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筑设计

2024-08-30

文化建筑设计(共12篇)

文化建筑设计 篇1

摘要:介绍了文化是一个民族延续发展的灵魂,城市文化孕育着建筑文化,建筑师不仅要研究建筑的科学性、技术性并在建筑形式上创新,而且还要努力去实现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通过从城市文化中吸取营养,从而促进建筑文化发展。

关键词:城市文化,建筑文化,民族传统

1 城市文化孕育着建筑文化

长期以来,文化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提出从1988年~1997年开展“世界文化发展十年”活动,研究世界文化的发展问题。1988年国际建协响应号召,确定1989年7月1日“世界建筑节”的主题是“建筑与文化”。

建筑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一个民族的文化、习惯和传统的彰显和载体。我们城市的文物建筑、历史街区有着浓厚的人情味和地域特色,是传统文化沉淀的片段,是记载历史信息的真实的物质载体。它们与所处的周边环境,附属的生活设施,与人们在其中亲切、朴实、聚合的生活情态一起彰显出明确的传统文化特征。例如,20世纪80年代茫茫的西北高原上,回荡着弘扬民族文化的壮丽乐章。“唐乐舞”“黄土地”“红高梁”,这些扎根民族文化、打向世界艺坛的作品使中外为之瞩目。由此,西安的环城建设古今兼顾、综合治理,保持盛唐文化的延续性,地方特色突出,强调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功能、技术相结合,着眼于传统建筑逻辑与现代建筑逻辑的结合、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其具有民族传统、地方特色的现代化的文化旅游建筑不但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于城市风貌、文化环境和市民心理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城市建筑所具有的一些共通的设计、构造、材料及建筑组织方法,代表着某一时期和某一地区的历史风貌特色,体现出一定的价值取向和风俗特征,展示着某个历史时期城市的典型风貌特色,反映着城市历史发展的脉络和城市的个性特征。它们是历史信息的真实反映,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已成为生活场景中不可中断的环节并从物质层面上延续我们的文化甚至生活本身。我们所尊重的、我们所敬仰的,不仅仅是城市和历史,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生活本身。

2 我国建筑文化的民族传统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我国建筑文化具有悠久的民族传统,遗产极为丰富。老一辈建筑师在现代中国建筑创作中从基础资料研究开始,率领一两代人经营多年,艰苦探索,披荆斩棘,积极研究中国建筑文化,使我们对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有了初步的、较为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20世纪30年代以梁思成先生为首的老一辈建筑师成立营造学社,研究中国古典建筑。建筑师设计的南京中山陵、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中国建筑师在现代建筑中继承发扬民族传统的早期探索。50年代梁思成先生的论述已经涉及到设计空间的探讨。他指出“工程结构和建筑丰富的美感有机地统一着,是我们祖国建筑的优良传统”。他还强调:“我们必须先研究我国的建筑遗产,掌握了它的规律,熟识了它的许多特征,在创作中加以灵活运用。”

60年代由刘敦帧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作了更为系统的概括,对中国古典园林、民居、城市以及工宫制度都作了论述,并开始从设计理论上进行分析,指出建筑的功能、结构和艺术统一是中国古典建筑的特点之一。

80年代,我国建筑工作者运用现代的建筑观点和理论来分析中国古典建筑设计问题,特别是运用中外建筑对比的方法阐述其异同,进一步认识到强调中轴线的思想来自很深的民族意念,中国古典建筑考虑“人”在其中的感受,更重于“物” 本身的自我表现。这种人文主义的创作方法有着我们民族深厚的文化渊源。

之后,我国建筑师看到了像群体组合、内外空间结合、建筑与环境结合、建筑与室内陈设诗画雕塑的结合等等这些优秀的传统,正是西方现代建筑家所刻意探索的领域。同时,他们在系统地研究现代建筑中也找到了和正在寻找着它与民族传统的交汇点和结合点,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挖掘和开拓。

3 继承和发扬我国建筑文化民族传统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地区差异十分明显。再加上各地气候、地理、风土、人情各不相同,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建筑创作,对民族传统的运用必然是各取所需、各用所长。

上海大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发挥了信息灵敏、工艺精巧的特长,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把建筑空间、装修、家具、陈设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构成了中而新的室内环境。北京的历史传统、首都的中心位置使它强调城市的中轴线和向心性,讲究建筑的对称和均衡。在紫禁城黄瓦红墙的映衬下,它又注重色彩的运用和主次呼应。由于保持古都风貌和强调民族传统,北京的重大建筑普遍以造型民族化见长。广州比之北京别有异趣。它充分利用河港城市的自由布局,岭南四季如春的环境条件,取法于我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处理,使建筑内外空间流舒豁达。

的确,中国的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与风景园林建设都有独到之处。如何使建筑文化发扬光大地域文化和华夏文化,最为关键的就是:第一,保护历史遗迹。肯尼斯·鲍威尔说“建筑保护从对纪念性建筑的关注开始,却朝着关注城市和城市生活的方向发展”。在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地区、城市中的历史地段、优秀建筑群落,不仅城市建筑物本身的“实”体要保存,“虚”的外在空间、环境特色也要善为保护,成为城市环境中的“时间的标记”“古老的装饰”。城市中历史文化遗产集中的地段,它既是历史的陈迹,又是当前人民生活的所在地。修复、维护及建设中需要设计者具备较深厚的中西文化的修养基础,并能创造性地进行规划设计,使它们适于当今的生活需要,即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上,要充满时代的新气息。第二,发掘传统的文脉。建筑文化的发展需要我们努力发掘传统的文脉,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特点,对中国古代城市设计遗产和优秀的元素部分加以保护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我们谈尊重文脉以促进建筑设计的多样化,不能只是在形式上从古建筑中提炼一些东西作为符号或母题加以引申、重复,作为新与旧的联系,还应从地域、城市或城市中心地区的某一部分加以深刻研究开始,因为地域和城市的条件包括经济、社会、人民生活、城市模式、建筑材料、技术与艺术形式等。

4结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道路延长宽阔,促进了楼群诞生与楼房长高。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在大规模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特有的文化建设与保护,造成城市失去特色,建筑文化缺位我们的城市应该具有民族文化特点,我们国家文化的延续和繁荣是中华民族赖以生生不息的纽带。城市建设和建筑文化的民族性是我们的城市和建筑真正走向世界的标志。

参考文献

[1]肯尼斯.鲍威尔.旧建筑改建和重建[M].于馨,杨智敏,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文化建筑设计 篇2

生理学:温度,湿度,照度,眩光,噪声等适应及舒适程度;调节温度、湿度等状况的需要,如空调,照明等。

解剖学:人体功效学和基于解剖学的舒适度所关注的对象。

知觉:对环境信息的感受。不仅仅是视觉效果。

认知:如何使世界获得意义,如何在这个世界运作。

意义:意向,理想,地位,身份以及环境的其他重要方面。

感染力:环境引发的感官特性以及其意义。

评价:偏好和取舍

行事和行为:对认知、意义、感染力和评价的反馈。

支持力

1,把环境的所有类型整个的考虑进来,包括史前的、史载的、结绳记事的部落社会,土生

土长的民俗环境,以及自发形成的聚落环境等,并纳入到专家更青睐的风雅环境。2,将古往今来的文化都纳入观察的视野。

3,把握历史跨度,回到建成环境和文化进化的源头。

4,包含整个环境而不局限于孤立的建筑物。

考虑建筑物如何与开放的广场、街道及其他场景,以及小区、聚落、有时甚至是区域所形成的体系相联系。

20世纪60年代,有关专家认为波士顿西区住宅密度过高,成为该区再开发的重要原因。但关键问题在于为能理解当地居民所使用的场景构成。规划师根据家庭人口来划分公寓范围,然后单就比例而言,许多活动其实发生在人们经常使用的各种其他场景里,比如门廊、街道、俱乐部、咖啡馆、酒吧等。如果将人们的活动系统纳入扩大的场景构成之中,便会发现居所足用。该区并未出现过度拥挤的现象。

因文化而已的人体测量标准不仅取决于身材,还与活动的实现方式息息相关。在楼梯设计(踏步高宽比)、储藏室、整体与特殊房间的推荐温度和声光环境标准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区别。美国推荐照度标准比瑞士、芬兰和瑞典搞出10~20倍。

香港人认可的住屋密度比美国高出40~50倍。

浅析园林建筑设计的布局文化 篇3

关键词:园林 建筑设计 布局 空间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中国旅游事业的迅猛发展,旅游已成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园林和园林建筑就成了装点风景名胜和文化古迹的重要手段。园林建筑设计是为了满足某种物质和精神需要,采用一定的物质手段来组织特定的空间。园林建筑设计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已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局面,它作为一个建筑类型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园林建筑设计中布局是设计方法和思维创作的关键环节。好的组景创作和基址环境因素,若没有合理巧妙的布局则不可能创造出完美的园林作品。

一 园林建筑设计布局的空间组合形式

1 由独立的建筑物和环境结合形成的开放公共环境

这种开放的公共环境形式多应用于点景的亭、榭、廊的范畴,或者独立建筑平面布局的建筑物。所谓点景是用建筑物来点缀风景使自然风景生动怡人。这种空间组合形式是以自然景物来渲染建筑物这一空间主体的,所以对其本身的造型审美要求比较高。根据环境的因素,园林建筑物的设计布局可以是对称或非对称的,我国对非对称布局形式的园林建筑形式运用較多,如苏州留园、北京颐和园等。

