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旅程

2024-07-22

跨越时空的旅程(共6篇)

跨越时空的旅程 篇1

记者: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可能比较关心你们从南京一路出发到南极后,首先到了南极哪里?在那里吃住行分别是怎样的?有没有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特别不同的经历?

邓三鸿:中国第32次南极考察是第二次环南极考察,也是首次逆时针环南极考察。我和刘科是2015年11月7日从上海乘坐“雪龙号”启程的,一路坐船来到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在这里进行物资补给,同时有部分队员从这里上船。2015年12月2日,考察队到达中山站附近的海冰上,在此之前,所有队员都在“雪龙号”上,这一段时间大家的任务较轻,主要是研究后期工作方案,而且和北京时间没有时差,吃住都在船上,除了中间有风浪的颠簸外,一切都很正常。考察队为了增进大家的相互了解,还组织了拔河、投篮、讲座等活动。

到了中山站之后,正好是极昼时间,又要开始加班卸货,部分队员的作息时间开始被打乱,参与海冰卸货的队员很快就出现了晒伤、疲劳等症状。等所有物资卸完并进行整理分类后,2个内陆队(昆仑队和格罗夫山队)就开始挺进冰盖。

刘科:我参加的是昆仑队。整理完物资之后,我们就分乘雪地车出发了。这一路上,我们要面对低温、白化天、高海拔等诸多不利因素。考察队的衣服都是特制的,最厚的衣服和雪地靴加起来有10多斤重。吃饭是个大问题,低温、低气压都给做饭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做饭之前,要挖雪化水,煮饭要用高压锅,煮出的米饭有一种糯米糕的感觉。为了给厨师减轻压力,路途上的早餐、晚餐基本都是航空餐,热热就可以吃了。住宿是在雪橇上的一个集装箱里,队员们称之为成员舱。老式的舱里住8个人,新舱里住6个人,早上要是一起起床的话,穿衣服都很困难。而且,内陆队是无法洗澡的,所以很多队员出发时就剃了光头,以减少打理的需求。

邓三鸿:相对来说,我们在“雪龙号”及中山站、长城站的生活条件要好不少,可以每天洗澡,还有简易的运动场所和设备,吃的除了新鲜蔬菜外都很丰盛。

记者:你们在南极做了哪方面的研究,这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那是一种什么环境下的作业,有多艰难?

邓三鸿:南极考察的工作是全方位的,不光是科研,还有后勤保障等。本次南极考察涉及科研的任务主要在大洋队、中山队、长城站队、昆仑队和格罗夫山队进行,研究内容包括海洋科学、大气科学、天文与高空物理、冰川学、生物学等。极地科研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比如大气科学,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研究南极气候变化对于在全球尺度下进行研究意义重大,而昆仑队采集的深冰芯,往往冻结于数万年前,可以研究历史气候、水文变化情况,还有南极的条件对于天文高空研究也是得天独厚,取得了很多在别处无法获得的成就。

极地科研作业条件很艰苦,首先要经历远距离大洋航行、风浪侵袭的艰苦历程,才能到达南极,现场也面临很多困难和不便,比如大洋作业,24小时轮班作业,身上随时都是湿漉漉的;冰雪地工作白茫茫一片,不戴防护眼镜一会儿就会雪盲,戴上又不方便干活;内陆工作尤其辛苦,首先是低温,尽管是夏天,穿上厚重的极地服,半小时后也会手脚冰凉,冻伤的情况时有发生;昆仑站海拔4 000多米,气压只有平地的60%,高原反应明显。还有不能洗澡、没有可口饭菜,等等。但面对这些艰辛,我们队员都必须克服,否则就失去了南极考察的意义。我国30余年南极考察未出重大人员伤亡事故,也说明国家有关部门和考察队做好了各类保障。

我个人的考察项目是极地战略评估,主要是现场考察国内外极地考察活动的状况,收集一些数据和资料,判断各国极地考察的方向,具体工作强度没有其他队员大。但我是首次参与南极考察,也面临了晕船、寒冷、饮食不习惯等问题,不少老队员都很照顾我,给予了很多帮助,让我这个南极新人感觉到整个考察队就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

