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文化保护(精选12篇)
古建筑文化保护 篇1
摘要:建筑的灵魂是建筑的文化, 建筑保护的核心是建筑文化的保护。古建筑蕴含独特的民族文化, 但是其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所以做好古建筑文化的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常州古建筑文化的特色及对其进行保护的重要性, 探讨了如何保护其文化精髓等问题, 希望常州古建筑能发挥独特的文化韵味, 体现常州的人文精神, 进而促进城市发展。
关键词:常州古建筑,文化特色,文化保护
1. 常州古建筑的文化特色
1.1 整体风格
常州有着独特的古建筑文化。常州古建筑以名人故居和古街古巷为主, 总是散发恬淡、宁静、悠闲的气息, 飘逸浓重的书卷气, 让人感受“独钓寒江雪”的清高的意境, 展现出常州古建筑文化的独特韵味。古代一些名人厌弃世俗, 转而寻求清静幽雅, 这种思想代表常州的整体精神, 精致而不奢华, 清幽而不浮夸。这些古建筑空间设计表现出退隐的、低调的居住风格, 这与其他城市的建筑初衷不同, 也是常州古建筑的一大特色。
1.2 建筑材料
古建筑的选土、用料十分讲究。这些古建筑物的墙体多是大青砖和泥浆砌成的砖墙, 也有石墙, 经过几千年保存到现在仍然非常坚固, 透过古建筑的砖墙和石墙可以看到其内在的文化魅力。砌砖墙时先把砖的形状修整好再统一安排位置, 体现了按组织、按计划办事的思想;砌石墙时要根据每块石头的不同形状安排合适位置, 体现了因材施用的文化思想。
土、木是古房屋采用的主要材料。土、木两种材料的掺和运用, 基本决定了常州古建筑的技术、结构、空间组合和艺术形象。古建筑屋顶上还安置防雨的铺瓦和排水的槽道, 使古建筑在经受千年的风雨侵蚀后, 能相对完好地保留下来。建筑只有遵循自然才能保存长久, 体现了古代人们“天人合一”的思想。古建筑被注入了哲学与美学等多种文化。
1.3 结构形态
常州古建筑以古民居为主, 平面的基本构成为中间是天井, 围墙环绕周围, 这不仅是通风、采光等功能上的需要, 还是人们心目中理想的生活方式和天人合一的世界观的反映。住宅的院落虽然是虚空间, 却是人们与自然界交流的媒介, 也是人与人交往的理想场所。
常州古民居多是木结构房子, 更能抗震。这种构造方式能够应对自然界强烈的外力, 就像人身上的骨骼, 摔一跤是不会散的, 这也是传统建筑的精粹所在。对于有强大破坏力的地震, 不是以强对刚, 而是用以柔克刚的方法, 表现出“天人合一”的古文化思想。
1.4 装饰风格
不同的建筑装饰风格体现不同的文化特色, 有的显得富丽堂皇, 有的体现时代特征, 而常州古建筑的装饰则体现简洁、典雅的文化气质。它采用的题材主要是梅兰竹菊、暗八仙、松竹梅雀和花果图案, 自然清幽, 突出雅致的韵味, 散发浓重的书卷气息。
常州古建筑的窗格式样构思具有南方特有的细腻的气质。窗格构建的精益求精、高雅美观, 在造型和雕刻图案上力求古朴, 传统手法意境深远。常州古建筑中的木装饰、砖装饰、石装饰、金属装饰等装饰艺术手法及装饰图案, 都深入细致地向人们展示了常州古建筑的形式美与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精细的装饰勾勒出了一幅幅富有地域文化的建筑美丽画卷。
1.5 人文哲思
从文化底蕴上说, 常州的发展依托于河道, 建筑多位于书卷气飘逸的幽深长巷。唐荆川、瞿秋白、盛宣怀、赵元任在此祖辈世居, 李伯元则是从山东迁居而来。赵翼的“湛贻堂”、恽南田的“瓯香馆”、黄仲则的“两当轩”都曾坐落溪畔, 与苏子终老的藤花旧馆隔溪相望。正是因为有如此浓重的书卷气, 没有徽商的奢侈装饰, 也没有苏州贵族官宦的气派。
常州古建筑不以人工技巧来竞久存, 而是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这一观念同样影响了建筑的布局和形象特征。例如屋顶铺着漂亮的反曲线和轻巧多姿的翼角, 给予建筑一种柔性的适应感, 使之与山水林木等自然环境取得和谐, 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2. 保护常州古建筑文化的重要性
2.1 古建筑文化保护的现状不容乐观
常州古建筑具有独特的文化韵味。但是, 在面对古建筑文化保护与城市建设的矛盾时, 常州没有走保留旧城, 异地建设新城的路子, 而是在旧城改造的基础上边建设边保护。持续多年大规模的旧改造, 使一些尚未列入保护等级的古建筑被拆毁, 一些古建筑的特有文化遗失, 这些都导致常州古建筑文化难以弘扬和传承。
总体来说, 常州古建筑亟待加强保护, 常州本来有很多古街值得开发利用, 成为江南水乡一道道值得欣赏和怀念的本土风景, 而现如今大部分古建筑被拆毁或改造, 使得古建筑面目全非, 老南大街和前后北岸等一大批古建筑都失去了其原有的文化韵味。
2.2 古建筑是承载城市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城市空间
建筑是人类智慧的杰出代表, 人类社会的成长和建筑是分不开的。在地球上, 处处都充满了带着浓厚地域特色的建筑。有些经典的建筑甚至已成为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符号和代表。譬如, 天安门代表中国、自由女神像代表美国、大笨钟象征着英国……
常州古建筑是先人自身营造的生活环境, 是先人用智慧创造的一种物质财富。建筑的布局、结构、形态和包含的各种民俗积淀和艺术那是城市建筑文化的气质、名片、灵魂和文脉, 是一种城市人文精神的体现, 也是提升城市品位的“形象大使”。常州古建筑文化一直保留原始的、纯朴的精神, 因此, 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忠实地反映历史, 体现常州独特的建筑文化, 充分彰显城市的深厚文化底蕴。
2.3 古建筑文化的保护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建筑是被展示的文化, 其中蕴含许多文化韵味和美学价值, 而不仅仅是砖头、水泥、钢筋等材料的简单堆砌。有人把建筑称作“可参观性”的文化经济, 其道理在于把一座城市或一栋楼建好了可以带来人流、物流, 带来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常州要创造性地开发旅游资源, 实现资源、环境、交通与商业的优化组合, 发挥其经济效益。古建筑的良好发展可以在多方面促进经济的发展。比如:使常州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结合起来, 积极引入现代生活的元素, 满足现代年轻人的需求;开发利用地方非物质文化资源, 尤其是常州的特色传统工艺梳篦、微雕、根雕、乱真绣、留青竹刻、丝绸等。这样不仅可以传承传统文化, 还可以促进常州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3. 常州古建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3.1 古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古建筑注重建筑与文化的融合, 保护古建筑则要注重古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常州古建筑真实记载了城市核心发展的信息, 其建筑规模、材料、色彩、传统设计符号和样式均留有历史文化的印迹。通过对建筑室内外的修复和改造, 使其与现代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不仅使古城民居重新焕发历史的光辉, 而且凸显城市居民的现代文化风格。
把传统建筑文化与平民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 以古建筑文化为基础, 建设具有常州特色, 集古老建筑文化与淳朴民风融为一体的仿古街区。在保护与修复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常州古老建筑的历史文化教育、民俗民风和旅游休闲服务等多项功能, 形成集历史、文化、旅游、餐饮、休闲、商业、娱乐、住宅等于一体的都市旅游景点, 展现常州历史文化风貌, 使人们能够领略常州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风格。
希望常州古建筑的每一点改造都是经过反复斟酌的。如果只是为了使城市增添人文、历史气息在城市中心地带保留或增加古建筑, 没有考虑好古现代文化的融合, 就会使城市失去文脉特色, 建筑没有生命力, 而这又成了若干年以后重新拆建的理由。常州前后北岸一个百年古迹, 在市民的期待中渐渐揭开面纱, 展露出被修葺一新的面貌, 但谁也没有料到, 修复好的前后北岸, 居然变成了一大片“假古董”, 文化气息荡然全无。我们要吸取教训, 常州古建筑的修护绝对不能再出现第二个“前后北岸”。
3.2 发展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推动常州城市古建筑历史文化保护区旅游的发展, 要善于开发利用常州非物质资源。对非物质文化资源, 尽管不少地方已在开发利用中, 并渗透到了旅游活动中, 但是这些发展有些零散, 不够聚集, 不能给人文化的强烈冲击感。因此, 要发展好常州的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还需要收集整理和发掘常州古文化遗存、民风、民俗、民居等特色文化遗产。常州文化遗产与精神代代相传;名品特色丰富, 特色小吃种类繁多;梳篦、微雕、根雕、乱真绣、留青竹刻、丝绸等常州特色传统工艺文明省内外, 乃至全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古建筑并向发展, 也许可以更好地传承常州优秀古文化。
3.3 古建筑修复中的文化保护问题
在古建筑修复过程中尽量做到“修旧如旧”, 以免修成现代建筑。有些古建筑的修复方案要求做到“修旧如旧”。在实际操作时, 却违背了这个基本原则, 在外形设计上基本采用古典建筑格调, 有点基本保留原来的构架, 但在使用材料上, 考虑商业价值, 几乎都用上现代建筑材料, 一切都是新做的, 丧失了古建筑的原有文化韵味。
另外, 常州古文化建筑的保护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 切勿走“欧陆风”。可能很多城市都走进了”欧陆风”的误区, 但是苏州博物馆的设计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将传统建筑文脉在浓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城市中传承下去。
4. 结语
从对于常州古建筑文化的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建造方式与建筑结构蕴涵了先人们的智慧, 形成了有独特人文情怀的建筑文化。前人留下的已成文物的建筑, 在建筑艺术史上熠熠生辉, 我们应延续城市古建筑文化, 让那些历史文明的光芒, 重新在这片富饶土地上闪耀。
参考文献
[1]常州编委会.常州[M].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1.
[2]须博.常州城市古建筑的传统文脉研究[J].艺术与设计, 2009.
[3]韩辉.古建筑中的结构技术及其艺术特征分析[J].河南建材, 2012.
[4]程云杉.由文脉主义建筑观带来的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 2000.