2 由建筑物组群自由组合形成的开放公共环境

这种开放的公共环境组合形式与前一种形式比较,在视觉上空间的开放性是一致的,但这种规模较大建筑群体与园林空间之间会形成较多穿插与分隔。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平湖秋月等,其园林空间布局多采用此形式。对于建筑群随意组合的公共空间,布局多采用分散式,并用桥、廊、石路、花台等使建筑物相互连接,院落不围成封闭性,园林空间围合可就地形高底、视环境和功能变化转折。

3 由建筑物合围而成的庭院空间环境

这种布局形式是我国园林建筑普遍使用的一种组合形式。庭院可大可小,在布局上可以是单一庭院,也可以由几个不同大小的庭院相互衬托、穿插、渗透形成协调统一的空间环境。庭院空间在视觉上具有内聚的倾向,它是借助建筑物和山水花草的配合来突出整个庭院环境的艺术意境。庭院中的山石、池塘、花草等反而成为环境的主体和吸引民众目光的焦点。对于由建筑围合而成的庭院,在传统设计中大多由厅、堂、轩、亭、榭、楼阁等单体建筑,用围墙、廊连接围合形成。此空间一方面要使单体建筑配置协调,主次分明;在造型、大小、方向上要有区分与变化;在位置上要呼应协调,距离要有变化;还有要善于空间布局的联系形式,如亭、台、围墙、走廊、小石路等。对于构图来说,厅、堂、亭、榭等建筑空间视觉作为可视点,而廊、桥、围墙等联系空间可视作线,点线面结合,处理好点线关系,使构图形式变化又和谐统一,还要控制处理好庭院环境的尺度。

4 天井庭院空间环境

传统建筑的庭院通常都设有天井,也是一种建筑物的合围空间,但庭院建筑空间较小,只宜布置小品绿化景栽,在建筑的整体空间布局中多用以改善局部环境视觉效果,用人工照明或玻璃天窗采光的室内景园也具有这种特点。小天井庭院空间的景物,利用明亮的小天井与周围相对阴暗的空间所形成的光影对比,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小空间奇妙景效。

5 园林建筑的总体布局统一构图分区组景

以上几种空间环境组合,属于较小规模的园林布局形式,对于较大规模的园林就要从整体的功能、地形条件,把统一空间划分成若干各具特色的景区或景点来规划,构图布局要考虑园林建筑能够互相因借,巧妙结合,主次分明,且和谐统一。

二 园林建筑设计布局的对比、渗透与层次

对比、渗透与层次的构图手法是园林建筑布局为了达到多样统一,取得在有限空间小中见大的视觉效果。

1 园林建筑布局的对比是多样统一

缺乏对比的园林空间组合会显露出平淡无奇。园林建筑中的对比是把两种具有显著差别的因素通过互相衬托突出各自的特点,强调主次关系。

(1)园林建筑空间体量对比,包括各个单体建筑之间的体量大小对比关系、由建筑物围合庭院空间之间的体量大小对比关系。空间的变化都是用小体量来突出大体量的。立于长江边的黄鹤楼成为全园构图的主体和重心,除了位置使然外,主要是靠它们的巨大体量与四周小体量建筑物的对比关系取得的。巧妙利用空间体量大小的对比作用还可以取得小中见大的视觉效果,人们通过小空间转入大空间,由于瞬间的大小强烈对比,会使这个本来不大的空间显得特别开阔,使整座楼在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

(2)园林建筑空间形状对比,主要是单体建筑之间的形状对比和建筑围合庭院空间的形状对比,形状对比表现在设计布局的平、立面上的区分。造型结构的不同,设计就是利用这些空间形状上的对立因素来取得构图上的变化和突出重点。在视觉效果上,单体建筑和庭院空间易于形成庄严的气氛;而比较自由的形式,如三角形、圆形和自由弧线组合的平、立面形式,产生活泼气氛。对称布局的空间会给人以庄严的印象,非对称布局的空间则多一些活泼感。庄严或活泼,主要取决于功能和艺术意境的需要,私家庭园多取规矩方正的形式。形状对比需要有明确的主次关系,通常靠体量大小的不同来解决。

(3)园林建筑空间明暗虚实的对比,表现在明暗对比产生空间变化和突出重点,是园林景象常用的一种塑造手法。室内外空间在光的作用下产生明暗调子,空间越封闭明暗对比就越强烈,由于空间光的照度不匀,会形成不同的明暗对比关系。园林建筑在明暗对比上多以暗托明,明的空间是园林艺术表现的重点。有时候建筑空间明暗又表现为虚实关系。如庭园墙面的洞口、门窗的虚实关系,在光线作用下,从室内往外看,墙面是暗,洞口、门窗是明;从室外往里看,则墙面是明,洞口、门窗是暗。在处理上是借用明暗虚实的对比关系来突出意境。

园林建筑环境池水和山石、建筑物也存在着明暗、虚实关系,设计中可以利用它们之间的明暗对比关系和水中倒影、动态效果创造各种艺术意境。室内空间,大部分墙、地、顶均为实面处理,小部分采用虚实界面处理,通过虚实的对比作用,视觉重点将集中在虚面处理部位。空间的虚实关系,可以理解为空间围放关系,围放取决于功能与审美的需要。若要取得空间构图上的效果,处理空间围放对比时要尽量做到围放结合,精心布置景点扣人心弦。在自然风景区也常常利用天然条件(山石、树丛)围阻空间,造成“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局面,然后通过“峰回路转”的瞬间变化,使空间豁然开朗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天地。

(4)园林建筑与自然景物的对比,它与自然景物之间包含着形、色、质感的对比因素,通过对比突出构图重点获得景效。园林建筑与自然景物的对比,要有主有次,例如,以自然景物衬托出建筑物;或以建筑物衬托出自然景物,使两者合成谐调整体。风景区的亭榭空间环境,建筑是主体,自然景物是陪衬,亭榭起景点作用;云南石林望峰亭建在奇密如林的奇峰怪石之巅,通过形、色的强烈对比,画面优美和谐。对比是提高园林艺术与审美效果的重要方法。上述形式中的空间对比形式不是彼此孤立的,要综合考虑大小体量对比和形状虚实对比以及建筑与自然景物的对比等。在对比中要注意比例关系,在形状、明暗、虚实、色彩、质感等方面主次得当。

2 园林建筑设计布局的渗透与层次

园林建筑设计为了避免空间变化的单调性,除了采用对比手法以外还有组织空间的渗透与层次。园林景观中如没有分割与层次,就会显得单调枯燥;相反,置身与层次丰富的空间环境中,如布置得体就能获得美好画面。因此,把握好空间渗透与层次,可以突破有效空间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增强艺术感染力。处理空间的渗透与层次,主要有两种形式:

(1)园林建筑相邻空间的渗透与层次:是利用门、窗、洞口、空廊作为相邻空间的联系,空间彼此渗透,增添空间层次。渗透上运用下列手法:对景、流动景框、利用空廊互相渗透,利用曲折、错落变化增添空间层次。

对景是特定的视点通过门、窗、洞口,两个空间之间的特定景色。对景能否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所组成的景点画面构图必须完整优美,视点、门窗、洞口和景物之间为固定的视觉关系;流动景框,是人们流动中通过连续变化的“景框”观景,从而获得多种变化空间;利用空廊互相渗透,廊不仅在功能上起着交通联系的作用,也可成为分割空间的重要手段,分割空间可以使两个相邻空间互相渗透把对方空间的景色吸收,以丰富画面,增添空间层次取得交错变化的效果;利用曲折、错落变化增添空间层次,园林建筑空间组合常采用曲廊、折墙、曲桥、弯曲的石路等手法来分割、组织、丰富空间层次。同样,在园林整体布局也常把各建筑空间环境加以曲折错落布置,达到丰富的变化与空间的层次。

(2)园林建筑室内外的渗透与层次:建筑空间室内外的划分是由传统的房屋形成,是具有顶、墙、地面围护的房屋内部空间与它之外的外部空间。建筑空间主要是室内空间,在园林建筑规划布局中室内外空间都很重要。通常在以建筑物合围的庭院空间布局中,露天庭院中心与四周的厅廊亭榭,前者为室外空间,后者为室内空间;但从更大的范围看,也可以把这些厅廊亭榭视如围合单一空间的门窗墙面一样的形式,用它们来围合庭院空间,亦即是形成更大规模的半封闭庭院的“室内”空间。而“室外”空间相应是庭院以外的空间环境。还可以把由建筑组群围合的整个园内空间视为“室内”空间,而把园外空间视为“室外”空间环境。把室内外空间环境的扩大,就是要说明建筑空间都是采用一定的方式合围形成的有限空间。室内外的概念是相对而言的,考虑空间渗透时,可以把“室外”引入“室内”,或者把“室内”空间扩大延伸到“室外”。它们的空间形式是相邻的,关于对景、景框等手法也同样适用。

园林建筑采用门窗洞等“景框”方式,把临近空间景观引入室内,所借的景致是间接的,在设计整体空间时,可以把室外景物直接引入室内或把室内景物延伸到室外的办法来处理,使园林与建筑更能互相穿插构成有机整体。唐代园林建筑滕王阁的空间环境处理就可作为一个代表,园林建筑本身平面布局比较普通,但通过建筑物亭、廊、榭、桥等的错落布局变化,主次谐调,和院落空间设计的假山、池塘、小桥、绿化等,将主题建筑和园林景观互相延伸、渗透、构成有机整体,使空间景效层次丰富、和谐完整,形成艺术审美格调很高的园林建筑空间。

