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论文

2025-01-11

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论文(精选12篇)

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论文 篇1

摘要:发展气象服务事业的坚实基础就是优秀的气象服务人才。只有使气象人才与当地气象业务和服务相适应, 提升气象科技和人才队伍的支撑能力, 才能提高气象服务水平, 加快推进气象服务现代化。

关键词:气象服务,气象人才,人才结构,队伍建设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在中国气象局部分直属单位人才工作座谈会上指出, 要加强调查研究, 深入认识和分析现有人才队伍的特点, 不断完善人才的培养和评价机制, 让人才成为气象业务、科研和服务的有力支撑。气象人才与当地气象业务和服务的适应性也是目前阻碍气象服务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各地气象部门人才队伍情况不同, 甚至有些部门之间差异较大。本文仅就内蒙古气象服务中西人员队伍状况作了调查和分析, 总结得出的一些结论和推断不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1 气象服务现状和人员状况

1.1 服务现状

内蒙古地区的气象服务体系主要包含专业气象服务、网站气象服务、影视气象服务、声讯气象服务、气象科技服务、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气象服务等, 可利用电视、网络、报纸、手机气象短信、手机WAP、12121蒙汉双语平台、气象服务热线400-6000-121、电台广播、电子显示屏、预警收音机、农村大喇叭等多种公共媒介资源开展全方位集合的、立体的气象服务。

1.2 人员状况

专业技术结构:内蒙古气象服务中心编制71人, 截至2014-12有正式职工73人, 在职职工中具有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19人, 占总职工人数的26.0%;具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4人, 占总职工人数的46.7%;具备初级及以下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0人, 占总职工人数的27.4%.从岗位分布看, 专业气象服务10人, 公众气象服务30人, 从事预警信息发布25人, 其他23人。

学历结构:按全日制教育学历统计, 服务中心在职人员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下学历人员11人, 占全体在职人数的15.1%;本科学历49人, 占总职工人数的67.1%;硕士12人、博士1人, 分别占总职工人数的16.4%和1.4%。按大气科学及其相关专业学历统计, 全中心在职人员本科26人, 占总职工人数的35.6%;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3人, 占总职工人数的17.8%.

人员年龄结构:内蒙古气象服务中心在职人员男职工35人, 女职工38人, 平均年龄为40.7岁。30岁以下11人, 占总职工人数的15.1%, 30~39岁21人, 占总职工人数的28.8%, 40~49岁21人, 占总职工人数的28.8%, 50岁以上20人, 占总职工人数的27.4%.

因业务需要, 有外聘人员23人, 大专以上学历20人, 占总外聘总人员的87%, 主要从事气象影视服务、网站服务、声讯气象服务和后勤服务等工作。

2 人员现实需求和存在的问题

按照中心《以服务型业务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 (2014—2020) 》, 到2020年, 全面建成集约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的公众气象和专业气象服务业务现代化体系, 实现气象预警信息全覆盖;公众气象服务信息覆盖率达到90%以上, 满意度达到86%以上, 专业气象服务成熟度达到90%;风能、太阳能等领域达到同期国内省级领先水平, 整体实力达到西部领先水平, 进入全国省级先进行列。仅从现有人员数量与工作岗位需求分析看, 服务中心存在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的现象。

导致这一现状主要是由于中心的人才队伍建设意识不强, 对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提升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视程度不够, 缺乏管理使用和激励人才成长的长效运行机制, 尚未形成科学的评价、奖励体系和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竞争奖励机制。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依然存在, 干好干坏一个样, 甚至干与不干一个样的计划经济色彩依然存在。这些问题造成部分职工在学习和工作上安于现状、进取心不强, 缺乏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 由此影响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更缺少人才成长的氛围和土壤, 甚至个别人在工作上相互推诿, 在待遇和职务上相互攀比, 互相抱怨、互不服气。这既影响了团结协作, 也影响了工作和事业发展, 还严重影响了人才成长和队伍素质的提升。

3 关于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引进与培养相结合, 加强高层次人才、骨干人才和一线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养, 着重加强对年轻科研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在积极选派人员参加中国气象局组织的培训的同时, 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单位的合作, 通过开展项目的合作和研究, 着重提高业务骨干的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依托科研项目和业务开发, 建立业务和科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有计划地引进相关高层次专业人才, 以充实气象服务队伍, 力争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专业配套、素质优良的业务骨干队伍, 并保证队伍的稳定性。

打造中心专业技术过硬、具有竞争实力的创新团队, 培养有影响力的专业气象领域领军人才, 增加骨干力量, 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培养, 选拔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针对不同行业领域, 建立青年人才梯队和专业技术攻关小组, 在特色领域形成一两个在全国气象系统有一定学术影响的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积极探索通过团队建设培养人才的模式, 搭建平台, 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和合作机制;建立健全重公平、重业绩, 向优秀人才、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制度, 继续完善岗位动态管理办法, 实现对团队业绩的科学评价。

人才工作是一场持久战, 气象人才工作要具有前瞻性, 要有规划地做好各项人才工作, 进一步做好人才结构和人才问题的持续动态分析以及人才相关政策的分析, 做好人才的引进、定位工作, 增强人才凝聚力;加强人才工作规律性和人才培养措施及机制的总结分析, 各直属单位要结合实际工作情况, 研究和制订本单位的人才培养方案, 采取可行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博, 周显信.复合型气象人才培养与体系建设研究[J].陕西气象, 2013 (1) :50-52.

