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表达商务英语

2024-09-27

中国文化表达商务英语(精选11篇)

中国文化表达商务英语 篇1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跨文化交流的人才, 即能通过英语学习了解表达英语国家的文化, 也能通过英语解释宣传中国的文化。但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却是重视对英语世界的物质文化、制度习俗文化和个层面精神文化内容的介绍, 而对于作为交际主体一方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 基本处于忽视状态。这种教学现状直接导致学生无法用英语传播交流中国文化, 造成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中国文化失语”[1]。

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缺失的原因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设置问题

教育部所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没有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目标要求及评估内容、方法, 致使许多学校在制订各自大纲时忽略此方面内容。

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虽然从教学目标, 教学要求, 课程设置、教学评估、教学管理五个方面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作出了详细的说明, 但其中并没有明确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英语教学的问题, 导致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英语教学无纲可依。根据近年来各高校教师对相关的课题所做的研究成果来看, 许多高校依据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制定的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也没有明确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教学, 使这方面的教学几近空白。

教学评价对学习内容的影响毋庸置疑。因为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不包含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教学内容, 所以学校的英语测试根本不会专门涵盖这方面的内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各个高校及众多非英语专业大学生非常重视的国家级英语级别考试, 而其注重的也是对学生英语词汇、语法、篇章理解以及对英美文化内容等方面的测试。虽然近年来四六级考试通过翻译及写作部分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有所考查, 但因为学生平常几乎没有系统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考试时也只是没有把握凭运气答题, 答题效果并不理想, 更谈不上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明确掌握。依据学什么考什么, 不考什么就不注重学什么的考试指挥棒原则, 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缺失的部分原因还在于大学英语各类考试这方面内容的缺乏。

2.大学英语课程授课教材内容问题

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内容缺失是造成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缺失的又一原因。

大学英语教学现有教材主要以英美文化为背景, 介绍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 忽略了对中国文化的输入和中国文化英语表达方法的介绍。以现在被各高校广泛选用的两套大学英语教材1-4册为例。一套是董亚芬编写“使用者一度遍及全国千余所高校”[2]的优秀教材《大学英语》读写教程, 另一套是由郑树棠编写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这两套教材都选材广泛、内容丰富、全部选用原文材料, 然而以各套教材每册二十篇文章共八十篇的数量来计, 两套教材共一百六十篇文章, 没有一篇专门讲述中国文化的文章。语言学家Harmer指出:“如果我们希望学生学到的语言是在真实生活中能够使用的语言, 那么在教材编写中接受技能的培养也应该像在生活中那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3]要使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国家的文化, 必须注重教材内容的选择, 因为输入什么才能输出什么。这种本土文化含量严重缺失直接导致学生不知道怎样用英语表达有关自身文化的内容, 怎样遣词用句才算正确、才能达意。

3.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缺乏中国文化自觉[4]意识

美国语言学家Claire Kransch认为:“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必须把目的语文化放在与本民族文化的对比中进行, 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切入应包含对目的语及母语的再认识”[5]。而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却由于大纲设置、教材内容等方面的问题, 致使教师和学生缺乏民族文化自觉性, 认为学习英语就是学习西方文化, 和中国文化没有关系, 从而忽视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传授和学习, 更谈不上在与汉语的对比中学习英语及对英语和汉语的再认识。

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缺失的对策

基于以上几方面的原因分析, 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解决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缺失问题。

1.完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改进大学英语水平测试标准

教学大纲是教学的依据。将中国文化英语教学纳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明确其地位和作用, 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测试要求, 才能引起教学部门和学生的重视, 才能使中国文化英语表达教学落到实处。首先, 教育部应在其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 明确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原则, 列出相应的考查方法和内容范围。其次, 各高校依据教育部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 立足本校的实际情况, 合理设置本校的大学英语学习课程内容, 设计出能学习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英语课堂, 把弘扬中国文化的英语大纲要求落到实处。

2.设立合理的教材体系, 选编介绍中国文化的的英语文章

明确大学英语教学应包含中国文化内容的教学之后, 教什么的问题就凸显出来。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国文化失语, 必须调整现有大学英语教材内容, 这是许多研究者和高校一线教师达成的共识。许多研究者和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认为大学英语教材中可编入外国人士评价中国文化的文章, 或是中外文化对比的文章, 或是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片段。还有的学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开设汉语典籍英译赏析以弥补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缺失, 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 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症”[6]。总之, 要解决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问题, 必须科学、合理地选编表达准确的教学内容, 建立相应的教材体系。

3.增强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觉性, 强化中国文化输出意识

大学英语教育要坚持在中西文化对话之间架构桥梁的对话意识, 就必须强化中国文化输出意识, 增强民族文化自觉性, 改变大学英语教育一边倒的情况, 让教师和学生认识到大学英语教育既要让学生通过英语认识了解西方文化, 又要让学生学会怎样用英语表达自己国家的文化。教师可通过导入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中国文化内容, 从文化背景、主题、词汇、句子等各方面入手, 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 将中国的文化生活理念与价值观与课文涉及的西方文化生活和价值观进行比较, 有意识地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注入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 以弥补教材中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缺失。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要有意地听读关于中国文化的英文资料, 提高用英语表达自己文化的能力, 做到学以致用。

结束语

大学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 明确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重要性、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制订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培养具有合格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保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加强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加强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 最终达到消除跨文化交流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 把中国优秀的文化传播出去。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注重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及对英美国家文化知识的学习掌握, 忽视对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导致学生难以用英语表达自己国家的文化, 使双向、主动的跨文化交流转变成为单向、被动的跨文化交际流。研究大学英语教学对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英语表达

参考文献

[1]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 《光明日报》2000-10-19。

[2]董亚芬:《大学英语精读》 (第一册)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年, 第1-3页。

[3]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 (第一册)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4]费孝通:《反思文化自觉》,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年第3期, 第15-22页;158页。

[5]彭晓燕:《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碰撞》,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第12期。

[6]陈旸:《高校开设典籍英译赏析的探讨》,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第134-137页。

中国文化表达商务英语 篇2

葡萄酒是泊来品,里外都透着西方文化的精脉。葡萄酒庄园作为西方葡萄酒文化的灵魂,被公认为葡萄酒文化的最佳载体,不仅能酿出极具高贵品质的庄园酒,而且是人们了解葡萄酒知识的重要平台。

在中国市场,随着高端人群的兴起,葡萄酒的品质及文化,不断被认知、理解、演进。葡萄酒文化虽然渗入了中国消费者的生活,但要从骨子里接受,泊来的文化所附着的西方生活方式,也必须与中国的文化相结合,与中国的生活方式相融合,形成中国式的葡萄酒文化。中国葡萄酒文化的现状

葡萄酒在西方的认知中,是含酒精的饮料,与中国的茶相似,是日常生活的一种常用饮料,自饮、待客两相宜。并且由于葡萄酒本身的制作特点与品质特点,需要浅酌慢饮,方能品其果香,度其韵味。这在中国人看来,颇具奢侈风格与贵族气质。

毋容置疑,葡萄酒已被中国消费者所接受,市场正呈现每年50%以上的速度增长着。越来越多的品牌,包括国产的、进口的,国营的、私营的,都在分割着这块巨大的蛋糕,出现“三国鼎立,四分天下”的局面,特别是高端市场,几乎是进口葡萄酒的天下。在中国市场,因为对于葡萄酒的认知,仍然是酒,是酒精含量低的酒,于是出现了颇有意思的现象。

在中低端消费市场,葡萄酒成为了白酒的替代品,人们像喝白酒一样喝葡萄酒,豪饮、劝酒,然后醉酒。人们对葡萄酒的认知是基于白酒的基础上,要喝出气氛,喝出交情,喝出感情。不大口喝酒,就没有诚意,不喝多了,感情就不深。人们将中国特有的白酒文化赋予在了葡萄酒上。可以说,消费者对葡萄酒文化的认知,仅仅限于是一种酒上。在高端消费市场,葡萄酒主要消费人群则是在中国的外籍人士、外资企业高管、有西方生活体验的商务人士,他们理解的葡萄酒文化依然是源于西方贵族血统的浪漫、优雅、情调。中国市场高端葡萄酒形象的塑造,也是基于这样的理解。如,庄园主式的生活方式,贵族式的酒庄文化,隆重而热烈的品酒会,西方贵族式的文化气氛浓郁。地道的国产高端葡萄酒也在追随这样的风格,如,张裕的卡斯特酒庄,君顶的东方葡萄酒庄等。

现在,高端葡萄酒主要诉求在高品质+贵族文化上。而高品质则体现在著名产地上,历史悠久的酒庄上。产地如法国波尔多地区,似乎波尔多地区的葡萄酒才是正宗的葡萄酒。还有历史超过几百年的酒庄,如拉菲堡,似乎也只有这样的酒庄,才能酿造出好酒。

其实,葡萄酒要与中国消费者沟通,必然要用消费者熟悉的文化、方式,方能让消费者理解其内涵,懂得其意义。特别是高端市场,在品牌塑造上追求品牌的核心价值观念,并与目标消费群体在精神层面进行沟通,只有西方贵族式的文化,是不够的。

因为,西方贵族式文化离中国的消费者毕竟遥远,即使内心向往,如果长久达不到,也会失去吸引力。何况,中国社会体制的变迁,贵族并没有得到延续,西方几百年贵族文化的积淀,在中国几十年是不可能速成的。遥不可及,就不会进入消费者的生活,也就不会对消费者形成深刻的影响力,历久而弥新。况且,成为真正的贵族,不仅仅体现在华贵的服装与生活用具,一举手一投足,还要有贵族的气质与内涵。另外,中国葡萄酒的推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市场营销手段,靠强刺激、强推销,影响消费者。中法庄园的总酿酒师李德美曾评价中国葡萄酒市场:只靠市场行销手段,而非靠内涵来吸引消费者,这就是最大的差距。

葡萄酒特别是高端葡萄酒的魅力,主要是其形成、制作过程形成的文化力量,以及其代言的健康、优雅、追求高价值的生活方式。

中国消费者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都与西方国家有着本质的区别,葡萄酒文化的推广,即不能采用简单的拿来主义,也不能以白酒的方式套用,而是应该把握葡萄酒文化的精髓与中国消费者的价值取向,找好结合点,成为消费者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西方葡萄酒文化必被中国文化所融合中国文化以宽容、包容而成为世界历史上唯一延绵五千年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吸收、借鉴、完善自己,实现传承与演进,从而能够理想前行。正如万科裳樾的主张,“云不能裳樾,又如何漂过五千年”。

而其他文明,如,印度因为接受不了外来文明而使自己的历史中断,埃及因为保守而使民族消失。如果翻开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就会发现,我们的民族文化其实上一直都在吸收周边的文明。我们的祖先从来就是勇于吸收外来精华的智慧之士。

唐朝,是中华民族顶峰的时期之一,我们的祖先从印度引进经文、从朝鲜引进特种马、从西域引进他们的服饰和食物。已是中国文化符号之一的青花瓷,据说早年就是从波斯地区流入的。后来不断被赋予中国的神韵与审美,润而不艳,泽而不色,朴而不华,蕴而不奢,体现了中华民族宽厚仁慈的胸怀,淡定如磐,完美地体现了中国人的含蓄而典雅。明清时期,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富》、穆勒的《名学》、斯宾塞的《群学》、孟德斯鸠的《法意》等一大批著名的西方学术名著开始陆续被翻译成中文,使更多的中国人开始接受当时西方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和文化。特别是在近现代,既有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的中国化过程,也有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前苏联的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制度中国化的过程。甚至到今天为止,这两个过程还在进行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西学东渐促进了中国近现代的步伐以及决定了当代的发展的方向。