古建筑文化保护 篇2
不仅需要设立法律条文对传统的标志性建筑进行保护,而且还需要对具备传统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如民俗村落、传统房屋等古老建筑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有助于城市建筑在整体建设与规划过程中能够依据法律法规展开保护工作。
3.2地方政府与民间组织加强管理保护。
在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进程中,需要当地政府与其民间组织的通力配合,进而加强传统建筑的管理保护工作,完善地方的传统建筑保护机制。在地方政府与有关的民间组织的倾力配合之下,为使传统建筑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可对地方区域的房屋改建、城市建设、保护资金等规划方面进行可行性的评估与测定。
3.3在设计中注意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在城市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并对其进行文化传承。建筑师需要摆正对待传统建筑的态度,以发展的眼光深入地对其进行研究,在自己的设计当中吸收更多的民族文化精髓,借鉴优秀的建筑经验与范例,争取做到将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进行相互融合,在符合现代欣赏标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保护与传承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
3.4吸取其他国家建筑文化保护的成功经验。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 篇3
关键词:工业遗产保护;文化再生;铁路建筑
中图分类号:TU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3-0136-0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我国城市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和铁路电气化、铁路网络的逐步完善以及相关附属建筑的调整过程中,以火车站为代表的部分铁路建筑面临拆除或复建的命运。同时,火车站因其所具有的高度的公共属性和开放性,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的重要标志和城市认同感的物质载体,也是一个城市重要的历史记忆。因此,以铁路建筑为主的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成为当前城市建设和历史保护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对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具有重大意义。
1 工业遗产内涵
2003年,国际产业遗产保护联合会(TICCIH)在其颁布的《下塔吉尔宪章》(Nizhny Tagil Charter)中对工业遗产做出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界定:“凡为工业活动所造建筑与结构、此类建筑与结构中所含工艺和工具以及这类建筑与结构所处城镇与景观、以及其所有其它物质和非物质表现,均具备至关重要的意义”,即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磨坊、工厂、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仓库和店铺、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基础设施,与工业生产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如住房、宗教和教育设施等。在我国,工业遗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广义的工业遗产包括与工业发展相联系的交通业、商贸业以及有关社会事业的相关遗存,包括新技术、新材料所带来的社会和工程领域的相关成就,如运河、铁路、桥梁以及其他交通运输设施和能源生產、传输场所等。
2 工业遗产保护模式研究
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遗产是集历史、社会、建筑、美学和科研于一体的具有多重文化价值,除自身形象和空间组成特点外,还有着其他遗产类型所没有的特性,如:独特的工业语言。此外,它还是工业文明的承载体,城市历史的阅览器,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
对于极具文化价值的工业遗产,拆除、弃置都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要积极发扬“变废为宝”、“保护再利用”等思想,认真对待工业遗产,合理的保护、开发、利用工业遗产,使之与城市发展建设相协调,在传承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展现历史文化,成为城市新的标志。
工业遗产因原有空间、建筑形式、外部景观环境、城市发展特点等方面的不同而各具特色,进而总结出下列5种不同的保护、开发、再利用模式,如:结合遗产及构筑物本身设立的反映自身发展过程特定阶段或功能的主题博物馆保护模式;利用城市中心区被废弃的、具有独特文化底蕴的老厂房所改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模式;将位于区位优越及便捷交通、毗邻居住区的大型工业厂区变为大型旅游购物集合体的开发运作模式;依托位于城市滨水地带且临近城市公共空间的工业遗产可采用公共游憩空间模式进行改造;极具时代特殊性的成片集中建设工业区可通过统一整体开发策略,即区域性总体开发模式。
3 遗产引导再生理论阐述
20世纪70 年代中后期,英国城市政策由“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调整为“城市再生”(urban regeneration)。与饱受批评的大拆大建式更新不同,“城市再生”政策肯定历史建筑与环境的价值,其目标是为城市中心区或旧区带来新活力,发展能够为治愈城市创伤提供新的社会、政治或经济组织。“遗产引导再生”是强调通过对遗产项目的投入来达到提高区域品质的城市再生计划,理念认为恰当地对遗产进行再利用,能有效刺激该地区的发展,并且能够实现通过遗产项目来提高区域的辨识度,改变该区域在公众认识中的负面形象,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
该理论的实践主要集中于工业建筑遗产的再利用,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内部大量工业区的衰落带来的城市再生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则对促进公众改变对工业建筑遗产的观念起到了重要作用。
4 利物浦火车站建筑再利用
曼彻斯特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城市,1830年建成通车的“利-曼”线是世界上第一条客运火车线,凭借铁路与庞大复杂的人工运河共同组成曼彻斯特的运输枢纽,优越的交通对曼彻斯特成为英国乃至世界的棉纺织中心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利物浦路车站是“利-曼”线第一座客运火车站。随后,新的火车线与车站不断地建造起来,如皮卡迪利车站、维多利亚车站、中央车站等。其中,维多利亚车站建成后,取代了利物浦路车站的客运功能,最早的“利-曼”城际线也就从客运转为货运,利物浦路车站也被改为货运车站,直到1975年被关闭。同样具有重要地标性质的原中央车站,则与1968年被迫关闭。
建于1830年的利物浦路车站与仓储大楼的建筑保存至今,代表了铁路建筑的最初形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及技术价值。后改造为曼彻斯特科学与工业博物馆(Museum of Science and Industry, MOSI),隶属于大曼彻斯特地区议会。
MOSI的公共教育功能十分突出,博物馆内设有航空航天、照相机历史、动力设备、电力、煤气、纺织、仓储建筑等技术史实物专项展厅,也有曼彻斯特城市发展史、“利-曼”铁路历史、工业革命的曼城、曼城科学廊、曼城地下世界等展示,所有常设展览都免费开放,并接待各年龄段的学习团体。除此之外,博物馆的藏品中心还保存有大量捐赠的文献与实物供研究者使用。为了提高环境品质,吸引更多的参观者,MOSI从2009年11月又开始了名为“大西仓库再开发”的计划,将主楼内部空间进行了布局调整,且重新把主楼命名为大西铁路仓库(Great Western Warehouse)。
5 南京浦口火车站总体改造
浦口火车站位于南京,紧邻长江大桥,对岸为以阅江楼为核心的下关滨江城市景观带,西部为老山国家森林公园。浦口火车站现存建筑群有:主体大楼、中山停灵台、贵宾楼、电报房四处,及其他配套设施。火车站周边企业搬迁倒闭、产业形势萧条、经济萎靡,只有进行区域型改造才能实现旧区复兴,创造地区新活力。
浦口火车站再利用规划以南京城市历史机理为基础,保留区内街区特质,将“T”型院铁路线改为城市轻轨,将浦口火车站原建筑群改造为博物馆建筑群,并适度新建展示场所和附属设施,以展示铁路发展史及地区人文、民俗等:充分利用6座民国时期旧仓库,改造用于创意工作室、画廊、艺术陈列等多种文化设施,使该区成为南京长江边重要的文化中心、景观中心。
6 思考与启示
利物浦火车站与浦口火车站的保护性再利用的共同点:一是政府主导的保护性再利用,二是重视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和展示,三是以文化为主、公共性和开放性的功能设置可更加有效地传播当地城市形象。
每座火车站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历史文化,独特性导致火车站遗产在再利用过程中必须采用开放且富有弹性的实施策略,以力求文化遗产特性得到充分发挥,为城市文明传播作出最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戴学锋.工业遗产旅游是条好路子[N].中国旅游报,2007.10.26(4).
[2]杨健.让工业遗产这个巨人“复活”[N].解放日报,2006.07. 20(4).
(编辑:李敏)
The Conservation of Industrial and Cultural Regeneration
——With Railway Buildings as an example
Zhang Jing
Abstract: Using two historic stations of the world, the Liverpool Road Station in UK and the Pukou Station in China as case study, this paper would analyze the ‘Regeneration through Heritage’ and ‘Cultural-led Regeneration’ theory, to expound the invention of the new city image and reconstruction of place identity. Finally the conclusion would throw a light on the contemporary of China.
Key words: Industri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cultural regeneration; historic railway station
古建筑文化保护 篇4
盐城这座海滨城市,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远古时代盐城地处淮水下游, 后经长江、淮河、古黄河等的泥沙堆积逐渐演变为滨海平原。盐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孕育了其灿烂文化。而盐城的古建筑作为这座城市历史的见证者, 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 今天仍向人们展示着盐城的魅力。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 经济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重心。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 城市中心区的现代建筑不断增多、增高, 这也导致了现代建筑与承载着特色文化的古代、近代的建筑在空间上产生了不可避免的矛盾。更多的城市建设者选择了经济建设, 或将古建筑包围在高楼之中或将其部分拆毁。久而久之, 城市特色文化也开始走向没落与消失。随着改革开放, 中国经济迅速地发展, 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我们仍需在城市化水平加剧的社会背景下, 做好古建筑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
2 现状调研与分析
2.1 古建筑现状
盐城作为一座文化城市, 正面临着古建筑文化走向没落的窘境。盐城各县级市的古建筑, 如海春轩塔、朦胧塔、古庆丰桥、西溪宋桥、明永宁桥、阜城真武庙、安丰古庙、县衙照壁、富安明代民宅、鲍氏大楼、沈氏大楼 (如图1) 等等, 无一不体现着盐城的特色文化, 然而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 它们被当作城市发展的累赘, 用地不断被侵占, 建筑不断被拆毁, 所传承的文化也不断地流失。
由表1 (各朝代古建筑数量统计) 和图2 (古建筑的区位图) 得出, 盐城保留至今的一些特色古建筑最早建于宋朝, 现存的古建筑中以明清居多, 元代较少。古建筑大多集中在大丰市和东台市。究其原因, 明清时期, 社会安定繁荣, 经济迅速发展。很多建筑在当时建成, 后来在一些保护政策下, 存留至今。现在这些特色建筑为当地居民所熟知, 也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2.2 从群众层面来看
(1) 群众对古建筑文化的不重视
如图3 (居民对当地文化了解程度分析) 所示的调查结果可得知:多数群众对于古建筑的基本常识认知甚少, 不了解其珍贵和意义所在。古建筑文化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 群众也就不能真正地在思想和行动上参与古建筑保护工作, 甚至在某些时候做出了破坏古建筑的行为。如图4 (古庆丰桥) 由于人们保护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强, 乱丢垃圾, 随意向河内排放生活污水等, 造成桥下面河水污染严重, 影响古桥的美观。
(2) 部分古建筑的利用不妥当
一些长期在古建筑里居住的居民缺乏保护的意识, 为了方便自己的生活需要, 对古建筑进行拆旧建新、乱搭乱建, 破坏了古建筑的形态和布局。图5 (富安民宅) , 有的地方被当作工人的宿舍兼库房, 里面堆满杂物, 内部环境相当杂乱, 有的院落几乎成了附近居民放养鸡鸭的场所。
《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 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 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工程设计方案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 经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 报城乡建设规划部门批准。但根据实际调查情况表明, 许多古建筑的建设控制地带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损害历史原貌的现象。图6 (安丰古庙) , 位于盐城东台市, 管理松懈, 甚至在未报经文管部门同意的情况下, 对古建筑进行改建和装修, 私搭乱建现象也较为严重。
2.3 从政策层面来看
(1) 国家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
在我国, 保护古建筑的相关法律法规尚缺乏完整的体系, 保护古建筑缺乏必要的法律规范;一些法律和法规条文可操作性较差;同时, 在现行的法律和法规间、在《文物保护法》和相关法规间还存在着相互矛盾、衔接不够等情况。然而, 古建筑保护又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 应该从立法的角度加以界定, 以防止个别地方政府和利益集团钻空子, 不合理开发, 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2) 用于古建筑保护的资金匮乏
由于我国古代建筑特殊的结构、装饰以及布局, 使得古建筑维修和保养的费用比较高。在我国, 古建筑保护与修缮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家拨款、地方政府筹集、景区景点等渠道, 国家拨款相对来说比较稳定, 但是资金不充裕, 而后两者则严重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尽管近年来市财政每年投入数万元经费用于文保单位的日常维修和保养, 但对于受各级文保单位的绝大多数古建筑来说, 由于大多年久失修, 经费仍显不足。
2.4 从旅游发展层面来看
(1) 古建筑和旅游业的"矛盾"
现今, 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 越来越多的古建筑成为旅游业界开发的对象。古建筑被作为旅游资源大量开发, 一方面, 会给古建筑所在地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收入, 提高当地知名度;但另一方面旅游业的过度发展也给古建筑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带来了困扰。当地政府为了吸引更多的旅客前来参观, 需要在古建筑周边进行相关的设施改造和建设, 完善基础设施, 对古建筑进行改建和装修, 而这些都有可能对文物造成间接或直接的破坏。
(2) 古建筑保护规划与旅游业发展脱轨
黄金周期间, 大批游客的出行, 给旅游景点、景区带来很大的压力。再加上旅游规划部门没能及时调研, 调整相关计划, 致使旅游景区设施设备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 从而危及古建筑的保护。古建筑的保护部门与经营单位在保护与经营方面缺乏指导性的依据, 造成古建筑保护规划与旅游业发展脱轨, 跟不上旅游业的发展步伐。
3 思考与建议
3.1 加大古建筑保护的宣传力度
在古建筑的保护宣传工作方面, 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以利用媒体、学校等进行宣传教育, 通过名人效应, 加大公益广告的宣传, 带给广大民众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中小学、高校等加大宣传, 让大家从小就形成一个良好的保护古建筑的意识, 共同抵制破坏古建筑的不文明行为;在游客数量比较集中的景区景点, 设置景区指示牌, 发放宣传册, 以提高游客的保护意识。
3.2 完善古建筑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在完善古建筑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方面,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适当借鉴国外保护古建筑的先进经验, 制定保护古建筑文化的规划。对古建筑周边的现代化建筑要从自然生态环境、建筑风格、建筑高度等方面严格控制;在消防方面要考虑我国古建筑的特点, 如多为木质结构, 并且内部装饰多为纸质等, 因此消防法规应具体、细化;拆建、改建古建筑要严格把关审批程序, 建立会审制度;认真落实"一书两证"制度, 对建设项目严格按程序审批;对旅游开发中的古建筑保护,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尽快扭转旅游行业管理角色, 杜绝以旅游开发的参与者角色出现, 同时利用媒体、当地居民进行监督。
3.3 拓宽古建筑保护筹集资金的渠道
对古建筑文化保护资金的筹措应该多元化, 可设立古建筑文化保护统筹基金, 用于古建筑的保护。在利用古建筑作为景区开放的地方, 可按门票收入的一定比例, 如按15%左右纳入古建筑保护统筹基金, 用于对景区古建筑的保护。随着近年来国家资金的充裕, 可以追加对古建筑文化保护的投资力度, 将古建筑保护好, 同时建设好其周围的环境, 完善相应的设施, 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参观这些宝贵的古建筑文化资源。如图7 (古庆丰桥) 维护前后的变化, 维护后的古庆丰桥会更加引人驻足。
3.4 古建筑文化保护发展与旅游业相结合
在对古建筑进行旅游开发时, 应该对景区景点进行合理的规划, 坚持"保护为主, 开发为辅"的方针。在旅游开发的前期阶段, 需对古建筑附近的原居民进行调查, 并对调查的结果做出评估, 诸如旅游开发后对环境的影响问题、游客承载力问题等。做出规划后应该将方案公之于众, 举办专家论证会, 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进行适当修改。景区建成后, 需对拥有古建筑的景点景区进行监控, 以应对突发事件, 严防火灾和人为损坏等事件发生。
4 结语
中国古建筑文化是东方艺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对东西方的建筑文化都有很深的影响, 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积淀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做好古建筑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工作,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保护和发展的途径, 将保护和发展并举, 才能保护好、发展好、维护好古建筑, 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不仅要提升保护古建筑文化的意识, 还要配合相关部门人员的工作, 将古建筑文化发扬光大, 让古建筑文化更好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古建筑史[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0, 15-18.