[2]麻碧华.近20年来丽水气象人才队伍结构变化及问题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 2013 (3) :328-329.

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论文 篇2

——寻觅内蒙古大草原的绿色源泉

提起内蒙古大草原,人们总会不自觉的想起那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古歌谣。从此,在人们的心中,青青草原就成了内蒙古的代名词。

而当我们放身于这片绿的外沿时,望着这片大草原,鲜碧如画,一望无际,我们难免会发出一声疑问,这样的绿是源自何方呢?经我们调查了解到,内蒙古大草原的形成不仅得益于天然的气候、地质地理等条件,还包括当地居民传统的生活习惯。

从气候方面看:

首先,内蒙古大草原所处纬度位置较高,主要位于北纬40—45度之间,所以内蒙古大草原日照充分,并且全年的太阳辐射量从内蒙古的东北方向逐渐向西南方向递增,在这种条件下,内蒙古年平均日照时数基本在3400小时以上。而充足的日照,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更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充足的日照,更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特别适合独特的饲草类的植物,尤其是羊草、野黑麦、黄花苜蓿、野豌豆、野车轴草等禾本和豆科牧草,是著名的优良牧草,富有奶牛、牧羊等牲畜所需的营养物质,这肥美的草原,孕育出丰富的畜种资源,在大草原上形成了一条丰富自然的植被食物链。

其次,内蒙古大草原的气温年际变化非常显著,大部地区的气温的极差普遍为65℃-85℃,而气温日较差年为13℃-16℃,是我国气

温极差与日较差全国最大的地区,而且内蒙古大草原昼夜温差大,海拔高以及高寒的气候,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有利于草原植物糖分的储存,干物质的凝结,能够让草原植物生长得更绿,更加茂盛。

从地理位置方面看:

内蒙古大草原海拔虽然高达1000多米,但是地势起伏微缓,土壤肥沃,光热水资源都非常的充足,非常适宜禾本科、菊科的生长,从而造就了广袤无垠的内蒙古大草原。

当地传承的生活习惯:

最初当人们提及内蒙古大草原,附带着总会有草原上的牛羊群、草原上的白带(河流)、草原上放牧的牧民等等,此类无不成为青青草原上一大靓丽的风景,为什么这些都与“草原”二字紧紧联系在一起,原因是内蒙古牧民都知道回归自然,让自己的衣、食、住、行都和谐适应当地自然环境。也可以说这片绿是源于这些牧民的细心呵护下成长的。

另外,内蒙古大草原是国家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内蒙古大草原所赋予当地居民的经济价值就是这一望无际的青青草原,富有奶牛、牧羊等牲畜所需的营养物质,肥美的草原,孕育出丰富的畜种资源,据数据显示,内蒙古草原相当辽阔,总面积占全国国土很大一部分,其中有效的天然牧场面积也十分广阔,是我国最大的草场和天然牧场。

乌兰夫与内蒙古的草原建设 篇3

[关键词]:乌兰夫 草原建设 内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畜牧业仍然占主导地位。乌兰夫主持内蒙古工作二十余年,对畜牧业的发展颇为关注,他的畜牧经济思想主要包括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草原建设、科教兴牧和各行各业相互支援、共同发展等理论,内容极为丰富。本文仅就乌兰夫对内蒙古草原建设方面的研究作一探讨。

畜牧经济具有很大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很容易受到水草、雨雪和疫病等因素的制约而遭到破坏,因此,“加强基本建设,是畜牧业稳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个基础条件。” 乌兰夫针对于制约畜牧业发展的这些因素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应该加强以草原建设为中心的牧区基本建设。牲畜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物质基础是草原,畜牧业生产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草原。“内蒙古草场,从大兴安岭至达后延海,绵亘二千余公里,面积有八十八万多平方公里,占自治区总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约占全国总草场面积的四分之一,居全国四大牧区之首。” 内蒙古有优良的五大牧场,如锡林郭勒草原、呼伦贝尔草原、鄂尔多斯草原、乌兰察布草原、科尔沁草原,发展畜牧业生产可谓得天独厚。保护和利用好天然牧场对发展畜牧业的作用事不可低估的,然而一旦这种天然资源被过度利用和出现畜草不平衡时,草原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乌兰夫关于草原建设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相当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保护牧场,禁止开荒。从晚清王朝开始,经过北洋政府到国民党政府,大规模的开垦蒙地浪潮使内蒙古的草原和天然牧场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到新中国建立时,内蒙古的草原沙化、退化问题和畜草矛盾已经相当严重。乌兰夫吸取了过去滥垦滥牧的经验教训,针对于草原不断恶化的现状,尤其是半农半牧地区的滥垦滥牧现象,提出了“保护牧场,禁止开荒”的政策,这是考虑到了草原的可更新性而做出的科学决策,所谓可更新性就是指草原的生产潜力在合理利用和开发的过程当中,不断地得到更新,能够持续的利用和恢复发展。建国后,内蒙古畜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牲畜的数量迅速猛增,与此同时,由于过度放牧、肆意开荒和畜草比例不平衡等原因导致了草原恶化的结果,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半农半牧地区,乌兰夫对半农半牧区如何解决牧矛盾和开荒问题颇为关注,有精辟的论述:“(1)如果土地条件发展农业无前途,就采取措施慢慢发展牧业,不再扩大农田,随着群众农业收入减少,就会自然减少农田面积,不可采取强迫命令办法。(2)在农业无大前途,牲畜又少的地区,要长期发展,但也要划定农场、牧场面积,并应注意研究在此种地区农田牧草轮种问题,最好使轮种地不要成为沙荒。(3)在农牧两种生产都占很重要地位,农牧两种经济又都可发展的地区,可把农田牧场固定起来,并可试种苜蓿,实行农田牧草轮种制度。” 在“保护牧场,禁止开荒”的政策指导下,既保护了牧场,限制了开荒,又解决了农牧矛盾和民族矛盾。有些干部有“重农轻牧”思想,在半农半牧区或牧区到处开荒,乌兰夫批评道:“久而久之牧场会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但又不能尽成良田,对生产和生活都是有害的。” 再比如,“1960年,中央农垦部的一支机耕队伍,在呼伦贝尔盟大兴安岭以北牧业区开垦十多万公顷草原,其中:不适宜种植的沙地2万多公顷,牧场和打草场9万多公顷。这种盲目垦殖对当地畜牧业的不良影响是巨大的,乌兰夫理所当然地表示了异议。”

