 自然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生态意识近些年来逐渐被人们所关注,这得益于美国女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立时四年写就的一部著作——《寂静的春天》,书中以大量事实揭露了有机农药广泛应用给生物和人体带来的损失,以及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致使生机勃勃的春天寂静了。《寂静的春天》出版后引起了人们极大的争议,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人类对自身生命的热爱,已经使整个地球都为之失衡。在地球有史以来的所用生物群落中,还没有哪一种生物像人类这样恣意妄为。《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唤醒了人们的生态意识,人们开始思考,开始了由“控制自然”向“适应自然”的转变。
生态民俗学正是在这场生态革命中应运而生的,开始从生态学的视角,运用现代生态学的某些理论与原则,对民俗文化进行审视与研究;从民俗的视角考虑生态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制约与影响,在人类行为与活动的深广背景下探索人类与生态环境双向性的关系。生态民俗学既研究生态环境在民俗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也研究民俗文化对生态环境的反作用。
当人们的目光再次关注到草原时,人们已经看不到骑着骏马手持套马杆的牧民了,但仍然能看到羊群以及蒙古包。蒙古包这种由毛毡、架木、绳带组成的上半部呈钝锥形,下半部呈圆形的建筑,是一种最古老的装配式建筑,它是人类移居地面以后较早的建筑形式之一。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造以后,大约在唐至五代时期回纥人在阴山的岩石上留下了一幅完整的蒙古包图形,也就是说蒙古包在唐至五代时期就已经成型,作为北方草原上游牧民族最主要的居住形式至今已经历了至少1500年的历史,这一古老的居住形式能存留至今包含了许多蒙古人的生存哲学,这其中就包含了生态学的原则。
一 蒙古族传统居住民俗的自然生态性
1 蒙古族传统居住民俗的生态性本原
人类为适应环境除去自身生存本能外,人类还通过学习而不再仅凭先天的本能来适应环境。人类从原始社会至今,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毡帐建筑作为蒙古包的雏形,是人类移居地面以后较早的建筑形式之一。最简单的毡帐形式是由树枝搭成的呈圆锥状,外部蒙盖兽皮,顶端露有树枝,有时为使其坚固还搭若干横杆与之交叉。这种毡帐形式已经沿用至今,在中国额尔古纳右旗的鄂温克人仍然住着一种叫做“斜仁柱”的住宅,其形式基本保留了最古老的毡帐形式。经过人类不断的改进,古老的毡帐出现了墙,并由最初几个简单的“/\”形支撑,发展到由“/\”连接而成的“/\/\/\/\”形,在其基础上又逐渐演变成“xxxx”相交叉的具有现今蒙古包哈那墙基本形式的墙体,最终才形成由长短粗细相同的柳棍,以等距相互交叉排列起来而行成,整体看上去呈渔网形,交叉处由皮钉固定的“哈那”墙。“哈那”墙的出现标志着蒙古包形式的基本形成。正是由于“哈那”所具有的可伸缩性以及可组合性才使得蒙古包适应了草原上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蒙古族的游牧生活。伴随墙体变化的过程,蒙古包中另一重要的构建“陶瑙”(天窗)也在逐步形成。“陶瑙”就是位于蒙古包顶端,呈圆形,起到通风、采光作用的建筑构建,作为蒙古包的“首脑”,“陶瑙”经历了由无到有,由高高的向上突起到如今的与蒙古包浑然一体的转变。如今的“陶瑙”呈内外两个同心圆,并不是平的,上部要呈弧形作馒头状,下面是一个平面的圆形。两个同心圆由南北向十字交叉的架木相连,中间用钉子固定。另外,内外两圈之间还有称为“达嘎”的四根小木条来固定。连接哈那墙和“陶瑙”的部分就是乌尼(椽子)。同时,蒙古包的覆盖物也由兽皮逐渐变成毛毡。为增加蒙古包的稳定性,蒙古包外面还要捆扎一圈围绳。
从蒙古包的发展完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从最初的树枝搭成的呈圆锥状的简单形式到最终的由毛毡、架木、绳带组成的上半部呈钝锥形,下半部呈圆形的建筑,其结构简单,轻便耐用,便于拆装迁移的装配式建筑的整个过程,恰好展示了人类从无意识的去适应自然,到有意识的去尝试更好的适应自然,直到在不断的尝试中掌握一定的方法、规律而去主动的、更合理的适应自然的过程。细致研究蒙古包的材质我们发现,蒙古包的选材完全来源于自然,蒙古包的骨架采用蒙古高原特有的红柳枝干构成,表面覆盖毛毡,结点处采用皮钉固定,捆扎的绳索由牛筋制成,这些材料都是蒙古人所生活的环境能提供的常见材料,经过实践的检验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与自然找到了最佳的契合点。
2 蒙古族传统居住民俗形成的生态基础
蒙古包是生活在蒙古高原草原民族的主要居住形式,是草原民族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以及特殊的游牧生活共同创造出来的。
(1)空间区位建构的蒙古包。
迄今为止,在人类所创造的各种文化因素中,生产方式或生活习俗都是产生、发展于一定的空间范围,都是在一定的空间区位上体现的,因此必然会带有一定区位的地理环境因素的印记。
气候因素。蒙古包是生活在东亚到中亚、西亚连绵不断的温带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共同的居住形式,但形制略有不同,因其依托的空间区位略有不同而致。蒙古族聚居的地域气候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变化很大。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促使蒙古包形成下圆上斜的外型,来有效抵挡外界风雪的冲击力,使不积雪;圆锥形的屋顶有利于排水,减轻整个蒙古包负重。虽然这样,蒙古包在雨雪季节仍然要承受惊人的重量,以五片哈那墙的蒙古包为例:冬季加厚围毡,自身的重量约有1000公斤,遇到风雪,围毡浸水,自身的重量会加倍地增加,为承受如此大的压力就产生了由直径2厘米多的小原木交叉构成数以千计的菱形承重体的哈那墙,这种哈那墙将压力均匀地分散开来传向地面,化解了自身所承受的重量。围毡的应用使得蒙古包能灵活的调节包内温度变化,冬天加盖两层围毡,夏季减少,既保温又通风。
自然资源因素。蒙古高原上人们能够很轻易的获得木材,所以支撑整个蒙古包的骨架就是由木材构成的,另外木材具有轻便、耐用的特点。蒙古包的覆盖物由最初的树叶、树皮发展到兽皮,最终人们利用了畜牧业的产物毛毡代替了其它,另外,夏天还有部分蒙古包使用桅杆做成席子覆盖蒙古包,这样更容易通风。捆扎哈那墙的材料是牛筋,围绳是由马鬃、驼毛制成的。可见,羊毛、牛皮、驼皮及少量的木材都是容易取得的建筑材料,正是依靠着这样的自然资源,蒙古包才形成了最终的样子。
(2)游牧生活建构的蒙古包
游牧民族形态形成的生态本原。古时期在西亚高原草场上和从东亚到中亚、西亚连绵不断的温带草原上,这里有较大群体的野生牛、马、羊类动物,而这一地区又较少有大型肉食动物,为人类在这一地区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随着人类狩猎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生产力的提高,许多动物被驯化,这其中就有马、牛、羊、猪、鸡、狗等动物。这时的人类可能已经学会了骑在马上去守猎和放牧,形成了人类文明的最初社会生产形态,即游牧民族形态。
游牧民族的游牧生活,需要一种便于迁移、轻便耐用的居住空间。经过长时间的磨合,蒙古包形成了由哈那墙、“陶瑙”、乌尼(椽子)、围毡、围绳等组成的易于搭建与拆装的建筑形式。蒙古包的每一部分都能拆卸、分解开,拆卸蒙古包只需要十几分钟,拆下的哈那墙分片收起放在勒勒车上,乌尼、围毡等放在其上,套瑙具有神圣的意义所以放在最上层,整个蒙古包就能很轻松的用一辆勒勒车搬运。蒙古包的搭建也很方便,但讲究程序,一名懂得搭建蒙古包的牧人,能在两三个小时内搭建成蒙古包。同时,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也有利于草场的恢复生长,搭建蒙古包的地方第二年春天就能恢复原貌。蒙古人用这种可以移动的建筑形式既满足了基本的居住要求,同时还与自然建立了良好的依存关系,轮流放牧、休养生息、不破坏任何一处草场的原则促成了蒙古包的灵活性。
二 蒙古族传统居住民俗装饰、布局的生态性
