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宁县

2024-07-05

宁夏中宁县(共4篇)

宁夏中宁县 篇1

1 S—发展机遇

发展口岸物流, 加快口岸地区物流建设是提高口岸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国际国内有利的经济发展大环境下, 中宁县发展陆路口岸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首先是国家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务院支持宁夏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及分工、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呼包银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全区沿黄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 为中宁县进一步改善发展条件、夯实发展基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其次是国内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 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 东部地区产业的加快转移, 为中宁县已形成的以工业基础、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承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新型产业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调整提供了广阔空间;最后是“十一五”时期中宁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积累了较为丰厚的物质基础,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这些有利发展机遇, 将为中宁县大力发展陆路口岸建设提供了强劲活力。

2 W—威胁

2.1 周边地区综合交通体系逐步完善形成的威胁

作为一个县级城市, 中宁拥有优势较为突出的区位交通条件, 为发展区域物流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但随着周边地区综合交通体系的逐步完善, 区域物流的流量与流向可能会发生改变, 货物周转及流通速度加快, 这既可能对中宁县进一步利用好既有的优势条件发展陆路口岸形成促进作用, 也可能对中宁县发展二类陆路口岸形成威胁,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原来需要在中宁进行中转或停留的货物, 在交通条件逐步改善的过程中可能就无须中转或停留。

2.2 物流发展水平滞后对建立陆路口岸形成威胁

第一, 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

一是专业物流园区功能尚不完备, 直接导致全县物流组织比较分散, 难以形成具备影响力的物流发展环境;二是存在一些阻碍物流发展的环境因素, 最突出的表现是跨黄河大桥对过往车辆进行收费, 对未来口岸物流的发展形成阻碍;三是中宁铁路站线的加工、仓储、配载等能力不够, 综合配套能力不强, 铁路站线之间管理比较分散, 难以形成整体效应。

第二, 物流运输装备性能、结构还不完善。

中宁县目前公路运输方式装备性能较低, 主要以中型普通敞篷货车为主;结构不合理, 高效低耗的重型货车、拖挂车和各类特种专用汽车所占比重低, 老旧车辆较多, 冷藏等专用车辆不足;整体运输效率不高。

第三, 物流服务功能有待发展, 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

中宁县现有的物流服务功能单一, 基本都是传统方式的货物运输和仓储, 增值功能强的货物配送和流通加工量很少。

3 O—优势

宁夏特有的经济发展结构决定了进出口贸易量中, 出口货物占据比例远大于进口货物量, 导致货物进出口量比例严重失调, 使得集装箱运输成本较高, 且货物运输严重不平衡。而中宁县由于近年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优势产业的发展, 进出口贸易量逐年增加, 且进口货物量远高于出口货物量。这样的进出口贸易结构则能弥补宁夏进少出多的结构不平衡问题, 可以充分利用集装箱及铁路运输资源, 从根本上降低进出口货物的各项成本。此外, 中宁县建设陆路口岸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3.1 区位优势

中宁县处于宁夏的几何中心, 东临青铜峡市, 西依中卫城区, 南接同心县, 北靠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地势南高北低, 平均海拔1184 米。是宁夏沿黄城市群“一核两翼”的重要组成部分, 靠近南翼的中心地带, 辐射市县方位较广, 具有的较强带动能力和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

一是具有丰富的铁路资源和便利的装车条件。中宁县境内有包兰铁路、中宝铁路和太中银铁路从中宁县境内通过, 中卫编组站在中卫与中宁之间, 将有利于两城市之间基础设施的共享。太中银铁路是“西北至华北新通道”的一部分, 由西向东横穿宁东、陕北和晋西地区, 填补了陇海铁路以东、包兰铁路以南广大国土范围内铁路的空白, 太中银铁路的建成对于促进沿线丰富资源的开发、带动沿线地带经济发展以及西北、华北双向交流和东西合作都具有深远意义。

二是具有便捷的公路交通条件。中宁自古就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中转要冲, 是天然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地, 被誉为西北的“旱码头”。中宁县境内有石中、中郝、中营、中固、中盐5 条高速公路贯通东西、横贯南北, 可为公路货车运输提供快捷的便利条件。除高速公路以外, 中宁县境内还有国道109、省道101、省道201 穿越而过, 乡道与村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中宁现已成为西部内陆的交通枢纽。

