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精选8篇)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 篇1
【发布单位】82802
【发布文号】宁政发[2001]59号 【发布日期】2001-06-11 【生效日期】2001-06-1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
自治区政府系统督促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
(宁政发〔2001〕59号2001年6月11日)
固原行署,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
现将《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系统督促检查工作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系统督促检查工作暂行规定
第一条 第一条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推动政府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和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确保政令畅通,实现督查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第二条 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督促检查工作,强化督查工作意识,改进督查工作方式,加大督查工作力度,推动各项重大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
第三条 第三条 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应加强对督促检查工作的领导,政府及部门主要负责人是督促检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同时,应确定一名负责同志分管督促检查工作。
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应设立督促检查工作机构或配备专职人员,积极开展督促检查工作。
第四条 第四条 督促检查工作的主要任务:
政府系统督促检查工作的重点,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府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主要包括:
(一)上级和本级政府及各部门重大决策、重大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
(二)上级和本级政府及各部门下发的重要文件的贯彻落实情况;
(三)本级政府及各部门重要会议决定事项的贯彻落实情况;
(四)上级和本级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理情况;
(五)上级和本级党委、人大常委会转来的批办件、督查件的落实情况;
(六)上级和本级政府领导批办件和交办事项的落实情况;
(七)其他需要督查的事项。
第五条 第五条 督促检查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领导督查与督查机构相结合的原则。各级政府及各部门的领导要身体力行,力求做到每一项重大决策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有结果。同时,要注意发挥督促检查工作机构和专职督查人员的作用,及时交办督查事项,提出具体要求;督促检查工作机构及督查人员应按照要求,开展督查工作。
(二)坚持分级负责的原则。各级督查工作机构主要负责本级政府和部门的督查工作,并承办或协办上级机关交办的督查事项。
(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各级督查机构工作人员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全面真实地了解和反映情况,既要报喜,又要报忧;要力戒形式主义,坚决克服做表面文章、敷衍塞责等不良现象。
(四)坚持讲求时效的原则。各级督查机构和工作人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督查任务,并及时反馈督查结果,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第六条 第六条 督促检查工作的基本程序:
(一)分解立项。各级督查机构和工作人员应及时对督查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立项,明确主办单位、协办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经政府和部门领导审定后,及时下发督查要点。
(二)督促检查。各级督查机构和工作人员应督促承办单位按期完成督查任务,除采取电话督查和信函督查等常规督查方式外,对决策实施和工作部署落实中涉及全局或难以落实的问题,采取跟踪督查、实地督查、联合督查等方式进行。
(三)综合反馈。各级督查机构要及时向政府或部门领导报告工作落实情况。对年度重点工作,每季度报告一次进展情况,年底报告总结落实情况;对重大问题或需呈请领导批示的工作,以专题报告呈送政府和部门有关领导。
第七条 第七条 承办单位的职责:
(一)承办单位必须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办理所承办的督查事项。
(二)凡有明确办理时限要求的督查事项,承办单位应按期办结并写出书面报告,对未能按期办结的,要及时向交办单位说明情况和原因。对领导批示交办的督查事项,一般情况下,急件1至5日内办结,非急件15日内办结,难度较大的件30内办结,特殊情况按领导要求办理。
(三)需要两个以上单位共同办理的督查事项,由交办单位明确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主办单位应主动与协办单位联系,协办单位应积极配合。若双方意见不一致,主办单位应及时向交办单位说明情况,请求予以协调。办理结果由主办单位向交办单位书面报告。
(四)承办单位应按要求向交办单位反馈承办情况。反馈的内容力求准确、精炼,格式规范,经部门主要领导审核后,加盖单位公章,报送交办单位。
第八条 第八条 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应对督查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工作敷衍推诿、不负责任、不按要求办理的,予以通报批评。同时,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督查人员的政治、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其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第九条 第九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施行。各级政府及政府各部门可根据本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规定或实施办法。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 篇2
新區醫院位于銀川市金鳳區,鄰近新市區行政中心。新區醫院的建設既解决了目前金鳳區醫療保健網覆蓋不全的問題,又可輻射西面的西夏區和東面的興慶區。建設用地東西長322m、南北寬527m(面積約17hm2),三面環路;周邊爲新建的銀川市行政中心、國賓館、自治區博物館、圖書館、會展中心等大型公共文化設施以及新開發的住宅小區。
新區醫院本期總建築面積約12萬m2,病床數900張,日門急診量2 500人次;建設内容包括門急診、醫技、住院、感染樓、VIP樓、行政綜合樓、專家值班公寓樓、核醫學樓等。
總體規劃
本次規劃包括院區近、遠期的總體設計。遠期醫院規模將達1 800床,本期建設了全部門急診醫技用房及900床。規劃遵循了功能整合、用地節約、城市環境的利用與融合、功能布局可持續等原則。
考慮到本期及遠期病房選址,根據各部分功能特點及相互關系,規劃設計合理布局各醫療建築及後勤保障區、院内生活區,各分區之間通過緑化和交通進行分隔與聯系。同時,各分區均留有可發展空間。
醫療區包括綜合醫療樓、感染樓、VIP樓、核醫學樓等建築,緊凑布置于用地西南側,靠近賀蘭山路,順應城區人流方嚮,方便組織外部交通并有利于嚮城市展現院區形象。門診部面嚮正源街展開,底部的急診前廣場設急診與急救入口;住院病房樓東南嚮布置,靠近南側的公園和景觀水道,并適當扭轉角度形成圍合之勢,以獲得良好的日照、優美的景觀、靈動的外部空間和私密安静的環境;醫技部布置在門急診、病房樓之間,方便聯系各部門,并于東側與北側留出發展空間,便于遠期發展。
VIP樓設于住院樓南側,相對獨立且周邊緑化圍繞,環境安静怡人。感染樓設在醫療區的西北角,靠近急診、醫技,方便平時使用,而且臨正源街設置,方便在疫情發生時獨立成區。
建築空間與環境景觀
用地内建築空間的主體爲綜合醫療樓。建築空間軸綫結合功能布置,以醫技部爲中心沿東西及南北方嚮展開,用地内的建築于軸綫兩側形成非對稱的平衡;利用門急診樓、病房樓圍合成醫院氣派的前廣場,將門診、急診、出入院、VIP等醫院對外主入口全部聯系在一起。
環境設計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爲本,强調與自然和建築空間的有機結合。環境空間軸綫結合建築空間沿南、北嚮展開,分别形成與城市共享的外嚮型緑化環境和相對幽静、私密的内嚮型環境。環境空間設計結合遠期擴建統一規劃,即便擴建後亦可與原有建築環境、交通流綫良好融合,充分體現了場地、景觀、建築、空間四位一體的理念。
交通組織
1.院區交通
由于用地與賀蘭山路之間有寬闊的景觀水道相隔,難以設置出入口,故沿用地西側正源街設置院區的兩個出入口,即南側的醫療區主入口與北側的行政後勤出入口,于用地東北角設污物出口,通嚮北側的規劃路。
沿院區交通主綫,根據功能需要分區布置停車場、内花園等設施,既起到了引導作用,又將各類功能有機且互不幹擾地串聯在一起。交通綫路分區、分層次銜接,實現人車、人物、醫患、潔污分區和分流。
2.醫療區内部交通
在門診—醫技—病房各功能區之間布置導嚮性明確的醫療街,結合醫療街布置垂直交通,便于患者明確方位、識别方嚮。具體設置兩條主要醫療街:一條是結合門診大廳的門診街;另一條是住院患者往來醫技部門的住院街,同時考慮了與遠期的順暢連通。
建築群體空間
醫療區的大堂中庭有機地連接各子空間,很好地詮釋了“内街”的概念,同時,商業、接待處、餐飲、信息亭等設施和小品、家具的陳設使内街的空間更加靈動而富有活力。
門診部爲病患和工作人員分别設有專用電梯,正對病患走廊處設有各門診科室的等候區、挂號和繳費處;沿工作人員走廊設置醫師和工作人員用房。每層沿南北方嚮平行布置4個門診單元,各單元之間設有内花園,最大程度自然采光,并優化了通風與采光條件。
醫技區與門診科室緊密相連,每個科室都設有各自的前臺和候診區,有通道連通門診部、住院部、急診部及輔助功能區,方便門診、急診、住院病患及醫護人員使用。候診空間盡量沿天井、花園布置,使其有良好的視野和通風、采光條件。手術部除設有清潔通道與潔净通道外,還設有直接連通ICU、中心供應的通道。爲適應醫技科室的不斷發展更新,在平面布置上適當留出發展空間。
住院部每層安排2個40床護理單元,單元之間設有共用的輔助區域,較每層布置1個單元更經濟。護理單元采用復廊形式,病患、探視者與醫務人員的交通及區域完全分開,并設有各樓層直通手術部、ICU的交通。病房盡可能布置在有陽光的朝嚮;護士站位于中部,面對護理單元主要出入口,便于管理且具良好的監護視野;開敞活動區置于電梯廳旁邊,通透明亮,爲患者營造良好的休養環境。
新材料及緑色技術的運用
1.地源熱泵
醫院建築是能耗較高的一類公共建築,利用天然能源爲醫院提供空調能源,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地源熱泵是利用地球表面淺層水源(如地下水、河流和湖泊)和土壤源中吸收的太陽能和地熱能,利用熱泵原理,既可供熱又可制冷的高效節能空調系統。地源熱泵系統的能量來源于自然能源,它不嚮外界排放任何廢氣、廢水、廢渣,是一種理想的“緑色空調”,被認爲是目前可使用的對環境最友好和最有效的供熱、供冷系統,無論嚴寒還是熱帶地區均可使用。
