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筑与建筑文化(共12篇)
文化建筑与建筑文化 篇1
文/俞坚Yu Jian
不少人看到《建筑与文化》杂志,第一反应是支持,第二个反应就是有点疑虑,感觉是不是有点逻辑问题,因为建筑是小概念,文化是大概念,文化可以说包含了建筑,所以这两者并列是不是不合适?
这两者的并列其实表明了某种选择和态度,如果说“建筑文化”是以建筑来界定与其相关的文化现象的一种集合的话,那么,“建筑与文化”表明了以开放的态度来并行地探讨建筑与文化的问题。我比较愿意用大建筑和大文化这个比喻来描述这种开放关系。所谓大建筑的概念,可以用建设环境(buil environment),或者更进一步的用生活环境(living environment)甚至栖息地(habitats)这个词来描述,而大文化,如果我们不去纠缠那么多概念之辩的话,可以用我们人类习得的生活方式(life style),进一步的话以生存状态(survival condition)来描述。那么,“建筑与文化”的问题,往大里说就是我们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的关系,往小一点说,可以侧重在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
我们这里提到的生活环境,牵涉到了诸如人际关系等非物质环境的一面,但“环境”一词总是和主体及活动相对应的,因此,我们上述的这种关系可以更合理地描述为:我们人类自身及其生活方式与其相应的环境间的关系。
以此出发,建筑与文化的话题为我们展开了一种开放的语境,《建筑与文化》杂志也不是建筑学学科内部的杂志,不是建筑师自己小圈子的杂志,更不是普及建筑学知识的科普杂志。
建筑与文化探讨的是,我们的生存状态、我们的存在价值、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我们周遭的生存环境、生活环境、建设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筑与文化》杂志是不同专业、不同人群、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我们的生活与环境的问题与关系的平台。
由此,我们将讨论建筑设计的问题,但要摆脱建筑本体论的束缚,不是讨论一幢建筑最后的结果,也不仅仅是探讨它的形态的设计形成过程,而是关注它在这个产生过程以及产生以后,对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影响。我们设计一处住宅,关系到我们是如何思考解决居住的方式,我们设计一所学校,牵涉到我们对教学的本质的态度。《建筑手记》类栏目应该避免方案说明式的文章,关注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对人、对生活的思考和价值观。
既然牵涉到人与生活,那么,对这个问题的发言者就不仅仅是建筑师的一家之言,我们还要倾听业内业外的专家,精英阶层与普罗大众的声音,在这里,我们会遇到不同专业的不同评判、不同利益的不同立场。我们遇到过艺术家、文化人、建筑师坐在一起而彼此对立的场景,我们也体会到从管理者、房产商、建筑师、使用者在这个建筑生产链中的立场和利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其中,我们不仅需要我们熟知的普及和提升的责任,还要学会尊重和倾听,还要反思立场与价值。《建筑评论》类栏目的当务之急可能不是简单地去对某一幢建筑评头论足,下一个结论,而是把建筑还原到它的文化语境中,呈现出其上交织着的多维视野。
随着中国日益融入到国际舞台之中,我们现在不仅需要关注国际上那些先进的建筑理念为我所用,而且需要关注中国人在国外,外国人在中国,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和不同的生活环境之间如何互相理解,如何和谐共处。近年来在世界不少地区发生的中国人经商冲突,实际上也隐含着不同的生活价值观,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环境模式之间的不同和争议。杂志的国际类栏目应避免简单地介绍一些国际大师的设计作品,而为增进不同文化对不同的生活环境的沟通与了解搭建平台。
当然,建筑与文化的问题,必然涉及到传统与保护的问题,但我们关注的更可能是,那些正在不断消失的环境,其实是消失了我们生活的记忆,这将对我们的未来生活意味着什么?同样重要的是,面向未来,我们究竟将会有怎样的生活方式,而又将会有怎样的生活环境?《城记》类栏目希望留下曾经有过的回忆,录下正在消逝的记忆,也关注正在发生和兴起的未来。
这是我想到的《建筑与文化》杂志该做的一些事情,也想在今后的这个栏目中继续展开讨论这些话题,如果你有好的建议给我邮件。
文化建筑与建筑文化 篇2
------浅谈中国长寿城的项目开发张爱华
“东方文化现代化”即用东方人的哲学、东方人的生活方式、东方人的文化来指导研究城市、设计城市。
优秀的城市建筑应该追求深度与广度。可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工程、二是美学、三是哲学。如果建筑设计师的作品能满足居住者的心理需求,这就达到了城市人居环境的更高境界。
建筑师在做设计时,应当尊重建筑的现代性和当代性,还应该更多的从每个地方的地域资源中寻找契入点,创作出符合地方人文的时代经典作品。
我们的诉求是把周边资源整合起来,利用好当地的各种资源,让这块地成为一个中心。项目前期策划阶段,项目领导、公司领导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然后设定项目目标—怎样做到盈利与影响双丰收。
具体到项目设计中,最重要的是将多种语言融合在这个社区中。虽然这是一个以托斯卡纳乡村文化为建筑风格的项目。但是也融入了东方文化。在这一点上,印证了形式与内容是可以不一致的。但是“内容”比“形式”更重要。内容传递的信息是居住者进入社区后,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这就是我想要的家、这就是我想要的地方”!这就是内容,即东方文化带给人的归属感。其实最好的建筑就是建筑艺术和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
而“中国长寿城”项目,正是找对了如皋这个“世界长寿之乡”的文化底蕴的契入点。结合当代人从追求“温饱生活”向追求“健康生活”转变这一特征。同时针对如皋这座有着上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中小城市市民对山水生活向往的特点。充分利用但不完全照搬的意大利北部大区“托斯卡纳”建筑设计风格。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如皋中国长寿城”项目。
“如皋中国长寿城”项目包含养生博物馆、养生湖畔别墅、花园洋房、养生休闲度假酒店、至孝休闲广场、旅游集散中心、茶座、商业休闲等各种形态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在所有建筑及配套建筑完成后,必将成为如皋的新型高端居住中心,并成为周边乃至长三角城市市民向往的理想居住地!
