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责任的表达

2024-07-11

文化责任的表达(通用12篇)

文化责任的表达 篇1

摘要:武术的发展一直处于中国文化的浸润之中。历史让人们的经验不断积累,作为人们创造的一种技能,武术也随之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并酝酿出武术独特的前进目标:技术上的得意忘象,心灵上的宁静祥和。武术文化的核心层面是“天人合一”。在制度层面,作为追求天人合一的各种努力,武术的文化表达为:崇德尚礼、刚健无执、强身御侮、审美超越。

关键词:中国文化,武术文化,核心层面,制度层面

前言

雅斯贝尔斯“轴心时代”的推出和源于马克斯·韦伯的“哲学的突破”的观念恢复了中国文化独立的地位。[1]作为中国文化内容之一的武术,在气质取向与整体发展上排除了西方文化可能存在的干扰。于是,对于武术文化表达的思考,从中国久远的文化传统中就可以得到梳理。我们从构成武术整体的气质与取向的思想根源以及与文化传统的关联来辨析。这里面的主要环节是作为传承主体的“人”。在中国文化环境中被熏陶塑造并不自觉散发中国文化气质的“人”是武术一代一代传承的根本。这样的“人”在创造或接触武术并融入其中发展的时候,其所带有的日用而不知的文化传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影响武术发展的因素。其中有许多精华的积淀,也有糟粕的残留。而历史的发展总是倾向于积累积极的成分,于是,对于武术文化的理解,我们认为是:与武术互动的一切积极的联系。

1 影响武术文化形成的力量

单从身体运动的角度,原始状态下武术是人与人之间搏斗的技能,这一点上,武术与国内外其他的搏斗技能一样,没有本质性的区别。真正使武术表现出中国特色的是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由于思维方式是一切文化的主体设计者和承担者,它是文化活动和发展中的控制因素,是已被社会程式化的思想,从而制约着人们遵循一定秩序、程式、框架进行文化活动。[2]而且这种思维的强大的惯性让人们日用而不知。所以,历史上,出现了多数拳家“以易理说拳理”;将中国哲学中的诸多元素应用到武术的理论体系之中。于是,有了“武德”;并且受儒家社群主义的影响,产生了师徒相传的体系;受中国整体观思维的影响———把宇宙万物视为一个生克制化的无穷过程,强调万物存在和变化不可分割的系统整体性——也自然而然地将宗教与武术相结合,将武术与舞蹈相结合,将武术与中医相结合;等等。因此,“可以说武术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之一……以人体运动形式表现的中国文化形态。”[3]所以,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决定着武术文化的形成。

2 武术文化的核心层面

按照庞朴先生的文化结构论说,武术文化的核心层面是其精神层面。这种精神层面可以理解为某种信仰或是终极目标,武术期待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终极目标呢?由于武术在中国文化中孕育发展,其信仰的设定与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

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之中,儒家的影响是巨大的。“没有儒家中国传统的文明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4]儒家思想起到重要的作用。儒家强调道德意识,孔子常常将立身处世“允执厥中”弘扬道德价值的中庸思想作为哲学方法论使用,并作为立身行事的指导原则和方法。“中庸”思想的原则和标准是“仁”与“礼”,[5]并强调:“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武术不可避免地受到这样的思想影响,武德条文都将这些思想体现的淋漓尽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作为弘扬大道的工具在历史上一直以来备受人们赞许,而恃强凌弱的行为一直受到鄙视。

所以对初学者道德品质的严肃是任何其他体育类型所无法比拟的。武术家倡导处于集体意识中的个人价值,认为武术是一种为己之学。这个“己”与孔子所说的“古之学者为己”的“己”是一个己,“为己”之学就是靠自己本身所拥有的精神资源来发展和完成自我。而这个自我不是静态的、孤立的个体,是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经常转化的过程,是每个人必须亲自经历的人生之旅。即是从感性的自然生命起步,通过理性的伦理世界而达到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的全部历程;是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指导方针,践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一贯之道。武术技艺成长在这样的文化素养之上并被约束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之中发展,从而形成了具有深刻精神境界的目标:表现为技术上得意忘象,追求自然洒脱的境界,人格上明明德,止于至善。从而形成终极上的“天人合一”。孔子设定了看似简单实则永无尽头的人生目标,一如教导后学积水成渊而何为渊却没有界定一样,也一样成为了武术的目标,无限的努力只是向它无限的接近。然而,没有参悟人生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追求,缺乏对“不可须臾离也”的大道的尊重,即使试图在武术的技术上达到精深,也是不可思议的。同样,也无法感受到何为“天人合一”。

达到这样的境界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历史上可以称为具有这样境界的人也屈指可数。一如儒家文化漫长的历史中,何止千万人向往并不懈追求着孔子的境界,而影响后人的唯有不多的一样,由超我与本我的博弈中达到动态的贝叶斯均衡并走向天人合一这一自我的路曲折而漫长。所以,武术文化之所以能够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就在于拥有同质的心理,或者说,具备同样的“精神感召”。

3 武术的文化表达

对武术技艺的巧思妙悟及努力遵循道德规范不逾矩去探寻一天人、合内外的过程是一个对人性的长期的考验,是期待将各种不同的人生目标最后合而为一的一次次锤炼,达到的目标是如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在太极拳技艺里的体现是“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达到这样的层面,快乐不啻为“顶峰体验”,[6]克服了本我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所设置的层层障碍,疏导了社会负面给人带来的压抑与思虑,能够以自信与快乐的心境面对一切,是一次心理的荡涤。这是我们对于“天人合一”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角度的解释。然而试图体验到这种境界不是轻松就可以达到的事情,需要把组成其的各个方面的价值充分体认并达到标准后进行运化,由于武术文化已不再是单一的技术体现,已将自身置于社会网络之中并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所以,与其较为密切的联系武术都进行了规制,而文化意义,则体现在这些规制之中。

3.1 崇德尚礼

“未曾学艺先习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武术先辈们的谆谆教诲以及各门各派的清规戒律,都表达了武德的重要性。武德是武术人的行动纲领,细细研究武德的内容,不妨说是中国文化的部分缩影,教导着从武的人们尊师重教、爱家爱国、团结友爱、见义勇为、刻苦学习、持之以恒,体现着儒家所积极倡导的社群主义,并在精神上进行感召。武术家们非常痛恨行为不端、欺行霸市、卖师卖友求荣之徒,对此等之人总是划出严格的界线并想一切办法给予惩戒。武术家们穷毕生之力钻研拳法,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自己和家人安全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国家和民族危难的时刻,尽一份责任。戚继光、程冲斗、陈王廷,这些武术史中有名的人士都曾经是叱咤一时的将领。对“仁、礼”这些信条的恪守使武术有了精神的皈依,“忠、信、义、勇”就曾经是侠客的标识。崇德尚礼,是武术人的第一认知要务。

3.2 刚健无执

试图随心所欲应用武术的技能并彰显个体的社会价值,不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是达不到的。这个努力的过程不仅是天资是否聪颖领会技能要领的效率问题,更多的是考验意志品质能否持之以恒耐受辛劳和寂寞的对自我的战胜。传统武术的训练方法中,有的老师就要求学者先练上几年的桩功,然后考虑下一步的学习问题。且不论这样的训练方法是否科学,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及个体生活条件,也凸显了选人用人的谨慎。急功近利者、行为不端者往往被师父淘汰或自行淘汰。这种方式,对于塑造武术人对抗外部压力的能力,塑造一种对付来自本身弱点的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两方面结合起来,也就是《周易大传》所谓的“敬以直内,义以方外”。[7]“敬以直内即使心专一不放逸,就是控制自己对外来刺激的反应并加以抉择,义以方外就是使行为皆符合道德原则。”[8]这与《周易大传》提出的刚健有为的思想是一致的。张岱年先生指出,“刚健有为的思想包括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个方面”,[9]“自强不息是自立之道,厚德载物是立人之道,自立是立人的前提,立人是自立的引申。”[10]据此,武术人这方面的性格我们总结为:刚健。不过,《周易大传》还提出“能止健,大正也。”[11]即强健不妄行,不走极端,可止则止,是大正即最合乎中道的品德。《文言》还指出,乾的品德就是这样。“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乾的品德是刚健而又不过刚,是最理想的品德。[12]这与老子的无为思想不谋而合。老子倡导“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了,这里没有什么都不做的意思,阐述的是适中。老子要求人不要妄为、不要贪、不违背规律。它要求人们树立一种超脱的忘我的思想境界,以中正的态度去对待人生,无私无欲,达人达己。这也是佛家的一种心态,佛家引导人们无为无待、无执无痕,不要执著于自己所做事情的方式与结果,不要让自己所做过的任何事情都在心理上留下任何的痕迹,不要对他人他物进行任何的干涉,去除一切思想包袱以保心灵的宁静放松。[13]对人的本能欲望的膨胀起到抑制的作用。结合这些内容,在武术人刚健的性格基础上,我们认为还体现有“无执”的意志。所以,综合来看,武术对人的个性发展表现的是“刚健无执”。

另一方面,作为对刚健无执的延伸,武术人也在践履着“和谐”的社会向往。冯友兰先生说,“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如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14]他还强调指出,学哲学不单是要获取这种知识,而且要养成这种人格。为此,他还引证金岳霖先生的话说,中国的哲学家必须是“知识和德行在他身上统一而不可分。他的哲学需要他生活于其中;他自己以身载道。遵守他的哲学信念而生活,……对于他,哲学从来就不只是为人类认识摆设的观念模式,而是内在于他的行动的箴言体系……”。[15]在这样文化思维模式影响下,中国的每一个人都在不自觉地践行着知识和德行统一而不可分割的人生理念。中国的武术人亦不例外,努力恪守仁与礼、重视社会和谐。这一点马可波罗进行了体认,他说在他来到中国之后惊异地发现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却也惊异地发现这支军队是用来防守的。中国的武术人亦是一位普通的中国人,中国文化的力量亦然约束着其行为,也约束着武术的发展,不能认为这种普遍的力量不是武术特有的约束力量而否认其作为武术的特点,其实恰恰是这种普遍的力量的约束而使武术之所以为武术。限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对中国的文化内涵有所思考并有所领悟,所以让大多数人感觉到的是武术被笼罩在一片神秘的东方文化雾霭之中,并让他们产生好奇和向往。有人说武术人争强好胜,好争斗,扰乱社会规则。我们认为并不是这样,扰乱社会规则的打斗事件只是普通人的一种本能,是所有修为不深的人都具有的,也包括外国人。武术技能不过只是对于打架的胜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证,但同样在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方面也提供支持,其实不仅是武术的技能能提供这样的保证,国外所有的武技都能提供这样的保证。但武术在道德方面的再三要求一直在规制这样的事情发生,这是国外在职业的要求方面所没有的。还有人指出有一些武术人为人处事并不是中正和谐的。我们需要指出的是,“中正和谐”是武术发出的感召,能不能做到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努力程度,如秦桧官至宰相,饱读诗书,却通奸卖国,应该不是儒家文化教育使然。这不在于它的职业归属。“中正和谐”是武术提出的一种导向,在动荡的封建社会,只有少数人能做到。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武术人将体现出这样的特征。

3.3 强身御侮

武术在健身强体、养生方面效果突出。历史也多有强调武术健身作用的记载。如“搏刺强士体”。在西方,一些医疗机构将练习太极拳作为疗养治病的处方之一,长期练习对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神经一内分泌系统都能产生有益影响,在治疗慢性病方面有独到之处。等等这些例子很多,不需要一一例举。这些武术对于身体机能的改善所起到的作用是获得公认的。其技击作用应用的更是广泛和深入,冷兵器时期是战士的基本技能。戚继光指出:“若不学武艺,是不要性命的呆子”![16]武术技能事关性命。同时也是民间人们自保的主要手段,如三元里人民的抗英。等等这些翻开历史很多。现在则应用于部队擒敌、防身自卫、竞技、娱乐等等。按照这些功能在社会历史及现实的影响面大小区分,及这里面一些功能的从何引申,我们概括武术的基本社会功能诉求为:强身御侮。