建筑室内的园景就是把室外空间移入室内的创作手法。由于它处在封闭的室内空间中,所以要考虑室内的采光、绿化、视觉比例等各方面的因素,以适合植物的生长要求及观赏环境的特点。园林建筑环境的园内和园外就是“室内”与“室外”,园外景致可以是山峦、湖泊、河流以及建筑群等。把园外景致引入园内时,要把合围建筑空间的院墙、廊等方式进行延伸和穿插,采用借景,就是把园内围合空间的建筑物、山石树丛等手法作为视觉中的近景处理,把园外的景致作为远景处理,以构成统一组合画面。

三 结语

园林建筑空间的设计创作,要根据整体空间环境的程序组织布局,达到功能和审美艺术的完美效果。在园林建筑的艺术处理效果中要做到变化有序,出其不意。格调高雅而又富于创造性的设计,在园林建筑整体布局中要重视空间环境程序的组织,运用好对比、渗透和层次等艺术处理方式,力争在内容上丰富多彩,布局上灵活多样,表现社会欣欣向荣的景象。

参考文献:

[1] 金柏苓、张爱华:《園林景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2] 荆其敏:《建筑环境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 逯海勇、胡海燕:《景观设计表达》,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5] 赵艳岭:《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

论建筑文化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篇4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 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笼统地说,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而建筑, 无论是从实体还是从其学术的概念来讲, 它都在证明着自己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品, 所以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类型的代表, 它沉淀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 是人类文明的一部“石头的史书”。

那么所谓建筑文化, 就是建筑的社会文明, 是建筑的格调和责任, 是一个社会总的生活模式、生活水平和生活情趣的写照。建筑活动这一人类共有的活动, 由于地域环境、人文因素、社会条件的影响, 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地方的民族特色的建筑文化。这种有着强烈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也深深的影响着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和建筑设计。

2 建筑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

中国的文化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原文化, 但来自北方和南方的少数民族文化也对其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多民族文化共同影响的大背景下, 千百年来炎黄子孙创造了辉煌的中华建筑文化, 如长江流域的江南水乡建筑文化, 珠江流域的岭南建筑文化, 四川地区的山地建筑文化, 广东、福建地区的客家建筑文化, 云贵高原及广西地区的干阑建筑文化等等, 在这些中华建筑文化中既饱含了中国各民族的智慧创造, 也体现了中国建筑文化中建筑与人和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的独特风格, 这也符合中国人古代所推崇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除受到提倡“与自然相融合, 天人合一”的道家哲学思想影响外, 还深受着以提倡“长幼尊卑, 人伦纲常”等级制度森严的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响。例如, 四合院是中国北方传统住宅的典型, 其左右对称、内外有别、尊卑有序的平面布局就是受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而设计形成的, 这样的建筑空间限制了居住者的行为, 也直接影响了居住习俗的形成:主人居于内院, 仆人居于前院, 正房为长辈起居处, 厢房为晚辈起居处, 这些都反映了儒家思想特有的文化观念。

3 建筑文化对西方传统建筑的影响

中西方传统的建筑可以说是形态迥异差别很大, 这种差别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文化的不同而产生的。西方文明的来源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古希腊文明, 一是中东的基督教文明。古希腊文明崇尚酒神文化, 酒神狄俄尼索斯象征着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 这种享乐与丰收、富饶联系在一起, 因而是明快、健康、乐观、积极的, 这与中国失意文人消极、遁世的及时行乐思想有着极大的不同。而基督教则给西方文明带来了宗教品格, 其特点是罪感文化与契约文化。认为人生来有原罪, 所以摩西与上帝订立了十戒, 遵守戒约可以上天堂。这种契约文化从外部调节人与社会的关系, 一定程度上对酒神文化的张扬进行了矫正。总之西方思想文化就如同希腊神话里的酒神和基督教教义一样, 更多的是石头般的真率、质朴、刚硬、雄壮。[1]这一点我从西方传统建筑多以石材为主的建筑材料选择上就能得到很好的印证 (如希腊帕提农神庙) 。

除此之外, 西方文明从爱琴海的古希腊到大航海时代的葡萄牙、西班牙以及大英帝国, 再到今天西方世界的代表美国其文明的发展都是与海洋密不可分的。那种向往自由、冒险、创新和不愿受约束的海洋文明也深深地影响着其建筑文化和建筑设计, 这些我们在西方古典园林的设计中就不难看出 (以法国古典园林为例) , 其设计往往追求开扩宽敞的大空间, 追求整齐对称, 强调轴线和几何图案的线条美, 突出人工的特点, 四周也并不设以明显的围墙, 即便有也不给人以封闭压抑的感觉。这些与受儒家和道家哲学思想的影响而强调“恭、谦、仁、礼、让”和“天人合一”的中国私家园林设计形成鲜明的对比, 前者大气豪放、自由宽敞, 后者恬静灵动与自然相融, 这些也再一次印证的了文化对建筑设计的深远影响。

4 建筑文化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进入20世纪以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 科学技术、经济要素以及人们的文化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全球经济、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 世界各地的建筑文化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国际式”文化取代地域性民族文化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地域性的传统建筑文化面临着很大的考验。例如, 我国除长城、故宫、江南私家园林、平遥古城等这些依然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建筑外, 北京民族文化馆、北京西客站、南京夫子庙、西安博物馆则是历史传统与现代气息的交融。而难以计数的高层建筑和众多住宅小区, 则完全是充满了现代文化气息模糊了地域民族界限的趋同式的建筑文化。现代建筑发展趋势表明,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全球文化大融合、城市地域特色消失等问题愈加突出。因此, 保护历史文化, 尊重地域性、民族性文化和强调城市文脉的设计理念是新时代建筑师更加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不能否认, 全球化对地域性和民族性文化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将来的人类建筑将不再会有地域与文化的特色, 只能拥有一个统一的地球建筑的标签, 这样的结果将是十分可怕的。

但我们也相信传统总是要发展的, 从过去的传统发展到现代的传统也是一个不断变革、不断增加、不断减少、不断积累、不断代谢的过程, 这个过程也一定会发展到未来, 所以传统也不是能够轻易甩掉的。另一方面, 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 某些传统经过岁月锤炼, 也是在不断的去粗留精的。随着时代不同, 有些传统文化也只能作为历史沉迹供人凭吊和欣赏。在传统建筑中这类现象很多, “精华”和“糟粕”之间会在一定条件下实现转化, 这个条件经常是突破传统局限, 并与现代科技和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构思上、造型上、艺术上进行突破, 反映出现代人的思想情感、使用要求和审美意识, 化腐朽为神奇, 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此外继承传统还有一个要点, 即充分认识传统的开放性。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应是开放而不是封闭的, 应以民族文化为基础, 通过吸收外来文化而得到滋润与丰富。[2]

因而, 当代的中国建筑文化应该是立足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点上, 吸收外来的文化精华, 结合现代中国社会生活需要所创造出来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文化。

5 结束语

如今的建筑学已不再是一个单独的学科, 它是集人类学、文化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多个学科于一身的综合学科, 如今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也不再是只需满足于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等简单的要求, 而是需要设计者们能够赋予其真正的内涵和灵魂, 这种内涵和灵魂离不开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所以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建筑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将为设计者们打开建筑设计的灵魂之门提供一把难得的金钥匙。

摘要:文章围绕建筑文化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建筑文化的概念, 阐述了建筑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和对西方传统建筑的影响, 总结了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为建筑师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如何设计出有文化内涵有灵魂体现的现代建筑提供参考和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建筑文化,中国传统建筑,西方传统建筑

参考文献

[1]黄浩.浅析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Z].中华建设建筑论坛, 2010.[1]黄浩.浅析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Z].中华建设建筑论坛, 2010.

[2]侯东亮.建筑人类学的思考-论建筑文化与传统建筑的关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2]侯东亮.建筑人类学的思考-论建筑文化与传统建筑的关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3]程宏, 王烨.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 2009 (10) .[3]程宏, 王烨.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 2009 (10) .

文化建筑设计 篇5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城市化水平也获得了很大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全球化给建筑领域带来了新技术和新材料,以及先进的设计理念,对地域建筑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使地域传统建筑文化逐步被商业文化所淹没,建筑的民族性被建筑的“国际性”所取代,作为城市和建筑个性的地域文化特征有逐渐衰落和消失的危险。因此,针对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在建筑设计创作领域,通过对地域建筑文化进行总结和归纳研究,创造出符合各民族人民审美和生活习惯的现代地域建筑,是建筑师在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的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一项工作。

一、地域建筑文化

“文化”一词至今未有确切的定义;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地域建筑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与其地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社会环境形成特定关系,并体现地域基本特征的建筑。地域建筑文化正是这种地域生活方式和文化在建筑中的反映,它具有时空性和地域特征,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其各具特色的地区文化,它们根植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之中,数不尽也道不完,正是它们孕育了本地区的建筑文化与特有的“场所精神”。

二、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

传统建筑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是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每当人们置身于历史街区或传统村落时,总会觉得非常亲切和温暖,被那些充满生活情趣的场景所打动,这种强烈的场所感正是由生活在特定的地域街区、建筑和广场中的人群,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长期积累发展而来,并形成特定的地域建筑文化环境。它不仅是社会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也是精神文明的一种反映,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内涵,是人们认同和依恋的生活场所。经济全球化在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导致了建筑文化的全球化,对地域建筑文化产生了猛烈冲击,使得民族和地域文化失去了归属感和凝聚力,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发展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在建筑设计创作中如何辨证地对待“地域性”与“现代”的问题,如何传承和发展地域传统建筑文化,使其得以再生,已成为促进当今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1.地域建筑的适应性

传统地域性建筑历经几千年的沉积,发展到今天,仍然不失其魅力,最主要的因素是其对于地域的适应性。建筑师在进行地域建筑设计创作时,必须对传统地域建筑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了解其存在的独特价值。

