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与传统文化

2024-10-02

文化教育与传统文化(共12篇)

文化教育与传统文化 篇1

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应该具备三个方面:首先应该是道德品质的综合培养, 其次是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培训, 最后才是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现在的应试教育, 强调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学生的成绩, 却忽视了德行教育。德才兼备, 是德字为先, 顺序错了, 品行就扎不下根, 从而影响着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努力学习就失去了动力。学习不上进, 反过来就易养成好吃, 懒惰, 傲气, 不负责任, 出口骂人, 随便打人等自私自利的不良习气, 无爱心, 不知感恩, 只图索取。我们来看看现在的学生吧:当你告诉学生自己在到校的路上被摩托车撞了, 提醒他们要注意安全时, 学生却回答你怎么没撞死呢。试问你的感觉会如何呢?实在的, 这个时候学生真没把你当老师。不要说尊敬你, 连对人起码的礼貌都没有。更有甚者, 他们打架, 可以为所欲为地冲上讲台, 抓起老师的杯子就摔, 眼里哪里还有你的存在。对于他们, 你还不能说, 更不能骂。如果他们要打你, 那你绝不是他们的对手。我们不仅感慨: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 物质生活是上去了, 可我们是不是觉得孩子越来越不懂得爱人, 不懂得孝敬, 不懂得感恩, 更没有半点谦让, 不把父母师长放在眼里了?这两个片段已经警示着教育出现了误区和德行教育的空白。

一、学校教育是德行教育的关键

(一) 要教好学生, 教师首先要做到“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为了教育好学生, 为了给学生做榜样, 减少学生的敌视, 首先我们应该抗拒经济浪潮带给我们的冲击, 不带半分索取地为学生服务, 补课, 在生活上真正关心和帮助他们。如果我们没有真诚心, 我们的教育也成了一句空话。孩子为什么会用功, 为什么不用功。师长们要把正确的言传身教灌输在孩子的存心和行为中, 怎样才是真心为孩子们好。把追求经济效益放在教学中, 就会给教学带来很多负效应, 学生就会受伤害。一个自私自利处处为自己打算的人, 就会走火入魔, 甚至会毁掉自己和别人的一生。11年前, 多才多艺的清华大学化学系1992级女生朱令, 因离奇的“铊中毒”事件导致全身瘫痪、100%伤残、大脑迟钝, 天妒红颜啊。多么优秀的一个大学生啊, 就这么残废了, 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啊。好好教好下一代, 我们一定要做好榜样, 我们要真正做到“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二) 必须重拾中国五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

重新正视中国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 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人生几十年, 我们的千秋大业就是要把孩子教好。所谓教育, 教是上行下效, 以身作则。育是以作人为根本, 教育他人善心善。初三的学生时间紧, 我们就每天教一句, 一周一段《弟子规》。一期下来, 效果是明显的, 一开始从学生的不开口, 到后来学生的自告奋勇。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如果推到全校, 全县, 甚至全国, 效果不是我们可以想象的了, 那是怎样的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许我们可以通过汤池小镇而一窥全貌。难怪学生从最初的敌视可转到最后的千声万声谢老师好。也难怪西方人发展到今天为什么要到东方寻宝了。《弟子规》告诉我们“勿自暴, 勿自弃, 肾与贤, 可驯致, 有为者, 亦若是”。信心从自己出发, 一切皆可大功告成。现在我们学校也开设有政治思想品德课, 可是效果却不太好, 而且大多数老师认为传统文化是过去的老东西, 没多大意义, 要赶时代的潮流, 要学科学文化。这也对。但如果丢掉了传统文化, 就是失掉了根, 再美妙的胜景也是空中楼阁。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孩子德行教育的根扎好。

二、家庭教育是德行教育的基础

(一) 孩子从小要扎教育品行的根

现在我们静下心来看看:孩子从生下来那天起, 大人们都毫无原则的为他服务, 什么产生了, 小皇帝!当他觉得很多人会帮他, 他的警觉性就没有了, 反正都有人帮他顶着。奢靡之气, 从小就贯入骨髓之中, 危险。“知所先后而近道矣”, 为人之道他不教, 做人之道他不懂, 从小培养的什么, 傲气, 傲不可长!一个孩子从小就傲慢, 你怎么教他, 不容易拉回来。我们来看看现在很多孩子都说好无聊, 只有通过玩游戏来打发, 因为他们没有参与劳动, 也没有从父母哪里得到正确的言传身教, 不知道付出的时候会收获快乐, 精神生活匮乏。一个山东的大学生, 喜欢玩电脑, 玩游戏。现在的游戏太多打打杀杀。有一天, 他受不了了, 就对老师说:我满脑子都是人家要杀我, 我要杀人了。老师听了觉得不对劲, 马上给他父母打电话叫接回去, 还没到家, 这个学生就在街上疯狂杀人了。砍死两人, 砍伤七八个。孩子染上这种坏习惯, 那就真真被毁掉了一生。我们喜爱孩子有没有错, 没错, 但要教给孩子正确的人生思想价值观, 从小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古人言, “习劳知感恩。”所以, 智慧的长辈一定要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不能包办一切。不能把他们养在温室里。从劳动中他才能知道爸爸妈妈很辛苦, 才能知道孝养双亲, 奉事师长, 也才能知感恩。事情做多了, 习惯就成自然了, 肩膀就硬了, 能力也长了, 就能承担责任了。还有, 要教孩子懂礼节。不学礼, 无以立。孩子从小就养成礼貌非常好。所谓的习惯成自然少成若天性。现在的孩子很多与父母作对, 把老师当敌人, 他的心理生理能健康发展吗?一个人一生能不能有天成, 能不能遇贵人, 在于他对长者和智者有没有礼貌。对长者要时时抱着谦恭的态度, 正所谓:"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越有能力的人越谦卑, 越有涵养。很多能力是日积月累形成的。要做人, 就要提升自己的的道德修养。与狼共舞不行。对别人要多多宽恕, 要替别人着想, 孝道和师道要失掉了, 中国文化就会断。“大道至解”, 只要我们有谦恭心做到了尊敬师长就行。其次是学贵力行, 学一句就要做一句, 那才叫真学问, 读了一大堆书学了一大堆理论而没有去做, 那叫长浮华。说句不好的话, 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在长浮华。我们自身要改改, 要身体力行, 教育孩子要从自己做起。教孩子勤奋学习, 教孩子劳动, 对他这辈子至关重要。孩子从小要扎教育品行的根。根扎得深, 扎得牢, 才能顺利长成祖国的栋梁材。

(二) 用真诚心和信心救助我们的孩子

“人非肾贤, 孰能无过, 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一个真诚的心境, 绝对会感动任何一个人。要有绝对的信心对待孩子, 真诚所至, 金石为开。不经历风雨, 怎么见彩虹。为人师, 为人父母, 该坚持的原则你要抓得住。忍舍非无情。孩子错了, 该批评要批评, 该惩罚要惩罚, 但一定要注意真诚和发至内心。有的孩子当时会反感, 过后就能感受到我们的关怀和爱心。救失很重要。还有就是长善。坏习惯就像天上的乌云, 遮住了太阳的光芒。太阳就像一个人的智慧光芒, 是他的善良本性。现在的孩子善良没透出来, 被什么遮住了, 坏习惯, 坏习性。一个人如果对父母都不好, 他还会真心对谁好。古人曰:“百善孝为先”。有了孝心, 百善自然就开了, 学生也才会尊敬师长, 热爱祖国。孝要从孩子小时培养, 以身作则。《弟子规》里有“晨则省, 昏则定”。从小养成孩子早上给爸爸妈妈请安问好, 晚上回家告诉爸妈一声“我回来了”, 而且还告诉你学校里的一切, 你会很愉快。那比回家一声不吭就躲进卧室连吃饭都叫不出是不是要好很多?