三是具备可供利用的航空运输资源。距中宁县约140 千米的银川河东机场、距中宁县约100 千米的中卫香山机场、距中宁约260 千米的固原六盘山机场是宁夏仅有的三个机场, 三机场围绕中宁正好形成三足鼎立的布局;随着这些机场的建设通航和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 民用航空运输辐射范围将进一步加大, 对于促进周边地区的物流业发展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 资源优势

中宁县内自然资源丰富, 石膏、石灰石、煤、铁等矿产品储量大、品位高, 尤其是被誉为“天下第一煤”的碱沟山无烟煤总储量达6亿吨;石膏储量高达100亿吨以上, 居全国第二;石灰石储量2亿吨, 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县内有装机规模为2×330MW火电厂一座、2×0.068MW水电厂一座。有750KV变电所1座、330KV变电所2座、220KV变电所3座、110KV变电所7座, 电力资源十分充足。黄河穿越县境68千米, 流域面积2959.7平方千米, 年径流量318亿立方米, 年平均流量3600立方米/秒, 即将建成的沙坡头水利枢纽和正在规划设计中的国家重大水利电力建设项目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 将为全县跨越式发展提供充足的水利电力保障。

3.3 经济优势

中宁县依托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四位一体”优势, 有力地促进中宁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枸杞、红枣、硒砂瓜等特色农产品农副产品加工、冶金、建筑建材、机械制造、电力能源等主体产业, 是“全国枸杞交易集散地”、“全世界最大的金属锰生产基地”。与此同时, 商业、服务业、餐饮娱乐业等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为现代物流业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2011年, 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4亿元, 增长15.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亿元, 增长11.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40亿元, 增长78.6%, 实现增加值33亿元, 增长32%;全县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730元, 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130元, 增长15.9%。

这些数据表明近年来中宁县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 同时, 随着宁夏实施内陆开放发展战略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 为中宁县建立二类陆路口岸带来了时机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4 T—劣势

4.1 缺乏高效的沟通协调机制, 难以形成工作合力

由于二类陆路口岸的建设需要政府、海关、铁路主管部门等行政职能部门及货代企业、物流企业、投资主体企业之间的协调与沟通, 建设初期存在一定的沟通协调问题;同时, 由于物流本身涉及多个部门的管理, 难以形成工作合力, 为中宁陆路口岸的前期筹备和建设带来一定困难。

4.2 缺乏统一有序的运行和信息网络

中宁现有的资源大多处于自发散乱状态, 大型工业企业自营物流比重偏高, 中小物流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社会网络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社会物流缺乏统一规划管理, 市场物流企业缺乏统一的网络组织。尽管目前已出现了二十多家物流信息中介组织, 并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能, 但中宁物流产业的网络信息系统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表现在物流组织基本靠人工电话沟通, 货运方式的有效衔接、物流通道的有效疏导、物流信息的有效传递与共享方面还基本处于自发的原始状态, 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

4.3 物流人才匮乏

物流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学科, 从全国来看, 物流专业人才都比较缺乏, 在中宁更是如此。由于陆路口岸的特殊性, 要求懂得进出口贸易、国际物流等相关专业知识, 而宁夏高校物流专业设置较少, 区外的人才又不愿回来, 造成中宁县乃至宁夏对物流的高、中层次人才极度缺乏。

5 结论

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律和中宁县物流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来看, 中宁县具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大好机遇。从其周边地区的区位、经济发展等方面来看, 中宁县近年进出口业务增速较快, 已具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优势条件。但也受到了物流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物流总需求量不高等因素的制约。

中宁县要建立并发展好陆路口岸就必须充分利用有利条件, 科学定位, 通过以特色产业主导、大型企业支撑、区域通关联动、政府搭建平台、物流企业运作的路径和方式, 逐步将其建设成为宁夏南部地区开放度较高的具备港口通关、汽车及建材销售、流通加工、贸易中转、仓储配送、市场销售等六大功能, 集商务贸易、综合物流、出口报关于一体的综合性口岸。

宁夏中宁县 篇2

1对象与方法

1.1普查对象

全县11个乡镇、2个农场的已婚育龄妇女, 年龄19~49岁。

1.2普查方法

由中宁县政府出资, 县卫生局牵头, 各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参与, 乡政府配合组织人员, 提供普查场地, 抽调县医院、中医院、县妇幼保健所妇科专家、检验师组成普查技术小组。程序为 (1) 按统一的健康检查表全面询问, 并记录其婚姻状况、生育状况、既往病史; (2) 临床检查:按妇科常规检查方法, 对妇女生殖系统、乳腺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 (3) 物理检查:采用B超、镜检。