“如皋中国长寿城”所在的长寿园已入选“江苏十大园区”之一,得到江苏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推广。必将带动如皋经济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使之与我们的项目开发互惠共利。
浅析建筑装饰风格与建筑文化关系 篇3
关键词:建筑装饰;建筑艺术;文化内涵;联系
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建设水平已得到改进。人们对建筑的需要不仅居住舒适和安全,并且更加看重外观是否美观。人们的审美标准和水平的受地区的文化影响较大。这种审美需求指导建筑装饰设计风格的变化。本文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建筑装饰设计风格和建筑文化之间的关系。
1 建筑文化
建筑文化反映个人或团体的民族文化背景、历史和建筑所在区域地理特征。它是组成是由内核文化和外援文化。内核文化是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必不可少的东西,是古老、纯洁且根深蒂固的文化部分;外援文化是新的文化,也可以说是在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包容,是年轻和非纯种,没有发育完全。内核文化的传承能力是很强的,通过建筑装饰设计的风格,我们可以追寻背后蕴含的一脉相承的本质和精髓,进一步理解文化内涵。
建筑文化的发展和更新通过两种方式:第一,通过使用内核的文化的融合或裂变,产生推动变化的能量源泉,这种方式的动力是内核文化的本质所决定的,因此这种建筑文化的更新和发展是有顺序的,其与文化的产生背景是和谐、一致的关系。第二,使用外援文化的影响和渗透内核文化,以促进整个建筑文化创新。虽然起初会显得生硬,无序和消极,但是在长期影响下,外援文化和内核文化将形成一个相互适应与包容的关系。站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两种方式往往相互共生,相互作用,为了促进人类文化的进步和变化,完成质的飞跃。我国的内核文化的积累十分深厚且不断发展,文化文化传承过程中,沉重的负荷造成对外援文化的吸纳能力是不够的。在这种厚重的内核文化中,一些已经不再满足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这可能会阻碍中国现代建筑文化的发展。因此,在构建和完善我国的现代建筑设计师文化体系时,应重视减少内核的文化的负担,吸收外来文化,并不断的融合与内核文化中,创造新的中国建筑文化的活力。
2 传统与现代建筑装饰及建筑文化的联系
现代建筑设计的传播和发展应继承传统建筑文化,我国建筑装饰传统的继承应该坚持扬弃的原则,并避免盲目。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不断出现,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概念的不断变化,所以,如果想实现当代建筑设计与时代精神的结合,秉承传统建筑装饰文化扬弃的原则,才能够实现创新,达到中国建筑装饰的发展因地制宜的目标。对于在现代建筑设计和装饰,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和模仿就可以的,应该实现传统建筑的精神文化内涵,并与我国现代美学理念的有机结合,可以通过适当使用传统建筑元素,有效地加强建筑的底蕴。在建筑装饰上可以将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符号进行有效的提炼和总结,通过实践适当的转换和改变,实现现代建筑材料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联合。这样才能通過传统元素适宜的应用来实现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城市环境的相互融合。
3 建筑装饰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关系
建筑风格的外部表现,能够体现的艺术、文化和社会发展。装饰设计的风格和建筑风格的流派是紧密相连,与相应时期的绘画、造型艺术、文学和音乐流派对建筑风格形成较大的影响。每个建筑的设计,都与气候和位置相关,同时建设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这也是世界各地建筑都有其独特风格的原因。在建筑室内设计风格上,典型的风格形式是实现了与当地文化因素和自然条件更好的结合。民族特色、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和文化风格等外部因素,只有实现与创作构思及创作者专业素质和艺术素质等风格内在因素的有机结合,才可以赋予建筑装饰文化内涵,这种建筑室内环境能满足人们在一个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心理和精神上的平衡,从而实现建筑风格的艺术特点和个性化装饰工程的应用。通过材料的使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功能更加合理,更舒适的建筑室内环境。随着人们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材料技术和精神文化将继续增长,这使得建筑有一定的历史连续性。
4 对现代建筑装饰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的理解
目前建筑室内设计的功能复杂多变的特性,以及室内装饰材料的升级和设施,使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更新周期缩短。随着不断的发展,人们对于室内环境的艺术风格和文化的追求一直发生变化。建筑装饰中,建筑风格或流派的形成往往对文化、艺术和社会造成影响。近年来,中国的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整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正在从工业社会过渡到后工业社会,人们更加注意生活的环境,文化内涵和艺术质量等精神需求。在室内设计中,不同流派都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内涵,而且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总之,将建筑风格和建筑文化研究做好,实现建筑本身的和谐,实现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最终做到在遵循历史传统的基础上超越历史。
5 建筑装饰设计与传统文化的意义
建筑装饰设计可以充分体现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所以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人们追求美的事实不变。这使得传统的吉祥意义的造型艺术也适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传达现代的设计理念有同样的效果。通过反复描绘图形,不仅可以获得外观美观,也会使图形符号有一个更深的意义。图形符号可以实现建筑的外部来表达内心意图。这些意义来自自然崇拜和宗教崇拜,然后派生出繁荣和消除灾难等吉祥的象征。
6 现代化传统建筑装饰风格设计
现代化的传统建筑风格设计,最成功和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能够实现在建筑中能感觉到传统建筑文化和精神,但找不到一个地方与传统建筑是直接相关的实例。也就是说,传统的亭台楼阁的玻璃幕墙,或通过传统的拱门入口处,将传统装饰符号标志在外,这些可以说是一个仿古设计的实践,如果我们能消化和吸收传统建筑的精髓,实现在现代项目设计中,那么两种的完美结合,将在无形中显示传统的精神。
7 结束语
我们现实生活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非常大,因此科学合理、正确的传统文化,可以焕发出传统文化的魅力。这需要把握好建筑装饰风格设计中的各种细节,在挖掘优秀的建筑遗产的同时,更要加强学习,尝试所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为了实现建筑装饰项目到一个新的阶段,迫切需要吸收古代和现代建筑创作的本质,让艺术修养可以融入到建筑设计,最终形成有效的文化渗透。简而言之,如果你想要创造出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在处理传统文化上,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扬弃,做到去粗取精,才能达到最终的建筑装饰和建筑文化的结合。
参考文献:
[1]罗明明. 室内装饰风格的分类及特点简述[J]. 今日科苑,2009(16)
[2]张文钊. 建筑装饰风格浅析[J]. 广东建筑装饰,2005(06)
[3]周旭婷. 现代居住空间的装饰风格探究[J]. 现代装饰,2012(09)
文化建筑与建筑文化 篇4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建筑装饰的发展国内已有多家建筑装饰方面的杂志问世,但刊登的内容大多是介绍装饰设计的案列,而研究建筑装饰文化的文章较少。《建筑与文化》是国内一级期刊,自创办以来对弘扬建筑文化、表彰优秀建筑设计师、优秀建筑设计作品、介绍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的成果做了大量工作,在业内有很好的口碑。为了《建筑与文化》的发展,也为了满足社会对建筑装饰文化的需要,本杂志社决定增加《装饰与文化》栏目。