[2]罗哲文.中国古建筑的保护维修与弘扬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 1995, (03) :21-25.
[3]甘茂枝, 马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 66-68.
[4]邢慧斌, 王玉成.我国古代建筑旅游经济开发现状及对策分析[J].经济理论研究, 2005, (09) :63-65.
[5]朱隆斌.《城市提升--扬州老城保护整治战略》[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6]周云, 朱建华.《苏州古城控保建筑的保护与利用》[M], 东南大学出版社.
古建筑文化保护 篇5
(二)国有历史建筑修缮、维修、改善资金;
(三)对非国有历史建筑修缮、维修、改善的补助;
(四)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的科学技术研究和规划编制;
(五)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表彰。
第八条. (专家委员会)
在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框架下,市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市级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区人民政府可相应设立区级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由城乡规划、建筑、文化、历史、土地、社会、法律和经济等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
专家委员会按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有关咨询、审议和评定等工作,为市、区人民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第九条. (单位、个人义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对破坏、损害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行为有权进行劝阻、举报和控告。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社会机构,以资助、提供技术服务等方式参与本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
第二章 保护名录确定
第十条. (历史文化街区认定标准及名录)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具有革命纪念意义或较高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历史文化街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比较完整的历史格局和风貌;
(二)有比较丰富的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
(三)占地面积不少于2.5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用地面积不小于1公顷;
(四)核心保护范围内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具有传统风貌建筑的占地面积不少于总占地的60%。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名录,报请省人民政府核定后,向社会公布。其中对保护价值较高的历史建筑,可核定为广东省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的申报、批准的条件和程序,依照《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及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历史建筑认定标准)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具有一定该保护价值且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者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构)筑物,可以确定公布为历史建筑:
(一)建筑样式、结构、材料、施工工艺或者工程技术反映地域建筑历史文化特点、艺术特色或者具有科学研究价值;
(二)反映佛山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具有特定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
(三)属于在地方发展里程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等;
(四)与重要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具有纪念意义的代表性建(构)筑物、市政基础设施、园林等;
(五)其他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建(构)筑物、市政基础设施、园林等。
第十二条. (普查程序)
市人民政府应当定期组织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国土、房屋管理等部门,指导区人民政府及城乡规划管理部门有计划地开展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普查和建档工作,并建立历史建筑信息管理系统。普查成果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所在地区人民政府应当对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并告知保护责任人和区房屋管理部门,由区房屋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巡查和现场保护。
建筑所有权人、使用人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可以向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推荐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
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会同同级文物管理部门,根据普查成果和社会推荐情况,进行历史资料挖掘和保护价值与类别的评估。
第十三条. (确定和公布)
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文物管理部门提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建议名录,征求相关部门、所有权人、其他利害关系人以及社会公众意后,经市级专家委员会评审,由市、区人民政府建立保护名录,报请省人民政府核定。
第十四条. (征收前调查)
房屋征收部门在征收房屋前,应当向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确认该地块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普查情况;尚未进行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普查的,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文物、房屋管理等部门在征收房屋前指导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完成调查工作。未完成调查的,不得征收房屋。
市、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当将地块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在规划条件或者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附图附件中载明。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同意被征收或者改造的,房屋征收部门或者改造主体应当按照保护要求将历史建筑统一纳入征收或者改造补偿方案,对所有权人按照房屋征收评估办法评估确定的价值给予货币补偿或者调换房屋产权;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不同意被征收或者改造的,所有权人应当按照保护要求自行合理利用。
第十五条. (预先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委员会应建立预先保护响应机制,以应对建设活动进行过程中发生的应急性保护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保护价值的建筑可以向市、区人民政府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委员会报告。在城市建设中发现可能有保护价值的建筑时,建设单位应立即停工,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并立即报告。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预先保护响应机制,应即时通知建筑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房屋管理、城乡规划及文物管理部门,责令建设单位停止建设活动,并告知区房屋管理部门派员到现场开展日常巡查和保护。
经市文物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查,该建筑不属于文物且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区文物管理部门会同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派员到场调查并进行论证,并提出处理意见:
(一)建设地块尚未进行文化遗产普查的;
(二)建设地块的普查结论已超过十年的;
(三)有新的证据证明该建筑符合历史建筑认定标准的;
(四)其他合理情形。
处理意见应通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委员会及市级相关管理部门,经确定不予保护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委员会应当通知该建筑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及区级房屋管理部门解除预先保护。应当予以保护的,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当通知该建筑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及区级房屋管理部门,由区级房屋管理部门告知保护责任人;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按照相关规定完成申报。
预先保护的期限为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委员会发出预先保护通知之日起的12个月,预先保护期间该建筑不得损坏或者拆除,确需修缮的按本条例相关条款执行。因预先保护对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政府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古建筑文化保护 篇6
〔关键词〕 历史街区历史建筑 城市文化 城市规划 保护与发展
一杭州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与杭州城市文化
1、杭州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与杭州城市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城市是人类在历史文明发展进程中改造自然的基础上创造的聚居地。在这一改造和创造的过程中,正如著名的“文化景观学派”所认为的那样,任何文化景观的塑造过程,既离不开自然因素也必然体现人的思想和行为,反应出人类自身知识以及思想的演进。可见,“城市”与“文化”之间具有如影随形的亲密关联,既可以说城市是人类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人类文化的载体。而人类文化则是城市得以发展的内在力量和品质,二者共同滋养和培育了“城市文化”。可以说,杭州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就是在历史过程成长起来并保留至今的杭州城市文化遗产,他既是城市过去文化的结晶,也是城市当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杭州历史街区历史建筑是杭城历史的见证,是杭州城市特色的独特体现
城市如人,有其诞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杭州历史街区历史建筑记录了杭州城市发展的历史片段,是杭州城市历史过程不可或缺的部分,体现了杭城特定时段、地段的建设风貌,也保留下了不同时段、地段的杭城人们的生活足迹。这些历史风貌和足迹可以说是很普通的,但正是这具有普通风貌和足迹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却以其独特性、不可复制和不可再生性,往往成为杭州独一无二的发展见证,甚至成为杭州的重要形象。因而,保留至今的杭州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就成为我们认识杭州城市发展的重要“文本”。
3、杭州历史街区历史建筑是杭州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
文化被誉为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未来城市竞争将是以文化为主导的竞争。作为杭城文化独特见证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则具有多方面的资源效应,他在杭州城市形象的宣传、历史文化教育、乡土情结的维系、生态环境建设、和谐人居环境的构建等多方面具有综合的价值。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杭州城市发展中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不是杭城发展的包袱,而是杭城发展的财富、资本和动力。
二杭州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事业的基本状况及其面临的问题
1、杭州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事业的基本状况
继2004年杭州市公布第一批历史建筑以来,杭州市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事业取得了较大的进展。2005年杭州市出台的《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办法》及《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办法实施细则》,标志着杭州市以历史风貌保护为中心内容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制度的形成。随着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和认识的不断提高,近年来,相继出台了《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定》、《关于加强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和危旧房改善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中若干问题的通知》等配套管理规定。目前,基本形成了包括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认定、保护规划、保护修缮、保护利用、资金筹措、工作机制、搬迁安置等七个方面较为系统的政策法规体系。截止目前,杭州市共确定了26处历史文化街区(包括11处历史街区、15处历史地段),总占地面积约416万平方米,共分五批公布了284处历史建筑,总建筑面积约40余万平方米,且数量和类型都有较大的拓展,标志着杭州市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力度的加强。由此可见,杭州市的歷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事业正处在上升阶段,“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已成为耳熟能详的词语,其保护和利用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2、杭州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面临诸多问题
