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

2024-06-10

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精选4篇)

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 篇1

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及具体内容

八个发展定位

把内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 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

建成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 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 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 三个着力

着力调整产业结构

着力壮大县域经济

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三个更加注重

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

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

七项重点工作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做好“三农三牧”工作

推进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体化

改善民生和社会管理创新

深化改革开放和推动科技进步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 篇2

在与东北三省的合作中, 内蒙古不仅得到了兄弟省的热情帮助, 也学到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 有力地促进了内蒙古的发展。2012年, 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6万亿元, 增长11.7%;地方财政总收入2497亿元, 增长10.4%, 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53亿元, 增长14.5%;固定资产投资1.3万亿元, 增长2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35亿元, 增长1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50元,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611元, 分别增长13.4%和14.6%。蒙东地区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速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今年以来, 自治区党委、政府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深化区情认识的基础上, 提出了"8337"发展思路, 将全力打造清洁能源输出、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和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五大基地”, 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当前, 我们正在扎实推进“8337”发展思路的深入落实, 这将为实现内蒙古与东北三省深化合作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我们将抓住国家出台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若干意见的有利时机, 以落实今年联席会议签署的三项合作协议和此前签署的各项协议为重要抓手, 加大务实合作力度, 力争取得更大成果。借此机会, 我提四点建议:

第一、加强通道建设协作。内蒙古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等产品, 东北三省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加强内蒙古与东北三省间的通道建设, 有利于促进四省区间的要素流动, 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我们将在巩固前期通道建设成果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与东北三省的对接, 做好交通、能源等通道规划衔接, 加快建设进度。我们也希望东三省与我们一道, 统筹规划、同步推进, 共同打造东北四省区立体交通和能源输送网络。

第二、加强产业对接协作。内蒙古资源开发成本低、环境容量大、要素保障能力强、政策优势明显, 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目前, 我们正在抓紧制定清洁能源、有色和装备制造等十个方面的产业发展规划。希望与东北三省携起手来, 统筹产业分工, 优化产业布局, 进一步加强在清洁能源、现代煤化工、有色、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和文化旅游等产业方面的合作。同时, 积极推动内蒙古东部盟市与东北三省西部地区开展园区共建和产业重组, 促进产业延伸和集聚发展。

第三、加强生态环保协作。内蒙古与东北三省生态环境休戚与共, 同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位置。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是四省区共同承担的重大责任。我们将紧紧围绕打造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的发展定位, 与东北三省协同推进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科尔沁沙地和呼伦贝尔沙地综合治理、草原环境生态保护、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统筹区域内生态脆弱区治理等工作, 共同打造好祖国大东北生态安全屏障。

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 篇3

生态建设是推动县城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福祉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漫山遍野、铺天盖地”的要求,不断加大投入,在大力实施重点生态工程的同时,全面推进几大出口、道路两旁、村庄前后、园区内外、城镇周边等重点区域的造林绿化。今年全县规划建设了2万亩的县级义务植树基地,每个乡镇建立一处1000亩以上的乡级义务植树基地;完成重点生态工程14.5万亩;完成造林绿化整地245.7万坑,栽植各类树木216.6万株。通过加强生态建设,风蚀沙化得到了有效遏制,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绿装。生态的改善,形成了局部小气候,2012年全年降水量在393毫米以上,2013年全县降水量创历史新高达到458毫米以上,高出近30年平均水平144毫米,达到了增绿增雨的效果。在生态建设氛围上形成了全县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的态势;在重点生态工程主战场,创新体制机制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集中整合优势资源,引进有实力绿化企业,推进造林绿化步伐。我县非常重视经济发展的环境改善,先后投入1.5亿元用于合金循环产业园、服装创业园、现代物流园的绿化,着力推进“三大基地”建设,坚持绿色发展,加强招商引资工作,“一轻、一重、一流”三大特色产业初具规模。服装城一期工程4万平米标准化厂房投入使用,推动服装产业扩规模、提质量、增效益,促进服装产业健康快速发展。2013年,生产各类服装2500万件,实现产值17亿元,从业人员2.5万人。工业经济有了新突破,通过推广新技术、新工艺,积极开展节能降耗,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投产矿热炉23台,年产能达到60万吨以上,初步形成硅、锰、镍、铬、钛、不锈钢以及废渣综合利用的合金系列循环产业链,安排就业人员5000多人。规划建设占地20平方公里物流园区,打造煤炭物流的节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目前,建设水、电、路基础设施,做好商业服务中心绿化。年内加快推进浩瀚物流有限公司、铭扬物流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完成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主体功能区划分原则,科学布局生态建设工程