3.4 审美超越

马斯洛发现,人类有成长、发展、利用潜力的需要———并称之为自我实现。他指出,当一个人对爱和尊重的需要得到合理满足之后,自我实现的需要就出现了。而“美”,作为存在价值的重要内容是走向自我实现的不可或缺的成分。他还指出,从最严格的生物学意义上说,人需要美正如人的饮食需要钙一样,美有助于人变得更健康。他认为审美需要的冲动在每种文化、每个时代里都会出现,这种现象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的穴居人时代。[17]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看来,对美的追求是人类存在于潜意识中的需要。从这一点出发,可以理解,武术在发展历程中,从古至今,也一直在一种集体无意识中进行美的创造和表达。这一点文献中可以得到相关证明,之中比较经典的要数中国唐代诗人杜甫在其《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一诗里惊叹的描绘:“……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把武术美展现的颇为淋漓。如果说公孙大娘及其弟子具有舞蹈家的底蕴,表达的不完全是武术的内容,那么,从基本功的训练里面,对初学者的要求我们也不难看出武术人对武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强烈趋向。比如武术长拳训练要求: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雀,站如松,立如鸡,转如轮,折如弓,轻如叶,重如铁,缓如鹰,快如风。再如,对于器械:枪似游龙,棍如旋风。刀似猛虎,剑如飞凤。钩走浪势,戟扎戳势。刀走黑,剑走轻。鞭舞一堵墙,镖发似流星,枪扎一条线,棍扫一大片。无一不是在描绘着某种意境,并没有残酷的目的。看似以胜负强弱、你死我活为武术水平高低的评价指标却在文献的记载中很少被渲染,荆轲刺秦王失手却没有妨碍历史对其作为豪侠的评价。这之中我们可以看出,打倒对方或者试图凌驾于某些关系之上不是武术的真正取向。武术人的审美感受始终贯穿其中,所谓“外应于器”而“内得于心”。在套路的演练中,一些老武术家一辈子练一套拳,这一遍一遍,并不是简单的重复,每一遍都要来考虑每一个动作的意义,可以说是一种再度的审美创生;在这种审美创生的过程中,在坚持的岁月中,也是不断地对套路的价值进行估量的过程,否则也没有坚持的意义,从这方面可以说演练者同时在进行审美观照;其全身心地投入练习,细致地揣摩动作意义,也可以说同时是审美参与。那么,作为演练者既是“审美的创生者”、“审美观照者”,也是“审美参与者”,是审美三类型的统一体。[18]刘悦笛曾提出审美的全流程:得其曲、得其意、得其人、得其类,[19]也都可以在武术中得到比照。这四个层级对应的中国美学观念分别是:“外应于器”而“内得于心”、“得意忘言”或“得意而忘曲”、“随物以宛转”和“与心而徘徊”、“意境”。[20]在武术的审美中,观公孙大娘及其弟子舞剑器的感受属于第一层级;“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有真意”,练习到这一地步属第二层级;太极拳论:“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感悟属第三层级;第四层级是一个超脱的概念,六祖慧能的偈语很好地表达了这一概念:“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它是一种“顿悟”的结果,是德国心理学家沃凯尔特所说的“突然显现”。在这一层级上,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如“庭前柏树子”一样,都是“祖师西来意”。武术的审美过程其实也是从无极复归无极的过程,终点也是起点。武术是一种生活,武术从其诞生就一直进行着艺术生活化的努力,可以说,武术人的经验即艺术。这种艺术,表达的是一种普世的“美”的需求,是对生活艺术化与艺术生活化反思的结果,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里的雕塑,所以对于武术不经意表达的艺术内涵,我们总结为:审美超越。

4 结语

综上所述,武术人所向往的技术上的随心所欲不拘泥与人格素养上的洒脱飘逸是天人合一的外在表达,统一于个体的价值体系之中,亦统一于中国文化精神之中。“天人合一”是武术文化的核心层面。在制度层面,作为如何追求天人合一的各种努力,武术的文化表达为:崇德尚礼、刚健无执、强身御侮、审美超越。

文化责任的表达 篇2

2、要使一个人显示他的本质,叫他承担一种责任是最有效的办法。

3、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

4、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

5、好心情才会有好风景,好眼光才会有好发现,好思考才会有好主意。

6、在他握有意志的完全自由去行动时,他才能对他的这些行为负完全责任。

7、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

8、如果你盼望明天,那必须先脚踏现实;如果你希望辉煌,那么你须脚不停步。

9、安乐给人予舒适,却又给人予早逝;劳作给人予磨砺,却能给人予长久。

槐文化的生态表达 篇3

2012年5月6日,国家3A景区中华槐园盛大开园,首张槐文化名片正式生成。

2015年4月16日,沈丘县“台湾有机农业孵化园”开工奠基仪式正式启动。来自沈丘县、“台湾农学会”、物流巨头天津海吉星、深圳农迈天下及北京翰高集团的领导和嘉宾共同汇聚沈丘。本次奠基仪式与以往不同,现场不用鲜花、没有讲话、不设宴席,而是直接挥锹奠基,可谓是新常态下的新奠基方式。此次奠基仪式标志着翰高有机农业产业和沈丘县有机农业事业进入了正式实施阶段。

2015年5月31日,具有“诗书槐府 北京同步”之称的槐府六号首期盛大交房,揭开了翰高集团地产处女作的最后面纱,标志着沈丘城市建设进入新高端!

挖掘槐文化 发展槐产业

翰高集团——唯一一家承接过“两村一会”国家重点工程的民营企业,用赤子情怀创造了故乡沈丘的文化传奇。以资金和文化“双投”沈丘,打造沈丘新文化名片——3A景区“中华槐园”,创意槐文化;创造沈丘城市新高度——人文府邸“槐府六号”,丰富槐文化;挖掘并弘扬沈丘根祖文化——全城共诵《千字文》,夯实槐文化……立体的全方位的槐文化创意建设涵养着槐文化的新生态!

中华槐园的打造不仅结束了沈丘县没有大型主题文化公园的历史,槐府六号的亮相也填补了沈丘人宜居园林住宅的空白。槐园槐府为一体以槐树为主题,以《千字文》为旗帜,淋漓尽致地演绎了沈丘的人文风情和本土槐文化。沈丘人民以槐文化为引领,以槐园之“园”编织“圆梦之园”,以槐府之“槐”演绎乡愁之“怀”。

如果说民以食为天,沈丘则是依槐而生。沈丘人敬槐如神,槐就是沈丘人民的天。因此,开发槐产品,发展槐产业是翰高集团对沈丘人民最直接的回馈。“天上飞蜜蜂,地上跑山羊。人在河中游,两岸槐花香”的原生态田园场景将重现沈丘。

翰高集团依托槐文化大力开发槐产品,培育“槐经济”。以“槐山药、槐山羊、槐花蜜”三槐产品为支撑,以槐茶、槐酒、槐食等槐系列产品为辅助,实施产业化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槐产品产业链。

沈丘县台湾有机农业孵化园的建设,是三槐产业的切入点。“槐山药”产业链的启动,源于沈丘上百年的山药种植历史和山药食用文化。汁多肉厚且口感清脆的槐山药目前已经行销全国,成为众多山药产品的加工原料。孵化园将以“槐山药”为示范,通过发展种植、观赏、加工等相关产业的相互推进,增加当地百姓收入,实现共同发展槐产业的目标。

槐产业是绿色生态无污染的产业,能真正实现千家万户尤其是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就业创业,大大地提高弱势群体的收入,实现农村与农民的新发展。

探三农问题 成就槐事业

台湾有机农业孵化园以“农”为核心,用文化和商业的双引擎对“三农”问题进行新的思考和实践。三农的核心是“农”,创新三农的关键是“文化”。在“台湾有机农业孵化园”的基础上规划的万亩“现代有机农业文化产业园”正是融入缺失的文化要素,建设现代有机农业、加快转变农村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尤其是弱势群体增收,成就沈丘槐事业,为“三农”问题提供的新动力。

“现代有机农业产业文化园”依托深厚的农耕文明,致力于打造一个让世界领略、追寻农业文明的“朝圣地”。依托“伏羲女娲创造万姓之根”的根祖渊源打造一个中国感知、感受中原之“原”的“原版地”。用滋养民族心灵、涵养民族信仰的“乡愁正能量”打造一个传统农耕文明和现代生态农业融合的“乡愁地”。在物质生活富足,精神生活匮乏的当今,让更多的农民感受到丰富的文娱欢乐成为一种需要,打造一个农业文化观光、娱乐的“欢乐地”。最终将“现代有机农业产业文化园”打造成一个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实现有机生态、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高地”。

现代有机农业文化产业园,是一项涵盖了生态农业、农副加工、文化旅游,包含一二三产业的大事业。一产有机农业与三产文化旅游紧密结合,一产推动二产,二产促进三产,三产助力一产,发展循环生态经济是“三槐”的基因密码。整个文化产业园包含了种植、加工、旅游、商业等,形成了农工贸一条龙、文旅商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完全生态化运行,是槐文化最完美的生态表达。

用生态产业和事业表达槐文化

一株槐苗成就了槐店镇,一棵槐树壮大了新沈丘,一卷《千字文》洗礼了华夏子孙,一缕槐花香滋润了故乡的文化。

中原沈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曾经创造了领先世界三千多年的农耕文明。“千字文”文化和“槐文化”的历史积淀,以及新时代下对传统农耕文明的热切追寻,引得无数游子流连驻足。翰高集团通过打造沈丘千年古槐、千亩槐园、诗书槐府、千字文故里、万亩现代有机农业文化产业园等槐工程,为新时代新农民的新发展挥洒汗水,开发槐产品,发展槐产业,成就槐事业,光大槐文化。

一曲槐花吟,道不尽的槐花情——比花还香,比树还高,我开在那高高的树梢;可以饱腹,甜蜜酿造,我从未离开母亲的怀抱;千古中原,槐香环绕,我在槐文化的生态中闪耀……这在生态槐产业下发展,在生态槐事业中成熟的槐花不正是对中原的农耕文明、千年槐文化最好的生态表达么?

文化视角下的日语语言文化表达 篇4

关键词:文化,日语,语言,表达

1 传统的“和为贵”思想

在日本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为了协调内部民众间的矛盾与冲突,日本人开始重视良好关系的构建问题。这表现在语言文化中,就是他们更倾向于使用那种含蓄和委婉的表达方式。如果一个个人做出了一些与集体思想相悖的事情,将会被其他人耻笑甚至排斥。因此,日本人十分重视与周围人的关系,有时甚至把别人的观点看的比自己都重要。他们在这种道德标准的引领下,已经形成了一种强调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良好氛围,并进而在语言表达中呈现出一种更为谦逊的发展趋势。

2 日本语言文化的表达特征

日本语言文化的表达特征实际上就是日本人思维模式的集中体现,也是他们性格习惯的根本反映。日语学习者只有很好的了解日本语言与日本文化,才可能真正学好和运用好日语。就现有的状况来分析,日本语言文化最为显著的表达特征就是它的暧昧性,这是日本人克制含蓄的生活态度与行为习惯决定的。接下来,我们将具体分析下日本语言文化的暧昧性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1 强烈的内外意识。

日本这个民族有着较为强烈的内外意识,因此,他们的语言中很少使用你、我这样的词汇来进行表达,因为他们认为这样的代词显得有些生疏和死板。换言之,日本语言中常常会使用一些内外分明的措辞或者敬语词汇来表达你我之分。有时,日语中也会通过授受关系句型来表达你我之分。然而,这与中国语言之间的差距性较大,因为我们汉语中没有对应的表达方式,当然也就没有相应的词汇。这主要是因为中日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造成的语言表达差异。当然,日语中还有很多关于天气等礼节性的寒暄语,这在汉语中也是没有的语言表达方式。

2.2 委婉的语言表达。

日语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语言表达时常常有一种委婉客气的感觉,它主要是因为日本人受到了“和”思维模式和“以心传心”意识的巨大影响而导致的结果。因此,当日本人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往往会在内心里希望与他人保持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尽可能的建立起一种人与人之间和谐愉快的相处氛围,从而保持一种相对愉悦的心理状态。这就使得日本人在进行语言交流的时候,往往会充分考虑到对方的感受,尽可能的运用一些让对方感受到好感的语言表达方式,即使明知道要不符合对方愿望,但依然要使用尽可能不引起对方不满的语言表达方式。鉴于此,在日语中,有很多委婉的拒绝和巧妙的回答等方式,让对方感到情感上不是那么排斥和愤怒。这是因为日本人缺乏一种是与否对立的意识和概念,他们不喜欢在是与否二者间做出一定的选择。他们在与人交往时,常常会力求不伤害对方的情感。因此,他们在语言交流时,不会直接运用赞成或反对这么直接的刺激性语言表达方式。他们会在与人交往时,密切观察对方的行为变化,并以委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有时是一种欲言又止的意思传达。这是日本人为他人着想的思想文化体现。我们在与日本人交往时,必须注意到他们这种语言文化表达方面的委婉性特征,这样,才能够真正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从而促使交流的顺利进行。