(三) 父母要树立正面形象

作为父母, 切忌自毁形象, 互相指责。父母的形象一下降, 自尊也会下降, 容易引起自暴自弃。孩子就会受到污染, 就会不懂尊敬父母, 就达不到教育的良好作用。如果孩子很尊敬父母, 父母就要做出一副值得让孩子尊敬的榜样出来。自尊对一个人, 特别是男人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力。现在的家庭夫妇状况不太好, 夫妇离婚出轨一多, 整个社会就出状况。一念自私自利, 跟人都起冲突。一念处处为人想, “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 人恒敬之”。家里的气氛要从我们长辈开始做。

(四) 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

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最精辟的伦理教育就是伦常大道, 所谓“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一个家庭气氛好, 就会孝敬父母, 兄弟友爱。一个和睦的家庭离不开一个忍, 不要争自己的一时气。忍要忍得明白, 要懂得为大局着想, 为自己, 为孩子, 为我们的将来。父子一亲, 以后出社会, 遇见好的领导, 就会油然而生一种亲和力。另外, 一个孩子从90分到100分重要, 还是做一个有品德的人重要。更多的家长做的是前者。还有, 现在的单亲家庭和隔代教育也比比皆是, 这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树根扎得深, 不怕风来吹。栽培一个孩子要从根本下手, 一个孩子的能力从哪里来, 就从他的孝心和德行中来。“亲所好, 力为具”。当我们执着于90分和100分的差距时, 就会失掉很多。保童

文化教育与传统文化 篇2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实践过程中的精神积淀,关注文化、建设文化是人类走向成熟、社会走向理性的标志。然而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隐性力量,当它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它能大力推动经济、政治的发展,对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当文化落后于生产力或是满足不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时,它会限制一个社会的长远进步。

自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传统文化,它是民族精神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而民族精神则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德、佛教等文化形态。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指导方针的影响下,新兴文化的迅速崛起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新兴文化是指凭借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支持而衍生出来的,与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有关的文化,主要包括新媒体、影视、动漫和网络等文化。美国文化哲学家怀特说过: “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文化,而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潮流的继续”。怀特的话表明:文化的发展是内在的生长过程。是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不断交替发展的过程。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之间有一条割不断的潜在纽带。传统文化是新兴文化的起点与基础。没有一种文化能凭空地产生出来,新兴文化只是传统文化的延伸与超越。传统是历史的,因为它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作为起点,它存在的意义就是要为发展提供前提并在进一步的发展中被超越,由此而获得新的发展和延伸。传统又是动态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不能把传统文化看作是一潭死水,简单地将其归结为“过去的历史”,而应看到它同时关系着民族文化的现在与未来。因此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新兴文化,它们都与中国特色主义文化密不可分。

一 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主义文化的冲突与和谐

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中国道路来说是一座取之不竭的宝藏,充分认识和发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涵,又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源泉。但是传统文化并非尽善尽美,其中还蕴含着不少消极的、局限性的成分与现代化相冲突。如何充分发掘和利用传统义化的资源来充实和拓展中国道路,在我们看来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对其做出一种正确的价值选择。而这种选择,又是建立在正确的方法论原则基点之上的。对传统价值的肯定不能走向另一种极端,即对传统采取一种不加批判地肯定和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保存着大量的有助于中国现代化成功的合理内核,但它又带有地域性、时代性的印记,这些东西一旦超越了具体的历史时代。则会逐渐丧失其意义,成为过时、陈旧的东西,甚至作为消极和保守落后的力量与新经济、新政治和新文化相抵触,妨碍社会的发展.成为民族进步的沉重负担。比如重农抑商的经济发展观、根深蒂同的血缘宗法思想、淡薄的法制观念等等都与现代化相冲突.也与我们当今构建公平正义民主的和谐社会背道而驰。对此,我们应有十分清醒的认识。从整体上看。中华传统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蕴含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有脱离现实的虚幻;既有反映历史发展方向的进步思想,又有逆历史潮流的反动理念。针对传统文化的二重性,我们必须对其认真鉴别、审慎选择,“实事求是地肯定应当肯定的东西,否定应当否定的东两。”对于传统文化中哪些是应当肯定的东西。哪些是应当否定的东两。我们不能从主观随意性出发,而必须有一个客观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是否有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否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现代化建设事业。

二 新兴文化与中国特色主义文化的冲突与和谐

新兴文化作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而迅速崛起的一种文化形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主要表现在新兴文化是一种高时效性文化,具有虚拟性、开放性、集群性、共享性、多元性、平等性和交互性等特征,新兴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道德规范、教育模式、安全、法制等方面影响重大;作为新生的文化模式,在发展中还需要在技术、制度以及法律等发面加以引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其中新兴文化发展快、高时效等特点符合新时代人类的追求目标,在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网络化传播为只要特征的新兴文化产业,“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的研发,开发文化数据处理、储存和传输服务、移动文化信息服务、网上文化交易、数字互动体验服务、远程数字教育及数字娱乐产品等增值业务。”这充分说明了高科技创新新兴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积极反映,表达了培育新兴文化的初步思想。同时新兴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弊病,比如网络问题,运用不当也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

传统文化传承与国家文化安全 篇3

这个话题并非哗众取宠、危言耸听,而是一个居安思危的历史与未来的负重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的沉积与释放。汉文字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曙光,它以甲骨和竹简上的象形,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帮助我们告别刀耕火种的部落文明,走向民族崛起、强盛与伟大复兴。可以说,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维系数千年的、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与血脉,也是中华民族永不沉沦、始终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永恒见证。世界历史上有不少民族和国家,如“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在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外来资本和文化的进入,本民族的文字、语言都逐渐消失了,有的连国家都湮灭了。这是极其惨痛的教训。

我们常常说到“民族魂”,一个民族的魂是什么?是文化。没有文化,不能称之为民族,充其量也就是种群的聚集。因此,国家的文化安全与国防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一样都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兴盛和发展时期,中华民族进入伟大复兴的开端,中国在借鉴其他国家先进文化的同时,必须保留自己对文化的主权,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保证主体文化不受外来文化的侵袭。中华民族的崛起不仅仅是经济的崛起,还应该是综合实力的崛起,更应该是软实力——文化的崛起,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精神,在不断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优良传统文化中积极吸收外国先进的文化成果,创造出更优秀的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与对外文化教学 篇4

在对外文化教学中,作为授课对象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系统的西方文化知识体系,能从较深层次了解本民族思想的起源、风俗习惯、语言及其思维方式;而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则能从另一角度了解和审视自己,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以平和的心态去审视、吸收另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

文化教学需要高文化素养的教师。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而且要有深厚的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修养,以及很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外文化授课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要传授给学生丰富、正确的文化知识,自己必须具备系统的汉语文化知识和很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大量的非语言知识,其中包括较为系统的中国文化知识,这是文化教学得以实施的客观前提。此外,教师还应当具有广博的异域文化知识,这样既能够使教师妥善处理在教学过程发生的文化冲突现象,又能通过文化比较强化本土文化的影响力。这些非语言知识是对外文化教学能够顺利实施的基本前提和保证。

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师除了自身应该多涉及中外文化知识,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外,也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多渠道、多元化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一方面要鼓励广大外语教师注意跨文化知识的应用研究,改变过去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教学脱节的现象,使外语教师实现由语言教学型向文化教学型的转变。另一方面有必要建立一种以提高中青年教师文化素养为目的的培训或进修机制,给现有教师补上相关的中、外文化课。还可派外语教师到目的语国家接触外国文化,直接体验目的语国家的民族文化,参与该文化,他们的亲身经历将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对东西方的风俗习惯、讲话规则、社交礼仪等进行比较教学。例如,dragon(龙)在西方文化中是指长着翅膀、口中喷火、有着长长尾巴的大蜥蜴,通常是邪恶、恐怖、飞扬跋扈的代表;在中国文化中则是民族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龙的传人”而自豪。

教学过程应引进多媒体。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文化教学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知识”,主要通过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认识不同文化的差异,感受中国文化的奥妙。传统的书本加黑板这种单一的语言教学手段,很显然是难以达到如此效果的。多媒体辅助对外文化教学,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语言氛围,创造逼真的文化环境,以达到我们原来传统教学手段所达不到的效果。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正确的表达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文化教学内容。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的方面,促使学生对中国文化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除了生动活泼的阐释之外,还可利用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发掘学生的兴趣,寻找与中国文化因素相关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亲身体会或实践,使他们在接受文化知识的同时,激发其主动学习和参与的兴趣。

在对外文化教学中,培养授课对象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接纳,并且进行传播的目的是时代的要求。对外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引导学生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文化的传播和渗透。文化教学应当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并逐渐增强和逐步深入。对外文化教学中,教师对文化深度和广度的把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接纳中国文化。因此,对对外文化教师来说,文化阐释的过程也是对中国文化传统,以及诸多文化成果广泛深入学习汲取的过程,同时还是对广博且丰富的东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和汲取的过程。因此,对外文化教学从一开始,就有必要重视并积极对教师进行中国文化的系统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比较和传授能力,从而使学生接触到纯粹地道的中国文化。借助现代教学媒体的帮助,使文化教学生动形象地进行,最终使授课对象完成由中国文化的仰慕者到传播者这样一个角色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王福祥, 昊汉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208究出版社, 1997.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崔淑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3) .