刘科:2016年1月1日,当国内的亲人朋友安逸地享受着元旦假期时,我和队员们开始了昆仑站的科考。我属于深冰芯钻探组,成员共9人,主要任务是深冰芯钻探。深冰芯钻探的冰芯房就设立在昆仑站后方50米处,刚到这里除了几个标志什么也看不到,因为经过一年的风雪,冰芯房的门早已深埋在雪下了,动用扬雪机才将冰芯房的前后门挖开。1月3日,冰芯房各项准备工作完毕,我和队友们打出了第一支深冰芯,长度3.6米,所有参与打钻的队员都与这支冰芯合了影,之后冰芯钻探便开始两班轮换作业,每班8小时,顺利时一天可以打出30多米的冰芯。这一次,南极考察共打出深冰芯351.5米,使中国深冰芯的总长度累计达到654.5米。除了每天8小时的深冰芯钻探外,其余的时间,我还要执行自己的一些科考任务。

记者:这一路上你们经历了怎样惊险的时刻?有什么新鲜、有趣的见闻?

邓三鸿: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最需要面对的就是狂暴西风带的风浪,最厉害的时候,海浪可以直接打到7楼的驾驶台。这个时候就会要求所有门窗紧闭,队员不允许到甲板上去,否则随时可能被卷走,而室内的物品也需要包扎捆绑好,一不小心,高处的物品就会掉下来砸伤人。

在冰面或冰盖上工作的时候,最怕就是碰到冰雪下覆盖的冰裂隙,上面一层雪,看起来很安全,底下却是深达千米的裂隙,如果掉入其中,后果不堪设想。我们这次冰面卸货就碰上了冰裂隙,最后考察队只有更改卸货方案,由直升机吊运物资和人员往返站点。就在今年,澳大利亚一名考察队员就不幸掉入冰隙遇难,这也是考察队一再强调安全的原因。

这次南极考察是首次逆时针环南极考察,也是正式访问外国考察站最多的一次,收获很多。比如中国南极考察队首次正式访问南极最大的考察站——美国麦克默多站,站上有100余栋建筑、1 000多名队员,完全就是一个小集镇;考察南极最新的考察站——韩国张保皋站,了解了他们建站的历程和思路;参观澳大利亚凯西站,居然碰上对方一个队员曾经在北京做过一年义教,大家用中文沟通十分开心。其实对于首次参与南极考察的我而言,处处是新鲜,处处是惊奇。

南极的生物不少,除了南大洋的海洋生物外,南极大陆上比较典型的或者说吸引人的就是企鹅、海豹了。从我们进入南极圈开始,就陆续看到各类企鹅和海豹,这些动物憨态可掬,也不怕人,很有趣,当然我们也很注意生态保护,不能和它们近距离接触。

记者:关于这次南极科考,都有什么新的收获?

邓三鸿:极地考察是对国家科技实力进行验证和发展的好机会,我们这次南极考察队就做了很多创新性的工作。作为考察队的队员,我们也见证了这次南极考察的一些亮点:

“雪鹰601”飞机成功首航南极,标志着我国南极考察步入航空时代,并获得南极冰盖探测的重大发现;“雪龙号”采用逆时针航线环南极航线航行,刷新了我国船舶到达地球最南纬度的纪录;昆仑站主体建筑正式入住使用,全部设备稳定运行,中山站和长城站持续能力建设成效显著,我国南极考察综合支撑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此外在大洋考察、新型国产化极地考察装备应用、深冰芯取样到达600米深度、首次组队考察美国麦克默多站等方面,也都出现了不少亮点,都体现了我国对极地事业的重视。

小资料:中国南极科考站

目前中国一共有4个南极科考站,它们分别是中国南极长城站(1985年建成)、中国南极中山站(1989年建成)、中国南极昆仑站(2009年建成)和新建的中国南极泰山站(2014年建成)。

南极,地图上一个异常遥远的地方。正因为遥不可及,对我们而言,它始终神秘。

2015年11月7日,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邓三鸿、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博士生刘科,从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乘坐极地科考船“雪龙号”启程,参加中国第32次南极考察。历经158天的旅程,今年4月12日,他们随“雪龙号”顺利返回上海港。

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这两位南极考察队员,他们用158天的奇特经历为我们解密南极。