第二,改良水草。水是生命之源,有水的地方就会有草,有草的地方才会有牲畜,改良水草是草原建设的首要任务。内蒙古地区虽然拥有辽阔的草牧场,但是干旱草原和半干旱草原占有很大比重,缺水草原有日益增加的趋势,极大地限制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乌兰夫明晰改良水草与发展畜牧业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草原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没有水草当然就谈不上发展畜牧业生产。” 因此,他十分注重改良水草和改善缺水草原的状况。他在1947年《在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上的政治报告》中就强调:“在畜牧区,则应改善饲养方面,提倡打井、贮草。” 建国后,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和牲畜数量成倍的增长,草原出现了由于过度放牧和畜草矛盾导致的沙化退化等现象,乌兰夫主张:“人民政府全力保护草原,改良水草,提倡储藏冬草,并防治畜疫。” 1963年,他在全国牧业区工作会议上说道“加强草原建设,解决水草问题。就成了首先要研究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水的问题是缺水地区的中心问题。有关地区的党委和政府,必须把草原建设问题、水草问题,作为发展畜牧业生产中的主要问题,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乌兰夫在充分认识改良水草的必要性之后,就把建设草原和改良水草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完成。具体实施了以下几种措施:其一,发展牧区水利建设。发展农业离不开水利建设,发展畜牧业也离不开水利建设。“内蒙古有缺水草原二十多万平方公里,只要解决了水的问题,就可以增加成千万头牲畜” 。在牧区兴修水利、打井开渠,不但可以保障牲畜的水草供应和饲草基地的建设,还可以防风固沙,有利于草原的恢复和发展。其二,植树造林,改造沙漠。内蒙古境内的沙漠横贯东西,西部阿拉善盟的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沙漠,鄂尔多斯北部的库布齐沙漠和南部的毛乌素沙地,中部锡林郭勒盟南部的浑善达克沙地,东部通辽境内的科尔沁沙地以及呼伦贝尔盟的呼伦贝尔沙地等。这些沙漠每年吞噬着数以万计的良田和草牧场,严重地威胁着牧民的生存环境和畜牧经济的发展。乌兰夫主张要把“改造沙漠与发展畜牧业相结合,与发展农业和林业相结合;由近及远,先易后难。” “实现改造沙漠的宏伟规划,要把种草种树、保护现有的植被综合利用三者结合起来。在流沙和固定沙丘上种草种树,引水灌沙是改造沙漠的最基本的方法和最重要的措施。保护沙漠地区现有的植被不再遭受破坏,也应该列为带有方针性的基本措施。”运用封沙育林育草的方法,循序渐进地来改造沙漠,“把沙漠改造为林牧基地” 。其三,解决饲草、饲料问题。乌兰夫认为,解决草的问题,首先要合理利用天然草牧场,逐步进行划区轮牧,建立草料基地。“同时建立巩固的人工饲料基地,种植牧草,种植饲料,逐步改变完全依赖天然草原的现状。” 在充分利用天然草牧场的基础上,适当地建立人工饲料基地,就可以摆脱过去那种完全依赖自然的生产状态,就可以保证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第三,提倡定居游牧,建立饲料基地。历史上,蒙古民族长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但是随着大规模地移民垦荒,蒙古民族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格局被逐渐被打破,草牧场面积逐渐减少,畜草矛盾日益突出,草原状况逐渐恶化。解放后,为了改变这种不利于草原建设的恶性循环,乌兰夫经过实际调查和研究决定,提倡在广大的牧区定居游牧。他提出定居游牧并不是毫无根据和盲目决定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科学决策。他曾经这样分析道:“从牧业的远景看,游牧牧业是要逐步转为定牧的。但今天看起来,由于我们主要的还是利用天然草场放牧,定牧与游牧各有好处,各有缺点。定牧对于人旺这一点来说是有好处的,由于已经定居,家庭的保暖设备等自然会比较好些,老弱病人及小孩子也不再跟着牲畜的游牧游动了。但定牧对于牲畜发展与繁殖上极为不利。因为天然牧场的产草量是有其一定限度的,牲畜常年在牧民定居的周围放牧,就使得草量逐年减少,草质逐年降低,家畜传染病菌也逐年增多。” 辩证地分析了定居游牧的优点和缺点,优点主要是有利于牧民人口的增加、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牧区村镇的形成,缺点主要是容易导致畜草不平衡、牲畜繁殖能力下降、疫病的增多和草原的破坏,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科学地估计了畜牧业发展的前景是定居游牧,这为以后牧区集市、小城镇和中小城市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乌兰夫多次提到畜牧业不同于其它行业,具有脆弱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实行定居游牧,必须得保证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保证牲畜的继续增长,饲草、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关键,如何解决草料短缺这一难题便摆在了乌兰夫等人的面前。他借鉴国外发展畜牧业的经验,坚持一切从内蒙古实际出发的原则,主张建立饲料基地和国营牧场,在牧区逐渐实行以舍饲为主的饲养方式,把互助合作和定居游牧有机的结合起来。首先是建立饲料基地。乌兰夫反复强调要解决畜牧业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就必须建立巩固的饲料基地和草牧场,解决了粮、草和蔬菜等基本维持生存资料之后,牧民就可以在基地和草牧场附近定居下来,因此“建立饲料基地是改变的牧业经济脆弱性的根本办法” 。1957年在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十周年之际,他提到,“为了保证畜牧业生产比较稳定的发展,以畜牧业生产互助合作为基础,推行了定居游牧,重点开辟了入工饲料基地,建设了冬春营地,推广了新式打搂草工具,这些工作现在都已获得初步成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证明了这种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后来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乌兰夫又强调:“人工饲料基地是使畜牧业生产免受自然灾害,稳定发展的关键措施,在合作社中必须积极推广。” 其次是建立国营牧场。随着畜牧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的加剧,在牧区建立国营牧场已经十分必要。发展国营牧场,可以起典型示范的作用,“不仅增加了社会主义因素,而且对解决牧区劳力不足问题有重要意义。” 既顺应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趋势,又可派遣大量的蒙汉人民从事生产建设,解决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再次,提倡舍饲为主的饲养方式。在牧区、半农半牧区或者农业区建立圈棚,又有饲草料的供应,“就可以抵御年年给畜牧业带来极大危害的风雪灾害,畜牧业就可以比较稳定地发展。” 既抵御了风雪灾害,又缓解了畜草矛盾对草原构成的压力,还有利于牧民定居游牧政策的推广。“定居游牧是使牧区不稳定的游牧经济向现代化的、科学的、稳定的畜牧业经济过渡,逐步改变牧区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

