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回族文化的历史贡献

2024-06-24

谈回族文化的历史贡献(精选7篇)

谈回族文化的历史贡献 篇1

暨南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北方草原文明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学院学系 : 文学院历史系

专业 : 历史学(内招)

课程名称 : 中国考古通论

学生姓名 : 谷鹏龙

学号 :

2013051164

北方草原文明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摘要】:回眸中华五千年文化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 博大的中华文化犹如浩淼的海洋, 是汇集万泉、海纳百川而形成的。她既蕴含了勤劳质朴的黄河文化, 也包含着机敏睿智的长江文化, 还容纳了豪放 坦荡的北方草原文化,这些文化之间既有共性, 又有其个性特征, 它们始终是在碰撞、融合再碰撞再融合的互动过程中发展的。每一种文化都 对中华文化的丰富、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自己卓越的贡献。草原文化也不例外,本文就草原文明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展开论述。

【关键词】:草原,文明,文化,贡献

草原文化是中国北方诸民族创造的古老的 采集文化、狩猎文化、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整合形态,是以中国北方草原的地理、气候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畜牧业经济为主要生存机理的文化模式,草原文化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人类文化中的璀璨瑰宝,我 国的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作为两类典型的不同文化类型之互动,是中国文化得以不断 发展壮大和充满生机的动力和源泉。在漫长的历 史发展过程中,两种文化互相撞击、相互补充、相 互融合、相互促进,最终铸就了中华民族永久不 衰的文明凝聚力。草原文化以北方民族充满活力 的刚劲气质和精神风貌,与中原稳健儒雅的文化 精神相融汇,使中国传统文化一次又一次地实现着变革和更新,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在当代中国,草原文化在与各种人类文化的更广泛、更深刻的交流和整合中,愈加突显出独特的文化价值 趋向,展示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的独特魅力和深远意义。

一,草原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政治 更新中的历史贡献

在中国历史上,不论是奴隶制王朝还是封建 制王朝,都必然经历草创———发展———兴盛——衰落的过程,旧的王朝盛极而衰,又无力扭转乾坤、重振朝纲,就只有靠新的力量实现王朝的新陈代谢。这种新的力量,一种是农民起义,推翻旧的王朝,然后或者是由造反的农民登基称帝(如 明朝的朱元璋皇帝),或者是由地主豪强武装乘势而起,夺取政权(如唐朝的李渊、李世民父子)。其间也不乏掌握实权的重臣大将发动宫廷政变,武装夺权等,如王莽篡汉、曹魏代汉、司马代魏、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隋取代北周、宋取代后周等,虽然往往披上“禅让”的面纱,却掩盖不了刀光剑影的血腥。这种新的力量的另外一 种,即是北方游牧民族挟草原大漠之雄风,问鼎中原。当中原王朝盛极而衰时,往往有来自北方 的游牧民族励精图治,发奋图强,发展壮大起来。一边是盛极而衰的泥足巨人;一边是迅速成长的 金刚力士,力量消长的结果往往是人数上处于绝 对劣势的草原民族却战胜了人数远远超过自己 的中原民族,以王朝更替的形式实行了社会政治 的革命。如商代夏、周代商,秦统一六国,北魏、辽、金统一北方,元代宋、清代明,皆是如此。它说 明了在中原王朝腐朽、衰落之际,新兴的草原民 族将其推翻,代表的是进步的力量,是推动中国 历史前进的。因此,不能以夷、夏之属来作为褒毁的标准,而应以谁代表腐朽、没落的势力,谁代表 新兴、前进的力量作为肯定或否定的依据。当然,草原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权一旦步入腐朽没落之 途,毫无疑问也是要被新的进步力量取代的。草原民族在历史上虽然曾经建立过一些地 方性的政权,如西夏国、渤海国、“五胡十六国”时 期的一些地域性国家等,但是主流是建立四海归 一的统一国家。出身西戎的秦始皇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华民族进入封建社会的第一次大统一。从大兴安岭走出来的拓跋鲜卑人统一了中国北方,结束了晋朝以后北方地区的分裂局面,为隋、唐二朝实现中华民族的第二次大统一奠定了基础。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创立的蒙古 帝国,至元朝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第三次大统一,将西藏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统治之下,并且奠定了今天中国版图的基础。满族人建立的清朝,在康 熙时期平定三藩之乱,平定噶尔丹之乱,收复台湾,抗击沙俄东侵,维护了祖国的大统一。清朝乾隆年间,原驻牧于伏尔河流域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不堪沙俄的欺凌掠夺,在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 毅然踏上了东归的征途,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难 困苦,万里迢迢,回归祖国,受到朝廷的嘉奖。17 世纪30年代以后,沙俄势力越过乌拉尔山向西伯 利亚地区扩张,原来居住在东西伯利亚地区的达 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和蒙古各部落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相继迁至呼 伦贝尔草原、大兴安岭和嫩河流域。此后,在抗击 沙俄入侵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战争中,“索伦八旗” 官兵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清朝名将海兰察(鄂温 克族人)多次受到朝廷的嘉奖。

二,成吉思汗的军事思想和实践,对中华及 世界军事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成吉思汗之前,草原民族不乏能征善战的 大将和武功显赫的统帅,如:匈奴的冒顿单于、鲜 卑的檀石槐、柯比能、力微、拓跋、拓跋焘等人,契丹的耶律阿保机、耶律大石等人,女真的完颜 阿骨打等人,均是光辉耀眼的军事巨星。成吉思汗则是草原民族军事艺术的集大成 者,他的思想与实践,将草原民族的军事思想与 军事艺术提升到空前的境界。有专家评论说,孙 子是中原军事文化最杰出的代表、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军事理论家,成吉思汗是草原军事文化最杰 出的代表,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军事实践家。他使 贫瘠的蒙古民族在40年时间里迅速发展壮大,建 立了席卷欧亚大陆的骑兵部队,成为当时世界上 最强大的民族,并且推进了中华民族的统一,促 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基本奠定了今天 亚洲、欧洲的政治版图,成为世界级的“千年风云 第一人”,成吉思汗对中华及世界军事文明的贡 献永载史册。

三,草原民族创建的北京城,是对城市文明作出的历史贡献

北京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悠久,形成城邑也 有很久远的历史。但是现代北京作为城市的基础,则是辽、金、元三朝,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奠定基础的。公元935年,辽太宗天显九年,辽国得到燕云十六州后,于公元936年升幽州为幽 州府,建号南京亦称作燕京。在辽代的五京中,以 南京(燕京)人口最为稠密,经济最为发达。城北有市,陆海百货山积,北国商都呈一时之盛。公元 1125年女真族建立的金国代辽而立,北京作为金 国的中都仍称燕京,继续成为北方最重要的政治 中心和经济中心城市。公元1215年,蒙古军攻占 京,复称燕京。公元1260年,忽必烈继位,公元 1264年复称燕京为中都。公元1270年迁都中都,两年后改称大都。忽必烈诏政改燕京路为中都路,府名大兴。在大兴府东北的旷野上,新建了规 模宏大的都城,即以中南海、北海为中心的今天 北京城的雏形。

(四)草原民族创造了适应北方草原自然地理 条件的畜牧业生产方式 北方草原地区冬季漫长严寒,春季多风沙,夏季短暂炎热,秋季气候无常,总体上气候干旱,不适于种植业。在漫长的历史年代,草原民族根 据北方草原的地理气候条件选择了畜牧业生产 方式,逐水草而居,四时游牧,在广袤的草原上放 牧马、牛、羊、骆驼等,并将草原牧业延续至今。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分析,以畜牧业、农 业划分先进、落后是不科学的。畜牧业、农业是适 应不同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各自都经历了从传 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现代的畜牧 业,可以利用生物工程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良畜 种,改良草场,决不能笼统地说它是落后的。在我 国的农业生产中,目前还大量存在着落后的手工 劳动,能笼统地说它是先进的吗?当前,我国的畜 牧业、农业都面临着将落后的生产方式向现代化 推进的历史任务,并不是以农业取代畜牧业,而 是相结合、互补,共同提高的问题。

五,草原民族对生态文明的贡献

北方草原民族信奉的萨满教是一种原始的宗教形式,主张“万物有灵论”,主要崇拜自然、天神和祖先,认为草原上的一草一木、飞禽走兽、流湖泊都有灵性和种性,不能轻易地扰动、射杀和破坏,否则将受到神灵的惩罚。世上万物都是天父、地母所生,不仅相互平等,而且亲上加亲。作为天父、地母之子的人类,应像孝顺自己父母 那样崇拜天宇、爱护大地、善待自然。原始宗教是 草原民族确立生态思想的信念基础,内在地规范 和约束着他们的后代,自觉地顺应自然规律行事。关注、保护生态是草原文化的灵魂,草原文化最根本的特点是善待自然、尊重规律;草原文化 最鲜明的特色是注重和谐、崇尚自由。正是草原 文化中包含的关注、保护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才使得草原文化虽绵延千年却历久弥新。当代工业文明所引发的生态危机严重威胁人类之际,在人类开始寻找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 相协调的出路中,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生态 文化———草原文化以其内在的生命张力,为拓展人类文明的发展路径提供了深刻的启迪和巨大的贡献。