[4]陈玮.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J].现代语文, 2006, (2) .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案 篇5

课题:《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课时: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文本的学习,了解传统的内涵、本质意义,从而正确的对待传统,唤醒他们的尊崇传统的意识。

2.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经历和已学得的知识,表述对文本的理解

和感受。

3.学生能够了解正反论证、比喻论证等说理方法的作用,学习运用这些论证方法

以提高议论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传统、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等一些概念的把握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也是一篇堪作典范的议论文。作者用思辨语言阐述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二者的概念和相互关系,以及对传统我们应该采用的态度。在教学时要想避免枯燥,可利用文章的语言特色来诱发学生的兴趣,在把握课文思路的基础上,采用问题探讨的方式研读课文,注意探讨问题时应注重思路、突出重点。学习本文,不仅要完成文本研读,更要借鉴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探究、训练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学案

一、字词积累

媲美 威慑 烙印 筛选 攻讦 咀嚼 蜕除 积淀钳制

抱残守缺明日黄花昙花一现 销声匿迹一蹴而就 斑驳陆离 时过境迁 刮垢磨光

二、课文梳理

1、给第一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2、从概念、特点、我们的态度等方面比较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呢。

课堂教学:

一、导入

二、作者简介

庞朴,江苏淮安人。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毕业,任教与山东大学。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现为“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沉思集》、《稂莠集——中国文化与哲学论集》、《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公孙龙子研究》、《儒家辩证法研究》等写作背景

三、写作背景

20世纪80年代,随着外国尤其是港台新儒学的兴起,再加上改革开放以后比较宽松的政治思想环境,在中国大陆兴起了一股文化热。学术界普遍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进行反思,试图总结中国长期革故鼎新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一些过激的口号和行文做出了理性的分析。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论界也比较活跃。也有人提出了“回归传统”的口号,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时的风尚。在这种背景下,庞朴针对这种种现象,写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从文化学的角度,做出了深刻透彻的分析。

四、整体感知

1、释题: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是一个关系型的题目。可见,本文主要阐述了二者的概念和区别。(从文章的清晰结构上我们也能看出来,分别有对这两个概念的阐释,最后是对这两个概念的认知态度)

庞朴认为: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

2、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思路。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引子部分:(为第一部分加一个小标题?——传统)是全文总起,阐述什么是传统,正确对待传统的重大意义。提出应区别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总起)

“传统文化”部分:阐述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特点、范围,以及应该采取的方针和态度。

“文化传统”部分: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相比较,从而揭示出文化传统的特点,探讨其诞生、生长、变化的规律,以及不同文化得以交流的基础。

“财富与包袱”部分:论述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双重属性,阐明应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总结)

总结:全文是总分总结构。

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着重探讨传统是什么,它包含哪些内容,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传统。

三、精读分析

3、精读引子部分(我们为之一部分加了“传统”这个标题,那我们看看都讲了传统的那些问题)

(1)、第一节,细节分析

“一个多世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

“社会实验”——仁人志士们的救国图存的运动,从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变法维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这些都是以抛弃传统为出发点,力图西化救国。

“终于”——懂得这个道理的代价之大,摸索的时间之长

“地基”、“大厦”——譬喻,生动阐释了处理时代发展与传统之间关系的正确做法,即在妥善利用传统的基础上谋求发展。

“如果只愿„„某些糟糕的角落”——从反面揭示了不妥善利用过去的危害,将抽象形象化。

总结:第一节,通过正反两反面的对比,指出了正确审视过去的必要性。

(2)、第二节,提问:思考什么是传统?(用原文回答)

明确:传统是那个在以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

族精神及其表现。

从时间维度、生活经验范围的“过去”,引入到“传统”,深入浅出,切入了论述的中心,带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3)、第三节,作者把“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差别,说成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别相媲美”,这里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该如何理解?

明确:类比论证(由构词方式的同即都是用了相同的词可是次序不同——内涵上的不同)。化抽象为具体,既形象生动又深入浅出地道出了二者之间的区别之大,又增强了说理的生动性。

(像这样的例子还能举出来吗?——牛奶、奶牛;)

(4)、第一部分从全文看有什么作用?

全文的总起,阐述了什么是传统,从日常经验范围内的“过去”,谈到人们并非完全理解的“传统文化“,切入论述的中心,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4、精读传统文化部分

(1)、这一部分介绍了“传统文化“的那些内容?(提炼概括)

明确:概念、特性、我们的态度

(2)、概念

文章从几个层次上为“传统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明确:四个层次

A、从传统与文化的关系方面,指出修饰词——传统、中心词——文化;

B、从时间、空间方面,是不同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即是过去的、本土的;

C、从内容上,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是可见的,可言说的)

D、包含的成分方面:例如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之类。

最后还有一个总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化遗产。

运用了下定义、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从内涵与外延定义了这个概念。

(3)、特点

第5节,概述时代性、民族性;

第6节,具体论述,列举了传统文化的几种类型:

与时俱进——对联红灯笼; 抱残守缺——线装书黄包车

播迁外邦——武术中药昙花一现——鼻烟壶阴阳宅

(4)、我们的态度

理论上:我们应该怎么样:分析批判——明辨、确认、接受或拒绝

实际上:我们已经怎么样:

 发掘抢救——泥人、书法、皮影戏、面人、风筝、瓷器、刺绣、年画、剪纸等民间艺术。 批判继承 ——孔孟之道(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

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他们做出表率,反映了

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这种名教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政治制度。可见,社会道德、人伦规范,对国家的统治是很重要的,而我们当下遵循的“八荣八耻”,正是对这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 古为今用——修身克己(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

庸之道,以和为贵

【板书: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 时代性 民族性】

(3)、总结:这一部分介绍了传统文化的概念、特性,以及应该采取的方针和态度。课时过渡:

 阅读第三部分,从概念、特点和态度等方面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两个概念进

行比较;

 如何理解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

 作业:完成《新学案》的课内部分

第2课时

5、内容回顾:

作者的作品、引子部分的作用、传统文化的概念、特性、我们的态度等

6、精读文化传统部分

(1)、概念(第8-9节 作比较)

 表现形态方面:不可捉摸、无所不在 产生过程:一是实践性,一是体现出来的形式——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 总结:就是民族精神

举例:

 爱国主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民族英雄:战国时的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汉代的苏武、北宋的岳飞、南宋的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近代的林则徐。 尊老爱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重视人的精神:《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

谓大丈夫。”

(2)、形成的条件和过程(10节)

A、填空

形成过程:同一片园地的人们,形成共同心理状态,并且为群体所崇尚。而后其道大行,历经岁月沉淀而形成。

B、举例:见面打招呼的方式。中国人,“吃了没?”英国人“今天天气不坏!”中国古时是农耕社会,追求“民以食为天”,行事有着人际关怀的心理状态,所以,借此来表达对对方的问候、关心;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天气多变,常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所以很关心天气。因为生活在同一中环境中,长期用同一种语言交往,就都认同了“吃了没”或是“天气不错的‘的问候方式,日积月累之下,就形成了本民族各自的传统。

(3)、文化传统有哪些特点?

 惰性(11节)

侧重的是稳定性。辩证地来看待这种惰性,一方面,它有着消极的影响,会制约、支配、控制、左右、规定和悬置,体现了对人类发展的禁锢;另一方面,它也有积极的作用,能使一个民族得以存在,社会稳定和国家巩固。所以,并非完全是要否定的成分,而是一把双刃剑。 渐变性(12)

文化传统有着变的一面,并且这种变化是缓慢的、渐进地。

举例:爱国精神——在古代爱国就是忠君;新时期的爱国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随着时代、社会的变化,爱国精神的内容也在变化;同时,这种变化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是缓慢而渐进地。

(4)、文化传统与外来文化的交流、碰撞。

A、(当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发生碰撞、交流时,会有什么现象呢?)