在以草原建设为中心的牧区基本建设中,乌兰夫还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观点和方案,对当时草原的恢复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对内蒙古的草原建设方面的研究,对今天畜牧业的发展和草原建设仍然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吴海山:《乌兰夫发展畜牧业思想探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内蒙古自治区概况》编写组:《内蒙古自治区概况》,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第一版,第11页。

《乌兰夫文选》(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第262页。

《乌兰夫文选》(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第170页。

张文桂:《乌兰夫与草原建设》,《档案与社会》2003年第5期。

《乌兰夫文选》(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 第184页。

《乌兰夫文选》(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第57页。

《中国共产党在解决民族问题上的成就》,《内蒙古日报》1952年9月27日。

《乌兰夫文选》(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 第184页。

《乌兰夫文选》(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第491页。

乌兰夫革命史料编研室编:《乌兰夫论牧区工作》,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10月第一版,第162页。

《乌兰夫文选》(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第499页。

《乌兰夫文选》(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 第7页。

《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的恢复发展及经验》,《内蒙古日报》1953年1月1日第三版。

乌兰夫革命史料编研室编:《乌兰夫论牧区工作》,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10月第一版,第139页。

《十年来的内蒙古——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十周年而作》,《内蒙古日报》1957年4月30日。

《乌兰夫文选》(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第488页。

《乌兰夫文选》(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第287页。

《乌兰夫文选》(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 第9页。

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论文 篇4

适应范围:气管炎、肺炎、肝胆疾病、哮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低血压、贫血、脑血栓、脑梗塞、脑血管硬化、半身不遂、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绞痛、心律不齐、头晕、头疼、失眠健忘、座疮、黄褐斑、老年斑、耳鸣、乳腺疾病、妇科、前列腺、便秘、内分泌失调、神经衰弱、肾病、肠胃病、更年期综合症等各种疑难杂症1到3 次见效。 还适用各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跌打老旧伤、腰肌劳损、股骨头坏死和产后风引起的各病症, 基本上一次止痛。 患者是抬着进来, 走着出去。 小儿肺炎、气管炎、扁桃腺炎、腹泻3 到6 次见效。

为了验证效果我们可以上门培训, 如果没有真技术敢上门培训吗? 再就是亲自过来了解, 只有特效的疗法病人才多, 病人少敢说特效吗? 外用不内服、不发泡、不膏药、不用任何针、不损伤皮肤, 标本兼治, 不同于市场上任何一种传统疗法。

地址: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21 团7 连

就诊地址: 临河新汽车站巴运商业广场6 号楼401- 411

电话:15504888989邮箱:sw zd008@126.com

内蒙古大草原的导游词 篇5

大家好!

我是这次旅行导游杨xx,你们可以叫我小杨。

大家都知道内蒙古大草原是多么的美丽!说到如今,今天我们一家人就来到了大草原!

嗬――好壮观的景色,使我留连忘返,回味无穷!好壮观的景色,好美丽的草原,他是那样地广阔,成群接队的小羊羔在草原上嬉戏着`玩闹着`“说说笑笑,”的象一群调皮的小孩一样,多可爱呀!中午,那里的主人邀请我们吃饭,中午的太阳,十分红,而且又大又圆,金灿灿的阳光在云层中闪闪风光,好美丽呀!