(1)对地域自然环境的适应性由于建筑所处的地域的不同,其地形、地貌等自然生态条件也不同,这就要求建筑必须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形式。

(2)对地域经济技术的适应性地域建筑总是适应当地的经济条件的,并采用与地域相适应的建造技术及地方性建筑材料,形成一套比较生态的建筑技术。

(3)对地域文化的适应性建筑作为一种文化活动的现象和产物,是不同地域社会、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要素的综合体,理应具有鲜明的.时空和地域特征,这是不同地域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必然反映。因此,地域建筑必须适应特定地域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才能形成有特色的地域建筑文化。

2.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策略

新形势下,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不仅仅是对传统建筑的简单模仿与复制,还包括保护、传承与创新等多个层面。面对新的创作环境和要求,建筑师不能一味地接受西方的建筑风格和技术,要理性地学习各个国家优秀的建筑文化,同时注意挖掘地域传统建筑文化,保护优秀地域建筑文化,将它们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既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也要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增强人们对地域文化特色的认同,创新地域建筑文化特色。设计者在创作建筑设计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策略进行地域建筑的再生。

(1)传统地域建筑造型的模仿传统地域建筑都有一些代表当地建筑文化的显著的外观造型特征和当地特有的建筑细部构件,设计者在创作现代建筑设计时,应将这些重要的地域建筑造型和细部构件在现代建筑中重现,再现传统建筑的造型特征,使现代建筑造型具有传统地域建筑的风格和空间形式。例如,传统建筑坡屋顶、青砖灰瓦等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这在各地古建筑保护中是常用的手法。

(2)传统地域建筑符号的再现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哲学等这些人类文化的具体精神形式均统归于符号的范畴。建筑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正是通过符号来表达地域文化的。设计者对具有文化特征的建筑符号进行提取、总结,将其具化为一种可识别的图形符号,进而成为地域建筑文化的象征符号,并作为传承地域文化的载体,结合新的建筑技术与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加以运用,使这些融入了地域建筑符号的新式建筑成为城市空间环境的组成,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

(3)传统地域建筑符号的抽象变异传统地域建筑空间及其特征构件是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蕴育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传统建筑空间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一些建筑构件也已经不具有当初的功能,新型建筑材料及建造技术的出现,加速了传统建造技术的更新。因此,建筑师在建筑设计创作时必须要认真研究传统地域建筑符号,对其进行抽象变异,运用新材料与新技术对地域建筑进行再设计,创作的新建筑不仅具有现代化的特点,而且具有浓郁的地域建筑文化特色。

(4)地域建筑材料与技术的现代更新设计者在创作现代建筑设计时,不仅要关注地域传统建筑的外观符号元素,还要了解这些符号与地域建筑材料与技术的内在联系。传统建筑材料及技术许多都是低级的,现代社会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短缺,能使用的原材料太少,且价格昂贵。因此,采用现代材料与技术来再现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符号,不仅可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要求,还能创新建筑空间与造型。除此以外,设计者还要注意节能环保材料的运用,不但要再现传统建筑意境,还应满足生活、工作的舒适度。

3.地域建筑文化再生的原则

在现代地域建筑再生创作中,除了要注意的设计策略的应用外,还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把握地域建筑特色,延续传统地域文化的原则;

(2)坚持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地域建筑创作原则;

文化建筑设计 篇6

一、学校表层文化建设——和谐物理环境,形成文化暗示

学校借助校园改造工程的开始,进行校园文化策划,打造秀外慧中,特色明显的绿色校园。学校以西禅古寺后山遗址龟岗南北延长线为中轴,先是中国古代庠序的布局,突出对称和谐之美。东西分别为教学区与运动区,中片为文化功能区,普植桂花取折桂登科之意,院士路、博士路贯通南北,体现我校科技教育的特色。以象征新锐人才展翅高飞为代表物的雄鹰除了被设计成为校服标识的一部分外、在学校的校门、墙报栏、围栏也处处可见。步入校园,雕塑、花坛错落有致,荷塘、喷泉逸静优雅,小桥、凉亭搭配和谐,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幅清新宜人的水墨画。在校园内有一座古树葱笼、别具景致的山岗,它就是四中著名的龟岗。广州四中利用龟岗和西禅古井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背景,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在龟岗上添上山石、流水,修起了清朝道光秀才陈其锟的题字,按原型重塑了石龟头,修葺了绿瓦亭,在岗上竖起了文字简介,重塑了龟岗的历史风貌。同时把它作为爱校强区教育的活教材,通过校史知识讲座、西关民俗风情讲座等一系列活动和校本课程教育,激发了学生对西关悠久历史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爱我四中爱我荔湾的情感。

二、学校中层文化建设——以制度、课程为载体

秉承以人为本理念,建设学校制度文化。我校在坚持以人为本,强调“管”与“理”并重,赋予制度以精神文化的色彩做了大胆尝试。一是在制度中突出学校的目标追求、价值观念,让学校师生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二是建立和完善规范、民主、精细、科学的学校管理制度,用领导干部廉洁公正的人格力量和勤勉敬业的模范行为来凝聚人心,用教师群体和谐团结的人际关系来激励人心,用党政工团多办实事的真情实意来温暖人心,努力使学校管理制度适应师生发展之需求;三是引入了项目管理机制,全面推动学校内部的层级管理由单向封闭的多层级宝塔结构向扁平式的自我管理体系转变,学校整体运作在适当的监管下,充分发掘人力资源优势,体现出自主、自动、自为的高效性。

打造特色课程,培养特长人才。学校是利用课程育人的场所,所以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设特色课程体系。我们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立足校本,科学性地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在高质量地实施必修课的同时,适应性地开设选修课,个性化地创设校本课程,广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并重视蕴藏于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中的隐性课程的建设。我校目前开设了团体心理游戏、课本剧的编写与表演、中国象棋与博弈论、中国旅游常识、电影特技中的物理知识、兴趣交谊舞、日语初级班等26个极富特色,颇受学生欢迎的选修课程。

三、学校深层文化建设——凝练学校精神文化,构建滋养师生精神的文化场

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中,我校将抽象的学校精神物化成具体的、显性的“校歌、校徽、校色”等校品系列,使学校精神为广大师生所理解、感化,进而转化为行动的力量。广州四中校徽简约而意味深远,由经过艺术变形的“4”和“中”构成一艘抽象的帆船,寓意着四中学子扬起青春之帆,在知识的海洋中劈浪前进,用最坚定的意志勇往直前、追求真理、博学多才,成为一专多能之新锐。四方者,纵横万里、博采众长。具体表现为用最宽广的视野把握时代,忠诚祖国、胸怀人类,成为兼济天下之栋梁。广州四中校色是紫蓝色,紫色代表高尚、改革,蓝色代表和谐、理想、传统,紫色和蓝色体现了四中教育教学注重传统,重视德育,追求创新,讲究和谐的特点。紫蓝色成为广州四中学生校服的主色,校服胸前是一只抽象的雄鹰,寓意四中学生蓄势待发,展翅高飞,与校徽配搭的校服图案寓意“乘风破浪会有时,展翅冲天在今朝”。

进入二十一世纪,学校融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于一体,确定了具有四中特色的校园文化核心——“崇礼明德,日知日新;重道尊贤,亦师亦友;治文学理,求美求真;强体塑艺,且刚且柔”。

城市文化广场建筑设计规划探讨 篇7

关键词:城市,文化广场,建筑设计

1 城市文化广场环境设计应赋予广场丰富的文化内涵

城市文化广场与其周围的建筑物、街道、周围环境, 共同构成该城市文化活动的中心。设计文化广场时, 要尊重周围环境的文化, 注重设计的文化内涵, 对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特点需要加以深刻的理解与领悟, 设计出该城市, 该文化环境下, 该时代背景的文化广场环境。文化环境在具体的情况下, 有许多不同的表现, 例如:文脉、传统、源与流、历史、童话、神话、民俗、乡土、风情、纪念性的、闻名的、怀古的、原始艺术、人类的能量、文学与书法、诗意、符号学等等。设计师也可以在设计中表达自己的某种特定的思想与意图。注重文化内涵的城市广场设计在我国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例如:西安钟鼓楼广场的设计, 首先突出了两座古楼的形象, 保持它们的通视效果, 采用了绿化广场、下沉式广场、下沉式商业街、传统商业建筑、地下商城等多元化空间设计, 创造了一个具有个性的场所, 增加了钟鼓楼作为“城市客厅”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同时, 为了解决交通组织上的人、车分流问题, 以钟鼓楼广场为中心, 南连南大街、书院门、碑林、北至壮院门化觉寺、清真寺。组成步行系统, 使钟鼓楼广场成为西安古都文化带的枢纽。并且, 钟鼓楼广场在设计元素上采用隐喻中国传统文化的多项设计, 使在广场上交往的人们可以享受到传统文化的气息。创造了一个完整的、富有历史文化内涵, 又面向未来城市的文化广场。

2 城市文化广场要营造人们活动与交往的场所空间

(1) 注重与周围建筑环境的协调与统一。城市文化广场的结构一般都为开敞式的, 组成广场环境的重要因素就是其周围的建筑, 结合广场规划性质, 保护那些历史性建筑, 运用适当的处理手法, 将周围建筑环境融入广场环境中, 是十分重要的。广场与建筑环境完美结合的范例是建立在卢浮宫广场中心的玻璃金字塔, 在这个工程中, 建筑师在解决传统建筑的协调与统一问题上, 没有采取仿造传统, 而是设计了在广场上显眼的并不突兀的玻璃质地的金字塔设计, 既解决了功能上的采光问题, 又在形式上似一颗巨大的钻石, 镶嵌在广场上, 不但没有破坏卢浮宫原有的建筑艺术形式, 而且增添了卢浮宫广场的整体性和魅力。