跨越时空的旅程 篇2

记得七岁那年的生日,爸爸送给我了一个特别的礼物,那就是你。

你穿着一身黑色的燕尾服,两个葡萄般的大眼睛闪闪发光,像是在里面藏了一个宇宙。

有人告诉过你吗?你可谓是牧羊犬相貌中的佼佼者。

在和你相处几天之后我发现,你特别喜欢玩球形物体。还记得吗?有一次我不小心把橘子掉到地上,你很快发现了这个“怪物”。开始,你表现出好像很害怕的样子,小心翼翼的走到那个“怪物”旁边,先是在它周围绕了几圈,又嗅了嗅它,可能是你发现它没有“危险的味道”,便用你那可爱的小爪子碰了碰它,可能是由于力度太大,“怪物”逃跑了!你又吓了一跳!急忙跳到了一边,还不忘对它咆哮几声。呵呵,真有意思。我又用脚把它踢到了你身旁,这次你尝试壮大胆来靠近它。先是嗅了嗅,又叫几声,看“怪物”无动于衷,你终于发怒的用脚踢了踢它,它便又开始逃跑了,这次你没有退缩,而是尾追其后,你们就开始了一场你追我赶的游戏。这场游戏大约持续了15分钟,你可能是累了,或者也是觉得没有意思了,便不玩儿了。想想,你也是蠢萌蠢萌哒!

这些幸福快乐的生活一直延续到我九岁那年的生日。

一场意外,忽然降临!

一如既往地放学回家,走到街口唤了声你的名字,可是却没有回应。我以为你出去了,又去找哪个隔壁的“小哥哥”了。这样的事情发生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所以我并没有在意。等我做完作业,想和你一起去玩一会儿。可是却怎么样也找不到你了。我都快急哭了,心里一直在安慰说,可能你在和我玩捉迷藏呢,可能你藏的太远了,太严密了,我没有看见,你肯定会出来,你肯定会没有事儿的。所以我像发了疯一样地去找你,大喊你的名字,可听到的却只有风声和我的回声,却没有那个干脆轻巧的犬吠声。知道吗?我最后是在我们以往经常散步的大路上找到你的,你很安详地躺在那里,好像是睡美人在等她的王子。我抱起你,撕心裂肺地哭,沙哑的嗓子一直在喊你的名字,可是你却没有抬头看我一眼,或是轻轻叫唤一声来安慰我,可能你觉得我只是一个侍从,而不是你的白马王子,所以你不愿意醒来。

我就那样抱着你在路上哭了好长时间,一直哭到累了,没有泪了。最后我轻轻地抱着你,找了一处有花香的地方,把你小心地安葬在那里。如今,你我已分别了太长时间,不知你在那边可否安好?希望这份跨越时空的思念能送传我对你的问候。

穿越时空的旅程——叙利亚三城记 篇3

叙利亚是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之外,另一个文明发源地,幼发拉底河绵延穿过整个叙利亚东部。连接三大洲(亚洲,非洲,欧洲)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得这片与文明相伴相生的土地,从没间断过战争。如同一个巨大的舞台,从古巴比伦、古埃及,到亚述人、波斯人,再到后来的希腊、罗马、奥斯曼,轮番上演着各自的悲喜剧。哪一个帝国都染指过这片土地,哪一种文明都侵染过这片土地。站在叙利亚,如同站在一个巨大的露天博物馆,各种文明都在这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走在叙利亚,就如同走在飞速的时光穿梭机上,使人不知身在何处,身处何时。叙利亚,究竟是怎样一个神秘的国度?

大马士革误入天堂

叙利亚的首都大马士革,一座拥有四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古时,被称为“天国里的城市”。在叙利亚,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故事:先知穆罕默德在大马士革郊外的山上眺望全城,被绚丽多彩的景色所感动,但他却没有进城,而是转身返回。问其原由,他说:“人一生只能进天堂一次,如果我现在进了这个天堂,身后怎能再进天上的天堂呢?”

