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的古建筑

2024-05-30

历史文化的古建筑(精选12篇)

历史文化的古建筑 篇1

新叶村位于浙江杭州市郊建德西南的大慈岩镇,始建于南宋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在历经宋、元、明、清及民国八百余年,玉华叶氏在此生息繁衍了三十几代,竟成为有着3700余人口的庞大叶氏聚居地。生于斯,长于斯的新叶人崇尚礼仪,好勤耕尚读,依靠自己的聪明智慧与勤劳在这片土地上创建和营造了颇具特色的新叶古建筑与历史文化。如今在这座古村落中还完好地保存着十六处明、清时期的礼制建筑——古祠堂,古塔、古阁和二百多幢古民居,以及在古祠堂里还悬挂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各式牌匾。这些年代久远,各种类型的建筑,深邃意韵的建筑装饰历史文化,为新叶村描绘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古建筑的历史画卷。

一、礼制建筑——古祠、厅堂

1、祠堂——维系血缘关系的古建筑

新叶人祖上奉行儒家思想,崇尚礼仪,祠堂是村中规格最高的礼制建筑。在功能上讲,祠堂是宗族用以陈列祖宗牌位、悬挂列祖列宗画像、祭祀祖先激励后代永世崇尚祖宗勋德的场所,是宗族议事的会堂,是族内同宗婚丧嫁取、考取功名的仪式举行地,是逢年过节娱乐活动的演出中心,更是炫耀杰出族人悬挂牌匾的纪念堂。在血缘关系精神层面上讲,在封建乡土社会,祠堂成为新叶村民血缘关系的纽带,是血缘村落存在的基础,是村民精神寄托的公共礼制建筑。

2、祠堂的性质、等级与建筑风格

新叶村的众多祠堂,按性质不同可分为宗庙式祠堂与厅堂式祠堂两大类,如万萃堂是为纪念三世祖东谷公而立庙建祠,属于宗庙式祠堂。而有序堂等其它十几处用于礼仪活动的祠堂属厅堂式祠堂,也叫“大厅”。厅堂式祠堂按等级不同又分为:全宗共享的宗族祠堂——有序堂;和某支族所享的支祠堂,如:崇仁堂、崇智堂、荣寿堂、永锡堂、存心堂、旋庆堂等。

万萃堂始建于元代,重建于明嘉靖乙未年。它类似于孔庙的性质。所以它的选址与建筑造型都有讲究。首先在选址上不座落在村中,而是建在村口,让其凸现出来。其二在建筑造型上采用庙宇的格式,营造出肃穆庄严的气氛。万萃堂整体平面布置呈“回字型”,占地1516.5平方米,采用三进一院,廊庑环绕,中亭独立的独特形式。其中轴线沿东西方向,在中轴线上第一进是单层单檐歇山顶式三开间木结构建筑设有两道门。第一道门用高约2.5米栅栏花格齿作护门,栅栏护门两侧山墙呈八字形张开,屋檐翘角上系有铜铃。第二道门为木板式堂门,堂门镶嵌在40厘米高的长条石门坎上,正中两侧装有石鼓,门顶横梁雕刻装饰精美。过了第一进,就进入庭院式小广场,面积约一百平米。第二进中亭是一个正面敞开的衙式大厅,大厅中间用四根胖柱顶着肥梁,形成一个硕大明亮空间,面积约有200多平米,大厅内后侧有一平台供祭祀庆典活动主持用,大厅后墙平台两侧各开有拱形门,穿过此门经狭小天井拾级而上就可进入第三进。第三进是七开间的重楼木结构建筑,底层中轴线上供奉着东谷公的塑像,供村民瞻仰。中轴两侧副轴上的厢房均为木结构是用于筹办祭祀活动的准备、休息、管理之用。正是这座祖庙式祠堂几百年来将玉华叶氏紧紧地维系在一起。

村中其余十几处大厅式祠堂,从建筑学的角度去观察,其一:它们的个体都比较庞大,外墙都不开窗,山墙或横墙上设有风火马头墙,整个建筑严格按中轴对称布置。但也有出于风水学上的原因局部不对称。例由东谷公创建于元代大德十七年(1303年),建筑面积约1千平方米的三进两明堂结构的宗祠有序堂,其正大门并非设在中轴线的横墙上。因大门要是开在中轴横墙上,在大厅里由内向外看正对道金山峰,风水学上有犯冲嫌疑。是通晓堪舆学理论的南宋理学家金仁山点拨东谷公,将祠堂大门从中轴线上平移出来,设计成亭子式八字门台让其依附在第一进右侧前方纵墙上,再通过在大厅纵墙上开门与门台内外联通,这样就使得在大厅内见不到山峰而避开锋芒。除此之外,亭子式门台前方是不允许建任何建筑物,只有波光粼粼的南塘与空旷的田野,让其形成“明堂”,以保证有序堂的吉庆平安和显赫的地位,这样的设计用金仁山的话来说可使新叶村“千年无难,千丁出入”;其二:它们都是三开间的,有二进或三进的,也有三进东西两庑的,像崇仁堂。大厅式祠堂内天井四周的水不外流,是按徽派的“四水归堂”、“肥水不外流”发家思想设计。从建筑功能与结构上看,大厅式祠堂均为斗拱式砖木结构。第一进正中都布有古戏台供演出或集会庆典主持之用。戏台前方是隔着天井的第二进叫“中进”(有地方称“享堂”),其进深较深,面积也较大,为增大其空间效果,第二进中间采用四大柱抬梁式构架来增大空间,两旁用穿斗构架,像“有序堂”的第二进天井两侧各立石柱,厅内柱大梁高雕梁画栋,金砖铺地,展现出叶氏家族的尊严和气势。穿过第二个天井就进入第三进“后进”(有地方称“寝堂”)一般第三进地面标高都要高出前两进,其进深较中进小,在支祠堂里后进左侧都设有神龛供奉祖宗牌位,每当逢年过节村民纷纷按自己房头进入支族祠堂参加祭祀活动。

3、“匾额文化”祠堂家族地位的象征

走进新叶村各祠堂大厅内,会发现在大厅梁下悬挂着许多牌匾,各种不同形式的牌匾对祠堂大厅不仅是极好的建筑装饰,它们就像是建筑的画龙点睛之笔,使祠堂倍添文化气息和深邃意韵,而且使之产生盎然生气,引入遐思,形成独特的匾额文化。有序堂之所以值得叶氏家族骄傲是因为大厅中梁下悬有各种显赫的牌匾:有由明万历皇帝亲自诰封其族人叶希龙为“朝列大夫宗人府仪宾”的圣旨匾,有与万历皇帝攀上亲戚所赐的“国戚第”匾;有元朝泰定皇帝赐封叶克诚及唐氏的圣旨匾、有文宗皇帝敕命叶震为河南肃政廉访司副使及赐封金氏的圣旨匾;还有清乾隆帝褒奖叶廷梓父母圣旨匾;有清康熙年荣寿族人叶元锡中进士后所立“进士”匾;还有恩贡、副贡匾;戏台上方还有民国时浙江省第一任省长夏超上将题词的“可以观”匾等。存心堂有明朝万历皇帝的皇叔京山王孙女招叶希龙为郡马所赐“郡马府”匾。荣寿堂有清康熙年族人叶元锡所立“进士”匾,兰溪知县刘芳喆为叶元锡中举所送的“捷报”匾,还有大清康熙年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好为叶士策、叶士嵅所题的“文魁”匾、“贡元”匾等。崇仁堂有族人叶可让立“驰骋海疆”匾;叶浩文立“州司马”匾及民国时留洋族人获“法学士”匾。雍睦堂有南京右军都督府中军叶希谓立“威牟诸贲”匾等等。这些匾额无不都在讲述着各祠堂家族当年的荣耀和地位。再有祠堂的命名也是一个家族的涵养、品位与地位的象征,据宗谱记载: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一年的荣寿堂,其名是秉承祖训“不华贵而荣,不金石而寿,后之子孙,倘能实体此意,修之于家,达之于国。布之天下,于实现皇猷,风励百姓,俾功烈赫耀,德业永垂不朽,又敦有荣于此寿于此,此为荣寿堂之所由名也”而得名。可见荣寿族人的祖先那种激励子孙后代,淡漠名利,立功为民,报效国家的崇高境界和高尚情操。

二、抟云塔南大门的镇村之宝,文昌阁新叶村的文化发祥地

耸立在新叶村南大门水口边的抟云塔与文昌阁是新叶村古建筑的典范。依照堪舆学理论,在村口平地建高塔,不仅能镇村宅,还能构成文笔之峰,培植文风,以保证村里文运亨通。抟云塔始建于明隆庆元年,竣工于明万历2年(1574年)历经八年建成,至今已有436年。塔高40米,围长13.8米,塔身为正六面体,共分七级为砖结构。下三层塔身上开真窗,每层窗错位开设,一层东、南、西面为拱门。上四层塔身上设盲窗,从建筑力学角度讲,可防风穿塔身引起共振而对塔造成破坏,也是为防游人登塔外探险不安全。每层塔身之间设有棱牙作腰檐以示分层,塔身内中空,各层均可铺木板,上下层可通过木楼梯连通。第七层塔顶中间用雕琢过的石料拱形,边用瓦覆,六角翘起,翘角上悬有铁索铜铃,可随风荡摇发出叮噹声,塔顶中间用直径1米、厚30厘米的圆柱石与扁盘石叠起三层结顶,最顶上用石葫芦封顶,姿态优美。从建筑景观学的角度来看,建造该塔可弥补新叶村西北东面高、南面地势低的不足,让其与玉华山,道峰山一起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以起到平衡作用。塔的取名自《庄子·逍遥游》“扶摇直上九万里”的一句,名曰“抟云塔”。

