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表达

2024-10-05

传统文化表达(精选12篇)

传统文化表达 篇1

习作要求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习作”: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搜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 我们还看到、听到了许多许多。想一想, 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把它们理一理, 写成一篇习作。写完后,大家交流交流, 选出写得好的,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拓展思路

本次习作的选材范围非常广泛。一些传统的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重阳节、冬至;一些传统的食物:元宵节的汤圆、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 一些传统的体育项目:跳皮筋儿、踢毽子、 打太极拳;一些传统的文化艺术:国画、 戏曲、相声、山歌、民族舞蹈、地方小调; 一些古老的工艺:编织、刺绣、剪纸、陶瓷; 还有我们常用的东西:筷子、毛笔、茶杯、 纸……甚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都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精髓。面对这么多的材料,可选择自己最想写的材料, 挑选你最熟悉的、最感兴趣的、最拿手的写。

习作提示

写好本次习作,要注意两点:

1. 要使材料丰富起来。你可以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拓宽视野,通过询问身边的人获取鲜活的内容。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交流展示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你要把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材料整理一下, 这样在写作时才能运用自如。如果你收集到的是文字材料,注意不要照抄,要有所取舍,灵活运用。

2. 注意做到表述清楚、描写具体,还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写出自己的感想。 另外,在写的过程中要注意条理清楚,围绕中华传统文化来写,让大家在你的描述中体会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样,你就是传播文化的使者,你的作文也就成功啦! 例文《过年》的小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盼年、过年、议年——进行描述, 让人看后既了解了关于过年民俗的传说, 同时分享了小作者过年时的欢快心情和了解民俗后的深刻感受。

传统文化表达 篇2

深圳十年坚定推动“文化立市”战略打造文化深圳

翁惠娟

2013-05-20 09:04:00来源:深圳特区报 2013年05月17日

昨晚,一场气势恢宏的音乐会,拉开了第九届文博会的序幕。音乐会名为《人文颂》,是深圳历时六年酝酿、创意、打造的一部大型合唱交响曲。

以交响乐的形式,开启“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大幕,这本身就颇有创意。创意,来源于梦想,并将点燃梦想。

现在,中华民族正在走向复兴的征程中,这是一个伟大的中国梦。中国梦,也是一个文化梦,文化事业繁茂、文化产业兴盛,当中华文化在国际上赢得尊重认可,当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我们可以从馥郁的文化芬芳中,品尝到一种深切的自豪感,洋洋洒洒。

舞台上,《人文颂》清音雅乐奏响,演绎着“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中华思想精华。在传递中国文化与价值观的道路上,这座年轻的城市,又开始了一次“国家立场,深圳表达”。

这样的“深圳表达”,亦贯穿于“文化中国梦”中,粲然绽放,洒脱自信。梦想的力量,缔造了文化的奇迹

今天,第九届文博会正式开馆,吸引客似云来。

文博会的成长,是中国梦与深圳文化梦的一个完美对接。

文化,是深圳的一个梦,这座曾被戏称为“文化沙漠”的城市,更有着在文化上崛起的伟大理想与抱负,更有着把梦想转化为现实的坚守与探索。早在2003年,深圳就在全国率先确定了“文化立市”战略。之后,深圳开始酝酿着创办一个大型文化展会。创意,得到了中央领导和中央各有关部门的高

度重视,并迅速凝聚了共识——中国需要一个文博会,彰显中国文化的发展水平,并打造一个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平台。

2004年,文博会在深圳应运而生,并升级成为由国家多个部委和广东省政府、深圳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展会,成为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文博会,这颗蕴含着国家文化梦想的种子,在特区沃土上生根发芽,缔造了“政府投入1亿多而累计成交达6000亿元”的文化奇迹。

见证了文博会发展历程的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概述,“文博会,是文化改革创新的平台、文化梦想实现的舞台。文博会,搭建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综合性平台,有利于中国文化‘打包’走向世界。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过程,正是中国五千年优秀文化价值观和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这是文博会对中国文化、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贡献。”

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的昌盛,需要中华文化具有“走出去”的强大竞争力。文博会,犹如一根杠杆,撬动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蓬勃资源,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八届文博会的文化出口额达到700多亿元,张扬了中国文化的力量。

成长于深圳的文博会,推动了本土文化产业的兴盛。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03年的135亿元发展到2012年的875亿元,占全市GDP的8%,年均增速达20%。同时,深圳还率先探索出“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崭新发展模式,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开拓出一条新路。

今日深圳,已成为我国文化贸易的黄金口岸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桥头堡”。2012年,深圳核心文化产品出口达43.3亿美元,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强。梦想的力量,缔造了文化的奇迹。深圳十年坚定推行“文化立市”战略,孜孜不倦地打造着文化深圳。

如何理解“文化深圳”的内涵?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的一句评价引人深思。她说,深圳文化发展的经验,证明了“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创造的力量,实现了文化的共享

文化,是中国梦的应有之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建设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文化的跨越,建立在经济腾飞之上,随着物质成果的日益丰盈,人们对文化的追求,终汇成不可阻挡的文化创造力。凡是工商发达之地,必是文化兴盛之邦。

30多年前,当深圳拉开“中国故事”的序幕,渐成中国最大的“逐梦之城”。千万移民的追梦,成就了一个城市的文化梦想。怀着对知识文化的渴求,无数深圳人一起描绘文化新画卷——25家博物馆、381个文化广场、643家公共图书馆、200台自助图书馆,成为一座座醒目的“文化地标”。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是让每个人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对于深圳人而言,文化,不仅是一种梦想,还是一种“文化权利”。在2000年,深圳提出了“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的理念,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市民拥有享受文化成果、参与文化活动、开展文化创造和文化选择的权利。

全民共享,是文化的真谛。春夏秋冬,深圳的文化活动从不间歇;年复一年,一个个文化品牌沉淀成“老字号”——举办20年的鹏城金秋艺术节、13年的深圳读书月、7年的市民文化大讲堂、10年的关爱行动„„让市民奔赴心仪的文化之约时,涵养了文化趣味。光影星期

五、深圳晚八点、美丽星期天、戏聚星期六等一个个公益文化品牌,让市民不费分文尽享高品位文化。

丰富的文化共享、蓬勃的文化创造,让深圳文化精品层出不穷。

在央视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专题文艺晚会上,有7首源自深圳的歌曲嘹亮唱响,包括《你是一面旗帜》、《迎风飘扬的旗》、《我们的信念》和《走向

复兴》等。一首首深圳创造的精品力作,丝丝入扣契合着中国的发展节拍,唱响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再次实现了“国家立场”的“深圳表达”。观念的力量,指引着文化的远航

伟大的事业,源于伟大的梦想。一个国家的发展如此,一个城市的奋斗亦然。那么,梦想如何实现?唯有实干,方能兴邦!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改革开放之初石破天惊的这句标语,现在依旧伫立在深圳蛇口南海大道上。去年年底,这句话出现在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中,而在2010年的“深圳最有影响力十大观念”评选中,它被深圳市民和专家一起投票,推选为深圳十大观念,排在了第二位。

深圳十大观念,不独属于深圳,而是时代留存的共同精神财富。追根溯源,深圳本身就是观念的产物,就源于邓小平同志的伟大设计,源于他希望特区“杀开一条血路”的伟大创意。多年来,深圳一直领风气之先,从实践到观念,皆不辱使命!

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中,深圳担当着探路者的使命,先行先试,创造无数第一,率先基本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催生了与此息息相关的价值体系构筑。十大观念,率先回答了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碰到的诸多问题,遇水搭桥、逢山开路,在一个个关键节点上形成巨大冲击波,助推历史前行。

内涵丰富的十大观念,涵盖了改革开放进程史。一条条深圳观念,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在诞生和发展中绽放异彩,凝聚人心,辐射全国。

正因如此,《深圳十大观念》一书出版之后迅速走向全国。这本书,成为了昆明干部读本;这本书还吸引了世界的目光,美国著名作家库恩说,深圳十大观念是邓小平“解放思想、加快改革、敢闯敢干、注重创新”的远见在新时期的体现。

深圳观念,不仅是深圳勇立潮头的见证,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与文化坐标,在未来,依然将发挥引领作用,对深圳、对中国。

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力推的12个关键词与十大观念诸多契合——“来了就是深圳人”让人感受的是平等、和谐;“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传递的是文明、友善;“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是民主、自由的应有之义;富强、公正、法治,则需人们在“鼓励创新 宽容失败”氛围中求索„„一个个观念传递着正能量,将为一座城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行路上集聚起巨大力量,而“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观念,更为中国梦提供了圆梦支点。

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表达 篇3

关键词:国际主义风格;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领悟和实践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艺术思潮和建筑风格纷纷涌入设计行业。在这各种风格中,国际主义风格以其商业性、形式简洁大气,体现高科技手法得到很大的推崇。再加上为满足各种需求对建设数量的片面追求造成的工业化大生产使得迅速发展的城市出现千城一面的状况,不论是北方还是南方,总会发现相似的建筑。民族性以及地域性的缺失、自我风格的模糊成为了眼下中国现代建筑以及建筑师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国际主义设计风格”的起源和特征

建筑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工作的物质要求和精神要求所进行的理想的内容环境设计,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以至于迅速发展成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十分实用的边缘科学。“国际主义设计风格”的产生有它自己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它起源于平面设计的一种设计风格,其风格简单明确,传达功能准确。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这种风格的广泛流行影响了世界各国的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和平面设计。第一,资本主义的,中产阶级的,富豪的。当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到了美国以后,发现美国的社会阶层和欧洲有很大的不同:美国是中产阶级占了大多数,穷人和富人并不多。于是他们渐渐改变了原来的设计思想,形成了国际主义设计,为富有的人们做设计。第二,商业性的。国际主义在美国富裕的环境下抛弃了一战后对于工业化和当时的贫穷的社会状况进行的探索性设计,它是一种商业的设计,它成为了资本主义企业形象和符号。第三,形式至上的。现代主义设计追求的是功能,只要功能符合,形式不是特别重要。但是国际主义在这点上却,成为了形式至上的风格。由于这种风格代表了大企业、政府、权利和现代化,所以,为了达到这种形式,功能也就被忽略。第四经济效益的。国际主义追求的却是它的经济效益。他们不在乎花很多的钱来建造一个建筑,他们更加看重建筑本身日后能够带来的财富。

在我国经济建设大发展时期,钢铁、玻璃幕墙、钢筋混凝土的大量使用,简练大气的高层建筑和造型现代独特的大型公共建筑的出现,成为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建筑科技技术大力发展的一大标志。在一段时期内,当这些简练高技的建筑刚刚出现在城市中时,一度被视为是经济雄厚、进步、现代化的标志。

二 传统文化和地域性的思考

如何才能解决面临的问题呢?不仅是中国建筑师,各国建筑都在进行深刻的思考和实践。侧重地域性表现是当代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当代建筑师对抗建筑“国际化”“标准化”的有力武器之一。早期现代主义及国际主义风格设计的核心思想多在于强调建筑是科学技术的反映,而对于建筑与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关系缺乏关注。地域主义的基本策略是从地方和场所中提炼地方要素,从而突破现代主义所强调的统一和统一性,这些要素来自于场地的地形地貌,营建的结构和构造系统以及由此演化生产的营造美学法则。而要想做出“中国精神”的建筑,就必须进行地域性的设计,民族性的设计,必须对其所在地区的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的了解,只有真正的理解文化环境,再加上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符号,才能得到适合的并彰显中国特色的建筑。

吴良镛先生提出“抽象继承”的观点,第一,将传统建筑的设计原则和基本理论的精华部分(设计哲学、原理等)加以发展,运用到现实创作中来;第二,是把传统形象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提取出来,经过抽象,集中提高,作为母题,蕴以新意,以启发当前的设计创作形式美的创造。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越来越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给建筑设计带来了新的风格。

三 实例分析

2011年7月1日,成都东客站正式投入运营。成都东站占地面积大约1306亩,南北长约2.9km,东西宽约520m,自西向东:西广场、站房、东广场。成都东站建筑面积大约220000㎡,包括站房、无柱雨棚、高架等等。其中,站房面积108000㎡。成都东站建筑高度约为39m。当这个大型的建筑出现在大家眼前时,不仅感受到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也感受到了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色。作为西南大都市的门户和文化的名片,成都的重要地标建筑,设计师们为这座集科技和地域文化于一身的车站赋予了多层的文化地域寓意。融入独特青铜面具艺术元素的结构造型,舒展、张扬的屋檐,这些元素都是成都平原古蜀文化的体现,从这些抽象元素中深深捕捉到三星堆文明和金沙文明的影子。独特的川西风格竹编幕墙以及檐口的雕刻,展现汉蜀文化的宫阙和雕刻艺术,体现成都独特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建筑与城市轴线相契合,与塔子山公园九天楼遥相呼应。成都东客站集优美造型和先进功能为一体,达到建筑与科技的和谐统一,达到了与场地协调,与城市文脉与地域文化相契合。

四 结语

作为建筑师对于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理解,不能仅认识在形式层面上,而需要透彻理解和领悟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将这种感悟升华极至,转化成一种精神,一种寓无形于有形的精神。只有这样,建筑符号语言才能在不断再生中使文脉得以延续,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才有正确的表达方式,才能设计出具有自己风格、具有民族精神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关瑞明,聂兰生.传统民居类设计的未来展望[J].建筑学报,2003(12):58.