1.3诊断标准及处理措施

宫颈炎、各种外阴阴道炎及盆腔炎均以乐杰[1]主编的《妇产科学》中的诊断标准及处理措施为依据。

1.4妇女病防治和保健措施

(1) 开展健康教育:健康检查前集中前来妇科检查的妇女进行保健知识培训, 对每一位受检妇女建立健康档案, 需复查人员嘱咐其定期进行复查; (2) 对患病的妇女进行积极治疗, 根据疾病特点分别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的方法。

1.5统计

由各乡助理卫生监督员按要求将检查结果汇总报县健康教育所进行综合汇总分析。

2普查结果

本次普查19~49岁已婚育龄妇女14 976名, 全部为农民。在14 976名妇女健康检查中, 共查出妇科病患者9065例, 患病率60.53%。查出妇科病10种, 生殖道感染8437例, 患病率为56.34%, 其中宫颈疾病患者5130例, 患病率34.25% (宫颈糜烂3316例, 占64.64%;宫颈肥大1148例, 占22.38%;宫颈息肉266例, 占5.19%) , 占生殖道感染的60.80%;阴道炎患者3307例, 患病率为22.08% (滴虫性阴道炎1207, 占36.50%;细菌性阴道炎945例, 占28.58%;霉菌性阴道炎423例, 占12.79%;老年性阴道炎280例, 占8.47%) ;盆腔炎208例, 患病率1.39%;乳腺增生患者205例, 患病率1.37%;其他215例, 患病率1.44%。

3讨论

过去困扰着广大妇女的子宫脱垂、阴道壁脱出患病率明显下降, 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尿瘘、粪瘘疾病已基本消失。生殖道感染是已婚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 是危害广大妇女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本次普查结果显示:中宁县妇科生殖道疾病患病率为56.34%, 与陈小明[2]的常州市下岗女职工生殖系感染率为50.9%基本相符。疾病谱按其患病率高低顺序排列为:宫颈疾病、阴道炎、盆腔炎、乳腺疾病、其他疾病, 这与石一复等[3]2001年报道来医院就诊人群统计生殖系普通炎症患病率高, 以宫颈炎为主, 外阴道炎等次之相吻合。我县妇女病主要有如下特点:宫颈疾病为妇科病之首, 阴道炎居第2位, 盆腔炎症居第3位。分析其原因是: (1) 受传统观念和封建意识的影响, 在对待妇科疾病方面, 羞于启齿, 是造成生殖道感染率高的重要因素。 (2) 生活习惯、健康行为差, 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 农村经济条件差, 患病得不到及时治疗, 以至于发展成慢性病。 (4) 农村文化水平相对落后, 妇女保健知识缺乏, 不能做到有病早检查、早预防、早治疗。

干预措施:降低妇女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 提高广大妇女的自我保健能力及生殖健康水平,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大妇科病普查工作的宣传力度, 把妇科病普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的理念灌输到每一位妇女, 从而提高妇女自身的保健意识, 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 (2) 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各级领导重视, 实行每年一次妇女病免费普查普治工作, 提高妇女病的普查率, 从而降低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患病率。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562.

[2]陈小明.常州市城区下岗无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流行病调研.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2005 (4) :374.

宁夏中宁县 篇3

作为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宁夏银行在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前提下,深度挖掘客户资源,以创新机构体制为切入点,成立了宁夏银行中宁枸杞贷款中心(以下简称“杞贷中心”),通过市场细分,将自己的服务对象集中于枸杞产业,实行错位竞争,走特色发展之路,形成独特的经营优势,有效克服了机构少、规模小、产品同质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主要做法

宁夏银行中宁支行在成立之初就将个人业务发展的突破口和着眼点定位在支持中宁枸杞等特色产业上,2007年7月,宁夏银行在全区金融机构中率先设立首家枸杞贷款中心,针对分布于县域内的特定目标客户群体(枸杞种植户、流通户、加工户等),提供特色金融服务,经过近些年的扶持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优质客户应运而生,成为振兴中宁枸杞产业的排头兵。