2.3 模糊的语言表达。

日本人的暧昧性还体现在一些模凌两可的语言表达方面。他们在进行语言交流的时候,常常会采取一种间接的表达方式和不够明确的词汇来表达一种含混不清的意思。听话人很难准确把握住他们的真实含义。比如说日语中有些词汇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出不同的含义。这就需要听话人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准确把握说话人的含义。此外,日本人在讲述时间和地点时,也喜欢使用一些模糊不清的词汇和句型,这是日本人给自己的语言留下一定的空间或余地。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人常常会在一些时间和数字后面加上一些概数词的原因,他们会尽可能的让表达变得模糊不清。

2.4 敬语的广泛使用。

敬语是日语中较为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它常常是指说话人根据与听话人等之间的关系来表达自己对对方敬意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应该来说,日语中的敬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是日本人思维方式与交际方式的重要体现,是日本社会文化中的上下级关系的集中反映。

2.5 省略的表达方式。

日语中也会遇到一些拒绝的交际场景。但是,日本人不习惯直接拒绝别人,因此,他们就常常运用省略的方式来避免尴尬。比如说,在日语中,人称代词和句子成分的省略往往是不明确拒绝的代名词。在日本人初次见面的时候,常常会说“初次见面”,但却会省略掉“请多关照”,这是因为日本人的逻辑里已经会自然而然的加上这个含义了。此外,当日本人在交流的时候,对于一些都已知晓的信息,他们也会省略掉。尽管日本人对于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习以为常,但是,中国人或其他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不一定能够准确理解其真实含义。

2.6 多意的表达方式。

首先,日语中有一词两意的表达方式。这就是说日语中有同一个词汇,但是,它却可以有不同的意思,甚至是表达一种相反的含义。这就需要日语学习者根据具体语境来进行正确的判断,否则,就会造成语言交流的失误甚至是误会。我们可以通过说话人的行为举止和面部表情等来分析其真实的词汇含义。虽然日本人是想给对方一种交流的余地,但实际上却增加了交流的难度。我们必须深入体会其委婉间接的语言表达方式,并准确把握住其语言上的余地,真正揣摩到说话人的真实意图。其次,日语中还有一些言外之意需要把握。日本人在交流时,常常重视感情交流,因此,即使不同意对方的意见,也会委婉的表达出来,这就需要对方能够准确体会到说话人的言外之意。这是日本人懂礼貌,有教养的表现之一,是他们换位思考立场的集中体现。

2.7 否定与推测的表达方式。

“文化中国梦”的深圳表达 篇5

深圳十年坚定推动“文化立市”战略打造文化深圳

翁惠娟

2013-05-20 09:04:00来源:深圳特区报 2013年05月17日

昨晚,一场气势恢宏的音乐会,拉开了第九届文博会的序幕。音乐会名为《人文颂》,是深圳历时六年酝酿、创意、打造的一部大型合唱交响曲。

以交响乐的形式,开启“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大幕,这本身就颇有创意。创意,来源于梦想,并将点燃梦想。

现在,中华民族正在走向复兴的征程中,这是一个伟大的中国梦。中国梦,也是一个文化梦,文化事业繁茂、文化产业兴盛,当中华文化在国际上赢得尊重认可,当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我们可以从馥郁的文化芬芳中,品尝到一种深切的自豪感,洋洋洒洒。

舞台上,《人文颂》清音雅乐奏响,演绎着“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中华思想精华。在传递中国文化与价值观的道路上,这座年轻的城市,又开始了一次“国家立场,深圳表达”。

这样的“深圳表达”,亦贯穿于“文化中国梦”中,粲然绽放,洒脱自信。梦想的力量,缔造了文化的奇迹

今天,第九届文博会正式开馆,吸引客似云来。

文博会的成长,是中国梦与深圳文化梦的一个完美对接。

文化,是深圳的一个梦,这座曾被戏称为“文化沙漠”的城市,更有着在文化上崛起的伟大理想与抱负,更有着把梦想转化为现实的坚守与探索。早在2003年,深圳就在全国率先确定了“文化立市”战略。之后,深圳开始酝酿着创办一个大型文化展会。创意,得到了中央领导和中央各有关部门的高

度重视,并迅速凝聚了共识——中国需要一个文博会,彰显中国文化的发展水平,并打造一个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平台。

2004年,文博会在深圳应运而生,并升级成为由国家多个部委和广东省政府、深圳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展会,成为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文博会,这颗蕴含着国家文化梦想的种子,在特区沃土上生根发芽,缔造了“政府投入1亿多而累计成交达6000亿元”的文化奇迹。

见证了文博会发展历程的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概述,“文博会,是文化改革创新的平台、文化梦想实现的舞台。文博会,搭建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综合性平台,有利于中国文化‘打包’走向世界。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过程,正是中国五千年优秀文化价值观和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这是文博会对中国文化、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贡献。”

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的昌盛,需要中华文化具有“走出去”的强大竞争力。文博会,犹如一根杠杆,撬动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蓬勃资源,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八届文博会的文化出口额达到700多亿元,张扬了中国文化的力量。

成长于深圳的文博会,推动了本土文化产业的兴盛。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03年的135亿元发展到2012年的875亿元,占全市GDP的8%,年均增速达20%。同时,深圳还率先探索出“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崭新发展模式,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开拓出一条新路。

今日深圳,已成为我国文化贸易的黄金口岸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桥头堡”。2012年,深圳核心文化产品出口达43.3亿美元,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强。梦想的力量,缔造了文化的奇迹。深圳十年坚定推行“文化立市”战略,孜孜不倦地打造着文化深圳。

如何理解“文化深圳”的内涵?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的一句评价引人深思。她说,深圳文化发展的经验,证明了“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创造的力量,实现了文化的共享

文化,是中国梦的应有之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建设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文化的跨越,建立在经济腾飞之上,随着物质成果的日益丰盈,人们对文化的追求,终汇成不可阻挡的文化创造力。凡是工商发达之地,必是文化兴盛之邦。

30多年前,当深圳拉开“中国故事”的序幕,渐成中国最大的“逐梦之城”。千万移民的追梦,成就了一个城市的文化梦想。怀着对知识文化的渴求,无数深圳人一起描绘文化新画卷——25家博物馆、381个文化广场、643家公共图书馆、200台自助图书馆,成为一座座醒目的“文化地标”。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是让每个人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对于深圳人而言,文化,不仅是一种梦想,还是一种“文化权利”。在2000年,深圳提出了“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的理念,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市民拥有享受文化成果、参与文化活动、开展文化创造和文化选择的权利。

全民共享,是文化的真谛。春夏秋冬,深圳的文化活动从不间歇;年复一年,一个个文化品牌沉淀成“老字号”——举办20年的鹏城金秋艺术节、13年的深圳读书月、7年的市民文化大讲堂、10年的关爱行动„„让市民奔赴心仪的文化之约时,涵养了文化趣味。光影星期

五、深圳晚八点、美丽星期天、戏聚星期六等一个个公益文化品牌,让市民不费分文尽享高品位文化。

丰富的文化共享、蓬勃的文化创造,让深圳文化精品层出不穷。

在央视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专题文艺晚会上,有7首源自深圳的歌曲嘹亮唱响,包括《你是一面旗帜》、《迎风飘扬的旗》、《我们的信念》和《走向

复兴》等。一首首深圳创造的精品力作,丝丝入扣契合着中国的发展节拍,唱响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再次实现了“国家立场”的“深圳表达”。观念的力量,指引着文化的远航

伟大的事业,源于伟大的梦想。一个国家的发展如此,一个城市的奋斗亦然。那么,梦想如何实现?唯有实干,方能兴邦!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改革开放之初石破天惊的这句标语,现在依旧伫立在深圳蛇口南海大道上。去年年底,这句话出现在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中,而在2010年的“深圳最有影响力十大观念”评选中,它被深圳市民和专家一起投票,推选为深圳十大观念,排在了第二位。

深圳十大观念,不独属于深圳,而是时代留存的共同精神财富。追根溯源,深圳本身就是观念的产物,就源于邓小平同志的伟大设计,源于他希望特区“杀开一条血路”的伟大创意。多年来,深圳一直领风气之先,从实践到观念,皆不辱使命!

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中,深圳担当着探路者的使命,先行先试,创造无数第一,率先基本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催生了与此息息相关的价值体系构筑。十大观念,率先回答了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碰到的诸多问题,遇水搭桥、逢山开路,在一个个关键节点上形成巨大冲击波,助推历史前行。

内涵丰富的十大观念,涵盖了改革开放进程史。一条条深圳观念,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在诞生和发展中绽放异彩,凝聚人心,辐射全国。

正因如此,《深圳十大观念》一书出版之后迅速走向全国。这本书,成为了昆明干部读本;这本书还吸引了世界的目光,美国著名作家库恩说,深圳十大观念是邓小平“解放思想、加快改革、敢闯敢干、注重创新”的远见在新时期的体现。

深圳观念,不仅是深圳勇立潮头的见证,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与文化坐标,在未来,依然将发挥引领作用,对深圳、对中国。

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力推的12个关键词与十大观念诸多契合——“来了就是深圳人”让人感受的是平等、和谐;“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传递的是文明、友善;“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是民主、自由的应有之义;富强、公正、法治,则需人们在“鼓励创新 宽容失败”氛围中求索„„一个个观念传递着正能量,将为一座城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行路上集聚起巨大力量,而“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观念,更为中国梦提供了圆梦支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像表达 篇6

[关键词]李安传统文化包容华语电影

华人导演李安于上世纪90年代相继执导了被称为“父亲三部曲”的影片《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世纪之交又凭借《卧虎藏龙》捧走四项奥斯卡金像奖。无论是以是家庭作为主线的“父亲三部曲”,还是以武侠片为载体的《卧虎藏龙》,李安在四部影片中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境遇:一面是自身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内涵:一面是面对西方文化时产生的差异和冲突。这四部影片可以看作是李安作为一个中国人对祖国传统文化深刻思考后的影像成果。

李安出生在一个传统的东方家庭并接受过长期中国文化的教育与熏陶。他曾对记者说,“我是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长大的”。但他成年后却在美国生活多年,并完成了电影方面的系统学习。可以说,李安是一个文化的复合体。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与学习,也使李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回顾李安创作的华语电影,不难发现其每部作品都融入了自身成长过程中的境遇与思考、生命与文化体验。他“不但在作品中深入探讨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代际关系、道德礼教、情感生活以及处世之道等文化主题,并细致入微地刻画现代工业文明、社会思潮与这些主题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挑战与应对”。

在台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几乎是所有台湾人对自己是中国人这一民族身份的认证。李安自小生活在一个强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围之中。在更多的接受儒家文化关于家庭传统观念。讲求父亲权威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家庭为纽带,联络感情这样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的浸染下,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刻在骨子里的观念:家是一个人的根,是无法剪断的牵挂。而李安在留美学习中所接触到的西方社会(主要是美国社会)则是一个注重个体自我发展。崇尚张扬自我意识的社会。人作为社会的主体,人必须追求自由。在西方的伦理精神里,每个人的社会价值与伦理价值都是以个体的形态被认识和衡量,并且在法律精神统一的制约之下,个人存在的意义是被肯定的。这似乎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隐忍、宽容、严肃是对立的。虽然“美国精神”曾带领美国人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功,但是相对而言却忽略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表达。存在被看作是一种孤立的个体,个体与个体之间缺乏联系与沟通。

在美国的多年生活。使李安深刻地体会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以,在他的“父亲三部曲”中,他试图通过沟通和共容来弥合这种差异所带来的矛盾与冲突。所以,李安的影片特别注重表达是“文化沟通与伦理道德”这个大的母题。他把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和文化伦理问题放到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下来探讨。正如李安自己所说他的影片都是在讲述“一个家庭的解构和重新结构的进程”,表现的是细腻的感情,而且戏剧性很强。