建筑装饰文化是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装饰与文化》栏目的开设将为继承和创新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提高人民对建筑装饰文化中诸多问题的理解作出贡献。《装饰与文化》栏目的开设必然丰富《建筑与文化》的内容,提升《建筑与文化》的品质,同时也是《建筑与文化》的拓展。
文化建筑与建筑文化 篇5
众所周知,我国文化底蕴深厚,不同地域的人们,繁衍生息,伴随着社会的发生不断研究与探索,产生很多优秀的文化,其中传统建筑文化是杰出的代表。传统建筑文化在一些古代建筑中较为常见,复杂的结构、优美的外形,无不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目前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如何将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空间设计相结合,建设更多蕴涵传统建筑文化元素的建筑工程,是当前业内人士关注与研究的重点。
1传统建筑文化理念分析
1.1天人合一理念
我国传统建筑文化蕴涵的理念中,“天人合一理念”“有与无的辩证理念”较为典型,其中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哲学思想中追求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可理解为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因此,一切人事应符合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对我国传统古代建筑进行研究,或多或少地可解读出:人在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后,蕴涵的“无限”憧憬,这正是天人合一理念的体现。人们将天人合一理念应用到建筑中,将“无限”遐想与建筑中有限空间进行融合,创造出一个个气势恢宏的建筑。
1.2有与无的辩证理念
有与无理念中,“有”表示建筑实体,而“无”表示建筑内、外部空间。研究我国传统建筑不难发现,一些建筑虽进行围合,但却非常注重空间的开放,即,建筑实体的围合为“有”,空间的无限为“无”,两者相互统一。人们在“有”的现实中,追求更高层面上的“无”。
2传统建筑文化表现形式
在传统建筑文化理念指引下,传统的建筑工程呈现一些鲜明的特征,其中以下特征在古代建筑中较为常见。
2.1凸显对称特点
对称是传统古代建筑最为鲜明的特点,在很多传统建筑工程的结构或造型上,总能找到平面、直线与点等一些对称元素,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能够使人感受到人民的`智慧,以及传统古代建筑遵循的规律。例如,故宫不仅考虑古代礼仪内容,而且建筑以中心对称形式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排列,让人感受到一种气势壮阔的整体美、对称美。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对称”给现代建筑工程的设计带来不小的启示,现代建筑的“对称”随处可见,不仅大气,而且美观。
2.2体现和谐特点
古代建筑中美的元素无处不在,建筑结构、空间的设计,不仅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符合时代审美观点,而且一些空间使用优美的图案与结构加以装饰。事实上,美是一种“有序”,这种有序即为和谐。从这一点来看,传统建筑工程中无不体现着和谐之美。
2.3体现风水特点
文化建筑与建筑文化 篇6
关键词:宏村;规划;徽派建筑;文化保护
宏村是位于安徽黟县东北部的一个小村庄,村落面积19.11公顷,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31年),至今800余年。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常常云蒸霞蔚,时而如泼墨重彩,恰似山水长卷,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整个村落水系环绕,水流依墙委婉而动,使它有着水一样的灵性;村内依水而建保留完好的明清古民居,使其成为徽派建筑村落中最有魅力的村落,成为徽派建筑村落的代表,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一、村落规划
宏村是中国古代依据仿生学建造,具有独特造型的“牛型村落”。始祖汪九是唐初越国公后裔。村子始建于宋代,其规划由一个名叫胡重娘的女子设计,该女子是西递古村一风水先生之女,嫁给了宏村一个祖先的族长,该女子运用了自己的才智,借助在京城身居要职的丈夫的力量,才有了完美的宏村……村内有着数百户粉墙青瓦的古民居群,特别是精雕细镂的承志堂、敬修堂;森严的上元厅、南湖书院;街道两旁古朴的店铺;充满诗意且碧绿如镜的月沼,以及碧波荡漾的南湖……如此美景构成了完美的艺术整体,带给我们悠久历史所留下的深远的文化底蕴。
整个村落的“牛”型结构被誉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巍峨的雷岗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如庞大的牛躯。以村西北一溪凿圳绕屋过户,九曲十弯的水渠,聚村中天然泉水汇合聚成一口半月形的池塘,整个形如牛肠和牛胃,其半月形池塘又名“月沼”。人们又在绕村的溪河上先后架起四座桥梁,作为牛腿。这种别出心裁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方便,更创造了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宏村依山傍水而建,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地势较高,可挡北面来风,既无山洪暴发冲击的危机,又有仰视山色泉声的乐趣。
二、村落建筑
宏村背倚秀美青山,清流抱村穿户,数百栋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静静屹立。它吸引人的地方还在于它的民居建筑,宏村民居被称“高墙深院小窗户”,是徽派建筑的典型。
徽派建筑的主要特点就是青砖黛瓦马头墙。其中有讲究的房子布满木雕、砖雕、石雕,代表了身份、荣耀,马头墙本身则是为了防火,天井则是在下雨时蓄水应急,通风、透气、采光。高大奇伟的马头墙灰白的屋壁被时间图画出斑驳的线条,更有了凝重、沉静的效果;还有祠堂、书院和牌坊。走进民居,砖雕、石雕、木雕装饰满眼皆是,门罩、天井、花园、漏窗、房梁、屏风、家具,都在无声的展示着精心的设计和精美的工艺。
宏村现有明清建筑138座,粉墙青瓦,巷门幽深。建筑的马头墙高低错落,真是“高高低低马头墙,黑白分明瓦与墙”的典型徽派建筑。若没有马头墙,徽派建筑的风韵会顿失光彩。村中有几处规模较大的民居,分别是承志堂、东贤堂、三立堂、南湖书院等,都是大门森严,古朴宽敞,精雕细镂。
宏村古建筑中的汪定贵宅承志堂,被誉为“古民居建筑博物馆”。是皖南古民居中规模宏大,设施齐全,布局合理,三雕精湛的代表作。进门就可以看到水缸,它主观上讲是聚财,客观上是作为消防池。房门即莲花门至上而下由眉板、胸板、腰板、群板组成,为了通风、透气、采光,胸板采用了镂空雕,腰板采用的是浅浮雕或深浮雕,群板则用平板。这里就像徽派木雕工艺陈列馆,尽是木雕镂空门窗。前厅横梁上的“宴官图”,充分表现了主人虽地位不高,但追求功名利禄、向往达官贵人的生活。几百年的银杏树雕的是琴棋书画,以及茶余饭后的活动。梁上雕的人物都是往前倾的,这叫高浮雕。高浮雕比深浮雕更进一步,好处在于让人从下向上央视的时候形成准确的透视。中门上方护楼板上的立柱调着“渔樵耕读”,南北财神,斗拱上是“三国演义”,边门上方的“商”字图案,全都层次丰富,人物繁复而生动。
在宏村,石雕多体现于祠堂和牌坊。砖雕都体现在大门口,明清时期的建筑大门口都有门镂式面罩,有的大门两侧砌有八字墙,人们在这些地方精雕细琢,使原本无生命的青砖一块一块活了起来,有着人物,鱼虫,山水,都是镂空雕刻。木雕题材也十分广泛,无所不有。
三、村落的保护与利用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宏村,尤其是古建筑水乡如诗如画的美景,每年都吸引无数的游客和艺术专业的学生。因此,保护与利用宏村的生态与人文资源尤为重要。
大量的游客观光旅游,对环境的破坏,对部分古建筑的保护不利。每年大量学生写生,颜料水等对周边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当地居民为赚钱,不惜拆卸其他尚未列入遗产保护的古村落上的雕刻。
应采取有效的保护原则和措施。保护古村落水系建筑景观的原真性,要控制对自然水质的污染。保持人文文化背景,承传淳朴的民风,保持传统的民俗。并建立保护专项小组,制订古村落建筑的分级保护措施,收集记录周边散失的遗迹和资料。与周边古村落联合,控制对古建筑上雕刻的拆卸与买卖,共同保护原生态的建筑与文化。
四、结语
在徽州有数不尽的高墙深院,在宏村穿巷走弄总是与水相伴,印刻在老建筑上的沧桑和水系是历史最好的见证。
宏村这座传统古村落历经风雨沧桑,是徽派建筑古村落的完美代表。宏村的规划、街道形式、建筑和装饰以及房屋与广泛的水系相结合的“牛”形规划布局,被中外专家认为是“将科学与诗意完美结合、建筑与环境珠联璧合的典范”,是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
但如何深层的保护和利用古村落宏村的自然与人工天然为一体的水系生态环境的文化景观以及隐藏在其背景下的人文文化和环境风水学的空间设计,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2]丁俊清.中国居住文化[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3]汪森强.水脉宏村[J].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4]武旭峰.发现之旅——深入黄山的背后寻找徽州[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2.