杭州市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难点和问题。
杭城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直接破坏总体来说来自两大方面。一为自然损害,包括暴风雨、火灾、白蚁等,这些自然因素是无所不在的,甚至是一种“日常状态”,我们只能加强预防和防范,而不可能完全地杜绝。其实自然破坏之外,最令人担忧的是人为破坏,包括非法盗窃、基础建设以及管理、决策、立法、规划等保护工作不到位。虽然有时候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不得不为城市现代化建设有所让步,但是一些过于无知无畏的表现,则是非常令人痛心和遗憾的。
同时,当前杭城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正经受着快速城市化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特色危机”以及“城市记忆的消失”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的共性问题。杭州也不例外,像早期规划建设的清河坊历史街区,现在也是颇具争议,传统的老街区已被彻底地清理,“假古董”和外来商业文化充斥着整个街巷。
三几点建议
1、杭州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应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得到切实落实
现代城市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开拓创新,谋求现代文明;另一方面又不可能完全抹去和抛开城市的历史传统和历史遗产,创造一个所谓的全新的城市。如同个人的发展道路,也不可能断然与其成长历史分开一样。克拉孔就曾说过,“一个社会要想从它以往的文化中完全解放出来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事。”离开文化传统的基础而求变革求创新,其结果必然招致悲剧,一个城市的发展其实也是如此。面对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之势,杭州的城市规划离不开城市的文化建设,而杭州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则是杭州城市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有理由相信“越是地方性的,就越是世界性的”,当前杭州正努力建设文化名城,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这就需要我们抓住这个契机,在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规划中注重学术层面的深入评析和讨论,注重规划的前瞻性和可行性,做好对保护规划的落实、监督、管理等,不随意调整和改变保护规划,让保护规划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多做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精品工程。
2、杭州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视野要开阔
杭州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而且包含着物质、精神、行为和制度多层面的意义和特征,因此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绝不是单纯的建设行为和技术行为,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综合的文化继承和创新工程。以杭州历史街区为例,既要加强街区内物质文化的保护,也要加强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既要加强地上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要保护好地下遗产;既要重视可视性强的“上等”建筑,也要重视那些“貌不惊人”但代表广大民众生活的普通建筑。而在保护办法和管理层面,则要加强保护领域各个环节的保护力度和协调合作,并扩大保护和利用领域。既要加强政策、制度、法律保障体系的建设,也要加强保护科研和技术的提高;既要加强政府层面的保护力度,也要引导广大公众的参与。凡此等等,都需要增加我们工作的广度、深度以及成效。
3、加强杭州城市文化建设及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研究
杭城文化建设以及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只凭一腔热情还是不够的,“好心办坏事”所引发的建设性或保护性破坏屡有耳闻。尤其是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领域,一些短视、庸俗和过度的开发行为,不但不能揭示街区和建筑所具有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而且往往造成一些不可逆转的破坏。因此在开展具体工作时,务必坚持保护的基本原则,并加大人力、资金的投入,探讨符合保护的原则及方法,一方面要善于学习国内外文化建设以及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领域已有的而且比较成熟的先进理念和保护原则;另一方面,也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探索杭州本土建设和保护途径,构建具有杭城特色的文化建设和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体系。
四结语
杭州作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好、利用好杭城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并传递给子孙后代,是我们杭城每一代人的责任和义务。正如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孟浩然所感怀的那样,“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不断演进的历史告诉我们,“现在”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瞬间,“我们”也只是历史过程中的匆匆过客,而文化的前延后续、生生不息才是最为重要的。做好杭州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和利用,继承和创新杭州城市文化,是我们肩头所负的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
〔1〕吴良庸.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79-395
〔2〕吴良庸.城市设计与建筑创作.北京规划建设.1995(2):2-4
〔3〕吴良庸.北京市的旧城改造及有关问题.建筑学报.1982(2):8-18
〔4〕吴良庸.系统的分析,统筹的战略—人居环境科学与新发展观.城市规划.2005(2):15-17
〔5〕 余英时.试论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文化传统与文化建设.三联书店.2004:249
〔6〕约翰·汤姆林森著,郭英剑译,全球化与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26
古建筑文化保护 篇7
改革开放之后, 城市蓬勃发展, 全国各地的城市建设逐渐展开, 那么就出现了文化古城保护与新城建设不可避免的矛盾, 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 就成了城市规划者的难题。
近几年来,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渐受到重视, 文化古城和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得到众多建筑师与规划师的认可并得以实施, 这样的思想是收到建国初期梁思成与陈占祥提出的“梁陈方案”的启发, 特别是其中的城市均衡有机发展思想与历史古城保护思想。本文通过介绍“梁陈方案”及梁思成在北京所做过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为先今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借鉴和教训。
1 旧城的保护与新区的发展———“梁陈方案”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之后, 梁思成和陈占祥提出了《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 (简称“梁陈方案”) 。“梁陈方案”的出现是50年代初的一项重大学术活动, 为北京城的当时的无序规划建设提出“保存古城、在西郊建设新行政中心区”的规划思想, 虽然最终并没有实施, 但对当今的城市规划仍有借鉴作用。
1.1 古城保护与新城建设
建国初期, 古城内的胡同街巷连接着各四合院, 城区的人口密度较大, 其建设密度也到达了北京古城所能容纳的极限值。为此, 梁思成与陈占祥深思熟虑下建议在西郊建设中央行政区:为解决目前北京古城土地面积被城墙所限制的城区发展瓶颈情况, 建议拓展城西外西郊公主坟以东、月坛以西的适中地点, 计划为政府行政机关办公所必须之足够用地, 确定为首都的行政中心区域[1], 这从城市空间布局的发展上, 提出了保护古城建设新城的基本原则, 在古城东侧建设工业区、在南侧建设商业区、西侧建设中央行政中区, 以此形成北京城的多中心发展的空间布局。 (见图1)
在“梁陈方案”的可操作性及提出背景首先可以看出其核心思路是“保护古城, 建设新区”, 在经过争议与政府阶层的决议后, 形成了“改扩建古城, 不需要建设新区”的思路, 这与梁陈方案的初衷完全相悖, 这是导致其没有实施最根本原因。其次, 西郊的新城建设在财力、物力上与在古城内部建设相比较, 所需的经济耗费相对要大, 这是政府阶层本质上忽略新城建设用地的可选择性, 也是古城区必须要改扩建的原因。
1.2 道路交通与市政建设
梁思成与陈占祥都认识到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发展必然会导致市政攻击、生存环境, 交通疏散上的压力。古城内原有的道路及市政设施已支撑不住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压力了, 若选择拓宽古城内的道路、加建市政设施, 就必定会破坏古城原有的空间尺度及历史格局。
“梁陈方案”在这个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是:“有机疏散”。首先, 在西郊建设行政区, 其附属配套设施的跟建则会减缓古城内部的交通压力, 同时又能有机的拉倒两个区域的交流, 从而达到有机疏散的目的;其次, 西郊的新区建设, 可以疏散古城区的人口, 制定相应的人口千亿计划, 古城迁出大量的人口就可预留出充足的土地为以后的更新发展使用, 这样便可以很好地保护古城的格局与文化。
“梁陈方案”的“有机”解决了今天中国大城市单一中心发展模式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大量远距离无序流动, 而“疏散”这个局限只有在现如今的问题基础上才能看清楚, 在当时几乎不可能预见。当整体格局已然破坏之后, 我们进行的历史遗产街区保护和历史建筑保护仅仅变成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极少部分。
1.3“苏联专家方案”与“梁陈方案”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 苏联专家 (以阿布拉莫夫为首的十七人) 对北京城的规划提出了与梁陈方案主旨相悖的意见。他们建议:将行政中心设置在北京古城内、天安门及长安街东单至王府井右街成沿街轴线分布;为了将来城市外貌不受损坏, 最好先改建城市中的东西长安街干线和天安门广场, 特别是具有历史性的天安门广场, 将其作为首都的中心区[2]。与“梁陈方案”相同的意见是发展古城的中轴线、并把天安门广场作为城市中心, 而中央行政区的选址则是两个方案最大的争议。 (见图2)
2 北京城墙及牌楼的保护
新中国成立后, 北京开始了修葺危房、修建道路、建造新楼等大规模的建设, 这种“建设性的破坏”使得文物建筑保护工作日渐艰难。而梁思成在北京的城墙、牌楼、团城等重要的文物保护项目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提出保护方案、保护思想, 凭借一己之力为古都保护理想做了很多争取。基于此, 有学者将梁思成保护北京文物建筑的活动成为“北京保卫战”[2]。
2.1 城墙危机
自清末开始, 自然的损坏与人为的破坏, 使得北京城墙一直面临着废除危机。随着城市自身的发展需要, 加之对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存在差异, 城墙是否拆除的问题又被重新提出。
对于北京城墙的价值, 梁思成有着独特的情感跟认知。他曾在以此讲座中提到城墙的保护问题, 说:“拆掉北京的一段城墙, 就像剥掉我的一层皮;扒掉北京的一个城楼, 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3]。”
梁思成和陈占祥在“梁陈方案中”便考虑到了文物建筑保护, 疏散旧城人口, 发展新城, 旧城作为文化娱乐区、保护区。妥善的保护古城区, 包括其中的城墙, 同时开发其新功能。梁思成提出将城墙建设成环城立体公园, 并结合北京城的整体规划, 可将城墙作为城市功能划分的自然隔离物, 使其更好的融入到城市建设中。 (见图3)
2.2 牌楼危机
同城墙一样, 牌楼在建国初期也面临着被拆除的危机。尽管以梁思成为代表的一些专家学者主张保护牌楼等历史文物, 但这种对文物的价值认知上与政府领导层相悖, 正是如此, 尽管梁思成等人竭力保护, 北京的大部分牌楼还是没能逃脱被拆除的命运。究其原因, 政府部门给出的理由是阻碍交通, 一些牌楼的位置阻碍车辆通行, 同时牌楼自身也存在安全隐患。尽管不愿, 但学者们并未找到避免牌楼被拆除, 又能解决交通问题的方法。
正是基于对古城区众多历史建筑文物的保护认识, 才在“梁陈方案”的编制上煞费苦心, 明确提出“将中央政府行政区的建设放在西郊”。而“梁陈方案”这一规划方案没能实施, 则是导致了后期这些城墙、牌楼危机的关键。
3 深圳———“梁陈方案”思想的诠释
深圳的城市发展便实现“梁陈方案”中的有机疏散思想。从表1中可以看出深圳的发展模式, 是在“梁陈方案”的思想上进行了突破。
在深圳发展过程中受到“梁陈方案”的启发, 有以下三点:
(1) 深圳在1986年的城市规划上, 并没有古城需要保护, 所以其建设发展就相对容易了很多。陈占祥先生参与了总规的编写与制定, 这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弥补了“梁陈方案”未能实施的缺憾。
(2) 在1986年的总体规划中, 明确了重点建设特区内罗湖上步区和西部南头组团双核心的城市空间格局[4];考虑到自然地理、社会市场经济等因素, 没有强化东西两侧, 而是建设南北城市空间, 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梁陈方案”的突破点, 在城市中多点发展, 从而均衡发展, 互相带动。
(3) 在福田城市中心, 将政府行政功能后退, 把市民活动中心作为城市的中心点, 体现了“梁陈方案中”对于天安门广场的规划设想。
在全国城市发展最初的几年里, 大部分的城市并没有建立开发新城保护古城的概念跟思想, “梁陈方案”的一些规划思想也曾被当做城市建设开发的理由, 进行歪曲。现在, 可以感受到的是, 越来越多的人、城市都开始重视历史文化遗产, 这是一种尊重历史的表现, 值得我们为之奋斗。
4 对当代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
著名的教育学家、史学家蔡元培先生曾说过:“历史者, 记载以往社会之现象, 以垂示将来者也。吾人读历史而的古人之只是, 据以基本, 而益加研究, 此人类知识之所以进步也[5,6,7]。当年梁思成设想的北京不是工业的中心, 而应该是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以及国际交往的中心, 如今这些已经写进了北京市的总体规划[8,9,10]。由于他的努力, 北京的古建文物少拆、晚拆了不少, 延缓了对北京古城风貌的破坏, 保存下来大量文物。他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的思想理论和各种观点, 走在了时代的前面。当年的这些遗憾今天已经变成了历史, 但它留下的深刻教训对今天的城市开发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随着国内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我们需将梁思成先生的先进思想和理论为指导, 进行中国大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沿着梁思成先生开拓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之路继续走下去。就像《欧洲建筑遗产宪章》中提到, “建筑遗产中所包含的历史, 为成稳定、完整的生话提供了一种不可或缺的环境品质。作为人类记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建筑遗产应以其原真的状态和尽可能多的类型传递给后代。否则, 人类意识自身的延续性将被破坏[11]。”建筑文化的保护, 需要我们每一代的建筑从业人坚持不懈的努力, 那些原本属于每个年代的建筑历史, 需要得到传承。我们也要将这个国家的建筑文化推向世界!
