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共8篇)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篇1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一、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现有101个旗县市区,除25个盟市辖区外,有76个属于县域经济范畴的旗县市。县域土地面积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90%,县域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72%。内蒙古地域辽阔,东西狭长、南北跨度大,县域经济特色鲜明,表现为显著的地域性和差异性。目前,全区纳入县域经济统计范畴的76个旗县市大致可划分为农牧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林业主导型、服务业主导型4个类别。农牧业主导型旗县市以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为主,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独立,在地理空间上远离城市,农村牧区人口占70%左右,代表着内蒙古县域经济传统意义上的主体。工业主导型旗县市拥有较为丰富矿产资源,随着自治区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兴建了一批大中型的工业企业,并得到迅速发展,工业成为该类旗县市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林业主导型旗县市以森林资源为基础,以林业及延伸产业为主导。经济结构单一,发展比较困难。这类旗县市为数不多,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林区。服务业主导型旗县市主要集中在边境地区,这类旗县市拥有口岸和旅游资源优势。主导产业是旅游、商贸、餐饮等服务业。
二、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成就
(一)县城经济基本竞争力明显增强。发展速度居西部地区之首
在自治区经济发展速度连续5年持续位居全国第l位的大好形势下,县域经济的基本竞争力逐年增强,发展速度也逐年加快。在连续6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自治区排位上升幅度最大;2006年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显示,内蒙古的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位列第13位,比6年前的第一届前移了9位。在县域经济竞争力全国百强榜中,我国西部地区仅有4个县市进入百强,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和伊金霍洛旗进榜,分列第67位、第86位,其余2个分布在四川和新疆:在西部百强榜中,自治区有21个旗县进榜,数量居西部省区市之首,其中4旗县进入前10名。额济纳旗等8个旗县(76个旗县市中有8个)进入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榜中。
(二)县域经济对自治区经济的贡献率较大,县城工业发展势头较好
截至2006年底,自治区列入县域经济统计范围的76个旗县市,完成生产总值2720.69亿元,占全区的56.8%;其中,生产总值超百亿元的旗县有3个,超50亿元的旗县有13个。完成地方财政收人151.52亿元,占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的32.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超亿元的有43个旗县。完成工业增加值1057.1亿元,占全区的53.4%,占76个旗县市生产总值的39%,同比增长46.2%;其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71.99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23%。同比增长57.1%。农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大幅度提高,由几年前的不足30%猛增到目前的50%以上,其中牛奶、羊绒的加工转化率高达80%以上,粮油、肉类的加工转化率达60%以上。
(三)自治区百强县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006年,自治区21个西部百强县共完成生产总值1330.15亿元,占全区县域经济总量的48.9%,占全区经济总量的27.8%。全国百强县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达到8.8万元和7.2万元。准格尔旗的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居全区80个旗县首位。伊金霍洛旗的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第12位上升至2006年的第2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第29位上升至2006年的第9位。呼和浩特市的和林格尔县地方财政收入由2000年的第50位上升至2006年的第8位。这些旗县正是通过发挥资源、区位和政策优势。抢抓发展机遇。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县域经济转型步伐逐步加快,经济实力才会不断增强,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四1人均指标大幅度提高
到2006年末,全区已有4成以上的旗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全区76个旗县人均生产总值为15714元,其中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区平均水平的旗县有29个,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旗县有33个,分别占76个旗县的38%和43.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9元,其中有40个旗县超过全区平均水平,有38个旗县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分别占76个旗县的52.6%和50%。
(五)投资消费需求不断扩大
2006年,全区76个旗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41.61亿元,占全区的57%,所占比重比2000年提高4.4个百分点。比2000年增长7.58倍,年均增长43%。其中,投资超百亿的旗县有3个,超50亿的有8个。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的不断扩大,旗县的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一些重点工业项目纷纷落户到旗县地区。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区76个旗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35.39亿元。占全区的40%。
三、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的县域经济虽然在近年来获得了较快较大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条件下,相当一部分旗县的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冲击,县域经济面临的困难较多,县域经济转型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亟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一是东西部发展不平衡。自治区2个全国百强县全在鄂尔多斯市,21个西部百强县有15个在内蒙古西部,其中11个集中分布在呼包鄂地区。21个百强县经济总量占全部旗县域经济总量的52.5%。二是产业结构不够优化。2006年,县域经济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9.9:47.4:32.7,同全区一、二、三产业构成13.4:48.6:38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比全区平均水平高6.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比全区平均水平低1.2个百分点(2005年比全区平均水平低0.8个百分点),县域对全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主要依靠农牧业发展的状况尚未改变,且县域经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同全区平均水平相比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工业化水平亟待提高。三是县域工业经济规模小、产业层次低。2006年,在全区101个旗县市区第二产业总产值中。其中后80个旗县市仅占55.4%:农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大多还处于初级加工阶段,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四是固定资产投资制约着县域工业经济的发展。全区76个旗县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有18个出现了负增长,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远远低于第二产业40.2%的同比增长速度。五是区域性特色经济不突出。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要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大部分旗县市都有一定的农牧业基础。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形成比较优势。但是。目前这一潜在的比较优势尚未形成现实的经济优势。六是管理权限小、缺乏调控能力。在经济调
一、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现有101个旗县市区,除25个盟市辖区外,有76个属于县域经济范畴的旗县市。县域土地面积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90%,县域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72%。内蒙古地域辽阔,东西狭长、南北跨度大,县域经济特色鲜明,表现为显著的地域性和差异性。目前,全区纳入县域经济统计范畴的76个旗县市大致可划分为农牧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林业主导型、服务业主导型4个类别。农牧业主导型旗县市以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为主,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独立,在地理空间上远离城市,农村牧区人口占70%左右,代表着内蒙古县域经济传统意义上的主体。工业主导型旗县市拥有较为丰富矿产资源,随着自治区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兴建了一批大中型的工业企业,并得到迅速发展,工业成为该类旗县市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林业主导型旗县市以森林资源为基础,以林业及延伸产业为主导。经济结构单一,发展比较困难。这类旗县市为数不多,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林区。服务业主导型旗县市主要集中在边境地区,这类旗县市拥有口岸和旅游资源优势。主导产业是旅游、商贸、餐饮等服务业。
二、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成就
(一)县城经济基本竞争力明显增强。发展速度居西部地区之首
在自治区经济发展速度连续5年持续位居全国第l位的大好形势下,县域经济的基本竞争力逐年增强,发展速度也逐年加快。在连续6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自治区排位上升幅度最大;2006年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显示,内蒙古的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位列第13位,比6年前的第一届前移了9位。在县域经济竞争力全国百强榜中,我国西部地区仅有4个县市进入百强,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和伊金霍洛旗进榜,分列第67位、第86位,其余2个分布在四川和新疆:在西部百强榜中,自治区有21个旗县进榜,数量居西部省区市之首,其中4旗县进入前10名。额济纳旗等8个旗县(76个旗县市中有8个)进入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榜中。
(二)县域经济对自治区经济的贡献率较大,县城工业发展势头较好
截至2006年底,自治区列入县域经济统计范围的76个旗县市,完成生产总值2720.69亿元,占全区的56.8%;其中,生产总值超百亿元的旗县有3个,超50亿元的旗县有13个。完成地方财政收人151.52亿元,占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的32.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超亿元的有43个旗县。完成工业增加值1057.1亿元,占全区的53.4%,占76个旗县市生产总值的39%,同比增长46.2%;其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71.99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23%。同比增长57.1%。农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大幅度提高,由几年前的不足30%猛增到目前的50%以上,其中牛奶、羊绒的加工转化率高达80%以上,粮油、肉类的加工转化率达60%以上。
