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学习时空

2024-07-27

自由的学习时空(共6篇)

自由的学习时空 篇1

对时空的知觉有两个表示极端相反的成语:“一日三秋”和“时间如梭”, 它们深刻地说明了主观的知觉并不像客观事物那样的恒常。著名地“米勒———莱尔错觉”实验也充分地说明了心理的变更对知觉结果的影响。虽然知觉的易变性使我们对知觉或知觉学习之类的问题的研究看上去非常困难, 但对这些问题作出相应回答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却不容我们放弃对它们的研究。我们几乎可以断言没有任何一件事可以脱离知觉而被我们发现或认识到。如笛卡儿提出的“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 虽然其理论带有唯我论的主观主义思想, 但它清楚地反映了对事物知觉的重要性。在武术套路中, 不管是教学还是训练, 或是鉴赏等等, 也都离不开知觉, 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 但本文需要强调的是许多知觉能力并非先天赋予的, 它是需要学习的。学习对知觉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点从威廉·詹姆斯 (William James) 的笔下就可略见一斑:“那些长年从事采购和鉴别的专业人员有着精湛的技艺, 有些人单凭味觉就能区分出易平马德拉白葡萄酒的年份, 有些人通过触摸桶中的面粉就能辨别出它产于衣阿华周而非田纳西州。”[1]美国心理学家J·吉布森认为詹姆斯所谓的“精湛技艺”例证就属于日常的知觉学习。

可以说世界万物都不能离开时空而存在, 如俄国伟大的思想家巴赫金在其时空理论中所作的精辟论断:“每次要进入意义领域, 都只能通过时空体的大门。”[2]对于时空的界定, 本文认为时空本是一体———四维时空体。因此不能将之拆分为时间和空间来看待作为万物存在形式的时空体。人的知觉活动首先要依赖于客观世界的素材, 这也就是知觉学习 (或知觉) 与时空的相互依赖性, 对于人类的认知活动来说, 二者互为依存, 缺一不可。因此, 本文将武术套路演练的时空知觉学习作为研究对象, 旨在将武术套路演练的时空表现作一具体论述, 以及探究其知觉学习特殊性和具体方法、原理 (这是直接指向实践的) , 作为针对武术套路演练的时空理论而搭建通向实践的桥梁。

1 解释与构建

1.1 何谓武术套路的时空知觉学习

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J·吉布森看来, 知觉学习是指个体从周围环境获取信息的一种能力, 亦是随着周围环境刺激而异的经验和实践结果。知觉适应性的结果取决于个体与作为刺激源的事件和物件之间建立较好的相互关系, 取决于他们利用潜在的刺激的能力。[3]将环境作为学习对象的观点, 进而认为可以看作是个体对刺激特性认识的增长以及对各种特性和模式、区别性的察觉的过程。当我们把研究视线投向武术套路演练的时空体现时, 那么其知觉的刺激就来自于武术套路演练时空方面的素材如动作造型、节奏、腾空动作体位的各种特征等等。

1.2 武术套路知觉学习学什么

如J·吉布森所言:“发现关键差异的过程是一个抽象过程……抽象是指从变化的物体或事件中发现不变的关系。”[4]抽象是知觉学习中最为关键的机制, 结合过虑及注意等机制一起为发现刺激的特性、差异、模式而服务。也可以说, 关于知觉学习学习什么的问题“能被视为对特性、模式和特征的察觉”。[5]然而, 这毕竟是对一般领域知觉学习的概括性的研究, 在特殊领域, 知觉学习有其特殊的运用。因此本研究必须结合武术套路的自性提出另外的重点———武术套路的时空表现除了作为现代体育项目的技术特性外, 还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内涵的艺术特性。

2 两个层面的时空知觉学习的构建

“中国人希翼从体育活动中寻找心灵的慰籍, 西方人则通过体育活动来表现人格意志的欢乐”。[6]对于作为东方文化的武术与西方体育在目的上的区别, 从熊志冲先生的这一论断中即可见一斑, 而作为中国全力争取进入奥林匹克的民族体育瑰宝, 武术套路不得不汲取西方体育的技术量化特征。也正是由于武术套路其自身目的的指向和西方体育特征的渗入, 造就了在时空表现上既重视技术规格的物理量化又要求精气神兼备的艺术性的现代武术套路。由于现代武术套路在时空表现上的这种特性, 致使我们必须运用物化思维 (科学思维方式) 和人化思维 (艺术思维方式) 两种知觉方式知觉武术套路演练的时空表现。因此, 武术套路演练的时空的知觉学习内容分为了两个层面———技术层面的知觉学习和艺术层面的时空知觉学习。当然, 这种知觉方式的区别本身就是知觉学习的范围。

2.1 技术层面的时空知觉学习

武术套路技术层面的时空表现是具体可感的动作组成的, 这是武术套路作为体育形式存在的条件。对这一层面的时空所表现的内容可以从物理学的角度加以解释———即为何一个动作须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的解释。而物理解释又与其时空表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它们的联系是相应的、有规律的。其知觉学习也就是建立在这种规律之上, 去发现其特征、特性、差异等等而提高武术套路的学习、训练效率。

2.1.1 物理解释

人在地面上运动, 就和地面构成作用力的互为对象, 同时也与空气发生力的关系。而在武术套路的演练中, 有着其它体育项目所没有的、独一无二的特性。武术套路动作复杂多变, 既有地面动作、也有腾空动作;即有直线运动、也有旋转运动;既需顺力而加速、又需逆力而制动等等。这些特性关意味着其时空变化的多样性以及掌握其时空变化的重要性。