变化的全部过程:惊奇观望——攻讦拒斥——学习交流

B、举例:

【板书:文化传统 :不可捉摸、无所不在、民族精神;惰性、渐变性

(5)、概念比较

 区别:【PPT,表格】

 联系:两者是密不可分。

举例:福字、春联,我们过年过节时会贴福字、春联,这是一种传统文化,有形的实体;其中所寄予的除旧布新、避邪祈福的愿望,是民族共同心理状态,又是文化传统。类比“蜜蜂与蜂蜜“,两者的确有很大的区别,完全是两种事物,但我们要看到的是,蜂蜜是蜜蜂采集而来的,没有蜜蜂就不会有蜂蜜;传统是由文化的积淀而得,没有文化的积淀,又如何形成传统呢?

7、精读财富和包袱

(1)、作者是如何看待传统的,又是如何论述的?

既是财富,也是包袱。

分析问题(14-17)——解决问题(18-19)。

(2)、总结

最后一部分阐述了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双重属性。综合二者而论,批评了错误倾向,分析造成这两种错误认识的根源,指出我们应该怎样辩证地看待“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

(3)、问题讨论:既然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呢?

明确:分三步。第一步: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传统,明辨其精华与糟粕;第二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第三步:赋予“精华“符合当代的新内容,谋求新发展。用原文的话来回答就是,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决裂,将过去彻底砸烂,而是应该妥善地利用过去,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筑未来大厦。这才是我们研究传统文化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四、写作特点

(1)、说理全面,论证严密(11-13)

这是一篇学术论文,根本要求就是持论的严密性,本文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

例证,11-13节的开头。“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当然,这并非说文化传统时不变的。”“当然,这也并非说文化传统不会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而变化自己的内容。”

(2)、层次清晰,由浅入深

(3)、说理形象,深入浅出

多种论证方法的使用:类比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 类比论证。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

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类比论证富有趣味性,容易引起人们注意,且例子明白简单,清晰明了,一般人都能接受。例:两者差别之大,几乎可以跟蜂蜜和蜜蜂的差别相媲美。

 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事物的特征和

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备有形的实体,不可捉摸,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

 比喻论证。用形象的比喻加强对论点的证明,它不同于一般的比喻形式,它不是用

“甲像乙”这样的形式来说明事物的相似点,而是从“一个事物的具体形象”出发,阐述“一个抽象的道理”。例:第18节,传统不是可以随气温变化而穿脱的外衣,甚至也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借外衣和角质表皮来说明传统都不具有它们那种可以随时而脱、定期而蜕的特点,而是“无法随手扔掉,难以彻底决裂”的。)

总结:本文是学术性的议论文,在保持学术研究的严肃性的前提下,追求文采,表述通俗,使文章既有议论文辩证性,又饶有风趣。

六、总结全文

中国传统文化与创造教育 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创造教育;隐性负影响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9-0181-02

创造教育是一种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塑造大批创造型人才的新型教育。创造教育认为,“人性不是一架机器,不能按照一个模型铸造出来,又开动它毫厘不爽地去做替它规定好了的工作;它毋宁更像一棵树,需要生长并且在各个方面发展起来。”可见,创造教育要培养的人,是有着新颖、独特的思维和意识,有着特立独行的个性的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其中同样存在抑制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因素。因此,正确认识并努力消除传统文化对创造教育的消极影响,是推进创造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创造教育的负面影响

任何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取向和内容体系。顺应自然、尊师重道、重群体轻个体、科举制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它们纠缠在一起,从不同角度阻滞着人的个性和创造力,对创造教育的开展产生负面影响。

1、顺应自然的社会心理

传统上,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农民靠天吃饭,对大自然有着特殊的亲近感、依赖感,他们深深懂得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生存。所以,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中国人强调个人应与自然维持和谐的关系,从而形成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在应该顺服于自然,选择改变自己的方式而非抗争变革的方式生活,认为忍耐顺服才是理想的生存之道。因此,人们并不潜心于对外界大自然的探索与征服,而把注意力转向社会、人伦,重视人的道德情操、道德思想的修炼。久而久之,人们养成了谨慎、畏缩及保守的价值取向和性格特征。美国传教士阿瑟·史密斯也认为,“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就一直强有力地抑制任何对于命运安排不满的表现……这种坚定不移的保守主义,正是他们多年经验缓慢积累的自然结果。”因此,讲究天人合一容易导致守旧复古、循规蹈矩、不善“挑战”,这种因循守旧的封闭意识和保守心态,与创造活动所需要的开放性和开拓性文化特征根本相悖,压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力,因而阻碍了创造教育的深入开展。

其对当代教育的影响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教育以知识为本。知识是静态的认识成果,知识是外在于个体的,因此教育就变成了一个传授固定知识的封闭、静态的系统。在这种知识观的指导下,课程被视为教材,而教材又被锁定为即成的,由抽象概念、公式、原理组成的真理体系之中。课程与学生对立,变成了控制、压抑学生生命性的工具,而非发展资源。这样的教育是讲话的、没有生命力的,在这样的教育下成长的学生毫无生命的活力和朝气,其个性和创造性也被压抑,甚至扼杀。

2、师道尊严的伦理型文化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大一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建构了一套成熟的道德价值体系,形成等级制度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宗法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人人须遵守规则,严格按各自所任角色及所处地位说话行事,排斥个性张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等级观念在中国古代教育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师道尊严”,其发端于尊师重道,却终止于学生的“惟命是从”。传统的“师道尊严”对教师和学生各自设定了特定形象:对教师而言,教师是具有统治地位的圣贤之言的传达者、知识的权威;对学生而言,他们成了被统治者、服从者,教师与学生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关系。

在当代教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常常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常常以知识拥有者和社会代言人自居,要求学生绝对的服从自己,控制学生的行为,甚至控制学生的思想。学生没有自主选择、自主决定的权力和机会。有人曾对这种教育活动进行了形象的描述,“我们的儿童像羊群一样被赶进教育工厂,在那里无视他们的独特个性,而把他们按同一模式加工和塑造。”这种教育严重地剥夺和压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接受的“教育”越多,就越不能发展其主体性和批判意识,学生发展的是一种依附权威的思想。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真理的化身,教师说的话被奉为圣旨;学生养成了“唯师是从”的习惯,唯唯诺诺地做“学生”,却不知道怎样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独特的生命个体。学生长期在老师的威严下处于压抑、紧张之中,其结果是个性得不到张扬,创造力得不到发挥,生命性被压抑。

3、重群体轻个体的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群体、轻个体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是在群己关系的定位上优先考虑群体的利益和需要,忽视个人的利益和需要。适当地强调重群体轻个体,可以加强民族团结,但过分强调群体,往往就容易忽视个体,个体始终处于压抑与自我收缩状态,使得个体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受到规定的限制,其个性和创造精神也被泯灭。

在重群体轻个体的价值取向支配下形成的教育价值观,使我国的教育如同机械大工业生产中的“流水线”,无视学生之间的巨大差异和学生个体的独特价值,试图以一种“大一统”的方式来塑造统一的“标准件”:统一的培养目标、统一的大纲、统一的课程、统一的时间、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的答案、统一的评定标准。在这种教育中,教育者置活生生的个体于不顾,忽视了教育在发展人的个性方面的内在价值。这种教育的实质就是用被群体认同的、统一的规范来规范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用整齐划一的教育目标、内容、方式去同化压制人,这严重扼杀了人的创造性,抑制了人的个性的全面自由的展示,使人变得平庸、卑琐、谨小慎微和盲目从众,缺乏冒险、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4、科举制的选拔制度

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其原本是朝廷取士的一种考试制度,但它和教育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封建社会实行了1300年之久,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是无可估量的。科举制的推行,在当时克服了世袭制的弊端,也为中国古代选拔了大批人才,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但起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科举制的影响下,学校培养目标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人才,而缺乏自主、自立、自强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内容也是笼统的、单一的,以四书五经为主,而它们也只是“代圣人立言”,不能阐发已见,儒学变成了教条,禁锢了学人的思想。教学方法上为“授受教育”,只要死记硬背,这种重记诵、不求义理的做法,束缚了学生的头脑,,否定了人作为认识主体对客观存在的能动性,忽视了人的认识潜能,抑制了创造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发展。

对当今教育的负面影响则体现在教育模式以应试教育为主,学历主义盛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佑寿曾指出,制约我们获诺贝尔奖的关键因素在于我们缺乏创新精神。那么为何会缺乏创新精神?我们的教育体制在不断鼓励创新的同时,施加了巨大的应试压力,其客观上也是在压制创新。

第一,教育目标功利。现行学校教育中升学考试之风盛行,学校的目标就是成为升学率最高的所谓好学校;学生的理想就是能升入重点大学;教师的目标就是能让更多的学生考进重点大学。这种为升学考试服务的教育有着明显的功利性目的,其最大的弊端就是使学生在表面知识水平发展的同时,牺牲了身心的健康与个性及创造力的养成。