[2] 孔宇航,王原,刘九菊.地域性思考 整体性设计[J].城市建筑,2009(06)

武术的文化表达 篇4

关键词:中国文化,武术文化,核心层面,制度层面

前言

雅斯贝尔斯“轴心时代”的推出和源于马克斯·韦伯的“哲学的突破”的观念恢复了中国文化独立的地位。[1]作为中国文化内容之一的武术,在气质取向与整体发展上排除了西方文化可能存在的干扰。于是,对于武术文化表达的思考,从中国久远的文化传统中就可以得到梳理。我们从构成武术整体的气质与取向的思想根源以及与文化传统的关联来辨析。这里面的主要环节是作为传承主体的“人”。在中国文化环境中被熏陶塑造并不自觉散发中国文化气质的“人”是武术一代一代传承的根本。这样的“人”在创造或接触武术并融入其中发展的时候,其所带有的日用而不知的文化传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影响武术发展的因素。其中有许多精华的积淀,也有糟粕的残留。而历史的发展总是倾向于积累积极的成分,于是,对于武术文化的理解,我们认为是:与武术互动的一切积极的联系。

1 影响武术文化形成的力量

单从身体运动的角度,原始状态下武术是人与人之间搏斗的技能,这一点上,武术与国内外其他的搏斗技能一样,没有本质性的区别。真正使武术表现出中国特色的是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由于思维方式是一切文化的主体设计者和承担者,它是文化活动和发展中的控制因素,是已被社会程式化的思想,从而制约着人们遵循一定秩序、程式、框架进行文化活动。[2]而且这种思维的强大的惯性让人们日用而不知。所以,历史上,出现了多数拳家“以易理说拳理”;将中国哲学中的诸多元素应用到武术的理论体系之中。于是,有了“武德”;并且受儒家社群主义的影响,产生了师徒相传的体系;受中国整体观思维的影响———把宇宙万物视为一个生克制化的无穷过程,强调万物存在和变化不可分割的系统整体性——也自然而然地将宗教与武术相结合,将武术与舞蹈相结合,将武术与中医相结合;等等。因此,“可以说武术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之一……以人体运动形式表现的中国文化形态。”[3]所以,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决定着武术文化的形成。

2 武术文化的核心层面

按照庞朴先生的文化结构论说,武术文化的核心层面是其精神层面。这种精神层面可以理解为某种信仰或是终极目标,武术期待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终极目标呢?由于武术在中国文化中孕育发展,其信仰的设定与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

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之中,儒家的影响是巨大的。“没有儒家中国传统的文明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4]儒家思想起到重要的作用。儒家强调道德意识,孔子常常将立身处世“允执厥中”弘扬道德价值的中庸思想作为哲学方法论使用,并作为立身行事的指导原则和方法。“中庸”思想的原则和标准是“仁”与“礼”,[5]并强调:“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武术不可避免地受到这样的思想影响,武德条文都将这些思想体现的淋漓尽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作为弘扬大道的工具在历史上一直以来备受人们赞许,而恃强凌弱的行为一直受到鄙视。

所以对初学者道德品质的严肃是任何其他体育类型所无法比拟的。武术家倡导处于集体意识中的个人价值,认为武术是一种为己之学。这个“己”与孔子所说的“古之学者为己”的“己”是一个己,“为己”之学就是靠自己本身所拥有的精神资源来发展和完成自我。而这个自我不是静态的、孤立的个体,是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经常转化的过程,是每个人必须亲自经历的人生之旅。即是从感性的自然生命起步,通过理性的伦理世界而达到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的全部历程;是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指导方针,践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一贯之道。武术技艺成长在这样的文化素养之上并被约束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之中发展,从而形成了具有深刻精神境界的目标:表现为技术上得意忘象,追求自然洒脱的境界,人格上明明德,止于至善。从而形成终极上的“天人合一”。孔子设定了看似简单实则永无尽头的人生目标,一如教导后学积水成渊而何为渊却没有界定一样,也一样成为了武术的目标,无限的努力只是向它无限的接近。然而,没有参悟人生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追求,缺乏对“不可须臾离也”的大道的尊重,即使试图在武术的技术上达到精深,也是不可思议的。同样,也无法感受到何为“天人合一”。

达到这样的境界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历史上可以称为具有这样境界的人也屈指可数。一如儒家文化漫长的历史中,何止千万人向往并不懈追求着孔子的境界,而影响后人的唯有不多的一样,由超我与本我的博弈中达到动态的贝叶斯均衡并走向天人合一这一自我的路曲折而漫长。所以,武术文化之所以能够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就在于拥有同质的心理,或者说,具备同样的“精神感召”。

3 武术的文化表达

对武术技艺的巧思妙悟及努力遵循道德规范不逾矩去探寻一天人、合内外的过程是一个对人性的长期的考验,是期待将各种不同的人生目标最后合而为一的一次次锤炼,达到的目标是如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在太极拳技艺里的体现是“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达到这样的层面,快乐不啻为“顶峰体验”,[6]克服了本我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所设置的层层障碍,疏导了社会负面给人带来的压抑与思虑,能够以自信与快乐的心境面对一切,是一次心理的荡涤。这是我们对于“天人合一”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角度的解释。然而试图体验到这种境界不是轻松就可以达到的事情,需要把组成其的各个方面的价值充分体认并达到标准后进行运化,由于武术文化已不再是单一的技术体现,已将自身置于社会网络之中并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所以,与其较为密切的联系武术都进行了规制,而文化意义,则体现在这些规制之中。

3.1 崇德尚礼

“未曾学艺先习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武术先辈们的谆谆教诲以及各门各派的清规戒律,都表达了武德的重要性。武德是武术人的行动纲领,细细研究武德的内容,不妨说是中国文化的部分缩影,教导着从武的人们尊师重教、爱家爱国、团结友爱、见义勇为、刻苦学习、持之以恒,体现着儒家所积极倡导的社群主义,并在精神上进行感召。武术家们非常痛恨行为不端、欺行霸市、卖师卖友求荣之徒,对此等之人总是划出严格的界线并想一切办法给予惩戒。武术家们穷毕生之力钻研拳法,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自己和家人安全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国家和民族危难的时刻,尽一份责任。戚继光、程冲斗、陈王廷,这些武术史中有名的人士都曾经是叱咤一时的将领。对“仁、礼”这些信条的恪守使武术有了精神的皈依,“忠、信、义、勇”就曾经是侠客的标识。崇德尚礼,是武术人的第一认知要务。

3.2 刚健无执

试图随心所欲应用武术的技能并彰显个体的社会价值,不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是达不到的。这个努力的过程不仅是天资是否聪颖领会技能要领的效率问题,更多的是考验意志品质能否持之以恒耐受辛劳和寂寞的对自我的战胜。传统武术的训练方法中,有的老师就要求学者先练上几年的桩功,然后考虑下一步的学习问题。且不论这样的训练方法是否科学,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及个体生活条件,也凸显了选人用人的谨慎。急功近利者、行为不端者往往被师父淘汰或自行淘汰。这种方式,对于塑造武术人对抗外部压力的能力,塑造一种对付来自本身弱点的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两方面结合起来,也就是《周易大传》所谓的“敬以直内,义以方外”。[7]“敬以直内即使心专一不放逸,就是控制自己对外来刺激的反应并加以抉择,义以方外就是使行为皆符合道德原则。”[8]这与《周易大传》提出的刚健有为的思想是一致的。张岱年先生指出,“刚健有为的思想包括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个方面”,[9]“自强不息是自立之道,厚德载物是立人之道,自立是立人的前提,立人是自立的引申。”[10]据此,武术人这方面的性格我们总结为:刚健。不过,《周易大传》还提出“能止健,大正也。”[11]即强健不妄行,不走极端,可止则止,是大正即最合乎中道的品德。《文言》还指出,乾的品德就是这样。“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乾的品德是刚健而又不过刚,是最理想的品德。[12]这与老子的无为思想不谋而合。老子倡导“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了,这里没有什么都不做的意思,阐述的是适中。老子要求人不要妄为、不要贪、不违背规律。它要求人们树立一种超脱的忘我的思想境界,以中正的态度去对待人生,无私无欲,达人达己。这也是佛家的一种心态,佛家引导人们无为无待、无执无痕,不要执著于自己所做事情的方式与结果,不要让自己所做过的任何事情都在心理上留下任何的痕迹,不要对他人他物进行任何的干涉,去除一切思想包袱以保心灵的宁静放松。[13]对人的本能欲望的膨胀起到抑制的作用。结合这些内容,在武术人刚健的性格基础上,我们认为还体现有“无执”的意志。所以,综合来看,武术对人的个性发展表现的是“刚健无执”。

另一方面,作为对刚健无执的延伸,武术人也在践履着“和谐”的社会向往。冯友兰先生说,“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如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14]他还强调指出,学哲学不单是要获取这种知识,而且要养成这种人格。为此,他还引证金岳霖先生的话说,中国的哲学家必须是“知识和德行在他身上统一而不可分。他的哲学需要他生活于其中;他自己以身载道。遵守他的哲学信念而生活,……对于他,哲学从来就不只是为人类认识摆设的观念模式,而是内在于他的行动的箴言体系……”。[15]在这样文化思维模式影响下,中国的每一个人都在不自觉地践行着知识和德行统一而不可分割的人生理念。中国的武术人亦不例外,努力恪守仁与礼、重视社会和谐。这一点马可波罗进行了体认,他说在他来到中国之后惊异地发现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却也惊异地发现这支军队是用来防守的。中国的武术人亦是一位普通的中国人,中国文化的力量亦然约束着其行为,也约束着武术的发展,不能认为这种普遍的力量不是武术特有的约束力量而否认其作为武术的特点,其实恰恰是这种普遍的力量的约束而使武术之所以为武术。限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对中国的文化内涵有所思考并有所领悟,所以让大多数人感觉到的是武术被笼罩在一片神秘的东方文化雾霭之中,并让他们产生好奇和向往。有人说武术人争强好胜,好争斗,扰乱社会规则。我们认为并不是这样,扰乱社会规则的打斗事件只是普通人的一种本能,是所有修为不深的人都具有的,也包括外国人。武术技能不过只是对于打架的胜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证,但同样在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方面也提供支持,其实不仅是武术的技能能提供这样的保证,国外所有的武技都能提供这样的保证。但武术在道德方面的再三要求一直在规制这样的事情发生,这是国外在职业的要求方面所没有的。还有人指出有一些武术人为人处事并不是中正和谐的。我们需要指出的是,“中正和谐”是武术发出的感召,能不能做到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努力程度,如秦桧官至宰相,饱读诗书,却通奸卖国,应该不是儒家文化教育使然。这不在于它的职业归属。“中正和谐”是武术提出的一种导向,在动荡的封建社会,只有少数人能做到。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武术人将体现出这样的特征。

3.3 强身御侮

武术在健身强体、养生方面效果突出。历史也多有强调武术健身作用的记载。如“搏刺强士体”。在西方,一些医疗机构将练习太极拳作为疗养治病的处方之一,长期练习对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神经一内分泌系统都能产生有益影响,在治疗慢性病方面有独到之处。等等这些例子很多,不需要一一例举。这些武术对于身体机能的改善所起到的作用是获得公认的。其技击作用应用的更是广泛和深入,冷兵器时期是战士的基本技能。戚继光指出:“若不学武艺,是不要性命的呆子”![16]武术技能事关性命。同时也是民间人们自保的主要手段,如三元里人民的抗英。等等这些翻开历史很多。现在则应用于部队擒敌、防身自卫、竞技、娱乐等等。按照这些功能在社会历史及现实的影响面大小区分,及这里面一些功能的从何引申,我们概括武术的基本社会功能诉求为:强身御侮。