在武术套路演练中, 每个瞬间都在空间上形成一个画面, 每个画面都可以作为物理的力学构图进行力学分析的。事实上, 现代武术套路正在“高、难、美”的指引下, 越来越向精确的力学要求靠近。如竞技套路中的许多指定难度始终围绕着如何跳得更高、转得更快、落地更稳而进行研究和训练, 这些都要求力学研究的精确性和运动员掌握技术动作的精确性。但是, 如何使精确的力学原理转化为运动员精确的技术动作呢?这就需要涉及到运动员的知觉能力和知觉的对象———技术动作的时空表现。

2.1.2 时空表现

可以说, 武术套路的动作在任一时空点都有其构造, 其技术的合理性都可以从力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然而不管多精确的力学原理也只是理论而已, 此时, 与该动作的力学原理相对应的时空构造就成为了其理论走向实践的桥梁。不管在教学和训练中我们更多地是使运动员 (学生) 明白不同的动作应该以什么样的时空结构出现才更为合理, 而并非将每个动作及其过程的力学原理告诉运动员。当然, 其实动作的时空结构就反映出其力学原理了。如以下引文所反映的:“要实现踏跳是垂直速度最大, 从动量定理出发, 理论上要通过一下途径: (1) 加快助跑速度, 增大踏跳前的动量; (2) 踏跳时缩短脚与地面的接触时间, 以获得较大的地面反作用力; (3) ……”。[7]从上段文字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将技术动作的科学理论转化成实践, 必须通过表现与其相对应时空结构来实现。正如巴赫金所言:“每次要进入意义领域, 都只能通过时空体的大门。”

2.1.3 知觉学习

对武术套路演练的时空知觉学习 (技术层面) 主要表现在对特性的发现和差异性的辨别两方面, 不管是在动作的造型上;还是运行路线上;或是节奏体现上等等。每个动作都有其自身独一无二的特性, 动作之间都有其区别性特征。知觉学习就是要这些内容, 以提高实践活动 (如教学、训练) 中的效率和精确性。

2.1.3. 1 特性的发现

许多知觉学习方面的研究证明, 学习者在重复知觉一个事件过程中, 判断的精确性会逐渐增长, 对该事件的特性了解会逐渐清晰。对武术套路技术层面的时空特性的发现是在教学及训练等实践活动中极其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叶伟、蔡仲林采用电教化教学的实验方式, 针对武术跳跃动作进行专门化知觉培养, 得出如下结论:“在武术跳跃教学中把握专门化知觉的培养重点, 针对不同运动水平的教学对象正确处理‘动作焦点’与‘意识焦点’的位置关系, 并实施电化教学, 是武术跳跃这一类技术结构较复杂的封闭性运动技能专门化知觉的最佳培养方式。”[8]在这个实验中, 叶伟等人将动作的客观物理特性 (特征) 称之为“动作焦点”, 而“意识焦点”即与本文所讲的“知觉”的指向是向吻合的, 它说明使学习者的意识焦点指向动作焦点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这很好地说明了特性的发现在掌握技术动作中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在武术套路的教学和训练中, 每一个动作都有其自身的特性, 它需要我们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去发现。这种发现对于学习者 (或运动员) 精确地掌握动作技术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1.3. 2 差异的辨别

布朗和希尔顿在1956年做的音素辨别实验就已经证明, 对事件之间差异性辨别的精确性取决于其间差别特征的数量。这一研究结果在1968年再次为蒂科夫斯基和麦金尼什所做的实验所证实, 其研究结果表明多数的辨别混淆错误只在具有一个特征差异时出现[9]。在武术套路演练时空上的区别性特征的辨别是及其重要的, 如习练者对腾空旋风脚360度与720度在技术动作上时空表现的差异辨别可通过动作的时空结构发现诸如击响角度、击响幅度、转头时机、并腿时机等差异;而在太极拳中的野马分鬃和弓步掤手的手上动作的辨别则表现在路线、掌心朝向、力点等方面。这些辨别对武术套路的教学和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直接影响教学 (训练) 的精确性和效率。

根据知觉学习中差异辨别的理论, 本文认为作为传授者 (教师或教练等) 必须尽量开发套路动作在时空表现中的区别性特征, 在教学中使学生尽快知觉到这些信息, 使学习更直观、更精确。

2.2 艺术层面的时空知觉学习

2.2.1“诗性关系”中产生艺术时空

作为现代体育项目, 武术套路区别于田径、举重等项目, 它无法用秒和千克来评判优胜, 而必须用裁判的知觉系统去知觉它, 既要知觉物理层面的技术规格, 又要知觉艺术层面的风格、精神、意识等等。风格、精神、意识等内容是作为艺术内容被知觉的, 评判它的尺度在于一个“美”字。对于这种美感, 本文认为它并不像物理层面上的技术动作那样以具体的身体形态在时空中得以表现, 也不是以物化思维的时空知觉方式可以知觉到的。对这一层面时空的发现和创作须依赖于另一种时空知觉方式———艺术时空知觉。这种知觉和被知觉的事物构成了美学中所谓的“诗性联系”。如以下引言所描述的:“人与客观世界构成诗性关联, 万千艺术才由此而产生。……人类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在物化思维的关照中, 所构成的是“物理”关系, 只能产生科学的结论;而人化思维的关照使人与客体之间构成一种非客观的、虚构的、想象的“诗性”关系。”[10]可以说, 武术套路中的艺术时空是由于诗性关系的出现而产生的, 这一点可以从乔治·桑塔耶纳的论述中见证:“美只存在于知觉之中, 而不能存在于其它地方。”[11]作为武术套路运动员, 他既是艺术的创造者, 又是艺术的鉴赏者, 并且其创造往往得益于鉴赏。因此, 提高运动员艺术时空知觉能力及进行必要的艺术时空知觉学习是决不可忽视的。

