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节日

2024-09-14|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蒙古族节日(精选10篇)

蒙古族节日 篇1

蒙古族节日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此外还有祖鲁节、麦尔节、祭敖包、打鬃节、那达慕、马奶节等。

蒙古族年节

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而且“白”在蒙古人心目中具有“开元”之意。关于蒙古年节传说不一。据史书记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法,因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这就是蒙古族过“春节”的由来。蒙古族年节,虽然与汉族春节时间一致,并吸收了一些汉族习俗,如吃五更饺子,放鞭炮等,但也保留了很多蒙古族传统习俗。在农牧区,蒙古族在除夕之夜一般都要吃手扒肉、点篝火,以示合家团圆,辞旧迎新。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迎新酒”,亲朋间互赠哈达,恭贺新年吉祥如意。在整个白月(正月)里,在草原上常会看到穿著节日盛装的牧民带着酒香和歌声,和着马蹄或汽车摩托车的伴奏,结伴走亲访友的热闹情景。

那达慕

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原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技”--摔跤、赛马和射箭。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包括多种文化娱乐内容的盛大庆典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历史上的那达慕不受时间限制,通常在祭祀山水、军队出征、凯旋、帝王登基、正月以及大型庆典等场合举行。今天的那达慕,在每年夏秋之交举行,规模一般是看当年牧业的生产情况,小丰收小开,大丰收大开。活动内容除了传统的“男子三竞技”,还有文艺演出、田径比赛和各类经济文化展览以及订货洽谈、物资交流等。

马奶节

蒙古族传统节日。以赞颂骏马和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故名。主要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和鄂尔多斯牧区。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两天。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全羊席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和乌兰牧骑文艺演出或放电影等活动。据传,那达慕盛会即源于此。

祭敖包

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敖包是各蒙古族居住地区普遍进行的祭祀活动。

“敖包”是蒙古语音译,亦作“鄂博”、“脑包”等,汉语的意思为“高堆子”。原是指在游牧交界之处及道路上用石块或泥土堆积起来以作标记的石堆或土堆。正如《清会典》所记:蒙古“游牧交界之所,无山无河为志者,垒石为志,谓之敖包”。后来逐渐被视为神灵的居所,被作为崇拜物加以祭祀和供奉。于是,原来的界标、路标就变成了祭祀山神、路神、村落保护神等神灵的场所。而且可以根据需要选址建造。过去内蒙各盟旗、苏木和寺庙等都有自己公用的敖包,富裕的人家还建有家敖包,每座敖包还有各自的名称。敖包一般均建于地势较高的山丘之上。多用石块堆积而成,也有的用柳条围筑,中填沙土。一般呈圆包状或圆顶方形基座。上插若干幡杆或树枝,上挂各色经旗或绸布条。包内有的放置五谷,有的放置弓箭,有的埋入佛像。敖包的大小、数量不一。一般多为单个体,也有7个或13个并列构成敖包群的,中间的主体敖包比两侧(或周围)的要大些。

过去,祭敖包活动多在农历五至七月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季节进行。届时,本苏木、本旗甚至附近旗县的群众都纷纷扶老携幼,携带着哈达、整羊肉、奶酒和奶食品等赶来敖包处。先献上哈达和供祭品,再由喇嘛诵经祈祷,众人跪拜,然后往敖包上添加石块或以柳条进行修补,并悬挂新的经幡、五色绸布条等。最后参加祭祀的人都要围绕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神降福,保佑人畜两旺。祭祀仪式结束后,还常常举行赛马、摔跤、射箭、投布鲁等传统体育活动。

壮族

壮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三月三歌会(祭龙节),过小年(称“男人节”,又称“喊魂节”),陇端(壮语,赶田坝之意)节,春节,陀螺节,花朝节,吃立节,蚂拐节(青蛙节)。此外,壮族每年固定的宗教节日甚多。如部分壮族正月(亦有在五月者)祭献“老人厅”二月(亦有在六月初六或十月者)盛行过小年。每年二月“祭龙”是各支系的共同节日。“祭龙”时由村中两户或数户人家轮流负担祭日历需要的鸡、猪等牺牲品;祭日,外寨人或骑马、戴斗笠者不得通过寨心,习惯认为每年杀猪“祭龙”能使人畜平安,五谷丰登。三月祭雷神,栽完秧后并祭“田公”。七月“接祖”。八月各寨祭献土地。十二月“送祖”。

请宾客。

苗族

龙船节

这是苗族的一种水面划船比赛的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的台江、施秉两县交界处的清水江两岸,和注入这段河的台江巴拉河两岸,黔东苗语称为“哈仰勇”(qab niangx vongx)。在这里的平寨、廖洞等六七十个苗族村寨,每家都有一至两条划船比赛用的龙船。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或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这五天,居住在河两岸的苗族群众轮流举行盛大而隆重的龙舟竞赛。在湖南湘西的凤凰、泸溪、吉首、保靖、花垣等地,也流行划龙船,而且分男队、女队、男女混合队比赛,场面非常热闹。苗族的龙船节,虽是以赛龙船为主要内容的节日,但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娱乐和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活动,中老年人探亲访友、交谈年景和生产经验的节日。

服饰 苗族服饰

对襟男上装流行于境内大部分苗族地区,一件衣服由左、右前片,左、右后片,左、右袖六大部分组成。

衣襟订五至十一颗布扣,左襟为扣眼,右襟为扣子。上衣前摆平直,后摆呈弧形;左、右腋下摆开叉。对襟男上装质地一般为家织布、卡其布、织贡尼和士林布。色多为青、藏青、蓝色与之匹配;下装一般为家织布大裤脚长裤。青壮年多穿中山装,部分青年喜着西装。

左衽男上衣流行于从江,榕江八开,台江的巫脚,反排和剑河久仰等地的苗族村寨。一件衣服由左前大襟、右前襟、后片及双袖组成,左襟与右襟相交于咽喉处正中,沿右胸前斜至右腋下至摆,订有布扣五至七颗,前摆、后摆均平直。

榕江古州苗族男装盛装

左、右腋下摆不开叉直桶形。左衽上装布料一般为家织布或藏青织贡尼,颜色以青色为主。左衽长衫结构与左衽上衣相同,差异仅在衣上至脚背,是苗族老年男子常穿的便装。男便装下装一般为无直档大裤脚桶裤,裤脚宽盈尺许,裤脚与裤腿一致,由左、右前、后片四片组成,制作简便。

苗族男装盛装为左衽长衫外套马褂,外观与便装相同,质地一般为绸缎、真丝等,颜色多为青、蓝、紫色,各地无异。女便装上装一般为右衽上装和无领胸前交叉式上装两类。右衽上装结构与男上装中的左衽上装大体一致,唯方向相反。

无领胸前交叉式上装称“乌摆”(Ed bad,意为雄衣即男人的衣)是传统的苗族女装,如“袈裟”,无纽扣,以布带束腰。

苗族女装质地一般为家织布、灯芯绒、平绒、织贡尼、士林布等,颜色一般为青、蓝等色。

雷山、凯里、台江三县交界地区苗族中青年妇女,一般穿浅色右衽上衣,沿托肩、袖口及右大襟边缘精绣花鸟、花草图案花边

或购买现成花边,围围腰,系银质围腰练,下装着西装长裤,挽高髻于顶,着耳柱,中年妇女多包白毛巾头巾,青年妇女多戴银梳或插银衣、塑料花等饰物。

老年妇女上装多穿右衽上衣或无领交叉式上衣,下穿长及脚踝青素百褶裙,系围腰,围与裙长。老年妇女上装饰物一般为家织布或织贡尼。颜色喜尚青、蓝色。

凯里市的舟溪、青曼、麻江县铜鼓、开发区白午及丹寨县的南皋一带苗族妇女便装上装,内穿翻领对襟中 雷山巴河支系

长衣,外套大领对襟大袖胸前交叉式上衣,袖口镶挑花花块,银链吊绣花围腰,套挑花护腕;下着过膝寸许百褶裙,扎挑花镶边脚腿,外套织锦式粉红色长袜。

丹寨县的扬武、长青、排调等地苗族女便装上装多穿右衽对襟上衣,前襟长及小腹,下着过膝中长裤,银质围腰练吊与裤长围腰,裹裹腿,中老年与青年服饰无异。上、下装质料多为家织斜纹布、平纹布、灯芯绒、平绒及织贡尼等,头搭蜡染方帕或绣花头巾。