(三)自治区百强县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006年,自治区21个西部百强县共完成生产总值1330.15亿元,占全区县域经济总量的48.9%,占全区经济总量的27.8%。全国百强县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达到8.8万元和7.2万元。准格尔旗的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居全区80个旗县首位。伊金霍洛旗的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第12位上升至2006年的第2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第29位上升至2006年的第9位。呼和浩特市的和林格尔县地方财政收入由2000年的第50位上升至2006年的第8位。这些旗县正是通过发挥资源、区位和政策优势。抢抓发展机遇。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县域经济转型步伐逐步加快,经济实力才会不断增强,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四1人均指标大幅度提高
到2006年末,全区已有4成以上的旗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全区76个旗县人均生产总值为15714元,其中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区平均水平的旗县有29个,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旗县有33个,分别占76个旗县的38%和43.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9元,其中有40个旗县超过全区平均水平,有38个旗县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分别占76个旗县的52.6%和50%。
(五)投资消费需求不断扩大
2006年,全区76个旗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41.61亿元,占全区的57%,所占比重比2000年提高4.4个百分点。比2000年增长7.58倍,年均增长43%。其中,投资超百亿的旗县有3个,超50亿的有8个。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的不断扩大,旗县的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一些重点工业项目纷纷落户到旗县地区。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区76个旗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35.39亿元。占全区的40%。
三、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的县域经济虽然在近年来获得了较快较大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条件下,相当一部分旗县的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冲击,县域经济面临的困难较多,县域经济转型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亟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一是东西部发展不平衡。自治区2个全国百强县全在鄂尔多斯市,21个西部百强县有15个在内蒙古西部,其中11个集中分布在呼包鄂地区。21个百强县经济总量占全部旗县域经济总量的52.5%。二是产业结构不够优化。2006年,县域经济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9.9:47.4:32.7,同全区一、二、三产业构成13.4:48.6:38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比全区平均水平高6.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比全区平均水平低1.2个百分点(2005年比全区平均水平低0.8个百分点),县域对全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主要依靠农牧业发展的状况尚未改变,且县域经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同全区平均水平相比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工业化水平亟待提高。三是县域工业经济规模小、产业层次低。2006年,在全区101个旗县市区第二产业总产值中。其中后80个旗县市仅占55.4%:农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大多还处于初级加工阶段,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四是固定资产投资制约着县域工业经济的发展。全区76个旗县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有18个出现了负增长,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远远低于第二产业40.2%的同比增长速度。五是区域性特色经济不突出。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要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大部分旗县市都有一定的农牧业基础。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形成比较优势。但是。目前这一潜在的比较优势尚未形成现实的经济优势。六是管理权限小、缺乏调控能力。在经济调
控能力上,县级经济管理权限太小,缺乏功能和手段。县域经济在政策、审批、资金等方面遇到的中间环节、管理效率、管理成本繁多而杂乱,并难以承担,造成自身发展困难重重。更难以承担带动区域发展重任。
四、内蒙古县域经济转型主攻方向
(一)由粗放发展型向科学发展型转变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的消耗将不断增加,资源紧缺的问题将日益凸显。而当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传统发展模式依然存在。加剧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这就给旗县经济带来严峻挑战。如果以粗放经营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得不到根本转变,旗县经济不仅难以加快发展,而且会越来越被动。
(二)由一产业主导型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型转变
内蒙古是农牧业主导型经济,农牧业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基础和根本。但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产业结合点在工业,空间结合点在县域。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主题,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因此,要始终坚持把县域工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中之重。结合内蒙古的区情。当前要以优势产品延伸加工业和非资源型产业为重点,推进实施“一个产业带动百户中小企业工程”,并以此带动县域工业发展。
(三)由小而全向特色型转变
县域经济实质就是特色经济。县域经济要由全能型经济向特色型经济转变,把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方略。发展县域经济,就要立足当地优势,围绕“特”字做文章。倡导特色经济、差异经济、多样化经济,突出区域特色。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形成优势明显、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特色经济,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四)由城乡分割向城乡统筹型转变
解决城乡分割,实现城乡融通,是县域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长期以来,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和实行的工业化政策,强化了中国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特征,使城市和农村在诸多方面出现了极大的差异。这种现象集中体现在县域经济之中,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目前,自治区统筹城乡发展尚处于初始阶段,随着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各种矛盾和问题日渐凸显。因此,必须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用新的发展理念调整城乡关系。用全新的机制整合城乡资源,用改革开放的办法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用统一的规划引导城乡协调发展。用配套的政策法规保障城乡健康发展,用雄厚的产业支撑城乡稳定发展。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协调发展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尽快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发展的良性互动,为加快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提供新的动因。
(五)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县域经济不是“封闭经济”,不是“诸侯经济”,而是外向经济,是开放经济。只有牢固树立“无外不活、无外不兴、无外不强”的意识,才能使县域经济真正发展起来。搞外向经济、开放经济就要突破过去单纯围绕本旗县市需求谋发展的局限,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的分工协作:突破过去单纯以本旗县市资金搞建设的局限,积极引进外部资金发展经济:突破过去单纯开发内部资源的局限,积极利用境内外各种资源:突破过去单纯利用当地人才的局限,形成积极引进外部人才促进本地发展的格局。因此,要坚持不懈地抓投入、引资金、上项目,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六)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县城经济要依靠市场化运作,但这不是排斥政府运作手段,而是在市场化运作的基础上,达到市场化运作与政府行政运作的有机结合。以市场导向为主。政府行政运作为辅。从根本上讲,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就是突破狭小封闭的生产方式、打破城乡之间的市场封闭的过程,就是促进城乡经济活动开放式、社会化的过程,也是城乡资金、劳动力、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充分流动、高度整合的过程。因此,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需要。
呼和浩特市和林县县域经济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
------------------
2008-11-06 10:56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字体 [ 大 中 小 ] [ 打印 ]
[ 发表评论 ] [ 关闭 ]
和林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四大园区”建设为载体,努力提升工业化和三产服务业水平,使县域经济由以盛乐开发区一枝独秀,努力打造电力园区、石材建材园区、大南山旅游,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格局,降低了县域经济结构单一的风险,增强城乡一体化的综合发展能力。
做大盛乐开发区打造绿色食都
和林县始终把开发区作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努力打造中国西部绿色“食品之都”。目前,已完成2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天然气入区工程,绿化、美化、水系建设同步推进,引进工业企业44家,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600多亿元。县委、政府一方面扶持与蒙牛集团配套的澳亚牧场、草原天邦饲料、九强机械、优耐特塑料制品公司、盛都包装等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推动乳业向集群化发展目标快速迈进。同时,加大了对蒙羊、宇航人公司、康莱纳、昭君羊绒、兆君羊绒、铁骑纺织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努力打造肉产业、薯产业、林产业和绒纺产业集群。开发区的软硬件建设力度不断加强,环境进一步改善,承接项目的能力明显提高。
规划电力园区培育电力产业
和林电厂是华能北方联合电力公司上大压小项目,一期工程装机容量为2×660MW超临界机组,项目总投资55亿元。去年7月份拿到国家发改委“路条”,今年电厂建设的前期工作又取得实质性突破。
与此同时,依托电厂,和林县制定了20平方公里的电力工业园区规划,高标准打造电力工业园区。在规划中,为周边山区农民转移集中留足了发展空间。随着丰华生物质能热电项目和蒙牛澳亚沼气电厂上网发电,电力产业正在发展成为和林县域经济的又一个强力支柱。
建设石材建材园区发展石材产业
和林县依托花岗岩储量丰富的优势,引进矿山开采企业20家,大小型加工企业15家。按照把石材产业打造成为全县经济四大支柱之一的思路,今年开工建设了以引进大型石材加工企业为主的石材建材园区,现已完成了主干道路、地下管网、供电线路等1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昌宇石业、泰圆石材两家大型石材加工企业已投产,到目前,两家共完成投资1.2亿元;冠鲁集团、蒙石石材已经开工建设,明年投产。4家企业投产后,年加工板材可达100万平方米以上。
打造大南山旅游园区壮大三产服务业