接着,我们的眼角又慢慢的转到了赛马场上,到了那里有许多人围在场边,为自己的亲人或伙伴而喝彩,说着我们从拥挤的人群中挤了进去。啊――好壮观的地方啊!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开始”一声洪亮的叫声从裁判员的口中大声的说了出来,一匹匹奔驰的骏马在草原上飞奔着,在那一瞬间,奇迹出现了,一位英俊潇洒的小伙子以1分33秒的时间骑着自己心爱的骏马,观众的尖叫声和欢呼声回荡在草原。

下午过去了,接着我们又迎来了一个美好的晚上!我们和那里的主人一起吃丰盛的晚餐,吃过晚饭,那里的主人和我们一起拿着火把游行,接着成群接队的人都那着火把跑来了,从上面看,一把把火焰,就象许多的小星星,闪闪耀耀的,绘制成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真是美丽极了!游行完以后,人们把所有的火把放在一堆,突然,一道美丽的火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所有的的人都围在火焰周围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唱着,跳着大草原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火花照在人们的脸上,好红好红,象一盏盏明亮的灯笼一样,那时多么的美丽!

站在这片欢乐的海洋里,我仿佛就是这里的主人一样,带着那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一起欣赏着这片美景,我敢保证,远道而来的客人一定会对这里的一切赞不决口,留恋忘返的,到现在我回想起今天一天做的事情和看到的事物,是多么的兴奋,多么的激动!特别是晚上的游行活动最让我不能忘记,还有那些英俊的小伙子,美丽有善良的姑娘!

最美的时节遇见你 内蒙古大草原 篇6

这是我曾经无数次梦到过的场景,此刻是梦中的一切再现了么

一直都觉得最好的景色不在景区,而是在路上,此次草原之行更加印证了这个观点,一行人、四辆车浩浩荡荡从北京出发,直奔赤峰原而去。虽然路途中从不晕车的我吐了个一塌糊涂,但是到达草原后,看着窗外绿油油的大地和随风摇曳的小花,心情大好,各种晕车反应也神奇消失。

自驾游的好处是景色优美的地方可以随时停车拍摄、玩耍,路边的景色太美,让我时时都有大叫“停车”的欲望,当地的朋友笑着让我“淡定、再淡定”,但还是终于在经过一片鲜花满地,牛羊成群的草地的时候忍不住了,大叫着停下车,抓起相机飞快地冲下去。

说来也怪,那草地上开满了我最爱的淡紫色小花、温顺的牛儿安安静静的吃草,还有一群小牛犊懒洋洋地卧在草地上,见我靠近,便好奇地打量,似乎在辨别我是否有敌意,他们是不是需要起身逃跑。远远地,牧牛人赶着三只牛慢慢走来,三只牛儿按体型大小一字排开,连步伐都一致,仿佛爸爸、妈妈和宝宝一家三口在慢悠悠地散步,安静和谐的画面差点让我掉下泪来。

牧牛人走近了,热情的邀请我们去他的帐篷里喝酒聊天,黝黑的皮肤、爽朗的笑容让人不忍拒绝,可惜我们只是路过,停留的时间有限。

四仰八叉地躺在草地上,淑女形象全无,身边随风摇曳着不知名的小花,微风送来她淡淡的香气,萦绕在身边;阳光正好,暖暖地照在身上;远处的牛儿间或低叫一声,向我传递信息;那一刻我心里真有说不出来的轻松与喜悦,亦有些恍惚,这是我曾经无数次梦到过的场景,此刻是梦中的一切再现了么?那就让时光就此停留于此吧,留我在梦境成真的时光里独自享受,留我在这天地自然之间静静变老。

我们去时,主人家的两位女儿刚刚出嫁,婚礼就在同一天

去草原,如果没有机会去牧民家做客,不能喝到牧民家浓郁的奶茶、吃到香甜可口的炸果子,那是十分遗憾的。于是在从达里诺尔湖回赤峰的路上,我们到了当地朋友的家里,朋友家的房子建在贡格尔草原深处,房子周围还有自家的小菜园以及一条活泼好动、热情好客的狗狗。

贡格尔草原,水草丰美,风光秀丽,数条河流牵沿串泊,春天,野花点点,丹顶鹤、白天鹅、大雁等候鸟大批集合在此。夏天,碧草连天,湖泊水碧。秋天,墨绿的蘑菇圈遍布原野。冬天,原野茫茫,一片银白,所以我们笑称朋友住在这么漂亮的地方,过的是神仙般的日子。

我们去时,主人二哥家的两位女儿刚刚出嫁,婚礼就在同一天,鲜艳的大红“喜”字让家里还保留着浓浓的喜气。看着两位新人身着蒙古传统服饰在鲜花开遍的草地上举行婚礼的照片,心里那个羡慕啊,草原儿女的豪爽与洒脱、幸福与甜蜜自是我等外人只能羡慕的。

淡远的传说中,是否有一处是你魂牵梦绕之地?随风摇曳的淡紫色花朵、随大地起伏的绿油油青草、随天空延伸的朵朵白云、随牧马人脚步行走的牛羊成群,粗犷又细腻的风情让人沉醉,这里就是我的梦中故乡!离开那已被世俗的喧嚣所淹没的风景吧,跟我一起来这里!