3.4 审美超越

马斯洛发现,人类有成长、发展、利用潜力的需要———并称之为自我实现。他指出,当一个人对爱和尊重的需要得到合理满足之后,自我实现的需要就出现了。而“美”,作为存在价值的重要内容是走向自我实现的不可或缺的成分。他还指出,从最严格的生物学意义上说,人需要美正如人的饮食需要钙一样,美有助于人变得更健康。他认为审美需要的冲动在每种文化、每个时代里都会出现,这种现象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的穴居人时代。[17]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看来,对美的追求是人类存在于潜意识中的需要。从这一点出发,可以理解,武术在发展历程中,从古至今,也一直在一种集体无意识中进行美的创造和表达。这一点文献中可以得到相关证明,之中比较经典的要数中国唐代诗人杜甫在其《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一诗里惊叹的描绘:“……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把武术美展现的颇为淋漓。如果说公孙大娘及其弟子具有舞蹈家的底蕴,表达的不完全是武术的内容,那么,从基本功的训练里面,对初学者的要求我们也不难看出武术人对武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强烈趋向。比如武术长拳训练要求: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雀,站如松,立如鸡,转如轮,折如弓,轻如叶,重如铁,缓如鹰,快如风。再如,对于器械:枪似游龙,棍如旋风。刀似猛虎,剑如飞凤。钩走浪势,戟扎戳势。刀走黑,剑走轻。鞭舞一堵墙,镖发似流星,枪扎一条线,棍扫一大片。无一不是在描绘着某种意境,并没有残酷的目的。看似以胜负强弱、你死我活为武术水平高低的评价指标却在文献的记载中很少被渲染,荆轲刺秦王失手却没有妨碍历史对其作为豪侠的评价。这之中我们可以看出,打倒对方或者试图凌驾于某些关系之上不是武术的真正取向。武术人的审美感受始终贯穿其中,所谓“外应于器”而“内得于心”。在套路的演练中,一些老武术家一辈子练一套拳,这一遍一遍,并不是简单的重复,每一遍都要来考虑每一个动作的意义,可以说是一种再度的审美创生;在这种审美创生的过程中,在坚持的岁月中,也是不断地对套路的价值进行估量的过程,否则也没有坚持的意义,从这方面可以说演练者同时在进行审美观照;其全身心地投入练习,细致地揣摩动作意义,也可以说同时是审美参与。那么,作为演练者既是“审美的创生者”、“审美观照者”,也是“审美参与者”,是审美三类型的统一体。[18]刘悦笛曾提出审美的全流程:得其曲、得其意、得其人、得其类,[19]也都可以在武术中得到比照。这四个层级对应的中国美学观念分别是:“外应于器”而“内得于心”、“得意忘言”或“得意而忘曲”、“随物以宛转”和“与心而徘徊”、“意境”。[20]在武术的审美中,观公孙大娘及其弟子舞剑器的感受属于第一层级;“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有真意”,练习到这一地步属第二层级;太极拳论:“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感悟属第三层级;第四层级是一个超脱的概念,六祖慧能的偈语很好地表达了这一概念:“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它是一种“顿悟”的结果,是德国心理学家沃凯尔特所说的“突然显现”。在这一层级上,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如“庭前柏树子”一样,都是“祖师西来意”。武术的审美过程其实也是从无极复归无极的过程,终点也是起点。武术是一种生活,武术从其诞生就一直进行着艺术生活化的努力,可以说,武术人的经验即艺术。这种艺术,表达的是一种普世的“美”的需求,是对生活艺术化与艺术生活化反思的结果,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里的雕塑,所以对于武术不经意表达的艺术内涵,我们总结为:审美超越。

4 结语

《麦当劳的中国文化表达》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领悟概括本文的基本观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学习体会本文的写作艺术

3、通过学习认识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等问题。

教学重、难点:通过研读文本,了解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法、总结归纳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通过梳理文本,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透析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而理解文化冲撞、交流的双向性;通过分析文本,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揣摩学习。教学过程:

一、导入

【PPT图片,麦当劳】

看完了图片,再回忆回忆,说说你们印象中的麦当劳有什么特点?(板书学生的回答)这是现代的麦当劳,那十几年前,当麦当劳刚从美国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时,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又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翁乃群为我们做的调查和记录。

二、作者介绍 书下注释

三、背景介绍

改革开放后,国门大开,外国文化大量涌入,作为美国快餐文化的麦当劳也进入了我们的国门。90年在深圳有了中国第一家麦当劳餐厅,随后92年4月在北京王府井开设了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麦当劳餐厅,当日的用餐人次超过万人。至今,麦当劳已经在中国的17个省市的74个大中城市开设了近千家餐厅,在中国快餐市场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针对这一现象,学着翁乃群进行了调查研究,写了这篇文化随笔。以美国麦当劳快餐在中国的中国化特点,探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趋势下不同文化的融合。

文化随笔,这是介于学术论文和随笔之间的一种文体形式,它既有学术论文的理论性和逻辑性,又有随笔的自由活泼,不拘一格。这类文章往往以小见大,由事及理,把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来认识。既有看问题的高屋建瓴,又有表达上的笔法灵动。

四、文本研习

1、(第1节)美国的麦当劳来到中国以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1)麦当劳的“快捷”变得慢下来

(2)麦当劳在许多北京顾客眼里成为悠闲消遣的场所。(3)价廉的麦当劳在许多中国人眼中并非“价廉”。)

这些变化说明麦当劳“其中被赋予的意义与其美国祖源地却有很大的不同”,“对北京和中国老百姓来说,麦当劳作为美国文化的符号意义比它作为快餐符号意义更为重要”,麦当劳似乎成了文化使者,起了沟通中美文化的作用。

2、(第2-5节)为什么麦当劳快餐备受消费者的欢迎? 明确:麦当劳餐厅有一种平等、民主氛围(2节);

麦当劳的就餐环境优良,服务优良(3节); 麦当劳餐厅有益于养成“文明”的举止(4节); 吃麦当劳食品在于体味外国文化(5节)

3、(6-7节)麦当劳来到中国后是怎样本土化的? A塑造成地方企业的形象。B设置‚情人角‛‚儿童乐园‛

C营造中国式家庭气氛。

(这个问题也可以这样设计:怎样理解‛‚北京麦当劳成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美国文化’‛这句话?)

4、(第8节)作者是怎样看待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

明确:作者将这个文化现象放在人类文化活动的大背景下来看,用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与之类比,证明麦当劳本土化的必然。

5、文化冲撞的作用、规模及特征怎样?

明确:作用:全球化。规模:分三个阶段,而且势头越来越猛。特征:文化冲撞所引发的变动的多向性。

6、全文的结论是什么?

明确:‚全盘西化‛是虚幻的,作为人创造的文化永远是不可能被克隆的。

四、文本总结

1、回顾文章,梳理文章结构,文章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总的述说美国的麦当劳来到中国以后发生的变化。第二部分(第2-5段),麦当劳体现的美国文化影响了中国顾客。第三部分(第6-8段),麦当劳来到中国以后的变与不变。第四部分(第9-11段),文化冲撞的作用、规模及特征。

五、写作特点

1、在广泛搜罗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考察报道主体——麦当劳连锁店经营方式和中国民众心理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双向的,互动的,同时又是隐性的。作者能努力把握住,通过现象逐渐切入本质。(第6节)

2、文笔轻松灵动,富有幽默感,能深入浅出,从饮食文化的常事入手,讲出一番较深刻的道理,使人恍然大悟。

六、小结:

文章从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场景出发,观察各种人对于同一对象的态度,从而据此剖析一个民族带有某些共同性的心理特征,发现因外来文明引起的微妙的变化,说明文化交流的形式、方法、途径的多样性,影响的深远性,把一个比较深奥的问题说得明白易懂。

七、课后研讨

1、投影图片,请同学们说出这是什么图片,这样设计有什么意义?

图片说明: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与北京奥组委,日前联合发布了‚麦当劳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组合标志‛。该公司首席市场推广及公司事务官罗凯睿说,使用该组合标志进行以奥运为主题的宣传推广活动,这个组合标志中扇面形设计象征着东方文化向世界各地传播,希望通过多种富有创造性的设计把麦当劳及中国文化结合在一起,表明麦当劳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充满信心。(2005年12月22日光明日报)

传统名号的情感表达 篇6

[关键词] 传统名号;情感表达;敬重;亲近

[中图分类号] H13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07(2015)04-0042-08

一、传统名号情感表达的类别

齐沪扬等(2001)认为人际称谓语(我们称之为名号)的主要功能是社交指示功能,而社交指示功能又可以分为角色认同功能、礼貌功能、引出话题的功能和情感指示功能。所谓情感指示功能是“表示人与人的亲疏关系,表明交际双方的权势关系”的功能。

“表示人与人的亲疏关系”这种说法不严密。情感是单向的,关系是双向的,所以应该说情感指示功能是指情感中包含的亲近态度。例如:

(1)命旧相广平公宋镇兹裔壤,式是南州。……公曩时执白简,登琐闼。……宋氏世名,公其济美。……鸿飞遵渚,於汝信处,龙章衮衣,以我公归。((《广东通志·金石略三》引张说《燕公集·广州都督岭南按察五府经略使宋公遗爱碑颂》)

(2)是故自吾巾石学士纵而上之,则考封君贤也。(《甘泉先生续编大全·卷之一·序·新丰吕氏宗谱序》)

亲近是指由于拉近情感距离而产生的情感体验。例(1)在最初提到宋璟时称之为“旧相广平公宋”,然后二度称“公”,最后称“我公”。“我公”的表达目的是拉近同被称呼者的距离,表明对被称呼者亲近的态度。吕怀(号巾石)是湛若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弟子,例(2)中湛若水用“吾巾石学士”表明与之亲近的态度。

除了“我”、“吾”这种表示亲近态度的专门用语,也可以用某些名号的特殊用法表示亲近态度。例如:

(3)太原春谷子潘子子抑既致少参政,得专旧学,振起斯文,体认天理于勿忘勿助之间,甘泉子之所讲闻者。(《甘泉先生续编大全·卷之五·记·太原甘泉书院记》)

(4)青萝诗云:“同德之磋,如气之和。同心之涵,如露之甘。”(《广东新语·卷一·天语》)

潘高,字子抑,号春谷,是湛若水的私淑弟子。字原本是同辈人之间的称呼。例(3)中湛若水称呼后辈的字“子抑”拉近了同潘高的情感距离,表达了亲近的态度。按照古礼,别号一般用于自称。例(4)中屈大均用王渐逵的别号“青萝”称呼之,以拉近彼此间的情感距离,也表达了亲近的情感色彩。

然而,名号除了表达通常研究者说到的亲近之外,还可以表达人们敬重和鄙薄、谦卑和戏谑的态度。

表示敬重时,可以使用表示敬重的字眼,也可以用表示敬重的名号。例如:

(5)维兹癸卯,维仲之秋,我郡尊大夫西村胡公三载考绩,讫试即行矣。(《甘泉先生续编大全·卷之一·序·送太守胡西村考绩之京序》)

(6)太史郑珠江先生尝言:少时读书乏纸笔,时拾人门首丧贴,抄草时艺。(罗天尺《五山志林·卷二·识今》)

例(5)湛若水尊称帮助过自己的父母官——广州知府胡凤为“我郡尊大夫西村胡公”。其中出现的“尊”字,表达了对胡风的尊敬。在例(6)中,罗天尺为郑际泰的晚辈,其师为郑际泰的友人。在称呼郑际泰时,罗天尺因其参与编纂《大清一统志》,而称其为“太史”,最后又不忘称其为“先生”。“先生”是后学对前辈的称呼,罗天尺用这样的名号称呼郑际泰,当然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崇敬之情。

表示鄙薄的名号,例如:

(7)会城中故有二湖,其一日西湖,亦日仙湖,在古瓮城西,伪南汉刘龑之所凿也。(《广东新语·卷四·水语》)

(8)四年,刘思源等既死,陈道祥内不自安。特进邓伸遗之《汉纪》,道祥问其故,伸日:“憨獠,此书有诛韩信、醢彭越事,宜审读之。”(吴兰修《南汉纪·卷四·中宗纪》)

屈大均对地方分裂政权持否定态度,对于南汉首脑刘奠,例(7)在名号中用“伪”表示鄙薄,以斥其非。例(8)邓伸称呼陈道祥为“憨獠”,同样表明了鄙薄的态度。

表示谦卑的,例如:

(9)回觐雪关,关问曰:“子曾见什么人来?”师曰:“某甲不见一人。”关曰:“眼何太高?”师曰:“和尚莫污人好。”关曰:“还见老僧么?”师曰:“若见和尚,何异诸方?”关日:“老僧今日欺汝不得也。”师曰:“争敢冤屈和尚?”关曰:“三十棒自领出去。”(《鼎湖山志·卷三·第二代在掺和尚传》)

雪关和尚在同在犙和尚谈话时,一再谦称自己为“老僧”。

《杨氏宗谱·诰封武德骑尉松峰府君墓志铭》的落款为“邑廪生姻愚再晚吴鐄撰、邑廪生愚再晚郭铭鼎书”,包含谦称“愚再晚”,属晚两辈之人的谦称。

表示戏谑的,例如:

(10)碑藓犹涵周子泽,涧松仍有老包风。岁寒共约吾三友,要把清规踵二翁。(《肇庆府志·卷二十一·金石》“苏良诗”条)

(11)淳熙中,有逍遥子为荼庵诗:“活水仍将活火煎,茶经妙处莫虚传。陆颠所在闲题品,未试罗浮第一泉”。(《广东新语·卷十四·食语》)

苏良在诗中,敬称朱敦儒为“周子”,谑称包拯为“老包”。潘阆是宋初著名隐士,别号逍遥子。他盛赞陆羽的茶艺,又不忘谑称其为“陆颠”。

相对于亲近、敬重,谦称、谑称和表示戏谑、鄙薄的词语只是零星使用,还不具有体系性,所以下文只谈“敬称”和“蔑称”、敬重和亲近这几种感情色彩的名号,尤其要谈谈名号中敬重态度的表达。《礼记·曲礼上》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礼的要求,表现在称谓名号上,就是表达敬重的感情色彩,从古至今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很值得探讨。

二、传统名号感情态度的对应关系

传统名号中的“敬称”和“蔑称”、各种传统名号传达的感情色彩并不在一个层面上,彼此的对应关系也不一样。

(一)敬称、蔑称的对立

传统上根据表示情感的态度,把称谓分成“敬称”和“谦称”。这种分类的方法有误,因为敬称是称别人,谦称是称自己,针对的对象完全不同。所以吉常宏( 2001)在把“敬称”和“谦称”作为一大类相对提出后,也注意到其间的区别,“谦称是对自己以及和自己有关者的一种谦卑的称呼。敬称是对对方以及和对方有关者的一种表示尊敬的称呼。”