由于本項目用地相對寬裕,常年陽光充足,地表土壤源中儲存了大量的太陽能與地熱能,有條件采用地源熱泵爲醫院提供空調冷熱水。通過地源熱泵系統的運用,有效節省了能源和空間,减少了運行成本和污染排放。
2.物流傳輸
作爲現代化醫院的重要裝備,醫院物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與認同。本項目采用了德國先進的軌道小車物流傳輸系統,將藥房、供應室、手術室、血庫及各病區聯系起來,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就醫環境。
3.新型裝飾材料
本項目的外墻面原設計爲幹挂鋁合金板,但爲了節省造價,改爲粘貼大尺寸的陶瓷薄板。起初有些顧慮其粘貼强度,但使用效果令人滿意。
本項目室内裝修雖有整體設計,但由于種種原因,大堂等處的設計效果未能實現。甲方在材料的選擇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如病房采用抑制病菌生長的壁紙,仍營造了温馨、舒適的氛圍。
總之,從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醫院新區醫院的建設可以看出,一個成功的醫院建築的實現,需要甲方、設計及施工單位的共同努力。建設周期少則三五年,多則七八年,需要我們積極參與,出謀劃策,直至最終的實現。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新区医院
建设地点: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业主: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设计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合作设计:宁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图阶段)
用地面积:16.67hm2
建筑面积:12万m2
主设计:黄晓群
项目负责人:黄锡璆,黄晓群
设计人员:周超,祁莉莉,庄宇,黄强
结构设计:张耀洁
技术设备:赵霞,王永利,胡剑辉,左锦
设计时间:2006年
建成时间:2011年10月
图纸版权: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宁夏回族自治区 篇3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地处黄河中上游,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东邻陕西,北接内蒙古,南连甘肃。全区分为北部川区和南部山区两部分。川区主要是宁夏平原,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乡”的美誉,而南部山区自然环境条件较差,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宁夏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是全国日照和太阳辐射最充足的地区之一,特别适宜农作物及瓜果生长。
教育资源
银川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这里坐落着宁夏三所主要大学——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和宁夏医学院。
宁夏大学创办于1958年。199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宁夏大学、宁夏工学院、银川师专(含宁夏教育学院)实行合并办学,重组新的宁夏大学。迄今为止,宁夏大学为自治区各条战线培养输送了各类专门人才3万余人。这些毕业生在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北方民族大学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民族高等院校,是一所集文、法、工、經多学科的综合性民族高校。现面向陕西、甘肃、新疆、山东、河北、河南、湖南、山西、江苏、安徽、内蒙古等13个省市区招生。宁夏医学院主要面
就业前景
近年来,宁夏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一是继续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各类计划和项目,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二是强化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对毕业生就业的公共服务;三是继续深化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着力提升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四是完善政策体系,深入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五是提高能力、加强服务,切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和离校后的就业服务;六是努力营造关心支持毕业生就业的社会环境。
生活水平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 篇4
【发布日期】2014-05-28 【生效日期】2014-07-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九号)
《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已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14年5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4年5月28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
(2014年5月28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制定、实施和修改城乡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本办法所称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应当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第三条 城市规划区内的镇、乡、村庄以及镇规划区内的村庄,不再单独编制城乡规划,分别由所属的城市、县、镇人民政府统一实施规划管理。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确定相关机构或者人员负责城乡规划管理的具体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乡规划管理的相关工作。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城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 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依据,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并公布的城乡规划。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
第七条 制定城乡规划应当根据城乡区域特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资源承载力,科学预测城乡发展,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景发展、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城乡统筹规划、区域协调发展。
制定城乡规划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符合经批准的上位规划。
自治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制定自治区城乡规划编制的技术规定,规范和指导全区城乡规划编制工作。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指导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乡规划、村庄规划。第八条 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依法报国务院审批。第九条 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银川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依法报国务院审批;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条 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审批,在报请审批前,应当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进行技术审查。
其他镇的总体规划和乡规划、村庄规划,由镇、乡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在报请审批前,应当先经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进行技术审查。
第十一条 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应当先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
其他镇的总体规划、乡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应当先经镇、乡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村庄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应当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
第十二条 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应当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经依法批准后,应当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编制,结合相关的专项规划,确定具体建设用地性质和各项控制指标,作为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的依据。
第十三条 城市、镇的重要街区、重点景观区、广场、公园、重要交通枢纽、城镇主要出入口等涉及公共利益的重要地块,应当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
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审定。其他镇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县级人民政府审定。
第十四条 组织编制交通、水利、燃气、供热、供水、排水、电力、通信等专项规划的,应当符合总体规划,经征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意见后,依法报审批机关批准。