在生态建设中,化德把全县北部风蚀沙化带、南部荒漠化丘陵山区划为限制发展区,把中部山间盆地、山间洼地划为优化开发区。在优化开发区,以绿化美化为核心,构建绿色屏障,打造绿色文明家园。坚持注重“四个衔接”和“点上启动,面上带动,梯次推进,逐年升级”的原则,举全力推进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在限制发展区,按照“不发展就是最大发展、不投资就是最大投资”的理念,依靠自然修复和国家重点生态项目建设相结合,实现人退草还、生态恢复。目前,化德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2.42%,2013年被命名为全国生态文明县。通过加强生态建设,努力实现“四增”(天空增蓝、大地增绿、城镇增水、百姓增福),为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而努力。

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进一步推动绿色发展。统筹解决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认真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全面落实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重点抓好环境执法监察和环境风险防控工作。

首先是控制新增量。严格控制“两高”行业新增产能。所有新、改、扩建项目,必须全部进行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未通过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有关部门不审批、核准,不提供土地,不批准开工建设,不发放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排污许可证,金融机构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有关单位不供电、供水。同时,加大对超标排放企业的处罚力度,切实管住增量。

其次是抓好减排量。严格规范企业生产,加快生产企业污染防治,全面完成环保改造,引导企业改善现场管理,杜绝粉尘无组织排放,全面淘汰燃煤小锅炉,彻底取缔土法烧结。完善园区、热力公司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矿热炉、供热锅炉配套污染防治设施(除尘设备)保证24小时稳定运行,并完善各类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台账。高载能企业输料系统必须全封闭作业,密闭式矿热炉尾气全部净化回收利用,出料口等无组织排放环节需加装二次收尘装置,并封闭矿热炉主烟道,确保达标排放。

再则是强化环境执法监管。以“铁腕治污、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加强对工业园区、集中供热企业的日常监管和巡查,做好除尘设施的日常维护,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严禁除尘设施带病工作。投资2600多万元,建立工业废渣处理场,采取企业化办法,加强工业废渣,生活、生产垃圾集中处理,规范煤场、建筑施工现场和工程车辆管理,确保环境治理取得实效。

加大生态环境保持力度,转变现代畜牧业发展方式

推行“三项制度”,实施全面禁牧。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科学施工、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打造精品”的原则,全力推进“三项制度”(退耕还林达标补贴兑现制度、林草产权到户制度、以草定畜到村到户制度)配套运行,确保生态建设与保护双赢。制定“培育、种植和管护”三位一体造林思路,开创了生态建设新局面。抓好和信园蒙草等4家大型苗木基地,培育优良树种,扩大建设规模,为全县乃至周边地区生态建设与城市绿化景观建设奠定了苗木基础;在禁牧方面,把禁牧作为农村经济和生产力结构转变的重要抓手和“一把手”工程,林业、水务、畜牧等部门要与县、乡禁牧办协作,以乡镇为主体,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加大禁牧工作力度,保护好草原生态环境。

整合优化种养结构,大力发展生猪、肉鸡、肉羊、奶牛等规模养殖。坚持“禁牧不禁养,禁牧促产业”,把生态建设和调整优化种养结构相结合,在毫不动摇地抓好禁牧工作的同时,进一步优化种养结构,大力发展生猪、肉鸡、肉羊、奶牛等规模养殖,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近几年共新建各类规模养殖场60处以上,建立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97家,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发展规模养殖。大力发展饲草料产业,树立“为养而种”的理念,围绕养殖基地建设饲料基地,重点抓好内蒙古云天化公司万亩紫花苜蓿种植基地建设,年内人工种草以及饲草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

发展林下特禽养殖。加快发展林下特禽养殖,鼓励支持在沿公路主干线、退耕还林项目区发展林下特禽养殖观光产业,做到生态建设与农民增收的有机统一,带动贫困农民脱贫致富,通过发展林下特禽养殖,年内形成10万亩的绿色特禽产业经济带,实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