第二,教育内容封闭。学校教育只关注书本知识和学习成绩,不强调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只关注统一的标准与要求,不强调人的差异与个性;学校管理注重整齐划一,强调表面上井然有序,而忽视了给学生更多的是自由的言行和轻松的环境,造成了对学生个性的压抑,使学校越来越远离了创造性的活动。

第三,学校教育评价的片面性。教育评价中重结果,轻过程;重升学率,轻人的培养;重表面的整齐划一,轻个性及创造性。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纠缠在一起,从不同角度阻滞着人的个性和创造力,使创造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

二、实现创造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1、树立“人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的基本理念

教育世界不是一种“物的世界”,而是一个“人的世界”,教育活动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教育活动最关心的不应只是传递知识、规范行为,而应是最大程度地调动人的潜力,启迪人的天性,涵养人的生命,促进人的发展,解放个人,弘扬人的主体性,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个体和学习主体,高度重视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品质的培养。

2、树立“尊重差异、追求个性”的教育观念

在教育活动中,个体的生命是具体的、独特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区别于其他学生的个性品质和特征,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兴趣爱好及生活经验。因此,应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实现教育活动的个性化,大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和独特特性,使个体生命的发展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统一,为学生找到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他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道路。

3、树立“平等的、相互对话的”师生观

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平等交流,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教师不仅仅是把学生当做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把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个性的人来接纳和肯定,与学生进行“对话”,对他们不同的观点、思想要宽容理解。在师生平等的交往中,教师由知识的权威变为思想的启迪者,而学生则由被动的接受者成为主动的参与者,敢于有独立的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学生的个性思维与创造性能力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培养,并且师生交流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新知识的建构过程和新意义的创造过程,体现了创造教育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1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2]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4]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顾明远.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6]石中英.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哲学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4).

[7]田友谊.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2008,(13).

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 篇7

狭义上, 高校文化主要包括高校的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道德文化、形象文化等, 是高校精神、行为的综合表现。从微观层面上看, 高校文化包括全体师生及其服务人员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价值取向、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优秀的高校文化能够提高高校的文化品位, 增强师生的凝聚力, 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学生通过良好的文化环境的熏陶和滋润, 促进个人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反过来又能促进高校文化的发展, 丰富高校文化的内容。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美国著名的企业文化专家沙因教授认为, 文化是一种深奥的现象, 它非常复杂而且不宜了解, 但是对企业管理来说, 花大力气去认识企业文化是值得的。因为, 当我们确实了解了企业文化时, 对企业文化中那些难以理解和看似不合理的现象就会豁然开朗, 所以, 人们认为企业文化是决定企业效率高低的重要原因。一个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 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 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 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 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 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

二、高校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前提

从某种意义上说,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在更高层次上的民族文化的更新。它一方面要选择和引进外来文化, 并在消化、融合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新文化;另一方面又要不断造就具有更高层次文明人, 从而推动整个民族的文明进程。高校作为精英文化的发祥地, 正有力地担负起了构建新文化和培养新型文明人的重要使命。它作为中外文化首先碰撞、交融的结合部, 一方面由于大量输入着各种外来文化信息, 形成了不同于民族文化的特殊的文化环境, 使各种观念、思潮先在这里进行交锋、论战。另一方面, 由于生活其中的个体具有知识密集、思想活跃、年龄相近、生活方式趋同的特点, 他们是区别于其他社会成员的相对独之的文化群体。他们受着外来文化的熏陶, 又置身在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中。因此, 他们总是超前于整个民族, 首先构建自己的新理论、新观念;并且不断向社会传播、辐射, 对民族文化进行着某种程度的导向, 可见, 高校在企业文化的发展中, 不仅要提供高科技, 而且要创造新精神、新文化;培养的人不仅要掌握现代知识、现代技术手段, 而且要具有现代人格、现代观念, 坚强的意志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搡, 成为个性鲜明、情趣高雅、知识丰富、政治坚定、思想进步、发展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只有这样, 才能科学地完成企业文化的个体转换。

三、高校文化为企业文化提供服务

高校的职能是培养人才, 这是所有高校的共同特征。因此, 从高校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来看, 我们要求高校培养企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是高校文化建设中的重点和观点, 也就是说, 高校有什么样素质的教职工队伍, 就培养什么样素质的学生。按照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 高校必须利用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和具有丰富的人类文化遗产的图书馆, 大力倡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大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活动, 培养具备整体素质的人才队伍。先进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有待于我们坚持方向, 大胆探索, 在努力实践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建设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面向现代化的文化;必须建设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化传统的文化;必须建设博采各国文化之长, 熔铸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必须建设师生员工踊跃参与、富于创新和活力的文化。只有这样, 高校文化才能真正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为建设文明企业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四、整合高校文化和企业文化

从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知道, 文化是需要交流的只有在交流的过程中, 文化才能是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优势, 历史上的每一次民族大融合都带来了民族文化大繁荣, 特别是进现代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后, 中国学界也变得更加活跃了, 所以在这个全球化时代, 文化的交流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了。当我们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后, 我们必须要把经济优势变为文化优势, 让文化优势来推动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样最后才能达到整个企业的和谐发展。企业文化与高校文化都同具有某些特质, 也许有人会说企业文化与高校文化是不同性质的文化, 他们的外延与内涵都是不一样的, 又怎么会有共同的特质呢?但实际上由于他们都是由集体, 由知识分子组合而成的, 所以是可以融合整理的资源, 比如某些价值观念, 我们整合这两种资源不仅仅是让两种文化中的共同部分继续为两个系统的建设做出最大的贡献, 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它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成为企业精神价值的追求, 为整个企业的发展做出它应有的贡献。对于那些并不是共同所有的文化, 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来让他们相互融合, 我们知道, 任何一种文化或是现象常常会因外来的因素而变得异常活跃, 而活跃会更大限度的激发内部的活力或创新能力, 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才有了更多的机会去创造一种新的文化, 它不仅有利于高校, 也有利于企业。如果说高校文化是弘扬先进文化的制高点, 是理论文化诞生的地方, 是创新潜力的源泉所在, 那么企业文化则是大众文化与先进文化的结合的地方。

参考文献

[1]谈家水: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商场现代化, 2008, (2下)

[2]陈元双: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企业家信息, 2008, (3)

[3]李根: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提升人才培养素质.江苏高教, 2004, (6)

[4]涂国红:高校图书馆与高校文化建设浅议.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16)

文化教育与传统文化 篇8

1 茶文化视野下的体育文化教育发展背景

中国茶道是一种产自特定时代的文化产物, 具有浓厚的东方民族色彩, 旨求和谐清雅, 基儒道, 倚佛缘, 奉道法, 同时也与现阶段提出的健康教育理念密切相关。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它也是一门完整的学科, 上世纪20 年代初就开始出现健康教育有关方面的资料, 但是至今为止对健康教育的概念都没有明确的界定。20世纪20 年代初在美国的一所儿童健康机构第一次出现健康教育这一个概念, 在那时有关健康教育方面的联合委员针对健康教育的概念给了界定:即健康教育是一切影响到个人、群体和社会有关的健康知识、方式和态度的经验整体。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文件中每年都有记录有关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解:“健康教育就跟一般教育差不多, 也是与人们知识、行为方式和态度的转变有关。”具体来说,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指导人们养成有益于自身身心健康的良好生活习惯, 健身心保持健康。

在国内, 许多学者也对健康教育的概念给予了界定, 如贾庆山等人在《学生健康教育》教材中对健康教育定义为是通过有组织、有结构、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 让人们在生活中自觉地养成维持健康的行为和习惯, 减少不利于自身健康的危险元素, 防止疾病, 增进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 并对健康教育产生的效果作了分析。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们建立健康观念、增进人们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消除不利于自身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人们对健康教育的理解, 使他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哪些生活习惯是会危害身体健康的, 并能够正确的选择有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

健康教育的目的: (1) 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使个体和群体维持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目的; (2) 改善人际交往关系增强个人的自我素质修养, 使其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鼓励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3) 增强自身的健康教育理念, 保持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素质。本论文认为健康教育是通过社会组织对人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有计划、有系统、有针对性的社会教育活动, 让人们在生活当中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和强壮的体魄, 提高人们在生活中质量。也可以锻炼人们在生活中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改变不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