这正应证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言:和而不同,同则不继。源于西方的葡萄酒,现在已得到了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的青睐。并且已经进入了消费者的生活。就目前来看,其与中国文化相融,并传承其优雅的情调,是迟早的事。

首先,在饮用动机上,已经发生了变化。西方主要用于个人消费,而中国则于聚会、宴会时群体性消费,这与中国的群体式文化,密切相关。也与白酒的饮用氛围相关。在中国市场,葡萄酒是用来作为白酒替代品的,经销商也以白酒的营销手段推广葡萄酒,原本高雅、闲适的葡萄酒文化,被热烈、刺激的白酒文化所侵蚀。因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影响,葡萄酒文化今后完全成为西方的模式,已不太可能,高端葡萄酒文化也是如此。

其次,在饮用程式上,也发生了变化。由于西方正规葡萄酒的饮用场所要求十分优雅,饮用程序较为繁杂,品鉴水平要求专业度很高,造就了葡萄酒西方式的专业、贵族色彩。但在中国,其严谨的程式早就打了折扣,饮用的场合更加随意,这与中国文化的整体性、模糊性有很大关系。如果非要按西方的来,则有曲高和寡之虑。中国葡萄酒市场的蓬勃发展,与饮用的便利性不无关系。

第三,中国传统的经典文化应该含蓄而内敛的,其“中庸之道”对于中国人思维模式、情感模式的影响也是很深刻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富裕程度的不断增强,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传统文化的逐渐回归,中国文化本质的内涵将会越来越加强。重视健康,重视和谐,重视人性,将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这就为葡萄酒文化的健康、优雅、情调,营造了萌发、成长的土壤与环境。这也是高端人群越来越钟爱葡萄酒的根本原因,其身份、地位、品位,是需要表达的。葡萄酒文化如果要深植在消费者心中,就要寻求葡萄酒本身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切入点与结合点,寻求葡萄酒本身价值取向与目标消费人群价值取向的共鸣点。葡萄酒文化的中国式表达

葡萄酒文化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以中国消费者能够理解、喜爱的方式进行传播,沉淀出中国文化特有的气质,才能像白酒那样,融入血液,深入骨髓,内化为一种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

虽然文化的概念非常宽泛,但它的深层潜藏着人们思想行为的价值观念、道德理想、人生追求以及对世界感知的方式和审美趣味。一个民族的文化虽然在吸收新的社会实践智慧和外来智慧中不断地优化自己,但其核心部分总是顽强地显示着一个民族的身份。如非典时人们采用了一段时间的分餐式,非典过后就恢复了围桌而坐的聚餐式。

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都不拒绝优雅。儒家讲究礼义,释家讲究心态,道家讲究境界,这些都与葡萄酒本身要义相契合,也与西方著名社会学家凡·勃伦《有闲阶级论》的理论相通。

中国文化中的浪漫情结,也是浓淡相宜。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将现代中国的文化形象,展示于世人面前。如张艺谋自己所说,“不少人总是认为中国人生活单一,模式化。我们这次就是要借奥运会这一个巨大的平台,让全世界都认识到中国的浪漫。”新版《红楼梦》电视剧,以现代手段,表达了那个时代显赫人家生活的繁华生活,格调富显空灵、幽美。

葡萄酒文化,何尝不是如此。轻轻摇动葡萄酒杯,红色的液体沿着杯壁缓缓滑动,浓郁的葡萄果香沁入心脾,就如同奥运会开幕式那幅巨大的“中国古代画卷”卷轴徐徐开启,底蕴深厚、温润优美、空灵意境的中国传统文化,迎面而来,渗入到思维脉络,与精神体验融为一体。

表达的方式不一样,但给人的精神体验是一致的。品牌塑造就是要传递一种精神力量,改善或增强消费者的生活质量与精神面貌。葡萄酒文化无论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传达,最终要达到给消费者以美妙的生理体验与精神享受。不同文化圈的消费者,如东亚文化圈、基督教文化圈、伊斯兰教文化圈等,可接受的方式与形式肯定不同,中国文化擅长托物言志,寓情于景。面对富有灵性的葡萄酒来说,又赋予着多少人文情怀呢?

苏东坡在《老饕赋》中赞道:“弹湘纪之玉瑟,鼓帝子之云傲。命仙人之萼绿华,舞古曲之郁轮袍。引南海之玻璃,酌凉州之蒲萄。……”精美的菜肴,美妙的乐曲,优美的舞姿,还有珍贵的南海玻璃杯,悠然、豁达的情怀,跃然纸上。李白在《对酒》中写道:葡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美酒总是与美人相辅相成,神仙向往的境界。当我们每个人面对着雪白的桌布、晶莹剔透的酒杯、可口的佳肴、温暖的灯光、悠扬的旋律,品尝着美妙的葡萄酒,浮躁的心灵会舒缓,纷乱的心境会平静,借用流行句式,“喝的不是酒,是境界”。

当我们与朋友或家人相聚,表达着思念、温情、关爱时,那红色或透明的液体,丰富的口味,神秘而雅致,不正是中国人表达情感的一种道具吗?“话在酒中”,是最好的隐喻与意会。

国际名酒“尊尼获加”在中国的推广,就可借鉴。“永远向前”是其一贯的品牌精神,它抓住了在中国成功不只是自己满意就行了,还必须得到家人、朋友、圈中人的认可与赞许。于是,“朋友给我鼓舞,我朝梦想迈步”、“一路同肩,永远向前”等脍炙人口的传播口号,深入人心,再加上4位成功人士的品牌形象演绎,更激动人心。

另外,号称中国优雅文化运动的“酒庄建设”,能否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与消费者的生活态度相契合,而不只是为了光鲜、炫耀,才能在消费者的心中扎下根,溶于血液,惯于行动。

按理说,中国文化比西方文化更能培养绅士、淑女,葡萄酒文化更适应中国文化的土壤,应该比西方国家更有生命力与持久力。当然,这也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在中国经济高歌猛进的当代,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中,中国式的葡萄酒文化,也应该强盛起来。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像表达 篇3

[关键词]李安传统文化包容华语电影

华人导演李安于上世纪90年代相继执导了被称为“父亲三部曲”的影片《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世纪之交又凭借《卧虎藏龙》捧走四项奥斯卡金像奖。无论是以是家庭作为主线的“父亲三部曲”,还是以武侠片为载体的《卧虎藏龙》,李安在四部影片中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境遇:一面是自身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内涵:一面是面对西方文化时产生的差异和冲突。这四部影片可以看作是李安作为一个中国人对祖国传统文化深刻思考后的影像成果。

李安出生在一个传统的东方家庭并接受过长期中国文化的教育与熏陶。他曾对记者说,“我是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长大的”。但他成年后却在美国生活多年,并完成了电影方面的系统学习。可以说,李安是一个文化的复合体。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与学习,也使李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回顾李安创作的华语电影,不难发现其每部作品都融入了自身成长过程中的境遇与思考、生命与文化体验。他“不但在作品中深入探讨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代际关系、道德礼教、情感生活以及处世之道等文化主题,并细致入微地刻画现代工业文明、社会思潮与这些主题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挑战与应对”。

在台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几乎是所有台湾人对自己是中国人这一民族身份的认证。李安自小生活在一个强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围之中。在更多的接受儒家文化关于家庭传统观念。讲求父亲权威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家庭为纽带,联络感情这样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的浸染下,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刻在骨子里的观念:家是一个人的根,是无法剪断的牵挂。而李安在留美学习中所接触到的西方社会(主要是美国社会)则是一个注重个体自我发展。崇尚张扬自我意识的社会。人作为社会的主体,人必须追求自由。在西方的伦理精神里,每个人的社会价值与伦理价值都是以个体的形态被认识和衡量,并且在法律精神统一的制约之下,个人存在的意义是被肯定的。这似乎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隐忍、宽容、严肃是对立的。虽然“美国精神”曾带领美国人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功,但是相对而言却忽略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表达。存在被看作是一种孤立的个体,个体与个体之间缺乏联系与沟通。

在美国的多年生活。使李安深刻地体会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以,在他的“父亲三部曲”中,他试图通过沟通和共容来弥合这种差异所带来的矛盾与冲突。所以,李安的影片特别注重表达是“文化沟通与伦理道德”这个大的母题。他把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和文化伦理问题放到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下来探讨。正如李安自己所说他的影片都是在讲述“一个家庭的解构和重新结构的进程”,表现的是细腻的感情,而且戏剧性很强。

《推手》中是借中国太极拳中的“推手”,探讨的是人际关系的平衡问题:《喜宴》是着重探讨父子关系,主要讲述中西方文化关系,即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中突与和解:《饮食男女》则在展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同时,着力探讨父女关系、代际关系。有人说这三部影片“均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宽容和在当代社会条件下的存活力为特征,注重探讨家庭伦理亲情、代际关系”。事实上,李安的电影中经常涉及的主题就是中西家庭伦理观的对比。

林语堂在《中国人》_一书中把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归纳为“老成温厚”。这种品质意味着镇静与平和,揭示出中国人对于稳定与安宁的向往。由于天性的超脱老滑与和平主义倾向,以及政治上的先天不足,中国人的精力自然更多地投注于家庭。“中国人的社会和生活是在家族制度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这个制度支配着中国人的整个生活形态,渲染着中国人的整个生活形态。”在多数中国人的眼中,只有家庭才是自己最终的归宿,他们的一生,就是在为家庭的完整与延续而苦心经营。在《推手》中老朱不远万里来到美国在儿子身边安度晚年:《喜宴》中伟同的父母远涉重洋来催婚为的是给高家留后《饮食男女》中朱师傅为了维系父女感情不辞辛劳地安排每周一次的丰盛晚餐。

除了“家庭”这个最具典型意义的中国化元素,三部影片中更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一些特有的元素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三部影片的背景各不相同,但始终有特有的“中国化”元素贯穿其中。对于外国的观众来说,这些元素基本上就可以完成他们对“中国”二字初步认识。这种“中国化”元素,在《推手》中是太极拳,“太极者,打手不用先天赋有之力和快手,力则从彼处去借而是用意。”在《喜宴》中是老一辈中国人对传宗接代的渴望,到了《饮食男女》中则变成了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美食文化。在《卧虎藏龙》中玉娇龙行云流水的书法与俞秀莲飘逸的武当剑书更是民族性格中放逸的山水情怀的表现。说到底,无论是风生水起的太极拳还是色香味俱全的中国餐,无一不带有明显的“中国”印记,都是李安自己人生态度的自然流露,这些影像化了的元素,使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影片中彰显无疑。

除过这些表意的影像符号,“父亲三部曲”中人物的设置,就更能体会李安匠心独具的一面。三部影片中有一个共同的形象。那就是父亲,而且父亲的扮演者在三部影片中一成不变,一直由台湾演员郎雄扮演,这也构成了李安电影的一个标志特征。李安对中国的社会体制、伦理观念和人际关系的理解都是通过一个“父权”来表现的,他通过一个由郎雄扮演的“父亲”化抽象为形象,概括演绎了所有中国传统道德的本质。“父亲”形象对于李安而言,是一个承载体,它所代表的含义绝不仅仅是“父亲”这一人物本身。以传统道德印证中国的人生哲学,以“父亲”形象体现中国文化正是李安追求的表达方式。“父亲”形象所包涵的内容的深厚,其实正是文化伦理道德的浓缩。在谈到贯穿这三部影片中的“父亲”形象时,李安曾这样说:“从《推手》当中一心想要与儿子团聚的太极拳大师,到《喜宴》最后承认儿子是同性恋事实的将军,再至《饮食男女》中压抑感情的国厨,他们都代表了某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