(2) 城市文化广场设计注重与街道的协调、统一。城市文化广场与街道在形式上、组成上, 有许多必然的联系, 它们的协调与统一是构成广场上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设计时, 根据广场与街道的性质应考虑:1) 城市文化、地域特色及社会历史意念;2) 空间设计;3) 建筑及其细部处理;4) 交通组织及步行区域画分上, 都应统一考虑。并且应考虑到街道与广场相协调设计一些人性化点缀, 如路灯、广告、展示牌、钟塔、布告栏、雕塑、喷泉等;协调植被、铺面、色彩、材质、标牌、照明等元素, 也是十分必要的。

(3) 城市文化广场设计与周围整体环境, 在空间、比例上的统一与协调。一般文化广场的比例设计是根据广场的性质、规模来决定的, 广场给人的印象应为开敞性的, 否则, 难以吸引人们停留, 所以, 一般文化广场大小满足这样的条件比较合适:广场宽度介于周围1倍建筑高度与2倍建筑高度之间。在广场内部尺度设计时, 注意到其中的踏步、石阶、栏杆, 人行道宽度、停车要求等内容, 要符合人与交通工具的尺度。

(4) 城市文化广场设计与周围环境在交通组织上的协调与统一。城市文化广场的人流及车流集散, 及其交通组织是保证其环境质量不受外界干扰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内容有两点:城市交通与广场的交通组织;广场内交通组织。城市交通与广场在交通组织上, 首先要保证由城市各区域去文化广场的方便性。

3 城市文化广场环境设计的多种处理手法

(1) 自然环境的引入手法。在进行文化广场的环境设计时, 大量引入树林、绿化、花卉、草坪、动物、水等自然环境, 是文化广场环境设计的重要手法。例如前文提到的西安钟鼓楼广场, 正是用大量的绿化来点缀广场的环境, 引入动物来设计文化广场的环境, 如欧洲广场上的鸽群已成为广场的一大景观。

(2) 公共雕塑及一些环境艺术设施 (包括柱廊、雕柱, 浮雕、壁画、小品、旗帜等艺术作品) 在文化广场环境设计中的作用。不同的时代赋于雕塑设计不同的要求与内容:起初的雕塑设计往往有某种特定的意义或严肃的主题, 或是纪念性的, 如南京雨花台的人民英雄浮雕;或是纯装饰性的, 如圣保罗大教堂檐口上的雕像;或是纯艺术的作品, 如断臂维纳斯雕像等。

(3) 利用轴线设计来组织文化广场环境, 并通过轴线的组织来控制整个城市的内在联系, 使城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轴线是贯穿于两点之间的, 围绕着轴线布置的空间和形式可能是规则的, 或不规则的。轴线虽然看不见, 但却强烈地存在于人们的感觉中, 沿着人的视线, 轴线有深度感和方向感, 轴线的终端指引着方向, 轴线的深度及其周围环境、平面与立面的边角轮廓决定了轴线的空间领域。轴线同时也是构成对称的重要因素, 根据设计的需要, 轴线亦可以产生次要的辅助轴线, 丰富空间体系。

4 结语

浅析建筑设计和文化的关系 篇8

后现代主义室内设计在装饰中运用了很多隐喻性的视觉符号, 强调了文化性和历史性, 在今天多元化的时代, 更多的新风格也在室内设计产生了, 但可以确定的是, 不管是什么时候当前的文化都是建筑设计的重要依托, 只有这样符合时代要求的设计理念才能在众多的设计中脱颖而出, 创造经典。

建筑物是人类文明的一个依托, 它不但承载了文明, 也支持了文明, 所以建筑跟人类的关系是密切的不可分的。中国传统的建筑讲究与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 侧重以群体组合塑造空间, 崇尚天圆地方, 喜欢整齐端庄, 所以故宫等宫廷建筑横竖排列整齐, 以对称为美, 这体现了我国中庸的文化特色。而西方文化则以理性、和谐、秩序为美, 突出单体建筑的形体美, 追求规则的几何形和标准的尺度, 如英国建筑强调门廊的装饰性, 比较“讲究门面”。它是一个多礼的国家, 这也是由于18世纪的英国在乔治亚风格文化的殖民统治中流行了一个世纪。例如:圣保罗大教堂 (Sallo Paulo cathedral) 、大英博物馆 (British Museum) 等等。文化模式的多样性创造出多样性的环境, 而环境的多样性说明, 以不变应万变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想是行不通的。

人们生活的社会背景和环境对建筑风格的设计有深刻的影响。建筑形式在不同文化特质的表现也不相同, 不同民族、社会根据各自的生活习惯和风俗所建造的建筑风格各不相同。在西南山区, 有相当一部分是壮、傣、瑶、苗等民族聚居的地区。多利用山坡建房, 为下层架空的干栏式建筑。平面和外形相当自由, 很少成组群出现。梁柱等结构构件外露, 只用板壁或编席作为维护屏障。屋面曲线柔和, 拖出很长, 出檐深远, 上铺木瓦或草秸, 不太讲究装饰, 风格自由灵活。这就是山地文化产生的建筑。其中云南南部傣族佛寺空间巨大, 装饰富丽, 佛塔造型与缅甸类似, 民族风格非常鲜明。而在淮河以北至黑龙江以南的广大平原地区。组群方整规则, 庭院较大, 但尺度合宜;建筑造型起伏不大, 屋身低平, 屋顶曲线平缓;多用砖瓦, 木结构用料较大, 装修比较简单, 风格开朗大度。这是平原地区的文化决定的。

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一座优秀的建筑, 其文化内涵的作用常常超越功能的本身。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 融合城市和自然的环境, 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 受具体的地形条件、自然条件, 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的。而但凡精品都能传译一定的文化内涵, 有很高的文化品味的建筑。历史上每一个时代, 都产生一批不朽的建筑作品, 其文化意义和艺术感染力, 常常成为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的标志, 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的象征。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综合实力逐年提升了, 整个国家高速发展, 各种建筑应运而生, 在我国申奥成功更标志这我国整体实力的一个飞跃, 奥运期间建造的建筑很多都成为了一种文化的沉淀, 历史上的一个亮点。它们不仅把传统建筑风格纳入其中, 还包括了更多科技产物, 自然与现代相结合, 使得建造物不仅美观而且结实。比如:鸟巢、水立方等等。“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 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 它更像一个摇篮, 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 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外, 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就是这样一座建筑成为建筑史上的一座经典。而水立方又是另一个不同文化风格的体现, 在设计、施工以及赛后利用上充分展现“绿色、科技、人文”奥运三大理念, 同时整个建筑物的运行能耗和国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参考建筑相比节能可以达到9%。由此可知建筑物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物证。任何有名的建筑都代表一种精神, 一种当时的文化传统。

由以上的种种可以看出建筑设计是一种具有文化的载体, 体现文化的深厚内涵。此外, 环境虽然对文化有一定影响, 但因文化及其表现和要素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文化与建筑形式之间还应当具有灵活性与适应性, 人与人交往及和自然和谐相处已成为社会主题。

摘要: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建筑设计都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之上, 而文化内涵又通过建筑的各种形式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这么说建筑是依赖文化存在的, 是文化的载体, 一座建筑如果没有文化内涵就好像一个人没有了灵魂。古代知名建筑中阿房宫、岳阳楼、苏州园林等等, 都可以看出建筑设计中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餐饮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关系研究 篇9

关键词:餐饮文化,建筑设计,关系

1 餐饮文化与餐饮建筑之间的关系

文化对建筑建设所具有的独特的引导作用, 长久以来都是存在的, 建筑的发展步伐是紧随着人类文明的步伐而不断前进发展, 文化引导着建筑的发展与建造, 而建筑相应也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承载作用, 历数人类历史, 每一个时代的建筑无一不在论证这一论断。对于人类来说, 其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衣食住行的支撑, 在历史的长河中, 人们创造出了丰富的饮食文化, 可以说建筑的原始功能就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能够安身的场所, 而伴随着时代的逐步发展, 当下建筑正在扮演一个提供给人们进行各种交流的综合场所。借助建筑的支撑, 人们获得了更多的空间, 并借助空间完成了一系列的生产生活以及社交、科研的活动, 正是建筑为人们乃至于整个人类社会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平台, 人们的科技、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能够取得继续的发展成果。当然, 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同样也带来了建筑的迅速发展以及变革。

2 餐饮文化的起源概述

人类的饮食文化直接来源于人们的饮食活动, 而饮食活动的细节造成了场景以及环境上的差异, 并形成了各自的发展特性, 并诠释了环境的多样性, 最终建立起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饮食活动的方式对于整个环境的分析以及设计助益良多, 由于受到不同文化的熏陶, 人们的价值观以及审美观会出现彼此之间的差异, 这自然也会造成在进行建筑的设计时出现了各自不同的设计风格, 唯有实现文化与环境之间的一种有机的组合, 才能使使用者以及场景之间协调一致。具体来说, 饮食文化对于建筑设计的影响主要有地域性以及功能性两方面的影响[1]。

3 饮食的文化对于餐饮建筑设计的引导作用

一般来说, 排在人类生存以及发展需要列表上第一位就是饮食, 这也正是构成社会生活的最基本形式, 正是中西方之间不同的历史文化造成了各自围绕饮食的观念、内容以及工具, 餐桌上礼仪的诸多不同之处, 造成了各自在文化上的较大差别 (见表1) 。这也直接造成了餐饮建筑的差别性。