蒙古包装饰图案的生态性。蒙古包的装饰图案多出现在天窗盖毡、围毡和门帘等地方,蒙古包的门上多装饰吉祥图案。毡墙边缘装饰云纹、几何纹或卷草纹,毡墙的角落装饰毛质的角隅纹样,顶部盖毡多用变体盘肠图案、云纹,采用红蓝布料制成图案。大部分装饰图案都来源于自然,云、植物、牛、羊、鸟、兽都成为了蒙古先民的参照对象,经过变形成为精美的装饰图案。蒙古族最为神圣的颜色是白色和青色。白色象征着吉祥、纯洁、真诚与善良。白色在自然中随处可见,在蒙古人的生活中也同样随处可见,蒙古族吃的奶食品、穿的蒙古袍、住的蒙古包和献的哈达都是白色的。青色(蓝色)也是蒙古族最喜欢的颜色之一,蓝色是天空的颜色,它象征永恒、坚贞和忠诚,很多人认为青色是代表蒙古族的色彩。
蒙古包内空间的利用上,经历了自然地洗礼和考验,在历史上物品就有其固定的位置,蒙古包的门处在正南侧,这样有利于采光和通风。传统的蒙古包内正中央是被称为“高勒木图”的火灶,上面摆放着的是叫做“土拉嘎”的火撑子,决定蒙古包的核心香火位置在哪一点时,按坠绳垂下来正对的地方,就是支放火撑的中心点,这样的布置有利于烟尘的排放以及取暖,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火撑成为整个蒙古包的核心。在“高勒木图”北边是“怀穆日”,位置即上手。在上手挨着哈纳的地方供着佛龛、成吉思汗像,挂着家族的相片架子等。在佛龛前边是上手正座,按蒙古人习惯,正面座最为珍贵,通常是男主人或者主客坐在这个位置。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人们对自然产生了敬畏和崇拜的心理,所以蒙古包中最尊贵的位置供奉神灵,随着人们生产能力的提高,人们从神灵崇拜转换到了英雄崇拜,成吉思汗便成为了人们崇拜的对象。由于右侧被认为是上座,在古代,西边的上座位置为户主男人的座位。但后来蒙古人信仰佛教后,由于尊崇佛、经、喇嘛“三宝”的缘故,男主人也让位于来家的喇嘛,后来逐渐变成请尊贵客人坐西边上座自己坐东边主座的习惯。灶火西边是男人们的座位,左侧是主妇和女人们的座位。男客人都坐西边,女的则坐东边。
三 结语
从生态化角度来研究蒙古包,我们可以看到蒙古先民对待自然、生态怀着的是一种敬畏的心理,在不断的探索中去适应自然,他们相信自然是伟大的,是不可侵犯的,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是微不足道的。可是这种传统的生态观念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逐渐消失了,人们开始妄想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结果却导致气候变暖、物种灭绝、地震、海啸等的后果。值得庆幸的是,经历了种种灾难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开始了由“以人为本”到“天人和一”的转变。我们回头研究传统的蒙古包不是为了让大家回到住蒙古包、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状态,而是要在传统中吸收原始、朴素的生存哲学,来更好的与自然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 阿木尔巴图:《蒙古族民间美术》,蒙古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 阿木尔巴图:《蒙古族美术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3] 郭雨桥:《郭氏——蒙古通》,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
[4] 噶尔迪:《蒙古文化专题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5] 张碧波、董国尧:《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 朱立元、张德兴:《西方美学通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7] 张德兴:《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 孛尔只斤·吉尔格勒:《游牧文明史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 盖山林:《蒙古族文物与考古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10] 江帆:《生态民俗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 巴·布和朝鲁:《蒙古包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 篇7
蒙古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比较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 现有人口5813947人 (2000年) 。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青海、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的蒙古族自治州、县;其余散居在宁夏、河北、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市。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主要从事牧业生产, 现信仰藏传佛教。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 拥有大量的神话、传说、英雄史诗、歌谣等优秀的传统文化, 如十五世纪的《江格尔》被誉为我国三大史诗之一。蒙古族人民一向能歌善舞, 素有“音乐民族”或“诗歌民族”之美称。蒙古族传统音乐十分丰富, 主要可以分为民间音乐 (包括民间歌曲、民间器乐、说唱音乐、歌舞音乐、蒙古剧五大类) 、宗教音乐、宫廷音乐等。下面将逐一作简短阐述:
民间音乐在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 研究的成果也相应比较突出。蒙古族的民间歌曲一般可以分为长调 (乌日图音道) 、混合调、短调、宣叙调四种体裁形式, 其中长调民歌是蒙古族传统音乐中最典型和最具代表性的形式, 其曲调悠长, 节奏自由, 旋律起伏跌宕, 装饰音多, 结构不方整, 多用下颚颤音或者喉颤音演唱, 民间歌曲中的牧歌、思乡曲、赞歌、宴歌、婚礼歌多属于长调歌曲, 如歌曲《小黄马》等;短调, 曲调短小, 节奏整齐, 结构紧凑、常用2/4、4/4等节拍, 民间歌曲中狩猎歌、叙事歌以及一些带有舞蹈性的情歌、婚礼歌也属于短调, 如《嘎达梅林》等;民间器乐主要有笛子、四胡、三弦、马头琴、蒙古筝和火不思等;马头琴是用马骨、马皮和马尾制成, 音色圆润、近似人声的歌唱性低沉而富有穿透力, 马头琴的演奏可分为“潮尔”、“伊克利”、“黑力”、“冒乃胡儿”四种类型, 它们根据演奏技法与风格的不同流行于蒙古的不同的地区。器乐音乐主要音调来自于民歌, 如《巴雅领》 (马头琴曲) 、《荷英花》 (四胡曲) 、“阿斯尔”中的《八音》和《美德利》 (合奏曲) 等。说唱是蒙古族传统音乐中较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 是在史诗祝赞词、诗歌、叙事诗、民间歌曲、民间器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立的艺术表演形式, 主要有“陶力”、“好力宝”和“乌力格尔”三种形式;“陶力”主要流行在新疆蒙古族与内蒙古科尔沁——喀尔沁一带的古老的讲述英雄史诗性的说唱艺术, 如《江格尔传》、《格斯尔传》等;“好力宝”传有700百年之久, 是蒙古族从民歌中的赞歌和叙事歌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传统的说唱音乐剧种, 演唱有单人或双人形式, 即兴性强, 有乐器伴奏。“乌力格尔”也是一种古老的蒙古族说唱音乐的剧种, 早期是在讲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也有乐器伴奏、自弹自唱, 拥有极为丰富的2000多个曲调, 传统曲目有《格萨尔》、《江格尔》、《三国》、《西游记》、《隋唐演义》等。蒙古族的舞蹈种类繁多, 主要有劳动歌舞、风俗性歌舞、仪式歌舞, 如“骏马舞”、“挤奶舞”、“盅碗舞”、“筷子舞”、“婚礼舞”等, 它们都具有浓郁的本民族的特色。
