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的表达自由

2024-06-19

罪犯的表达自由(共6篇)

罪犯的表达自由 篇1

罪犯讲评教育指的是以罪犯小组或监区为单位, 由主管民警或监区领导就罪犯学习、劳动、遵规守纪等各方面表现情况进行讲评, 肯定成绩、指出缺点、提出要求的活动。讲评教育不仅仅是民警通过言语表达完成与罪犯交流沟通、心理疏导、思想交锋的过程, 更是执法工作, 要求民警做到语言文明、表达准确、语气与当时情景相称, 所说话语合法有理, 令人信服, 既具有严肃性, 又要适当得体。

一、讲评教育的语言表达技巧

讲评教育对于民警的语言表达要求较高, 在讲评过程中要想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在语言表达上应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故、言之有情、言之有度、言而有信、言之有理。

(一) 言之有物。

言之有物, 出自《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 而行有恒。”指文章或讲话内容具体而充实。民警在进行讲评教育时, 要说得实实在在, 讲得清清楚楚。具体说来, 讲评教育中的言之有物需把握两个词:具体和充实。

“具体”指的是民警讲评教育的内容要清楚明白, 要告诉罪犯什么事情, 安排什么任务, 宣讲什么规范, 禁止什么行为, 批评什么现象……必须有所指向, 说清楚道明白。

“充实”指的是民警讲评教育的内容大多来自罪犯具体真实的改造生活, 或是和罪犯改造相关的事件, 是经过民警犯情收集、要素整理、归纳提炼而又要素齐备的内容, 并非掐头断尾、断章取义, 也非拉杂繁冗、言之空洞。

例:新民警小赵在监区罪犯面前作自我介绍:“我的情况刚才监区长已经做了简单介绍, 我就不再做自我介绍了, 反正以后你们就会认识我了。监区长让我给大家讲几句话, 那么我就简单地讲几句。因为是第一次见面, 我对你们还不了解, 情况知道的不多, 你们也还不了解我, 你们的改造情况我也还不熟悉, 所以没有更多要讲的……”在场的罪犯个个无精打采, 对小赵的讲评丝毫不感兴趣。

上述例子中, 新民警小赵拉杂啰嗦, 言之无物, 所讲内容没有实质含义, 听起来索然无味, 没有勾起罪犯想接着往下听的欲望, 也不利于在罪犯面前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可见, 在讲评过程中, 言之有物才能吸引罪犯, 才能表达到位。

(二) 言之有序。

所谓言之有序, 指的是罪犯讲评教育要条理清晰, 主次分明, 富有逻辑。在民警讲评过程中, 最常见的毛病就是言之无序, 具体表现为前后矛盾、颠三倒四、主次不分、没有条理。在讲评过程中要做到言之有序, 可参考以下讲评技巧。

告知类讲评, 讲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 起因、经过、结果;政策宣讲类讲评, 先讲政策出台的背景、意义, 再就重点、关键点进行解读, 结语告知政策落实手段;日讲评, 先总结一天的劳动、学习、生活等情况, 再就其中需要强调的内容进行说明, 最后安排布置下阶段的工作;“三大现场”讲评, 先交代学习、劳动、生活现场发生的事件, 再就事件进行评论, 最后提出要求;任务布置类讲评, 先讲任务是什么, 再讲通过哪些措施来完成任务, 最后鼓励表态;警示类讲评, 先讲事件的来龙去脉, 再讲处理意见, 最后警示他犯, 提出要求。

总的来说, 要想言之有序, 还有以下技巧可供参考:我发表三个见解, 第一, 第二, 第三……宣布四点规定……就此事, 进行三方面的说明……我举几个事例……你们在学习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三) 言之有故。

言之有故, 出自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六》:“其言之有故, 其持之成理, 上傅会乎经义, 使人主中其腊毒而不自知, 君子所深恶也。”指的是所说的话有根据。“故”, 原因、根据, 言之有故, 来自于客观事实, 不虚假, 不捏造事实。

