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蒙医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目标

2024-09-30

内蒙古蒙医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目标(精选7篇)

内蒙古蒙医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目标 篇1

内蒙古蒙医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目标 随洋 李海艳 发布时间: 2007-07-18

一、内蒙古蒙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

内蒙古、辽宁、吉林、青海等蒙古族聚居地区疆域辽阔、资源丰富、水草肥美、气候和地理环境独特,蒙古族人民长期狩猎、放牧、逐水草而居的马背生活,孕育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蒙医药学并创造出了寒热理论、滋补理论、三根学说、七素学说、脏腑理论、六基症理论等完整的理论体系,形成了防治风湿、心脑血管病、妇科、肝病、肾系疾病等类疾病的特效方法。蒙药品种多达2200余种,甘草、黄芪、麻黄、肉苁蓉等药材驰名中外。蒙医药学在实践中积累了近10000余种疗效显著的蒙药方剂,具有“生、猛、简、廉、绿色”的特点,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一些疑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治疗经验和显著疗效,是中医药产业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医药产品的消费理念和其他需求因素的变化,中蒙医药等民族医药产品的消费市场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同时,由于中蒙医药等民族医药具有药食同源、毒副作用低、疗效确切等特点,因而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这也为中蒙医药等民族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截至2005年,全国共有专业蒙药生产企业6家,另有数家中药企业同时生产少量蒙药产品。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北等地,其中内蒙古最多,有5家专业蒙药制药企业。这些企业的设立时间最早可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最新的在2005年建设完成。从产出收 益情况看,除内蒙古奥特奇蒙药股份有限公司金山蒙药厂在2005年建设并取得生产许可证,尚未生产及产生效益外,其他5家专业蒙药制药企业全年总产值不足2亿元;其中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1家,产值1000万元以下的1家;年利润过1000万元的1家。但是各家企业均保持了非常高的增长速度,行业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30%,其中内蒙古奥特奇蒙药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属企业乌兰浩特中蒙制药有限公司近4年来保持了100%以上的平均增长速度,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蒙医药治疗方面,内蒙古各个盟市及多数旗县、辽宁、吉林、青海等省的许多地区都有蒙医医院,其他综合性医院中也多开设了蒙医科室,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蒙医药教学方面,内蒙古医学院和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学院都开设了门类齐全、学科丰富的蒙医、药专业及课程,大批拥有博士、硕士学位及各种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在两校中授课。两校均具备了蒙医药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位的授予资格。

蒙药研究方面,以内蒙古蒙药技术研究工程中心为代表,已经形成了一定数量的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成为蒙药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生力军;以中国药科大学为代表的国内著名药学高等院校已与内蒙古有关蒙药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内蒙古各个盟市及辽宁、吉林、青海等省的许多地区设立了蒙医药研究所,专业进行蒙医药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及传统理论的挖掘和整理工作;中国药科大学、内蒙古医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和内蒙古大学等大专 院校,也在人才储备和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蒙药的发展已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形势。

二、蒙医药产业的优势

虽然蒙医药的发展基础还非常薄弱,发展的程度还很低,在全国的医药产业中只占据很小的市场份额,甚至与其他一些民族医药相比也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蒙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蒙医药拥有非常完善的理论体系

蒙医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蒙古族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智慧结晶,是蒙古族文化的具体体现。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蒙医药吸收了中医药、天竺医药、波斯医药等各民族医药的精华,加以融合与吸收,形成了独特、严谨的理论体系、治疗方法和用药理论,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出了寒热理论、滋补理论、三根学说、七素学说、脏腑理论、六基症理论等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形成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成为我国民族医药中拥有完整理论体系的少数医药体系之一,这为蒙药的发展打下了非常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蒙医药产业近几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蒙医药的历史非常久远,但是直到“十五”期间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研发机构的角度上说,2000年以前,蒙药产业几乎没有企业的技术研发中心,研发机构仅限于各地的蒙医研究所及几所大学的研究力量,多年没有新产品推出,研发工作进展缓慢。2002年以后,内蒙古蒙药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天骄奥特奇中蒙药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等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相继成立,极大地活跃了蒙药的研究开发工 作。内蒙古蒙药技术研究中心和北京天骄奥特奇中蒙药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仅2004、2005两年申报的蒙药新技术、新品种获得国家SFDA受理就达37种,大大超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其他研发机构获受理品种数量的总和,加快了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速度,提高了研发层次,同时形成了良好的人才梯队。从教学的角度上来说,原通辽蒙医学院在联合了其他几所院校的基础上,在“十五”期间扩大为内蒙古民族大学,招生数量大大增加,专业类别和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内蒙古医学院的中蒙医学院和药学院均开设蒙医药课程,学科门类不断健全,2004年刚刚投资改建了蒙药综合实验室,2005年又新建了蒙药教学楼,教学能力和实验水平大幅度提高;特别是蒙药企业与中国药科大学等高校的紧密合作,更是为人才培养、产品研发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从生产的角度看,2000年前内蒙古自治区全部4家专业蒙药厂的年总产值仅4000多万元,产业规模非常小。2001年后,蒙药产业开始进入加速期,各个蒙药生产企业的年增长速度均超过30%,乌兰浩特中蒙制药有限公司更是达到了每年超过100%的增长速度。2005年,几家蒙药生产企业的总产值已经接近2亿元,内蒙古奥特奇蒙药股份有限公司新建的全国蒙药生产能力最大的金山蒙药厂也正式竣工,并于2005年底获得了生产许可证。可以预见“十一五”期间蒙药产业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三)蒙医药已经得到了全国市场的广泛认可

近年来,从天然药物中分离、提取有效成分,进行新药研究是我国医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蒙药属天然药物,疗效显著、毒副作用 低,符合未来药物的研发方向和目前市场的需求,因此,蒙药的市场占有量不断扩大,目前已经遍布全国各个省市,并且在俄罗斯、日本、东欧等地也有很大的需求。在蒙古族聚居省区以外的北京、天津、武汉等省市也开设了蒙医医院,就诊患者非常多;蒙药的销售已经得到了全国各地市场的广泛认可,主要销售市场为长江以南的经济发达地区,并且创造出了“红城”“丹神”等一批蒙药知名品牌。蒙药产品“冠心七味片”更是在全国中药OTC市场销售中占有重要份额,证明了蒙药产品确切的疗效和市场对蒙药的认可。

(四)蒙医药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十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将生物医药列为自治区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并将蒙药列为重点支持的领域大力扶持。2001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了“内蒙古生物技术和中蒙药产业化科技开发领导小组”,由自治区主席亲自牵头,办公室设在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全面领导和协调蒙医药产业发展的有关问题。同时,各地方政府对本地的蒙药企业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推动了蒙药产业的发展。

(五)蒙医药产业能够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方面的原因,内蒙古及其他蒙古族聚居区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随着蒙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蒙医药已逐步成为所处地区的支柱产业。蒙药材种植基地对于解决当地的土地使用及农牧民脱贫致富问题,蒙药研发对于提升当地的医药文化水平问题,生产型企业对于解决当地就业问题等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这些企业对地方税收的贡献以及由于各个企业快速发展而带 来的外部资金等,也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六)蒙医药产业的发展对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蒙医药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医药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是蒙古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的具体表现,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民族情感。蒙医药产业的发展,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增进民族团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蒙医药产业存在的问题