(一)市场定位特色突出

中宁县位于宁夏平原中部,枸杞种植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乃至世界闻名的“枸杞之乡”。截至2008年末,中宁县枸杞种植户达4.8万户,种植面积达15.8万亩,枸杞干果总产量达到2.88万吨,实现枸杞产值8.28亿元,全县农民人均来自枸杞产业的现金收入达到2200元,占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一强。全县常年从事枸杞营销及加工的人员达10000余人,其中年销售枸杞干果100吨以上的规模企业达到68家。全县枸杞加工企业13家,企业固定资产达5亿多元,年生产各类枸杞深加工产品突破2万吨,全年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

枸杞是中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优势和潜力所在,中宁枸杞市场已成为全国枸杞的集散地和价格的“晴雨表”。地方政府针对这一实际,不断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促进枸杞产业的发展。“杞贷中心”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定位目标市场,将支持重点放在了枸杞种植、加工及流通领域的广大客户,突出特色,大力扶持行业龙头,以此拉动整个枸杞产业的发展。

(二)经营策略灵活务实

面对中宁枸杞产业、市场、客户的发展情况,“杞贷中心”不断拓展信贷业务,大力扶持有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面支持广大中小枸杞种植户、流通户。同时,针对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和当地居民生活、消费习惯,因地制宜开发适合其需求的金融产品。

一是根据多年来支持枸杞等农副产品行业的情况和经验,“杞贷中心”打破传统的“五户联保”的单一模式,将农户联保模式调整为“三户联保”及以上,积极探索“产业龙头企业+农户联保”、“专业担保公司+农户联保”、“行业协会+农户联保”的支持模式,发展与枸杞龙头企业及专业担保公司合作,解决枸杞客户在抵押担保方式上的弱势和缺陷,使其品牌更趋多样化,运行风险更低。二是在办理信贷业务时积极营销办理银行卡、金如意理财、账户信息通等业务,提高支行中间业务收入。三是制定并出台了“杞贷中心”加强信贷服务若干办法、涉农贷款品种及利率优惠管理办法,有效加强支农信贷服务,提高贷款效率,让利于客户,减轻贷款户的利息负担,真正实现银行和客户的互惠双赢。

(三)风险管理严格高效

“杞贷中心”成立后,中宁支行进一步明确了对以枸杞产业为重点的农副产品信贷支持政策和思路,优化业务流程、创新业务品种、加强风险管控,稳定优质客户、淘汰劣质客户、培育发展新客户,不断加强对枸杞产业及各类农副产品贷款的发放控制和管理,全面提高信贷质量,促进支行健康发展。

一是“杞贷中心”成立后,支行在《中宁支行枸杞五户联保贷款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宁支行农副产品贷款管理办法》、《中宁支行开办农副产品贷款业务客户须知》,逐户建立了客户信息档案,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使具体操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加强枸杞等涉农贷款的监督管理,严格遵守总行特别转授权的权限和规定,形成一套“严格审批,专款专用,封闭运行,跟踪监督,货款归行”的贷款资金使用机制,确保信贷资产的安全。三是结合客户和业务特点,推出了“三严四查一会商1”的风险管理模式,对风险实施全程监控。四是针对农户联保信用担保的弱点,贯彻实行农户联保贷款保证金制度和人身意外保险制度,有效防范和降低风险。

二、工作成效

宁夏银行中宁枸杞贷款中心切实为枸杞等农副产品类客户提供贴心、高效、实惠的金融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产业升级、经济发展。

(一)促进了机构自身发展。在支持中宁枸杞产业发展的同时,中宁支行经营效益不断提升

2007年“杞贷中心”的农副产品贷款收息率为100%,不良贷款率为零,实现利息收入820万元,实现利润238万;2008年,农副产品贷款收息率为99%,不良率0.68%,实现利息收入780万元,实现利润257万元。支农贷款业务已成为宁夏银行县域支行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二)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杞贷中心”成立后,支持特色产业效果明显,2007年,荣获中宁县政府“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奖”。截至2008年末,中心累计发放个人类农副产品贷款14379万元,其中枸杞类贷款600笔,金额10638万元,支农信贷规模居全县金融机构第二位,所支持的枸杞加工贩运户已遍及中宁枸杞生产主产区。中卫香山宁夏红公司、中宁早康公司、宁夏杞乡生物食品工程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枸杞行业加工企业和流通户,已发展成为区域乃至全国性的知名企业。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来自枸杞产业的现金收入突破2200元,为助推枸杞产业升级、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杞贷中心”的实践表明,只要正确把握国家的宏观政策,找准自身优势和市场定位,有效管控风险,走特色化经营之路,欠发达地区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一定会有作为。