三部影片中,父亲的形象都带有很明显的职业特征《推手》中,他是一位精通中国太极拳的武术学院的太极拳教练《喜宴》中的高父是一位戎马生涯多年的将军,又会书法,又通英语《饮食男女》中的朱师傅是一位厨艺大师。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史浓缩后便是武术、书法、饮食等。李安无疑将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搬上了银幕。“父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而“父亲”所处的环境又是充满骚动和喧嚣的现代都市社会,能否达到与这样的一个社会的沟通和融洽,能否适应于这样一种社会,“父亲”最终给了我们这样一种答案以宽容和谅解、变通达到了与社会的和解。中国传统社会观念是“养儿防老”,父母晚

年要享受到天伦之乐,儿女要尽孝心。而西方社会恰恰相反。老人与子女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父母与成年后的子女一般来说都是分而居之。这两种不同的观念在影片中表现得非常强烈。

而全世界引起轰动的影片《卧虎藏龙》虽然是以武侠片的形式展现在众人面前。但事实上,它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武侠片(如徐克的武侠片)《卧虎藏龙》其实是一部有着深邃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电影。在这部影片中,李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很充分,是一种中国传统道德中的隐忍和克制。四位主人公李慕白和俞秀莲、玉蛟龙和罗小虎,人物性格十分鲜明。礼教是影片中李慕白和俞秀莲之间无法逾越的障碍。他们所以这么多年来互相坦然面对,将恋情埋在心底,正是因为“发乎情,止于礼”的传统道义。影片表现的是段平行发展的爱情:李慕白和俞秀莲间的爱欲言又止,含蓄深沉。代表的是理智:玉娇龙与罗小虎间的爱热烈直白,激情荡漾,代表的是情感。玉娇龙生长在礼教森严的官宦人家,行动上虽受到限制,内心却旷达宽广不受拘束:俞秀莲虽身为镖师,行动上可以走南闯北,内心却受到礼教的束缚痛苦煎熬舒展不得。两种不同的身份也最终导致了二人最终的不同命运:玉娇龙得到了自己的真爱,而李慕白却离俞而去。直至李慕白离去的那一刹那,俞秀莲才大彻大悟,原来自己一直充当着礼教的牺牲品。一个反抗,一个顺从,李安正是通过两种不同的人物、性格、遭遇表达了对礼教压抑人性的批判和对女性独立寻求爱情与自由的反抗精神的赞美与宏扬。

李安依靠《卧虎藏龙》将中国精神、中国武术推向了世界,也将他自己的思考成果带给全世界的观众。《卧虎藏龙》不但展示了中国人的礼义观念,渲染了一片江湖豪气。也同样表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李慕自在片中还有段月下舞剑的场景,剑法舒缓飘逸,流转连绵。动静之间正暗合了道教武术中的“周身处处皆太极”的原理。此外,影片的外景地往返于武当高峰、古旧的深屋大宅、空幽的江南水乡、轻烟缭绕的富阳竹林、辽阔的塞外大漠,画面十分唯美,犹如一幅幅写意的中国山水画。再加上镜头流畅自然,音乐古典柔缓。恰如其分地营造出空灵飘渺的意境。所有这些,都表明李安对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偏爱。

《卧虎藏龙》之所以能打动苛刻的奥斯卡评委,并不因为它是一部武侠电影,西方社会对李小龙式的武侠电影的兴趣早已过去。他们更看中的是影片深层次想要表达的东西。李安也不仅仅是想拍一部动作花哨、外景优美的武侠电影,他还是想要表达他一以贯之的主题:对中国传统文化境遇的思考。他只是把武侠片当作一种载体、一种手段。而非最终的目的《卧虎藏龙》的成功让美国人,也让西方人认识了中国电影。使他们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将最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东西介绍给了西方观众。这是影片最大的意义所在。

李安以现代人的目光观照中国传统文化对今天社会生活的适用性,并以此来挽救现代社会中人们的麻痹和冷漠。李安用他的影片为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找到了连接点,构成了思想上的脉络。贯穿于影片始终,从而一气呵成。李安在影片中所表现的这种文化倾向与他人生经历有关。作为一个在台湾长大的中国人,李安自幼受到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熏陶,以李安这个年代的人来说,这种影响力和教育力尤其深厚。他从父辈那里学到了很多有关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道家,更是了然于心,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童年中国文化的熏陶,使李安永远无法忘记他背后的强大的文化背景支持。李安曾说自己是一个“内在道家,外在儒家”的人。“在精神境界中,李安追求静观调合,虚无清静的‘出世’的修养品格。而他在现实的处世原则上则是谋求进取,顺应机变,进而有所成就和作为这种‘入世’的态度”。

其实,对传统文化道德伦理的现状与命运的思考一直是李安电影作品的总主题。在他的电影中,传统往往遭遇现代思想意识与西方工业文化,并受到它们的挑战与威胁,从而产生了两种矛盾的冲突。这两种矛盾可简要概括为: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喜宴》中高父一再表示感谢赛门对伟同的照顾,但当赛门要跟伟同的母亲拥抱告别时,他却很坚决地制止了赛门的举动。高父的行为表现了两种文化冲突的喜剧性效果。与《喜宴》中的幽默谐趣不同,在《推手》中李安显然把文化的差异看成一个严肃而慎重的话题。影片一开始是优缓神秘的音乐声起。在此后的十二分钟里一直是老朱与儿媳玛莎沉闷的日常生活描写。在这十二分钟里大量表现了公媳迥异的生活意趣和东西文化差异。老朱一起床打太极,玛莎则晨跑。边跑还边挥舞着西洋拳:老朱悬笔写毛笔字。玛莎趴在电脑前打键盘:饭桌上老朱用筷子。玛莎用刀叉等等。影片在构图上向我们暗示了东西文化间的隔膜。要么是外国媳妇做中国公公的模糊背景,要么是中国公公充作美国媳妇的虚影点缀。彼此似乎在协调其中的淡漠、客气,实际上是无法交流、难以沟通的无奈。片中关于孩子教育问题的讨论更是发人深思。老朱说美国教孩子不把孩子当孩子。晓生却解释为民主。孩子晚上的学习时间还分为两段:English time和Chinese time。接着朱师傅为胃痛的媳妇治病,结果因为媳妇的不信任,导致了她的胃出血。这些日常生活中截然相反的观点为影片故事的向前发展埋下了伏笔。正是因为观传统既置身于困境之中,摆在面前的自然就是突围。突围,也就是如何对待传统自身、传统与现代、传统与东方与西方的关系。在电影中,李安表明了他的思索,并让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间的冲突走向了和解。《推手》片尾是晓生痛哭的忏悔和玛莎向晓生讨教“推手”之道。《喜宴》中高家父母虽然知道了伟同的所作所为也假装什么都不知道满意地离开了。《饮食男女》的主角朱师傅实际是个复杂的文化包容体。在亲情伦理上,他代表的是传统:在情爱伦理上,他代表的是现代(与锦荣的忘年恋)。朱师傅这一人物的设立鲜明地表现了传统在现代文明社会里的自我困扰与突破。最后朱师傅的新家有了爱情的结晶并得到了女儿的谅解。片尾他的味觉恢复了,表示他对女儿亲情和生活幸福的重新体验。

有冲突自然就要化解。李安并没有一味地只顾表现差异,总体而言,他更欣赏中国传统文化中宽阔的胸襟、平易的亲和力和伟大的吸纳性。任何一种文化自身都有优劣之分。精华与糟粕之别。李安对此显然也有深刻而清醒的认识。他毫不隐讳对于传统的反省与质疑。如家族理想的破灭并不是可怕的,只要维系亲情,我们可以接受新式的家庭方式的出现。山水情怀压抑健康正常的人性,我们就要提出质疑并让爱与激情自由释放。我们要获得女性的独立与平等,就必须打破封建的父权、门阀婚姻和道德礼教。包容的意义,而是意指正视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跟上时代步伐,适应社会变迁,敢于突破并完善,也就是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与吸收外来文化。所以,李安的包容并不指一味地全盘接受,而是意指正视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跟上时代步伐,适应社会变迁,敢于突破并完善自己的传统文化。李安自己也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在拍功夫片也好。拍各种技能菜也好,都是在寻找一种跟自然和谐的关系。就是天人合一,它是一种养生之道培养出来的哲学观”。

中国民族文化在动漫服饰中的表达 篇4

1 动漫服饰与民族文化

1.1 动漫服饰

动漫服饰是设计师在动漫原作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动漫设计艺术与服装设计艺术,创作出的既有服用功能,又具观赏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服装和配饰。从广义上讲,动漫服饰一方面指动漫作品中的各类服饰,另一方面又指动漫形象下衍生的各种服饰。狭义的动漫服饰是动漫作品中用来装扮角色的服饰,是动漫角色用于美化本体、塑造形象时不可或缺的物品。换句话说,动漫服饰就是经过一系列的服饰搭配、饰品装饰、发型变换、妆容修饰等装扮,来帮助角色塑造完美形象,铸就一流的动漫形象。这里阐明的动漫服饰主要是指狭义的角色服饰。

1.2 民族文化与中国动漫民族化发展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作为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中国动漫服饰的民族化是伴随着动漫设计的民族化而逐步展开的。纵观中国动漫设计的发展史,民族化经历了三次高潮。20世纪30~40年代,万氏兄弟拍摄的动画长片《铁扇公主》掀起了第一次高潮。虽然这部作品只是个黑白制作,人物服饰设计简单粗糙,但这并不阻碍这部动画片民族精神的体现。新中国建国初期,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文化工作者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对国画艺术、民间美术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等的整理、改造、弘扬和保护。20世纪50年代末,本土的民族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需求,夹着浓厚政治色彩的中国动漫的第二次高潮再次掀起,并且在国际动漫中崛起。中国艺术界第三次艺术寻根运动促成了中国动漫的第三次民族化高潮,该阶段的动漫影视作品在造型和动作设计方面完全不逊色于同一时代的美国迪斯尼动漫,既区别于迪斯尼的动画风格,又不同于日本的民族漫画风格。它们带有着明显的中国特色和民族个性。

2 中国民族文化在动漫服饰中的表现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的神话传说、历史事件、民间故事、寓言小说等传统故事应有尽有,为动漫提供了广阔的素材空间和灵感来源,也为中国动漫崛起提供了肥沃的文化土壤。在中国动漫产业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将成为最宝贵的财富,是动漫创意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此外,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时代精神、时代情结则为动漫产业提供了文化归宿,是动漫产业的精神家园。传统的民族文化在中国动漫服饰中主要起审美、装饰、宣传和标志等的作用。民族文化在装饰动漫服饰之余,也可以弥补款式与色彩方面的不足,从而达到增加服饰整体美感的目的。