蒙医药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中药、西药甚至是其他的一些民族药比较,还面临着一系列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除了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缺少产业化人才、缺少资本融通渠道、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等普遍性问题外,一些现实状况也严重制约了蒙药产业的发展,其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基础理论的挖掘、整理和理论创新工作薄弱,从事本领域工作的人才缺乏

作为民族医药的一支,蒙医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形成了一套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是蒙医药的特色,也是蒙医药产业发展的源泉。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对继承和发扬蒙医药理论及对其进行现代化的挖掘整理工作开展得还很不足,没有挖掘和整理就不能很好地继承,不能继承就更谈不上发扬和创新。目前主要是缺乏资金及人力的投入,使得此项研究工作举步维艰,长此以往,必将成为制约蒙医药发展的“瓶颈”。在蒙医药人才培养工作方面,由于缺乏蒙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的骨干人才和在国内及国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中青年专家,影响了蒙医药的快速发展。

(二)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的应用比例还不高

蒙医药是特点非常明显的医药科学,其指导理论、用药机理和制备工艺都具有鲜明特色。在世界医药行业技术、理念飞速发展的今天,蒙医药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在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上依靠自身力量,实现技术的自主开发和应用。但是,由于基础理论的挖掘、整理及创新和突破不到位,在理论基础方面尚存在着一些学术争论与技术空白,这就造成了关键技术的原始创新比例少,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对一些高新技术的应用比例也不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低水平重复开发,这就在根本上限制了蒙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速度。

(三)蒙医药资源保护性开发工作不力,质量标准低

由于部分蒙药的有效成分没有明确的定性、定量指标,含毒性的药品、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的检查不规范,加之分析手段落后,先进分析技术利用不够等原因,质量控制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我国地域广阔,有着丰富的蒙药资源,但存在对其资源分布、储量、生态状况了解不足的问题,加之蒙药所处自然环境的破坏、药材滥采滥挖现象严重及“重药用开发、轻药源培植”的急功近利思想,加剧了这类医药资源的破坏,需要尽快开展蒙药材的标准化完善和GAP基地建设工作。

(四)蒙医药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尚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流

许多蒙药制药企业生产方式落后,产品的质量、疗效、稳定性缺乏保证,也缺乏原始的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目前,蒙医药企业还没有出现跻身国家500强和天然药物全国6O强的大型企业。多数企业尚未对产品的后续开发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或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结合体,缺乏根据自身市场反馈而进行自主开发新药的能力,无法真正构建产品的知识及技术壁垒,产品结构单

一、雷同,必将加剧蒙医药市场的不正当竞争状况,极大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五)蒙医药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

蒙医药的科研基础良好,研发人才层次、研发机构数量、在研品种类别等方面都不缺乏,但是由于蒙药地区跨东西范围极广,又分处几个省区,文化背景及地区差异较大,导致了蒙药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需要一个机构最大限度地集约蒙药资源,引导其有序发展,形成合力。

(六)产业发展的整体环境有待改善

蒙药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有力推动,需要有相应的政策保障,需要有特殊的融资渠道。近年来,尽管内蒙古等地政府对蒙医药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蒙医药产业的历史也很长,但是蒙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的时间不长,促进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还不够完善,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四、蒙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发展计划的总体思路

积极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全面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进一步强调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大作用,大力提升创新能力,以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相结合,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制订目标,重点突破,以蒙药龙头企业为创新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展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战略联合,集成各方优势,利用先进技术和高层次人才在高起点上促进蒙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扩大产业规模和提升产业化层次,从根本上解决制约蒙医药发展的瓶颈问题和基础难题、填补蒙医药学术空白,造就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使蒙医药产业成为蒙医药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创新亮点,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支撑。

五、蒙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发展计划的目标

“十一五”期间,蒙医药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企业实际成为创新和投入的主体并充分发挥出其在创新及产业化中的骨干作用,推动蒙医药产业成为技术先进、既有规模又有品牌优势、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民族医药产业,成为民族地区乃至全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农牧民的脱贫致富;继承和发扬蒙医药理论,提高已有产品的质量标准,加强集成创新能力,推出一批技术先进可靠、标准类别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广阔的蒙药创新药物,完成一批公益技术研究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到2010年使蒙药的创新速度达到全国民族药品的前列;建立顺畅的技术和成果产业化转化的桥梁和渠道;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开展实质性的国际科技合作;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稳定的蒙医药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一个国家级蒙药技术研究工程中心,使之成为蒙医药产业共同的技术创新中心和研发、中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个国家蒙药产业化基地,最终形成一个要素完整、功能齐备、高效率的蒙医药技术创新体系。

内蒙古蒙医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目标 篇2

主办单位:中华有机与自然食品协会 (台湾) 中华文化经贸生技交流协会 (台湾)

台湾抗老化保健学会 (台湾) 内蒙古中小企业联合会

内蒙古鄂尔多斯商会

承办单位:麦德凯生科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 《环球生技》 (月刊) 杂志社 (台湾)

环球生技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 《海峡科技与产业》杂志社

协办单位:台湾中华中医药生技国际发展协会 台湾中小企业领袖班协会

北京东方华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北京:《海峡科技与产业》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5号 电话:010-58882909 58882748

E-mail:zml@istic.ac.cn 13501000222@139.com

台湾:麦德凯生科股份有限公司萧伊伶小姐

地址:251新北市淡水区中正东路一段3巷45号7楼 电话:02-26253300#200 传真:02-26211698

E-mail:shaly@medgaea.com.tw

内蒙古自治区具有资源、地理优势, 其农牧业非常发达, 为粮、油、糖的重要产区, 且自然资源极为丰富, 草原森林极为辽阔, 蕴藏珍贵野生动植物和矿石, 是中国大陆经济发展增长最快的省份, 2012年全自治区GDP2, 251.74亿美元, 每人平均为10, 121美元, 排名中国大陆第5位。且其交通便利, 边境口岸有18个, 与京津、东北、西北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密切。

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巴特尔主席率经贸文化交流团抵台, 展开为期5天的合作交流活动, 开启了内蒙古—台湾全面战略合作的帷幕, 科技交流、经贸合作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

组织本次现代农牧业与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发展论坛与参访考察活动的宗旨是:推进海峡两岸产业增值的交流活动, 推动台湾及内蒙古特色产业有机结合, 促进两岸科技经贸文化合作交流, 聚焦于农业畜牧业、中医药、环境科学及文化经贸等领域, 搭建异业多元媒合的沟通交流商务平台, 桥接各项产业科技创新链、产业链生产体系、投资融资与市场营销等环节, 发展产业加工应用成为高附加值产业, 如保健、绿能环境产品研发, 使科技成果快速走向市场并有效实现产业化, 研发与营销共同携手增加产业竞争力, 拓展国际市场。

台湾赴内蒙古交流团由台湾麦德凯生科股份有限公司发起和组织, 会同两岸产官学研、文化及商业相关单位共同主办。拟安排共计8天的参访活动。

论坛主要议程与考察行程安排:

1、现代农牧业与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发展论坛;2、重点投资合作项目推介 (100项) ;