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进一步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打好“山、水、绿”三张牌,切实搞好城镇规划管理。順应城镇建设规律,正确处理城镇与自然环境、城镇与文化、城镇与建筑、城镇与市民“四个关系”,打好“山水绿化”牌和“德文化”牌。始终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城镇化建设全过程,进一步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切实把城镇文明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

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城镇目标,引绿入城,推进生态园林型城镇建设。高标准实施城镇绿化工程,按照“适地适树、见缝插绿、拆旧造绿、常年见绿”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乔、灌、花、草结合,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宜花则花,追求多姿多彩。重点抓好城镇景观工程和西山森林公园、人民广场、德盛广场、“八街八路”绿化,城区主要出口等重要地段和关键节点的景观绿化,增加公共绿地面积。把城镇建在大自然中、建在园林中,创建绿色园林型宜居宜业城镇。

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 篇4

一、“十一五”时期内蒙古服务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 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我区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1542.26亿元 (现价, 下同) 增加到2010年的4209.02亿元, 年均递增15.0%, 快于同期全国服务业年平均增长速度。2010年我区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6.1%,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9.3%;服务业实现税收542.42亿元, 比2005年增加327.62亿元, 占税收总额的比重达到38.2%, 服务领域日益成为地方增税的重要来源。2010年全区服务业从业人员407.5万人, 占就业总人口的比重达34.4%, 比2005年提高3.9个百分点;新增就业人员89.6万人, 占全区新增就业人员的62.4%。服务业正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领域。

(二) 内部结构逐步优化, 服务功能日益完善

1. 传统服务业通过运用现代科技和经营方式得到巩固和发展。

———运输邮电业发展迅速。2010年我区运输邮电业增加值达875.61亿元, 比2005年增加515.42亿元, 年均增长14.9%, 占服务业的比重达20.8%。2010年全区货运量150041.29万吨, 比2005年增长1.05倍。全区邮电业务总量675.43亿元, 比2005年增加475.71亿元, 年均增长35.6%。全区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2448万户, 比2005年末增加1194万户, 增长95.2%;新兴的互联网络用户达到1271.03万户, 比2005年增长10.9倍。

——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稳步发展。2010年全区批发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分别为1051.96亿元和332.24亿元, 比2005年分别增加713.84亿元和192.13亿元, 年均分别增长14.5%和14.7%;其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2.9%, 比2005年提高1.7个百分点。2010年全区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达3337.3亿元, 比2005年增加1979.2亿元, 年均递增19.7%。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十一五”时期, 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381.08亿美元, 比“十五”时期增长1.4倍。其中, 出口143.19亿美元, 比“十五”时期增长86%。2010年进出口总额完成87.19亿美元, 比2005年增长68.9%, 年平均递增11.1%。但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未能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10亿美元, 年均增长16%以上的预期目标。“十一五”时期, 累计外商直接投资129.1亿美元, 比“十五”时期增长4.1倍。2010年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3.85亿美元, 比2005年增长13.4%。

2. 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增长迅速。进入“十一五”时期以来, 我区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服务、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等新兴现代服务业也在快速发展。

———金融保险业稳步发展。2010年全区金融业的增加值346.44亿元, 比2005增加278.92亿元, 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2%, 比2005年提高3.8个百分点。2010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278.69亿元, 比2005年增加6980.54亿元, 年均递增25.5%;各项贷款余额7919.47亿元, 比2005年增加5330.9亿元, 年均递增25.1%。保险事业不断发展, 服务领域逐步扩大。2010年全区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215.54亿元, 比2005年增长2.5倍, 年均递增28.8%。

——房地产业迅速发展壮大。2010年, 全区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309.25亿元, 比2005年增加210.93亿元, 年均增长11.9%, 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3%, 比2005年提高0.9个百分点。全区城镇住宅竣工面积由2005年的1241.76万平方米, 增加到2010年的2472.75万平方米, 增长99.1%。人均居住面积城镇居民由26.09平方米提高到2009年的30.34平方米;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19.7平方米提高到2009年的22.2平方米。