蒙古族宗教音乐是在萨满教和藏传佛教的基础上发展而成。萨满教是产生于母系社会的一种原始宗教形式, 在远古时期就在蒙古族中盛行。“萨满”一词原为通古斯——满语的汉译, 意为“激动不安的人”, 在蒙古族则为博教之意 (记载见蒙古秘史) 。博教在蒙古帝国中长期处于“国教”的地位, 成吉思汗时期尤为推崇和信仰。博教的宗教祭祀活动有大小场面之分, 大场面主要室外祭祀求福, 如祭天、祭雷、祭敖包、祭成吉思汗等, 场面之大、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世间罕见;小场面一般用于室内治病驱魔, 如正骨、接生、治病和祭火神等。因此, 博教的音乐在漫长的形成与历史发展过程中, 在内容和曲目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由祈祷、请神、苏力德、请贤师、闯难关、送神的套曲曲式布局, 通常用博鼓进行伴奏, 有较强的吟诵性和呼唤性, 旋律要求节奏化, 多见同音反复, 和声以四、五度为基础, 调式以五声调式为主、以徵调式为典型等特点, 如《送神曲》、《祭天》等。在元代时期, 忽必烈推崇藏传佛教为其“国教”, 其音乐主要来源于西藏传佛教寺院中使用的诵经音乐, 大部分音乐和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进行吸收、融合而呈现出多元性的特征。
蒙古族于1271年统一中国, 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以“进取金、宋, 远法汉、唐”为指导方针的宫廷礼仪制度, 根据有限的文献资料和流传至今的民间音乐作为参考资料和依据, 蒙古族的宫廷音乐直至元代才形成较大的规模。元代的宫廷乐队规模庞大、乐官乐工人数众多、乐器种类繁多 (元代根据乐器的制作将乐器分为“八音”, 乐器种类见《礼乐》中的记载) 、乐曲之丰富是前代王朝和邻国无法比拟的。如保存至今的《白翎雀》、《海青拿天鹅》等都是元代著名的乐曲。元代以后, 随着王朝的颠覆, 蒙古族宫廷音乐也随着朝代的变化逐步与民间音乐融为一体, 难以分门别类, 尚待进一步探寻挖掘、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袁炳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上.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8
[2]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1
[3]杜亚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
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 篇8
根据调查阜新市共有5所蒙古族中学,包括阜新市蒙古高中、蒙古族实验中学、阜蒙县蒙古族高级中学、蒙古族初级中学和蒙古贞初级中学。阜新市蒙古族中学建立于1952年,1959年列为省重点中学,为全省培养蒙古族中小学教师。在校学生均为蒙古族;教职工中蒙古族约占50%。阜新蒙古族实验中学建立于1988年9月21日,阜蒙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完全中学”,是辽宁省省唯一以蒙语授课为主的完全中学。又于2001年8月1日,阜新市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实验中学”。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高级中学建立于1957年,并于1981年被省政府确定为首批重点中学。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初级中学位于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教育路西段,自建校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使学校办学规模、办学质量、社会效益不断发展。蒙古贞初级中学建立于2012年8月4日,在校学生均为蒙古族,其中包括初中3个年级,每年级12个班。
2、阜新蒙古族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概况
2.1、阜新蒙古族中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阜新蒙古族中学体育教师共38个体育教师,研究生3人、本科10人、大专13、中专12人。其中体育老师蒙古族占98%,汉族占2%。教师专项主要分布在田径、球类、体育舞蹈、体育游戏、民族体育类。年龄在28至45居多。男老师占87%,女老师占13%。
2.2、阜新蒙古族学校体育设施建设
阜新蒙古族中学共有5个体育场地,其中400米场地2个,200场地3个。2片塑胶体育场,一个体育场馆。在公共教学中器材种类多,数量基本能够达到对学生们的运动要求,利用各种资源,提升场馆设施的配置率,合理的场馆管理制度,但从运动员训练的专业设施不够完善。
2.3、阜新蒙古族体育课程以及赛会设置
阜新是篮球之乡,阜新各中小学体育课以篮球教学为主,附加田径、球类、体育舞蹈、体育游戏、民族体育等,每年各校分别举办春秋季运动会,文化节等,阜新更为了进一步推动民族民俗活动的开展,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进一步增强广大青少年的体质,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举办校园那达慕大会,会上主要有蒙古式摔跤、射箭、布鲁、喜塔尔(蒙古象棋)。会上会有大型舞蹈表演等,包括马头琴表演(县蒙实小100人以上)、博克队表演(县蒙实验中学)、哈达队表演(蒙古高中)、安代舞表演(县蒙古初中)、弓箭舞表演(县蒙古贞初中)。
3、阜新蒙古族中学体育教学现状
3.1、阜新蒙古族中学体育课开展状况
阜新蒙古族中学在对学生体育学习的目标评价过程中,基本是以教师评价为主,很少考虑到学生的自评和学生之间的评价,课上也主要以老师教和学生学为主。由于现在孩子体质普遍较弱,体育课上的运动量有明显的下降,课程内容也从单一化变得多一样化。社会、学校及家庭三方面力量共同促进学生学习体育的动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变当前家长和教师教育观念中的功利化倾向;加大对体育教育的投资力度;组织学生参加野外体育锻炼;改革学校体育运动会;要提倡体育教学的小班化;中小学校长要重视体育教育;提高班主任对体育教育的认识;重视在集体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加强同伴对体育学习的影响作用。重视教学因素对学生体育学习合力作用;吸引儿童青少年参加社区体育锻炼;调动家长对子女体育学习的热情;重视学生自我激励。
3.2、对阜新蒙古族体育运动的认识
阜新市属于篮球城,学生们从小接触运动较多,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们对体育课课程的喜欢多余文化课程,数据显示有42%的学生特别喜欢上体育课,34%的学生喜欢上体育课,18%的学生对体育课和文化课喜欢程度相同,6%的学生不喜欢体育课。从以上数据分析,学生比较喜欢体育课,这对发展体育和树立终身体育理念具有重要的作用。
4、结论
阜新蒙古族中学体育课开展状况良好,老师的学历与专项技能能够满足于学生们的要求,学生本身喜欢体育课,这对开展体育课程有着良好的基础,阜新体育课主要以篮球、田径、体育舞蹈、民族体育为主。每年也会通过运动赛事和体育文化节影响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摘要:青少年体质健康是我国体育关注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分析阜新蒙古族中学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结果显示阜新蒙古族中学体育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基本达到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且将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结合体育教学课程中,丰富体育课程内容,组织多样化的体育课程。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程设置,蒙古族
参考文献
[1]张宁.我国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动力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6.
[2]徐继存.教学论导论[M].甘肃: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3.
