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海原

2024-06-27

宁夏海原(共7篇)

宁夏海原 篇1

0 引言

海原县隶属宁夏中卫市, 西与甘肃省的会宁、靖远两县毗邻, 南连西吉县、东南接原州区, 东北临同心, 北靠中卫市沙坡头区, 南北最长95km, 东西最宽80km, 国土面积4989.5km2。当地有扬黄灌区和库井灌区, 现状灌溉面积35.4万亩, 其中扬黄灌区22.8万亩, 库井灌区12.6万亩。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57.4m3, 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10, 全区人均占有量的2/5。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仅有214.8m3, 是全国人均可利用量的1/5, 全区人均可利用量的3/10, 呈现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并存的局面。

1 水资源现状分析

1.1 大气降水

海原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中部干旱带, 属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 是典型的北温带大陆型季风气候。由于季风气候的时空分布不稳定性, 主要靠西北干燥气候控制, 造成了“风大、沙多、干旱、少雨”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7℃, 最高温度39.2℃, 最低温度-24.0℃, 无霜期156天, 最大冻土层深度1.5m。年降水量自南向北在420-280mm之间, 多年平均降水量约355mm;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 主要集中在6~9月, 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 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 开发利用难度大。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120mm (E601型蒸发皿) , 由南向北变化在1000~1240mm之间。水面蒸发的年际变化较小, 一般不超过20%。年内变化大, 其随各月气温、湿度、日照、风速的变化而变化。11月至次年3月为结冰期, 水面蒸发量小。海原县干旱指数为3.2, 属于干旱区。

1.2 水资源状况

根据2009年《宁夏黄河水资源县级初始水权分配方案》, 分配给海原县的水资源总量为1.21亿m3, 可利用量1.01亿m3, 其中黄河水资源量为0.76亿m3 (生活用水0.04亿m3, 工农业及生态用水0.72亿m3) , 当地水资源0.25亿m3。

(1) 当地水:该县境内主要为清水河水系, 祖厉河水系及内陆河水系。水资源总量是6830万m3,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6830万m3, 地下水2950万m3, 地下水是地表水的重复计算量。当地水75%保证率可利用量1750万m3。

(2) 扬黄水:海原县扬黄灌区始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受益于高崖、李旺、七营和三河4个乡镇, 灌区有固海扬水系统和固扩扬水系统, 建有泵站7座。在扬黄水取用方面, 根据当年黄河来水量, 坚持“丰增枯减”的原则, 由固海扬水管理处下达取用水指标。每年分配的水指标均小于初始水权, 2011-2013年由6200.71万m3下降到5790.08万m3。

1.3 水资源利用

近3年来, 全县取用水总量均值为9456.58万m3。在农业取用水方面, 扬黄灌区年均分配水量指标5841.92万m3, 年均实际取用水量6396.45万m3, 年均超固海管理处分配水量指标554.53万m3, 库井灌区年均取用水量2410.43万m3;生活取用水约为569.6万m3;工业取用水约为80.4万m3。

2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水污染形势严峻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目前, 海原县城区年污水排放总量达到268万m3, 但污水处理率仅为68%, 年中水利用量仅35.5万m3左右, 中水利用率不足20%, 部分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被直接外排, 严重损害了区域水环境。此外, 由于大量接纳城镇污水, 县内部分河道水体污染较为严重, 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形势。

2.2 用水需求旺盛, 供需矛盾日趋尖锐

目前, 海原经济发展还较为落后, 县域用水以农业为主, 用水比重高达93%, 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工业的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和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全县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初步预测, 2020年海原需水总量将达到1.10亿m3, 到2030年, 全县需水总量将达到1.21亿m3。

2.3 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浪费严重

在扬黄灌区, 大水漫灌现象依然存在,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45, 玉米等作物毛灌溉定额超过作物实际需水量。大水漫灌还引起了土壤的盐渍化, 严重影响了粮食产量和居民生活水平。库井灌区虽然建成了一批高效节灌工程, 由于土地未能落实集约化经营, 致使工程运行管理水平低下, 工程效益不能正常发挥。群众节水意识淡薄, 一方面由于政府的节水宣传教育工作做的不到位, 另一方面是水价偏低, 不能发挥水价杠杆作用, 不能促使人们对节水的足够重视, 从而导致在用水上不加节约、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2.4 水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机构不健全

目前海原用水管理粗放, 没有制定合理的水资源价格标准体系。灌区计算收费只是按支斗渠计量平均分摊到灌溉面积上。由于支斗渠控制的灌溉面积较大, 用户实际上仍然是淌“大锅水”, 这是导致用户节水意识不强, 造成水资源浪费的根本原因。同时, 没有完善的取水许可制度、水价动态调整制度, 水资源有偿使用与流转制度以及供需双方互相制约的合同制, 对用水、节水的监督、评估与奖惩没有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实行依法治水。

3 解决水资源短缺的策略

3.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因为海原是农业大县, 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必须在农业灌溉上做好工作。通过政府推动积极落实“配水到户”政策, 落实“四卡两帐两公示”制度, 通过政策引导大力调整种植结构, 有力改变大水漫灌, 实行按需定额灌溉。同时, 大力推广小畦灌、喷灌、滴灌等节灌技术, 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在库井灌区, 在建成高效节灌项目的同时, 一是积极推动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管理, 二是制定实施政府地面微喷灌材料更新补偿机制, 确保高效节灌项目正常发挥效益, 从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2 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

在农业节水上, 继续坚持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新技术, 力争在“十二五”末将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47提高到0.56。在工业节水上, 要杜绝高耗水企业, 落实新建涉水企业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制度, 提高工业水重复利用率。在城市节水上, 要通过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中水利用等, 提高用水循环效率。使全县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低于14%,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80%, 再生水利用率超过18%, 城市生活节水器具普及率超过85%, 并在服务行业严格实行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

3.3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坚持依法严格管理水资源, 加快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 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目标体系, 抓紧制定节约用水管理、水资源有偿使用、水资源保护等法规。推进行政审批, 规范行政行为, 加强水行政执法, 严厉查处违法取用水、破坏水资源等行为。严格实行地表水用水总量、地下水可开采总量、排污总量和取水户取水总量“四个总量”控制, 实现全县水资源供需总体平衡。加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控制监督管理, 强化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管理, 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 逐步实现地下水的采补平衡。

参考文献

[1]钱易等主编.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2.