和林县把完善大南山旅游园区建设作为壮大三产服务业的龙头来抓,在今年完成东山书法艺术园、11公里生态旅游道路建设的同时,狠抓了修路、栽树、上水等基础性工程,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把大南山建设成为40平方公里以上,集生态、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旅游生态园区。在一、二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和林县高度重视、正确引导以旅游为主的三产服务业发展,使之逐步成为和林县域经济发展的又一支柱。目前,盛乐百亭园文化景观游、开发区工业游、园中园农业游和博物馆鲜卑历史文化游,正在成为呼市旅游的南部精品线路。今年已接待游客5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6489万元。(文/孙国利)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壮大县域经济,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七大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强调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性。近几年来,内蒙古各地把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三牧”基层基础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深入实施、强力推进。经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使全区县域经济逐步发展壮大。
一、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呈现五大特点
截至2008年底,全区80个旗县(不含市辖区)人口达到1777.33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73.6%。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经济总量已占全区的“半壁江山”
2008年,全区80个旗县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802.31亿元,占全区的56.3%,比2000年提高5.5个百分点,8年间年均增长超过20%,高于同期全区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其中,生产总值超百亿元的旗县有12个,比上年增加7个,超50亿元的旗县有34个,比上年增加10个。80个旗县的工业增加值达到1928.93亿元,占全区的59.7%,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占80个旗县生产总值的40.2%,比2000年和2007年分别提高5.2个和4个百分点。80个旗县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6.95亿元,占全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4.9%,比2000年增长4.1倍,年均增长22.5%,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10亿元的有3个旗县,超5亿元的有12个旗县,超亿元的有54个旗县,分别比上年增加1个、7个和10个,在2009年第九届中国西部百强县市中:内蒙古有20个旗县(市)名列其中,占西部百强县市的1/5。内蒙古人围的20个旗县(市)中有14个排在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前50名。这20个旗县分别是:准格尔旗排名第2位、伊金霍洛旗排名第4位、鄂托克旗排名第10位、达拉特旗排名第14位、霍林郭勒市排名第15位、满洲里市排名第18位、托克托县排名第2l位、锡林浩特市排名第25位、达茂旗排名第26位、土默特左旗排名第3l位、阿拉善左旗排名第32位、乌审旗排名第33位、土默特右旗排名第37位、和林县排名第40位、丰镇市排名第52位、乌拉特后旗排名第63位、鄂温克旗排名第66位、二连浩特市排名第69位、乌拉特前旗排名第88位、固阳县排名第98位,另外,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还跻身于第几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分列第37位和第54位。
(二)人均指标大幅度提高
到2008年末,全区已有4成以上的旗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全区80个旗县人均生产总值为27054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56元,比2000年和2007年分别增加22456元和6547元,其中,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区平均水平的旗县有27个,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旗县有39个,占80个旗县的49%。80个旗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40元,高于全区平均水平84元,比2000年和2007年分别增加2890元和440元,8年间年均增长12,5%o其中有43个旌县超过全区平均水平,比2007年增加3个,有40个旗县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比2007年增加3个,占80个旗县的50%。
(三)投资和消费需求不断扩大
2008年,全区80个旗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03.43亿元,占全区的57.2%,所占比蘑比2000年和2007年分别提高3.5个和1.1个百分点,比2007年增长29.7%,比2000年增长13.1倍,年均增长39.2%。其中,投资超百亿元的旗县有6个,超50亿元的有17个,分别比2007年增加2个和5个。随着同定资产投资的规模的不断扩大,旗县的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一些重点工业项目纷纷落户到旗县地区,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区80个旗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20.5亿元,占全区的38.9%,比2007年增长22.3%,比2000年增跃2.5倍,年均增长17.1%。
(四)城镇化步伐加快
各旗县加快城镇建设,增大城镇产业集聚,使得城镇化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2008年,80个旗县城镇人口达到587.04万人,比2000年增长14.6%,城镇化率达到33%,比2000年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化率有34个旗县超过平均水平,有26个旗县超过全区平均水平。
(五)吸纳农村牧区劳动力的“蓄水池”
近几年,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区个体、私营等非作公有制经济迅速崛起,旗县区域已成为吸纳新增就业人员的重要的“蓄水池”,也是转移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到2008年底,全区80个旗县全社会就业人员达到883.87万人,占全区的80.1%,比2000年和2007年分别增加96.23万人和16.03万人。
二、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形成了“六大模式”
内蒙古经济总量和工业快步进入全国中列,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走在了西部的前列,一个重要支撑就是县域经济。内蒙古把县域经济与中心城市作为两大发展战略重点,坚持特色发展思路,突出比较优势,因地制宜,错位发展,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比较典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有以下六种。
一是农业产业化推进型。这个模式适合于传统农牧业大旗县,其依据是农业产业化理论、农牧业发展的出路在于产业化,农牧业产业化是传统农牧业与市场经济对接的最佳发展模式。内蒙古是全国重要的粮油及乳肉绒生产基地,农牧业是内蒙古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传统的农牧业大旗县多数在平原农区和广阔的草原,这些农牧业旗县如何走出经济和财政的困境一直是一个难题,近几年,随着自治区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许多传统的农牧业大旗县积极调整农牧业结构,一方面强化优质粮食和畜产品基地建设,另一方面改变单一的粮食生产,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发展规模化和基地化特色农牧业,走农牧业产业化强县的道路。从龙头企业到基地再到利益联结机制的产业化链条的架构基本形成,尤其是乳绒两大产业基本成型。乳产业、绒产业连续多年保持行业领先,玉米、番茄、肉羊等产业逐步成为全区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成为发展的新亮点。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区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17.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18.3亿元。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全区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农畜产品加工品牌达到22个。二是劳务经济主导型,这个模式适合于边远的贫困旗县以及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的旗县,其依据是城市化及劳动力转移理论。内蒙古与全国一样处于城市化的高峰时期,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快速有序地向城市转移,农民在异地打工挣钱,在本乡本土消费,有力地拉动本土经济的发展:同时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积累了一定资金和技术的经济能人又返乡创业,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有一部分贫困县在资源、资本、产业等方断都处于劣势,最大的比较优势就是富余劳动力,所以,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把本地区的富余劳动力通过适当培训后有组织地转移到城市或输出到发达地区,走出农村来发展农村,走迂回发展和曲线致富的道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把劳务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突破口,一方面,积极组织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发达地区转移,强化技术培训,逐步形成特色劳务品牌;另一方面,制定配套优惠政策,吸引有资本、有技术、有市场、善管理的经济能人返乡创业,如赤峰市的宁城县、呼和浩特市的土左旗、乌兰察布市的凉城县等,通过大量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农牧民增收致富。
三是工业突破型。内蒙古正处在工业化加速推进的战略机遇期,对县域经济而言。因地制宜,培育比较优势,营造优越的投资环境,积极承接发达国家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内蒙古有一定工业基础的旗县,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以工业为突破口,开辟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截至2008年,全区有33个旗县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高于全区55%的平均水平。涌现出如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达拉特旗、阿拉善左旗、托克托县、霍林郭勒市等工业强县(市),2008年,准格尔旗的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居全区80个旗县首位。其中,伊金霍洛旗的人均生产总值和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居全区的第1位和第2位。
四是资源开发型。这个模式适合于矿产资源和山水人文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旗县,其依据是古典经济学中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以及专业化分工理论。许多县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进行深层次、高强度、综合性地科学开发,拉长资源开发链条,促进产业升级,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及品牌优势。许多山区县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形成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同时放大旅游业的产业功能,旅游搭台工业唱戏,以知名旅游品牌为先导大力招商引资,带动资源开发型工业的大发展,形成旅游业和工业两翼发展格局,五是产业集聚型。这个模式适合于工业强县,其依据是产业集群化理论。内蒙古传统的工业强旗县(市),如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达拉特旗、阿拉善左旗、托克托县、霍林郭勒市等,坚持“突出特色、强化优势、做大总量、集中布局、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产业集中度提高,对县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不仅继续在全区县域经济发展中领跑,而且已经进入中国西部百强县的行列。