《推手》中是借中国太极拳中的“推手”,探讨的是人际关系的平衡问题:《喜宴》是着重探讨父子关系,主要讲述中西方文化关系,即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中突与和解:《饮食男女》则在展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同时,着力探讨父女关系、代际关系。有人说这三部影片“均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宽容和在当代社会条件下的存活力为特征,注重探讨家庭伦理亲情、代际关系”。事实上,李安的电影中经常涉及的主题就是中西家庭伦理观的对比。

林语堂在《中国人》_一书中把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归纳为“老成温厚”。这种品质意味着镇静与平和,揭示出中国人对于稳定与安宁的向往。由于天性的超脱老滑与和平主义倾向,以及政治上的先天不足,中国人的精力自然更多地投注于家庭。“中国人的社会和生活是在家族制度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这个制度支配着中国人的整个生活形态,渲染着中国人的整个生活形态。”在多数中国人的眼中,只有家庭才是自己最终的归宿,他们的一生,就是在为家庭的完整与延续而苦心经营。在《推手》中老朱不远万里来到美国在儿子身边安度晚年:《喜宴》中伟同的父母远涉重洋来催婚为的是给高家留后《饮食男女》中朱师傅为了维系父女感情不辞辛劳地安排每周一次的丰盛晚餐。

除了“家庭”这个最具典型意义的中国化元素,三部影片中更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一些特有的元素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三部影片的背景各不相同,但始终有特有的“中国化”元素贯穿其中。对于外国的观众来说,这些元素基本上就可以完成他们对“中国”二字初步认识。这种“中国化”元素,在《推手》中是太极拳,“太极者,打手不用先天赋有之力和快手,力则从彼处去借而是用意。”在《喜宴》中是老一辈中国人对传宗接代的渴望,到了《饮食男女》中则变成了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美食文化。在《卧虎藏龙》中玉娇龙行云流水的书法与俞秀莲飘逸的武当剑书更是民族性格中放逸的山水情怀的表现。说到底,无论是风生水起的太极拳还是色香味俱全的中国餐,无一不带有明显的“中国”印记,都是李安自己人生态度的自然流露,这些影像化了的元素,使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影片中彰显无疑。

除过这些表意的影像符号,“父亲三部曲”中人物的设置,就更能体会李安匠心独具的一面。三部影片中有一个共同的形象。那就是父亲,而且父亲的扮演者在三部影片中一成不变,一直由台湾演员郎雄扮演,这也构成了李安电影的一个标志特征。李安对中国的社会体制、伦理观念和人际关系的理解都是通过一个“父权”来表现的,他通过一个由郎雄扮演的“父亲”化抽象为形象,概括演绎了所有中国传统道德的本质。“父亲”形象对于李安而言,是一个承载体,它所代表的含义绝不仅仅是“父亲”这一人物本身。以传统道德印证中国的人生哲学,以“父亲”形象体现中国文化正是李安追求的表达方式。“父亲”形象所包涵的内容的深厚,其实正是文化伦理道德的浓缩。在谈到贯穿这三部影片中的“父亲”形象时,李安曾这样说:“从《推手》当中一心想要与儿子团聚的太极拳大师,到《喜宴》最后承认儿子是同性恋事实的将军,再至《饮食男女》中压抑感情的国厨,他们都代表了某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

三部影片中,父亲的形象都带有很明显的职业特征《推手》中,他是一位精通中国太极拳的武术学院的太极拳教练《喜宴》中的高父是一位戎马生涯多年的将军,又会书法,又通英语《饮食男女》中的朱师傅是一位厨艺大师。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史浓缩后便是武术、书法、饮食等。李安无疑将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搬上了银幕。“父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而“父亲”所处的环境又是充满骚动和喧嚣的现代都市社会,能否达到与这样的一个社会的沟通和融洽,能否适应于这样一种社会,“父亲”最终给了我们这样一种答案以宽容和谅解、变通达到了与社会的和解。中国传统社会观念是“养儿防老”,父母晚

年要享受到天伦之乐,儿女要尽孝心。而西方社会恰恰相反。老人与子女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父母与成年后的子女一般来说都是分而居之。这两种不同的观念在影片中表现得非常强烈。

而全世界引起轰动的影片《卧虎藏龙》虽然是以武侠片的形式展现在众人面前。但事实上,它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武侠片(如徐克的武侠片)《卧虎藏龙》其实是一部有着深邃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电影。在这部影片中,李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很充分,是一种中国传统道德中的隐忍和克制。四位主人公李慕白和俞秀莲、玉蛟龙和罗小虎,人物性格十分鲜明。礼教是影片中李慕白和俞秀莲之间无法逾越的障碍。他们所以这么多年来互相坦然面对,将恋情埋在心底,正是因为“发乎情,止于礼”的传统道义。影片表现的是段平行发展的爱情:李慕白和俞秀莲间的爱欲言又止,含蓄深沉。代表的是理智:玉娇龙与罗小虎间的爱热烈直白,激情荡漾,代表的是情感。玉娇龙生长在礼教森严的官宦人家,行动上虽受到限制,内心却旷达宽广不受拘束:俞秀莲虽身为镖师,行动上可以走南闯北,内心却受到礼教的束缚痛苦煎熬舒展不得。两种不同的身份也最终导致了二人最终的不同命运:玉娇龙得到了自己的真爱,而李慕白却离俞而去。直至李慕白离去的那一刹那,俞秀莲才大彻大悟,原来自己一直充当着礼教的牺牲品。一个反抗,一个顺从,李安正是通过两种不同的人物、性格、遭遇表达了对礼教压抑人性的批判和对女性独立寻求爱情与自由的反抗精神的赞美与宏扬。

李安依靠《卧虎藏龙》将中国精神、中国武术推向了世界,也将他自己的思考成果带给全世界的观众。《卧虎藏龙》不但展示了中国人的礼义观念,渲染了一片江湖豪气。也同样表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李慕自在片中还有段月下舞剑的场景,剑法舒缓飘逸,流转连绵。动静之间正暗合了道教武术中的“周身处处皆太极”的原理。此外,影片的外景地往返于武当高峰、古旧的深屋大宅、空幽的江南水乡、轻烟缭绕的富阳竹林、辽阔的塞外大漠,画面十分唯美,犹如一幅幅写意的中国山水画。再加上镜头流畅自然,音乐古典柔缓。恰如其分地营造出空灵飘渺的意境。所有这些,都表明李安对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偏爱。

《卧虎藏龙》之所以能打动苛刻的奥斯卡评委,并不因为它是一部武侠电影,西方社会对李小龙式的武侠电影的兴趣早已过去。他们更看中的是影片深层次想要表达的东西。李安也不仅仅是想拍一部动作花哨、外景优美的武侠电影,他还是想要表达他一以贯之的主题:对中国传统文化境遇的思考。他只是把武侠片当作一种载体、一种手段。而非最终的目的《卧虎藏龙》的成功让美国人,也让西方人认识了中国电影。使他们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将最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东西介绍给了西方观众。这是影片最大的意义所在。

李安以现代人的目光观照中国传统文化对今天社会生活的适用性,并以此来挽救现代社会中人们的麻痹和冷漠。李安用他的影片为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找到了连接点,构成了思想上的脉络。贯穿于影片始终,从而一气呵成。李安在影片中所表现的这种文化倾向与他人生经历有关。作为一个在台湾长大的中国人,李安自幼受到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熏陶,以李安这个年代的人来说,这种影响力和教育力尤其深厚。他从父辈那里学到了很多有关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道家,更是了然于心,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童年中国文化的熏陶,使李安永远无法忘记他背后的强大的文化背景支持。李安曾说自己是一个“内在道家,外在儒家”的人。“在精神境界中,李安追求静观调合,虚无清静的‘出世’的修养品格。而他在现实的处世原则上则是谋求进取,顺应机变,进而有所成就和作为这种‘入世’的态度”。

其实,对传统文化道德伦理的现状与命运的思考一直是李安电影作品的总主题。在他的电影中,传统往往遭遇现代思想意识与西方工业文化,并受到它们的挑战与威胁,从而产生了两种矛盾的冲突。这两种矛盾可简要概括为: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喜宴》中高父一再表示感谢赛门对伟同的照顾,但当赛门要跟伟同的母亲拥抱告别时,他却很坚决地制止了赛门的举动。高父的行为表现了两种文化冲突的喜剧性效果。与《喜宴》中的幽默谐趣不同,在《推手》中李安显然把文化的差异看成一个严肃而慎重的话题。影片一开始是优缓神秘的音乐声起。在此后的十二分钟里一直是老朱与儿媳玛莎沉闷的日常生活描写。在这十二分钟里大量表现了公媳迥异的生活意趣和东西文化差异。老朱一起床打太极,玛莎则晨跑。边跑还边挥舞着西洋拳:老朱悬笔写毛笔字。玛莎趴在电脑前打键盘:饭桌上老朱用筷子。玛莎用刀叉等等。影片在构图上向我们暗示了东西文化间的隔膜。要么是外国媳妇做中国公公的模糊背景,要么是中国公公充作美国媳妇的虚影点缀。彼此似乎在协调其中的淡漠、客气,实际上是无法交流、难以沟通的无奈。片中关于孩子教育问题的讨论更是发人深思。老朱说美国教孩子不把孩子当孩子。晓生却解释为民主。孩子晚上的学习时间还分为两段:English time和Chinese time。接着朱师傅为胃痛的媳妇治病,结果因为媳妇的不信任,导致了她的胃出血。这些日常生活中截然相反的观点为影片故事的向前发展埋下了伏笔。正是因为观传统既置身于困境之中,摆在面前的自然就是突围。突围,也就是如何对待传统自身、传统与现代、传统与东方与西方的关系。在电影中,李安表明了他的思索,并让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间的冲突走向了和解。《推手》片尾是晓生痛哭的忏悔和玛莎向晓生讨教“推手”之道。《喜宴》中高家父母虽然知道了伟同的所作所为也假装什么都不知道满意地离开了。《饮食男女》的主角朱师傅实际是个复杂的文化包容体。在亲情伦理上,他代表的是传统:在情爱伦理上,他代表的是现代(与锦荣的忘年恋)。朱师傅这一人物的设立鲜明地表现了传统在现代文明社会里的自我困扰与突破。最后朱师傅的新家有了爱情的结晶并得到了女儿的谅解。片尾他的味觉恢复了,表示他对女儿亲情和生活幸福的重新体验。

有冲突自然就要化解。李安并没有一味地只顾表现差异,总体而言,他更欣赏中国传统文化中宽阔的胸襟、平易的亲和力和伟大的吸纳性。任何一种文化自身都有优劣之分。精华与糟粕之别。李安对此显然也有深刻而清醒的认识。他毫不隐讳对于传统的反省与质疑。如家族理想的破灭并不是可怕的,只要维系亲情,我们可以接受新式的家庭方式的出现。山水情怀压抑健康正常的人性,我们就要提出质疑并让爱与激情自由释放。我们要获得女性的独立与平等,就必须打破封建的父权、门阀婚姻和道德礼教。包容的意义,而是意指正视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跟上时代步伐,适应社会变迁,敢于突破并完善,也就是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与吸收外来文化。所以,李安的包容并不指一味地全盘接受,而是意指正视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跟上时代步伐,适应社会变迁,敢于突破并完善自己的传统文化。李安自己也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在拍功夫片也好。拍各种技能菜也好,都是在寻找一种跟自然和谐的关系。就是天人合一,它是一种养生之道培养出来的哲学观”。

现代纤维艺术的地域文化表达 篇7

关键词:现代纤维艺术,地域文化,黑龙江文化

地域文化是每个地域固有的、特殊的, 每个地区间的文化都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地域文化不仅影响了我们的衣、食、住、行, 塑造鲜明的地区人格特征, 同时也是文化艺术发展的源泉与动力。同种艺术形式在不同区域间的表达方式也存在差异, 现代纤维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达方式,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以来在每个地区生根发芽, 但是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 无论是设计风格还是设计内容方面每个地区的现代纤维艺术都存在相应的差异。