[2]沈国舫主编.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1.

[3]哈建强.大浪淀水库水量平衡分析初步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9 (01) .

宁夏海原 篇2

宁夏海原县报告3例皮肤炭疽病例 专家:虽危险但可控可治 快看

央视网消息:4月11号至13号,宁夏海原县报告了3例皮肤炭疽病例。1例为海原县七营镇农民,因宰剥一头病死牛感染发病死亡。其余2例为海原县三河镇农民,因共同宰剥一只病死羊感染发病。目前,三河镇这两名患者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病情平稳,暂无生命危险。患者正在医院接受治疗(视频截图) 记者在宁夏第四人民医院见到了这两位皮肤炭疽患者。据了解,他们是4月14日中午来到宁夏第四人民医院就医的。这两名患者均为男性,一名年龄48岁,左侧手臂肿胀,伴有大量的水泡,另外一名患者75岁,右侧手臂肿胀,也伴有大量水泡。 据宁夏第四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郭永琳介绍,48岁患者在15日皮损范围扩大,肿胀范围也扩大,肿胀的范围扩大到左侧的胸背部,经过积极治疗,16日皮损范围没有逐渐扩大,水泡也没有逐渐增多,现在患者精神状态好转,食欲也有所改善。 此外,另一名75岁的男性患者经过治疗,病情也得到了缓解。 【新闻提示】炭疽可控可治 预防是关键 专家表示,虽然炭疽是一种危险的传染病,但它是可控可治的,不剥食病死动物是防病的关键。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发生在食草动物中,多见于牛马羊。炭疽杆菌(资料图) 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科副科长龚瑞称:“我们人类主要是通过三种途径被感染,一类是皮肤直接或间接接触了患病动物或者是畜产品,引起的`皮肤炭疽,皮肤炭疽是最多见的,占到了我们人类感染的90%以上,其次是吸入了带有(炭疽)芽孢杆菌的尘沫,可能引起肺炭疽,再就是食用了未煮熟的被炭疽杆菌污染的肉类,可能会引起肠炭疽。 作为我们来说,炭疽并不可怕,它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咱们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病死动物要做到不接触、不宰杀、不食用、不贩卖,在生活中也要做到不吃未煮熟的肉,生熟案板要分开,做好个人卫生,对于高危职业的人群要做好个人防控,每年也可进行疫苗接种。”

宁夏海原县农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篇3

我县水资源极为贫缺,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90m3, 为黄河流域的1/6, 且分布不均, 水质较差。旱、雹、冻、风、病“五灾”俱全, 尤以旱灾最为严重。农业生态系统脆弱, 由于人口增长过快, 生存空间缩小, 加之长期不合理的开发, 致使森林覆盖率降低, 水土流失严重, 水资源日益减少。但人均占有耕地较多, 人均占有耕地3168.25㎡, 比全区人均耕地多0.72倍, 使发展粮食生产有了较大的空间, 土层深厚, 耕性良好。通过增施有机肥、精耕细作等综合整治, 可大幅提高粮食增产潜力。

2 农业发展现状及成就

经过多年积累, 我县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技术体系, 围绕“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益”这一核心, 形成了以工程技术、农艺技术、化控技术和生物技术四大系统为基础的比较完善的农业技术体系, 提高了节水、蓄水工程的利用效率改进地面灌溉技术, 发展了微灌、滴灌等多种高效灌溉技术;发展了高效节水的农艺耕作技术以及各种化学控制节水技术和生物节水技术。近年来积极应对日趋加重的旱情, 围绕“水源、特色、高效”深化研究, 在无水源地区、有地下水资源地区和有扬黄水水资源地区分别形成了“集雨场+蓄水窖+地膜覆盖”等6种类型的节水技术模式, 并配套形成了“四膜”、“三补”、“一集”等8种实用的抗旱节水高效种植技术。秋季覆膜马铃薯一般亩增产30%左右, 玉米20%以上, 西瓜30%~40%, 春旱严重年份可增产一倍以上。早春覆膜平均增产10%~20%, 水分利用率提高5%~7%。“一膜两季”一般年份每亩增产10%以上, 每亩节约生产成本70元左右。地膜玉米留膜留茬平均每亩增产48.5kg, 增幅8.7%, 增产秸秆76.8kg, 增幅10.2%, 水分生产效率1.24kg/mm/667㎡, 比传统耕作每亩节约耕作成本15元, 每亩增收64元, 节本增收总额78元/667㎡。面积逐年扩大。早春覆膜、一膜两季、玉米留膜留茬越冬和集雨补灌、压砂补灌技术推广应用面积也逐年扩大。

3 发展节水农业的思路及开发战略

鉴于多年探索和认识, 我县农业发展必须围绕生态环境建设与增加农民收入两项任务来进行。总的思路是, 依托生态农业建设, 即“四水” (扬黄水、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 , 提高水分利用率, 以调整农业结构为切入点, 发展区域特色种养业, 实施产业开发, 提高旱作农业的综合发展能力, 稳定增加农民收入。