而我选择义无反顾地走进了大马士革,走进了“人间天堂”, 不管身后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城墙隔开了车水马龙,穿过古老的城门走进老城,如同回到千年之前。纵贯古城的直街,就是圣经中提到的老街,行走其中,恍如浏览一段历史。那些街边小店,售卖的也仿佛不是商品,而是历史。在大马士革的骄阳酷暑下,随意钻进直街周围的小巷,身心立时就安静下来。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照在小街上,宁静而悠远。置身其中,仿佛能听到四千年前的悠扬音乐,看到四千年来的熙来攘往。

大马士革是清真寺之城,全市遍布250多座清真寺。在古城的小街上,几乎每一次抬头,都会与清真寺不期而遇。黄昏,登上城郊的卡西云山,大马士革尽收眼底。从高处看去,到处是醒目的宣礼塔。入夜,全城的宣礼塔都亮起绿色霓虹,整个城市仿佛跃动着神圣的音符。而在昏礼十分,250多座清真寺的宣礼塔同时响起的那种震撼,不亲临其境是完全无法体会。

大马士革亦是基督教的摇篮,没错,使徒保罗正是从这里走上了传教的道路,将基督教传遍欧洲、乃至世界。走进东门附近的古巷中,会发现许多基督教痕迹:门楣上的十字、墙角的圣母、屋顶的耶稣。城门下,阿拉伯文书写的基督徒讣告,分外醒目。在街角遇到一位祷告的老人。他告诉我,东门附近居住着很多基督徒,而叙利亚大约有10%的基督徒,比例之高超出我的想象。这些街头巷尾的基督教痕迹,或者正是他们昭示自己信仰的方式吧。告别老人,我又重新钻进了令人迷失的小巷中……

阿勒颇城,叙利亚第二大城市,位于大马士革以北350公里。据传,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一千零一夜》手稿,就是在这里被发现,所以阿勒颇是名副其实的一千零一夜之城。早在4000多年以前,它就已经成为商业中心、交通要塞,是丝路上一个重要的驿站。正因为如此,历史带给这座城市的,除了繁华,更有绵延不断的战争。所以,阿勒颇需要一个城堡来保卫。

阿勒颇古城堡位于古城东部的一个小山坡上,占地足有15公顷。城墙用巨石砌成,四周围绕着30米的壕沟。与其说是一座城堡,不如说是卫城更恰当。城堡内,不同时代的各样建筑应有尽有:王室寝宫、土耳其浴室、罗马剧场、清真寺……千百年来,城堡不断加固扩建,规模越来越大,每个阿勒颇的占领者都在这里留下他们遗迹。站在城堡的制高点,远处的清真寺,近处的古老民居,都笼罩在夕阳下。

相比于大马士革,阿勒颇更加充满温情。这是座很有情调的城市,像上海,难怪阿加莎·克里斯蒂喜欢这里。夜晚,城市里到处闪烁着迷人的霓虹:蓝色钟楼,绿色清真寺,黄色的街灯。在狭小的巷子里,一边是古老的建筑,一边是现代的高楼大厦,街边不时传来沁人的咖啡香气。或许阿勒颇的城堡,保护的不单只是城内古老的建筑,也保护着这里多姿多彩的生活。

帕尔米拉的日出

帕尔米拉是中国丝织品在叙利亚地区的重要集散地,也是去地中海和埃及的必经之路。叙利亚人一直将帕尔米拉称作‘沙漠新娘’, 或者是因为曾在这里繁茂生长的椰枣树和橄榄树(帕尔米拉在希腊语中,意为椰枣),也或者是因为这里曾经的女王——赞诺比亚。赞诺比亚, 一个多美的名字!但赞诺比亚女王却跟娇羞的新娘毫不沾边,这绝对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女人。在鼎盛时期,她甚至称自己为“奥古斯都”,要知道,这可是罗马皇帝的专有封号。被惹恼的罗马人最终攻陷了帕尔米拉,一番血腥屠杀将整座城池摧毁,帕尔米拉从此成为了金色的废墟。