4 饮食文化与建筑风格的承接关系

4.1 西方的饮食文化以及建筑的风格体现

由于西方的文化突出的是对人的重视, 因此, 在西方的餐桌上除了美食之外, 还要有周到的服务以及优雅的用餐环境, 强调一种高雅舒适或是浪漫温馨的特有用餐氛围, 而这种餐饮文化上的特点更是直接反映到了西方的餐饮建筑上来。

建筑风格样式很多, 且在建筑的装饰上丰富多样, 在表现上相对直白, 例如, 通常采用古典的欧洲风格, 并突出塑造一些复杂而精致的线条, 以及独具特色的门窗设计, 借助这些元素实现了一种华丽而又带有复古色彩格调的就餐环境, 如图1与图2所示。此外, 还有一种对现代流行的简约风格的追求, 充分运用一种独特而轻便的建筑用材, 借助鲜明的色彩对照, 实现视觉上的冲击, 刺激用餐者的食欲, 另外加上一种带有节奏感的局部照明, 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雅, 浪漫而整洁的用餐氛围[2]。

此类建筑在对室内的空间布局方面重视对空间人流的走向, 并重视一些小空间的设计。在选择家具时, 往往倾向于简洁, 大多数2人或4人桌, 或者长条形的多人桌, 另外, 由于消费者有更好服务的需要, 因此一般桌子之间的间距要大, 这就很好地提升了就餐的档次。

另外, 西餐的烹饪在方式上大多选择一种煎炸蒸煮的方式, 一般油烟相对少很多, 并且厨房内部也具有足够明确的分工, 内部用具在数量以及种类上也相对更多, 并且大多都是半成品, 且面积较小, 正因如此, 西餐厅的面积一般不大, 很多餐厅多采用一种开敞的方式, 给予用餐客人一种就餐时对厨师厨艺的欣赏, 并能够让本来规模较小的餐厅看起来宽敞很多。

4.2 中国饮食文化及其建筑体现

在我国, 历来讲究天人合一, 对于餐饮也就不仅仅是重视美味佳肴, 更是在饮食当中加入了丰富的哲理思想, 将饮食文化的精神内涵放置在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中一个特殊位置, 考虑到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的差异, 在我国, 不同的地区带有其自身独特的饮食食材, 而各地生产力、文化的差距又给各地的饮食文化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直接造成了各地独有的饮食文化[3]。

在我国, 饮食文化最突出的就是对美的向往, 这个美不仅仅是代表着食物的口感、外形, 还讲究用餐的器具以及环境, 能够在就餐的过程中实现身心的两重欢畅之感。而这些也都融入了我国的餐饮建筑中。

一般来说, 中式餐饮建筑常常采用的是我国古代传统的建筑形式, 并加以一些民居的特有色彩以及皇室宫殿的色彩, 建设者借助传统的文化符号, 利用现代的设计手法以及建筑用材构造出了独具中华格调的现代餐饮建筑。

室内设计空间布局时, 常常会考虑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因此多数使用的是一种木质镂空隔断, 在功能的分配上来说, 更是兼顾我国的风水学说, 对于整个店铺的朝向、厨房以及楼梯、卫生间等进行独特的设计, 在装饰品上, 大多选择我国的国画或者是传统工艺品, 力图营造一种自然的氛围, 建材大多选择木材, 而且是深色调, 雕工细致, 辅以青砖、琉璃瓦等, 借此表现出建筑的质感。整个建筑的造型上大多含蓄内敛, 色彩不强加涂抹, 而是善于运用材料的既有色彩, 借此表现出一种温暖而华贵的氛围。

5 饮食习惯对餐饮建筑的影响

对于饮食文化来说, 饮食习惯正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我国, 由于国土幅员辽阔, 各地的人们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演变出了一种彼此迥异的饮食习惯, 不同的省份、地区以及沿江、沿海地区的人们形成了各自的饮食习惯。

饮食的习惯对于餐饮建筑的发展来说, 其影响作用是很强的, 不同地域的餐饮建筑常常承载着不同的餐饮文化。在北方地区, 一些餐饮建筑设计常常会对建筑物的保温性能优先考虑, 在空间上大多采用一种围合的形式, 此外, 有些餐厅在建筑设计时将一些当地的独特文化符号涉及其中, 比如有很多餐饮建筑在建筑设计建造时, 加入北方独有的炕这种特有“餐桌”。多是在大厅的一个部位设计出火炕的形式, 也可以是在餐厅中设计出特色的火炕包房, 在满足保温需求的同时, 加上独有的北方格调而增加了用餐的情趣, 感受到一种地地道道的北方饮食文化, 触动深层情感波澜, 这正是一种饮食习惯影响餐饮建筑的设计风格的鲜明体现。

在我国南方, 同样也是由于地理以及气候等多个方面的原因, 在建筑设计时突出强调通风条件, 因此也就需要设计一些更为宽敞的餐饮空间。比如在四川, 常年的潮湿气候让人们非常喜欢吃火锅, 而火锅的蒸煮就需要更多的空间以便散热以及汤料气味的挥发。另外, 火锅的进食方式也让餐厅在建筑设计时, 需要设计集中式的餐饮空间。

6 结语

事实表明, 有什么样的建筑风格, 就会有什么样的饮食文化, 建筑是文化的反映, 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建筑的走向, 从这一意义上说, 我们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必须要将其和当地的建筑风格结合起来, 以便全面地了解文化与建筑的关系, 并对该国的文化与建筑有更为深入的把握。

参考文献

[1]陈芊宇, 彭兴芝.中国元素在中式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 (3) :2-3.

[2]孙婧.饮食文化折射中西文化差异[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4) :3-6.

集群文化建筑的设计与运作 篇10

关键词:紧凑,复合,开放,运营

引言

“集群文化建築”概念的提出,意在從時間特徵和空間特徵兩個側面分析和研究當下城市文化建築的設計和運作問題。“集群建築”這一提法最早見于崔愷2004年的一篇概述“長城脚下公社”等新型項目的文章(1)。在以“集群建築”爲主題的2006年第1期《時代建築》中,主編支文軍先生在開篇將“集群建築”明確定義爲“在同一個場地上、由某一機構或策劃人邀請一群建築師或藝術家來完成由多個項目組成的一組或多組建築群”。可見,當時這一概念是建立在對幾個類似項目總結和概括的基礎之上的。本文引申“集群”的含義,用“集群文化建築”來概括中國業已存在并仍在大量實施的,在時間上具有集中性、在空間具有關聯性的衆多官方及半官方公共文化類建築組群,如深圳市民中心主軸綫文化建築群、上海世博會最佳實踐區,以及新型模式的城市文化建築群等。

一、集群文化建築的特徵

1. 静態特徵

規模龐大—作爲城市區域發展的啓動或加强要素,集群形態的文化建築往往首先在規模上超出其當下輻射能力的範圍,個别的甚至十分巨大。這一方面體現了决策者對人口膨脹的預估以及發展城市的前瞻性,另一方面則仍是政績績效制度和土地經濟陰影的延續。

功能多樣—除求“大”以外,求“全”也是我國傳統思維意識體現于集群文化建築立項中的特點,即在功能設置上往往集文化展覽、活動培訓、觀演影視三種功能于一地,具體可細分爲博物館、科技館、美術館、文化館、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青少年宫、大劇院、電影院、專業劇場、媒體中心、展覽中心等設施。

2. 動態特徵

建設時段集中—因爲集群文化建築往往作爲某一城市區域發展的啓動項目,或城市影响力階段性提升的亮點,其行政象徵意義和土地價值提升目標明確,因而在策劃、設計融資和建造等各環節合力效應突出,政策推動效力、投資力度和建設速度一般高于普通建設項目。其中不乏一些建造精良、完成度較高的作品。

規劃系統整合—在總體城市規劃中,集群文化建築往往作爲城市形象核心的組成部分,或處于城市軸綫的關鍵環節,因而對其組合形態、空間構成、風格特色方面都有較高的要求。鑒于目前總體規劃階段工作模式中對具體城市公共空間和建築節點預設的草率和同質化,超過一定規模的集群建築已逐漸采取“上位規劃—區域城市設計(提出任務書)—修訂上位規劃(修訂任務書)—形成修詳(具體任務書)—建築設計”的設計流程,這是基于對自上而下規劃邏1的固有弊端的一種修正模式。同時,項目前期策劃機構和後期運營機構的普遍缺位,也使得設計機構在承擔設計工作的同時,也分别承擔着上下游機構的部分角色。

3. 設計難度

功能復置—以往集群文化建築中不同功能的建築由其所屬管理部門單獨擬定設計任務書,由于這些部門一般不配備具有建築專業背景的項目管理人員,提出新項目的功能設置和空間要求往往采用與舊有項目相類比羅列的方式。一方面對建築造型和空間模式的創新有所阻礙,另一方面不同管理部門的建築之間經常出現重復設置的功能空間。這對城市整體空間資源、項目建造成本和機構管理成本都是很大的浪費。

空間割裂—由于部門間各自獨立的固有行政制度,傳統的集群文化建築之間其實是各踞地盤、“同而不和”。這直接導致設計中共享空間、共用地下車庫和機房、建築間便利的連廊或通道等所屬權和管理上難以明確劃分的設施一般無法應用于實際,往往表現爲集群建築中常見的公共空間界面封閉冷漠、空間利用率低以及日常使用聯系迂回不宜人等現象。