三、几点启示

(一)欠发达地区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应立足于农村金融体系的合理分工与市场细分

考虑到自身特点及农村金融体系的分工协作,欠发达地区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应有别于主要为农民传统农业生产及农村中小企业服务的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不同于主要承担农副产品收购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性业务的农业发展银行,而宜以县域有效需求为目标市场,重点做县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等现代农业贷款业务,以此促进并提升自身竞争能力。

(二)地方中小商业银行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找准切入点,做好目标市场和客户的金融服务工作。必须选择有效需求市场,确保信贷资金使用安全有效益

因此,在选取切入点时,应与当地政府在区域内的产业政策相衔接,与地区资源特色、经济支柱和经济增长点相契合,依托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特色资源开展金融服务,寻求控制风险与有效创利的动态平衡。

(三)从定位策略看,要根据农村有效市场和客户特征,进行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着力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

一是大力实施制度创新,探索建立独具特色的经营机制,通过整合、再造业务流程与组织体系,延伸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二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将属地贷款增长速度和发展质量纳入考核体系,逐步改变过去沿袭下来的信贷运作机制和经营管理模式。

(四)加快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积极探索金融支持县域生产力发展和为广大群众根本利益服务的新方式

宁夏中宁县 篇4

关键词:价格信号,利益分配,一体化

农业受资源与市场的双重约束。无论是为了突破自然资源对农业发展的限制,还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对农产品供给提出的新要求,我国都必须要加快“以资源为基础的农业”向“以科学为基础的农业”的转变,即借助于科学知识和工业投入,突破土壤自然肥力的制约从而提高农业土地生产率①。而我国农业技术变迁长期存在“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双重不足的问题,为了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寻找一种能实现农业技术供需均衡的价格替代机制。本文将以宁夏永宁县靖益村枸杞种植为例,详细分析农业技术产业一体化在弥补价格信号失灵,实现利益合理分配过程中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相关文献综述

农业作为一个产业,不仅具有双重风险,而且具有投资收益低、投资回报期长、地域性强等特点;技术作为一种知识或者是信息,具有风险性、收益性、外部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农业技术产权交易具有信息非对称性、信息不完全性、长期合约性、多边或双边垄断性等特点②。从农户对农业技术的需求角度,孔祥智的研究显示,在14项公共产品的需求排序中,对“生产技术指导和培训”的需求强度排在第5位,回答“需要”生产技术的指导培训或病虫害防治的技术培训的农户都占80%左右,而农户对农业技术的具体支付意愿,回答“不愿意”支付任何费用的农户在江苏占49.6%,在福建占22.6%。③④这样,农业的特点、技术的特点、农业技术产权交易的特点和农业技术供需双方的特点共同决定了农业技术市场交易的失灵和价格信号的失灵。而市场经济的价格体系是一种具体的制度安排,为个体提供了发现知识并采取行动的机会,从而使他们能够有效的利用他们必须加以了解的知识。⑤这样,在价格信号缺失的情况下,农业技术供需双方就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供需双方也就丧失了利益联动机制,从而挫伤相关利益主体的研发、推广、采纳积极性。

农业技术变迁能产生潜在的利润。根据Evenson对亚洲10多个国家的120项有关农业科研投资回报率研究结果的汇总,得出农业科研投资的回报率达67%(120项研究结果的平均数)。Evenson对全世界375项农业科研投资回报率的研究结果的考察,得出农业科研投资的回报率也高达49%。根据黄季琨、胡瑞法(2000)的研究,在市场完全开放的条件下,我国农业科研投资的回报率为59.6%,在市场不开放的条件下,我国农业科研投资的回报率为55.8%。虽然农业的技术创新会给农民、消费者和农业要素的供给者带来新的收入流,但是,由于创新收入必须在以上三者之间进行分配,所以创新技术的使用并不一定带来农民收入的增长⑥。根据莫斯奇尼(Moschini)等人的研究,消费者将获得由于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的40%,生产者为16%,创新者为44%。如果这种农作物在世界上完全被接受,消费者为41%,生产者为22%,创新者为37%⑦。但在我国技术产权保护意识薄弱、技术市场发育落后、价格信号失灵的情况下,各个相关利益主体如何进行利益分配显然是个比较麻烦的问题。竞争理论认为,通过市场在独立的公司之间进行知识的转移可能是无效的,而纵向一体化的公司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在生产阶段是有利于知识和信息的转移的⑧。格罗斯曼和哈特(Grossman and Hart)从契约不完全的角度出发,将产权理解为实物资产的控制权,或者是在契约没有规定的情况下的剩余权利,一体化并不能改变原来的行为主体的效应函数,但却改变了剩余权利的分配⑨。