3.1 大力发展集雨利用技术

我县降雨量虽然较少, 干旱发生频繁, 降雨时空分布不均, 降水期常常与作物需水期发生错位。且降雨多为暴雨, 土壤蓄集可补作物利用的水分不够, 60%~70%的降水多以地面径流和无效蒸发而损失, 降水利用率极低, 不足30%。但仍有一定的降水资源, 以年平均降雨量275mm, 径流占10%~15%。土面蒸发占60%~65%, 作物利用25%~30%。降水60%~70%集中在7、8、9三个月。径流大多为暴雨形成出现, 利用这一特点, 在南部的几个乡镇大力发展集雨工程, 利用降水和径流及地形、地貌特点, 变弊为利, 集零为整, 积少成多, 就地就近实现雨水跨季节利用。实施水窖集雨等工程又符合该区域农民收入较低的特点, 国家补一点, 农民筹一点, 就可建设, 再与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相结合, 集责、权、利于一体, 农民自建、自管、自用, 运行费用低,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建设技术难度小, 易掌握, 建设期短, 见效快, 寿命长, 群众又有建设传统土水窖的基础和经验, 易于推广。

以区域气候、水资源、土壤、地形、地貌、种植方式、产业结构为基础, 确定区域特色作物的种植类型。南部乡镇以马铃薯、玉米、中药材为主。中部以小茴香、甜瓜、马铃薯、向日葵、中药材为主。选用塑膜覆盖、秸秆覆盖、麦草+地膜二元覆盖、化学覆盖技术。采用机械深松耕、镇压保墒等耕作技术熟化土壤, 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 并采用膜侧栽培、膜下穴状栽培等微集雨技术, 提高雨水利用效率。引进选用旱地宝、吸水剂、旱地龙, 进行拌种、包衣、移栽蘸根与营养土混用的使用方法, 提高作物的抗旱节水能力。

3.2 延伸扬黄灌溉输水

(下转P33 (上接P71) 我县的扬黄灌区的气候特点是风多雨少, 年降雨量仅200mm, 且降雨主要集中在7, 8、9三个月, 占全年降雨量的65.3%, 干旱发生频繁 (春旱占50%, 夏旱占55%, 秋旱占4l%;春夏、夏秋连旱各占23%;春、夏、秋三季连旱占18%。) , 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0倍。这里有效积温高达2638.3℃, 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压砂西瓜糖分的积累。因此, 引水补灌就成为压砂瓜保收增产的关键性措施, 利用固海扬水工程, 接引黄河水, 在地头修建蓄水池, 在旱情发生时进行补灌, 有效的解决干旱威胁, 满足硒砂瓜对水分的需要, 保证丰产丰收。

3.3 大力发展覆膜保墒及保护性耕作节水技术

保护性耕作技术就是对农田实行少耕, 包括深松, 播前浅旋或免耕, 地面微地形改造技术及土壤覆盖与合理种植技术相配套达到防止水蚀、风蚀、抗旱节水, 并能获得适宜经济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技术。适用于我县南部山区及中部乡镇, 推广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为“一膜两季”保护性耕作技术、“玉米留膜留茬过冬”保护性耕作技术。

土壤蒸发是土壤水分损耗的主要方式之一。旱作农业蓄水与保墒密切联系, 因此, 在尽可能地蓄住天然降水, 使其转化为土壤水后, 最主要的工作是把它保存在土壤中, 并减少它的蒸发散失。经多年试验研究, 把厚度为0.008mm的聚乙烯塑料薄膜覆盖在农田地面上, 便可有效地抑制土壤蒸发, 保住土壤水分, 而获得早熟、高产、优质的显著效果。适宜在我县南部的红阳、关庄、甘城等无补灌条件的地区大面积推广。

3.4 继续推进压砂覆盖免耕技术

压砂覆盖免耕技术是一种在年降雨量300mm地区利用河流沉积或冲积作用产生的卵石, 砾粗砂和细砂的混合体或单体做为土壤表面的覆盖物 (种植西瓜砂质要干净, 无风化, 粒径最大不超过5cm) 。根据自然环境和种植目的不同要求, 在地面上铺设厚度不同的覆盖层的农田, 并用一套特别的农具和耕作种植技术种植作物的一种抗旱防风蚀的耕作方法。在宁夏中部干旱带近年已发展6.67万hm2, 成为宁夏中部干旱带的一大特色产业, 我县已发展到6666.67hm2, 适宜于在罗山一带大面积推广。

摘要:对日趋加重的旱情, 围绕“水源、特色、高效”深化研究, 在无水源地区、有地下水资源地区和有扬黄水水资源地区分别形成了“集雨场+蓄水窖+地膜覆盖”等6种类型的节水技术模式。依托生态农业建设, 提高水分利用率。以调整农业结构为切入点, 发展区域特色种养业, 实施产业开发, 提高旱作农业的综合发展能力, 稳定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词:农业,发展,现状,开发,战略

参考文献

[1]蒋儒龄, 宁夏中部干旱带农业实践[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8.

[2]田彦虎, 白海宝, 海原县非农产业发展的思考[J].统计与信息, 2006, 03.

宁夏海原 篇4

1 调查方法及内容

从2007~2008年在海原县南、北、中不同区域选择能反映品种、气候条件、种植方式上都有代表性的苜蓿种植、生长年限在3~5年、面积在66.67hm2左右的代表性地块设立病虫害调查点, 并同时结合周边区域进行调查。调查采用五点取样法, 在大田内选5个点, 每点取1 m2, 随机调查20个枝条, 对苜蓿草地的病虫害发生时期、危害种类、危害特征、发生区域、受害率等进行记录, 分析总结并参考资料得出苜蓿主要病虫害的发病规律, 探究苜蓿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1.1 苜蓿斑蚜