第十五条 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城乡规划,应当组织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易发自然灾害的区域和不适宜生产、生活的区域,有关人民政府编制城乡规划,应当将该区域居民纳入移民规划或者搬迁规划。
第十六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同步编制;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已经批准的,应当单独编制保护规划,并依法报请批准和备案。
第十七条 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应当符合城镇体系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
专项规划应当符合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第十八条 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城乡规划的具体编制工作。
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编制和修改城乡规划,应当遵守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第三章城乡规划的实施
第十九条 城乡建设和发展应当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时序,按照先配套后开发、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严格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城乡历史风貌和文物,体现地方特色,创造良好的城乡公共空间和生活环境。
第二十条 旧城区改建应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统风貌,合理确定改建规模,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加绿地和公共空间,改善人居环境和市容景观,有计划地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改建,严格限制零星插建。
第二十一条 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应当配套建设地下公共管沟或者综合管廊;依附其他道路建设的地下管线应当与道路同步铺设;已经建成地下公共管沟或者综合管廊的道路,不得擅自开挖铺设管线。
第二十二条 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报送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或者核准前,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选址申请书;
(二)拟建项目的相关证明文件;
(三)标绘有建设项目拟用地位置的规定比例尺的地形图;
(四)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的项目,应当提供建设项目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出具的选址初审意见。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核发涉及公共安全等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前,应当通过政府网站、主要报刊或者其他形式征求公众意见,公示时间不得少于十日。公众意见应当作为核发选址意见书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三条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实行分级核发:
(一)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以及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确定的重点监管区域内的建设项目,由项目所在地的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初审意见,报自治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
(二)城市、县有关主管部门审批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由项目所在地的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
(三)跨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由项目所在地的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分别提出初审意见,报共同的上一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
第二十四条 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划拨方式或者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应当依法申请核发或者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
第二十五条 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出让地块的规划条件。
规划条件包括下列内容:
(一)出让地块的位置、面积、用地范围;
(二)用地性质和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建筑退让等土地开发强度指标;
(三)应当配置的市政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物业服务用房及其具体建设时序;
(四)周边建设和环境、安全要求。第二十六条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已经确定的规划条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擅自变更。建设单位确需变更的,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建设单位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十日内对建设单位提出的申请进行审核。变更内容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法批准。变更内容不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批准;
(三)经批准变更规划条件的,建设单位持变更批准文件与国土资源部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补充协议,补(退)土地出让金差价和相关建设规费后办理后续的规划审批手续。
第二十七条 改建、扩建已经建成或者已投入使用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改建、扩建前持有关主管部门的项目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和相关材料,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涉及新增建设用地或者改变用地性质的,应当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或者出让事项的,应当办理有关用地审批手续。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用地性质或者容积率等指标应当符合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二十八条 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第二十九条 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使用土地的有关证明文件;
(二)建设工程设计方案;
(三)符合国家设计规范的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
需要建设单位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提交修建性详细规划;属于原有建筑物改建、扩建的,应当提供权属证明。
第三十条 在城市、镇规划区内申请临时建设、临时用地的,应当符合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一条 在乡、村庄规划区内进行各类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的书面申请,申请材料应当包括:
(一)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村民委员会签署的意见;
(二)建设工程设计方案。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七日内将申请材料报送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符合乡规划或者村庄规划的,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十日内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不符合乡规划或者村庄规划的,不予核发,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三十二条 农村村民在乡、村庄规划区内使用原有宅基地建造住宅的,应当持村民委员会书面意见、户籍证明和建造住宅相关图件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日内对符合乡规划或者村庄规划的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对不符合乡规划或者村庄规划的,不予核发,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三十三条 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验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五日内验线。农村集体土地上的农村村民自建住房的规划验线,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委托乡、镇人民政府进行。第三十四条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规划条件核实。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十日内对建设工程是否符合规划条件进行核实。未申请核实或者经核实不符合规划条件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组织竣工验收。建设单位应当将同步配套建设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一并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规划条件核实。
第四章城乡规划的修改
