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的保护

2024-09-18

历史文化的保护(共12篇)

历史文化的保护 篇1

摘要:阐述了当代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引入文化和符号两个概念,对历史文化符号作了诠释,旨在以历史文化符号保护为基础,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文化,符号,保护体系

0 引言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每个时期的人类都在城市的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历史文化遗产便是其中不可磨灭的一笔。但是现在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理解和传统的概念已经有了天壤之别。在当代的社会意识中,人们将建筑性物证扩大到基地,从而将历史文化遗产发展到自然和环境遗产化,甚至还包括地方方言、传统技能、生活方式等等。

历史文化遗产可以分为物质性遗产(有形遗产)和非物质性遗产(无形遗产)两大类,而在物质性遗产中又分为不动产(自然和建成的)和动产(艺术品)两种。西方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理解经历了一个从物质到非物质的过渡,并且将遗产从精神的需求与现实的生活环境、生活品质相关。

1 当代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建国以来,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经经历了从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过程,保护范围扩大,这反映在遗产的数量上。但是登录制度不完善,在册的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偏少,国家级、省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加在一起不足10万处,历史风貌保护街区也只有上百处。与中国的历史年代和国土面积相差数倍的英格兰,其登录在册的历史建筑有50多万处,保护区8 000多处。在制度方面确立了法律制度的核心地位。

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从中央到地方,从领导到群众都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程,实施旧区改造式的大拆大建,破坏历史文化街区的行为还在继续,究其保护不力的原因,主要有:1)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不应当作经济实体看待。2)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文化认识不足——特别是无形(精神)遗产的保护相对有形遗产薄弱。3)现今的工作过多地注重理性思维和工程技术,但是精神的东西是隐性的,无法用效果图的方式进行表现。

由于城市遗产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对于其保护的研究则不能仅仅停留在片面的物质性的或技术性的研究上。历史文化遗产的文化知识价值是其价值的精髓,同时也是城市未来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要做到保护工作的成功就要重点把握文化,使其成为保护工作的基础。所以,该从何种方面去把握则是本文要重点强调的内容。

2 两个概念的解读

2.1 文化

文化广义上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1]。英文中的文化(culture)一词原意指对自然界生物的驯化、培育、耕种,进而演变为对人自身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教化、培养、训练;中文的文化一词源自《易经》中的“人文化成”,和西方有所区别,其更偏重伦理道德教导,从而合乎礼仪规范[2]。

简而言之,历史文化指的是在历史的某个阶段反映当时当地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对于历史文化的理解,笔者认为只是将文化的前面加上了历史时段的范畴而已。但是从存在主义的角度理解,对于成为历史文化遗产的物质其历史性已经并不重要了,它已经超越了它原来的含义。所以对于遗产的关注,讨论其历史性并不是很重要,文化才是核心。

文化的构成:DAvid总结文化的要素主要为3个——符号、定义和价值观。这些是用于解释现实和确定好与坏,正确与错误的标准[3]。

文化的核心是其符号系统。不难理解,文化需要表达,符号是语言和实物组成的,文化通过符号语言表达出了它的价值和定义。明显的符号可以很容易感知文化,如各个地方的方言、建筑形式等等。

2.2 符号

研究符号学,首先要对符号概念本身有一个正确认识。我国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尚不深入。目前,较为流行的界说来自于双重意义学派的思想,即把符号看作是“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并由此概括出符号的3个必备特征:1)符号必须是物质的;2)符号必须传递一种本质上不同于载体本身的信息,代表其他东西;3)符号必须传递一种社会信息,即社会习惯所约定的,而不是个人赋予的特殊意义。这一观点把符号的物质性和思想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因此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4]。另外维基百科中将符号定义为“在一种认知体系中,符号是指代一定意义的意象,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组合,也不妨是声音信号、建筑造型,甚至可以是一种思想文化、一个时事人物”。

由于文化的构中含有符号的因素,符号学便很容易与文化相结合,将更加突出文化符号的作用。

3 历史文化符号的诠释

当符号学与历史文化相结合时,文化的核心内容便会清晰的表达出来——隐性的意识形态遇到显性的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便会以载体的形式表达在世人面前,这就是人所感知的文化的内容。由此,历史文化符号便可以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而反映。事实也确实如此,举个通俗的例子:大雁塔反映了盛唐和佛教文化,其建筑结构反映了当时的风格;羊肉泡馍是生活的反映;陕北民歌是独特的艺术形式。

从存在主义的角度讲,历史文化符号具有两种不同的概念:物质存在是表象的反映,是世人最先接收到的信息,虽然具有空间意义,但这仅仅是那时那刻的信息而已,不具有时间意义,其可读性比较狭窄,内涵也不丰富;物质已表达了原本就在那里的涵义,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而历史文化符号则确切的表达了已在的涵义。

历史文化符号的重要性反映在其是超越历史文化遗产本身的精神存在。物质是一时的,但精神是永恒的。虽然不能说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符号就反映了遗产的全部信息,但那是精髓的反映。诚然这种符号会在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发生改变,如:地方口音。

那么,历史文化符号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则扮演着文化传承者的角色。

4 以历史文化符号保护为基础,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首先要加强符号学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确立了符号的核心地位才把握了文化。但是不可否认,在现在社会中,对符号的重视会有所偏差,比如为了达到某种利益而有意的作出一个迎合的举动是司空见惯的,且这种迎合往往伴随着商业利益的获得。当开发商把目光转移到历史文化符号上的时候,符号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卖点——充当了一般等价物而沾满了铜臭。其次,在保护的工作程序中,由于历史文化符号是历史文化的核心,在进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前,首先进行系统的历史文化符号的保护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历史文化符号是历史文化遗产的浓缩和抽象表达,认真解读并提出合理的措施可以使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行,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以历史文化符号为基础也包括了尽快完善历史文化符号保护的政策措施内容,使其成为隶属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的根本子法。众所周知,法律手段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其是否完善往往反映着名城保护的效果如何。我国现在只有一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各个地方的保护实施除了这部法律外,还有一些相关的政策和规定。这些法规和政策其实形成了一个只有塔尖和塔基,而缺少丰厚的塔身的现状,换句话说,在保护法下的各种相关子法、专项规定还很少。建立完善的历史文化符号保护专项规定,既保证了历史文化符号的价值,又避免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偏离正确的轨道。最后,历史文化符号的基础是否可以托起遗产保护的上层建筑,除了客观条件如政策措施的完善外,城市规划从业人员高素质的文化内涵及文脉解读能力也是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前提和建立历史符号保护系统的重要一环。众所周知,规划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内容就是进行物质建设,但是,这其中往往太偏重于技术的过程,造成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理解的不到位,从而出现质量较低的规划成果。

5 结语

历史文化遗产由于其具有的特殊性,比如:形成原因复杂,规模结构巨大,对其的整体保护往往要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把握保护的核心,从核心出发去思考问题。历史文化符号保护作为基础,正是从核心出发,是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第一步。以此为指导,我们的保护工作才可以在有的放矢的情况下进行。

参考文献

[1]刘冬妮.知识分子的智慧与耿直——访古城保护专家阮仪三[J].理想空间——城市遗产研究与保护,2004(4):51-52.

[2]王铭玉,宋尧.城市符号学研究20年[J].外国语,2003(1):18-19.

[3]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4]杨勇翔.城市更新与保护[J].现代城市研究,2002(3):18-19.

[5]任文喜,王志军.古城改造中历史文脉的延续——以安阳古城为例[J].规划师,2008,15(4):21-23.

[6]王浩慧.注重文化教学培养文化意识[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2):15-17.

历史文化的保护 篇2

摘要:以浙江省廿八都古镇为例,阐述了古镇保护开发项目实施两年来,通过保护整治历史建筑、更新完善基础设施和发展旅游经济等实践,使古镇保护与开发利用有机结合,形成良性循环。提出“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互为因果”的观点,指出古镇的保护开发必须让当地居民得到实惠,必须让当地居民参与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实践,以及古镇基础设施必须留有发展余地等几个问题。

关键词:浙江廿八都古镇传统特色开发与保护规划

一、古镇概况

廿八都镇位于浙、闽、赣交界处,处于仙霞岭腹地,依山伴水,地理位置优越,号称“鸡鸣醒三省”。古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被誉为“文化飞地”、“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自宋熙宁四年(1071年)始称“廿八都”,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宋室南渡之后,仙霞古道日渐繁盛,廿八都逐渐由兵家必争之地发展成为商贸重镇,四方之民云集,富甲三省边界,雄踞一方。

廿八都当地居民是移民的后裔,千百年来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文化类型。各种民风民俗极具个性,丰富多彩。在古镇,从建筑到街道巷弄,再到整个古镇的环境,仍基本保持着传统的风貌和格局。多种类型的民居和公共建筑保存完好,它们融浙式、闽式、徽式、赣式、客家式于一体,风格各异,匠心独具。此外,其它的历史物质遗存众多,壁画、古桥、古庙、古阁等不胜枚举。

二、古镇的传统特色

廿八都古镇布局基本沿袭明清“一溪二街”格局。主街纵贯南北,与枫溪平行,北段称“枫溪街”,南段称“浔里街”。主街之西为一条古老的后街,狭窄弯曲,大致与主街平行。东西走向巷弄众多,纵街横巷,构成南北长、东西狭的古镇街市。廿八都古镇是代表浙西南明清古建筑群和街区风貌的古代重镇,1991年被公布为首批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7年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1.古镇传统建筑特点

古镇建筑总体布局,依山而建,因势而导,师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古镇内规模较大且保存基本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民居有四十余幢,其建筑形式千姿百态,其中有徽式马头墙、浙式屋脊,赣式檐橼、闽式土墙,还有欧式门庭,各种风格争奇斗艳,却又和谐共存,相得益彰。

古镇民居建筑平面布局为国内传统的层进合院式布局,即沿中轴线纵深布置房屋和天井,上堂下厅,左右厢房,中间为天井。天井较为开阔,一般为横向矩形,通风采光良好,舒适宜人。古镇凡有一定规模的宅院,都有雕饰精美的门楼。与江、浙、皖式门楼不同,廿八都的门楼为木结构,采用梁、枋、檐、挂落和垂莲柱等构件组成四柱三楼式的楼阁式,上覆黛瓦,檐角起翘,各个部件雕饰精美,内容多为福禄寿喜之类的图案,寓意吉祥。廿八都现存的公共建筑约有20余处,以文昌宫和水安桥最富特色。文昌宫整体布局沿中轴线展开,依次是照壁、门庭、正门、前殿、天井、正殿、寝殿,共三进四天井五开间,左右为厢房,以檐廊相连。正殿为三层重檐歇山顶楼阁,三层共18个飞檐翘角,蔚为壮观。文昌宫内牛腿、雀替、窗扇、户格、栏板等构件均为浮雕或镂空雕,构图精美,雕工精湛;其梁、枋、脊檩、藻井上有彩绘人物、山水、花鸟等400多幅,内容丰富,笔法细腻。

水安桥位于古镇南端,为条石浆砌单孔石拱桥,长二十一米,宽近六米,跨度十四米。上有桥廊,原有九间(今存七间),中间为歇山顶重檐三层楼阁,飞檐翘角,四面花窗。堪称浙西风雨桥之典范。

2.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

古镇历史悠久,风貌独特,文物古迹丰富,传统格局完整,且有独特的地方习俗和文化传统。挖掘古镇的历史遗存,其历史文化价值总结如下:

(1)古代的军事要地

廿八都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清时期曾驻有重兵。四周关隘拱列,地势险要,仙霞关为东南入闽之咽喉要道,枫岭关为浙江五大古名关之一。雄关古道,曾留下明朝著名爱国将领郑成功和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足迹。

(2)仙霞古道上的驿站

清康熙以后,仙霞古道地位更为突出,人流、物流“攘往熙来,络绎不绝”, 廿八都开始进入鼎盛时期,镇上设有驿站或驿铺,过往官员、兵丁、商旅、挑夫等,均在此歇脚换马。

(3)边界的商贸重镇

廿八都是中原通往东南沿海、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陆上交通枢纽,如今沿老街两侧还遗留着大量19世纪以来作为店铺商号的建筑,10多个老字号。廿八都曾经是货通南北的一个重要中转站。

(4)“文化飞地”

廿八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被誉为 “文化飞地”,或称“移民文化的活化石”。廿八都镇的地方聚落居民与历代驻兵后裔以及各地商人后裔组成了一个移民小世界,使得多元文化在此交融、凝结、沉淀。小小的一个古镇,流行13种方言,有142种姓氏,独特的非物质文化形式多样,山歌对唱、跑旱船、踩高跷、舞龙狮、戏鱼蚌、玩木偶、剪纸等异彩纷呈。这与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传统村落有着本质的区别。

(5)丰富独特的古建筑

廿八都保存有大量的明清以来的民居、宫庙建筑,其中有省级文保单位1个,市级文保单位32个。这些建筑融浙、闽、赣、皖、客家建筑文化于一炉,有的甚至掺杂西洋建筑元素,不显鄙俗却另具神韵。

3.古镇街道和巷弄空间

古镇地势北高南低,东西约二三百米,南北约一千米,主街一条,纵贯南北。东西横巷沿纵街延伸,又有交叉相通的里弄,宛若蛛网。主街道为青条石路面,各巷道均以卵石铺面,古朴典雅。水沟沿建筑环转流淌,其水汇入下游的枫溪。南北大街依枫溪自然曲直构筑,浑然天成,丝毫无人工造作之势。北段以民宅为主,南段以商铺为主。高墙、窄路、狭天,绵延曲折,步移景异,令人神往。东有大王庙,南有万寿宫,北有文昌阁。出水口在古镇的南端,夹山而出。上有水安桥,两侧林木葱茏,景色优美。古道经水安桥折向南,跨溪过桥,豁然开朗,得见另一番锦绣福地。

三、廿八都古镇的保护与开发规划

首先,古镇保护的关键是科学规划。规划应着眼于古镇的全局和整体发展,不但要保护一座座单体建筑,更要保护古镇千百年沉淀下来的民族传统文化;其次,通过规划,重点保护古镇的历史传统风貌及街巷空间肌理;第三是确定古镇保护的工作原则与方法;第四是确定合理的保护范围;第五是确定保护的内容与层次,并提出保护和整治的要求;第六是对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提出整饬和开发利用意见。另外,还应注意保护古镇的自然山水与人文环境。保护传统文化的意义在于促进传统文化的再生和发展,使其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保护的原则在于真实地反映历史留下的信息,同时古镇的保护也应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一些不适应发展需要的功能,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改造和整合,使保护与利用和谐融合,在保护中发展,从而激发古镇新的活力。廿八都古镇根据继承、保护、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一次规划、分期建设,近期主要以抢救濒危历史建筑,解决古镇风貌的保护与恢复为主,远期达到进一步提升古镇的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提升整个镇区的环境品质的目标。