凯里市的炉山和黄平、施秉一带苗族妇女上装为无扣大领胸前交叉式上衣,以布带束腰;下穿过膝青衣红、白蜡花百褶裙,围紫色围裙片,质料多为家织布,颜色以青色为主。

雷山县的桃江、桥港、年显、略果,丹寨的排调、党早、加配、羊巫,台江县的反排等地苗族女便装,上

装为齐腰紧身青素右衽上装,下着五至九寸长百褶裙,内穿紧身长裤,裙前后各拴一块二尺见方几何图案挑花围裙片,肩披挑花披肩。上装质料一般为家织布、平绒布和灯芯绒,颜色素青,挑花工艺重红、黄、白三色,少见刺绣工艺品。

榕江县八开,从江县加鸠、宰便以及黎平县的水口,丹寨县雅灰等地苗族妇女便装,上装穿大开领对襟上衣,无扣,内束挑花胸兜,婚前着齐膝素百褶裙或长裤,婚后着齐膝蜡花百褶裙,外以围腰束之,上衣和围腰及胸兜边缘均镶挑花花边,衣袖大臂处镶棱形臂章式花块。

剑河县岑松镇稿旁,柳川镇 高标 巫尼,观么乡等地苗族服饰为上装为无扣大领胸前交叉式上衣,领上绣彩色条纹。现用丝线绣成1个个三角形,组成五彩形花饰。盛装为夹衣,变装为单衣。

盛装在袖,肩,背部都绣有方形图案,以红色为主,兼有黄,蓝绿等色,形如铠甲。传说苗族在迁徙之时由于时常应付战争,故由铠甲演变而来。

贞丰支系服饰

女盛装一般下装为百褶裙,上装为缀满银片、银泡、银花的大领胸前交叉式“乌摆”或精镶花边的右衽上衣,外罩缎质绣花或挑花围裙。

“乌摆”一般全身镶挑花花块,沿托肩处一般镶棱形挑花花块,无纽扣,以布带、围腰带等束之。头戴银冠、银花或银角。盛装颜色为红、黄、绿等暖调色。

服饰价值

1、艺术价值。

苗族服饰经过种麻、收麻、绩麻、纺线、漂白、织布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到刺绣、蜡染、裁

缝,最后成为一套精美的服装,无不反映了苗族妇女的勤劳和耐性。

苗族女性抽象的刺绣、蜡染图案中反映和表现了她们的内心情感世界,同时表达了苗族女性对大自然的认识和了解及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一个苗族姑娘将自己亲手绣的花带赠与情人时,则不用更多华丽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情人如何的忠贞,只要通过绣花飘带就将姑娘所要表达的一切都包含在其中,真正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情感境界。

苗族是一个感情极为丰富的民族,其精美的刺绣、蜡染工艺更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2、观赏价值。

苗族的刺绣和蜡染图案,特别讲究“规整性”和“对称性”,就是挑花刺绣的针点和蜡染时的染距都有一定的规格,一定的变化规律,或等距,或对称,或重复循环。图案结构严谨,给人以整齐、紧凑感。

尤其是挑花刺绣图案,很容易在其中找到圆心,坐标轴不论沿横向还是纵向折叠,都是对称的。许多图案,不仅整个大的组合图案对称,而且大图案与小图案之间也是对称的。同时很讲究图案的色彩搭配,强调色彩与图案的完整和统一,似乎事先经过精确计算过。

当你欣赏苗族刺绣蜡染图案时,是否可以将数学公式、几何原理套入进行计算,其图案结构间的等距、对称关系是分毫不差的。

3、收藏价值。

苗族服饰,是中国所有的民族服饰里最多姿多彩,样式最多,跨越的时代最久,绣花和银饰最华丽的民族服饰,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大奇葩。随着苗族传统工

饮食

酸汤鱼

苗族饮食习俗自有其特点。黔东南、湘西、海南岛和广西融水的苗族,主食为大米,也有玉米、红薯、小米等杂粮;黔西北、川南、滇东北的苗族,则以玉米、土豆、荞麦、燕麦等为主食。副食种类很多,肉类有自家养的家畜、家禽和鱼类,蔬菜有豆类、菜类、瓜类,此外还采集野菜和从事渔猎等以补充。酸辣二味是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过去,由于山区缺少食盐,因此很多苗族人民终年淡食,只能以酸辣调味,日久形成习惯。[9]

苗族人尤其喜欢吃酸,几乎家家户户都自制酸汤、酸菜、酸辣,腌制鱼肉,苗家的酸汤鱼肉嫩汤鲜,清香可口,闻名遐迩。苗族喜饮酒。平时劳作之余,喝一点酒,舒筋活血,消除疲劳;亲友来访,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必以酒待客,久之形成了一套喝酒的传统习俗和礼仪,很多地方的苗族宴饮和敬酒时,还有唱酒歌的习俗。湘、桂、黔交界地区的苗族还流行喝油茶,它不仅是苗家待客时必备的饮食佳品,而且还是平时饭前饭后的一种特制饮料,有些地方甚至以油茶当中饭吃。湘西、黔东北和重庆南部则将炒米茶作为过年节时饮用和招待亲友贵宾的高档饮料[9]。

酸汤

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部分地区的杨姓苗族有不吃猪心等禁忌,除此之外苗族无过多的食物禁忌和要求,中国苗族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糯米饭

糯米饭是苗族主食之一,在苗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男女老幼喜爱之食品,人们认为吃粘米饭不顶饿,味淡,不及糯米饭香,不用菜也能吃下,不用筷子,手捏着吃极为方便。凡逢走亲访友的礼品,各种节日(姊妹节)的主食,多为糯米做成的各种食品。有甑蒸绚白的糯米饭,染成五颜六色的花糯米饭,枕头形和三角的粽子、糯米粑,以及酿酒、长途旅行或上坡做活,多以竹制盒盛糯米饭储之随身带去食用。

小黑药炖鸡

在苗族村寨,只要家中来了贵客,他们都会炖制出香喷喷的小黑药鸡让客人品尝。这一美食不仅香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且“清肺排毒、散寒止咳、滋阴补肾、行血通经”,一直被丘北苗族同胞奉为款待上宾的佳肴和大病体虚的滋补良药。小黑药别名草三角枫,属常年生草本,生长于阴凉潮湿的山地,其根、茎、叶皆可入药,苗族同胞常用它治疗肾虚、腰痛、哮喘等病症。其炖制出的鸡不仅香味独特、肉嫩汤鲜,而且还具有滋补、治病等特殊功效。苗族孕妇产后补身重要食物。