2 体育文化教育与茶文化的共性探讨

中国的茶文化是构成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部分, 挖掘它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可以看出我国茶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基于校园茶文化理念,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高校体育文化教学思路。

2.1 两者均有助于提高学生体育兴趣

体育兴趣是学生认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一步, 学生喜欢一项体育活动的话, 他会主动投入并迅速融入到体育活动中去, 开展体育活动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身体需求并提高他们的情绪。体育兴趣是学生参加休闲体育的基本要素之一, 它影响着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激情和强度。许多学生刚开始进行休闲体育活动兴趣很高, 但缺乏休闲体育运动的知识和技能的了解, 往往是他们对休闲体育活动渐渐失去信心的重要一点。因此, 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应加强对学生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当然, 也可以针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寻求而针对性地开展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这样才符合学生个性需求和身心发展的特点。

2.2 两者均有助于培养学生休闲体育习惯

习惯是由于反复练习和巩固下来产生的自动化的生活方式。而休闲体育习惯是特定的情境刺激 (时间、场地、伙伴、氛围等) 和个体之间经长期的练习和重复形成的。习惯一旦养成, 在情境因素出现时, 就会自动地表现出来, 这就是习惯成自然。学生一旦养成参与休闲体育的良好习惯, 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就会从有意识变成无意识的自主行为。学生养成主动参与休闲体育的习惯至关重要。

2.3 两者均有助于形成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进行积极的休闲体育活动必须要有正确的态度。因此, 在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观念, 让他们意识到健康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健康而且还包含心理方面的健康, 而休闲体育锻炼是取得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增强学生的休闲茶饮观念的认识, 让他们了解到花钱买健康的思想是正确的。

2.4 两者均有助于激发学生锻炼身体动机

动机是是学生参与茶饮的首要前提。在健康教育中, 我们应针对学生身心特点, 提高学生茶饮质量, 适度改变茶饮价格, 满足学生求实求廉的动机;还有针对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动机, 可以通过社团组织, 激励学生自主参加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最后根据学生对新事物好奇好学的动机, 适当的开发、引荐一些新兴体育项目 (攀岩、越野等) 。

2.5 两者均有助于搞好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高校体育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学生为主体、以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化。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映了社会和学校共同认可的体育理念。学校定期组织体育活动让学生认知体育文化, 并且可以鼓励学生去积极参与体育文化建设;也针对学生的个性的特征, 多开展一些新型和时尚的体育健身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大型体育赛事等。

2.6 两者均有助于体育教师的自我学习性

教师作为传授者是休闲体育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至关因素。他是学生与高校休闲体育的桥梁, 单独依靠学生自发的参与不够, 体育教师的知识水平、素质、品行对于学生掌握休闲体育知识和形成休闲体育价值观至关重要。高校体育教师应充分发展自己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做好以下工作:

2.6.1 时刻增加自己的休闲体育方面知识, 增强自己休闲体育教育的修养, 了解当今流行的休闲体育项目和学生的兴趣爱好。

2.6.2 加强休闲体育方面宣传, 培养学生正确的休闲体育观念。

2.6.3 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学校、社区组织的休闲体育活动。

2.6.4 可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选编各种体育教程,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7 两者均有助于强化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教师对体育运动的日常训练、竞技比赛和其他运动管理等方面负责, 为强化团队精神应该主要采取多种思想教育手段, 需要及时批判团队内存在的部分个人英雄表现。教师在日常训练和日常管理等方面也可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和强制方法来培养和加强每一位学生的团队精神, 这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团队精神, 还能培养体育运动内部的活跃氛围, 提高整体训练效果。在体育运动的日常训练中, 可以用老学生帮扶新学生的方式“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来创造和谐的整体环境, 它也可以有效提高团队协作精神。“禅师”菲尔·杰克逊和公牛队经常在日常训练经常安排“冥想”联系, 这不仅能使学生们集中精力, 而且能使团队在无声的沟通中, 有助于增强团队精神。当然, 方法培养有很多, 只要充分重视这个问题, 你也可以创造出很多新的方法。

2.8 两者均有助于学生树立共同的竞赛目标

学生的个人态度以及对团队精神的领悟是否深刻是树立共同竞赛目标的重中之重。共同的竞技目标可以让一支体育运动队伍中每一位学生在具体的竞技比赛中达成基础共识, 由此形成更为强大的团队精神, 以此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竞技斗志。另外, 除了树立共同的竞赛目标, 还需为每一位学生在内心树立一种能够达成共识的目的感, 教师应该为此建立一个远期目标, 并将远期目标细分为多个阶段的小目标, 每一个阶段完成一个小目标, 逐步累积最终实现远期目标。通过阶段目标的实现, 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体育运动的进步, 让学生不断增加信心和团队凝聚力。每一个学生都参加了这个项目, 他们即可拥有自己的目标, 成为学生自身努力的内在驱动力。然而, 个人目标无法真正成为一个团队的竞技凝聚力, 只有建立团队竞技的总体规划目标, 才能将个人的目标真正融入到总体目标中, 每个学生都有为总体目标实现服务的责任和义务, 实现责任感和使命感, 才可以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团队荣誉感和竞技战斗力。

3 结语

茶文化艺术集中体现了人类自觉的生命意识, 其表现的存在价值则在于它反映了特定时期下的文化环境中的群体心态。空余时间的增多成为高校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前提;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创造了经济条件, 让学生有能力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休闲体育活动方式, 这样不仅身体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 也可以达到心理的愉悦。

参考文献

[1]齐婷.吉林省高校体育保健课开展现状研究[J].才智.2015 (11) :169-170.

[2]梁兰颖, 陈芳.对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中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的几点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5 (4) :153-154.

[3]杜金蕊.天津医专开设体育保健专业的可行性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15 (11) :61-63.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与传统文化传承 篇9

关键词: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传统文化,发扬

一、农村文化礼堂的内涵

农村文化礼堂就是指农村地区举办的一些活动, 其中包括:各种仪式、祭祀等, 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 能够将农村文化进行好的反映, 同时, 这对于农村文化的凝聚及传承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它以“文化礼堂、精神家园”为主题, 在文化特色鲜明、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的历史文化村建起了一批集学教、礼仪、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丰富农民精神的家园。

加强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 能够使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由设施方面的建设转向文化内容方面的建设, 能够促进文化资源的整体性提升, 其在农村文化的传承、农村文明的弘扬以及加强农村居民整体素质的提升等多个方面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加强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 这是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有效贯彻, 也是实现物质、精神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加强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 能够有效的满足农村居民精神方面的需求, 这是提升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选择。

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必要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人们的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 生活需要满足后, 人的精神也是随之进步。人们需要一个健身娱乐的平台。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据统计我国农民占有60%之多。从古到今农村、农业始被统治者视为极为极其重要的部分。今天, 农村、农民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 增强农民群众对文化礼堂的亲近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成为各市、县文化馆的重任。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难看出, 真正的中国特色, 在农村是保留最为完整的。这都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中国梦的实现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也让所有人看见农村农民的重要性。

舞蹈作为艺术之母的出现, 是人们在劳动之余娱乐的, 是用来庆祝丰收的, 是用来祭祀先祖神灵的……可见舞蹈在劳动人民中的地位是极高。然而, 今天舞蹈艺术似乎多数以出现在舞台上的形式存在着, 由职业舞蹈演员来完成。它的曲高和寡令广大劳动者只能望尘莫及。与此同时, 我党还有着与时俱进的号召。这便要求我们在保留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于是, 在这样的局面下便催出了排舞的诞生。

而建设文化礼堂的初衷, 就是要通过文化设施、文脉传承、文明传播, 真正让文化成为群众的精神寄托, 打造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排舞的诞生是广大劳动者锻炼身体的方式, 同时也是丰富精神世界的良剂。如洪溪村“辣妈宝贝”团队, 她们也是普通劳动者, 最初只是休闲娱乐的一种形式, 而她们的排舞却登上了中央电视台荧屏。在电视荧屏上看到自己的身影, 带给她们的有成功的喜悦, 更有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就目前来说, 农村文化的建设方面还不甚理想, 诸多的农村还存在着文化基本设施匮乏、文化整体水平不高等现象, 这大大制约了农村文化礼堂的发展, 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广大农民文化多样性的需求, 因此, 建立农村文化礼堂极其重要。