2.1 中国传统元素在动漫服饰上的表现

2.1.1 中国传统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绘画、文字、印章、刺绣、剪纸、石刻、木雕、皮影、雕漆、泥塑和戏曲等,其中具有形式多样的传统元素。传统元素经历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着人类的生活智慧和审美意识。它们渗透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领域,并且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注入新的内涵。中国传统元素是传统文化精髓,诠释着一个民族传统的审美理念,是心灵手巧的民间艺术家们经过全心全意的投入、长期累积的创作以及巧夺天工的技艺创造的。在设计艺术中,这些传统元素常常为设计师创造性所借用。因此,对于动漫服饰设计来说,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元素就是对中国民族文化进行最大限度的弘扬与传播。

2.1.2 中国传统元素在动漫服饰上的表现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的文化格局发生了相当大的转变,全球化与民族化成为了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基本走向。动漫服饰设计作为一种附属文化,同世界文化一样出现了回归现象。因此理所当然,民族化和地域化成了动漫服饰设计的流行趋势。很多民间艺术的精华都为中国动漫服饰造型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使中国动漫与外国动漫明显区别开来,呈现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在动漫服饰设计上,不仅仅表现为对传统服装造型形式的引用与提炼,还包括对中国文化精神的领悟和传承。

动画片《牧笛》采用中国水墨画的表现方式;《九色鹿》借用敦煌壁画艺术元素的表现形式;《宝莲灯》在整体风格方面,既吸收了古代壁画、建筑等民间艺术的优良传统元素,又充分地发挥想象创造力,具有极强的装饰性特点。这些传统元素与人物造型、服饰相得益彰,恰如其分地营造了一个民族感强烈的神话世界。《猪八戒吃西瓜》是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最出彩的地方就是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运用到动画片的服饰设计和整体制作中。中国传统元素的应用,极具中国传统特色和动漫趣味性。各种不同传统元素的创新运用,为中国动漫增添了具有鲜明民族艺术特色的表现类型。

2.2 中国传统服饰造型在动漫服饰上的再现

2.2.1 中国传统服饰造型特点

中国服饰如同中国文化一样,是由各民族互相渗透影响而形成发展的。中国传统服饰有两种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两种形制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交叉使用,相容并蓄。中国传统服饰从造型特征来看,强调纵向感觉,自然下垂且不夸张肩部和臀部。常以下垂的线条、宽博的长袖、筒形的袍裙、纵向的装饰等手法,使着装人体显得修长。从结构特征看,中式服装采用传统的平面直线裁剪方法,表现二维效果,强调平面装饰。

2.2.2 中国传统服饰造型在动漫服饰上的再现

从传统服饰文化中汲取独特的艺术元素应用到动漫服饰造型设计中,是中国动漫服饰的造型设计的一个显著特点。具有历史题材或古典风格的动漫作品,多以传统服饰造型为基础。汉代的宽衣博袖、唐代的胡服、宋代的背子和清代的旗袍等等,都是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服饰造型。

《骄傲的将军》在创作中大量借鉴了中国传统戏曲服饰的许多元素,人物的造型采用了京剧脸谱和京剧服饰。将军形象的塑造进行夸张和简约化的处理,彰显了他的威武、自信、固执的整体形象和性格特点。又如三维动画长篇《秦时明月》,是一部针对海内外各个年龄层推出的武侠传奇大作,又一次引领观众走进瑰丽多彩的古代中国世界,这部动画片运用了大量的秦朝时期的中国传统服饰元素,诸如秦朝的服饰造型元素———袍服,传达了动漫角色所处的时代背景,服饰设计渗透着浓浓的秦汉服饰造型的风格。

2.3 中国色彩体系在动漫服饰上的表达

色彩是审美及情感表达的重要媒介,动漫是视觉艺术,它除了必须具有可视形象外,色彩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部成功的动漫作品可以利用色彩表达出作者的主观意图,激发观众和读者的情感共鸣。

2.3.1 中国画色彩体系

中国所追求的是含蓄的民族风,国画风格的动漫就是典型的代表。中国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富民族文化特征的绘画艺术。其形式离不开色彩语言,中国画色彩体系,是一种以物体固有色的组合为基础的色彩体系,强调色彩的黑白对比和“以色写神”,因此经常被应用于写意风格、漫画风格和水墨画风格的动漫作品中。

三维动画短片《醉花缘》,以杭州的悠久历史文化为背景,将动漫风格定位在水墨上。在用色方面,运用了暗色调和灰色调,颜色以朴素、文雅为主,整体画面给人塑造了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服饰色彩设计运用了极其简约的白色和灰色,塑造了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形象,整体给人眉清目秀的感觉,非常符合现代人对古代人整体造型的审美观点。在固定的墨色“黑”中,同样融入了一点点淡色,使得角色服饰在单一中也有了吸引观众眼球的亮点。这部短片通过色彩将笔墨情趣与优美诗境融入了每一个细节。人物的整体造型线条舒畅,服饰色彩简约、含蓄而洒脱,使整体画面更具动感和唯美绘画感。

2.3.2 民间、民族艺术色彩体系

民间艺术色彩体系是一个以五行色为基础的色彩体系,即“五行说”的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的白、青、黑、赤、黄。该色彩体系,多用原色和强烈的色彩对比,具有浓郁的装饰性和强大的生命张力,常被应用于动漫作品中做装饰作用。利用传统文化元素的动漫创作者在用色习惯、审美倾向和色彩情感上一定程度上都受“五色”和“五行观”的影响,直接体现了民间艺术色彩体系在动漫服饰上的鲜明反映。另外,中国少数民族服饰色彩鲜艳、对比强烈是最为显著的特征,常使用红、蓝、白、黑的色彩进行搭配,加上纹样图案丰富,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传统动漫服饰中大量运用鲜艳色彩组合,风格浓艳奔放。

《大闹天宫》中的服饰色彩设计就是借鉴民间、民族艺术色彩体系的典例,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该片中角色的服饰色彩大都汲取了民间绘画和戏曲脸谱的特点,以红、黄、青、黑、白这些对比鲜明且装饰性强的颜色作为色彩的主体部分。孙悟空穿着的服饰用色非常讲究,主要由黄、红、绿等亮丽的色调为主,象征着一种自信、希望和正义,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

3 结语

民族文化艺术形式来源于民间,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动漫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对民族文化的深层挖掘和凝炼,动漫作品需要融入民族文化元素才能长远发展,并不断拓展国际发展空间。只有充满民族文化的动漫形象才能为中国的动漫产业注入新鲜血液。动漫形象塑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服饰的表现,只有具备了充分的民族文化特征,才能使动漫形象深入人心。

在当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民族文化与动漫服饰的结合仍然是动漫创作者需要深究的课题。创作者们应该秉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借鉴传统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筛选,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因此,这就要求增加原创设计作品,提高设计和制作质量。动漫服饰要体现设计感和时代感、本土性和民族化,色彩、造型、质感都表现到位,对动漫形象的精神内涵进行深入刻画和塑造。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中国民族文化与动漫服饰结合起来,一方面能够提升动漫服饰的美学价值及其衍生产品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有利于中国动漫产业和服饰产业有更大的发展。

摘要:中国历史悠久, 民族文化博大精深, 有着极具特色的传统内涵。通过多部20世纪中后期我国优秀的动漫作品分析, 就文化、服饰、色彩和造型等方面阐述了中国民族文化为动漫服饰设计提供的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灵感来源。

关键词:动漫服饰,民族文化,设计,服饰造型

参考文献

[1]李铁, 张海力.动画角色设计[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149-151.

[2]肖丰, 陈晓娟, 李会.民间美术与文化创意产业[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3]李朝阳.中国动画的民族性研究——基于传统文化表达的视角[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1.117-118.

[4]吴卫刚等.服装美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4.

[5]陈雷.论苗族银饰元素在动漫角色服饰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探索, 2010, (1) :103-104.

[6]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 (下卷)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248-249.

中国电影影像表达的跨文化传播 篇5

一、 我国电影跨文化传播因素的深入分析

(一)明星和知名导演的跨文化效应

随着我国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许多电影明星成为了大家所追捧的公众人物。可以说,电影明星在当前社会中的公共话语权已经受到了大众的关注,同时还结合了自身在电影中的表演魅力对现代都市人群的文化消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另一个侧面来进行分析,明星效应是一个实现跨文化传播的有效形式。此外,电影明星不仅为跨文化传播提供了一定的途径之外,还为西方观众搭建了一个了解中国形象的舞台。从西方观众的角度来对中国电影影像进行分析,只要提及中国电影,最先想到的一定是一群功夫明星,比如: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有的西方观众虽然无法准确地说出其明星的名字,但是可以记得详细的电影名字,比如:《无极》《卧虎藏龙》等。有的西方观众可以通过一部电影对导演进行关注,有的观众是通过功夫明星才开始了解中国电影。无论从何种层面上来进行分析,这些明星以及导演都是西方观众了解中国形象、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明星以及著名导演已经成为了部分西方观众眼中的中国文化符号。这种现象在许多国家的形象传播中也普遍存在。比如:许多美国电影明星的面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所代表的正是美国文化符号。以上种种的分析可以发现,电影明星在对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的传播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不过,只是通过电影明星来对中国形象以及文化进行了解,只是一种对中国文化的片面认知。对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功夫文化的背后更加深远的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进行分析,西方观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只是“沧海一粟”。虽然这种跨文化传播只是让西方观众对中华文化有了片面的了解,但这已经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而且随着中国电影影像产业的不断发展,今天所拍摄的影片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已经远远超过了之前中国功夫的类型,而是在电影中以不同角度将现代中国主流文化价值、中国古典文化、民族精神等多个层面的内容进行了融合,能够让西方观众通过这些影片以多视角的形式对中国文化有更多的了解。比如: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虽然许多次冲击奥斯卡奖没有取得成功,但是他的许多电影在美国市场中有着一定的占有率,而受到了美国民众的喜爱。并且在其所导演的2008奥运会开闭幕式中,让更多的西方观众记住了他,同时也被其导演的开闭幕式的震撼所折服,更加加深了对中华文化的印象。[1]另一名中国导演李安,凭借了《卧虎藏龙》和《断背山》两部电影,在美国获奥斯卡奖,让全球观众都认识了李安,增强了他们对李安其他优秀作品的关注,其所产生的效应推进了中国电影影像的跨文化传播。在美国的一本影响力非常大的娱乐杂志中,曾经评选出了世界最伟大的50名电影导演。这次的评选主要是对当前还在一线进行电影拍摄的导演进行排位,中国两名著名导演上了评选排行榜,李安排在21位,另一个上榜的导演是王家卫,排在44位。从这些中国电影影像在国际上所取得的荣誉来分析,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多元语境的跨文化交流传播的时代,明星效应、导演效应、名人效应等等都在进行跨文化传播,为中国文化、中国形象的推广起到了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对于民族文化特点的展现

随着大量中国面孔出现在世界电影盛会上频率的增加,我国内地的电影发展已经迎来了全盛时期。其中内地导演张艺谋拍摄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台湾导演李安的《推手》《喜宴》《饮食男女》《理智与情感》以及《断背山》等,而香港导演吴宇森在好莱坞先后导演的《终极标靶》《断箭》《变脸》以及《碟中碟 II》等都帮助华人导演在世界电影中获得了成功。在2001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年度十大优秀影片中,有四部华人导演的影片上榜,而由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更是获得了十项大奖提名中的四项。也正是从此开始,我国的电影成为了新世纪世界电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注力的增加,东方文化以及中华民族文化已经成为世界文化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电影在各大国际影片展览中获得成功,而在实际文化影像传播过程中,中国电影中的中华民族元素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实际电影发展过程中,中国电影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分支。但是,在当前以经济发展水平为重要参考的世界来说,我国在被世界认知的过程中依然是以陌生、遥远和古老作为标签。其中以我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好莱坞电影《花木兰》在西方人看来便是关于中国的伟大神话。[2]于2001年由导演李安拍摄的电影《卧虎藏龙》中融入了大量的中国经典武侠和古典山水意境,并通过华服道具以及深不可测的中国功夫展现出东方独有的传统文化韵味,电影内容和我国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完美契合,而该部影片也成为了引领中国电影发展的起始。而本部影响也成为了第一部获得奥斯卡大奖的中国影片。