六,草原文化对于当代中华文化的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草原文化的积极互动使中华文化始终处于 动态之中,肯定对文明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这种进程不仅存在于两种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最 初层面上,事实上,中原与草原的文化互动与融 合远非如此简单,文化融合的过程是极其复杂和 漫长的社会运行过程,两种文化得到补充和延续 是整个大文化交流的关键。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外向型的草原文化给予中原文化以极大压力,游牧族群的多次内迁,则导致文化兼容形式的不断 变化,游牧族群引发的周边社会动荡,同时也是 重建中国封建王朝的催化剂。北方草原诸多族群不断地流入中原,从人口 成分及文化因子上丰富了中原文化,在长期的文 化互动中逐渐融入中原文化,进而以中原文化群 体的身份与继之而来的其他民族抗衡,这是中国 古文化发展的一大特色。当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以儒家文化作为普世性价值原则的中原地区时,首 先面临的是体制的选择问题。只要游牧民族认同 中原文化,他们都把统一当成自己的使命,因此 在这里占主导地位的中原文化的精神就是主张 一统的儒家文化。在五胡十六国前后的135年间,匈奴、羯、氐、羌、鲜卑等游牧族群在中原先后建 立了16个政权,不仅为北魏统一中原奠定了社会 基础,也为隋、唐两代王朝强盛局面作出了贡献。历经千百年的草原与内地的文化交融,造就 了不同文化因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沉淀,为中 华文明供给了多元文化养分。草原文化使中国文 化具备了强劲的文化整合力,为中国文化提供了 源泉。中原文化因农耕社会特有的固定性,其文 化积淀,是一种社会优势,游牧族群源源不断地 进入中原,将其文化因子留存于中原地区,随着 时间的流逝,游牧族群被中原文化所同化,或被 驱逐出中原区域,但他们留下的文化影响成为中 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化为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草原文化正是以主动的文化传播者身份与内 地文化进行互动,积极作用于内地文化,在加快 中华文明的结构历程的同时,完成了其自身的文 化转型,从而也确立了自身在中华文化体系中不 可替代的历史地位。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国草 原文化是在欧亚大陆草原版图中形成的独具特 色的文化形态之一,是以蒙古高原为轴心的中国 北方历代的民族,在社会发展中与其他文化互动 的结晶,是以蒙古族为集大成的草原游牧文化的衍生形式,深入系统地发掘和研究草原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自身发展需求,对世界文化发展也 同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 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通过长期的冲突和互 动,相互融合、渗透,实现了不同时期的共同发展 与进步,在当代又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融入到市场经济、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历史进程中,任何人都无法改变这种趋势。草原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铸就了草原文化的生态魂,是人类应对抗击全球生态危机的精神支柱,为人类社会维 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精神食粮和不竭动力。中国北方草原各民族在各个不同时代对中华文明的 非凡贡献已成为不争的史实,是任何势力和人群都否定不了的。草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如日中天、光芒四射,在“各 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人类和谐文明进步的大潮之中,彰显其勃勃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1潘照东,《草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

2方修琦,“从农业气候条件看我国北方原始农业的衰落与 农牧交错带的形成” 中国环境资源网 赵芳志,“草原文化” 上海远东出版社 4张之恒,《中国考古通论》 5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谈回族文化的历史贡献 篇2

朱舜水对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贡献, 主要在于促进了日本传统儒学发生根本转变, 自德川光国受其影响, 著出《大日本史》之后, 日本朱子学派逐渐产生, 形成了以“尊王一统”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为明治维新提供了思想源头, 促进了日本逐渐打破闭关锁国所造成的思想禁锢, 最终促进了明治维新的产生和日本近代化。以至于梁启超认为朱舜水的思想没有在中国流传开来是中国的不幸, 而是日本的大幸[2]75。鉴于明朝灭亡的历史教训, 朱舜水首先在哲学思想上批判程朱理学空谈理性、伦常, 提出知行合一, 发展了中国传统思想中格物致知的朴素思想, 强调实践论———即在实践中践履圣贤之学, 在宗教上致力于破除日本平安以来佛教盛行的社会风气, 促进了日本儒学从佛学中摆脱出来获得了独立地位, 打破了宗教迷信对日本发展的桎梏;在政治上大同思想认为中日之间同文同种, 只有制度的分野, 若践行王道政治势必强大, 为明治维新时期尊王派的兴起提供理论渊源;在教育上, 坚持教育兴邦, 认为教育为一国根本要务, 这一思想促进日本形成了重视教育的历史传统, 不仅促进了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走向强大, 还为日本迅速从废墟中走出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3]21。具体来说, 朱舜水对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贡献主要表现在对主气派、水户学和古学的影响。

一、对主气派的影响

朱舜水对日本儒学影响巨大, 将源自中国的程朱理学逐渐改变成经世致用的日本朱子学。日本朱子学分为安东省庵为代表的主气派和山崎闇斋为代表的主理派———崎门学派, 后者以朱熹正宗自居, 试图把儒教神道和佛教杂糅为一体, 来整合日本主流思想[4]16。

安东省庵为朱舜水亲传弟子, 在朱舜水东来之前已是著名儒生, 其受朱舜水亲炙长达二十余年之久, 充分继承和发展了朱舜水经世致用的理气合一的思想, 通过知行合一和开启民智, 使作为中国朱子学分支的日本朱子学真正脱离中国朱子学, 而成为风姿迥异的日本朱子学, 由于主气派为安东省庵所开创, 在安东省庵辞世之后, 其所开创学派和思想被尊称为省庵学。除此之外, 主气派的另一员干将木下贞干, 也在朱舜水的影响下发展出木下学, 侧重因材施教, 培养出一大批经世致用的贤才, 其中以江户时代思想巨匠新井白石为代表[5]33。然而, 就促进日本朱子学脱离中国程朱理学, 而成为独立的经世致用的日本新儒学, 其功还在于关西巨儒———安东省庵, 省庵学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日本朱子学摆脱了程朱理学褊狭的门户之见, 促进了日本自由学风的发展, 为明治维新的出现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来源, 尤其在中国朱子学中, 最著名的朱陆之别, 由于省庵学的影响不再如中国发展到登峰造极, 以至于出现互相诋毁之势, 同时还促进了日本理气合一学说的出现, 使经世致用成为日本儒学的不移之训, 在明治维新之后西传中国, 成为康有为假托孔子改制的思想来源之一[6]47。尤为重要的是, 安东省庵深受朱舜水庠序之教乃国之根本思想的影响, 注重开蒙教育, 安东省庵也正是通过朱舜水细致、严格的开蒙才形成独具特色的省庵学。

二、对水户学的影响

水户学源自水户藩第二代藩主德川光国在其编撰的《大日本史》, 提出尊王一统的思想之后渐次成型, 水户学以尊王一统为核心, 主张构建大义名分为框架的封建社会伦理体系, 其深受朱舜水的思想和实践的影响。在朱舜水留寓日本的22年间, 在水户藩度过的时日有17年之久, 朱舜水在日本居住时期不改唐服, 始终服明朝衣冠, 怀鲁王敕书, 日夜不忘恢复明朝之志, 直至其临终遗言, 仍以不能亲眼看到明室恢复为憾, 而死不瞑目, 要求墓碑书故明人朱之瑜墓, 对水户学核心的形成奠定基石[7]53。此外, 自朱舜水初抵达江户, 德川光国即执弟子礼迎之, 并在水户藩大力推行朱舜水思想, 甚至以其为治理水户藩的施政纲领。而《大日本史》的最终能够得以成型, 还在于德川光国延请朱舜水为顾问, 裁定该书原则和大纲所然。水户学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其一, 强调君为国本, 以名分信义为立学之本。一方面, 受朱舜水人品和学术思想的影响强调大义名分的纲领地位;另一方面, 由于日本天皇世系有着区别于世界其他各国的完整性, 为皇国万世一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此外, 还由于日本战国时代大名、守护相互攻伐之苦, 多种因素结合在一起, 再加上朱舜水的思想影响, 形成了国本主义为核心的水户学。

其二, 六礼并重。其评鉴大儒的标准不仅深受朱舜水思想影响, 以经世致用为标准, 同时受战国余风影响, 主张六礼并重, 除礼、乐、书、数精通之外, 射、御二礼也极为重视, 孔庙和武圣庙并称而圣[8]13。

其三, 经世致用, 与时俱进。水户学与山崎闇斋的崎门学派的最大区别, 在于不尚空谈, 主张经世致用, 而且不语怪力乱神, 破除由于对战国时代战乱恐慌而形成的宗教迷信, 并且开眼看世界, 勇于吸收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兰学, 即荷兰学说。在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之下, 唯一可以开放的国家为中国和荷兰。