为冀子孙后代奋发读书多取功名。新叶人的祖上受读书可荣身的儒家思想影响,早在宋代就在村南口建造“文运象征”的文昌阁。如今塔阁交辉相映,是新叶村的一大人文景观。现存的文昌阁是重建于清代,重修于民国的一座坐南朝北的二重檐歇山顶式的土木结构楼阁建筑。该建筑为仿“前朝后寝”式的阁、堂组合,前面阁楼面宽3间,进深3间,底层是典型的徽派建筑粉墙青瓦马头墙,大门是由4扇高约3米的堂门组合,大门两侧八字墙上方有砖挑棱牙盖瓦装饰性屋檐。门顶骑门梁与两侧牛腿所雕腾龙于戏剧人物栩栩如生,两层阁楼夹在二飞檐间,四周设有隔扇窗,并设有回廊可供读书人上楼,浏览景色、游憩、远眺、藏书之用。阁楼上正中供奉着“文昌帝”与“文曲星”的塑像,营造出“文曲星高照”、“文运昌盛”的文化氛围。二层飞檐翘角处栓木和小青瓦逐层凌空排起,翘角上端饰以鳌鱼,下方系有铜铃。顶盖屋脊两侧采用双龙对吻的装饰,寓意龙升图腾、独占鳌头。屋脊正中饰以神瓶一只,内插单天画戟、双天画戟3把以示镇妖避邪。阁楼后方的厅堂,用回字形天井相隔,又通过边上厢房相联。后厅堂正中挂有孔夫子画像,供读书人敬仰。几百年来叶氏后裔不负祖上所望,在这块文化发祥地上哺育出大批人才。从清朝的“进士”,到现在的“学士”、“硕士”、“博士”应有尽有。仅解放后村中就培育出大学生一百八十多人,有博士学位大学教授多人,其中从政从军的杰出族人有:中共十二大二中全会秘书、中央纪委教育室副书记、纪刊主编,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大副校长,海军某潜艇部队师副参谋长、上海南市区纪委常委,西安空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等等,当然也造就了为追求真理,寻求革命的共产党早期地方领导人。这一切都充分展示了新叶村的建筑与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古村落的兴隆昌盛与人才辈出。

参考文献

[1]、陈志华.重庆出版社《中国乡土建筑——新叶村》

[2]、张觉明.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名村风水》

历史文化的古建筑 篇2

当前,人们愈来愈重视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各地出现了一些蕴含历史文化的精品。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出现了很多“保护中破坏,建设中丢失”的现象,使古建保护工作不尽如人意。这里除了人们的认知水平、管理机制等因素外,也与古建设计、施工水平有关。

随着新型城镇化步伐引领,古建筑保护事业也在不断发展。但目前还有许多值得社会关注和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其中既有保护、传承问题,也有合理利用、优化创新问题。尤其是古建行业,机构力量分散,企业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管道不畅,缺乏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项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2014年工作重点”中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着力提升质量。”重点提到了传承文化的重要性。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古建是传承文化的核心。古建作为一种文化精神的载体,一个民族生活的历史记录,是人类文化灵魂的栖息地,人类文化信仰的庙宇,铭刻历史丰碑和文化灵魂的殿堂,是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社区的文化模式的反映,也是文化多样性的表征,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而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加以改善。

我们以前也作了很多的古建和仿古建项目,在今天来看,很有必要加以改进和提升,把我们的产品、产业和城市化发展融合起来,使之成为今后城市的亮点,而不是包袱。这次新一轮的城镇化建设可以使我们能够很好地融合进去,值得我们在思想上、方式上加以研究和探索。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传统建筑文化持续发展的文明古国,中国有多项世界一流的不同时代的古建筑,这些传统建筑文化是现代中国城乡建筑事业的根,也是中华民族的根。在当代中国城乡建设中,没有传统建筑文化的城市是没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建筑文化,首先要明确什么叫民族传统建筑文化,并搞清楚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首先,什么叫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简单来说它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建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体成就。传统民族建筑在中华大地上渊远流长,无处不在。距今七千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西安半坡遗址,无疑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建筑之一。就中华传统民族建筑的规模和影响,大型的有世界闻名的万里长城等伟大建筑工程,小的则有中国贵州苗家吊脚楼,侗家风雨桥和布依人家的石板房等等。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中华民族传统建筑的正确观念得以树立。在新旧世纪之交,开展对中华古建文化的理论研究,中华民族传统建筑的理论与实践活动,回到了正常的社会生态生活中。

其次,把民族传统建筑文化、传统技术、工艺和现代建筑科学、现代建筑材料、现代建筑工艺和现代国民社会生活要求结合起来,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民族传统建筑文化、技术与工艺的实际应用情况的回顾、总结与交流,对提升当代中国城乡建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促进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历史文化的古建筑 篇3

一、古建筑自身存在的缺陷

因为中国古建筑大都是土木结构,在时间的推移中自然损坏较为严重。由于建造年代久远,长期的日晒雨淋,致使梁架等木质老化、糟朽,屋顶瓦面缺损和渗漏,基础不牢,墙体开裂,砖石风化严重,排水不畅,古建筑因此崩塌变成危房。尤其是木结构的寺庙如光村玉皇庙,破坏较为严重。而砖石砌成的龙兴塔保存的就比较好。另一方面木结构的古建筑怕火。自然引发的火灾和人为失误造成的火灾在相当大程度上,都会使古建筑灭顶之灾。乡村的古建筑在防火上显然准备不足,一般离水资源比较远,在发生火灾时很难组织有效的灭火行动。

二、人为地大规模拆毁或破坏

中国古代的改朝换代;近代的各次战争尤其是日本的侵略对本地的历史遗产进行了疯狂的掠夺,为了掩盖他们的罪行又会大规模的焚毁;乡村百姓的偷拆,谁家建房造屋缺什么就在就近的古建筑上拿什么;不法分子的偷盗,偷盗给很多优秀古建筑带来毁灭性破坏,使它们仅存空壳:精美的花窗,数百公斤重的木门扇等古建筑构件都在偷盗的范围。吴岭庄财神庙,寿圣寺大殿,陈百万花园都属于此类情况。

三、保护不力是又一重要原因

很多的古建筑经历各种劫难保留下来了,但是没有得到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效保护,从来没有进行过修缮和管理。乡村中的普通百姓每天忙于生计,没有人关注过与他们共同存在了几百年的古建筑,更不用说是保护维修了。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有责任有义务保护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讨论后感觉我们要呼吁新绛县的文物保护单位,加强对乡村文物的保护和修缮。每位同学在自己所在的村庄进行宣传,增强村民们的文物保护意识,与不法分子坐斗争。希望乘着县政府大力修复完善古建筑的东风,新绛的古建筑能得到有力的保护。

拉萨古建筑文化所蕴含的藏族思想 篇4

一、拉萨著名的传统古建筑

1. 宫殿———布达拉宫。

“宫殿”, 藏语称“颇章”。拉萨较为著名的有布达拉宫、青瓦达孜宫等。历代赞普先后修建了许多宫殿, 政教合一制度建立后, 各喇嘛教的法王、宗教领袖们逐渐成为宫殿的实际拥有者, 如萨迦法王的宫殿是萨迦寺的平措颇章、卓玛颇章;布达拉宫是历代达赖喇嘛的东宫居所等等[1]。17世纪建成的布达拉宫是拉萨这座雪域之都乃至整个青藏高原的象征。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式建筑群, 是藏族古代建筑艺术成就的一座丰碑。布达拉宫基起于红山南坡, 下宽上窄, 气势宏大, 共分为宫堡、山下城堡、林卡三大部分。其中宫堡部分主要包括红宫、白宫、东欢乐广场等。宫殿的设计和建造依据了高原地区阳光照射的规律, 墙基下有四通八达的地道和通风口。各大厅和寝室的顶部都安有天窗, 便于采光。宫内的柱梁上有各式雕刻, 墙壁上的彩色壁画总面积超过2500平方米。宫内还收藏了拉萨特有的、在棉布绸缎上彩绘的唐卡及历代文物。在半山腰上, 有一个约1600平方米的平台, 名为“德央厦”, 此处就是历代达赖举行亲政大典等重大宗教、政治活动的场所。整个布达拉宫依山垒砌, 群楼重叠、气势磅礴, 是西藏政权、神权的无上权威。

2. 寺庙———大昭寺和小昭寺。

寺院建筑在藏族人民心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它既是拉萨古建筑的主体, 也是佛教文化的传播之地。寺庙一般都很庞大, 它对拉萨人民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吐蕃王朝历代赞普在寺院建筑上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 因而藏族古建筑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集中体现在这些寺庙建筑上。如大、小昭寺是拉萨较早的建筑之一, 也是拉萨著名的古代土木结构建筑, 至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这些寺庙建筑层楼叠阁, 蔚为壮观。它们既是宗教的活动场所, 又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据史籍记载, 松赞干布建成大、小昭寺和一百零八座神殿, 当时这些神殿和经堂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寺庙。779年拉萨第一座寺庙桑耶寺诞生, 它是由赤松德赞赞普下令修建的。此后10—13世纪, 托林寺、萨迦寺、哲蚌寺、色拉寺等大寺庙修建, 这与佛教在拉萨地区的盛行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寺庙集中了地区的主要财富, 是进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 一座寺庙, 往往类似于一所佛教大学。例如哲蚌寺下设三所显宗学院和一所密宗学院, 修习经论。除此之外, 寺庙还要进行书写、印刷、出版、佛像佛器制造工作, 其他的如文字、历算、医药、天文等也控制在寺庙手中, 寺庙几乎垄断了当时藏族社会的文化和社会事业。例如大昭寺经堂内藏有佛教经典书籍以及历史、医药、哲学、诗歌、历算等史籍上万部。此外拉萨寺庙占有庄园, 有其独立的经济来源, 一座寺庙等同于一个经济实体, 大部分耕地都归寺庙所有。这使得寺庙不仅具有行政职能, 还有权统治本寺的辖地。

