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生态移民(共9篇)
宁夏生态移民 篇1
1 生态移民的背景
生态移民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实践,是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措施,是惠及特殊困难群体民生、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宁夏是全国生态移民实施较早、规模较大的省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和自治区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帮扶贫困地区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先后组织了吊庄移民、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移民及易地搬迁移民,累计搬迁移民近84万人,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收入稳定增长,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海原县自1989年以来,先后通过吊庄移民、红寺堡灌区移民、自发移民,累计搬迁移民5.5万人,在改善群众生存条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依靠传统的扶贫方式,投入成本大,难以从根本上摆脱贫困,采取生态移民,能挖掘发展潜力,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今后一段时间宁夏计划移民35万。
2 实施生态移民的意义
2.1 生态移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以海原县为例,30%以上人口至今散居于偏、远、穷、灾地区,生产力水平总体较低,自我发展的基础条件非常差,常年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局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降低人口密度,减轻土地资源的承载力将是长远解决人与自然突出矛盾的根本措施。
2.2 生态移民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在要求
南部山区,地处六盘山腹地,是宁夏南部的绿色生态屏障,生态地位十分重要。长期以来,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问题比较严重,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成果难以巩固。因此,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退人还山”,减少人为对植被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建设生态修复县,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2.3 生态移民避免地质灾害威胁
这一情况最为严重的是海原县,1920年大地震形成了许多地质断层、滑坡带,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全区地震和地质灾害易发区。现已查明地质灾害点39处,涉及13个乡镇、39个自然村、1569户7716人。近年来,地质次生灾害频繁发生,防治难度不断加大,实施生态移民,既可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又可消除诱发地质灾害的人为因素,减轻对地质灾害区的生态破坏。
2.4 生态移民加快扶贫开发进程
宁夏确定的生态移民区,农户居住分散,如就地解决交通、饮水、用电、通信等问题,不仅人均投资额高,工程施工难度大,而且建成后的适用范围小,发挥效益低,是一种典型的不经济投资行为。这些地区的群众,受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等因素制约,生活极端困苦,一遇自然灾害,返贫率极高,落实整村推进政策难度相当大。因此,实施生态移民,既可减少返贫人口、巩固扶贫成果,又能降低扶贫成本,提高扶贫效益。
2.5 生态移民能有力地促进民族团结
南部山区是宁夏回族聚居区,其中泾源、西吉、同心、海原县的回族人口都超过总人口的一半以上。由于相对封闭,严重制约着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宁夏移民搬迁的对象中,少数民族人口占50%以上,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也促进了搬迁群众与当地群众的相互往来和交流,在共同发展生产、勤劳致富中,加强了融洽和增进民族感情,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实现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维护了社会政治的稳定。
2.6 生态移民有效地实现了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吴忠市红寺堡区是宁夏生态移民扶贫重点开发区,狠抓硬件建设、软件管理和移民安置,共同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教育事业,近年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中考成绩连续4年位居全市前列,高考上线率逐年提高,2010年“两基”工程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县、乡、村3级医疗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实现了村村建有卫生室;5大社会保险体系基本形成,新农合、新农保制度全面发展并取得良好成效,目前参合率、参保率分别达到93%和80%以上。
2.7 生态移民有力保护和改善了迁出地的生态环境
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是生态移民的主要目的之一,生态移民区在做好移民搬迁工作的同时,要结合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重点项目,抓好“西海固”地区的生态建设。移民搬迁后,能有效缓解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有利于保护自然植被和陡坡地退耕还林,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一方面移民迁出后,原有的土地收归国家或集体所有,迁出区近466666.67hm2土地用于恢复生态,进行退耕还林和围栏封育,既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又可达到恢复生态的目的,实现脱贫致富与生态建设的“双赢”。另一方面迁出区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将减少,大大减轻生态环境压力,使原有的林地、草地得到很好的保护,提高水源涵养能力,遏制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物种的多样性。
3 现状
南部山区是宁夏生态移民的主战场,居住在六盘山水源涵养林区内及边缘地区的群众。仅有5.3%的人口通水、通电、通路;72.4%的人口仅通电或通路;22.3%的群众水、电、路都不通;就医、就学困难户占65.1%。
就拿海原县来说,是集干旱山区、革命老区、回族聚居区为一体的农业人口大县、国家级贫困县。全县土地总面积6463km2,辖17个乡镇、3个管委会、1个自然保护区、168个行政村、1175个自然村、8个社区,总人口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和回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92%和69%。目前,全县仍有近15.7万贫困人口生存在重点生态脆弱区、生态核心区、地质灾害区、地震断裂带和偏远山区,且干旱缺水,居住分散,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改善这一地区群众的基本生存条件,事关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全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县委、政府始终把这一地区群众的脱贫致富,作为促进全县发展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将移民工作,作为解决条件恶劣地区群众生存和发展问题的一项重要扶贫举措。
宁夏用5年时间,投资30多亿元,将35万生存条件极差地区的贫困群众搬迁到近水、近路、靠城的区域。十二五期间,海原县对全县16个乡(镇)、1个管委会、1个自然保护区的79个行政村、201个自然村、1.28万户5.56万人,实施生态移民搬迁。移民后将有46666.67hm2的土地空间可进行生态恢复。
易地搬迁后,在实现水、电、路三通的同时,配套建设的教育、医疗设施基本齐全,就医、就学便利,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变,可为移民群众奠定脱贫致富的基础。
4 移民区生态恢复存在的问题
4.1 水土流失严重
大多处于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区,例如,海原县2011~2012年搬迁的村庄,67%处于沟壑区,由于交通不便,生活燃料缺乏,靠山吃山,因人为破坏,水土流失日趋加剧。
4.2 坡耕地面积较大
移民区遗留的土地,大部分是坡耕地,据对海原县22个移民村调查,移民后总面积13266.67 hm2、耕地7466.67hm2、占总面积56.3%、坡耕地7200 hm2、占耕地面积的96.4%。
4.3 四旁树急需保护
移民区留有大量的四旁树,人为破坏较为严重。
4.4 搬迁不彻底
移民区居住的城市户人口,2008年分出的子户人口没有搬迁,造成搬迁不彻底,给今后的管理带来极大不便。
4.5 平缓地大量种草
移民迁出区村集体、周边村民已经开始大量人工种草,短期效益较好,但不利于长期生态修复。
4.6 土地权属不明
移民后土地管理粗放,权属不明。
5 建议及对策
5.1 移民后土地应全部划为国有
靠近国有林场的划归国有林场管理,封山造林;大面积连片区应成立新的国有林场,进行封山造林;面积较小,不靠国有林场的,由林业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封造,交由乡村管理。
5.2 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要因地制宜
移民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恢复要因地制宜、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六盘山地区,包括海原县的月亮山区,以封为主,条件好的耕地要加大生长较快的乔木如落叶松、桦树的造林比重,提高恢复速度。平缓有水源区要多育苗。海原、同心以北对坡耕地因没有封育条件,要大力实施人工造林,因干旱少雨,应以宁条为主。荒山先封育,等有条件再实施人工造林。
5.3 加大移民区现有的林木资源管护
要对移民区现有林木要加大保护力度,四旁树要登记造册,确定专人管护。对已退耕还林地,要在退耕补助款中抽取一定比例的现金,雇佣护林员专职管护。
5.4 移民搬迁要彻底
要出台政策,对移民区居住的城市户人口,2008年分出的子户人口,没有搬迁的,出台政策妥善解决,让他们尽快搬迁。否则,一是不利于整体生态恢复,二是怕若干年后,又是一个贫困村,要对移民村断电、断水,庄园统一铲平。
5.5 少种草多栽树
种草不失为生态环境改善的有效途径,但对生态移民区来说,种草就要利用,利用就要有人,有人就得有农户,岂不又是新一轮人口入住与生态破坏,建议少种草多栽树,封山保护。
5.6 多方筹集资金
生态移民区生态恢复面积大,需要大量资金,而国家生态建设资金多为财政补助,建议区、县将生态恢复缺口资金纳入当年财政支出预算。另外,可通过招商引资,兴办林场,对一些零散移民区可承包生态恢复,产权长期不变等形式,通过多方筹集,解决生态恢复资金短缺问题。
摘要: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我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生态移民区生态恢复应紧紧围绕这一主题。
关键词:移民区,生态修复,建议