可以说, 朱舜水是水户学的开山鼻祖, 甚至可以说水户学实际上是舜水学。正是通过德川光国和安积觉等弟子和再传弟子的努力, 尊王一统的思想逐渐从庙堂传到民间, 进而成为维新思潮的地下暗涌, 在黑船来袭事件之后, 迅速演化成波澜壮阔的明治维新运动[9]19。

三、对古学派的影响

古学派是新日本儒学的一个流派, 该学派形成于江户学派, 可以说与日本朱子学相比其形成的时间很晚, 同时其思想的来源也呈现出复杂性和开放性的态度。其开山祖师伊藤仁斋的思想同时包含王阳明和朱熹的思想, 不仅在日本朱子学和日本阳明学之间, 王阳明和朱熹大相径庭, 就是在其思想的来源地中国来说, 这两种学说的矛盾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但古学派兼容并包, 在吸收二者思想精华的基础之上,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说, 对程朱理学进行批判性继承, 并提倡古文———即明八股文之前的文体和解释方法[10]59。

古学派的形成, 也深受朱舜水提倡古学, 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其学派的学术本旨就在于推崇朱舜水力倡古学, 质朴实用的古文, 并且针对朱熹虚无缥缈的理, 古学派大力推崇朱舜水的气胜于理的理论, 大力推行经世致用, 反对空谈玄学, 并对将武士道视死如归的精神转向守道如一的守序精神奠定基础, 这种在守序精神基础上形成的守法精神甚至成为了日本民族的重要特质。

参考文献

[1]李春光.论朱舜水对中日文化交流的贡献[J].社会科学辑刊, 1987 (4) .

[2]林敏洁.论朱舜水对日本社会及文化的影响[J].中国典籍与文化, 2010 (4) .

[3]南炳文.明末流亡日本二遗民朱舜水、戴笠生平考二则[J].东北师大学报, 2008 (2) .

[4]南炳文.朱舜水的实功实用思想及对待程朱陆王的态度[J].南开学报, 2008 (3) .

[5]高文汉.朱舜水的思想及其对日本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 (2) .

[6]韩东育.日本近世学界对中国经典结构的改变[J].社会科学战线, 2010 (11) .

[7]徐兴庆.日本的朱舜水研究史[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9 (4) .

[8]覃启勋.朱舜水与日本水户学关系之考辨[J].湖北大学学报, 2009 (6) .

[9]林和生.近世向日本传播儒学的第一人:朱舜水[J].山西师大学报, 2010 (1) .

谈回族文化的历史贡献 篇3

【关键词】回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渊源

宁夏泾源县主要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泾源回族“踏脚”、泾源回族“赶牛”、 泾源回族方棋等都已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受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影响,西方文化、流行文化、汉族文化正严重冲击着广大少数民族地区,而宁夏南部山区长期传承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土俗、弱势,正处于濒临消亡的境地,因此有效地保护这些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变得十分紧迫。

一、泾源“踏脚”的历史渊源

“踏脚”是流传在泾源香水镇园子村回族群众中的一种民间竞技活动,唐朝时期传入我国。唐“安史之乱”期间,唐肃宗曾向波斯借兵帮助其平定叛乱,士兵闲暇时常在军营中表演的一种以腿和脚部动作来自娱自乐,强身健体,训练攻击敌人的竞技性很强的腿脚功夫。因其军营门前大多扎有花门,故称之为“花门踏脚”。叛乱平定后这只军队便留居长安,从此,“踏脚”便传入我国。宋元时期,踏脚在陕西回回中广为流传。清同治元年(1862),一场声势浩大的回民起义相继从陕西、甘肃等地发起。十年反清斗争,起义军在宁夏金积堡掺遭失败。同治十年(1871)左宗棠派将陕甘起义失败的9480余名回族群众强行安插于此泾源。自此这方土地换了主人,成为一个回族聚居区。“踏脚”也随之传承下来。

泾源县回族民间“踏脚”,不同程度地积淀着本民族的心理态势、审美情趣、风俗习惯,它对本民族的形成、迁徙、居住环境、劳动生产、经济基础、社会结构等各方面都有所反映。特殊的动态标志,表现着自己民族的一种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素质、民族意识,表现着一个民族自强不息、不甘屈辱的强劲。这种强劲正是回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或区域的文化特征。这些特殊的标志表现了回族男子们的阳刚之美。“踏脚” 它凝聚着很强的民族性,体现着回族人民勇敢顽强、憨厚爽朗的民族性格。它蕴藏着原始古朴舞蹈艺术的特殊魅力,已成为泾源回族祖辈相传,具有顽强生命力和广泛的群众性的一种自娱性很强的民间竞技活动。

二、泾源回族“赶牛”的历史渊源

回族“赶牛”是流传在泾源县泾河源镇底沟村回族群众中的一种民间游艺活动。 据老年人讲,这里山大沟深,祖辈们靠放牛为生,在山里放牛,为了摆脱长年累月的单调生活,放牛娃在山里就创造了这种游艺活动。

泾源回族“赶牛”从整体来看,它与古老的曲棍球有相同之处,从史料中我们看到:曲棍球(Hockey)一词起源于法语,意思是牧羊人的棍杖,相传古希腊人和波斯人也玩这种游戏。19世纪末,曲棍球运动传到英国,后来迅速在英联邦各地迅速发展起来,这就是为什么巴基斯坦、印度、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国家实力最强的原因。1928年的阿姆斯特丹奥运会,确定男子曲棍球为永久性奥运会项目,女子曲棍球则是在莫斯科奥运会上才出现的。从以上史料来看,泾源回族“赶牛”,也就是一种古老的曲棍球。中国回族是由波斯人、阿拉伯人从唐朝传入我国。泾源回族是同治十年(1871)左宗棠派将陕甘起义失败的9480余名回族群众强行安插于此泾源。自此这方土地换了主人,成为一个回族聚居区。“赶牛”这项游艺活动也随之传承下来。

泾源回族对“赶牛”运动情有独钟,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这一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内容健康、活泼,游戏规则简单易学,不受场地限制,就地取材,便于开展,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开发智力,集竞技性、游艺性、娱乐性于一体,因此深受回族群众的喜爱。

三、泾源回族方棋的历史渊源

方棋,宁夏民间俗称“下方”。即用围棋子二人对枰,在我国世代流传于回族群众中的一种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目前,我国的陕西、甘肃、青海,凡回族聚居的地方“下方”颇为活跃,人们常在茶余饭后聚在一起对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的泾源县更为多见。

泾源回族方棋历尽百年之久,是泾源回族体育中的瑰宝,深受回族群众喜爱。方棋最早盛行于西北地区的广大农村中,特别是在回族群众中广为流行。至今流传的一首宁夏民间“花儿”还唱道:“漫上首花儿下盘方,解一解阿哥的心慌……”

方棋是一种培养智力的回族体育娱乐活动项目,每当劳动休息期间或茶余饭后,回族群众便会三三两两蹲在一起下方棋。方棋方便有趣,没有专门的棋盘和棋子,也不需要裁判。只要找一个平坦干净的地方蹲下就能下方棋,用石子或树枝在地面上画上线就成了棋盘。泾源方棋与流行于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和宁夏其它地方的方棋相比,泾源回族方棋在棋盘的线条数目上却略有不同,虽然只是微小的区别,却大大透着玄机。流行与其它地方的方棋棋盘都是由“横七竖八”共15条线交叉线构成,15条线在棋盘上形成56个交叉点,对弈双方各执棋子28枚,子数均等;而泾源回族方棋的棋盘则是由七横七纵交叉构成,棋盘上共有49个交叉点。从形状上看,泾源回族方棋的棋盘长宽相等,与方棋的“方”字更为吻合;另外,在下泾源回族方棋时,由于棋盘上的交叉点为奇数,双方所执棋子数目也将相差一枚,先落子者无形中将占据不少优势,在双方棋力均等的情况下,先行的优势可影响到最终的胜负,因此在实战中,泾源回族方棋的对抗性更为激烈;实际上,棋艺较高的一方往往会高姿态地请对手先行——这也透着泾源回族人一种豪爽的性格。

1986年宁夏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上,将方棋列入了正式比赛项目。到现在为止,已经举行了7届(1986年第一届至2007年9月第七届)宁夏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方棋始终是正式比赛项目,而且宁南山区的方棋选手显示出了雄厚的实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09年5月举办的宁夏全区首届智力运动会上,特别把方棋列入比赛项目。在项目的发源地固原市,来自全区的50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参考文献:

[1]牟延林,谭宏,刘壮.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1.