一、现代纤维艺术

1、含义

纤维艺术起源上个世纪20年代西方古老的壁毯艺术, 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融合了世界各国优秀的传统纺织文化, 吸纳了现代艺术观念、现代纺织科技的最新成果, 因而也有学者称它为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形式。应该说不管是从它的材料、工艺还是表现形式上, 纤维艺术与纺织艺术设计都有着共同的渊源关系, 在现代的发展中许多方面又是彼此交错、相互影响的。因而, 从技术层面上说, 他们之间不存在决然划分的界线。就某一个具体的作品而言, 我们有时很难将它绝对地界定为是“纤维艺术”还是“纺织艺术设计”, 这样的窘境在国内外的许多展览和著作中也是不鲜见的。

2、现代纤维艺术的特征

20世纪是文化大融合时代, 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现代纤维艺术才能迅速风靡全球, 在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之后, 现代纤维艺术创作内容不断丰富, 设计风格也逐渐多样化。其特征主要体现的以下几点:①多样性。多样性是现代纤维艺术最主要的艺术特征之一,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 题材多样性。在艺术设计领域, 题材选择是艺术设计的灵魂, 有助于突出艺术设计的主体。现代纤维艺术设计题材比较广泛。例如:人物风景、田园风光、花虫鸟兽、环境保护、世界和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 这些都是现代纤维设计中相对典型的题材。第二, 表达形式多样性。艺术表达形式是创作者艺术价值的具体体现, 为了提高作品艺术价值, 创作者十分重视艺术设计表达形式。现代纤维的艺术表达形式不断丰富发展, 例如:布艺编制、立体雕塑、刺绣、绘画等都是现代纤维艺术设计中常用的艺术表达形式。②设计材料广泛。为了保证艺术设计价值, 很多艺术设计在材料选择方面相对苛刻、死板。而现代纤维艺术却与之恰恰相反,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 对于材料的选择现代纤维艺术没有特殊的要求, 始终坚持为我所用的原则, 只要与作品内容、主体相匹配的任何纤维材料皆可为创作材料。例如:化学纤维、动植物纤维、金属丝、玻璃丝、头发都可以应用于现代纤维艺术创作。③审美价值。审美价值是现代纤维艺术的重要特征, 也是其艺术设计的根本目标, 创作者通过艺术创作为观众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 还能使人们的心理产生相应的共鸣。纤维艺术通过不同材料的搭配让观众感受到材料美, 通过编制工艺让作品产生空间感、层次感让观众感受的肌理美。对将艺术作品以不同表现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 给人们带来形态美。

二、黑龙江地域文化

1、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内涵

俗话说“一方水土, 养一方人”, 特殊的环境塑造特殊的地域文化。地域辽阔的黑龙江, 银装素裹, 白山黑水, 四季交替分明, 文化底蕴深厚, 物产资源丰富, 建筑风格别异, 因此北国冰城, 黑土地, 北大仓, 东方小巴黎等多种美誉。黑龙江的黑土地域文化是区别于其他北部省份的特有的文化, 其既包含于中华文明, 又带有其鲜明的个性, 其特征多受影响于萨满文化, 中俄交流文化, 以及黑龙江人特有的闯关东文化。

2、黑龙江地域文化对当地纤维艺术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它来源于人们生活, 又反作用于人们的生活, 艺术设计的发展同样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受文化影响, 黑龙江地区的纤维艺术主要体现的以下几点:①材料选择。现代纤维艺术从上个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 其极高的审美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材料选择上, 黑龙江地区的纤维艺术和其它地区存在差异, 江南地区大多以蚕丝作为底料, 而黑龙江地区的纤维艺术多为棉、麻等植物纤维作为底料。②制作工艺。为了提高艺术价值, 每一项纤维艺术品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雕琢。在制作工艺方面, 黑龙江纤维艺术注重作品的整体性, 忽视细节布局比较忽视, 制作不像江南地区那些精细。③设计风格。受黑龙江多元化文化的影响, 纤维艺术的设计风格也比较多样化, 不仅有典型的中国传统元素与少数民族特征, 包含俄罗斯、朝鲜等具有异域特征的设计风格。同时, 黑龙江纤维艺术更加立体化、空间化, 产生的层次感也更强。

三、结束语

文化赋予艺术内涵, 而艺术是文化内容的具体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 黑龙江纤维艺术逐渐成为其特有的文化, 它的编制工艺、设计风格、形态表达都极具黑龙江文化地域特征。

参考文献

[1]郑红, 崔荣荣.近代徽州民间服饰图案艺术风格与审美取向[J].丝绸.2015 (11)

[2]常慧娟.民间刺绣图案的稚趣美[J].包装工程.2012 (20)

现代节庆活动的文化表达 篇8

节庆是“节日庆典”的简称, 其形式包括各种传统节日以及在新时期创新的各种节庆活动 (黄翔, 2006) 。基于传统民俗、现代生活文化创新的各种现代节庆已成为节庆活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同时承载着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财富”, 具备了经济与文化双重内涵。并成为提升城市形象、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地方文化依存性

节庆是一种文化产业, 也是一种动态的文化旅游吸引物, 独特的地方文化性是节庆的生命力。据统计, 2006年全球性知名节庆超过1000个, 区域性知名节庆超过8万个, 镇 (社区) 以上的节庆超过了100万个, 平均每个镇就有两个节庆。这些节庆活动生命力、吸引力与影响力的大小, 主要取决于节庆活动所依托的当地的特色文化。

2、民众的广泛参与性

节庆活动与一般的会展活动相比, 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必须以大众为基础, 民众参与性是节庆活动是否成功的魅力所在。必须做到根植于民众之中, 使老百姓真正成为节庆活动的主体, 进而使旅游者感受到当地的文化氛围。

3、文化营造与传播性

现代节庆活动兼具吸引当地居民参与、吸引外地旅游者参与的双重特性, 节庆所依托的独特文化是吸引游客的法宝, 同时节庆活动又是向游客传播当地文化、展示当地文化深度与特色的重要载体。通过节庆活动向当地民众、游客传播当地特色文化及节庆主题文化, 进而促进当地文化的持续发展。

二、节庆活动的文化要素结构

在节庆活动中, 其文化内涵可通过多种要素表现, 这些要素既有限定文化主题的名称要素、也有物化的显性要素, 还有节庆活动所感受到整个举办地的环境要素。因而, 本文根据文化要素所表现的作用、外显的形式可将其分为三个层次:以节庆主题为核心的核心要素、以活动项目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形式要素和以环境氛围、服务及商品等呈现出来的环境要素, 如图1所示。

在文化要素构成中, 最核心的文化要素是节庆主题, 它决定了节庆文化的主要类型、范围、表现形式, 也决定了节庆文化的演绎空间。不同的节庆主题文化内涵与深度各不一样, 可表达与演绎的方式也不一样, 例如以文化为主题的节庆与以商品为主题的节庆, 文化深度与表现形式差别就非常大。中间圈层的文化要素为外显的形式要素, 也是节庆参加者最直观体验到的各种文化要素, 主要凝聚于活动项目之中, 通过活动项目的实质内容、组织形式来展现;最外层的文化要素为举办地的环境文化要素, 这层文化要素是节庆文化要素的良好补充, 加深参加者对节庆活动的深刻印象, 包括环境与氛围、节庆商品和节庆服务几个方面。 (图1)

三、节庆活动文化表达的方式

在节庆活动中, 为全面、良好地表达文化内涵, 应围绕节庆活动的主题, 以三类文化要素为文化表达对象, 根据各种要素的文化表达特点与要求, 选择具体的、可以实现的表达形式与载体予以表现。如表1所示。

表1主要列举了各种文化要素的表达形式, 除了表达形式之外, 为取得良好的表达效果, 还需要结合多种文化表达的技术与艺术。目前在国内际受到推崇的表达技术有:真实呈现 (舞台化呈现、生活场景呈现等) 、场景复原、高科技场景模拟 (艺术设计、3D仿真技术、光电技术等) 、主题赛事等。

对节庆活动的发展来说, 只有先注重文化资本的运作, 才能实现文化资本运作与经济资本运作的衔接与联动, 实现节庆活动的品牌建立与长久发展。而节庆活动的文化表达是一项艰巨长期的任务, 它需要建立在对举办地文化、当地居民心理深入了解与掌握的基础上, 探索出丰富、独特、有效的文化表达方式。从节庆主题、节庆活动项目到节庆环境、服务与商品等三个层面全面深化、演绎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 才能维系节庆活动的持久生命力。

摘要:节庆产业是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和商业文化的综合体现, 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我国许多节庆活动由于过于注重经济性, 忽视文化内涵的表达, 导致节庆活动发展不长久, 缺乏地方特色, 难以成为节庆品牌。本文认为节庆活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具有独特的文化要素结构, 包括节庆主题、节庆活动和环境氛围、节庆商品、节庆服务三个层次。本文根据不同的层次探讨文化表达的载体与方法, 以期指导未来节庆活动的文化表达, 从而促进节庆活动的长久发展。

关键词:节庆活动,文化表达,形式

参考文献

[1]、Crompton and McKay, 1997J.L.Crompton and S.L.McKay, Motives of visitors attending festival event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7, 2 (24) :425–439.

[2]、Crompton and Love, 1995J.L.Crompton and L.L.Love, 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evaluating quality of a festival,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5, 1 (34) :11–24.

[3]、Formica and Uysal, 1996.S.Formica and M.Uysal, A Market Segmentation of Festival Visitors:Umbria Jazz Festival in Italy.Festival Man-agement and Event Tourism.1996 (3) :175–182.

[4]、黄翔, 连建功.中国节庆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科学.2006 (1)

[5]、戚能杰.宁波城市节庆活动的文化表达与可持续发展[J].改革与开放.2009 (12)

[6]、余青, 吴必虎, 殷平, 童碧沙, 廉华.中国城市节事活动的开发与管理[J].地理研究.2004 (6)

日语被动表达方式背后隐蔽的文化 篇9

一敬畏自然的自然观

自古以来, 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日本人的生产生活对自然都有很强的依赖性。从生产生活的历史传统来看, 日本属于农耕文化圈, 四季变化显著, 降水量大, 有着丰富的森林水产资源, 农业和渔业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深受自然的恩惠。但另一方面, 日本是一个典型的岛国, 地形复杂, 地壳不稳定, 气候变化剧烈, 自古以来就频繁遭受火山、地震、海啸、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袭击, 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灾难。日本文学研究者岡崎義恵就曾指出:“日本人にとって自然は無論、慈母であるばかりではない。万葉の世界では自然はより多く害悪の根源として畏怖すべき崇高の感を催させた。”即自然在给予人们丰富恩惠的同时, 也带来了灾难, 特别是在生产力还很落后的时期, 人们对大自然了解有限, 认为大自然神秘而不可超越, 本能地产生了极端的敬畏感。于是人们不是反抗自然、改造自然, 而是选择顺应自然, 以“受身的姿勢” (被动的姿态) 接受自然给予的一切, 尽可能地与自然和谐共处, 这种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太古时代的“万物有灵论”。确实, “自然と自分を一体化し、自然の心をわが心として生きる感情が日本人の哲学·思想·宗教などすべての精神活動の根本に流れている。” (亲近自然, 与自然一体化的情感始终贯穿日本人哲学、思想、宗教等精神活动。)

日本这种自古以来形成的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以及对自然怀有敬畏心理的自然观, 使日本人面对大自然时总是处于被动的立场, 而这对其语言表达方式有很大影响, 体现为较之积极主动的表达方式, 日本人则更倾向于使用消极被动的表达方式。

二强烈的序列意识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分化的出现, 等级制度的形成, 自古以来人们对大自然怀有的敬畏心理逐渐向比自己身份地位高的人身上转移, 日本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中根千枝就在《タテ社会の人間関係》一书中提出“タテ社会” (重视身份和上下级关系的社会) 的理论, 指出日本是“タテ” (纵向) 的社会构造。的确, 日本“タテ”的人际关系是在严格的身份等级制度和序列秩序的基础上形成的, 而现代日本社会依然存在强烈的序列意识。“タテ”的序列意识在日本人的人际交往中根深蒂固, 这一点从日本的家族制度及日语特有的复杂敬语体系不难看出。美国著名学者鲁斯·本尼迪克特就曾在《菊与刀》一书中指出日本人很守“分”, 守分就是守本分, 遵守自己所属的阶层的位置, “日本人的座右铭就是:‘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由于强烈的序列意识, 日本人在言语活动中倾向于使自身处于消极被动的立场, 注意察言观色, 频繁地附和点头, 谨言慎行, 尽量采用客观的表达方式 (如倾向于使用自动词) 来掩藏自己的主观意志, 避免伤害他人感情、给他人造成麻烦。可见, 根深蒂固于日本人心中的序列意识对日本人倾向于使用被动这一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之深。