3、参访内蒙古相关产业 (企业) 与生态投资环境;4、洽商成立相关研发机构、创业团队、生产基地;

5、进行农业畜牧业、生物医药产业、环境绿能、加工制造、创业投资合作;6、参观考察、文化旅游、生态旅游。

会议与考察时间:呼和浩特:2014年8月10日-12日;鄂尔多斯:8月13日-15日。

会议地点:呼和浩特 (8月10日全天) 、鄂尔多斯 (8月13日全天)

会议规模:台湾代表团20人主办、协办单位代表10人有关专家、特邀代表10人内蒙古专家、企业家200人

《环球生技》简介

《环球生技》是由台湾生物技术产、官、学界支持与鼓励下成立的独立民营产业媒体。刊物以立足大中华市场, 放眼世界为目标, 期待与华人生技产业共同成长。服务的目标与愿景包括:

做为产业价值炼的接口位置, 协助各上下游间互相对话, 建立更密切且系统化的网络关连、市场建立及开拓。

作为政策发展、制订与产业需接口, 协助推动更清楚的政策方向、辩证与发展模式。

作为两岸生技产业互动、合作的推展接口, 协助双方于合作上共建优势定位与发展模式。

内蒙古蒙医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目标 篇3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蒙医药治疗;现状与展望

【中图分类号】R593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3-0069-03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对称性多关节炎,以双手、腕、肘、膝、踝和足关节受累最为常见,如不予适当治疗随着病情逐渐加重,可导致关节强直、畸形、功能丧失且有不同程度的残疾。我国RA患病率为03%~04%,多见于30~50岁的女性,儿童和老年人也有发病,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1-2]。西医西药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主要有激素、非甾类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尚缺乏根治药物,西药治疗过程中易发生肝肾功损害、血细胞异常等不良反应。在蒙医学中将RA归属“协日乌苏”(黄水)病的范畴,其治疗方法较多,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较少,越来越受到患者的认可。现将蒙医药治疗RA做以下综述。

1 RA蒙药治疗

11 治疗法则 蒙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主要以促消化、活血、舒筋、清热、燥黄水、调理人体三根体素、辨证施治为原则[3]。治疗方法有内治法和外治法两种。内治法即内服蒙药常用的有敖其日萘日拉嘎、额勒吉根-楚斯-25、嘎日迪-15、其顺黑木日嘎-8、那如-3、合日呼-5汤、森登-4汤等药[4]。外治法包括药浴、针刺、外敷药、熏蒸等疗法。内服蒙药治疗RA,在发病初期给予服用苦参-3味汤或合日呼-5汤,以促进疾病成熟、收敛,起到清血、发汗、解毒等作用。汤剂治疗3~5d后,可选用蒙药散剂或丸剂。散剂吸收较快,作用时间较长,宜用于聚合症、重症,具有药效均匀、药质稳定的作用,在治疗过程中可根据病情灵活加减药物或配合使用其他剂型等。丸剂吸收较散剂缓慢,但药力持久,适用于痼疾,以去除病根。具体用药一般分为早、中、晚、睡前四次给予不同的方剂。一般汤剂或散剂每次3~5g,1~2次/d,熬或温水送服;丸剂每次9~15粒,温水送服[5]。张福全等[5]采用上述方法治疗RA,取得了满意效果。王秀兰等也认为,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初期使用合如乎-5汤(忠伦-5汤)、森登-4汤可提高疗效[6]。

12 辨证论治 蒙医临床上,一般将RA分为齐素协日偏盛型、巴达干赫依偏盛型、协曰乌苏偏盛型三种 [7-8]。治疗齐素(血)协日偏盛型,主方为额勒吉根-楚斯-25、查干古古勒-10、亚顺宝力尔胶囊等,以森登-4汤、额尔顿-7汤、苦参-7汤或土茯苓-7汤送服;巴达干赫依偏盛型,主方为那如-3,用合日呼-5汤、苏木毛都-6汤送服;协日乌苏偏盛型,主方为敖其日萘日拉嘎、嘎日迪-15味丸、孟根乌苏-18味丸、萨仁嘎日迪等,用森登-4汤、合日呼-5汤送服。包迎春等[9]认为,RA发病早期可分赫衣、希拉、齐素、巴达干四种;进展期分齐素希拉偏盛型、巴达干赫衣偏盛型、黄水偏盛型三种,而发病中晚期合并粘者较多见 。黎明等[10]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齐素协日偏盛型、巴达干赫衣偏盛型、黄水偏盛型3种证型与实验室常规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F、ESR、CRP在蒙医辨证分型方面存在差异。赵明等[11]按1987年美国类风湿病学会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修订标准选取研究对象100例,分为急性期患者和慢性期患者,急性期患者31例,慢性期患者69例,全部病例均以蒙药额勒吉根-楚斯-25味药为主进行治疗,急性期主方加嘎日迪-15味丸、沙日汤、查干汤,总有效率为100%。慢性期则主方加孟根乌苏-18、额日顿乌日勒等,总有效率为97%。

2 RA蒙医外治法治疗

包括外敷蒙药、药浴、熏蒸、放血、针刺、灸疗等20余种疗法,具有调节三根、改善气血运行、止痛、消肿、促进关节活动功能等作用。

21 蒙医药外敷疗法 运用特制蒙药,敷于人体表面的病变部位或相关穴位,通过给予冷热刺激或药物的作用,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外敷疗法具有调节三根、改善气血运行、增强消化功能、促进食欲、健壮身体、增强五官功能、止痛消肿等作用。发病初期肿胀的部位可涂擦等量酸膜、草乌加少量麝香或涂擦硬毛棘豆、草乌、黑云香、苦参、酸膜、麝香等,热型加掘子、诃子、川楝子,寒型加决明子、荷麻子、白云香等协日乌苏药[12]。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有嘎日迪外敷剂、合日呼-5汤和盐热敷。

22 蒙医药浴疗法 即在清水中加相关药物后煎煮成沐浴汤,可浸泡全身或局部,病情和水温之间能够相互影响,应合理控制好水温,一般药浴时间最好控制在30~60min之间,每天进行一次,1个疗程一般为21d,应持续3个疗程[15]。如蒙医阿尔山疗法中的药浴,也叫人工温泉。配方为侧柏叶、照山白、水柏枝、麻黄、小白蒿等五味药,俗称五味甘露汤。根据病情可在五味甘露汤中加入五根黄精、玉竹、紫茉莉、天冬、蒺藜,以补充药力,即为加味五味甘露汤[15]。药浴的作用是改善全身气血运行、润僵舒筋、疏通气血循环、调理体素、增强脏腑器官的功能,根除深伏之病毒佘邪。那仁满都拉釆用蒙医药五味甘露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09例[16],临床总有效率达961%。贤德门等采用[16]五味甘露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97例,每天药浴2~4h,7d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为为917%。布仁吉日嘎拉[17],五味甘露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94例,总有效率为9574%。达格巴雅尔等[18]采用五味甘露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0例,每天1次,每次30~60min,2周为1个疗程,治愈4例,显效32例,有效12例,无效2例。王布林[19]五味甘露汤治疗RA 25例,治愈10例,显效9例,好转5例,无效1例。以上研究表明,采用蒙医药浴疗法,对RA有一定的疗效。