宁夏生态移民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国发25号和《江西省级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通知和意见》(赣府发[20**]28号)文件精神,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改善退耕农户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其收入水平,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退耕还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期和规划目标
1、规划期
规划期20**-20**年,共2年,20**年为规划基准年。
2、规划目标
以实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保护生态和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努力做到“迁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妥善安排移民的生产和生活,使其农业收入在安置初期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或超过原来正常年景的实际水平,通过落实培训就业和后续产业发展方案,基本保证移民人均收入不降低,移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社会服务设施不低于原有水平,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三、移民生产生活现状
本次生态移民主要是罗湾乡石境村欧源片及百叶组村民,在水口、新建、涂家、罗家、梨树、百叶6个村民小组,共22户85人,此处地势偏远、路况较差、山高水冷,自然灾害侵蚀频繁,就医就学极为不方便,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村民人均水田1.5亩,山林20亩,旱地0.6亩,收入主要靠养猪、养牛、种水稻,有计划进行林木砍伐,发展笋竹两用林及荒山造林,适当栽种果树,人均纯收入1251元。
四、移民安置规划方案
㈠安置任务
根据调查,要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本次生态移民安置任务是85人22户,资金补助标准每人0.35万元。
㈡投资规模
生态移民85人22户总投资206万元,其中退耕还林专项资金30万元,自筹和投工投劳176万元。
㈢安置区选择
1、选择的原则
①有比原居住地更为丰富的可开发土地或可调整的耕园地资源;
②交通较便利,水、电条件较好;
③预期的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不低于移民原居住区;
④尽可能利用移民原有的生产、生活资料。
2、安置区容量分析
安置点的选择在坚持上述原则的基础上计划选择石境村街上组太子庙为安置点,经实地勘查,此安置点地理条件好、交通方便,现在一条宽8米的水泥路,地势平坦,空间大有利益后期发展,移民后的口粮田还不变,移民搬迁离村不离土,离原生产地6公里,村民骑摩托车只需20分,生产收入80%以上来自于山林,因此移民后不会影响其生活来源 按照移民每幢宅基地120个平方加附属设施60平方米外,另加道路、绿化地可安置85人22户居住,人均占地45平方米。
村委会召开安置地村民代表会议,讨论一致同意接收移民安置。
㈢移民搬迁安置去向
欧源片和百叶组22户85人,集中安置在石境村街上组太子庙。
五、培训就业和后续产业发展方案
1、移民搬迁后充分发挥其原山林优势,重点引导移民在山上做文章,搞好毛竹林低产林改造,残次林、疏林补植,增加来自山林的收入。
2、对移民进行劳动技能培训。
充分依靠“九岭白茶公司”培训白茶生产、制作技能,引导移民发展白茶产业,使其逐步掌握白茶生产、制作技术。
六、规划编制组织机构
1、成立组织机构。
由县老建移民办牵头,乡、村具体实施。
乡、村成立组织机构,将任务具体落实到人,责任到人。
宁夏生态移民 篇3
1 宁夏中南部生态移民概况
生态移民是一条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山川互济、具有宁夏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 可以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2010年,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 用5年时间将生存条件极差地区的35万贫困群众搬迁安置到近水、沿路、靠城的区域;再用5年时间把宁夏建成为国家生态移民扶贫开发示范区, 确保2020年与全国同步小康[1,2,3,4]。
原州区计划对中南部7.88万户34.6万人实施生态移民搬迁, 涉及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等9个县区91个乡镇684个行政村1 655个自然村, 规划县内、县外分别安置2.84万、5.04万户, 安置人数分别为12.11万、22.49万人。规划移民安置区274个, 其中分别设生态移民安置区、劳务移民安置区234、40个, 分别安置移民5.87万户25.95万人、2.01万户8.65万人[1,2,3,4]。“十二五”期间, 财政部将每年补助3亿元, 5年累计补助资金15亿元, 用于宁夏中南部地区345万生态移民搬迁工作, 大大地支持了该区生态移民工作, 使生态移民建设能够更加顺利的实施。
2 移民搬迁区生态修复措施
以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刘家沟移民迁出为例进行阐述。刘家沟位于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黑刺沟村, 与六盘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林区相接, 距固原市区30 km, 与滴水崖、黑刺沟、凤凰蛋相连, 原有住户62户228人, 于2012年已全部搬迁至宁夏引黄灌区红寺堡区弘德一村。该区共有土地面积901.33 hm2, 其中耕地面积213.33 hm2, 退耕还林8.00 hm2, 有林地66.67 hm2, 未成林地166.67 hm2, 封山育林266.67hm2, 荒山180.00 hm2, 耕地213.33 hm2。区域内沟壑纵横, 地形破碎, 水土流失严重, 土壤退化, 生态系统功能严重失调。
为尽快恢复区域内生态环境, 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大力宣传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 增强移民群众参与生态恢复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集中人力、物力、财力, 实行集中整治、综合治理、全面恢复[5,6,7]。三是在生态移民搬迁时边搬迁边拆除, 对搬迁户的院落进行全面彻底的拆除, 共拆除房屋62户190间, 恢复土地6.33 hm2, 并断水断电, 收回移民承包土地, 切断了移民两头跑的后路, 为生态恢复奠定了基础。四是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推进, 部门联动, 乡镇负责具体实施, 林业部门负责规划设计、苗木供应和技术指导, 采取“封、造、育、管”4项措施, 对生态移民迁出区进行大搬迁、大绿化, 做到全面治理[8,9], 采用鱼鳞坑、反坡带子田共整地399.67 hm2, 栽植樟子松、油松、山桃、刺槐等各种苗木超过100万株, 使移民迁出区生态得到全面恢复。
3 整地技术措施
3.1 鱼鳞坑整地
要求口径为100 cm×80 cm, 在鱼鳞坑中间50 cm处挖宽、深分别为30、40 cm的坑, 将挖出的死土进行培埂, 活土回填入沟内。深翻30 cm, 反坡15°, 坑间密度2 m×2 m[1,2,3,4], 栽培密度为2 505株/hm2, 沿水平线呈“品”字形排列 (图1) 。鱼磷坑整地方式适宜六盘山外围土石质山区造林整地及东北部干旱黄土丘陵区25°以上的坡地、地形破碎地段造林整地。
3.2 反坡带子田整地
要求沿水平线挖宽1.2 m反坡带子田, 里低外高呈反坡状, 带间距为4 m (图2) 。此整地方式适宜东北部干旱黄土丘陵区地形整齐地段及25°以下的坡地地块整地。
目前, 成活率达到90%以上, 耕地内苗木生长量达25cm, 由于进行了彻底搬迁, 没有人为破坏, 植被覆盖度达95%以上, 水土流失基本得到遏制, 在2013年遇到30年来未遇的特大降水量情况下, 没有发生洪水和泥石流灾害, 并且是当年治理当年见效。
参考文献
[1]坚决打赢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攻坚战[N].宁夏日报, 2011-04-12 (8) .
[2]陶文科.固原市原州区退耕还林主要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与营林优化配置效应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3]韩天芳.固原市原州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4]张久园.固原市原州区林业建设规划及预期效益评价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5]薛新乐, 柳智平, 田国江.宁夏隆德县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及管理问题探讨[J].甘肃林业科技, 2011, 36 (4) :53-54.
[6]马旭霞.固原市生态移民现状及建议[J].科技资讯, 2011 (34) :220.
[7]余会军, 陆小明, 岳晓霞.固原市原州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与评价[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4) :181-183.
[8]余会军, 陆小明, 岳晓霞, 等.固原市原州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与评价[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4) :181-183.
生态移民建房承包合同 篇4
甲方:单龙寺乡人民政府
乙方:
单龙寺乡东风桥村生态移民康居点建设项目经甲乙双方协商,现由乙方承包负责施工,为确保工程进度、安全和质量等工作,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合同:
一、甲方把工程承包给乙方,乙方必须保证工程质量,且服从甲方安排、监督和指导,在施工过程中,一切安全事故由乙方自行负责,甲方概不过问。
二、乙方必须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要求,负责主期工程6套两上两下房屋(每间30平方米)建设,同时完善康居点的水、路、电、绿化等配套设施。
三、乙方必须在甲方规定时间内完工(2009年6月-2009年9月),如无特殊情况延误工程期限,甲方将按500元/天扣除违约金。
四、本次工程实行包工包料,工程总造价80.4万元,其中主体工程6套两上两下4间(4间×30m×6×700元/m),计50.4万元,总装修费用10万元,配套工程包括4米宽水泥路400米、水、电、绿化等设施计20万元。待验收合格后,甲方一次性拔付给乙方工程款金额的80%资金,余款作为质量保证22
金,一年后付清。
五、其他未尽事宜,经双方协商解决。
六、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
乙方:
年月日
委托建房协议
甲方:单龙寺乡人民政府
乙方:
为进一步促进东风桥村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集镇建设,确保移民户的生产生活得到改善,从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订立如下协议:
一、乙方自愿将建房工程交由甲方承建,甲方必须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在施工过程中一切安全事故由甲方自行负责。
二、建设用地采用集体土地置换方式解决,由甲方统一负责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
三、乙方离家不离村,原有的耕地、山场等生产资料停留不变。乙方搬迁后原有的房屋要及时拆除,废弃用地用于退耕还林。
四、甲方负责房屋主体工程建设,同时完成配套康居点的道路、供水绿化等设施。
五、甲方工程完工后,由县移民局会同乙方一同验收,验收合格后,乙方在一个月内入住。
六、本次工程实行包工包料,除去退耕还林专项资金元(人均5000元补助)外,乙方在验收合格后需支付给甲方委托
代建资金6万元,其它配套所需资金由甲方统一解决。
七、工程期限自2009年6月至2009年9月(特殊情况及天气顺延)。
八、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签字之日起生效,其他未尽事宜由双方协调解决。
甲方:
乙方:
宁夏生态移民 篇5
报纸是最传统也是历史最久远的媒介, 虽然在经济和需求都飞速发展的今天备受考验, 但依然占据着信息传播的主导地位。在喻国明、张洪忠、靳一发表的《报纸仍然是最有影响力的媒介——基于中国首次传媒公信力全国性调查的报告》一文中, 用数据表明了报纸仍然是媒介中最具有影响力的。