二、农业技术产业一体化分析的理论

创体的产生要经过“意识到问题或需要——基础和应用研究—发展—一商业化——扩散和接受——结果”⑩等一系列的过程,涉及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农户等一系列的相关利益主体。要获得农业技术变迁的潜在利润必须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调动相关利益主体的积极性。从理论上,决定所有权自由配置的总原则是:对资产平均收入影响倾向更大的一方,得到剩余的份额也应该更大(11);从实施上看,农业技术变迁潜在利润的获得离不开政府的投资、科研机构的研发、推广机构的传递和农户的最终采纳,在价格信号缺失的情况下,各个相关利益主体如何具体分配依然是无法准确确定的。

由于农业技术的外部性、风险性、综合性等特点,世界各国的政府都是农业技术科研投资的重要主体。在根据农户的技术需求信息意识到问题、确定科研投资方向后,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基金申请等方式资助公共科研机构进行基础性、应用性研究。这样,国家科研人员对在国家资金的支持下取得的研究成果不能拥有全部的所有权,但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业科研成果。因此,公共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拥有技术成果的部分产权,政府同样拥有部分产权。在进行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之后,接着就是由科技企业、基层科研单位进行发展和商业化,然后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介组织、龙头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实现农业技术的扩散和采纳,从而将技术变迁潜在的外部利润内部化,实现整个技术创新的全过程。

由于在技术变迁潜在利润的获取中,各相关利益主体都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签订契约的方式,所有的相关利益主体组成利益共同体,实行技术产业一体化经营;通过谈判的方式合理分配技术变迁的潜在利润,从而有效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农业技术的研发、推广和采纳。在农业技术产业一体化经营的过程中,虽然价格信号是失灵的,但是,要实现农业技术供需均衡,价格信号的功能是不能缺失的。这就需要通过设计合理的运行机制模拟价格信号的功能,协调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从而实现农业技术产业链的有效运行。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价格信号替代机制,在农业技术产业一体化经营的过程中,必须要着重注意产业链条中的信息传递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信息传递机制的核心是技术信息在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之间如何进行有效的传递和反馈,技术的特点决定了技术信息在产业链条中的传递不是一次性就能实现的,涉及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现场指导,是一个长期的、不间断的信息传递——反馈过程;利益分配机制的核心是技术变迁的潜在利润如何在各个相关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合理分配,从而有效调动各方积极性,保证农业技术产业链条健康运转。

总之,农业的产业特点、技术的产品特点、农业技术产权交易的特点、农业技术供需双方的特点和外部制度环境共同决定了农业技术供需均衡过程中的价格信号失灵,在价格机制无法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为了达到供需均衡,必须要在既有的环境约束下寻找一种合理的价格替代机制,包括信息传递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从我国技术创新的实际出发,农业技术产业一体化无疑是一种有效的非市场制度安排。

三、宁夏永宁县靖益村枸杞种植案例分析

随着农村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各地政府都面临着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任务;同时,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高档化、安全化、有机化的需求偏好,也需要建立原材料基地,实行统一规划和统一病虫害防治,从而生产绿色产品;科研机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需要商业化自身的科研成果,通过技术成果的转化实现自身的利益。这样,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在新时期都有组建利益共同体、获取技术变迁潜在利润的需求。

(一)农业技术产业一体化运营模式的建立

2001年2月27日,广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银广夏”)、农业银行宁夏支行、自治区林业厅、宁夏林业研究所(有限公司)、银川市人民政府、永宁县人民政府、增岗乡人民政府、增岗乡靖益村村委会等8家单位达成协议,协同扶持农民与企业发展水果枸杞生产。其主要背景是银广夏拟以生产基地形式确保原材料的供应数量和供应质量,但在具体运作过程中,不愿意跟农户直接接触,要求建立组织性机构——协会,因此,靖益村村委会在相关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永宁县靖益枸杞种植合作社,以法人的形式组织枸杞专业化生产,形成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的经营模式。