古镇保护规划坚持以整体保护为指导思想,重点保护和恢复古镇原有的历史空间环境肌理,尽量避免损伤其具有鲜明特征的步行空间。从土地利用、设施更新改造等措施入手,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治理。在保持古镇传统格局的前提下,力求改善古镇环境质量,突出保护对象的特点,体现古镇的传统特色。

四、廿八都古镇保护与开发规划的实践

1.抢救濒危建筑,保护整治历史建筑和传统院落

古镇保护规划实施中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第一是保护,对古镇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比较有代表性的传统院落及历史建筑实施严格保护,建筑外观除适当修复外,不做任何改造;对古镇内格局完整、传统风貌较好,但建筑质量一般,难以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传统建筑,整治立面,保持传统形态,修缮改造内部空间,改善居住条件;对个体价值一般的,但对保持整个古镇风貌特色有重要作用的原有建筑,由专业人员实施修复,保持原有风貌。对于现状质量尚好、但风貌与古镇整体风貌不协调,又难以立即拆除的建筑,对外观进行整治,降低对历史环境的破坏程度。廿八都古镇保护一期工程共实施项目21个,经过1年多的努力,完成了文昌宫、忠义祠等项目修复建设,共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

2.更新和改善基础设施

传统的古镇代表着一段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古镇街道历史悠久,风貌独特,空间尺度宜人。但老街两侧的建筑老化严重,街区环境日渐恶化,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与现代生活的要求矛盾尖锐。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历史老街在时代进程中的继承保护与更新发展的矛盾。

首先是净化视觉空间环境:电源干线采用电缆埋地敷设,取消架空线路;在道路一侧设污水管与原石砌暗沟形成完整的雨污分流及排水防洪系统。街面采用青条石铺砌,恢复古镇质朴自然的街巷空间。

其次是改善基础设施:古镇传统老街设施落后,居住质量差。要维持传统民居建筑的延续性,就必须改善原有的生活设施,使古镇居民能够舒适地生活。在对民居的保护性修复过程中,对一般性建筑内部功能设施进行完善,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同时充分考虑古建筑的防火安全问题,改造消防通道,划分防火区域,并按规定设置消火栓。在市政设施方面,结合保护工作更新改造排水、排污沟渠等基础设施,并接入周边城镇市政管线系统;规划建设垃圾集中收集点;合理设置公共绿地增加绿化,改善古镇的整体环境。

3.修复改造民居,提高居住质量

古镇民居的修复,立足于改善古镇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允许在不破坏历史风貌整体性的前提下,改善传统民居内部空间,更新生活设施。使古镇文化与现代生活和谐相融,从而实现保护与再利用协调下的可持续发展。廿八都古镇核心保护区内民居的修复历时一年,得以全面完成。古镇沿街立面得到整治,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达到了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的要求。

4.古镇保护与发展旅游相结合廿八都古镇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自然离不开旅游开发。否则古镇的保护终将成为无源之水。古镇的保护和利用是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对于文化资源的利用,切忌目光短浅。倘若只顾眼前的利益,盲目而无限制地开发利用而不注意保护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最终将被证明是极其愚蠢的行为,必将自食恶果。唯有合理利用,才能充分发挥其固有价值。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独树一帜的传统建筑是古镇令人向往的魅力所在。通过发展旅游,可使古镇与现代社会发展更好地结合,从而达到保护目的。

廿八都古镇在做保护规划的同时,结合旅游发展的需要,统筹考虑了古镇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旅游线路、旅游景点的规划,以千年古道(仙霞古道)为主线,将清湖古码头、石门清漾古村落、江郎山、仙霞关、廿八都以及浮盖山等景点一一串联起来,古镇旅游融入了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大流之中,成为廿八都镇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古镇保护与发展旅游相结合,一方面提升了古镇的环境空间品质,保留了传统的场所精神,使古镇历史文化资源的内在价值得到提升和体现;另一方面,使古镇的知名度通过旅游这一手段得以有效宣传和提升,并逐步树立古镇自己的品牌形象,进而促进旅游发展,并为古镇保护提供资金支持。

五、古镇保护与开发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在我国,虽然不乏成功的古镇保护开发案例,如周庄,南浔,木渎等,但是由于各地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廿八都的开发保护并无现成的经验可以直接套用。在廿八都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具体实践中,通过摸索、总结,形成如下几点思考:

1.古镇保护与开发项目的实施,为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不仅为当地的居民开辟了财路,同时也使当地居民对古镇资源的价值以及如何利用资源有了新的认识。在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古镇居民确确实实得到了实惠,这是最令人欣慰的。

2.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古镇居民是古镇最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必须让居民参与到古镇保护的行动中来。居民作为古镇发展的主体,应该是保护规划实施的执行者,同时也是最终受益者。

3.随着古镇保护的深入以及城镇的不断发展,古镇原有的基础设施在一定时期后将不能满足城镇发展的需要。提前谋划完善配套诸如古镇的停车、排污、消防等基础设施的扩容显得尤为重要。

旧城改造与历史文化保护的研究 篇3

关键词:旧城区改造;文脉保护

旧城区断壁残垣的老屋承载的是过去的文化底蕴,人们往往会有一个误区,认为旧城区的“脏乱差”必须全部拆除,夷为平地重新建设才是最好的改造方法。殊不知,丢弃的城市原有的历史痕迹被抹灭,使得过去的社会结构、文化脉络被瓦解,原有的城市结构、肌理被破坏,千篇一律的城市建设让过去生活在旧城区中的人们感到陌生和冷漠。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改造旧城区成为当今时代背景下重要的问题。

一、旧城区历史文脉保护与居民生活环境改善

之间的矛盾

南昌市老城区人口多、道路狭窄、交通拥堵,大量低矮破旧的楼房,建筑密度大且基础设施陈旧,造成人居环境拥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要求提高居住环境质量的意愿必然会增长。很多居民几代人生活在狭窄拥挤的老建筑中,因此出现不少小规模的私自乱搭乱建现象,这种现象导致原有建筑环境更加恶劣。首先,搭建建筑与原建筑和整体街道环境很不协调,使原有的历史建筑文脉被逐漸破坏;其次,造成了道路或楼道的拥堵与影响周边居民的安全,容易产生火灾等不良影响。在旧城的保护与改造过程中,一方面,随着生存环境的恶化,老城区历史文脉的被削弱,使它的重要性渐渐受到忽视,由量变到质变的改建、搭建,损害了老街区的传统文脉和规划肌理;另一方面,旧城区的各种机能被蚕食而日益衰退,沦为城市的老区。旧城区的环境恶化,有条件外迁的当地居民保留一部分人的户籍,他们希望旧房动迁可以获得较高的拆迁补偿,故留下老人在老房居住,或将旧房出租给进城务工者来赚取租金。诸如此类的现象破坏了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及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因此,某些当地政府为改善居民生活“顺应民意”,对旧城区采取推倒重来的解决方案。不少具有当地历史文脉风貌的中国城市老城区从此消失,为南昌旧城改造提供了前车之鉴。

二、旧城区物质空间保护与发展城市经济之间的矛盾

城市的健康富有活力的发展,需要城市的经济繁荣作为动力支持。在国内外旧城改造与环境改善上肩负着促进一个城市经济繁荣的重要使命。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忽视经济支持与社会发展目标的旧城改造活动也很难得到真正的成功。南昌的旧城改造中亟待解决的是旧城区陈旧破败与市民生活质量落后的问题,所以现今将促进经济发展作为旧城改造的考虑范畴。南昌的老城区地处城市的中心地段,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及相对便利的生活条件,因此成为大量地产开发商竞相争夺的地段。大规模的破旧房屋被夷平的同时也被重新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旧城的环境,提高市民的居住生活水平,带动了城市中心地段的经济发展。但是地产开发商的根本目的是利润,为争取最大利润,这种改造过程中必然是高密度的商业建设,很少考虑去保护旧城原有的物质空间所形成的地域文化,这也是许多旧城区被破坏的原因。如上海石库门旧房改造作为成果的典型案例,不仅对上海特有的居住建筑群进行合理的保护与修缮,形成为集休闲、餐饮、旅游、观光与商业店铺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区促进的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要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城市物质空间保护之间的矛盾。

三、旧城区利用现有资源改造与新建改造之间的矛盾

对于城市旧城区改造,我国城市大多采取将旧城区连根拔起推倒重建的改造方法,看似“高效”,实则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一方面,拆除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噪音污染等不利环境的因素;另一方面,新建的建筑与周边整体建筑环境格格不入,影响整体街道风貌。据研究发现,欧美国家建筑平均使用寿命八十年至一百年以上,更迭过多位使用者,是一种环保的利用房屋方式,符合当代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某些政府过分追求政绩工程与城市化进程,及开发商谋求商业利润大量建设房屋,增加房屋空置率,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加剧了房产经泡沫的威胁。南昌经历近代城市变迁,随着历史层层叠加形成了现存的城市肌理,旧城改造不能进行无中生有的构建,如某些城市为促进旅游发展,拆除原有传统建筑,重新建设商业仿古街却充斥浓厚的商业气息,失去历史风貌与城市肌理的假古董使得城市历史文脉产生断层,这种改造是失败的。因此,旧城改造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留原场地中的建造智慧,同时采用更新保留的元素及特征的手法;一方面,提取场地传统符号,用现代的手法进行转译,形成富有历史痕迹的新视觉效果。另一方面,提取旧材料的“编制”肌理,获得城市更新的“新语言”。

四、旧城改造遵循的原则

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提到城市最重要的功能和目的:“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化力为形,化权能为文化,化朽物为活灵灵的艺术形象,化生物繁衍为社会创新。”“城市乃是人类之爱的一个器官,因而最优化的城市经济规模应是关怀人、陶冶人。”

(一)旧城改造要寻求空间规律,延续历史文脉

反观我国某些城市旧城改造,堕入了“千城一面”的尴尬境地:旧城改造与旅游开发大举“复古风”旗帜,仿古街、仿古建筑层出不穷,“假古董”遍地且愈演愈烈;“拆旧建新”忽视城市肌理,建设宽马路、大广场、摩天大楼,成为政绩攀比的工具,抹去人们对城市的回忆;老城区的街道及公共设施的改造“面子工程”,只具备短期美化视觉效果,却不能满足长期的使用,人行道砖面易出现空鼓现象,短期内要重新施工。如此反复,不仅浪费社会资源,同时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周边所形成的空间场所,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反映出人们日常生活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旧城改造虽不可能完全照搬过去的环境,但在寻求空间规律及城市肌理的同时,也要注重发掘其特有的文化底蕴,关注人对环境的情感体验。

(二)旧城改造兼顾经济繁荣发展,提升城市经济活力

城市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物质空间环境,更需要经济发展作为后盾支持。国内外大量旧城改造都肩负着振兴经济繁荣的使命,西方国家中心旧城改造从局部结合城市整体角度考虑开发与改造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发挥市民阶层的作用,这样通常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离开经济支持的改造活动往往很难取得成功。结合国外改造案例,我国的旧城改造解决的是人们生活质量的落后及区域破败的问题。城市的旧城区往往是城市商业区集中和人流量较多的地段,如北京的王府井、厦门的中山路、上海的南京路等老城区,往往蕴含着一个城市的传统与历史的记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知名度,通过改造不需要经过大量的宣传与商业培育,容易促进该地段的经济繁荣。

(三)保护旧城及其周边城市生态环境,创造宜人花园城市

对旧城环境合理规划,有节制地改造与充分利用南昌当地自然资源,使得老城区更加贴近自然。实现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将人文环境再次升华,而使自然环境更好地得到提升。南昌699文化创意产业园改造值得借鉴,通过对废旧工厂选择性的拆除,对保留部分厂房建筑和设施,重新提取特有符号、元素,延续这些场所的建筑语言,使得更新后的环境富有历史记忆。工厂的荒废空地重新植树造林,种植当地特色的乔木灌木与地表植被,形成新的植物群落。又如中山岐江公园将原工厂周边的废水池改造成生态人工湿地,不仅很好地处理废水,同时实现自然景观的充分改造,创造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富有历史意义的船坞、龙门吊、水塔、烟囱通过做加法设计改造,保留的历史痕迹,留住人们对这里过去的记忆。这些改造后的场地成为城市中的“净化器”,过滤城市中的废气,制造清新洁净的空气。这优美的环境和宜人的景致能使人心旷神怡,环境陶冶人的同时,人们也因身心愉悦创造出优质的环境。

五、结语

旧城区改造随着城市进程的不断发展逐步推进,需要依据城市规划、文化、经济、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才能实现城市的健康稳定及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阮仪三,张艳华.以多层次的街区空間带动“步行区”的发展——上海市绍兴路“书画艺术街”保护规划探讨[J].城市规划汇刊,2001,(05):54-58.

[2]张世标,郭佳.老城区商业街道改造与管理探索——以厦门市中山路商业步行街为例[J].商业文化·社会经纬,2008,(02):195-197.

[3]郑江.基于历史文化保护视角下的老城区改造研究[J].安徽工业学院学报,2014,(02):45-47.

作者简介:

历史文化的保护 篇4

一、“文化遗产保护”的现代扩展是“科学发现”

从文物保护到文化遗产保护, 这并非某些人的“发明”, 而是客观的实践的“发现”。可有人要问:为什么这一连串“发现”都发生在现代而不是古代?这其实好回答:“发现”就是对客观规律的觉悟, 它确实存在着随时间累积而有所突破的规律。在古代, 人们对规律的“发现”少, 更多地受着“自然”、“必然”等因素的支配, 但随着知识及经验的不断积累, 人们对规律的“发现”率呈加速趋势, 从而向着“自由”的境界迈进。这里, 我们已看出, 所谓“发现”的脚步就是我们熟知的“科学”的脚步。现代科学一日千里, 远非古代所可比拟!那么, 问题又来了:为什么现代“科学”愈进步, 需要保护的范围却愈扩大, 以至于我们竟发现:最好能复原完整的历史时空才会称心如愿, 以致心有余而力不足, 时时气馁之!难道说, “科学”进步和文化遗产保护是一对冤家?对此, 虽然尚难以遽断, 但愚以为, 凭有限的地球思维推论, “科学”进步与文化遗产保护确实是一对冤家!

二、“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科学的矛盾 (对立统一关系)

试以中国当前状况设想, 五千年文明在时间上是延续的, 而在空间上却是重叠的。在这块故土上, 有过多少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图景, 恐怕谁也说不清楚, 但有一个道理大家都清楚:破旧立新!中国正在加速步入工业化、信息化时代, “科学”的研发既需要物质重组, 又需要空间廓清, 实际上, 整个中国就是一个“再造”基地, 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侵蚀和破坏实在很难避免。老实讲, 空间的有限性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桎梏, 以致我们被迫开发了空中, 并潜入了地下, 可即使这样, 地面上文化图景重叠的困扰仍难以解决。那么接下来, 我们的问题是:既然“科学”进步与文化遗产保护在终极上是冲突的, 可是, 在历史的阶段性过程中, 如何求得“科学”进步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协调和平衡呢?