開放性差—由于過去以撥款和官方資助爲主的僵化資金模式,爲了降低管理成本,文化建築往往采用封閉和簡化的日常開放模式。在功能上,如車庫等可與社會錯時共享的資源被限制;在時間上,與現代人的生活時序日益錯位,工作日門可羅雀休息日人滿爲患。

特色駁雜—雖然傳統的集群文化建築在規劃上一般體現爲對稱、均衡的形式化空間構圖,但在具體設計實施階段,由于缺乏統一的項目管理機構和一致的建造周期,每個建築的設計、選材和施工各自爲政,導致形成大量的建築各出花樣、駁雜混亂的城市文化核心區,缺乏必要的整體感和基本的文化特色底藴。

二、集群文化建築的組織模式

1. 空間組織方式

園區型—2010年上海世博會作爲世界級文化建築的設計盛會,爲業界提供了這一類型建築規劃設計和使用運營方面的國際視野。其中位于浦西的“城市最佳實踐區”,因其形體的多樣和功能的復合,在本文討論的建築類型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規劃結構方面,由于“城市最佳實踐區”是改造與新建相結合,設計因地制宜地采用了“分散型”空間布局,建築并不嚴格局限于嚴整的規劃脉絡。帶狀的核心開放空間貫穿整個場地,收放自然而含蓄;根據其具體功能,建築界面靈活地與開放空間發生互動—這樣的空間格局産生了豐富而輕鬆的體驗氛圍,置身其中充滿空間驚喜和細節發現,與該區域的總體定位十分吻合(圖1)。

典型的例子還有巴黎La Villette公園及其周邊地塊等,通過以音樂爲主題的建築集群的設計,形成以包贊巴克設計的音樂學校、音樂城以及努維爾設計的交响樂中心等爲核心的文化建築園區,帶動了城市衰敗區域的復興(圖2,圖3)。

街區型—在歐美一些人口規模較大、街區尺度適中的城市,集群中的每個建築在一定的格局下各占一個或幾個街區,共同形成一個大範圍的文化建築集群街區。如洛杉磯城市中心以蓋裏設計的迪斯尼音樂廳以及莫内歐設計的教堂等形成連貫的街區建築集群。這一模式具有將城市空間結合的有力條件,對于高品質的建築人文環境塑造與城市街區提升大有裨益,曾廣泛出現在我國早期集群文化建築的規劃設計中,但這一模式下需要有效地控制建築規模,需要對于城市肌理的創造性介入(圖4~圖6)。

核心型—以城市主軸綫與緑化空間爲核心,組織各種類型的城市主要文化建築,形成開闊大氣、環境品質較高的文化建築集群。這一模式多出現在新城建設的核心區,也是目前中國城市文化建築集群的最主要模式。典型的如深圳以市民中心主軸綫兩側的圖書館與文化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城市展示館與當代藝術中心等建築集群。作爲中國新城建設的標準模式,這一類型的文化建築集群存在片面追求形態象徵、空間尺度大而無用等弊端。

緊凑型—在城市的核心地帶,通過在一組建築集群中組織不同類型的文化建築,形成“緊凑型”的建築布局,有效達到文化建築之間的互動,并最大限度地進行土地的有效利用。如錢江新城的杭州市民中心,融合了城市圖書館、青少年活動中心、城市規劃展示館等城市文化建築,與其他市政建築形成具有城市空間控制力的建築巨構。

2. 集群組織模式

事件觸發型—近來中國各大城市因越來越多地主辦主國際、國内大型展覽和活動,大型集群文化建築日益增加。這種因爲某些特殊城市事件而在一段時間内集中建設的文化建築集群,如上海世博會後保留的若幹場館,其運營分“會中”、“會後”兩大階段,截然不同的使用要求和運營條件决定這類建築的設計將面臨前後功能和適用人群差异巨大的挑戰。

銜接更新型—在城市更新意識逐漸提高的輿論背景下,中國一些城市中心開始采用歐洲先見的新建築與舊建築有機銜接、逐步演變拓展的運作模式。如上海紅坊藝術中心所采取的模式,最大限度地尊重原有城市肌理、提供具有歷史延續性的城市文化和市民生活圖景(圖7)。

開發引領型—這種開發模式下的建築一般處于新城核心地塊,主要依據爲上位城市規劃,没有城市肌理和周邊建築的參考和呼應。其功能設置、空間模式和造型格調,往往成爲後續周邊地塊開發定位以及形式設計的重要參考。因而,這種模式下的集群文化建築設計更加需要設計者具有對于開發、運營以及宏觀城市形象等方面的把握能力。

三、集群文化建築的設計策略

1. 與運營結合

在近期幾個集群文化建築設計實踐中,受限于緊縮的土地和財政政策,項目開發和集資模式市場化的趨勢越發明顯。在决策過程中,建築的建造成本控制和運營的獲益回報效率都不同以往項目的要求。建築静態的設計必須與動態運營方式緊密結合。全國性、地方性、民族性節慶主題的策劃、國際級文化項目的設立、作爲當地旅游開發計劃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商業的適當介入等手段,都成爲“以運營引領設計”的嘗試性思路。筆者提倡爲項目操作成立具有决策力的統一協調機構,整合前期策劃、設計建造和後期運營等全方位因素,提供多方籌措、理性定位、自養盈利的立體動態設計方案。

2. 功能復合

集群文化建築設計的核心之一是綜合單體建築的功能需求、以全時間的動態思路整合原本自給自足的功能配備方式。如在近期雲南德宏某集群文化項目的設計中,在管理單位提出各自建築單體的任務要求的之後,設計者經過協調平衡,對一些復置的功能(如會議、演藝大廳、臨時展廳、停車場地等)進行動態集成,提出“錯峰交叉利用”的功能組織理念。如大劇院與媒體中心停車場地的錯峰使用,規劃展示空間與圖書館共享空間的結合,影院、劇院對文化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建築中演出場地的整合等策略,大幅度削减了建築集群的總建築面積,對控制建設成本和减小運營壓力都起到了關鍵作用(圖8,圖9)。

3. 空間緊凑

集群建築外部公共空間的設計,同樣要兼顧使用者切身的感受與土地利用效率的關系。摒弃追求“高、大、全”的僵化意識,合理控制空間尺度,創造既具有獨特標志性又符合街區尺度特徵的緊凑型開放空間。同樣是在雲南德宏的項目當中,設計者提出的“村寨式”的整體空間格局在當地以傣族爲代表的地域文化語境下獲得極大的認同。在這一理念基礎上,設計首先縮小原規劃用地範圍,將周邊地塊預留給與文化主題相近的商業開發,提高未來本地區整體運營回報率。在合理的用地範圍内,利用基地高差,以自然的傣家村寨模式巧妙地組織核心帶狀開放景觀空間,以立體的空中棧道串聯各建築單體,通過模型推敲和實地體驗確定開放空間的尺度和高度比例—空間利用效率在當代城市功能需求和地域文化特徵之間取得了微妙平衡。

4. 凸顯公共性

雖然集群文化建築的開發和運營因外部因素的改變而在每個時代都有其具體模式和特徵,但是作爲城市公共空間的核心,面嚮市民的公共性永遠是其核心價值標準。應對不同開發模式下的設計要求,設計者必須具備制衡多方利益、保持以及加强項目公共性和開放度的職業素養。在雲南德宏某項目的設計過程中,設計者自項目所在城市的整體形象策劃階段即介入,整個文化集群項目設計的過程中,堅持引導决策者重視這類項目中公共空間的價值,在充分考慮不同建築管理和運營特點的基礎上,通過景觀設計和建築設定,打破圍墻觀念,建築群與城市空間融洽銜接、市民參與和主題活動有機融合。國外類似項目中對公共性需求的注重值得中國項目進一步學習(圖10)。

5. 低成本的緑色技術與風格打造

緑色建築理念發展到今天,投入和效益比例日益失衡的“主動式節能技術”越來越受到業内外質疑,更加符合節能本質需求的“被動式節能技術”獲得廣泛支持和接受。“被動式節能技術”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因素的理念和對資金投入的理性控制,符合集群文化建築在文化和政治意義上的示範意義以及控制建造成本的客觀要求。同時,對當地自然條件的適應性利用,更是塑造建築獨特地域風格的扎實依據。

四、集群文化建築的運作策略

1. 開發與城市角色

在一個完整的大型集群建築項目的運作中,政府、協調運作機構、投資方、設計單位、承建單位和運營使用部門等環節不可或缺。其中協調運作機構體現着最核心的作用。在2010上海世博會的籌辦過程中,“世博會事務協調局”作爲運作核心機構,承上啓下地協調和管理着項目整個鏈條上各環節的工作。在一般城市集群文化建築開發中,類似的統一協調機構同樣有必要建立。行政意圖、經濟考量、設計效果都將在這裏統合成爲協調一致的解决方案。傳統的由各級規劃建設部門代替管理的方式在專業的廣度和深度上都有待提高。公共管理、建設管理和金融管理是一個良性管理機構的主要職責範圍,是否擁有足够的决策權、專業配備情况和跨專業的協作能力將是整個協調管理團隊能否勝任的關鍵。

2. 運作策略

根據項目參與者的關系和出資結構確立項目組織模式—根據蒙特利爾魁北克大學“工程與建設管理國際研究計劃”(IMEC)的調研成果,目前集群項目操作模式主要有傳統模式、設計實施伙伴模式、聯合開發模式、關系開放模式等幾種。雖然在諸如上海世博會這樣的超大型集群文化建築中已經突破單一的傳統開發模式,結合了諸如設計實施伙伴模式、聯合開發模式等新模式,但在國内更多的二、三綫城市較小規模的集群建築開發中,傳統開發模式之外尚未融入更具適應性的其他開發組織模式。政府作爲單一的開發主體,其决策缺少各層面的客觀論證和制衡,易因主觀因素的改變而影响項目計劃;在項目操作遇到問題(如資金瓶頸)的情况下,往往因推動力量的單一而致使項目長期停滯甚至取消。