(1) 科目及形态特征。有翅蚜, 蚜体长1.5~1.8 mm, 黑绿色, 有光泽。触角有6节, 黄白色。第三节较长, 上有感觉圈4~7个。翅痣、翅脉皆为橙黄色。各足褪节、胫节、跗节均为暗黑色, 其余部分为黄白色。腹部各节背面均有硬化的暗褐色横纹, 腹管黑色, 圆筒状, 端部稍细, 有覆瓦状花纹。尾片黑色, 上翘, 两侧各有3根刚毛。若虫体小, 则为黄褐色, 体被薄蜡粉, 腹管、尾片均为黑色。无翅胎生蚜成虫体长1.8~2.0 mm, 黑色或紫黑色, 有光泽, 体被有蜡粉。触角有6节, 第一至第二节、第五节末端及第六节为黑色, 其余部分尾部黄白色。腹部体节分界不明显, 背面有一块大型灰色骨化斑。若虫体小, 则为灰紫色或黒褐色。卵长椭圆形, 初产为淡黄色, 后变草绿色, 最后呈黑色。

(2) 危害特征。一是它群集在苜蓿枝条的茎叶上, 利用刺吸式口器刺入植物组织并将分泌的唾液溶入其内, 影响苜蓿生长发育, 造成牧草减产;二是斑蚜唾液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常刺激苜蓿的茎、叶, 使其出现斑点、卷叶、缩叶、虫瘿等各种症状。斑蚜排泄的蜜露像油一样覆盖在苜蓿的茎、叶表面, 并常因此而导致多种霉病, 使植株不能正常生长发育, 直接影响了苜蓿的品质与产量, 牲畜大量食用带霉菌的牧草后引起中毒。更为严重的是蚜虫能传播多种苜蓿病毒病, 如苜蓿花叶病毒病等, 造成苜蓿严重的经济损失。

1.2 苜蓿蓟马

(1) 科目及形态特征。属于缨翅目, 蓟马科。苜蓿蓟马成虫体长1.3 mm, 体黑色。触角为暗褐色, 第二节和第三节均为黄色。前翅有两条暗色带纹。身体颜色从红黄到棕褐色, 腹节黄色, 通常有灰色边缘。腹部第8节有梳状毛。头、胸两侧常有灰斑。眼前刚毛和眼后刚毛等长。前缘和后角刚毛发育完全, 几乎等长。翅发育完全, 边缘有灰色至黑色缨毛, 在翅折叠时, 可在腹中部下端形成一条黑线。翅上有两列刚毛。若虫为黄色, 眼呈现浅红色。

(2) 危害特征。蓟马的成虫和若虫主要采食苜蓿的幼嫩组织, 在苗期及分枝期危害心叶和嫩叶, 在开花及结实期主要危害花器。在花内取食捣散花粉, 破坏柱头, 吸收花器营养造成落花落荚, 降低种子产量。蓟马的危害, 会造成苜蓿干草产量下降, 干草营养成分大幅度下降, 粗纤维含量上升, 氨基酸总量下降, 最终导致苜蓿的品质严重变劣。

1.3 苜蓿褐斑病

(1) 病原:苜蓿假盘菌, 由子囊菌亚门、假盘菌属的苜蓿假盘菌引起。

(2) 症状:感病叶片出现褐色圆形小点状的病斑, 边缘光滑或呈细齿状, 直径0.5~2.0 mm, 互相多不汇合。后期病斑上出现浅褐色盘状突起物, 直径约1 mm。病原菌的子座和子囊盘多生于叶上面的病斑中。茎上病斑为长形, 黑褐色, 边缘整齐。病斑多半先发生于下部叶片和茎上, 感病叶片很快变黄脱落。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虫害发生时期及危害程度

通过对海原县苜蓿草地不同区域主要病虫害的调查、记录并汇总, 结果见表1。

1) +轻度 (达到防治指标) ;++中度 (高于防治指标但不超过防治指标的2倍) ;+++重度 (达到防治指标的2倍以上)

2.2 斑蚜发生规律分析

苜蓿斑蚜通常以雌蚜在苜蓿根冠部越冬, 苜蓿整个生育期斑蚜可发育20多代。根据图1~图2可以看出:2007年苜蓿斑蚜危害高峰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 据调查, 百枝条蚜量最高达到16 000头以上, 危害程度为重度;2008年危害高峰期在6月至7月上旬, 百枝条蚜量最高达到20 000头以上, 危害程度为重度, 同2007年相比危害程度和蔓延趋势较为严重, 平均虫口数量为百枝条1 560~1 850头, 虫口数量随降雨量的增加而迅速下降。

2.3 蓟马发生规律分析

在苜蓿生长季节, 蓟马的发生数量与温度、湿度的关系密切。当气温高于8℃时, 蛹羽化为成虫出土, 开始活动。春季气温达20℃, 完成一个世代需要20~25 d。夏季气温高, 完成一个世代仅需要16~20 d。6月份随着温度的升高, 蓟马数量迅速增长。蓟马严重影响第二、三茬苜蓿的生长。从图3~图4可以看出:2007年蓟马危害高峰期集中在6月至7月上旬, 百枝条数量达1 000头以上。7月中下旬, 由于气候条件主要是降雨量及收割因素的影响, 蓟马危害程度有所下降。进入8、9月, 随着降雨量的增加、温度的下降, 蓟马的危害逐渐减轻。

2.4 苜蓿褐斑病发生规律分析

苜蓿褐斑病病菌在病叶上的子囊盘中越冬, 春暧之后随着苜蓿返青生长。如遇上适宜的温、湿度条件, 可引起发病。在干旱和无灌溉条件的地区, 发病较轻。病情常随苜蓿生长时间的延长而加重。从 (图5~图6) 可以看出:2007年8月和2008年8至9月因降雨量增多, 褐斑病病菌的囊孢子受雨水冲击, 便从子囊中弹射出来, 随风传播, 引起发病。尤其在海原县的九彩、曹洼、红羊等降雨量相对高的南部区域, 苜蓿褐斑病的发病率增高, 危害程度加大。