关于这个问题, 恰恰正是当今很多文化遗产保护理论致力的方向。且让我们转换一下目光:在历史的现阶段, “科学”进步与文化遗产保护不仅不应对立, 反而可以互相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在“科学”的指引下, 成为每一个文明人自觉的使命, 人类文化图景的多样性得到最大的展示!反过来, 保护文化遗产, 保护人类杰出的创造, 让“科学”的源泉、律动尽显魅力, 让“科学”理性在充满人性的光辉道路上顺利前行!

三、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质是保护“创造”

毋庸置疑, 文化遗产保护是有选择的, 除却一些“偶然”与被动外 (如抢救性保护等) , 我们在理论上有一个总的原则和宗旨:那就是价值!我们不会盲目也基本不至于过度, 总是会选择那些有“价值”的文化图景加以保护。可问题又来了:什么叫有“价值”, 怎么判断有无价值呢?要回答这个问题, 依笔者愚见, 必须抓住“创造”二字。比如一件东西, 司空见惯, 乏善可陈, 是很难说有什么保护必要的。但凡文化遗产, 总要具有一些异乎寻常的“创造”性, 方会进入我们的法眼, 更何况现实中人力、物力、财力的制约, 也将迫使我们做出明智的选择。

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质是保护“创造”。或许有人会说“稀缺性”也是一个指标, 就像面对大自然中濒危物种一样, 保护人类社会文化的多样性, 这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其实, 稀缺性只是个表象, 文化上的独特创造性能才是本质。一项平庸、甚至丑陋的遗产, 绝不会因为其存量稀少而受到聪慧后人的珍视 (有些文化上的怪胎还是寿终为好!亦然, 我们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倡导和意识!) 。况且, 文化的多样性也并非越多越好 (果如此, 人类将失去方向!) , 它必当是有选择的。人类文化有自身的“淘汰”机制, 君不闻, 历史长河中, 多少丑陋的文化现象可是不胜枚举哟。在今天的实践中, 文化遗产保护已提炼出系统、分级保护的原则, 也正表明我们对文化遗产是有一套价值遴选标准的。这就是通过科学论证, 坚持客观公正, 汇聚各方识见, 最终确认一项遗产价值之高下。

大家知道, 价值是由人的社会劳动“创造”的, 文化遗产应否保护的充要条件正是因为其具有各方面的价值, 也即, 因其包含有、凝结着、延续着丰富而多彩的人的创造性劳动, 才能成其为遗产, 才能续享一代又一代后人源源不断的创造性付出。

在遗产保护学界, 国际上通常将之划分为人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品读这些充满当代智慧的概念判定, 不难咂味出“独特创造”这个核心的纲领。以自然遗产讲, 它似乎与人类的创造无关, 其实不然, 它就是颇受人类激赏的“拟创造”。无论东方还是西方, 人们无不推崇自然的伟力, 视其为最高的创造标准, 无论自然风光, 还是生态奇观, 假如缺少了人们发现创造、发现美的眼睛, 还成其为自然遗产吗?与此同时, 具有“独特创造”性的文化遗产, 大多是与自然环境和谐生成的人类遗产。

四、了解文化遗产保护实质的现实意义

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质是保护创造, 对我们具有非常实际的指导意义。首先, 面对如过往烟云般的历代文化遗产, 我们只需用独特创造这个标尺裁量一下, 孰优孰劣、孰进步孰退步, 心中很快会清晰起来。其次, 21世纪工业遗产的保护是个新兴课题, 对此, 我们也要掌握“创造”这个标准, 排除那些芜杂的流水线上复制品, 把有限的精力放到有限的创造性标本上, 做到定位准确, 措施得力, 并力求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当今时代, 似乎物质极大丰富、创造极大涌流, 其实没那回事, 人类出色的创造永远是个稀缺事物, 绝不会太多的。

摘要:“文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在时代的发展演变中, 证明都是不断拓展着的。文化遗产保护的使命, 在观念和眼界的扩展中, 证明也是常态的、“匹夫有责”的。本文主要通过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扩展和与现代科学的关系, 阐述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质和意义。

历史文化的保护 篇5

中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所给出的相关术语定义:“保存”一般指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应根据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不允许改变文物现状,含改建和拆毁;“保护”一般指对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等文化遗产及其景观环境的改善、修复和控制;“整治”指对历史建筑外观、户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整理和美化(张松2001 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公众参与不够

目前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仍然主要依靠专家呼吁、媒体曝光、规划监督等外部手段,名城保护的 内生机制尚未建立。

一是当大众对于自己的历史文化没有足够的保护意识时,对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判断可能就不得不依靠一些精英,以对大众产生教育和启发作用;二是保护工作过于专业化和群众基础的缺乏必然会影响代保护的效果,仅仅依赖保护专家的呼吁是 远远不够的。由于居民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整个的保护行动中居民处于被动地位,这可能造成规划推崇的公共利益同居民切身利益的冲突。有形的物质形态可以通过严格的规划管理得到保护,但是当遗产中那些有形的,蕴涵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内容得不到来自居民的自觉维护时,规划反而可能成为一种破坏遗产的外部力量。(张兵2001.保护规划需要有更全面综合的理论方法.国外城市规划,(4):5-6,9)

目前国内在公众参与的途径和方式上主要包括:官方组织的关于保护规划的公众意见征询、公示、公布等过程;民间自发组织的如媒体监督、社会讨论等方式,多局限于单点历史文化资源和单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时间。由于保护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不少历史文化资源尚未能呈现在公众面前,公众对于历史的研究和保护的认识也有待进一步发展,因而目前公众参与并监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P30-

31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立法工作仍然需要不断补充完善。在国家层面,关于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在体系上相对完整,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但是关于历史文化 名城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构建则相对薄弱,反应出国内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先关认识,仍然停留在以文物(单体)为主的阶段,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的社会意识和立法保护工作尚待改善;在地方层面,由于每个历史文化名城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在历史京城中形成了极具个性的名城特色和历史资源,这些需要有更富有针对性的地方法规加以保护。P

32保护资金渠道和框架的不健全、保护资金的不足,给具体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当地政府寄希望于通过拍卖土地来获得建设资金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与虎谋皮”的窘境,土地开发的“净地”政策以及地方政府“经济就地平衡”的要求,使得民居型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的保护更新工作存在制度性的,难以跨越的经济门槛。(南京市规划局2006年关于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及传统民居型历史地段保护规划调研报告)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分配、运作一般具体由各地政府自己计划、安排,由地方的财政、文物保护部门或文物保护机构监管,事实上以政府控制为主,而没有专门的资金管理部

门。P3

31.1“风格修复”

“风格修复”运动起源于19世纪的法国,1837年法国政府设置了专门的历史委员会,开始了对城市个体文物建筑的系统保护与修复运动。建筑学家维奥莱*勒*迪克是这场运动的领军人物,他的理论与实践对欧洲的文物保护与修复影响深远。维奥莱*勒*迪克的基本修复思想是艺术至上,强调建筑风格的统一,他认为应把建筑恢复到原来的风格,他的这个套理论和实践被称为“风格修复“(王瑞珠,1993国外历史环境的保护和规划.台北:淑馨出版社)

2.2“反修复”运动

“反修复”运动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当时在英国兴起了以艺术评论家拉斯金和美术工艺设计家莫里斯为代表的“反修复”运动。他们认为,“建筑最大的荣耀来自于它的历史”(范文兵,2004上海里弄得保护与更新.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历史建筑的“岁月留痕”甚至老化都是一种必然和值得尊重的过程,而修复后的历史建筑只不过是一个毫无生气的“假古董”,“人们所谓的修复只是一种最恶劣的破坏方式”,应该用保护(protection)代替修复(restoration)。莫里斯认为:“修复过去年代中匠师们建造的文物建筑,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它们在物质上的真实性。任何必需的修缮或修复绝不可使历史见证失真,必须明白无误是现代的”。(王瑞珠,1993国外历史环境的保护和规划.台北:淑馨出版社)

3.3“文献性修复”和“历史性修复”运动

“文献性修复”和“历史性修复”这两种修复思想均起源于19世纪末的意大利,它们综合科面前两种学说,对它们的思想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态度。

“文献性修复”运动的代表人士是卡米洛*波依托,他是当时意大利历史建筑保护理论的带头人,他推动了1891年的建筑规范相关规定的出台---“严禁那些损毁和破坏历史建筑的完整、真实和外表面图案的做法”。

“历史性修复”是“文献性修复”观点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它的主要特征是:在修复建筑的形式上,不仅强调建筑的文献意义,更要反映历史文献的严格性。在结构和材料上突破传统观念的限制,大胆采用新结构和新材料,以求达到历史、结构、形式以及材料诸多矛盾的协调统一。其代表性人士卢卡*贝尔特拉米认为,“历史性修复”的实质是在严格尊重历史的态度下,更准确、更真实的反映历史面貌,而不是拘泥于建造方式和建筑材料的传统性。

4.4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威尼斯宪章》(1964年)

1964年,icomos在威尼斯召开了第二届历史性纪念物建筑及专业技术国际会议,并通过了《威尼斯宪章》,对估计纪念物与历史遗址提出了美学与文明见证的标准。这种考古学式的美学理论与恢复历史见证、不容伪造真实的保护与修护态度,影响了此后相当长时间的遗产保护。《威尼斯宪章》为整合欧洲文物保护的各个流派的做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促成了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以后,保护城市历史建筑和遗产的国际潮流显现。

5.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年)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十七届会议在巴黎召开,并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

《世界遗产公约》规定,文化遗产为“从历史、艺术和科学观点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从历史、艺术和科学角度看,在建筑样式、分布均匀或环境风景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及考古地址等”。

6.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内罗毕建议》(1976年)

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华沙内罗毕通过了《关于保护历史的或传统的建筑群及

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的建议》简称《内罗毕建议》

《内罗毕建议》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扩展到“历史的或传统的建筑群”,涵盖历史城市、古城区、古村庄和纯文物建筑群。同时还将保护的视野拓展到“普通人”的生存空间,提出哪些看似并非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普通”房屋,因其反应了历史中“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其具有的系统价值远大于单个因素的价值的总和,因此,对建筑群中哪些“普通”房屋的价值,不应孤立地进行评定,而应该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来衡量。

《内罗毕建议》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它对“保护”也做了特别定义,指出“保护”(conservation)的意识是:鉴定,防护(protection)、保存(preservation)、修缮复生、维持历史的或传统的建筑群及其环境并且使他们重新获得活力。

7.7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197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并提出了《马丘比丘宪章》。《马丘比丘宪章》指出,城市的个性和特征取决于城市的体型结构和社会特征,因此,不仅要保存和维护好城市的历史遗址和古迹,还要继承一般的文化传统;强调在城市设计和建设中,必须尊重传统,并从城市发展的文脉中去寻求设计的依据;保护、恢复及重新使用现有历史遗迹和古建筑,必须与城市建设过程结合起来,以保证他们具有经济意义以及生命力。

《马丘比丘宪章》的提出说明:通过欧美等过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内涵在不断拓展,不仅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空间范畴在不断曾加,而且还拓展代社会的文化传统继承层面,同时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不能孤立地就保护论保护,而必须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的建设发展进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8.8国际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佛罗伦萨宪章》1981年

1981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与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共同设立的国际历史园林委员会在佛罗伦萨召开会议,起草了《历史园林保护宪章》,由国际古遗址理事会于1982年12月登记为《威尼斯宪章》的附件,及《佛罗伦萨宪章》。宪章开宗明义地指出:“作为古迹,历史园林必须根据《威尼斯宪章》的精神予以保存。然而,既然它是一个“活”的古迹,其保存亦必须遵循的规则进行,此乃本宪章之议题。”

9.9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华盛顿宪章》1987年

198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了《保护历史性城市和城市化地段的宪章》,即《华盛顿宪章》,聚焦于保护具有历史意义的城镇。它在开篇原则和目标中指出,“为了取得最好效果,历史性城市和城区地保护应该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整体效果的组成部分,并在各个层次的城市规划和管理计划中考虑进去”,并指出“在历史性城市和地段保护中,当必须改建或者重新建造时,必须尊重原有的空间组织,主要是原来的地块划分尺度,并要把原有建筑群的价值和素质赋予新建筑,不反对引进与周围相协调的现代因素,因为这种面貌能使一个地区丰富起来”。

10.10联合国家课文组织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奈良真实性文件》(1994年)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日本奈良共同通过了《奈良真实性文件》,对文化遗产“原真性”的概念和应用做了进一步发展的阐释,提出“处于对所有文化的尊重,必须在相关文化背景之下来对遗产项目加以考虑和评判”,真实性的衡量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应该依据对文化资产原始与后来特性与意义的了解,即真实性已不仅是针对文化资产的原始价值,也包括它之后的使用以及被赋予的意义。

11.11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国际文化旅游宪章》1999年

1999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了《国际文化旅游宪章》,该宪章提出文化旅游将在人们对地方性文化的认识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承担重要的作用。地区性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当地历史文化的突出代表,也是人类社会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因此,地方性文化发展的经验应当被世界所了解,并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该宪章的意义在于将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国际文化旅游以及通过地方文化个性的保持和国际旅游的发展促进当地的反战和进步,紧密关联了起来。

12.12国际建筑师协会《北京宪章》1999年

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大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了由吴良镛主持起草的《北京宪章》。该宪章总结科百年来建筑发展的历程,并在剖析和整合20世纪的历史和现实、理论与实践、成就与问题以及各种新西路和新观点的基础上,展望了21世纪建筑学的前进党项(吴良镛,2000广义建筑学的构想.建筑-城市—人居环境.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3.1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年

2001年,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会的188个成员国一致通过了《文化多样性宣言》。《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来讲就行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公共财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角度考虑并予以承认和肯定。

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它明确将文化遗产分为两类,即物质文化遗产和费物质文化遗产。前者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后者则是“被各社区、群体,又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方式、知识、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事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该公约的通过标志着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念得到进一步拓展(张磊,2009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评述解读。三明学院学报(1):95--98)

15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关于历史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地区周边环境保护的西安宣言》2005年

历史文化的保护 篇6

2005年,国务院决定,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今年6月,我们将迎来我国“文化遗产日”三周年纪念,为此,我们采访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

田青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倡导者,也是中国音乐史及宗教音乐文化方面的专家,多年来,他为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遗余力地四处奔走、呐喊,在各种场合发表了很多振聋发聩的言论,他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令人感动。而他那种为保护传统文化竭尽全力,敢于直言、充满激情的战斗精神,更被余秋雨称为“学侠”。

为采访田青,笔者打了无数个电话,但得到的回答不是说“在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工作”,就是说“在开会”,或“在外搞调研”,最近,趁田青在长安大戏院审查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文艺演出时,笔者终于见到了他,他专注地盯着舞台,对演员的每一个唱腔、动作的表演,都在认真地观察、评判,几乎无暇和我谈话。

借助剧场里观众席暗淡的光线,只见田青身材微胖,身穿深色中式对襟罩衫,整齐的头发,戴一副茶色眼镜,看上去慈眉善目,性情平和,此时,舞台上一位身着长衫的男演员正在表演山东快书《武松打虎》,说到精彩处,忽见台下的田青击掌大喝:“好!”这情不自禁的举动,使记者想起田青在一次看完昆曲表演时说的话:“简直太美了!我要是古人,一定在击节三叹之后,再呜呼三声,然后再痛痛快快地喊一句‘美哉’!你只有看昆曲,才会回忆起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已经久违了的一些名词。你才会懂得什么叫做典雅,什么叫做婉约,什么叫做雍容,什么叫做华贵,”正是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挚爱和率真的性格,使笔者在以后的采访中,真切地感受到了田青为什么会在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保护和发展时,充满了“学侠”的激情,睿智和使命感。

每一分钟就有一首民歌永远消失

长期以来,田青都关注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他认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的手工技能及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等。他说:“可以这样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除了我们的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除了我们写汉字说汉语之外,其他所有决定我们是中国人而不是外国人的一切,几乎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

然而,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时,田青的语调是沉重的。他说,在全球化、现代化及经济一体化的挤压下,我们的传统文化已经几乎被“全都踏倒”了,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一个从来没有过的危险境地。过去,很多人都认为“文革”十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破坏是“空前绝后”的。但田青认为,实际上,改革开放之后这20年来的“建设性破坏”,无论烈度、广度还是时间长度,都远远超过了“文革”十年。究其原因,他尖锐地指出,虽然也有不少人呼吁,但文人的声音、知识分子的良知同政府官员的“上进心”比起来实在太微弱了!