第三十五条 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应当每五年评估一次。城市总体规划、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应当每三年评估一次,其他镇的总体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应当每五年评估一次。
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内容,应当包括下列事项:
(一)城市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布局是否与规划一致;
(二)各项强制性内容的执行情况;
(三)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房保障的实施情况;
(四)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实施情况;
(五)专项规划实施情况;
(六)其他需要评估的内容。
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和原审批机关提出评估报告。
第三十六条 控制性详细规划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审批机关同意,组织编制机关应当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组织修改:
(一)因城市总体规划调整,确需修改的;
(二)重大项目选址影响规划用地布局的;
(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等规划主要内容在实施中发现明显不适当的。
第三十七条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发放后,建设项目尚未开工,因依法修改城乡规划变更许可内容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及时为被许可人办理变更手续。
因依法修改城乡规划造成被许可人合法权益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三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城乡规划的实施情况,并接受监督。
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修改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城乡规划监督考核制度。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的监督检查,配合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违反城乡规划的行为进行查处。
村(居)民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对本区域内违反城乡规划的行为,应当予以劝阻,及时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有关主管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报告,并配合处理。
第四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城乡规划工作的公众参与制度。城乡规划的制定、实施、修改,应当充分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可能影响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的,应当采取公示、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统一的规划信息公开平台,设立、公布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接受公众对城乡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除依法不得公开的内容外,城乡规划方面的政府信息应当公开。第四十一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对外公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附件、附图,接受社会监督。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除外。
第四十二条 上级人民政府或者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发现下级人民政府或者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违法编制、审批、修改和实施城乡规划的,应当责令有关人民政府或者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予以改正;对下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违法作出的规划许可可以责令其撤销或者直接撤销该规划许可。因撤销规划许可造成当事人合法权益损失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第四十三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有权对城乡规划制定和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就建设活动是否符合规划要求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查询;有权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控告违反城乡规划的行为。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受理举报或者控告,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应当及时受理,依法进行核实、处理,并予以答复;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应当及时转交有权处理的部门,并告知举报人或者控告人。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 对依法应当编制城乡规划而未组织编制,或者未按法定程序编制、审批、修改城乡规划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有关人民政府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五条 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委托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编制城乡规划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有关人民政府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第四十六条 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上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依据职权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依法组织编制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
(二)超越职权或者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核发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
(三)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未在法定期限内核发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
(四)未依法公布城乡规划的;
(五)对未依法取得规划许可或者违反规划许可的规定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的行为,不予查处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依法处理的。
第四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对未依法取得选址意见书的建设项目核发建设项目批准文件的;
(二)未依法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确定规划条件或者改变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依法确定的规划条件的。
第四十八条 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合同约定的规划编制费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由原发证机关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超越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承揽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
(二)违反国家有关标准编制城乡规划的。
未取得资质证书承揽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依照前款规定处以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以欺骗手段取得资质证书承揽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资质证书,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处以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九条 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条 在乡、村庄规划区内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应当拆除。
第五十一条 建设单位和个人未取得验线确认手续,擅自开工或者继续施工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二条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的决定后,当事人不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依法采取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第七章附 则
第五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1994年10月14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同时废止。
宁夏回族自治区消防条例 篇5
【时效性】 有效
【颁布单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颁布日期】20020725
【实施日期】 20020901
【失效日期】
【内容分类】 市容环境
【文号】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名称】 宁夏回族自治区消防条例
【题注】