对于这一点,李明洁(1997)说得更清楚。她认为:“依据所表达的感情的不同,可以将称呼语分为:表敬意的尊称,如‘老先生’;表轻蔑的蔑称,如‘猪佬’;表亲呢的呢称,如‘亲爱的’;表一般性感情的平称,如称对方姓名等等。”把“尊称”和“蔑称”对应起来,所针对的对象一致,是妥当的做法。

所以在给称谓分类时,首先要确定称呼的对象是称呼叙述者自己,还是称呼别人。我们认为,在同是称呼别人的情况下,根据表示敬重的态度,可以把称谓分成“敬称”和“蔑称”。“敬称”又叫“尊称”,是用来表示对别人敬重态度的称谓。“蔑称”又叫“鄙称”,是用来表示对别人鄙薄态度的称谓。

在传统名号的结构中,既可能出现敬称或表示敬重的词语(下文简化为“敬称”),又可能出现蔑称或表示鄙薄的词语(下文简化为“蔑称”)。但一个名号中出现敬称,就不会再出现蔑称,反之亦然,所以“敬称”和“蔑称”在名号中呈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

出现敬称的用例:

(1)陈岩野先生邦彦应童子试,题为《幼而不逊弟长而无述焉》。(颜嵩年《粤台杂记·卷二》)

(2)乙丑乃商诸太守珠君秋山。(《肇庆府志·卷首·夏修恕序》)

上面几例中,作为后辈的颜嵩年、作为后任的夏修恕分别用敬称“先生”、“君”来称呼陈邦彦和珠尔杭阿。

出现蔑称的用例:

(3)黄盗名萧养,初为盗下狱,卧榻枯竹生花,诸囚以为祥也。(《广东新语·卷七·人语》)

(4)(皇祜)六年四月诏岭南官,死于侬贼而起家流落未能自归者所在给食护送还乡。(《广东通志·卷一百八十五·前事略五》引《宋史·仁宗纪》)

例(3)称黄萧养为“盗”,例(4)称农智高为“贼”,都表明了著作者对他们的鄙薄态度。

在例(1)到例(4)中,名号中出现敬称的,就不会出现蔑称,反之亦然。道理很简单,敬称、蔑称在语义上相互矛盾,互不相容。

(二)敬重、亲近成分的互补

在名号结构中,既有表示敬重的成分,又有表示亲近的成分。称呼谥号、官名、敬称、地望等表示敬重,称表字、别号表示亲近。不同于敬称、蔑称的互不相容,在一个名号结构中,可以同时出现表示敬重和表示亲近的成分。然而二者又是互相抵消的,敬重值增加,亲近值会相应减少;反之亦然。所以敬重和亲近是此消彼长的互补关系。

(5)翟一东先生宗鲁,初为诸生,以博罗延庆寺逼近泮宫,上书督学魏公校日:“凤鸱不并树而栖,兰棘不同林而植。”(《广东新语·卷九·事语》)

(6)嘉靖间,三寺既毁,于是泰泉黄公以景泰为泰泉书院,铁桥黄公以月溪为铁桥精舍,甘泉湛公以白云为甘泉书院。(《广东新语·卷十四·宫语》)

翟宗鲁,字一东。屈大均对之赞誉有加。例(5)在称呼他时,称呼其字当然是表示亲近,但同时又称之为“先生”,是表示敬重。泰泉、甘泉是黄佐、湛若水的别号,铁桥是黄瑜主持的书院——“铁桥精舍”的简称,相当于黄瑜的斋号。例(6)用这样的名号称呼前辈,亲近是亲近了,但可能觉得过于轻佻,所以后面又称呼敬称“黄公”、“湛公”,可以中和一下。在这些名号组合中同时出现别号和敬称“公”,虽然同时表达了亲近与敬重,但彼此也会消解亲近与敬重的程度。

三、影响感情表达的因素

(一)时代因素

感情的表达跟人物的时代有一定关系。对时代相隔较远的历史人物通常不持立场,往往按照历史沿袭下来的名号称呼之。例如:

(1)(赵)佗自称南越武王,已而又称武帝。生而自谥为武,此蛮夷大长之陋,盖始于秦政也。当是时,梅鋗与无诸摇,皆起兵从楚灭秦,又从汉灭楚,有大功劳,不愧为勾践之子孙。(《广东新语·卷三·地语》)

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的政治态度非常鲜明:赞成统一,反对分裂。但无论对他赞同的梅鋗,还是他不赞同的赵佗,都是顺从历史沿袭下来的习惯,直呼其名,不涉及到感情的表达。这是一般情况。然而有时对历史人物也表现出明确的情感态度。例如:

(2)(孙)权乃国贼,与昭烈力争交州,而燮兄弟乃助权为逆,岂诚识春秋之义也者?燮卒,而其子徽乃据交州,为吕岱所破,惜乎见之晚矣。后主建兴十三年,有廖式者,起兵苍梧,以应诸葛丞相,诸郡应之,此真汉之义士也,燮视之宁无愧于心乎哉?(《广东新语·卷七·人语》)

在例(2)中,屈大均用谥号“昭烈”称呼正统代表的帝王刘备,用官号“诸葛丞相”称呼正统代表的臣子诸葛亮;而对非正统的帝王孙权和臣子士燮、士徽则一律直呼其名,其情感态度非常鲜明。

而称呼近世或当代人物的态度则表现出比较浓重的情感色彩,更能反映叙事人的好恶。所以称近世人的大名,一定是表示不尊重。

(3)始(朱)宸濠未反时,凡有馈,皆有记籍。濠诛后,阅籍,惟厚斋梁公、晋溪王公无受馈。(罗天尺《五山志林·卷五·阐幽》)

在例(3)中,对皇族身份的反叛者朱宸濠直呼其名,奉公守法的大臣梁储、王琼则用敬称“公”称呼之。

(二)社会因素

中国传统社会有自己的一套价值系统,相对地也形成一套存在情感表达差异的名号系列。各种社会因素都可以促使名号在感情态度上表现出自己的差异。

1.等级制度的影响

不同的名号表示不同的尊崇程度,等级差别很大程度上是由名号固定下来的。这方面古代文献有明确记载。

(4)有谥称谥不称官,以朝廷之易名为尊也。无谥乃称官,官以其代之官,以一王之制,不可乱也。官又以所赠之官,荣君恤也。无官则称处士,重高节也。非处士则或称生员、贡、监生,以其尝欲求仕也。或称举人、进士,以其将出而仕者也。(《广东新语·卷十一·文语》)

在名号的使用过程中,也遵循了这个规范。例如在谥号和官名的使用上就体现出重谥号、轻官名的特点。对有谥号的人物,首选谥号,例如称方献夫为“方文襄”(《广东新语·卷一·天语》)(按:本段其他用例都出自《广东新语》,所以只列卷号和卷名),称湛若水为“湛文简”(《卷二·地语》)。没有谥号的称官号,例如称邓廷瓒为“邓制府”(《卷九·事语》),称孙黄为“孙典籍”(《卷九·山语》)。谥号要缀于姓氏后,而且往往同表最高敬重级别的“公”并列在一起,例如称梁储为“梁文康公”(《卷七·人语》)。而官名则既可以缀于名字前面,例如称吴兴祚为“两广总制吴公”(《卷四·水语》);又可以缀于名字后,例如称郭棐为“郭光禄”(《卷四·水语》)。这种排列方式说明,谥号表示的尊崇程度要高于官位。理由可见下文。

2.尊老传统的影响

中国社会有尊老的传统和习俗,在名号前面加修饰限定成分“老”通常表示敬重。例如:

(5)大事未办,如鼎湖,谒云顶栖老和尚求受具足戒。(《鼎湖山志·卷三·第六代主持圆捷机和尚塔志铭》)

(6)此月二十四日,都宪老大人命使降临衡茅,谕令某即日起程赴京。(《陈白沙集·卷一·书简·与朱都宪》)

称栖壑和尚为“云顶栖老和尚”,称朱英为“都宪老大人”,名号里面都包含一个“老”字,表达了对被称呼者很高的崇敬。

(7)姻友梁采山云:不偕先生尝受外省金姓者寄金三百,廿年不来取。不翁老而贫,且丧子,朝夕几不给。(罗天尺《五山志林·卷二·识今》)

(8)竭力营建老人全身之塔于鼎湖山栖师翁塔下。”(《鼎湖山志·卷三·第五代空石意和尚塔志铭》)

北田五子的何绛表字“不谐”,梁泽先尊称其为“不偕先生”,后又改称有年龄标记的“不翁”。栖壑和尚是鼎湖山庆云寺的开山祖师,碑文作者张德桂称之为“鼎湖山栖师翁”。这些名号中都包含了指称老年男子的“翁”字,表示了对这些广东先辈的敬爱。

3.地望观念的影响

中国人很重视地望,所以地望也可能代替姓名表示尊敬,例如:

(9)吾乡理学,自唐赵德先生始,昌黎称其能知先王之道,论说亟排异端而宗孔氏者也。(《广东新语·卷十·学语》)

(10)茅君新会茅笔,以白沙所居圭峰,其茅多生石上,色白而劲。以茅心束缚为笔,作字多朴野之致。白沙尝称为茅君,故令人仿之。(李调元《南越笔记·卷六》)

用地望称呼可能是出于避讳的需要,需要避讳的人物往往是非常受敬重的。韩愈祖籍河北昌黎,所以例(9)用“昌黎”称呼文坛巨匠韩愈,表示对他的尊敬。因为陈献章是在新会白沙里形成自己风格的,所以例(10)用其成名之地来尊称这位岭南书法大家。

(三)语言因素

在表示敬重、亲近这些不同感情时,名号成分、成分位置、名号的数目都会影响到感情的表达。

1.名号感情表达的成分

文献当中出现的名号,直接称呼姓名的比较少见,组合型的名号反而比较多见。在名号结构中出现的“先生、夫子、公、君、子、前辈、使君、府君、高士、丈人、丈、翁、和尚、大师、法师、祖师、师”等都是表示敬重的专用词语。区别在于“先生、夫子”侧重指师长,“公”侧重指官长,“君”侧重指同道,“子”侧重指先贤,“前辈、丈人、丈、翁”主要是对长辈的敬称,“使君、府君”是对知府、知州的敬称,“和尚、大师、法师、祖师、师”都是对宗教人士的敬称,“高士”是对隐士的敬称。有关用法在前文出现过的就不重复举例了。下面再补充一些其他的用例。

(11)得夏森圃前辈续修新志,则属稿未成,犹待增辑。(《肇庆府志·卷首·许乃济序》)

(12)墓前隙地未有拜亭,丙子五月,州刺史王士瀚使君捐俸,邀孝廉温颐建造。(清梁帝拔《重修妆楼戏台围墙牌坊龙母墓碑记》)

(13)羊额乡何丈谦长,号宗劬。(罗天尺《五山志林·卷八·志怪》)

(14)于是憨山大师得数颗焉,予先师栖和尚又得四颗于憨山之门人。(《鼎湖山志·卷七·鼎湖山庆云寺铁浮屠碑记》)

2.结构位置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在中国的传统名号制度中,姓氏是最基本的称谓,在情感基调上也是比较中性的。在名号结构中,以姓氏为基准,各种名号成分在其中所处位置有在前、在后的不同,有能出现、不能出现的差异。

在名号结构中,敬称是优势成分。名号结构中出现的敬称成分一般都会后置,而不会前置,后位可以说是敬称的正位。所以如果同时出现敬称和职名,那么敬称一定会后置,而把弱势的职名前置。例如:

(15)越二年乙酉许青士观察继至。又:书成,会青士观察移节高凉。(《肇庆府志·卷首·夏修恕序》)

(16)迩者观察夏森圃先生创于前,许青士先生继于后,其书犁然可观。(《肇庆府志·卷首·李泰交序》)

比较例(15)同例(16),我们发现,在前一例中,在没出现敬称“先生”时,可以把官名“观察”放到名字后。但当敬称“先生”在后面出现时,“观察”就移至名字前面用来指明人物的官位身份。

如果名号结构中出现了表示职名的成分,那么这个成分既可以前置,又可以后置,但出现在不同位置表达的意义不同。职名的基本功能是表明被称呼者的身份,但当把职名像敬称一样后置时,这些职名就在功能上取得了位置赋予的敬称作用,可以用来表示敬重的态度。中国传统社会是官本位社会,士大夫具有崇高的地位,所以用职名表示敬重也非常容易理解。出现在姓氏前的职名由于不受敬称的影响,所以可以保持纯粹指示身份的功能。例如:

(17)山北有一奇石,书“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字。御史徐瑁恶之,命削去,改书“宋丞相陆秀夫死于此”九字。(《广东新语·卷二·地语》)

(18)宋末陆丞相、张太傅,以为天险可据,奉幼帝居之。(《广东新语·卷二·地语》)

例(17)、(18)在称呼陆秀夫时都用到职名“丞相”,一个前置,一个后置。只是前置侧重于表明身份,后置侧重于表示敬重态度。

以上分析说明,名号结构的不同位置,在表达感情时起到的作用不同,所体现的意义也不相同,前置的成分侧重表示对象的身份,后置侧重表示情感态度。

3.根据名号的多寡看受尊敬的程度

在某些人物那里使用的名号样式会比较多,在另外一些人物那里则会比较少。占有的名号越多,受到敬重的程度越高,反之越低。所以根据称呼名号样式的多少可以判断被称呼者的受敬重程度。以我们查阅的广东历史文献为限,我们从名号的量上比较了两对人物:惠能和葛洪,苏轼和韩愈。我们发现,名号样式的多寡很能说明他们被敬重和亲近的程度。