TIPS

交通:

1.北京—京承高速—滦平—转101国道到围场—走县道到赤峰

2.北京—京承高速—承赤高速—赤峰

3.北京—京承高速—承德—围场—塞罕坝—乌兰布统(此路线不推荐,过路费太高)

美食:

烤羊腿、秘制牛头肉、奶皮子、手把肉、华子鱼、奶茶。

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论文 篇7

适应范围:气管炎、肺炎、肝胆疾病、哮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低血压、贫血、脑血栓、脑梗塞、脑血管硬化、半身不遂、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绞痛、心律不齐、头晕、头疼、失眠健忘、座疮、黄褐斑、老年斑、耳鸣、乳腺疾病、妇科、前列腺、便秘、内分泌失调、神经衰弱、肾病、肠胃病、更年期综合症等各种疑难杂症1 到3 次见效。 还适用各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跌打老旧伤、腰肌劳损、股骨头坏死和产后风引起的各病症, 基本上一次止痛。 腰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各类型颈椎病快者3 天见效, 患者是抬着进来, 走着出去。 小儿肺炎、气管炎、扁桃腺炎、腹泻3 到6 次见效。

为了验证效果我们可以上门培训, 如果没有真技术敢上门培训吗?再就是亲自过来了解, 只有效果的疗法病人才多, 规模小病人少敢说效果吗?外用不内服、不发泡、不膏药、不用任何针、不损伤皮肤, 标本兼治, 不同于市场上传统疗法。

电话:15504888989 QQ:1657078424 (空间有图片)

浅谈草原珍珠——蒙古包 篇8

首先当然是蒙古包的由来和特点,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穹庐或毡帐逐渐被蒙古包代替。蒙古包呈圆形尖顶,顶上和四周以一至两层厚毡覆盖。普通蒙古包,顶高100-150尺,围墙高约50尺左右,包门朝南或东南开。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600多人;小者可以容纳20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搭建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蒙古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便可以开始按照圈的大小搭建。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毡、绳带三大部分组成。而架木包括套瑙、乌尼、哈那和门槛。苫毡由顶毡、顶棚、围毡、外罩、毡门、毡门头、毡墙根、毡幕等组成。绳带则主要指围绳和压绳。

在亲身体验在蒙古包留宿之后,也对蒙古包的特点也有些自己的理解和体会。首先,是蒙古包的内部空间很大。虽然在外面看起来蒙古包外形并不大,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可观,由此带来了采光好,室内空气流通顺畅等一系列特点。其次,由于毡房的材料特殊性,所以在包内的感觉并非外观那样“单薄”。草原的秋风虽然清爽,可是却很凉,风力也很大,而蒙古包可以有效地阻挡住这股凉意。最后,别致的建筑形象,以及考究并充满民族风情的内部装饰,都让我深深陶醉其中。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蒙古包作为我国的传统民居,建筑节能的标准以及可行的措施尤为引人深思。蒙古包的建筑节能设计与其他建筑不同,它是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的,地域性、民族性,成为蒙古包建筑节能设计的主题。节能建筑最大的障碍在于建筑成本的投入。然而中国传统民居的设计和用料却可以给建筑师以无穷的启示。就蒙古包而言,厚厚的毡帐,传统的建筑构造方式,都是可以开发和利用的契机。目前,我国节能标准的计算往往通过单纯的传热系数,对墙体、屋面、门、窗的传热量得出后按传热面积进行加权系数计算,可以得出住宅的平均传热系数和单位面积的耗热量。可是,单纯的引进数字化节能标准还不足以说明节能效果。特别是传统民居建筑中对人体舒适程度的测定就没有具体的数字化标准,可不管怎么说,天人合一,就是传统民居的精髓和至高境界了。

蒙古包,作为蒙古族的特色民居,结合了方便、简约、灵活等特点于一身,不单反应了蒙古族的游牧特点,而且还体现着蒙古族的宇宙观和价值观,并且,也是展现其宗教观念和信仰的空间。可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进步,蒙古包也已随着游牧文化的没落而渐渐衰退。但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它所突显出的审美观念、礼仪原则、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开拓精神等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作为一个民族的族徽,蒙古包建筑不仅是生活技术的建构,也是文化意义的建构,它依然具有无法估量的意义和影响。

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论文 篇9

多次出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中医药论坛会特邀嘉宾;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卫生部首届中国医药卫生发展大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届全国中医院院长大会特邀嘉宾;并在人民大会堂与卫生部部长张文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全国政协副主席郝建秀、王文元、张怀西等国家领导合影留念;

一、治疗颈腰腿痛原理和方法:

不打针、不吃药。可同时治疗多人。而按摩、推拿、针灸、理疗等技术当时可以缓解, 只能起到舒筋活血通络的作用;内服布络芬、去痛片、强的松等激素或非激素药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久服导致血液病、胃肠、肝功能损害且复发率高等;传统的硬膏药存在贴敷时间长, 过敏等特点;注射和针刀疗法只能起到病症暂时缓解作用, 仅仅是长效麻醉;手术治疗法, 虽有治愈快的特点, 但对患者身体有一定的要求。危害往往使医生和病人都心有余悸, 引起的高位截瘫的病例使很多医院拒绝做颈椎骨质增生手术;目前最先进的西医疗法射频术又称热频凝术, 以穿刺针刺入半月神经节, 利用射频仪在组织内产生电热, 根据不同神经纤维耐受的温度不同, 有选择地破坏传导痛觉的纤维, 从而达到止痛效果。其后遗症为失明、面神经麻痹、脑出血。且易复发, 复发后再采用其它方法治疗有部分患者效果较差。以上的治疗方法治标不治本。而我们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的解决方案是根据医学原理, 专治病根, 各位药协同作用, 可提高机体对椎间盘的供血能力, 使椎间盘有效复位。通过药物的吸收和独特方法能有效拔出黄色水、浊色水等物。和风湿患者解剖出各种阻塞坏死的炎性细胞浸润、组织肉芽肿相同。可将风、湿、寒、邪毒、炎症产物直接拔出体外。适用于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偏瘫、跌打老旧伤、腰肌劳损、股骨头坏死和产后风引起的各病症。一次见效, 一般10-30天治愈。患有是抬着进来, 走着出去。