3 蒙药内服与外治法结合治疗

蒙药与传统疗法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更显著。祁向明[20]釆用蒙药结合药浴治疗RA10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刘二翠[21]将136例RA分为风寒湿痹型、风热湿痹型、瘀血闭阻型。风热湿痹型和瘀血闭阻型:用额勒吉根-楚斯-25味丸早3g,嘎日迪-13味丸上午3g,巴日格顺-5汤下午3g,古日冲晚3g,温开水送服。热盛者加嘎希日-25味。风寒湿痹型:用阿嘎日-35味散早3g,森登-25味散上午3g,图来乌日勒下午3g,孟根乌苏-18晚3g,可与苏格木勒-10交替服用,服法同上。同时,配以五味甘露药浴、图来什娃日(生草乌、菖蒲、狠毒、苏木、草决明、冬葵子、五灵脂、苦参、黄母等)外敷,再加隔蒜或隔姜灸等。结果治愈56例,显效68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100%。包长山等[22]根据蒙医辨证治疗原则以那仁满都拉、额尔敦乌日勒、阿嘎如-35味散等蒙成药内服,生草乌等8药制成药酒内服,重症者配合药浴治疗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4 讨论

RA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其顽固性和致残性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目前还没有特效药能根治此病,因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成为医学界的研究热点。一些新型免疫调节药、生物制剂和基因疗法的不断研制和开拓,已经能减缓或控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病变。但是上述药物的远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还待进一步研究。世界新药研制趋势已从化学合成转向天然药物开发,故应用蒙药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很大潜力。蒙医绿色草药及传统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法较多,疗效也在增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显示出了较大的优势,特别是综合治疗的疗效较好。所以发挥传统医学优势,将蒙医药与现代医学有机的结合,也是治疗RA有效的方法,从而可更好、更安全地减少患者痛苦,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是,其在人体吸收及发挥药物作用时间长,不能短时间内减少患者的痛苦。故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此类问题,临床实验研究方面应在统一的标准下,严格实验设计,进一步规范蒙医药治疗RA的临床过程;用临床流行病学指导临床研究,使蒙医药综合治疗方法进一步发挥治疗RA的独特优势。

参考文献

[1]田东林,潘磊,高国卫.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1):137-139.

[2]田玉梅,谢丽华,张浩,等.抗 CCP 抗体、RF、GPI 联合检测对RA的诊断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15):2914-2918.

[3]斯琴高娃.类风湿关节炎蒙医证候特征及与炎性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蒙医药,2014,5:20-21.

[4]巴根娜.蒙医方剂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21-26.

[5]张福全,包根晓,刘萨仁,等.蒙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探讨[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1,7(4):2.

[6]王秀兰.五味风湿胶囊新药研究[D].大连: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162-169.

[7]蒙古学百科全编委会.蒙古学百科全书·蒙医卷[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724.

[8]策·苏荣扎布,其仁旺其格.蒙医内科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1:71-74.

[9]包迎春,乌力吉巴特尔,黎明.RA的蒙医辨证论治[J].亚太传统医药,2013,4:10-11.

[10]黎明,乌力吉巴特尔.类风湿关节炎蒙医证型与RF、ESR、CRP 变化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2,19(1):13-14.

[11]赵明.蒙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J].辽宁中医杂志,1989,(12):19.

[12]伊喜巴拉珠尔.四部甘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451:215-216.

[13]斯琴高娃.蒙医药浴疗法风湿性关节炎 84 例及其护理总结[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9,5( 增刊):148.

[14]阿古拉.蒙医药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0:78.

[15]那仁满都拉.蒙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09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8:15.

[16]贤德门,布仁吉日嘎拉.蒙医五花药浴治疗慢性关节痛97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6,12(06):33-34.

[17]布仁吉日嘎拉,布和巴特,白庆华.蒙医药浴治疗关节痛94例[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5,2:24.

[18]达格巴雅尔,傲特根其木格,乌兰其其格.蒙医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9,3:17.

[19]王布林.蒙医塔本阿日善疗法治疗类风湿病临床总结[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8,增刊(4):35.

[20]祁向明.蒙药结合药浴治疗RA106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2:7.

[21]刘二翠,冀锐,美荣.蒙医辨证施治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总结[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1,7(03):12.

[22]包长山,胡日查,张金荣.蒙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1999,36:24.

内蒙古蒙医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目标 篇4

近年来,随着科技投入的加大、市场的开拓和加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内蒙古马铃薯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已成为具有地区经济特色的重要产业。

1、马铃薯生产稳步发展,产品市场逐年拓展

内蒙古是我国主要的马铃薯生产省区之一。八十年代前,全区马铃薯历年总播种面积约360万亩,变动在300~405万亩之间,约占全区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八十年代以后,由于国内市场的拉动、经济利益的驱使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脱毒种薯的大面积推广、国内外市场的进一步开发和区内加工能力的提高,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03年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展到795.8万亩,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10%以上,鲜薯总产量达到865.3万吨(折粮173.1万吨),占全国马铃薯鲜薯总产量的12%,播种面积、总产量均居全国之首,已成为我区仅次于玉米、大豆的主栽作物。单产由九十年代初的746.7公斤增加到1087.3公斤(见附表2)。作为食用鲜薯、种薯和加工原料薯的马铃薯产品远销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部分优质商品薯直销东南亚各国,获得了极其显著的经济效益。

2、种薯生产繁育体系建设初步形成,推广网络逐步完善

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在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已初步形成了基础脱毒种(基础脱毒苗、微型薯、原原种)繁育、原种生产及一、二、三级脱毒种薯生产繁育模式,即以技术优良、装备先进的科研院所、大中型集团公司为技术依托,采用快速繁育等高新技术生产基础脱毒种;以自然条件优越、适宜繁种的山区旗县为基础,建立可监控原种繁育基地,生产优质脱毒种薯;以乡镇农技推广部门和种薯生产专业户为主体,生产一、二、三级脱毒种薯的繁育推广体系,并形成了较为有效的种薯辐射推广网络。

3、马铃薯加工业开始起步,产业化进程加快

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马铃薯市场的拉动和马铃薯生产的发展,我区马铃薯加工业逐步兴起且发展迅猛。目前,境内已建成大型马铃薯加工企业呼和浩特华欧淀粉有限公司、集宁富广食品公司、海拉尔麦福劳公司、包头海德公司、呼和浩特奈伦农科公司等46家大中型马铃薯加工企业(附表3.1),产品主要有精淀粉、全粉及薯条薯片等。2003年全区加工马铃薯(鲜薯)35万吨,占当年鲜薯总产量的4%,企业销售收入近5亿元。2004年全区大中企业将加工鲜薯达80多万吨,占总产量的8.6%。

随着新品种的引进、推广,马铃薯淀粉含量由过去的12%提高到15-19%,个别品种淀粉含量高达20%,为淀粉加工提供了极好条件,加工薯增值率逐步提升,企业加工能力逐步扩大。如内蒙古正丰马铃薯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现已选育成高产、早熟、高淀粉、油炸加工等四大系列20多个品种,其中高淀粉品种内薯七号淀粉含量达20.03%,蒙薯九号18.7%,高原七号18.3%,底西芮17%,为适应企业多样性需求、推动内蒙古马铃薯加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4、市场培育与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