或许是太过期待,当帕尔米拉兀自站在面前时,我却瞬间失去了感觉。站在列柱大道中,我有点不知所措,这里曾经商铺满布,一片繁荣。在城市的中心,是一座四塔门,曾经的十字路口,向右的路通往巴格达。罗马剧场的台阶很高,凹凸不平的表面写满沧桑。清晨十分,一个人走在无人的帕尔米拉,那些竖立的柱子,四处散落的柱基,与它们骄阳下的样子全然不同。我伸手去触摸它们,抬头仰望着它们,仔细端详着它们,无人打扰。纪伯伦曾经说:这些巨大的石桩,好似混战之后,沙场上留下的尸体。或许正是这些石柱的历史堆砌感,让人感觉失去自我。毕竟在历史面前,个人总是显得无限渺小。

信息技术让综合实践课堂跨越时空 篇4

2011年5月6日纪念汶川地震三周年之际, 在四川省绵竹天河小学的阶梯教室, 全国各地的260余名教育局领导、电教馆馆长观摩了天河小学30多名学生与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小学的学生一起跨越时空, 同上一节《理财中的数学》的综合实践课。课后, 四川省绵竹天河小学宋红斌校长在孩子们的簇拥下, 通过视频向南京市教育局、绵竹市教育局领导以及南京市电教馆领导、天河小学校长等, 祝贺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两校学生还欢乐地唱起了心中的歌谣。

本次活动由国家教育部教育管理中心主办, 四川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厅协办, 绵竹市教育局承办的“教育部信息化教学应用创新模式经验交流会”活动之一, 视频互动采用的是网真产品, 并通过卫星链路将绵竹和南京高速连通。

美丽心灵跨越时空的作文高一 篇5

生活就像心电图,如果一路顺风,只能说明:恭喜你!你挂了!而那心电图上的一次次弯曲,不都是一次次考验吗?不都要我们一次次跨越吗?

一根普通的栏杆,跨越它,也许只需要一点助跑的力气和耐力,而人生障碍的跨越却需要惊人的磨练力和毅力,否则,不可能。

面对一个个障碍,你是不停的用力气跨越不是试几次不行便转身就走,你向回走了,毫无疑问,以前你跨越的你还得再跨一遍,也许那是比这个简单,但数量却是成百上千,你一个一个地跨了回去,却未听到成功在你身后焦急地喊着你先错了,当你终于经历过成倍的努力回到出发点时,你会发现,那根本不是美好的聚焦地,而是美好的消失点,一切,会又将再次回到原点,不管你的感受与无奈。

路上见了那一块块板砖,你是从上面越过,还是将它提到更前方,还是绕过?如果你将它踢走了,那么你绕过它前再有多少个,你都会视而不见,那样它们的出场又有什么意义呢?不过只是被你无视罢了,一味的视而不见罢了,而如果你越过了它,那么它就在你身后,无论多少,都只在你身后,不会阻挡住你哪前进的路,还不是极好?

跨越时空的旅程 篇6

关键词:邓恩,狄金森,诗歌,死亡

一、引言

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诗歌创作深受英国17世纪玄学派诗人影响, 尽管有史料记载她的宗教诗歌多受赫伯特 (George Herbert) 的影响, 但作为玄学派代表人物的邓恩与赫伯特有着同样奇妙的玄思、丰富的意象, 而且狄金森的死亡诗歌题材与邓恩的主要诗歌主题又不谋而合, 二者诗歌中所反映出各自不同却又有所相似的死亡观, 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女诗人与17世纪英国的玄学派代表诗人展开着一场跨越时空的灵魂对白。