田青举例说:“我到过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发现几乎每一个县城都要在它的中心广场立一个不锈钢制作的、伪现代的、狰狞的雕塑,越土的地方这种雕塑就越奇特。而且一定要铺上草坪,其代价是把几百年的老槐树砍掉!那些曾经美丽的、拥有悠久文化的古迹就此不复存在,所有的历史和美感都在消失。”

除了这些有形的文化遗产外,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更令人痛心。田青说:“现在每一分钟,就可能有一首民歌、一个剧种、一种技艺永远消失。上世纪80年代末,地方剧种还有300多个,现在却不到50个了。仅以山西省的地方戏为例,上世纪80年代尚有52个剧种,现在却只剩下28个,有24个有着悠久历史、众多剧目、精彩艺术的古老剧种在这短短20年里消失了!而且,就消失在我们这一代!十几年前我去采风时还希望能发现一首新民歌,但现在我到任何地方都不再有这种奢望,我只是希望那个地方还有人会唱那时候的歌。”

不同时代“精华”“糟粕”定义不同

提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人们很自然会想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句话,那么,又该如何定义糟粕和精华呢?二者是否完全分得开?对此,田青说,仅仅用“精华糟粕二元论”来审视我们有着几千年历史和56个民族的无比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是远远不够的,在所谓的精华与糟粕之间,还存在着大量与其共存共生的文化,存在着大量在一个文化体系里被视为“糟粕”而在另一个文化体系里被认为是“精华”的文化。

而且,人类的认识总是在不断进步、更新的,人们的审美标准也在不断变化,不同时代对“精华”“糟粕”的定义是不同的。他说“就像我们过去的一些价值判断在今天被认为是错误的一样,今天的价值判断也不能保证不在明天被后人纠正。比如1958年,北京市政府要把故宫的城墙拆掉。为什么要拆故宫?是因为在那个时候的‘工农兵’眼里,故宫是‘封建主义的大本营’。在当时,几乎所有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都成了‘牛鬼蛇神’,被视为‘糟粕’。而在今天,很多则是人类文化的‘精华’。”

在许多人看来,一些欠发达地区或者少数民族的文化是“落后”的,应当被比它“先进”的文化所取代。田青却认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与存在既与相关的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关,也与产生这种文化的土壤与背景包括民族、地域的独特生活方式、文化传统、文化心理、审美原则、风俗习惯有关。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以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物质生活的发达程度来判断某种文化现象的“先进”与“落后”,更不能以我们自己的审美原则和审美习惯来判断在完全与我们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产生的文化现象。

他举例说:“以唐诗、宋词、元曲为例,这些在农业文明中产生的文化,至今仍然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骄傲,仅仅因为这些文化是农业社会的产物便认为它们属于‘落后’文化,无疑是对文化‘先进’与‘落后’的错误理解。”

失去了“毛”的“皮”不可能带给人们心灵上的温暖

在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巨变的今天,田青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真正危机是民众对自己文化的忽略、遗忘与背弃,是民众审美观和娱乐方式在电视等主流媒体的狂轰烂炸下的巨大改变。他认为,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社会背景,而“电视等主流媒体在目前中国社会扮演的角色是复杂的,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作为中国音乐史及宗教音乐文化方面的专家,田青对电视对歌手

的影响力之大深有感触。他说,上世纪50年代,我们不用电视都能认出每个人的音色,但现在电视一普及,所有唱民歌的都学宋祖英、彭丽媛,“听上去声音都是一样的”,有的甚至是看电视也不认识了,“因为连化妆都一样了”。他说,有人说我们的音乐学院正在“批量生产罐头歌手”,在地方戏种方面,除了像秦腔等较大的戏种还得以保存外,很多地方戏,尤其是南方一些小的地方戏几乎荡然无存。

田青说,现在,社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应看到,我们民族的传统和文化,也以同样惊人的速度在消失。他说:“有些是我们没有办法的,比如说许许多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农业文明的产物,现在整个民族都在争先恐后地从农业文明迈进到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的社会,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改变了,原来的文明不可能再存在了。”

正是在电视节目的影响下,山里的农民不再唱世代相传的民歌而改唱流行歌;少数民族的姑娘不再穿自己民族的服饰而改穿牛仔裤和T恤衫;西北著名的“剪花娘子”的剪纸在欧洲可以卖高价,但她自己家里墙上贴的是港台歌星的照片。东海的渔民已经不用人力撒网了,开的是机动大船,怎么唱撒网号子?江南的农民已经在用插秧机插秧,怎么唱插秧歌?内蒙古的牧民更喜欢骑着摩托车去放牧,怎么唱牧歌?

面对现状,田青反思道:“今天,也像我们当年曾为了眼前利益而忽略了人类生存的环境一样,许多人为了追求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改善而忽略了精神家园的守护,看不到我们民族在得到全世界公认的快速发展的成绩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可怕的、灾难性的危险——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一体化的进程中丢失自我、丢失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伟大文化传统,迷失在物质进步和‘与世界接轨’的浪潮中。”

田青说:“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社会和文化的变革是历史的必然。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让所有人都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消失将是我们民族的悲剧,更没有权利阻止老百姓追求自己心目中的幸福。但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假如我们简单地把‘皮’理解为物质,把‘毛’理解为文化的话,那么,一张光秃秃的‘皮’,一张失去了‘毛’的‘皮’,是不可能带给人们心灵上的温暖的。”

他说,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有精神的追求;人类之所以为人类,就在于他有历史和文明。“而传统文化——所有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不可能再生的。当社会巨变时,我们不能让祖先传给我们的这份精神财富也烟消云散。”

对传统文化要先抢救不要盲目发展

在谈到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话题时,田青说:“从整体看,人类文化当然是不断发展的,是由不断的死亡和重生组成的。宋词取代唐诗是发展,但不过是把齐言体的诗变成长短句的词,审美的情趣和文化内涵还是一脉相承的,元曲取代宋词也是发展,但支撑它的思想和精神同样没有实质的改变,还是儒释道的思想。”

他认为,在这些“发展”里,表现方式和手法在变,但是量变而不是质变。而当今社会的巨变,是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的,甚至人类原有的知识系统已经无法面对。同时,全球一体化的浪潮和强势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又是如此巨大并无所不在。对此,田青主张:“在传统文化领域里,先谈抢救、先谈保护,不要盲目谈发展。发展的道理和愿望是好的,但不能要求一个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去参加奥运会,去为国争光。传统文化已经不是年轻人了,它早已经走过了它的青春期和发展期,现在是一息尚存。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先抢救,让它不至于在我们这一代死亡。”

2006年,国务院决定从当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今年6月份,我们将迎来我国“文化遗产日”三周年。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民族的血脉、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根,它还是我们民族持续前进的动力和保证。正如田青所说,一个丢失了文化传统的民族,只能在所谓的“发展”中丢失自己。保护我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的未来。链接田青

一项对于北京、上海等8城市,郑州新郑、重庆合川等8城镇及其下辖的农村进行的居民生活调查显示:71.6%的中国公众对传统文化表示认同,58.2%的公众感到传统文化存在流失危机……

历史文化的保护 篇7

在我国, 建设部颁发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中明确规定,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应包括:历史文化名城的格局和风貌;与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自然地貌、水系、风景名胜、古树名木;反映历史风貌的建筑群、街区、村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民俗精华、传统工艺、传统文化等。把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城镇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空间形态及历史文化传统等统筹起来, 进行高层次的整体性保护, 才能全面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原真性。

一、历史文化名城空间环境的保护

(一) 整体保护外围空间环境

历史文化名城在选址、布局与建设中, 大都善于审察地理形势, 利用自然环境, 依山就势, 因地制宜, 建造了古朴秀丽、亲切自然、富有强烈的民族风情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城镇。历史文化名城与其周围的环境是同时存在的, 城镇所依存的环境也就成为了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失去了原有的环境, 就会影响对其历史信息的正确理解。因此,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首先就要保护好其整体的历史环境及风貌, 同时, 从对单体、分散的文物古迹保护转向对历史环境的整体保护, 也是符合保护文化遗产国际性宪章精神的。

喜洲古镇是大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自然形态顺山随水进行布局, 整体空间呈现出同心圆式的结构, 外围是苍山和洱海, 中部为霞移溪、万花溪、阳溪等生态绿带的绿色田园空间, 各自然村落与绿色田野如翡翠的托盘, 托着喜洲古镇这颗耀眼的明珠, 形成景观结构的整体性, 这就是喜洲古镇的自然形态与秩序, 而且自然山水围合也成为喜洲古镇的天然防护屏障。喜洲古镇的保护首先要从大区域出发, 保护苍山、洱海、霞移溪、万花溪、阳溪、农田、水网及周边的自然村落, 保护传统的“山-水-田-镇”的空间形态。

(二) 全面保护古城内部空间格局

历史文化名城的空间格局通常包括其城市平面、空间轮廓、轴线以及相关的道路骨架、河网水系、山川等自然环境, 是历史文化名城组成要素和风貌特色在宏观整体上的反映, 是历史文化名城整体空间环境保护的核心。

云南省的大部分历史文化名城, 其价值不在于某幢建筑, 而在于整体价值, 在于完美地将山与水、水与居住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独特的城市风貌格局, 任何对名城、名镇组成部分的破坏和随意改变, 都会使整体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而导致对历史城镇的破坏;同时, 还有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建筑物、构筑物已保存不多, 但其城市格局保存尚完好, 对于这一类历史文化名城来说, 保护空间格局更是继承和延续古城风貌的关键所在。

祥云县城历史文化街区是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见的汉城格局, 存留有许多丰富的历史文物古迹。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祥云县城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也遭到了严重破坏, 出现了许多运用现代装饰材料进行改良的传统建筑, 不计其数的大体量、色彩鲜艳的多层建筑在历史文化街区内不断涌现, 许多有价值的老式建筑在逐渐被更新......现在的祥云县城历史文化街区仅保留下了原有的格局, 许多历史的风貌已经不复存在。因此, 祥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重点在于保护保存较为完整的“四街、八巷、一颗印章”的历史文化街区格局, 即通过保持现有的道路格局和骨架, 不再增设新的道路;恢复街巷原有传统名称, 并且统一设置古色古香的路名标志;保持原有道路的空间线型及尺度, 保护和延续历经几百年历史的古街巷的历史风貌, 突出祥云县城历史文化街区十字型的主街道, 一颗印形式的历史格局。

(三) 科学确定城市发展方向

很多古城镇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衰败消亡了, 而历史文化名城之所以能保留下来,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一直作为一定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发展变化着。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镇, 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 特别是在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 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一些历史文化名城被新区所包围, 周围环境的改变使其丧失了原来的历史氛围, 因此, 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合理确定城市发展方向、用地布局, 注重新区与古城的协调发展, 保护古城外部空间环境和生态环境, 形成良好的城市形态, 使古城不被新区发展所包围。

丽江古城选址在玉龙雪山南麓肥沃的丽江坝区, 城周群山环抱、峰峦叠嶂。古城北靠象山、金虹山, 西靠狮子山, 不仅使城市植根于富足的农业资源的基础上, 有可靠的物质保证, 而且赋予城市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空间轮廓线。同时秋冬季节西北寒风被高山所阻, 使城镇免受严寒侵袭;春季东风徐来, 花木早苏;夏季南风通畅, 城区热气尽除, 达到了挡风避寒、纳凉驱热的理想效果。根据“丽江城市总体规划”, 丽江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用地布局充分尊重古城的布局特点。城市建设发展的新区位于古城西北面, 古城东南面为保留农田, 这样布局的好处在于利用狮子山的遮挡, 避免了新区建筑物对古城视觉环境的影响, 而东南面开阔的视野, 使古城与自然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 从而完整地保护了古城传统的空间形态与格局。

二、历史文化名城物质构成要素的保护

(一) 线型物质要素的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的线型物质要素包括街巷、水系、视廊通道等, 是历史文化名城建筑空间环境的精华所在, 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整体空间格局的重要内容。

丽江古城的街道以四方街为中心, 并以新华街、五一街、七一街、新义街、光义街为主街道向外放射。主街上交织着无数条小巷, 主街傍河, 小巷临渠, 街巷结合水系, 充分利用自然, 不求平直, 随弯就曲, 自由灵活。大研古城产生于没有机动车的时代, 因此街巷的尺度亲切宜人, 富有生活气息, 宽度一般为3—5米, 小则1—2米, 街巷和水系相互交织, 使得街道空间有收有放, 富于变化。街巷两旁建筑高度一般为一层或两层 (3—6米) , 个别地段又有三层点缀, 使得街巷的景观轮廊线十分丰富。街巷保护的重点就是要维护这种特有的空间线型及尺度, 路面仍以质朴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五花石铺砌;沿街建筑的保护应以维护和加固为主, 不得随意拆除或重建, 以保持原有的、丰富的景观轮廊线, 保持主要道路节点的空间尺度、外围环境。