在马铃薯产业发展过程中,各地注重对市场的培育,一手抓生产,一手抓订单销售,大力推进产贮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同时,充分发挥内蒙古地区资源优势,大力培育推广优质专、特用马铃薯品种,适应市场多元化需要。围绕市场培育和销售,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由社会投资,巩固和新建了一大批产地批发市场,进一步完善了贮藏设施,不断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在组织化程度上基本形成了贮藏加基地、产地批发市场加基地、营销组织加基地、公司加基地、经纪人(农民经营大户)加基地等不同模式的产业化雏形。各类营销协会、专业协会、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区有年交易额500万元以上的流通企业10个(附表3.2),各类协会、专业经营马铃薯的公司与个体民营组织已达200余个,营销队伍(包括农民经纪人)超过10万人。

5、贮藏情况

长期以来,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鲜薯贮藏主要以农户土窖就地贮藏为主,储量少,贮存条件差。近年来,随着全区马铃薯产业发展,马铃薯贮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目前,全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储量在1000吨以上的大型马铃薯贮藏库近百个,贮藏期(10~5月份)温度一般可保持在1~4℃。此外,集宁富广公司已建成10.3万吨大型马铃薯恒温贮藏库,贮藏条件大大改善,为延长加工期和进一步拓展市场、实行反季节销售奠定了基础。

6、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区马铃薯基础研究、种薯生产及种植面积、产量均处于全国前列,但在种薯生产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基地建设和产后加工、转化能力及产品运输能力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弱

目前,全区销售收入超过100万元的大中型马铃薯加工企业为46家,年加工鲜薯不到总产量的一成,规模以上企业仅20户,加工转化能力小,带动力弱,且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缺乏知名企业和著名品牌,优势资源不能形成优势产业。

(2)加工专用薯品种缺乏,基地规模小,集约化经营程度差

马铃薯加工类型有马铃薯淀粉加工、油炸薯片加工、全粉加工和速冻薯片加工等,不同种类的加工对马铃薯原料薯的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含量、薯块大小、外观形态都有严格的要求。长期以来,大部地区一直将马铃薯作为一种粮食和救灾作物去发展,育种目标也限定在高产上,只重产量不重品质,而在专用加工品种选育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导致专用加工品种的缺乏。国内已育成的100多个马铃薯品种中,真正能用于马铃薯油炸加工和淀粉加工的专用品种寥寥无几。虽然近几年对育种方向作了调整,从国外引入了一些加工型品种,但仍不能适应加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我区马铃薯生产基本上还停留在千家万户的生产模式上,专用加工原料薯的种植规模小,集约化经营程度差,机械化程度低,栽培技术落后,已不能适应专用品种的技术和质量要求,使原料薯生产水平低、产品质量不高、种植效益低下,不能形成相对稳定、均衡生产的产业化基地。

(3)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抗风险能力差

由于企业与农户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利益联接机制,企业没有稳定的原料基地,农户没有稳定的产品销路,使产业链条十分脆弱,抗风险能力差,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4)脱毒种薯质量检测体系不健全,推广应用速度慢

马铃薯质量检测体系主要由自治区种子管理站和主产区盟市、旗县种子管理部门共同组成,自治区技术监督局曾于一九九八年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发布了《内蒙古马铃薯脱毒种薯分级及检验规程》地方标准,以规范全区种薯生产和销售市场,但缺乏必要的检测手段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及技术力量,各级检测工作难以开展。而拥有国际先进仪器设备和检测手段的内蒙古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虽将马铃薯脱毒种薯质量检测列为为全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服务内容之一,但也因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和法律保障,难以形成全区范围的、规范化的质量检测制度和体系。由于脱毒种薯检测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完善,乱繁滥制种薯现象普遍存在,相当一部分未经检测的薯种进入种子市场,对严格规范的制种供种企业经营冲击很大,不合格种薯用于生产,也对农民增产增收带来不利影响。

根据内蒙古马铃薯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全区马铃薯生产需稳定在900万亩左右,按每亩需种薯125公斤计算,每年需求合格脱毒种薯约110万吨,据估算,目前全区合格脱毒种薯应用普及率仅为30%左右,全区每年仍然有约70万吨的缺口。脱毒种薯推广应用过慢,既有农民嫌种子太贵,不积极采用的问题,也有未检种薯增产不明显的影响。

(5)贮运和加工转化能力弱

内蒙古马铃薯加工工业起步较晚,发展缓慢,是马铃薯产业发展中的一大薄弱环节,也是制约马铃薯加工增值、提高效益的一大障碍。目前,我区鲜薯加工率不到10%,与世界发达国家马铃薯加工率50%-90%比相差甚远(见附表1.2),而且我区马铃薯产业发展不协调,加工率还很低,且以初加工为主,精深加工产品少,增值受限。同时,由于贮藏和运输条件落后,影响了马铃薯原料供应期和合格原料的供应数量,从而影响有限加工能力的充分发挥。

(6)病虫害监测滞后

马铃薯病虫害监测体系建设滞后,也是制约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虽然经过多年努力,在全区范围内已初步建立了以内蒙古植保站为中心、由各盟市、旗县植保站和农技推广中心共同组成的马铃薯病虫害监测体系,但由于全区马铃薯分布广阔、种植面积大且大部分种植在旱地,监控范围十分有限,加之技术力量薄弱、手段落后,对马铃薯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也较为困难

文章来源摘自贵州马铃薯信息网http:///

京蒙小学现状分析与今后发展思路 篇5

一、学校现状分析

1、基本情况

我校位于兴和县新城区东南部,交通便利,环境优雅,是北京延庆县人民政府和我县共同投资建设的一所全日制小学,故命名为“京蒙小学”。学校占地面积40亩,于今年12月5日正式投入使用,学生在校总数742人,住宿生138人,本学期我校有教学班16个,学校目前设有音乐室、实验室、广播室、体育器材室,其它辅助教学设施准备明年建设。

2、师资情况

我校教职工总数79人,教师有72人,保安3人,临时工4人。

(1)学历结构:72名教师中第一学历专科毕业有17人(大部分是04、05年毕业分配的教师),中师毕业有21人,其中80—90毕业分配的有13人,2000年后毕业分配的有8人,高中毕业和接班教师有34人。

(2)年龄结构:72名教师中30周岁以下有14人,50周岁以上有26人。

3、学生状况:

我校现有学生742名,其中农民工子女(农户)有713名留守儿童有335名,贫困生有361名。学生的主体是乡村来城务工的农民子女。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校园环境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和内部设施及需解决,学校目前的教学设施还不够齐全,无论从场地设施、设备、周围环境及校园环境的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都要加快建设。现在除了多媒体和音、体、美器材外,教育设施设备