建筑与文化关系有感 篇7
文化之与建筑既遥远又触手可及,文化不是经济搭台唱戏的垫板,不是官员演出业绩的道具,不是学者炫酷的词句,不是建筑师艰涩难懂的作品的解说词。文化是能感动大众内心的力量,它自然而然会扩散出来,会打开人的心灵。文化的议题为建筑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更大的可能性。
在地球村的时代,文化也已被纳入全球化的视野,文化的冲撞、交融以至某种文化的消亡不可避免,今天东西方文化的冲撞是近两百年来的西学东渐过程的继续,不同的只是人类的良知已经认识到,保护好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无论是对于该种文化还是对于全人类都是有裨益的,跨文化对话无论对于认识自己还是认识他人都是一种必要的和可以防止极端片面的方法。
有效跨文化对话的基础与前提是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觉,自信和自觉的前提是自知。华夏文化的深层积淀远比表层积淀深沉得多,生命力和包容性强得多,面对着环境、生态和人自身的文化和其他种种危机,华夏文化深层中的基本范畴、概念和方法正显示着历久弥新的价值。在周易中体现了的将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统一与整合的思想与整体性思维,将为人类继续前行提供武器,也为走向世界的中国建筑界构建当代的全面的建筑知识体系提供元理论。
建筑文化不是靠“风格的概念化”和“细部的敏感化”(王镇华语)来展开,建筑师需要做的,是在驾驭建筑本体相关矛盾后,将自己对此时此地的文化的感悟通过一层层的转换性的创造,用价值主体可以领悟的建筑各种要素的空间和物质形式表达出来。在建筑设计的每一个必要的切入点和环节中都可以完成有文化意味的创造。
建筑文化与国家形象 篇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近30年来全国各地的城市面貌和国民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型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群众在享受住房和城市公共设施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毋庸讳言的是,近年来,我们的国家在城市化道路上,也出现了一些值得警觉的带普遍性的问题。比如建筑风格上的趋同,建筑体量上的趋大,景区空间上的趋阔,建筑审美上的趋新等倾向,正在成为影响我们国家形象的病态建筑文化。趋同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全国各地的城市面貌日益趋同,各地城市原有的个性快速消失。其实,钱学森先生在20年前就已经提出了建设“山水城市”的重要规划理念。山水城市理念是治疗千城一面痼疾的对症良药。建筑体量趋大的例子举不胜举。比如大佛雕塑攀高,地标建筑竞赛,已经蔚然成风。旅游景区,大学城,各类开发区,文化产业园区都拼命占地。园区面积越来越大,大量浪费国家宝贵的土地资源。建筑审美不应是一元的,而应是多元的。但由于各界领导者建筑文化底蕴和建筑艺术欣赏水平的高度的差异,部分决策者还特别钟情于去旧图新,以新为美。以新为美本身并没有错,但建筑文化是由多种审美元素构成。比如文物古迹,你能随便出新吗?古街旧坊你能一新了之吗?规划建设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俄罗斯是军事强国,但莫斯科地铁站的文化却千姿百态,令人叹为观止。因为建筑文化和军事文化不是一回事。所有的城市,所有的建筑,所有的绘画雕塑,如果都像一个模子铸造出来的,那谁还愿意欣赏?
国人需要健康的建筑文化。各方领导在这方面应发挥积极的作用。
汉字与古代建筑文化 篇9
在人们移居到地上生活以后, “宫室”成为了房屋的通称。宫和室本来是可以不分的, 所以《尔雅》说:“宫谓之室, 室谓之宫。”当时的“宫”并没有宫殿的意思, 宫殿的意思是秦汉以后才产生的。而在上古的时候, 不管什么身份的人, 所住的房子都叫宫。郝懿行《尔雅义疏》说:“古者贵贱同称宫焉。”所以《孟子·滕文公上》说:“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许子是对战国时候农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许行的敬称。许行主张每个人都要亲自种地才能吃饭, 亲自织布才能穿衣, 这种主张人人平等的思想的出发点是好的, 但却忽视了社会分工的必要性, 因而遭到了孟子的批驳。孟子质问:许行为什么不亲自去制作做饭用的陶器、耕种用的铁器, 而是什么工具都从自己家里拿来用呢。这里的宫中, 就是指许行家里。可见此时的“宫”确实是指一般人居住的地方。“宫”字甲骨文作、, 其中为屋子的整体轮廓。里面的两个“口”或相离, 或相连。有的字形则没有外面的轮廓, 只写作或 (见图1) 。按照罗振玉的解释, 这些“口”是“象有数室之状”, 或者“象此室达于彼室之状”。这说明, 当时“宫”的形制已经比较复杂了, 再也不是先民穴居时简单的“单人间”了, 而至少是经过改良的“两居室”了。《释名》:“宫, 穹也。屋见于垣上, 穹窿然也。”穹是圆形的屋顶, 垣即墙。将《释名》的解释与半坡遗址的房屋复原模型相对比, 可以肯定, 当时的“宫”是在圆形基础上建立围墙, 墙的上面覆以圆锥形屋顶。这种有墙有顶的“穹窿”房屋, 相对于当时的“穴居”来说, 无疑是一种较为高级的建筑形式。
秦汉以后, 为别尊卑, 宫才从一般住房的意义演变成帝王居所的专用名词。这正如《风俗通义》所说:“自古宫室一也。汉来尊者为号, 下乃避之也。”皇帝把宫作为自己住处的专称, 普通百姓就之后避开这个字不用了。就好像“雉”本来是野鸡的称呼, 但到了汉代太后吕雉掌权后, 谁也不敢再称野鸡为“雉”了。
再看“室”字。《说文》解释说:“室, 实也。从宀至声。室屋皆从至, 所止也。”按甲骨文, 是从宀从至, 它的形体结构从甲骨文到后来的金文没有很大的变化。有的甲骨文“宀”下面有两个“至”, 意思与一个“至”是一样的。“至”甲骨文作, 像箭从远处来降到地面的情形, 有到达的意思, 因而引申为止息, 即停留在某一个地方居住的意思。《释名》的解释很能体现“室”这种功用特点:“室, 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通俗地说, 就是“室”里注满了人, 摆满了东西。
洪成玉认为:室的初义就是穴室。《诗经·唐风·葛生》:“百岁之后, 归于其室。”郑玄笺:室, 犹冢圹。冢圹即墓穴。王力先生认为, 在远古时代, 室就是穴, 穴就是室, 因为当时人们居住的地方就是“穴”。到了殷代, 有了上栋下宇的房屋建造, 人们的居住地由地下搬到了地上, 室和穴才有了分别。
由上最初人们建造的房屋内部单元比较简单, “室”和“宫”一样, 都可以泛指人所居住的房屋。后来, 随着建筑水平的提高, 房屋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格局模式, “室”便逐渐成为一套住宅内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时候的住宅, 一般由堂、室、房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前面是堂, 通常是行吉凶大礼的地方, 不住人。堂的后面是室, 住人。室的东西两侧是东房和西房。整栋房子是建筑在一个高出地面的台基上的, 所以堂前有阶。要进入堂屋必须升阶, 所以古人常说“升堂”。《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 未入于室也。”这就是成语“登堂入室”的来历。