在释道仙中,惠能的名号最多,有六祖能禅师、佛氏第六祖、六祖大师、六祖、卢祖、大鉴禅师、大鉴、曹溪第六祖能公、曹溪六祖、曹溪老卢、曹溪、惠能大师、惠能和尚、能大师、惠、卢居士等16个名号。在这些名号中,带“祖”字的有7个,这无疑重在肯定惠能在禅宗世系中的重要地位,例如:

(19)吾粤自卢祖传法,而后分布门庭,阐扬宗旨。(《鼎湖山志·卷三·湛慈和尚传》) 带“曹溪”字样的有4个,应该属于对禅宗发祥地的纪念,例如:

(20)昔曹溪六祖得心要于黄梅,言旋乔木之邦。(《广东通志·卷二零七·金石略九宋三·开元寺重塑佛像记》)

包括惠能姓名及缩写的有9个,应该主要是对惠能本人人格或其俗家家世的崇敬,例如:

(21)岭南之山,惟韶州最秀,故卢居士驻锡焉。(明王临亨《粤剑编·卷之一》) 有一例谑称惠能为“老卢”,显示了禅宗狂放不拘的家风,用例如下:

(22)曹溪老卢亲传黄梅衣钵,必得柳宗元、刘禹锡润饰之,其道益尊。(《广东通志·卷二零十一·金石略十三宋七·韶州光运寺寂通证誓大师碑》)

称葛洪的名号我们找到葛洪、稚川(葛洪的字)、葛稚川、葛真人、葛仙、葛先生6个。例如:

(23)相传葛真人上升,留二丹粒,以与其隶黄野及哑虎食。(《广东新语·卷六·禽语》)

(24)谁问稚川何处在,俨然金灶列壶中。(《广东通志·卷二十·金石略十宋四·留题碧落洞》)

两相比较,在惠能和葛洪之间,惠能大师当然更受敬重。

我们再来比较两个不同时代的文人韩愈和苏轼。韩愈是唐代人,苏轼是宋代人,两个人都在广东居住、为官,对广东产生了很大影响,受到广东人普遍的敬仰。但二人在受敬重和亲近的程度上并不相同,这在名号数量上有突出的展现。

称苏轼为苏轼、子瞻、苏子瞻、苏学士、苏子、苏文忠公、文忠、东坡居士、东坡先生、苏东坡、东坡、东坡苏公、坡公、坡仙、坡、玉局散吏苏轼、故翰林苏公、苏公、苏长公、长公、端明苏公、苏等,达22个之多。在22个名号中,有1个用于自称,例如“玉局散吏苏轼”;有3个既用于自称,也用于他称,例如“东坡居士”、“东坡”、“苏子”;其他19个都用于他称。

用于自称的,例如:

(25)考《东坡集·九成台铭》云:“韶阳太守狄成新作九成台,玉局散吏苏轼为之铭。”(《广东通志·卷二零九·金石略十一宋五》引《粤东金石略》“篆书九成台三字”条)

既用于自称也用于他称的,例如:

(26)灵峰山上宝陁院,白发东坡又到来。前世德云今我是,依稀犹记妙高台。(《广东通志·卷二零九·金石略十一宋五》“端明苏公留题”条)

(27)昔有白鹤观,东坡寓此,有诗云:“为报先生春睡足,道人轻敲五更钟。”传至京师,章惇笑日:“苏子尚尔快活耶?”(李调元《南粤笔记·卷四》)

同样是“东坡”,例(26)是苏轼自称,例(27)是李调元称呼前辈。

用于他称的,例如:

(28)南日鹿马,日钵盂。北为读书冈,上有宝陀院,超然、妙高二台,苏学士遗迹存焉。(《广东新语·卷三·山语》)

称韩愈有韩愈、韩文公、文公、韩公、韩退之、退之、韩昌黎(自称)、唐昌黎公、昌黎韩愈、昌黎、韩、愈、韩子等12种名号。除“韩昌黎”为自称,其他都是他称。例如:

(29)南人纪其所修泷水,即韩文公所谓乐昌泷是也。(《广东通志·卷二零八·金石略十宋四·十贤赞并后序》)

浅谈传统文化在古典园林中的表达 篇7

1.1 园林中“周礼”之制

众所周知, 中国自古是一个崇尚礼制的国家。其建筑体系深受“周礼”和儒家思想的影响, 空间布局尤以轴线对称见长。在古代都城的规划中, 都以主宫殿位于中轴线上, 以宫殿为主体, 次要建筑位于两侧, 左右对称布局, “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等, 如唐大都与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布局。简言之, 中国古代建筑始终是以现世的君权为核心的, 渗透着中国人的伦理观念。而中国的园林建筑之意匠却恰恰相反, 空间布局淡化甚至完全放弃了严谨规整的形式, 伦理象征或多或少地被冲淡甚至完全消失, 建筑布局获得最大的自由度。在重知知礼的古代封建社会思想背景下灵活自由的园林建筑何以产生。曾有人对园林建筑做过这样的理解:“人类建筑, 有两个目的:其一为生活所必需, 其一为娱乐所主动。就我国历史而言, 其因形式而分类者, 如平屋, 乃生活所必须也;如苑囿园林, 乃娱乐之设备也。……中国文化, 至周代八百年间而极盛, 人为之势力, 向各方面发展, 大之如政治学问, 小之至衣服器具, 莫不由含混而分明, 由杂乱而齐整。而生息于此世界者, 长久缚束于规矩准绳之内, 积久亦遂生厌, 故春秋战国之际, 老庄之学说, 已有菲薄人为返求自然之势, 人之居处, 由宫室而变化至于园林, 亦即人为之极转而求安慰与自然也。”

1.2 古典园林中的儒道博弈

园林建筑与文化一样是基于两种不同的目的而分别发展起来, 园林建筑兴起的思想基础在于摆脱一般建筑的“规则准绳”的“束缚”。大体上说, 这是符合中国园林建筑发展实际的一种分析, 在总的发展过程中, 愈是历史的后期, 园林建筑愈发得到充分的发展, 甚至可以这样说, 建筑技术和艺术的注意力已经转注到园林建筑方面去。所谓“宫室务严整, 园林务萧散”, 可以说是很好的阐释了中国古典建筑意匠的这种玄妙的二重性。建筑形式只是一个外在表象, 而其深层次的原因则要追溯到建筑所产生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背景。对中国古典建筑深有研究的英国建筑师安德鲁·博伊德 (Andrew Boyd) 对中国的园林建筑就有过这样的描述和分析:“在一座中国房屋中, 花园以及人工景色是基于与所有建筑根本不相同的原则。我们曾经指出过中国的思想受到儒家和道家的双重影响。这种相反的二重性清楚地表现在中国房屋和中国花园, 以及它们的扩大, 城市和园林之间互相对立、互为补充的关系上。”当然, 将中国的园林建筑简单地归结为一种道家意识的反映是并不全面的, 中国园林同时还受到古人自然崇拜的影响。

2 园林法则的自然崇拜

中国自古崇尚自然。先民们早就注意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统一。《周易·乾卦》:“夫大人者, 与天地合共德, 与日月合共明, 与四时和共序, 与鬼神合共吉凶。先天而天弗违, 后天而奉天时。”儒家崇尚“天人合一”, 道家推崇“自然无为”, 天也, 自然也。不论是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 (《孟子·尽心》) , 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 都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 从而形成一种主观力量。受此思想的影响, 人们在创造自己的建筑空间环境时便自觉地将自然环境引入其中, 尤其在修建园林建筑时, 通过借景、对景、引水成渠、叠石造山等手法或人工创造出模拟的自然环境, 或直接引进自然环境来丰富建筑空间。所谓“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是也。简而言之, 中国园林建筑之意匠凝聚着中国人的美学观念和思想感情, 它根据绘画和文学的艺术意念来追求和创造美的世界, 或者说它是“凝固了的中国绘画和文学, 浓缩了的中国文化和思想”。

2.1 空间布局效法自然

从空间布局上说, 在秦汉时期以反映自然天地为原则, 在魏晋以及魏晋以前, 则以与自然景观和其他园景相融合为主流, 而且, 园林建筑物在色彩的选用上也崇尚自然。在园林建筑的建造手法上, 中国园林讲究“巧于因借, 精在体宜”, 重视成景和得景的精微推求, 以组织丰富的观赏画面。同时, 还模拟自然山水, 创造出叠山理水的特殊技艺。中国园林叠山技术从模仿自然山体外形, 到模仿自然山林细节, 最后到传达自然山峰精神的历史转变, 展示了园林叠水对自然的追求;园林理水, 在水的布局——集中和分散, 水体形态——静和动, 两方面对自然水体都有借鉴;园林花木, 无论是采用点植还是丛植的形式, 一般都不追求整齐、对称、规则。中国自古都是含蓄内敛的, 中国的园林建筑也不例外。古代的园林建筑专家们不喜欢“一览无余”, 而追求“曲径通幽”, 崇尚一种自然的意境。正如梁思成先生说的:中国的任何一处建筑, 都像一幅中国的手卷画, 手卷画必须一段段地逐渐展开过去, 不可能同时全部看到。概括说来, 当如沈复所说的:“大中见小, 小中见大, 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 或藏或露, 或浅或深, 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也” (引自《浮生六记》) 。

2.2 意境表达贴近自然

中国的园林建筑重视其自然美和意境美的表达。中国园林抒情写意的艺术个性, 赋予园林单体建筑以丰富的文化内涵, 显得意境隽永, 展示了一种理想美的人生境界。意境美往往是通过文学命名来突出的, 如苏州藕园主体建筑名“城曲草堂”, 取唐李贺《石城晓》诗“女牛渡天河, 柳烟满城曲”之意, 以抒写园主夫妇不羡慕城中华堂锦幄, 而甘愿在城弯草堂白屋过清苦生活的美好感情;园中“听橹楼”和“魁星阁”是由阁道灯通的两座小楼, 一楼一阁, 互相依偎, 恰似一对佳偶, 与“藕”合意。中国古代的匠人在营建园林建筑时特别重视其与自然山水甚至与绘画书法的联系, 中国园林“以景写情”, 正是中国绘画“以形写神”的画理用于中国园林的反映, 而“有真为假、作假成真”的造园之理意即画理贵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语了。

摘要:从园林中的文化崇尚和园林法则的自然崇拜两个角度入手, 探讨了传统文化在我国古典园林中的表达, 结合封建社会“周礼”之制和儒道思想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成因, 并就古典园林空间布局和意境两方面对自然的效仿作了介绍, 以期指导当代园林设计。

关键词:古典园林,自然崇拜,空间布局,意境

参考文献

[1]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D].天津:天津大学, 2008.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3]宗白华.中国园林建筑所表现的美学思想[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79.

传统文化表达 篇8

1、何为中国传统文化

首先,在探究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之前,必须了解文化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传统文化是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的。具体到我国的情况,传统文化指的是我国千百年来逐步形成的基于华夏文明的文化和价值观。我们的传统文化可以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来形容,这是因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的积累和沉淀极为深厚,也是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最重要的精神财富。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文明进程的结合,是一个广泛、深刻的概念。

可见,传统文化是具备情感属性的,这种情感来源于创造传统文化的先人们,来源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千百年的深厚积淀。也因此,传统文化应用于现代室内设计,是一种文化情感的传递和表达,这就是情感化室内设计的特色。

2、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内容及影响力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国的传统文明具备强大的影响力,在现代设计中有着广泛而深远的运用,取得了很不错的实际效果。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之所以能够在现代设计中取得大范围、大幅度的应用,归根结底是因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在数千年的历史传承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而且历久弥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是多元化和广泛的,也是十分繁杂的。如,传统的书法、绘画、戏曲、文学、雕塑、剪纸、纹饰、民族服饰、中医学、木偶等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要素。这些要素在各行各业中至今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力,也是现代室内设计中可以利用的重要要素。

所以,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设计元素,都包含着传统文化的“深情厚谊”,都可以在室内设计中发挥作用。这种基于情感表达与挥洒的传统文化元素,是现代室内设计所需要的,也是设计师必须重视的。

二、室内设计情感表达中传统文化的体现与运用

1、传统文化理念的表达与运用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源远流长,深厚的文化根基代表不同的中国文化精神,每一个传统元素都有自己特定的代表含义,起到传递信息和作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古代儒家、道家、释家的影响,不仅体现出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同时追求天一合一的自然境界。这三家互相补充的同时又互相交融,体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反应在艺术形式上主要表现为文化理念:含蓄、博大精深、内敛等气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体现出中国人独特的内在涵养和品行价值观等,而应用于室内设计则可以传递出特定的情感。

客厅的中式设计根据弧形的不同发生巧妙的变化,在设计中利用中式的长桌作为房间的隔断,厚重的中式长桌与淡雅的现代沙发形成明显的色彩对比,让入口的视觉范围不会直接延伸到内部,而是将视线吸引到中式长桌附近,起到一定的隔断效果。同时电视背景墙与窗户的设计均采用了中式的红木和窗棂雕花设计风格,透过雕花的窗棂可以与外界的自然美景遥相呼应,同时自然采光效果极好。