2.2.2 知觉学习

这一层面的时空知觉学习是比较复杂的, 对它的特征、特性的发现和辨别是需要明显的艺术思维作基础的。也就是说在知觉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首先要与学习对象建立“诗性联系”。但是这又不是简单的审美过程, 学习这还要做到的是知觉到艺术美 (精神、意识、风格等) 产生的原因。虽然武术套路中艺术之时空不是以具体的实物形态出现, 但追究其产生, 则有赖于知觉者对具体动作的知觉———即艺术时空的知觉需以物理时空知觉为基础。如H·帕克所说:“就其本身而言, 事物从来都不是美的。……但是, 美是可以存在于我们对事物的知觉中。”[12]美学奠基者夏夫兹伯里也认为:美“决不在物质”。“我们可以假想美引起我们快感的是它实体的坚固部分。但是如果这问题经过仔细剖析, 我们也就发现, 就连外在形状里我们所欣赏的还是性情中某种内在东西的一种奇怪表现, 一种阴影”[13]以上引言很好地说明了武术套路中艺术时空是隐含于物理时空之中的, 这一点对知觉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它告诉我们对武术套路艺术时空的知觉学习需要从具体的动作入手, 观察其动作表现的细节特征、差异。如一个眼神、脸部的一个表情、身体某个部位的一点形态特征等等。由于武术中的精气神包涵深厚的民族文化特征, 这让我们必须重视学习者的传统文化知识对知觉学习的影响作用, 著名的棋局记忆实验告诉我们经验对知觉和记忆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了解很深的人往往能更快地掌握精气神的表现, 这也可以间接地说明为什么外国人或缺少传统文化知识的儿童在套路演练中总是很难表现精气神的这一现实。因此, 在我武术教学、训练中, 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应该被重视。

3 结论

武术套路的时空知觉学习主要表现在对特征、特性的发现和差异性特征的察觉, 这种学习对武术套路教学、训练的效率和精确性促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必须看到时空知觉学习在武术套路中的特殊运用———即技术层面的时空知觉学习和艺术层面的时空知觉须并存, 缺一不可。这是由武术套路自身所蕴涵的深厚文化内涵、鲜明的民族艺术特性所决定的。

在武术套路的艺术时空知觉学习中,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促进其学习的重要因素, 对这一因素的认识和重视对武术向世界推广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让语文成为跨时空的学习载体 篇2

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时, 便可发现, 在更广阔的学科教学背景下, 语文教学在教材内容建设、教学活动组织等方面, 还存在着需要深入探究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 从教育目标上看, 重点体现为当下的应试需要和未来的终身发展需要的有机融合 ;从教材内容建设和教学活动安排上看, 则既可体现为对同一作者诸多作品的整合式专题阅读, 又可体现为语文学科知识体系和语文课程目标体系的双向同步建构, 还可以体现为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交互式培养。

一、提炼课堂, 满足多重学习需要

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 在于合理界定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特性, 将其与学生的多方面学习需要结合起来, 构建合理有序的课程教学目标, 尽可能多地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成长需求。

完成此项任务时, 最大的困扰, 来自语文教师自身对教育以及语文学科教学的认知困惑 :是侧重于研习课文的起承转合等写作学知识?还是侧重于探究形式背后隐藏着的道德倾向、思想主张和情感态度?或者是紧扣考纲, 把课文分解成几道符合中高考命题规范的试题, 向学生灌输“科学化”的解题思路和“标准化”的答题技巧?这样的困顿, 从“教什么”和“怎样教”两个方向影响着语文教学。这些思考倘若彼此包容, 相互吸收, 并依顺了教学内容和具体学情而适时调整, 本也不失其教学的科学性 ;一旦各自独立, 且不懂得依顺教学内容和具体学情而灵活变通, 则势必成为教师自身的技能桎梏, 更成为学生的成长桎梏。

问题的解决之道, 在于修正认知。最便捷的修正方法, 是形成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串”:作者为什么要创作这个文本?编者为什么要选编这个文本?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这个文本?教师为什么要教学这个文本?这个文本为什么放在这个年级的这一册教材, 而不是放在另一个年级的另一册教材?这个文本属于内容大于形式, 还是形式大于内容?这个文本的结构形式值得学习吗?这个文本的思想值得推崇吗?……只有将这些思考纳入备课活动中, 每一节课才能拥有只属于这节课的灵魂。

厘清了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后, 便可以发现, 语文教学要想同时满足学生的当下应试需要和长久成长需要, 就必须在教学中合理界定不同教材的不同教学价值。对于形式大于内容的文本, 便将教学重心落在文本外在形式的学习与模仿上, 使其成为学生学习写作的样本 ;对于内容大于形式的文本, 便将教学重心放在文化的传承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上, 使其成为汲取前人智慧、陶冶自身情操、提升阅读鉴赏技能的例文。对于文质俱佳的文本, 舍得多花费时间仔细斟酌 ;对于内容和形式均无特色的文本, 则完全可以大胆舍弃。