地方党报对于民族地区来说有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引领主流思想等艰巨任务, 尤其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党报在社会的变迁中更是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李晓燕在《论新闻媒体对“和谐社会”的传播作用》谈到, “新闻媒介可以利用自己在信息传播、思想交流和舆论引导方面的这些特点和优势, 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许多方面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传播与引导水平, 以正确的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去影响社会和凝聚群众, 真正当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宣传者和促进者”。
为此, 本文以《宁夏日报》生态移民报道为例, 以收集到的资料与数据为基础, 对《宁夏日报》与《新消息报》中关于“生态移民”这一民生热点的相关报道进行整理, 从中查找并分析作为新闻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党报在现今的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主体地位以及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 并且针对发现的问题结合宁夏地方媒介发展的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宁夏日报》生态移民报道的特性
(一) 篇幅及版面占主导地位
图1和图2为2011年6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宁夏日报》和《新消息报》关于“生态移民”新闻报道各自篇幅及所占版面的对比分析。从图表中可以看出, 《宁夏日报》在生态移民的报道中占绝对的主体地位, 就报道篇数而言达到265篇, 而《新消息报》仅有61篇。就刊登版面而言, 《宁夏日报》主要刊登在1、2、3版, 而《新消息报》则刊登在2、3、4版, 其中1版基本没有生态移民的相关报道内容。
(二) 报道角度更加多样化、丰富化
1. 关注民生的报道角度。
记者王建军在《搬出的百万富翁》报道中讲述了10年前叶汶由盐池县苏步井乡搬迁至花马池镇城西滩, 从一穷二白变成了10年后的百万富翁这样一个民生故事。这篇新闻报道抓住生态移民报道的核心, 全面体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生态移民理念, 也让更多即将加入生态移民大军的移民者看到自己的出路, 也为生态移民的下一步推动做好积极正面的宣传。这样贴近民生的报道, 读者更乐于接受,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舆论引导的作用。
2. 强调人情味的报道角度。
在2012年7月1日“财经科教”版上, 吴少男的《宁大牵手红寺堡“壹基金”》的报道呈现了《宁夏日报》生态移民新闻报道中的“人情味”。这是对爱心活动的一种宣传和弘扬, 期望唤起更多的青年大学生加入爱心资助和帮扶的行列。选用人情味这一报道角度, 用真情实感打动读者, 会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
3. 选取时空的报道角度。
李军的《国家1.8亿元助推我区生态移民工程》报道很好地把握“接近性”这一新闻价值学中强调的内容, 记者努力将报道的时间与受众贴近是选择新闻角度最佳的有效方式之一。在他的报道中谈到:“记者昨天从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地区处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下达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 下达我区生态移民工程专项资金1.8亿元, 比上年增加0.4亿元, 主要用于移民安置区住房、基本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我区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
(三) 记者队伍较为庞大
由表1可知, 《宁夏日报》有关“生态移民”报道的记者队伍比较庞大, 在出版发行1年多的报纸统计中, 先后参与生态移民报道的记者共计71人。《宁夏日报》关于生态移民报道的记者不仅仅是人数多, 更为重要的是其中不乏一些资深记者, 如王建宏、沙新、尚陵彬、冯舒玲等, 这些都是《宁夏日报》时政新闻的记者, 他们有着丰富的报道经验, 他们的加入也使得生态移民报道向纵深方向发展。
三、《宁夏日报》生态移民报道存在的不足
(一) 电子版的技术缺陷给读者造成困扰
通过阅读《宁夏日报》电子版 (数字报) 不难发现, 一些报纸电子版无法阅读, 经常会出现“显示失败”等字样, 不论是换台式机还是笔记本或者是换ID都不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很多期电子报对新闻报道的收录都不是很全面, 导致读者不能够完整阅读电子报。并且《宁夏日报》电子版只有通过宁夏新闻网登陆查看, 才能准确定位到当天的报纸, 如果通过百度搜索查看到的报纸, 日期较为陈旧, 并且按照当下日期查找时显示失败。
(二) 记者队伍较为庞大但出稿量低
在文章的前面已经论述过, 《宁夏日报》在出版发行1年多的报纸统计资料中, 先后参与生态移民报道的记者共计71人, 记者队伍是较为庞大的。但是, 由图3可知, 在这较为庞大的记者队伍中, 每一位记者出稿量较低, 如只刊登过1篇关于生态移民稿件的记者占到记者总数的32%, 刊登过2篇稿件的记者占到记者总数的22%。
(三) 报道内容“喜多于忧”
在《宁夏日报》关于生态移民的报道内容中, 几乎找不到任何关于生态移民的负面报道, 这就给读者造成了一种生态移民在实施过程中没有任何问题的错觉, 在潜意识里干扰了读者的准确判断。但是作为都市报的《新消息报》却有关生态移民的负面新闻报道。如记者王宇菲7月19日的报道《红寺堡一移民村3年不通水电》, 主要讲述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搬迁3年来, 这个移民村只有11户村民定居;他们照明靠蜡烛, 饮水从灌溉渠中提取。李荣华11月4日刊登的新闻《良田镇部分留守儿童盼“关爱”》, 就谈到了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中心幼儿园有185个孩子, 全是泾源县移民的孩子, 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庭贫困, 即便一顿2.7元的午饭, 大部分孩子也吃不起, 对于多数孩子来说, 午饭只有馒头和白开水。
(四) 缺乏对比性的生态移民报道
在《宁夏日报》生态移民报道中几乎没有关于外省区生态移民新闻的报道, 这样受众只能了解到宁夏本地区生态移民的现状和走向, 而对于全国其他地区的报道只能从别的渠道了解有关新闻动态, 这样使得读者信息阅读不够全面, 也使得相关政府部门制定生态移民政策时缺乏相关的参考资料。
四、探索《宁夏日报》生态移民报道新路径
(一) 加强《宁夏日报》电子版的编辑与系统维修
在信息化媒体盛行的今天, 想要符合读者的信息需求又要满足读者的阅读习惯, 电子版的报纸是许多人的最佳选择。党报是政府的喉耳鼻舌,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是引导政治舆论走向的最佳选择, 所以加强党报电子版的编辑与系统维修不仅可以确保读者的阅读质量, 符合信息时代读者的阅读习惯, 同时还确保了新闻媒介对于热点政治信息的传播更加广泛化、深刻化。
(二) 调动记者积极性, 提高出稿量
记者过多但是出稿量却不乐观, 造成了“资源浪费”。应该充分合理地做到资源分配, 提高记者的积极性, 提高出稿量, 确保稿件质量。
(三) 确保信息全面化
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使得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想要了解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新闻媒介要做到对重点事件的全面报道, 而且注意不能仅限于本地的报道, 对实施同样政策、发生相同事件的地区也需要做一些报道, 让受众能够对本地的事件发展与其他地区的发展状况作出对比, 对事件本身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四) 对本地区的新闻进行多元化报道
在新闻报道中如果长时间对一个地区做单方面的报道难免会使读者感到厌烦, 要使读者对事件保持新鲜感, 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的报道, 所以多元化发展是新闻媒介的发展道路。只有让读者全方位地了解实时动态, 才能使读者保持新鲜感, 实现媒介的积极功能。
《宁夏日报》生态移民的报道应尽量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对报纸来说, 应当发挥自己的优势, 在加强消息、通讯、言论等文字宣传报道的同时, 还要运用照片、图表、美术等形式宣传大开发。同时, 《宁夏日报》的报道应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让群众感到生态移民就在我们身边, 生态移民关系到个人利益和发展, 努力使我们的宣传政策入耳入脑, 真正为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谐富裕的新宁夏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我们坚信通过《宁夏日报》的积极探索, 《宁夏日报》的主体地位将更加坚固, 《宁夏日报》的发展只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康泽民.试论新闻媒介的信息传播及其反馈[J].社联通讯, 1988.
[2]高炜.社会公器与新闻媒介[J].内蒙古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1) .
[3]李晓燕.论新闻媒体对“和谐社会”的传播作用[J].理论园地.
[4]喻国明, 张洪忠, 靳一.报纸仍然是最有影响力的媒介——基于中国首次传媒公信力全国性调查的报告[J].新闻与写作, 2007 (7) .
[5]谢明辉.民族地区党报构建主流媒体舆论场的策略与方法[J].探索, 2010 (6) .
[6]皮海峰, 吴正宇.近年来生态移民研究述评[J].三峡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1) .
[7]谢静, 徐小鸽.媒介的组织传播模式及其与新闻生产的关系——上海与新加坡报纸的比较研究[J].新闻大学, 2008 (4) .
宁夏生态移民 篇6
1 园林村吊瓜的产量及销售现状
1.1 吊瓜的种植情况
园林村位于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南部, 总面积7880亩, 其中耕地面积4553亩。截至2012年, 全村共建有温棚2.75万间, 其中种植吊瓜的温棚200间。根据园林村《2011~2013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书》的规划, 预计在2013年, 全村温棚数量将达到3.1万间。根据园林村《2011~2013年经济展目标任务书》的规划, 得出以下数据, 如表1所示。
从上表可知, 吊瓜产量有增长的趋势。经调查, 截至2012年上半年, 园林村种植吊瓜的温棚为200间, 总产量约为84万斤, 下半年种植西红柿。
1.2 吊瓜的销售现状
截至2012年4月28日, 园林村吊瓜销量不足总量的十分之一, 且价格不断下滑。经调查, 温棚建设, 政府每棚补贴300元的秧苗费, 种植户还需投入余下的500元秧苗费和其他成本共计3000元。
以已知吊瓜的零售价格为前提, 可以利用“会计保本点”的方法估算一下吊瓜的保本销售量, 即移民销售多少吊瓜才能收回成本, 由调查数据可知:
(1) 秧苗费为500元/棚, 温棚种植瓜苗数为1500株/棚, 所以瓜农的单位变动成本v≈500/1500=0.33元。
(2) 一间温棚的地租机会成本约为7 0 0元/年, 瓜农单个劳动力机会成本为1500元/月, 每位瓜农上半年要花5个月的时间种植吊瓜。由以上条件可知瓜农的总固定成本FC≈700+1500×5+3000=11200元。
(3) 每个温棚建设需要500元的薄膜和2500元的其它材料, 薄膜使用寿命约为6个月, 其他材料使用寿命约为5年, 则每个月折旧D≈ (2500/5) /12+500/6≈125元。
(4) 吊瓜平均零售价P≈3.2元/斤。
将上述四点中的变量带入“会计保本点”公式:
可得Q=3946斤。由会计保本点可知, 若吊瓜的销量Q<3946斤时, 瓜农种植温棚获得的收入小于将温棚流转而外出打工获得的收入。
2 吊瓜滞销的原因及分析