三“甘え” (依赖) 心理

日本著名精神病学者土居健郎在《「甘え」の構造》一书中提出“甘え” (依赖) 的概念, 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指出“日本社会における種々の営みを貫く一本の糸は甘えである”, 即“甘え”是贯穿整个日本社会的一根线。确实, “甘え”心理在日本人意识里根深蒂固。“義理”和“人情”, “内”和“外”, “遠慮” (客气) 是日本人人际交往中特有的存在, 而它们都与“甘え”的文化心理有着密切联系。

此外, 土居氏还指出, “「対人恐怖」「視線恐怖」及び「被害感」意識などの現象は、「甘え」から来る病理現象である” (害怕他人, 害怕视线和受害意识等现象是“甘え”的病理表现。) 众所周知, “甘え”的心理原型是母子关系中的幼儿心理。幼儿想要独占自己“甘え”的对象即母亲, 面对母亲将注意力转向他人, 自然地产生不快, 也就是说, 在其看来, 其他人对其构成“邪魔” (阻碍) , 自己成了“被害者” (受害者) 。“日本人是以自己为中心的被动姿势, 由内向外眺望的习性, 带有很强的对他者的依存性。”的确, “甘え”心理的人对对方总是被动依存的姿态, “甘え”能否得到满足全在于对方。像这样在“甘え”的情况下, 多伴随着“邪魔”的意识和“被害者”的意识, 可以说“甘え”与“邪魔”意识或“被害者”意识是互为表里, 相辅相成。韩立红教授就在《日本文化概论》一书中提到, “正是由于“甘え”的心理在日本社会占支配地位, 人们才有强烈的受害者意识。”

如上, 根植于日本人心中的“甘え”心理使日本人在人际交往中, 倾向于采取被动依存的姿态, 持有强烈的受害者意识, 反映在语言表达上, 体现在日本人较多地使用被动的表达方式。

四“即物主义”的性格

王家骅在《儒家思想与日本文化》一书中指出, “日本人比起理性更重直感, 比起理论更重实用主义。”源了丹也曾指出, 日本人或日本文化有“即物主义” (强调以主观感受的真实去代替客观存在的真实) 的性格倾向。确实, 日本人在认识论方面, 对事物的观点往往容易诉诸感觉和经验, 而在伦理观上, 有着强烈的感情色彩, 这一点在日本人“もののあわれ” (物哀) , “幽玄” (幽玄) , “わび” (风雅闲寂) 和“寂” (枯寂) 等独特的美学意识上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这种“即物主义”的性格反映在言语生活中, 体现在日本人倾向于以说话人的主观感受主观地把握事态, 即以自己为中心视点看待外在现象。再加上日本人“被害感”意识特别强烈, 于是被动表达方式也就频繁地出现。由此可见, 日本人“即物主义”的性格对事态表述的视点有很大的影响, 而这也成为日本人倾向于使用被动表达方式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恥” (羞耻感) 意识

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历史文化背景, 使日本人有着强烈的集团主义意识。在他们看来, 集团的利益是决定个人行动的基准。再加上日本民族崇尚和追求“和”的精神, 于是, 日本人在日常交际中, 重视与他人的调和, 非常在意共同体成员怎么看待自己, 进而产生了对“恥” (羞耻) 异常敏感的感受性。《菊与刀》一书中就有对日本人“恥”意识的详细论述, “羞耻是对别人批评的反应。一个人感到羞耻, 是因为他被当众嘲笑或遭到拒绝, 或者他自己感觉被嘲弄了。无论哪一种, 羞耻感都是一种有效的强制力量。”由此, 日本人的行动原理便是“只需要推测出别人做的判断, 并针对别人的判断调整自己的行动。”而且, 日本人认为“恥”是道德的根本, 一直以来, “重视名誉”“知耻”这样的生活规范使得日本人普遍缺乏自我意识, “他人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

于是, 强烈的“恥”意识使日本人在人际交往中关注对方对自己的看法, 害怕伤害对方感情、给对方造成麻烦, 注意察言观色, 猜测对方的心意, 尽可能地避免积极主动, 反映在语言表达上, 则是多采用消极被动的表达方式。

六结束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一个国家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反映出其国民的文化构造及思维方式, 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心理都可以通过其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来探察。日语被动表达方式与其背后的隐蔽文化互为因果, 相互影响, 密切联系。通过对日语被动表达方式背后的文化因素进行探究, 不难发现, 日本人敬畏自然的自然观、强烈的序列意识、“即物主义”的性格、“甘え”心理和“恥”意识等隐蔽文化与日语被动表达方式的内在联系。希望广大日语学习者可以加深对日语被动表达方式背后隐蔽文化的认识, 从而更加准确、灵活地运用该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1]文传淑.法律英语术语的跨文化翻译[D].西南政法大学, 2009:8

[2]刘笑明.日本国家概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7

[3][美]鲁斯·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张娓莹、张俊彪译) [M/OL]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10

[4]韩立红编著.日本文化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城镇规划导向下建筑文化的表达 篇10

关键词:城镇规划,建筑文化表达,传承与发展

1.农村传统建筑发展现状

1.1农村传统建筑发展现状

民居是村镇中最为普遍多见的建筑形式,其大多历史悠久、饱经风霜,是特定时期人们对历史和自然环境做出的必然且最佳的选择。最早人类在地面上挖洞穴,在树上架设居住空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开始在地面上建房子,随后不同地区出现了不同形制的民居形态,人们逐渐探索出能够应对自然的生存居住空间,因此民居是建筑文化最重要的物质载体。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全国多地新农村规划进行得如火如荼,目前已接近尾声。这是城镇规划导向下促进农村快速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加速了农村经济的高效发展,大力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使他们的居住条件、生活条件、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也由于村镇规划速度之快,带来了一些建筑师和规划师不得不直面的问题:在此过程中,一些地区出现了千村一面的尴尬现象,原有传统的、特色的建筑不但没有得到很好的修复与传承,反而被破坏甚至拆除重建。随着传统建筑的消失,其中蕴含的历史与文化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多年以后可能会不复存在。

农村特有的建筑特色被破坏,当地建筑文化逐渐缺失,千篇一律的建筑形态将影响村庄的健康发展。在村镇规划时,应坚持真实性原则,完整并合理的保护建筑的原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保护建筑文化完整性。

1.2农村现代建筑发展现状

农村土地资源丰富,但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大部分建造材料来源于当地乡土田间,源于土地,再次归还于土地。农村以民居形式居多,最具代表性,是本土材料、本土技术、本土风情集一体的“艺术品”,承载了丰富的建筑文化。建筑建造的过程就是当地文化和历史累积的过程,也流露出村民最浓烈的乡情,新型的村镇规划是否能留下他们的乡愁,保护他们的净土?

在村镇规划导向下,大范围大面积的村庄规划使得多地农村不得不以复制模仿式的方式快速发展,很多原本特色各异的村庄在规划后呈现出了相似的风貌,且新建的现代建筑不能很好地继承传统文化和建造技艺,逐渐使村落褪去了固有的特点和建筑文化内涵。

1.3传统建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建筑保护不当。随着村镇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部分人会放弃居住在村落内原有的传统民居中,或因规划改造需要将老旧的民居等建筑拆除并新建,造成了传统建筑被破坏甚至消失的现象。新农村规划的过程中会进行建筑质量评估,原则上对质量一级的建筑予以保留,对质量二级的建筑予以修缮,对质量三级的建筑进行拆除并重建。其中难以避免的问题就是对建筑质量的界定——什么样的建筑属于可修缮的范围。如在修缮的过程中不能尽量保持建筑的原样,或界定不当拆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建筑,将给后人留下遗憾。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在农村的发展进程中面临挑战,我们应该慎重对待。

(2)传统建筑过度保护现象严重。据资料显示,与传统建筑保护不当同时存在的问题是一些地区农村传统建筑过度保护的现象严重。在上个世纪末,一些地区的政府、企业倡导大力保护和维护传统的建筑,这确实保住了部分传统建筑,但是这种保护太过盲目,没有明确鉴定建筑的文化价值,后期支出了大量的建筑的维护费用,不能带动当地的旅游业,反而给国家和当地财政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限制了当地的发展。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农村地区就存在这类问题,一些闲置的老民居建筑占用着大量的土地,但其建筑文化价值却很低,浪费土地资源。

2.城镇规划导向下建筑文化表达的基本思路

城镇规划是以协调环境、建筑、人之间的关系为目的的,村庄规划的目的亦如此,为了创造更好的人居环境,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发展村庄的经济。在注重人与自然协调得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建筑文化的传承。

2.1应用与环境共生的建筑文化建设原则

建筑隶属于环境当中,应与环境协调,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推动农村生态化发展。因此农村中建筑的发展也不仅仅再是满足人生活的一般要求,而是建筑与自然、人的和谐统一。

2.2注重农村地域特色文化的传承

受到时间、经济等各方面的限制,在很多普通村落的建设中无暇顾及对当地农村地域特色的传承,然而这本应该是城镇规划导向下对新农村规划的深层次要求。传统建筑要合理的保护,要尊重当地的地域特色,这有利于建筑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在保护建筑文化的同时有选择的保留和创新。

民居是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规划的过程中应考虑农民集中居住的状况,在建筑的维护和建造的过程中保留农民的居住记忆、民俗文化、历史人文风情。集中居住性建筑的规划应该以确保村庄周边环境不被破坏,尽量免占耕地,保护村庄建筑格局肌理,强化当地风貌特色为基本原则。通过对村落地域特色文化的传承打造建筑文化。

3.城镇规划导向下建筑文化表达的对策研究

3.1评估传统建筑的文化价值

我国存在大量历史悠久的村落,其中很多都具有宝贵的研究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我们可以通过对村落传统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估,决策哪些建筑该予以保护、修复、传承和发展。传统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可转化为经济价值,带动当地的发展。

例如浙江省松阳县的沿坑岭头村,是一个有近400年历史的村子,人文风情浓厚且自然环境优越。通过对村落建筑文化的评估,一位美院教授决定在这里办个“画家村”,因考虑到解决画家和学生的住宿问题,负责人对此处一座民居进行了示范性改造。改造主要以安全性、舒适性、多样性与本土性为原则。对民居进行加固、防水处理,营造适于居住和创作的内部空间,打造多样性的交流空间等。在材料的处理和使用上非常注重本土性,多采用当地的青砖,保留夯土墙、木隔断、红黑瓦顶,室内地板和天花板尽量采用当地的旧材料等。经过改造这座名为“柿子红了”的民居拥有了多样化、舒适化、有历史记忆的本土建筑空间,完美地传达了当地的建筑文化以及传承与发展的理念。“柿子红了”使画家村的名声更响了,游客多了,当地的特产柿子也卖疯了,给村庄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

因此对传统建筑文化价值的评估非常重要,建筑师和规划师需要有深厚的积淀,善于发现村镇的文化价值,在保留传统文化和其物质载体的基础上实现发展。

3.2发挥政府干预的巨大作用

政府在一个村镇的发展中起到相当大的作用,涉及到村庄的发展定位、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等各个方面。在未来的村庄规划中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建筑文化传承与表达方面的巨大作用。

加强监管,将建筑文化融入建设中。作为管理者,政府要加强对规划方向和建筑建造、修复过程的管理,找到一条适合的可持续发展的路线。一方面要保护村民现有传统建筑的完整性和特色性,尽量对有价值的建筑进行修复,需新建的建筑应继承传统建筑的风格,保留村民对村庄的记忆;另一方面,要保护现有的建筑文化遗产,在修复的过程中应保留原有的建造手法和装饰工艺,在资源充足的条件下发展村庄的旅游业,带动村庄经济的发展。政府在加强和管理建筑建造的同时,可鼓励村民参与到建筑建造监管的过程中,听取当地村民对村庄改造和建筑建造的意见,促进建筑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与建筑、自然环境的协调。针对地域性开展村庄规划与建设,建筑建造时应该尽量使用当地的材料和技术,吸取当地建筑中积淀的文化内涵。

因此村庄的建设应该明确方向,制定长远的规划,严格遵循建筑的地域性特征,在建造技术和选用材料方面严格控制,根据当地地形地貌选择适宜的地域进行建造。并且确定村庄发展的方向,使建筑文化建设体现当地的特色,同时适应时代的要求,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满足人的生活使用要求,为居民提供更为舒适的地域性住宅,发展具有特色的村庄建筑文化。

3.3加强规划师和建筑师的主导地位

规划师和建筑师应对建筑文化有深刻的认知,在规划和建造的过程中保护传统建筑的价值,在规划的过程服从于当地的需要,而非自我表现,要以谦卑恭敬的态度做设计,尊重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做最少的最有必要的干预,将发展的可能预留给未来。

其次,我们对村庄规划应有最全面、最权威的把控和最具深度的解析。在经济条件的限制下,秉着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态度规划出最合理的村庄模式。想要充分发挥规划师和建筑师的主导地位,一定需要政府和村民的大力配合和对建筑文化内涵的深刻认识,共同规划生态、自然、和谐的村庄,传承和发展建筑文化以及其重要物质载体——民居。与此同时,帮助村民深刻认识到村庄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建筑的文化价值,让他们重视且自觉地保护当地建筑文化。

4.结语:

千古至今,人类对建筑的赞美不计其数,这意味着人们不仅看到了建筑最基础的蔽护作用,而且感受到了建筑空间的丰富性、艺术性、时间性、技术性、地域性、文化性等等。然而使一个建筑经历沧桑巨变仍然历久弥新的是其独具的文化性特征,建筑文化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民居是一个地区建筑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它所营造出的空间和所使用的材料等无处不体现着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文脉、文化碰撞、经济水平、建造技艺……

规划师和建筑师应该注重传承和保护当地的建筑文化,探索如何更好地表达建筑文化,在我们营造出的建筑或环境空间中关心他人的存在,打造舒适、充满记忆、有文化内涵的空间,让人们在这里感受村庄固有的雅致的、纯净的、有韵味的美。

参考文献

[1]楚爱丽.《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2013年03期.