当下的语文教学实践中, 只服务于应试需要的教学设计与活动, 绝非少数。但从长远来看, 还应强调当下的应试需要和未来的终身发展需要的联合, 就是要还原语文学科知识传授、能力养成和情感陶冶的综合性特质, 让语文教学既始终关注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养成训练, 又始终关注文本中的各种精神养分。

二、整合文本, 让作者走向立体

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 选修课程的分量几乎等同于必修教材。以苏教版为例, 五册必修教材, 需要的教学时间仅只1.25学年。剩余的1.75学年中, 用于选修教材的学习总用时, 不会少于一个学年。

为数众多的地区和学校, 采用的是选修教材“必修化”教学模式。也就是说, 这不少于一个学年的选修教材的学习, 并未依照选修教材的自身特性而组织合理的教学活动, 而是沿用必修教材的单文本教学形式。这样的教学, 高耗低效。如果能够将选修教材的内容整合起来, 再结合已经学习过的必修教材的相关内容, 形成专题研修式的学习, 则无论是教材内容的理解, 还是学生能力的养成, 都会上升若干级台阶。

例如, 教学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的“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主题单元时, 如果将《月下独酌》和《将进酒》整合在一起, 就有利于了解李白的“愁”。《月下独酌》中, 李白因独处而成愁, 于是“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似乎有了三人, 便可以热闹起来, 欢乐起来。可惜的是, 月和影毕竟“非我族类”, 不懂李白的孤傲狂放, 故而, 诗仙只能在结尾处期望“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将进酒》中, 李白的“成三人”心愿成了现实, 而且, 岑夫子和丹丘生两位, 较之以月和影, 要有趣得多。好友重逢, 又有美酒作伴, 李白的愁总该化解了吧。事实却是, 诗仙不但没有冰释心中块垒, 而且愁更深更长, 纵贯千古, 横溢八荒了。

有了这样的整合, 便可以明白, 李白的愁, 已融化成血液的一部分, 非但月与影化解不了, 岑夫子、丹丘生也慰藉不了, 即使是青涯间的白鹿和数不尽的名山大川, 也排遣不了。只要雄心还在, 壮志未酬, 此愁便永是“茫茫无绝期”。

教学必修教材时, 亦可以进行这样的整合。一是建立起必修文本和选修教材间的整合关系, 二是建立起必修文本和课外阅读材料间的整合关系。比如, 将必修课文《师说》和选修文本《左迁至蓝关送侄孙湘》整合在一起, 便能够立体化了解韩愈的强烈社会责任意识。全方位认知韩愈的“不可为而为之”的儒生品质 ;将必修课文《赤壁赋》和课外读物《苏东坡突围》整合教学, 就可以在更广阔的时代背景下, 理解苏东坡的思想和文学成就。

除了类比性质的文本整合, 也可以从对比的角度, 将不同作者的作品整合到一起, 在对比中同时了解两位作者。比如, 有语文教师就将《项链》和《灰姑娘》整合起来进行教学活动, 以其相近的开头和迥异的结局, 在更深层次上理解马蒂尔德的个性。这样的整合, 对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 十分有益。

三、双体同构, 告别少慢差费

文选式教材的最大局限, 在于无法形成固定的知识体系。但作为一门课程, 语文又必须拥有自己的课程目标体系。如此, 依照一定的课程目标体系而合理确立不同文本的教学内容, 便成为语文教师不得不慎重对待的一个难题。

此难题的正解之一, 是语文学科知识体系和语文课程目标体系的双向同步建构。其中, 课程目标体系承载着宏观定向的价值, 语文学科知识体系担当着微观呈现的重任, 教材则是实现同构的必要媒介。也就是说, 要让语文成为拥有明确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的一门专业学科, 语文教师就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资源, 精心预设每一节课的宏观性课程目标, 从而让每一篇课文都成为整个目标体系中的一个必要构件, 而不是独立于课程体系之外的一个普通文本。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从一个个独立的文本中, 收获成体系的语文学科知识。

要完成这样的“双体同构”, 最基础性的工作是建立六年一贯制或三年一贯制的课程目标体系。

现行的人教版教材, 教材编排体例上, 大体落实了这一体系。其知识单元的结构形式, 对于系统性学习相关语文知识很有价值。苏教版的主题单元编排体例, 在语文知识的系统化学习上, 则有着先天性的缺陷。仅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第一主题单元为例, 便可发现很多问题。该单元的几篇课文中, 《沁园春·长沙》是古体诗词, 最重要的表现手法是借景抒情、借事言志 ;《相信未来》是现代诗, 最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比喻 ;《十八岁及其他》是随笔, 侧重于独语性的叙述 ;《我的四季》是散文, 比喻和象征又是其重要表现手法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是小论文, 重在阐释事理, 表达观点 ;《我的五样》是叙事性散文, 在完整性的事件描述中, 展示的是丰富且深刻的人生思考。将这六个文本集中到一起, 倘若只在语文课堂上探究青春的价值与意义, 研究如何度过自己的青春时光, 则这样的活动, 显然更多应该隶属于中学思想品德课的范畴。但若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 则每一个文本中蕴含的语文知识, 和本单元的其他文本中的语文知识, 极少能够组合成层层递进、密切相关的知识体系。如此, 一篇课文中获得的语文知识与经验, 在紧随其后的课文的学习中, 既得不到及时的复习巩固, 又不能用来指导后一课文的学习, 语文课的学习效果, 便打了很大的折扣。