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 篇9
关键词:传统马术运动,传承,发展
蒙古族素有“马背民族”的美称, 以能骑善射著称于世, 马在蒙古族的经济史、军事史上建立过卓越的功勋, 马术运动是内蒙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自古以来, 北方游牧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与马结下了不解之缘, 马伴随着它的主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辽阔的草原上。除了生产、生活以外, 主人还要驾驭马从事文体娱乐活动, 久而久之, 马术运动就在草原上风行起来[1]。与马生活在一起自古以来就是蒙古族的传统, 蒙古族男孩若想成为真正的男子汉就要学会如何与马打交道。这也就是所说的蒙古族三大体育运动:搏克、骑马和射箭。这里的骑马就是指的蒙古族的传统马术运动。随着人们的欣赏水平的提升以及奥运会中马术表演和摔跤比赛相对完善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现代体育运动。传统马术运动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很难被人们所重视, 而本研究的提出为这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体育项目提供理论平台, 为它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1 蒙古族传统马术运动的起源
最早被驯化的动物是马, 在世界上拥有马最多、最早开展养马业的国家是中国。在原始社会人类之所以饱受野兽侵袭和病的折磨, 是由于低下的生产力, 简陋、艰难的生活加上人少而动物众多造成的。人们从长期的采集和狩猎活动总结了一系列经验, 之所以清楚的认识到养殖业, 是因为狩猎所获得的食物有剩余[1]。养马业是在距今5000~6000年以前的奴隶制时期的一些游牧部族中慢慢形成的。在公元前9世纪初, 由于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 使得运用马具骑马驰骋技术被人们学会。公元前7世纪, 快速发展的骑术文化, 使得蒙古族的先民匈奴部传承了骑马技术, 并且还组建了强有力的骑射军队, 农耕部族就不停的遭到他们的侵略[4]。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得到促进, 增强了民族体质增强了, 文化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同时对扩大祖国的疆域方面 (元代是我国版图最大的时代) 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这些都是古代蒙古民族骑马运动的产生和发展带来的积极的作用。因此蒙古民族的骑马运动, 亦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爱马和善骑, 是蒙古民族的传统[2]。蒙古民族素有“马背民族”的美称。辽阔的天然大草原和宽广肥美的牧场, 为骑马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无比优越的条件。从古至今, 骑马运动成为蒙古民族男女老幼最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每当春末夏初, 给马打鬃、去势、印号时, 附近的青年男女都来帮忙, 套马和摔马比赛早已形成惯例。优胜者群起祝酒, 落伍者羞愧的无地自容。赛马更是较为流行的一种活动, 不但“敖包会”、“那达慕”、“老人祝寿”上举行赛马, 就是几个人一起放牧或路上相逢也要跑几里, 比比谁的骑术高, 看看谁的马儿快。由于生活、生产条件的影响, 牧区人民从小就养成了善于骑马和喜爱马匹的优良传统。
马术运动项目繁多, 技艺惊险, 紧张激烈, 速度赛马、走马、马上技巧、马上斩劈、乘马射箭、乘马超越障碍、马球、训马等项目, 统称为马术运动。马术运动的起源大约可以追朔到3000年以前, 据《史记》、《匈奴传》记载, 早在公元前3世纪未到2世纪初, 蒙古高原的北方游牧民族中就有了马术运动[3]。
做为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的马术运动历来以动作优美惊险、扣人心弦而闻名中外, 而近年来却日渐萧条, 令人倍感惋惜。被誉为马背民族的蒙古族, 世代与马相伴, 也非常重视传统马术运动的开展, 据说成吉思汗的13个“古列延” (军事组织) 里, 能骑善射者达3万之众, 古代蒙古族中已流行打马球、骑射等[5]。此外, 由于生产、生活以及军事上的需要使得蒙古人从小就学会了与马打交道并且在马背上的生活使得蒙古人练就了一身马背上的绝活。然而直到1951年, 内蒙古自治区正式成立了骑术队, 使这项具有百年历史的少数民族传统项目水平不断提高和发扬, 而且培养了一大批马术人才。50多年来, 经过不断创新蒙古族的传统马术从原来为数不多的马上项目, 已发展到了马球、障碍、劈斩、火圈、驯马、马上叠罗汉、飞马拾哈达、马上篮球赛等众多的表演、比赛项目, 并且在在国内大型文体活动中受到广泛赞誉。内蒙古马术队先后为美、英、法、日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进行过马术表演。
2 蒙古族传统马术运动的发展现状
通过调查及访谈发现蒙古族传统马术运动已经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 大众的关注度也在逐年的下降。特别是近年来, 凡熟悉蒙古族传统马术运动的人感觉再难见到它昔日的辉煌。据内蒙古自治区马术界人士介绍, 传统马术衰退的主要原因有三。
(1) 民族传统马术是由内蒙古马术队表演队承担, 由于没有比赛任务, 只是在大型庆典和旅游旺季进行为数不多的表演, 平时缺乏严格的训练, 一些项目有失传的可能, 如马上篮球赛本是个十分激烈精彩的项目, 但近10年来几乎再也没有看到过表演。
(2) 老运动员退役, 新运动员受技术、马匹的限制, 无法完成原有项目中的高难度动作。
(3)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偏重于马术金牌项目, 相对来说忽视了传统马术体育项目的发展, 特别是在经费、人员、马匹等方面缺少足够的支持和保障。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 现阶段蒙古族传统马术运动正经历着人员、经费以及政府的相关扶持。因此, 还需加以重视保护这一优秀的民间体育文化运动。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内外运动专家、学者将研究马术运动重点集中在了奥运项目或观赏性比较强吸引观众比较多的比赛项目上, 这就使得传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收到冷落。本研究的提出在国内外能弥补此项空白并为我区蒙古族传统马术运动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意义。
3 蒙古族传统马术运动的传承与发展
传承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需要年轻人将祖先的优秀文化继承与发展, 传承也是一个民族发展延续的保障。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文化, 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这个古老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发扬。随着现代马术运动的兴起, 传统马术运动的传承和发展成为新时期的首要任务。
通过调查发现蒙古族传统马术运动的传承发展关键在于以内蒙古深厚的马文化底蕴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为依托, 以马产业为龙头, 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 推动传统马术运动的向现代化进程靠拢。这也是解决传统马术运动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我国优秀的马产业基地, 内蒙古每年都会向世界各地输送优秀的马匹。而且随着各种重大比赛的关注度增加, 人们对于马术运动的期望值也在逐年增加, 这就给传统马术运动的发展带来了机会。
此外, 蒙古族一年一度的盛会那达慕大会也是展现民族特色的最好的机会。通过调查发现, 在那达慕盛会上传统马术项目保存至今的仅限赛马这一观赏性强较为刺激的比赛项目而很难见到诸如马球、障碍、劈斩、火圈、驯马、马上叠罗汉、飞马拾哈达、马上篮球赛等众多的表演、比赛项目。如果主办方适当的增加一些传统马上项目定能极大的提高观众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最后, 政府需制定一系列发展策略, 帮助蒙古族传统马术运动持续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传统马术运动的魅力所在而不是单纯的停留在金牌项目上, 并在我区少数民族院校开设传统马术运动专业及课程为蒙古族传统马术运动培养大批的优秀人才使传统体育项目重新走向辉煌。并积极在全区少数民族高校开展传统马术专业培训班为蒙古族传统马术运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基础。
4 结语
做为人类的一个璀璨的文化, 蒙古族将自身的民族特色通过历代的口口相传保存至今。而传统马术运动做为蒙古人的一项特有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只在合理在政府和相关人士的重视下有效的运用蒙古族传统马术资源, 使其更好地得到保护和发展为蒙古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做好理论铺垫, 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巴雅尔晋格乐, 包达古拉.论蒙古族传统体育的起源及其沿革[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魏铎.蒙古民族的恋马情结[J].中国.城乡桥, 2007 (8) :76-77.
[3]赵静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教学与训练[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1999.
[4]库德热提·阿不里米提著.新疆民族体育[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1998.