糖人 简介

制作糖人是一种传统民间的手工艺,制作者多挑一个担子,一头是加热用的炉具,另一头是糖料和工具。糖料由蔗糖和麦芽糖加热调制而成,本色为棕黄色,也有的加入颜料或色素使之呈红色或绿色。使用时火候的控制是关键,过热则太稀易变形,冷了又会太硬无法塑形。使用的工具很简单,多是勺形和铲形的。糖人不易保存,过去甜品短缺时,在把玩过后会吃掉糖人。现在的人们多觉得很不卫生,也很少去吃了。放久会变黑,也就自然毁坏了。过去的艺人多打着铜锣沿街叫卖,有的还带着一个画着花鸟兽虫的圆盘,交过钱后可以转动盘上指针,指在哪儿就做什么,以此来吸引孩子。过去糖人很便宜,在不富裕的时候是儿童很喜爱的玩物。在80年代初,几分钱或几个牙膏皮就可换一个糖人。如今儿童的玩物多了,糖人不再是单纯哄孩子的东西了,已经被作为一项民间艺术受到重视。现在沿街的艺人少了,在北京年节的庙会上还可见到,多卖到几块钱。有的地段由于外国游客居多(如北京什刹海的酒吧街),会卖到10块钱左右。按照其制作工艺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吹糖人、画糖人和捏糖人。

历史由来

据说,吹糖人儿的祖师爷是刘伯温。传说朱元璋为了自己的皇位能一代代传

下去,就造“功臣阁”火烧功臣。刘伯温侥幸逃脱,被一个挑糖儿担子的老人救下,两人调换服装,从此刘伯温隐姓埋名,天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在卖糖的过程中,刘伯温创造性地把糖加热变软后制作各种糖人儿,有小鸡小狗什么的,煞是可爱,小孩子争先购买。在路上,许多人向刘伯温请教学吹糖人儿,刘伯温一一教会了他们。于是,这门手艺就一传十、十传百,传到现在据说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早年间,做这种生计的人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集市庙会更是少不了他们的身影。担子的一头是一个小柜子,床头柜般大小,两边钉有一个长方形的木框,框中间的铜环上拴着根短绳头,用来穿扁担。柜面上放一个圆木盘,上面画着宽窄不等的由圆心向外呈辐射形的格子,里边写着“葫芦”、“大公鸡”、“关公”和“猴子”等等。木盘中心有一个固定在线轴里的转杆,长度比木盘的直径要短一点,转杆的顶头垂着一根小针,转杆停止转动时,小针指着哪个

糖人

格子,就得哪个奖,奖品越大格子就越窄,命中的几率就越低,最大的格子就四个字:糖豆两颗,那糖豆比围棋子儿还要小。圆木盘底下有个抽屉,拉出来是一块大理石板,用来画糖人的。柜子右上角有个洞用来插草把子,不管吹还是画的糖人都插在上边。

另一头担子的样子差不多,但没有面板,只是一个小炭火炉子支着一口铜锅,里边熬着糖稀,再下面有几个抽屉用来放原料、工具、竹签和木炭。很多手艺人都是既吹糖人又画糖人的。与吹糖人相比,画糖人要简单一些,先用油毡子在大理石板上轻轻蹭一下,一把很精致的小铜勺舀上少许糖稀,微微倾斜着糖稀就缓缓流出,紧接着手往上一提就成了一条糖线,随着手腕的上下左右地翻飞,一个个或人物或动物或花卉就出现在大理石板上,待得凉了定型,用糖稀在糖人身上点两个点,把竹签朝上一贴就拿起来了,再往草把子上一插大功告成。

制作工艺

简述

据说吹糖人技艺始于明末清初,制作时把糖稀熬好,用一根麦秸杆挑上一点糖稀,在对这麦秸杆吹气,糖稀随即像气球一样鼓起,在通过捏、转等手法配合吹起塑成各种造型。最后用竹签挑下,冷却后成型。吹糖人以动物造型居多,体态丰满,常见的是以十二生肖为内容。吹出的糖人质地很薄,易碎。按照其制作工艺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吹糖人、画糖人和塑糖人。

制作过程

制作糖人是一种民间的[1],制作者多挑一个担子,一头是加热用的炉具,另一头是糖料和工具。糖料由蔗糖和麦芽糖加热调制而成,本色为棕黄色,也有的加入颜料或色素使之呈红色或绿色。使用时火候的控制是关键,过热则太稀易变形,冷了又会太硬无法塑形。使用的工具很简单,多是勺形和铲形的。按照其制作工艺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吹糖人、画糖人和塑糖人。

吹糖人 “吹糖人”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据说宋代时就有,时称“戏剧糖果”。“吹糖人”所用的原料主要是艺人自己熬制的饴糖(也称转化糖),糖体为咖啡色。熬制饴糖的主要原料是淀粉。艺师们都有自己独到的配方和熬制方法,整个过程全凭经验来判断,所以积累的操作经验显得

糖人

十分珍贵。

民间 “吹糖人”的艺人,他们将饴糖加热到适温时,揪下一团,揉成圆球,用食指沾上少量淀粉压一个深坑,收紧外口,快速拉出,拉到一定的细度时,猛地折断糖棒,此时,糖棒犹如细管,立即用嘴吹气造型。整个操作过程必须经过苦练,手法要准确、造型要简洁生动。吹糖人的关键技术在吹和捏的功夫上。制糖人先将一小块饴糖放在手心压扁,然后握起拳头,用另一只手的手指从手心穿过,把糖块堆成管状,在把管的最上端咬掉后就可以吹了。制糖人鼓起腮帮子,不一会儿就吹成薄皮中空的扁圆球状,再用灵巧多变的手法,捏出造型各异的花鸟鱼虫、人物百态等,有的还涂上花花绿绿的颜色,深的人们的喜爱。

画糖人

画糖人,是民间用食糖来造型的艺术样式,多流传于四川各地,以自贡地区的品种最多、内容最为丰富,其造型亦最为趣味。

画糖人是在石板上用糖浆画出者。石板多用光滑冰凉的大理石,用时

画糖人

在上面涂一层防粘的油。糖稀熬好后,用小勺舀起,在石板上浇出线条,组成图案。因糖稀在石板上很快就冷却了,所以要一气呵成。糖人的制作过程很是精彩。待造型完成后,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稍候凝结即成。

画糖人,顾名思义是以糖为材料来进行造型的,所用的工具仅一勺一铲,而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文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即可以用来浇铸造型了。在绘制造型时,由艺人用小汤勺舀起融化了的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造型,这时,民间艺人的手上功夫便是造型的关键。因为在浇铸时,糖料是经火加温后融化开的,一旦冷却后糖即凝固了,所以,要求民间艺人要眼明手快、眼到手亦到地进行造型,以求一气呵成。当造型完成后,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稍候凝结便可以插上草把出售了。

面糖造型 画糖人的题材有小说、戏曲人物、吉祥花果、飞禽、走兽、文字等的内容,以人物和动物的造型最为有趣,若是侧面的形象,便以线造型;若是正面的形象,则用糖料将其头部堆成浮雕状。由于糖料的流动

糖人

性,即使相同的形象,亦不会出现雷同的造型。民间艺人在长期实践掌握了糖料的特性,同时根据操作的特点,在造型上多施以饱满、匀称的线条,从而形成了独有的风格样式,给人以美的享受。

塑糖人

塑糖人,即用模具塑造者。

吹糖人有金瓜、石榴、桃子、鸡狗、猴吃桃、元宝灯笼、寿星、和合二仙、渔翁钓鱼;画糖人有文人武士、宝剑、龙凤、麒麟、鸟兽等;塑糖人有罗汉、财神、寿星、狮子、宝塔等。

卖糖人的手艺人将糖稀慢慢倾倒在石板上,勾画出各式各样的图案,然后附上小竹棍,凝住,小孩子们边吃边玩,是过去庙会不可缺少的风景。

蒙古族节日 篇2

关键词:小学阶段,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

一个民族的节日文化集中体现了这个民族的历史发展和风俗演变, 并在很大程度上突出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传统。我国现代化教育改革中一再强调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 在这一方面基于民族节日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天然的优势。但由于我国大部分民族地区对与民族节日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起步晚, 发展时间短, 因而难免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问题, 采取相应措施加快民族节日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 对于我国民族地区小学阶段教育以及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阶段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意义