短缺很多,操场没有建成,学生体育活动受到严重限制,会议室的桌椅、监控器、学生和办公用的电脑都没有配备。

2、师资结构不合理,从学历结构来看,第一学历是专科的教师有17人,大部分是04、05毕业分配的教师,中师有21人,其中80年——99年分配的有13人,2000年后分配的有8人。其余大部分教师是民转公和接班教师。从年龄结构来看,青年教师少,老教师多,出现老化现象,因此,师资队伍的总体素质无论是从现代教育理念的确立,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法的改进,还是从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等方面来看,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核心辐射功能仍未能充分发挥,部分青年教师是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进取心不强,努力目标不明确,办学方向模糊,思想认识不高,服务意识有待加强。还需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3、我校学生的主体是农村来城里打工的子女,留守儿童、贫困生较多,这些孩子从小养成农村哪种无拘无束,粗放性的生活习惯,但从现状看,学生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品行习惯都需进一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等等都得非常不够,这些都需要作出更为艰苦的努力。

4、学校的各项制度建设,评价体系,监督奖罚机制要进一步完善。

5、住校生管理难度较大,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住校设施、设备陈旧不符合国家要求标准。原北官学校住校生用的床都是从乡下教委要回来的,每学期都要维修,学校的食堂在90年代教育局定为危房,现在仍继续使用,宿舍住的人数超标,水房不达标,无餐厅,操作难度极大,纯属违规运转。

(2)住宿布局不合理,给学校管理带来了不便,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都

用于住宿部,因住宿区在原北官学校,每天接送学生配备8名教师,每天来回四次,连集队、点名共需2个小时,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在接送的路上有可能出现开小叉的现象,后果难以想象,存在安全隐患极大。

(3)、住校生和壕欠教委共处一个校园,给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责任分工不明确,难以操作,在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

6、办学经费不足。我校国家上拨的教育经费只能保障正常地学校运转经费,如新学校原来设施设备的更新、维修和办公桌椅等设备的购置以及校园文化建设,这都需要高债运行,办学艰难。

三、发展思路

1、办学理念:构建和谐校园,奠定幸福人生。

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和谐校园是指学校的一种协调、平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学校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它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学校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要端正办学的指导思想,尊重教育规律,将育人和教书有机的融为一体,并做到人际关系和谐,校园文化和谐。

构建和谐校园的宗旨是为儿童的生命成长提供最适宜的土壤,更重要的是学校与家长和谐了,人民群众就满意,这样就能提高人民群众满意率,也能提高师生的幸福指数。

2、办学方向:健康为天,习惯为先,环境为重,质量为本。

我校把师生的健康作为头等大事,良好的习惯,是成功保证,拥有一个好习惯就意味着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因此,健康为天,习惯为先是最正确的,最有远见,最合时宜的办学方向。

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师生的情操,净化师生的心灵,促使他们养成高

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可以激励他们勤奋的工作学习,积极向上,质量为本是学校工作的生命和灵魂,是学校发展的方向标杆,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3、办学目标:以师生的成长为发展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朝着”让人民群众基本满意,让人民教师基本幸福“的目标迈进。

校风:合作奉献务实

教风:严谨互助创新

学风:明礼乐学力行

四、重点建设项目

(一)学校管理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和校园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营造以美育人,用心教育的良好工作氛围:

1、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党组织对学校的监督作

用,提高学校工作职能。

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逐步提高领导班和各环节干部的管理水

平,努力使领导班子和环节干部真正成为教育管理的“行家里手”。实实在在地解决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考核考评机制,调动激励广大教师工作积极

性,使学校管理逐步渐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4、进一步搞好校园建设,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建设一

个环境优美,教育功能齐全,能满足师生发展需要和学校发展需要的和谐校园。

(二)、德育工作

以“构建和谐校园,奠基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德育工作,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抓手,开展“三习”教育,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4、探索德育教育的思路办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各学科教学中,搞好学科教育和德育教育的结合。

5、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规范德育常规管理。

6、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形成有传统文化气息的和谐,平安校园。

(三)、教学工作

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在教学常规管理、质量监测、教学评价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坚持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的改革研究,以学生为主体,把改进方法和提高效益放在重要位置上。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的指导。

2、要不断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在质量分析教学反思方面逐渐形成制度,形成质量监控的机制,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抓好教学各一切环节的常规管理,为提高质量创造条件。

3、学习新课标理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习方法得到指导,课堂教学和现代教学技术的整合得到较好的体现。

4、形成较完善的教育教学常规制度和科学的评价体系,以及检查评比方法,使之更具有科学性和激励性,形成质量监控的机制,使之对质量提高起到

促进作用。

5、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能力强,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宗旨是“内强素质,为塑形象,打造品牌,争创一流”我们今后要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到兄弟学校参加教学观摩活动,有机会去帮扶北京延庆县参观学习,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真正把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一支能打胜仗,敢打硬仗的教师队伍。

(四)住校生工作

1、加强住宿设备、设施建设。加大投资力度,排除安全隐患,多方筹措资金,解决经费不足问题。逐步使住宿设备、设施达到标准化要求。

2、加强住校生的管理力度,逐步减轻住校生过重的路途负担,动员家长在学校周边租房进行陪读,减轻住宿拥挤现象,确保住宿生安全,有序、健康地成长。

内蒙古蒙医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目标 篇6

商品流通的一般渠道可分为两个环节,一是批发环节,二是零售环节。药品市场的流通渠道,也是由生产商通过批发商销售给零售商(包括医院药房)。但由于医药不分业,中国药品流通领域有三个环节:药品批发环节、药品零售企业和医院门诊药房。其中,医院门诊药房作为特殊的、具有垄断地位的零售环节,占据了80%以上的药品零售市场份额。这一状况极大地影响了药品流通渠道的发展。新医改试点改革启动以来,不少地区开始使用“药房托管”模式,医院门诊药房的重要性略有下降。经过多年发展,中国药品批发企业数量不断减少,医药流通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势头明显。

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医药流通产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共十三章。首先介绍了医药流通相关概述、中国医药流通市场运行环境等,接着分析了中国医药流通市场发展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中国医药流通重点区域市场运行形势。随后,报告对中国医药流通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医药流通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医药流通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第一章 医药流通行业概述 第一节 医药流通行业定义 第二节 医药流通行业发展历程 第三节 医药流通行业分类情况 第四节 医药流通产业链分析

第二章 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国内医药流通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三、2012年中国医药流通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第二节 中国医药流通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第三章 2008-2010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相关运行数据分析 第一节 2008-2010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总体数据分析

一、2008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二、2009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0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第二节 2008-2010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一、2008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二、2009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0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第三节 2008-2010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一、2008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二、2009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0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第四章 中国医药流通市场供需分析 第一节 医药流通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一、2008-2011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总产值分析

二、2012-2016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总产值预测 第二节 医药流通产品产量分析及预测

一、2008-2011年中国医药流通产量分析

二、2012-2016年中国医药流通产量预测 第三节 医药流通市场需求分析及预测

一、2008-2011年中国医药流通市场需求分析

二、2012-2016年中国医药流通市场需求预测 第五章 医药流通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全球医药流通行业发展分析

一、全球医药流通行业发展历程

二、全球医药流通行业发展现状

三、全球医药流通行业发展预测 第二节 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分析

一、2009-2011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二、2009-2011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三、2009-2011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市场供需分析 第三节 中国医药流通产业特征与行业重要性 第四节 医药流通行业特性分析 第六章 中国医药流通市场规模分析 第一节 中国医药流通市场规模分析 第二节 中国医药流通区域市场规模分析