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 可以有效的提升农村的整体建设, 如硬件部分, 更加强调建设的统筹性以及综合利用的程度, 同时运用多种改进的形式对各种各样的文化资源进行改革, 使之成为将思想道德问题娱乐等众文化的融合体, 继而更好的建设成一支具备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及高效运作的文化建设机制。而对于农村的软件部分如一些文化活动等也起到了一定的提升作用, 村民们可以以农村文化礼堂为平台, 尽情的展示当地农村风俗, 开展一系列的文化礼仪活动, 带动村民们的主体意识, 让全体村民都积极的参加到文化活动中, 增强村民们对文化礼堂的认同感以及归属感, 让农村文化礼堂成为传承传统文化、弘扬农村文化的桥梁。

三、农村文化礼堂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纵观当今世界形势, 传播技术飞速发展, 媒体格局不断变化, 社会舆论严谨监督, 这样的条件下, 我们国家的社会思想越来越复杂多变, 表现较明显的就是农村。各种传统文化思潮在全国各地的农村拓展蔓延, 让人担心的一点就是各方敌对势力的思想文化渗透在农村愈演愈烈, 例如非法的宗教活动等等。在我国农村这一方思想阵地, 假设不加以培植正确的主流思想, 那么必将被错误的邪派思想占领;将滋生假恶丑。我们要用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来逐渐占领我们的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就必须不断的进行加强, 不断的致力于建设农村文化大礼堂。转播积极文化, 普及科学知识, 弘扬社会正气, 塑造美好心灵, 促进社会和谐。

现如今, 宣传当下的“中国梦”号召, 我们必须要保持与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同的共同价值观, 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主义在中国的群众基础, 在广大农村、农民中间深入开展各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建立有效的激励、管理机制, 都有利于全国各地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巩固。

农村文化礼堂的弘扬, 要切实的从实际出发, 充分的发挥当地各县及镇的主导作用, 提供一系列的帮扶措施推动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 为农村的各种文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 使各地的农村文化礼堂鞥够持续有效的运转。

此外, 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与发展还离不开一套合理的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包括市、镇、村等三个级别的管理制度, 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作为考核各级领导队伍以及干部等的重要依据。另外, 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还需要一定的保障措施, 这就需要一定的制度来维持, 使农村文化礼堂的开展更加的规范、正规化, 这对于文化礼堂的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确保农村文化礼堂的持续发展。

同时, 还应该强化工作的辅导, 拟定农村文明礼堂的设备建造、展览观光、礼仪活动等方面的详细规范以及需求, 并定期的安排专家辅导团或者工作辅导员去往各地进行文化交流、学习。同时也应该注重领导们的激励以及考评, 把农村文明礼堂建造作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乡镇干部查核的重要内容, 归入文明村镇、文明先进县、文明强镇、文明示范村创立等有关评价系统。

近几年大批的青年涌入农村, 成为“村官”, 这一批批新鲜血液的注入也为农村文化礼堂的发展带来了创新以及改革, 因此, 应该多多发挥“村官”或者农村内工作者的正能量, 培育出一批批的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带动更多的农民参与农村文化活动, 为广大农民营造一个浓郁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赵文雅.浅谈农村群众文化建设[J].青年文学家.2011 (4) .

[2]杨明堂, 郝朝军.论农村生活文化建设[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4) .

[3]葛慧君.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打造农民精神家园[J].今日浙江.2013 (8) .

文化教育与传统文化 篇10

1 电视主流文化的求变

电视在20世纪90年代所突显的主旋律在大众文化或外文化的冲击下, 电视主流文化因其单调和苍白使其优势减弱。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仅仅成为一种姿态和意志而存在, 并没有按文化生产的规律占取应有的文化份额, “弘扬社会正气, 讴歌主流价值观”, 反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电视节目基本是央视新闻节目所表达的意识形态, 也就是主旋律。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 随着大众文化占领文化领空, 主旋律的意识形态的节目受到了冷落, 央视也做了改变, 这一时期《东方时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等新栏目层出不穷, 从内容到形式上增加可接受性, 向大众靠近, 也赢利了受众群体, 这是一个求变的开始, 但是节目题材所反映出来的还是与主旋律、主流价值观相关的。

近些年, 央视求变的过程是向精英文化靠拢, 《新闻1+1》就是求变过程中的栏目。与凤凰卫视《时事开讲》有些相似, 但却不完全相同。《新闻1+1》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 改变了传统电视评论刻板的说教方式, 大胆触及关系国计民生议题, 充分挖掘评论的功能。采用主持人、新闻观察员共同对重大的、热点的时事话题进行探讨, 采用新闻与评论相结合, 从国家宏观的时事大政策、大家普遍关心的公共话题、国内特重大突发事件等选题中选取当天最快、最新、最热的新闻话题进行解读, 力求以精度、纯度和锐度为新闻导向, 这是在打造精英文化的过程,

向精英文化靠拢的同时, 也贴近大众文化的所需, 通过老百姓所关心的个案问题来反映普遍存在的问题, 站在体制机制层面进行反思。即使是对个案进行问责, 也要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 举出大量事实作为论据, 议论环节有一定的回旋空间。《新闻1+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选题大都是采用网络上热议的话题, 着力于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点进行探讨, 并充分尊重不同利益群体的情感诉求。虽然《新闻1+1》升级改版, 但笔者认为, 它还是主流文化占主导地位的一档新闻评论类节目。

2 电视大众文化的精致化

马克思说:“生产物要在消费中才能得到最好的完成。”人们需要在大众文化节目中缓解紧张, 释放压力。而一些理论和思想, 用电视来表现会有很大的局限性, 所以说电视是更具大众化的表现形式。现代生活中的人们身心都处于紧张状态之中。现阶段, 制作的主流文化节目、精英文化节目过于严肃、单调甚至呆板, 而电视的大众化特点为观众提供娱乐消遣, 可以缓解紧张, 释放压力, 这是电视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但电视节目要满足各个层次的观众的娱乐要求, 追求经济效益和高收视率, 迎合观众口味, 但这并不意味着电视节目走向低俗。大众文化也需要精致化。湖南卫视的《新闻公开课》将大众文化更加精致化。

《新闻公开课》是一档创新型新闻节目。《新闻公开课》并没有游离于湖南台节目风格, 快乐、娱乐、清新、新奇、多样化是湖南卫视节目定位, 更多的是吸引90后甚至00后的年轻受众群体, 因此它打破严肃的新闻节目形式, 具有话题性;同时, 兼具多种时尚年轻元素, 是一档由大学生亲手制作的新闻评论栏目, 其节目形式是在节目录制现场通过在校大学生与资深知名的媒体人辩论的形式, 每期节目都会邀请3名来自全国知名高校的大学生, 还会邀请资深媒体从业人员, 两方进行互动, 并从中选出各自心目中的新闻头条。《新闻公开课》选题方面注重节目形式新颖独特性。每期节目有15分钟是留给大学生的, 甚至会让90后和资深新闻主编展开版面头条间的碰撞。该节目在关注新闻时事的同时, 着力拓展年轻受众群体, 把话语权让步给青年人, 让更多的年轻人关注新闻节目, 收效显著。

湖南卫视《新闻公开课》的节目, 它所呈现的文化特质就是大众文化占有主体地位, 同时兼顾了精英文化, 通过资深新闻人带动着精英文化, 通过大学生的关注点带动同年龄阶段的受众群体, 与湖南台节目定位相符合。

3 电视精英文化的大众化

精英文化在经历20世纪80年代的辉煌和90年代的梦想破灭后, 一方面对主流文化保持距离, 另一方面又跟主流文化一起批判大众文化[1]。长久以来, 电视精英文化一直处于边缘和弱势, 处于“高处不胜寒”“曲高和寡”的境遇。而大众文化却拥有众多的收视群体。之所以会出现两种文化对立的局面, 主要是因为所谓的精英文化节目没有找到一个与大众文化融合的方式, 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人们看惯了精英文化一贯高高在上而又单一的节目形式, 更倾向于大众文化节目的平民化色彩。凤凰卫视以新闻立台, 《凤凰大视野》《铿铿三人行》《开卷八分钟》《一虎一席谈》这些名牌栏目, 从金牌名主持到学者主持, 处处透露着精英文化, 由于落地等原因, 受众群体很有限, 凤凰网的建立, 增加了一部分受众群体, 但受众群体依然有限, 凤凰卫视精英文化大众化非常典型的栏目就是《倾倾百老汇》的开播, 在《倾倾百老汇》三年的嘻笑怒骂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 这一档曾为凤凰卫视带来不少“迎客松”的时政脱口秀类节目也将迎来新的蜕变, 开始寻求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更多结合点。