二、追随自然的脚步——轻松;听从上帝的召唤——安然

艾米莉·狄金森在一生所创作的一千七百余首诗稿中, 有六百多首从生理、心理、情感等不同层面描述了诗人对死亡的想象和感受, 其以死亡为题材或与死亡相关的诗作超过其诗作总数的三分之一, 这与她出生于虔诚的清教徒家庭有很大关系, 清教认为人之初生就已得到上帝安排, 世俗之人永远无法窥知天意, 只要人能够赎清罪过, 证明基督已经代表人征服了死亡, 因此死亡并不可怕, “它就好像脱去你的衣服, 穿上安息。”同时狄金森的诗歌创作又深深受到与她同时代的超验主义代表诗人爱默生的影响, 二者都对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 但对于自然的看法却迥然不同, 狄金森认为“人们无法期盼从大自然获得道德启示和精神慰藉, 也无法找到自我和自然界的相似之处。……自然景色应是反映人们心理活动的镜子。如果她在自然中无法找到这样的对应物, 无法进入理想的精神境界, 那么她就必须借助其他途径, 也就是必须通过对死亡的冥想来达到这样的境界”于是从诗歌的死亡主题中, 狄金森找到了宗教思想与自然观点的寄托与载体, 在其著名的“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中, 死亡被描述成一位彬彬有礼的绅士:他殷勤停车接我——……我们缓缓前行, 他知道无需急促——∕我也抛开劳作∕和闲暇, 以回报∕他的礼貌——在这里, 死神不再是面目狰狞的恐怖形象, 而成了殷勤周到、耐心温和的绅士, 在其后诗节中, “我”与死神的车辇经过学校的操场、经过稻谷的田地、经过沉落的太阳, 平静的周而复始的自然景象带给读者以死亡是从容舒缓而非恐怖虚无的感受, 诗人也曾在诗歌中把死亡描述为一个温柔的求爱者, 狄金森运用大自然给死亡披上了从容的外衣。

约翰·邓恩既是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代表, 也是一位神学家, 他对于宗教、死亡、爱情、永恒有着深刻的见解, 邓恩出身于虔诚的天主教家庭, 但因成年后学业与政治抱负均饱受天主教之累而皈依新教, 他的神学思想深受奥古斯丁与阿奎那的影响, 奥古斯丁提出“死亡是自然万物和人的不可幸免的律;天主之道负担了我们的死亡, ……用雷霆般的声音呼喊我们回到他身边”阿奎那则主张人们要达到享受来世天堂幸福之一人生目标, 就必须接受基督宗教教会的“精神指导”。邓恩在其1619年所做的布道文中写到:“所有的人都注定会死, 我们所有的生命在出生后都是一种走向最后的宣判——死亡的形式, 什么人活着而永远看不到死亡?”;“基督死了, 是因为他愿意死, 他说‘我为了我的羔羊放下了我的生命’”。在他的神学冥想诗第1首中, 诗人写道:

……

我奔向死亡, 死亡同样迅速地迎向我,

我的所有的快乐都仿佛组日一样难再,

我不敢朝任何方向转动我朦胧的目光,

身后的绝望, 和身前的死亡确实投下

如此的恐怖, 我虚弱的肉体由于容纳

罪孽而消损, 罪孽压迫它向地狱沉降;

只有您在天上显灵, 且蒙您恩准能够

朝向您仰望的时候, 我才会重新奋起;

死亡会给人带来恐惧与绝望, 作为曾离经叛教的基督徒, 诗人邓恩更是自觉罪孽深重, 而当上帝在天显灵, 恩准他仰望时, 他信心倍增, 重新奋起, 虔诚的宗教信仰使得死亡对于人不再意味着恐惧与绝望, 而是上帝对灵魂的拯救, 而是在上帝的召唤下的安然与果敢。在其神学冥想诗第6首中, 这种死亡观也有所反映:而贪婪的死神, 将会在瞬息之间分裂析解∕我的躯体, 和灵魂, 我将暂时地沉入睡眠∕但我永远清醒的那部分将会看见那张脸∕他的赫赫威严阵散了我的每一处关节:到时, 我的灵魂朝天国, 她的首座, 飞升……

三、死亡是暂时的休眠——蔑视

西方死亡哲学观从中世纪的对死亡的渴望到近代对死亡的漠视经历了历代哲学家、神学家、文学家的痛苦思考与体验, 十七世纪法国宗教哲学家帕斯卡尔在父亲病故之际说:“我们不应当想不信教者那样看待死, 而应当作为基督宗教信徒来看待死, 因为除了基督耶稣, 死亡都是可怖的, 但是就基督而言, 死亡是神圣的、慈祥的, 是真正信仰者的快乐……”德国古典哲学代表黑格尔认为“死亡是精神同自身的和解”, 他强调说:“精神的生活不是害怕死亡而幸免于蹂躏的生活, 而是敢于承当死亡并在死亡中得以自存的生活”。因此, 真正的精神生活必定要求具备一种勇气, 一种敢于承当死亡并在死亡中得以自存的勇气。