———教育、文化、广播电影电视业等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2009年全区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完成增加值259.1亿元, 比2005年增加142.29亿元, 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2%。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 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9.9%和106.26%;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37.14万人, 比2005年增长61.9%, 年均递增10.1%。民族教育得到优先发展。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6.6%和95.38%, 比2005年分别提高3.96个和5.23个百分点。

———休闲经济如约而至, 旅游业蒸蒸日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旅游业成为推动我区服务业发展的亮点。2010年全区入境旅游人数142.8万人次, 国内旅游人数4477.55万人次, 分别比2005年增加42.64万人次和2415.55万人次;全区旅游总收入732.7亿元, 比2005年增长2.52倍, 年均增长28.6%;其中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30.98%。

(三) 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 区域发展特色逐步显现

近年来, 各盟市中服务业的区域发展特色正逐步显现。其中, 到2010年底, 以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为主的呼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其GDP的比重达到58.71%, 居各盟市之首。以商贸流通业、现代物流业为主的包头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其GDP的比重达到43.2%。以特色旅游、边贸为主的呼伦贝尔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其GDP的比重达到38.3%。以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为主的鄂尔多斯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其GDP的比重达到37.1%。上述四个市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已占到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70%以上。从2010年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看, 鄂尔多斯市增长最快, 达到16.5%, 其次, 兴安盟、锡盟、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第三产业增速也高于全区12.1%的平均水平。

(四) 第三产业投资规模逐步扩大, 为持续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等服务项目建设投资力度加大, 推动全区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2010年内蒙古第三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69.70亿元, 比2005年增长2.71倍, 年均增长30%, 增速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第三产业中,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42.88亿元, 增长22.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7.98亿元, 增长7.56%。

(五) 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 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壮大

近年来, 自治区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 极大地改善了内蒙古的发展环境。特别是2009年自治区财政厅、地方税务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调整内蒙古营业税起征点政策的通知》, 全区个体工商户及其他个人按期缴纳营业税的起征点由3500元提高至5000元, 促进了全区第三产业中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初步测算, 2009年全区第三产业中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869.86亿元, 比上年增长15.1%, 占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0.6%。

二、内蒙古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 发展水平亟待提高

2008年在全国31个省市中, 内蒙古GDP、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排名都是16位, 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却分别排在27位和20位。从近年来看, 内蒙古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增速下降, 比重更是呈现下降趋势。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36.1%, 为“十一五”时期最低水平, 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居全国各省区市的第14位, 与全国相比, 差距依然很大, 发展仍然处于劣势。

(二)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一是传统服务业发展质量有待提高。目前, 以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等为代表的传统服务行业仍是支撑内蒙古第三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但是, 内蒙古传统服务业仍然存在粗放式发展问题突出, 经营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 行业布局需要不断调整优化。开拓新兴市场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紧迫感不强, 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与发达省市存在着较大差距。二是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缓慢。长期以来, 内蒙古经济发展处于工业拉动型, 以现代物流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金融业、教育、租赁、商务和居民服务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上述行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进一步发展的潜力非常巨大。三是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减弱。近几年受宏观经济形势及房地产整体行业景气下滑等因素影响, 全区房地产投资增速大幅回落。2009年, 全区房地产投资增长9.6%, 增幅比上年回落了39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2.8%, 增幅比上年回落了12个百分点。全年内蒙古房地产业增加值仅比上年增长4.5%, 对全区第三产业增长的贡献明显减弱。另一方面, 由于近年来内蒙古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 住房需求快速增长, 但与此相对应的是, 市场可提供的保障性经济适用住房供给不足, 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商品房销售价格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 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区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 城镇化发展不足, 削弱需求基础

由于大多数服务品的生产和消费在时间和空间难以分离, 因此服务业发展具有集聚性的特点, 只有在人口集聚达到一定规模, 才有利于服务业发展。2009年全区城镇人口比重为53.4%, 虽高于全国6.8个百分点。但因我区城市规模普遍偏小, 城市间距离较远, 一些地级和县级城市产业结构单一, 产业多元化发展不足, 积聚效应不强, 对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力不够。