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 篇10
蒙古族音乐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追寻蒙古族音乐的渊源, 它与北方草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北方诸多民族, 以自己的独特方式为北方草原文化注入了应有的贡献, 刻下了永不磨灭的历史篇章和痕迹。自1206年蒙古族伟大的历史人物成吉思汗统一北方草原各部落之时, 也宣告了蒙古族正式登上了北方草原文化的历史舞台, 成为北方草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蒙古族在继承北方草原文化后, 其文化当中流淌着早期草原先民的文化血液和游牧民族的文化因子, 经过历史的不断发展, 蒙古人以自己的方式为其注入了新鲜血液, 增添了新的活力。
蒙古族音乐源于其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承、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以及特有的地理环境, 因此造就了其独特的风格。
蒙古族音乐是草原上人们记录生活、赞美自然、抒发胸怀的音乐, 在蒙古地区具有共同的草原风格, 又有各个地区的独特风格, 不论高亢嘹亮还是低吟回荡, 都充分表现了蒙古族人民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性格和丰富的风土人情, 而蒙古族音乐作品洋洋洒洒, 浩如烟海, 其品味之高, 数量之巨, 令世人叹为观止, 深受人民的欢迎和喜爱。
20世纪, 对于世界大多数民族来说, 是一个社会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 而这种社会转型, 形成新的社会思想和意识形态, 使传统生活习俗和娱乐方式被新的社会方式和行为方式冲淡甚至被取代, 造成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传统的文化结构等均产生变化, 使国内音乐出现了各类音乐风格大融合的趋势, 形成多元化的特质。这个世纪, 人们开始追逐现代化, 给人类生活带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 但同时正在把各民族传统文化推向异化、消亡的边缘, 对世界文化多样性、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
20世纪90年代, 在中国和世界掀起了现代音乐的热风, 蒙古族地区也自然地掀起了一股强劲的风, 而在这强劲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 其实蒙古族音乐与现代音乐开始处于相互冲突、碰撞、斗争、相互排斥的状态, 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各自生存空间的扩展需要以及传统音乐的传承和保护, 它们又不可避免的走到了一起, 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慢慢建立起来了。如蒙古族音乐家把独特的长调、呼麦、马头琴融入到现代作品当中, 这种现代音乐和蒙古音乐的相结合, 成为一种区别于原型而具有创新意义的音乐形式。
进入新世纪,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 蒙古族音乐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 遵循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道路, 积极促进蒙古族音乐的健康发展, 蒙古族音乐文化传播的策略开始有了很大的改变, 其发展越来越多样化。目前, 蒙古族音乐的新发展趋势所带来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
新时期的蒙古族音乐, 与以往不同的是, 出现了新一代的蒙古族音乐人, 如炙手可热的杭盖乐队、安达组合, 以及其他创作型的音乐人, 他们作为蒙古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者, 多年不断探索研究蒙古族音乐, 并以自己的音乐理念和独特的编配, 用开放的姿态, 将传统的蒙古族音乐与现代音乐完美结合, 使蒙古族音乐更具时代感, 民族音乐更具世界性, 使它更贴近现时代的人, 引起广大听众的共鸣。他们始终以实际行动实现着心中最大的愿望, 让纯正的蒙古族音乐继续传唱, 继续丰满, 把历史悠久的蒙古族音乐用新的现代音乐创作方式推广到世界舞台中, 展示蒙古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下面举例说明蒙古族年轻一代音乐人的发展趋势给蒙古族音乐带来的影响。
一、杭盖乐队
蒙古族著名的乐队组合杭盖乐队, 成立于2004年, 成员由七位蒙古族音乐人组成, 乐队主要用马头琴、口弦、拖布秀儿等蒙古族传统乐器, 以及电吉他、电贝司、架子鼓等现代乐器组合形式, 结合呼麦、长调等蒙古族独有的演唱唱法, 将蒙古族音乐的精髓和现代音乐的力量传递给全世界, 带领着听众们走进蒙古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自乐队成立以来, 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演出已超过500多场, 如伦敦皇家大剧院、华盛顿肯尼迪中心、纽约林肯中心等世界级的著名剧场以及出演德国、日本、加拿大、韩国、荷兰、新西兰等国家的各大电视台的音乐节目让更多的人认识了杭盖乐队, 了解了蒙古族音乐。2008年, 杭盖乐队在英国发行了首张专辑《介绍杭盖》, 并获得了国外的各大奖项, 也获得的了国际音乐人的好评, 所到之处, 赢得观众们的热烈欢迎, 演出现场非常火热, 震撼。杭盖乐队作为蒙古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者, 思想活跃, 多才多艺, 结合自己的优势大胆创新, 不拘一格, 并以蒙古族音乐的传统内涵与现代思维的融合等独特的方式淋漓尽致地表现着蒙古族音乐, 宣传和推广着蒙古族音乐, 为蒙古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杭盖乐队至今发行了多张专辑, 每一次的专辑都包含不同的音乐曲风和音乐主题, 最主要的是作品始终包含着民族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的创作特点, 如蒙古族民歌《托尔金山》、《酒歌》、《辽阔的草原》、《达亚波尔》、《天上的风》、《波如来》、《四季》等大家比较熟悉的民歌, 这些作品以蒙古族民歌为基础, 运用马头琴、拖布秀儿、潮尔、冒顿潮尔、呼麦、长调等蒙古族传统乐器与独特唱法的演绎, 加上现代音乐元素, 如贝司、电吉他、电子音乐的完美演绎, 使原有的蒙古族民歌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的色彩。
二、安达组合
蒙古族著名的安达组合, 成立于2003年, 成员由九位蒙古族成员组成, 该组合使用蒙古族独特的呼麦、长调唱法, 结合马头琴、潮尔、四胡、陶布秀尔、大马头琴、口弦琴、羊皮鼓等蒙古族传统乐器和吉他等现代乐器的专业艺术团体。自2006年安达组合代表内蒙古参赛了第12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 并夺取原生态团体第一名, 个人赛铜奖, 深受国内专家的好评。此后, 安达组合全国各地巡演, 甚至走上国际舞台, 曾赴美国、法国、瑞典、芬兰、韩国等国家演出, 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 尤其在2009年, 应美国总统人文艺术委员会和美国中西部艺术联盟的邀请, 安达组合辗转美国中西部的五个州进行巡回演出, 演出达60多次, 每一次的演出传达着蒙古族传统音乐, 用音乐诉说悠远的蒙古族情怀, 用歌声传递草原游牧文化、自然、历史, 给美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演出获得极大的成功。此外, 2009年六月随胡锦涛主席出访俄罗斯, 参加了庆祝中俄建交60周年的文艺演出, 获得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