要避免此种状况的持久性出现, 首要责任当然在于重构教材。在无法改变现有教材编排模式的前提下, 语文教师可以自己动手重组教材。比如, 可以将该单元选文全部定位为诗歌, 用古今中外的诗歌, 来表现“向青春举杯”的主题意义。这样一来, 主题未变, 语文知识的训练和积累也形成了体系。当然, 语文知识体系绝不仅仅体现在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中, 而是体现在完整的一个学段中。也就是说, 类似的教材重组, 一旦着手了一个单元, 便需要将其他单元都重新组合, 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体系的完整性。

在重构了课程目标体系后, 另一个重点问题便随之出现 :进入教材的任何一篇课文, 似乎都能够担当起多方面的语文知识样本的重担, 如何依照课程目标体系而取舍文本中的语文知识, 将成为能够真正实现“双体同构”的关键。倘若虽有了课程目标体系, 也有了对应的教材, 但教师组织教学时, 却置课程目标体系而不顾, 只依照自身的喜好处理教学内容, 则“双体同构”依旧只能是空谈。

表面上看, 依照教师的特长组织教学内容, 似乎并不是一种错误。然而, 总是依照特长进行教学, 则在将特长充分发挥、并让学生也培养出此项特长的前提下, 难免就忽略了一些本该重点关注的知识。如此, 学生的知识结构便会出现疏漏, 完整的知识体系便很难建立起来。

明白了上述道理, 便可以知晓, “双体同构”的价值, 就是要让语文不再成为可以随意涂抹的草稿纸, 而是成为必须精确勾勒的知识蓝图。单篇的课文可以是大写意之作,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语文, 却不能过于写意, 而是应该尽量科学规范。

四、读写同步, 追求文本价值最大化

当下的中学语文教材中, 普遍性缺乏成体系的写作知识。要想进行持续性地训练, 则需要语文教师自主建构写作课程。对于大多数语文教师来说, 实现这样的目标, 难度较大。退而求其次, 利用相关课文的示范性, 有目的地进行仿写训练, 算得上是简便易行的教学活动。

比如, 教学《金岳霖先生》这类课文时, 倘若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对金岳霖其人其事的了解上, 则显然有悖于该课文的课程意义。引导学生学习此类文本时, 读写同步, 才是最有价值的学习实践行为。读, 需要读出人物形象塑造的具体方法 ;写, 需要学会从多角度选择素材。

进行读写同步训练时, 读出文章的起承转合, 读出谋篇布局中的种种技巧, 需和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章情感相结合。毕竟, 内容借助于形式来呈现, 形式要能够巧妙地服务于内容。故而, 阅读教学中, 面对每一个独立文本, 都有必要引导学生从“写了什么”“怎么样写”“为什么写”这三个角度对文本内容与形式进行系统性探究。其中, “写了什么”不过是引子, “怎么样写”和“为什么写”才是核心教学任务。

读写同步训练, 也可以只针对课文中的某一片段而展开。比如, 很多老师在教学《背影》时, 偏好于组织学生描绘一个精彩的细节。这样的读写同步训练, 目标更明确, 针对性更强。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读写同步, 还可以体现在试卷分析上。高中语文综合性试卷中, 总会有一篇文学作品阅读材料。相当多的语文教师评讲试卷时, 只关注解题思路和得分点, 忘记了这些精美的短文, 都是难得的写作范文。倘若能够把试题的讲解和整篇文章的咀嚼结合起来, 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结合起来, 则这样的试卷分析课便在解题知识之外, 又多了更为丰富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自由的学习时空 篇3

任务教学法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以来, 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研究颇多[1—6]。如何设计和安排一系列的任务, 促使学习者持续使用任务提高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一直是任务教学法研究的热点问题。Prabhu的Bangalore Project是对此问题的第一次大胆尝试, 当时他对任务的设计和安排是自己对任务的直觉, 但是Skehan[5]和Robinson[6]主张根据任务的复杂度设计任务, 给任务排序。Skehan认为注意力资源有限, 不能同时关注任务的流利性、准确性或者复杂性, 这三者之间有可能会相互抵消, 尤其是流利性和复杂性, 导致优先处理某方面而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总的来说, 任务的复杂度高, 认知要求高, 有限的注意力资源可能不会注意语言的形式, 而是更多关注任务的内容。

对于任务的复杂性和语言产出之间的关系, Robinson[6]持相反的观点。他提出了认知假说 (Cognition Hypothesis) , 认为不同的任务其认知负荷不同, 最后的语言表现也会有差异。任务复杂度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资源指向任务 (resource directing) , 主要能引导注意力和记忆力资源满足语言功能和语言本身的要求的任务。一种是资源消耗任务 (resource depleting) , 根据此维度进行的任务, 会消耗认知资源主要是注意力和记忆力资源。

我主要根据Robinson理论从此时此地/彼时彼地 (+/-Here-and-Now) 角度来讨论任务复杂度对中国大学生英语记叙文写作的影响。提出如下问题: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在“彼时彼地”条件下写作的流利性、准确性和复杂性是否高于在“此时此地”的条件下语言产出?