水系是丽江古城的一大特色。古城居民利用丽江坝区溪泉涌流、水流发达的优越条件, 特别是象山、狮子山的象鼻水和狮乳泉, 择水而居。黑龙潭水经玉河由北而来, 在城北双石桥处一分为三, 即西河、中河、东河穿城而过, 三河又散成无数小溪, 穿巷走户, 入墙过屋, 流遍全城, 河流宽处约有5—6米, 架桥沟通两岸, 窄处不足1米, 跳跃可越, 城中居民大部分临水而居, 俯身汲水。三河穿城的自流水系是丽江古城城市格局的重要特征, 它使城中不少街巷都临水傍河, 呈现出“城依水存, 水随城在, 家家流水, 户户垂杨”的特有格局。保护水系是保护古城的重点, 规划严格规定不得改变现状河、沟、渠、井系统, 现有水系严禁覆盖、改道、堵截、缩小过水断面、占用或围入私人院内, 尽快建设排污管道, 严禁向河道排放污水和倾倒垃圾、废土, 在河道的一定地段 (如桥下等) 设置网状遮挡物, 挡住随水而上的浮游杂物, 定期疏清河道, 整治驳岸、护坡, 拆除遮挡和覆盖主河道的建筑, 河道两侧空地植柳树, 以改善沿河道绿化, 增强景观质量, 恢复挡水清洗路面的传统习惯及“三眼井”的用水方式。

(二) 点状物质要素的保护

点状物质要素包括传统民居院落、古桥、寨门、牌坊、古树名木等的保护及文物古迹等。

由于受多元文化的影响, 云南历史城镇中的传统民居大多融合了多民族建筑的一些优点, 古朴素雅, 造型优美, 组合灵活, 特别重视庭院绿化、美化和厦子 (檐廊) 的多功能利用, 注重入口和山墙的多功能处理。在平面形式、建筑艺术等方面都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格, 历史城镇的民居建筑是构成历史城镇肌理的主要元素, 是当地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的集中体现。对于传统民居院落的保护, 应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相关专家, 依据民居院落在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上的高低及民族、地方特色的浓郁程度, 对民居进行了实地考察, 确定重点保护民居, 由当地人民政府挂牌。对于以上民居院落, 在修复时, 应原址原样修复, 不得改变原来的结构、层次、布局、座落、高度、材料、装饰、铺地、朝向。当地人民政府应大力支持民办旅游经营服务, 对于私房, 当地人民政府应与房主签订民居保护责任书, 明确政府与房主双方的责、权、利和义务, 房屋需修复重建时, 政府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 并优先安排其用于旅游经营、服务, 给予政策优惠, 使房主通过保护好民居建筑获得收益。没有列入重点保护的民居, 在修复建设时也要做到“修旧如旧、原貌恢复”, 保持建筑物的历史风貌和真实性。对于在民居保护方面做得好的房主, 政府也应优先安排其用于旅游经营、服务, 给予政策优惠, 使房主增加收入, 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各具特色的古桥、寨门、牌坊是历史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要素的存在, 不仅有功能的需要, 也给历史城镇增添了古朴典雅的诗情画意, 是保护历史城镇传统风貌格局的又一个重点, 应严格保护, 严禁人为破坏, 同时要定期维护修缮, 防止因年久失修而损坏。

云南传统的民居院落都非常重视庭院绿化, 因此整个古镇树木茂盛, 绿化覆盖率较高。在喜洲村前的古树俗称大青树, 学名是高山榕树。白族人认为, 大青树是一个村庄兴旺的象征, 因此又把它称作“风水树”, 通常与戏台一起组成村民们的群体活动中心。每当秋天到来, 常栖满了雪白的鹭鸶。鹭鸶栖息榕树已被州人民政府定为自然保护点。可见, 古树名木是古镇活着的文物, 保护好有其深远意义。规划采取以下保护措施:拆除影响大青树正常生长的搭建物, 通过除虫、施肥、浇水、修剪, 采用传统和新的科研成果, 保护现有古树;在养护技术上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 使得大青树的长势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对古镇范围内的古树名木, 建立档案和标志, 划定保护范围, 加强养护管理。

历史城镇的文物古迹众多, 但很多已成为单位用房或住宅, 内部设施和周边环境都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因此, 对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地区, 要依据《文物保护法》和相关法规进行严格的保护, 首先应拆除违章建设, 整理和恢复原有院落, 维修历史建筑, 保护的重点应是文物古迹自身及周围环境, 同时考虑文物的安全需要, 对不合理占用文物建筑的单位应将其坚决迁出, 文物建筑修缮整理后应对外开放。

位于沙溪寺登街的兴教寺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包括建于不同时期的大殿、二殿、观音楼和寺院大门。建筑始建于1410年, 1960年对部分建筑重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寺区的围墙及第一个庭院南侧侧殿的有些部分已被破坏或改变, 而且二殿的外围已被侵占, 使其丧失了原有的轴线关系。另外,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 两个殿中的雕像和陈设品都被破坏。近年来, 在修复中使用了许多不相称的建筑材料, 且大殿中许多有价值的壁画也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兴教寺的保护首先是恢复原有院落, 维修历史建筑, 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项:1.恢复传统的中轴线特色和寺庙建筑与院落的序列, 不触及和损坏周围那些有历史价值的村落结构, 对存在的建筑实体做尽可能少的更改;2.恢复1960年前庭院的原始比例和大小;3.恢复大殿外侧被侵占的回廊;4.修复寺院入口和两个正殿里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坏的塑像以及寺院的其他特征;5.更换混凝土、水泥和瓷砖等现代建筑材料, 改用传统材料;6.恢复大殿的壁画。

三、历史文化名城地方民俗文化的保护

世袭云南的少数民族一般都有自己的语言, 拥有精湛的建筑艺术和特色鲜明的音乐传统, 能够证实这一民族曾经有过难忘的悠久历史。但由于一方面受自然条件的局限, 生存于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发展机遇有限, 贫穷落后制约了本土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 势必也会给少数民族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如果抽去了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 自然的山川便会失去诸多与人相关的内涵。为此, 保护存在于人们观念中无形的山, 与保护存在于自然中有形的山是同样重要的。换言之, 保护自然, 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保护文化, 则是保护人们对外在环境的认识以及人与环境打交道的方式。

民俗文化是指少数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积累、传承的习俗、宗教活动、艺术活动及其他社会观念的精神和物质的产物。包括: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良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以及所创造的各种文化艺术形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中, 历史久远沿用至今的著名场所、建筑、设施和自然环境;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中, 具有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的民间文学、曲艺 (器乐) 、舞蹈、绘画、壁刻、崖画、工艺品、古建筑、古遗址、宗教场所、民居建筑、服饰、器皿、船筏等生产、生活用具;具有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的民族民间原始文献, 如图谱、乐谱、舞蹈、小说、歌谣、氏族谱等;在一定历史阶段对民族团结、国家稳定起到了重大作用且被人民群众推崇公认的杰出历史人物及其纪念建筑、故居;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宗教活动、群众按惯例举行的活动内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在文化艺术创作中掌握传统技艺及技艺精湛的人;掌握和保存大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原始文献和其他实证材料的人或世家等;不危害他人利益, 不影响民族团结, 确保社会安定的、民族传统的、具有宗教内容的文化艺术传承活动。

地方民俗文化的保护是古镇真正走向永续发展的内涵和动力, 是维系社会居民精神归属的根基, 是古镇文化活生生的表现, 必须在整体保护的基础上使其延续生长。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及时、准确地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一方面, 深入了解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与不同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避免抄袭发达地区的经验, 而尽可能有效地利用少数民族在既定生态环境中积累的文化条件和他们的民间知识, 使之在原有传统的基础上融合外来科技与文化, 创造天 (文化观念) 、地 (自然环境) 、人 (社会体系) 相和谐的理想世界。另一方面, 要改变旧观念, 变消极保护为积极保护, 以文化促经济, 以保护促发展, 从而与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发展目标相协调。

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性保护的方法是随着人类对历史文化遗产认识的提高而逐步形成的。经过不断地实践, 证明了整体性保护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指导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 成为了被各国普遍接受的保护观念。云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对名城外部空间环境、内部物质构成要素和地方民俗文化的保护方法和实践, 从整体上保护了名城的风貌特征和文化特征, 充分体现了云南悠久的历史、秀美的风光和多彩的文化, 取得了较好的保护效果。

摘要:结合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实践, 提出名城的保护应把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城镇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空间形态及历史文化传统等统筹起来, 采取高层次的整体性保护, 才能全面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原真性。

参考文献

[1].王瑞姝.国外历史环境的保护与规划

历史文化的保护 篇8

一、概念解析

(一) 价值体系

城市文化遗产价值体系核心是文化价值。以经济学的角度审视, 城市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以文化价值为基础, 可衍生出包括文化产业价值、建筑资产价值、用地建设价值等多种经济价值。历史街区各项价值均以文化价值为源头, 文化被看做是产业发展、环境改善、土地开发的关键要素。

城市遗产保护性开发是基于城市文化遗产价值体系之上, 以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为最高目标, 以历史文化资源合理利用为手段的一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思路。当前, 已有较为成功的案例。

(二) 案例研究

1. 爱尔兰都柏林的坦普尔街区

爱尔兰都柏林的坦普尔街区, 以文化复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经济、环境复兴。这一案例强调地方特色文化活动氛围而非发展一般的旅游设施, 发展文化相关功能, 引入更具活力的经济活动。

——组织架构

爱尔兰都柏林的坦普尔街区开发委员会 (TBDC) 拥有管理复兴基金, 收购、整修历史建筑, 落实发展计划, 实施经济鼓励的权利;“街区资产管理公司 (TBPL) ”, 拥有街区相关土地的开发权利, 负责文化开发和土地开发。

——发展计划

街区资产有限公司制定了《文化开发计划》, 以文化作为环境改善和形象提升的重要因素, 进行历史资产整合, 发展文化相关功能与经济活动。

2. 英国的“闪光城市”项目

英国“闪光城市”是城市更新和历史建筑再利用项目。以成功的历史建筑改造作为一个地区振兴的触发点, 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审美趣味、投资方式, 带动土地增值。

作为街区更新的重要内容,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利用需要精明的投入产出计算过程, 在“‘精明商人’与‘历史建筑的保护主人’之间寻找的平衡点”。在尊重历史建筑价值的前提下, 通过创造性的设计将其改造为居住用途, 最后进行房屋销售。

3. 丽江古城

——管理体系

丽江古城建立了“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和“丽江古城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前者执行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实施保护规划等工作。后者行使古城内国有资产的管理经营、用企业化运作的模式实施古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从以上案例的研究中可以看出,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的几项关键要点, 历史资源要素利用, 保护发展机构, 保护开发模式, 复兴发展计划。下面笔者以旅顺历史文化街区为例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展开探讨。

二、项目基础——旅顺历史文化街区简介及保护利用现状

(一) 项目简介

旅顺口历史悠久。明太祖朱元璋恢复辽东, 将“狮子口”定称为“旅顺口”。1897年沙皇俄国强租旅大并于1899在旧市街以西的太阳沟建设了新市街。如今街区整体空间格局清晰, 风貌完整, 遗留了大量近代历史建筑。大连市将新市街3.5平方公里的区域划定为旅顺历史文化街区, 并编制了保护规划和建设规划。

(二) 现状发展情况

1. 文化资源现状与潜力

现状——街区地域文化氛围不足;街区文化开放性不足;历史文化断层现象严重。

潜力——作为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地, 新市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具有成为多元文化载体的基础, 以文化聚集为动力, 将会吸引前卫文化、创意文化, 最终形成国际化文化品牌。

2. 产业资源现状与潜力

现状——旅游业品质低下, 不能充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街区服务业没有形成特色, 缺乏吸引力。

潜力——街区的旅游主题可突破以历史教育为主体功能的传统旅游模式, 发展多元文化主题的、高品味的休闲时尚购物、滨海度假以及国际商务为主体功能的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

3. 建筑与土地资源现状与潜力

现状——历史建筑利用不当, 尚存历史建筑316栋, 缺乏维护, 基础设施不全。区域内开发处于小地块零星发展阶段, 欠缺对整体历史风貌的考虑。

潜力——由于历史文化吸引力, 作为商业功能使用的建筑必然会拥有较多的客流量。街区内的可建设地块拥有文化、环境区位优势, 用地开发价值高于普通地块。

三、项目基础——旅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开发利用探讨

(一) 开发利用目标

历史资源要素的开发利用目标可归纳为, 文化发展、功能整合与环境整治三方面操作层次。

1. 文化复兴目标

打造国际化文化品牌, 推动旅顺文化遗产名城的建设。具体分解包括:发掘历史文化、发展军港文化、引入前卫文化、培养社区文化。旅顺作为一座历史名城, 文化源远流长, 资源极其丰富, 挖掘潜力巨大。

2. 功能整合目标

打造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大连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城市总体规划对旅顺老城提出了保护宜人的生态环境, 将其建设成为国际化旅游目的地、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最佳人居居住地的要求。

3. 环境整治目标

街区环境更新, 提升街区品质;历史建筑更新, 实现建筑功能置换;基础设施更新, 与现代生活接轨, 实现街区环境整治, 塑造折中主义街区风貌典范, 完善人性化生活空间。

(二) 保护开发机构

参考相关案例, 结合旅顺历史文化街区自身特点, 建议建立两级保护发展机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委员会与历史文化街区复兴发展公司, 其组成和职能如下:

1.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委员会

组成——专职行政管理机构, 政府决策的执行单位, 包括: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综合管理机构、保护规划建设机构、监察执法机构。

职能——街区复兴管理, 执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 组织街区各项保护规划的制定并监督实施, 监督街区更新建设活动, 征稽、管理街区公共基金, 行使综合行政处罚权, 组织宣传、教育、培训、学术研究及交流。

2. 历史文化街区复兴发展公司

组成——该机构用企业化运作的模式实施街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实施街区开发与经济振兴计划, 机构类似城市开发公司。

职能——街区复兴实施, 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委员会的监督下拥有整合历史街区各项资产, 收购历史建筑并销售, 制定和实施文化、旅游、地产开发计划的权利。同时负责组织街整治和公共设施建设。

(三) 保护开发模式

开发利用目标是保护性开发的政策支撑, 保护开发机构是保护性开发的行为主体, 行为主体如何将政策支撑作用于行为客体即历史街, 需要通过必要的实施手段, 这种实施手段我们称为保护开发模式。

多数历史街区保护开发模式是通过对历史街区内历史建筑及土地的经营来实现的, 而成功的保护开发模式是基于历史街区不同地段的适应性分别采取差异化的开发模式。

根据旅顺历史文化街区的特点, 通过从公共到私人领域三级领域的划分, 对地块内采取三类不同的保护开发模式, 具体分类及特点如下。

1. 城市公共财政主导开发模式

针对街区公共领域 (开放性建筑、开放空间、公园绿地等, 主要集中在核心结构区、保护建筑周边) 的开发模式, 采取城市公共财政主导开发的模式进行控制。

2. 新社区自主开发模式

街区半公共领域 (医院、学校、艺术家工作室等, 主要是准保护类建筑及其周边) 的开发模式, 采取新社区居民及单位自主渐进式开发的形式进行控制。

3. 社会资本主导开发模式

对于街区内的私人领域 (现状住区、未来开发住区等) , 采取社会资本主导, 规模化的开发模式进行控制。

三级领域规定了开发行为所局限的范围。其中, 公共领域的严格限制既保证了新市街的历史文化元素的开放性和共享性, 同时也保证了新市街优美的滨海资源的公众性和开敞性。

(四) 复兴发展计划

旅顺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 因此必须确定开发时序, 建立有序的复兴发展计划。结合开发利用目标及保护开发模式, 提出开发时序。作开发时序分为三个阶段:近期资产整合、中期资产运、远期资产维护。