(四) 居民收入水平偏低, 与经济增长不同步, 对消费的拉动能力不强

2010年, 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98元,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530元, 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11元和389元, 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11.7%和12%, 均低于全区GDP14.9%的增速。全区“十一五”时期GDP年均增长17.6%, 比“十五”时期快0.5个百分点。而我区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4.1%和13.1%, 远低于GDP增长速度, 与我区GDP发展水平不相匹配。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偏低, 对服务的消费需求有限。2009年, 我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用于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方面的支出比重仅为32.8%,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服务支出比重仅为25.9%;再加上, 目前居民储蓄意愿仍就很强, 住房、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支出预期较高, 启动消费难度较大,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五) 投入相对不足

“十一五”时期, 全区第三产业累计完成投资12461.35亿元, 第三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41.6%,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1个百分点, 低于广东、江苏和浙江等东部发达省份的服务业投资比重。服务业人才短缺。目前我区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远不能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 人才特别是中高级人才短缺已成为发展瓶颈, 金融、物流、旅游、外包等高端人才引不进、留不住, 传统服务业对人才吸引力不强, 严重制约了我区服务业发展。

(六) 服务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程度低

一是服务业的市场化程度低。首先表现为垄断过度, 竞争不足。服务业的行政管理色彩重, 行业准入限制多, 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 使一部分潜在的服务业需求不能得到实现。目前除商业、餐饮业、运输业中的公路运输等传统产业市场化程度比较高以外, 金融、保险、电讯、运输中的铁路和航空运输、教育、卫生、文化、信息媒体, 还基本处于垄断经营、管制经营、限制经营的状态, 对非国有资本和外资的限制尤其严格。其次, 服务业投资基本上以国家为主。由于市场限制经营, 一些本来可以产业化经营、商业化运作的服务领域, 都被当作公益性、福利性的社会事业来办。此外, 服务业经济成分单一。绝大多数行业国有企业仍占据主体地位, 甚至绝对主体地位, 其比例大大高于工业。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在服务业领域远未形成。最后, 服务业多数产品的价格由政府指定和管理, 市场决定的能力差。

二是消费品和服务项目的社会化、商品化程度低。企业办社会, 在生产过程中建立了“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服务和保障体系;大多数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普遍建立了自我服务的生活保障体系。目前, 除食品、衣着、耐用消费品、住房等基本实行商品化外, 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尚未完全走上商品化轨道, 从而制约了消费结构的转变, 割裂了巨大的市场消费需求潜力与现有供给能力之间的联系。

三、“十二五”时期内蒙古服务业发展的思路和今年的主要工作

“十二五”时期服务业发展的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服务业发展全局,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的发展方向, 坚持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增速提质、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线, 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积极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和农村服务业, 推动服务业集中、积聚和集约发展, 着力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竞争力提升和结构优化, 加快形成适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全面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加快服务业跨越发展。

根据上述服务业发展的思路, 重点发展三个方面:

(一) 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围绕社会化服务、专业化分工, 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现代农业等融合发展。以引进为主, 引进与培育相结合, 构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一体化发展的金融体系。支持呼和浩特打造区域金融中心, 发挥金融服务优势, 增强区域中心城市金融服务功能。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发展。支持发展各类保险机构, 拓展资产保险市场, 提升保险信用。加快提升物流业专业化、信息化、社会化和规模化水平。以呼和浩特、包头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一批区域节点城市为重点, 建设一批重要物流通道、大型物流设施、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和现代物流园区。按照集团化发展、连锁化经营、智能化管理的模式, 培育一批第三方大型物流企业。

(二) 全面发展消费性服务业

以提高服务科技含量、规范服务标准和提升服务质量为目标, 全面发展消费性服务业, 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消费扩大和消费升级的需求。依托草原、沙漠、森林、温泉、湖泊、地质遗址和民族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 培育一批高品位精品旅游景区, 大力拓展旅游新兴业态, 组建一批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旅游企业集团。推行住宿餐饮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促进连锁化、网络化、集团化发展。加快完善市场机制和政府保障机制,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房地产开发和建筑骨干企业做大做强, 培育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与调控, 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快社区及家庭服务业发展。支持便民利民社区服务设施和各类网点建设, 建立完善社区服务网络平台。重点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托幼、社区照料、病患陪护等基本服务, 鼓励发展家庭教育、心理咨询、母婴护理等特色服务。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培育一批旅游文化知名品牌产品, 积极发展新兴文化业态, 加快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