(一) 有利于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

民族节日文化资源是民族文化的根据, 属于地区性的自我资源, 蕴含这浓郁的本土文化气息, 其中包括民间民俗文化、自然景观、历史文化资源等等。其不仅具有传统性、历史性, 还具有地方性和传承性, 每一种民族节日文化都有其深厚的内涵和价值。

多数地方的民族节日都有自身的文化特色, 例如内蒙古巴林右旗地区的祭敖包是流传至今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 其中包含了民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传统文化。每个地区都有其相应的民族文化气质, 可从中借鉴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 进行文化瑰宝的深入挖掘。小学阶段教育应当通过民族节日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使得小学阶段学生更加贴民族近生活, 走进民族生活, 了解民族生活。民族节日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将传统民族概念、人文精神思想结合起来, 使得学生积极主动投入民族文化交流和传承中。此外, 对民族节日文化资源在小学阶段合理利用, 能够使得学生更加了解本民族的生活、社会、文化、情感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学校小学阶段教育的迅速发展。

(二) 有利于小学阶段学生民族认同感的培养

民族节日文化小学阶段教育属于教学体系中一个多元化教育, 其操作性强、学科跨度大, 是一门有内涵、值得深入的课程。小学阶段现代化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 决定了基于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多元化教育势在必行。在地方不仅要开展民族节日文化小学阶段教育, 还应当让学生对风土人情、自然环境、人文历史进行了解和认识, 对本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关系和对多元化小学阶段人才进行培养, 以便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民族节日文化小学阶段校本课程开发, 必须将民族节日文化渗透进去, 培养学生对于国家、民族民间小学阶段的民族节日文化情怀以及认同感。

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 特别是当今社会到处充斥着视觉文化, 学生也对刺激、商业、娱乐性的流行文化和大众文化非常感兴趣, 却对自己家乡的民族文化采取鄙视或者漠视的态度。在对内蒙古巴林右旗地区十四所小学的问卷调查中, 对于蒙古族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的小学生不到30%, 对蒙古族传统文化毫无兴趣的小学生超过了50%。大部分小学阶段学生并没有对珍贵的民族节日文化素材感兴趣, 而是采取漠视, 甚至鄙视的态度, 忽略民族地区别样的特色与风情。所以, 应当对学生进行民族节日文化的认同感的培养, 积极开发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 以此提升学生对家乡民族文化的情怀和认同感。

二、小学阶段民族节日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对策

(一) 完善小学阶段特色教育

学校小学阶段要有其自身的特点, 就要对小学阶段课程进行完善, 对民族节日文化小学阶段的教育资源进行引入。开设民族节日文化小学阶段的校本课程, 要把学校作为根本, 实行特色教育。在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在小学阶段进行教育实践中, 归并原有的小学阶段活动以及兴趣小组之类的分散型课程, 归纳为内容构架、课程目标合并的课程。在课程中将民族节日文化小学阶段内容和课程加入其中, 保证小学阶段教育的资源条件得到充实和充分的利用以及获取。使得学校特色得到凸显, 使得民族节日文化小学阶段资源成为地方和国家的特色性小学阶段教育。

通过本地区的民族节日文化小学阶段资源, 学校对课程进行开发, 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 学校小学阶段教育质量的提高, 并且能够发展、传承、保护地方民族文化。通过对民族节日文化小学阶段校本课程开发进行研究, 研究其在某种程度上, 跨越空间和时间, 所包含的思想意义和深刻含义, 这就需要对生活进行大量的积累。通过民族节日文化小学阶段的学习, 使得学生创造力、想象力、观察力得到培养, 使得小学阶段学生的艺术情趣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了解民族节日文化的艺术、贴近感受民族节日文化艺术, 使得学生在当地民族文化背景下, 学习民族节日文化。

(二) 完善开发机制

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高考应试教育机制的完善, 首先需要改革教育理念, 教育工作者应明确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及任务。在教授学生掌握小学阶段文化、技能, 培养文化素质的同时, 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 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而不是单纯将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当作为一项表面工程。其次, 在进行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 应合理安排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 避免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 从而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了解和学习民族文化。

(三) 提高重视程度

小学学校需提高对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视程度, 学校方面应适当地增加民族节日文化校本开发课程, 并积极配合教师进行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 为开发教师提供人力和物力上的支持。对于教师而言, 在开发过程中应对学生负责, 而不是抱着混时间、敷衍了事的态度, 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质量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民族文化的学习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开发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要求, 深入挖掘民族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作用, 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内容。例如蒙古族传统的马奶节, 在这一传统节日中, 牧民们为祈福吉祥安康, 在秋季收获之际举办盛大地集会, 以马奶为名, 一方面是象征洁白纯净, 另方面是为提醒后人不要忘记草原民族与马的深厚感情。在校本课程开发中, 教师要找准切入点, 让学生真正能够从校本课程中学习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四) 加大投入

民族地区应加大对于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人力与物力投入, 置备齐全民族节日文化校本开发教学中所需的工具、设备, 加快各类基础教学设施建设,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 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活动, 为教师教学提供专业的指导与帮助, 并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 通过经验分享、方法总结, 实现共同提高与进步。此外, 学校还可为教师设置专项发展基金, 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自我深造, 全面提升教师团队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

(五)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在校本课程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让学生认识学习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的作用与意义。对于学习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抱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应让这部分学生充分认识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中的民族文化魅力与深刻内涵, 将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而对于对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 教师应先让这部分学生充分了解学习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的意义, 以及学好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应有的正确心态, 逐步纠正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

三、结语

小学阶段民族节日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民族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 有利于小学生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的培养。在开发民族节日文化校本课程中, 应深入挖掘民族节日文化的教育内涵, 提高重视度、加大课程开发投入。同时, 小学阶段民族节日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还必须与时俱进, 顺应我国社会和教育现代化发展需求, 不断创新和探索开发路径。

参考文献

[1]裴艳超, 施晶晖.小学阶段民族节日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J].亚太教育, 2015, (14) .

[2]马志颖.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的文化选择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14.

[3]如合亚木·海排提.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6.

[4]王景.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 2008, (10) .

[5]邵忠祥.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以贵州省黔东南州为例[J].凯里学院学报, 2012, (4) .

蒙古族传统节日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篇3

摘 要:本文阐述了蒙古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以及归化与异化的基本概念,指出蒙古族传统节日名称属文化负载词,在另一民族?Z言中没有可对应的现成词汇。翻译时,应在归化与异化共同指导下,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归化;异化;蒙古族;传统节日;翻译

一、前言

“蒙古”一词最早见于《旧唐书》,那时它只作为部落名称出现。只有在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以后,“蒙古”才正式成为一个稳定民族共同体的名称。此后,蒙古族不断发展壮大,创立自己的语言文字、建立典章制度,为其文化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蒙古族号称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文化是游牧文化的典型代表。近年来,蒙古族文化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各类研究方兴未艾。本文将探讨蒙古族传统节日名称英译的归化与异化,以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交流与宣传。

二、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及其文化内涵

蒙古族文化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如下三点:一是崇尚自然,二是崇尚自由,三是崇尚英雄。这三大特征是长期以来蒙古人逐水草而生的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尽管现代生活对蒙古族传统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但蒙古族热爱自然、追求自由、崇拜英雄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这一思想明显地体现在蒙古族传统节日上。如“敖包节”表达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成吉思汗纪念节”表达对英雄的敬仰;“那达慕”表达人们对丰收的庆祝和期待等等,而这些节日又无一不是在自由、开放的氛围中展现。