二、排毒排瘀净化血液疗法: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鸡鸭鱼肉这些高脂肪、高胆固醇、高蛋白质的食物已遍布百姓的一日三餐。相反人们的运动量却开始越来越少, 再就是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农药、化肥、激素、防腐剂等化学物质残留物, 还有环境的污染。各种毒素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人体, 堵塞正常排泄通道, 诱发人体各种病症, 最终导致疾病和衰老。人体疾病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循环障碍性疾病、细菌感染性疾病、功能障碍性疾病。皆属血液循环障碍和血液中的毒素而导致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堆积在体内的坏血越来越多, 而人体的自身净化能力又越来越弱。中医理论指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血通则气足、气足则神怡”。说的就是血液流动不通畅变会产生疼痛。如阴雨天和大冷天会更痛, 是因为血遇凉变稠堵得更厉害, 但到医院却检查不出毛病。其实就是血液变稠, 等到西医能够查出问题时, 则已经由此产生了病灶。而我们的方法是据人体穴位对应体内器官的原理, 药物通过相关穴位吸收, 再通过人体相关穴位自然给体内供氧而形成的规律, 此时药物的“气味”经过相关穴位反应会随同氧气同时混合进入体内, 并传送到每一个供氧器官。药物会随着人体血液循环, 将很快在人体内形成了一种全身全方位的“药物熏杀”, 最终达到杀死病毒细菌, 从体内排出, 达到一脉通百络的功效。排除体内各脏腑之阴毒和血液内的毒素。如:1.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如气管炎、肺炎、扁桃腺、哮喘等20分钟起效, 1-3天痊愈;2.心脑血管疾病:当天见效;3.阑尾炎:30分钟见效, 3-7天愈;4.胆囊炎:30分钟见效;5.各种肿痛经临床观察证明, 本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病毒, 无副作用, 能使药物迅速吸收, 对各种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痔疮、肾病、肝胆疾病、气管炎、哮喘、鼻炎、各种皮肤病癌症等有奇效, 有效率达90%左右。而且适用于各种不同病毒, 一般7到15天见效。12小时后排出血液毒素。因个体差异、病情轻重还有环境的原因排出黑色、黑蓝、淡蓝等不同颜色。而且还有流清鼻涕、小便黄、大便黑、汗液多味道浓等症状。眼见为实, 效果立现。外用不内服, 无毒副作用, 使用安全。

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21团7连

就诊地址:巴彦淖尔市妇幼保健院分院

联系电话:1550488898913847881728QQ:1657078424

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论文 篇10

二、排毒、排瘀、净化血液疗法:人体疾病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循环障碍性疾病、细菌感染性疾病、功能障碍性疾病。皆属血液循环障碍和血液中的毒素而导致的疾病。我们的方法是药物通过相关穴位吸收, 再通过人体相关穴位自然给体内供氧而形成的规律, 此时药物的"气味"经过相关穴位反应会随同氧气同时混合进入体内, 并传送到每一个供氧器官。药物会随着人体血液循环, 将很快在人体内形成了一种全身全方位的“药物熏杀”, 排出体内各脏腑之阴毒和血液内的毒素, 保持排毒管道畅通和维持一个平衡代谢功能, 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对降低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液循环和微循环等30分钟起效, 12小时后排出血液毒素。因个体差异、病情轻重还有环境的原因排出黑色、黑蓝、淡蓝等不同颜色。眼见为实, 效果立现。

适用于气管炎、肺炎、扁桃腺、咽喉炎、哮喘、阑尾炎、.胆囊炎、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低血压、贫血、脑血栓、脑梗塞、脑血管硬化、半身不遂、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绞痛、心律不齐、头晕、头疼、失眠健忘、青光眼、痔疮、座疮、黄褐斑、老年斑、消化不良、耳鸣、乳腺疾病、结石、糖尿病、妇科、前列腺、便秘、内分泌失调、神经衰弱、肾炎、肾虚、肠胃病、肥胖症、更年期综合症、痛经、月经不调、四肢麻木、四肢冰凉、腿抽筋、浮肿、静脉曲张、类风湿、痛风、皮肤粗糙等各种疾病.外用不内服, 无毒副作用, 使用安全。

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21团7连

就诊地址:巴彦淖尔市妇幼保健院分院

免费电话:400008-3553 15504888989

网址:www.tslf666.com

不可不吃的内蒙古美食 篇11

品味烤全羊的魅力

烤全羊是蒙古民族的餐中之尊。《达斡尔蒙古考》中载道“餐品至尊,未有过于乌查(即烤全羊)者”。烤全羊蒙语称“昭木”。据史料记载,它是成吉思汗最喜爱吃的一道宫廷名莱,也是元朝宫廷御宴“诈马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