2.1 本地商贩与外地商贩的利益冲突
出现本地瓜贩排斥外地瓜贩的现象, 主要因为外地瓜贩的报价高于本地瓜贩。如果瓜农完全按市场化的途径来卖出吊瓜, 他们将会选择外地瓜贩。假设本地瓜贩报价与外地瓜贩相同, 则本地瓜贩进价成本上升, 并且本地存在高销量的西砂瓜, 而吊瓜知名度和销量远不及西砂瓜, 那么本地瓜贩的利润将会很小, 甚至为负。据调查, 为了利润, 本地瓜贩设法采取一些措施阻止外地瓜贩来收瓜, 甚至不惜采取暴力手段。但是当成功阻止外地瓜贩前来收瓜后, 本地瓜贩形成一个小集团, 集体延迟收瓜时间, 从而压低价格收购以谋取暴利。据调查, 吊瓜的保本价格平均为2.8元/斤, 若吊瓜的收购价小于2.8元/斤时, 瓜农温棚种植获得的收入小于将温棚流转而外出打工获得的收入。而目前本地瓜贩的收购价在3.2元/斤左右, 并且本地瓜贩抱团压价的现象仍有发展态势, 瓜农的利益受到极度威胁。
2.2 市场与种植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市场与种植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是导致吊瓜滞销的原因之一,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市场不了解园林村吊瓜种植情况。首先, 园林村较少向外界宣传吊瓜。其次, 园林村离银川市中心较远, 宣传和运输难度较大。最后, 信息的传递与交流缺少平台。这三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外界不了解移民村种植吊瓜的相关情况, 包括地理位置、产量、种植周期、产品优势等信息。
(2) 移民不了解吊瓜的市场状况。作为从宁夏南部山区彭阳县搬到园林村的移民们, 在还没有完全熟悉新环境的情况下, 就开始了吊瓜的种植技术培训以及种植实践。据调查了解, 多数瓜农唯一的销瓜途径是每天守在瓜棚旁等待瓜贩上门收瓜, 他们不知道吊瓜当前的市场价格、是否畅销等信息。
2.3 移民对吊瓜的价格波动过于敏感
在调查中发现, 政府会对移民承诺未来的价格预期, 而信息由上到下传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噪音” (数据的缺失或夸大等) , 并且移民对市场缺乏了解, 这就使得移民对政府提供的预期价格过分依赖。当瓜贩的报价达不到政府“承诺”的价格时, 瓜农对于吊瓜的市场价格波动就会过于敏感, 出售吊瓜的意愿不会很强, 不到吊瓜熟透时, 瓜农们是很难向市场“妥协”, 这也导致了吊瓜的滞销。
2.4 政府统一规定温棚作物种类
考虑到移民刚搬迁落户, 出于保障移民收入的目的, 当初政府根据此处的土质, 从效益考虑安排温棚作物种类, 即上半年种植吊瓜, 下半年种植西红柿。统一种植, 能够形成规模效应, 但是如果对市场需求估计不准确, 那么规模种植就难免会造成供过于求的不利局面, 影响产品的价格。目前园林村规模种植吊瓜, 而外省吊瓜收购需求受到拦截, 本地消费需求有限, 供需不对称。
2.5 不可控的自然因素
由于温室大棚种植的特殊性, 作物种植周期是一定的, 吊瓜从开始成熟到熟透的过渡期大概在一个月左右。当瓜农遇到不利的天气状况, 加上仓储设备及保鲜技术的缺乏, 若再加上本地瓜贩的抱团压价, 那瓜农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
3 解决吊瓜滞销的对策建议
3.1 吊瓜公平市场环境的建立
综合分析吊瓜滞销的原因, 要破解园林村吊瓜面临的滞销现状, 关键在于挖掘吊瓜潜在的消费量, 这就需要解决如何创建一个公平竞争的“软环境”, 让园林村吊瓜走出去的问题。
3.1.1 解决“本地瓜贩和外地瓜贩利益冲突”问题
(1) 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监管。商务部、公安部、工商部等相关权利机关要联合起来加强监管, 严厉打击本地瓜贩阻止外地瓜贩购买吊瓜的现象, 保证吊瓜销售各个环节顺利、规范进行, 维持一个公平竞争的吊瓜交易市场。
(2) 提高相关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及薪金。由于合作社及技术指导等工作人员与瓜农在技术指导、政策信息、市场行情等方面交流密切, 因此, 相关工作人员的言行都会对获取信息能力较弱的瓜农造成一定的影响。多数技术指导员工作任务繁重、薪金不高。基于此, 一些本地瓜贩联系相关工作人员, 向其提供寻租行为的机会。所以有必要提高合作社员工和技术指导等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及薪金,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通过销售额的竞争, 对业绩突出者给予相应的奖励;定期开展职业道德培训, 并定期举行考试及知识竞赛, 依据成绩给予相应奖励;实行有奖举报机制。
3.1.2 解决市场与瓜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1) 对于瓜农内部而言, 移民自主成立市场调研小组。针对移民不了解温棚瓜果市场行情, 建议由政府指导、移民自发成立一个市场调研小组, 通过定期走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等, 进行实地调研, 同时通过网络等途径查阅资料, 也可以委托其他机构如市场调查公司、咨询公司等途径来搞好市场调查、分析与研究。这样移民可以及时了解到各类瓜果的市场行情, 增强对瓜贩报价波动的承受能力, 把握一定的主动权。
(2) 对于市场外部而言, 打造移民村吊瓜品牌。首先, 联合良田镇种植吊瓜的所有村庄, 着力打造良田镇移民村温棚吊瓜“绿色、美味、营养、礼品瓜”的品牌形象。其次, 通过开展一系列产销推介、招商和交易会等各种活动, 提高大众对良田镇的认知程度, 树立区域性品牌。最后, 以搭建外销平台、建设流通体系、注重品质品牌、建立长效机制为战略重点, 优先打造以内蒙古、青海、新疆为中心的三大特色优质瓜果展销平台, 逐步在华北、华东、华南市场建立长期稳定的销售渠道和网络。同时进一步提升瓜果储藏保鲜和运输配送能力, 使其有效促进良田镇农业增效和移民增收。
总之, 解决好吊瓜市场内外部信息不对称问题, 一方面可以促进买方及时了解种植基地的情况;另一方面瓜农对于市场的“不妥协”现象就会大大减少, 两者之间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3.2 建立移民“类基金型”合作社
移民“类基金型”合作社指移民在从事同类产业的基础上, 采取自愿结合、由会员民主管理、合作社资金第三方托管的经济组织。其特点是: (1) 对内 (会员) 合作, 对外公司; (2) 高度的民主管理; (3) 资金采取第三方托管; (4) 合作社可以保证农产品的购销, 在原材料方面因规模采购而获得最大的价格优势; (5) 移民可以取得合作社农产品附加值的分红; (6) 合作社可以帮助会员缓解资金难题。
3.2.1 生态移民“类基金型”合作社主要运作机制
合作社负责联系客户签订销售合同, 产品成熟期代收会员产品, 并进行加工、包装、销售, 但其价格由市场决定, 合作社不为会员承担价格风险。会员按照向合作社提供农产品的数量取得收入, 同时按提供农产品数量的比例取得农产品附加值的分红。合作社资金采取第三方托管, 即合作社聘请专门机构承担合作社资产保管、交易监督、信息披露、资金清算与会计核算等相应职责, 包括: (1) 代合作社向会员发放农产品货款、收取会费; (2) 在合作社盈利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合作社发展的公积金, 剩余的部分按农户上缴农产品数量的比例为会员分红。会员与合作社、企业及资金托管人关系如图1所示。
3.2.2 合作社为会员缓解资金难题的途径
当移民户缺乏资金时, 可将温棚抵押给合作社, 并以合作社作为担保人向资金托管人借入资金 (资金有上限) , 在借款到期日之前, 移民户可以继续使用其温棚。由于政府规定移民村温棚不得出售, 所以将温棚抵押给合作社而不是银行, 可以防止当移民户无法如期归还借款时, 资金托管人执行抵押权人的权利将温棚出售。借款到期日, 有以下三种情况及应对措施: (1) 移民如期归还借款本息, 解除与合作社之间的抵押关系; (2) 移民暂时没有还款能力但愿意归还时, 合作社可继续作为担保人, 允许移民向资金托管人申请还款展期, 同时移民户可继续使用作为抵押物的温棚进行种植; (3) 当移民户逃避还款责任时, 合作社利用风险基金归还其欠款, 同时将移民户抵押的温棚租给合作社其他会员, 当租金收入归还完欠款本息时, 温棚所有权归还借款移民户。
3.3 合作社的组织结构
合作社内部组织结构可以分为4层:第一层是最基层的会员, 由园林村种植温棚的生态移民构成;第二层是经营管理层, 主要包括市场营销部、加工部、办公室、科研部、财务部;第三层由理事会和监事会组成, 理事会负责聘请经营管理层, 监事会负责监督引导理事会, 同时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对合作社实行监管, 通过培训班等形式培训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第四层是会员代表大会, 是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合作社的日常运作由合作社章程规范。
3.4 合作社、会员的权利与义务
生态移民“类基金型”合作社是承担有限责任的经济组织, 按照公司制运作。其主要职能包括:为会员提供技术方面的咨询和培训、生产资料供给及农副产品销售等全方位的服务;每年召开会员大会对重大事项进行表决;代表会员的利益对外交涉, 争取有利的法律和商业环境;及时让会员了解产品的销售情况以及合作社的运营情况。合作社对所有愿意遵守合作社章程的农民开放, 采取实名专户记帐。在合作社持续经营期间, 对社有资本除依法转让外, 不得随意抽回, 并且会员以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移民入社需一次性缴纳一定的会费 (只交一次) , 会费参考上年期末合作社平均资产价值。在约束期内, 会员有义务上报自己的产量。合作社由会员民主管理, 会员均享有一户一票的表决权, 以此参与决策程序。
3.5 合作社的监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若的干意见》的精神, 同时鉴于移民“类基金型”合作社的特殊性质, 提出以下监管意见: (1) 定期向外披露合作社各成员间履行职责的情况, 及时报告其经营情况。 (2) 合作社应加强对社有资产收益的管理, 及时、全面了解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3) 严禁社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擅自转让、处置社有资产;编报虚假财务报告。
4 合作社将“良田吊瓜”推向市场的建议
4.1 政府为合作社组织农副产品展销会、推介会
良田镇可以通过定期举行特色优质瓜果宣传推介会, 开展特色农产品展示交易区、农业科技展示交易区、移民村观光旅游展示交易区等板块, 着力打造良田镇温棚作物“绿色、美味、营养、礼品瓜”的品牌形象。
4.2 发展良田吊瓜电子商务
合作社可以为“园林村吊瓜”成立专门的网络交易平台, 通过可追溯体系, 能够监测到吊瓜的来源、农残检测等每个环节。同时可以在银川市政府、金凤区政府、银川市农牧局、良田镇镇政府等网站中设立专门的友情链接到此网站。
4.3 采取订单生产
采取订单生产方式, 能够种植前联系销路, 并且品种、规格、质量都按照收购商的要求种植, 保障长期销路。良田镇可以采取订单生产的方式, 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由合作社负责联系企业, 签订供销合同, 合同中明确购货品种和数量、收购方式、保护价格、每亩保底收益、种子供应和技术服务方式、双方违约责任等, 然后合作社对供销合同的购货品种和数量进行分类整理, 以“一村一品种”或“几村一品种”的方式组织生产和收购。
4.4 发展生态观光旅游
发展生态观光旅游, 可以增加温棚瓜果的需求量和提高良田镇的知名度、改善农村产业结构。良田镇可以以温棚有机瓜果为主题, 突出观光采摘旅游特色。建设主要包括观光采摘、林间养殖、娱乐休闲集生产生活于一体的旅游生态观光园。
发展生态观光旅游,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可以制定有利于良田镇旅游开发的政策、法规, 统筹规划指导, 给予资金扶持,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生态观光采摘旅游环境。此外, 良田镇还应广泛宣传, 通过专项促销、与旅行社合作、与周边景点联动等形式, 广泛吸引游客。
解决园林村移民“良田吊瓜”的滞销问题, 可以促进园林村农业增效和移民增收。同时, 将其推广运用到其他村镇的温棚果蔬的销售上, 有利于确保广大移民群众“稳得住、能致富”。各个村镇应该重视移民温棚作物的销售问题及其管理, 成立专门的农民合作社, 建立完善的温棚果蔬销售体系, 进一步解决移民温棚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使移民的收入持续增长, 从而促进国家“生态移民政策”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左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J].湖南农业科学, 2008 (5) .