[2]丁明俊.回族学研究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3]泾源县志[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

回族镇一中园文化建设 篇4

实 施 方 案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结合省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关精神,按照教育局、中心校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安排部署,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创建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教育内涵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立足学校实际,遵循教育规律,美化校园环境,创建特色校园文化,打造市县名优品牌学校,构建和谐教育环境。

(三)创新和丰富校园精神文化,完善校园制度文化,提升校园物质环境文化品位,拓展校园文化活动领域,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

二、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完整梳理学校的发展历史,全面总结自己的办学历程,重新理清自己的发展思路,提出符合国家育人要求、契合学生未来发展需要、适合学校特点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

——建立以人为本,特别是以学生为本、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学校管理制度;

——加强学校硬件达标建设,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设施,使学校每一角落的物质建设都映射着学校的精神文化;

——通过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和长期坚持,把学校建设成为文化底蕴深厚、管理理念先进、育人环境优美、师生行为文明、办学特色鲜明、教育质量不菲的规范学校。

具体目标:

——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育人理念,形成学校的思想文化; ——培育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

——全员参与,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学校的行为、活动文化; ——创设良好的自然环境,形成学校特有的物质文化; ——修订、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形成学校的制度文化。

三、具体方案:

校园绿化方案(后勤处负责)校园美化方案(后勤处负责)校园净化方案(政教处负责)学风建设方案(政教处负责)教风建设方案(教务处负责)制度完善及建设方案(副校长负责)档案建设方案(办公室负责)各类活动计划安排(办公室负责)

四、校园文化建设内容

(一)大力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1、科学做好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结合校园及周边人文,编写符合学校实际的便于学校科学发展的纲领,提炼出生动活泼、特色鲜明的学校精神。

2、紧密结合时代精神,挖掘、提炼学校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底蕴,精心构建、确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校训、教风、学风和校风。

3、切实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加强师德教育,建设极富爱心、高度责任感、敬业爱岗、为人师表的优良教风;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育勤奋好学、文明上进和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学风;通过学风、教风的培育,形成良好的校风,铸就校园精神文化。

(二)大力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规范、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与科学发展观、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不相适应的及时修改,形成与学校办学理念、精神文化相互统一,相互协调,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又具有高度执行力的制度文化体系。

(三)大力加强校园物质环境文化建设

1、高标准、高起点进行校园物质文化的整体规划。将提炼总结的学校精神文化理念通过物质环境文化彰显出来,增设校园文明事迹栏、作品成果展示栏、教学与研究宣传栏、团队宣传栏、身心健康宣传栏,及时更新阅报栏、光荣榜、思想政治宣传栏、校务公开栏等。使学校物质环境文化建设与学校精神理念文化建设融为一体。

2、优化校园环境文化。将学校抽象的核心精神与理念转化为具体化、个性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视觉形象,通过展现学校的良好形象,激发师生的活力,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在完成校园净化、硬化、绿化、美化、亮化的基础上,对校区进行功能规划,确定文化建设主题,营造文化氛围。创建走廊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会议室文化、宿舍文化、餐厅文化、道路文化、学校景观文化等。

3、完善学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图书室、阅览室建设,让图书室、阅览室、计算机教室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成为学生吸取文化食粮的重要场所。建设校史陈列室、荣誉室、团队活动室、校园网,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报刊、宣传栏、阅报栏等校园文化载体,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大力加强学校活动文化建设

1、开展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倡导学生每年读3至5本名著和名人传记,让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2、积极开展“六个一”活动:让学生学会一门艺术技能,擅长一项体育活动,获得一次登台表演的机会,留下一件值得回忆的作品,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一项社区公益活动。“六个一”活动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将评价结果记入学生档案。开展“先进文化进校园”活动,抓好“红色歌曲进校园”、“爱国主义歌曲进校园”等传统优秀文化进校园工作。

3、充分利用节日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及教师节等重大节庆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国耻纪念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以及入学、毕业、入团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性情,增强能力,提高素质,提升校园文化水准。

4、坚持不懈地开展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集中活动与经常性的校园文化活动紧密结合,把民族精神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有机纳入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主题教育之中。深入开展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理想教育、责任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和体验教育活动。

(五)大力加强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建设是从校长、教职员工到广大学生心怀学校精神、享受学校物质环境、践行学校制度而体现出来的师生行为,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成果。包括:学生行为文化、教师行为文化、职工行为文化和领导行为文化四个方面。

以行为文化建设为抓手,加强对师生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管理与服务,形成领导高超的管理水平,教师独特的育人方式,学生高效的学习效率,职工积极的工作热情和高雅的生活情趣,使全校师生言谈、举止文明,待人接物礼貌,服装整洁,形象自如,通过良好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行为文化。

五、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在学校整体绿化、硬化、美化的基础上,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第一周期(本学期)建设内容:

1、绘制围墙文化。在学校大门口围墙上,绘制山水画,配写经典诗词;在校内西南围墙上,绘制有关中华文化、河南文化、洛阳文化、洛宁文化、王范镇地域文化的图文。

2、创建道路文化。从学校大门口到校园的每一条主干道,进行命名,题写、绘制有关爱国、励志、安全、惜时、感恩、理想、奋斗方面的警言、诗词、绘画等内容,创建独特的校园文化。

3、描绘校园文化。在学校大门口设置不锈钢艺术标牌,展示学校发展规划远景图、学校建设效果图、世界地图、中国地图等内容,激发广大师生学习、工作热情。

4、展示荣誉文化。在大门口门卫室墙上,装置学校历年来较高级别的荣誉奖牌、称号牌、命名牌,引发广大师生的自豪之情。

5、设置走廊文化。在教学楼一楼走廊上,依托消防玻璃,绘制中华经典诗词及其配图内容。

6、打造班级文化。动员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建设班级文化,根据班级特点,进行特色命名,在班级门口创设才艺展示墙,在教室创办特色板报、书写经典寄语。

(二)第二周期(下学期)建设内容:

1、建设围墙文化。在学校东南角运动场围墙上,绘制体育运动图标,健身标语、要诀及世界体育盛会的经典图片和文字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文化;在学校西面围墙上,设置融历史、科技、文学、艺术、音乐、绘画、医学为一体的国粹文化;在学校北面围墙上,绘制名人风采、名山名水、名城名楼、名花名景、珍宝名画、山水情趣、生活常识等内容的珍宝文化。

2、创建道路文化。在学校的每一条主干道上,设置灯箱标语、大理石碑帖,刻制有关爱国、励志、安全、惜时、感恩、理想、奋斗方面的警言、诗词、绘画等内容,创建独特的校园文化。

3、创设校园文化。在校区内设置不锈钢艺术标牌,展示教师风采、明星学生、先进班级、教育教学成果、政策宣传、校务公开等内容。

4、挖掘深层文化。挖掘、提炼学校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底蕴,紧密结合时代精神,精心构建、确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校训、教风、学风和校风,凸显精神文化。在办公室、会议室的墙壁及适宜位置,设置富有深层内涵、具有时代特征的处室文化;在宿舍、餐厅的墙壁、过道、门口及适宜位置,设置富有教育意义和启发性的食宿文化。

5、设置走廊文化。通过挖掘、搜集、整理,在教学楼各楼层的走廊上,悬挂、张贴师生的优秀书画、剪纸等艺术作品,创设充满艺术气息的文化长廊。

6、打造活动文化。动员全校师生积极参与,依托经典诵读活动,编排中华经典诵读文艺节目;根据年级、班级特点,开展跳绳、体操、健身游戏、智力游戏为内容的大课间活动;举办校园艺术节,创办校报校刊,创建书香校园,开展主题教育及民族精神教育活动。

7、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宿舍楼安装红外线对射安全监控装置,在教学楼、宿舍楼安装饮用水装置。

(三)第三周期(2012年)建设内容:

1、建设楼体文化。在每座大楼的外墙、廊柱、护栏上设置名言警句;在教学楼及迎门楼体外墙设置校风、校训、教风、学风及特色标语。

2、创建生态环保文化。借助学校绿化栽植的百余种花草树木,对花木的相关信息进行提炼、整理,设置融花木知识与班级、学生结对养护为一体的标志牌;对校园绿化带进行艺术修剪,设计艺术造型,创建生态文化。

3、打造校园景观文化。在学校适宜位置设置雕塑、假山、凉亭、回廊、鱼趣荷池;在校园设置座椅、读书角等具有深层内涵的校园文化景观。

4、培育精神文化。创设校标,谱写校歌,编写校史;制作学校发展史上成功学生的配图简介专栏,设置成功学生英才榜,彰显学校深层文化。

六、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3月)。围绕“校园文化建设”主题,召开会议,动员师生广泛讨论,提高广大师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明晰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切实增强广大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制定符合学校实际、凸显学校特色、科学合理的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3月-2011年10月)。依照实施方案,研究细、考虑全, 按照规划科学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人员安排落实、经费投入落实到位的原则,动员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建设校园文化。

第三阶段:学习交流、迎接验收阶段(2011年11月-2011年12月)。在中心校指导下,向兄弟学校学习交流,做好校园文化建设,迎接中心校及教育局校园文化建设专项评估验收。