3 防治方法

苜蓿病虫害的发生与气温和降雨量有直接的关系, 由于苜蓿规模化连片种植, 应用化学防治方法对于防治苜蓿病虫害最有效最直接, 掌握了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就要提前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减少防治成本, 提高单位面积的产草量。根据海原县气候特点, 6~7月为平均气温最高月, 也是这几年最干旱月份, 为斑蚜危害的高峰期, 8~9月随降雨量增加或刈割等因素, 危害程度迅速下降;蓟马危害从营养生长期到初花期阶段, 因苜蓿嫩芽叶量丰富, 蓟马危害呈上升趋势, 盛花期达到高峰, 之后随着生长势逐渐衰退, 其危害程度也跟着下降;所以根据苜蓿的生长特点及害虫发生特点, 提前做好中耕除草、灌溉、及时刈割, 尽量减少虫害的发生及传播, 或根据危害情况及时进行化学防制;在8~9月, 随着降雨量的增加、气温适度等条件正适合褐斑病子囊孢的扩散, 是褐斑病危害的高峰期, 应根据监测情况做好预测, 提前采取防治措施。对种子田尽早采取药物防治, 降低病情指数, 控制病情的发生和蔓延。

3.1 苜蓿斑蚜的防治方法

(1) 物理防治:清除杂草, 减少虫源, 适时刈割。

(2) 化学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 在施用化学药剂时应选择对天敌杀伤小的品种。如用草木灰50 kg, 加水200 L浸泡24 h, 过滤, 每50 L滤液加晶体敌百虫4 kg配成母液, 每1 kg母液加水200 L, 对有蚜的植株茎叶喷雾, 灭蚜效果好, 且对天敌杀伤力小。重度危害时用4.5%高效氯氰菊酯进行化学防治;二茬苜蓿用25%的比虫林可湿粉剂1 500倍喷防。

3.2 苜蓿蓟马的防治方法

(1) 物理防治:清除田间杂草;虫害严重时应尽早收获, 以减少损失。

(2) 化学防治:达到防治指标的苜蓿用4.5%高效氯氰菊酯进行化学防治;蓟马危害严重的进口苜蓿用15%的阿毒乳油1 200倍喷防;对蚜虫、蓟马混合浸染的地块, 根据生育期提早收割;二茬苜蓿用25%的比虫林可湿粉剂1 500倍喷防。喷药时同时喷到田边周围的杂草。

3.3 苜蓿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1) 物理防治:及时刈割是控制、减轻和延缓苜蓿褐斑病非常有效的措施, 适时刈割可延缓和减轻病害的发生。病害发生初期, 病叶尚未脱落时尽可能提前刈割, 以减轻对下茬苜蓿的危害;冬季焚烧病残株体, 避免次年春初侵染菌源。

宁夏海原 篇5

关键词:南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性

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和管理好自然保护区, 对于维护生态平衡, 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宁夏海原南华山自然保护区周边地区地貌多属黄土丘陵沟壑地带, 气候属典型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自然条件恶劣, 常年干旱少雨, 风沙频繁, 水资源匮乏, 水土流失严重, 各种灾害频繁, 尤以旱灾为最。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 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社会发展层次低, 生产力水平低, 生态环境脆弱, 群众生活长期处在相对贫困的状况, 素有“贫瘠甲天下”之说。

一是水资源短缺是地处宁夏中南部山区海原县过去、现在、以至将来发展的最主要制约因素。南华山孕育着具有强大蓄水和保水功能的森林和草原, 对保证和调节整个宁夏中南部地区水分平衡和水资源供给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保护区内有大小泉眼50余处, 解决周边人畜用水总量的90%以上, 南华山已成为海原百姓的“母亲山”, 其中的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已经成为海原县城及周边人民的生命工程, 保存完好的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 就像西北干旱区的一颗“绿色明珠”, 发挥了明显的生态绿岛效应。加强对南华山的保护建设, 将有利于它发挥更大的生态价值与社会效益。

二是从区位上看, 南华山地处宁夏南部六盘山外围北端, 与六盘山相距约300km, 北靠我国半荒漠区, 距腾格里沙漠只有百余公里。在宁夏地区, 它与六盘山、罗山和贺兰山4个同为南北走向的山体依次由北向南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生态屏障链, 能有效阻挡来自于西北蒙古高原风沙对宁夏中南部、陕西西部以及我国东部地区的侵袭, 南华山作为连接四者之间的重要环节, 具有举足轻重的生态作用和地位。南华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及生态效益的发挥, 将会构筑起我国东西部生态防线的重要屏障之一。

三是植被类型丰富, 保护区具有阔叶林、灌丛、疏林草原、草原、草甸和人工植被6个植被型、29个群系和34个群丛, 植被类型的丰富性占据宁夏自然保护区的前列。不仅具有以白桦、辽东栎等为建群的多种乔木群落和由黄瑞香、蒙古扁桃、灰荀子、虎榛子、绣线菊、华北丁香、山杏、银露梅、沙棘等组成的各类灌丛, 而且还有由针茅、中生杂类草、羊茅、茭蒿等为建群种的各类草原及草甸, 共同组成了南华山自然保护区复杂和稳定的森林草原生态系统, 尤其是保护区的草原类型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垂直方向上的替代性是其它同类保护区所不具备的。此外, 在保护区发现的国家Ⅱ级保护植物蒙古扁桃群落, 不仅使其分布范围南移300km, 而且该群落成片集中分布的特点大大不同于在其它分布区零星分布的特征, 在保护区内成为阳坡灌丛的主要建群种之一。充分说明了南华山具有重要的研究和保护价值。

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 当地民众大规模毁林垦荒、过度开垦、放牧等人为活动, 致使原有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 天然次生林面积大量减少, 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天然草场几乎丧失殆尽。当地经济也走上了“越穷越垦, 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 人民生活贫苦。进入20世纪90年代, 国家确定了以生态建设为切入点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退耕还林 (草) 工程, 翻开了海原及周边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新篇章。南华山2004年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自治区级保护区。经过多年的工程建设, 保护区森林覆盖率、水源涵养能力、草原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明显改观与恢复, 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得以改善。但是由于宁夏海原县南华山自然保护区周边农民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和靠山吃山以及偷牧等人为因素的影响, 自然保护区不同程度的遭受破坏, 导致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与生物多样性恢复缓慢, 为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与建设, 合理利用自然保护区资源,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已迫在眉睫, 刻不容缓。