六是都市圈一体化型。这个模式适合于城郊县,其依据是增长极和都市圈一体化理论。区域经济增长在其空间结构演化上始终存在着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两种矛盾的过程,极化效应使区域经济从孤立、分散走向局部集聚,扩散效应则使集聚逐步向全区域推进,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由集聚到扩散,最后走向一体化,随着全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正在向周边旗县区域快速扩展,中心城市对周边旗县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中心城市与周边旗县正在形成良性互动与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中心城市与周边的卫星城镇共同构成都市圈,都市圈必然要求“一体化规划、布局和发展”,一体化的重点是实现产业上的专业化分工和优势互补,目标是要实现中心城市与卫星城在功能上的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专业化发展、协调发展、融合发展和共赢发展。内蒙古不少旗县充分利用紧邻区域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积极融入中心城市都市圈,主动推进一体化发展。例如,和林格尔县、托克托县融入呼和浩特市,达茂旗、土右旗加紧融入包头市,喀喇沁旗加紧融入赤峰市中心区域,霍林郭勒市加紧融入通辽市中心区域。总之,这些城郊型旗县通过融入都市圈、推进一体化,找准了发展方向,抓住了发展机遇,拓展了发展空间。
三、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几年来内蒙古的县域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但是受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历史基础等因素的制约,内蒙古部分旗县的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虽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克难攻坚,县域经济已步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但是,也遇到了许多新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整体竞争力较弱
县域经济发展纵向比,年年都有进步,但与邻县横向比,就有一定差距。无论是人均生产总值、人均一般预算收入,还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与全区平均水平都还有不小的差距。内蒙古的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二)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调整依然滞后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主要表现在一产不强,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增长方式单一粗放,运行质量和效益不高,目前,全区80个旗县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6.3:53.7:30,与全区(11.7:55.0:33.3)相比,第一产业比全区高4.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全区低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全区低3.3个百分点。农业结构调整还没有跳出传统农业的圈子。产业趋同、产品趋同、科技含量低、精品名牌少,农牧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比较弱:工业的产业链相对较短,附加值低,缺少优势特色的支柱产业。
(三)生产要素大量外流,对外开放程度偏低
一是资金严重短缺,由于旗县级财政拮据,加之国有商业银行均收缩旗县级以下业务,使县域经济发展深受“失血”之痛。二是人才大量外流。受待遇、人居环境等条件限制,大中专学生回旗县率较低,到县级企业工作的更少。三是产品科技含量低。四是对外开放程度偏低。
(四)农牧民增收任务艰巨,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受金融危机不利因素的影响,乡镇企业发展不景气,农民外出务工难度加大,导致农牧民增收渠道明显变窄:再加上农牧业受自然和市场双雨风险的影响,实现农牧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难度较大,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持续扩大。
(五)城镇化水平偏低,城镇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2008年,80个旗县的城镇化率为33%,比全区水平低18.7个百分点,只相当于全区1990年的水平,整整落后全区平均水平18年。同时,城镇化率提高速度慢于全区,80个旗县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篇2
一、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经济的现状
内蒙古西部县域经济的划分依据的是地理位置, 所以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经济具有地域性。这样的划分就是得享受的资源量有差异, 区域环境不同, 交通运输发展的水平参差不齐, 文化水平和人才流入流出均存在不同。所以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经济具有差异性。在农牧业的发展中县域经济发展的程度偏差, 没有形成产业化, 依旧保持着以单个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和经营模式, 甚至有些地区还坐等天收。这样的封闭式经济体制为县域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造成劳动力市场矛盾的原因有很多, 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 如落后的意识, 不高的文化程度等, 就业体系不健全, 像拥有着狭隘的选择性, 岗位少等, 政府推出的退耕还林政策等。
二、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经济的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1. 工业化发展慢
影响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县域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一是工业化的进程太慢, 程度太低, 使得竞争的劣势凸显的越来越多。西部地区的资源较丰富, 但是对资源进行深加工成为消费品的能力低, 使得资源向东部流失。资源的不断流失也造成资源枯竭现象不断突出, 给资源环境和生态平衡带来了威胁。县域经济中乡镇企业项目的效率相对很低, 投放的风险也在不断的加大, 致使企业的生存受到威胁, 最终影响区域的财政收入。
2. 县域之间不对等发展
影响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县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各个县域之间的差异性发展、不平衡的发展, 对县域经济的公平持久发展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响。这样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经济总量上, 而且还表现在人均指标上。这样的现状在很长时间内很难得到改变。
3. 产业结构的升级缓慢
影响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县域经济增长的因素有产业结构的升级缓慢。县域经济综合看来还处于工业化的最初时期, 对产业结构的升级及其缓慢, 民营经济的发展速度很慢。在内蒙古西部的农民和牧民的基本收入和地方政府的税收基本依靠着第一产业的发展, 第一产业的压力大, 成本高, 红利低, 这些不仅影响着该地区的消费和投资, 而且还影响着县域经济中二、三产业的未来。所以产业结构升级成为了重要的举措。民营工业在整个县域经济中的百分比很小, 这样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都存在消极的影响。随着不断提高的经济的发展, 会给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多元化带去希望。民营经济具有很大的空间去更好的发展, 所以在县域经济中要大力度的发展民营经济, 来使产业结构得到很大程度的升级, 使各个县域经济平衡的发展, 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能力。
4. 缺少资金和人才
影响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县域经济增长的因素有缺少资金和技术。由于政府的经济实力相对弱, 县级财政拮据, 对企业的资金支持很小甚至没有支持。银行对县级地区的资金流动量小, 不能很好的支持地区经济结构的升级和发展。其次很大部分的学生上完大学以后不愿意回到生源地生活和发展, 不能对自己的家乡做出贡献也不愿意做出牺牲。资金的缺少, 人才的流失以及没有人才和技术的引进都严重的阻碍了县域经济增长。
5. 陈旧的思想观念
影响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县域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劳动力思想观念的陈旧。目前内蒙古西部地区农牧民的思想观念还很陈旧, 需要进行革新。落后的思想观念很造成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差, 总是存在这惰性, 总是受思维模式的束缚, 缺少拼搏和创新的精神。其次, 落后的思想观念会让他们缺少了发现的眼睛, 不会合理使用市场机制和管理经济带来的好处。目光短浅, 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再次, 陈旧的思想观念使得失业率有所上升。最后, 它会使得人们的人力资源观念相对来说弱, 不能很好的发挥管理和引进人才的能力等等。所以政府适当的帮助农牧民提高自己的思想观念从某种意义上看是十分必要的。
三、促进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县域经济增长的对策
1. 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 增强环保理念, 鼓励生态文明。必须要在思想层面上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并借助多种新闻媒介进行有效的宣传, 从而使人们了解到生态环保的意义, 从自身做起, 共同实现生态环保建设的发展。另一方面, 退耕休牧, 还林还草。长时间以来, 退耕还林和还林还草都是我国政府部门的重点建设内容, 同时还是贯彻生态建设措施的环节之一。需要注意的是, 在实施退耕还林之后要进行封山禁牧。
2. 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优化同样也需要同时从多个方面推进。首先, 培育与发展特色农业。要想实现特色农业的建设就必须要依托于自然资源、经济资源以及社会资源。而特色农业的产生则包括三个内容, 分别为: (1) 进一步开发与建设我国传统的优质、稀缺产品; (2) 不断引入新型的品种与先进技术, 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产品的竞争能力; (3) 借助先进技术实现已有产品的不断创新, 以此来生产出新的产品, 进而扩大市场占有率。其次, 发展主导产业与增长极。半农半牧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农畜产品加工业能够发挥出极大的增长极作用, 这是因为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粮食行业的压力。最后, 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主要就是指要加大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业的发展。
3. 加大对农牧业的投资
就现阶段的农业生产而言, 其主要特征就是人多地少, 人地关系较为紧张。而站在农业的增长方式的角度上讲, 要想成功转型为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第一步就是要增加农业资本积累, 进一步扩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实际上, 农业资本的积累途径通常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为自身的积累, 另一方面则为外部投资。但是从站阶段的农业发展情况上看, 农民增收难度依然比较大, 加之其整体素质偏低, 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农业的进步, 所以自身积累所能起到的作用稍显薄弱。这样一来, 要想实现农业的发展就必须要依赖于外部的投资。
四、总结
其实县域经济的发展好坏不仅对发展国家经济而且对社会的稳定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对提高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地区的经济发展, 综合实力的提升都起着不可代替的影响。影响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很多, 除了以上列举的因素以外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的思考, 不断的摸索, 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地区的繁荣。
参考文献
[1]吴晶英.破解县域财政难题助推内蒙古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J].前沿, 2012 (17) :86-91.DOI:10.3969/j.issn.1009-8267.2012.17.028.
[2]赵静.浅析内蒙古县域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产业决策选择[J].内蒙古统计, 2010 (3) :13-14.DOI:10.3969/j.issn.1672-4151.2010.03.007.
[3]张殿发, 李凤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脆弱生态地址环境形成机制探讨[J].农村生态环境, 201 (04) :58-60.
[4]文明.内蒙古半农半牧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探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4.