3. 林卡———罗布林卡。

林卡是藏语, 可以译为园林。藏族人民喜爱自然风光, 每到盛夏之日, 藏族人民往往外出寻找一处葱郁之地, 搭起帐篷, 摆上各式美食, 歌舞欢庆。拉萨的贵族、官家、寺院等则大多拥有人工建造的林卡。在西藏众多的林卡中, 以罗布林卡最为著名。罗布林卡藏语译为“宝贝公园”, 是达赖喇嘛处理政事、消夏避暑以及达官贵人游乐休息的“夏宫”。罗布林卡以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旦米久颇章为主体, 园内树木茂盛、花卉种类繁多, 被誉为拉萨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人造园林。罗布林卡的建筑特点是高处筑台, 低处挖池, 任其自然。罗布林卡内树木茂盛, 湖心宫、龙王亭、金色林卡等独具藏式风格的建筑隐约若现, 幽曲动人, 具有一种拉萨园林所特有的朴实自然的情趣。

4. 陵墓———藏王墓。

藏王墓, 又叫吐蕃王陵, 位于山南穷结县, 是吐蕃王朝第29代赞普至第40代赞普、王子、大臣及后妃的墓葬群。墓群背靠丕惹山 (意为增长之山) , 前临雅砻河。其上层土墩为椭圆形, 墩顶极为平坦;下层为长方形土台, 周边不齐整。藏王墓明显墓堆共计九处, 其中紧靠雅砻河的大墓据说为松赞干布之墓。藏王墓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墓葬群之一。其墓的大门朝西南开, 面向释迦牟尼的故乡, 以表示对佛祖的虔诚和敬畏。1984年考古专家挖掘出赤松德赞碑, 碑面有云龙、飞天、日月等浮雕图案, 并雕刻有59行歌颂赤松德赞的古藏文。其雕刻手法具有明显的唐代风格, 造型简练生动, 因而藏王墓不仅反映了一千余年前拉萨的丧葬制度, 同时对吐蕃王朝的兴起、衰落, 吐蕃文化与唐文化交流的情况具有重要研究价值[1]23。

二、拉萨古建筑中所蕴含的藏族思想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古建筑大多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它们不仅吸收了汉族文化和建造艺术的精髓, 同时又保持了藏式建筑文化的地域特色, 推动了藏族建筑技术和艺术的发展。文成公主选地设计的大昭寺和小昭寺、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深藏壁画和唐卡等众多艺术品的萨迦寺等都与藏族传统文化、当地自然景观巧妙融合, 使得拉萨地区的藏族传统建筑活泼而富有特点。拉萨地区藏族古建筑所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是我国建筑历史上一份珍贵的遗产。

1. 深远的佛教文化。

藏传佛教始于7世纪, 是藏王松赞干布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后, 随着喇嘛教在拉萨不断发展、融合而形成的独特的政教合一式的藏传佛教。藏族人民信教, 本土所产生的最原始的宗教是苯教, 佛教传入以后, 曾为苯教所不容。随着宗教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吐蕃王朝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 佛教逐渐融合了苯教的一些教义和形式, 形成了独具藏族特色的佛教体系。藏传佛教以其完整的三藏教典、独具特色的寺院组织和活佛的转世制度驰名中外。它与汉传佛教一样同属大乘佛教, 主要流传于我国藏族人民居住的地区。藏传佛教既有丰富且系统的佛教理论与经典, 又有严谨深厚的实践修正, 在世界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 文成公主嫁入吐蕃王朝后, 大量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传入西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西藏许多地区开始修建寺院, 拉萨的大、小昭寺和布达拉宫也是在这个时候诞生的[2]。在拉萨地区, 佛教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具有决定性的地位。宫殿、寺院以及其他的建筑, 集中了拉萨人民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创造。因而寺院建筑也随着佛教的传播发展起来, 并迅速成为了拉萨古建筑的根本和主体。拉萨等城镇, 也是以佛教经堂或寺院为中心发展而来的。这些寺院建筑是一个拉萨社会文化的基础表现, 例如, 吐蕃时期建造的大昭寺, 其内部供奉着大量精美的佛像, 整个建筑的碉楼、雕梁和壁画无不具有藏式风格, 这也使得大昭寺被各教派尊为神圣寺院;布达拉宫在17世纪五世达赖喇嘛重建后, 逐渐演变成了历代达赖喇嘛的住息地及政教中心地。布达拉宫的设计既依照了青藏高原阳光照射的规律, 又将藏传佛教的教义、思想、戒律等渗入其建筑群外部及殿堂内部设计。

2. 传统的和谐思想。

拉萨古建筑不仅体现了藏传佛教的相关理念, 也体现了藏族人民爱好和平, 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一方面, 拉萨古建筑是按照喜马拉雅地区的整体自然特征建立起来的。拉萨多晴天、少降雨, 被誉为“日光城”, 阳光、泥土、沙石等基本建筑材料十分充裕, 这不仅体现了藏族建筑与其所处自然环境之间特殊的和谐关系, 也使得藏族人民在建筑实践中不断积累知识, 总结有效的建筑经验。另一方面, 为了适应特殊的自然环境, 拉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 虽时常会面临大自然的挑战, 仍努力做到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协调。青藏高原上的人们将其所特有的地域性、宗教性和藏族民俗逐步融入到建筑风格当中去, 形成了藏族朴素自然审美观以及独特和谐思想的建筑体系和形式。

本文在简要分析拉萨古建筑类型和标志性建筑的基础上, 结合拉萨古建筑所独有的特点, 对其所蕴含的藏族思想进行了粗浅的探讨。拉萨古建筑的艺术造诣很深, 不仅运用了统一、对比、韵律、和谐等等构图规律, 而且包含着深厚的藏传佛教思想。无论是7世纪大昭寺的砖墙, 8世纪的桑耶寺, 17世纪的布达拉宫, 还是18世纪的罗布林卡, 都是拉萨独特风格、独特古建筑文化和藏族思想的体现, 是中华民族建筑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

参考文献

[1]杨新涯.独特的西藏古建筑文化[J].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 2005 (1) .

历史文化的古建筑 篇5

很显然,中国古建筑文化中的木结构形式、雕梁画栋、城廓形式等已经很难适应今天城市建设的实际和发展需要。讲继承和保护好中国古建筑文化,重要的是使中国古建筑文化的思想精华在今天的城市建设中得以继承和发场光大,我想这是需要我们研究的重点。我们去了聊城市光月楼附近的一些古建筑群进行了调研,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很快,这种发展是建立在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基础上的,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面临着来自能源、资源和环境越来越大的巨大压力。如何使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继承和保护好中国古建筑文化,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对古建筑和历史建筑,对新建筑要有不同的要求和政策措施,来做好继承和保护工作。继承和保护好中国古建筑文化,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对古建筑和历史建筑,对新建筑要有不同的要求和政策措施,来做好继承和保护工作。

对遗存的古建筑、古街区、古村镇要切实加以保护,不可拆不可改不可动,要保护要修缮,而且要修旧如旧。不仅古建筑本身要修缮好,而且要保护好当地的历史文化氛围,使古建筑、古街区、古村镇继续放射出历史的灿烂光芒,使我们能够不忘中华民族历史和先人,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文化。

要进一步拓宽古村落保护资金的投入渠道。除了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外,还需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动员和鼓励企业家、社会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古村落保护。可以建立类似“古村落保护基金会”的组织,向社会、企业募集资金用于古村落的保护。也可以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办法,采用股份制的形式,加大古村落的保护开发力度。既可以吸引更多的保护开发资金,也可以让村民持有资源股,在体制上保护居民的经济利益,增强保护好当地旅游资源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还可以尝试将古村落、古建筑经营权与所有权分开的办法,以类似于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式,由农户自己出让经营权,或由村集体以屋基置换建新居的形式,获取古建筑的产权,再由集体出让经营权,由企业或个人来经营管理,以加快古村落的开发。一些下山脱贫、异地整体搬迁的村落也可以以村民民居产权归政府或集体的形式,用于整体出让、开发,或临时租给农户使用,而不必为了“调整土地资源”或为了置换土地使用批标等眼前利益,而以土地复垦的名义,强行拆除群众的旧房。另一方面,要重视散落在乡村民间古建筑的保护。对有保护价值而没有实力保护的,先维持原状,但不能随意拆除。对宗祠、牌楼、古戏台、名人故居等可采取专项性的保护措施。对古建筑相对集中的村落,可以采取连片保护的方法,有条件的村还可以采取建新区、保老区的办法,既可以保持古村落的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又有利于村民生活设施的改善。对一些拆了可惜,不拆又没钱保护,还影响村庄建设的古建筑,可采取“整体搬迁,异地迁建”的办法,将散落的古建筑集中到规划的地域,作为人文景观供游人观赏。但也要防止有的企业或个人借机高价向农村拆建历史久远的古建筑,避免出现与“古城”使山区一些名木古树惨遭噩运的同样情况。

在外出调查时,在早上寒冷的烈风下,我们的队员毫不畏惧,在冰上缓慢的前行时,我们的队员面带微笑,在调查行人时,热情的加以指导,有时路人不愿伸手拿笔,我们的队员就代他们选上他们的答案,我们步行对城中村细细观察,一路上相互协作,天是冷的,但心是暖的,使同学们深入社会、深入基层,在实践锻炼中学习宣传和贯彻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奉献服务中做贡献,进一步增强奉献社会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浅析文化记忆下的历史建筑保护 篇6

关键词:建筑保护 文化记忆 低碳城市

中图分类号:K8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2(a)-0052-01

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古代城市的杰出代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及科学价值。但城市发展多元化与紧迫性使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矛盾突出,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同生共存,相互协调,保护再利用历史建筑需要政府、专业人员与公众达成统一。

1 文化的记忆

文化必须借助于符号才能保留、加工和生产。文化记忆方式就是对文字与图像关系处理的民族差异[1]。

1.1 文化记忆

文化记忆以文化体系作为记忆的主体是超越个人的。因为记忆不只停留在语言跟文本中,通过这些载体,民族及文化才能持续下去。

城市总是处于不断更新中,代表着社会的前进,展现时代特色,保护的街区或建筑则像碎片洒落在城市一样,在不同的地域展现出不同风貌特色的街区或建筑,留给人们的是不同的记忆,这种记忆方式丰富了城市的空间环境,也会将城市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