安达组合的音乐创作理念始终秉承着传统与现代融合的音乐发展理念, 以蒙古族传统音乐为基础, 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形式改编, 加入现代音乐元素, 让传统音乐更具现代性。安达组合自成立以来发行了多张有质量的音乐专辑, 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淋漓尽致的向世人展示了蒙古族古老音乐的独特风格。如《圣主成吉思汗》、《故乡》、《代日拉查》、《幸福的牧马人》、《小草》、《酒歌》、《祭祀颂》、《圣山》、《万丽》、《苏木如》、《母亲》、《奔布莱》、《江格尔》等, 以上音乐作品包含着不同的主题思想, 包括吟唱天地万物、赞美自然、保护草原、歌颂祖先、民族、英雄、赞颂母亲等等丰富多彩的题材, 加上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完美结合, 使古老的蒙古族音乐充满了新鲜活力, 音乐更加饱满、富有激情, 最主要的是, 每一位歌手、乐手们充满激情和真诚的演绎, 使听众进入安达组合特有的音乐氛围中, 去感受那草原如画的风景, 去聆听草原深处最纯真的声音。
安达组合多年来为了心中的音乐梦想和对民族音乐的热爱而不懈的努力着, 默默地奉献着, 他们作为蒙古族音乐与文化的传承者, 始终以实际行动实现着心中最大的愿望, 那就是让古老的蒙古族音乐继续传唱, 使蒙古族音乐进一步传播发展。
三、其他创作型音乐人
来自于内蒙古兴安盟的独立原创音乐人巴音牧仁, 他身兼Duudlag乐团的创始人团长、乐团主唱 (也擅长呼麦) 兼吉他手、乐团原创作品创作人等多重身份, 传承和传播着蒙古族音乐。在2015年的“aviyaslag mongol, 八省区哈步图哈撒尔”杯呼麦系列节目中Duudlag乐团以优异的成绩夺得冠军, 受到观众们的喜爱。
巴音牧仁的音乐之路丰富多彩, 他接触很多音乐上有共鸣的国内外音乐人, 如台湾著名音乐人、亚洲第一指弹天王陈彦宏, 素有“魔笛”之称的世界著名大师Mark Alban Loz, 以及深圳行为艺术家、古琴大师沈丕基等一起做音乐, 多次尝试与中国的古老乐器、西洋乐器等完美结合, 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他的创作方式始终坚持一个原则, 就是以蒙古族传统音乐为基础, 加入现代音乐元素, 并通过音乐表达爱护草原、保护环境等人们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希望用真诚的心, 通过音乐的方式, 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自然、爱护家园的愿望, 以自己微博的力量, 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而像巴音牧仁这样年轻有为、热爱本民族音乐的蒙古族音乐人还有很多, 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 履行着继承和保护蒙古族音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只为了心中那份最纯真的愿望, 那就是让传统的蒙古族音乐继续传唱, 让更多的人热爱蒙古族音乐, 感受蒙古族音乐独特的魅力。
综上所述, 蒙古族音乐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 逐渐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文化传统, 在全球化的今天, 蒙古族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碰撞和融合是这个时代的需求也是传统音乐传承和保护的一种形式。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蒙古族音乐逐渐演进、发展, 这是这个时代的需求, 也是发展的必然规律, 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 绝不能丢掉本民族音乐的个性特色, 丧失传统音乐的精髓。
值得庆幸的是, 蒙古族年轻一代的音乐人通过自己的音乐理念和新颖的创作方式将传统的蒙古族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巧妙融合, 在创作内容上进行了拓宽, 使蒙古族音乐具有民族性的同时, 又不失时代感, 而这种传统内涵与现代演绎、融合, 符合时代的发展, 大众的需求, 同时又促进了蒙古族音乐的多元化发展, 这对于蒙古族音乐的继承和传播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黔.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与融合—原生态音乐流行性的探讨.原生态民族文学学刊, 2011, 03.
[2]梁晶.从民族乐器演化看少数民族音乐文明进程—基于社会人类学考察.贵州民族研究, 2015, 01.
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 篇11
蒙古族图案拥有广泛的群众性、可视性,同时也具有纹样的传统性。纹样设计中处处体现出变化与统一,条理与反复的规律。设计师要做好具有民族特色的包装,就必须对传统图案有充分地认识与研究,从而分解与重构,形成自己的个性语言。
在我国古代的文化艺术宝库中,传统图案丰富多彩,璀璨夺目,既代表着华夏民族悠久的历史,也是全人类文化艺术中的巨大财富,而这其中的蒙古族图案拥有广泛的群众性、可视性,同时也具有纹样的传统性。
蒙古民族的生活中,作为反映生活、美化生活的图案艺术是极为丰富的。蒙古族自古以来以游牧为生,对牛、马、羊、骆驼等牲畜极为熟悉,所表现出的各种动物、植物、花卉图案,在幻想和夸张中反映了广阔的现实生活,因而纹样奇异动人,具有浓厚的民族趣味。
一、几种典型的蒙古族传统图案纹样
蒙古族的图案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同时它也有一个庞大的系统,凡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无不涉及到装饰艺术,涉及到图案花纹。蒙古族图案艺术主要有自然纹样,其中花草纹有梅、杏花、牡丹、芍药、海棠等,动物纹有蝴蝶、蝙蝠、鹿、羊、马、牛、狮子、大象、骆驼、老虎等,另有水、云、山、火之类。吉祥纹样,如福、寿、禄、喜、盘肠、方胜、八结、龙、凤、法螺、佛手、宝莲、宝相花等。
犄形纹样,蒙古语称之为“额布尔”纹,是蒙古族图案花纹中最常见的纹样之一。在民间多以二方持续和边沿图案的形式涌现,有五畜旺盛、牧业丰收的寄义。盘肠纹,由弯延交叉的线条盘结而成,由于圆角与直角的变化,处处绵延,表现永续不断的意义。盘肠纹在蒙古族图案中,常作为中心纹样,并且多以适合纹样的形式出现。鼻纹,又称云纹,是蒙古语"鼻子"的意思。云纹既有由一个中心点向周围层层扩展的团状云纹,也有比较写实的云纹,多由一个中心向两边卷曲构成勾联式云纹,这种云纹几乎已成为蒙古族图案花纹中使用率最高的纹样(图1-3)。
在蒙古族传统中最基本的一个类别那就是寿字纹与万字纹。根据他们的外部形态特征来看,寿字纹又分为兰萨纹和普斯纹。普斯纹即所谓的“团纹”。兰萨纹通常由上下对称,中心窄两头宽的束腰状寿字构成。万字纹有福寿吉祥、四季如意的寓意。回纹,在蒙古语中被称之为“阿鲁哈”,是世界上运用最广泛的一种纹样。回纹形式有单体、一反一正相连成对和连续不断的带状形,二方连续是最常见的形式。火纹,蒙古语称"嘎拉纹",在民间十分流行。卷草纹是一种装饰纹样,最大程度地体现了蒙古族图案花纹运动和变化的特点(图4-7)。
二、蒙古族传统图案纹样在酒包装中的应用
传统文化与包装设计素来就有着如影随形的关系,每一部包装设计史都遵从传统文化的经络,同时每一个包装设计又是其无形力量存在的有力证明,而传统文化在包装设计中会直观地以图案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蒙古王酒,从濒临倒闭到现在拥有相当市场份额这一巨大改变,包装设计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天地人酒系列包装(图8),盒型采用六边形柱体形态,造型独特,开合方便,节约材料,俯视时像是一朵绽放的花儿,正视时又俨然是一座蒙古包,同时又是天、地、人的一个和谐组织,蓝的天、绿的地、黄皮肤的蒙古人。包装上部为回纹设计,取深远、绵长的吉祥寓意;下部为二方连续的犄形纹样边饰,有五畜旺盛、牧业丰收的寄义。整套包装让人感受到蔚蓝的天空、辽阔的草原、穹庐顶的建筑、欢快奔腾的马儿,勇猛善战、热情好客的蒙古人,散发着浓郁的民族风情。