[2]高利芳, 修长柏.农业产业化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1) .
[3]张士泉.“田头市场”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J].农家致富顾问, 2009 (9) .
[4]韩永廷.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几点思考[J].蚌埠党校学报, 2007 (4) .
[5]李红侠.农民专业合作社生命周期与财务管理目标[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34) .
[6]李海洋.浅谈农产品销售的发展前景[J].民营科技, 2009 (5) .
[7]王丽荣.浅析农产品销售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办法[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09 (4) .
宁夏生态移民 篇7
生态移民城镇化模式是宁夏生态移民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问题, 是实现生态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能致富”目标的基础性保障条件。移民城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城镇生态移民聚居点, 在规划、协调、绿色、低碳、环保、宜居等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支撑下, 具有人性化的规模、完善齐备的功能、不损害自然的人类活动和健康可持续的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移民城镇化应与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村镇社会管理单元作为整体紧密结合, 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1 生态移民城镇化调研内容
1.1 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和顺新村
良田镇是银川市金凤区最主要的生态移民小城镇, 2001年至2011年间先后搬迁泾源县、隆德县生态移民2.3万人, 镇域规划面积1.38km2, 是银川市郊区重要的清真食品、清真牛羊肉、蔬菜和林果品生产加工集散地。和顺新村位于良田镇镇区西侧, 自2011年以来, 规划整村搬迁原隆德县人口3000人形成移民新村, 现已搬迁700多人, 移民人口全部为汉族。新村村镇建设用地及温棚用地由金凤区和良田镇政府统一实施征地, 进行新村建设。每户盖房54m2, 院落面积为42m2左右。移民主要收入来源为温室大棚种植与外出打工。
1.2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星海镇沐恩新区
星海镇是自治区沿黄城市带特色小城镇之一, 是石嘴山市“三城三镇”建设的重点, 大武口区城乡一体化的主战场, 也是石嘴山市劳务型生态移民的主要安置地。沐恩新区是在大武口“临路、靠湖、近城”的星海镇六站规划建设的生态移民安置新区, 是以城市居住小区规模级别规划建设的一个劳务移民安置居住区。小区占地面积273亩, 规划分三期建设生态移民安置楼房2514套, 安置移民10400人。小区内配套建设“八通九有”, 即通水电、通路、通公交、通气、通广播电视、通邮、通电话、通网络;有社区活动场所、学校、幼儿园、医疗服务站、就业指导中心、超市、文化广场、环保设施和新能源配套建设项目。目前已建设框架结构楼房16栋, 安置劳务移民1272户。移民初步规划在石嘴山市各工业园区及市内二、三产业部门实现就业, 现已经安置第一批居住小区生态移民进入城市就业约1000多人。
1.3 盐池县县城郊区十六堡新村
盐池县十六堡新村位于盐池县城西南郊, 是盐池县境内毛乌素沙地原苏步井乡整村搬迁的县内移民, 目前第一批已搬迁生态移民304户, 共计1004人。村镇建设由政府统一征地、统一进行新村建设, 每户盖房54m2, 院落面积为590m2左右。居民收入来源为院落内4分地左右的庭院温室大棚种植、公司+农户养殖业及外出打工。
1.4 西吉县兴隆镇移民新村
兴隆镇位于西吉县城东南部, 葫芦河川道区, 镇区面积5.7km2, 距县城45km, 是固原市清真牛羊肉最大的批发交易中心, 其中单家集为兴隆镇最著名的辐射周边甘肃、陕西、宁夏多个县市的清真牛羊肉交易市场。全镇总人口56000人, 90%为回族人口, 辖32个行政村, 镇区人口13000人。兴隆镇移民新村是镇域内山大沟深、干旱缺水地区居民向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小城镇集中搬迁形成。目前已经建成生态移民安置房321套, 规划安置生态移民756人。生态移民新村位于镇区东北方向, 每户盖房72m2, 院落面积66m2, 生态移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市场+农户养殖产业, 种植业及商贸流通业。
2 生态移民城镇化居住模式布局结构
2.1 村镇布局
除大武口区星海镇沐恩新区为城市居住小区多层楼房结构及配套小区级公共设施外, 和顺新村、十六堡新村、兴隆镇移民城镇空间结构布局均以棋盘式布局为基本特点, 以纵横向两条或多条村镇级道路为村镇主轴, 村镇呈现长方形或带形发展, 农宅在道路两侧建设, 居委会位于村镇中心位置。
2.2 道路交通
各种类型城镇移民在规划布局时均重视村镇内部与对外交通的道路建设, 各村镇均有一条或多条主干道通往城市 (镇) 的对外交通运输道路。部分居民点如和顺新村和沐恩新区分别有通往银川市区和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的公共交通线路。各移民村镇内部支路均实现硬化, 但除沐恩新区外, 其他村镇无排水系统。
2.3 基本设施
各生态移民村镇在建设初期即安排了基础设施和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 均基本实现了“七通七有”:通电、通自来水、通柏油路、通公交车、通广播电视、通邮、通电话;有学校、有村镇级活动场所、有医疗计生服务站、有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有超市、有文化广场、有环保设施。同时, 在移民村镇周边布置养殖企业、小型工业企业, 吸纳部分移民劳动力, 提升移民村镇产业多元化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2.4 人口构成
从家庭人口基本调查情况来看, 移民村镇除了少数联合家庭外, 均为核心家庭。即一对中年夫妻与一个或几个未成年子女一起生活, 夫妻年龄平均在30岁~50岁的年龄段。
2.5 村镇规模
各生态移民村镇安置规模均较大, 尤其是大武口区沐恩新区, 安置规模超过10000人, 最少的如兴隆镇也超过500人。在村镇空间上形成规模集聚型移民村镇。
3 生态移民村镇建筑结构及院落结构分析
3.1 和顺新村移民村镇建筑结构分析 (城郊型城镇化移民安置模式)
每户住房及院落布置紧凑实用、住房功能分区明确, 动静分离, 交通流线组织合理;南北卧室均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效果较好, 日照时间充足;客厅方正实用;厨房位于北面, 位置较合适, 采光较好, 与客厅相连, 使用方便;盥洗间位置居中, 方便使用;住房为砖混结构的两坡红砖瓦房 (见图1、图2) 。由于良田镇镇区土地资源有限且位于银川市近郊, 征地拆迁补偿费用偏高, 故移民村镇住户院落虽具有一定空间, 但面积有限, 未来居民无法在院落内加盖住房, 同时发展家庭畜禽养殖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空间制约。调查期间, 移民住户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是每户厕所均为旱厕, 且厕所在院落布局中紧邻隔壁住户厨房, 夏天气味较大, 邻家住户不敢开窗做饭。同时也没有考虑到北方冬天户外卫生间寒冷等实际问题。
3.2 大武口区沐恩新区住户建筑结构 (城市型城镇化移民安置模式)
沐恩新区楼房为框架结构的多层楼房。住房内部布局结构紧凑实用、功能分区较明确, 交通流线组织较合理;南北卧室有直接采光, 次卧采光效果好, 日照时间充足;客厅方正实用, 考虑使用功能要求, 使用率较高;南向阳台担负客厅的采光通风, 面积适中;厨房位于北面, 位置较合适;卫生间干湿分离, 方便使用 (见图3、图4) 。缺点式主卧采光受次卧位置影响;卫生间无直接通风采光。
3.3 盐池县十六堡新村住户建筑结构及院落建筑结构分析 (县域型城镇化移民安置模式)
每户住房及院落紧凑实用、功能分区明确, 动静分离, 交通流线组织合理;南北卧室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效果好, 日照时间充足;客厅方正实用;厨房位于北面, 位置较合适, 通风采光较好, 与客厅相连, 使用方便;卫生间位置居中, 方便使用。住房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的两坡红砖瓦房。而且, 在十六堡新村还建有公共卫生间, 公共卫生间与村镇街道卫生一起被村政府承包给移民户进行清理打扫。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生态移民的生活和传统习惯。
由于十六堡新村座落于盐池县城近郊, 故每户生态移民院落面积均较大, 充分考虑了村镇的实际情况和生态移民居住习惯, 方便农业生产及用具的储存、使用;而且, 在村镇建设时, 院落中均预留出足够加盖2间40m2左右的建房用地, 能够满足未来几代同堂移民家庭人口增加情况下的住房需求。同时, 院内还有4分左右的温室大棚, 自治区农科院沙漠所对移民新村的温室大棚提供技术和种子支持, 方便移民就近种植栽培各类庭院经济蔬菜林果。院落也有一定的舍饲圈养和家禽养殖场所面积, 一定程度上也给予了移民发展“舍饲圈养家庭”养殖业的便利, 同时还能够充分减少移民家庭食物和经果蔬菜枝叶的浪费 (见图5、图6) 。
3.4 西吉县兴隆镇移民新村 (镇域型城镇化移民安置模式)
西吉县兴隆镇移民新村在充分考虑到移民现实需求的基础上, 每户住房建筑在南北向正房基础上, 增加了两间面东朝向的偏房, 住房面积达到72m2, 院落面积66m2, 住房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的两坡红砖瓦房。住房内部布局结构紧凑, 同时考虑到实际的厨房、储存需要, 进行了住房结构功能分区, 整体交通流线组织较合理;南北卧室有直接采光, 次卧采光效果好, 日照时间充足;客厅方正实用, 使用率较高;同时, 在移民新村建设有2个公共卫生间, 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地回族传统居住文化习惯, 同时降低了移民村镇的建设成本。院落面积能够进行“舍饲圈养”方式的家庭养殖业, 对于相对贫困的山区移民来说, 这种家禽养殖产生的所谓“活钱”也是弥补平时收入不足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访谈调查中, 移民家庭主妇由于几乎不外出打工, 对于进行家庭养殖发展方面具有非常强烈的渴望, 兴隆镇和十六堡新村在这一方面, 由于土地成本收购较低, 充分考虑到了移民的现实生活需求 (见图7、图8) 。
4 生态移民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社会因素存在的问题
4.1.1 社会适应问题