【章名】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 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 本条例。
第二条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以下简 称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消防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地方经 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本 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以下简称公安消防机构)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负责实施。
第五条 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 的义务。任何单位、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对违反消防管理和危害消防安全的行为,任何单位、个人都有权制止或者向公安消防 机构举报。
第六条 每年十一月九日为自治区消防日。
第二章 消防设施
第七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实施。消防规划由城市规划部门会同公安消防机构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编制。
城市人民政府在审查城市总体规划时,应当有同级公安消防机构参加。
第八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场所消防设施建设和属于固定资产投资范围的消 防装备购置纳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并逐步增加对消防经费的投入,保证消防设施和消防 装备同预防、扑救火灾相适应。
第九条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应当与城市其他基础设施同时建设、配置;统一 进行管理。
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不足或者不适应实际需要的,应当增建、改建、配置或者进 行技术改造。
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的维护费用应当在城市建设维护费中列支。
公安消防机构对已建成的公共消防设施进行验收、使用和监督管理。
第十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城市消防调度指挥机构。
城市消防调度指挥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火灾受理和灭火指挥系统,接受火灾报警;指挥 灭火和抢险救援。
第十一条 城市规划确定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 使用用途的,应当经城市规划部门和公安消防机构同意,并按照法定程序报批。
第十二条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并定期进行维护。歌舞厅、影剧院、体育场馆、网吧、游艺厅、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等公众聚 集场所(以下简称公众聚集场所)和会堂、学校、医院,应当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的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并保证畅通。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挪用、移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消火栓,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确需挪用、移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的,应当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并承担有关费用。
公用和城建等单位在修建道路,以及停电、停水、截断通信线路可能影响公共消防设 施的使用或者消防队灭火救援的,必须事先通知当地公安消防机构。
第三章 消防组织
第十四条消防组织应当按照下列形式建立:
(一)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消防站建设标准建立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 队;
(二)乡(镇)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及消防工作的需要,建立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
(三)单位以及乡、村可以建立由职工或者村民组成的义务消防队;
(四)居民委员会可以建立自防自救的消防组织。
第十五条 下列单位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
(一)大型发电厂、民用机场;
(二)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大型企业;
(三)储备可燃的重要物资的大型仓库、基地;
(四)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规定以外的火灾危险性大、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较远 的大型企业;
(五)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
专职消防队的建立,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报经自治区公安消防机构验收。专职 消防队的变更或者撤销应当经自治区公安消防机构同意。
专职消防队的经费由组建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列支。企业、事业单位专职消防人员应当 享受本单位职工同等社会保险福利待遇。
第十六条公安消防队除保证完成法定的火灾扑救工作外,还应当参加其他灾害和 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
第十七条 专职消防队应当建立健全消防教育培训和训练备战制度,承担本单位的 防火和火灾扑救工作,并服从公安消防机构的统一调动,参加其他有组织的火灾扑救工作。
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以及专(兼)职消防人员,应当接受公安消防机构的业务指 导和培训。
第十八条 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责任区内的单位制订 灭火预案,进行灭火技术和战术演练。
第四章 火灾预防
第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防火安全责任制,落实消防安全职责,对消 防安全工作定期进行考核。
第二十条 各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二)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确定本单位和所属各部门、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三)针对本单位的特点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
(四)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查、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六)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疏散标志。
经公安消防机构确定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应当履行前款规定的职责外;还应当履 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建立防火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二)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三)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四)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各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 消防安全负责。
第二十一条 居民住宅小区的消防安全,由产权单位负责;实行物业管理的,由物 业管理单位负责。
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由其经营者负责。
公众聚集场所、货场、仓库、商品批发市场等建筑物实行承包、租赁的,双方当事人 应当在承包、租赁合同中明确消防安全责任;没有明确消防安全责任的,消防车通道、涉 及公共消防安全的疏散设施和其他建筑消防设施,应当由产权单位负责。
居(村)民委员会应当制定防火制度,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消除 安全隐患。
第二十二条 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新建、改建、扩 建和建筑内部装修的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将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报送 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未经审核或者经审核不合格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发给施工许可 证,建设单位不得施工。
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自收到建设单位报送的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之日起,一般工程在七日内,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工程、设置自动消防设施的工程在十五日内,出具 审核意见。
经公安消防机构核准的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确需变更的,应当报经原审核的公安消防机 构审核。未经核准的,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变更。
第二十三条 从事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的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按照国家工程建 筑消防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并对承担的建筑工程消防设计负责。