(三) 积极发展农村牧区服务业

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 合作组织为基础, 龙头企业为骨干, 构建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村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推进四个体系建设:一是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牧区金融服务网络, 建立健全农村牧区信用担保体系。以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为主体, 建立以政策性农业投资公司、专业化农业担保公司和农业发展基金为主要形式的投融资新机制。二是加快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引进和培养人才, 加强平台建设, 积极发展多元化、社会化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三是加快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供销社、商贸、邮政、农资生产等企业向农村延伸经营服务, 支持农牧产品生产基地与大型龙头企业、大型连锁超市等对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双百市场”和“农超对接”等系列惠农工程。四是加快农牧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金农工程”加快全区农牧业综合管理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建设电脑、电话、电视的农牧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发展便农利民服务业,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四、加快内蒙古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 推动重点产业加快发展, 扩大服务业整体规模

编制和实施重点产业发展规划, 确定目标任务, 明晰产业发展导向, 细化产业政策, 完善保障措施, 指导和促进服务业重点产业加快发展。充分发挥服务业重点产业和重点工作协调机制的作用, 加大重点产业发展推进力度。

(二) 增加投入, 加强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

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同时,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多渠道筹集资金, 增加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为服务业加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一是政府通过规范税费、改善服务、强化管理等多种形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流向服务业;二是金融部门应积极配合政府, 向符合贷款条件的服务行业的生产、建设项目发放贷款;三是要理清工作思路, 振奋精神, 自加压力, 全力以赴做好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四是规范制度, 明示条件, 鼓励条件具备的服务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 通过股票上市、债券发行、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筹措发展资金。

(三) 推进重点区域服务业发展, 增强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

依托交通枢纽、中心城市和重要货物集散地, 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发展特色旅游, 构建完善的服务业体系, 提升服务功能。突出发展与生产密切关联的新兴服务业, 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服务外包、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以及生活服务业, 推动产业链由以生产加工制造功能为主导, 向以创新与服务功能为主导转变。推动自治区首府服务业发展, 依托特殊的区位优势, 发挥居民收入和育服务业新的增长点。

一是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改革原有服务业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 提高企业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水平, 提高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技术含量, 发展壮大传统产业。二是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商务营运中心、信息技术服务、现代物流、中介服务、金融服务等平台打造, 大力发展济宁生产性服务业, 为快速发展的制造业大力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 使高端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协同发展, 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三是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业中的一些新兴产业, 如网络服务业、动漫产业、服务外包产业等, 他们本身就是高科技发展的产物, 应积极推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 形成服务业新的增长点。

(五) 大力培植规模企业, 提升行业发展质态

充分发挥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效益, 在旅游休闲、市场商贸、物流、消费水平高的优势, 大力发展现代和高端服务业, 推动服务业升级换代, 提高辐射带动能力, 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打造全国性的服务经济中心城市。推进旅游开发一体化, 培育区域性服务业发展中心。

(四)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着力培住宿餐饮、房地产业中遴选行业排头兵企业, 示范带动行业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服务品牌, 对本土服务业企业实行高位嫁接, 带动全市服务业经营理念、管理机制、组织形式和服务产品创新。

(六) 统筹发展, 加快城镇化、非农化进程

城镇化水平决定服务业发展需求, 服务业发展带动城镇化水平提高。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城乡服务业协调发展。一是围绕“三农”服务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切入点, 加强农民培训服务、农资供应服务、农村金融服务、经济管理咨询服务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项目。二是充分利用生产、生活资料消费的需求刚性和国家实施的加快农村物流体系建设, 提升传统商贸圈功能和区 (市) 乡 (镇) 连锁店、农家店的延伸发展, 促进以内需为主的城乡商贸流通业发展。完善健全科技、信息、中介、装饰装修、医疗保健等社区基层便民服务网络建设, 促进城乡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三是进一步加大区 (市) 乡 (镇) 商业、旅游、文化娱乐等服务设施的改造升级, 形成和完善农村服务业的支撑体系和新的增长点。

(七) 增加居民收入, 扩大消费需求

居民收入增长率近年来低于经济增长率, 居民收入水平偏低, 难以支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因此, 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拓宽居民消费领域, 加强消费引导, 将消费需求作为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支撑点来培育, 以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八) 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加快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步伐

上一篇:公司代付款委托书下一篇:文化局2019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