红包庆酒以美丽的蒙古包、奔腾的马儿、低回柔和的马头琴、欢快迷人的舞蹈为背景,表现出吉祥喜庆场景,品牌名称左右配以云纹装饰图案,恰到好处地揭示出该酒的文化内涵(图9)。马奶酒醇香微酸,酒精度不高。不会喝酒的人喝上一两碗也无醉意,可谓老少皆宜,初到草原的客人都会被敬上马奶酒,因此这也是内蒙古元朝奶酒能够占领市场的优势所在。其包装设计贯穿着内蒙古草原蒙古族的深厚文化,并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主义简洁的形式,重点突出品牌形象和品牌内涵,让人过目不忘,其系列之一蒙古王朝酒采用全牛皮手工雕刻、缝制,外型为 “苏勒德”造型,象征战无不胜。标志外围以圆形包围,配以火纹,左右是龙纹图案,凸显王者霸气,其他包装也多以云纹或祥云图案为装饰(图10-11)。宁城县生产的“冬虫夏草”酒,盒形四方,上部以S型回纹和云纹做二方连续边饰,品牌名称以云纹环绕,左右饰以对称的团状龙纹组合图案及盘肠纹,整体包装古香古色,庄重典雅(图12)。奥淳酒业生产的“长生源”酒,中间以卷草纹为底纹,衬出品牌名称,上下对称地放置回纹图案,使得这款酒包装洋溢着浓郁地民族风情(图13)。
成吉思汗酒,品牌名称以民族英雄命名,是中国唯一享有世界顶级人文名称的品牌,此款酒瓶盖的设计采用拟人化,特别具有人情味,俨然就是一幅打了胜仗的将军的模样,带着一股不凡的力量和脱俗的气质。成吉思汗酒包装纸盒展开图,两个侧面以龙纹和卷草纹装饰主体文字,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图14)。
上述设计从传统图案中汲取营养,用适当的图案深化了设计的主题和内涵,体现出民族特色。传统图案蕴涵着浓厚的地方民族气息,容易使受众从心理上产生亲近感。传统图案与设计的巧妙结合,无形中会提升设计作品亲和力,增强设计作品的印象留存力,强化设计作品的宣传力,加深设计作品的说服力。
三、包装设计要立足于本土文化,树立民族品牌
近年来,内蒙古的设计领域开始了民族化发展,以及如何吸收本土文化养分的探索之路,将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融入包装设计中,是其发展的方向。
民族化设计是由我们本身的特定地域的历史文化、生存环境和民族、民俗等因素的基础之上,所形成的属于本民族的风格。民族化的品牌设计是强调传统和本土性的新设计艺术潮流。草原文化在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运用能够使品牌在与消费者交流和沟通中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在当今设计大同的趋势下,各民族意识到不应该被同化,于是开始纷纷重新探究民族化的设计语言,找寻自己的设计风格。
“因为我们的设计总在试图寻找一种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某种可以识别、分析、读解的共有的特性。这样寻找的目标不在于指明地域的特点,而是试图发现一种根植于我们的本土性,又对整个设计语言具有意义的东西,一种尚处于隐约、含混状态但却具有某种启示性的东西。”[1]民族化既是回返,又是变革,既是传承,又是创新。对于传统图案纹样的传承,并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需要在深刻领悟后,进行更深层次的概括和提炼;要时刻注重和考虑元素的变化,斟酌每一个元素在其表现上能不能传达出正确的意境。包装需要见解明确地画面效果,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对所采集的元素进行分解,从中挑选出重要的部分结合自身的形态进行新的组合。
四、结语
本土的设计历史源远流长,使得我们可以从中吸取充足的养分,但更重要的是要消化吸收,分解与重构,形成自己的个性语言。这个时代我们照搬传统不是办法,应该从中拥有属于自己的设计,如果我们不会推陈出新,那么我们的传统艺术会停滞发展,会让我们的设计毫无新意,成为没有时代精神的复制品。
当今世界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传统设计的经验,这就要求我们应该以本土文化精神为基础,打造民族包装品牌。要做好具有民族特色的包装,设计师就必须在对传统图案的研究、把握、应用、创新的基础上才可以让有特色的包装设計打开国门,走向世界。
【作者单位: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蒙古族图案花纹考》,作者乌恩琦.2006.6.15
【注释】
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 篇12
1. 游牧生产经营方式下的住居形式及形成原因
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前, 草原地区一直保持游牧的生产经营方式。这一时期的生产生活与地域环境的特殊性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内蒙古地形以高原为主, 属典型的中温带季风气候, 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匀、寒暑变化剧烈的显著特点, 冬季漫长而寒方位西北主吉, 东南主凶西北方向、生活体现蒙古包入口方向的设置佛龛、成吉的摆放位置冷, 多数地区冷季长达5个月到半年之久, 草地资源丰富, 草原总面积达8666.7万公顷。由于降雨量少不适合发展农业, 而适合发展畜牧业, 在人类无法改变自然的时候必须顺应自然来满足生存需求, 因此产生了游牧的生产方式和便于移动的住居形式——蒙古包。
1.1 蒙古包住居形式的形成原因
汗画像祭灶男性、女性长者使用空间女性、晚辈使用空间游牧是指终年随水草转移进行移动放牧的一种粗放的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 牧民长期无固定住所, 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根据地形和气候条件形成各自的游牧路线。“居”在这里就包含“居无定所”“迁移”的含义, 适合这种生产方式的住居形式也必须具有“游”的特性, 因此长期的移动生活产生了能够移动的住居形式蒙古包。蒙古包由简单、方便取材的材料建成, 质地轻, 运送方便, 普通牧民居住的蒙古包一般为4 或6 哈纳 (1) (如图1) 。一个4 哈纳的蒙古包最多只需两辆车便可全部装载, 蒙古包的结构简单, 熟练的搭建者, 半个小时就可搭好。有关蒙古包的骨架结构和搭建方式前人已经做过详尽的研究, 在这里不再赘述。蒙古包的构成要素 (如表1) 。像大多数民居建筑一样, 蒙古包的建造材料在草原地区较容易获得, 柳条、毛毡、绳索等通过简易的处理, 用蒙古族的建造手法形成特殊的住居形式, 符合牧民长期移动的生产生活, 在生产方式改变之前草原地区的住居形式一直以蒙古包为主。作为传统意义上的“住宅”, 蒙古包显得过于简单甚至简陋, 在农耕文化的背景下, 很多人无法理解在一个空间内如何解决多代居的生活问题。这其实与当时牧民的生存条件有很大的关系, 人们为了生存只能选择游牧的生产方式, 移动生产必须保持一种简单的生活, 不允许过分奢华, 因此蒙古包这种简单便利的住居形式存在了很多年。在草原上生产经营方式改变之前, 草原地区蒙古族牧民一直以蒙古包作为主要的住居形式。
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分地区自然条件较为严酷, 年平均降水量在50—450 毫米之间, 冬季长夏季短, 寒暑变化剧烈, 平坦的地势容易形成超强的风力, 因此在草原上经常受到暴风雪的侵袭。从蒙古包的造型上看, 蒙古包下端呈圆柱形, 上端呈圆椎形。在冬季降雪量大的时候, 上端的斜坡便可以防止雪的沉积而减轻顶部的压力;下端圆柱型的造型由于与风向垂直的接触面积较小, 对风的阻力也会减小, 可以抵抗暴风的袭击。随着气温的变化蒙古包可以随时增减“衣物”, 在寒冷的冬季, 蒙古包的骨架不变, 在包外加盖围毡便可达到防寒的效果, 如图2 和图3 为冬季与夏季的蒙古包。蒙古包的建造材料是柳条、木材、羊毛、马鬃等, 这些动物和生物材料可以轻易地从草原上获取, 在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的草原腹地, 建筑的取材只能限定在它所处的地域环境之内。蒙古包具有防寒、防积雪积水、防风、就地取材的特点, 这些特点是草原地域环境对住居的要求, 虽然“地理环境决定论”已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们推翻, 但不可否认的是地域环境仍然是某一地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甚至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对某一地区人们的社会生活、风物民俗等方面影响十分深远。