四、结语

历史文化的保护 篇9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可以定义为:为降低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衰败的速度而对变化进行的动态管理。在城市建设中,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决定城市的定位, 促进城市发展, 延续城市记忆, 对城市文化建设和品质产生深远的影响。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良性发展的组成部分, 也是重要保障力量。在现代社会中, 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 它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判断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 人们已不再单纯看发展速度和国民生产总值, 还要看城市环境和文化品位, 以此来判断城市的综合实力, 是否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化的飞速进程中, 明确城市文化定位是城市发展的首要任务, 这是由城市文化遗产的特质所决定的。我国很多城市的文化遗产资源极为丰富, 蕴涵着城市文化的深厚底蕴。在规划中, 应该站在文化发展的高度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从而决定城市发展的思路。

本文旨在通过新野县城市总体规划中文化环境营造的规划, 总结出基于塑造城市文化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特点, 进而对此类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提出系统的工作方法和经验, 为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文化环境塑造提供更好的依据。

二、河南省新野县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文化遗产保护

(一) 新野概况

新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中心, 湍河、白河、唐河汇流的三角地带, 南北最长53公里, 东西最宽35公里, 南与湖北接壤, 北连南阳县境, 东邻唐河县, 西接邓州。县人民政府驻地城镇, 距河南省会郑州市公路里程316公里, 距南阳行署驻地南阳市公路里程67公里。

《新野县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于2010年完成编制。

(二) 新野县历史文化资源评析

1. 历史文化遗存概况

新野县商、周时属邓国, 春秋时属楚国, 秦时属南阳郡穰县 (今邓州) , 西汉初置县, 始名新野, 是刘秀光武中兴的策源地和刘备蜀汉政权的发祥地。三国文化和汉文化的历史典故众多, 其历史古迹分布于城乡各地。此外, 新野还是岑彭、邓禹、庾信等历史上知名人物的故乡, 有关他们的故居, 碑文也存于新野境内。

经过调查, 新野县域的历史文物遗存共有28件, 种类包括艺术品, 石刻碑文, 古遗址, 古建筑、独树和饮食文化等。

2. 历史文化遗存分析

(1) 历史文化遗存时间结构分析

新野县域的历史古迹以东汉和三国时期的历史遗存为主, 拥有一定数量和规模, 其它朝代也有分布, 但数量较少, 比较零散。由此可见, 东汉和三国文化, 应是新野县域历史文化的重要特征。而在县城内, 三国时期的文物古迹所占比重更是达到了54%, 东汉时期的文物古迹也有31%。所以县城内的文化风貌塑造, 应围绕着三国文化和东汉文化来建设 (见图1、图2) 。

(2) 历史文化遗存空间分布分析

新野县内的文物古迹遗存中, 有13件位于县城之内, 15件位于乡镇之中, 只有城关镇内的历史文物古迹遗存相对集中, 其余历史文物呈散点状零星分布于各乡镇。而在县城中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新野古城范围内, 加上新野县当地历史久远的纺织厂和汉华酒厂等, 可以说新野城的历史文化遗存大都分布在护城河与军民渠两岸 (见表1) 。

(3) 历史文物古迹评价

将新野市文化旅游资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进行评价打分, 按文物古迹的得分状况分为五个等级:五级旅游资源:≥90分;四级旅游资源:≥75—89分;三级旅游资源:≥60—74分;二级旅游资源:≥45—59分;一级旅游资源≥30—44分。30分以下的为等外级。其中, 五级、四级、三级资源被称为优良资源;二级、一级为普通资源 (见表2) 。

新野的优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共有18处, 而县城内共有优良资源8处, 几乎占到优良历史文化资源总数的一半, 并拥有新野县唯一一处五级文物资源——关羽手植汉桑。可见县城内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良好, 有相当大的潜力可挖。

3. 保存现状评价

在多年的城市建设中, 由于缺乏合理的保护措施, 新野县的历史文化古迹遭到了严重破坏, 有史记无实迹, 有文化无载体的情况十分普遍。在新野诸多的古代战场、遗址地带建设过程中, 并未体现出其应有的文化风貌。保存下来的历史文物古迹多为后世复建, 文物古迹所处环境不佳, 多位于单位或学校院内, 没有专属的保护区域, 也并未得到深层次的文化挖掘和旅游开发, 整体面貌有待改善。

4. 小结

(1) 三国文化、汉文化遗存丰富, 人文景观资源众多

新野是东汉光武中兴的策源地和蜀汉政权的发祥地。东汉时期的朝廷重臣中不乏新野人, 如邓禹、岑彭、阴丽华等, 并留下了“龙凤亭”、“邓禹故里碑”、“岑公祠”等名人遗迹;三国时期的故事古迹更是名扬神州, 在这里不仅发生过“刘备屯兵”、“阿斗降生”、“三请诸葛”、“火烧新野”、“携民渡江”等千古流传的历史故事, 更留有刘备、孔明“议事台”、关羽“汉桑城”、刘备“挂剑槐”、古战场“鹊尾坡”等名胜古迹。新野汉文化遗存丰富, 为远近闻名的东汉帝乡、三国名城。

(2) 历史文化景观呈“多散点, 少集中”式分布特征

纵观这些资源单体的空间分布, 不难发现它们大多呈零星分布的态势, 只有在护城河环绕的新野古城范围之内, 汉桑城、议事台、太子阁、挂剑树等遗迹相对集中, 可以说呈“多散点、少集中”式分布;从时间角度上来看, 从新石器时代到民国时期均有分布, 但众多资源点在时间结构中孤立存在, 难以形成完整的文化体系。而集中分布的三国和汉代历史文化景观则具备一定的优势, 从文化源角度来看拥有比较高的价值。

(3) 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有待改善

新野的三国故事丰富, 然而与历史故事相对应的各类古迹保存现状堪忧。汉光武台、栏马桥等不少文史遗存在城市开发中已被彻底铲除, 无任何遗迹可寻。而那些幸存的古迹大多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外观面貌较为破败, 部分古迹位于各类单位内, 未能发挥出应有的观赏价值。文化要素未能与城市建设很好地融合, 导致城市的文化风貌日益丧失。因此对现存古迹进行综合保护与整治的工作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 新野县文化宏观导向及文化定位

1. 文化导向

(1) 三国文化

“闻听三国事, 每欲到新野”。公元201年至208年, 刘备、关羽、张飞在新野屯兵7年有余, “三顾茅庐”请出了智圣诸葛亮, 并最终实现了战略转移, 与曹操分庭抗礼, 实现了三国鼎立。刘备在新野屯兵期间, 留下了不少汉风遗迹, 其中的汉议事台、千年汉桑树、太子阁、拦马桥、汉文化巷等尤为著名。

(2) 东汉文化

东汉政权酝酿奠基期间, 刘秀活动于新野, 东汉开国之勋二十八宿, 新野人占其四位;东汉12位皇帝的皇后中, 新野人有四位;东汉政权195年, 新野籍大臣有几十位之多;东汉四大家族, 首推新野之邓氏家族;东汉末年, 刘备屯兵新野, 议事谋略于新野……新野现存有新都故城、岑公祠、邓氏祠堂、汉龙凤亭等与东汉文化密切相关的遗址遗迹。

(3) 纺织文化

新野地处南阳盆地底部, 地势平坦, 土地肥沃, 气候温和, 再加上西汉“召父渠”和“樊氏坡”的修建, 两汉以来的农业相当发达, 逐渐形成了种桑养蚕, 男耕女织的农桑文化。据史书记载, 公元前一世纪棉花引进中原, 新野棉花生产和手工纺织为农桑文化赋予了新的内容。

2. 文化定位

综合以上分析, 新野城市文化定位可概括为“三国古城、汉画之乡、纺织新城”, 其中三国古城是新野历史文化最大的亮点, 汉画之乡是新野历史文化的浓缩和精髓, 纺织新城是新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延伸。

(四) 新野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1. 遗产廊道保护

新野县的军民渠南北穿越新野老城区, 沿线文化遗存丰富, 包括工业遗存、历史古迹遗存、文化景观遗存等, 因此具有绝佳的开发潜力和资源条件。规划建设军民渠遗产廊道, 充分利用各类资源设置各个文化节点区, 使诸多文化资源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并藉此来发挥文化资源的潜能, 带动新野县旧城改造的开发。

2. 整合历史文化资源, 打造城市品牌

三国文化是新野县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火烧新野”的典故几乎家喻户晓。在城市未来的战略发展目标中, 应整合历史文化资源, 提出打造有品位文化城市的目标, 这既是处于城市未来发展的长远考虑, 同时也是适应城市现实发展的内在要求。

3. 历史文化资源集中展示

新野的历史文化遗存分布呈“多散点, 少集中”的特征, 只有老城区一带古迹遗存相对较多, 其余众多文物古迹散落乡间。这种状况, 对于处处保护、多点开发的历史遗产保护方式十分不利。规划采取文化资源集中展示的办法, 充分利用老城区内文物古迹遗存相对集中的特点, 重点开发、保护、利用新野古城 (护城河内) 的历史遗存, 将资源合理整合, 使之成为县城内的核心风貌区。

三、城市文化环境营造及展示规划

(一) 总体文化环境结构规划

城区文化风貌结构可以归纳为“一区一廊两带”, 具体指老城风貌区 (护城河内区域) 、军民渠遗产廊道、白河综合休闲带及三里河汉风景观带。

(二) 重点文化环境区规划

1. 军民渠遗产廊道

(1) 军民渠概述

从空间上看, 新野县内的军民渠是城北三里河的分支, 纵贯新野县城南北, 护城河环绕老城区, 是新野古城的主要特征。从空间上来讲, 军民渠与护城河串联了新野县城大部分的历史文化资源, 是新野城区的特色水系, 同时也是新野县城排水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现由于年久失修, 设施不配套, 缺乏必要的管理, 军民渠和护城河已成为排污沟、垃圾沟, 完全丧失了行洪排涝的功能, 对新野的城市风貌形象和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基于军民渠和护城河对新野县的重要文化意义和展示意义, 相对应的改造工程势在必行, 以提升新野县城整体的城市风貌 (见图3) 。

(2) 要素分析

从文化底蕴上看, 军民渠两侧历史文化遗存丰富, 种类较多, 包括景观遗存、工业遗存、历史古迹遗存等 (见图4) 。

景观遗存是三里河景观带, 位于军民渠以北。三里河景观带长6500米, 位于三里河景区中部。

工业遗存包括汉华酒厂、新纺公司。新野的酒文化源远流长, 而汉华酒厂就是新野酒文化的表现实体。汉华酒厂位于三里河畔, 军民渠北端。新纺公司位于军民渠北部, 是新野纺织的龙头企业和新野工业文明的见证。

历史古迹遗存包括白水书院、邓君墓、龙凤亭、新野古城等。白水书院位于新野县城书院路中段, 创办于明嘉靖年间, 是当地规模较大, 知声远播的公立学堂之一, 目前该校为新野北关小学所在地。邓君墓位于军民渠北部的团结湖公园附近, 相传东汉开国宰相邓禹葬于此地。邓君墓现处于一私利学校院内的高台之上, 破损较为严重。龙凤亭位于军民渠南部的农村信用社院内, 建于东汉, 重修于1992年5月, 是为了纪念东汉光武帝刘秀与皇后阴丽华在新野恋爱、成亲、居住而修建的, 现为国家三级文化旅游资源。新野古城位于新野护城河内, 内有汉桑城、议事台、后主阁遗址、挂剑树、木梳背街等历史文化资源。可以说是新野县城内文物古迹最集中的地方。

(3) 策划意向

基于这些优势条件, 应充分利用新野历史文化遗存主要集中在护城河与军民渠两岸的空间特征, 构造新野“军民渠遗产廊道”, 使之成为新野老城未来文化环境品质和文化生活的核心载体。该廊道拟由五个主要节点构成, 由北至南分别是三里河汉风苑、酒文化展示区、纺织工业旧址、古城风貌区 (护城河内范围) 、木梳背明清仿古商业街 (见图5) 。

2. 古城核心风貌区

(1) 现状解读

古城核心风貌区是新野县古城内西南角一块“L”形区域。新野古城的轮廓结构保存相对有些基础, 拥有轮廓清晰的护城河。同时, 该区域内集中了新野县城历史文物古迹资源最好的几处:包括汉桑城、议事台、刘备挂剑树、木梳背街、汉画街、老城门等, 并有后主阁、八角井等实迹不存而故事颇丰的潜在资源 (见图6) 。

(2) 策划意向

通过对古城格局和文化遗产的分布分析, 规划在古城核心风貌区内形成“一片两街三节点”的结构。“一片”是指汉桑城三国历史文化主题公园, “两街”使指汉风休闲街 (县政府对面地块) 和木梳背明清仿古街, “三节点”指分布在“一片两街”中的三个重要的空间节点标志物——汉桑城、议事台、“老”城门, 既是历史古迹的场所, 更是串联“一片两街“的空间节点 (见图7) 。

四、总结与思考

(一) 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要充分结合当地条件

城市情况千差万别, 其历史文化资源遗存的状况也不尽相同。历史文化环境的营造, 要充分结合特定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定位、历史资源情况等相关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制定相应的城市文化环境营造策略。就新野而言, 历史文化资源以三国东汉时期为主, 故文化宏观导向应倾向于三国文化。整体资源分布较为分散, 历史文化环境的营造则不宜采用分散的“遍地开花”的形式, 应采用“重点保护、突出特色”的方针战略。

(二) 发展地方旅游业是长期的过程, 不能急功近利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地方纷纷编制各类规划。而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背后, 已经掀起了一股“旅游热”的浪潮, 几乎所有城市的总体规划中, 均加入了关于旅游规划的探讨和分析。实际上, 对于诸多具有丰富历史文化遗存或自然风光的城市, 旅游业往往可以为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知名度, 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形成独特的城市名片。而对于资源特点并不突出的城市, 大力发展旅游业并非上上之选, 提高地方的文化环境品质才是当务之急。

新野县的历史文化遗存并不丰富, “有史记, 无实迹”的情况十分普遍, 整体文化环境较差;自然资源方面, 新野也并不突出;在区位交通条件上, 新野也并无优势。基于以上原因, 新野的旅游业在短期内不可能实现飞跃式的增长。所以若要充分发挥新野历史文化遗存的经济社会效益, 就必须提升整体文化环境的品质, 待时机成熟时再大力发展旅游业。

(三) 对地区历史充分的研究是判读城市文化的关键

城市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若想在城市规划中准确地进行城市文化的定位, 就必须对城市的历史有足够充分的研究。在新野县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当中, 笔者走访了很多相关部门, 并搜集了众多有关新野历史的相关文献。对新野的历史文化遗存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和调查, 最终敲定了“三国古城, 汉画之乡, 纺织名城”的城市文化定位。

参考文献

[1]方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调查、研究、探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2]董光器.古都北京五十年演变[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3]宋晓龙, 黄艳."微循环式"保护与更新——北京南北长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理论和方法[J].城市规划, 2000, 24 (11) .