传统中式茶几的方桌的添加,给整个客厅营造出一种淡雅、朴素的氛围。简洁的中式家具与洁白的墙面留白都让空间具有更大的弹性。大理石地砖的铺设又给整个客厅带来一股清新的现代时尚风。因此整个客厅的设计风格不仅具有中式的典雅,更富有时尚的现代韵味。中国有依据俗话叫“万变不离其宗”。对于新时期的室内设计行业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任何一种设计风格必然有其生存和以来的文化背景,通过文化背景的渲染和烘托来表达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追求,同时传递出特定的文化理念与情感。

2、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和应用

传统文化应用于现代室内设计,借此传递出多元化的情感和理念,很重要的一个抓手就是传统文化的各类元素。如,中国传统的设计元素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装饰纹样及花样”,比如卷草纹、牡丹纹等。毫无疑问,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运用这些传统的纹样,不仅造型、图案十分精美,而且设计、组合的形式多种多样,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

再如,传统文化在陈设中的体现,一方面是陈设物品和家具本身具备传统文化的特点,比如红木家具、黄花梨等;另一方面,陈设的摆放、布置符合传统要求。这是因为陈设的选择要契合室内的环境、“气候”与气场,要能够展现出足够的室内气氛,带给人协调一致的感觉。这种协调一致,指的往往是陈设与室内空间气质的一致,是室内景观和环境的有机融汇。此外,室内陈设必须有完整、统一的布设,要符合室内空间规划和造型的特征要求,突出室内设计的质感和功能性。这样一来,陈设中才能更好的彰显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理念,带给人们更优质的体验和感受,这就是一种情感的有效表达。

在某家居空间的餐厅大门设计中,在餐厅门的设计上,设计师选用了中式代表元素镂空拱门。采用镂空拱门设计在功能性上使餐厅成为独立空间的同时,又能有效的与走廊和客厅融为一个整体。审美需求上使餐厅视觉开阔、通透性增强,同时又能使餐厅与卧室相互借景。镂空拱门是传统中式门和隔断的沿用创新,既具有门的功能性,又具有隔断的美观性。此外,丰富多彩的设计材料是设计工作的“主料”,也是“设计大餐”必不可少的要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我国传统的设计材料体现的极为明显,如我们都知道的景泰蓝、东阳特色木雕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以此为线索,很多的中国传统特色的设计材料被大量应用于现代设计,很好的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及手工艺技术,也让世界更加深刻的任何和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文明,这也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表达方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应用于室内设计,能够带来极为深远的传承价值,也可以带来综合效益。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提升人们物质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提升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素养。在纷乱的世界设计思潮涌入国内后,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在此时代大背景下,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室内设计在未来依然会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同时为传递出积极向上、和谐美好的情感与理念,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追求。

参考文献

[1]刘飞.探讨传统文化对室内设计的影响[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2(07)

[2]丁晗.传统文化与反传统文化——关于室内设计发展的一点思考[J].美术大观.2012(04)

传统文化表达 篇9

如何在现代建筑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 如何做出有中国味的建筑来, 是每一位有文化责任感的中国建筑师始终自觉承担的历史使命。从贝聿铭、程泰宁等老一辈建筑学人到王澍、李兴刚、祝晓峰等中青年建筑中坚;从坡屋顶、四合院到传统建筑符号、传统建材等, 都是建筑师们长期以来苦苦探索的方向。2012年, 当王澍凭借其宁波历史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宁波美术馆等建筑, 摘取了普利兹克奖时, 标志着中国建筑师对建筑的发展所做的贡献得到了世界认可, 标志着创作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建筑有了一个新的思路。王澍打开了一道希望之门, 虽然才刚刚开启, 却让我们看到前行的方向——中国文人建筑的现代表达。

一、文人建筑

“广义而言, 文人建筑是指体现了文人审美的建筑……而这种建筑最集中的代表无疑当属文人园林。”1文人园林通常指中国古典园林, 尤其是指江南私家园林。由于园林的主人多是士大夫知识分子, 他们当中不少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或书画家。园林的营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思想、情感、艺术修养与价值取向。体现在造园的原则上便是“源于自然, 师法自然”“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2。在园林中叠山理水正是文人们寄情山水、雅好自然的审美情趣的最好表达。山水文化成了文人园林不可或缺的设计要素。也可以说, 中国古典文人园林的精髓就在于传统山水文化的建筑性表达。

二、传统山水文化

山水文化, 是指以山水为素材而创造出来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是以山水为表现对象而形成的各类文化形态与文化现象。其主要特征是寄情山水, 借山水抒情。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山水崇拜、山水哲学、山水美学等山水观以及山水画、山水文学、山水园林等艺术形式。所谓“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是儒家的“比德说”;“上善若水”是道家的处世学;“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是哲人对生命短暂命运不定的慨叹;“我心素已闲, 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 垂钓将已矣。”3表达了诗人的避世归隐之心;《富春山居图》描绘的是画家心中的理想家园。而堆山叠石庭院理水, 置天地自然于一园, 则表达了文人们一种意象山水的审美情趣。

古典文人园林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山水文化是中国古典文人园林独具的文化特质和精华所在。因此, 在现代建筑中表达出传统山水文化或将是形成有中国特色建筑的一条门径。传统山水文化的现代表达, 也就成了当代尤其是近年建筑界新的探索。

三、当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山水文化现代表达的基本思路与操作

中国传统文化从某种角度说是一种含蓄内敛、比赋会意的文化, 讲究的是委婉而非直白。中国山水文化正是这种文化特质的典型代表。比如中国山水画并不讲究形之真与实, 而在乎神之意与韵。这是与追求写实求真的西方风景画的本质区别, 也是中国画之于世界绘画中独树一帜的根源。又比如中国古典园林中, 山不过是叠石而成的“假山”, 咫尺之间却“千峦环翠, 万壑流青。”2, 讲究的就是个“意”。

但长期以来, 中国建筑师在表达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特色时, 却往往是采用生硬地照搬、模仿或简化移植古建筑之形。这种取其形而弃其本的摹形设计思路, 背离了中国文化的根本与灵魂, 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 在建筑设计中用现代建筑语言会意地表达传统文化是一种可取的创作思路。即表达的基本思路是“会意”, 其操作方法是“语言转换”。

四、当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山水文化现代表达的操作形式——设计手法

建筑毕竟不是绘画与文字, 而是实体艺术, 是建造空间、塑造环境, 必须供人们使用;今天也不同于古代, 且不说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就是可取之石材也几近枯竭。传统的叠山理水技艺千百年来已经被匠人们发挥到了极致。白石老人的“似我者死”同样适用于建筑设计之中。因此, 取其意而不泥其形才是传统山水文化在当代建筑中表达的要诀。具体到设计手法上, 即以什么样的建筑设计语言——操作形式 (设计手法) ——来表达山水文化, 则是建筑师需要不懈探索的。

笔者通过对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程泰宁的“浙江美术馆”、王澍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专家接待中心”、李兴刚的“绩溪博物馆”、祝晓峰的“华鑫中心”等建筑的解读, 发现在这些可称为当代中国文人建筑中, 对于传统山水文化有着相类的现代表达, 其主要的设计手法有以下几种。

(一) 筑画

建筑不仅是其他视觉艺术的载体, 其本身也是视觉艺术形式之一。将山水画融入——而不是置于——建筑中, 是表达山水文化的一种。考察苏州博物馆与绩溪博物馆, 筑画便是其共通的设计手法。即以建筑语言包括材料、技术、形态构成等方式在建筑空间中——通常在庭院中——筑造出抽象的立体“山水画”。笔者称之为“筑画”。

在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中, “以壁为纸, 以石为绘”4, 将紧邻的拙政园白色围墙与片石、水院、曲桥、树等以形态构成的手法巧妙地组合在一起, 筑成了一幅立体构成化的现代“山水画”, 也可以说是以山水画为创意源的立体构成作品。别开生面, 成为该建筑的点睛之笔, “是贝先生对中国建筑发展的一种尝试”4。

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李兴刚设计的绩溪博物馆。同样因借了场地中的现状物——树——以及建筑外墙, 同样运用形态构成手法, 在“主入口庭院的视觉焦点上, 是一座由片状墙体排列而成的‘假山’, 与位于南侧的茶室隔水相对, 并有浮桥、游廊越水相连……‘假山’之后有粉墙, 状如中国山水画之宣纸裱托。”5此处的“假山”是以现浇混凝土基于同一模数而生成的几何形态体块, 与后面的树、墙、楼梯、屋顶等构成更具意象的山水画, 其筑画之法, 比贝先生走得更远。人们流连其中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 是“走入画中去游”6, 是入画观画。

(二) 拟态

拟, 有模仿之意。所谓“拟态”就是模拟山、水之形态。取古典园林造园之法, 此处拟的也不是具象而是意象的山水, 是那种需要解读方可有所悟的会意。至于用来作拟的元素及拟的方式, 则多种多样。

解读发现, 无论是王澍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专家接待中心的瓦山, 李兴刚在绩溪博物馆的折顶拟山, 还是程泰宁在浙江美术馆的“有峰峦叠嶂之意”7的采光屋顶, 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屋顶作为拟山元素, 但具体手法不一。王澍与李兴刚采用的是连续屋面法, 而程泰宁采用的是多个坡屋顶组合法。如果用这种思路去考察祝晓峰设计的华鑫中心屋顶水院处开有三角形洞口的墙体, 则可以说是一种对山的虚拟手法。同样, 绩溪博物馆因“无奈最后被替代为水波纹肌理的白色质感涂料”而筑成的“水墙”5, 也是在无意中完成的对水的虚拟。无论是“实拟”还是“虚拟”注重的都是山水之态——情态。这是对山水文化理解地传承, 也是尊重。

(三) 用典

“用典”本是文学术语, 多指诗文中引用历史上的有关人、事、物等史实, 作为比喻而增加语言的含蓄与典雅性。比如在杜牧那首著名的《泊秦淮》中,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8。诗中的《后庭花》便是引用了南朝陈后主所作的被称为“亡国之音”的《玉树后庭花》这个典故, 以表达诗人对历史悲剧可能重演之隐忧。

其实, 用典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一个特征, 甚至隐含着中国人某种性格。在古典园林景点的命名中就常常用典。比如无锡寄畅园的“知鱼槛”之名便是典出《庄子·秋水》那段庄子与惠子经典的对话——惠子曰:“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9。

本文借用该术语, 是用来特指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建筑语言的方式来建构一个典故;或以某个典故以及其他艺术形式比如绘画、诗句、传说、对联等为创作源来构思设计。因此, 也可称之为“建筑用典”。

在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和“苏州博物馆”中先后用了“曲水流觞”之典, 且由平面形态发展为空间形态。虽然李兴刚在设计绩溪博物馆的四年里从来没有见过胡适先生亲笔手书的对联“随遇而安因树为屋, 会心不远开门见山。”但此联之意境恰与其设计理念“不谋而合”5的结果, 给我们一个启示:设计可以从典故开始。而王澍在《隔岸问山——一种聚集丰富差异性的建筑类型学》一文中明确写道:“我一直有个顽念, 即如何把一张典型的山水立轴做成一个房子。”6这, 就是建筑“用典”。建筑中用典需要进行语言转换, 要将文学、书画等艺术语言转换为建筑语言, 这是设计成败的关键。

(四) 入境

构成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不仅有山水观、山水艺术, 山水行更是不可或缺的, 并且正因为有了山水行才产生了山水艺术。见诸史册的中国古代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便是山水诗派的创始人。园林中的叠山理水, 不仅是用来观的, 更是用来行的。游园的过程其实就是在进行一次意象山水行。

前述关于山水文化在建筑设计中表达的三种手法是在创造山水场景, 第四种手法“入境”则是指进入山水场景。同样基于“会意”的基本思路, “入境”也不是要真实地游山玩水而是进入山水意境, 是山水文化在建筑空间中以第四维——时间维度的表达。

如果把祝晓峰的华鑫中心屋顶水院的“穿行”10解读为仅仅是平面化的山水行。那么, 王澍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专家接待中心屋顶上浮设竹栏小径, 通过由“进山”到“山内观山”最后“山顶回望”这一时空序列, 真正求得了形而上的山水行远意6。

五、结语

通过上述解读与梳理, 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判断:会意是现代文人建筑表达传统山水文化的基本思路, 语言转换是实现这一思路的操作方法, 至于具体的设计手法则千变万化大有可为。举一反三, 其他中国传统文化, 也可在所有建筑中得到适合的现代表达。

注释

11 .赖德霖.中国文人建筑传统现代复兴与发展之路上的王澍[J].建筑学报, 2012 (5) :1-5.

22 .计成, 陈植, 杨伯超, 陈从周.园冶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33 .俞平伯, 周汝昌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140.

44 .范雪.苏州博物馆新馆[J].建筑学报, 2007 (2) :36.

55 .李兴刚等.留树作庭随遇而安折顶拟山会心不远——记绩溪博物馆[J].建筑学报, 2014 (2) :40-45.

66 .王澍.隔岸问山——一种聚集丰富差异性的建筑类型学[J].建筑学报, 2014 (1) :42-47.

77 .王晖, 陈帆.写意与几何——对比浙江美术馆和苏州博物馆[J].建筑学报, 2010 (6) :70-73.