建立動態的、量化的項目評價和反饋系統—中國關于項目運作的研究尚處于“解决特定工程問題”層面的孤立研究,而國際上已建立“如何成功的通用原理(2)”的分析體系。提升研究水準的當務之急是爲基礎材料的整理和分析建立一套動態信息的量化評價和反饋系統。1995年蒙特利爾魁北克大學組織的研究計劃IMEC(3)通過調研和分析450年間全球60個大型綜合建築項目的資料和使用情况而發表的的工程管理專著《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Large Engineering Projects:Shaping Institutions,Risks,and Governance》中,爲類似集群文化建築項目的工程運作提供了多種組織模式示意與量化分析反饋方法。衹有在這些有益研究的基礎上爲集群文化建築項目的操作和决策提供客觀的投入、産出分析,才能够更加理性和精確地制定項目開發計劃。

結語

集群文化建築作爲典型的城市建築元素,伴隨着外部社會條件的變化將面臨不同的問題和挑戰。設計者應基于較高的城市空間和項目運作層面發現和整合制約設計的多重因素,發掘和把握提升建築設計品質的契機要素。在一個開放的動態操作機制之中,提高設計的專業水準、對城市公共價值的關注以及對緑色建築的推廣,應作爲設計者的職業價值核心而值得長期思考和實踐。

注释

1参见:崔.关于“集群设计”.世界建筑,2004(6)

2参见:尤建新,等.合作与协调-上海世博会管理问题研究.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建筑,也是“文化产业” 篇11

在上海,以外滩建筑群为代表的公共建筑和以石库门旧里、联立式新里、花园洋房等为代表的居住建筑,成为近代上海建筑的文化源流,由此反顾上海的近代城市建筑文脉,明显地与上海人的社会心态、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息息相关。伍江在他的《上海百年建筑史》中将其总结为“注重功利、追求时尚、中西合璧、兼容并蓄”。以石库门建筑为例,其实用的城市联排式住宅的布局源于欧洲,其门框、门板、门环和天井又体现着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门上的门框装饰又多为西式图案。位于太仓路的“上海新天地”更是将传统的石库门街坊布局“移植”成现代都市的休憩空间,在经过新一轮的解构与建构之后,空间功能改变了,石库门建筑的立面被符号化地保留下来,成为承续历史文脉的记忆碎片。

在北京,坐落于机场路附近的大山子地区的798厂原来是座军工厂,从厂名代号看原来保密程度应该挺高,许多老北京都记得,这是一个“进厂必须查三代”的神秘工厂。而现在,798却是京城里继三里屯和后海之后最值得一游的“艺术区”。上世纪50年代初,苏联对中国实施一项援助,建造“718联合厂”,又称华北无线电零部件厂,其下分718、798、706、707、797、751厂和11研究所。款项来自德国对苏联的战争赔款,设计者也来自德国。116.19万平方米的总面积及其建筑工艺在当时的亚洲首屈一指。工厂于1951年建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许多关键元件和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许多重要零部件均产于此。从2002年开始,一批艺术家和文化机构开始进驻这里,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厂房。仅一年多的时间便发展成今天拥有众多家艺术中心、画廊、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的现代艺术空间,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色彩的“SOHO式艺术聚落”和“LOFT生活方式”。798的厂区建筑风格简练朴实,讲求功能,当时是由世界上22个大厂提供的技术支持,由55位德国专家采用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建筑工艺和设计理念设计建造的,是著名的包豪斯设计风格建筑。这种建筑风格的厂房目前仅在中、德、美等国家有极少量存留,是世界上仅存不多的,带有包豪斯建筑理念的厂房建筑设计群,堪称工业发展史上的文物。它不仅仅是现代艺术家创作的美好空间,同时也是一件历史文化展品,是新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历史见证。798见证了艺术文化发展的新过程,德国包豪斯运动把文化与老百姓的生活结合起来,而798艺术区是中国新诞生的艺术家们对新时代的要求,所以具有了国际意义。

浅谈文化衫设计的文化现象 篇12

一、文化衫的起源

文化衫来自于美国的T恤, 所以在介绍文化衫之前, 应先了解下T恤的起源。

T恤实为"T-shirt"的音译名。在20世纪初叶它是欧美干重体力活的工人穿用的内衣。到1930年, 虽然仍为内衣但人们已经开始试着把它穿在外面, 这就是"水手衫"。随后1951年《欲望号街车》公映, 白兰度的白色T恤形象变得举国同名, 柔软体贴的T恤把男性从呆板单调的传统上流品位的着装中解放出来, 促成了T恤风潮的国际性蔓延, T恤与牛仔裤、皮夹克共同塑造了一种叛逆英雄的形象。之后T恤慢慢开始被男性采纳为日常装, 它的舒适、卫生也逐渐得到人们称许。

二、文化衫在我国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T恤由美国传入我国, 在最开始的两三年的里, 虽然人们身着的前胸后背印着各种图案、文字、口号的各式T恤。但这个时期文化衫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并不为人们自觉地认知。有的人只是将T恤作为一种具有穿着功能的服饰而已。

上世纪80年代, 面对商品经济的冲击, 一些青年顿感思想迷惘, 心态浮躁, 玩世不恭, 这就可从文化衫的“文化”中得到注脚, 如:“我是流氓我怕谁”“别惹我, 烦着呢”“没劲”“真累”等。

90年代中后期, 市场经济不断深化, 文化衫被精明的商家看中成为他们宣传产品的阵地, 于是富于广告色彩的文化衫广为流行:诸如“一机在手, 漫游神州”、“××银行, 与你共创辉煌”等广告文化衫铺天盖地。但也有“风雨同舟, 情暖人间”、“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之类的公益宣传。

21世纪至今, 文化开始更大规模涌现, 从“别人设计什么我们穿什么”的被动态势逐渐转变为“自己要穿什么就设计什么”的主动局面。其最大的体现就是文化衫的DIY, 即将买来的T恤印上自行设计的图案或字句借以体现自身的个性和世界观;另外而且还出现了情侣衫、亲子装等多元的形态。目前中国越来越多的设计工作者注意到T恤的魅力, 力图把中国人的现代与传统融合起来造就独特的中国T恤文化。

三、现代文化衫的主要类型与特点

1. 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

源远流长深厚积淀的中华文化, 如:京戏脸谱、12生肖、中国武术等印上T恤外国游客同样爱不释“身”, 如曾经流行一时的“忍”字文化衫, 就体现着中日两国文化的历史渊源。在最近我国举办的两届盛会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上海世博会) 设计了系列性的奥运衫和世博衫, 销售火爆。

2. 商业文化

广告衫在已经成为深受欢迎的广告媒体。其成本低、不受场地限制的特点深受广告客户的欢迎, 同样也受大众喜爱。

3. 时尚文化

一切时尚都会或多或少的反映到文化衫上:流行乐坛、青春偶像、文体明星、宠物卡通等都是最受花季少年们宠爱的主题。

4. 时事政治

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政治开放程度也体现在了T恤即文化衫上, 即给以最大的创作空间和宽容。在美国, 人们可以在T恤上对政治人物、公众人物进行各种形式的表态, 也可以对某一政治事件提出不同的看法, 这没有一定的政治宽松环境是做不到的。在民主程度越来越高的中国, 如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时政题材文化衫, 如汶川地震时举国流行的I LOVE CHINA文化衫、还有总理两会经典智慧语录系列文化衫、两会十大雷提案文化衫等。

5. 个性标语

新世纪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 年轻人热衷于求新、求异, 喜欢“扮酷”, 追求“刺激”, 于是就把个性与另类的语言醒目直接地放到文化衫上, 尤其是80后和90后更把文化衫作为一个情绪宣泄的阵地, 从这些简单直接而又个性标语上面可以看到年轻人不同于以往时代人们的大胆、直率、幽默的个性。 (如图1)

6. Diy创意设计

今近年来文化衫更为热闹, 很多年轻人不仅是在穿文化衫更是在玩文化衫, 这是一种潮流和趋势。借助电脑图形设计和简单的丝网印刷工艺, 个人、小作坊都可以自己设计并Diy印制T恤, 这使得T恤设计制作变得更为普及, 也涌现出了各种主题的、设计感十足的创意T恤, 不但个性鲜明, 也不乏深层意义, 反映出年轻人的睿智与幽默 (如图2) 。

7. 网络流行与恶搞系列

作为80后与90后两代年轻人专利的“网语文化衫”和“恶搞文化衫”, 来源于他们熟悉且以作为主力的网络阵地, 是从网络向着文化衫的阵地的转移, 其典型特征为自信、角度独特、尖锐、幽默、群体性等, 如“打酱油”、“醉驾”、“躲猫猫”等。虽然这些作品很多不为70年代前的人们所理解, 但这也是他们寻找自我快乐的方式。

不管怎样, 一拨接一拨的青年成长起来, 对文化衫的热情却未消淡过, 文化衫上印花的创意性一点也不比往昔逊色。无论何时, 文化衫仍是人们, 尤其是青年人表达其愿望和诉求的工具之一, 它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多棱镜, 突出反映了青年流行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我们应该从青年文化理论的高度对“文化衫”现象进行研究, 作出客观评价。

参考文献

[1]焦润明.从“文化衫”现象探究青年流行文化的发展.青年研究, 1992年第4期

上一篇:水锤泵的应用与推广下一篇:结算方式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