基督教对中国的历史贡献 篇5

(2014-05-07 15:22:36)转载转载 ▼

标签: 分类: 历史与地理

原文地址:基督教对中国的历史贡献作者: 1,传教士与中国最早的医院

中国此前也许有太医院之类的东西,但那与现代的医院概念相差甚远。外国传教士在进入中国后就开始医药活动。利马窦开创了传教与医疗并重的传教路线,法国传教士张诚曾用金鸡纳霜治愈了康熙皇帝的疟疾,马礼逊也曾澳门开办西医诊所。但最早在中国建立现代意义上医院,对中国的近代医学产生深远影响的是美国传教士彼得·伯驾。

伯驾(Peter Parker)1804年生于马萨诸塞,1831年毕业于耶鲁大学,1834年被美部会派遣来华,成为基督教第一个来华传教医生。1835年11月4日,他在广州新豆栏街7号的丰泰洋行内租屋开设“广州眼科医局”(Canton Ophthalimic Hospital),又称“新豆栏医局”。这是中国第一所新式教会医院,西医自此正式传入中国。

1837年,伯驾在医局内向关韬等3名中国人传授西医知识,使关韬成为中国第一个“西医学医”。从这个意义上讲,伯驾又是第一个向中国人传授现代医学的外国医生。

后来的一些教会医院在中国非常有名气,协和医院,湘雅医院,齐鲁医院等至今仍然是全中国最好的医院,虽然它们的名称可能已经改了。

据说:西安市以眼科、妇科而闻名的第四人民医院(四院)就是传道士所办。

2,传教士与中国最早的图书馆

中国古代也有藏书楼,但是其功用是储藏,与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大相径庭。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最早最著名的是西什库教堂北堂图书馆。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一些城市的教堂机构和教会大学中创建了一座座令中国的藏书家瞠目结舌的明显居于先进水平的新式图书馆。其阅览规则,图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技术,图书在民众中的流通状况和藏书利用程度与当时大清帝国的古代藏书楼状况形成强烈的反差,对于开启民智起了巨大的作用。

3,传教士与中国最早的女子教育

中国以前不是完全没有女子教育,但限于富裕人家的家庭内部,且内容狭隘。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德国传教士郭实腊的妻子在澳门收容了几个穷人家的女孩,开办女子读书班。这可以说是传教士在中国开展女子教育的最初尝试。西方传教士开办的女子教育,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对当时中国社会重男轻女的封建体制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与挑战,它突破了几千年来的禁锢,开了中国女子受学校教育的先河。

北京华北女子协和大学是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女子高等教育机构。华北女子协和大学曾培养出许多杰出的女子人才,1911年的毕业生丁淑静曾担任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总干事;1919年的毕业生李德全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卫生部长;1920年华北女子协和大学正式合并到燕京大学中,燕京大学遂成为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包括女子学生的大学之一。燕京大学在五十年代初又成为北京大学的一部分,所以当今中国第一名牌大学——北京大学亦曾得益于基督教。

除了北京的华北女子协和大学,传教士还在南方开办了两所著名的女子高等学校,这就是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女学的发展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而且也与一个国家的兴盛有关。诚如梁启超所说”女学愈盛,国家愈强”,女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就能”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于个人,”皆可各执一业以自养”,于国家,”保国保种”,使国富强。

4,传教士与中国最早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中国的所谓高等教育,如中央官学、国子监等早在近二千年前就出现了。然而这种高等教育只是相对于当时的初级教育而言,真正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大学的出现则是在十九世纪,并且最早的大学都是由传教士开办的。

基督教大学在中国的出现是在1880年前后,当时的大学主要是在教会中学基础上添加的大学班级。基督教在华的第一所大学是美国长老会在山东登州开办的登州文会馆。登州文会馆原是一所小学,后演变为教会中学,1882年登州文会馆正式升为学院。十九世纪中国的基督教大学共有5座,除了登州文会馆外,1888年美国卫理公会在北京开办了北京文汇书院;1889年美国公理会建立了通州华北协和大学;1890年美国圣公会在上海的圣约翰学院设置大学课程;1893年美国长老会在杭州设立杭州长老学院。

和医院一样,中国的基督教大学保留到今天的,仍然是当今中国最好的大学。

5,传教士与中国最早的东学西渐

大部分人知道传教士对于西学东渐的贡献,但是未必知道中国的论语,四书五经等翻译成外语,介绍给全世界的也是传教士。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中学西传的主要方式主要是:直接携带中国文献回欧洲;选择翻译汉语典籍;著述评介中国文化学人的思想;以报告、书信、日记方式记述日常见闻;编着中英对照字典;编辑出版西方报刊等。1682年,柏应理带走中国书籍400余册。1694年,白晋代走300多卷中国典籍赠送给路易十四。其中有影响的典籍包括郑樵的《通志》、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等,还包括明《永乐大典》和清《古今图书集成》。汉语典籍最早的西译是《明心宝鉴》于1590年在菲律宾译成西班牙文,译者就是多明我会会士高毋羡(Juan Cobo,?–1529)。“明心宝鉴”是童蒙读物,内容主要是训诲幼童的格言。文献不具有经典性,具有随意性,没有目的性,但确是开先河的。但到了耶稣会士时期,就具有了目的性选择性。翻译中国学术经典,是耶稣会传教士入华传教“适应性”策略之一。早在利玛窦之前,罗明坚就进行了西译汉语经典的尝试。1578年,他辗转来到广东肇庆,用拉丁语试译了《大学》的部分章节和《孟子》。译着虽然影响不大,但有开创之功,成为利氏等人的先行者。1661— 1662年间,郭纳爵、殷铎泽、柏应理等人,陆续将《大学》、《中庸》、《论语》译成拉丁文,在法国出版。正是由于传教士们的努力,中国的文化才被全世界所了解。

6,传教士与中国最早的盲校和盲文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英国传教士穆威廉(Hill Murray)在北京成立启明瞽目院(Hill Murray Institute for The Blind解放后改名为北京盲校),这是我国第一所盲校。有位中国盲教员(据说是山东人,叫朱德光;另一种说法是一们姓沈的盲教员和外国传教士合作),将盲字排出北京话的全部音节四百一十多个,人们称它为“康熙盲字”(也称北京盲字“或协和盲字”)。这是最早的汉语盲文的开端.一八九八年,女传教士岳艾美(国藉不详)在福州成立盲校。她以拼音方法制字过一套拼写闽南话的“福州盲字”。这种方言盲文有字母三十多个,每个音节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符。一九一一年前后,她又加以改进,字母增加到五十三个,声调符号七个,每个音节由声、韵、调三个点符级成。一九二0年前后,她还提出过一些简写的方法,简写词的前后都有空格,可以说是我国盲文有分词形式的先声。

7,传教士与中国最早的女留学生

最早国外留学的女子有四位,分别是金雅妹、何金英、康爱德、石美玉。

这四位近代中国最早的女留学生,从小接受教会启蒙教育,受传教士的培养、训练;她们出国留学的方式同出一辙:都是由传教士带出国门,并且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女学成为她们出国留学的中转站;四位女留学生前往留学的国家都是美国,在美国她们均学习医学;留学期间,她们刻苦学习,孜孜不倦,成绩优秀,享有赞誉;归国后,她们成为职业妇女,将自己的毕生奉献给医学事业。这四位女留学生兢兢业业,成就卓著,既治病救人,又传播医学,并且培养了中国早期的医学工作者。梁启超说:“吾虽未识康女士,度其才力智慧,必吾以悬绝于常人,使其不丧父母,不伶仃无以自养,不遇吴格矩,不适美国,不入墨尔斯根大学,则至今必蚩蚩然愦愦然戢戢然与常女无异,乌知有学,乌知有天下,呜呼,海内二万万之女子,皆此类矣。”梁启超通过赞扬康爱德才智超人,从而肯定了女子上学读书的必要性,同时也为中国众多的女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而感到痛惜。

当然,最早的男留学生也是传教士带出去的,但是考虑到中国的文化背景,女留学生的出现,对于中国文化的冲击力更大,影响更深,因此单列。

8,传教士与中国最早的汉英、英汉字典

1815 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澳门为了翻译工作,编写了中国第一部英语学习字典《华英字典》。《华英字典》是世界上第一本英汉-汉英对照的字典,篇幅大内容丰,有丰富的例句及解释,并收录大量成语、俗语。1844年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的《英华韵府历阶》及1847年麦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的《英汉字典》都把它当作参照基础。

9,传教士和中国最早的聋哑学校和手语

中国的聋哑人用手语进行表达一直是随意的,不规范,不统一。我国最早创建规范的手语并建立最早的聋哑学校的是西方传教士。

1887年(清光绪13年),美国传教士梅里士在山东登州(今蓬莱)创办聋哑学校,并搜集中国聋人手势,同时将手指字母传入中国。这是我国手语应用和聋人教育的开端。

10,传教士与中国最早的麻风病院

麻风病是一种可怕的疾病,以前的中国许多地方发现了麻风病人就要被烧死,圣经中基督曾经多次治愈了麻风病人,成为传教士们的榜样。1921年,美国传教士爱伯特和意大利传教士法德路等在昆明市创建云南省麻风病院,以后伯格理在云南,在以后其他传教士在中国其他地方向及建立了麻风病院,给他些被家人,邻居抛弃的可怜人带来希望。