2. 实验设计

2.1 受试与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的是单因素组间比较的实验设计, 共涉及2个实验组共72人。2个实验组分别为同一水平, 此时此地任务小组和彼时彼地任务小组的人员全部为大一新生。为了保证学生的语言程度处于同一水平, 我首先进行前测实验, 要求被试写一篇看图作文, 时间为30分钟, 之后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 11.5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个实验组写作产出的流利性、准确性和复杂性, 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

2.2 任务

在实验中, 第一组36人要求完成在“此时此地”任务的写作。第二组要求完成“彼时彼地”的任务写作。在“此时此地”和“彼时彼地”试验开始前, 教师发给学生用汉语写好的考试说明。之后发给学生漫画和草稿纸, 写作时间为30分钟。在“彼时彼地”条件下的学生会被告知5分钟准备时间过后, 将会收回他们的图片。

2.3 自变量和因变量

在本研究中, 自变量为“此时此地”或者“彼时彼地”, 因变量为受试写作产出的三个维度:流利性、准确性和复杂性。

2.4 统计方法

流利性指在有限的时间里可以使用更多的词汇和语言结构[7]。我对流利性的测量采用计算每个受试作文文本中平均每个C单位的单词产出数。准确性指所产出的语言与目的语目标相一致的程度, 所得到的数值越大, 准确性的程度就越高。复杂性分为句法复杂性和词汇多样性。对于句法复杂性, 本研究采用的是每个T单位里小句测量法。把受试的写作文本划分为T单位和小句, 之后统计出T单位和小句的数目。然后用小句的数量除以T单位的数量便可得出每个T单位里小句的比例, 从而得出复杂性的数值。

得出的数值越高, 句法的复杂程度就越高。对于词汇的多样性, 我采用WT2/W, 这一方法可以避免由文章长度而影响统计数据不准确的问题。WT2/W指的是类符的平方与型符之比, 数值越大表明学生使用了更多不同类型的词汇。

2.5 实验结果

注:W/T指的是T单位内的单词数;EFC指的是无错误小句比;C/T指的是小句与T单位比;

WT2/WT指的是类符的平方与型符之比。

*P<.05

2.6 任务复杂度与语言流利度、准确度和复杂度

由上表可见流利性没有显著影响。这一结果与Robinson的认知假说[2]预测的有差别。这主要是因为他的研究以口语为主, 而本研究是研究写作。写作与口语不同, 因为受试有更多的在线准备机会来监管已经产出的语言, 所以不流利的情况在写作中出现比较少。

写作准确性随着任务认知复杂性的增加, 在“彼时彼地”条件下, 受试的作文的确比在“此时此地”的条件产出更准确, 并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因为在“彼时彼地”条件下写作, 图片已经被收回, 记忆负担比在完成“此时此地”的任务要重, 受试不得不努力地靠记忆提取他们的程序性知识来描述图片内容, 进而表达出来。

句法复杂性没有显著性差别。Robinson[7]也提及这有可能是由于任务本身缺乏交互性造成的。词汇多样性与任务复杂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彼时彼地”的均值58.60明显高于“此时此地” (45.156) , 在“彼时彼地”情况下, 受试使用了更多的不同词汇类型来完成任务。这说明复杂任务可以激活大脑中的记忆来提取更多词汇。在“彼时彼地”任务条件下, 学生应该消耗更多的认知资源在词汇的准备上。

3. 结语

本研究致力于分析不同的认知任务复杂度对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记叙文写作的影响。实验结果回答了本文的研究问题:流利性随着任务复杂度的增加而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与Robinson的预测一致。当任务沿着资源消耗维度发生简单变化 (如有准备时间) , 而沿资源指向维度发生复杂变化时 (如, “彼时彼地”) , 注意力资源将会同时分配给复杂和流利两个方面。

总而言之, 任务复杂度对语言产出有影响。本研究中任务沿着资源指向维度发生变化, 增加认知复杂度, 语言产出会更准确。这也表明学生用了更多的注意力资源注意语言的形式。句法复杂性并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 但是词汇复杂度随着认知任务复杂度的增加而提高。本研究基本证实了Robinson认知假说, 也说明了其理论在中国外语环境的适用性。

摘要:作者根据Robinson的认知假说理论探讨任务认知复杂度和语言产出的关系,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任务复杂度对任务的产出的流利性、准确性和复杂性产生不同的影响。任务复杂度沿着资源指向维度此时此地/彼时彼地增加, 复杂任务的准确性和词汇多样性都发生显著性变化, 而流利性和句法多样性没有达到显著度。这基本证明Robinson理论在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环境的适用性。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任务复杂度,大学英语学习者,英语记叙文写作,影响

参考文献

[1]Bygate, M., Skehan, P.and Swain, M. (eds) ResearchingPedagogic Tasks: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eaching and Test-ing[M].Harlow:Longman, 2001.

[2]Ellis, R.Task-based reserach and language pedagogy.Language Teaching Reseach[J].2000.4:193-220.

[3]Ellis, R.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4]Long, M.H., Norris, J.Task-based teaching and assess-ment.In M.Byram (eds.)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Teaching[M].Londen:Routledge, 2000.

[5]Skehan, P.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J].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6]Robinson P.Tas1k complexity, cognitive resources, andsyllabus design:a triadic framework for examining task influenceson SLA.In Robinson P. (eds.) Cogn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7]Wolfe—Quintero K.et.al.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inwriting:measures of accuracy, complexity and fluency[M].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1998.