三、归化与异化的概念

1983年德国的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在其《论翻译的方法》一文中指出,在翻译过程中“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1995年,韦努蒂在其翻译著作《译者的隐身》中将前者称为“异化”,将后者称为“归化”。“归化即是遵守目标语言文化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公然对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使其迎合本土的典律、出版潮流和政治需求。异化即是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体现在翻译中,“归化”指译文应符合目标语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即把译文本土化;“异化”指译文要保留原语的遣词用字习惯,以展现原语的语言文化特色。

四、蒙古族传统节日英译的归化与异化

蒙古族传统节日名称属于文化负载词,在另一民族语言中没有可对应的现成词汇。为了民族文化的有效宣传与交流,翻译蒙古族节日名称时,应在归化与异化共同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既能传递文化特色,又不能给读者造成理解障碍。

(1)异化翻译――直译。直译是较容易看出逐字逐句翻译的一种译法,也是能够保留原语语言规范的一种译法。例如:

马奶节:每年夏季,开始挤马奶后的某一日清晨,蒙古牧民将身着盛装,聚集于传统地点,互饮马奶酒、弹奏马头琴、表演歌舞进行娱乐庆祝。马奶节旨在庆祝洁白奶食品的丰收,以示牧民对牲畜及乳食的看重,是蒙古族民间传统节日。对这一节日的翻译可采用直译法,即译为“Mare’s Milk Festival”。“Mare”是“母马”的意思,“Mare’s Milk Festival”的含义便一目了然。

(2)异化翻译――音译加注。音译是用与原语发音相似的单词或字母进行翻译。音译而来的词语可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语文化异质性。加注是指在音译内容后附上简要解释,以便读者更清晰地了解译文含义。例如:

那达慕:“那达慕”是蒙古族的草原盛会,会上有各种蒙古特色的文体竞技节目,如鹿棋、赛马、摔跤等。“那达慕”这一名称由蒙古语音译而来,其英文表达“Nadam”也属音译,但若不对这一音译做出简要说明,其民族特色可能无法呈现读者。同样,蒙古族另一传统节日“敖包节”,即“Ovoo Sacrificing”中的“Ovoo”也是由蒙语音译而来,后加注解“Ovoo refers to the stones heaped up to replace the sky and earth to be worshiped by Mongolian people.”做出简要解释,会降低读者的陌生感。

(3)归化翻译。翻译的目的是促成交际活动,所以评价译文是否有效,重要是看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将译文置于目的语读者理解范围之内,才会形成有效交流。

归化翻译――意译。与直译和音译不同,意译是依据原语大致意思做出的翻译。各语言民族的传统节日都带有浓烈的文化色彩,无法在另一语言中找到对应表达,对另一语言民族来说是术语新词,若一味采用异化译法不但不能获得良好交际效果,反而会加重译文的陌生感,给读者造成理解重负。这时要适当采用归化译法来增强译文的透明度。例如:

“除夕”也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这一节日同他们的春节一样隆重。但其节日内容与其他民族的“除夕”有很大差别。节日里,煮全羊、奶食品是必不可少的食物,祝酒、献哈达也是必不可少的活动。这一节日可翻译为“New Year’s Eve”或“Mongolian New Year’s Eve”,但后者采用了意译方法,较前者更能体现节日的民族特异性。

五、结语

异化翻译有助于保留原语文化特色,彰显文化差异,利于促进各语言民族的文化融合,而归化翻译则能够消除文化障碍,产生透明通顺的译文,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蒙古族传统节日名称属于文化负载词,这些词汇名称在另一语言中没有对等词汇。为了实现民族文化有效宣传与交流,在翻译蒙古族传统节日名称时,应在归化和异化共同指导下,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传统节日节日作文 篇4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探寻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光大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最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那么,中华民族有哪些优秀的传统节日?

二、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1、确定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作为具体研究对象。

2、在网上或报纸上搜集与这些传统节日相关的资料。

3、整理、归纳搜集到的资料。

以下是我整理的研究情况: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风俗习惯:打年糕,贴春联、守岁、拜年等。节日意义:代表着温暖和亲情,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心结。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风俗习惯:舞龙、猜灯谜、举行晚会。节日意义:年过月半尽是勤备工作,努力学习的开端。

清明节:公历4月4日。风俗习惯:祭祖扫墓。节日意义:感恩、纪念,保护新生。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风俗习惯:吃粽子,喝雄黄酒,插艾蒿,赛龙船。节日意义: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风俗习惯:赏月吃月饼。节日意义:家人团聚。

三、研究结果

传统节日节日作文 篇5

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年前的后蜀时期。贴春联的作用是辟邪,传统意义上的春联寓意着吉祥如意,象征着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春联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有些诗人还把春联写到了诗里。比如有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还有宋代诗人陆游的《除夜雪》,“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这两首诗里的桃符指的就是春联。

写春联是很有讲究的,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三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一二声。比如“财源滚滚随春到,喜气洋洋伴福来”,“到”是第四声,所以是上联,“来”是第二声,所以是下联。你学会了吗?

春联都有自己的意思,比如“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意思是住在一个很好的风水宝地里可保佑家族千年都兴旺发达,福气笼罩全家,万事兴旺。再比如“春回大地百花争艳,日暖神州万物生辉”,意思是祖国百花争艳,万事生辉的景象,透露出春联的创作者对祖国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的赞颂。

中国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 篇6

蒙古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比较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 现有人口5813947人 (2000年) 。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青海、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的蒙古族自治州、县;其余散居在宁夏、河北、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市。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主要从事牧业生产, 现信仰藏传佛教。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 拥有大量的神话、传说、英雄史诗、歌谣等优秀的传统文化, 如十五世纪的《江格尔》被誉为我国三大史诗之一。蒙古族人民一向能歌善舞, 素有“音乐民族”或“诗歌民族”之美称。蒙古族传统音乐十分丰富, 主要可以分为民间音乐 (包括民间歌曲、民间器乐、说唱音乐、歌舞音乐、蒙古剧五大类) 、宗教音乐、宫廷音乐等。下面将逐一作简短阐述:

民间音乐在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 研究的成果也相应比较突出。蒙古族的民间歌曲一般可以分为长调 (乌日图音道) 、混合调、短调、宣叙调四种体裁形式, 其中长调民歌是蒙古族传统音乐中最典型和最具代表性的形式, 其曲调悠长, 节奏自由, 旋律起伏跌宕, 装饰音多, 结构不方整, 多用下颚颤音或者喉颤音演唱, 民间歌曲中的牧歌、思乡曲、赞歌、宴歌、婚礼歌多属于长调歌曲, 如歌曲《小黄马》等;短调, 曲调短小, 节奏整齐, 结构紧凑、常用2/4、4/4等节拍, 民间歌曲中狩猎歌、叙事歌以及一些带有舞蹈性的情歌、婚礼歌也属于短调, 如《嘎达梅林》等;民间器乐主要有笛子、四胡、三弦、马头琴、蒙古筝和火不思等;马头琴是用马骨、马皮和马尾制成, 音色圆润、近似人声的歌唱性低沉而富有穿透力, 马头琴的演奏可分为“潮尔”、“伊克利”、“黑力”、“冒乃胡儿”四种类型, 它们根据演奏技法与风格的不同流行于蒙古的不同的地区。器乐音乐主要音调来自于民歌, 如《巴雅领》 (马头琴曲) 、《荷英花》 (四胡曲) 、“阿斯尔”中的《八音》和《美德利》 (合奏曲) 等。说唱是蒙古族传统音乐中较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 是在史诗祝赞词、诗歌、叙事诗、民间歌曲、民间器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立的艺术表演形式, 主要有“陶力”、“好力宝”和“乌力格尔”三种形式;“陶力”主要流行在新疆蒙古族与内蒙古科尔沁——喀尔沁一带的古老的讲述英雄史诗性的说唱艺术, 如《江格尔传》、《格斯尔传》等;“好力宝”传有700百年之久, 是蒙古族从民歌中的赞歌和叙事歌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传统的说唱音乐剧种, 演唱有单人或双人形式, 即兴性强, 有乐器伴奏。“乌力格尔”也是一种古老的蒙古族说唱音乐的剧种, 早期是在讲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也有乐器伴奏、自弹自唱, 拥有极为丰富的2000多个曲调, 传统曲目有《格萨尔》、《江格尔》、《三国》、《西游记》、《隋唐演义》等。蒙古族的舞蹈种类繁多, 主要有劳动歌舞、风俗性歌舞、仪式歌舞, 如“骏马舞”、“挤奶舞”、“盅碗舞”、“筷子舞”、“婚礼舞”等, 它们都具有浓郁的本民族的特色。