《释名·释宫室》说:“古者为堂, 自半以前虚之, 谓之堂, 自半以后实之, 谓室。”可见室与堂是有区别的, 其用途也不相同。“堂”是整个房屋建筑靠前面的部分, 堂没有前墙, 是敞开式的, 只有东西两根楹柱支撑, 所以比较敞亮、开放, 是人们祭祀、视朝、接待宾客的地方。《孟子·梁惠王上》记述了这样一件事:“王坐于堂上,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王见之。”王问这牛要牵到哪里去呀, 对方回答说要前去杀了举行祭祀, 王说, 我不忍心看到它被吓得哆哆嗦嗦的样子, 还是放了它吧!王坐在堂上面, 之所以能够清楚看到堂下发生的事情, 就是因为堂是敞开的。
堂与后面的室之间有墙隔开, 并有户相通。“户”在古代经常与“门”相对, “门”是较大的门, “户”是较小的门, “户”的甲骨文字形正是 (“门”) 的一半。有了堂的遮挡, 室就显得私密、封闭得多。室是人们日常生活起居的地方, 室内主要的活动者是妇女, 因此“室”又引申指“妻子”。《礼记·曲礼上》:“三十曰壮, 有室。”郑玄注:“有室, 有妻也, 妻称室。”
谈建筑文化传统与创新 篇10
一个民族和国家要善于学习利用别的民族和国家的先进的思想于科技, 这样这个民族和国家才能发展壮大。自世界工业革命发祥, 华夏文化在西风渐盛的过程中也不断吸收、同化有益的东西, 逐渐强大自己。改革开放, 让人们在潮水般的外来思想与科技成果面前领略到了新技术、新思想的无上美好与完满, 让人们在新事物面前显得亢奋, 这种亢奋既是一个接受、享受、学习的过程, 也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冲击, 从而自然而然地会对过去熟悉的东西产生了疑问, 当然这种疑问也包括了对文化 (包括建筑文化) 、传统、观念等的反思。从封闭到开放, 思想认识上的革命性变化, 导致思维的矫枉过正, 导致行为上的偏颇。
经济的快速发展, 促进了城市道路延长宽阔, 促进了楼群诞生与楼房长高。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让老百姓享受了国家建设的好处, 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最近, 国内不少有识之士十分感伤地呼吁:中国的600多个城市基本没有个性!这就是说, 在过去20多年的城市建设中, 我们的建筑师、管理者、决策者过于重视经济发展, 忽视了在大规模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特有的文化建设与保护, 造成了城市失去特色, 建筑文化缺位, 建筑师处境尴尬, 城市建设责任不清。没有民族文化特点的城市, 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修正与割裂, 如果让这样的不良现象持续下去, 将会给我国延续了5000年的历史文化造成沉重打击或者有形成文化断层的后果。
造成目前我们国家城市建设的简单化、雷同化的原因很多, 只要我们按照科学发展的规律办事, 从我国的文化实际出发, 就能设计出符合中国人审美观念的建筑作品。我们国家文化的延续和繁荣是中华民族赖以生生不息的纽带, 从这个高度来认识建筑文化的重要性, 就能找到彰显中华文化建筑特点的城市发展道路。
2 摈弃崇洋陋习, 有效地发挥地域文化特色
盲目的崇洋媚外陋习是城市建设中显示区域文化特点的大敌。如何克服并摈弃崇洋陋习, 政府和城市建设的决策者的指导思想最为关键。我们国家地域辽阔, 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每个地区又有自己的文化特点与传统, 如岭南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等等, 这些文化是靠我们的祖先一代一代在苦难与拼搏、热血与欢乐中创造和积累产生的, 今天我们的责任是保护她、丰富她、发展她。一个区域的建筑文化事业发展了, 就是对整个文化事业的贡献。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有利于国家发展根本, 有利于民族振兴根本。只有认识到位了, 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就会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作出重视文化的决定与规划, 这个决定与规划就不会因为人员的变更而变更。
回顾我们过去在城市改造和建设中的做法, 城市老城区改造多没有经过认真论证, 大拆大建、献礼工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首长工程等。造成重速度轻细节, 重实际轻文化, 重表面轻内涵的现象, 建筑文化在其他要求下被忽视被淹没。建筑文化如何能有效地摈弃崇洋之风, 发扬光大地域文化和华夏文化?最为关键的就是:
第一, 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和领导者、建筑师等与城市发展相关的建设者、发展商、城市居民等要克服崇洋心态, 做到在学习、借鉴外国的洋建筑思想的同时, 要经过有必要的吸收同化, 在吸收同化的基础上作出具有创新精神的符合民族特点的建筑。切不可把一种“创造世界没有中国第一”的建筑思想在城市建筑反应出扭曲的不正常的建筑思想。普通老百姓对传统建筑文化思想的回归, 也是建筑文化发展的原动力, 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这需要做许多深入、细致的工作。
第二, 建筑要符合中国国情, 要充分考虑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建筑要有特色, 不然文化就没有表现的载体, 也就是没有文化。中国的特色是什么?就是人多地少, 文化传统悠久。中国人有自己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这就决定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审美观。建筑是艺术, 艺术不需要专家冗长的解释, 有时它是一种直觉。建筑师要在建筑的区域性、民族性方面多下工夫。
第三, 城市建筑要克服不切实际的所谓凭个人感觉式的杜撰创造。我国的城市发展速度是举世公认的, 面对栉比林立的大厦高楼和拔地而起的城市, 人们感到高兴之余, 总觉得这些大厦高楼在宏伟的外表下掩盖了简单模仿, 千楼万楼都是来自一个模子, 没有个性, 没有本区域文化的凝结和欣赏习惯的精髓。于是要是有人问:中国的城市与国外的城市区别在什么地方?也许人们会继续深入思考下去:假如一个来自欧洲的外国人是一个建筑师, 他会不会问:中国的城市建筑与欧洲的城市建筑有什么区别?
法国lapidem公司的创始人、总裁和注册建筑师菲立普·莫罗对珠三角某城市的建筑的评价值得我们深思:欧洲的城市设计和住房设计非常人性化, 如在巴黎的街头人们行走得自由自在, 不会感觉到车来车往的危险与恐惧;看华南板块, 欧式和中国传统风格的楼盘都有, 这些欧式建筑在我们看来都不是欧洲的东西, 从来没有见过的, 他们只不过把外表的东西搬过来, 但并没有把欧洲的元素融入到里面, 而花费很多钱去搞一些形式的模样, 这样的铺张浪费是没有必要的。可以看出, 莫罗对我们造出的欧式建筑是不认可的, 对于没有掌握欧式建筑的基本元素的着搬照抄也是没有意义的浪费资源。我们造出了连外国人都没有的所谓欧式建筑, 我们的心情是喜?是悲?是滑稽?是荒唐?抑或是其他?和莫罗感觉相同的是一些国内的研究者也发出“在中国看不到好的中式建筑”的感叹!