巧用“资料袋”开辟学习新时空 篇4

一、激发兴趣, 让“资料袋”成为学习的载体

三年级上册《蜜蜂》后“资料袋”介绍了关于蜜蜂有趣的知识, 学生们看了非常好奇, “课文介绍了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做了一项关于蜜蜂的什么试验, 得出了什么结论?”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愿望开始读书, 寻找答案。“你还了解蜜蜂的哪些知识呢?”学生课后意犹未尽, 急切地查找有关书籍。有的同学还去观察了蜜蜂, 看看是不是真像课文中写的那样, 或者能有什么新的发现。我再鼓励他们将观察所得记录下来, 不知不觉中培养孩子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尝试发现其中的奥秘的良好习惯, 既为单元习作积累了素材, 又达到了单元目标提出的要求。三年级下册第六组教材围绕“神奇的科技世界”选编了《太阳》《月球之谜》等文章, 课后“资料袋”补充了与太阳和月球相关的知识, 孩子们在学习的同时又生成新问题。“太阳每秒钟能释放出多少能量呢?”“太阳也有不少有害人类之处, 怎样才能让太阳多造福人类, 少危害地球呢?”……我乘胜追思, 引导他们继续选择感兴趣的问题, 搜集有关资料, 并推荐阅读科技画报等书刊, 了解前沿科技知识, 留心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学习活动源于学生自身的强烈需求, 因此, 他们就能主动地将学习从课内向课外延伸, 学习活动就能不断深入。

二、培养习惯, 让“资料袋”不断充实

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培养学生使用、创建“资料袋”的良好习惯是很重要的。教材上提供的“资料袋”其实不多, 这为学生自己动手, 收集整理更多资料, 形成自己的“资料袋”提供了空间, 可以让孩子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上“深挖井”, 创建自己的“资料袋”“资源包”。

《月球之谜》课文中介绍的谜有的已经变成了现实, 学生可以自主地通过课外书、网络等渠道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新进展、宇宙太空的新发现等, 这种学习的过程就是对孩子们自身“资料袋”的补充。学生看多了“资料袋”, 常常自己悟出了学习的办法。比如, 课后告诉我们风筝的历史, 那究竟是谁发明了风筝呢?最大的风筝有多大?“资料袋”介绍了圣诞节, 那春节、端午节又有怎样的风俗习惯呢……学生想知道的可真不少, 单凭课后“资料袋”已无法满足他们求知的欲望, 他们的脑中时刻会涌现出无穷无尽的疑问, 而这些不是问老师或家长就能解决的, 还是自己想办法去找答案。我们让每个孩子准备一个资料积累专用本, 课外资料、妙词佳句都可纳入, 长此以往, 孩子的语文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适时补充, 让“资料袋”物尽其用

实验教材的设计较为充分地体现了整合的课程理念, “资料袋”不是单纯的资料, 而是课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将“资料袋”的使用与课文的学习结合起来, 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补充, 使其物尽其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这些资料, 可以是课前预习, 为学习课文作铺垫, 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读书;可以是课后延伸, 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让他们带着问题、带着思考投入今后的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将“资料袋”中的资料进行整理, 最终变成“自己的东西”, 从而“一物多用”。

由于“资料袋”内容的差异, 教师在引导学生利用“资料袋”的时候, 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强调“可以这么用”“也可以那样用”, 还要引导思考“怎样用最好”, 可与口语交际、习作或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 有意鼓励创新并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这样可以把资料袋越用越活, 越用越好。

四、注重交流, 让“资料袋”打开学生阅读的大门

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 有的学生只能通过交流来获取部分资料。所以, 我非常重视学生的资料交流。让有条件的孩子查阅更多资料, 对于那些条件有限、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 让他们尽力而为, 告诉他们“可以做得更好”, 在与同学资料的“共享”中得到提高。通过交流, 孩子们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体验成功;通过交流, 既使本体所储存的信息得到了增益性循环, 又促使客体对相关文章或书籍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通过交流, 一些好的读书习惯、方法得到张扬。如教学《金钱的魔力》一课后, 推荐学生阅读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汤姆·索亚历险记》《竞选州长》等代表作, 进一步感受作者人物描写的传神之处和独特风格。现在, 学生们还设立了班级资料库, 班上有了越来越多的“小博士”。“资料袋”让学生喜欢上读书, 知道如何去读书。

自由的学习时空 篇5

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 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就人文性而言, 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 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任务。英语信息化教学, 应关注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 促进学习者应用英语交流的能力。

●英语信息化教学趋势

多媒体和网络的出现, 促使了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产生, 其交互性、非线性化、智能化和全球化的特点为英语教学带来了全新的革命。而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英语教学在交互性、非线性化、智能化和全球化的同时, 朝着“移动化”的方向发展, 为学习者的“全时空英语学习”带来了可能性。全时空移动学习又称为E-learning或Mobile Learning, 是指学习者能够使用任何设备 (包括笔记本电脑、手机、学习机、UMPC、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等便携式设备) , 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

●英语信息化教学策略

传统英语教学基本上是以行为主义为理论基础, 强调的是刺激—反应, 教师主要起到一个外部刺激作用, 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内在的心理反应。而新型英语信息化教学模式, 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 它提倡给学生提供建构理解所需要的环境和广阔的建构空间, 让学生自主式、发现式、合作式地学习。

1.英语全时空移动学习概述

随着第二语言教学观念的改变, 英语课堂教学不再是“以语法分析或词语讲解为中心”, 也不再是“以听力训练或读写训练为中心”, 而是“以言语交际为中心”。传统英语教学的交际应用只局限于课堂上的对话练习, 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 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交流和使用英语。在英语信息化教学中, 信息技术可以提供资源环境。电脑和网络的出现扩大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可以在家通过电脑与同学和老师进行英语交流。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全时空英语学习变成了可能, 学生可以通过平板电脑等手持设备进行学习和交流, 平板电脑等手持设备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其移动性和便携性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听读、拓展听读、记录表现和即时反馈。