1.2 城市记忆

城市文化的记忆除了形象的视觉感官,还有周围空间环境的想象感觉,从古代到现代,一步步的记录着历史的变迁、环境的演变。城市文化总是依托于建筑并最终超越建筑的,所以我们保护的不是孤立的笼子,可远观而不可触摸,而是感受历史所沉淀的记忆,同时使其发挥社会功能,给城市带来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实现低碳城市平衡发展。

2 建筑风貌传承与延续

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延续、保护的不仅仅是文物建筑,而是一个街区、城镇的文化传统、生态环境、原始风貌以及所在城市空间的良性循环。

2.1 建筑风貌

我国古建筑纵横五千年历史,各种不同的建筑孕育着不同的文化,每一栋历史风貌建筑,都是历史的一个缩影[2]。这已经超越了建筑物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每一栋历史风貌建筑或者街区的产生都有着他的时空背景。特定的时空决定了历史风貌建筑的不可复制性。也就是说,时空背景的不同,造就的建筑各不相同,同时也有了地域的文化气息,展现了民族宝贵的历史财富和文化遗产。

2.2 传承-延续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只有从每个城市的历史建筑、肌理文脉和非物质文化三方面综合考虑,才能实现城市的文化传承。“圈地”的行为造成了原有文化环境的遗失,这里筑的墙,没有携带此种珍贵的文化印记,而是真实地将历史遗迹从整个城市中隔绝出来,文化环境也就断裂了[3]。

经历了百年乃至更久的风雨沧桑,历史建筑有着无法比拟的历史底蕴,改造建筑的同时不仅带来新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也使得人们的回忆找到根,原有的历史文脉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宝,是凝固着城市居民对传统文化最朴质的记忆。

2.3 尊重历史

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宝贵的精神文明,是一个古城镇的烙印,代表的是一个地区的根基、底蕴、特色和生命力。对建筑和历史街区的社会历史价值的认识不够,保护意识也就跟不上,更谈不上合理有效的利用。因此,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浪费。

对于已经消失的历史文化,我们没有时间去痛心,保护好现有的是当务之急。在历史的长河中,对以往历史保持“温情和敬意”,应当是每一个人的基本信仰。毕竟懂得尊重历史和利用历史的民族才不会迷失方向。

2.4 低碳平衡

在低碳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把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城市发展相结合,把低碳城市理念运用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之中,将历史之韵、文化之魂、低碳之城相结合,促进历史、文化、生态的有机融合。

保护旧城用“一刀切”这样的方式来对待城市中旧建筑改造问题,会将城市原拥有的肌理与具有承接性的历史文化切断。从发展的方向看,应该在不影响街区整体风貌的影响下,有计划、有指导的、逐渐针对损坏严重无法维持的个别建筑,按照原来的小规模更新重建,实行老建筑的自我更新,形成老街区有机的良性循环,以实现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城市低碳平衡发展。

3 建筑—时代的印记

具有历史的建筑或街区,往往经历过无数次的改建、翻新或装修,无论从视觉上,还是感官层次上都会留下不同时代的印记。如何在保留建筑历史风貌的同时赋予建筑新的功能?如何把握现代元素嵌入的“度”?[4]

一般来说,一个城市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构成了这个城市的历史文脉,只有完整的保留那些标志着当时的文化、铭刻着历史印痕和具有特殊人文意义的建筑物,才会使这个城市的历史绵延不绝,永远焕发魅力。历史建筑与城市环境,离开了人的活动,就意味着丧失了许多最为重要的历史文化符号,这就如中国长城如果没有秦始皇开端和哭倒长城的孟姜女这样的传说,可能留给后人的只有那耸高的石头了。只有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新、旧的历史建筑和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的精神追求才能完美地统一起来。

4 结语

保护再利用历史文化名城的同时,传承文化与发展创新是不可停滞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全球化等趋势的不断发展,在世界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文化抄袭、相同的现象,一是推动了世界文化的融合,使各地的经济发、文化进有一定的交叉发展;另一是重叠的文化地域性和民族性,破坏了文化记忆的多样性。文化的本质就是传统,不同的民族、地区,其文化传统各不相同。今天,各地所特有的传统历史文化在人们的记忆中更显得弥足珍贵。

参考文献

[1]Jan Assmann.文化记忆[M].慕尼黑:C.H.Beck,2007.

[2]冯军.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的社会价值[J].中国房地产,2010(11):79.

[3]沈清,金胤秋,李升峰.从场景保护到文化传承-基于文化维度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观审视[C]//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7.

历史文化建筑环境的保护问题探索 篇7

1. 历史街区现状

1.1 历史街区所处的环境

历史街区, 承载了历史文化。历史文化名城, 不但拥有海量的、优秀的文化遗址、历史文物, 还必须要有历史街区。原因是历史街区是一个建筑群体, 它不是某一栋文化遗址, 它是历史名城起源、发展、兴旺、衰落等各个过程的直接见证。它反映了历史名城的特征和风采, 保存着名城的发展信息, 因为它是一个街区, 那肯定就有群居的人们, 他们在街区内, 从事着各种活动, 保证让自己生存下去。历史街区是活力城市的重要构成, 单一的历史遗址, 或是历史景点, 尽管也诉说着城市的过去, 但是它们没法和历史街区相提并论。因此, 完整的历史名城, 彰显特色的历史街区是必备的, 是关键的, 是不可或缺的。

1.2 历史街区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旧城翻新, 规模浩荡、速度惊人、形式简单, 因而, 海量的特色老街、人文景区、历史遗迹、历史文化建筑, 被直接“抹平”;些许文化价值颇高的小巷子、老房子都不见了踪影, 它们都被一些外形新颖光鲜的现代建筑所替代, 国内的城市外貌趋于统一, 西方国家已经摒弃的“方形”建筑, 逐渐走进我国的历史名城, 历史被割断, 文化被忽视。有些城市的人们, 在改造自家的旧房时, 在一大片传统建筑中, 盖起了两层或是三层的“方匣子”, 使得整体的容貌被破坏掉了, 原有的历史古迹不见了, 历史景观的形象也荡然无存了, 古建筑的优雅轮廓被破坏掉了;更有甚者, 城市为了增加旅游的客流量, 擅自拆除整改原有的历史古迹建筑群, 使得建筑全体的整体面貌被残忍地破坏掉, 原来的文化价值也就不存在了。

2. 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针对性措施

2.1 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外部结构不受破坏

在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外部形象不受损坏的同时, 尽量提高建筑内部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历史文化建筑的外部形象, 主要涉及到建筑物的外形、材质、颜色等等, 然而实际情况是在历史文化建筑中, 被国家定位文物实施特别保护的, 是建筑中极少的一部分, 剩余的大部分不属于文物, 只是为了“配合”文物, 形成历史街区的特色风貌。所以, 在保证外形统一的前提下, 为了提升建筑内部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 可以在建筑内部可以做适当调整。二十一世纪, 人们将更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 社会发展越快、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就越高, 人们就越是珍视历史文化。城市发展, 解决的是经济的发展, 同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要重视城市的外貌形象, 但是, 保持城市的文明风貌, 首先不能以放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以忽视历史文化、不以破坏城市的生态平衡为代价, 要不然的话, 所犯的错误是不可逆的, 是历史性的, 是后代不会原谅的。所以, 一定不要为了短期的、片面的经济利益, 去破坏历史文化建筑的结构、形象等“一次性”的珍贵资源。

2.2 力求可持续发展

何为可持续发展?联合国的定义是很经典的: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 又不会降低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城市的发展, 也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原因显而易见那就是历史文化遗址和自然环境一样, 都是“一次性”的, 是不可逆的, 是不会再生的, 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 这就要求我们, 珍视资源, 减少破坏, 时刻节约, 保护资源和环境。

2.3 文化建筑被破坏的形式

2.3.1 建设新项目造成的破坏

最近几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飞速发展, 建筑业改革的深度越来越大, 各地的房产开发、城市化改革急剧升温, 很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集中上马, 一些城市的政府, 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 把一些项目规划在历史遗址上, 一些地方官员, 急功近利, 把自己的工作业绩和旧城改造换新颜的进程相关联, 致使很多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遗址被残忍地破坏掉。尤其是最近几年, 这种破坏古建筑或是遗址的行为, 分外猖狂、影响极坏, 相关文物保护部门在干涉的过程中, 阻力很大, 堪称“顽疾”。目前这一破坏类型, 已经成为历史文化建筑遭受的最严重、数目最多的破坏类型。

2.3.2 开发旅游引发的破坏

最近几年, 政府大力提倡将历史文化和旅游相结合, 旅游导致的历史文化建筑破坏程度和数量都在连年上升。目前, 各地政府都以历史遗址、文化建筑作为引进外资搞好当地旅游、提升地方知名度的“棋子”。然而, 很多政府在利用这颗“棋子”时, 相关的保护措施没有做好, 致使很多的历史遗址、文化建筑遭受不同程度地破坏。

2.3.3 自然因素导致的破坏

外界气候环境, 对历史文化建筑的破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是客观存在, 人们无法避免的, 例如:雨水侵蚀、风化日晒、滑坡地震等等”。然而, 如果政府的保护措施到位, (例如:增加文物保护的资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养护, 及时修缮等等) , 那么历史文化建筑被自然破坏的程度和速度会大大降低, 这一问题的关键是, 各级政府对历史文化建筑不够重视, 保护观念浅淡, 一些地方政府, 保护文物古迹的专项资金太少, 或是只做城市建设的表面文章 (例如:修路) , 彰显自己的业绩, 不在乎做一些实质性的文章 (例如:修缮文物古迹等) , 这些官员更愿意将资金和精力放在城市开发建设上, 不愿意把资金和精力“浪费”在文物保护上, 一些文物部门也是眼睁睁地看着文物古迹消失殆尽而无能为力。