摘要:梁思成先生作为中国近代时期著名建筑师及建筑教育家的领军人, 对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学术思想对于当今的城市规划和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仍有借鉴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介绍三个方面:一是“梁陈方案”提出的背景及核心;二是北京城墙、牌楼的保护历程;三是对当代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
论鄂温克族濒危建筑文化保护 篇8
鄂温克在其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种传统建筑形式:“斜仁柱”和“格拉巴”。斜仁柱是鄂溢克族移动的居所, 建筑平面为圆形。直径约4米, 骨架呈圆锥形, 高约3米, 由一十五至三十支落叶松杆顶端搭在一起形成, 夏季在骨架上覆盖桦树皮作为围护结构。冬季在骨架上覆盖兽度以防寒保暖。格拉巴是鄂温克人在森林中固定的仓库建筑, 这个仓库是措建在树上的, 建筑底面离地约2到3米。将森林中的自然树去掉树冠作为建筑的四拄, 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 建筑的四壁是由圆木交错相叠形成的。顶部用木杆支起形成人字形的屋顶。山墙部分不封闭, 屋面用树枝、干草攫盖。
建筑文化保护的前提是建筑文化濒危, 那么什么是建筑文化濒危?建筑文化濒危是文化的一种存在状态, 指建筑文化消失前或即将消失的那样一种状态。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建筑文化的个别因素的濒危;一种情况是建筑文化整体的濒危。如何理解建筑文化濒危?我们认为建筑文化濒危是建筑文化在变迁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引起建筑文化变迁的因素有两类, 一类是内因, 即发生于一种建筑文化内部的发明与发现:一类是外因, 即建筑文化间的传播与借用。鄂温克族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 主要包括:满足文化、蒙古族文化、达斡尔族文化等。改革开放以来, 各少数民族居住具有民族特色的住房更加少见, 现鄂温克人不断的被汉化, 本民族文化在不断消融。但是斜仁柱、格拉巴这两种简单的建筑形式是这个民族经济、社会和宗教观念的集中体现, 也是他们世代相传的居所, 在民族的主体中已经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原始的居住环境无法满足现在人们的生活, 但是在现代我们应该把这种原始建筑的内蕴元素延续下去, 增加鄂温克族人民的民族认同感, 同时保护鄂温克族传统民居文化。不要让这种建筑文化淹没在社会大发展的潮流之中。
那如何在现在社会中把鄂温克原始建筑文化更好的融入到现在建筑当中呢?我们要做出既能满足于现代鄂温克族人民的居住环境, 又能体现出内蕴斜仁柱、格拉巴这两种原始建筑文化的民族特色的建筑。而如果我们做出具有民族特色的鄂温克族建筑, 又是否能符合现代国际化社会经济环境呢?既能满足于保护鄂温克建筑文化的同时, 又能迎合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 这是我们最终要做出的鄂温克当代建筑。所以针对以上几点, 在进行鄂温克民族当代建筑设计过程的重要要素我提出以下几点。
第一点, 对鄂温克族传统建筑造型的提炼和组合, 对传统建筑的提炼和变形主要分为形体的提炼和变形, 色彩的提炼与变形。鄂温克族的传统建筑在建筑形体上呈现为独立的几何形体。与我国大多数民族传统建筑的组台式形体模式不同, 鄂温克族的传统建筑是互不相连的独立形体。鄂温克旗的“斜仁柱”从建筑形体角度可以还原为圆锥体;“格拉巴”可以还原为由水平方向的三棱柱与长方体上下组合而成的几何体。鄂温克传统建筑的色彩都是材料本色。鄂温克族传统建筑使用的建筑材料有:桦树皮、驯鹿皮、去皮的落叶松树干和圆木。建筑色彩主要为浅黄色和深褐色。由此可见。鄂温克族建筑色彩可以提炼成两个色彩特点, 第一特点是建筑色彩表现材料自然色, 第二特点是浅黄色和深褐色。
第二点, 对鄂温克族传统建筑空间的提炼和组合, 鄂温克族传统居住建筑空间具有一定的向心性与指向性。“斜仁柱”的建筑平面为圆形, 入口朝向东方, 在建筑内部的圆心部位是室内的火塘。围绕着火塘是三个供坐卧的铺位, 中间的铺位正对着圆形平面入口。从建筑空间整体形态看。圆形平面本身就具有内聚的特征。而建筑中央的火塘和中心高起的锥形空间更强化了空间的向心性特征。从建筑内部空间组织看, 斜仁柱入口固定朝向太阳升起的方向。建筑内部相应三个铺位的摆放位置沿东西轴对称, 在室内围合一个朝向东方开口的活动空间, 使建筑内部空间也具有了由西向东固定的指向性。
第三点, 对鄂温克族传统建筑技术的提炼和组合, 鄂温克是典型的游牧民族, 一年四季都会追随着驯鹿的足迹迁徙。民族生括的移动性使鄂温克族传统建筑中包含着适应这种生活需求的移动性技术。鄂温克旗的居住建筑“斜仁柱”采用了“小框架加轻质表皮”的建造技术来满足民族居住的移动性需求。搭建的时候先将数根树干底部插入土地中。顶部进行绑扎连接, 形成建筑的结构部分, 再将桦树皮、兽皮等表皮材料固定在水杆组成的框架上。使建筑其有避风避雨, 保温御寒的功能。这种建造方式使建筑的框架和表皮部分可相互分离。建筑技术的根本是来满足人的使用需求的, 针对鄂温克族的建筑设计不仅要借鉴传统建筑技术, 更要探索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来满足该民族的移动性居住特点。
第四点, 对鄂温克族传统建筑生态性的提炼和组合, 鄂温克族的居住地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这个区域的气候冬季漫长严寒, 夏季短促凉爽。面对这种自然环境特点, 鄂温克族传统建筑中采用了季节性更换建筑表皮的方法来适应地域气候条件。斜仁柱的表面夏季采用桦树皮, 冬季则换成兽皮。夏季建筑表面是由桦树皮自下向上层层叠合覆盖形成, 能够提供遮风避雨的居住空间。层层叠合的桦树皮之间的空隙由下斜向上, 建筑外部的空气通过这个缝隙进入室内, 在室内循环之后通过斜仁柱顶部流向室外, 在建筑内部形成动态的气流循环, 促进建筑内部的通风与降温。冬季建筑表面由多张兽皮缝制而成, 兽皮的保温性能非常好, 使建筑内部火塘所产生的热量能够积聚在室内空间中, 适应冬季寒冷的自然环境。这种不改变建筑结构而仅变换建筑表皮以适应气候季节性变化的生态建筑技术应该在针对鄂温克族进行的建筑设计中得到延续。
以上就是对于现代鄂温克建筑设计的几点想法和意见, 从保护传统建筑为出发点, 尽量采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技术对传统建筑进行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鄂·苏日台.《鄂温克民间美术研究》.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1997.
[2]卡丽娜.《驯鹿鄂温克人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 2004.4.
[3]王绍周.《中国民族建筑·第三卷》.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历史建筑的文化保护与再生性研究 篇9
西方校园发展大致分为四个历史时期:中世纪时期、启蒙时期、工业革命时期、现代时期。中世纪是校园形成的萌芽时期, 初期的校园是由修道院为原型发展起来的, 当时校园建筑以修道院式的独立封闭空间为主, 这是应当时神学一体的教学为目的所修建的, 保留至今成为一种文化景观, 如哈佛大学与剑桥大学。通过启蒙、工业革命到现代时期, 校园经历无数的社会变革与发展, 办学理念也由封闭式逐渐向开放式发展, 当初静修的教会式学习环境变成了开放、多远化得现代校园, 但始终能看见不同时期建筑的影子。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 教育发展可谓是源远流长, 这里大致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古代、清末民初、现代。中国教育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 中国古代的教学场所以书院形式存在, 如岳麓、白鹿洞、嵩阳、应天等书院都是当时官方设立的高等书院。清末民初时期, 我国也设立了许多国立学校, 如北大、清华等, 大多以西方主流发展方向为追随目标, 使得当时的建筑风格除传统中式建筑风格外, 还有不少融合西方建筑特色的风格呈现。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 政府对大学建设高度重视, 进而从2004年开始, 我国校园发展迅速, 随着人们对于历史建筑的认识与保护, 使越来越多的价值被保护了下来。
一、研究背景及现状
随着我国的日益发展与社会进步, 对现代校园的建设与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追求社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 由于价值观取向的不同, 使得很多具有历史文化的建筑屡遭破坏, 甚至被无情的拆除, 这种推土机式的快速扩张建设逐渐侵蚀着我国校园历史性文化建筑, 同时也吞噬着人们的校园记忆。校园历史建筑能为校园带来时代的历史气息和文化氛围, 应该犹如文物一般的将其保留, 不能因为其使用功能跟不上现代教学、办公的需求而毫无顾忌的将其大规模拆除。这种校园建设方式并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 更无法保护和发展校园历史文化, 所以对于校园历史建筑应该以保护校园历史文化价值为目的, 对建筑进行创造性的更新与再生。
二、校园建筑的价值与保护原则
(一) 校园建筑的价值
1) 历史价值:校园历史建筑记录着近现代历史变革的艰辛历程, 具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自清末民初时期, 中国校园建设深受西方建筑影响, 因此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特色与西方建筑特点巧妙融合, 自成一体的建筑风格, 这也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证据。而且校园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关键场所,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 很多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事件和人物都曾经汇集在校园里, 因此对于现代人来说校园历史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2) 科学价值:由于大学校园建设的特殊时期, 校园规划与校园建筑更显科学性、技术性、鲜明性。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西方古典建筑文明进行有机融合, 当时的建筑设计更讲究科学与技术, 注重考虑建筑的性质、功能以及气候。更有趣的是, 校园建筑在设计时充分融合了中国园林和寺庙特色, 完全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和灵魂。同时, 结合新的建筑结构与建筑材料, 大量运用大跨度钢架结构、混凝土结构建造房屋, 使得建筑不论从外观、材质、功能等方面都别具时代风格和韵味无穷。
3) 艺术价值:二十世纪三十、四十年代的中国校园建筑, 其设计手法注重中西融合的方式, 使得中国校园建筑独立于世界建筑艺术之林, 具有丰富多样、富有变化、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西方建筑讲究单体美, 型同雕塑;中国建筑讲究群体美, 形如绘画。”故中国校园建筑具有中西合璧、古今融合的特色, 在中国的校园里可以看到西式立柱也能看见中式八棱, 是一种相互依托相互融合的混合性艺术, 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二) 校园历史建筑的保护原则
1) 历史与美学原则:因为校园历史建筑的不可重复性, 使得建筑的保护性改造在时下现代校园的扩建中尤为重要。而校园历史建筑最能体现其历史价值的因素是其外观的特殊风格, 也是我们必须要保留下来的建筑艺术文化。所以, 在校园历史建筑的保护性改造中, 应按照重现历史风貌、保留历史痕迹、在现时代特色、体现美学特征等强调与历史对话的保护性改造原则。
2) 功能调整与完善原则:由于校园历史建筑往往在使用功能和结构上都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 并且通常老建筑结构的改变存在一定难度, 所以在保护性改造时可以考虑改变其使用功能或在可能的情况下添加关键性功能以完善其使用结构, 使改造后的历史建筑能有效利用, 也从某种意义上增加了建筑的使用寿命, 有效的保护了校园历史建筑。