在民警进行讲评教育中, 要做到言之有故, 就是在讲评中要做到有理有据, 所说的话是有根据、有出处的, 并非空穴来风。例, 民警李某在日讲评中说道:“现在宣布今天在卫生检查、生产劳动中出现问题的相关人员的处理决定:根据《××监狱罪犯改造奖惩实施细则》规定, 对内务卫生不规范的号房进行扣分, 其中8号监舍卫生间地面有积水、洗漱台物品摆放不整齐, 扣0.2分, 2号监舍罪犯张XX, 被褥褶皱, 扣0.2分……”此处, 民警李某在宣布处理决定时, 并非随意而为, 信口开河, 而是有理——卫生不达标的具体表现, 有据——《××监狱罪犯改造奖惩实施细则》的规定, 从而让罪犯心服口服。

(四) 言之有情。

言之有情指的是说话要入情入境, 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讲话对象上, 要有感染力。监狱民警在作讲评时, 要真诚, 情绪表达要自然, 要视讲评主题、问题轻重、对象情绪等恰如其分地表达, 或喜或悲, 或褒或贬, 或鼓励或批评, 或叙事以寓理、抒情, 都有一个“情”字蕴藏其中。

例, 民警在作运动会动员讲评时, 提高音调, 鼓舞气势;在批评犯群中的不良现象时, 声色俱厉, 有理有据;在新年贺词时, 语速中等, 面露悦色;在犯群情绪低落时, 语气平缓, 加以安慰;在宣布纪律规定时, 字字铿锵, 斩钉截铁……要想言之有情, 讲解具有感染力, 在讲评中还应恰当使用语气词、手势语、停顿、重音等。

(五) 言之有度。

言之有度, 指的是讲话的时候适可而止, 把握分寸。在罪犯讲评教育中, 民警说话要有尺度, 说与不说, 说到何种程度, 什么场合说, 都需要仔细思考。

言之有度, 要注意“度”的把握, 该讲透的不能蜻蜓点水, 如:常用的法律法规, 必须要向罪犯讲透彻;该强调的不能一句带过, 如:生产安全与纪律要求;该点到为止的不能拉杂繁冗, 如:新政策尚未正式出台实施前的“吹风”宣讲;该严厉批评的不能点到为止, 如:罪犯的违规违纪必须严肃处理;该缄默不语的不能肆意妄言, 如:涉及监狱秘密及未确定之事;该公开宣讲的不能一言不发, 如:新的政策法规必须普及到位, 先进典型事件必须进行宣讲……

言之有度, 还体现在民警讲评时, 要留有余地, 指的是在解决和答复罪犯一些问题时, 尤其是涉及到一些政策法规适用问题时, 若自己也拿不准, 要谨慎处理, 不能说死、说绝, 可用一些“模糊”语言代之, 待弄清问题后, 再做详细解答。

(六) 言而有信。

言而有信, 出自《论语·学而》,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 能致其身;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虽曰未学, 吾必谓之学矣。”指的是说话靠得住, 有信用。

民警在讲评教育过程中, 要以诚相待, 言行一致, 表里如一, 让罪犯知道民警的话不是开玩笑, 具有权威性, 是言而有信的, 这样能给罪犯起到较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民警在教育改造罪犯的过程中, 为了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 在不违背法律、规章、制度、道德的前提下会给罪犯一些“承诺”, 适当满足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和条件。需要强调的是, 不能轻易给罪犯许诺, 否则可能会造成失信于他, 并且导致罪犯“凡事讲条件”的恶性循环。

(七)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指的是说话有道理。民警讲评教育中言之有理的“理”, 体现在法理、情理、道理、学理、伦理五个方面。

法理是讲评教育的首要条件, 是民警在执法工作中必须遵从的基本规则, 民警的言行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情理是在法理基础上的“网开一面”;道理是做人处事的原则;学理是讲评教育的基础, 不得胡编乱诌;伦理则是在讲评教育中用善恶美丑使罪犯明辨是非。

二、讲评教育环节规范用语示例

2010年4月, 司法部印发了《监狱劳教人民警察执法工作规范用语》的通知, 监狱劳教人民警察执法工作规范用语应当按照《监狱法》、《禁毒法》等法律法规以及监所规章制度规定, 做到语言文明、表达准确、语气与当时情景相称, 符合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公正、廉洁执法的要求。[1]