11,传教士与中国最早的现代天文学和历法

传教士中很多人精通天文历算,其中最杰出者为汤若望和南怀仁。汤若望在明末参与修订历法,编纂成《崇祯历书》,并制作天文仪器。清初汤若望、南怀仁相继主持钦天监,汤若望增订《崇祯历书》,康熙赐名《西洋历法新书》,后收入四库全书改名《新法算书》。他还著有《新法表异》、《历法西传》和《新法历引》等,制作了浑天仪、日晷、星球仪、地平仪、望远镜和地屏。南怀仁于1669年改造观象台,制成新仪6种:黄道经纬仪、赤道经纬仪、纪限仪、象限仪、天体仪和地平仪,并将各仪器的制法及用法绘制成图,予以解释,名为《灵台仪象志》。他又把汤若望所遗《百年恒表》相继推至数千年,名为《康熙永年历》。

12,传教士与中国最早的几何原本

在数学方面,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欧几里德《几何原本》,为欧洲数学传入中国之始。他们还编译有《测量法义》、《对数表》、《测量异同》和《勾股义》等。利玛窦与李之藻合编《圜容较义》等。汤若望撰《割圆八线表》,介绍平面三角,邓玉函撰《大测》,介绍弧三角学。穆尼阁以对数表授薛凤祚,薛氏译有《天步真原》。

13,传教士与中国最早的世界地图和现代地理学

在地理学方面,传教士介绍西方地圆学说和世界舆图的测绘,矫正了中国人天圆地方的观念,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利玛窦曾绘成名为《山海舆地图》的世界地图,向士大夫们展示,并把所携《万国图志》作为贡品献给朝廷。他在《天主实义》和《乾坤体义》等书中介绍了地圆说,并把西方经纬度线测绘技术介绍到中国,开中国以科学方法测绘地图的先河。艾儒略著有《职方外纪》,记述海外风土,利类思等著有《西方要纪》,介绍西方国土、风俗人物,物产及海程远近。1708年康熙令白晋主持对全国实地勘测,中西学者合作,历时11年,测绘完成全国地图——《皇舆全览图》,此图至今仍为全国各种地图的重要根据。

14,传教士与中国最早的汉语拼音

古代没有拼音,就使用反切,就是用两个认识会念的字,取第一个的声母,取第二个的韵母,拼合起来就行了。另外就是直音法。《说文解字》中对汉字的读音常常说“读若某”或者“某声”,就是这种情况。例如《说文》中的“材,才声”,意思是说“材”这个字的读音应该读成“才”。

利玛窦根据拉丁文发明的二十六个声母和四十四个韵母的拼音方案,然后传教士金尼阁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资》。这是一部最早用音素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字汇,由于是在利玛窦方案的基础上修改成的,所以人称“利、金方案”。“利、金方案”的出现对当时中国的音韵学者有很大的启发。

明末学者方以智开始思考中国的拼音文字问题:“字之纷也,即缘通与借耳。若字属一字,字各一义,如远西因事乃合音,因音而成字,不重不共,不尤愈乎”。前清学者杨选杞看了《西儒耳目资》大受启发:“予阅未终卷,顿悟切字有一定之理,因可为一定之法”。“利、金方案”促进了中国传统的音韵学研究方法的革新,为反切法开辟了一条“不期反而反,不期切而切”的简易途径。这两个方案是最早的汉语拼音方案,是以“官话读书音”为标准写的,适合于拼写北京音。它“引起了汉字可以用字母注音或拼音的感想,逐渐演进,形成二百年后制造推行注音字母或拼音字母的潮流”。

15,传教士与中国最早的反鸦片运动

大家也许都知道林则徐的戒烟运动,但是他那一把火并没有把吸烟的危害阐述明白.鸦片开始时并部像今天这样臭名昭著,当年它是作为镇痛剂被发明出来的。中国人甚至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福寿膏”。许多人包括传教士在内对它的危害并没有明确的认识。

然而,面对烟毒在中国流布越来越严重,“煎膏日夜烟熏天”,“杀人不下亿万干”的情势,传教士们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们作调查、统计,发表论述鸦片危害、敦劝戒烟的文章,出版专门性宣传书籍。在华新教传教士的全国大会,也把禁烟作为主要议题之一。教中人士还组织起戒烟团体,如北京的“戒烟大会”、广州的“劝戒鸦片公会”等,都有些影响力。光绪十六年(1890年)的新教全国大会,通过的关于戒烟的议案中,有一条即建议在全国设立禁烟总会,各地设分会,对禁烟组织的发展颇有促进作用。他们还利用教会医疗机构对烟毒患者施行戒治,不少教会医院、诊所特设此一门诊业务,甚至有专设医院。像英国新教人士德贞(J?Dudgeon)在北京从事这项医务,成效就颇突出。有些传教士还努力促使本国禁运鸦片,以断绝祸源。19世纪70年代,英国国内人士组织“反鸦片贸易协会”,德贞、李提摩太等人积极声援支持、此时已回到英国的理雅各,更直接作为发起人之一。在一次大会上,他慷慨陈词,反对鸦片贸易,认为这是一项罪恶的交易,它使成千上万中国人受害,也不利于英、中之间正常贸易的发展,呼吁鸦片贸易者“停止作恶,学习行善”。传教士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最终促使英国政府通过决议使鸦片贸易非法化。

16,传教士与中国最早的现代农业

人们都知道基督教在中国建立的著名的医学院,但是是很少有人知道曾经还有两所当时很著名的农学院,金陵和岭南农学院.这两所基督教农学院把美国农学院的教学科研推广体制引入中国,为中国农业高等教育的发展,人才培养,作物改良及科技推广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谈回族文化的历史贡献 篇6

——以商丘市为例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

张超

指导教师

谭放

摘要:历史文化名城记载着城市的发展信息、蕴涵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典范,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名城正在成为闻名遐尔的旅游热点城市,但在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如资源的文化内涵缺失,特色不浓,人力资源缺乏,宣传力度不够等。本文从文化市场学、文化资源学等学科角度分析,并结合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如加强名城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特色文化精品工程,加快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培养,加大宣传力度等。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历史文化名城记载着城市的发展信息、蕴涵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典范,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随着中国步入小康社会,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神生活需求将占据生活指数的很大比重。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名城文化旅游的开发利用。文化生活特别是旅游作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大众所接受。近年来,步入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游客量大增,不仅北京、西安、杭州、桂林这些历史旅游城市游客量大增,而且位于云南边陲地区的丽江古城和位于中原地区的山西平遥以及江南水乡古镇同样能引发旅游热。很多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骄人成绩,说明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旅游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许多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利用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并没有达到资源利用的效果最大化。

一、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

历史文化名城主要是指文化历史悠久,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具有特殊价值的城市文化景观的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因其拥有众多的风景名胜、丰富的文物古迹、独特的城市风貌,原始选址多位于自然区位条件优越,经济文化发达,交通便利,风光秀丽,易于防守之处,从而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的变迁史、文物古迹、民风民俗是历史的缩影,具有文化、社会、经济等多元价值,在旅游资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城市是人类文明集中的焦点。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广阔的土地上,产生了许多各具特色的著名城市。这些城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光荣传统,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自1982年起,国务院将其中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110座城市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是我国保护历史遗产、促进城市经济建设与历史文化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然而,在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经济发展存在着尖锐冲突,文物古迹和历史环境成为城市现代化的牺牲品,名城正面临着发展方向的抉择。

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是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在现代旅游业发展中,城市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在我国悄然兴起,城市蕴藏的文化资源是一份极其珍贵的旅游资源和经济资源。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是指对不同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对散点化的文化旅游资源的概括、提炼、升华和整合的过程,它是城市文化旅游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证。在名城文化旅游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保持其独特、持久的吸引力,成为城市旅游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文化正在成为世界各地城市旅游业新一轮角逐的“核心竞争力”。美国、西欧等国城市文化旅游创汇已占到旅游创汇比重的10%;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相关报告估计,美国以文化为基础的城市旅游平均每年增长10%~15%。

目前,我国的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就是旅游城市,有些甚至是优秀旅游城市,如北京、西安、杭州、桂林等。2006年国家首批3座最优旅游城市的大连、杭州和成都,2座都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历史文化名城始终是国际国内游客旅游的主要目

[7]

[6]发,使得潜在资源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目前开发利用的资源只占资源总量的30%左右,且已开发景点对未开发景点的带动力不够,没有产生景点关联带动效应,加之对资源开发的考虑欠周到,季节设计分布不够合理。其次,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多滞留于一般水平,缺乏深度,品位较低,甚至有的景点为迎合、吸引游客,开发了一些多为引进、仿制或移植的内容,严重脱离本地固有资源的特色,给人一种索然无味的感觉,降低了资源的吸引力。第三,由于对资源的价值属性研究不深和对客源市场的研究不够,致使有些资源的开发缺乏针对性,导致资源缺乏特色和吸引力,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7]。