宁夏海原 篇6

根据多年的治理经验, 结合该县农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该县坡耕地治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快坡改梯建设步伐。坡耕地改水平梯田, 不但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 更能提高土地生产率, 增加农民群众收入, 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截至2010年, 该县现有梯田30.6万亩, 人均0.7亩, 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坡改梯40万亩, 累计达到70万亩, 人均1.6亩, 到2020年累计达到110万亩, 人均2.3亩, 到2030年达到150万亩, 实现人均基本达到3亩的目标和“梯田县”的建设目标。

二是实施种草养畜产业。草畜业是海原的传统产业, 自2000年以来, 海原县将种草养畜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 以“百万亩草”“百万只羊”为目标, 在未平整的坡耕地种植紫花苜蓿, 建设养殖园区, 加大饲草加工产业发展, 发展畜牧业, 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海原县自1999年以来, 积极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 截至2010年完成坡耕地退耕还林 (草) 176.82万亩, 其中退耕种草111.63万亩, 退耕造林65.19万亩。今后, 除实施坡改梯以外, 其余坡耕地争取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改善生态环境, 增加群众收入。

坡改梯是山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基础, 在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通过坡改梯工程的实施, 使土壤流失量大幅度降低, 地表径流大量就地渗透或转化为地下水, 变过去的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为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坚持将坡改梯工程建设与退耕还林 (草) 相结合, 将15°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15°以下的坡耕地修建水平梯田, 取得了很好的效益。退耕还林还草虽然使耕地面积减少, 但梯田建设又使耕地产出率提高, 从而使粮食总产有了大幅度地增加。同时, 实现坡改梯后, 增加了基本农田面积, 保证了农民所需口粮, 也保证了退耕还林成果。

通过坡改梯建设, 耕地的保水、保墒、保肥能力增强, 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善, 劳动效率也得到提高, 农业潜力得到挖掘。坡改梯前, 耕种只能依靠畜力人力耕作, 坡改梯后, 从耕种、收割到运输等生产环节可以广泛使用小型农业机械, 使农业生产效率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在修梯田的同时, 修平了田间道路, 手扶、四轮拖拉机 (三轮车) 和架子车可以直接到田间地头, 方便了农民拉粮送肥。坡改梯对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等方面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显著改善了农业生产和生态条件。

坡耕地治理采用水平梯田配套生产路和地埂植物带的模式, 每千亩水平梯田配套生产路5000m, 配套地埂植物带100亩。

依据《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 (水利部水总【2003】67号计算, 土坎水平梯田5°-10°每亩造价626.9元, 10°-15°每亩造价1071.9元。根据该县农发陕甘宁梯田建设工程白石头河项目区投资分析, 配套生产路和地埂植物带坡改梯项目每亩造价750.73元, 配套生产路、水窖、涝池、沟头防护、地埂植物带坡改梯项目每亩投资850.21元, 其中水平梯田投资725.88元。

该县坡耕地治理主要采用坡改梯配套生产路和地埂植物带这种模式, 典型项目区造价750.73万元, 考虑燃油费、人工费上涨因素, 预计2012年以后这一治理模式坡改梯造价每亩将达到773-845元之间。

依据海原县水务局树台水土保持试验站对全县坡改梯效益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平水年份, 小麦梯田单产比坡耕地平均增产95.5%, 胡麻梯田单产比坡耕地平均增产17.1%。梯田平均土壤含水率较坡耕地土壤含水率高0.73%, 梯田耕作层每亩贮水量为26.08吨, 坡耕地耕作层每亩贮水量为24.44吨, 每年拦泥2.85吨, 梯田拦沙蓄水能力强。

所有项目均实行项目招投标制、合同制和监理制管理。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主管单位为中卫市水务局, 建设单位为海原县水务局。农发项目主管单位为海原县农发办, 项目建设单位为海原县水务局,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项目主管单位为海原县发改局, 项目建设单位为海原县水务局。扶贫开发旱作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为海原县扶贫办。

项目建设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 (GB/T16453.1-1996) 执行, 项目管理均按照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执行。

为做好坡改梯建设工作, 海原县委、政府十分重视, 把搞好坡改梯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民办实事的具体措施。项目实施前, 成立组织召开项目动员会, 使项目实施工作做到了年初有计划, 施工有安排, 中间有检查, 年终有验收, 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坡改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和机械化施工的优越性, 项目区所在的乡镇组织召开乡、村、组干部参加治理工作研讨会, 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统一思想认识, 增强群众参与意识, 为打破地界, 统一规划, 统一实施, 全面提高坡改梯建设标准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增加项目建设透明度, 在充分做好宣传工作的基础上确保群众自筹资金和所需劳力及时筹集到位。

根据黄委会和水利厅的有关要求, 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标准、规定执行, 实行了新的运作模式, 以发挥工程效益。

项目建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①打破地界, 统一规划, 统一实施困难较大。②水平梯田建设成本费用逐年增加, 批复投资偏低。③项目竣工验收资料整理不及时, 不完善。④地埂植物带建设受降雨条件影响较大, 种植的最佳时期即每年的5-7月份降水较少, 土壤墒情差, 气候干燥, 不能保证林草及时播种。如果7月份以后种植, 由于植物根系发育和生长量小, 冬季受冻后来年不容易成活。

对促进项目顺利进行的有关建设管理方面的建议:①统一规划, 打破地界, 整村推进集中连片治理, 推广机修梯田的力度。②充分发挥业务部门优势, 坡改梯建设继续由水务部门统一管理。③加大坡改梯工程建设国补投资比例,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④2000年以前修建的梯田标准偏低, 存在着田窄不平、埂埂失修、生产路不配套等问题, 需更新改造。

摘要:海原县除实施坡改梯以外, 其余坡耕地争取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项目实施后可改善生态环境, 增加群众收入。

关键词:坡耕地,改善环境,水土流失

参考文献

[1]GBT16453.1-6-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S].