(一) 生活现场规范用语。

现在, 清点人数。准备进入 (食堂、教室、劳动区) , 在此期间, 保持安静, 动作迅速, 不得交头接耳、随意走动, 若有问题举手示意。

(二) 学习现场规范用语。

今天, 进行×××职业技能考试。在考试中, 不得喧哗、交谈、遵守考试规定。若有违纪行为, 将按不合格处理。

(三) 劳动现场规范用语。

今天, 劳动项目是……劳动任务是……在劳动中, 要注意安全, 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劳动。遵规守纪, 服从管理, 听从指挥, 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劳动任务。遇事报告, 不得擅自行动。

在工作实践中, 以下话语应忌用:不利于控制事态的话, 带有歧视性、侮辱性的称谓或外号, 容易造成情绪抵触、心理逆反的话, 以及造成人格损伤的语言等。

三、结语

罪犯讲评教育是罪犯集体教育的一种常见形式, 是民警教育管理罪犯的基本功之一。在语言表达上, 要求民警做到语言文明、表达准确、语气与当时情景相称, 所说话语要合法有理, 令人信服, 既具有严肃性, 又要适当得体, 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故、言之有情、言之有度、言而有信、言之有理。民警在讲评过程中, 切实掌握一些讲评技巧和套路, 将有助于提高罪犯教育改造效果,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罪犯讲评教育不仅是民警教育罪犯的重要手段, 更是执法工作, 要求民警做到语言文明、表达准确、语气与当时情景相称, 所说话语合法有理, 令人信服, 既具有严肃性, 又要适当得体。本文从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故、言之有情、言之有度、言而有信、言之有理等方面就罪犯讲评教育的语言表达技巧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讲评教育,语言表达,技巧

参考文献

[1]司法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监狱劳教人民警察执法工作规范用语》的通知[Z].2010-04-21.

罪犯的表达自由 篇2

今天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要有强烈的表达意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需要有所提高。因此,人们只有通过交往,开放自己,大量吸收社会信息,丰富情感体验,接受社会文化和社会规范,才能得以顺利发展。而现行的中学语文新课程是一种体验性课程。正所谓“有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种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就为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教材,利用一切机会,挖掘出多姿多彩的口语交际教学资源,通过多种途径来亲近口语交际,强化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角色转变,让学生参与表达交流。

中学生天真烂漫,生动活泼,有着较为强烈的表演欲望。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表演,往往使教材内容充满生气、洋溢灵气,学生变得爱说了,对自己有信心了。这一点是我在教学感受最深的。

例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教师在指导学生抓住几个人物特别是皇帝和几个大臣的心理变化过程后,让学生自己合作,分角色表演,边演边说自己的对白(其中有许多是学生自己主动加上去的),与对方进行沟通交流对话,把皇帝展示新装的场面表演得活灵活现。

再如:《海燕》的教学时,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让他们自由分角色表演。把暴风雨来临之前的激烈场面表现得活灵活现。因而学生丰富了课文的内容,把文中的动物们加上自己的语言,使他们人性化,更具有感情。居然还有学生给课文加了一个尾巴,使内容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这一点出乎意料,可见孩子融入情景后会真情流露,从而也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二、创设情景,让学生乐于表达交流。

中学生最容易受情感因素的感染,顺应青少年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

1、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创设情景。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景产生的,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例如:在学习古诗《所见》之前,师先用语言描述出这样的情景:美丽的春天悄悄地告别了我们,夏天来到了我们中间,天气渐渐热起来了,外面的风好凉爽啊!瞧,一阵微风吹来了,连小树林也笑了起来。夏天的小树林你喜欢吗?能说说理由吗?谁能把夏天的小树林搬到教室来?一下子就能把学生带入情景中,把口语交际情景回归到生活体验中,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学生自然而然就产生了积极的交流欲望,思维和语言表达得到锻炼。

2、通过多媒体创设情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于这点,学生十分欠缺,更十分感兴趣。

例如:教学《雪》时,我通过课件再现了两幅不同的情景,把对独立与张扬两种不同的个性进行赞颂。让课文化“景物为情思”温润的江南雪景和壮美的朔方飞雪象征和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取向。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就会无拘无束的发表意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小组内演演,再挑表演好的全班交流。这样寓教于乐、寓教于动、寓教于趣,学生的童趣、童真、童心就会得到最大的展示。