邓恩在神圣十四行诗第十首“死神别得意”中把死亡描写为“休息和睡眠, 只是你的影像, 从中却/流出许多快乐, 那么, 你那里定流出/更多;很快我们的优秀人士随你而去, /他们的骸骨得以休息, 灵魂得到解脱。/……一次短暂的睡眠过后, 我们长醒不寐, /死亡将不再存在, 死神, 必死的是你。”在诗人眼里, 死亡不过是短暂的休息与睡眠, 快乐而闲适, 身体彻底地放松, 灵魂不再受世俗的干扰;死神再强大, 也要听从命运与机会的安排, 也无法摆脱君主与亡命徒的操控, 它甚至都不如罂粟与咒符更能令人入睡, 诗人充满豪气地问死神, “你又何必趾高气扬呢?”死亡不仅是一次短暂的睡眠, 甚至能给人带来永生, 诗人用他著名的悖论结束了对死亡的宣言:“死神最终也要死去!”

无独有偶, 狄金森在第432首诗“埋在坟墓里的人们”中写道“耶稣说过, 我告诉你——/有这样一种人/不会尝到死的滋味/如果耶稣真诚/…我也就无须论证——/救世主的话语/无可争辩——/他说过死亡已死去——/

狄金森在《我听到苍蝇的嗡嗡声——当我死时》中细致入微地描述了她人死前的场景:

我听到苍蝇的嗡嗡声——当我死时

房间里, 一片沉寂

就像空气突然平静下来——

在风暴的间隙

注视我的眼睛——泪水已经流尽——

我的呼吸正渐渐变紧

等待最后的时刻——上帝在房间里

现身的时刻——降临

诗人想象了自己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情景:在临终者准备好一切, 等待灵魂升天, “我”等来的不是上帝, 没有听到天使美妙的歌声, 等来的却是只身携细菌、令人恶心的苍蝇。苍蝇的到来与临终者的期盼形成强烈反差。诗人在诗中多处使用双关、通感这些修辞手法将颜色和声音两个意象结合为一个意象, 巧妙地描写了人在弥留之际那种迷惑和混乱的精神状态, 反衬出诗中说话人内心对其死后世界的彷徨与犹豫。对于艾米莉·狄金森来讲, 死亡不仅仅是一个诗歌话题, 在她的现实生活中, 亲人朋友的先后离世让她逐渐对于死亡和永恒有了深刻的思考和认识, 教徒的原罪信仰让他们认为只有等到死后听凭上帝的裁决, 只有虔诚赎罪才能得到拯救;死亡狄金森曾说:“死亡和我们如影相随, 死亡的神秘感不会随着我们的成熟而减少。”在她的许多死亡诗中, 狄金森把死亡这一不为人知的神秘过程用具体的声音、动作、重量等意象清晰细腻地表现出来, 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她对死亡的思考和表现是一组更富有层次和立体感的画卷;在直面死亡时诗人在作品中传达出的勇气、冷静、睿智, 甚至嘲弄、讥讽的口吻, 从人类体验的角度来描述死亡的不可避免性。

四、死亡是通往来生与永恒的桥梁;死亡是爱情与忠贞的佐证

狄金森对死亡主题的探索将生命的意义从有限伸到无限, 从幻灭引向永生。尽管她的生活天地有限, 但她创立了一个心灵的天空, 在这个无限的宇宙里, 她用反传统的格律形式和奇特新颖的意象反映生活, 探索人生的真谛。她以一种平和冷的态度看待死亡, 认为死亡只是肉体的毁灭, 死亡可以带走我们所爱的人, 但不朽的灵魂只有经过死亡这一必经阶段才得以获得永生。尽管有迷惘, 有悲伤, 但只要领悟了这个秘密, 死亡将不再可怕, 而变得悠然平静。永生的路在死亡的尽头, 但也要靠自我的能力才能找到。狄金森热衷于以书信的形式表达思想、情感与困惑, 她曾谈到她有两种朋友即活着的和死去的, 她与活人交流时用散文形式, 与死者交流时用诗歌形式, 她用诗歌表达心中的祈祷和祝福, 尽管她知道无法亡给死者捎信而把它们附在给活人的信后, 但她相信死者那永恒的灵魂能够感受到她的祈祷与祝福。她描述朋友霍兰夫人对他的帮助时说:“触摸那熟悉的长期引导我的手, 感觉是甜美的——‘即便你在笼罩死亡阴影的山谷中行走, 我也将和你同行’”。