蒙古族宗教音乐是在萨满教和藏传佛教的基础上发展而成。萨满教是产生于母系社会的一种原始宗教形式, 在远古时期就在蒙古族中盛行。“萨满”一词原为通古斯——满语的汉译, 意为“激动不安的人”, 在蒙古族则为博教之意 (记载见蒙古秘史) 。博教在蒙古帝国中长期处于“国教”的地位, 成吉思汗时期尤为推崇和信仰。博教的宗教祭祀活动有大小场面之分, 大场面主要室外祭祀求福, 如祭天、祭雷、祭敖包、祭成吉思汗等, 场面之大、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世间罕见;小场面一般用于室内治病驱魔, 如正骨、接生、治病和祭火神等。因此, 博教的音乐在漫长的形成与历史发展过程中, 在内容和曲目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由祈祷、请神、苏力德、请贤师、闯难关、送神的套曲曲式布局, 通常用博鼓进行伴奏, 有较强的吟诵性和呼唤性, 旋律要求节奏化, 多见同音反复, 和声以四、五度为基础, 调式以五声调式为主、以徵调式为典型等特点, 如《送神曲》、《祭天》等。在元代时期, 忽必烈推崇藏传佛教为其“国教”, 其音乐主要来源于西藏传佛教寺院中使用的诵经音乐, 大部分音乐和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进行吸收、融合而呈现出多元性的特征。

蒙古族于1271年统一中国, 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以“进取金、宋, 远法汉、唐”为指导方针的宫廷礼仪制度, 根据有限的文献资料和流传至今的民间音乐作为参考资料和依据, 蒙古族的宫廷音乐直至元代才形成较大的规模。元代的宫廷乐队规模庞大、乐官乐工人数众多、乐器种类繁多 (元代根据乐器的制作将乐器分为“八音”, 乐器种类见《礼乐》中的记载) 、乐曲之丰富是前代王朝和邻国无法比拟的。如保存至今的《白翎雀》、《海青拿天鹅》等都是元代著名的乐曲。元代以后, 随着王朝的颠覆, 蒙古族宫廷音乐也随着朝代的变化逐步与民间音乐融为一体, 难以分门别类, 尚待进一步探寻挖掘、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袁炳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上.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8

[2]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1

[3]杜亚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

国际节日与传统节日 篇7

元旦 1月1日

世界湿地日 2月2日

情人节 2月14日

国际劳动妇女节 3月8日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3月15日

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 3月21日

世界睡眠日 3月21日

世界水日 3月22日

世界气象日 3月23日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3月24日

国际愚人节 4月1日

世界卫生日 4月7日

世界地球日 4月22日

世界知识产权日 4月26日

受难节 复活节前的星期五

复活节 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

世界儿童日 4月第四个星期日

国际劳动节 5月1日

世界红十字日 5月8日

世界哮喘日 5月第二个星期二

国际护士节 5月12日

母亲节 5月第二个星期日

国际家庭日 5月15日

世界电信日 5月17日

国际博物馆日 5月18日

世界无烟日 5月31日

国际儿童节 6月1日

世界环境日 6月5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6月17日

世界难民日 6月20日

国际奥林匹克日 6月23日

国际禁毒日 6月26日

联合国宪章日 6月26日

父亲节 6月第三个星期日

国际合作社日 7月第一个星期六

世界人口日 7月11日

国际扫盲日 9月8日

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9月16日

世界旅游日 9月27日

国际和平日 9月第三个星期二

世界海事日 9月最后一周某一日

国际老人节 10月1日

世界动物日 10月4日

世界邮政日 10月9日

世界标准日 10月14日

国际盲人节 10月15日

世界粮食日 10月16日

国际消除贫困日 10月17日

万圣节 10月31日

世界糖尿病日 11月14日

感恩节 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

世界艾滋病日 12月1日

国际残疾人日 12月3日

国际志愿人员日 12月5日

国际民航日 12月7日

世界人权日 12月10日

圣诞节 12月25日

春节 正月初一

元宵节 正月十五

龙抬头节 二月初二

清明节 4月5日

中国青年节 5月4日

端午节 五月初五

七夕情人节 七月初七

鬼节 七月十五

中秋节 八月十五

中国教师节 9月10日

全国爱牙日 9月20日

国庆节 10月1日

重阳节 九月初九

中国法制宣传日 12月4日

腊八节 腊月初八

传统节日习俗的节日作文 篇8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正是中秋佳节,我们学校向往常一样开展博饼活动。我们迫不及待地端出大碗和骰子,开始博饼。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大试运气。

这不,就轮到我掷骰子了。我把6颗骰子放在掌心,心里默念:一定要博个状元啊!6颗骰子在大碗里滚动,四颗落定——1个五,1个一,1个六,1个三!再来看看还没落定的,1个二,1个四,哇!对堂!大家都为我欢呼起来。

几轮过去了,桌上的奖品逐渐减少,只剩下一个状元。但我们并没有放松,个个屏气凝神,等待着状元的出炉,那才是真正的好彩头呢!

转了一轮,又轮到我了。我往骰子上吹了一口“仙气”。轻轻地松开手,骰子像故意和我作对似的,转了老半天才停下来。“呀!是状元,五子带三!”噢噢,我也是状元啦。最终状元大奖纳入我的囊中。

蒙古族民间美术及其生存现状 篇9

蒙古族民间美术种类很多,包括服饰、刺绣、雕刻、金属手工艺、蒙镶、鞍具、剪皮、毡绣、剪纸等。草原上的民间艺人技艺高超,在从事民间美术活动的同时,还大量地参与到宗教及官府的艺术活动中,如为寺庙作泥塑、雕刻、壁画,为王公府邸的建筑进行彩绘及各类美术装饰活动。因为与牧民生活紧密相连,蒙古族民间美术具有艺术与生活相结合的特点。主要包括:一、实用性民间美术: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陶瓷、铜器、服饰、家具、马鞍具、金银器皿、敖古尔、哈布特格等;二、陈设、观赏性民间美术:一般不具备实用功能,主要用于美化生活环境,如壁毯、壁饰、寺庙彩画、泥塑、雕刻等;三、带有精神寓意及民族标志的民间美术:如岩画、民族图腾及标志、巫术及宗教用具、苏力德徽帜等。

蒙古族民间美术早期审美意识的形成和草原流行较广的敖包民俗与“博文化”活动分不开。可以说,蒙古族古老的原始敖包民俗文化的发展过程,孕育了他们的原始美术活动和色彩审美意识,同时,蒙古族“博文化”也为蒙古族造型艺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活动,蒙古族民间美术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它不仅为牧民们提供实际的生活服务,并以艺术的形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情感,从而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活过程。