在调查过程中, 发现四个城镇化移民安置模式中的生态移民由于均来自于宁夏南部山区, 以往传统的经济落后、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乡村生活居住方式已形成长期的经济和社会习惯, 在移民迁入初期多感到不适应, 尤其是在沐恩新区和和顺新村两个大城市近郊移民安置村镇, 移民对于突然进入城镇生活相对感到陌生, 尤其在45岁以上的移民中普遍存在传统生活习惯发生变化的不适应感, 而年轻人则相对感到新鲜、兴奋, 同时也能够快速适应。
同时, 村镇移民家庭居住面积突然发生变化, 与原居住区动辄上百平方米的多孔窑洞和较大的院落, 沐恩新区和和顺新村的移民感觉居住空间、生活空间突然变小, 尚没有完全适应, 尤其对部分环境卫生问题、家庭人口众多、住房狭小, 反应较为强烈, 在对和顺新村移民问卷调查过程中, 90%左右的人对此产生不适应感。但同时, 调查中所有移民又对进入宁夏沿黄绿洲平原地区、大中城市近郊生产生活定居表示非常满意和认同。这说明移民对于生态移民城镇化模式持非常积极和渴望的态度, 但社会适应仍存在一个较为长期和逐步认同的过程。
4.1.2 社会管理问题
在四个移民村镇建设与安置过程中, 均体现了以人为本、生产生活方便、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备等社会管理方面的优势。同时, 所有的移民家庭均已办理了农村医保和养老保险等。
但在移民城镇调研中发现, 由于移民主要来自于偏远落后的南部山区, 部分年龄偏大的移民对外界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感到十分陌生, 加之搬迁时间较短, 在生产生活方面由于知识结构、信息获取、新的生产环境等的制约, 常常存在各类问题。反映最为强烈的就是农业温棚种植技术、产业部门劳动技能培训、农产品运销的组织等问题, 这要求村镇部门不能按照常规的管理办法进行常规管理, 需要运用社会管理创新, 以基层移民社区、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村镇政府管理部门共同协调运行, 以农业科技部门、劳务移民的生产技能培训为基础, 努力夯实生态移民增收致富的基础条件, 改善移民生产技术环境, 创造适合劳务移民的就业岗位。确保生态移民能够“成熟一批、搬迁一批、安置一批、稳定一批”。无土安置移民应广开培训渠道、拓宽就业门路, 确保移民“有事干、有收入、能生活、安下家、留得住”。
4.2 移民村镇布局问题
“近水、沿路、靠城”是宁夏中南部生态移民工程中移民村镇建设的基本原则, 从四个村镇布局来看, 均体现了这一原则。但是, 在村镇建设中, 部分配套设施不能够同步建设, 或者部分公共基础设施欠缺问题仍较为突出, 如和顺新村没有配套的公共卫生设施, 而出现移民反映强烈的“上厕所难、上厕所别扭”问题。同时, 垃圾收集设施偏小, 缺少垃圾收容处理设施等问题也较为普遍。部分移民新村尚没有公共交通线路, 如十六堡新村。这些问题仍需要移民新村后续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加以解决。
4.3 绿色低碳型移民村镇建设仍需加强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移民村镇, 应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清洁能源开发和清洁生产为切入点, 通过在生态移民村镇开展生物质能应用、光热资源利用、节能技术应用和乡村垃圾综合利用等示范工程建设, 是实现移民村镇节约与替代大量常规化石资源, 促进移民村镇节能减排, 保障和改善民生, 实现家居环境清洁化, 农业生产无害化和资源利用高效化的有效途径。从调查来看, 目前移民村镇太阳能利用较多, 各个移民住户家庭均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 节能灶等等, 如十六堡新村住户还安装了庭院大棚滴管桶, 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节能、节水。但生活用能方面, 沼气利用尚没有普遍展开, 生物质能利用和生活污水治理还没有相关规划。
4.4 移民住户居住建筑及院落问题
按照《宁夏中南部生态移民规划》, 生态移民每户建设54m2的住房, 劳务移民每户建设54m2的周转房。从本次调查的四种生态移民安置模式来看, 对于移民村镇建设和住房面积不宜采取“一刀切”, 应该在移民村镇建设土地条件较为充足的安置地区, 特别是镇域或县域内生态移民城镇化安置模式下, 应进行充分调研和科学规划, 在院落和住宅居住面积上要充分考虑迁入移民每户家庭的人口结构特点, 在适度、科学、合理原则的基础上, 宜大则大, 不应过于拘泥于54m2的周转房住宅面积, 超出面积部分可由地方财政或移民个人按比例负担。
5 生态移民城镇化模式下的村镇建设建议
5.1 科学规划, 合理建设移民村镇
在移民村镇和移民新区建设中, 首先要从规划入手, 且规划要科学、长远, 将远期规划和近期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与产业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具体的操作层面上, 应科学规划村镇空间结构布局, 合理确定村镇街道空间特性和尺度, 应充分考虑建设区原有地形, 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地貌, 创造空间的丰富性, 获得较高的居住密度, 同时也将为移民新村建设节省由于开挖大量土方而花费的资金;在移民新村规划中应强化居住组团空间尺度, 形成紧密联系的移民村镇邻里生活方式。在移民住宅建设方面应以尊重地域文化, 坚持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和低造价, 同时应适当运用绿色生态技术, 在移民新村实现具有地域特色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移民住宅, 真正实现人地和谐的移民新村建设。
5.2 以人为本, 建立健康可持续的移民村镇发展机制
在移民新村建设中, 应积极听取移民的意见, 尊重移民的切身利益和对移民村镇建设的期望。根据不同生态移民安置类型, 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城镇化移民新村。根据移民村镇建设规模和村镇产业功能, 合理安排移民村镇公共设施布局。设计满足村民交往需要的空间, 增强邻里关系, 加快移民对新居住环境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尽快融入到新的居住生活环境中, 逐步在移民村镇形成社会和睦、多元发展、节能环保的发展模式。
5.3 加快配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移民村镇生产生活功能
以往生态移民过程中, 由于在生态移民居住建房、土地平整等生产生活建设方面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出现相对滞后的局面。本次调查中, 虽然各个移民村镇和新区均已经做到六通六有, 但部分移民新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布置细节方面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现象, 应想移民所想, 急移民所急, 加快配套各级公共基础设施, 逐步完善移民村镇的生产生活功能。
5.4 进一步培育、壮大生态移民村镇新兴产业
生态移民工程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当前一项政策性非常强的系统工程, 不能只依靠各级政府部门财政投入来单向驱动移民村镇的发展。应在移民村镇建立起以多种技能培训为基础,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特色化、地方化的农业产业化和劳务输出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 积极开展移民村镇农产品特色精品深度开发、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创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的试点, 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完善农业服务体系, 培育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营组织, 以目前生态移民新村良好的村镇服务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为基础, 激发广大生态移民投入改造自身生产生活条件, 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积极性, 逐步在移民村镇建立起一批关联度强、共生性高的农业产业部门, 实现移民村镇的脱贫致富。
5.5 加强生态移民新村社区管理, 建立生态移民安置管理的长效机制
社区是城乡居民居住地的自治组织, 社区同时也肩负着基层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组织、自我教育的任务。很多“社区服务中心”肩负着社区治安、就业、养老、医疗、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卫生、防疫、精神文明建设等十几种服务功能。随着政府管理重心下移, 社区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生态移民村镇建设中, 应积极重视移民社区建设, 发挥社区在移民村镇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使移民社区工作逐步专门化、专业化, 在移民村镇逐步构建起“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的移民村镇新型社会管理机制。
宁夏的生态移民工程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短期项目。贫困生态移民迁入陌生的城镇环境, 重新进行新的生活环境的适应和生产社会规划, 需要掌握新的生产技术和劳动技能, 需要各方面进一步完善生态移民生产生活的长效机制, 通过镇政府、安置联系人、科技服务人员、基层社区人员长期的关注和重视以及大量的实际工作来实现, 而且应做好生态移民安置管理的跟踪服务, 及时了解和掌握生态移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加强督促检查, 建立帮助生态移民的长效社会管理机制, 确保生态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能致富”, 把宁夏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移民安置示范区, 确保宁夏回族自治区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目标。
参考文献
[1]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2011.
[2]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生态移民新村发展的若干意见.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10 (29) .
[3]王培辉, 班慧君, 王旭.内蒙古牧区生态移民村居住模式适宜性分析[J].山西建筑, 2008, 34 (2) :58-59.