虽然当前已经有大量中国元素和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在好莱坞中被西方化,但是其中蕴含的独特文化内涵依然是当前的世界电影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全球化影像传播的电影文化使得强势文化语境和弱势文化语境形成了相互渗透的态势。根据跨文化研究学者爱德华的理论,文化可以划分为强势文化语境和弱势文化语境两类,其中悠久的文化历史正是强势文化语境长期积淀形成的,譬如在中国文化中存在大量的成语和谚语以及复杂而严格的日常礼仪。反之,美国文化是由多元文化混合而成的,是一种弱势语境的典型代表,其是在长期的争斗和妥协中逐渐形成的,而最终所保留的必然是能够被大家所普遍接受的。但是,中国文化是典型的强势语境,于2008年在好莱坞上映的另外一部中国元素动画电影《功夫熊猫》充分借助功夫、熊猫、山水、庙会、太极、针灸以及毛笔字和龙文化等多种中国元素充分展现中国文化,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而在本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西方人几乎将自己所知道的关于中国的一切文化元素融入到了影片中,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其实,在广义上进行文化分析时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将会极为广泛。而对于中国文化来说,其强势语境的形成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该种文化对于西方人存在极强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在当前的全球跨文化影像传播过程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电影形象认定,含有中国元素的电影在世界电影中所扮演的角色都在不断增加。基于此,在我国的电影影像传播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民族是世界的”这一观点,借助中国强势语境扭转外界存在的不良文化传播方式,通过民族性和世界性充分结合的方式在世界跨文化影像传播过程中树立良好形象,从而保证中国的强势语境能够被世界所了解和接受。

二、 跨文化传播背景下对我国电影发展提出的相关建议

(一)艺术发展的基本策略

为了促进我国电影艺术形式的较大突破,应当从本质上对电影艺术进行革新,譬如尝试使用蒙太奇剪辑以及电影特技等。我国以张艺谋、李安等为首的中国电影导演已经在跨文化艺术传播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虽然说电影在实际表现过程中存在不同形式的艺术表现方式,而不同艺术表现方式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也存在差异,但是以艺术本质为基础所形成的艺术追求是相同的。但是在中国电影发展过程中必须明确,电影是一种建立在大众娱乐消费基础之上的文化产品,倘若脱离大众,那么该种艺术也会迅速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3]因此,要想获得跨文化电影传播的成功,必须将电影艺术建立在本土和群众之上,并且适当的保证其略微高于现实,从而保证广大受众能够得到艺术享受,推动跨文化传播的顺利进行。

(二)文化发展的基本策略

我国的电影文化资源是以几千年的民族文化为基础的,但是民族是世界的,因此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中国电影必须实现文化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充分结合,找寻东西方文化价值的相同之处,并且保存东方文化中独特的部分,和西方文化形成互补作用。我国电影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必须明确社会发展对于文化产生的影响作用,从而实现文化在电影中的基本价值。

(三)产业发展的基本策略

随着全球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关注的重点。其实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始终是一个整体,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在跨文化电影传播过程中最终在国际市场的获利情况将会直接反映传播效果的成功性。为了保证在全球电影市场拓展中获得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双赢,必须保证电影在跨文化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对当前的世界电影发展形式进行理性分析,并且结合自身制度和商业环境制定科学的经营模式,最终推动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本土电影市场,而随着全国大众娱乐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我国成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因此,在后期发展过程中应当进一步提升我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能力,提升我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提升中国软实力,推动我国电影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对当前中国电影产品跨文化传播状况的实证调查——以在京外国留学生为调查对象[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3(1).

[2]陈国明.“跨文化传播”术语和学科的生成发展[J].学术研究,2010(11).

中国文化表达商务英语 篇6

很多学者和设计师开始反思借鉴外来设计风格的意义。在反省思潮下, 有很多人开始尝试中国的造园风格, 发现传统园林“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当下提倡的生态观念异曲同工。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这个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醒悟到老祖宗的文化才是最有智慧的、最有魅力的, 也是最适合中国人居住伦理及行为习惯的——情感式的伦理体验才是中国人所注重的, 也是中国人特有的生活哲学。

于是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景观设计作品层出不穷, 以奥雅为代表, 将之运用到地产景观设计中, 如泰禾院子等项目。可惜的是, 这类作品的造价十分高昂, 成为小众群体奢华的身份象征。大众所接触的景观设计作品, 更多停留在追求传统文化元素的外在形式。所以, 从深圳到北京, 从西藏到上海, 人们在公园、广场、小游园、风景名胜区等地游憩时, 走过的, 路过的, 都是千篇一律的景观, 无法体会思维的升华。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的景观没法实现文化表达吗?我们该怎么做, 才能留给后人既有传统神韵又有现代特色的优秀作品呢?

1 园林景观设计文化表达方法

想表达文化必须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文化。查尔斯·詹克斯在《现代建筑语言》一书中指出“中国园林有宗教上和哲学上的玄学背景”。古典园林讲究叠山理水、步移景异, 不单单是为构建空间, 也为园林的整体氛围奠定基调。

因此, 园林作为一种实体形象, 具有一种“妙处难于君说”的体验。这种体验分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视觉、听觉和嗅觉上的, 第二个层次是情感和思想方面的。所以, 景观设计首先要能满足认视觉、听觉和嗅觉上的要求。笔者观点, 将传统园林的文化符号抽象、提炼并于现代景观元素的糅合, 是必须的, 但不是景观设计的全部。景观专家拿索尔认为, “在景观生态学中, 研究文化现象的基本前提是文化建造了各种景观, 而景观也影响文化”。要想从第一层次的体验上升到第二层次的体验, 就不可能在审美视角下剥离传统文化。所以, 景观设计不能停留在形式上的克隆, 更应该思考深层的文化内涵。

2 园林景观设计情感与思想之体验

(1) 深入了解传统造园文化的内涵。儒家思想中的“君子比德”、释家寺庙园林的秩序布局、道家“天人合一”及神仙思想和文人“诗、书、画”都对传统园林的风格和设计手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儒、释、道三种文化的博弈, 呈现给世人风流写意、含蓄淡雅的中国文人园。

传统园林注重写意, 这本是一种绘画手法, 是一种形简而意丰的表现手法。这一点和禅宗的“明心见性”、道家的“天人合一”不谋而合。要想做到写意, 就必须在园林艺术表现时体现空间材料的质朴天然, 不做过度的修饰, 还原自然最本真的状态;通过虚实景观环境的塑造, 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景观效果。所以, 造园设计中常常使用留白的方法, 表现为一种“空”“无”的环境特点, 不仅能够突出园林的主体景观, 更表达了“无中万般有”的禅意。苏州园林里的白墙和光影变幻就是这样的典范。反思我们的设计, 很多设计人员恨不能将自己所知道的所有形式和小品都用在方案里, 人们平时生活在拥堵而忙碌的世界已经压力很大, 需要一个环境去放空心灵。所以说, 留白不仅是一种境界, 更是一种智慧。

这时, 我们发现, 传统的中国园林大多为私有, 仅供一个家庭或家族使用。中国古代建筑, 无论是宫殿还是民居, 都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政治伦理观、尊卑有序的等级道德观、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以及和谐为本的人伦观。家庭的伦理和中国人注重的孝悌礼仪都能在建筑与景观细节上寻找到痕迹, 是一种隐喻的设计手法。而当代社会的景观则大多为共享,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对个体的人格、人生的塑造, 对人际交往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及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习俗, 统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景观从私有走向开放, 当代的景观需要从道德的视角去关注百姓的日常生活, 给现代人塑造出一个安静、安全、优美、便利的居住环境。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下, 有学者提出, 从宏观上讲, 当代的园林设计应具有“梵我和一, 和谐共生”的生态观、“须弥芥子, 化繁为简”的审美观、“文化传承、开拓创新”的发展观。具体的手法可以采用框景、障景、抑景、借景、对景、漏景、夹景等传统造园手法, 再运用现代的景观元素, 来营造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细节上, 参照古典园林的节点形式, 营造具有形式语言和精神内涵的节点, 将对中国文字、风景、人物、动物、花草、鸟类等具有象征意义的元素, 糅合到现代园林设计中。设计师不仅要考虑这些, 还要考虑现代人的需求去做设计, 就像古人为了满足古人的需求而设计。我们不必刻意去追求古典园林中的山水造型, 也不必要求还原亭台楼阁, 因为这些都只是设计的过程, 而不是目的。

所以说, 如果不能对传统的文化内涵和具象的表达形式有深刻的理解, 就没办法完成传统园林艺术与时代精神的契合。奥雅李宝章在实践新中式设计风格之前早已饱读了大量的经典古籍, 并对当代人的行为心理进行深入地探究。但是, 更多的景观设计人员做不到这一点,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2) 对地域文化的反思与回归。在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景观设计时, 要把中国这个大概念具体化, 北方的, 江南的、云贵的、关中的、闽粤的、等等。这些区域, 气候不同, 民俗风情不同, 生活方式也不同。气候和土壤决定了植物配置上的差别;民俗与风情会影响符号的剥离与抽象, 进而影响到小品和景观细节;生活方式的差异会影响到空间的布局和区域的设置。地域文化也可以结合某个历史片段的切割, 但必须是当地人发自内心的文化认同。譬如西安蔚蓝观园, 建筑延续了汉唐风格, 在景观上, 高墙宅院把居住区很好围合在一个静谧的空间范围内, 曲折幽静的道路扩大内部空间, 达到人在通行中体验景观价值。运用植物美化墙角, 将中国画的寓意和白描的手法巧妙地融入其中, 并兼顾现代的简约风格。从雕塑小品的造型、栏杆的样式、铺地的手法、景墙石拼图案的样式, 都在汲取唐代园林的符号特征。假如这样的园子搬到南京, 恐怕会很突兀, 因为生活在六朝古都的南京人对明代文化和民国建筑形制的认知度更高。

对比之下, 位于上海的九间堂, 由于两面临路、一面靠河、地势平坦, 总体布局上还是保持江南建筑与水体的融合, 引水入园, 形成单个小岛, 水、车道相互交织增加节奏感。设计者吸收了天窗、天井、石笼隔断等古典园林元素, 极力表达江南水乡的朴素、安详、和谐。设计中, 建筑结构的象征意义和实用功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半封闭和封闭式的景园互相衬托, 既形成了虚实相生的景观特色, 又通过改变庭院的功能划分, 保证了私密性。

在整体形制上继承传统院落式布局的基础上, 九间堂还是利用现代材料处理和营造新中式院落的典范。土木结构被钢骨和混凝土框架结构替代了;大面积玻璃幕墙则取代了木连门、木排门、折叠屏风的作用;高分子材料、环保材料、外墙保温材料也替代了原有的陶瓦、墙砖、下水系统。西安蔚蓝观园的施工选材也非常注重现代生活习惯, 利用花岗岩围边、卵石降低水景的硬度, 墙面的棕色拉毛砖加深石材材质感与厚重感;在细节处理上运用很多祥云选材, 火山岩压顶显得厚实而大气。考究而细致的施工技艺也为住户体验感受加分。

3 结束语

这两个案例给我们启发:首先要注重地域文化的挖掘, 其次必须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对话, 不能为了展现传统而改变现代生活的习惯。

摘要:本文认为, 现代景观设计融合传统造园艺术时, 应从儒、释、道层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传统园林艺术, 借鉴中国古典文化的外在形式, 尊重中国各地文化地域性, 并在同时要尊重现代生活习惯和现代人的需求, 做到古今融汇。

关键词:现代景观,传统文化,表达

参考文献

[1]丁雅岚.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论“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D].南京林业大学, 2012.