内蒙古农业保险的发展状况分析 篇3
关键词:内蒙古 农业 保险
一、内蒙古农业保险的现状分析
内蒙古农业保险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传统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下的初级发展阶段,1951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分公司成立,开始在内蒙古试办了畜牧保险和农作物保险。第二,商业色彩下的农业保险调整发展阶段:1996年以來,农业保险实验在商业保险体制中发展。第三,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阶段:即目前内蒙古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政府财政给予补贴、商业保险公司为政府代办”)。
内蒙古地区的发展趋势与全国基本一致,但其农业保险同其他保险业务相比,同农业经济发展各类指标相比,规模非常小,甚至可以说远未形成规模。农业保险业务的发展呈现不稳定,波动性大,总体下降的趋势。
二、内蒙古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性农险补贴品种少
目前内蒙古列入国家财政补贴范围的农作物品种仅限于主要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包括玉米、小麦、大豆、油菜籽、葵花籽,养殖业品种限于近两年社会反映强烈的能繁母猪和奶牛。在实际运作中,由于各地政府提倡“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各地种植品种和养殖品种差异很大,如马铃薯是内蒙古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却不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品种之列,严重抑制了当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开展。还有其他乡村的主要农作物不在中央财政补贴范围,地方财政也不具备单独补贴能力,造成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展中事实上的不公平,不利于惠农农民的拓宽。
(二)农险保费补贴拨付划转机制不合理
政策性补贴保费是由中央和自治区两级财政共同负担,各级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层层下拨,最后由旗县财政统一划拨给县级保险机构。有些旗县,由于资金周转原因,不能将财政补贴资金及时划拨保险公司,影响了资金的正常周转。2008年的财政补贴在2009年初才陆续下拨到县级保险机构,而保险机构实施收支两条线,收来的农险保费又要逐级上划给总公司,总公司再拨付赔款。这种划拨机制不仅增加了资金流转时间,而且严重影响了农险赔款的正常支出,导致2008年的部分赔款在2009年一季度才能发放,农险的补偿作用不能及时发挥。
(三)种植业承保、理赔不规范
在承保中,由于农险承保工作时间集中,旗县保险机构人员较少,无力自行验标承保,基本依靠村干部填写承保清单并收取保费,村干部的责任心则决定了承保质量的高低,容易出现代投保人签字甚至代投保等不规范行为。在理赔中,主要采取村委会统一报案、旗县农业保险专家小组抽查的方式进行查勘,由于抽查面有限,存在多赔、少赔或平均赔付的不合理现象。
(四)农民风险意识不足
内蒙古绝大多数农民对于保险的了解只停留在有所了解的层面上,而参保也是在政府的推广之下进行的,农民大部分没有风险防范意识,对农业保险的具体操作更是认识不足、理解不透。甚至还有人错误地认为农业保险是向农民变相收费。农民是农业保险中最重要的需求主体,农业保险的发展必须要有农牧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对农业保险政策的宣传和如何更大程度地提高农牧民的保险意识已成为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内蒙古发展农业保险的策略
(一)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品种
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的确定不应该紧紧着眼于粮食安全,而应该扩大视野,着眼于农民增收,才能真正调动农民的参保积极性。相应的,在确定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品种时,也应该因地制宜,以地市为单位,筛选当地的支柱型农作物,以此确定补贴品种,逐步开发适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保险产品,通过保险形式鼓励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多元化。
(二)强制推行农险赔款“一卡通”
政策性农险开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部分是由于赔款资金管理机制存在漏洞,必须采取措施,杜绝现金流转环节,使赔款直接到农民手中。目前农信社和农业银行在农村大力推行银行卡业务,所有的农业补贴都可通过银行卡发放给农民,俗称农村“一卡通”业务。保险赔款也必须通过此途径,保险公司直接将赔款打在农户的银行卡上,才能减少对村委会及其他中间环节的依赖,从而避免个人或单位截留赔款行为,保障农民权益。
(三)加大政府推动力度
加大政府引导力度,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努力扩大承保面。只有这样,才能有利承办公司建立风险分散机制,有效解决农业保险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鉴于农民风险意识差,投保积极性不高,各级政府要倡导、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广泛宣传引导,扩大受众面,提高农户的认识和参与积极性,不断扩大政策性农险承保面。
(四)加大宣传动员工作力度,积极组织农牧户投保
各部门编制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向广大农牧民宣传普及保险知识和国家出台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优惠政策,提高农民保险意识和投保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朱俊生.农业保险问题研究综述[J].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2]王国军.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趋势、主要矛盾与制度创新[J].中国农村金融,2010年第3期
[3]陈妍.农业保险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8期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篇4
摘要:“十一五”“县域经济3年倍增计划”实施以来,辽宁县域经济迅猛发展,从一度的“短板”变为了“引擎”,研究分析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发现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实施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有利于把握未来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从而保持辽宁县域经济和区域整体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辽宁省,县域经济,区域经济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现况
辽宁省共有44个县和县级市,包括县级市17个,少数民族自治县8个。县域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9.2%,县域总人口2381.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7%。辽宁44个县(市)中总人口在100万~200万的县(市)有3个,总人口在50万~100万的县(市)有22个,总人口在20万~50万的县(市)有17个,总人口在20万以下的县有2个。
2007年,44个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为137亿元,到2009年已达283亿元,实现两年翻番。2008年,辽宁实施“县域经济3年倍增计划”,把工业集群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城市化作为工作重点,确定到2010年县域经济的主要经济目标翻番,并出台了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累计安排专项资金35.2亿元;2009年共协调各金融机构向县域贷款170亿元;省政府新增7.9亿元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到2009年底,全省已基本提前一年实现了县域经济第一个“倍增计划”。2009年,44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703.6亿元,比2005年增长1.3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290.6亿元,比2005年增长2.5倍。
2010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在鞍山召开,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揭晓,辽宁的瓦房店、海城、庄河、普兰店、大石桥、东港、开原共7个市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行列,东港市和开原市为首次进入全国百强县(市)。瓦房店和海城分列第18和19位,庄河位列第50位,普兰店位列第58位,大石桥位列第61位,新晋的东港和开原分别排名第83位和85位。七市的县域经济竞争力都处于上升趋势。
2010年上半年,辽宁44个县(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04.8亿元,同比增长25%,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0.4个百分点,有11个县(市)超百亿元,其中4个县(市)超过200亿元,海城市达到330.1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高位增长,44个县(市)实现210.2亿元,同比增长50%,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7.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44个县(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575.5亿元,同比增长45.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8个百分点,瓦房店等6个县(市)超百亿元,有13个县(市)增速超过50%。辽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二、三产业比重薄弱
2006年,辽宁县域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25.6:43.2:31.2调整为23.2:44.9:31.9,二、三产业比重都有所提高,产业结构也实现了新的调整,但相比于河北、山东、江苏等地区(见表1),辽宁县域经济中农业比重仍然较大,在发展“一县一业”的同时没有加强产业间的联系,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二、三产业不够发达,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少,高市场占有率、高利润回报的产品少等已成为制约县域产业升级的因素。一般来说,县域经济发展规模的大小与其二、三产业发展程度呈正相关。
表1:2006年部分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百分比
辽宁省农业型县(市)有21个,占全省县(市)总数的47.7%。除经济发达地区的少数县域外,农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依旧是农业大、工业小、三产弱的产业结构模式。例如,老四平工业区以花生为主(义县、昌图),北票农产品工业园以辣椒为主,凌源工业园以花卉为主等,虽然已形成一定的优
势,但现代化农业水平还未成熟;第二产业中仍以农、林、矿产品的初加工工业为主,其产品附加值和利润回报都比较低。第二产业绝大多数属于资源依赖型、粗放型和传统产业型,缺少精深加工型企业和有市场竞争力并形成规模的加工业。当前,辽宁县域工业园内的工业未能有效地支援农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县域工业园内的农副产品多半是以出卖原始产品或初级产品为主,其精深加工处于起步阶段,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成经济优势。
2.2 县域产业缺乏多样化,仍然是传统的“二元结构”
辽宁县域经济主体仍然是传统的“二元结构”,即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没有很好的结合县域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产业园区进行多样化的组合,没能使产业间形成一体化共同发展。在辽宁县域产业园区的发展中,专业的旅游服务园区和缺少专业的物流园区。例如,本溪市拥有关门山、汤沟、观音阁水库等多个著名旅游景点,但在旅游业发展中,没有建立专门的、具有现代服务特色的旅游园区;物流服务属于三产,它与一产、二产的关系密切,可以说农业和工业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物流的支持。要保持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一定要抓紧三产中配套服务产业的建设,加强县域产业的多样化组合。
2.3 产业链短,产业集群程度低
辽宁县域产业园内的产业链短且不完整,产业集群内缺乏细致的专业化分工,未形成网络化分工优势,“产业链的企业化倾向”严重,“小而全”的经营方式使产业聚集程度不高。以辽南镁质材料产业集群、瓦房店轴承产业集群为例,虽然形成了以技术制造为优势的产业集群。而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与环保相应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尚未形成。产业集群内的多数高新技术企业与区内或相近企业的后向联系少,尤其是跨国企业所需的关键性配件大多都是从国外进口,没有形成本土化经营。多数企业进入园区动因是享受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而并非是园区产业聚集效应的吸引。
2.4 辽宁县域经济消费市场不够活跃
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辽宁农村消费日渐旺盛,2009年人均收入为5958元,比2006年的4090元增长了近46%。2006年,县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9.5亿元,比上年增长16.1%,但与江苏、浙江、山东等相比仍旧有一定差距,仅高于河北的16.8亿元,其中最高的是江苏的55.2亿元,是辽宁的2.8倍。在经济全球化相对经济过剩格局下,经济发展主要以拉动内需,开拓农村市场为重点,加强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形成一个完整的经济整体。辽宁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加快农业工业化、现代化进程
辽宁是农业大省,农产品资源丰富,尤其是粮食和肉类总产量高(2006年辽宁县均粮食总产量达39.2万吨,是东部地区25.9万吨的1.5倍,仅低于江苏;县均肉类总产量为9.1万吨,是东部地区4.4万吨的2.1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具有显著优势。培育和鼓励龙头企业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配套产业,搞好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产品产业线,实现生产、加工、产销一条龙格局,完成农产品多次增值,增加农业附加值。
3.2 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县域经济质量
在加快经济发展、扩大经济总量的同时,重点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县域经济质量。改变靠农业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以产业集群的提升和发展,推动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农业方面: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传统农业优化升级;工业方面: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引导工业由传统产业向高新 技术产业、轻工业向重化工业、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模式转变;第三产业方面:结合各县资源禀赋条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业、服务业和旅游业等产业,提高经济的综合实力。
3.3 提高县域产业集中度,打造产业集群
县域园区产业升级应以特色产业为主,主要发展精品农业、观光农业等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流通企业和承接大中城市辐射的二、三产业及高新技术企业;辽宁沿海县域应搞好滩涂开发,高新技术企业和开放型经济的合作发展;辽东山区县域重点发展林下产业、特色产业化龙头企业;辽西县域以发展生态经济、畜牧业等产业化项目,同时搞好资源精深加工。对于工业园区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地区,如瓦房店的轴承、开原的起重设备等工业制造项目,将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提高县域工业集聚水平。
3.4 以沿海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带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一步增强县域综合经济实力
沿海经济带“五点一线”开发战略的实施,12个沿海县(市)经济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格局。石化、冶金、装备制造业、船舶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工业基
础和技术基础雄厚,产业集聚度高,交通、现代物流、金融业、旅游业较为发达,具有较强的积聚和辐射功能,将会对周边县(市)的发展产生经济的带动作用,从而带动全省县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秀生,张平主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2]张秀生等.中国县域经济发展[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3]李晨阳,陈晓东,彭志彬等.辽宁老工业基地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考[J].科教创新,2007,(14):158-160.