3、模拟生活实例创设情景。可以让学生置身模拟现实的场景中去观察、说明、辩论。让学生在现实模拟演练中想想该怎么说?该怎么做?学生角色意识得到发展,个性特征得到凸现。

因此一定的情景是学生增强生活体验、激发思维与口语表达的环境条件和动力源泉,和谐民主的氛围则是学生大胆进行口语交际的前提。

三、想象空白,让学生敢于表达交流。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很多地方都可以让学生来仿照写、演等;空白处更是留给学生一个想像的空间,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一个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更大胆地去表达交流。

例如:学生是编歌谣的天才,教师千万不要设置框框,限制他们的创造力。如学完《植物妈妈有办法》后,让学生再续编一段,可以用诗句的形式表达出来。我首先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尽情说笑,之后让孩子们仿照课文写。“风滚草的妈妈真有办法,它让孩子卷缩成一个个球形,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就带着孩子到泥土去安家”“凤仙花妈妈可有办法啦,它让孩子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孩子们就蹦跳着离开妈妈。”“睡莲的妈妈有个好办法,它把波浪送给自己的孩子,让孩子随着波浪飘啊飘,沉到水底去安家。……”在和谐的氛围中,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位诗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位科学家。对精彩的语句我及时地给予喝彩、鼓励,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增强了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

再如: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是让学生想想爷爷和孙子骑毛驴怎样做得更好。我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爷爷和孙子骑毛驴的四种做法,学生由于有了切身的体验,觉得每种做法都很难解决问题。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再一次分组续演,全身心的投入到自编自导、自导自演中,自己寻找道具,全身心的投入到表演中。于是在汇报时我叫了四组同学,他们都还不尽兴,而每组都不一样。有的小组表演是爷孙俩每人轮流坐一段路;有的小组表演的是孙子借一辆车骑;有的小组表演的是走到半路,碰到大巴坐车……呵呵,反正他们的小脑袋里想的东西可多啦。

四、实践活动,让学生善于表达交流。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与课外学习资源”、“语文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拓宽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培养口语交际能力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实践机会。我不放过任何一个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活动:学生到小店去调查、到社区开展敬老活动、到校外开展宣传活动等等。一系列的活动中,我总是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方案,自己去和别人打交道,请求别人帮助解决问题。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才真正学会了“倾听”、“表达”、“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学会与别人“合作”,从而逐步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浅论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 篇3

关键词:表达自由 法律保障 自由界限

(一)表达自由概述

甄树青教授在其专著《论表达自由》中指出:“所谓表达自由,是公民的基本自由之一,它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或认可的情况下,使用各种媒介或方式表明、显示或公开传递思想、意见、观点、主张、情感或信息、知识等内容而不受他人干涉、约束或惩罚的自主性状态”。表达自由的主体包括公民、特定情况下的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表达自由主要包括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

任何权利都有被滥用的可能性,表达自由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和公民权,自然也不例外,虽然在目前的情况下如何健全制度保障公民表达自由的实现是首要任务,但作为制度上的完整性考虑和现实性的保护,表达自由毋庸置疑在法律上是应当受到合理限制的。我国现行法律关于表达自由的规定.我国宪法所列公民的基本权利中,也有属于表达自由的项目,如第35条的各项政治自由,第40条的通讯自由,第41条对国家机关及其人员的批评建议、控告检举的权利,第47条科学研究、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等等。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除了上述所言在《宪法》文本上存在一个表达自由制度的基本框架以外,在其它的法律法规中也存在规制表达自由的条款,只是这些规定比较零散。

(二)表达自由的限制

我国现有法律对表达自由的限制性规定《宪法》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是一个总括性的规定,适用于各项自由和权利的行使,表达自由当然也不例外。与表达自由关系比较密切的限制条款还有第3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可以看做是我国法律已经对表达自由作出的限制。

(三)表达自由的界限问题

表达自由之界限即表达自由的范围问题,就是可以给予表达自由什么限制的问题。表达自由的保障与限制,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定表达自由的界限问题时应处理好表达自由与以下权利的关系:

1、表达自由与名誉权。表达自由与名誉权之间的界限为:是否侮辱与诽谤。侮辱与诽谤恰似一道鸿沟,将表达自由与名誉权隔离开来。

2、表达自由与隐私权。在处理表达自由与隐私权的界限时,应注意这样一条原则:公共利益与合理公众兴趣原则及公职人员或公众人物隐私权适当减损原则。

3、表达自由与公正审判。要分别注意旁听自由、采访自由、报道自由、评论自由与公正审判的界限。其次,具体到我国的宪法领城,笔者认为.对表达自由的限制标准在一般意义上可以从公法与私法两个方面来确定:

第一、社会和国家的公共利益对表达自由的限制。它要求公民行使表达自由时不得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一般包括:(1)对社会道德的腐蚀、对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信仰构成挑战;(2)对宗教信仰的诽谤、诬蔑不仅伤害信教者的感情,而且可能由此引起宗教纠纷,构成对社会秩序的损害。

第二、私人(包括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团体)利益对表达自由的限制。表达自由权利的行使必须充分尊重他人的私生活领域的独立性、自主性.不能够未经他人同意披露他人隐私,不能慢犯他人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更不得侮辱、诽谤、证蔑他人以损害他人的利益。

(四)如何更好的实现及保障表达自由

1、首先要高度重视具有公共性质的表达自由的价值与功能。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意味着,可以基于其他理由禁止一个公民说话。但是不应因为他的观点被认为是虚假的或危险的就禁止他说话。正如著名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的那句名言:“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表观点的权利。”

2、表达自由实现的必要前提条件:知情权的满足。

要保证公民和社会组织的知情权,必须坚持两项原则:第一,国家实行政治公开性和信息公开制度原则,应尽快出台《政府信息公开法》,使公民的知情权有法可依。第二,公职人员、公众人物的隐私适当减损原则。

3、重视对表达自由保护的制度设计,以不同法律规则保障具有公共性质的表达自由和具有私人性质的表达自由。我国宪法第35条明确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然而宪法作为法律之法只确认了表达自由,但对不同性质的表达自由并未区别.从而也就缺乏对其不同内容和程度的法律规则保护。

4、健全宪法、法律等的司法保障功能。

5、提高公民参与社会生活和民主政治的素质和能力.

表达自由感言 篇4

no one can deprive our free will.

2、自由的土地必须一寸寸夺取。

free land must be inching capture.

3、世上最美好的事物是言论自由。

the best things in the world is freedom of speech.

4、自由只有通过友爱才得以保全。

only through love and preserve the freedom.

5、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

take yichengren done today, all kinds of human freedom.

6、自由是上帝赐给人类的最大的幸福之一。

freedom is one of the greatest happiness of god to mankind.

7、言论自由是一切权利之母。

freedom of speech is the mother of all rights.

8、有高度的自由,才有高深的科学。

a high degree of freedom, just have advanced science.

9、否定意志的自由,就无道德可言。

no freedom of will, with no moral.

10、科学同思想自由是不可分离的。

science and freedom of thought are inseparable.

11、自由之树必须时时用暴君的血作养料。

the tree of liberty must be constantly with the blood of tyrants.

12、自由的目的是为他人创造自由。

freedom is the purpose of creative freedom for others.

13、自由的第一个意义就是担负自己的责任。

the first meaning of freedom is his own responsibility.

14、一个人被锁了起来就特别希望往外面跑。

a person is locked up in particular want to run outside.

15、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器。

natural science is a weapon in the fight for freedom of people.

16、自由应是一个能使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

freedom should be a can make them a better chance.

17、自由一旦扎根,就会像植物一样迅速生长。

liberty, when it take root, will like plants grow quickly.

18、在自由社会里,报纸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in a free society, the newspaper is a powerful force.

19、自由是人类得以自豪的唯一珍贵物品。

freedom is the humanity can proud only precious items.