[4]闫宝林, 李素芝.美国遗产区域保护概述[J].山西建筑, 2010 (09) .

[5]贺俏毅, 江凯达, 郭大军.杭州京杭大运河遗产廊道保护规划探索[J].中国名城, 2010 (08) .

[6]谭瑛.城市绿色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建筑与文化[J].建筑与文化, 2010 (09) .

[7]孟超, 何跃.重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2010 (02) .

历史文化的保护 篇10

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建设正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展开,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建筑、新结构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对城市内历史地段的旧貌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文化遗产和城市文化特色保护处于最紧迫、最关键的历史阶段。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的大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于城市中历史街区、历史地段、历史建(构)筑物及其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逐渐提高。历史街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载体,反映着当时的生活习俗、人们的价值取向、审美标准、生产能力,见证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同时历史街区本身也是城市发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的方法合理保护历史街区及历史地段,处理好其与周边功能区的关系,对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保护与发展、保护与更新是一对永恒的矛盾。正确认识、理解保护与发展二者之间的矛盾对于正确理解我们所生活的城市、找寻城市记忆,乃至掌握城市文化发展脉络与传承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留住城市文化的根与魂”,保护规划正是本着这样的出发点,试图在城市发展与历史保护二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期实现城市文化的传承,进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整合性城市设计

常规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多是通过点、线、面的形式,以点带面、以线带面,以达到局部带动整体的保护。“点”指历史街区内的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特色环境要素等散布在街区内的具有保护价值的物质空间要素。“线”指历史街巷和特色风貌街道等具有整体保留价值的线性实体空间。这些“点”和“线”共同构成历史街区的空间保护基质。常规意义上的保护规划多是通过对这些要素周边提出不同层次的保护和控制要求,进而实现整个街区的整体保护和控制。

然而,这种保护模式着眼点和切入点多是针对某个“点”的局部的保护,缺乏整体性,仅局限于规模较小的历史街区。对于规模较大的历史文化街区,笔者认为需要从更上一层面宏观的规划设计引导来指引保护规划的具体制定和实施,以保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整体性、前瞻性和科学性。这种从整体着眼的贯穿历史文化的保护理念,将传统的因素如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城市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空间秩序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赋之以合理的角色和动态的诠释之后,契入所设计的城市之中的方法称为整合性城市设计。

2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要素整合

由于城市要素的复杂性及整体的系统性,使其各个要素之间形成不同层次的整合关系,主要包括:实体要素整合、空间要素整合和区域整合。历史文化街区作为重要的城市片段,根据其保护内容划分,将其内部整合要素分为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其中物质性的整合又包括实体要素整合和空间要素整合。

2.1 物质性要素整合

2.1.1 实体要素整合

城市是由诸多物质要素组成,建筑是构成城市实体的主要要素,由他们构成的城市旧街区、古迹点仍和现代城市生活发生密切联系,形成城市文化景观特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整合的哲学含义,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实体要素整合是指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特色环境要素等具有保护价值的物质实体与街区内其他物质实体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最优化,从而使整个街区形成风格独特、特色鲜明且能体现城市时代发展特点的文化街区。其中整合的两大关键词:一是整体性,每个街区都有至少一个要素能提纲挈领、统领全局,一统全局特色;二是秩序性,街区实体要素能体现不同时期城市发展脉络。

1)整体性与关系协调性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在涉及建筑更新或新建建筑时,应时刻强调新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对话和协调,并重视对城市文脉的继承、城市特色的保护。保留协调的,去除不协调的,从而实现街区整体建筑风格统一且相互协调。除此之外,特色环境要素如桥梁、围墙、雕塑、小品等的设计应同样本着这一原则,历史保护本身就是一个认识城市、指导城市建设的整合性设计过程。

2)秩序性与客观看待历史街区

真正的尊重历史是正确、客观地看待历史街区不同发展时期的时代特征,这些时代特征无好与坏之分。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其保护内容之一必然是保护历史街区在发展过程中潜在的发展轨迹及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实体要素。这也是真正尊重历史的做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不是要重现已逝去的旧时风貌,而是要保留现存的美好环境,并指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2.1.2 空间要素整合

历史文化街区内空间要素主要是指街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街区的几何形状、道路及街巷格局、交通组织、街区历代的形态演变等。这些空间要素的布置形式受不同社会文化模式、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形成文化景观上的差异。这里空间要素整合主要是指街区内特色历史街巷、空间格局与周边空间形态之间的道路交通、建筑布局及空间发展方面的相互融合。

2.2 非物质性要素整合

非物质要素整合的主要目的是历史街区生态结构的稳定,这种生态结构是历史街区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积淀,人文地理学中将其称为“氛围”。这种“氛围”是形成城市历史记忆的一个有力物证,也是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城市文化不仅需要积淀还需要创新,只有文化内涵丰富,发展潜力强大的城市才是魅力无穷、活力无限的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不仅仅是对既有保护实体实施保护和形体空间设计的过程,也是对一个城市精神的塑造过程,更是一个对原有文化的继承与新兴文化的创造过程。这种新兴文化并没有脱离它的母体,而是在母体之上发芽生长、发展繁荣。

3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加减法

加减法从数学领域被延伸至建筑、城市建设等领域,作为复杂问题简单化最有效的方法被广泛应用。这里所说的加减法包括功能加减法和形态加减法。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工作中,在整合性城市设计思维的指导下,对各整合要素应根据整体发展的需要进行加法或减法。当然,维护原有社区结构的稳定也是历史文化街区加减法中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

3.1 功能加减法

任何一个历史文化街区都由不同的功能区块组成。从《雅典宪章》提出的功能城市开始,城市就离不开居住、工作、交通、休憩这四大功能。历史街区自然也不例外。目前多数历史街区内都面临着功能置换或功能更新的问题,更确切地说是老的硬件设施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的需要。配套服务设施老化给生活带来的不便是造成目前历史街区“空城化”的现象。一方面我们要保护街区内这些曾经被人们使用且热闹非凡的建筑或街道;另一方面人们却不愿意长期居住生活在这些设施老化的历史街区内。如何把历史街区的物质空间保护与人们的生活形态相结合,真正实现历史街区完整的有机更新是摆在每个设计者面前的一大问题。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功能加减法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历史街区的功能加减法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区域层面对历史街区整体上的功能加减;二是对历史街区内部功能机制的加减法。前者是从区域层面上讲,在延续街区原有历史功能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功能定位,动态地将其真正融入所处区域发展的大环境中;后者是指针对街区内部的问题,如交通、配套设施、开敞空间等进行梳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不适应街区整体发展定位的功能置换出去,同时增加提升街区品质和氛围的功能要素。

3.2 形态加减法

同样的功能不同的空间形态,给人以不同的空间感受。2003年10月上海市第五次规划工作会议以后,中心城区“双增双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双增双减”即增加公共绿地和公共空间,减少建筑总量和高层建筑,目的是使上海地表沉降处于有效控制状态,某种意义上讲是有效地控制和引导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做好历史街区形态的加减法同样重要。这里所说的形态主要是建筑及空间形态,包括建筑的风格、色彩、高度、体量、空间天际轮廓线、空间肌理等。形态加减法最重要的原则是与历史要素协调与否。

4 加减整合的海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海河历史文化街区不同于其他以物质实体空间作为历史文化保护主体的一般意义上的历史街区。海河历史文化街区周边历史建筑及历史要素丰富,作为串联天津其他13个历史文化街区的纽带,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见图1,2)。除了街区内常规意义上的物质空间特色保护之外,海河历史文化街区更应该以战略发展的眼光、保护规划的形式保护天津母亲河的人文精神、历史功能意向以及其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散发的城市活力和魅力。

当下,在天津城市空间回归海河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海河的区位价值优势凸显,其两岸的开发压力随之空前增加,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无处不在。因此,在研究国外城市河流两岸开发建设与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以历史文化街区的形式、整合性设计的手法进行保护,是对海河两岸地区进行保护和控制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4.1 实体要素及空间要素的整合

这里的实体要素整合不仅包括街区内部各实体空间要素的整合,还包括与周边其他历史街区之间的实体要素整合。表现为海河两岸主要景观视线的控制引导、建筑风格的控制引导、立面空间的控制引导以及服务设施的控制引导四个方面。

4.1.1 海河两岸主要景观视线控制引导

街区是以海河这一自然要素为核心构成。海河既是街区内重要的景观带,同时也是重要的观景区。作为空间整合的一个重要内容,保证海河两岸历史建(构)筑物、历史节点、重要标志性建筑及其他景观节点在主要景观展示空间上的可视性(包括主要步行空间、滨河空间、历史街巷及开放空间等),应该作为街区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可视性表现在城市设计上即为主要景观视线控制。这些重要视线必须保持通畅,新建建筑不得损坏视线品质。通过这些景观视线的控制与引导,将各种保护要素如历史建(构)筑物、桥梁、广场、公园、街道等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更加多维地保护这些要素(见图3)。

4.1.2 海河两岸建筑风格控制引导

多国租界的历史丰富了海河两岸的建筑风貌,使其呈现出整体风格多元化的特征(见图4,5)。沿河建筑风格丰富多样,并且各个区段按照租界的不同,具有明显的租界风格特色。正如《北京宪章》中指出的“20世纪是‘大发展’和‘大破坏’的时代……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出现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目前海河两岸的建筑风格特征渐趋单一化,且出现风格混淆的现象。在统计过程中发现,在海河两岸已建或待建的项目中,除古文化街历史街区一段为中式风格,一宫花园历史文化街区和解放路一带为欧式风格+现代主义风格之外,街区内海河两岸建筑风格基本上被现代主义建筑取代(见图6)。

这一现象使海河两岸风貌特色受到严重破坏。周边历史街区内部的特色风貌因海河的界面现状被隔断。从图6中可以看出,周边组团纵深方向上的风貌特色相对较为完整,但在海河上并没有得到展示和体现。街区之间、街区内部历史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风格之间的相互协调、新老建筑和谐共生既是历史风貌特色保护与发展的重要体现,更是综合历史保护理念的整合性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于此,我们提出海河两岸的建筑应该体现原有历史风格特色,使海河呈现出历史多样、丰富多彩的建筑景观(见图7)。针对既有的现代主义风格建筑,应增加相应的特色元素,如建筑立面要素、色彩、公共艺术作品等,体现其所处区段的历史特色,增强标识性。例如建筑的新建或加建要在尊重既有建筑的基础上,通过相同要素的运用,达到建筑自身的和谐共生。不同时期建造的建筑在形式色彩上应保持协调一致,营造出丰富的建筑立面的同时,体现出历史的延续。

4.1.3 海河两岸立面空间塑造

经笔者统计发现,目前街区内海河两岸在建或拟建的项目中高度100m以上的占80%;300m以上的占20%(见图8)。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讲,高层建筑的建设无可厚非,但必须通过城市设计形成一个优美的空间形象。立面空间的塑造反映在高度和密度两个方面。建筑的高度构成了滨河天际轮廓线,是对立面景观影响最大的因素。天际轮廓线应当高低起伏,有重点、有高潮,才能创造美的界面。建筑的密度决定了建筑之间的空间,过高的密度将产生连续的高层建筑屏障,产生很强的压抑感。因此,建筑密度不宜过高。

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讲,街区内海河段的宽度在100 m左右,如果两岸同时出现百米以上的建筑,对河流的夹峙形态将会产生强烈的压抑感。对于两岸建筑高度的控制及天际轮廓线的塑造,首先要保护历史建筑在海河面上的可视性;其次是河岸前景的保护。前者通过主要视线通道及历史建筑周边建筑高度的控制来实现,这些历史建筑在丰富河岸景观的同时,也可营造出特有的历史文化氛围,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城市的历史格局;后者可通过城市设计引导进行不同程度的控制(见图9,10)。

4.1.4 海河两岸服务设施引导

一些小型、可移动、临时性设施和安排可以为激发城市生活提供新的吸引力。如布拉格广场上烤肉的小摊,吸引着行人驻足停留,原本空旷的广场充满了活力。海河两岸现状活动内容包括休闲娱乐、摄影演出、旅游观光和商业购物等四类。这些活动内容不同,所吸引的人群也不同。真正“以人为本”的设计就是以这些活动人群的需要为出发点,实现全方位设计。海河两岸作为城市中相对独立的景观休闲区,应在活动人群密集的地段配置相应的服务设施,以满足活动人群的需要,同时吸引更多的人群到达。

4.2 非物质要素的整合

4.2.1 海河两岸旅游规划引导

历史建筑保护与历史地段的活力提升是保护规划中非物质要素整合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结合具有保留价值的历史建(构)筑物及特色空间环境要素,发挥特色公共建(构)筑物对城市的积极作用,增加旅游吸引,提升文化内涵。结合大型公共建筑或著名的建(构)筑物,对其临河界面进行特殊处理,使其成为新的空间起始、终止和转折点。海河连系了天津不同的特色组团,海河上以及海河两岸也有大量具有参观价值的内容,包括特色桥梁、建筑、街道、花园等。规划设计了一条海河环游线和水上游线,将海河附近这些吸引点连系起来,共同打造最有天津特色的活力景观线(见图11)。

4.2.2 活力提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

海河地处“九河下梢”,海河与两岸受滋养的土地共同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环境。天津城市的发展紧紧围绕海河,漕运发达使海河及沿河周边地带成为天津古代商业活动最发达的地带。因此天津以及各地的民俗文化都在这个区域汇集。诸如宗教及民间信仰、民俗节庆、民间艺术等,这其中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天津皇会、名扬海内外的泥人张彩塑、风筝魏风筝、津门法鼓、刻砖刘刻砖、面塑、木雕、石雕、根雕、杨柳青年画等。

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海河两岸的活力提升相结合,利用河流两岸的物理环境主要是开放空间为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展示空间和场所。在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海河增添了许多动人的魅力,使其充满生机与活力。

5 结语

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历史街区像是一部史书,记载着城市的沧桑岁月和时代发展的轨迹。保护历史的延续性,就是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如何在保存城市记忆、延续历史文脉、传承和发展城市文化的基础上,营造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和市场机制要求的空间环境,引导城市空间合理发展,是二十一世纪文化城市的需要,也是保护规划中整合性城市设计的主要研究方向。

保护规划本身是一个将传统因素赋以合理的角色和动态的诠释之后,使其融入城市和谐发展大背景之中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本身是有时限的,但意义是永恒的。

参考文献

[1]王景慧,阮仪三.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2]许瑞娟.翟宝辉.论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策略[J].城市规划汇刊,2004(3):49-53.

[3]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张庭伟.城市高速发展中的城市设计问题:关于城市设计原则的讨论[J].城市规划汇刊,2001(3):5

[5]陈天.城市设计的整合性思维[D].天津:天津大学,2007

[6]卢济威.论城市设计整合机制[J].建筑学报,2004(1):25-26.