2.4 文化建筑和现代城市建筑之间的关系

城市也是文化的体现, 是社会发展的结晶, 每一个历史时代, 都会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 留下烙印, 城市中的历史文化建筑, 见证了这一城市在某个时代的发展过程, 从这一角度来讲, 把历史文化建筑保存完好, 就是把城市的记忆保存好, 让历史得以延续, 让历史文明得以发扬光大。保存好历史文化建筑, 是人类文明发展所必须的, 也是城市文明发展的见证。当前, 国内的城市化建设步伐很快, 城市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越来越多的人们涌入大城市, 同时, 也带动了城市郊区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已经开启, 它包括市政景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旧城改造等重要内容, 城市化进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 要有政府的大力支持, 健全的法律法规加以保障, 让社会全员参与进来, 实现历史文化古迹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3. 结束语

总之, 保护历史文化古迹, 要保留、养护、整治同时进行, 只保护, 不整治、不养护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这里提及的保护, 不单单是保护某个或是某一处历史古迹, 更重要的还要把现代建筑和历史古迹之间的关系协调到位, 还有就是保护好历史古迹所处的空间。不然的话, 只保护了历史古迹本身, 整体效果不佳, 也会失去原有的历史价值。

摘要:在本文中, 笔者首先从环境方面和存在问题方面阐述了历史街区现状, 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希望能够为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环境的相关理论及实践贡献力量。

关键词:历史,文化建筑,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宋培抗.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1.103-114.

[2]李其荣.城市规划与历史保护[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52-67.

[3]阮仪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5.43-60.

[4]武霞.保护历史文化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J].同济大学学报, 2016 (2) :32-34.

西方建筑文化对岭南建筑的影响 篇8

岭南建筑是岭南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与岭南常年高温、多雨湿润、夏季炎热且常伴有台风的独特气候相适应,同时也十分重视境内河流纵横的自然环境。因此,岭南传统建筑不仅在解决通风、隔热、防风、防雨、防潮等方面独具特色,而且还与岭南园林的结合相得益彰,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的流派。思想的开放势必带来文化的兼容,岭南建筑虽然深深地打上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烙印,传承了自古以来岭南人所特有的敏捷开朗、讲究实际的性格特征,但是开放、通融这种重要的文化机制,使它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西方建筑文化对岭南建筑的影响可谓渗透到岭南建筑发展的全过程中。无论技术还是艺术,也不论设计理念或是设计创新,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悄然改变着岭南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功能结构、立面造型等,而且对于建筑师的固有观念及岭南近现代建筑的影响更为显著和深远。

纵观岭南建筑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划分为4个阶段,即明清的书院、祠堂建筑时期,清末民初的西关大屋、竹筒屋和商业骑楼建筑时期,民国西方建筑正式传入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岭南新建筑时期。除明清的书院和祠堂建筑受西方建筑文化影响较少,颇为完整地保持了本土原汁原味、风格独具的地方特色外,其余3个阶段的岭南建筑均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只是强弱和深浅不同。

先以第二阶段的竹筒屋和骑楼建筑为例。竹筒屋是19世纪产生于广州的一种民居,是广州工商业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长、用地紧张特定时代的产物。因其门面窄、纵深长、形似竹筒而得名。早期竹筒屋一般为独家独户使用,由于进深常超过12 m,故户内的采光通风、排水交通等都主要依靠天井来解决;建筑从外表看似乎为单层,实则内部高达4 m~5 m,常设夹层和楼梯以增大使用面积;墙基以麻石砌筑,墙身多用青砖,是典型的墙承重体系,木构瓦顶更显示出中国传统建筑的本色。随着城市建设的开展和西方建筑技术的传入,特别是当混凝土的应用逐渐普及时,传统的竹筒屋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由原来的单层独户变成了多层分户式住宅;用坚实的混凝土材料代替了以砖木为主的承重结构,使房屋的总体高度增加了,因此2层,3层甚至4层的竹筒屋开始出现;梁与门窗过梁也已逐渐使用钢筋、水泥等新材料来建造。尽管竹筒屋依然采用联排式的总体布局,户内的功能平面也变化不大,但在建筑立面造型上,由于小阳台和平屋顶的出现,且在装饰风格上吸收了西洋建筑的手法,从观感上完全摆脱了旧的模式和印象,令人耳目一新。

岭南地区最富盛名的骑楼建筑,无论其原型是否为古希腊的“敞廊式商业建筑”,它都是西方建筑风格与岭南传统文化在不断碰撞交融中形成的。鸦片战争后,随着广州、厦门等沿海口岸的陆续开放,许多广东人从南洋归来后建商铺经商,外国商人也在广州十三行一带卖洋货,他们带来的不只是空前活跃的商贸活动,还带来了先进的西方建筑文化。当传统店铺的形式已不再适应日益扩大的商贸活动的需要时,一种新型的岭南商铺型建筑——骑楼建筑便诞生了。骑楼建筑与我国传统的前店后宅的经商方式稍有差异,为楼上住人、楼下经商的模式,骑楼部分跨人行道修建,在街道一侧相互连接形成步行长廊,从而将商住两用的建筑功能较完美地结合。这种长达几百乃至上千米的半封闭走廊,由于底层架空,不但可以减少当地梅雨天气带来的湿热气流,还可以增强楼上住宅的采光通风。因兼具遮阳、挡风、避雨的作用,为顾客和行人营造了一个舒适安宁的通道和购物环境。在建造工艺上,它借鉴了西方建筑中“洋楼”的形式和构造,对哥特式、南洋式、巴罗克装饰风格进行模仿和再创造。在南方沿海地区,骑楼建筑基本划分为闽、粤两派,闽派骑楼,立面上布满了精致的浮雕,而粤派骑楼以岭南风格为主,兼有满州和欧式风格。

第三阶段是西方建筑在岭南大地的正式登陆时期。随着钢材等现代建筑材料的逐步使用和近代建筑技术的进一步拓展,本土的建筑师也开始自发地将中西方建筑的形式与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进行处理。期间,岭南地区涌现出了大量的西式建筑。此后,在广州于1922年和1937年先后建成的大新公司和爱群大厦,分别标志着岭南地区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框架结构的高层建筑问世,一时间令无数岭南人奔走相告,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这一批代表着那个时代建筑成就的范例,不仅表明在西方建筑文化和技术的影响和推动下,岭南建筑发展出现了新的突破和质的飞跃,也为我国现代所进行的大规模建筑活动的繁荣与兴旺起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为第四阶段,是岭南建筑发展最为迅速和蓬勃的时期。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到世纪之交,西方建筑思潮一波又一波地猛烈冲击着国内建筑界,岭南沿海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更是首当其冲。曾几何时,西方建筑的形式与制度、风格与流派、样式与做法通过各种渠道浩浩荡荡地进入了本地建筑市场,当然不乏全新的设计理念和独具匠心的思维方式。面对这种五花八门、目不暇接的局面,岭南的建筑师们并没有方寸大乱,去一概接受或反对这些舶来品,而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做出回应,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西建筑文化此时进一步交融,也使岭南建筑渐入佳境,形成了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岭南派”建筑风格,并涌现出以莫伯治、佘南为代表的一大批岭南派设计大师。老牌的建筑大师用符合人们活动规律的自由平面、明快开朗的立面、清新洗练的形体与城市环境有机结合的园林绿化不拘一格、挥洒自如地玩味着建筑,令岭南建筑充满了诗情画意和文化底蕴,典范作品层出不穷。自我国加入WTO之后,岭南建筑加快了发展的脚步,尤其是广州,昂首挺胸地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在国际超强结构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和设备不断更新的情况下,在世界性高科技元素的不断推动下,一栋栋摩天大楼和超大型、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到广州新电视塔,从中信广场到珠江新城西塔,随时都能深刻感受到西方建筑文化和科学技术对岭南传统文化的冲击;从安德鲁到哈迪德,从矶崎新到国际设计联合体,也可欣喜地看到西方建筑师的

积极参与给岭南建筑的开拓创新注入了许多鲜活的元素和动感,也更具有国际性。

尽管开放和转型是岭南传统建筑与远隔重洋的西方建筑文化在规模空前的冲撞和交流后产生的必然结果,但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心痛地发现许多往日深藏于心的记忆、根植于脑海的画面和传统的经典正在逐步地淡化和消逝。两种异质建筑文化是否能真正融合,是否能排除实际存在的诸多客观困难,怎样有效地继承与创新、吸收与转化、探索与超越并非短期内可以实现的。也许只有在很好地驾驭西方先进的建筑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基础上,走上有中国特色与地方特色的建筑发展的新路,才能更完善地营造适应环境、注重文脉、多姿多彩的现代岭南建筑,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新时期的岭南建筑来一次更大地飞跃。

参考文献

[1]汤国华.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邓炳权.多姿多彩的岭南建筑[J].中国古建筑学会,2007(24):67-68.

[3]南方网新闻中心.广州骑楼中西合壁以传统审美观融入西方建筑文化[EB/OL].http://www.southcn.com/news/gdnews/nyda/1199.htm,2002-07-09.