[4]姜旭.辽宁县城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研究[J].理论界,2007,(8):91~92.
[5]剜朝,万福民.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的趋势、难点与对策研究
[J].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08,(6).
[6]黄玮,刘喜渡,张钊等.辽宁沿海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及发展建议[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541-545.
[7]凌耀初.县域经济发展战略[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8]贺伟.辽宁经济展2006-2010[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
[9]于书今.政革取向与制度创新—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报告[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4.[10]冯云廷.区域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11]陈萍,王圣淇.县域经济依托城市化发展的道路-辽宁县域经济问题研究
县域经济调研分析批示 篇5
绍兴市经济形势分析得到市领导批示肯定
日前,绍兴市常务副市长陈月亮在绍兴市统计局撰写的《开局平稳 压力犹存》——1-2月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材料上批示:“统计局的分析很有说服力,有血有肉,请发改委就经济分析,应多酌”。
该经济形势分析介绍了全市工业、投资、消费、外贸、财政、金融、价格等经济领域的基本情况,深入剖析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挖掘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以提振企业家发展信心。并充分运用调研成果,充实分析内容,使分析材料的统计数据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
县域保险市场发展的调研分析 篇6
一、存在问题
(一)外部监管与市场发展不相适应。目前保险监管机构只设立到省一级,省级以下的市县没有设立分支机构。从近年来保
险业的发展趋势看,市县两级由于机构少、业务发展潜力大,成为新一轮各保险公司争夺的主要战场。随着市县两级机构数量的增多、同业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客观上要求相应的监管力量、监管水平、监管方式与之相适应。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原有的监管体系和监管力量与保险业快速发展的势头明显不相适应,难以真正了解基层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处理。
(二)同业竞争日趋激烈,引发的问题不容忽视。适度竞争有利于保险业的发展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但是,竞争过度会给保险市场的发展带来一系列不稳定因素:一是人员频繁流动。随着机构的增加,对人员需求量相对较大,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和手中掌握着一定客户资源的业务经理,成为各保险公司争夺的重点,在高薪、高位的诱惑下,不少管理人员走马灯一样,频繁跳槽,不利于保险队伍的相对稳定和续保业务的开展。二是个别保险公司借助于权利部门搞垄断经营和权利“寻租”,破坏了公平、公正的市场基本原则。三是以支付高额手续费为诱饵,变相搞商业贿赂。同业竞争不规范,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给保险业自身发展和保险市场的稳健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三)保险营销人员持证率偏低。根据《保险法》有关规定,保险代理人必须参加保险业务知识培训,并考试取得监管部门颁发的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书,才能从事保险代理业务。但在调查中发现,个别保险公司持证率不足80%,与监管要求相差太远。持证率偏低,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不利于保险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甚至对保险公司的社会信誉产生不良影响,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四)在产品宣传上有误导客户现象。目前各保险公司推出的保险产品大多是固定格式保险条款,部分内容专业术语较强,而社会公众保险知识普遍欠缺,对保险条款也没有细加研究,购买保险时主要以保险代理人的宣传解释决定是否购买。部分保险代理人短期行为相当严重,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利用客户对自己的信任,过分夸大产品的保障功能,对限制性条款和免除责任没有如实告知客户,误导投保人做出非理性选择,为以后客户与保险公司在理赔问题上发生纠纷埋下隐患。
(五)存在洗钱行为。部分保险代理人,为了获得保单,不择手段。如劝说某些单位领导利用小金库办理团体保险等,使非法资金能通过购买保险变为合法资金。
(六)农业保险发展缓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弱质产业,容易受各种自然灾害影响,甚至威胁到农民的生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从目前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情况看,增速有所加快,但保险的覆盖面和保费收入仍处于较低水平,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农村人口数极不相称。
二、对策建议
(一)健全完善保险监管体系,增强保险监管功能。一是修改和完善配套的保险监管法规体系,从监管制度、方式和手段上建立健全和界定保险市场行为规范标准。二是建议在县市级建立保险监管机构的派出机构,或委托银监局对基层保险市场的监督管理,严格保险机构准入审查,对基层保险机构进行清理,进一步规范保险市场。三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共建金融稳定协调体系。要针对出现的混业经营情况,在县级区域内建立由人民银行与银监部门牵头,银行、保险机构参与的混业监管协调机制,针对银行、保险业务的交叉区域讨论其风险及时进行研究,通过信息共享、稳定协调机制及时排除金融风险隐患,为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加强对保险代理人管控力度。一是从完善制度入手,加强对保险代理人的管理,提升保险“窗口”形象。二是严把准入关,彻底杜绝无证上岗。三是建立统一、规范的保险代理人诚信记录信息库,与资格证书一同管理,实现各保险公司之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四是加大对保险从业人员失信的惩戒力度,对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代理人,要坚决辞退,并记录在案,终身不得从事保险代理业务。五是保险公司要信守承诺,加快理赔速度,切实保护投保人的合法权利不受损害。
(三)加大保险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保险意识。一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优势,由行业协会出面,各保险公司参与,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及网络媒体,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保险的重要性,避免单打独斗,降低宣传成本,提高宣传效果。二是通过正面典型案例、现身说法,向公众宣传保险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宣传的可信度,提高人们的参与意识。三是利用保险营销人员点多面广的优势,加大保险产品的宣传解释工作,加深人们对保险
产品的了解和认识,为扩大保险产品的消费群体,储备客户资源。
(四)合理规划机构准入数量,防止竞争过度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在保险市场逐步放开的情况下,国内外保险公司纷纷看好中国保险市场巨大潜力,为了防止机构过度膨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需要管理部门在机构准入数量上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可根据一个地区经济总量、增长速度、人口数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科学测算最多可容纳机构数量,既要保持适度竞争所需的机构数量和必须的发展空间,同时又要防止因机构数量过多,造成过度竞争而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五)拓宽服务领域,开发多样性的保险产品,避免同质竞争。为了防止业务重叠,竞争加剧,各保险公司要在细分市场上下工夫,找准市场定位,发挥自身优势,选择好各自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加大营销力度,开辟新的服务领域和客户群体。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努力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地区人群对保险产品多样化的需求,避免同质竞争带来的不良后果。
(六)完善内部控制,防范风险发生。保险机构要以强化内控为目的,制定切实可行的业务操作规程,对重要岗位明确分工,实行ab岗位操作制度。设立内部稽核、事后监督岗位,作好日常监督检查工作,有效降低业务风险。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篇7
一、和林格尔县发展现状
1.和林格尔县基本概况
和林格尔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呼和浩特市东南部, 地处土默川冲积平原向黄土高原和阴山山脉的过渡带, 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 山地、丘陵比例高达77%, 总面积3 436 平方千米。过去这里耕地面积近百万亩, 耕地产量低而且不稳, 口粮短缺, 土地沙化严重, 生态环境恶劣, 经济落后, 居民居住分散, 物流不畅, 文化教育落后, 科技力量薄弱。如今和林格尔县充分发挥自身的地域特色, 找准自身的比较优势, 运用反贫困模式, 以经济园区为平台, 积极引进高标准、有活力、有市场前景的企业, 并以此为龙头, 大力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发展, 围绕经济园区推动工业化、城镇化, 兴建农业经济园区和生态经济园区, 促进了经济的协调发展。
2.和林格尔县经济发展的现状
实施“和林格尔反贫困模式”以后, 和林格尔县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大幅度增加。现在已经初步形成了以蒙牛乳业、兆君羊绒制品、绿鑫冷冻食品加工、宇航人高技术产业为龙头的乳、绒、肉、林四大产业体系。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地居民改变了传统的种植结构, 以苜蓿、沙棘、柠条作为生态治理的绝好物种, 延伸出草产业、沙产业等新兴产业, 把苜蓿、沙棘、柠条种植作为扶持产业来发展, 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从2001年到2005年, 和林格尔县第一产业明显下降, 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 第三产业缓缓上升。该县国民生产总值从6.5 亿多元增加到65.8亿元;三大产业比重从50︰36︰14调整到14︰69︰17;财政收入从0.52亿元增加到5.31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从1 690元增加到4 39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3 512元增加到8 518元;城镇化率从18%提高到34.7% (图1) 。2003年和林格尔县在自治区的经济综合实力排名进入前20名, 到2005年在中国西部百强县市评选中位于第17位。
二、和林格尔县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发展优势