宁夏生态移民 篇8
红寺堡区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降水少、蒸发旺盛,水资源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囿于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的双重困境,本区土地利用破碎化程度与空间异质性增加,局部地区已产生了生态退化效应[11]。如不及时进行调控,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将很难恢复。因而,当前急需辨明农户应对环境变化所采取的生计策略[12],了解不同生计策略产生的生态效应[13]。为此,本研究基于移民异地集中安置区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移民前、后及不同安置时间农户生计策略的差异,并采用生态足迹法定量测算农户生计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旨在为促进生态脆弱区移民农户生计重构提供借鉴,并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制定高效的移民政策提供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红寺堡区地处干旱少雨、风沙频发的中部干旱风沙区,1998年开始搬迁安置来自宁夏中南部地区的贫困群众,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已成为目前我国最大的异地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累计搬迁西吉、海原、固原(原州区)、隆德、泾源、彭阳、同心及中宁8县区贫困移民群众达20.5万人,开发水浇地近40 000 hm2。本区移民主要以有土安置和异地搬迁为主,典型村的选取兼顾了不同安置时间的移民,根据安置区“近水、近路、近城”等不同因素选择乡镇、村庄作为研究区,包括红寺堡镇(光彩村、弘德一村)、大河乡(香园村、龙兴村、龙泉村)、南川乡(白墩村、南源村、马渠一村)、太阳山镇(甜水河村、沙泉村)4个乡镇10个典型移民村(图1)。10个典型村基本情况见表1。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数据来源
2015年6月初,在研究区先后对十余名村干部和农户户主进行了预调查,在此基础上调整和修正调研问卷,于6月中旬进行正式调研。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PRA)对研究区10个典型移民村进行入户调查,受访者包括户主及其家庭成员,每户访谈时间约为2 h。入户调查中,首先综合考虑区位、交通、移民安置时间、村庄规模等因素,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了10个典型移民村庄,然后按照该移民村农户数量的5%随机抽取受访农户。共调查受访农户346户,去除信息不完全的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41份,其中红寺堡镇93份,大河乡80份,太阳山镇67份,南川乡101份。问卷分为移民前和移民后两个部分,内容主要包括:①基本情况,包括家庭人口数量、劳动力数量、外出打工人数、受教育程度、住房类型、住房面积;②消费情况,包括农药、种子、化肥、地膜等生产资料消费及食品、耐用消费品、水资源、电、煤炭、薪材等生活能源消费;③收入情况,家庭年总收入及其构成,农户从事的生计活动及年收入情况;④交通出行,包括发生的年交通距离、主要采取的交通工具、交通出行的便捷程度;⑤生活垃圾,主要包括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垃圾类型、处理方式。移民村基础数据由各移民村的村长或会计提供,部分移民数据来源于《见证—红寺堡开发建设之路》[14]。
2.2 研究方法
2.2.1 农户生计策略类型划分
生计策略是移民多种生计行为和活动的组合,是农户对自身生计资本进行评估与利用的方式。通过实地了解当地情况,综合已有农户生计类型划分研究成果[15,16,17],根据农户生计活动组合、主要收入来源、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及劳动力投入等因素,将农户生计策略类型划分为5种类型:纯农业型、农业主导型、兼业型、非农主导型和非农业型,如表2。
说明:种植业包括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杂粮等)、土豆、西瓜、枸杞等;养殖业包括猪、牛、羊、鸡、鸭等畜禽的圈养或放牧;务工包括长期务工和临时务工;个体包括汽车运输、农村小商店、经商等;土地流转即土地整体承包给公司经营。
2.2.2 农户行为生态效应的测量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方法是一种很好的测算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指标[18],生态足迹方法最早由Ress[19]和Wackernagel[20]提出,许多学者针对生态足迹方法进行了改进,侯彩霞等[21]运用成分法测算农户生态足迹以显示农户生活消费对环境的影响。本文通过农户调查获取了农户主要消费品和废弃物的数量,采用成分法[22,23]计算农户的生态足迹,借助生态足迹来反映移民农户生计策略变迁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移民农户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为:
式中:EF为生态足迹;aij为第i种消费项目所占用的第j种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各消费项目的折算方法见文献[24];rj为第j种生物生产型土地的均衡因子,采用全球平均值;i为消费项目类型,包括食物、居住、交通、生活能源、生活用品、生活废弃物6种消费类型。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类型农户移民前、后的生计特征
由图2可清晰看出移民前、后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差异性。移民前,农户生计策略构成是以农业主导型为主,纯农业型为辅,兼业型、非农主导型并存,非农业型极少;移民后,农户的生计策略构成主要是以非农主导型为主,兼业型与非农业型为辅,其次是农业主导型,纯农业型极少。
3.1.1 纯农业型
纯农户家庭劳动力主要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业收入几乎是家庭收入的唯一来源。移民搬迁前,341户农户中,纯农户为89户,占样本总数的26.2%,户均耕地面积1.3 hm2(旱田),户均3.78人,家庭年可支配收入不足5 000元。由于交通不便、劳动力技能缺乏,家庭很少有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农户整体生计状况较差。移民搬迁后,341户农户中,纯农户为24户,占样本总数的7.1%,户均耕地面积0.53 hm2(水田),户均2.88人。这一类农户家庭人口年龄较大,青壮年劳动力不足,有些甚至由于身体缺陷丧失劳动能力,只能从事单一的农业劳动,种植品种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品种单一且附加值低。纯农户由于生计资本羸弱,生计方式单一,无论是移民前还是移民后,农户收入都比较低,陷入生计困顿。
3.1.2 农业主导型
农业主导型是家庭劳动力主要投入到种植业与养殖业中,农业收入占到家庭收入的60%-90%。同时,为了改善家庭生计兼有临时务工、打零工等非农业活动,但农业收入仍是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移民搬迁前341户样本中,农业主导型有146户,占样本总数的42.7%,是调查农户移民前最重要的生计策略类型。农户耕地以旱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同时,由于山区牧草地面积广大,畜牧养殖也成为农户重要的生计方式,养殖的牲畜主要以养羊和养牛为主,养殖方式粗放,以放养为主,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都很低。而在农闲时间,家庭剩余劳动力转移明显,通过短时间的打工,可将家庭的人力资本转化为金融资本以缓建家庭压力。移民搬迁后,农业主导性农户有53户,占样本总数15.6%,这部分农户耕地主要以水田为主,种植包括玉米、枸杞、葡萄、中药材、西甜瓜等多种农作物,耕地产值大大提高。尽管也有少量的务工收入,但农业收入仍是家庭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农业主导型的农户,无论是移民搬迁前还是搬迁后,均表示可以基本维持家庭的温饱和正常开支,但家庭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疾病及子女外出上学等事件的能力还是不足。
3.1.3 兼业型
兼业型农户主要采取农业与非农业活动兼具的方式来维持生计。在移民搬迁前,兼业型农户为64户,占样本总数的18.8%,户均4.76人,劳动力充足,农忙时主要以种植、养殖等生计活动为主,农闲时则外出务工。移民搬迁后,兼业型农户为87户,占样本总数的25.4%,由于安置区交通便利,靠近城市,而且家庭可供耕种的土地有限,农户多依靠外出务工来转移家庭剩余劳动力。这一类型农户在搬迁前与搬迁后在家庭生计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应对生计风险的能力明显高于前两种类型。
3.1.4 非农业主导型
非农业主导型农户家庭收入来源主要依靠非农业收入,家庭劳动力主要投入到非农生产活动中。在移民搬迁前,有31户农户属于非农业主导型,占样本数量的9.1%,这部分农户在劳动力素质、拥有物质资产、拥有的社会关系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家庭生活条件较好。移民搬迁后,非农业主导型农户为112户,占样本总数的32.7%,是移民搬迁后农户最主要的生计策略类型。红寺堡区由于移民安置数量大,土地面积有限,移民的耕地数量要远远低于搬迁前。在这种情况下,务工成为农户主要的生计方式,表现为家庭中老年劳动力从事少量的农业生产,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而且农户务工种类多样化,务工区域也从区内扩展到宁夏周边的内蒙、甘肃等省份。家庭呈现出“候鸟式”的生活状态,即冬季回家过年,其他季节外出打工,平均务工时间都在8个月以上。虽然短期内农户的生计状况不佳,但长远来看有利于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建立。
3.1.5 非农业型
非农业型农户家庭收入几乎完全依赖于非农生产活动,非农业收入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移民搬迁前,11户农户属于非农业型,占样本总数的3.2%,这部分农户大多是离土不离乡,以区内务工为主。移民搬迁后,65户农户属于非农业型,占样本总数的19.2%,尽管在搬迁后移民务工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由于文化程度低、务工技能缺乏、年龄偏大等因素影响,移民主要从事收入较低、稳定性差的建筑类工作。甚至在部分劳动力缺乏的家庭中搬迁后的平均收入要低于搬迁前。这主要是由于搬迁后许多农户被迫放弃熟悉的生存技能而外出务工,在很长的一个时间段内不仅收入较少,而且生计压力不断增大造成的。
通过对研究区农户移民前、后生计方式、生计策略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农户通过对生计策略的调整来适应移民搬迁所带来的地理环境、生计资本等变化。无论是纯农业型还是非农业型,单一化的生计策略往往是农户迫不得已的选择,家庭生活条件差,贫困程度深。而移民搬迁为农户多样化的生计选择带来了机遇。
3.2 不同安置时间农户的生计策略
为了进一步分析移民搬迁安置时间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将红寺堡区移民安置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移民。1998年开发建设,计划安置移民100万人、兴建13.3万hm2新灌区、投资30多亿、用6 a时间建成,又被称为“1236”移民。第二阶段:异地扶贫搬迁试点移民(2001-2007年)。主要是将难以解决温饱的六盘山水源涵养林区、中部干旱带等贫困地区群众,整村易地搬迁安置到扬黄、引黄灌区。第三阶段:“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2011-2015年)。该阶段红寺堡区计划安置移民7 208户,31 500人(表3)。
由于移民不再是自然的过程,而是由政府主导下的人口迁移,相关学者研究发现,移民对农户生计资本量和生计策略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25,26,27]。本研究中,不同安置时间农户的生计策略选择差异明显。“1236”移民时期,农户生计策略类型以农业主导型和纯农业型为主,占样本量的71.6%,家庭劳动力从事种植和养殖等活动(图3)。调查样本中大河乡的香园村即是最早的红寺堡移民开发区移民试点八村之一,搬迁后移民户均0.67 hm2水浇地,农户宅基地还附带庭院经济用地,可以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异地扶贫搬迁试点移民时期,农户生计策略多样化趋势明显,农业主导型、兼业型、非农主导型占到样本量的81.7%,纯农业型和非农业型仅占18.3%。调查农户户均耕地面积0.43 hm2,发展设施农业与特色养殖业,同时兼有劳务产业的发展;“十二五”生态移民时期,移民人均0.07 hm2耕地。
实际调研中,由于耕地没有分发到户,而是进行了集中流转种植,部分农民并不清楚耕地政策,甚至表示没有耕地。移民宅基地户均270 m2,住房面积54 m2,一户三代7-8个人,最多16个人住在两间房内,十分拥挤。在这种情况下,农户多选择本地非农就业和外出打工的生计策略,维持家庭生计。这部分农户由于搬迁定居时间短,生计资本羸弱,劳动技能匮乏,外出务工人员大多从事建筑业工作,收入低,就业稳定性较差。随着红寺堡移民开发进程的不断推进,纯农业型、农业主导型农户比重缩小,非农业主导型、非农业型农户比重增大,移民生计策略选择的非农户和多样化趋势不断增强。而不同生计策略类型农户主要通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作用于环境,对生态环境产生显著的影响。
3.3 不同类型农户的生态足迹
由表4可以看出,移民人均生态足迹由移民前的0.944 hm2/人下降到移民后的0.618 hm2/人,说明了农户生计活动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减轻。进一步分析得出,移民后耕地、草地、林地的人均生态足迹都降低,而水域、能源用地、建筑用地足迹增高。这说明随着农户生计策略的多样化与非农化趋势加强,农户对耕地、草地、林地资源的影响逐渐下降,而对水域、能源用地、建筑用地的影响逐渐上升。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移民后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单位资源的生产效率提高,耕地、草地、林地等生物质资源的生态足迹不断降低。农户生态足迹组分中水域和能源用地足迹增长最快。这主要是因为,移民搬迁带来农户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造成的。农业生产方面,水资源是影响研究区移民生计的重要资源,农业生产灌溉用水量不断增加导致农户对水资源的影响强度增大;农户的生活能源方面,由于煤炭、电能等直接能源的可获取性增强,商品能源的消费量不断增大,直接能源消费成为能源用地足迹的主要来源。总体来看,移民搬迁有效降低了农户对生态环境的压力。移民农户生计行为活动向环境友好型转变会对生态足迹产生重要的影响。