3) 可持续发展原则: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在校园历史建筑的保护性改造中具有重要意义, 就是在外观上尽可能还原历史本貌, 但材料和技术上却大量采用现代手法, 使改造后的校园历史建筑既体现建筑的历史性又紧跟时代发展趋势。
三、校园历史建筑的有机更新与再生 (以原则来写方法)
(一) 历史与美学“整旧如旧”
校园历史建筑不同于新建的建筑, 应该遵照当时的建筑技术和美学概念, 在改造时力求体现校园建筑的自然与人文, 使建筑能保持原有特色和风格, 通过以“整旧如旧”的方式对校园历史建筑进行保护性改造。在实际改造过程中, 首先确定一栋或一个片区建筑外观、外貌的历史特征并明确改造风格。通常老建筑都具有坚实、高大的体量, 精美的装饰和典雅的构图, 这些作为文化艺术都应该积极保留。通过“整旧如旧”的改造方法, 按照不同情况对外墙、屋顶、室内地面等进行复原性整修, 尽量还原有体现建筑外貌风格, 体现时代特征的美学价值。例如, 武汉大学为保护建筑文物, 对宋卿体育馆、工学院、老图书馆、郭沫若故居等十余处老建筑进行了“整旧如旧”的保护性改造和配套环境的亮化工程, 保护了弥足珍贵的校园建筑。
(二) 使用功能调整与完善
伴随着快速发展的社会, 校园建设的扩展与更新也是必须面临的现象, 而老旧建筑由于各种原因, 功能使用上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发展需要。并且, 由于年代久远, 地下管网、电负荷、消防设备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使得校园历史建筑的保护性改造困难重重。
为更好的利用和保护校园历史建筑, 根据建筑本身所具备的实用性, 考虑对建筑的使用功能进行调整。如, 有部分老建筑缺乏卫生间, 对师生的学习和工作造成不便, 所以在改造时就会尽可能的考虑添加公共卫生间。有些建筑由于管网、电路老化, 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考虑将建筑使用功能做些调整, 由原来高流量负荷的教学科研场地, 改为行政办公类低密度场所。
(三) 新型材料的运用
校园历史建筑改造是否成功, 很大程度取决于材料的运用, 现在新型材料层出不穷, 在材料的选择方面是建筑改造的一大考验。通常具有仿古、质轻、坚固、耐磨的新材料是建筑改造时的首选, 它们对复原建筑历史面貌起着有效的作用。通常对建筑的基本改造是将外墙为红砖、青砖的建筑, 以相同外观的仿古类保温隔热砖作为外墙装饰;对于是青瓦或片石的屋面采用更换物架, 改换与小青瓦类似的机制瓦或更好的屋面材料;在处理建筑结构时, 适当的采用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支撑建筑, 以达到加固建筑结构的目的。新材料在建筑保护性改造中的利用, 能即保持外观面貌的同时又能维护建筑本身的结构、保证功能的有效利用、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等。
四、研究意义
校园历史建筑是一个时代校园历史的见证者, 对于校园来说是无比珍贵的历史文化资产。为了能最好的对校园历史建筑的进行文化保护, 文章列举了一系列的保存与再生的原则及方法, 为以后校园发展, 特别是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学校来说, 无疑是很好的校园建设、发展构思。
本文希望通过对校园历史建筑的现状和文化价值的分析, 寻求保护历史建筑的基本原则, 从而提出可持续、可再生的保护性研究方法。同时, 也希望这种对于校园历史建筑的保护理念一直延续下去, 即便是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和岁月的流逝, 也能秉承尊重历史、还原文化的思想, 将校园建筑本身的价值体现出来, 也是对校园历史负责。
摘要:在校园快速发展的今天, 如何使校园中的历史建筑与现代化的教学、办公需求相协调与共存, 已成为越来越多大众关心的话题。为了有效保护和利用校园历史建筑, 还原大众对校园的认识, 本文提出以保护性改造的方式还原校园历史建筑的本貌, 通过对中西校园建筑发展、现代校园建筑的背景和现状、校园建筑的价值及保护原则及建筑的保存与再利用方式等几个方面, 对校园历史建筑研究做出论述。为校园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 我们必须重视校园历史建筑的保存和再利用。
古建筑文化保护 篇10
1 历史文化街区中古建保护的意义
古建作为历史遗存相当于历史信息真正的载体, 其特别珍贵之处在于它能够不断地被研究和发现。因此,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实质是保护城市的历史信息并建立信息之间的联系。
城市年代久远的古建筑或古建筑群既是城市极其重要的文化遗产, 也是十分重要的经济遗产。古老的建筑是城市文明的“根”, 代表着城市风格特征, 象征着城市昔日历史的辉煌。
古建是对历史的一种最为真实的记录, 自修建之日起便成为承载文化的实体,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因素, 见证着名城的发展轨迹, 影响着名城历史文化的脉络, 是增添名城文化内涵和人文魅力必不可少的元素。
尽可能的保护历史遗存中的一砖一瓦是极其必要的。毕竟, 从遗存古建中获取历史信息从而保护古城文化的手段是至关重要且无可取代的。
2 案例解读
2.1 项目背景
襄樊市位于湖北省北部, 地处汉江中游。市区跨汉江两岸, 北岸为樊城, 南岸为襄阳城。樊城地处荆豫之枢, 汉江之塞。西接渝陕, 东连江汉, 南通湘粤, 北达宛洛。素有“南船北马, 七省通衢”之称。
襄樊的会馆, 多建于清代的康、乾盛世, 集中于樊城。清末至民国时期, 樊城已是会馆林立。主要商业贸易集中在樊城瓷器街, 而中山前街则是会馆建筑最为豪华的街区。
目前樊城仅存抚州会馆、山陕会馆、黄州会馆。其主要建筑均保持原貌, 但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 会馆建筑遭到较为严重的损坏, 环境风貌也受到较大影响, 急需抢救维护和治理。
2.2 会馆文化区现状分析
2.2.1 文化区现状分析
会馆文化区西临汉江大道, 东临定中街, 北通解放路, 南连中山前街。文化区内保存有山陕会馆、抚州会馆和黄州会馆三座重要的古建遗址。
1) 文化区范围内, 三会馆均不同程度受到破坏, 其中以山陕会馆保留最为完好, 现为襄樊二中用地。抚州会馆面汉江, 临近陈老巷, 仅存戏楼、前殿及后殿, 内部空间格局破坏严重, 现外貌破旧, 用地闲置。黄州会馆位于樊城交通路与马街交叉路口北侧, 现做襄阳县医药公司的仓库, 建筑格局保存完好。2) 区内临汉江大道用地内建筑因年久失修, 结构破坏, 墙体老化, 正面临大面积拆除, 仅存少量多层较新建筑。因为是传统街区, 街道尺度较小, 居住区内空间狭窄, 居民生活质量较差。3) 沿街多为商业店铺, 功能较混杂。瓷器街以古玩字画店铺居多, 交通巷商业气氛浓厚, 餐饮业形成规模。4) 道路分主干道, 次干道和支路。街道较窄, 道路质量不高, 传统街巷机理尚存, 多数为近端路, 交通不畅, 很多支路人车混行, 显杂乱。
2.2.2 主体会馆建筑现状
1) 山陕会馆。
襄樊山陕会馆坐落于樊城邵家巷、皮坊街、瓷器街三路连接处, 现存建筑有琉璃八字影壁、戏楼、钟鼓楼、前殿、后殿。大门两边琉璃八字影壁, 壁心团花双龙戏珠。两层飞檐戏楼下面是大门通道, 上面是会馆戏楼, 待维修。高台式钟鼓楼建于前殿两侧。歇山顶、四角高翘, 方形藻井, 栏额有供品纹彩绘, 有方形和八角形两种相间排列, 外观上是双层网状。前殿四柱三间硬山式, 琉璃瓦盖, 十二檩卷棚顶, 抬梁构架。八角座圆柱础, 前殿前方石地墁、石栏已毁, 残存石基础、柱栏及三级台阶。
2) 抚州会馆。
抚州会馆现存戏楼、前殿及后殿, 占地2 264 m2。会馆戏楼下中间为通道, 两侧为厢房。楼上戏楼面向正殿, 为木构二层四柱五牌楼, 歇山庑殿式顶楼。明间抬梁构架, 两山穿斗构架, 明楼、夹楼满铺如意斗拱, 拱雕有龙头、兽头、麻叶头。边楼仅抹角如意斗拱。戏楼的穹顶有雕花垂柱, 中间攒尖式八角彩绘藻井, 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会馆的前殿与后殿为歇山、庑殿相结合的屋顶。
3) 黄州会馆。
黄州会馆现存建筑为三进院落, 占地约860 m2, 于2002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进有铁叶大门, 中间为通道, 两边为厢房, 上层原有戏楼, 仅门窗改观。第二进正殿四柱三间, 砖木石结构。阴四角方石柱通至屋架。硬山顶牌楼式封火山墙, 正脊微起翘。明间构架为抬梁式, 次间为穿斗式。室内驼峰式卷棚, 脊瓜柱有雕花芦斗承托。檐外拱形额枋, 卷檐, 方形挑檐枋出挑约1 m。犀头、斗、枋均有彩绘雕花, 花纹为各种花卉、花鸟等。第三进后殿梁架结构与正殿同, 唯脊檩题记被后糊顶棚遮住, 无法查看。
2.3 保护目标
1) 加强对会馆古建筑群的保护, 恢复及重塑历史空间环境;2) 加强管理部门的职能, 协调经济效益与会馆建设;3) 制定严格的法规控制古建保护;4) 提高民众的历史文化意识, 丰富会馆的精神场所内涵;5) 运用综合手段, 统一协调会馆与古城整体风格。
2.4 规划构思
充分挖掘以三个会馆为重点保护文化区的历史文化内涵, 以点带动线, 线带动面的模式对古城进行保护和更新。规划中, 在保护会馆的同时, 对其保护方式和功能进行定位。恢复瓷器街传统的商业街风貌, 丰富其商业文化, 整合沿街商业的功能。起点为定中街与瓷器街交叉点, 终点为山陕会馆, 打造一条商业轴线。
改善滨水景观环境, 设置休闲游憩功能带, 保留抚州会馆的现存部分作为节点, 拓展古城的旅游功能。
2.5 保护策略
2.5.1 深入挖掘会馆文化内涵
樊城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作为历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古会馆遗址, 政府和市民对会馆等古建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从而忽视了对古建的保护行为。因此, 保护策略的首要步骤就是要深入挖掘古会馆文化, 融合地域特色, 彰显其内涵。
2.5.2 因地制宜、对功能适当拓展和创新
根据对会馆及周边用地的分析, 因地制宜, 对其进行最大程度的保护。除保存会馆原有风貌外, 应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 对会馆功能可适当进行扩充和创新, 从而提升整个街区和城市的活力。
2.5.3 提高政府和市民的文化保护意识, 加强建筑实体的保护
1) 加强政府公众监督机制, 杜绝违法批建等不良现象。2) 通过大众传媒形式对市民进行教育, 让公众自发的参与到对于古建的保护中去。3) 对一时尚无财力全部修复、复原的景观, 可量力进行局部复原并对外开放, 以解决少量的维护费用, 对不能近期复原的部分及其环境景观遗址应进行妥善保护, 以备将来做新的旅游点修复。4) 对地方政府一时无力修复的景观, 可以采取谁投资, 谁受益的政策, 吸引国内外投资者进行合作开发或独资开发, 待达到允许经营年限后再收回产权。
2.5.4 注重经济效益和文化保护并重
1) 对古建会馆的拆建实行严格的分级审批制度, 杜绝违法乱建现象, 保持会馆建筑风格的完好性和精神文化氛围。2) 对会馆运作的商业行为进行深入研究, 防止会馆过于市场化, 破坏其历史文化风格。3) 探寻一些新的会馆商业运作模式, 如融入社区管理的机制, 利用其环境和内部房间开展多种文化活动和具有社区特色的有偿服务项目。
2.6 保护方式
1) 保留:这是指绝对保护的建筑, 对于这部分建筑物须进行修缮、粉刷及设备更新。2) 修缮:对会馆进行修缮和加固处理, 修复损坏门窗、隔墙, 对屋面进行修复、改善和提高建筑内部使用功能, 完善各项市政基础配套设施。3) 改造:对需要维修的会馆立面造型予以修复完整, 其余部分完全重建, 可用现代材料代替之。但屋面坡度、屋高等不得与原状有太大出入。4) 更新:完全推倒重建的建筑, 在设计中, 需从会馆建筑空间高度, 建筑尺度, 体量, 色彩, 造型外装饰上与传统风貌相一致。
3 结语
我们借樊城会馆区保护案例探讨并分析了历史文化名城中历史街区内古建保护过程中应用到的相关策略以及保护与更新方式。
目前, 各地城市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仍在积极的进行, 历史街区能否恢复昔日的活力, 能否找到更为合适的保护与更新的方法与模式有待从更多实践中积累相关经验。
摘要:从提出对历史文化名城中古建保护的方式入手, 分析了名城历史街区中的古建在历史和现实中的重要作用和保护古建整体完整的必要性。以历史文化名城襄樊樊城区的会馆文化区规划保护工作为例, 提出了若干名城古建保护策略和对古建进行功能更新的具体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古建,会馆,历史街区
参考文献
[1]王仲璋, 王江.构建历史文化街区是汾阳城古建筑保护的必然选择[J].文物世界, 2005 (1) :13-14.