保护赶海文化的意义 篇11

WWF作为一个关注世界自然保护的国际组织,文化的保护本来并不是我们最主要的工作内容。之所以这么关注赶海文化,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赶海”是一个很重要的传统生产方式,这个生产方式里有对环境非常友好的因素。比如说我们曾经记录到老百姓钓缢蛏的方法,就是用很简单的工具结合特殊的技巧,比起现代化农具来说,这种方式对滩涂的扰动微乎其微,又可以比较环保地、可持续地收获海鲜。

其次,“赶海”有潜在的休闲娱乐和教育价值。随着城市化进程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们想到海边来感受自然环境。那么“赶海”的这种方式,可以慢慢去开发它的娱乐休闲功能。通过“赶海”这种体验式的娱乐,游客可以真正地和自然接触,尝试自食其力地收获海味。对学生们来说,海滩也是天然的生物学和环境学的教育基地,而“赶海”可以让这种教育功能发挥地更加淋漓尽致。

可以说,我国目前的海洋保护区的发展遇到了瓶颈,特别是滨海湿地的保护,已经到了不进反退的阶段。随着滨海湿地的不断消失,首当其冲要消失的是生物多样性的资源;随着滩涂越来越少,生产方式也有失传的可能。

目前中国很多沿海经济带把围垦作为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地方都在修建各式港口,从短期来说,能够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我国需不需要这么多的港呢?特别是那些离现有大港非常近的地区。很多专家认为随着我国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恐怕会有很多港口最后发挥不了实际的作用而变成了重复投资或者是浪费性的投资,这既浪费了纳税人的税款,也毁坏了自然环境,这是一个双输的决策而不是双赢。

我以前在美国的纽黑文居住过,它也曾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现在很贫穷很没落。其中一个原因是传统制造业的转移,另一个原因则是它北方有波士顿,南方有纽约,作为港口的区位优势体现不出来。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开发,沿海地区的房地产开发也是围垦滩涂的重要原因。但是我们希望提醒决策者们关注滨海湿地对整个城市的综合效益。房地产开发的最终目的不是要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么? 同样是沿海城市,拥有大片天然海滩、鸥鹭翔集的城市是不是比建在防波堤边的城市更适宜居住呢?

我们设计这个保护赶海文化项目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够通过一些示范项目,一些可行性高的政策建议,既能保全我国重要的滨海湿地,又能为滨海湿地的使用和管理者们带来一些经济效益。

WWF通过与企业(松下电器)的合作,把“赶海”这个传统的生产方式作为影像资料记录下来。这为我们以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滨海湿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如果能把这种文化妥善地处理好,并且合理地商业化的话,也许可以给湿地保护争取更大的筹码。只能说这是一个长远的价值体现,短期来看它不可能和围垦填海的这种效益一见高下。但我们确实希望有长远经营眼光的政府、当地的社区和企业等着重考虑这个问题。

我们要保护赶海文化,那么赶海的方式在什么地方适用?我觉得两个地方,一个就是滩涂体验区。将来给游客提供这种新的游乐、休闲选择的地方。第二个就是在自然保护区里。适当地进行开发,适当地每年捕获一部分天然环境滋养的高端海鲜供应市场,也满足一部分就业和收入需求。

我们希望最终会达到这样的转折点,就是政府。企业以及沿海社区等能够和我们一起致力于恢复滨海湿地的自然属性。如果有人愿意把赶海文化和滨海湿地一起保留下来,那么慢慢的,某些滨海湿地也许可以被推广成为一种滨海公园或者海洋公园,让游客来体验,来玩耍,来休闲。

这不是天方夜谭。比如说,黄海彼岸的韩国已经在着手在做潮滩公园,里面有博物馆,有当地人赶海方式的展览,还有把赶海文化包装成生态旅游的项目。当地赶海人作为向导,带我们到滩涂里面,去看他们怎么采挖贝类,怎么样去钓八爪鱼……相信这种活动在中国也会受到游客的青睐,它有一定的产业价值。

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策略研究 篇12

1、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英国文物建筑学会指出:“70年代发展的旧区改造所破坏的具有文物性质的建筑竟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炮火摧毁的还要多”。近20多年来, 我国城市有了巨大的发展。但是也要看到, 在快速发展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如不及时加以纠正和解决, 将有可能给我们的城市留下永久的遗憾。现代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极大地增强了人们改造自然和创造财富的能力, 同时也增加了人们对自然和历史的破坏力。正如《北京宪章》中提到的:“技术的建设力量和破坏力量在同时增加”, 它可能使城市中记载着人类生活印记的“古董”被推平, 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被破坏。这样, 城市就失去了记忆。

南社村村口

关帝庙外景

有的城市在旧城改造和房地产开发中, 不切实际地进行大拆大建。实质是打着城市开发的旗号, 进行建设性的破坏, 导致有些历史文化名城面目全非, 或千城一面, 千楼一面, 千街一面。我们到处可以看到高楼林立, 似乎旧貌换新颜, 其实是失去了原有的文化韵味, 城市的特有风貌也正在消失。的确, 旧城区随着城市的不断变迁, 使得各种建筑和城市原有的功能结构等难以满足城市日益快速发展的需要, 街道、建筑和文物古迹等往往比较破旧, 配套设施通常不太齐全, 这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由于了解到政府有意大力改造旧城, 众多的房地产开发商都抓住难得的机会在旧城区纷纷搞起房地产开发。同时, 旅游业发展过快, 服务设施的盲目建设和游客剧增, 加之疏于管理, 对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的完整性产生干扰。要知道, 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地域的氛围和环境, 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目前, 城市中普遍存在着的低水平的、低层次的简单城市更新不注重保护和延续城市的文脉, 使城市的文脉遭受人为的割裂。

南社古村水塘

普通民宅家门

古宅巷道

雕塑大师万兆泉工作室

南社村古井

古宅巷道

2、优化城市的规划设计, 加强制度建设和宣传普及工作

旧城改造是为了使原来的城市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作用, 使市民能够工作、生活在一个舒适、安全和美观的环境中。因此, 城市的设计和再建设是旧城改造的重中之重.但必须根据所设定的城市文化、城市特色来进行。历史城区保护规划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历史城区保护与发展框架战略研究, 包括历史城区分区研究、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划定、旧城区传统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还有山体、水系、风景名胜、古树名木的特色研究、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 以及历史文化保护区、特色建筑群的风貌与价值的研究。维护城市形态的有机性、丰富性和完整性, 基本方法主要有四种:修缮 (对原有历史建筑和景观环境进行整修和补足) 、调和 (设计中采用类似的手法, 或取其形似, 或取其神似, 将新景观的形态统一到旧景观的历史氛围中去, 或对旧景观进行形式上的更新设计) 、对比 (旧景观作为片段存在于新景观中, 成为废墟并凸现其特殊的审美价值, 或新景观作为历史的片段, 直接与旧景观拼合在一起, 表现出历时性的过程) 、转化 (保留历史建筑和环境原有的结构和形态, 转换其存在的方式和意义和主题) 。对古建筑进行保护要按“抢险第一、保护为主”的方针和“修旧如旧”的原则, 对于在已保护的古建筑周围进行的城市建设, 应在总体设计上与古建筑尽量保持一致, 使城市有整体感、协调感。

特色街区具有浓缩城市历史、彰显城市文化品位、丰富城市形象的独特作用, 是具有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和旅游等多种功能的开放式街区。在我国, 街、坊、巷、路网格局从古延续至今, 在历史街区的保护过程中, 街巷的整理和复建是十分重要的。特色街区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定位, 按照特色定位和业态布局进行定向招商引店, 尽快形成商品供应特色。在改造中要注意与原有风格 (包括形状、高度、色调、布局和周边环境的保护等方面) 的一致性。应该制定保护基金筹措和使用的管理规定, 建立严格完整的法律约束体系, 做好保护文化遗产的普及教育, 使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能真正落到实处。

3、保持城市的地域化与个性化特色 (包括文化、文脉和风格等)

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 而特色的基础又在于文化。城市特色是指一座城市的内涵和外在表现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征。历史文化是城市的资源, 它对城市形态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如果将维护的概念扩大到历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更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旧城遗留下的空间环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 从不同时期的建筑环境的变化可以寻找到城市历史演变的轨迹。历史文化名城除了要保护有形的、实体的内容外, 还要保护无形的、传统的和原生态的文化, 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在特色地域中生长的历史文化。要从尊重历史、延续历史和传递历史的角度出发, 坚持以文润街, 注重开埠、民俗、葡酒和道家等文化内涵的挖掘, 尽可能地保护和利用好具有历史及人文价值的建筑物。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 首先是在尊重现有城市文脉的基础上对城市文脉的构成要素进行合理的取舍, 进而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传承和设计的表达。在这里, 文脉是一个在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 其上延下伸包含着极其广泛的内容。在城市的动态发展过程中, 城市文脉的构成要素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显现出对现代的适应性。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与各类城市地域文化相结合成为发展特色城市的重要文化资源, 存在许多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和个性特色的城市, 如水乡城市、滨海城市、高原城市、山海城市和沙漠城市等以地理风貌为特色的城市;如服装之都、水晶之都、丝绸之都、玩具之都等以产业与资源为特色的城市;又如昆剧之乡、南音之乡、评剧之乡等以地方文化为特色的城市闻名遐迩, 并为城市的发展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风格是一定时期内建筑环境中各要素按照某种固定程式和方法组合而表现出的外显的风貌及特色。传统风格中蕴藏着丰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信息。现代建筑环境对传统风格的延续, 意味着历史信息跨时空的传递, 目的是激发人们内心的认同感。城市历史地域环境更新设计的未来发展, 应具有民族化风格。在城市历史环境更新设计中, 强调地域性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亮点, 强调地域性与民族风格也就是通向设计的世界性。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环境艺术作品, 也才能更好地展示丰富的城市地域文化。

4、协调名城保护与城市开发之间的关系

笔者认为, 城市是一个活着的文化遗产, 保护名城并不等于一味全盘保护。我们应该从科学的规划出发, 在保护中寻求发展。可以将传统文化保护与商贸旅游结合起来, 在得到社会效益的同时, 适当兼顾经济效益, 为历史文化保护提供资金支持, 有利于形成文化建设的良性循环。因此, 可以选择传统建筑集中、传统风貌保存完整的地段开辟文化商业街, 利用传统建筑提供的场地, 开展有地域特色的商业经营。也可以与历史文化保护空间规划相结合, 利用历史文化的点、线、面系统, 开辟以地域文化为主线的旅游线路, 必将对全面促进城市文化建设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

生活着的千年古镇

粉墙黛瓦、光影迷离

夜幕下的西塘情调

安静宁和的梦里水乡

在保留旧城有价值的城市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开发是可持续发展观在城市建设中的体现。传统的历史遗留地域如何适应现代生活在功能和审美上的新要求, 是一个需要解决的矛盾。在旧城改造中, 我们要以历史保护为前提, 在确定保护对象和范围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开发, 使城市发展与历史保护共同协调发展。对一些有重大历史保留价值的建筑, 可在保留的基础上适当修复;对一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民居和有传统特色价值的老街区, 如果占地面积较大, 可在保留原有特色风貌的基础上, 适当地缩小面积改造更新;对于有历史价值的遗址等, 可重新修复;对于没有历史保留价值的建筑、荒废已久的民居和街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拆除重建。我们要创造丰富的旧城景观特色, 就应该追求整个城市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新”与“旧”的相互交融, 一方面应着力于提高旧城整体环境品质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另一方面可将典型的地方性风格特征运用到新建筑中, 使新的建筑环境与传统建筑和风貌相融合, 在满足人们物质要求的同时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在保护内容方面进行调整, 从单一的历史建筑的保护到历史环境的保护, 从有形的物质环境的保护到无形的文化保护。保护目标从原来的历史留存到价值重现, 加深对遗产的认识和利用。在保护方法方面, 从原来的专业保护到综合保护, 保护范围和深度进一步扩大。

夜色里阑珊里的西塘, 灯红酒绿

小城故事

5、借鉴成功经验

城市空间环境对历史地域的改造是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 对与历史地段基本采用“推倒重来”的办法。然而, 经过一系列的惨痛教训后, 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走向了“保护性”更新的道路。城市改造要坚持有机更新的原则, 不能忽视城市的特色。他们十分要注意保留下城市在各历史时期的典型建筑, 采取多种形式, 因地制宜, 特别注重发掘城市的内涵和价值, 激发旧城的社会活力。从功能上看, 较有效的方法便是通过开辟新区来保护旧城, 引导城市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形态。借鉴不等于照搬照抄,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 要针对城市自身特点合理制定方案, 做好预测工作, 做到各方面兼顾, 才能取得成效。

(1) 美国美国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尽管美国的城市化过程与美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和其他因素息息相关, 但仔细考察美国城市发展的历史, 认真吸取其城市化过程的经验教训, 借鉴其城市建设中的一些先进的理念与做法, 对加快推进我省的城市化进程, 促进经济及社会协调发展依然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2) 德国德国规定, 凡80~100年以上的建筑都必须无条件的保留。他们觉得, 对于一座城市来讲, 文化遗产就是自己的品牌和个性, 就是财富, 就是创造与建设现代特色城市的基础。

(3) 俄罗斯圣彼得堡法律规定, 涅瓦大街的建筑不准拆。尽管内部可以进行现代化装修, 但外观不许作丝毫改变。这一方面是俄罗斯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高度尊重与珍爱, 另一方面也是法律的作用。

(4) 日本京都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中, 按“保护、再生、创造”的理念划分为三个区:自然景观和历史景观保护区、以调和为基调的中心复兴区、城市新功能集聚区。这种规划模式充分利用了历史城镇的两种保存方式, 即冻结保存 (体现在自然景观和历史景观保护区) 和复原保存 (体现在以调和为基调的中心复兴区) 。同时, 为满足城市经济发展需要, 划分出城市新功能集聚区的做法针对性强, 便于该区域迅速地规划建设, 没必要担心历史文化遗产遭到破坏。京都的这种区域划分和贯彻三理念的发展模式, 不仅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 也促进了其他新产业的发展, 使城市焕发了活力。

6、结语

旧城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包含众多环节。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还刚刚起步, 旧城改造还有许多值得探讨和创新的地方, 相关的理论研究还很不成熟, 配套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 而且面临着来自价值观、现代技术、城市化和全球化等不同层面的冲击。因此, 我们要积极的面对各种冲击, 继续探索出更多适合我国国情的旧城改造途径。

参考文献

[1]郑伟亚.旧城改造中若干问题的思考.经济师, 2008 (2) :293

[2]刘宾, 潘丽珍.冲突于反思——转型期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几点思考.城市规划, 2005 (9) :60~64

[3]马武定.对城市文化的历史启迪与现代发展.规划师, 2004 (12) :9~12

[4]张伊娜, 王桂新.旧城改造的社会性思考.城市问题, 2007 (7) :97~101

上一篇:管理贵在坚持下一篇:翻译伦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