可见, 没有借鉴的生吞活剥式的所谓“创造”, 既脱离了国情, 也没有实践基础, 是没有活力的。这样的建筑尽管有一时的眩目闪光, 但是转瞬而泯, 带来的只能是遗憾和无奈。还是那句被无数人重复了无数次的话:无论什么艺术形式,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离开了民族的特色或者叫血脉, 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更不要侈谈世界的了。建筑也离不开这个艺术发展与繁荣的宿命。
第四, 重视建筑文化交流, 打开人们思维定式的郁结。在研究自己的成功与失败的同时, 也要研究外国在建筑文化方面保护与发扬方面的成功与失败。例如德国的城市建设中把城市分成中心区、居住区、休闲区等, 结果造成了市民对交通工具需求的增加, 扩大了资源的消耗, 给环境带来了污染与损害。这些前车之鉴的警示作用让我们在城市建设中要努力加以避免。把这些交流当成发展我们城市和建筑文化的钥匙, 打开一个又一个通向繁荣城市的康庄大道。
3 在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建筑文化的同时, 以创新的精神促进我国独特的城市文化建设和建筑文化的发展
建筑文化的发展首先要研究传统的建筑文化的特点, 对于优秀的元素部分加以保护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科学知识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发展和繁荣中华民族的复兴事业, 中华民族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建筑文化的目的是什么?是向世人彰显中华民族的创造力、繁荣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的精神与物质需要。学习是为了丰富自己以往的知识, 是为了更好地为国家、民族服务, 如果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为了学习而忘却了自己民族和国家的本原, 试问:这个学习过程对民族和国家来讲还有什么意义吗?正如上面所讲的例子:那个连欧洲都没有的诞生于我们建筑师手里“欧式建筑”怪物, 只能是学习过程后考试所得到的“败笔”, 无论我们如何评价, 败笔必然是败笔。也可能是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自鸦片战争以来沉默得太久了, 太渴望张扬自己的个性了, 所以在一个时期内为有这样的成绩而沾沾自喜。
文化建筑与建筑文化 篇11
武汉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张宏斌,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文化建筑设计研究中心主任邹勋,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副教授、建筑学博士刘刚作为对话嘉宾,上海日报总编助理、专栏作家乔争月作为对话嘉宾兼主持人,围绕着“城市建筑与休闲文化”这一主题,进行了思想碰撞。《小康》杂志社副社长殷云作为本场分论坛友情主持,亦参与了这场精彩的高峰对话。
历史建筑是休闲产业的催化剂
乔争月从事城市建筑大众传播工作十年,总结多年实践工作,她得出了一句话,历史建筑是休闲产业的催化剂。怎么理解这句话,乔争月通过两个案例分享进行了详细说明。
Chatsworth庄园是英国17世纪的一个庄园,是电影《傲慢与偏见》的拍摄地。乔争月在实地考察期间发现,这个庄园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建筑保护做得都非常好,都原汁原味地体现了鼎盛时期庄园的原貌。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座庄园对其历史遗产价值、旅游休闲价值的开发非常充分,这里不仅有自己的有机农场、有机商店、有机餐厅、探险乐园等设施,还有各种各样打着自己庄园LOGO的纪念品,这里还常年举办各种和庄园历史遗产定位非常贴切的活动,例如烛光节等,以此保持自己的新鲜活力。据乔争月介绍,这个庄园每年除了吸引大量游客观光游玩外,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有机食品商店一年的利润就高达500多万英镑。
乔争月分享的第二个案例是“邬达克”。邬达克,匈牙利人,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师,几个月前上海旅游局评选了99个上海经典城市符号,其中入选人物篇的只有一个外国人,那就是邬达克。邬达克在上海生活了30多年,设计了53个项目,近一百幢单体建筑,广泛分布在上海中心城市的各个区域。邬达克和他的两个作品曾被百万网友评为喜爱上海的原因。
乔争月表示,在上海,邬达克建筑已经形成休闲产业一条龙,他的多处故居被改造成纪念馆、精品酒店,等等。在豆瓣网上有个邬达克小站,2600名铁杆“邬粉”会定期举办各种各样的邬达克建筑考察活动。
“历史建筑背后就是休闲业。”英国保护基金会联盟主席的这句话给乔争月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乔争月看来,历史建筑与休闲产业的完美结合,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中国在发展城市休闲旅游的产业过程中,也应该尽其所能发挥历史建筑这个催化剂的作用。
依托文化资源 发展红色旅游
本届论坛的举办地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尤其是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这些资源是留住城市记忆,树立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品位,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宝贵财富,是发展旅游城市的优质资源。
在会上,武汉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张宏斌的发言紧紧围绕依托文化资源发展红色旅游,重点介绍了武汉市在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方面做出的五个主要方面的有益探索。
第一,自19世紀60年代以来武汉存有很多历史建筑,和红色旅游紧密相关,武汉市依托这些文物资源,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指导下,建立了八七会议会址、武昌起义门等纪念馆和陈列馆。据统计,目前,武汉全市有近五十多家民办、国办博物馆,已经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重要场所。
第二,整合历史资源,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八七会议纪念馆2000年被团中央命名为青少年教育基地,2004年被七部委列入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武昌起义博物馆,耗资20多亿,也已和原有的鄂军都督府成为武汉的靓丽名片。
第三,开放旅游市场,建立旅游品牌。作为旅游市场中介机构,旅行社的作用日益显得重要,据张宏斌介绍,武汉市旅游局对武汉市旅游景点给予了行业指导和政策服务,通过旅游标准和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有关博物馆、纪念馆旅游功能。
第四,打造精品陈列,做好免费开放。在张宏斌看来,博物馆除了建筑以外,更主要吸引游客的是把精品陈列打造好,把文物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展示在游客面前。
第五,广泛接待社会团体,开展教育活动。武汉市文化旅游相关部门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依托资源,实现文化和旅游的共赢。