2.创设虚拟仿真情境

任何知识都具有产生和应用的具体环境, 只有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习, 学生才会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学习动机, 并充分调动已有知识来解决问题。在英语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 以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方式给学生呈现真实情境, 营造“真实”的氛围, 并且可以通过增强现实技术达到超越现实的多感官体验, 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投入到知识的学习和问题的解决中, 并乐在其中。这些情境主要是真实情节中的模拟交往, 并不局限于课堂, 可以通过移动技术贯穿于整个正式和非正式教学中。

3.任务型课前预习

当学习新的语言情境前, 教师首先在英语网站布置学习任务, 学生可以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访问此网站了解自己的学习任务, 同时从包括网络在内的多途径寻求答案。

4.整合网络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Blog、专题学习网站等形式提供给学生丰富的英语资源, 让学生自主地、多角度地阅读。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重新整理、优化组合和加工运作时, 也就内化了知识、形成了认知结构, 继而会逐步养成良好的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和流畅的思维表达能力。同时, 教师可以为每个学习主题创建一个资料库, 并且创设一个BBS, 搭建用于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这样的资料库与网络社区给了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平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 使每位学生能在平等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促进心智的发展。

5.设计任务

英语信息化教学可以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来完成。任务可以是一篇作文, 可以是一组对话, 甚至可以是一个小舞台剧, 总之是与学习目标相关的一个学习主题。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的形式, 认真调研相关素材, 构建起自己对学习内容的观点, 并能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教师与学生除了课堂上的语言交流外, 还可以使用移动设备通过BBS论坛、QQ聊天、E-mail发送信息观点进行讨论。

英语信息化教学模式绝不是简单的多媒体课件展示, 也不是简单的网络应用, 而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合作型学习、资源型学习的教学模式。作为新时代的英语教育者, 不但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为英语教学营造一个引人入胜的自由的全时空学习环境, 更要与学生架起沟通的桥梁, 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学会为人、学会认知社会。

参考文献

[1]刘成新, 李兴宝.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

[2]关立雁.大学英语教学移动学习模式研究[J].今日科苑, 2008 (6) .

用最自由的方式享受学习 篇6

第一堂课是西南联大的刘文典教授开设的《文选》课。刘老先生讲课不拘常规, 常常乘兴随意, 别开生面。有一天, 他讲了半小时课, 就突然宣布要提前下课, 改在下星期三晚七点半继续上课。原来那天是农历十五, 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你想想, 草地上, 学生们围成一圈, 他老人家端坐其间, 当头一轮皓月, 大讲《月赋》, 俨如《世说新语》里的魏晋人物, 这有多美妙!这是一绝!

第二堂绝妙的课是四川大学教授蒙文通的考试课。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 而是学生出题问先生, 你提个问题, 他就能知道你的学识程度怎么样, 当场断定你本学期的成绩是多少分。更有趣的是, 这个蒙先生是在川大旁边望江楼公园竹丛中的茶铺里考试。你问得好, 他猛吸一口叶子烟, 请你坐下陪他喝茶, 然后对你提的问题详加评论;问得不好, 当场请你走人。学生是又紧张又感兴趣, 思忖着自己能不能留下陪蒙先生喝茶。

这两堂课, 绝就绝在它的不拘一格、随心所欲, 表现的是大学教师的真性情, 是一种自由不羁的做学问的方式, 蕴含着一种自由不拘的生命存在形态。因此, 它给予学生的就不只是知识, 更是生命的浸染、熏陶。这种生命化教育的背后, 是一种生命承担意识, 教会他们享受上课、享受学习、享受考试。

把这样的意识提升到理论高度的, 是我亲自聆听的林庚先生的最后一课。当时我刚留校当助教, 系里要我请那些退休的老教授给中文系上一堂课, 其中就有林庚先生。那天上课, 他缓缓地朗声说道:“什么是诗?诗的本质就是发现。诗人要永远像婴儿一样, 睁大了好奇的眼睛, 去看周围的世界, 去发现世界的新的美。”顿时, 全场肃然, 大家都陷入了沉思。先生又旁征博引, 足足讲了两个小时还意犹未尽, 学生们也听得如痴如醉, 全然忘记了时间。但刚走下讲台, 先生就站不住了, 回到家就病倒了。他是拼着生命的全力上完这最后一课的, 这真是“天鹅的绝唱”。

我非常幸福, 在我年轻的时候能够听到天鹅的绝唱。回头仔细体会林庚先生的这句话, 关键词是“好奇”和“发现”:首先要保持婴儿那样第一次看世界的好奇心, 用初次的眼光和心态去观察, 你将会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大学者大在哪儿?就大在他们始终有赤子般的纯真和无邪, 面对世界和社会永远有好奇心与新鲜感, 所以他们心里有可以无限扩展的空间, 这就是沈从文说的“星斗其文, 赤子其心”。

20世纪初, 费孝通先生这样评价他的老师潘光旦:“我们这一代很看重别人怎么看待自己, 潘先生比我们深一层, 就是把心思用在自己怎么看待自己上。”这话颇值得琢磨, “看重别人怎么看自己”, 在意的是身外的评价、地位, 那其实都是虚名:“心思用在自己怎么看待自己”, 在意的是自己对不对得住自己, 是自我生命能不能不断创造与更新, 从而获得真价值、真意义。当代很多大学生的问题, 也恰恰在这里:许多人好像很看重自己, 其实看重的都是一时之名利, 对自己生命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反而是不关心、不负责任的, 因而也就无法享受到“那一代”人所特有的生命的真正欢乐。“自己对不起自己”, 这才是真正的大问题。

上一篇:统计学思想下一篇:施工现场的成本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