[2]杨喜梅,向艳,段惟杰.《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加快园林绿化进程》.[J].中国园艺文摘.2012年05期.

[3]张雪.《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滨州市城镇化发展现状调查》.[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画意摄影的文化背景与情感表达 篇11

画意摄影强调直接的拍摄或特殊工艺的制作手法,营造画意的空间。法国摄影家罗伯特•德马奇(Robert Demachy)的作品可以说是当时欧洲画意摄影的最高峰,他主张摄影作品以达到绘画的意境为最高目标,从而还告诫巴黎摄影俱乐部的同好们要好好研究在美术馆和定期沙龙中展出的绘画作品的表现手法、构图方式、背景设置及光线运用,并以此作为创作的样本。美国人斯蒂格利茨在摄影生涯的最初,也与德马奇的主张类似,他宣称为达到作为绘画表现的摄影的目的,以一切手段对底板及照片加以处理都是正当的。诸如此类的画意摄影家们为了使摄影更具绘画效果使出浑身解数,其中不乏为了唯美的画面效果而忽略了摄影的主题和内容的摄影师,就使得有人认为他们的摄影作品“严重偏离摄影媒介特性,沦为表面效果的奴隶”。[1]纵观整个摄影史,我们会发现对于画意摄影的评价历来不高,究其原因也始终逃不出题材有限、脱离摄影本质、过分注重表面化而忽略内容价值、不具时代性等耳熟能详的原因。当摄影术传入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和种种质疑,但似乎它和西方摄影的发展过程又是极其类似的。

摄影进入中国的最初,也是被以一种艺术的形式所认识、接受和应用的。如蔡元培所言:“风景可摄影入画,我们已经用美术的条件印证过,已经看作美术品了。”“摄影术本为科学上致用的工具,而取景传神,参与美术家意匠者,乃与图画相等。”胡伯翔也说:“昔人称画之佳者。曰惟妙惟肖。予意用此语为美术摄影之释意。尤为恰当。”当时的摄影家们自然而然的将摄影与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绘画与书法联系起来,展现了中国特有的古老文化情怀和意境之美。中国的文化人非常自主性的将摄影纳入自己的文化当中,诞生了如朗静山、蔡俊三、钱万里等一大批以摄影术作为媒介的艺术家,深厚的中国文化,在这些艺术家的身上再次显现了巨大的融合能力和自主性,但他们的摄影主要是模仿古代中国的山水画,并追求其意境。中国画意摄影的代表人物郎静山在1939年以中国山水画理论为基础与摄影的特点相结合,创造了“集锦摄影”的独特技法。但在当时博得满堂彩,获得各种奖项以及获得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高级会士、美国摄影学会高级会士等多项荣誉称号的他,在当今却引起了种种质疑和批判,艺术评论家鲍昆的文章《风花雪月一百年》中说“郎氏的摄影严格说知识运用了摄影的技术,而没有摄影独特的基本特征,即瞬间感和细节记录的特点。”“郎静山的‘集锦摄影’从本质上看,应该属于绘画性质的美术作品,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摄影”,说郎静山的作品和“时代艺术前沿根本就不搭界,和现实生活也毫无关系”,即“没有时代的意义,不过是泥于古意的仿画情节和逃避现实生活的文人意趣。”说到底,之所以对以郎静山为代表的中国画意摄影家们有如此偏激的批判,说它“给后来的中国影人带来的多是负面的影响”,[2]就是因为他们的画意摄影作品缺乏时代性和脱离摄影本质,没有在当时特有的社会背景之下传达出特有的思想情感。不错,倘若说刚开始的画意摄影为追求其表面效果,不论在前期拍摄还是后期制作上都费尽心思,是为了开创一种中国特有的摄影方式,表达一种在中国文人骨子里沉淀了几千年的闲情雅趣、精神寄托,我们当然不可否认这种独有的中国式摄影形式。与西方早期画意摄影一样,如雷兰德的《人生两条路》和罗宾逊的《弥留》,他们所追寻的是西方油画的质感和效果,而在中国本土,摄影师们模仿中国水墨山水画也无可厚非。可问题是如何超越这种停留在表面效果的唯美主义,而使其更具摄影价值,一再的重复是没有意义的。

那就要说到何为摄影本质,“无论从哪个角度理解摄影,摄影本质的命脉乃至最高级的形态恰恰不是‘唯美’,而是‘纪实’——这是从摄影诞生之日起就早已界定的。”[3]对摄影家来说,追求画面的唯美效果并没有错,问题是不能仅仅停留在这种表面化的形式主义上。形式固然是重要的,而要使作品深刻,有价值,就必须使这种“形式”富有“意味”,正所谓“有意味的形式”。将纪实与画意结合,用“画意”的表现形式去“纪实”也未尝不可,扬长而避短,用更美的画面效果、视觉感受去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情感,使作品更易于被接受和认可。陈复礼的“影画合璧”虽然引起摄影界的许多评论和争议,批评声也不少,有些再次用绘画来提升摄影的艺术地位,用绘画的角度来评判摄影好坏的回归偏颇思想之嫌,但其将纪实与画意相结合的想法和实践还是值得人们借鉴和学习的。正如他所说:“我搞影画合璧,除了创新,还有一个意思,就是通过摄影与绘画联姻,来提高摄影艺术的地位,从而引起社会的广泛注意,为画意摄影开辟一个新天地。当然,这只是一个尝试。后来,我还是从摄影的特性出发,在摄影的构思与拍摄上下功夫,把主要精力放在从大自然、从社会生活中摄取真景实情,并尝试把中国画意与西洋画意结合起来。”

如果说陈复礼的摄影作品还有违背摄影本性的地方,那黄贵全近年来的作品可以提供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画意摄影,它呈现出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继承与创新。“黄贵权先生没有简单地以摄影术对中国古典画意进行表面模仿,他恰恰是从摄影媒介的本体性出发,创造性地将中国古典画意中的一些思维方式放进极具摄影性的表达中。他的作品既有摄影本体美学特征的表达,又有一个深谙东方视觉艺术思维的艺术家的个性。他以多重曝光的纯粹摄影技术,营造一个虚实相间、充满动感的惟美意象;他以超常焦距摄影镜头制造的虚幻效果,营造了类似中国古典绘画泼墨大写意的粗犷感觉。近年来,黄贵权先生的实践路向,也恰恰像一个中国古典画家对现象处理的变法过程。他前段的影像,自由快意,跳跃奇幻,但略有些强调技巧的感觉,但最近的‘英雄树’系列,则越发显得直抒胸臆,质朴和单纯,跨越了技术技巧的思维屏障,进入一种大巧若拙的境界。黄贵权先生的艺术,也回答了东方艺术在摄影,这一现代性媒介中如何重新获得生命力的问题。他的艺术,是值得关注的现象。他也自然成为人们必须关注的人物。”[4]

所以,我们不能以固有的眼光和视角去审视和评判画意摄影,唯美的画面效果是它的优势,但这并不妨碍其用纪实的功能去反映社会、生活、风景、人像,也并不能阻止其视野的广阔度,更不影响其思想情感的表达和传递。我们得在继承和运用好它的优势的基础之上,使拍摄的内容更加丰富、自然、深刻、具有时代感。也可以运用它固有的手法,譬如柔焦拍摄、在拍摄时晃动相机来营造画面的氛围,还可以运用当下一些创新的但仍属于摄影本性的技术手段来强调摄影作品的中心思想、情感冲突,如多重曝光、慢门拍摄、虚化焦点等。从而使摄影作品不但具有纪实的特性,内容丰满,同时又表达出了作者的思想情感、立场观点,而且在画面效果上又不缺乏其美的感受,这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吗?

注释

[1]顾铮:《世界摄影史》,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7,P33

[2]鲍昆:《观看•再观看》,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9,P92

[3]林路,《摄影思想史》,,浙江摄影出版社,2008.3,P69

[4]鲍昆,:《中国摄影》,[J],2008(2)

[1]顾铮,《世界摄影史》,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7

[2]鲍昆,《观看•再观看》,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3]林路,《摄影思想史》,浙江摄影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日剧与日本文化精神内涵的表达 篇12

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中国热播的电视剧《东京爱情故事》是笔者接触到的日剧中最早的一部,稍晚一些年上映的《爱情是什么》则是笔者接触到的韩剧当中的最早的一部,它们都成为了现在很多年轻人儿时美好的记忆,虽然那时还不知道爱情是什么,但就觉得这两部剧很吸引人,对于还没有接触过日本及韩国文化的我们来讲很新鲜。不知道这两部电视剧里哪个给其他中国的观众留下的印象更深刻。记得当时在国内的荧幕上能看得到的多是我国国产的电视剧,以及来自美国等欧美国家的电影,而来自亚洲其他国家的影视剧作品还不是很主流。

之后随着上世纪90年代初这股日剧热潮的隐退,韩剧在中国的电视荧幕上活跃至今,根据内容对韩剧进行粗略的划分,笔者认为其中主要包括三大类:第一类是都市言情剧类,多以20集见长,如广为人知的《浪漫满屋》;第二类是家庭伦理剧类,比较长,能拍上百集,如早些时候的《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看了又看》到后来的《人鱼小姐》,这类作品多以家庭中的家长理短为内容,表现普通人的普通生活,表现家庭生活的温馨,并以此引起人们对家庭与爱的向往;第三类是历史类剧集,也比较长,如《大长今》等,这类作品多为励志类作品,通过故事主人公面对坎坷努力奋斗的故事激励在现实中的人们努力拼搏。