在和林格尔反贫困模式作用下, 和林格尔县经济取得了突出成绩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系列发展中的问题, 对于和林格尔县能否将“反贫困模式”持续发展下去, 提出了挑战。
1.和林格尔县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 产业结构相对低度化。
2001年以来, 和林格尔县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明显下降, 但县域经济中仍有相当一部分是农业主导型的产业。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 入驻工业园区的大多数企业未能形成规模, 多数企业建设资金不够雄厚, 竞争力不强, 市场份额不高。由于受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和机械化程度的限制, 农村产业基本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技术相对简单, 产品科技含量低, 档次低, 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弱, 产业结构相对较低, 产业链普遍较短。资源及生产要素高度集中于乳制品加工业, 如蒙牛乳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县的70%左右, 直接带动产业化农民12万人, 占和林格尔县农民总数的75%以上, 而其他行业发展相对缓慢。
(2) 土地利用不合理。
和林格尔县现有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高达34%, 大大高于内蒙古自治区5.97%和全国13.3%的水平, 这与山地、丘陵为主的县情不相称。究其原因, 主要是不宜农的土地, 特别是坡地, 也被人们盲目开垦为耕地。全县有大量不宜耕的土地被垦为农田, 且大多采用广种薄收、撂荒轮歇的经营方式, 只种不养, 并且随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 农家肥用量的减少, 使土地结构变化, 肥力锐减, 土地退化、沙化严重。
(3) 农户组织化程度低。
全县总人口189 122人, 农业人口167 145人, 非农业人口21 977人, 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1.6%。其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2 337人, 占总人口的1.23%, 高中及中专教育的16 573人, 占8.76%, 初中教育的55 399人, 占29.30%, 小学及以下文化的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人口素质不高。农户多为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 组织化程度较低, 各种形式的农牧业中介组织不健全, 行为不规范, 现代化教育、科技信息咨询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民的小农意识强烈, 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 科技意识不强, 许多高技术的养殖技术和科技方法不能顺利实施。
2.和林格尔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
(1) 区位优势。
和林格尔县属于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光热资源配置好, 自然植被以草原、荒漠草原为主, 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区, 种植业与养殖业历史悠久, 畜牧业发达, 肉禽类产品营养价值高。和林格尔县交通便利, 是晋陕地区通往内蒙古的必经之道, 在划归呼和浩特管辖后, 更容易融入呼和浩特市经济圈, 与中心城市联系起来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 通过资金流、物质流、信息流等吸纳经济要素, 借助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 能够更快地进行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 产业优势。
和林格尔县集中力量建设盛乐工业园区, 打造适合二、三产业生存发展的空间, 引导生产力各要素向和林格尔县聚集。目前, 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群已初步形成, 确立了农业产业的总格局, 推动和建立了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创立和完善社会化的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 扶持和培育具有市场开发能力的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形成了乳、绒、肉、林四大产业体系。
(3) 环境优势。
和林格尔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县文化底蕴深厚, 民风淳朴, 风土人情独具特色, 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同时政府为盛乐工业园区提供了完善的水、电、路、气、热、通讯等基础设施, 并以廉洁、高效地服务来吸引投资者, 让企业有更多的精力来研究市场的需求, 而政府则用更多的时间来满足企业的需求。
三、和林格尔县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1) 发展特色农业, 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
和林格尔县农业产业化的主要优势是农畜产品绿色、纯天然、无公害、品质好。该区属于典型的农牧区, 具有发展农牧业的天然独特优势, 光热资源配置好, 种养业结构调整余地大, 便于发展种养业。和林格尔县要重点培育特色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 特别是大幅度提高畜牧业比重。产业化是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产业化经营过程中, 重点搞好畜牧业基地建设, 立足本地畜禽特种资源开发的需要, 培育一批特色产品加工企业。通过“龙头产业+基地/奶站+农户”的模式, 建设一批特色鲜明、规模大、效益高的农业产业基地。
(2) 延伸产业链, 加快工业化进程。
和林格尔县依托经济园区建设, 走以园区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园区建设的循环发展路子。和林格尔县以乳业为核心, 大力发展城郊型绿色经济和特色产业, 鼓励和支持工业企业更新改造, 用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 增大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的科技含量。要在产业优势和环境优势的作用下, 吸引高科技产业和科研机构进驻园区, 通过技术研发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延伸产业链条, 加强主导产业关联度, 如在以乳业为核心的条件下, 对饲料的生产和购买, 乳业品生产环境和生产工艺的控制, 成品的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实施严格规范的质量控制措施, 以此带动肉产业、草产业、绒产业、畜牧业的发展, 达到加快工业化的目的 (图2) 。
2.生态退耕, 合理开发利用土地
和林格尔县进行生态建设, 改善其环境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退耕还林还草”是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一项措施, 即将一些生产力低的耕地改为种草种树, 以恢复天然植被。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要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为中心, 走综合治理、集约化经营的路子。要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完善现有水利设施, 全面推行田间节水灌溉技术, 采取工程、生物、农业技术措施, 综合治理盐碱化土壤。生态退耕后的土地, 要因地制宜地还林还草, 对于山区的土地要选择耐旱、保水、固沙的植物, 以油松、柠条、沙棘为主, 种草要以羊草、苜蓿为主;对于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严重的中部地区要以种树为主。另外, 该区草场面积广大, 要改变传统的放牧方式, 集约经营、发展圈养;北部平原地区主要为高产耕地, 要改良土壤, 治碱改土, 集约经营, 建设生态农业体系。
3.提高农民素质, 建立农户经济合作组织
农牧民是和林格尔县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因素, 没有农牧民积极参与牧草的种植、奶牛的养殖, 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可能实现。因此, 这就要求提高农牧民整体素质, 要求他们先种草再放牧, 养育优质牲畜, 按草场载畜量来养殖奶牛, 控制养殖规模。政府要大力发展农村广播电视教育, 加快培育新型农民, 加大对农村专业户、示范户以及中青年劳动力的科教知识与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 不断提高农民自身素质。摆脱传统的小农意识的束缚,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单一农户经营规模较小, 资金数量有限, 承担风险能力较弱, 竞争力弱, 在博弈中处于不利地位。政府要积极组建农户经济合作组织, 如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销服务队等,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力, 维护农民的利益。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 引导龙头企业与广大农户通过入股的形式结成利益共同体, 农户成为持股人, 以避免农户或企业单方面收益, 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机制, 规避风险, 协调农户与企业之间的矛盾。
综上所述,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社会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大任务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在发展县域经济中, 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对已有的特色产业要做大做强培育优势产业, 要善于发掘潜在的特色经济资源, 并把其努力培育成新兴的特色优势产业。从和林格尔发展实际来看, 农牧业产业化应为和林格尔县发展县域经济的重中之重, 同时农牧业产业化要与工业化相结合, 深入挖掘和林格尔县的比较优势, 使这些比较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 推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凌耀初.县域经济发展战略[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5.
[2]龙祖坤.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选择[J].生产力研究, 2007 (2) :79-81.
[3]余石, 余喆杨.西部民族地区县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6 (3) :87-91.
[4]张树安.辽宁民族地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比较研究[J].满族研究, 2005 (1) :9-14
[5]余石.加快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全面推进小康建设[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3 (6) :5-7.
[6]韩秀凤.和林格尔县土地资源开发潜力及可持续利用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5 (2) :232-235.