一、东北地区

二、华北地区

三、华东地区

四、华中地区

五、华南地区

六、西部地区

第三节 2012-2016年中国医药流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七章 医药流通国内产品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国内产品2008-2011年价格回顾 第二节 国内产品当前市场价格及评述 第三节 国内产品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 2012-2016年国内产品未来价格走势预测 第八章 医药流通行业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 上游产业发展分析 第二节 下游产业发展分析

第三节 上下游产业的关联性与影响分析 第九章 医药流通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第一节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二节 行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一、生产要素

二、需求条件

三、相关和支持性产业

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 第三节 医药流通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一、提高医药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二、影响医药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及提升途径

三、提高医药流通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第十章 医药流通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第一节 企业1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优劣势分析

三、2009-2011年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2-2016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二节 企业2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优劣势分析

三、2009-2011年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2-2016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三节 企业3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优劣势分析

三、2009-2011年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2-2016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四节 企业4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优劣势分析

三、2009-2011年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2-2016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五节 企业5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优劣势分析

三、2009-2011年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2-2016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六节 企业6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优劣势分析

三、2009-2011年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2-2016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十一章 医药流通行业投资与发展前景分析 第一节 医药流通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医药流通投资项目分析

二、可以投资的医药流通模式

三、2012年医药流通投资机会

第二节 2012-2016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预测分析

一、未来医药流通发展分析

二、未来医药流通行业技术开发方向

三、总体行业“十二五”整体规划及预测 第三节 未来市场发展趋势

一、产业集中度趋势分析 二、十二五行业发展趋势

第十二章 医药流通产业用户度分析 第一节 医药流通产业用户认知程度 第二节 医药流通产业用户关注因素

一、功能

二、质量

三、价格

四、外观

五、服务

第十三章 2012-2016年医药流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分析 第一节 当前医药流通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医药流通未来发展预测分析

一、中国医药流通发展方向分析

二、2012-2016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规模预测

三、2012-2016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节 2012-2016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市场风险分析

二、管理风险分析

三、产品投资风险 图表目录(部分):

图表:2005-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

图表:2005-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图表: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图表:2005-2011年国家外汇储备 图表:2005-2011年财政收入 图表:2005-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图表:2011年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亿元)图表: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图表:……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篇7

1. 美国生物医药发展概况

目前, 美国在生物医药及其产业化方面占据着世界领先地位, 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美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美国拥有世界上约一半的生物医药公司和一半的生物医药专利。美国生物医药产品销售额占全球生物医药产品市场的90%以上。生物医药产业是美国新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它正对美国的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美国作为全球生物医药发展的中心, 形成了波士顿、圣地亚哥、旧金山、华盛顿、北卡三角园五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其中, 新泽西州集中了默克 (Merck) 、罗氏 (Roche) 、诺华 (Novartis) 、施贵宝 (Bristol-Myers Squibb) 、强生 (Johnson&Johnson) 等世界著名制药企业的主要生产基地, 是世界闻名的药谷;马萨诸塞州拥有世界顶级的一流大学, 是全球最具创新优势的地区, 几乎所有的著名生物医药公司都在此设立了研发中心;加州旧金山地区依靠政府和大学联合规划, 将高校、医院、企业、风险投资高度集中, 发挥资源整合的优势, 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进行基础研究;圣地亚哥地区是全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时间最短、速度最快的地区, 汇集了辉瑞 (Pfizer) 、强生 (Johnson&Johnson) 、先灵葆雅 (Schering-Plough) 、施贵宝 (BristolMyers Squibb) 等跨国制药巨头的研发机构, 还有超过600家生物医药公司在此落户, 成为新兴的生物谷。2006年, 全美生物医药的销售额达到720亿美元, 是欧洲的6倍, 是亚太地区的25倍;在生物医药领域研发投入190亿美元, 是欧洲的4倍, 是亚太地区的60倍。

新泽西州科委致力于在本州特定的产业中寻找新的增长点, 重点扶持的领域是:生命科学、清洁能源、纳米技术、通信技术及信息技术。与风险投资■曹苏民郦雅芳

或者银行去寻找成熟的公司不同, 新泽西科委通过给予前期引导资金的形式培育早期的、成长型小企业, 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公司。新泽西经济发展中心作为商业化企业孵化中心, 主要任务是通过给予低息贷款的方式帮助那些技术已经达到一定商业化程度、产品比较成熟的小公司。目前技术孵化中心有20家刚起步的公司, 全部是从事与生命科学行业相关的企业。2008年, 这20家公司吸引了3400万美元的投资, 收入达到1400万美元。目前新泽西州的生物医药企业已从2001年的80家发展到240多家。

马萨诸塞州拥有百所世界一流的大学和科研机构, 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该州拥有数千位世界级的科学家和数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具有突出的人才优势;整合了世界一流的生物医药研发能力, 科学技术竞争力位居全美之首。为了推动该州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州政府2008年拨款10亿美元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每年全州吸引的生物医药研究和投资资金达60亿美元, 人均风险基金投资额位居全美首位, 是美国研发税收政策最优惠的地方之一, 总研发开支大约为美国平均值的3倍。全州拥有超过30个技术转化办公室, 支持研究成果的商业化、市场化。

美国大学的技术转让程序非常复杂,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成立了专门的技术转移和知识成果的管理机构, 帮助大学教授进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推广, 并鼓励技术能尽快转移给本地公司, 产生实际效益, 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圣地亚哥在短短的20年之内从没有生物医药产业到今年超过600家生物医药公司, 并成为全球知名的生物医药企业集聚区, 离不开政府部门以及重要协会的支持。

2.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推动力

美国先进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对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具体可归纳为几点。

(1) 形成了有利于产业集聚的科学氛围和创新环境。

在美国, 几乎所有的高新技术孵化器或者是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都位于著名的大学和研究所附近, 可以更便捷地获得技术与人才支撑。如在圣地亚哥, 辉瑞、强生、先灵葆雅、施贵宝等世界著名的生物制药巨头的研发中心自发地汇集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附近, 形成了全球著名的生物谷。新泽西州是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家乡, 具有发明创新的优良传统, 在生物科技、医药技术领域有百年发展基础, 拥有普林斯顿大学等著名高校, 正是具有这些生物医药发展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促使世界500强医药企业纷纷落户新泽西。

(2) 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政府通过加大投入、引导创新、提供培训和给予税收优惠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来加速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在生命科学领域所投入的经费从1998年的130亿美元猛增到2005年的279亿美元, 占美国非国防研究预算支出的比重由32%提高到了49%, 在联邦政府的研究预算中仅次于军事科技。各州也纷纷加大投入, 鼓励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如:加州设立了30亿美元的州基金, 马州2008年首次拨款10亿美元, 新州即将出台“产业振兴计划”。各州政府十分注重鼓励创新, 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州政府所划拨的资金。如新泽西州科委明确规定每年4000万美元科研资金中的60%用于支持干细胞研究, 引领了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方向, 也为未来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政府在培育创新型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不单纯追求利润增长, 更关注企业能否为给本地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如:加州在支持Amgen公司过程中, 就明确规定有一部分资金用于公司员工招聘和培训;马州每年有1000万美元资金用于人力资源培训;为了吸引优秀人才到中小型生物技术企业工作, 新泽西科委专门设立了人才基金, 为他们提供良好薪酬待遇。各地都制订了非常详细的产业政策, 特别是在税率调整、员工培训以及鼓励工业废弃地利用等方面, 来鼓励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扩大就业。