[2]王彻.禅宗思想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示作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14.

[3]龙金花.传统与现代的邂逅——谈新中式景观设计[J].园林, 2009, (1) .

[4]徐晓鸣.当代新中式景观设计中的文脉影响[J].园林, 2012, (7) .

中国文化表达商务英语 篇7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英语研究发展工作, 为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方面研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是现在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方面研究面临的迫在眉睫、亟需解决的头等课题。

二、汉英思维模式的差异表现

1.汉语思维的直观性与英语思维的逻辑分析性之间的差异

汉语思维的直观性, 就是主体凭借直观理性认识而把握外在世界思维中的直观性, 这就形成了现代汉语以意统形 (意合) 的特点。

英语思维的逻辑分析性, 就是指在思维上将一个完全的对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 这就形成了英语以形统意 (形合) 的特点。

以《秋思》中文原版与马致远的英译版对照为例: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天净沙 · 秋思》语言凝练、色彩鲜明。前三句用了九个并列的名词简单排列而成。

再比较《秋思》的译文, 可以窥见英文强调的是丝丝入扣的逻辑关系:

O’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 fly evening crows,

’Neath tiny bridge beside a cot a clear stream flows,

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rse goes.

Far, 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e.

出于严密的逻辑分析性和英语句法结构的需要, 译者在译文中用了“o’er”“with”“'neath”“beside”“on”“in”“from”等七个介词, 原句中的名词组合改换成了三个完整的逻辑语句, 且通篇用的都是沉闷的低调词, 如wreathed, rotten vine, tiny bridge, lean horse, 读起来感到有一种浓浓的凄凉之情, 从而突出了英语语言的以形统意 (形合) 的特点。

2.汉语思维的圆周式特点与英语思维的直线式特点的差异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为曲线式, 类似一种涡轮线或称圆周式;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思维方式是直线式的。了解汉语思维的圆周式特点与英语思维的直线式特点的差异, 对于英语书面表达教学与跨文化交际中有效克服思维模式的干扰, 更好地教授和运用语言具有积极意义。

3.汉语以主客体统一为基础的思维方式和英语以主客体相分离为基础的思维方式的差异

汉民族的主客体统一性思维促使人们在思维过程中, 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同时, 不是把自然界对象化而是把自然界人化, 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而英语的思维模式则严格区分有生命和非生命的主客体关系。在语言表现上, 汉语多以有生命的名词 (主体) 为句子主语, 而英语多以非生命的名词 (客体) 为主语。

三、当前初中生英语书面表达常见错误类型

1.审题不清

准确理解题意是写好书面表达的第一步, 但有的学生不明确题目的要求和所给的条件, 没有严格按照提示内容去开拓思路, 要么丢三落四, 要点不全;要么画蛇添足, 无中生有。我们知道, 根据评分原则, 若果文章离题, 不切题意, 则不管语言如何规范, 用词如何准确, 都会判零分。

2.文体不对

中学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的文体主要有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和应用文。其中应用文包括通知、请假条、书信和电子邮件等。由于一些学生忽视了各种体裁的写作特点, 从而导致文章体裁格式不正确。如写信的日期写在信末, 请假条不署名等。

3.单词拼写错误

单词的拼写本应是学生学英语要具备的基本功, 但在书面表达中, 由于学生对单词的记忆不准确, 对形似词和音似词区分不清楚及不熟悉单词的发音规律等原因, 经常出现拼写上的错误。如果文章里出现大量的拼写错误, 一来体现学生语言基本功不扎实, 二来影响文章的表达, 降低文章的档次。

4.语法错误

(1) 缺少动词。英语不同于汉语, 汉语中一个句子没有动词是允许的, 但英语中每个完整的句子都必须由动词来构成。许多学生忽视这点, 如把I am tired写成I tired.I’m happy写成I happy.

(2) 代词的误用。代词的误用是学生常见的错误。在英语中, 代词的形式很多, 有主格、宾格、物主代词、反身代词等。学生没有熟练掌握, 经常出现:My father写成I father, This book is yours写成This book is your等情况。

(3) 中式英语。有一些学生习惯用中文的表达方式来写英语作文。例如I spent 80yuan buy the shoes.He by bike go to school.

四、提高初中生英语书面表达的几点建议

1.高度重视, 树立信心

教学实践证明现行的中学课本就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最好材料。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在学习中的闪光点, 适时适宜地表扬鼓励。比如一段好的对话, 一次测验的好成绩, 都可以成为促进英语学习及其他方面成功的契机和内驱力。

2.夯实基础, 练好内功

扩大词汇量, 熟练掌握单词及词组用法, 单词是语言的基本构成单位。没有词汇量, 写作就无从谈起。一方面要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一些词的不同用法, 同义词、近义词的区别及一些常用词组和固定搭配, 让学生在写作中应用起来得心应手。如中文同样是“开”, 英语表达就不同, open the door, drive the bus, turn on the radio等等。只有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 为写作提供良好的前提, 才能在写作中少出笑话, 少犯错误。

3.学法指导尤为重要

要注意循序渐进。在我们所学的课文中, 有记叙文、日记、通知、便条、书信、广告等多种体裁, 文中还有大量的插图, 可以利用图片让学生进行看图说话写作。初中生掌握的单词、语法有限, 一下子就要求学生能写出一段意思连贯的文字, 那是困难的。必须经历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填充式写作、仿写、独立写作是初中生英语写作的几个由易到难的训练方式。从课文练起, 从一些常见的文体练起, 由短到长,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地进行。

4.多背多写

在新课程要求下, 我们要寻找一些创新新颖的方法来指导教学, 当然也不能忽略传统的方式, 那就是背诵。研究表明, 朗读和背诵能有效增强语感, 是一种能在短期内见效的提高书面表达的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背诵一些常见的写作模版, 比如高中常考的一些表达观点型的作文。其次, 多朗读和背诵课文中的文章、优秀范文、经典美文等。通过背诵, 既可以防止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无话可说, 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让他们写出地道的英语文章。第三, 要多进行练笔, 平时可让学生写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也可以定期布置一些作文, 把学生所背诵的素材应用到平时的写作中, 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作文写好后, 尽量给学生面批, 指出学生写得好的地方鼓励学生再接再厉, 同时指出该生写作中犯的语病, 让学生把常犯的典型性错误记录下来, 并在作文讲评课中指出, 让全班同学一起学习, 这样学生可以及时纠正和巩固一些常用的语法句型, 防止他们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五、结束语

中国文化表达商务英语 篇8

关键词:人称代词,大家,中国学习者,思维方式,英语写作

对于中国学习者, 人称代词“大家”是重要的语篇衔接手段, 而如何在英语写作中选择出“大家”的英语人称代词对应项也是学习的重要内容。近年来, 在对于“大家”的英汉对应项研究中, 曾有易焱和王克非(2013)做具体的分析, 他们指出“‘ 大家’在英语中的功能对等项有第一, 二, 三人称复数代词”。 但是, 他们并没有对中国学习者在表达“大家”时在英语人称上的倾向性进行研究。在对于人称代词倾向性的研究上, 曾有赵宏和邵志洪(2002)等学者指出第三人称代词在英语中的使用频数大大高于在汉语中的使用频数, 其原因之一是他, 她, 它在读音上重合。但是, 他并没有对表达“大家”这个概念时的倾向性具体指出。因此, 本文将选取中国的学习者为分析对象, 研究他们想要表达“大家”这个概念时, 会选取哪些英语人称代词。并与英语本族语者对比, 发现其中的差异。希望通过本研究对中国学习者在人称选择上有所启示, 使其在英语写作中的表达更加地道。

1提出假设

易焱和王克非(2013)在“基于平行语料库的‘大家’的对应研究”这篇文章中对“大家”的实际对应项做出了研究, 如下表:

由他们在研究英汉翻译时所提供的表格数据, 我们观察到, 对于“大家”的翻译, 在汉语翻译成英语时, 使用第三人称较多(31.01%和23.56%), 在英语翻译成汉语时, 使用第一, 二人称较多(9.38%和15.88%) 。在翻译原则的探讨上,奈达(2004)和纽马克(2001)都指出过翻译要遵循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的原则。基于此原则,上表的分析是不是说明中国的学习者在表达 “大家”时倾向于第一二人称而英语本族语者倾向于第三人称呢?本文将选取中国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的英语写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易焱和王克非的结论进一步假设: A: 中国学习者在表达“大家”这个概念时倾向于使用第一二人称, 而英语本族语者则倾向第三人称B: 造成不同的原因是中国人思维比较主观, 第一二人称更能体现情感, 而西方人思维比较客观, 第三人称主观情感色彩少。

2语料和研究问题设计

本文使用的语料分为三类。对于提出研究假设的语料是易焱和王克非在“基于平行语料库的‘大家’的对应研究文中的统计数据。对于初步验证假设的语料是CLEC语料库。先输入第一二三人称代词, 随机截取搭配100词条, 人工检索与“大家”对应的人称代词个数, 统计并制定表2。对于进一步分析的语料是自建的小型语料库。本文选取中国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的作文各30篇, 15篇为议论文, 15篇为其他文体,每篇字数有100~150。将人称代词找到, 删除不是表达“大家”概念的词(如“ I have a ball”),并将剩下的词进行分类, 并做如下统计:1)频数: 指语料中出现的各个人称代词的个数;2)来源, 指这些人称代词分别出现在语料的议论文和其他文体的个数。之后做成表3。

具体的研究问题如下:

1)中国学习者在英语的写作时, 想要表达“大家”这个概念时, 倾向于使用哪种英语人称代词?即在第一二三人称代词选择上的倾向性。

2)英语本族语学生在英语写作时, 想要表达“大家”这个概念时, 倾向使用哪种英语人称代词?

3)中国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想要表达“大家”时, 在英语人称代词的选择上的倾向性有差别吗?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是什么?