第二十四条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消防设计图纸、消防技术标准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进行施工,并对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负责,建设单位应当予以协助。
第二十五条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竣工时,建 设单位应当向建筑工程所在地公安消防机构提出验收申请。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经消防验收合格的建筑物、构筑物使用性质或者防火条件发生改变的,应当向原验收 的公安消防机构重新申报,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合格后,方可使用。
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七日内对建筑工程进行消防验收,并在验收后五 日内出具验收意见书。
第二十六条 从事安装、维修和检验消防设施的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并按
照消防安全技术规定进行安装、维修和检测。
安装火灾自动报警装置、自动灭火装置的建筑物的管理和使用单位;应当定期对装置 进行检测、维修,保证正常运行。不具备检测、维修能力的;应当委托具有检测、维修资 质的单位对装置进行检测、维修。
第二十七条 新建、改建、扩建和建筑内部装修的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或者开 业前十五日,其业主应当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申报,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或 者开业。未经检查或者检查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或者开业。
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自收到申报之日起三日内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经检查后二日内办理 有关手续。
第二十八条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具有火灾危险的,主 办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在举办前十五日向当地公安消 防机构申报,经公安消防机构对活动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举办。未经检查或者 检查不合格的,不得举办。
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在接到申报后五日内,对活动现场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并予以答复。第二十九条生产、销售或者使用的消防产品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 标准。
禁止生产、销售或者使用未经依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确定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消防 产品。
公安消防机构及其消防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职务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用户指定 消防产品的销售单位和品牌。
第三十条生产、储存、销售或者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单位、个人,必须 执行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规定。
第三十一条 下列人员应当参加公安消防机构的培训,取得消防培训合格证后,方 可上岗:
(一)专职消防队员;
(二)单位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
(三)公众聚集场所的经营管理人员及有关工作人员;
(四)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或者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单位的管理人员 及其工作人员;
(五)消防工程设计人员和消防工程施工技术人员;
(六)安装、维修、检验消防设施和器材的技术人员、自动消防设施的操作人员。第三十二条 公安消防机构应当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单位进行消防安全检查。被 检查单位应当予以协助,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
公安消防机构在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的,应当及时通知有关单位限期改正,消除隐患。
第五章 灭火救援
第三十三条 火灾现场扑救工作,由公安消防机构统一组织和指挥。火场总指挥员 决定的下列事项,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拒绝、阻碍和拖延:
(一)使用各种水源;
(二)截断电力、可燃气体和液体的输送,限制用火用电;
(三)划定警戒区,实行局部交通管制;
(四)利用临近建筑物和有关设施;
(五)为防止火灾蔓延,拆除或者破损毗邻火场的建筑物、构筑物;
(六)调动供水、供电、医疗救护、交通运输等有关单位协助灭火救助。
第三十四条 火灾扑灭后,发生火灾的单位、个人必须保护火灾现场,接受火灾事 故调查。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为隐瞒、掩饰起火原因,推卸责任,而故意破坏、伪造火灾现场。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同意,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故意清理火灾现场。
第三十五条 火灾扑灭后,公安消防机构有权根据需要封闭火灾现场,依法认定火 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事故责任;并通知发生火灾事故的单位或者个人。第三十六条 发生火灾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公安消防机构认定的火灾原因、火灾事 故责任以及核定的火灾损失不服的,可以自收到有关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火灾发生地 公安机关或者上一级公安消防机构申请重新认定或核定;对自治区公安消防机构作出的火 灾原因、火灾事故责任认定以及火灾损失的核定不服的,可以向自治区公安机关申请重新 认定或者核定。
第三十七条 公安消防队扑救火灾,不得向发生火灾的单位、个人收取任何费用。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参加扑救外单位火灾损耗的燃料、灭火剂和损坏的器材、装 备,以及对火灾原因进行技术鉴定或者邀请专家论证所需的费用,经公安消防机构核准后,由发生火灾的单位予以补偿。发生火灾的单位应当在扑救火灾后的三十日内支付。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单位未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责令限期改 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警告。
歌舞厅、影剧院、体育场馆、网吧、游艺厅、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等公众聚 集场所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一款
(四)(五)
(六)项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的;逾期 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可以并处五千元至三万元的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至三千元的罚款。
在车间或者仓库等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擅自降低消防技术标准施工、使用防火 性能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或者不合格的装修、装饰材料施 工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施工,可以并处五千元至五万元的罚款。对单位依法前款规定处罚的,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警告 或者五百元至三千元的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改 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或者停产停业,可以并处工程总概算百分之 一至百分之三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使用或者停 业,可以并处五千元至三万元的罚款。
对单位依照前两款规定处罚的,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警 告或者五百元至二千元的罚款。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以一千元至五千元 的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五百元至三千元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擅自举办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集 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的,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责令当场改正;当场不能改正的,应当责令停止举办,可以并处三千元至五万元的罚款。
对单位依照前款规定处罚的;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警告 或者五百元至三千元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产品
和违法所得,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等条例第三十条规定,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或者使用、销 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警告或者五千元至五万元的罚款。对单位依照前款规定处罚的,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警告 或者五百元至三千元的罚款。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火灾扑灭后,为隐瞒、掩饰起火 原因,推卸责任而故意破坏、伪造火灾现场的,处以警告,或者处一千元至一万元的罚款。