[2]徐和平.从西欧古典建筑看城市古建筑群保护[J].城市开发, 2004 (7) :37-38.
[3]苏广平.美国的古建保护[J].世界建筑, 1994 (1) :11-12.
[4]李之吉.试论城市中旧建筑的保护和更新[J].时代建筑, 1994 (2) :86-87.
[5]单士元.谈谈我国的古建筑及其保护[J].文物世界, 2001 (3) :65-66.
[6]齐莹.合肥市包河区历史建筑调研和保护研究[J].山西建筑, 2007, 33 (12) :40-41.
保护古建筑保护民族未来 篇11
——梁思成
唐韦应物有诗云:“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此首伤怀之作在我漫步北京新城时屡屡浮上心头。犹记梁思成公当年力主在北京老城外建造新城的方案遭否决后,北京古建筑如何在历次风风雨雨蹉跎反复之中沧海桑田。老人们大概不会忘记老城门,新人们却也无法从大量拷贝西方的写字楼上看到一丝巴黎纽约的味道来。
建筑大师梁思成有名言云:“建筑是可以翻译的。”号称中国建筑界“南杨北梁”的杨延宝与梁思成都在国外受过专业系统的西洋建筑训练。两人回国后,却并无一味模仿西洋建筑文化之心,反而高瞻远瞩地开始探索和整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梁思成更率先在清华开设了《中国建筑史》这门学科,并成为该学科的创始人。实际上,梁杨二人的建筑修养和境界迄今仍无人能及,他们不但对西洋建筑熟稔于胸,且能从根本上把握民族建筑的走向与未来。在举国上下大兴土木,拆毁古建筑之风盛行之下,更显出两位建筑大师的远见卓识。
实际上自90年代以来,所谓的保护古建筑与拆毁古建筑的决策已与文化无关,只不过是商业利益权衡的结果而已。如果保护的利益大就保护,如果拆毁的利益大就拆毁。所谓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未能真正起到保护的作用。我想用古人所谓“礼崩乐坏”形容绝不过分。当年建国时甚至有拆毁整个故宫的决策,区区一个文物保护单位的封号又怎么能真正保存文化?前面说过,一个建筑作品能否成型,出资方有决定作用。商业资本的蓬勃发展使得所谓保护古城风貌成为空谈。一切向钱看,哪里有利润哪里就盖楼。80年代北京市政府曾有以故宫为中心,进行系统保护古城的城建方案,到90年代遭到不断破坏。以最近受媒体注意的北京胡同来说,虽然政府已经公布了细致的保护名单,但这些名列保护政策的胡同仍然遭到推土机的疯狂摧毁,其拆除速度在不断提高。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第一名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可想而知了。
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生命与历史。作为一个大城市而言,其存在的文化根基就在于它的个性。举凡巴黎伦敦罗马东京,无不在高楼大厦中留存着历史的步履和文化的印痕。伦敦与巴黎之所以不同,乃是因为它们的历史不同,文化不同,体现在那些古老建筑上的风格自然也不同。罗马更是避开老城单独建设了一个新城。如今罗马人可以骄傲地告诉游客,你看到的罗马古城仍然保持着它的千年风貌,当年的皇帝们就是在那里建立了他们的丰功伟绩,全世界找不出第二个相似的地方。而北京城里的这些现代西方风格的复制建筑却是全世界随处可见的。
我绝不是反对北京修建新建筑新风格,而是以为建造新建筑起码要有一些基本的前提和底线:首先,建筑师应该透彻把握和系统了解中西建筑文化的精髓。如今的中国建筑师们只懂西方不懂中国,所谓懂西方也不过是懂得一点时髦的现代建筑,而对于西方古典建筑也是一窍不通。须知西方现代建筑的发展正是牢牢镶嵌在它的漫长的历史之中的!不了解希腊柱式不懂文艺复兴不晓得巴洛克不熟悉哥特式怎么可能产生出现代艺术流派?对于现代艺术背后的历史与文化,中国的现代西方建筑师们所知甚少,结果做出来的所谓的新潮现代建筑不过是些蹩脚的二手货罢了。而他们对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无知使他们更不可能造出纯粹的中国建筑,正所谓中西都是不伦不类,还谈什么中西合璧!
其二,要把握好拆与建的关系。有一个说法,说巴黎之所以建了那么多的像埃菲尔铁塔一般突兀的现代建筑却并未失去法国风情,是因为巴黎保留了大量老建筑老房子作为整个城市的基础,即这些现代建筑是在这些老城区老建筑之间点缀和修饰了一下,自然显得水乳交融,古今一体,其城市的底色并没有因为新建筑而变化。相反北京的城市规划却整个是本末倒置,将那些现代建筑作为主要部分,将老建筑圈起来,以零星的方式予以保护,从而失去了古都风貌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最近政府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修建一些城楼(当年梁思成力主保留城楼却仍遭拆除,现今却又原封不动建造些复制品,历史真是耐人寻味)和城墙(老北京的城墙一倒,梁公号啕大哭,北京古都风貌就此瓦解),并着手开始从整体上营造北京老城的文化氛围与格调,然而再怎么修建也无法还原老城风貌了。毕竟那些已经倒塌和消失的建筑是不可能真正原样复原,何况北京早已经被新建筑覆盖得密密麻麻。
在建筑变迁的风风雨雨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见一个民族的百年心路。从夜郎自大到自卑,从外国殖民到全球化,全部在建筑的变迁中显示得淋漓尽致。问题的关键还是在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上。所谓的现代则是西方概念。现代的涵义在某些意义上而言即欧美标准,要现代化不学习西方是不可能的。而具体怎么学该学什么什么不该学?传统该如何对待?却一直是众说纷纭,从鸦片战争到现在也没有取得共识。在国人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会很容易以一个落后者的心理而对传统文化产生鄙薄之心,并以否定传统作为“现代”的象征。以建筑为例,清末拆毁大量传统建筑,有很多是根本不必要的,拆除这些古建筑不过是为了显示自己多么自强自新,多么现代,多么革命。这种意识在经过了袁世凯复辟,民国时期仿古建筑的复苏,到解放后屡次反复以及文革的全盘毁灭后,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语境下再一次成为很多拆除古建筑的深层心理。全球化带给中国这样的后起文明古国的,绝不是自由主义者允诺的美好的世界大同,相反在欧美经济强势和政治铁腕面前,更多的是与清末相似的殖民。看一看世界语当年如何雄心壮志,而如今风光全无,英语已成全球第一语言,就可以得知所谓真正意义上的大同世界是如何幼稚如何不可能。
史学大师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里开篇即言:“今人率言‘革新’,然革新固当知旧。不识病象,何施刀药?仅为一种凭空抽象之理想,蛮干强为,求其实现,卤莽灭裂,于现状有破坏无改进。凡对于已往历史抱一种革命的蔑视者,此皆一切真正进步之劲敌也。惟藉过去乃可认识现在,亦惟对现在有真实之认识,乃能对现在有真实之改进。”只有在深刻批判和系统了解了本国文化的基础上,一个民族才能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复兴光大。任何一味地放弃历史或鄙薄历史的想法都是愚蠢的,何况传统也不是你想放弃想鄙薄就能放弃鄙薄得了的。以建筑为例,我们现在走的路正是当年日本走过的,有些人所谓中国建造了这么多垃圾是“交学费”就是这个意思。日本人当年追随欧美发展经济,也修建了大量伪劣拷贝建筑。不过日本人很快就从模仿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现如今的日本建筑水平在世界上也是有口皆碑的,在对现代与传统的处理上相当出色,日本建筑家们对日本古典与西方现代的把握与了解都是透彻而细致的。我们中国建筑家们何时能达到这种艺术修养与功力呢?何时能够自信地对待本国的优秀文化呢?