目前银广夏已退出合作,由宁夏西夏王枸杞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夏王”)继续运作。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各相关利益主体的义务责任主要如下:

1、政府:

自治区林业厅、银川市人民政府、永宁县人民政府、增岗乡人民政府。在一体化运行模式中,自治区林业厅为农民企业提供贷款部分贴息;银川市人民政府投资200万元用于电力、机井、泵房及相关配套设施的修建。同时,市政府在2000年和2001年分别下拨100万元对合作社进行资金资助,由县财政进行统一管理,由合作社立项申请,批准后拨款。其中2002年农田建设申请拨付了3万元,购买10台拖拉机拨付了28万元,银行利息补贴拨付了25.8万元。除此之外,政府还对西夏王在土地和融资方面提供了众多便利,财政部无偿为其提供了30万元的资金。

2、科研机构:

宁夏林业研究所。在一体化的运行模式中,采用的是宁夏林业研究所的枸杞新品种99-3无籽水果枸杞。并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培训、统一经营管理、统一技术流程、统一施肥灌水,统一防止病虫害,严格按绿色食品标准进行枸杞生产。宁夏林业经济研究所提供先期的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并提供种苗,增岗乡林业站设有供苗点,并负责育苗。

在具体的科技服务方面,组建了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驻靖益村工作组,共有8名技术人员,3名是宁夏林业经济研究所外派的(1个副研究员,1个工程师,1个技术员),3名乡里的,2名村里的。采取的是技术承包的方式,如果技术人员完成先前设定的主要经济指标,则枸杞种植合作社需支付科技特派员工作组10~15万元的奖金。

3、龙头企业:

先是银广夏,然后是西夏王。在基地开始建立的时候,银广夏公司负责基地的测绘、规划、设计工作,并支付相关的费用;在银川市政府完善了相关的基础设施后,银广夏公司负责安装滴灌工程,农民承担工程所需劳务,租赁费用以工程实际费用(不含劳务费)加同期农业银行贷款利息为准,租赁期是10年。在枸杞收购价格方面,协议规定以市场价格收购合格产品,在采果期每月结算一次;同时,制定最低保护价,即枸杞产品的成本价格(包括人工田间管理费、果实采摘费、肥料农药费、水电费、税收费用、设备折旧费等)。

由于枸杞产品采摘后不易存放,企业在基地设立枸杞产品收购站,合作社按照企业规定的时间和数量组织采收。除此之外,还要为农业银行提供农民的企业贷款担保,一方面,用于弥补前两年生活不足,维持基本生活需要,另一方面,用于农民购买种苗、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农民以生产的枸杞作为企业贷款担保的抵押。

4、合作社:

永宁县靖益枸杞种植合作社。宁夏永宁县靖益枸杞种植合作社于2003年3月在永宁县工商局注册为合作企业,合作社服务内容主要是技术服务指导和农资供应,其中技术服务不收费,种苗和农药由合作社统一购买,此外,合作社每年进行1次技术宣传或指导活动,田间、现场指导每个月2次,现场指导一般是农户发现问题后报生产队长,然后生产队长再找技术员,主要内容是常规的技术服务,包括病虫害防治、机械作业,以及与企业的协调。

5、农户。

在一体化的模式下,通过企业的担保获得了相应的生产、生活资金;通过合作社的统一协调和组织,以低于市场价格获得各种生产要素和技术服务;通过与企业签订合约,解决了产品的销售问题,规避了一部分市场风险。通过一体化的运行模式,农户获得了生产所必须的各种生产要素,并通过组建合作社提高了自身的组织水平,在一体化的利益分配中获取了较大的份额。

在一体化的模式中,农户自愿加入合作社。但作为合作社的一员,必须按照合作社规定的时限,进行枸杞栽培和病虫害的防治,按技术规范对生产全过程进行管理,未经合作社允许不能随便将枸杞产品销往外地或私存、加工。对公司提供的枸杞栽培技术及种苗负有保密义务。在技术服务方面,合作社配合技术人员组织农户进行统一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同时对农户的生产行为和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

(二)农业技术一体化的运行机制

要实现一体化模式中各相关利益主体(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农户)的协调运作,在一体化模式的具体运作过程中要着重解决链条中的信息传递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1、信息传递机制。