在其第1212首诗歌中, 迪金森写道:“有人说, 有一个字/一经说出, 也就死去/我却说, 它的生命/从那一天起/才开始。”死亡不是生命体验的结束, 不是爱的结束, 死亡是通向永恒的桥梁, 通往爱的桥梁, 一旦“爱”字说出口, 无论是生命结束, 还是任何尘世间的事件发生, 它的生命、它的灵魂才开始获得永生。“在这人世间/最庄严的事情——/是死亡后的清晨/屋里忙乱一阵/打扫干净心房/收拾起爱情/我们将不再使用/直到永恒”在尘世中, 一个人的死亡和他 (她) 的葬礼是最庄严肃穆的事情, 亲人们忙于哀悼、恸哭, 邻里朋友们忙于安排葬礼、仪式, 因此死后的清晨是一阵忙乱不堪的情景, 而这时诗人笔锋一转, 与此忙乱相对照的是死者心灵的宁静, 忘掉尘世生活的烦乱, 让灵魂踏过死亡这一桥梁, 平静地走向来生、走向永恒。在“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中, 死神的邀请下, 诗人缓步登车, 陪伴他们的只有“永生”而且“那一天, 我初次猜出/马头, 朝向永恒——”

玄学派诗人邓恩的诗歌主题以宗教、爱情、死亡为主, 他的爱情诗却也常常交织着宗教信仰、玄学推理甚至死亡, “一如在邓恩的艳情诗里, 可以发现许多死亡意象;在他的神学诗中, 则有一些性爱隐喻。” (傅浩XXVI) 在《追认圣徒》一诗中, 邓恩写道:

假如不能因爱而生, 我们可因爱而死,

假如我们的传奇不适合

墓碑和棺座, 那他将适合诗歌;

假如我们不印证一段历史,

我们将在情诗中建造华丽的居室;

一只精致的瓮一如半亩墓地,

同样适合最伟大的骨灰,

看到这些赞诗, 所有人都将证明

我们已因爱情被追认成圣

邓恩的天主教出身与教育使他对于偶像崇拜、殉道、死后追认圣徒等信义深信不疑, 然而把这些宗教信义施用于爱情表达中只有邓恩这位玄学派大师方敢为之, 相爱的人已合为一体, 生若不能结合, 死亦无可畏惧, 我们在诗歌的传奇、死亡的约定下相亲相爱, 这永恒的诗篇和我们的骨灰都将成为被追认为圣徒的佐证, 成为我们爱情的佐证。在其“歌与短歌集”的《圣骨》中, 诗人想象死后的墓穴被掘开, 发现他与“相爱的侣伴”躺在一起“在墓中相会, 且盘桓片时”, 他们的骨骸被封为“圣骨”, 他的爱侣将被当做“抹大拉的马利亚”——一个原为妓女后因虔诚信奉耶稣而被尊为圣女的偶像, 死亡使我们被世人所崇拜, 死亡是我们真诚相爱的证明。

五、结语

人类对死亡的态度纷繁复杂, 也不能说两位诗人的死亡观完全是乐观积极的, 他们的诗歌中也反映了恐惧焦虑和矛盾痛苦的思索, 正如邓恩在其布道词中写的“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 /整体的一部分。/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就为你而鸣。”死亡能够带走最可爱的肉体的生命形式, 却拿不走人的灵魂。人因为有一个灵魂, 而区别于万物, 并比万物都高贵。就如帕斯卡所言∶“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不用整个宇宙拿起武器来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但纵使这世界毁灭了他, 人却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因为他认识死亡, 认识世界对他具有的优势, 世界却对此一无所知。”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和约翰·邓恩生活、创作在相距深远的时间与空间, 但他们在各自的诗歌中都表达出超凡脱俗的死亡观, 在诗歌世界里展开着跨越时空的灵魂对白。

参考文献

[1]刘守兰.狄金森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2]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金莉秦亚青美国文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60) .

上一篇:农业气象业务下一篇:家禽球虫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