作为中华文明一部分的建筑艺术,可以清楚地传达出中国的危机与机遇。我们丢弃了那些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却又有意无意继承了那些糟粕,我们拆毁了古城墙、古庭院和胡同,然而官本位、人治胜法治、漠视公民权利与尊严的事情却仍旧在天天上演,这些黑暗事实却都与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学习西方一直停留在器的层面,以为拆几个城楼,盖几幢大厦就是现代,而对于欧美国家城市的现代政制,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对生命的关爱与珍视等优秀的精神资源却始终没有真正学到手。这当然需要时间慢慢体味和改变,然而问题在于现在很多人根本就无进取之心,仍然对传统抱之以鄙薄的态度,而对于西方文明则不加区分地盲目追求,其结果非但实现不了现代,反而成为使人家更加现代化的工具而已。
我想也许每一个后起国家都会经历这样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心路变化,对于中国这样历史漫长的国家而言,这种跌跌撞撞的探索也许会相对坎坷一些。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再对传统文化单纯施以盲目批判了,中国只有在对传统有了清醒认识与一定继承之后,才能不失去中国之为中国的主性,才能使国民对本国有认同之心,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健康地拿来,健康地发展,而不致沦为文化残废和自我殖民的散沙一盘。建筑如此,民族更当如此。惟如此,才是民族复兴屹立世界的根本之道。
古建筑文化保护 篇12
随着西方建筑遗产保护理论的深入人心, 人们在研究古代中国对于建筑古迹的保护时, 不免会将西方理论作为标准来评判其是非。但中国古建筑以木构为主, 西方古建筑以石构为主, 保护方式及手段固然不同, 加之文化背景不同, 其保护的根本目的、保护时所持有的观念也有很大差异。1994 年发表的《奈良真实性文件》[1]已经认识到这种差异, 但它并未详细阐述文化对于建筑保护有何其重要乃至决定性的意义。本文将围绕文化探讨其对于中国古迹保护的诸多影响。
1. 两种体系内的中国建筑
长期以来, 中国建筑实际存在于两种不同的体系内, 一种是存在于建造体系中, 它由工匠来把握和操作;另一种是存在于文化体系中, 它活在绝大多数人的心里, 是一种符号性的事物, 甚至是一种感觉。这两个体系之间很少有实质性的关联, 中国建筑的发展像是在两条线路上独立并行的。
在古代, 没有多少人真正关注建筑自身的演变史。除了极精明的工匠外, 也没有人能够清楚地区别前朝和今世建筑物的样式。对于绝大多数并不在行的人们来说, 他们只能分辨建筑物是“古”还是“新”。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新”房屋又会逐渐变“古”, 它们慢慢地、和谐地融为了一体。中国建筑的样式变动较为缓慢, 若不凭借梁记或碑文, 要考证两座外观都很古老的建筑孰早孰晚, 即使是如今的学者都要费一番苦功夫。正因为如此, 在古代, 大多数中国人并未认真关注存在于建造体系内的中国建筑。
建筑之对于中国人, 是在文化体系中的呈现, 它给予大众的其实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带给人们特有的感官冲击和体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 “华夏建筑”都很相似 (图1) , 往往有着类似的气势, 类似的外观样式, 类似的材质、色彩乃至装饰图案。如今的家居装修, 也常分为“中式”和“欧式”两大风格, 实际是文化层面上的一种笼统区分。
中国文化数千年来一脉相承, 很大程度上仰仗于文献资料的良好记载与保存, 这使后人始终能了解前人的思想和做法。中国文献中的建筑, 更多地是作为文化传播和发生的场所或物质载体被记录下来的。中国人更关注的是建筑所在的环境、带给人们的感官冲击, 以及建筑物中发生的事件。在西方则不同, 早在古罗马时期, 专职建筑师维特鲁威和其建筑理论著作《建筑十书》就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西方人较早就关注了建筑本体及其建造方式。在中国, 一种制度的确立可能导致城市布局、宫殿形制的改变, 一条法令的颁布可能会限制建筑的体量、外观形式、装饰色彩等, 而这在西方表现得并不显著。可以说, 中国建筑的演变很大程度上由文化体系来作用, 而西方建筑的演变则更多地通过建造体系来影响。
2.“好古”与“鼎新”的调和
中国人素有“好古”情结, 往往崇拜千百年前的人物和思想, 也特别喜欢古物收藏。对于建筑, 中国人的好古情怀亦不例外, 如唐诗中的“清晨入古寺”“古庙山松巢水鹤”“寥落古行宫”等等, 似乎建筑一定要“古”, 才能显现出神韵。“好古”情结会使人们天然地敬仰甚至敬畏古代建筑, 不敢擅自破坏它。除了因改朝换代而刻意毁掉前朝宫殿及宗庙的行为外, 人为地破坏前代建筑古迹的做法在中国其实并不多见, 大多数木构建筑是因为自然原因而毁坏的。某些建筑古迹因为年代久远, 深得当地居民敬畏, 以为有神灵庇佑, 稍有倾坏便有人捐资进行修护。
但除了“好古”, 中国人也乐于“鼎新”。孟浩然诗云:“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2]历史的形成是千百年来一代代人不断努力参与的结果, 而壮丽的胜迹再美丽, 终究要等待今人再次登临和欣赏才有价值。中国人崇尚古代却不拘泥于古代, 他们怀着一颗谦卑的心, 参与和改变着历史。因此, 在古代建筑的修缮过程中, 人们既不是精确刻板地复制前代的建筑样式, 也不是极端地推倒重建, 而是一种“参与式”的修缮行为。这是代代相承的“鼎新”活动, 始终让建筑物保持生命力。例如, 对于一座古建筑, 历代的修缮会不断更换其腐朽的构件, 甚至加入一些以往没有的构件, 并不断为建筑留下梁记、碑记 (图2) , 逐渐丰富建筑的历史性。各个时代的点滴修缮成果汇聚入历史长河中, 最终都成为古建筑的一部分。这就如同传世古画上历代收藏家们的印章和题跋, 其实都是古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见证了其流传有序的最真实的历史。
中国人的“好古”使他们颇为珍惜古代的遗迹, 但现实的想法又会使其对建筑不断“鼎新”来满足现世的功用。这种看似矛盾的做法恰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表征, 即调和各种有价值的要素, 并努力使其在不同场合及情景下发挥作用。
3. 价值与原真性的评判
《奈良真实性文件》在“价值与真实性”论述的第3 条中写道:“一切有关文化项目价值以及相关信息来源可信度的判断都可能存在文化差异, 即使在相同的文化背景内, 也可能出现不同。因此不可能基于固定的标准来进行价值性和真实性评判。”[1]第5 条则认为“取决于文化遗产的性质、文化语境、时间演进, 真实性评判可能会与很多信息来源的价值有关。”[1]
西方在建筑遗产保护时首推“真实性”, 有学者修正该翻译而称为“原真性”[3]。这里的“真”指维持建筑遗产真实的属性, “原”指保护其原初的及后续的特征[4]。所谓后续的特征, 是指在历史中不断对原状进行干预后形成的特征。
中国古代对于建筑古迹的修缮, 几乎都属于“后续干预”。这类干预行为通常都具备以下特征: (1) 基本保持原有建筑面貌。 (2) 采用接近的材料与工艺。 (3) 更换的构件采用修缮时代所流行的形制。 (4) 在改造的重要构件上书写标识。 (5) 随着时间推移, 这些改动部分能较好地融入原有建筑中。
如今保存年代已逾千年的唐代南禅寺大殿、佛光寺东大殿, 其梁架、构件都经过后世的改动。辽代所建应县木塔, 其中的构件也多有更换, 在清代甚至拆除其外檐板壁墙而改换为隔扇门窗 (图3) 。然而, 经过时间推移, 我们在欣赏这些建筑古迹时, 并没有感到某个局部显得特别突兀, 尽管对于专业人士而言仍然可以努力辨别出哪些构件是后代替换的。这种修缮的理念, 实际是让建筑的修缮部分在经过一定时间后自然地融入原建筑中, 但又通过某些手段对修缮行为进行标识, 比如在构件上用墨书注明重修的具体时间 (图4) , 立碑石记录重修的整个事件等等。
欧洲人看重的是建筑本体, 中国人传承的是时代记忆。这种时代记忆不仅仅是修建原初时的记忆, 还包括了在历史上各时代人们对于它所附加的记忆。这些时代记忆的总和, 即所谓的“文化遗产的最初与后续特征”。“文物建筑作为一种物质实体, 它的要素是形式、材料和工艺。”[5]笔者认为, 文物保护的实质就是尽量保留古建筑在形式、材料和工艺方面的时代记忆和真实信息。
另一方面, 古建筑的价值与其时代记忆及真实性密切不可分。陆地指出, “建筑遗产真实性的内在逻辑是种旨在确定其价值, 对其各方面是否名副其实的判断。抛开价值认识而谈真实性是毫无意义的。对于遗产的受众而言, 真实性本质上意味着对象的价值真实性, 而对遗产的干预者而言, 则首先意味着干预行为显现的道德性, 其次才是重构出来的文献信息是否具有误导性。”[6]假如我们将建筑古迹看作一位经历岁月风霜的老人。他有出生降世时 (如寺庙创建时) 、青年辉煌时 (如历史上最繁荣鼎盛时期) 、老年沧桑时 (如当下的状态) 。那么在进行保护时, 是保持其如今沧桑的面貌呢?还是恢复其全盛时的辉煌呢?抑或是还原其原初时的最早状态呢?笔者认为, 历史上多数的古建筑修缮干预行为并非是为了造假, 它们虽然对原有建筑进行了改造, 但其动机是道德的, 也因此具备了真实性和价值性。作为这位“老人”, 需要承认其经历过的一切, 将其身上所有的时代记忆都正确地进行解读, 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保持建筑古迹的现有面貌是合理的, 而运用其他手段解读和展示其各历史时期的面貌也是必须的。而如果我们能透过作为物质的建筑, 将其中承载的历史和文化解读出来, 这才是真正发挥了建筑古迹的伟大意义。
4. 作为文化载体的建筑古迹
中国古人尤其推崇“胜迹”, 它其实是华夏经典文化的物质载体。“胜迹”对于支撑和维系一个地区的文化, 带给人们巨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这就是为何各地都有“十景”“八景”之说, 著名者如“潇湘八景”“关中八景”“西湖十景”等。清代陕西巡抚毕沅曾将自著的《关中胜迹图志》一书献给乾隆皇帝, 乾隆十分欣赏, 下令将其编入《四库全书》, 广加流传。《关中胜迹图志》中展示了关中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建筑古迹, 其中古迹部分涉及宫阙、苑囿、宅第、寺观、祠宇、陵墓等内容, 并附有大量精美插图。它充分反映了关中地区自古以来的伟大人文成就, 也暗示清代文明与以往各朝代文明一脉相承, 无形中增进了民众的自我认同感, 难怪乾隆皇帝会特意垂青。
其实, 保护以往的古迹, 其实就是在传承文明。进一步来讲, 若要复兴文明, 让文化达到一个新高度, 可以借助重现古迹的方法。滕王阁、黄鹤楼, 一次次损毁后被重修, 新楼与旧貌早已迥然不同, 但千百年来仍然被各时代的人们所认可, 因为人们需要有这样一个追念往昔、抒发志向、延续文化的地方。这就如同耶路撒冷城被无数次摧毁, 却又被一遍遍重建起来, 因为人们心中那个“耶路撒冷”还依然鲜活地存在, 每次重建耶路撒冷城就是一次重构和复兴犹太人文化的历程。
葛承雍认为, “正是遗产的人文内涵, 使得我们不再把建筑当成一般物质形态来对待, 而是将建筑作为一种世代传承、民族生命的文化标志, 所以才提出要保护建筑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和神圣性, 才将建筑的理念、观念与历史、艺术和科学紧密联系。”[7]
5. 结语
中国看似没有严格苛刻的建筑古迹保护理论, 也没有统一的修缮施工准则。然而, 历史却明明为我们留下了不计其数的建筑遗产, 这似乎又是一个悖论。与其否定发生过的历史, 不如试图用新的理论来解释它。
中国的古建筑本身具有极强的社会和文化属性, 尤其是对于重要的建筑古迹, 其存在的关键目的就是为传播及展示文化提供场所。因此, 中国古代对于建筑古迹的保护是依托于文化体系来进行的, 其根本理念是让文化继续在其中传承和运转, 其修缮特点是使修缮部分在时间长河中逐渐与原建筑物融为一体, 且仍保留一定辨识性, 反映了文化的渐次流传。中国建筑古迹的核心价值是文化价值, 古迹保护的核心目标应旨在传承与展示文化。
摘要:中国建筑在文化体系和建造体系中长期共同发展, 文化体系中的建筑占主导因素。中国“好古”和“鼎新”两种思想并存, 导致人们珍惜古物的同时注重其实用性。本文认为古建筑原真性及价值的评判在于是否能够尽量全面地解读其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中国的建筑古迹是一种文化载体, 古代对建筑保护的根本理念是维持文化在其中的传承和运转, 并让修缮部分在历史中逐渐与原物融为一体。古迹保护的核心目标应重视传承与展示文化。
关键词:建筑古迹保护,建筑遗产,文化传承,修缮保护,原真性,价值
参考文献
[1].奈良真实性文件[G]//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国际文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 中国国家文物局.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件选编.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7:141-143
[2].与诸子登岘山// (四库唐人文集丛刊) 孟浩然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19
[3].张成渝.“真实性”和“原真性”辨析补遗[J].建筑学报, 2012 (7) , 学术论文专刊:96-100
[4].奈良真实性文件-第9条之注释, 出处同[1]
[5].侯卫东.文物古迹的真实性并非唯一的概念[J].中国文物研究, 2014 (2) :31-34
[6].陆地.真非真, 假非假:建筑遗产真实性的内在逻辑及其表现[J], 中国文化遗产, 2015 (3) :12
【古建筑文化保护】推荐阅读:
文物古建筑保护06-19
古建筑保护技术08-11
古建筑遗产的保护08-09
中国古建筑保护问题09-20
爱护古建筑保护文物08-09
古建筑改造施工与保护06-04
古村落古建筑保护方案06-09
论中国古建筑的保护07-18
古建筑群消防保护设计11-08
古建筑的修复与保护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