[7]向荣.和林格尔县域经济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2005.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篇8
摘要:构建完善的资源依赖型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绿色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尤其是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主体的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构建与之相符的生态补偿机制,更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向绿色生态经济转型的重要保证。内蒙古区域各类资源丰富多样,依靠资源发展的县域地区数量较多,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否顺利转型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将直接决定我国国民经济能否健康绿色的发展。如何构建符合内蒙古地区特色的有效生态补偿机制已经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课题。通过回顾内蒙古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生态补偿变迁过程,将为找到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资源依赖县域地区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近年来,内蒙古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多采用的是政府财政补偿,在这些政策中,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但在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上仍有不足。同时,内蒙古类似县域地区单纯的依靠政府政策来维持生态环境无疑杯水车薪。如何通过科学的设计一套让市场机制与政府政策充分结合的有效生态补偿机制已经成为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内蒙古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生态补偿机制变迁过程
(一)只污染不治理阶段
内蒙古地区各类资源丰富,无论是林牧资源还是矿产资源都有丰厚的储备,因此,以资源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县域地区也应运而生。在农业化阶段,内蒙古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产品供应基地,如巴彦淖尔磴口地区的小麦产区、呼伦贝尔陈巴尔虎旗的羊肉产区等,这些为内蒙古地区乃至我国经济的发展打下了相应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这些地区在发展农业和畜牧业过程中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结果出现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经显露。在工业化早期及中期,内蒙古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对农业化阶段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非但没有给予相应的解决措施,反而进一步牺牲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来换取经济增长。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的数量相较与农业化阶段有了较明显的增长,这些新增的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较多的是矿产型县域地区,如乌海乌达煤矿产区、包头达茂旗稀土钢铁产区等,这些地区为地方经济及国民经济提供了资源储备。但是,由于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周围生态环境出现较为明显的恶化,如地下水污染与水位下降、废物污染、空气有害气体增多等,这些生态问题已经大幅超出该地区环境的承载力,生态环境恶化已难以避免。在我国建国初期,内蒙古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无疑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资源基础。但是,该地区对生态资源只进行掠去不进行补偿和恢复的粗放式发展,造成了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这对我国持续的循环经济发展无疑是极为不利的。
(二)边污染边治理阶段
伴随工业化进程的加深,我国进一步确立以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化工业的经济发展国策,这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蒙古地区在工业化阶段中期及后期以自然资源开发为经济发展重心的县域地区不断涌现,新增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的类型多数与初期类似,但与初期的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相较,新增县域地区在发展规模上更为庞大。有的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发展成了資源依赖型城市,如:巴彦淖尔盟,更有部分县域地区依靠自身自然资源资源吸引相关产业入驻,形成了特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初级加工产业基地,这对于地区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在特定时期无疑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但同时,这也进一步加深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自然环境进一步恶化。在快速经济发展过程中,部分县域地区意识到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逐步影响居民的生活,甚至威胁到本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于是,这些县域地区对生态进行恢复和补偿,试图通过经济发展的成果来弥补造成的环境恶化问题。如乌兰察布四子王旗地区土地沙化的绿色化治理、呼伦贝尔扎赉特旗地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巴彦淖尔磴口地区水土流失的绿色固化等。除此外,部分地区还颁布一些环境保护和补偿的行政政令来约束自己管辖的县域地区的不合理的资源开发行为。如:内蒙古赤峰市地区实施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包头市实施的环境保护条例等。虽然有政府的行政的约束和早期的治理,但是市场的趋利动机仍然让县域地区以粗放式的形式来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治理的速度远不如环境恶化速度。边开发边治理,利用经济发展来恢复和补偿生态环境的效果只是延缓了恶化的速度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恶化问题,属于治标不治本的短暂性治理方法,这明显与我国的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背道而驰的。
(三)防污染护生态阶段
随着绿色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内蒙古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进入到防污染护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相融合的新阶段。内蒙古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在数量上的增长趋势仍较为明显,但在发展模式上区别于以往模式。在具体发展模式选择上,这些县域地区有两个方向:一个即是原有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从高污染高能耗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向为低污染低能耗的绿色集约式发展模式转型,如乌海乌达煤矿产区着力治理长期矿产开发所造成的固体废弃物污染,并且将固体废弃物成功转化为绿色建筑材料,这为自身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同时,乌海乌达煤矿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将原来的高污染矿区建设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对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再如,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以煤炭开采作为支柱产业转型成为以煤渣煤泥为原料制造水煤气及蜂窝煤等,大大提高了煤炭产品的附加值并同时成功降低了煤炭开采所产生的废弃物污染,这为本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寻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同时也降低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对于恢复生态环境有积极助推作用;另一个即是新兴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直接利用绿色生态资源发展无污染护生态的产业。如赤峰市的克什克腾旗利用自身天然的草原与石林资源开发特色旅游,这从根本上将县域地区经济引领到绿色发展的新模式上,达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融合的目的。再如,锡林浩特地区利用当地风力较大的优势,开发风力发电项目并建立风力发电示范基地,与以往的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极大缓解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这对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无疑是有利的。同时,这也为当地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路径。这些县域地区做出了经济转型的发展战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对改善和恢复当地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助推作用。这同时也为内蒙古地区在新常态下,推动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新路径,这无疑与我国绿色生态经济发展战略是不谋而合的。
二、内蒙古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生态补偿机制变迁经验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改变,内蒙古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发展模式经历了从只污染不治理到先污染后治理,再到防污染护生态的阶段。内蒙古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经过多年的探索,已基本找到符合自身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尤其在恢复生态环境方面,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截止2015年底,内蒙古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建设各级自然保护区5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2个,盟市级自然保护区14个,旗县级自然保护区26个,保护区总面积12717万公顷。同时,2015年全区12个盟市的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均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执行新标准后,全年达标天数比例为809%。其中污染较为严重的包头、呼和浩特、赤峰、鄂尔多斯市的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与上年相比,达标天数比例分别上升163、93、62和14个百分点。全年重度污染以上天数比例为17%,比去年下降03个百分点。内蒙古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在维护和补偿生态环境方面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为从根本上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提供了基础。
经过长期的努力和治理,内蒙古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了长足的改善,这与政府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应该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和发展生态补偿机制,以发展绿色生态经济为主要方向,牢固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寻找到符合自身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特色的绿色生态发展模式,从而为自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塑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三、内蒙古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建议
在新常态下,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要根据时代、经济、生态环境的发展不断的调整,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监控和提高相关县域地区保护生态环境的水平,实现地方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一方面,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应加强对相关县域地方政府生态专用补偿金使用的监督。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不断加大对生态补偿的资金投入,资金投入递增趋势明显,但是与递增的资金投入趋势相比生态补偿效果增长趋势却不甚明显。出现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县域地方政府在补偿金使用过程中,挪作他用或虚报资补偿金数额。针对此类问题,自治区政府应责成县域政府每年对补偿专用金做专门详细的预算,并且针对其预算进行年底审计,对不合理支出要求地方政府归还双倍补偿金或取消其下一年度补偿金的发放;同时,对于补偿金的使用过程要进行不定期的抽检,对于不符合抽检要求的停发当年的补偿金,已经发放的补偿金要求全额缴回。除了上级政府的监控外,还可以设立专门的信访机构,发挥群众和公共媒体的监督作用。通过多维度和多方面的监督,促进生态补偿金的合理使用,从根本上保证生态补偿金用于相关县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
另一方面,內蒙古自治区政府应加强绿色生态经济的宣传,改变县域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生产意识,树立绿色持续发展意识。受历史因素影响,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企业多数注重眼前利益,往往是以大量开发资源获取经济利益,忽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和环境的保护。同时,县域地方政府也对企业此类生产意思未进行正确引导甚至部分县域地方政府采取“睁一眼闭一只眼”的纵容态度,结果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经济的衰退。针对这种意识上的缺失,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应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媒体,不断加强生态经济宣传,让县域地方政府和企业树立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关注自身的长远利益。同时,可邀请相关县域地方政府和企业参加由自治区政府牵头的各类生态经济的研讨会、汇报会,也可外派相关地方政府代表和企业参加区外的各类生态经济环保会议甚至是国际会议,让地方政府和企业充分了解生态经济对于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助推作用,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以往狭隘的发展观念,达到内蒙古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转型为绿色生态发展模式的目的。
四、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内蒙古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生态补偿机制也随之变迁,生态环境保护从最初的不治理到现在的标本兼治,这些制度上的变迁充分显示了内蒙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已成为其首要解决的课题。随着绿色生态经济的推广和深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不断鼓励相关县域政府探索和完善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以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大力推进生态经济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对补偿机制实施效果的监控和反馈,从保证从根本上生态补偿的有效性,这对内蒙古自治区实现绿色生态经济发展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这也将为内蒙古自治区在我国循环生态经济发展战略中提供更多的生态环境支持提供了保证。
参考文献:
[1]李连英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构建[J].中国水土保持,2009(6)
[2]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编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研究[M].海洋出版社,2001
[3]丁四保,王晓云我国区域生态补偿的基础理论与体制机制问题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4]赖力,黄贤金,刘伟良生态补偿理论、方法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8(6)[ZK)]
〔本文系2016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生态经济背景下内蒙古资源依赖型县域地区生态补偿机制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NJSY16324)阶段性成果〕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推荐阅读:
内蒙古经济结构分析12-15
内蒙古牛肉市场分析01-22
内蒙古产业结构分析07-04
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06-10
内蒙古物流业发展对策10-19
内蒙古蒙药产业发展研究12-10
内蒙古物流业发展现状07-01
内蒙古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10-20
内蒙古蒙医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目标09-30
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