单位有前款行为的,处以警告或者五千元至三万元的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 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警告或者一千元至一万元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实施罚款处罚的,罚 款数额为五百元至五千元。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实施罚款处罚的,对单位的罚款数额 为五千元至三万元;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罚款数额为五百元至五 千元。
第四十七条 对违反本条例行为的处罚,由所在地公安消防机构裁决。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责令停产停业,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由公安消防机构报请当地人民政府依 法决定,由公安消防机构执行。
第四十八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 诉讼。
当事人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行 政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九条 公安消防机构的工作人员在消防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 弊,有下列行为之一,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损失,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国家建筑工程消防技术标准的消防设计、建筑工程通过审核、验收的 ;
(二)对应当依法审核、验收的消防设计、建筑工程,故意拖延,不予审核、验收的 ;
(三)发生火灾隐患不及时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改正的;
(四)利用职务为用户指定消防产品的销售单位、品牌或者指定建筑消防设施施工单 位的;
(五)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七章 附 则
宁夏回族自治区物业管理办法 篇6
【名称】 宁夏回族自治区城市居住小区物业管理办法
【题注】 《宁夏回族自治区城市居住小区物业管理办法》,已经1998年7月25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第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银川市、石嘴山市、青铜峡市自发布之日起先行施行。
【章名】 第六章 物业管理费用
第三十条 依照本办法实行物业管理的公有住宅和新建商品住宅出售时,应当设立物业维修储备金。
物业维修储备金必须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备和公共设施的维修、更新,不得挪作他用。
第三十一条 物业维修储备金按出售公有住宅售房款的20%至30%,由各售房单位提缴,新建商品房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10元收取,由售房单位支付。
已经出售的公有住宅和商品住宅,物业维修储备金的提缴、支付,参照前款规定,由住宅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
第三十二条 物业维修储备金由市、县房产管理部门统一收取,代为管理,全部存入金融机构,设立专门帐户,按照银行同期同档次单位存款利率计付利息。
物业维修储备金应当按幢立帐,按户核算,专款专用。使用物业维修储备金,由物业管理企业提出计划,经管委会同意后,报请所在地房产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支付。
房产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公布物业维修储备金的收支情况,接受产权人和使用人的监督。
第三十三条 物业维修、更新的费用,按照下列规定承担:
(一)住宅自用部分和自用设备的维修、更新费用,由产权人或使用 人承担。
(二)住宅共用部位和共用设备的维修、更新费用,由整幢住宅的产 权人或数幢住宅的产权人,按照各自拥有的住宅面积比例共同承担;依照
(三)公共设施的维修、更新费用,由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全体产权人 按照各自拥有的住宅面积比例共同承担;依照本办法设立物业维修储备金 的,在物业维修储备金中列支。
(四)物业维修储备金不足时,产权人、使用人应当按照管委会的决本办法设立物业维修储备金的,在物业维修储备金中列支。定和所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比例,交纳物业维修储备金。
第三十四条 物业管理实行有偿服务,由物业管理企业统一收取物业管理服务费。
物业管理服务费的具体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以及使用办法,另行规定。第三十五条 居住小区配套建造的经营性用房的收入,用于补充物业维修储备金,由市、县房产管理部门收取。
第三十六条 居住小区物业管理服务费的收支帐目,管委会和物业管理企业应半年张榜公布一次,接受产权人和使用人的监督。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 篇7
国家规划水利部将青铜峡、固海灌区的节水作为重点改造项目, 而且投资逐年增加;根据中部地区的干旱性质来制定解决方案, 比如大型泵站要换新, 盐环定扬黄继续建设, 黄河宁夏地区进行防洪, 中小型河和清水河苦水河的规划治理, 危险水库加固, 抓紧实施水土保持等项目。大项目带动大投资, 农村水利投入规模连创新高, 2011—2014年已经在农村水利建设上投资149亿元, 相当于建国60周年总和的水利投资。另外, 还有一大批水利项目的相继投资和实施, 有效地保证了供水资源的安全, 发挥了水利改革的优势。
2 民生农村水利建设再创佳绩
现如今最重要的水利任务就是, 深入民心, 解决民众最关心、最着急的水利建设问题。目前农村的安全饮水项目开展效果最明显, 有效地解决了290多万农村人喝不到安全、干净水的问题。其中, 农村供水工程约260处, 尤其是经过40多年的证明, 中南部城镇和乡村的安全饮水工程已经发挥其作用。其中最大的蓄水库已经达到了蓄水调水的条件, 这将是解决西海固等地100多万城镇和乡村居民饮水问题的最好方法, 水土流失面积大大减少, 治理面积达到1 500 km2以上, 更减少了流入黄河的泥沙4 500万t, 有效地改善了山区人民的生活环境, 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3 保证城镇乡村的供水安全
宁夏回族自治区对干旱地区和灌溉区, 长期干旱和用水情况进行分析, 为53.33多万hm2农作物随时接受灌溉做好铺垫, 全区还被评为粮食产量“十连丰”、农民收入增长“八连块”。这年来新建的宁东、太阳山等八大供水工程明显完善了其配套功能, 为太阳山等工业区和城市用水提供了保障, 也促使城镇乡村供水安全方面达到最佳状态。
4 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效明显
在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中, 水利部也全力支持, 严格管理水资源制度, 继续加强工程、技术和管理节水的实施, 工农业和城市乡镇一起改善, 首次对地级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进行考核并由自治区政府通报结果, 自治区用以色列节水的方法来推动市级县级领导部门的联合行动, 其中全年共计增加节水灌溉面积11.33万hm2, 取得了节水、节地、节肥、节劳及提高用水效率、产出效益和品质的“四节两提高”的显著成效, 黄河水引流灌溉农村耕地的安全系数也有着明显的提高, 整个区域耗水量都在国家分配的标准之内, 以有限的水资源保证了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5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迈出新步伐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加快社会良好发展的基础, 对农业的节约用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 国家以“黄河杯”比赛为前提, 从人力、物力、财力的集中, 推动政府、群众积极参与整合项目, 从而促进了农副业产品的生产, 改善了农村的水利基本建设条件和农村的环境。
6 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
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全城以防洪、交通、经济、旅游文化等为标准的堤防, 为黄河经济开发区发展奠定了基础。宁夏回族自治区2012年是继1986年后洪水流量、持续时间最长的洪水, 治理了69条小河和清水河的项目, 加固了260多座危险水库的项目, 并且将一些重点城市的河段防洪安全治理提高了标准, 更使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良好的保障。
7 深化水利改革
自治区和各市县财政初步建立了稳定增长的水利投入机制, 在一些重点工程建设中, 他们通过市场融资将投资金额由开始的3.3亿逐渐增加到55亿元。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 篇8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我校大学生的调查,结合回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现状,就宁夏高校体育课开设回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有利之处进行了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推动回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宁夏高校 回族传统体育项目
回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之一,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分布地域最广并有着特殊发展轨迹的民族。宁夏共有15个民族成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宁夏总人口约591万,其中回族人口约176万,占全区总人口的33.25%[1-2]。宁夏共有高校13所,在高校中回族学生占学生总数30%以上,这种现象的出现,给我们一个启示:在宁夏回族聚居地区,回族传统体育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可以将一些易于开展的回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高校体育课堂,以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弘扬回族传统体育文化,推动我区高校体育教育的进一步改革。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宁夏3所高校(宁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的300名大学生(均为在校一、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此作为样本研究普通高校开展回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状况。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广泛查阅有关社会学、管理学、社会体育学和民族体育理论等方面的书籍和近10年来与民族体育有关的论文及专著,为全面、系统地研究回族传统体育提供丰富而详实的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依据本课题研究的需要,遵循社会学问卷制定的原理,设计了大学生对回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了解情况和喜欢程度调查问卷300份,时间为2008年1月到2008年6月。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调查,为深入研究回族传统体育引入高校课堂的可行性提供参考。