88 .俞平伯, 周汝昌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1104.

99 .黄茂如.无锡寄畅园[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4:28.

传统文化表达 篇10

很多学者和设计师开始反思借鉴外来设计风格的意义。在反省思潮下, 有很多人开始尝试中国的造园风格, 发现传统园林“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当下提倡的生态观念异曲同工。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这个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醒悟到老祖宗的文化才是最有智慧的、最有魅力的, 也是最适合中国人居住伦理及行为习惯的——情感式的伦理体验才是中国人所注重的, 也是中国人特有的生活哲学。

于是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景观设计作品层出不穷, 以奥雅为代表, 将之运用到地产景观设计中, 如泰禾院子等项目。可惜的是, 这类作品的造价十分高昂, 成为小众群体奢华的身份象征。大众所接触的景观设计作品, 更多停留在追求传统文化元素的外在形式。所以, 从深圳到北京, 从西藏到上海, 人们在公园、广场、小游园、风景名胜区等地游憩时, 走过的, 路过的, 都是千篇一律的景观, 无法体会思维的升华。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的景观没法实现文化表达吗?我们该怎么做, 才能留给后人既有传统神韵又有现代特色的优秀作品呢?

1 园林景观设计文化表达方法

想表达文化必须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文化。查尔斯·詹克斯在《现代建筑语言》一书中指出“中国园林有宗教上和哲学上的玄学背景”。古典园林讲究叠山理水、步移景异, 不单单是为构建空间, 也为园林的整体氛围奠定基调。

因此, 园林作为一种实体形象, 具有一种“妙处难于君说”的体验。这种体验分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视觉、听觉和嗅觉上的, 第二个层次是情感和思想方面的。所以, 景观设计首先要能满足认视觉、听觉和嗅觉上的要求。笔者观点, 将传统园林的文化符号抽象、提炼并于现代景观元素的糅合, 是必须的, 但不是景观设计的全部。景观专家拿索尔认为, “在景观生态学中, 研究文化现象的基本前提是文化建造了各种景观, 而景观也影响文化”。要想从第一层次的体验上升到第二层次的体验, 就不可能在审美视角下剥离传统文化。所以, 景观设计不能停留在形式上的克隆, 更应该思考深层的文化内涵。

2 园林景观设计情感与思想之体验

(1) 深入了解传统造园文化的内涵。儒家思想中的“君子比德”、释家寺庙园林的秩序布局、道家“天人合一”及神仙思想和文人“诗、书、画”都对传统园林的风格和设计手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儒、释、道三种文化的博弈, 呈现给世人风流写意、含蓄淡雅的中国文人园。

传统园林注重写意, 这本是一种绘画手法, 是一种形简而意丰的表现手法。这一点和禅宗的“明心见性”、道家的“天人合一”不谋而合。要想做到写意, 就必须在园林艺术表现时体现空间材料的质朴天然, 不做过度的修饰, 还原自然最本真的状态;通过虚实景观环境的塑造, 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景观效果。所以, 造园设计中常常使用留白的方法, 表现为一种“空”“无”的环境特点, 不仅能够突出园林的主体景观, 更表达了“无中万般有”的禅意。苏州园林里的白墙和光影变幻就是这样的典范。反思我们的设计, 很多设计人员恨不能将自己所知道的所有形式和小品都用在方案里, 人们平时生活在拥堵而忙碌的世界已经压力很大, 需要一个环境去放空心灵。所以说, 留白不仅是一种境界, 更是一种智慧。

这时, 我们发现, 传统的中国园林大多为私有, 仅供一个家庭或家族使用。中国古代建筑, 无论是宫殿还是民居, 都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政治伦理观、尊卑有序的等级道德观、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以及和谐为本的人伦观。家庭的伦理和中国人注重的孝悌礼仪都能在建筑与景观细节上寻找到痕迹, 是一种隐喻的设计手法。而当代社会的景观则大多为共享,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对个体的人格、人生的塑造, 对人际交往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及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习俗, 统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景观从私有走向开放, 当代的景观需要从道德的视角去关注百姓的日常生活, 给现代人塑造出一个安静、安全、优美、便利的居住环境。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下, 有学者提出, 从宏观上讲, 当代的园林设计应具有“梵我和一, 和谐共生”的生态观、“须弥芥子, 化繁为简”的审美观、“文化传承、开拓创新”的发展观。具体的手法可以采用框景、障景、抑景、借景、对景、漏景、夹景等传统造园手法, 再运用现代的景观元素, 来营造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细节上, 参照古典园林的节点形式, 营造具有形式语言和精神内涵的节点, 将对中国文字、风景、人物、动物、花草、鸟类等具有象征意义的元素, 糅合到现代园林设计中。设计师不仅要考虑这些, 还要考虑现代人的需求去做设计, 就像古人为了满足古人的需求而设计。我们不必刻意去追求古典园林中的山水造型, 也不必要求还原亭台楼阁, 因为这些都只是设计的过程, 而不是目的。

所以说, 如果不能对传统的文化内涵和具象的表达形式有深刻的理解, 就没办法完成传统园林艺术与时代精神的契合。奥雅李宝章在实践新中式设计风格之前早已饱读了大量的经典古籍, 并对当代人的行为心理进行深入地探究。但是, 更多的景观设计人员做不到这一点,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2) 对地域文化的反思与回归。在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景观设计时, 要把中国这个大概念具体化, 北方的, 江南的、云贵的、关中的、闽粤的、等等。这些区域, 气候不同, 民俗风情不同, 生活方式也不同。气候和土壤决定了植物配置上的差别;民俗与风情会影响符号的剥离与抽象, 进而影响到小品和景观细节;生活方式的差异会影响到空间的布局和区域的设置。地域文化也可以结合某个历史片段的切割, 但必须是当地人发自内心的文化认同。譬如西安蔚蓝观园, 建筑延续了汉唐风格, 在景观上, 高墙宅院把居住区很好围合在一个静谧的空间范围内, 曲折幽静的道路扩大内部空间, 达到人在通行中体验景观价值。运用植物美化墙角, 将中国画的寓意和白描的手法巧妙地融入其中, 并兼顾现代的简约风格。从雕塑小品的造型、栏杆的样式、铺地的手法、景墙石拼图案的样式, 都在汲取唐代园林的符号特征。假如这样的园子搬到南京, 恐怕会很突兀, 因为生活在六朝古都的南京人对明代文化和民国建筑形制的认知度更高。

对比之下, 位于上海的九间堂, 由于两面临路、一面靠河、地势平坦, 总体布局上还是保持江南建筑与水体的融合, 引水入园, 形成单个小岛, 水、车道相互交织增加节奏感。设计者吸收了天窗、天井、石笼隔断等古典园林元素, 极力表达江南水乡的朴素、安详、和谐。设计中, 建筑结构的象征意义和实用功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半封闭和封闭式的景园互相衬托, 既形成了虚实相生的景观特色, 又通过改变庭院的功能划分, 保证了私密性。

在整体形制上继承传统院落式布局的基础上, 九间堂还是利用现代材料处理和营造新中式院落的典范。土木结构被钢骨和混凝土框架结构替代了;大面积玻璃幕墙则取代了木连门、木排门、折叠屏风的作用;高分子材料、环保材料、外墙保温材料也替代了原有的陶瓦、墙砖、下水系统。西安蔚蓝观园的施工选材也非常注重现代生活习惯, 利用花岗岩围边、卵石降低水景的硬度, 墙面的棕色拉毛砖加深石材材质感与厚重感;在细节处理上运用很多祥云选材, 火山岩压顶显得厚实而大气。考究而细致的施工技艺也为住户体验感受加分。

3 结束语

这两个案例给我们启发:首先要注重地域文化的挖掘, 其次必须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对话, 不能为了展现传统而改变现代生活的习惯。

摘要:本文认为, 现代景观设计融合传统造园艺术时, 应从儒、释、道层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传统园林艺术, 借鉴中国古典文化的外在形式, 尊重中国各地文化地域性, 并在同时要尊重现代生活习惯和现代人的需求, 做到古今融汇。

关键词:现代景观,传统文化,表达

参考文献

[1]丁雅岚.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论“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D].南京林业大学, 2012.

[2]王彻.禅宗思想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示作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14.

[3]龙金花.传统与现代的邂逅——谈新中式景观设计[J].园林, 2009, (1) .

[4]徐晓鸣.当代新中式景观设计中的文脉影响[J].园林, 2012, (7) .

王金乔:用传统表达时尚 篇11

《时尚北京》日前有幸采访了格格服饰董事长王金乔女士,她向我们介绍了格格旗袍以及格格的新中式理念。

回首创业发展之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王金乔曾经阴差阳错为自己做了一身旗袍,当时引起了周围人不小的轰动。虽然现在中式服装市场情况已经很好,但在那个年代,人们只是听说过却没有见过旗袍,也想象不到生活中会有人穿,人们惊觉旗袍所体现的女性美。从那时起,王金乔便知道旗袍只是大家不认识、不了解,其实旗袍完全能够走进人们的生活。于是在创业的时候,王总便基于传播和发扬中式服装的理念创办了格格旗袍。94年她注册格格旗袍公司的时候,人们都觉得荒唐,因为当时全北京市也只有两家裁缝店在做旗袍。但十几年的发展,不仅中式服装已形成了市场规模,格格品牌也占据了强有力的市场地位。到2007年格格公司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和知名度。

然而,王总却发现虽然旗袍已经做得愈加成熟,但市场对旗袍的新鲜度却在降低。经过研讨和对市场变化的思考,王总提出了“新中式”的概念,将时尚元素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做中式服装,为中式服装注入新的生命力。格格的设计师们创新设计,同时在服装的版型、花色和面料上做文章,在坚持传统文化的前提下,与时尚结合。“新中式”的上市吸引了众多消费者,更加带动了中式服装市场的繁荣。王总说:“现在可以自信的讲,格格的产品可以带动所有消费者来追随,不停地让人们认知和认可中式服装。”现在的新中式服装,能够变化出更多为人们所接受和钟爱的款式,但是,无论怎样变化,王总认为中式服装的灵魂和根基永远不会变,那就是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首推新中式服装

格格首推“新中式”概念的成功,在行业引起不小的轰动,更让所有人看到了中式服装的广阔前景,中式服装市场再次活跃起来。谈到自08年首推新中式三年多的变化时,王总说:“原来是拿时尚在诉求中国元素,现在则是用传统文化概念表达时尚,并非概念的颠倒,而是原来是想让中式服装时尚起来,想用时尚的手法来体现中式服装的一种文化,但是后来思考怎样保持中式服装的核心。”人们之所以想买中式服装,其实想要的是那种味道,然而纯粹的中式服装人们显然又不能全盘接受,格格便保留传统的内核,在版型上和样式上做文章,来达到传达时尚的目的。“小中式真洋气!”有的人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其实这便是对格格服装既传统又潮流的肯定。

王总还向我展示了她当时身上穿的格格2011年新品,非常典雅美丽,王总说,这其实是羊绒的,好看又实用,适用于任何场合穿着。

现代人都追求个性和独一无二的服装,不愿和别人“撞衫”,而王总觉得中式也算一种特色服装,特色便是中国元素,同样能够成就现代人在服饰上的自我表达。

不同系列,不同风格

格格现在每年都按不同设计风格来推出产品系列,随着时代的变化有不同的主题,在08年格格就推出了“中国红”“青花瓷”“五环绿”“黑白灰”四个主题。

今年是龙年,格格推出了“龙腾锦绣”和“荷塘月色”主题。王总解读今年的“龙腾锦绣”主题:“龙代表中国精神,龙腾代表中国强大的战斗力、创造力。龙腾系列运用了牡丹花、流云、海浪纹,这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代表富贵吉祥,这些都是大家共同的追求。”

由此看来,格格不仅在款式上,还在服装的理念和内涵上都与时俱进。然而,王总表示,不管怎么变,格格不会脱离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无限发掘的素材,即便是08年的青花瓷主题,也只是中国瓷器文化的一个分支而已。所以,格格一方面时尚的理念不变,一方面传承中国文化的坚持不变,就会生命力很强大。

2012,将新中式进行到底

如上所言,今年春夏格格的服装主题是“龙腾锦绣”和“荷塘月色”。这季的灵感来源于亭台赏莲时的荷塘月色,强调清新自然的休闲方式;而恰逢龙年,以龙为主题的设计也必不可少。在色彩上,本季以薄荷绿为主,搭配裸色系和粉红、浅蓝等浅色的点缀,清新曼妙。“龙腾锦绣”服装的设计上,格格选择以传承中华精神的“龙”为主题图案,再加上非常古典的海浪纹、流云和花纹,喜庆吉祥的同时又不会显得艳俗厚重。而“荷塘月色”主题,格格选择寓意纯洁和吉祥的莲花为主,搭配自然界中的水草、小鱼、蝴蝶等等,自然气息浓郁又清爽可爱。

格格的生活装系列分为传统类和时尚生活类,传统类注重精致的绣花工艺和精良的版型,适合喜欢传统风格的人群;而时尚生活类则是中式味道的服装结合时尚元素,传出时尚、高雅的味道。格格的款式也非常丰富,绣花工艺的旗袍、上衣、裤子、连身裙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十分百搭、实用和耐穿。