[2]GB/T16453.1-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S].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Z].

[4]GB/T15772-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S].

[5]GB/T15774-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S].

[6]宁夏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 (2006-2025年) [Z].

宁夏海原 篇7

1. 概况

1.1 海原县地质地貌概况

海原县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 地域东西宽80公里, 南北长95公里, 县域总面积为6876.8平方公里, 海拔1336—2955米, 处在黄河中游丘陵山区, 地貌属陇中山地 (如图1) 。宁夏地层区划资料显示, 县域跨祁连山区河西走廊和六盘山区两个地壳区, 有南、西华山地震带, 月亮山地震带和清水河地震带穿越, 地震频繁。

1.2 海原县城新区选址和用地概况

海原县城新区选址于原固原市黑城镇, 东邻高速公路, 西靠凤凰山, 南有黑海公路, 北邻疙瘩沟, 距县城原址50公里。新区规划人口10万人, 规划控制区总面积30.6km2, 地势呈西高东低, 最大坡度为6%, 被苋麻河、恋家大沟和疙瘩沟穿越, 属典型的黄土丘陵地貌。 (如图1、2、3、4)

2. 海原县城新区规划的抗震防灾问题分析

新区规划中对抗震规划的设防标准按地震烈度8度设防, 防震设施按抗御6级地震设防, 贯彻“预防为主, 平震结合”的原则, 坚持抗、防、避、救相结合, 群众性抗震防灾和专业性抗震相结合, 这些是必要的。但根据海原新区特殊的地质概况, 笔者认为对于海原新区规划的抗震防灾问题分析应主要考虑从制定特定的地方设防标准和规范、总体用地布局规划、建筑场地地基与建筑技术规划、交通规划、绿地规划、震后备用水源供应的供水工程规划等方面进行研究。因此, 本文主要针对以上几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2.1 总体用地布局规划的抗震防灾问题分析

(1) 新区用地较为平坦, 主要呈“一山、两水、一城、四区、五中心”的布局规划 (如图5) 。行政办公区靠近西北山地, 居住区处于西北山地与北侧疙瘩沟之间, 土层软弱, 抗震能力不足。尤其位于新区西北入口处的小片居住区及固扩十一干渠以北的居住区用地夹在山体与水体之间, 土质属湿陷性黄土, 用地靠近山坡, 无法有效抵御地震引起的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 因此对于此类用地的布局应有相应调整或其它抗震处理措施。

(2) 发展用地规划呈南北轴向发展。但城北发展用地受西北凤凰山和北侧疙瘩沟限制, 对抗震不利。南侧发展用地较平坦, 交通便利, 适于发展。

2.2 建筑规划的抗震防灾问题研究

随着原海原县城的搬迁, 大部分居民被搬迁至新居民点, 建筑按建筑工程设防烈度8度进行设计建造。有少数未搬迁的土木民居建筑, 只对房屋外表皮进行了涂刷白色涂料等做法, 仍需做好抗震加固措施。

(1) 建筑场地选址分析:位于西北侧山体附近的居住区和部分行政办公建筑场地位于土坡上, 土质松软, 易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陷;根据海原新区用地区块土质资料显示, 苋麻河南北两侧的部分居住和公共建筑场地属湿险性黄土, 地基易变形, 因此对于此类建筑场地与建筑地基应做好必要的对抗震处理措施。

(2) 建筑设计与结构规划分析:新区居住建筑间距≥1.65H, 根据地形地势分为5—6层、3—4层、1—2层三个高度控制区, 符合设防烈度8度的要求。但规划中对主要民用建筑的平面形状、墙体等设计、建筑结构选择方面缺乏规定, 易出现不符合规范及标准、结构体系混杂的问题, 导致地震中墙体裂缝、滑移、坍塌等灾害。

2.3 交通规划的抗震防灾问题分析

(1) 道路规划的抗震分析:海原新区道路规划为一环、三横、三纵的道路骨架 (如图5) , 分为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级, 布局较合理, 但在结合广场、绿地等疏散场地规划的抗震疏散组织体系方面还有欠缺, 难以保证医院、居民区、学校、广场、绿地、对外交通出口、供水点等震后主要节点间的交通畅通。新区规划的秀山路、裕民街等道路修建在山坡上, 路基建有较多的防护和支挡工程, 若抗震加固处理不好, 反而成为地震时道路破坏的诱发因素。

(2) 广场、空地、停车场与客运站等规划的抗震分析:缺乏全面的疏散场地系统规划。新区规划中未能将规划的广场、绿地、学校操场和居住区小游园等空地、体育场、市场等系统的规划为避震疏散场地, 缺乏就近疏散、集中疏散和远程疏散的场地规划方案。新区规划城市广场7个, 用地面积15.83公顷, 规模较小, 布局零散, 作为固定疏散场地的功能不够明显。新区规划的各住宅区内部用于紧急就近疏散的空地数量少、规模小。

2.4 绿地规划的抗震防灾问题分析

避险绿地总量不足。新区绿地规划的凤凰山绿化面, 苋麻河与固扩十一干渠绿化带、道路绿化轴、城市公园总面积为239.3公顷, 其中公园面积达93.27公顷, 数量可观。但公园内山体水体占地面积大, 达50%以上, 有效防灾面积偏小。居住区、办公区等功能区内部绿地数量小, 分布不均匀, 中北部居住区和南部商贸区紧急避险绿地尤其少, 南部发展用地等处缺少较大规模的中心避险绿地。