3.实地考察法。实地走访了宁夏各市、县回族聚居区,并和部分回族群众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为本文的研究获取详实的信息和资料。
4.数理统计法。将回收的问卷、访谈所得的资料信息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作图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宁夏高校开展回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现状
1.宁夏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回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情况
目前在宁夏高校中,只有部分学校开设了回族体育课程,由于各种原因开设的面还不够广。我们调查的3所高校中有2项少数回族传统体育项目。回族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3所高校均有开设;木球项目只有2所学校开设,没有充分发挥宁夏回族传统体育资源在高校体育中的优势。因此,要加强少数民族体育的挖掘、整理、研究工作,各高校应成立专门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研室,让学生有机会学习和掌握当地主要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既可弘扬民族文化,加深大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认识,又能丰富教学内容,为宁夏高校体育课的改革探索一条新路子。
2.宁夏大学生对回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了解程度
经过问卷调查统计,宁夏高校回族学生对回族传统体育项目有一定的了解,但汉族学生对回族传统体育项目了解甚少,对有些项目甚至一无所知,他们把对歌、跳花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节目当成回族体育项目。同时也可以看出回族大学生对于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了解程度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进一步加强宁夏高校大学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3.宁夏大学生对回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喜爱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有61%的大学生对回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着浓厚的兴趣。这种现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启示我们在回民族聚居地区,回族传统体育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完全可以将一些易于开展的回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校体育课堂,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改变过去单一的教材结构体系,做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灵活化和个别化以及教材体系结构的多元化和乡土化。
(二)宁夏回族传统体育的主要项目及价值功能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1990)中所载录的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共有678项,其中回族传统体育项目有47项,列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首[4]。它们具有很强的健身功能,内容丰富多彩,与娱乐融为一体,且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简单易行,容易为人们接受,比推行现代体育项目去健身更切合实际、更经济。
1.回族武术:回族有强健、勇武、不畏强暴的民族性格,他们把开展武术活动当作振奋民族精神、健身、自卫的手段,至今宁夏许多清真寺还设立了习武场,有的阿訇还亲自任教练。回族武术不仅有很强的健身作用,而且还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娱乐、教育功能。
2.木球:由回族农村青少年放牧时的“打篮子”、“赶毛球”演变而来的,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1986年第3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被正式列为表演项目。1991年第4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木球正式列入比赛项目。第5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宁夏木球代表队取得了第3名的成绩。2003年第7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宁夏木球代表队夺得冠军。
3.方棋:一种培养智力的民族体育娱乐活动项目,在宁夏南部山区各县农村尤为盛行。199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及各市县有关部门已研制出了方棋比赛规则,并在1991年自治区第2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正式列为比赛项目。
4.踏脚:流行在宁夏南部山区的一项回族民间的传统体育活动,在宁夏回族自治区1991年第2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被正式列为表演项目,同时也被1991年第4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列为表演项目,在这次运动会上宁夏代表队的踏脚表演荣获一等奖。在1999、2003年第6、7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宁夏代表队的踏脚表演也荣获一等奖。
5.掼牛:回族擅长的项目,流行于宁夏、甘肃、河南各省的回族地区。此项活动要求掼牛者力量要大,用力要合理,动作要敏捷。与现代摔跤项目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三)宁夏高校开展回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策略
1.加强对回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挖掘整理和理论研究
宁夏各市、县教委、教研室应成立研究小组,对回族体育加以挖掘整理,并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在保持民族、民间体育不失原创性、民族性、历史性的基础上,将技术动作、活动形式、器械规格进行研究和开发,使之更加符合我区高校体育教学实际。比如“掼牛”是回族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之一,由于受到高校教学条件的限制及安全因素的影响,将其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可行性不大,但可将回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如武术、赶木球、木球、掷子、爬木城等引入课堂。另外,可将其他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如哈萨克族的“穿麻袋摔跤”、塔塔尔族的“爬杆”、新疆舞蹈(满足女生需要)等经过适宜的改革后引入高校体育课堂。
2.建立有效的回族传统体育课程管理体系
对开发出的回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是高效利用回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的前提。因此,有必要建立项目资源库,对回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按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必要的梳理和归类。教师们在开发回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时,点击库里直接检索,既节约时间又提高使用效率。项目资源库每个学校都需要建立,有利于校与校之间课程资源共享,便于教师和学生进行深层的探究和体验,通过信息技术把各类资源库链接起来,为宁夏高校和教师开发项目资源提供多重服务和深度支持。
三、结论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体育教学也应与时俱进,改革过去以重技术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较变为竞技体育项目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相结合并存的教学新模式。高校体育将竞技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相结合,可以取长补短,拓宽学生锻炼的途径和方法。因此,将回族传统体育项目经过适当的改进,结合宁夏高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引入体育课堂有利于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做到教学内容多样化、灵活化和个别化,有利于改善高校体育教材结构体系,开展具有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高校体育课堂,进一步推动宁夏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习惯及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进步与完善。
★基金项目:宁夏医科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宁医校发2009-61号)。
参考文献:
[1] 王世鹏.宁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现状与保护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7.29(5):67-71.
[2] 蔡智忠.宁夏回族传统体育的主要项目与特点[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5):53-58.
[3] 钱杰,姜同仁.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