自古以来,蒙古族民间美术的创作者均为牧民,而其传播交流均与蒙古族婚礼习俗和盛大的“那达慕”集会分不开。蒙古族姑娘们18岁开始学习刺绣荷包、绣花帽和靴子等,按照习俗订婚后要为婆家每人做一件刺绣礼物、为自己心爱的人绣8个飘带烟荷包。可以说,学习刺绣是蒙古族妇女的必修课,她们从小就向母亲学习、聪明的姑娘们还会向附近的刺绣能手讨教。刺绣技艺的好坏成为评判姑娘生活能力和聪明程度的标准之一。善绣者总是受人喜爱,因此也促进了民间刺绣艺术的传播与发展。

“那达慕”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集会,带有浓郁的游牧民族特色的一个盛大节日。除了将喜庆热烈的气氛传播给大家,“那达慕”还成为不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合。每逢此时,牧民们都从四面八方赶来,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采购物资,开拓眼界,结交朋友。因此,牧民们和民间艺人们都会拿出精心制作的民间工艺品在“那达慕”活动中展示交流,这就大大促进了蒙古族民间美术的制作和交流。

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蒙古族民间美术无论是创作队伍还是产品质量、销售等多方面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制作者已经不是广大牧民,而是以高等艺术院校毕业的青年为主。其次,制作的民间工艺美术品已不是为了牧民自己使用,更多以草原旅游纪念品为主。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1、蒙古族牧民基本上已经定居生活,不再住蒙古包、穿蒙古袍,汽车、摩托车等现代交通工具代替了以往骑马出行的方式;2、近年来,草原旅游业为民间美术作为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这也是时代变化的趋势。问题是,由于民间艺人数量的减少导致传统技艺逐步失传,也使得蒙古族民间美术的质量急剧下降。学院毕业的年轻人由于没有系统学习过传统技艺和民俗文化,对传统技艺基本不了解。民间艺人不再关心民俗文化和百姓审美心理等问题,只是从表面上模仿和挪用有限的材料,从而出现了大量粗俗甚至违背民俗文化的所谓的“草原旅游纪念品”。目前,蒙古族民间美术出现这样的生存状况让人担忧,传统的蒙古族民间美术技艺已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如何抢救和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运用民间文化符号来创造适应时代的民间美术等一系列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为此,2010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成立民族艺术学院,设立民族工艺、民族服饰、民族壁画等专业,在教学上除了常规教学外更注重实践教学,专门开设民族传统技艺和民俗文化等课程,聘请民间艺人和师傅走进课堂传授传统技艺。

关于蒙古族民间美术的研究虽然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成就,但相比其他美术门类,蒙古族民间美术的研究还很欠缺。另外,要想做到深入研究蒙古族民间美术除了需要懂得蒙古族文字和语言之外,还要充分了解蒙古族的民俗信仰、生活习俗、审美情感等,这本身就成为制约研究者和研究成果的重要因素。再者,蒙古族民间美术的渊源极其复杂,除了草原游牧民族特有的造型观念外,还大量吸收了中原、西藏及伊斯兰艺术的艺术观念,最终融合为蒙古族独特的民间艺术。目前只有王伯敏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阿木尔巴图著的《蒙古族美术研究》、《蒙古族民间美术》、《蒙古族图案》、《蒙古族工艺美术》,鄂·苏日台著的《蒙古族美术史》、乌力吉著的《蒙古文化研究·美术》等几本著作。在其他中国美术史的相关著作中,均很少能见到有关蒙古族民间美术的内容。

此外,在目前的蒙古族民间美术研究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关于蒙古族民间美术的渊源问题,即北方少数民族美术与蒙古族美术的关系问题还没有确切的学术共识;二、蒙古族民间美术与汉、藏地区民间美术的关系问题,这方面有一些研究成果,但未见相关专题研究;三、蒙古族民间美术与外来文化之间的交流问题,没有充分的研究成果;四、从语言文字与民俗文化的角度,深入分析蒙古族民间美术独特的文化内涵的研究非常少。

蒙古族习俗 篇10

蒙古族礼仪

蒙古族人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蒙古族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都要献茶敬酒,主人敬酒时,客人应随即接住酒,能饮则饮,不能饮时便品尝少许,然后将酒归还主人;若是过份推让,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见。遇有尊贵的客人来到,蒙古族人会将美酒斟在精美的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并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

蒙古人不仅淳朴剽悍,而且非常讲究礼仪。茫茫草原,常常几十里、几百里没有人家。远行人饮食、居住都需要得到帮助,于是从远古一直把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礼貌待人,作为每个人都要遵循的礼俗加以沿袭。《蒙古秘史》有许多关于礼俗的记载。

蒙古族自古有 “以西为大,以长为尊”的习俗。7世纪以后,蒙古族部落从额尔古纳山林渡腾汲思海(今呼伦池)西行,到了孛儿罕山(今肯特山)东麓的斡难河、客鲁涟河驻地游牧。从这个时候起,位于西方的孛儿罕山就成了蒙古人祭拜的圣山。成吉思汗每每把带子搭在肩上,把帽子夹在腋下,合十俯首,向孛儿罕山九叩头,乞求助佑。以西为大,就从这时开始的。

以西为大,主要表现在佛龛、祖像、墓地的方位和房间、坐席的位置上,蒙古人的佛龛、祖像都要供在毡包或房屋的西北角上;基地也是以西为大,按辈排列:房屋(包括毡包)及坐席也都以西为大。蒙古族无论在自家内,还是到别的家庭做客,都要注意辈份。住房,长辈要住西间。客人来了,不能坐在西炕上,客人吃饭时,客人要以礼请本家长者入席,而且长者要坐首席。

主人客人耍彻夜长饮时(饮酒或饮茶),年轻的媳妇既不能回房睡觉,也不能到会客间里来,只能站在会客间门外,听候呼唤,随时应声进屋添酒、添茶、续水。这一切都被视为主人的家教。来了客人都要迎出门外。还要嘱家人监管狗。主客人相见,晚辈要向长辈屈右膝请安。客人由主人陪同走到门前,主人站在蒙古包或房子门外西侧,有手放在胸前,俯首微鞠,请客人先进。客人把马鞭要放到门旁,不能手提马鞭进屋。蒙古包内,对着包门的正面为上坐。其右方为妇人席,左方则为一般客席。客人如比主人辈份高,主人要让出自己座位,请客人坐正座。客人辈份此主人低则不能坐正座。客人走时,仍要以礼相送。

敬茶、敬烟。敬茶、敬烟是蒙古族接待客人的重要礼俗。敬茶,蒙古族饮茶风俗盛行于元以后。明清时几乎普及到每个家庭。牧区、半农半牧区多为奶茶,农业区多为红茶。敬烟,解放前多为鼻烟。到蒙古族家庭做客时,殷勤好客的主人常常拿出一个非常精致的小扁瓶给客人嗅一嗅,或者客人从 “瓶”中倒出一点 “粉末”,用手指捻搓后用鼻吸人,这瓶就是鼻烟壶(呼呼尔)。

随着黄烟、纸烟的盛行,吸鼻烟的逐渐减少了。在东部地区蒙古族中,到50年代中叶,鼻烟已基本绝迹。现今,在民间,老年人基本多吸黄烟。黄烟又名叶子烟。农村老人还使用烟袋。客人来了,主人取过客人的烟袋装上自家的烟给客人吸,客人也取过主人的烟袋上自己的烟回敬。

献“德吉”,蒙古族把进餐时的第一口称为“德吉”(即首杯、首箸、首口之意)。吃菜、喝酒和饮茶的第一口,也被称为“德吉”。

¨德吉“有 ”献德吉“和”要德吉“两种。

蒙古族家庭里来客人进餐时(或者饮茶),多是年轻人把第一杯酒献给客人,吃饭、吃菜也是请客人先动筷吃第一箸。

这就是献德吉(蒙古族称之为”德吉乌日根“)。

假如来客是年轻人,当他接 ”德吉“后,也不首先自已享用,而是请本家长者享用,给长者斟酒、倒茶,在这里看出人的教养和尊长美德。

在没有客人自家吃饭时(或用茶时),也总是请长者先动筷,先吃、先饮。如小孩晚辈无知在进餐时抢先动筷,就要受到父母或长者批评:”怎么,你先要德吉了!“(家庭内不叫献德吉,通称 ”德吉阿奔那“,其含意要德吉。)