2.5 供水工程等基础设施规划的抗震防灾分析

海原新区规划的各种基础设施建筑物、构筑物均按8度抗震设防烈度设计, 其中供水供程的设施及管网规划对于震后的救灾尤为重要。新区供水工程规划的输、配水主干管连接成环状管网, 对抗震有利。但敷设在支路上的枝状管道与主干管道未形成环网, 若主干管环网受到地震破坏, 城区供水系统可能瘫痪, 因此处理好供水管网的规划及苋麻河等河水边缘地带易变形管道的敷设、备用水源的选取等抗震措施, 是抗震救灾的关键。

另外, 海原新区医疗卫生系统工程规划有2个医院, 服务半径过大, 而南部较平坦场地附近缺乏医疗点, 难以保证震后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2.6 抵御次生灾害分析

新区的地形地质存在地震时发生火灾、泥石流、山洪、塌陷等次生灾害的可能。规划中对于防洪堤、笕麻河、恋家大沟和疙瘩沟导洪沟、山坡挡土墙、水库、锅炉房、石油气供应站等设施的处理措施应有所考虑, 若这些设施本身的抗震加固不符合规范、加固不够, 会因地震破坏反而导致洪灾、火灾等次生灾害更加厉害, 因此需要有更周全的抗震防灾规划措施。

3. 海原县城新区规划的抗震防灾措施

3.1 总体用地布局规划的抗震防灾措施

新区总体用地布局规划应在合理利用土地、留有发展用地的基础上考虑抗震防灾的安全问题。把位于新区西入口处的居住用地调整至北侧发展用地等地段, 此处调整为绿地;位于西北侧靠近山体的居住用地, 应在其与山体之间规划分隔绿地等空地, 且作好场地平整、边坡稳定规划。北侧预留的空旷地可规划为广场和绿地;在城区南侧预留发展用地的东侧靠近道路处, 可选择一块用地规划为较大规模的广场或绿地作为抗震中心疏散场地, 与长途客运站及南部黑海路、东侧高速路等对外交通出入口形成方便联系, 满足震时人员疏散需求。

3.2 建筑规划措施

(1) 建筑场地选择平坦地段或稳定的山坡地段, 避开松散的黄土层、河道等不利地基的场地;西北侧靠近山体和苋麻河南北两侧的居住、办公建筑等场地, 采取换土夯实、重锤夯实等稳定地基的方法。

(2) 建筑总体布局规划降低建筑密度、增大房屋、街道之间的距离;增加绿地, 防止地震时建筑物倒塌而堵塞道路。单体建筑平面布置应规整、对称, 跨度不宜过大, 纵、横墙沿平面布置对齐, 楼梯间避免设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立面要简洁, 墙体上下连续, 不宜过高, 少做易塌落的建筑凸出物。

(3) 根据新区地形地质, 建筑结构可选择框架结构与混合结构, 选择混合结构时多采用横墙承重, 设置抗震缝、圈梁、构造柱、地基梁加强内外墙的连接, 提高房屋的整体性能;长度大于5m的墙体必须设置分隔构造柱, 高度大于4m的墙体必须设置分隔圈梁, 在墙体拐角、端部等薄弱部位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和圈梁等交圈并连接可靠。

3.3 避震疏散场地规划措施

新区规划中应将广场、绿地、公园、体育场、市场、学校操场和居住区小游园等场地系统的规划组织为避震疏散场地, 人均面积不小于2m2。避震疏散场地规划为就近紧急疏散场地、集中固定疏散场地和远程中心疏散场地三级, 设置明显的空间引导标志。紧急疏散场地选择居住区、行政办公区、商贸区内部的小绿地、广场、停车场、学校操场等, 服务半径为300—500米;固定疏散场地选择居住区公园、圆形绿化广场、长途汽车站前广场、市场等, 服务半径为1—2公里, 作为地震发生后的相对平静期组织民众集中疏散的场地。

3.4 避震疏散通道规划措施

抗震主干网根据新区道路系统规划为3级干网, 连接紧急、固定和中心疏散场地形成环行网络式抗震疏散交通规划, 且与外部交通干线多处连通。规划一、二级环网主干路与高速公路、黑海公路等主要对外通道连接, 形成通畅的联系;规划通往综合医院、中心消防站、一级供水点和中心疏散场地的主干道路为一级抗震救灾主干网, 设计36—60米宽;规划连通各级疏散场地、二级医院、消防站和供水点的次干路为二级抗震救灾主干网, 设计24—36米宽;规划住宅区内支路形成三级环形干网, 作为应急通道, 出入口不少于2个, 与主要道路衔接。这三级疏散干网的疏散救灾方式可形成由应急通道就近疏散人员, 再由疏散次干道疏散至固定场地, 部分震后伤势严重的避难人员可通过疏散主干道至中心场地, 结合对外交通疏散至周边城市救援。

3.5 供水工程、医疗等基础设施工程规划的抗震防灾措施

供水工程的管线沿道路敷设, 不与其它管线工程并行或交叉;枝状管网与主干管网形成环行联系, 确保一段管道破坏而不影响其它管道供水。管道避免通过断裂带和沿河、沟、坑边缘地带, 靠近沿河岸边缘地带敷设的供水管道, 应设置柔性接头等抗震处理。

医疗卫生系统工程应在南部较平坦地段增设医疗点, 合理布局。

3.6 防止次生灾害措施

在工业区及仓库区等地段, 为做好火灾防御, 设置备用水源, 与环网供水系统连通, 并规划绿化带。靠近山体与河岸地段的用地, 为防御山洪、暴雨和滑坡等, 做好边坡稳定、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治理, 如修建导流截洪阻挡堤、护坡, 引导泥石流流向;在河岸上游修筑堤坝, 滑坡前缘铺设石笼、修筑钢筋混凝土排管;利用降水补充地下水量, 改善地下水位标高, 控制地面沉降。另外, 通过植树造林和种草, 增大坡面植被覆盖率, 保持水土。

4. 结语

上一篇:沉积特征分段下一篇:财务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