宁夏永宁县靖益村枸杞种植的一体化运作模式中,以企业要求建立的永宁县靖益枸杞种植合作社为中介,将宁夏林业研究所的技术供给信息和农户的技术需求信息有效结合,通过林业研究所派科技人员现场服务、指导的方式和农民直接接触,并进行培训和示范,将科研机构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介绍给农民,以实现供给信息的有效传递;通过合作社以及机耕队的机构设置,农户对技术的需求信息也可以及时反应给科技人员,从而实现了技术需求信息的有效传递。在技术供需信息有效传递的过程中,合作社的建立大大降低了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解决了技术推广宏观社会效益高、微观经济效益低的问题。

2、利益分配机制。

农业技术产业一体化的运行模式,只有在保障相关利益主体的正当利益后才能实现最后的技术变迁。在宁夏永宁县靖益村枸杞种植案例中,宁夏林业研究所的利益是通过提供种苗和技术承包的方式获取技术变迁潜在利润的,也就是将技术束分为两部分:能物化的技术通过物化获取收益,不能物化的技术则通过签订契约、技术承包的方式获取收益。农户利益的保障措施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通过合作社压低生产要素的价格;另一个是与企业签订保护价收购的协议。龙头企业的利益是通过与科研机构和农户的合作,稳定了原材料的供应数量和供应质量,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四、永宁县靖益村枸杞种植一体化运行模式的经验

科技进步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国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宁夏永宁县靖益村枸杞种植一体化运行模式无疑为新时期深化农业技术研发体制和推广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政府扶持、企业带动

在宁夏永宁县靖益村枸杞种植的发起阶段和发展阶段,始终都坚持了“政府扶持、企业带动”的原则。政府在一体化运行模式中的作用仅限于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对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在政策方面的扶持、贷款贴息等宏观方面,而不干预企业和合作社的微观经营决策。企业从稳定原材料的供应数量和供应质量出发,根据市场需求和政府标准制定了绿色环保、有机天然的新型种植模式,通过要求农户组建合作社的方式减少了契约的执行、监督成本。

(二)通过契约的方式结成利益共同体,共享技术变迁的潜在利润

宁夏永宁县靖益村枸杞种植的一体化运行模式中,利用契约的方式规定了各个相关利益主体的权利和义务。通过组建合作社统一购买生产要素、销售产品的方式确保了农户的利益;通过技术承包和供应苗木的方式确保了科研机构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利益。龙头企业通过制定新型的种植模式和产品收购标准,为整个产业链确定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各个相关利益主体根据自身的优势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契约,为共同目标而努力。

(三)通过一体化的运行模式,实现农业技术供需双方之间有效的信息传递

宁夏永宁县靖益村枸杞种植的一体化运行模式给供需双方提供了信息传递的渠道;各个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给供需双方提供了信息传递的动机;企业生产模式和产品标准的确定给供需双方提供了信息传递的方向和目标;合作社的建立有效降低了供需双方信息传递的成本。总之,永宁县靖益村枸杞种植的一体化运行模式,促进了农业技术供需双方之间有效的信息传递。

(四)通过政府贴息、互连交易,有效解决了农户在技术采纳过程中的资金约束

针对永宁县靖益村在建立枸杞生产基地过程中农民的资金约束,企业给农户做担保向农业银行贷款,农户用将来生产的枸杞作为企业担保的抵押,农民在枸杞生产获得收入后偿还。政府对农户向农业银行的贷款进行一定的贴息,缓解农户的还贷压力。宁夏永宁县靖益村枸杞种植的一体化运行模式通过政府贴息、互连交易等方式解决了农户技术采纳的资金约束,提高了农户技术采纳的积极性。

总之,宁夏永宁县靖益村枸杞种植的一体化运行模式在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提供了一些经验。其中最核心的是解决了技术变迁过程中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问题和技术供需双方之间的信息传递问题;除此之外,还有政府和企业在恰当分工的基础上密切合作、通过政府贴息和互连交易缓解农户资金约束等经验。

参考文献

[1]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李周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2月。

[2]何忠伟:《现代农业技术的经济分析》,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4月。

[3]孔祥智、李圣军、马九杰:“农户对公共产品需求的优先序及供给主体研究——以福建省永安市为例”,《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4期。

[4]孔祥智、李圣军,马九杰、王明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及农户支付意愿研??究”,《中州学刊》2006年第4期。

[5]拉齐恩·萨丽:《哈耶克与古典自由主义》,秋风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3年1月。

上一篇:思路式教学下一篇:艺术与大众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