20、自由只会倒在她自己的剑下。

放开手脚自由表达 篇5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写场景。

教学难点:抓住场景的特点写具体,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一个熟悉的场景》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五单元的习作练习。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分清文章的主次”。根据教材特点,本次习作教学可以作如下设计:

一、情景激趣,创设感性表象

1激趣导入

上课开始,教师可以“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导人。在学生欢呼雀跃之时,教师提出要求:“待会儿做游戏时,你们想笑就笑,想叫就叫,想跳就跳,但同时老师也提醒你们做到‘三要’:眼睛要尖一点儿,耳朵要灵一点儿,脑子要活一点儿,这样才能看得真切,听得仔细,并且能有所发现”。

2开展活动

教师将同学们带到大操场,分为人数均等的甲、乙两队,进行夹球接力赛。即两人一组,背靠背夹着篮球前进,手不能挨球,若球在中途落地,该小组则必须回到起点重来。教师也融入学生中参加比赛,请摄像老师摄下比赛全过程。

二、再现表象,营造表达氛围

1自由表达

学生搞完活动回到教室,必然余兴未了。因此,教师此时给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叽叽喳喳”、让他们“放胆”说,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教师也参与其中,与多个同学交流。

2帮助学生梳理思路

教师先放刚才夹球比赛时的一段录像,让学生说说看了这段录像,感觉场面有什么特点。然后通过谈话式的提问:“你觉得哪个小组夹球最有意思?能描述一下他们的神态、动作吗?”“旁边的同学有什么反应?你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你夹球时顺利吗?”“有什么感受?”再配上相应的录像镜头,引导学生描述夹球比赛的场景。其间,教师相机提示:“对不起,老师打断一下,你说得很有意思。能再说具体点儿吗?”“有声音吗?来点儿声音描写,行吗?”“能说说你的想法吗?”以此梳理学生偶尔堵塞的思路,帮助学生梳理零乱的素材。

三、放眼生活,自主选择内容

1评价过渡

教师首先对学生刚才的描述加以肯定和鼓励,并告诉学生,他们刚才的描述就叫场景描写,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我们所熟悉的场景。

2抛砖引玉

屏幕上出现集市场景、街头场景、晨练场景、课间场景……教师告诉学生。这些场景只不过是大海中的几滴水。以启发学生回忆生活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场景。

四、放飞个性,实现双向互动

1小组互说

学生自由合成小组,互相描述自己熟悉的场景,内容、形式不限。

2小组互评

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互相评说:你哪些词用得好,哪些场面抓得好,哪些体验独特,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等,教师随机引导或点评。

五、书面表达,呈现个性飞扬

教师要求学生先利用网上资源,查找相关资料,欣赏优秀范文,再把自己所描述的场面书面表达出来f在电脑中进行),可以用文字描述,也可以用图画来表现:可以图文并茂。也可以文配乐。

六、网上评改,实现双向互动

放飞心灵,自由表达 篇6

一提写作,我们就会感慨:“作文难,难于上青天。”为什么习作这么难?因为只要一提笔就会受到老师的限制。什么开头要怎样,过程要怎样,结尾要注意什么;什么习作要有中心、有条理,结构要完整,语言要优美、生动;什么写人的文章要通过具体的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一个人的特点、品质,同时要注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再加上老师用“创作”的标准指导、要求我们等等。

为什么要这样?可能是因为老师担心我们自由习作,写不好,得不了高分。殊不知这种“拔高”的要求、过多的框框无疑给我们的写作增加了难度,使我们从心理上产生对习作的恐惧感,把习作看作是最苦最难的差事。为了得高分,我们只能写假话、空话、套话。写妈妈时,一定会写“我生病了,妈妈把我背到医院,……妈妈在医院守了我一夜”;写身边的一件事,就写给老奶奶让座;写同学情,就写一次考试时,“我”尺子断了,某某同学把他的尺子折断了,给了“我”半截……长此以往,我们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由的想象,没有个性的张扬。我们只会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久而久之,我们就厌倦习作,害怕习作。

让我们放飞心灵,自由表达如何?

如对“荷花与污泥”这则作文材料,一般人都赞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可也有同学这样写道:“其实,污泥更具有令人称颂的好品格。试想,如果不是污泥勤勤恳恳地提供养料,哪里会有美丽的荷花?尤其可贵的是,污泥总是一声不响,从不炫耀自己的功劳,就这么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即使千百年来背了个肮脏的恶名,也无意争辩,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这样的立意真是令人耳目一新。

上一篇:临床特点:护理下一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