历史文化的古建筑 篇9

一、古建筑复原定位

中国古建筑是指中国古代文明在现代西方文明融合前建造的古代建筑、在中国主导文化建筑和结构下产生的,施工方法及相关系统。与西方建筑文明相比,中国古代建筑的建筑材料多以木材为主,木材充分发挥了其优势,以四角的吊顶和翘翘的支架为标志。;与此同时,沿着400毫米和其他降水线连贯数千公里,在战国时代开始修建长城已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已经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国古代建筑除了小部分的石头建筑外,大部分的土、木、砖和瓦为主要建筑材料,这些材料具有易损坏的特点,尤其是结构的木质材料,易腐烂、易燃等缺陷。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的木结构构件具有7000年榫前,反映了中国木结构的历史悠久。

从建筑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古建筑除了保护功能和其他材料属性,还包括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的空间,因此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我们保护继承古代建筑,是因为它的基本象征意义是一种特殊文化,而且也可以通过古代建筑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有一定的认知。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也是由于各种建筑的空间组织起来的。由于社会的发展运作和人类的存在,形成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建筑几乎构成了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和生活空间。一些学者也普遍认为:“一般来说,在1940年代,研究古代建筑分为两类:一是古代建筑形式的分析和分类,二是研究古代建筑的社会组织、居民的行为和文化方面。这两种研究似乎偏重于分析古代建筑的社会功能和文化理念。我认为:通过看世界各地的古代建筑,可以很容易地把建筑空间、区域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社会实践分析出来,可以构建出相应的分析,形成逻辑思维方式。一般来说,这种行为和探查古代建筑关系是成正比的,行为越深入,古代建筑的细节也就被越详细的分析,为古建筑的修复提供一个平台。根据具体情况复原古建筑,在追求外观复原的情况下,要选择最典型的古建筑文化风格和整体的细节,和古代建筑的本体结合,用3 d建模方法使古建筑呈现出来的效果更丰富,更全面地展示给世界。

二、古建筑价值

古代建筑在历史上往往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同时,通常与多层重叠,多层次的历史信息相结合,能更好地反映出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因此建筑复原时也需要多层次的去考虑,对古建筑复原时要遵循历史和科学。因为古代建筑的特点通常是相对稳定的,并且经常可以及时维护,甚至可以代代相传。古建筑都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代,为了适应不同的生活,必须包含丰富的历史,在不同阶段的文化信息记录在不同阶段的沧桑。在这种虚拟复原中,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原始信息,而且还表示以后一代到以前的生活改进跟踪,以记录从更深的层次上的动态变化过程,在许多的复原过程中,不仅可以成为原始艺术内涵的深度挖掘过程,甚至成为一种失落的艺术是再生的过程。古代建筑,如果被全社会认可,这就说明古建筑本身就是一位杰出的艺术作品。但同时,由于这些古建筑经过多年的传播和自然力的破坏后的缺陷是许多艺术也很难避免的,对此,进行及时的复原陈列展示,往往成为补偿性的艺术再生过程。古建筑的室内装饰应该考虑整体的协调问题,如果修复建筑物的过程中没有相应的室内场景恢复,整个艺术价值也可能会大大减少,原有的艺术价值恢复的也会相对不足。

古建筑的历史价值,与其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样,构成了社会建筑文化的精髓和中枢组成部分。各种地理因素、风水环境、建筑材料、资本规模、工艺水平、审美情趣等方面将发挥在建筑物相应的效果,自然引起了在价值主体不同地区古建筑的差异。在评价古建筑价值的不同个体中,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的比重不同,因此结果往往相差很大。比如,广东的孙中山故居,历史价值远远高于其科学和艺术价值的古建筑”。这种情况带来的直接影响复是:需要围绕着当时的名人的成长环境,成长的历史背景为中心,来进行复原展示。。而对于嵩山河南少林寺古建筑,寺庙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的价值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上显示它不需要故意的恢复生活环境,然而,建筑需要的是实用性的永久性的追求,围绕古建筑和内容的许多社会和文化活动,这是不可避免的。而三大价值的划分,最终共同服务于古建筑的总体社会价值。

三、结语

古建筑改造复原与工程建设项目不同,它是古建筑修复的实施的实践活动。因此古建筑修复措施的合理性是非常重要的,在实施过程中要保护古代建筑的安全性和价值。目前,导致古建筑修复效果不如预期的原因主要有:调查不到位,凭经验工作不细致,改变原有的状态照猫画虎的建设实践,为了提高施工水平,而改变文化现状。如何才能做好呢?首先,前提需要从事文物修复工作者应该有一个强烈的文物保护观念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包括自觉承担一个强大的责任感和使命在传承古代文明方面。其次,搞好各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努力在科学设计和使用合理的基础上进行古建筑修复措施。最后一个是严谨和详细的现场施工管理,这样做有利于保护和展示古代建筑的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增加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作者单位:长春艺术设计学校)

摘要:古建筑是人类遗产的人文物质表现形式,是城市发展中被凝固的记忆,是展示城市形象的主要标志,代表着城市的美好形象。在当今蓬勃发展的文化旅游中,古建筑因其独特的价值而受到我们大家的关注和重视。强烈的文物保护意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古建筑的修复措施,严谨细致的施工管理、都是古建筑修复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保护历史古建筑是为了展示建筑美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关键词:历史层面,古建筑,定位,复原

参考文献

[1]孟国祥,喻德文.中国抗战损失与战后索赔始末[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6

[2]陈孟东.古建筑的管理与保护,2001:1

[3]马炳坚.关于中国古建筑学科发展的几点看法,1999:3

历史文化的古建筑 篇10

一元片区的历史沿革

“一元片”位于汉口老租界的核心区域、武汉市中心繁华地段, 为传统商业区重要组成部分, 紧邻汉口江滩, 北至三阳路, 南至江汉路, 西至解放大道, 东至沿江大道。城市格局基本延续旧租界时期格局, 道路较狭窄, 基本沿江或与长江垂直布置。经过百余年的风雨, 这里的大多数建筑都因年久失修而破损严重, 亟待维护改造。

2002年武汉市规划局就对一元片区进行了规划, 包括上海村片区、咸安坊、洞庭林片区、珞珈山片区、同兴里片区、海寿里片区和坤厚里片区, 目标是复兴汉口中心区。其中包括保护历史风景建筑单体及其附带环境设施, 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控制范围、协调范围和建筑更新范围。

2004年, 武汉市江岸区政协就一元片区优秀历史建筑做了摸底调查。江岸区“一元片”占地3.11平方公里, 老房屋7965栋, 建筑面积562万平方米, 其中省级以上保护单位4栋。现存优秀历史建筑232栋 (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 , 其中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建筑物35处, 为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最密集的地区, 堪称历史建筑博物馆。

2. 一元片区更新中存在的问题

2.1 一元片区的现状分析

汉口一元片区是汉口“租界”的核心区域, 是汉口的传统商业、贸易及居住区。它涵盖了汉口原“租界”风貌区, 集中了大量近现代优秀建筑, 拥有丰富的、独特的近代历史文化资源, 是代表武汉市近代文化, 展现光荣革命历史的区域。包括江汉路片、青岛路片、“八七”会址片、珞珈山历史街区等。

2.1.1 社区及人口现状调查

由于片区内的里分 (武汉方言:小范围的居住区域) 建筑大多年久失修, 十分破旧, 因此生活在这里的多为经济条件差的家庭, 下岗工人多, 老年人多是该街区内的居民特征。而居住面积小、房屋质量差、生活设施不完善 (如卫生间、厨房条件差) 、环境和公共绿地的缺失是片区内居民普遍遇到的问题。有些居民为了扩大居住面积, 违章搭建有损环境美观的建筑附属物。

对于老城区拆迁改造, 由于各住户的居住条件各不相同, 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 意见很难统一, 这也在客观上造成了该区保护的难度。

2.1.2 文化资源

汉口原“租界”区是中国目前集英、法、德、俄国等多国建筑遗址于一区的历史租界区, 同时汉口也是沿江城市中是开埠最早、设有外国领事馆和建立租界最多的城市。从清末名镇到“东方芝加哥”, 老汉口深刻的文化遗存, 积淀了丰富的文化景观, 风格各异的建筑也构成了城市独特的历史景观风貌, 而一元片区更是汉口重要的历史风貌区。

2.1.3 区位优势

因为临近中山大道和沿江大道两条老汉口主要的道路, 又离江汉路步行街很近, 生活交通极为方便。

2.2 更新中存在的问题

2.2.1 破坏性的建设

近代历史地段的调研不足及缺乏基础理论的探索和指导, 导致了实际建设中的失误与盲目。高密度的开发建设和城市环境的恶化, 严重地破坏了街区空间形态和风貌特色的延续, 在对近代历史地段内的建筑进行改造的过程中, 建筑使用功能的错位使地段的整体功能效益没有发挥出来, 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进而违背了保护性改造的初衷。

2.2.2 被动的静态保存

20世纪80年代以前, 近代历史地段尚未引起人们的关注。所谓的“近代历史地段保护”也只是一种无意识的、被动的“保留”, 准确的说应该是一种“无视”的态度。没有进一步的维护和开发, 遗留下来的建筑、街道、设施等只能忍受时间的侵蚀。

2.2.3 片面单一的保护

近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在文化遗产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进行的, 近代历史地段及建筑的保护规划只是作为一种限制性的规定, 或者说是一种控制性措施。这就导致规划保护以片面、单一的方式为主;以划定保护范围, 限制建筑高度、体量, 甚至建筑风格形式为主要内容, 近代历史地段保护规划作为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规划与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忽略了对近现代历史文化传统的维护和对城市格局特色、街巷空间和场所精神的发扬。

2.2.4 商业化的开发模式

在近代历史地段开发商业步行街, 单方面强调商业开发, 任由开发商对近代建筑进行由里到外的改造和粉刷, 造成了地段人居环境和城市肌理的破坏, 做活了一条街却毁了一片历史街区。更有城市以改善城市中心区环境、增加城市绿地为由, 大面积拆除旧城居住区, 大量居民搬迁, 取而代之的是大面积的草坪、城市广场、人工湖泊。

2.2.5 忽略了被保护的主体——原住民的感受和利益

许多生活在这里的老住户并不是没有钱搬入小区, 他选择留在这里是因为他喜欢这里的生活方式。喜欢一出门就看到自己多年的老街坊, 喜欢在自己的院子里种些花草蔬菜, 喜欢坐在自家门口守望这个小巷。而现代的居住模式缺少邻里间的交流, 同一单元的人也形同陌路, 这样的生活缺少了人情和人性的美好。因此即使改造中保留了无数的建筑立面和建筑材料甚至是空间组合方式, 但是没有居住在其中的人们, 那也无法保留住这座片区的“魂”。