《笑逐言开》周播栏目, 由凤凰卫视当家男神尉迟琳嘉主持。节目运用崭新的多媒体手段和独特的串连解读方式, 通过主持人现场脱口秀的形式来演绎各类资讯。栏目紧跟社会热点, 天下大小事无所不包, 或谈笑风生, 或嬉笑怒骂, 或能唱能演, 或敢言敢玩。升级后的栏目加入了现场嘉宾的这一环设计, 根据嘉宾的特点量身定做了当期节目主题, 呈现出极具个人特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笑逐言开》评论方式与《新闻1+1》《新闻公开课》虽然都在演播室里, 但形式完全不同, 《笑逐言开》放眼全球热点, 评论方式娱乐脱口秀式的没有太多的主观引导, 更像是幽默式地讽刺, 然而娱乐化地给予一些意见, 视角独特, 形式让大众更加贴近, 但所阐述观点还是精英文化的呈现;《新闻1+1》关注国内热点, 很严肃地播报方式, 带有立场地评论, 更多地是站在国家立场上, 反映主流价值观;《新闻公开课》关注互联网排名靠前的热点话题, 追述新闻头条的方式, 去看哪个热点更热, 大家是答辩式地对决, 得出一个结论, 在争辩的过程中有观点有分析有背景反映了一周的热点话题, 没有太宏观的立场说, 更让普通大众所能接受, 贴近大众文化。

不同于西方的是, 在中国目前特殊的历史环境中, “中国文化出现大众消费文化、政府主导文化和精英高雅文化三足鼎立的新格局”[2]。但电视文化走向大众、走向悦众、走向娱乐是基本趋向, 可能是媒体生存所决定的, 也是大众文化的时代所决定的, 批判也好, 漠视也罢, 不太可能改变它的走向。无论主流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有多少差别, 三者都不存在绝对的、明确的界限, 所谓的精英文化不断地被社会大众所接受而成为大众文化, 从而二者之间不断的相互转化。所以, 应该避免将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分化。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差异, 各种文化的含义也随之改变, “主旋律”的困境与求变, 精英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合谋, 大众由开始对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拒斥以彼此寻找契合点, 电视大众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三种文化有继续寻找彼此相互结合的演变趋势。

参考文献

[1]孔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M].北京:中央编辑出版社, 2003.

“文化变法”与“文化自救” 篇11

在经济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必须正视自己在文化道德领域的严峻现实。从国际上看,整个舆论环境对中国依然不利。尽管我们在改善自身国际形象上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舆论环境“西强我弱”的形势令人尴尬,世界上弥漫着一种怀疑中国、戒备中国的浓厚情绪,而且这种形势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有效改善。就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的几乎同一时段,发生了小悦悦遭到汽车两次碾压这样令人发指的事件。类似的事件不止一桩,这些令人愤怒而似乎无可奈何的离奇故事,让人很难想象是人类所为。如今一些国人的所作所为,其残忍和冷漠,似乎说明人类正在返祖,要把人类文明的最后一片遮羞布扯掉,在精神和文化层面重新回到“丛林时代”,回到与禽兽为伍的蛮荒时代。北京的孔庙里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与天地参”,意思是说应该有一股顶天立地的浩然之气。可如今,一些人的精神高度似乎已经退化到与虎狼赛跑的境界了。所以,文化建设是目前中国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国人现在虽然还谈不上孔子所言的“与天地参”,但是重新发现自我,发现文化,找回做人的自觉,做到如毛泽东所说的“人猿相揖别”,则是起码的急所。否则,中国人“经济动物”的外在形象恐怕无法消除。

单从经济层面看,发展文化产业,让文化创造市场,将是中国调整经济结构,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保证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近期,中美汇率战举世瞩目。以往一些行之有效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东边日出西边雨”,在经济发展的困境中,电影《唐山大地震》7亿元的票房收入,《建国大业》4个亿的票房收入,似乎让人看到了新的财富矿源——文化产业。另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根据WTO的相关协议,给予中国文化产品的保护期即将到期,中国将向美国等文化产品输出大国开放市场,中西方文化的更大冲突在所难免。面对西方文化产品的巨大冲击,以往那种僵化的文化体制显然无法抵挡。从经济改革中汲取经验,只有充分的市场化,才能给中国的文化产业带来生机和活力,才能充分激发国民的文化创造力,才能在中西文化的面对面冲突中找到立足之地。从某种意义上讲,十七届六中全会所要实现的就是一次“文化变法”,是面对西方文化冲击的“文化自救”。

当然,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需要条件的,“文化变法”并不能保证变法成功。自古以来,变法就有成功的变法,也有失败的变法。洋务运动某种意义上就是变法,但甲午中日战争的全面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文化大革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可称为“文化变法”,但实际效果则是文化大戕害、国家大动荡、人民大遭殃。最终,这场所谓的“变法”不得不以另一场新的“变法”——改革开放——来收场。所以,对于中国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必须有正确的态度,提供必要的条件。

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充分尽到责任,但又决不能搞“以吏为师”。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然是中央的重大决定,各级党政相关部门和官员就要有开放的心态、包容的胸怀。不能今天一个条条,明天一个框框,后天一个圈圈,天天指手画脚,画地为牢。让文化工作者往上跳有天花板,往前走有脚链,动辄得咎,无所适从。谁都知道,戴着镣铐跳舞跳不好,顶着碓窝子唱戏不好看,照着八股写不出好文章。政府的责任应该是制定相关的制度,提供必要的经费,创造更多的机会,协调必要的关系。否则,政府尽的责任越多,恐怕对文化发展的限制越大。

其次,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该以什么为标准来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呢?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宪法和法律。只要是宪法和法律规定要保障的,就一定要保障并且保障到位,比如言论自由。只有自由,才有创新,才有繁荣,才能形成国际竞争力。只要是宪法和法律规定要禁止的,那就一定予以禁止,甚至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不能搞令出多门,不能搞朝令夕改,不能搞钦差大臣满天飞,不能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对于文化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果有很大的社会争议,要本着审慎科学理性的态度,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允许社会各界充分讨论。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可以形成具体意见。不能简单地搞一禁了之,更不能搞先入为主,形成一个经过授意的“专家意见”,甚至伪造民意,操纵程序,搞假听证,愚弄民众。

再次,只有创新才能创造出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才能保证国家的文化安全。“非旧无以为守,非新无以为进”。增强国家的文化竞争力,既要守成,继承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做好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还要做好创新的工作。但是创新不仅仅是正面的,它有时候也可能是负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对待新生事物,特别是新生事物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比如说微博,它是人类传播方式的创新,通过微博,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但一些人可能利用微博传播不实的信息,甚至造谣中伤,引发不良的社会影响。如何看待这些负面的影响?笔者觉得没有必要因此而对互联网进行过度的审查和过滤。相反,这些不实的信息反倒可以促使人们去澄清,去辟谣,这样的话,真实的信息不就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了吗?所以不能因噎废食。再比如,网上一些商店可能售卖假冒伪劣商品,如果因此就禁止网上商店的存在,那么阿里巴巴、京东商城、当当、卓越亚马逊这些公司就没必要存在了,它们给物流业提供的那么多的就业机会就消失了。失去网络,我们就会失去很多创新的机会,就会失去一个创新的平台。有时候一项细微的管制,可能就堵塞了一个增加中国文化竞争力的窗口。这是政府需要看到的吗?所以,创新无极限,管制需谨慎。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研究员)

文化教育与传统文化 篇12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建筑装饰的发展国内已有多家建筑装饰方面的杂志问世,但刊登的内容大多是介绍装饰设计的案列,而研究建筑装饰文化的文章较少。《建筑与文化》是国内一级期刊,自创办以来对弘扬建筑文化、表彰优秀建筑设计师、优秀建筑设计作品、介绍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的成果做了大量工作,在业内有很好的口碑。为了《建筑与文化》的发展,也为了满足社会对建筑装饰文化的需要,本杂志社决定增加《装饰与文化》栏目。

建筑装饰文化是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装饰与文化》栏目的开设将为继承和创新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提高人民对建筑装饰文化中诸多问题的理解作出贡献。《装饰与文化》栏目的开设必然丰富《建筑与文化》的内容,提升《建筑与文化》的品质,同时也是《建筑与文化》的拓展。

上一篇:童装结构设计下一篇:血清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