蒙古族这种传统而古老的风俗,至今还保留着,以前只供蒙古贵族享用,一般牧民根本吃不到的烤全羊,现如今,已成为内蒙古草原饮食文化中一枚璀璨绚烂的明珠。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蒙古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烤全羊的方法也随之演变。原始的烤全羊,是将开膛去皮的整羊架于火上烘烤。烧烤时要用杏木疙瘩烧旺的红火,须火旺而无烟方可。不时将白条羊在火上左右翻转,一直烤到表面金红油亮,香味喷发,外焦里嫩为止。烤熟后从架子上卸下,用刀割而食之,不加油盐,不加任何佐料,却有纯朴天然的香味。

现在,内蒙古的一些饭店和旅游景点为使烤全羊的肉质更鲜美,在制作工艺上都融入了自家的小秘方,所以烤全羊的制法各色纷呈,但大体上基本一致:烤全羊要选择膘肥体壮的4齿3岁绵羊作原料,宰杀后用80℃的热水浇烫羊的全身,趁热煺去羊毛:挖除内脏,用水洗净胸腔、腹腔,再用碱水洗净全身羊皮。在腹腔和后腿、五叉等肉层较厚的部位,用刀割小口,然后填进各种佐料腌渍入味,外皮涂抹适量麻油和酒。

用铁扦从羊尾向内插到腹部,并加以巩固,再用铁链钩住羊的四肢,背部朝下放入炉内烘烤,砖砌而成的烤炉似穹庐状。烤全羊八炉之前,先用一种叫梭梭的柴禾将炉膛烤红,撤去燃料后,将全羊从烤炉的天窗吊入,并关闭天窗和炉门。将羊肉烤至半熟后,再打开炉门,用长柄勺舀上梭梭柴的火块对羊身进行烤炙,直到羊全身烤成焦黄色为止。用这种慢火烤炙的全羊外皮焦脆,金红油亮,而皮下的肉鲜嫩酥香,油而不腻。

烤好的全羊出炉后,倒掉腹腔和填入皮肉的佐料,将全羊以跪卧姿势摆入直径约1 m的大盘内,在羊脖子上系一条红绸带,先摆上桌让客人欣赏,待客人过目赞美后,由专人在客人面前将烤全羊割成小块。

变着花样吃炒米

有人说蒙古族的炒米是中国最早的方便食品。是不是“最早”,暂不追究,可由此引开的话题却是颇有意趣。蒙古语称炒米为“呼日森布达”,是草原牧民日常食用的主食之一。蒙古族人不可一日无茶,也不可一日无炒米。有客人到家,好客的蒙古族人总会佐着奶茶、奶皮、奶豆腐、黄油,在桌上摆上一碗黄橙橙的炒米。

炒米是蒙古民族的传统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早在汉朝时就有用煮、炒、碾等工序加工制作糜子的食用方法出现,到了宋末元初,蒙古族人民便开始广泛地食用炒米。

炒米的原料是糜米,要经过煮、炒、碾等工序制成。先将洗净、去掉杂质的糜米放入锅中煮沸,待破开米嘴后,马上出锅晾干再炒熟,炒锅中要加入干净的细沙和糜米混在一起。这样炒出的炒米发硬有嚼头,是蒙古族人喜欢的口感。但没有破嘴就炒,炒出的炒米发软好咬,但没有什么嚼头,被当地人称作“汉人炒米”。最后,将炒好的糜米用石碾碾去皮,即可食用。

蒙古族人食用炒米的方法可谓变幻无穷,讲究和多种食物搭配。干嚼可做零食,泡入肉汤可当主食。总之,怎么吃仿佛都是信手拈来,全凭个人口味。

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论文 篇12

二、排毒、排瘀、净化血液疗法:人体疾病产生的原因可分为: 循环障碍性疾病、细菌感染性疾病、功能障碍性疾病。皆属血液循环障碍和血液中 的毒素而导致的疾病。我们的方法是药物通过相关穴位吸收, 再通过人体相关穴位自然给体内供氧而形成的规律, 此时药物的“气味”经过相关穴位反应会随同氧气同时混合进入体内, 并传送到每一个供氧器官。药物会随着人体血液循环, 将很快在人体内形成了一种全身全方 位的“药物熏杀”, 排出体内各脏腑之阴毒和血液内的毒素, 保持排毒管道畅通和维持一个平衡代谢功能, 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对降低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液循环和微循环等30分钟起效, 12小时后排出血液毒素。因个体差异、病情轻重还有环境的原因排出黑色、黑蓝、淡蓝等不同颜色和油性液体, 而且通过药物渗透深部把陈年淤血和病毒拨出, 在体表形成鹅蛋一样的包块, 在皮肤渗出油一样的紫黑色毒素。眼见为实, 效果立现。

适用于气管炎、肺炎、扁桃腺、咽喉炎、哮喘、阑尾炎、胆囊炎、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低血压、贫血、脑血栓、脑梗塞、脑血管硬化、半身不遂、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绞痛、心律不齐、头晕、头疼、失 眠健忘、青光眼、痔疮、痤疮、黄褐斑、老年斑、消化不良、耳鸣、乳腺疾病、结石、糖尿病、妇科、前列腺、便秘、内分泌失调、神经衰弱、肾炎、肾虚、肠胃 病、肥胖症、更年期综合症、痛经、月经不调、四肢麻木、四肢冰凉、腿抽筋、浮肿、静脉曲张、类风湿、痛风、皮肤粗糙等各种疾病。外用不内服, 无毒副作用, 使用安全。

地址: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21团7连

就诊地址 : 巴彦淖尔市妇幼保健院分院

免费电话 : 400008-3553 15504888989

网址 : w w w .tslf666.com

上一篇:老年高血压与心力衰竭下一篇:高职院校大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