1.2 蒙古包的内部生活秩序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千差万别, 形成各地特有的规范、风俗、习惯、制度、等级等行为要素。蒙古包内部是一个圆柱型加圆锥型的大空间, 没有类似现代住居玄关、客厅、卧室等明确的功能划分。家庭成员的生活起居都在一个空间中完成, 两代、三代人共居一室, 但其内部通过不同功能的领域划分, 形成蒙古包的内在秩序。
蒙古包内部有明确的位次和空间领域的划分。蒙古族认为西北方向是吉位, 因此不同于汉地住宅的“坐北朝南”, 蒙古包是“坐西北朝东南”的。蒙古包的门朝东南方向, 入口处类似住宅中玄关的功能, 牧民进入包中先将马鞭、工具等杂物放置于此。包中西北方向、正中是神位, 西北面一般供奉佛龛或成吉思汗画像, 是牧民的精神寄托, 中间是灶火, 每年举办重要的祭灶节日, 这个传统保留至今。白天, 蒙古包的北面是男主人的空间领域, 东面是女主人和小孩的空间领域;如果有客人造访, 男性客人坐西面, 女性客人坐东面。夜晚蒙古包内的主要功能转变为卧室, 男女主人睡北面, 长者睡西面, 晚辈睡东面。 (如表2)
蒙古包中陶脑 (如图4) 的正下方是炉灶, 是牧民的生活中心, 用于烧火做饭融化雪水, 相当于厨房的功能。陶脑相当于天窗, 做饭时可以通风排烟。西面和北面铺毛毡和地毯, 上面放置座垫, 相当于多功能的起居室, 可以会客、吃饭、睡觉, 如遇重要的节日可以举行聚会。蒙古包的东南面放柜子等家具, 收纳碗筷等厨房用品。西南面靠近门的位置放置箱子, 生活中常用的杂物放在此处。所有的家具、物品都沿着蒙古包的边缘空间摆放, 中间腾出大空间供人们活动。蒙古包内部空间实现了不同时空的多功能转换。 (如表3)
2. 蒙古包在现代住居中的意义
蒙古包在草原上存在了近四千年, 是由游牧这一特定的生活方式所决定的, 一旦生产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住居的形式和蒙古包的主要功能都会发生变化。
2.1 定居定牧生产经营方式下的住居形式
我国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在牧区推行“草畜双承包责任制”, 牧民定居生活, 草畜双承包责任制的推广使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原来“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不复存在, 牧民在划分后的自家草场进行牧场型的经营, 原始的游牧经营方式在政策的干涉下逐渐转变为牧场型的经营。在这种的经营方式下, 蒙古包便于移动、便于拆装、轻便的优势无法体现, 而包内生活功能不分区、舒适性差、生活基础设施使用不便等缺点暴露无遗, 加之汉文化与蒙古文化的交融, 牧民开始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的需求建造固定的房屋, 目前绝大多数牧民居住在固定住房内 (图5、6) 。
定居生产经营模式下的固定住宅多由牧民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行设计, 有自身的优点和缺陷。在笔者实地调研中通过对牧民的采访, 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 功能划分不合理。如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某住牧民的住宅, 客厅位于住宅的尽端, 私密性最好;一进门是厨房, 不考虑住宅设计中厨房的隐蔽性;卧室与厨房相连, 私密性较差。其二, 固定住宅解决了传统蒙古包功能分区、通风良好、采光良好、私密性、采暖、储物等问题, 因此牧民对此满意度非常高, 对于功能划分的不合理处认为可以在今后改建的过程中进一步改善。其三, 传统蒙古包内部的生活秩序在固定住房中体现较少, 传统室内装饰体现了一定的当地特色, 如“成吉思汗画像”“草原五畜图”、挂毯、马鞭等, 但是缺少更高层次的精神象征。
2.2 蒙古包在现代住居生活中的意义
游牧的生产方式改变之后, 随着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大部分牧民居住在自建的固定住房中。通过牧户访谈, 有关于蒙古包的存留, 牧民普遍认为蒙古包会一直存在下去, 他们认为蒙古包是蒙古族的精神象征, 早已超出了“住”的含义, 是过去生活、民族性的象征, 牧民对蒙古包已经成为一种精神向往, 每一位曾经居住过蒙古包的牧民都很留恋蒙古包的生活。这一现象体现了在某种情况下, 民族习俗的力量能够超越居功能, 拥有更强的影响力。传统住居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着新的作用,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承担民俗旅游、展示的作用——目前到草原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作为传统生活和民族特色的体现, 蒙古包承担民俗旅游、展示的作用。
(2) 承担传统习俗礼仪的功能——草原地区的婚礼庆典、家族聚会都在蒙古包中举行, 体现对重要事件的重视。
(3) 分担固定住房的功能——作为客房、储物间、厨房等功能使用;部分年级较大的牧民习惯夏天住蒙古包;放牧走“敖特尔” (2) 时使用蒙古包。
3. 地域环境对草原牧民住居观的影响
游牧是符合草原生态系统和自然规律的畜牧业经营方式, 它的可持续性是经过时间检验的。这种经营方式有效地维护着脆弱的草原生态系统, 留给草场休养生息的时间, 与之对应的住居形式——蒙古包更是公认的环保型的住居。在定居的经营模式下有地基的固定住房对草场的破坏是永久的, 住房周围由于人、车、牲畜的频繁移动也会造成草场的破坏, 草原上的定居点越多对环境的影响也越大。在广袤的草原上, 夏天是一望无垠的绿草, 冬天是一望无垠的白雪, 这是牧民眼中最常见的景象, 在这种具有高度一致的景观环境中, 牧民的生活体现出简约的特征, 生活中不追求奢华, 携带生活必需品和牲畜游走草原, 与自然和谐相处, 形成崇尚自然、简约的住居观。
草原地区蒙古族牧民的原始宗教是信仰“万物有灵”的萨满教, 高山、树木、河流、生灵等都是萨满教崇拜的对象, 在原始宗教观的影响下, 不破坏自然环境体现在牧民生产生活的很多方面, 环境保护的意识根植于牧民心中, 形成了蒙古族牧民注重环境保护的住居观。
4. 结语
游牧生活为了饲养家畜不得不时常更换地方用以确保新鲜的牧草。每一个牧民家庭不停地变换活动范围, 不论是在实践上还是在空间上都以一定的间隔为周期不断的迁移着。传统生产经营方式和住居形式反映了蒙古民族的宇宙观、宗教观、生态观等近乎哲学范畴的问题, 通过顺应自然的生产方式, 柔软的应对环境的变化, 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在现代生活中继承和发扬。时至今日, 草原经营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牧民已经过上定居的生活, 住居形式也随之改变, 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简约、环保的住居观仍然影响着现代牧民的生活。笔者在走访草原腹地时发现, 现代牧民依旧非常注重环保, 不追求奢华, 使用太阳能、风能, 燃料使用干牛粪, 努力维持草原的生态环境, 而只有与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文明才能长久地延续下去, 草原住居更要建立在尊重草原生态文明的基础之上。
参考文献
[1].胡惠琴.世界住居与居住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王建革.游牧圈与游牧社会--以满铁资料为主的研究[J].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0 (3)
[3]. (日) 和辻哲郎.风土[M]陈力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