(三)缺乏优秀管理与经营人才,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知识的支持,优秀的管理和经营人才能使得资源的开发利用更节省成本、更有效率。名称文化旅游虽然表现为客源市场的竞争、服务质量的竞争、资源优势的竞争和管理水平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优秀管理与经营人才的培养和储存,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提高,对于名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然而正处于名称文化旅游发展阶段的商丘,资源开发也处于起步阶段,不仅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就连职工队伍的素质也明显偏低,与当前旅游业发展所需的人才结构极不相称,且这一问题比较突出。据不完全调查,古城旅游区内从事旅游工作的人员,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仅占10%,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占87%,整个区旅游局仅有2 个“科班出身”的工作人员。另外,导游员的素质急待提高,许多景点的导游员缺少必要的文化素养、较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知识等,这与古城发展旅游业所凭借的内涵深厚的人文景观恰恰相矛盾,旅游业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致使经营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不到位,也严重制约了商丘名城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

(四)宣传力度不够,自我推介不力

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离不开宣传,宣传与否、宣传力度的大小等都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效果。宣传力度不够,自我推介不力是制约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取得成绩的重要因素。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促销,西班牙、泰

[9][8][5]性很强的工作,也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法律、规章的保障作用,导致商丘局部环境遭到破坏,古城内的建设性破坏时有发生,大量仿古建筑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古城真实的历史风貌;相当一些具有保护价值的古建筑荡然无存,历史街区也在逐渐消失。由此可见,文化管理体制不完善造成文化产业的不发达和文化资源的浪费,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利用的影响不容忽视。

三、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对策探析

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的了令人欣慰成绩,但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针对存在问题,特作出以下开发对策探析:

(一)加强名城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内涵 当前制约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的瓶颈仍是基础设施。首先,政府应重点支持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大投入,搞好交通设施和环卫设施建设,并且要切实做好旧城区背街小巷的改造工程。其次,要进一步改善连接名城与区外客源市场的交通条件,逐步形成连接本地与区外旅游中心城市的立体交通体系,强化周围其他旅游城市对名城的市场辐射作用;进一步改善景点之间的交通状况,加快名城旅游区内的旅游干线通道建设,提高公路等级,形成连接主要景点的交通网络。再次,进一步加快景区景点内配套设施的建设步伐,如现代化通信设施以及与食、住、行、游、购、娱等配套的设施建设,同时下决心搞好旅游区的环保设施建设等。

文化资源是需要深入挖掘的,过于表面的开发只会使得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成为众多历史文化名城中的普通者。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可依照历史文化底蕴、符号、景观的不同处理原则,择其精华,选其要略,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以虚映实,映出古城的历史文化风貌。比如,商丘市可以围绕“火文化”主题从古城内部到周围的地形地貌、交通设施以及与重要历史内容有关的景点进行全面开发,从火神台到街区的各个角落都展示出火的魅力,只有这样深入挖掘“火文化”的内涵,才会使得消费者对商丘独特的文化所吸引。

(二)整合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精品工程 [7]概括地说,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资源有两大类: 一类是物质文化遗产,即名胜古迹; 一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故事和传说以及文学艺术作品。这两类文化遗产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激励后世传承历史优良传统和创造未来辉煌成就的光荣使命。因此,它们之于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利用,具有同等重要的历史意义。历史文化名城的影响力的产生和增强,很大程度上是标志性建筑的功效。这些文化资源定格于特定的时代环境中,是那个时代的历史缩影,通过它们可以解读历史、接受教育、传承文化。标志性建筑巨大的辐射功效给我们的启示是:要使历史文化名城得到有效的保护与发展,必须整合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精品工程。

要想打造特色文化精品工程,必须对名城本身的特色文化加以有效整合,而要想对名称本身的特色文化加以有效而合理的利用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注重文化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应充分挖掘名城本身深层次可开发利用的资源,不要把开发利用单单地集中于名称观光旅游上,要找出找准旅游资源的丰富内涵,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即争取开发出特色的文化产业。其次,要把开发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在开发中应把视野放开阔,不要紧紧盯在“有形的物质性旅游资源”,还要放在“无形的非物质性的旅游资源”上。再次,要选准突破口,不同的名城各有各的特色之处,如南京可以以明文化和民国文化为突破口,北京以故宫、长城为突破口,而像商丘这样的小城则需以“火文化”和“商人文化”为突破口,这样才能开发出其他城市所没有的特色文化精品工程。

(三)加强人才建设,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就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人力资源缺乏,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加强人才建设,提升发展素质。首先,高薪聘请、吸引优秀人才的加盟。人才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第一宝贵资源和财富,只有人才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建立“人才引进基金”,不惜重金聘用人才,用优厚待遇吸引旅游专业人员到名城从事名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完善人才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创造促使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社会环境。对吸引

资源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

(五)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开发利用管理体制,促进历史文化名城资源可持续利用

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是一种极具垄断性和稀缺性的资源,几乎没有替代品,要实现其可持续利用,必须是以政府管理为主导,计划控制与市场化机制运作相结合,可以从设臵管理机构、明确职能定位、完善运作机制等三方面来进行具体的管理体制创新。譬如:成立高层次的协调机构和发展委员会,或设立行政序列内专门的管理机构,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历史文化名城管理的法律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和资金保障制度,以及相应的监督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等。此外,在该体系运行过程中贯穿有两条反馈机制,其一,开发建设过程中对评价体系和目标设定提供反馈,不断完善评价体系,提高评价体系的准确度,完善目标设定,再反过来指导具体的开发建设内容;其二,管理体制运行过程中对目标设定及控制定位的内容和深度不断提供反馈,进一步修正和调整控制目标,再反过来主动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更加高效的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建设工作服务。整个体系中各个单元间的不断互动和共同完善,使得最终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体系和运行机制得以实现。

历史文化名城记载着城市的发展信息、蕴涵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典范,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要想更好地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加以长久利用,并且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这笔无价的财富,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使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得以可持续发展

[15]

。而采取有效措施的前提就是要有完善的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体制。

结语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众多的文物古迹,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文化强市、重塑历史文化名城奠定了良好基础。历史文化名城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在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以当地的历史、文化、文物古迹等自身条件为依托,争取发现并且努力克服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注重创新和特色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和谐有利的大环境。总之,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城市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潮流,我们只有在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不断发展完善开发利用过程中实施的具体政策措施以及具体方法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达到我们建设城市、重塑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梅亮.论城市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以历史文化名城镇江为例[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07,7(2):20-24.[2]杨洁.传承文化魅力,打造旅游强市[J].海峡两岸旅游论坛,2004(12).[3]高亚芳,何喜刚.甘肃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开发[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44(1):98-101.[4]段雪梅.略论文化资源在历史名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商场现代化,2007(16).[5]商丘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清乾隆十九年《归德府志》重印本[G].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235~237

浅谈春申君黄歇及其历史贡献 篇7

春申君黄歇 (?—前238) , 战国时期楚国江夏人 (今武汉市江夏区) , 古黄国 (今信阳市潢川县) 遗民之后。黄国本是淮河上游的一个小国, 公元前648 年被楚国所灭。黄国灭亡后, 黄国贵族四散逃离, 其中有一部分黄国贵族选择留在黄国故地。三百年后, 这些留在古黄国故地的黄国贵族后代中走出了一位伟大的人物, 就是黄歇。

关于黄歇的出生地, 因为司马迁在《史记·春申君列传》中只说“春申君者, 楚人也, 名歇, 姓黄氏。”但并未具体说明他出生在楚国何地, 所以古来多有争议, 甚至史学家金正炜、钱穆、杨宽等人还认为春申君不是黄国后裔, 而是楚顷襄王的弟弟。事实上, 春申君黄歇是黄国后裔当无争议, 他并不是楚国王族, 其出生地就在黄国故地 (今河南信阳潢川) 。据《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楚灭黄, 其族仕楚, 春申君黄歇即其后”, 元代黄姓著名文人黄晋也在《族谱图序》中说:“黄国为楚所灭, 子孙仕楚者有黄歇。”《广舆记》曾载“:黄歇宅即光州治”。清代于此设立春申镇 (今潢川县城北城) 。清乾隆《光州志》中更是明确记载“:州旧志载, 州境即在所赐十二县中, 今州治 (潢川北城) 其遗宅也”, 内有春申君墓。《嘉庆一统志》中对春申君黄歇也多有记载“:州东三里河北有春申君炼丹炉。在光州治衙, 有漆井, 纯漆垒成, 极清沏, 世传为春申君宅中井。至今不堙。”总之, 春申君黄歇不仅是黄国后裔, 而且就出生在河南信阳潢川的黄国故地, 这点是斑斑可考, 当无疑问的。

黄歇年轻时即游学四方, 后入主楚宫, 并得到重用, 此后其一生致力于强楚, 并为此殚精竭虑, 为此司马迁在《史记·春申君列传》中盛赞说, 春申君相楚八年“, 当是时, 楚复强”。但晚年因自己的疏忽大意而身首异处。公元前238 年, 春申君黄歇被李园所派刺客刺杀, 并祸及家人。