通过改造传统民居激发城市中心区域老街片区的再生活力的城市触媒手法, 值得借鉴和参考。但也不可忽略这种迎合现代发展模式的更新对城市历史街区传统人文底蕴的破坏, 如何将历史街区保护和复兴与城市发展接轨的同时保留延续其文化脉络是当前也是未来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及改造长期面临的关键问题。

3. 寻找“以人为本”的保护方式

3.1 以人为本的含义

汉口一元片区具有很好的空间结构:尺度宜人, 给人亲切感;巷弄是很好的交往空间, 传统的邻里关系在这里面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以前的里分临近社区服务设施, 居民生活很方便, 生活气息浓厚。这种生活给老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 相比现代化的小区他们更加留恋里分的生活。可见这种生活形态具有很高的推崇性, 我们应该加以研究和保护。

生活在其中的人赋予历史街区以活力, 人的行为活动使整个空间形成内在的氛围。汉口一元片区的空间形态独有的韵味之处在于老市井生活的交流空间, 这种布置方式无形中已经使中间的巷道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交通空间, 更像是一种交流空间。公共空间为住户出入时的相遇创造了机会和条件, 有利于加强这里的人情味, 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和谐互利的关系。

3.2 保护方式的探讨

3.2.1 保护的主体:历史街区及参与其中的人和传统生活

政府必须从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中跳出来。官商联合改造旧城的做法极大地损害了居民的利益, 政府从中获取了高额的土地利润, 而开发商则又将土地成本转移到了居民身上。政府要平衡居民和开发商之间的利益, 使居民和开发商都在改造中获益。比如对于能够增加市民户外公共活动的商业行为要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对于切实解决市民服务设施的开发商给予各个方面的支持等, 政府要把改善里分周围的市政服务设施的条件和维护居民的切身利益作为同开发商谈条件的砝码。

以上主要针对现有的旧城改造和历史街区保护中政府暴露出来的弊端提出了一些建议, 通常情况下政府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站到了开发商那边, 极大地损害了广大市民的利益。

3.2.2 方法的探讨:

可持续性保护策略应遵循“循序渐进、有机更新、居民参与、动态保护”原则。过去太多的历史街区改造大拆大建, 造成城市永远的伤痛, 归根到底, 是受当时的历史条件、经济制约、思想观念、长官意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我们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

在这点上我们很赞同吴良镛的“有机更新”的理论。简单地说就是就现有里分质量的层次分级, 进行小规模改造。对于完全破败的里分, 在维持原来里分体系的前提下创造“类里分”形式。权属的改变给小规模改造提供了前提, 针对每一个里分的严格的城市设计则是改造的前提。具体到居民身上, 就是在建筑师的引导下满足他们改造就是很好的例子。虽然地区不同, 但是其方法还是有很大的借鉴性。

在改造的过程中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到改造中来, 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英国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曾探索了“社区建筑”理论, 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种方法体现在居民作为里分改造的投资和实施者参与到改造的全过程中去。他们参与的过程中, 设计师必定要考虑到不同人群和不同经济承受能力的居民利益, 最大程度上维护他们的利益。这种参与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主人翁意识的体现, 极大地提高了居民的归宿感, 以前浓烈的里分生活氛围也将从参与设计中得到重塑。

“建筑中的历史” 篇11

楠溪江在浙江省东南部,是瓯江下游北侧的最后一条支流。“澄碧浓蓝夹路回,崎岖迢递入岩隈”,山间水涯参差人家组成的一个个古村落,便因这山与水的守护,而奇迹般地保存了一种古老的文化景观——铺设着细巧图案的石子路,质朴而自然的蛮石墙,托出一条柔和弧线的瓦屋顶;池塘,石桥,路亭,溪水中的步,古街衢边的美人靠……

楠溪江最古老的村落苍坡村,历经一千余年的沧桑,竟仍保留着旧有村落规划的风格——文房四宝的建筑格局!古寨门、宋式古亭、明代民宅、望兄亭、仁济庙、水月堂……,一如旧观。

初建于宋代的芙蓉村,宋末抗击元兵,遭到全面焚毁,至正元年(一三四一年)重建后,至今,也依然保存着与六百多年前大体相同的聚落规划面貌

大致保存完好的,尚有这些血缘村落中的礼制建筑——宗祠。如廊下村朱氏有宗祠十八所,现存十所;芙蓉村陈氏有宗祠十八所,现存十二所。苍坡村的李氏大宗,塘湾村的郑氏大宗,豫章村的胡氏大宗,等等,大抵古貌犹存。据调查者考证,这些大宗祠多创建于明代,居然幸运地未遭毁坏。

有意思的是,在楠溪江村落里,极少有真正的佛寺和道观,大量的庙宇都是“淫祠”,即陆游在《野庙记》中所记述的:“瓯越间好事鬼,山椒水滨多淫祠。其庙貌有椎而毅、黝而硕者则曰将军,有温而厚、晰而少者则曰某郎。有媪而尊严者则曰姥,有容而艳者则曰姑。”总之,供奉的都是一些活在乡人传说中的神。百姓椎牛击豕,不辍牲酒之奠,虽官方屡禁屡毁,而不能止。这是原始自然崇拜的遗意,也反映了乡人讲求实用的一面——他们只是按照实际需要,功利地向这些掌管现实生活各个方面的杂神与半神“投资”。想到提倡事功、讲求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性命的永嘉学派,是同佛道两家关系绝少的,竟也是与这些乡土文化有着直接的关联?(叶适少小生活在楠溪岩头村,并就学于当地士绅刘愈)

保存至今的义塾、书院、读书楼、文昌阁、文峰塔、戏台、进士牌楼、状元街,和其他以教化为目的的建筑物,则显示了楠溪江流域的文风之盛,文运之隆。

依丽水湖而建的丽水街,是一条统一规划、一次建成的商业街——这是民国以后的事了。不过虽然是商业街,却依然未脱楠溪江文化中固有的人文精神——

丽水街的北端是献义门,长湖在这里宽不过十公尺,西岸就是一座茶馆,方方的、轻巧的美人靠映在水中。闲闲地啜茶吸烟漫话今古的老人们,身影也在水光中修忽荡漾。丽水街上虽然熙熙攘攘,但美

人靠外则是一片水色,秋芦夏荷,有看不尽的风光……

沧桑岁月,逝水如斯。往日幼渺,溶掉的,随水而去;凝固的,铸就这乡间的“音乐”。它是历史与现实的叠印,虽不甚分明,却是活生生的。

楠溪江流域,是地理区域,方言区域,也是一个有相当独立性的文化区域。楠溪江的下游,是今天的温州。它曾是西汉东瓯王的都城,以后,则是谢灵运、裴松之、王十朋、楼钥等人做过太守的永嘉,是产生了一批理学名家,并孕育出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的永嘉。群彦汪洋,岂不是江山之助?只是温州很早就开放了,能够显示其独立文化品格的乡土建筑多已无存。调查选取了距此不足百里的楠溪江中游——今天的永嘉县境;这里山环水绕地,正闭藏了古老文化的一脉遗存。

楠溪江流域的繁荣,始于北宋。据《宋会要辑稿·食货一六》,北宋熙宁十年,永嘉县税场的商税,已达两万五千三百九十一贯六文,远远高出全国各县平均商税的数额。叶适赠永嘉县北务监税官诗云:“何必随逐栏头奴,日招税钱三百万”,诗人之言未便引为实据,却也可见南宋的一般情景。

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的,是令人惊叹的文化高峰。自唐迄清,永嘉共有过六百零四位进士,宋代五百一十三位,其中南宋一代即四百六十四人。叶适之前,这里已有传播洛学与关学的周行已,创立事功学说的薛季宣;至叶适,更与朱、陆二派鼎足为三,创为独张一帜的永嘉学派。

为什么商业经济发达之后,没有形成文化贬值、物欲横流的局面,反而相应的,文化事业郁郁彬彬,不仅名贤辈出,儒豪接踵,且孕育出一个自创一格的学派?经济与文化,其发展,孰先孰后?孰因孰果?抑或互为因果?

从《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中,可以看到植根于乡村社会的一个古老、坚固、适合其内部生存与发展的文化传统,如《人文篇·耕读生活与山水情怀》中谈到,各个宗族都在家训、族规中明文规定,子弟务必要读书。

《珍川朱氏宗谱·族范盟辞》里说得很明白:“不学则夷乎物,学则可以立,故学不亦大乎,学者尽人事所以助乎天地,天设其伦,非学莫能敦。人有恒纪,非学莫能叙。贤者由学以明,不贤者废学以昏。大匠成室,林木盈前,程度去取而不乱者,由绳墨之素定。君子临事而不骇,制度而不扰者,非学安能定其心哉。是故学者君子之绳墨也。”对文化的这种深刻理解和热烈追求,给楠溪江深山幽谷里的村庄笼罩上一层浓浓的书卷气。

现在看到的家谱,已是后代(以清代为多)所修,但其中包含了历代积累下来的材料。读书的传统,自然也不是形成于一时一世。楠溪江古村落多是五代末季闽地仕宦人家避乱北迁所建,又以单姓血缘村落为多。它一方面有着很好的文化基础,一方面又有着较强的传承性。其生存与发展,便始终孕育在“郁郁乎文哉”的人文环境中。读书为求明理,读书为求做人。至于为士、为农、为商,不过是对生活方式的不同选择。陈亮在《与石天民书》中写道:“亮为士、为农、为商,皆踏地未稳”;“踏地未稳”是“为”的结果,又可见他对“为”的选择与转换可以很随意。然而不论“为”什么,退而耕读,仍是归宿。“永嘉四灵”之一的徐照有诗云:“自锄畦上草,不放手中书”,此用《汉书·儿宽传》中的“带经而锄”,却也未尝不是当日生活情境的实录。耕读习尚如此,经济的发展,本应成为文化事业兴旺发达的助力。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程度,尚不足以冲破与瓦解这一地域旧有的文化传统与秩序;在此限度之内,二者当可并进。此后数百年,经济的发展也始终未超过这个程度,相反的,相对于这一高峰,成为低谷。因此,经济对文化,始终没有形成负面的作用。靠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它可以长期保持自己的文化品格。