(3) 行业协会助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美国经贸局、科委等政府管理部门不仅人手少 (一般不到10人) , 而且职能也非常有限, 主要是为本地企业提供服务, 这是典型的“小政府、大服务”的作法。但行业协会则功能比较健全, 并具有制订行业规范、招商引资、帮助企业向政府要政策、扩展国内外市场等多种功能, 如新泽西生物技术协会、圣地亚哥生物技术协会都对当地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4) 建立高效率、高水平运行的技术转移体系。

美国大学普遍设有技术转移办公室、大学科技园。各个技术转移机构充分掌握了市场和企业的需求, 对所需的转让专利和技术的价值进行科学评估, 在此基础上寻求合适的企业进行技术转移。一系列的程序和过程都是在技术转移专业咨询委员会组织高水平的专家、律师和企业家共同参与下进行的, 因此大学科研成果转移的能力强, 技术转化的时间快, 技术转移机构也能获得很高的利润。例如:在波士顿地区, 很多中小企业就充分利用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等的科研成果, 形成了生物制药高科技产业集聚区。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技术转移办公室只有30名工作人员, 一年的运行经费200万~300万美元, 而年纯利润超过2000万美元。江苏省具有优厚的科教资源, 这种企业与科研院所双赢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方式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5) 研发资金投入以企业为主体。

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一个新药从研发到上市一般历时12~15年, 至少要投入10亿~12亿美元。在美国, 政府的投入主要用于引导技术创新, 培育成长型中小企业, 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大幅度增加投入。通过政府先期投入, 降低投资风险, 引导风险资本积极发展。近年来, 全球每年推出约25~30个创新药物, 其中70%~80%是美国研发成功的。如:辉瑞公司一年投入研发经费为74亿美元, 大大超过我国所有制药企业研发经费的总和。辉瑞通过与高校合作, 获得基础研究成果;与公司企业合作, 购买中间产品;与医院合作, 开展临床试验。此外, 辉瑞还创办孵化器, 为其提供平台和资金, 优先获取孵化成果并寻求风险投资资金。辉瑞公司相当数量的研发新药都成为重磅炮弹, 有8种药品全球年销量超过10亿美元, 其中, 用于治疗高血脂症的立普妥年销售额达130亿美元, 男科治疗药物万艾可年销售额达60亿美元左右。而我国制药企业目前以仿制药为主, 往往一个药物有上百家企业仿制生产, 竞相压价, 打价格战, 没有资金搞研发。

(6) 不断创新新药研发模式。

随着新药研发成本的不断提高, 大型跨国制药企业不断创新研发模式以提高效率, 降低风险和成本。如辉瑞公司正在将兵团整体研发模式调整为单元研发模式, 可形象地称为游击队作战。该公司设立了多个研发中心, 如波士顿研发中心主要研究小分子干扰RNA技术, 同时与世界各地具有不同优势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密切合作, 其中也包括我国的北大、南大、大连化物所等单位。利用合作单位的资源优势和技术特长重点研究某项技术或药物, 在此基础上利用辉瑞强大的综合研发能力, 快速推进新药的开发。这种模式具有多种优势, 一是抢占关键技术制高点, 二是大大降低研发风险, 三是充分利用全球优势为己服务。这种兵团加游击队的新研发模式, 对江苏建立创新药物研发体系, 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7) 利用先进的生物医药手段改造传统的医药产业。

Celgene公司在新泽西州经济发展局的孵化下, 采用低风险策略, 对已有明确疗效的药物进行战略性二次开发, 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益, 成为全美最典型的高成长型生物医药企业。如:该公司对治疗妇女妊娠综合症的药物“反应停”进行二次开发, 研发用于治疗白血病的新药, 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这种低风险、低成本、见效快的开发模式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3. 加快江苏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思考

这次美国之行时间不长但收获颇丰, 除了美国许多学术成果值得我们学习之外, 在科学研究方向的制定和科技管理方面也有许多地方值得借鉴。针对江苏省情, 结合考察的收获和体会, 对大力发展江苏生物医药产业进行深入思考, 提出如下建议。

(1) 加大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投入。

近年来, 美国政府及各州纷纷加大了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投入, 尤其关注于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和生物医药孵化器的建设。江苏要把握全球生物医药发展机遇, 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危机, 必须加大政府专项资金投入, 加速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推进江苏经济转型升级, 抢占新一轮发展先机。

(2) 加强园区功能规划和专业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对美国三大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考察, 深切体会在专业园区建设过程中要特别强调管理队伍的建设, 除高水平的管理专家外, 还需要建立一支高层次技术专家队伍, 共同谋划园区的规划和发展。同时, 在园区或产业带的建设过程中, 要结合本地实际和产业基础, 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 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形态, 以此建设在全国有显著影响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基地, 构建具有江苏地方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形成江苏生物医药产业快速成长、集聚与壮大的态势。

(3) 进一步完善技术转移体系。

与美国相比, 国内的高校、研究院所科研成果转化的综合能力相对较低, 转化率不到5%。江苏省产学研展示洽谈会、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已经为江苏搭建了很好的技术转移平台, 今后要针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 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高层次国际生物医药产学研交流活动, 如中美生物医药论坛、江苏省生物医药大会等, 来进一步完善技术转移体系, 更好地搭建成果转化平台, 将技术转移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国际化, 帮助生物医药骨干企业吸引国内外先进技术向江苏转移, 促进江苏生物医药企业与国际接轨, 为生物医药产业规划的实施提供可靠保障。

(4) 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江苏95%以上的药物是仿制药, 且产品趋同, 与跨国医药公司的实力悬殊, 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产品少。有关部门要大力组织生物医药骨干企业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 通过建立企业研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 加快对重大核心技术的攻关及产业化,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使江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医药大省和医药强省。

(5) 完善风险投资介入机制, 形成多元化投入模式。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活跃的研发氛围和高效的成果转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风险投资基金的早期介入。遵循生物医药高风险性的产业成长规律, 通过政府先期的科技投入, 降低投资风险, 增强投资信心。引导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加大对具有高成长性的生物医药产业的早期投入, 同时充分吸引社会各方面资金的同步介入, 积极鼓励企业成为投入主体,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为主、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生物医药产业的投入模式, 为江苏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资金供给环境。

(6) 加快引进海内外生物医药领军人物和杰出人才。

江苏生物医药产业要实现跨越发展的目标, 任务十分艰巨, 关键是人才, 必须开拓人才引进思路, 完善人才引进模式, 进一步加快海内外高层次领军人物和杰出人才的引进工作。此次考察中很多生物医药高层次人才都有回国服务的愿望, 但由于诸多原因, 他们在近期内无法全职回国工作, 因此采取更加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 如来去自由的“海鸥”模式, 可能更利于这部分人才为我所用。

(编辑王遐)

摘要:联系当今美国生物医药的产业模式与产业布局, 深度分析推动美国生物医药产业高速发展的多重因素, 结合江苏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提出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为江苏未来产业进行前瞻性部署提供参考。

上一篇:勤劳等于智慧作文900字下一篇:科学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