移民后,不同生计策略类型农户的生态足迹具有显著差异性(表5)。纯农业型、农业主导型、兼业型、非农主导型、非农业型农户的人均生态足迹依次降低,纯农业型农户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244hm2/人,分别比农业主导型、兼业型、非农主导型、非农业型农户高0.091 hm2/人、0.156 hm2/人、0.290hm2/人、0.430 hm2/人。进一步分析农户生态足迹组分发现,纯农业型、农业主导型、兼业型、非农主导型、非农业型农户的耕地、林地足迹依次降低,其中纯农业型农户的耕地足迹为0.676 hm2/人、林地足迹为0.226 hm2/人,分别是非农业型农户的4.85倍、4.15倍;而能源用地足迹、水资源足迹依次增高,其中非农业型农户的能源用地足迹为0.382 hm2/人、水资源足迹0.296 hm2/人,是纯农业型农户的3.10倍、2.59倍;兼业型农户的草地生态足迹高于农业主导型、非农业主导型、纯农业型和非农业型。说明随着农户生计策略非农化趋势加强,农户对耕地、林地资源的影响强度逐渐下降,对水资源、能源资源的影响逐渐上升。从农户的生态足迹组分看,纯农业型、农业主导型、兼业型、非农主导型、非农业型农户的耕地和林地足迹依次下降,相反的是,能源用地足迹、水资源足迹依次上升,兼业型农户的草地生态足迹高于其他类型。这说明,随着农户非农化水平的提高,农户对耕地、草地、林地资源的依赖性降低,而对水域、化石能源用地、建筑用地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
3.4 农户生计策略对环境影响的作用机制
移民农户生计策略的变迁受到政策、生计资本及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的驱动,逐渐由传统单一化的生计策略开始向多样化、非农化转变,相应的农户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利用强度和效率都将对农村的生态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探明生计策略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作用机制是农户生计转型的生态效应研究中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28]。
农户的生产和消费行为是农村环境变化的直接驱动力。移民搬迁前,种植业是农户首选的生计方式,调查的341户农户中,从事种植业的占样本总量的91.3%。由于气候干旱,灌溉不便,农业生产主要以旱作农业为主,加上土地贫瘠,耕地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耕地产值每公顷仅7 000元。随着家庭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农户大多通过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来保证粮食的产出。同时,畜牧养殖业也是农户重要的生计方式,调查农户中,有287户从事畜牧养殖,主要养羊、牛、猪等牲畜。依靠放牧扩大养殖规模的生计方式对生物资源产生巨大压力。另一方面,移民前由于生计资本羸弱,农户通过购买消费的直接能源较少,生活用能很大部分依赖于薪材。在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中,薪材占42.9%,秸秆占34.2%,电力占20.0%,煤炭占2.7%,沼气占0.2%,其中,生物质能源消费量占77.1%。以薪材为主的能源利用方式,对林地资源的依赖程度大,薪材的过量获取,会破坏森林,进而导致生态退化等问题,加之农村薪材利用率普遍不高,这样既浪费了木材,又破坏了生态环境,农户的能源消费行为呈现不可持续性。
移民搬迁后,生产和生活条件有了大幅度的改善,这时农户生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商品能源的使用增加。“1236”移民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保障较好,人均耕地面积约0.13 hm2,都集中于扬黄主灌区内,灌溉用水基本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但由于工程建设前期并未考虑排水,移民在耕作过程中有灌无排加之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导致土地盐碱化问题日趋严重。目前,研究区土地盐碱化面积达0.69万hm2。同时,农户在农业投入方面的积极性增加,种子、化肥、农药的投入约7500元/hm2,2013年红寺堡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3.4万hm2,农用化肥实物量为3.87万t,农药使用量8 696 kg,折纯后化肥施用强度为208 kg/hm2,农药使用强度为3.88 kg/hm2,这都较移民搬迁前有了大幅度的增加,由于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土壤结构和功能的退化,增大了农村环境污染的风险。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搬迁后农户生计情况有了大幅度改善,以商品能源为主的直接能源消费大幅度增加,电能、煤炭的消费量占到了家庭能源消费的80%以上,用于吸收碳排放的化石能源用地增加,能源用地足迹成为生态足迹组分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同时,移民搬迁后农户生计非农化水平不断增强,许多移民土地进行了流转以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农户对耕地资源的依赖性降低,大量劳动力被解放出来,从事务工、经商、家庭副业等生计活动的农户不断增多。以弘德一村为例,农户人均0.07hm2水浇地,都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每公顷流转费用2 200-4 500元不等,农业收入在家庭收入构成中不足10%,而非农就业收入则占到了90%以上,成为农户的主要生计来源。农户的生产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本地非农就业与外出务工的农民大量增加,显著减轻了集中安置区的人口压力。同时应该引起重视的是,移民安置区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大量增加,由于缺乏有效的垃圾回收与污水处理方式,有86.3%的农户表示移民村的环境受到了影响。调查农户生活垃圾产生量平均为1.23 kg/d,红寺堡镇弘德一村1 480户计算,每天产生的垃圾就达1.82 t,农户的处理方式主要以焚烧和随意丢弃为主,增大了生态环境恶化的风险。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式获取红寺堡区10个典型移民村的调查数据,首先通过对移民生计策略类型的细分,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户移民前、后的生计特征,进一步分析了安置时间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并运用生态足迹法定量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研究试图通过对具有“移民”和“农民”双重特征的农户实证研究,探析农户生计策略对生态环境的作用路径及结果。
研究表明:1)红寺堡区移民生计策略类型差异显著,可细分为纯农业型、农业主导型、兼业型、非农主导型、非农业型五种类型。移民前农户生计策略以农业主导型为主,纯农业型为辅,移民后以非农主导型为主,兼业型与非农业型为辅,说明农户通过对生计策略的调整来适应移民所带来的变化,移民搬迁促进了农户生计由单一化向多样化、非农化转变。
2)移民安置时间对农户生计策略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红寺堡移民开发进程的不断推进,纯农业型、农业主导型农户比重缩小,非农业主导型、非农业型农户比重增大,移民生计策略选择的非农户和多样化趋势不断增强。
3)移民人均生态足迹由移民前的0.944 hm2/人下降到移民后的0.618 hm2/人,移民搬迁有效降低了资源与环境的压力,随着非农化水平的提高,农户对耕地、草地、林地资源的依赖性降低,而对水域、化石能源用地、建筑用地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农户生计策略向环境友好型转变会对生态足迹的降低产生正向的影响。
4)农户的生产和消费行为是农村环境变化的直接驱动力。移民前以开垦荒地和扩大养殖规模为主生产行为和以薪材、秸秆为主的能源消费行为,是造成生态脆弱区生态退化的主要因素。移民后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量的增加增大了农村环境恶化的风险。
4.2 讨论
宁夏生态移民 篇9
特岗教师、支教教师比例高, 骨干教师比例低。面对新课程改革新理念严重匮乏, 而老教师, 观念比较陈旧, 教学方法单一, 实践能力不是很强。骨干教师比例已经影响着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的提高。
教师年龄和性别比例不对称。在教师年龄结构上, 出现断层现象, 不利于学校教学人才的梯队建设。个别学校女教师所占比例大, 呈逐年上升趋势, 经常出现产假、孕期挤到一起, 出现教师“短暂性匮乏”, 影响了教学工作开展。
教师教研能力相对薄弱。“模仿型”、“教学型”教师多, “骨干型”教师少, 教师科研能力无法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和素质教育的需求。
个别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方法有待改进, 选择适合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孩子特征的教学方法, 以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 杜绝不文明的行为。近三年来招聘的新教师, 有的本身专业是非师范类的, 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不是了解, 特别是教育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过来, 还是停留在生硬灌输、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层面上。使新课改的效果大打折扣, 新课程的理念在实施中得不到很好的落实。
教师学历与能力不协调。学历与能力存在着差距, 呈现一种“高学历, 低能力”的状况。以及教师专业不对口现象依然存在, 新教材需要教师来驾驭, 需要对教师进行实施新课程方面的培训, 转变教育理念, 明确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角色的转变, 懂得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认识实施新课程过程应注意问题等。
教师队伍流动性大, 教师队伍的紧缺导致了我校教师队伍流动性大的特点, 优秀教师进入城区学校或其他学校, 使得教学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进行的难度加大, 给学生的适应性也带来了困难, 影响了教学工作。
职业归属感不强, 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职业压力敢很大, 对自己职业没有成就感, 依然报有“跳槽”, 参加其他类的考试, 或者转行。这种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着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工作提升, 出现了“职业疲倦”和“职业懈怠”现象。
对于上述问题的出现,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以更好的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改善和提升教学环境和教学成绩。
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培训, 注重增强教师素质, 培养教学骨干人才。将集中式培训、教研式培训、网上培训和校本培训结合起来, 体现出针对性和时效性。当前我校教师发展需要不是学历而是能力, 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 培训主要任务加强他们的教育教学方法和能力问题, 同时还有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方法和具备教学艺术问题。围绕这两个方面以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培养一批教学骨干人才, 形成具有规模和带头作用的骨干队伍。在骨干教师培养上注重培训, 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理论素要, 提升教师队伍结构。
二是继续进行教研连片活动和“教师优质课”活动开展, 通过教师自评、互评、观摩、交流发现教学工作中不足, 学人之长, 补己之短, 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教学环境, 形成富有学习风气的教学环境, 不断学习, 不断进步。
三是切实做到德高为范, 关爱学生, 沟通家长。爱是教育的前提, 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要积极引导, 不能以打骂等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 造成社会对学校的不良影响, 避免优生回答多, 差生不让说的现象。面对我校留守儿童多的现状, 及时和家长联系沟通, 在共同交流中知行合一, 言行一致, 塑造良好职业形象。及时了解和解决家长和学生反映的问题, 使学校和家庭共同来促进孩子的教育成长。
四是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 注重教学人才梯队建设,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面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和成就感差的现象, 通过建立激励机制, 对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和成绩显著的老师进行适当奖励, 以及在评优选先活动给予优厚的政策, 创设一种争先创优的工作环境, 是人才各尽其能。在职称评定中, 注重对一线教学老师和青年教师的选拔, 使职称结构逐步合理。
综上, 通过对我校教师队伍培训、连片教研和优质课竞赛、与家长和学生沟通与激励机制的建设, 达到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不断进步的目的。
摘要:作为移民地区, 教育发展关乎着整个地区发着, 而教师队伍建设对移民地区的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关乎移民地区教育的成功得失。笔者就宁夏移民地区教师队伍建设谈一下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