二、春申君黄歇主要事迹

黄国后裔黄歇生逢战国末年, 诸侯争霸, 英雄辈出, 人才流动频繁。特殊的时代给予了黄歇出人头地、登上政治舞台的机遇。因口才出众、博学多识和富有胆略, 黄歇有幸受到了楚顷襄王的赏识, 被授予左徒 (参与国事, 接待宾客和外交活动) , 这应当是黄歇施展政治抱负、展示治国理政才能的起点和开端。在此后的政治生涯中, 黄歇为楚国左右逢源、屡建奇功, 成为支撑晚楚的柱石。黄歇一生在政治、军事、外交上的诸多成就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说秦善楚。公元前273 年, 秦在出兵打败赵和魏之后, 准备派遣大将白起率领大军与魏、韩一起攻打楚国, 国力已经衰微、国都已经被迫迁到陈县的楚国随时都面临着被灭国灭种的危险。此千钧一发时刻, 正在出使秦国的黄歇得到消息, 他立刻果断书成《上秦王书》, 在这封给秦昭王的书信中, 黄歇分析天下大势鞭辟入里, 陈述秦善楚厉害关系生动透彻。洋洋洒洒上千字的书信不仅成功说服已经陈兵楚国境线上的秦昭王退兵, 而且还使秦昭王主动要求和楚国签订友好盟约“, 乃止白起而谢韩、魏。发使赂楚, 约为与国”[1]。后来秦国又实行“远交近攻”战略, 已经穷途末路的楚国不仅转危为安, 而且还赢得了难得的休养生息的机会。在这次化解楚国危亡的活动中, 楚国不费一兵一卒, 而仅凭外交使者黄歇的一纸《上秦王书》就挽救了岌岌可危的命运。这是初出茅庐的黄歇的初露锋芒, 他充分展示了自己纵横捭阖的外交才能、随机处置的应变能力和敏锐高超的政治嗅觉, 为他获得君王恩宠, 走上更高的政治舞台, 建立更卓越的功勋准备了条件。

2.辅国持权。在楚与秦订立友好盟约之后, 黄歇受命陪楚国太子熊完到秦国做人质, 前后历经十年, 始终忠心耿耿。公元前263年, 楚顷襄王病重, 黄歇得到消息后, 冒死送熊完回国继位, 自己则做好舍生取义的准备。最终, 黄歇凭借着自己的政治智慧, 左右斡旋, 安全地回到楚国故地。因为与熊完多年相伴结下了深厚友谊并为其继位立下汗马功劳, 所以在熊完继位不久后, 黄歇就被楚考烈王熊完任命为楚国的令尹, 封地淮北十二县。又因淮北十二县原为古黄国、申国封地, 故黄歇又被赐封为春申君, 取“繁荣兴旺申地”之意。由于春申君深得楚考烈王信任, 一直被委以重任, 在楚国军事、外交中一直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公元前257 年, 赵国邯郸之围中, 春申君受命率领楚军救援赵国, 与魏国和赵国一起击溃秦国, 解除了邯郸之围。公元前256 年, 楚国趁秦、赵长平相持的有利时机, 楚考烈王命春申君黄歇率军讨伐北方的鲁国, 并取得完胜。春申君黄歇领导的救赵灭鲁军事行动不仅使国势衰微的楚国重新强大, 呈现了复兴的曙光, 而且也使黄歇本人在当时的诸侯国中声名大振, 能够与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和魏国的信陵君一起并称为“战国四公子”。同时, 在当时盛行达官贵人蓄养门客、各国各出奇招招揽人才的情势之下, 春申君黄歇礼贤下士, 为楚国广纳人才, 最高峰时他的门客多达3000 人, 数量在“战国四公子”中居首位。

3.营建新都。春申君黄歇在被赐封淮北十二县时, 极富战略眼光地将当时的下蔡进行了历史性的营建, 并取名寿春, 意长久吉祥之意。位于齐楚边界的小城寿春经过重新设计、改造和进一步的扩建, 发展成为当时的大都会。据考古学家曲英杰的推断, 晚楚时寿春人口最多时候达到了20 万, 是仅次于燕国下都的全国第二大城市。寿春不仅在军事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而且经济上比较发达, 这里水利设施完善, 地处南北过渡带, 是丰饶的鱼米之乡, 为后来晚楚政权的延续准备了丰裕的物质基础。六国伐秦失败之后, 楚国情势危急, 楚考烈王听取春申君黄歇建议, 决定将一直在陈县附近徘徊的都城迁移到寿春, 并正式确定为新都, 寿春最终发展成为楚国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直到楚国灭亡, 前后共18 年。春申君黄歇营建寿春的高瞻远瞩为晚楚的休养生息准备了一个稳定、安全的空间, 创造了晚楚时期的一段繁荣景象, 这也是黄歇在晚楚政治中作出的又一卓越的贡献。

4.开发江东。公元前248 年, 春申君黄歇主动献出对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淮北十二县, 楚考烈王批准了黄歇的请求, 并将他改封在江东, 即今天江苏常州、苏州到上海一带。黄歇家族也因此从河南潢川迁至江东。在此之前, 江东地区当时尚未开发, 土地荒芜, 经济落后, 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农耕文明, 而楚国虽然已经对当地实现了较长时间的军事占领, 但却一直没着手进行真正的社会治理和开发建设。黄歇到达之后, 兴修水利, 疏浚河道, 改造良田, 还将楚国先进的农耕技术、冶铁技术、纺织技术带到当地。黄歇在今上海、苏杭一带开凿、疏通的河道水系众多, 对他的治水之功, 《越绝书》上多有记载。黄歇在当地治理的众多河流中, 其中有一条就是黄浦江, 当时的黄浦江是断头河, 年年有水害, 经过黄歇的治理后, 黄浦江再无水患, 后人为了纪念黄歇的治理之功, 就将此河称为黄歇浦、歇浦、春中江、申江。可以说, 黄歇给还处于蛮荒之地的江东地区带去了先进的楚文化, 使楚文化开始了对江东地区的濡染和浸润。而经过黄歇的治理和初步开发, 江东地区逐渐成为楚国的后方战略基地和中央粮仓, 成为国家财富的重要来源地。因为黄歇在开发江东地区的卓越贡献, 当地的老百姓感念其恩, 用黄歇的名字命名了很多地名, 并为他建祠立庙, 苏州、湖州将黄歇奉为建城始祖, 更有上海以黄歇的封号申为城市的简称。

5.合纵攻秦。公元前256 年和公元前249 年, 秦国相继灭掉西周国和东周国。公元前242 年, 各诸侯国担忧秦国吞并中原的势头不能遏制, 于是相互订立盟约, 联合起来讨伐秦国, 楚考烈王被推举为六国联盟的首脑, 春申君当权主事。《史记·春申君列传》记载“:春申君相二十二年, 诸侯患秦攻伐无己时, 乃相与合从 (纵) , 西伐秦, 而楚王为从 (纵) 长, 春申君用事。至函谷关, 秦出兵攻, 诸侯兵皆败走。”事实上, 兵马不精、准备仓促而又各怀异志的六国诸侯联军必然无力抵挡秦国的虎狼之师, 但楚考烈王却把作战失利的罪责归于主事的春申君, 并在此以后开始疏远其昔日的得力助手黄歇。这次领导合纵攻秦的失败是春申君黄歇政治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而楚国在此役中不仅损兵折将, 而且彻底中断了与强秦的友好盟约, 秦楚再次交恶, 国都被迫迁往远离秦国的寿春。

春申君黄歇在晚楚衰亡之际, 凭借个人卓越的政治才干, 临机决断, 处变不惊, 为太子完的继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又在楚国大厦将倾之际挽救国家于危亡, 辅助国君在诸侯纷争的乱世中为楚国争得一席之地, 并一手开创了“楚复强”的盛世局面。对于春申君的卓越政治才干和伟大的历史功绩, 古往今来誉美之词众多, 明朝的高启曾在《惠山春申君庙》一诗中以“封君开巨壤, 相楚服强邻”来评价其伟大贡献。司马迁在《史记·春申君列传》亦感概说“:春申君之说秦昭王, 及出身遣楚太子归, 何其智之明也!”

千秋功过, 后人评说, 对于春申君黄歇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 褒贬不一属情理之中, 但笔者认为, 太史公司马迁的评判最为中肯, “歇辩智, 权略秦、楚。太子获归, 身作宰辅。珠炫赵客, 邑开吴土。烈王寡胤, 李园献女。无妄成灾, 朱英徒语。”

摘要:“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是楚国政坛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在硝烟弥漫的战国时代, 他凭借个人高超的政治谋略和过人的胆识气魄为晚楚政权的延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也因对楚国的卓越贡献而名扬天下。

关键词:黄歇,历史贡献

参考文献

上一篇:【托福写作】非常好用的托福综合写作下一篇:小学保洁员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