历史建筑既要用得上也要用得好
历史建筑要想与城市文化、休闲旅游进行资源整合,离不开建筑师的辛勤努力,只有通过他们的设计、改造,把历史建筑与休闲主题完美结合,才能让人们在享受休闲的同时感受到城市文化的魅力。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文化建筑设计研究中心主任邹勋在历史建筑改造方面经验丰富。在他看来,目前人们对历史建筑的开发尚属于初期阶段,即保下来、看得见,下一步则需要争取用得上、用得好。
如何才能达到用得上、用得好这一目标?据邹勋分析,这需要促进两个转变转型,即历史建筑的使用需要从观看型向体验型转变。
以酒店为例,传统酒店模式比较单一,主要分为解决商务功能的商务类酒店和强调风景的度假类酒店,不过,据邹勋介绍,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变化,已有相关企业在市中心开发一些酒店,从美食、文化、艺术的角度,把酒店融入当地文化当中,希望人们可以在差旅片段里对这个城市有所了解。
对历史建筑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利用大有可为,邹勋表示,这是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开发旅游产品的有效手段。不过,他强调称,文化历史建筑的选位和定位是改造的前提,必须进行合理的价值评估,力争做到科学传承、永续利用。
对于历史建筑的改造利用,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副教授、建筑学博士刘刚同样感触颇深。在他看来,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国人的战略资产,这种资产原来大家觉得好看,但是没有办法生存,要想保护下来,这里面有几个要求,第一突破城乡边界,第二文旅产业主导,第三资源系统盘活,第四可持续发展。
为了达到这几点要求,刘刚分析认为需要关注三个要素和三个问题,三个要素是指土地资本、功能业态、文化景观,而三个问题则是外在的法规政策、实施机制以及社会治理。
集群文化建筑的设计与运作 篇12
关键词:紧凑,复合,开放,运营
引言
“集群文化建築”概念的提出,意在從時間特徵和空間特徵兩個側面分析和研究當下城市文化建築的設計和運作問題。“集群建築”這一提法最早見于崔愷2004年的一篇概述“長城脚下公社”等新型項目的文章(1)。在以“集群建築”爲主題的2006年第1期《時代建築》中,主編支文軍先生在開篇將“集群建築”明確定義爲“在同一個場地上、由某一機構或策劃人邀請一群建築師或藝術家來完成由多個項目組成的一組或多組建築群”。可見,當時這一概念是建立在對幾個類似項目總結和概括的基礎之上的。本文引申“集群”的含義,用“集群文化建築”來概括中國業已存在并仍在大量實施的,在時間上具有集中性、在空間具有關聯性的衆多官方及半官方公共文化類建築組群,如深圳市民中心主軸綫文化建築群、上海世博會最佳實踐區,以及新型模式的城市文化建築群等。
一、集群文化建築的特徵
1. 静態特徵
規模龐大—作爲城市區域發展的啓動或加强要素,集群形態的文化建築往往首先在規模上超出其當下輻射能力的範圍,個别的甚至十分巨大。這一方面體現了决策者對人口膨脹的預估以及發展城市的前瞻性,另一方面則仍是政績績效制度和土地經濟陰影的延續。
功能多樣—除求“大”以外,求“全”也是我國傳統思維意識體現于集群文化建築立項中的特點,即在功能設置上往往集文化展覽、活動培訓、觀演影視三種功能于一地,具體可細分爲博物館、科技館、美術館、文化館、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青少年宫、大劇院、電影院、專業劇場、媒體中心、展覽中心等設施。
2. 動態特徵
建設時段集中—因爲集群文化建築往往作爲某一城市區域發展的啓動項目,或城市影响力階段性提升的亮點,其行政象徵意義和土地價值提升目標明確,因而在策劃、設計融資和建造等各環節合力效應突出,政策推動效力、投資力度和建設速度一般高于普通建設項目。其中不乏一些建造精良、完成度較高的作品。
規劃系統整合—在總體城市規劃中,集群文化建築往往作爲城市形象核心的組成部分,或處于城市軸綫的關鍵環節,因而對其組合形態、空間構成、風格特色方面都有較高的要求。鑒于目前總體規劃階段工作模式中對具體城市公共空間和建築節點預設的草率和同質化,超過一定規模的集群建築已逐漸采取“上位規劃—區域城市設計(提出任務書)—修訂上位規劃(修訂任務書)—形成修詳(具體任務書)—建築設計”的設計流程,這是基于對自上而下規劃邏1的固有弊端的一種修正模式。同時,項目前期策劃機構和後期運營機構的普遍缺位,也使得設計機構在承擔設計工作的同時,也分别承擔着上下游機構的部分角色。
3. 設計難度
功能復置—以往集群文化建築中不同功能的建築由其所屬管理部門單獨擬定設計任務書,由于這些部門一般不配備具有建築專業背景的項目管理人員,提出新項目的功能設置和空間要求往往采用與舊有項目相類比羅列的方式。一方面對建築造型和空間模式的創新有所阻礙,另一方面不同管理部門的建築之間經常出現重復設置的功能空間。這對城市整體空間資源、項目建造成本和機構管理成本都是很大的浪費。
空間割裂—由于部門間各自獨立的固有行政制度,傳統的集群文化建築之間其實是各踞地盤、“同而不和”。這直接導致設計中共享空間、共用地下車庫和機房、建築間便利的連廊或通道等所屬權和管理上難以明確劃分的設施一般無法應用于實際,往往表現爲集群建築中常見的公共空間界面封閉冷漠、空間利用率低以及日常使用聯系迂回不宜人等現象。
開放性差—由于過去以撥款和官方資助爲主的僵化資金模式,爲了降低管理成本,文化建築往往采用封閉和簡化的日常開放模式。在功能上,如車庫等可與社會錯時共享的資源被限制;在時間上,與現代人的生活時序日益錯位,工作日門可羅雀休息日人滿爲患。
特色駁雜—雖然傳統的集群文化建築在規劃上一般體現爲對稱、均衡的形式化空間構圖,但在具體設計實施階段,由于缺乏統一的項目管理機構和一致的建造周期,每個建築的設計、選材和施工各自爲政,導致形成大量的建築各出花樣、駁雜混亂的城市文化核心區,缺乏必要的整體感和基本的文化特色底藴。
二、集群文化建築的組織模式
1. 空間組織方式
園區型—2010年上海世博會作爲世界級文化建築的設計盛會,爲業界提供了這一類型建築規劃設計和使用運營方面的國際視野。其中位于浦西的“城市最佳實踐區”,因其形體的多樣和功能的復合,在本文討論的建築類型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規劃結構方面,由于“城市最佳實踐區”是改造與新建相結合,設計因地制宜地采用了“分散型”空間布局,建築并不嚴格局限于嚴整的規劃脉絡。帶狀的核心開放空間貫穿整個場地,收放自然而含蓄;根據其具體功能,建築界面靈活地與開放空間發生互動—這樣的空間格局産生了豐富而輕鬆的體驗氛圍,置身其中充滿空間驚喜和細節發現,與該區域的總體定位十分吻合(圖1)。
典型的例子還有巴黎La Villette公園及其周邊地塊等,通過以音樂爲主題的建築集群的設計,形成以包贊巴克設計的音樂學校、音樂城以及努維爾設計的交响樂中心等爲核心的文化建築園區,帶動了城市衰敗區域的復興(圖2,圖3)。
街區型—在歐美一些人口規模較大、街區尺度適中的城市,集群中的每個建築在一定的格局下各占一個或幾個街區,共同形成一個大範圍的文化建築集群街區。如洛杉磯城市中心以蓋裏設計的迪斯尼音樂廳以及莫内歐設計的教堂等形成連貫的街區建築集群。這一模式具有將城市空間結合的有力條件,對于高品質的建築人文環境塑造與城市街區提升大有裨益,曾廣泛出現在我國早期集群文化建築的規劃設計中,但這一模式下需要有效地控制建築規模,需要對于城市肌理的創造性介入(圖4~圖6)。
核心型—以城市主軸綫與緑化空間爲核心,組織各種類型的城市主要文化建築,形成開闊大氣、環境品質較高的文化建築集群。這一模式多出現在新城建設的核心區,也是目前中國城市文化建築集群的最主要模式。典型的如深圳以市民中心主軸綫兩側的圖書館與文化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城市展示館與當代藝術中心等建築集群。作爲中國新城建設的標準模式,這一類型的文化建築集群存在片面追求形態象徵、空間尺度大而無用等弊端。
緊凑型—在城市的核心地帶,通過在一組建築集群中組織不同類型的文化建築,形成“緊凑型”的建築布局,有效達到文化建築之間的互動,并最大限度地進行土地的有效利用。如錢江新城的杭州市民中心,融合了城市圖書館、青少年活動中心、城市規劃展示館等城市文化建築,與其他市政建築形成具有城市空間控制力的建築巨構。