节日时,有的家庭则是将 ”德吉“献于已故的长者遗像前,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和尊敬。

献哈达

哈达原为藏族的礼敬用品。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拟指哈而言。但哈达成为蒙古族人民日常交往礼节中的礼敬用品,当在明末及清代随着喇嘛教的盛行,广泛流行起来。据说,北京崇文门的别称“哈达(德)门”,就是因为清代蒙古人进京拜谒时多为蒙古族的历史文化现象,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献”哈达“,喇嘛教传入蒙古后,蒙古族中也有了献”哈达“这一礼俗。

哈达是喇嘛教礼敬用品,也是喜庆交往志贺礼品和哀悼丧葬的敬谒礼品。哈达长短不一,以白色为主(也有蓝色和黄色的),大都采用丝绸为料(也有绢纱或普通的白布),有的上面要绣上”八宝“、”云林“等民间花纹。其长有的一尺三寸到三尺,也有的三尺以上。最长的达到九尺至一丈二尺,称 ”朗翠"大哈达。

对尊者、长辈献哈达时,献者的双手要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哈达要对折起来,折缝向着接受者,否则,即为失礼。献上哈达后下半跪请安礼,接受者再将哈达回献物主。(2)婚娶礼俗

说亲下聘:男方的父母委托信赖的说亲人,择个好日子带上儿子去看中的姑娘家说亲。姑娘及父母如果看上了小伙子就收下献上的哈达和带来的饼食,婚事就算定下来了。蒙古族往往以牲畜作为聘礼。蒙古族崇尚白色,也崇尚奇数,所以多半是送白色的奇数的马和羊作为聘礼。

婚礼仪式:蒙古族许多地方的婚礼是在傍晚时分开始的。男方到姑娘家接亲,女方先闭门不出,男方必须以羊碰门,叫“羊碰门”,而且男方善长说辞的人要与女家进行几个回合的交锋,才能进入女家;在叫做“沙恩吐宴”的宴席上,新郎和新娘要抢“羊嘎拉”,这“羊嘎拉”是成婚的重要标志,拿到“羊嘎拉”,新郎才算是放心。

东方快要发白时,接亲的队伍才同送亲的队伍一道往新郎家进发。路上送亲和迎亲的双方为争夺新郎头上的红缨帽,展开类似赛马的游戏,一路上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在离新郎家不远的地方,送亲的队伍停下,迎亲的队伍先回到家后,重新同新郎的父母亲人前来第二次迎接。婆婆为儿媳妇掀开盖头后,新郎和新娘进行神圣的祭火仪式,就是向院中点燃的火堆祭洒马奶酒,并向父母、主婚人、亲戚们一一行礼并敬酒。众人也会兴奋地唱起婚礼歌,跳起舞,并在宴会上表演各种趣味横生的婚礼节目。

(3)岁时节俗

蒙古族的岁时节俗主要有“白节”、“那达慕”、千灯节等。

蒙古族人民把春节称作“白节”。农历正月在蒙语中称为“查干萨日”(意为白月)。蒙古民族最崇尚的是白色,以白色为纯洁、吉祥之色,故称春节为白节。过白节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习俗,这一习俗可以追溯到元朝初年,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就非常重视过白节,这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也有很详细的描绘。现代蒙古人也把白节作为最隆重的节日。腊月三十晚上,全家老少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彻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是烧香拜佛,然后晚辈向长辈依次献哈达、敬酒、礼拜。初一清晨,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直到“白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那达慕 “那达慕”是蒙古语,亦称“那雅尔(Nair)”,“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刺激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赛马也是大会上重要的活动之一。比赛开始,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扎着彩色腰带,头缠彩巾,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赛马的起点和终点插着各种鲜艳的彩旗,只等号角长鸣,骑手们便纷纷飞身上鞍,扬鞭策马,一时红巾飞舞,如箭矢齐发。前五名到达终点者,成为草原上最受人赞誉的健儿。射箭、摔跤等比赛也吸引着众多牧民。[2]

每年农历6月初四开始的为期5天的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篮球等体育项目。[3]

2006年5月20日,那达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

1、祭敖包

敖包,亦作“脑包”、“鄂博”。蒙古语音译,意为“堆子”。它是蒙古族的重要祭祀物体。在古代,蒙古人把一切万物都看作神灵来崇拜,从而也崇拜山川及大地的其他各部分或掌管这些部分的神灵。这种圣地可以分成共同的和个别的两类。个别的圣地就是敖包。这种圣地也是各家族在自己的领地建起来的假山。蒙古族祭祀敖包并崇拜有加,大概缘于古代的祭圣山。祭圣山又与成吉思汗时代不无关系。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在早期被蔑尔乞特人追赶时,藏在不罕山里蔑尔乞特人绕山三圈没有抓住成吉思汗。蔑尔乞特人远去,成吉思汗下山后说:不罕山掩护了我,保住了我的性命,我将每天祭祀,每日祝祷,让我的子孙都知道这件事。说完,即“挂其带于颈,悬其冠于腕,以手椎膺,对日九拜,酒奠而祷。”元代,忽必烈曾制典,封建皇帝与蒙古诸王,每年必须致祭名山大川。由于有的地方没有山或离山较远,群众就“垒石像山,视之为神”(见《蒙古风记》)。这种山只是“像山”,不是自然的山,是人用石头或土堆起来,所以蒙古语称“敖包”。

敖包是建立和祭祀,在古代比较简单。由萨满宣布,所谓的村落保护神选择某一座山或丘陵,作为自己的所在地。人们就在这个地方用土或石头建成堆子,举行若干圣化仪式,就算建成了敖包。这是一种土殿堂,每年一定时期,附近居民到这里来祭祀地方神,祈祷牲畜发展,人丁兴旺。礼毕,人们围坐在一起,喝马奶酒、吃羊肉、奶食等,并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三项文体活动。

喇嘛教传入蒙古地区后,敖包和其他民间宗教风俗一样,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仍保存下来了。不管新宗教思想怎样传播,还是不了人民对敖包的崇拜和祭祀。因为这是一种传统的民间祭祀活动。于是喇嘛们利用敖包的形式,加进了一些佛教的内容,使敖包成为喇嘛教们活动的组成部分。如写一些祭敖包的经文等。在佛教影响下敖包的建筑形式和圣化仪式也增添了很多佛教色彩。敖包本身也由过去的单个体变成了具有多层建筑的群体。最典型的是中央敖包两边分别建有六个小敖包的十三敖包。这十三个敖包相当于须弥山,其余十二个小敖包是十二“提布”,相当于世界个部分。祈祷和祭祀的对象也不于原始意义上的地方保护神,它既是水栖陵居的住处,也是向蒙藏地方一切神灵的祈祷和祭祀。

敖包的装饰也发生了变化。多层建筑的敖包每层都有一定的附属品和装饰品,各种野兽或鸟类的画像,还是挂各色布条。敖包中间植树丛,中央立杆为柱,顶安“嘎如迪”(凤鸟),加上印有经文的“风马图”幡,或按照古俗,在敖包两边竖立弓、矢、剑、长矛等兵器。

建敖包的地方多选择明快、雄伟且水草丰美的高山丘陵。敖包均有名称,其名大部分以所在之山名或地名定。内蒙古一些苏木、厂矿、牧场,也常以其境内或附近的敖包为名,如“查干敖包”、“白云鄂博”、“宝日敖包”等。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减脂训练下一篇:退费协议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