3数据观察和分析

3.1 CLEC显示的中国学习者人称代词的倾向性

为了验证中国学习者在表达“大家”时, 倾向于英语的第一二人称, 本文选取CLEC语料并筛选, 统计。由表2可以观察出, 中国的学习者在使用英语人称代词表示“大家”这个概念时, 用第一二人称比例为35%和40%, 而使用第三人称则为25%。由此分析, 中国学习者在表达“大家”时, 倾向于英语的 “ we, you,”等第一二人称, 而不太倾向于“they”等第三人称。

3.2自建语料库显示中国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学习者的差异

为了验证中国学习者和本族语学习者有差异, 本文利用自建语料, 由表格观察出:a,对于中国的学习者, 在表达“大家”这个概念时, 使用第一二人称的次数(18和30)比第三人称(16)的多, 而对于英语本族语学习者, 第三人称的使用(46)比第一二人称(20和6)多b,在议论文的写作中, 中国学习者在第一人称上的比重(40%)比英语本族语者在第一人称上的比重(20%)大, 在第二人称上的比重(50%)也比英语本族语者(30%)大, 但在第三人称的使用上, 中国学习者(40%)比英语本族语者(60%)少。由这些数据本文分析出: 1)从总体上说, 中国学习者在表达“大家”这个概念时倾向第一二人称, 而英语本族语者倾向第三人称。2)从议论文这种抒情性较小的写作上, 中国学习者依旧倾向第一二人称, 会用到“we can, you should”等, 而本族语者则用到第三人称“they express”等。

3.3事例分析形成中西人称代词倾向性差异的原因

以上分析已经显示, 在表达“大家”这个概念的时候, 中国学习者倾向于使用第一和第二人称, 而英语本族语者则倾向于使用第三人称。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差异性呢?

近年来, 文秋芳(2003)等学者在研究中国学习者的英语写作时曾指出, 中国学习者的书面语偏口语化。赵小东(2012)也从人称代词的使用上显示中国学习者的口语化倾向。而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曾晓红(2010)曾指出中国人的思维较主观, 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比较客观。在英汉互译的研究中, 也有白玉(2007)学者指出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对英汉翻译是有一定的影响的。由此推测, 中国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在“大家”对应的英语人称代词的倾向性的不同, 是不是也是受到中西思维方式不同的影响呢?本文再次提出假设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是人称倾向性不同的重要原因。本节将抽取上文用到的CLEC语料库和自建语料库的具体事例进行进一步的论证。

3.3.1 CLEC语料库分析中国思维方式的特点

为了论证中国学习者在表达“大家”时倾向于使用第一第二人称, 是因为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主观性的影响, 本节从上文用到的CLEC语料库中随机选取了具体句子:

a,We all know that smoking is unhealthy.

b,You will have a bright future.

在这两个例子里, 人称代词we, you都包含汉语里“大家” 的意思。例子a,汉语的意思是“大家都知道吸烟有害”。为了更好地做出对比, 我们将“we all know”去掉, 在表达的信息上没有太大区别, 但是在感情色彩上差别很大。对比“we all know that smoking is bad”和“smoking is bad”我们会发现, 前一句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后, 不仅会显得更加亲切而且主观色彩很强。 后一句也表达同样的信息, 但却没有第一句用了第一人称代词的感情色彩。由此可见, 中国学习者即使在不需要人称代词的情况下, 还是倾向于添加并使用第一二人称, 这是受了中国主观性思维方式的影响, 而不仅仅是为了表达信息。例子b,汉语意思是“大家将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为了对比, 我们将you换成one, 把“you will have a bright future”和“one will have a bright future”做比较。同样的, 用you来表示“大家”和用“one ” 的区别在于, you更能拉近距离, 表达感情, 而one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中国学习者更偏爱第一二人称, 还是受到中国人主观思维方式的影响。

以上分析得到的结论就是, 中国的学习者在不需要人称代词的情况下, 喜欢添加第一二人称代词, 在第一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的选择时, 偏爱一二人称, 这都是受到中国这种主观的思维方式的影响。 因此, 中国的学习者很容易在语言迁移的过程中体现这种思想, 具体来说就是偏重一二人称。

3.3.2自建语料库分析中西思维的不同

为了更好地论证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对人称倾向性的影响, 本文将选取上文中的自建语料库的一篇具体作文加以说明。

本文选取一篇题目为“Hard Work and Success”的文章, 文章的题材是议论文。在文章中的论述部分, 我们观察到, 在表达“只要大家肯努力, 就一定能成功”这样的内容时, 中国学习者在文中大量使用“ we should work hard... we can have a big suc-cess... you will realize your dream... we believe that...”等, 而本族语者则更多使用“ one doesn’t give up, he will realize his dream by...., they choose to ...”。我们没有选取记叙文, 抒情文, 是因为这种文章内容上需要强烈表达情感, 区分度小。然而在对待议论文这种相对论述性较强的文章, 中国学习者的表达依旧倾向于使用第一二人称代词的方法, 给读者以主观, 面对面和口语化的感觉, 而英语本族语者则更多使用第三人称, 给读者以正式, 客观, 第三方的感觉。造成差异的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中英的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国学习者的思维中的客观性较少, 总是将客观转化为主观以拉近情感, 而本族语者的思维较客观。

4结束语

通过对具体语料的分析, 本文发现中国学习者在想要表达“大家”时, 更倾向用we, you等第一二人称, 而英语本族语者更倾向于用they等第三人称。这种选择上的差异, 是由于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人受主观性思维的影响, 认为一二人称会更利于表达情感。而西方人受客观思维的影响, 更倾向于第三人称。因此, 对于中国的学习者而言, 在表达“大家”这个概念时, 要想有地道的表达, 在人称代词的使用上, 就要向英语本族语者靠拢, 减少第一二人称的使用, 增多第三人称的使用。 在思维方式上, 减少主观性的表达, 增强表述的客观性。

参考文献

[1]易焱,王克非.基于平行语料库的‘大家’的对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3):49-54.

[2]赵宏,邵志洪.英汉第三人称代词语篇照应功能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174-179.

[3]尤金·奈达,查理·泰伯.翻译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彼得·纽马克.翻译问题探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文秋芳,丁言仁.中国大学生英语书面语中的口语化倾向高水平英语学习者语料库对比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268.

[6]赵小东,尚晓华.从人称代词角度考察大学生作文的口语化表现[J].外语学刊,2012(6):119-123.

[7]曾晓红.从汉英对比看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J].教学与管理,2010(27):74-75.

中国英语与中国文化传播 篇9

1.中国英语的发展历程

(1)中国英语起源

China English,即“中国英语”,是指带有中文词汇、语法、表达习惯的英语,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自鸦片战争以来,英语在中国的商界、上流社会及高等教育界开始流行。在《南京条约》签订以后 ,有不少经常与洋人打交道的人慢慢从洋人口中学得几个简单的英文词语, 就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刚学会的英语组成字句, 其中有不少已经融入英语之内。因此,中国英语的起源就是英国的侵略战争[1]。

(2)中国英语的发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英语在中国的发展已不再仅仅局限在小范围内,更进一步推广至文化教育界、军事、政治等各个领域,大量的留学生被送往海外,留学生归国后也为英语在中国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后,为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英语。北京奥运会后,中国英语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同时,它将中国进一步推入世界,中国英语在此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和进一步发展。

2.中国英语定义及现状

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语法为标准, 以标准英语为核心的,能够顺利进行英语交际而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或者中国味的)、融入中国文化元素的英语。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中国英语也在不断丰富,各个领域都有存在。尤其在政治方面,由于中国在全球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被外界关注,其中就会出现中国特色的英语。例如:Chinese socialism(中国特色社会主义),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社会主义新农村),free ouminds(解放思想),follow a realistic and pragmatic approach(实事求是),keep pace with the times(与时俱进),Chinese socialism(中国特色社会主义),ocialist market economy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科学发展 观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等 ,这些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创造性产生的词汇,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性。在其他领域,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中国英语,这里就不一一介绍。

二、中国英语对中国文化传播的重大意义

中国文化是中国英语产生的基石, 中国英语的出现就是源于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差异,正是由于中国文化的推动,中国英语才得以产生且被大多数人接受; 中国英语是中国文化传播的载体,由于中国英语的使用,使得大量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词语、短剧、句子被国内外广泛流传,让中国文化迅速传播海外,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中国英语使中国在世界的影响更大。

三、中国英语对中国文化传播的途径

1.新媒体有效传播

电视剧、电影历来就是国家文化的良好载体,能很好地反映与传播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大众行为、思维模式、审美趣味等。近几年,随着《建党伟业》《建国大业》《金陵十三钗》《还珠格格》、《西游记》《红楼梦》《情深深雨蒙蒙 》《媳妇的美好时代》《汉武大帝》《王贵与安娜》《双面胶》《金太郎的幸福生活》《武林外传》,特别是《甄嬛传》等热播的电影、电视剧在国外渐渐流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了解中国。中国英语在这个过程中充当媒介的作用, 让大量中国文化元素被外国人了解和熟悉。通过中国英语的翻译,使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和说话习惯、一些称呼和穿戴的叫法,以及大量的具有中国地方性的语言穿插其中,让更多的外国人熟知。

2.网络传播

当今时代,网络和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网络媒体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世界也由于因特网的发展,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谓的“地球村”。中国的一些网站是对国外开放的,中国的很多新闻都是通过一些中国在海外的网站及一些国外的网站传播的。他们有关注中国政治的,有关注中国民生的,有关注中国经济的,有关注中国文艺的,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就离不开中国英语,他们要想了解中国英语,就必须在中国文化这个大背景下去解读。网络是中国文化传播的载体之一,而中国英语相当于这个载体的动力系统。

3.书 籍传播

书籍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文字亦是文化繁荣载体。中华大地上创造出了辉煌的华夏文明, 从古到今出现了大量文学著作,例如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西游记》《阿Q正传》《射雕英雄传》《红高粱》,等等。这其中有关于中国哲学的、有关于中国神话传说的、有关于中国发展变化的等中国文化题材的著作[2],其中也不乏涉及中国人生活和精神面貌的书籍。这些书籍大量翻译成英语等十几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4.文艺传播

说起文艺传播中国文化, 就应该追溯1954年周总理参加日内瓦会议,为外国记者举行电影招待会,其中放映了一部戏剧电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The Butterfly Lovers蝴蝶恋人),从此拉开了中国文艺对世界的大门, 使中国文化得以向世界传播。近年来,随着京剧、中国歌曲、相声、小品、二人转等多种形式的中国艺术在海外的演出受到海外的热烈欢迎, 尤其是京剧。京剧讲述的几乎都是中国古代的故事,其中一些事情难以用英语形容, 因此可以使用很多中国英语来表现历史的人物和情节,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

摘要:在对外交际中,通过音译、译借、语义再生等手段,使汉语词汇进入英语交际,逐渐将中国文化和风俗融入其中,这就形成了中国英语。在与外国人针对政治、经济、文化、科研、教育等方面交流时,主要通过中国英语了解中国的事物与中国的文化。因此,中国英语被看做是中国文化传播海外的一种途径。

中国文化表达商务英语 篇10

关键词: 初中;英语;书面表达

一、前言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英语研究发展工作,为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方面研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是现在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方面研究面临的迫在眉睫、函需解决的头等课题。

二、汉英思维模式的差异表现

1、汉语思维的直观性与英语思维的逻辑分析性之间的差异。汉语思维的直观性,就是主体凭借直观理性认识而把握外在世界思维中的直观性,这就形成了现代汉语以意统形(意合)的特点。英语思维的逻辑分析性,就是指在思维上将一个完全的对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这就形成了英语以形统意(形合)的特点。

以《秋思》中文原版与马致远的英译版对照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天净沙·秋思》语言凝练、色彩鲜明。前三句用了九个并列的名词简单排列而成。再比较《秋思》的译文,可以窥见英文强调的是丝丝入扣的逻辑关系:O’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 fly evening crows,’Neath tiny bridge beside a cot a clear stream flows,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rse goes.Far,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e.