2. 集群組織模式
事件觸發型—近來中國各大城市因越來越多地主辦主國際、國内大型展覽和活動,大型集群文化建築日益增加。這種因爲某些特殊城市事件而在一段時間内集中建設的文化建築集群,如上海世博會後保留的若幹場館,其運營分“會中”、“會後”兩大階段,截然不同的使用要求和運營條件决定這類建築的設計將面臨前後功能和適用人群差异巨大的挑戰。
銜接更新型—在城市更新意識逐漸提高的輿論背景下,中國一些城市中心開始采用歐洲先見的新建築與舊建築有機銜接、逐步演變拓展的運作模式。如上海紅坊藝術中心所采取的模式,最大限度地尊重原有城市肌理、提供具有歷史延續性的城市文化和市民生活圖景(圖7)。
開發引領型—這種開發模式下的建築一般處于新城核心地塊,主要依據爲上位城市規劃,没有城市肌理和周邊建築的參考和呼應。其功能設置、空間模式和造型格調,往往成爲後續周邊地塊開發定位以及形式設計的重要參考。因而,這種模式下的集群文化建築設計更加需要設計者具有對于開發、運營以及宏觀城市形象等方面的把握能力。
三、集群文化建築的設計策略
1. 與運營結合
在近期幾個集群文化建築設計實踐中,受限于緊縮的土地和財政政策,項目開發和集資模式市場化的趨勢越發明顯。在决策過程中,建築的建造成本控制和運營的獲益回報效率都不同以往項目的要求。建築静態的設計必須與動態運營方式緊密結合。全國性、地方性、民族性節慶主題的策劃、國際級文化項目的設立、作爲當地旅游開發計劃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商業的適當介入等手段,都成爲“以運營引領設計”的嘗試性思路。筆者提倡爲項目操作成立具有决策力的統一協調機構,整合前期策劃、設計建造和後期運營等全方位因素,提供多方籌措、理性定位、自養盈利的立體動態設計方案。
2. 功能復合
集群文化建築設計的核心之一是綜合單體建築的功能需求、以全時間的動態思路整合原本自給自足的功能配備方式。如在近期雲南德宏某集群文化項目的設計中,在管理單位提出各自建築單體的任務要求的之後,設計者經過協調平衡,對一些復置的功能(如會議、演藝大廳、臨時展廳、停車場地等)進行動態集成,提出“錯峰交叉利用”的功能組織理念。如大劇院與媒體中心停車場地的錯峰使用,規劃展示空間與圖書館共享空間的結合,影院、劇院對文化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建築中演出場地的整合等策略,大幅度削减了建築集群的總建築面積,對控制建設成本和减小運營壓力都起到了關鍵作用(圖8,圖9)。
3. 空間緊凑
集群建築外部公共空間的設計,同樣要兼顧使用者切身的感受與土地利用效率的關系。摒弃追求“高、大、全”的僵化意識,合理控制空間尺度,創造既具有獨特標志性又符合街區尺度特徵的緊凑型開放空間。同樣是在雲南德宏的項目當中,設計者提出的“村寨式”的整體空間格局在當地以傣族爲代表的地域文化語境下獲得極大的認同。在這一理念基礎上,設計首先縮小原規劃用地範圍,將周邊地塊預留給與文化主題相近的商業開發,提高未來本地區整體運營回報率。在合理的用地範圍内,利用基地高差,以自然的傣家村寨模式巧妙地組織核心帶狀開放景觀空間,以立體的空中棧道串聯各建築單體,通過模型推敲和實地體驗確定開放空間的尺度和高度比例—空間利用效率在當代城市功能需求和地域文化特徵之間取得了微妙平衡。
4. 凸顯公共性
雖然集群文化建築的開發和運營因外部因素的改變而在每個時代都有其具體模式和特徵,但是作爲城市公共空間的核心,面嚮市民的公共性永遠是其核心價值標準。應對不同開發模式下的設計要求,設計者必須具備制衡多方利益、保持以及加强項目公共性和開放度的職業素養。在雲南德宏某項目的設計過程中,設計者自項目所在城市的整體形象策劃階段即介入,整個文化集群項目設計的過程中,堅持引導决策者重視這類項目中公共空間的價值,在充分考慮不同建築管理和運營特點的基礎上,通過景觀設計和建築設定,打破圍墻觀念,建築群與城市空間融洽銜接、市民參與和主題活動有機融合。國外類似項目中對公共性需求的注重值得中國項目進一步學習(圖10)。
5. 低成本的緑色技術與風格打造
緑色建築理念發展到今天,投入和效益比例日益失衡的“主動式節能技術”越來越受到業内外質疑,更加符合節能本質需求的“被動式節能技術”獲得廣泛支持和接受。“被動式節能技術”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因素的理念和對資金投入的理性控制,符合集群文化建築在文化和政治意義上的示範意義以及控制建造成本的客觀要求。同時,對當地自然條件的適應性利用,更是塑造建築獨特地域風格的扎實依據。
四、集群文化建築的運作策略
1. 開發與城市角色
在一個完整的大型集群建築項目的運作中,政府、協調運作機構、投資方、設計單位、承建單位和運營使用部門等環節不可或缺。其中協調運作機構體現着最核心的作用。在2010上海世博會的籌辦過程中,“世博會事務協調局”作爲運作核心機構,承上啓下地協調和管理着項目整個鏈條上各環節的工作。在一般城市集群文化建築開發中,類似的統一協調機構同樣有必要建立。行政意圖、經濟考量、設計效果都將在這裏統合成爲協調一致的解决方案。傳統的由各級規劃建設部門代替管理的方式在專業的廣度和深度上都有待提高。公共管理、建設管理和金融管理是一個良性管理機構的主要職責範圍,是否擁有足够的决策權、專業配備情况和跨專業的協作能力將是整個協調管理團隊能否勝任的關鍵。
2. 運作策略
根據項目參與者的關系和出資結構確立項目組織模式—根據蒙特利爾魁北克大學“工程與建設管理國際研究計劃”(IMEC)的調研成果,目前集群項目操作模式主要有傳統模式、設計實施伙伴模式、聯合開發模式、關系開放模式等幾種。雖然在諸如上海世博會這樣的超大型集群文化建築中已經突破單一的傳統開發模式,結合了諸如設計實施伙伴模式、聯合開發模式等新模式,但在國内更多的二、三綫城市較小規模的集群建築開發中,傳統開發模式之外尚未融入更具適應性的其他開發組織模式。政府作爲單一的開發主體,其决策缺少各層面的客觀論證和制衡,易因主觀因素的改變而影响項目計劃;在項目操作遇到問題(如資金瓶頸)的情况下,往往因推動力量的單一而致使項目長期停滯甚至取消。
建立動態的、量化的項目評價和反饋系統—中國關于項目運作的研究尚處于“解决特定工程問題”層面的孤立研究,而國際上已建立“如何成功的通用原理(2)”的分析體系。提升研究水準的當務之急是爲基礎材料的整理和分析建立一套動態信息的量化評價和反饋系統。1995年蒙特利爾魁北克大學組織的研究計劃IMEC(3)通過調研和分析450年間全球60個大型綜合建築項目的資料和使用情况而發表的的工程管理專著《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Large Engineering Projects:Shaping Institutions,Risks,and Governance》中,爲類似集群文化建築項目的工程運作提供了多種組織模式示意與量化分析反饋方法。衹有在這些有益研究的基礎上爲集群文化建築項目的操作和决策提供客觀的投入、産出分析,才能够更加理性和精確地制定項目開發計劃。
結語
集群文化建築作爲典型的城市建築元素,伴隨着外部社會條件的變化將面臨不同的問題和挑戰。設計者應基于較高的城市空間和項目運作層面發現和整合制約設計的多重因素,發掘和把握提升建築設計品質的契機要素。在一個開放的動態操作機制之中,提高設計的專業水準、對城市公共價值的關注以及對緑色建築的推廣,應作爲設計者的職業價值核心而值得長期思考和實踐。
注释
1参见:崔.关于“集群设计”.世界建筑,2004(6)
2参见:尤建新,等.合作与协调-上海世博会管理问题研究.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文化建筑与建筑文化】推荐阅读:
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09-30
中国建筑与文化的关系06-01
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08-08
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08-11
传统文化与园林建筑08-20
建筑与城市文化影响力09-24
建筑业企业文化与品牌12-03
建筑文化08-28
岭南建筑文化06-26
绿色建筑文化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