文章是讲日剧的,似乎没必要讨论韩剧。但笔者认为,相对于日剧来讲,中国的观众对于韩剧有着更多的了解,因为他们接触到的韩剧比日剧要多得多。要了解日剧,需要从日剧与韩剧的差异开始。目前国内电视台播出的韩剧中很多都是近些年拍的新作品,如2008年上映的《白色的谎言》,而播出的日剧很多都是与现在时间距离较远的年代的作品,如最近在中央电视台8套热播的日剧《庶务二课》以及其他的一些日剧,距离现在的时间差比同期在我国各大电视台播出的韩剧都长,形象地讲,只比韩剧《澡堂》剧拍的年代晚一二年。可见将日剧与韩剧在内容方面的差异抛开不论,从作品时间上的巨大差异可以看出我国日剧与韩剧的播出状况的巨大反差。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近些年来日剧好的作品太少了么?不是。而是由于日剧在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的日剧热潮结束后就没有很好地发展下去,而是被韩剧的热潮所取代了。人们的注意力被转移到了剧情更贴近普通人家庭生活的韩剧上,并被其深深地吸引,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韩剧中有着国产剧没有的细腻和温馨,人们对于温馨的家庭生活的渴望在欣赏韩剧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从传播学角度看,这是韩剧能在我国荧幕上如此被追捧的重要原因。如果以内容对日剧也进行粗略的划分,笔者认为日剧主要有:都市言情类,如《唯爱》《萤之光》;社会类,如《白色巨塔》;侦探破案类,如《神探伽利略》《七个女律师》;励志类,如《料理新鲜人》;历史类,如《大奥》;以及家庭类,如《冷暖人生》。因此,从分类上看,日剧与韩剧很类似,都属于一般的剧作品类型,即二者主要的区别不是在剧集的类型上,而主要是在剧情的设置以及表现手法上。韩剧的立意大都比较简单,没有很深刻的思想,节奏比较慢,看的时候不需要专注地思考,也许从剧集开始就预示着剧集的结尾,但其中的种种琐碎的内容是吸引观众的原因。但日剧的立意比较深刻,剧集的结尾往往与观众想象中的不太一样。而且在看日剧时,需要必要的思考,有很多场景是让人意想不到的。

如果你是日剧的“新饭”,那么你被日剧吸引的重要原因里一定有日剧里多样的色彩以及温馨的家装。看过一些日剧之后,你会被日剧中更深层次的方面所吸引,这就是在这些剧情以及场景后面透露出来的日本文化。这里先不讨论日剧的内容取向与韩剧有着怎样的差异,而先讨论电视剧这种文化现象与一个社会甚至一个国家的文化有着怎样的联系。有句话大家都不陌生,“艺术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这句话很短,但很充分地表达了电视剧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其实电视剧这种文化现象是剧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种种状况进行选择及浓缩,提炼,升华之后的艺术品,或反映作者对于现实,对于人生的思考;或表达作者心中的某种渴望。作者创作时对于现实元素的选择与表达方式能反映出一国的社会文化状况。韩剧之所以多取材于家庭生活的琐事,是由于他们对于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间的地位划分的明显痕迹以及深刻的长幼观念造成的。同样是岛国,他们似乎没有日本以剧作表现出来的那种明显的危机感以及迷茫,而是更注重对于温馨的家庭生活以及浪漫爱情的追求。而日本影视剧则表现着一种对于现实生活的危机感。由于土地以及各种资源的匮乏等客观方面的因素影响着日本文化的发展,日本的影视作品反映着一种对于未来的危机感和严肃的思考,相对于韩剧的温馨,日剧则显得严肃些,这里的严肃指的是剧作的立意比韩剧的要严肃,除了展示美好的一面,也多出了一份对于现实的冷静和理性的态度。

提到日本文化,很多人都会联想起日本的樱花以及日本著名的“三道”,即茶道,花道,书道。这些是日本传统文化的符号,而且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日本文化是比较讲究礼仪和心性的培养的。记得一位作者在文章里讲到,在看韩剧的过程中发现韩国人似乎很擅长把拉面煮得让人看着就食欲大开,而且吃拌饭的时候用很大的勺子等等,这些看似生活细节其实都是韩国文化的一部分,是韩国文化的符号。在日剧中,其实也处处体现着日本的和文化。比如在日本,下级对于上级或者新人对前辈所表现出来的以及所需要的尊重在中国观众看来可能有些夸张,但这正是日本文化礼仪的要求。类似的还有,在日本,人们在吃饭以前要讲“ぃただきます”这句话,意在表示要开始食用饭菜了,如果一家人从旧的居住地搬到新的居住地居住,一般都要送一些小礼物给住在新的居住地的附近的邻居表达问候,以及日本很有特色的建筑文化,节日文化等等,这些都是日本特有的文化符号,在看日剧的过程中就可以发现的,会觉得很有意思,很新鲜,处处表现出日本文化的精致和细腻。

然而,在通过日剧所表达出来的种种日本文化符号中,笔者认为最让人记忆犹新的是日本文化中对于团队精神的重视以及敢于拼搏的精神的赞扬。日剧《医龙》刻画了一组为了成功实行一种高难度的心脏手术,对外面对强大的对手,对内顶着医院内部派系间复杂的斗争,无所畏惧,淡薄名利,冒着被开除的危险,苦心钻研医术,救助患者的可爱的医生们。在一次次的诱惑与考验面前,他们树立自己的信念,面对重重压力,团结一致,消除隔阂,学会信任为救治患者而努力。全剧透出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强大到足以撼动观众的心。在看过这部日剧后,真正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也许不是剧中医生那高超的医术而是这个医疗团队的团结一致的精神,这支团队中有从各个科室抽调来的最优秀的执刀医,麻醉医,内科医以及工学士,护理人员等,大家在一起,各自负责自己分管的工作,就像一部机器的一个个零件,为了机器能够工作而转动。在这样的团队里,人会有一种责任感,因为自己的队友都在努力,如果自己疏忽了,那将可能影响整个团队的成功,别人的努力可能就白费了。所以,为了其他的队友,每一位成员都在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从剧中每位医生坚毅的眼神可以看得出。正是这种精神帮助他们战胜了医术也很高超的对手。笔者猜想,作者想要表现的也是这种可贵的团队精神,它表达的内涵是即使在某领域很优秀的人,如果没有他人的及时有效的帮助也无法取得成功的含义。这是日本文化中比较看重的一方面,人们对于自己的约束感比较强,有责任感,社会成员的素质也比较高。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这种精神是很难得的。记得日本在早于中国很多年的时候就提倡并实行垃圾分类处理及循环再生以保护生态环境,这说明日本早在那时就意识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这种危机感转化为他们进行环保研究的动力,由于国家资源的缺乏,日本人深知资源的宝贵性,日本社会中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普遍较强,大家都很自觉。这也是团队精神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谈到团队精神就不能不谈责任感,日剧中也有表现人物强烈的责任感的作品,比如在2007年日剧《工作狂》中女主人公松方弘子表现出的对于从事的杂志社编辑工作的尽职尽责,为了工作,她甚至失去了男友的爱情,但她依旧热爱着自己的事业。虽然这部剧有些夸张,但却成功烘托出了人物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正是这种精神,使得日本这样一个地理环境,资源条件都不是很理想的国家能够高度发展,入列发达国家,能够在诸如电子业等世界尖端科技产业业绩不凡。

笔者认为这种对于团队精神的重视是日本的隐忍的处事态度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不强调某个人的成绩有多么的优秀,而要将团队中各个方面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这与欧美影视剧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那种对个人英雄主义的赞赏是不同的。比如,前些年热映的美国电影《蜘蛛侠》《金刚》等,都是表达出一种对于英雄人物及英雄主义的向往和尊重,虽然电影是科幻的,但确实反映出了这些国家的人们心中的对于个人表现的看重。但在日剧中,作品侧重的多是对于1+1>2的团队精神的赞扬,这是日本文化的特点之一。

此外,日剧中也表达了其他方面的一些人生道理。在《料理新鲜人》中,表达了生活中没有一件事是可以不用心的,不努力就能轻松获得成功的观点,大到经营一家企业,小到烹饪料理。不是用了心就一定能够成功,但如果不用心,就无缘成功。

笔者发现日剧中多从小处切入,与韩剧的琐碎不同,日剧虽也从诸如普通的工作,做饭,爱情,居家等的看似琐碎的场景切入,但能反映很多睿智的道理,多为对于现实以及人生的思考。没有美国影视剧中那些宏大的场面以及激烈的交战,但表达的道理并不琐碎。日剧主要以描写年轻人的生活及情感状况为主,笔者认为这对与他们同龄的中国年轻人来讲是有教育意义的,因为客观上讲,日本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比中国孩子强,在看到他们为了生存而努力打拼的场景后,中国的年轻人也许会进行一些有益思考。(下转第34页)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中韩两国贸易结构和竞争力以及国际市场地位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并带来诸如巨大的贸易逆差等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深入研究中韩两国之间贸易结构的变化及竞争力的过去与现状,对未来两国贸易的互补与竞争关系予以展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贸易竞争优势贸易结构贸易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75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9-031-02

为了综合评价韩国对中国的贸易竞争力,首先考察以贸易竞争优势为中心的产业领域的动态竞争力的变化,然后再一同考虑市场显示比较优势和产业内贸易程度,以不同技术水平产品为中心,进一步分析韩国的产业品种在中国市场的哪一领域拥有真正的竞争力。

一、运用贸易竞争优势指数,评价产业部门的竞争力

贸易优势指数是在分析特定市场具有竞争关系的两国之间竞争力程度时经常使用的指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也称“贸易竞争力指数”、“贸易专业化系(指)数”(Trade Specialization Coefficient),它表示出口的相对比较优势,是指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系数越大表明优势越大。TSC综合考虑了进口与出口两个因素,是分析行业结构国际竞争力的有效工具,它能够反映相对于世界市场上由其他国家所供应的一种产品而言,本国生产的同种产品是否处于竞争优势及其程度。用公式表示为:TSCi=(Xi-Mi)/(Xi+Mi)。在公式中,X、M分别表示出口额和进口额,i表示某一国家的特定产业或某一类商品。如果TSC>0,表示该类商品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具有贸易竞争优势,即其数值越大,优势越大。反之,如果TSC<0,则表示该国是该类商品的净进口国,该类商品的生产效率低于国际水平,处于竞争劣势。因此,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值位于只存在出口时的最高值“1”与只存在进口时的“-1”之间。

在[表1]中,TSC0和TSCt分别表示基准点及比较点的贸易优势指数。因此,出口主导产品群(竞争力加强Ⅰ组)的相关品种从基准点及比较点角度看,应均具有出口优势(即,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应大于零),而且其在比较点的出口优势度应大于基准点的出口优势度。同理,出口战略

产品群(竞争力加强Ⅱ组)虽然在其基准年度的竞争力较弱,但是在其比

韩国对中国贸易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分析

●任泽洙

(上接第31页)讲到这里,笔者认为,如果韩剧有人缘的原因在于它通过温馨或琐碎的点点滴滴,能够让人暂时忘记现实中的烦恼,那么日剧的魅力就是它能够使人认识现实,并引起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这并不是说日剧是过于现实甚至消极的,日剧中也不乏有很多场景是很温馨的,比如对于家庭生活的描写。但日剧中对于爱的表达是比较有深度的,往往能震撼观众的心灵。日剧的那种有超强感染力的精神,可以通过很多精心安插的情节,甚至是人物的一句台词,一个眼神以及剧中的配乐来表现。情节设置只是表达这种精神的方式,巧妙的情节设置是服务于作品精神表达的,是第二位的。在日剧《新娘和爸爸》中,女主人公的平时性格开朗的爸爸为了女儿的男友的父亲同意两家孩子的婚事,甚至给对方的父亲下跪,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仔细一想,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啊,笔者相信这种表达方式是作者对于人物内心感情的最朴素的方式了,朴素到没有任何的修饰。因此,从作品的立意高度方面讲,笔者认为日剧更胜一筹。

因此,笔者认为日剧所反映出的日本文化中的最值得肯定的方面就是高度的团队精神以及敢于拼搏的精神。如果只是为了娱乐而创作,那看过笑过也就忘记了,但很多日剧是在看过之后让人想再次欣赏的,因为观众追求的不只是剧中的某个场景,而是观众在看这部剧的时候的那种或被激励,或被感动的心灵的触碰;是被日剧的精神内涵吸引着的,其实也就是被日本文化的精神内涵吸引。剧是不同的,表达的精神含义也是不同的,但日剧吸引人的原因是相同的,就是它是有精神内涵的,并非空洞无物的单纯的艺术品,或者无厘头地高于现实,脱离实际,而是在以高于现实的方式讲述现实,并回到现实,引导人思考现实,有现实的警示意义和教育意义。

日剧是能够充分体现日本各个阶层和时代背景的一种文化内容,以文化产品的方式表达着日本社会文化的内涵。通过它,我们认识日本,了解日本,也思考现实,反思人生。

日本的文化是独特的,悠久,厚重;虽不夺目,但充满神韵,耐人寻味。笔者认为作为日本文化的表达者的日剧当中有很多优秀的作品是值得中国的观众一看的。在欣赏异国的人文风光,领悟日本文化的同时,在被其中故事勾起的某些记忆中,寻找心灵的净土。

上一篇:商贸类高职院校下一篇:成人教育生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