出于严密的逻辑分析性和英语句法结构的需要,译者在译文中用了“o’er”、“with”、“'neath”、“beside”、“on”、“in”、“from”等七个介词,原句中的名词组合改换成了三个完整的逻辑语句,且通篇用的都是沉闷的低调词,如wreathed,rotten vine,tiny bridge,lean horse,读起来感到有一种浓浓的凄凉之情,从而突出了英语语言的以形统意(形合)的特点。

2、汉语思维的圆周式特点与英语思维的直线式特点的差异。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为曲线式,类似一种涡轮线或称圆周式;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思维方式是直线式的。了解汉语思维的圆周式特点与英语思维的直线式特点的差异,对于英语书面表达教学与跨文化交际中有效克服思维模式的干扰,更好地教授和运用语言具有积极意义。

三、当前初中生英语书面表达常见错误类型

1、审题不清。准确理解题意是写好书面表达的第一步,但有的学生不明确题目的要求和所给的条件,没有严格按照提示内容去开拓思路,要么丢三落四,要点不全;要么画蛇添足,无中生有。我们知道,根据评分原则,若果文章离题,不切题意,则不管语言如何规范,用词如何准确,都会判零分。

2、文体不对。中学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的文体主要有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和应用文。其中应用文包括通知、请假条、书信和电子邮件等。由于一些学生忽视了各种体裁的写作特点,从而导致文章体裁格式不正确。如写信的日期写在信末,请假条不署名等。

3、单词拼写错误。单词的拼写本应是学生学英语要具备的基本功,但在书面表达中,由于学生对单词的记忆不准确,对形似词和音似词区分不清楚及不熟悉单词的发音规律等原因,经常出现拼写上的错误,如常把“whose”写成“wose”,把“little”写成“litter”,把“quiet”写成“quite”,把“whether”写成“weather”等。如果文章里出现大量的拼写错误,一来体现学生语言基本功不扎实,二来影响文章的表达,降低文章的档次。

4、语法错误。①缺少动词。英语不同汉语,汉语中一个句子没有动词是允许的,但英语中每个完整的句子都必须有动词来构成。许多学生忽视这点,如把I am tired写成I tired. I’m happy 写成I happy.②代词的误用。代词的误用是学生常见的错误。在英语中,代词的形式很多,有主格、宾格、物主代词、反身代词等。学生没有熟练掌握,经常出现:My father 写成I father,This book is yours写成This book is your等情况。③中式英语。有一些学生习惯用中文的表达方式来写英语作文。例如I spent 80 yuan buy the shoes.He by bike go to school.

四、提高初中生英语书面表达的几点建议

1、高度重视,树立信心。教学实践证明现行的中学课本就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最好材料。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在学习中的闪光点,适时适宜地表扬鼓励。比如一段好的对话,一次测验的好成绩,都可以成为促进英语学习及其它方面成功的契机和内驱力。

2、夯实基础,练好内功。扩大词汇量,熟练掌握单词及词组用法,单词是语言的基本构成单位。没有词汇量,写作就无从谈起。一方面要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一些词的不同用法及同义词、近义词的区别及一些常用词组和固定搭配,让学生在写作中应用起来得心应手。

3、学法指导,尤为重要。要注意循序渐进。在我们所学的课文中,有记叙文、日记、通知、便条、书信、广告等多种体裁,文中还有大量的插图,可以利用图片让学生进行看图说话写作。初中生掌握的单词、语法有限,一下子就要求学生能写出一段意思连贯的文字,那是困难的。它必须经历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填充式写作、仿写、独立写作是初中生英语写作的几个由易到难的训练方式。从课文练起,从一些常见的文体练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所提到的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方面的研究工作,希望可以对初中英语的发展提供参考价值。随着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方面的问题不断开展,对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将成为保障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方面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 焦小飞.《高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模式探究》.中学教学参考,2014(18):42

[2] 陈风泳.《高中英语书面表达训练策略之我见》.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10):

145~146

[3] 傅银英.《对高中英语书面表达的训练方法的分析》.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2013

中国英语与中国文化输出的研究 篇11

(一) 必然性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英语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通用语言。根据孙太群, 黄远振 (2009) 的统计, 全球有45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 35%的人讲英语。英语是联合国最主要的工作语言, 75%的电视节目使用英语, 80%的互联网信息用英语传播。英语的世界化和全球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同时, 英语的国际化加速了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本土化进程。世界各地的英语构成了英语的变体, 形成了美国英语、加拿大英语、澳大利亚英语等内圈英语。作为昔日英国殖民地的美国, 发展了独特的英语表达方式和词汇, 成为了独立的美国英语, 与作为母体英语的英国英语相抗衡, 甚至其影响力超过了英国英语, 以“美国英语优越论”代替了“英国英语优越论”。 (庞秀成, 2008) 在以英语为第二语言或主要外语的国家和地区, 也形成了本地化的变体, 如印度英语、新加坡英语、南非英语等外圈英语。中国英语就是在英语成为全球化的语言、世界英语变体应运而生的时代背景下, 英语国家使用的英语与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是英语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的英语变体。从这个意义上说, 中国英语的出现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是一种客观存在。

(二) 界定

从1980年葛传槼先生提出中国英语这一概念开始, 中国的外语界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英语的定义、定位及其和标准英语的关系。汪榕培 (1991) 认为中国英语是“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 以标准英语为核心, 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李文中 (1993) 认为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 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 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 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多手段进入英语交际, 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句式和语篇。在此基础上, 贾冠杰等进一步指出, 中国英语是“操汉语的人们所使用的, 以标准英语为核心, 具有无法避免或有益于传播中国文化的中国特点的英语变体”。从以上三个颇具代表性的对中国英语的界定的分析不难发现, 中国英语具有规范性 (以标准英语或称规范英语为核心) 和中国特色 (具有中国特点的表达方式) 两大特点。前者是决定了中国英语能被国际社会认可和接受的前提条件, 而后者则有助于中国文化的输出。在世界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大环境下, 中国英语“有益于传播中国文化的特点”无疑对建构中国的文化身份、促进中国文化的输出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时至今日, 对中国英语的研究焦点从最初的对中国英语的界定、定位逐渐转向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 从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语用学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等层面研究中国英语, 其中不乏对中国英语的实证研究 (文秋芳, 2003;王昀, 2007;兰军, 2010) , 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英语的发展。

二、中国英语与中国的文化身份

(一) 文化逆差―中国学者不可回避的问题

早在2004年, 北京大学中文系王岳川教授曾撰文呼吁“在‘全球化’与后殖民地的世界语境中, 我们必须正视中国的文化身份问题, 否则中国文化就会被西方思想所淹没” (2004:5) , 并提出“发现东方”和“文化输出”是基于世界主义并应对这一问题的策略。由于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和媒体对中国的不利宣传等因素的影响, 中国的文化交流出现了严重的逆差和入超。根据王岳川先生的统计, 20世纪中国翻译了西方大约106800余册著作, 而西方翻译中国20世纪著作仅几百册, 这个数据虽然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中西翻译著作出现了巨大的文化逆差。另一方面, 由于英语世界化、国际化的优势, 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热情远远超过了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积极性, 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母语危机和文化危机。一些学习英语的人不懂得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 在与外国人交流时出现了中国文化的“失语现象”。在中西文化交流中, 我们传统的文化受到了威胁, 中国的文化身份正在被扭曲, 更有甚者, 西方一些主流媒体刻意宣传中国威胁论, 任意曲解中国。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文化身份, 其国民就会慢慢地失去文化认同, 从而丧失民族的凝聚力。 (王岳川, 2004) 因此, 中国的学者必须关注中国的文化身份问题。

(二) 中国英语―中国文化身份的构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一个民族进行思维和感知的工具, 是文化身份的重要标志。中国英语反映了中国特有的事物和概念, 其语言特点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模式。中国英语的客观存在以其规范性和中国特色性, 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跨文化交流中, 建构着中国人的文化身份。例如, 与时俱进 (keep pace with times) 、吃大锅饭 (eating from the same big public pot) 、端午节 (Dragon Boat Festival) 等在表达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过程中, 既符合英语的基本规范, 又与中国的国情密切联系, 在英语全球化的过程中构建了中国人自己的文化身份。

三、中国英语与中国的文化输出

(一) 中国文化输出的呼声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 随着中西方跨文化交际的不断深入, 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国际交流在中国的成功举办,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中国人正从各个方面有效地进行着文化输出:210所孔子学院在全世界64个国家和地区的建立, 以其形式多样的汉语及汉文化推广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中国, 关注中国文化, 也使得更多人开始学习中文, 出现了汉语热。但我们不得不承认, 以汉语作为媒介的中国文化的输出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中文或汉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是非常边缘的, 中国文化的失语现象在相当程度上也是存在的。王岳川教授在提出“发现东方”和“文化输出时”曾说:“中国再也不能等着西方来发现, ‘发现主体’不再是传教士、不再是西方, 而是我们自己”。因此, 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待西方的汉学家来发现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 而要积极主动地将中国的文化精品推向世界。

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重要标志, 在文化输出时的作用举足轻重。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和相互了解必须有语言媒介。目前, 虽然学汉语的人逐渐增多, 但汉语的全球化尚不具有可能性, 只能用英语的形式来输出中国的思想文化。正如王宁 (2009:17) 所说:“我们要想使得中国人的人文社会科学迅速地进入国际前沿, 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暂时借助于英语的中介。”他认为, 在与国际学术界进行交流的时候, 即使用的是英语, 但话题的内容和观点却是中国的, 即本土的, 这会更有效地将中国文化介绍到全世界, 从而使中国的人文学者在国际论坛上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强劲, 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中国, 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 中国英语―中国文化输出的有效途径

目前, 中国英语尚处在发展阶段, 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在世界英语大家庭中尚未像其他英语变体那样被广泛地接受。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日益加强, 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 中国英语也频频出现在国内外各大媒体上。这些中国英语通常采用拼音加注释、直译或直译加注释的方式, 具有典型的汉语特色。再者, 中国英语以标准英语为核心, 具有充分的可理解性和交际功能, 例如作为国际主流媒体之一的BBC在报道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时, 频频使用具有中国特点的中国英语, 天宫一号 (Tiangong 1) , 中国宇航员 (taikonaut) , 等等。因此, 中国英语是除汉语之外, 中国文化输出的最好的辅助语言媒介, 是中国文化输出的有效途径。

文化输出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了解自己的文化, 但目前的文化教学中还存在着重西方文化、轻中国文化的文化失衡现象, 导致很多学习英语较长时间的人也无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 严重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出。因此, 提高中国人, 尤其是英语学习者对中国英语的认识, 以中国英语为载体, 传播中国文化。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准确的英语表达才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流、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的关键所在。中国文化的输出仍然任重而道远, 我们还需加倍努力, 利用彰显中国文化身份的中国英语坚持文化的可持续输出, 以促进中国文化的全球化发展。

摘要:中国英语是英语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的英语变体, 其出现是一种客观存在。中国英语以其规范性和中国特色性, 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跨文化交流中, 建构着中国人的文化身份, 并以其可理解性和交际功能, 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国英语,文化身份,文化输出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翻译与跨文化交流:嬗变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2]贾冠杰, 向朋友.为中国英语一辩[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7 (5) :11-12.

[3]兰军.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 2010 (2) :190-193.

[4]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3 (4) :18-24.

[5]庞秀成.翻译的文化视角与辩证思维[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8.

[6]孙太群, 黄远振.论中国英语与英语教学本土化途径[J].长沙大学学报, 2009 (3) :134-137.

[7]王昀.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调查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07 (3) :60-62.

[8]王宁.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上一篇:高校工会创新下一篇:税改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