《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以数百幅照片、测绘图,并十二万字的研究报告,展示了这样一个有着独立文化品格的乡村小社会。从乡村建筑规范的严整有序,公益建筑的完备发达,以及从几种宗谱中所转引的宗族组织法中,可以清楚见出乡村社会组织的合理与严密。或者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完整的乡土文化活的标本。

与南北各地常见的内向院落式民居不同,楠溪江的乡土建筑是外向的,开敞的。房屋如此,院落也如此。型制多,形式灵活,且时出巧思,很少模式化,活泼泼地见出个性。这些特点,是地理环境所致,却也有人文因素在内——是否更有一种礼乐文明的文化气候?不是有一支古老的歌么:“天之牖民,如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携。携曰无益,牖民孔易。民之多辟,无自立辟。”(《诗·大雅·板》)按照王泗原先生的解释,诗意为天之牖民甚易,如与篪之和,璋和圭之润,取与携之便。牖民之方如此,民所取法多矣,无自立法也(见《古语文例释》)。也就是说,在乡村社会中,原有一种自然的经济的秩序,其组织制度、机构运用、办理事项、争讼公断、征工服役、地方保卫、公共娱乐、子弟教育等,均有一种合于当地实际的道德规范与社会规范。“国家”不去破坏这种“社会”的秩序,便是“治术”的最高境界,所谓“无为而政清”,所谓“弗治,任人民自然而治”。“大一统”的“国家”,并不强求一个个乡村小社会全部按照一个统一的模式生存与发展,至少这一地域的“建筑中的历史”表明了这一点。

走过了它的辉煌时代,明清以降,已不复“人物满东瓯”(陈亮:《南乡子·谢永嘉诸友相饯》)。楠溪江流域的古村落,似乎只是一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永远的桃花源。明代地理学家王士性在他的《广志绎》中记道:“台、温、处山海之民,猎山渔海,耕农自食,贾不出门,以视浙西,迥乎上国矣。”这稳定和谐的礼乐教化之乡,固民风质朴淳厚,俨然彬彬上国之风,却是由此见出它停滞不前的一面。只是,打破这种稳定,打破这种和谐,是否就是发展的必要条件?

进行如此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是需要艰苦的努力和支持这种努力的毅力与精神的。而这样的文化抢救工作,也同样需要物质力量的支持。据说继本书之后,又将有《新叶村乡土建筑研究》、《诸葛村的乡土建筑》陆续问世。并且,还有新的课题准备列入调查研究中。支持这一系列乡土建筑调查的物质力量,来自海峡彼岸的一个文化基金会。又闻知《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已名列台湾一九九三年十大畅销书榜首——是因为乡土建筑带了历史的厚重,还是因为历史在建筑中显见了鲜活的生命,而特别具有一种动人的魅力?但无论如何,在这过去的时代的最后纪录中,为人们留下了对往日的思索和对未来的关怀。

论建筑文化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篇12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 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笼统地说,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而建筑, 无论是从实体还是从其学术的概念来讲, 它都在证明着自己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品, 所以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类型的代表, 它沉淀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 是人类文明的一部“石头的史书”。

那么所谓建筑文化, 就是建筑的社会文明, 是建筑的格调和责任, 是一个社会总的生活模式、生活水平和生活情趣的写照。建筑活动这一人类共有的活动, 由于地域环境、人文因素、社会条件的影响, 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地方的民族特色的建筑文化。这种有着强烈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也深深的影响着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和建筑设计。

2 建筑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

中国的文化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原文化, 但来自北方和南方的少数民族文化也对其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多民族文化共同影响的大背景下, 千百年来炎黄子孙创造了辉煌的中华建筑文化, 如长江流域的江南水乡建筑文化, 珠江流域的岭南建筑文化, 四川地区的山地建筑文化, 广东、福建地区的客家建筑文化, 云贵高原及广西地区的干阑建筑文化等等, 在这些中华建筑文化中既饱含了中国各民族的智慧创造, 也体现了中国建筑文化中建筑与人和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的独特风格, 这也符合中国人古代所推崇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除受到提倡“与自然相融合, 天人合一”的道家哲学思想影响外, 还深受着以提倡“长幼尊卑, 人伦纲常”等级制度森严的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响。例如, 四合院是中国北方传统住宅的典型, 其左右对称、内外有别、尊卑有序的平面布局就是受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而设计形成的, 这样的建筑空间限制了居住者的行为, 也直接影响了居住习俗的形成:主人居于内院, 仆人居于前院, 正房为长辈起居处, 厢房为晚辈起居处, 这些都反映了儒家思想特有的文化观念。

3 建筑文化对西方传统建筑的影响

中西方传统的建筑可以说是形态迥异差别很大, 这种差别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文化的不同而产生的。西方文明的来源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古希腊文明, 一是中东的基督教文明。古希腊文明崇尚酒神文化, 酒神狄俄尼索斯象征着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 这种享乐与丰收、富饶联系在一起, 因而是明快、健康、乐观、积极的, 这与中国失意文人消极、遁世的及时行乐思想有着极大的不同。而基督教则给西方文明带来了宗教品格, 其特点是罪感文化与契约文化。认为人生来有原罪, 所以摩西与上帝订立了十戒, 遵守戒约可以上天堂。这种契约文化从外部调节人与社会的关系, 一定程度上对酒神文化的张扬进行了矫正。总之西方思想文化就如同希腊神话里的酒神和基督教教义一样, 更多的是石头般的真率、质朴、刚硬、雄壮。[1]这一点我从西方传统建筑多以石材为主的建筑材料选择上就能得到很好的印证 (如希腊帕提农神庙) 。

除此之外, 西方文明从爱琴海的古希腊到大航海时代的葡萄牙、西班牙以及大英帝国, 再到今天西方世界的代表美国其文明的发展都是与海洋密不可分的。那种向往自由、冒险、创新和不愿受约束的海洋文明也深深地影响着其建筑文化和建筑设计, 这些我们在西方古典园林的设计中就不难看出 (以法国古典园林为例) , 其设计往往追求开扩宽敞的大空间, 追求整齐对称, 强调轴线和几何图案的线条美, 突出人工的特点, 四周也并不设以明显的围墙, 即便有也不给人以封闭压抑的感觉。这些与受儒家和道家哲学思想的影响而强调“恭、谦、仁、礼、让”和“天人合一”的中国私家园林设计形成鲜明的对比, 前者大气豪放、自由宽敞, 后者恬静灵动与自然相融, 这些也再一次印证的了文化对建筑设计的深远影响。

4 建筑文化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进入20世纪以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 科学技术、经济要素以及人们的文化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全球经济、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 世界各地的建筑文化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国际式”文化取代地域性民族文化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地域性的传统建筑文化面临着很大的考验。例如, 我国除长城、故宫、江南私家园林、平遥古城等这些依然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建筑外, 北京民族文化馆、北京西客站、南京夫子庙、西安博物馆则是历史传统与现代气息的交融。而难以计数的高层建筑和众多住宅小区, 则完全是充满了现代文化气息模糊了地域民族界限的趋同式的建筑文化。现代建筑发展趋势表明,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全球文化大融合、城市地域特色消失等问题愈加突出。因此, 保护历史文化, 尊重地域性、民族性文化和强调城市文脉的设计理念是新时代建筑师更加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不能否认, 全球化对地域性和民族性文化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将来的人类建筑将不再会有地域与文化的特色, 只能拥有一个统一的地球建筑的标签, 这样的结果将是十分可怕的。

但我们也相信传统总是要发展的, 从过去的传统发展到现代的传统也是一个不断变革、不断增加、不断减少、不断积累、不断代谢的过程, 这个过程也一定会发展到未来, 所以传统也不是能够轻易甩掉的。另一方面, 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 某些传统经过岁月锤炼, 也是在不断的去粗留精的。随着时代不同, 有些传统文化也只能作为历史沉迹供人凭吊和欣赏。在传统建筑中这类现象很多, “精华”和“糟粕”之间会在一定条件下实现转化, 这个条件经常是突破传统局限, 并与现代科技和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构思上、造型上、艺术上进行突破, 反映出现代人的思想情感、使用要求和审美意识, 化腐朽为神奇, 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此外继承传统还有一个要点, 即充分认识传统的开放性。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应是开放而不是封闭的, 应以民族文化为基础, 通过吸收外来文化而得到滋润与丰富。[2]

因而, 当代的中国建筑文化应该是立足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点上, 吸收外来的文化精华, 结合现代中国社会生活需要所创造出来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文化。

5 结束语

如今的建筑学已不再是一个单独的学科, 它是集人类学、文化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多个学科于一身的综合学科, 如今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也不再是只需满足于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等简单的要求, 而是需要设计者们能够赋予其真正的内涵和灵魂, 这种内涵和灵魂离不开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所以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建筑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将为设计者们打开建筑设计的灵魂之门提供一把难得的金钥匙。

摘要:文章围绕建筑文化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建筑文化的概念, 阐述了建筑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和对西方传统建筑的影响, 总结了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为建筑师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如何设计出有文化内涵有灵魂体现的现代建筑提供参考和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建筑文化,中国传统建筑,西方传统建筑

参考文献

[1]黄浩.浅析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Z].中华建设建筑论坛, 2010.[1]黄浩.浅析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Z].中华建设建筑论坛, 2010.

[2]侯东亮.建筑人类学的思考-论建筑文化与传统建筑的关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2]侯东亮.建筑人类学的思考-论建筑文化与传统建筑的关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3]程宏, 王烨.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 2009 (10) .[3]程宏, 王烨.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 2009 (10) .

上一篇:公立医疗集团下一篇:预应力混凝土路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