中式礼服,更多可能

格格的中式礼服做的非常成熟。王总回忆道,格格在02年推出婚庆系列销量颇佳,一开始只是婚礼服,或者为演员、主持人定制礼服。然而,近几年人们的社交活动越来越活跃,市场的需求也在变化。例如针对政府官员在出席活动时需要穿的礼服,格格为此特别研发了很多介乎于礼服和正装之间的服装,庄重却又不死板。格格的绣花、装饰工艺非常细致,很擅长做中式礼服,同时还可赋予这些礼服很多寓意,可时尚也可典雅。王总举例范冰冰在戛纳电影节选择的“仙鹤装”和“龙袍”都是中式礼服,其中的元素非常古老,但是如此演绎成礼服,却惊艳了全世界。由此可见,中式服装也能创造无限可能。

与时代接轨,开拓网络市场

王总介绍,一个企业的持续发展非常重要,随着社会的变化,格格灵敏地捕捉到新的信息。从去年开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便在稳步计划进行中,现在格格的网站虽然还在建设,但点击率已经颇高。网络销售是当下的大势所趋,格格的电子商务平台也将在计划中上线。与时装不同的是,旗袍的网络销售会有几个难点,格格在这些方面下了功夫。格格将版型做到位,使得格格服装覆盖的消费群体将更宽;并且将提供一切顾客需要的信息,从缝制的细节、材质,到洗涤方式和服装尺寸。

优秀的企业管理和文化

王金乔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很大,在她的管理之下企业的文化非常和谐,原因就是天平的筹码在领导者手里从不倾斜,这也造就了员工是格格最值得骄傲的财富。

格格有近十个工龄将近二十年的员工,他们从创业之初伴随格格一路成长,虽然学历并不高,但随着格格的发展,一直汲取服装和行业相关的知识,不断学习,积累经验,直到现在做到中层职位,能够独当一面,他们既受益匪浅,又见证格格的发展,并成为年轻人的表率,他们和格格可谓实现了双赢。这主要得益于王总善于为员工们做附和个人特点的职业发展规划。所有初到格格的新同事,都会有这样的感慨:在格格工作,没有任何人际关系方面的障碍,大家都敞开怀抱,欢迎你的到来,这便缘于格格和谐的员工文化。

王总对格格的企业管理非常讲究公平,一视同仁。正因如此,尽管王金乔对工作要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属下却没有一丝怨言,批评句句落在刀刃上,让人心服口服。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才是王道。

不断研发,引领市场

从格格创建到现在,中式服装的市场在慢慢扩大,这与品牌的引领不无关系。如果格格的产品研发做得特别好,市场会不停扩大。王总的目的是让没穿过中式服装的人感兴趣,如果一成不变,还遵循传统的对襟、大褂,那么很多人会不感冒,所以市场的好坏和产品的研发关系极大。现在格格对研发十分重视,每年都会仔细研讨新一季的服装。

王总还向我们透露格格今年春夏的服装会很惊艳,内部人员都在感叹新中式服装的魅力,虽然款式简简单单,但是非常自然飘逸。王总举例李白的诗《静夜思》,虽然全诗区区二十字,也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已经到了行云流水的境界。新中式服装也是一样,做简难,做繁易,格格现在已经将新中式服装做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这便是沉淀的结果。

在采访尾声,我不可免俗地问王总她心目中的时尚定义,王总的回答简单又不失内涵:时尚就是在大家的共同认知之下走在时代的前面,受到别人的瞩目和追随。我想,这话也能形容王金乔,从当年开始做旗袍,到首推新中式理念,现在不断创新,紧跟时代,王金乔走到了时代的前列,让中式服装焕发青春。

王总说:“现在可以自信的讲,格格的产品可以带动所有消费者来追随,不停地让人们认知和认可中式服装。”现在的新中式服装,能够变化出更多为人们所接受和钟爱的款式,但是,无论怎样变化,王总认为中式服装的灵魂和根基永远不会变,那就是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插花的意境美表达 篇12

将插花材料经过技术处理 (如修剪、做弯等) , 然后按照一定的美学原理和规范, 经过作者的构思, 进行组合与造型, 使之更具装饰效果或审美情趣, 并能表达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 叫插花艺术。概括地讲, 插花艺术就是一种以花卉为主要素材的造型艺术。它将花卉的自然美, 经过艺术加工, 成为更具装饰美, 并有一定精神内涵的艺术造型中国插花艺术根据用途可以分成两种, 一种是侧重商用的插花讲究外型整齐, 花色丰富数量多, 以装饰为主要目的, 外型侧重于西方插花风格。另一种是讲究意境美的艺术插花即中国传统插花。由于东方的美学观受我国汉文化影响极大, 重在抒情与表现, 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形象以写意抒情。所以中国传统艺术插花注重写意抒情, 讲究意与境的统一、情与理的结合。讲究诗情画意, 插作之前作者心中要先有明确立意, 匠心独运利用完美构图形式与花材自然特性创造意境, 借诗词题味托物言志深化意境, 运用巧妙构思对作品进行命名, 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构图师法自然, 色彩淡雅清丽, 线条清秀, 往往俯仰高下, 疏密斜正, 各具意态。可以说中国艺术插花创作的重点就是意境美的创作。

2 什么是意境

所谓意境, 就是在有限的作品中表达无限而深远的内涵。“意”和“境”是两个范畴的统一:“意”是“情”与“景”的统一, “境”是“形”与”“神”的统一, 在形、神、情、理的互相渗透、互相制约的关系中形成。中国传统插花的意境美就是情、理、形、神、韵的统一。

3 中国传统插花意境美的形成渊源

传统插花的意境美起源于中国悠久的古文化, 在传统文化中, 中国哲学思想实质上是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综合体。儒家重人伦、轻功利。道家的“依乎天地, 因其自然”“自然无为”、追求虚静, 逃避现实。佛教追求“清净无为”, “虚心去欲”的境界。这在花文化中也起主导作用。传统插花讲究花的形色香德, 以花的生长习性或特点寓意人的品性。既重自然之美又兼人文之善。最终这种蕴含文化底蕴的插花形式以其无限深远的内涵, 结合轻描淡抹清雅脱俗的线条造型, 逐步确立了它在中国插花艺术中的主导地位, 并逐渐成为东方插花艺术的代表。

4 意境美的表达

4.1 取意花名的谐音

在我国民间的风俗习惯中, 人们往往利用花卉的谐音将花卉组合搭配成独特的情感表现。如:苹果、石榴、桃, 表示福、禄、寿。大丽花寓意大吉大利, 大喜之兆。百合寓意百年好合, 桃花预示大展宏图, 万年青表示青春常驻, 富贵竹暗示大富大贵, 桔子表示大吉大利。我国传统花材———牡丹与其他材料组合, 就有不同的谐意:牡丹与石头或梅花组合, 寓意“长命富贵”;牡丹与玉兰或海棠的组合, 分别寓意“玉堂富贵”、“富贵满堂”;牡丹与竹叶或苹果组合, 寓意“富贵平安”;牡丹与莲叶、花组合寓意“年年富贵”;牡丹与寿石、如意组合寓意“富贵寿考”;牡丹与柏树、灵芝组合, 寓意“富贵百龄”、“富贵长寿”;牡丹配长春花, 寓意“长命百岁”;瓶插牡丹、如意配果盘寓意“富贵吉祥”, “平安如意”等等。

4.2 根据花材的自然特性表达意境美

东方传统插花常以花木本身的生长习性和色、香、质、形来评价花卉的含义, 进而表达作者的内心感情。如梅花凌霜斗雪独步早春, 象征无畏;兰花高洁幽香, 不与群芳争宠, 不求闻达于世被誉为淡泊名利的君子之花;竹代表刚直不阿, 高风亮节;菊花则代表高洁、隐逸、高贵、长寿。迎春花象征春光明媚。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洁身自好象征纯洁无邪。慈菇、石相一株多子, 代表子孙满堂;灵芝状如玉如意, 代表一切如惫;红千层、悬玲花形似宫灯, 可烘托张灯结彩的节日气氛。传统花卉牡丹花大色艳, 雍容华贵, 号称“花中之王”, 是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象征。

了解和熟悉花木的各种特性, 以及人们所赋予花木的精神, 选用寓意和具有象征意义的花材, 能恰当地表现插花作品主题, 对于表达作品的意境引起欣赏者的强烈的思想共鸣很有帮助。

4.3 利用插花的造型表达意境美

艺术插花来源于生活, 所以一些表现时代气息意境的创作, 可以从插花容器、配件和花材方面考虑更容易表达。如著名的插花作品《踏青归来》, 就用带马的小马车作容器插入山乡野花小菊, 野藤等, 容器下撒上不规则的花瓣, 使作品既有美丽的线条, 又有自然的乡土气息, 更有“马蹄踏的落花香”的意境, 虽用花不多却耐人寻味。而配件使用得好常常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又如中国传统插花中有一种“盆景式插花”“盆景式插花是受盆景艺术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插花艺术方法。山水山石盆景艺术是自然风光的缩影, 它缩龙成寸, 小中见大, 有一种咫尺千里的气势。盆景式插花艺术手法精炼, 意味深长, 往往几块拳石, 设置得宜, 或状同悬崖峭壁, 或状如江山大海, 巍峨澎湃;或者几株树枝, 少许闲草, 却似平林原野, 幽深广阔, 再附之一些得体的饰件, 像人物、飞禽走兽、楼台亭阁等, 更平添景致, 起到画龙点睛作用, 烘托和神化了主题, 意境深远。”4.4根据环境、色彩表现意境美

环境和色彩会使人在视觉感官上有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联想。如洁白无瑕的白色代表纯洁, 柔和的粉红色代表温馨, 紫色代表神秘高贵, 绿色代表希望及勃勃的生机, 蓝色代表深邃、广阔、沉静等等。合理利用色彩, 在不同的环境里就能达到特定的效果, 比如春天里百花争艳, 众芳缤纷, 到处是姹紫嫣红的景色, 此时插花选择色彩鲜艳的花材, 给人以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感受。夏天, 插花的色彩则要求清逸淡雅、轻快明净, 适当地选用一些偏冷色调的花材, 使人在酷暑之中感受到丝丝凉意。秋天, 正是收获的季节, 满目红彤彤的果实, 遍野金灿灿的稻谷, 这个季节插花可选用红、黄等明艳的花作主景, 与黄金季节相吻合, 让人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给人留下兴旺的遐想。冬天, 往往给人以寒风刺骨冰霜凛冽的印象, 这时插花应该以暖色调为主, 摆饰色彩浓郁的花卉, 给人以迎风破雪的勃勃生机之感。让人在冬的凛冽之中体会生命的红红火火、欣欣向荣。

4.5 结合古诗词合理组合表达意境

中国的许多写景的古诗词, 如果将其描写的内容意境通过插花表达出来, 既是一幅美丽的插花作品又具极深意境, 能够让人直接感觉到它的美和引起联想。如杨万里《小池》中“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皮日休的“丽影缤纷迎暖日红妆窈窕绽芳丛”;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等。如果想以元代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中的描述作为插花表达的主题的话, 造型时甚至不用使用太多的花材就可以完成一个很好的具有自然美、线条美、意境美的艺术插花作品。这主要看创作者对诗词的理解能力和对花材的组织及驾驭能力。同一句诗由于创作者的文学艺术功底和插花的表现力的差别和不同的理解力, 可插出千差万别的造型效果。因此, 这种潜力是很大的, 何况, 中国历史上数不清的诗句, 能为插花艺术提供十分丰富的题材。如加以造型上的规范发掘, 形成某种流派也应是可能而且颇具特色的。

总之, 插花虽是人人可为, 但完成作品的效果却千差万别。在我们所能欣赏到的插花作品中, 有的作品寓意深刻引人遐思, 让人流连忘返;而有的作品却几乎不能给人留下什么印象。有的作品朴实自然, 简洁、素雅, 却能让人有美的感受;而有的作品虽然乍一看五彩缤纷, 却经不起细观, 让人过眼即忘, 也即意境的差别所为。正如香港著名插花艺术家钟玉冰所说的“插一盆好看的花并不难, 因花朵本身已很美, 但要将一些没有艳丽色彩或特殊形态的花材, 插出特色, 令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则须花更多心思。”做到这一点还只能算插花造型的优秀设计, 更深层次的的美是在作品的主题引导下让人产生与作者思想感情共鸣的东西, 甚至受到启迪, 产生“景外之景”, “弦外之音”, 两者有机地结合才能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产生“意境美”。

可以说意境美是东方艺术插花所追求的最高形式的美, 是综合的美, 它能以有限的艺术形象引发欣赏者无限的想象。它既是作者创造的结果, 也是欣赏者参与再创造的结晶。中国传统插花未来的发展要紧紧抓住这一要素, 才能将中国传统插花发扬光大。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国传统插花中意境美的形成渊源, 列举了表达意境美常用的几种方式, 强调了意境美在中国传统插花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传统插花,意境美,表达

参考文献

[1]韦力生.插花技能培训[J].江苏科学技术传媒集团, 2007 (1)

[2]朱迎迎.意境插花[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林丹彤.插花, 艺术与生活[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6

[4]郑青.牡丹在传统插花中的应用[J].中国花卉园艺, 2004 (23)

[5]刘薇萍, 杨从玉, 宛成刚, 汪海平.中国艺术插花意境[J].中国花卉园艺, 2004 (7)

上一篇: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研制论文下一篇:综采工作面的快速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