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保护

2024-08-30

历史街区保护(共12篇)

历史街区保护 篇1

老城南是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的发祥地。所谓老城南, 指的是中华门内东、西两片围绕内秦淮河, 以夫子庙为核心的明清历史街区。老城南承载着南京人最深的记忆与情结。

然而, 南京老城南历史文化街区在近十年间遭到大面积拆除。当地政府声称推行“镶牙式保护”, 即只保留个别古建筑, 而大量拆除所谓“没有保留价值”的房屋, 用于商业开发, 兴建仿古建筑。今年年初,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走访南京安品街后发现, 所谓保留个别古建筑也只是空言, 他对这一“镶牙式保护”作出严厉批评。单霁翔表示,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不同于文物建筑的保护, 不能只留下一些孤零零的文物保护单位, 认为它们才是“牙”, 其他的都可以拆掉,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还要保护老民居、原住民及当地的非物质文化, 不能只保护个体的文物建筑。不仅如此, “我在现场看到, 镶上去的多是‘假牙’, ‘真牙’在哪儿呢?”

书生们的“保卫战”

在刚刚过去的十年里, 老城南历史街区一直遭受着被改造的命运。经南京博物院原院长梁白泉等一批文物专家证实, 自2001年以来, 至少有36处区、市、省级文物因旧城改造等被毁。

实际上, 老城南在南京曾是重点保护对象。早在1995年, 《国务院关于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1—2010) 的批复》 (后简称《批复》) 中就强调了对老城南的保护。《批复》中提到, 要采取有效措施, 完善和落实12片重要历史文物保护地段的各项保护规定, 这12片重要历史文物保护地段中, 有5片为城南传统民居。

但对老城南的拆除一直就没有停下, 2006年出现拆除高潮。

对此看不下去的侯仁之、吴良镛、傅熹年、宿白、郑孝燮、徐苹芳、罗哲文、谢辰生等16位国内著名学者上书高层, 吁请停止对南京老城南的拆除, 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批示。拆除工作一度告停。

按照上级指示, 2008年3月,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会议在南京举行, 会上, 两院院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周干峙要求南京“一定要有整体保护的观念”, 两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良镛认为“城南地区要重点保护”, 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强调“要保持历史遗存的原真性”。

南京工业大学教授汪永平, 曾参与制定《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先后到城南调查五十多次。“门东已经拆得差不多了, 门西等还剩下1平方公里相对完整的历史街区。现在除去水面和道路, 也就五十多公顷了。这是最后的还能够整体保护的地方了”。

可到了2009年, 对老城南的大规模拆除又由当地政府拉开大幕, 老城南的南捕厅、安品街、门西、门东等历史街区被列入“危旧房改造计划”, 当年春节后大规模拆迁进入高潮。

当时, 88岁高龄、正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谢辰生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不守信用, 简直是胡闹!”

29位专家学者又挺身而出——由他们联合署名的题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告急》的信函, 被分别寄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江苏省委以及南京市委。他们呼吁, “如果不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金陵古城将在几个月内被彻底拆光。”

“镶牙”还是“拔牙?”

2006年底, 在大拆大建遭各方反对之际, 南京市有关部门召集本地专家学者, 让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赵辰向大家介绍了“镶牙”式肌理再造的老城南保护模式。

南京市规划局编纂的《南京门东南门老街复兴规划研究》对该模式解释如下:突出街巷格局、空间尺度和城市肌理的保护, 在保护、修缮部分有保留价值的历史建筑的同时, 对其余搭建棚屋及不协调的建筑进行“镶牙”式更新。

在城南, 经过“镶牙”式改造的例子已有三个——“南门老街”、南捕厅和内秦淮河后五里改造。“镶牙”式还被写进了《南捕厅街区历史风貌保护与更新详细规划》。该规划提出对南捕厅分三层次保护:历史街区、历史风貌区、环境协调区。其中, 历史街区在甘熙宅第周围, 确保原汁原味;历史风貌区, 保护一、二类历史建筑, 其他建筑采用以传统风貌的新建筑用插建方式更新。

然而, 这个美好想法, 后来并未实现。

在南捕厅二期和三期改造中, 老建筑几乎被拆除殆尽, 全部原住民被迁走, 前者用于建设大型仿古商业街, 引入绿柳居等几家“老字号”和“爱尔兰酒吧”, 形成游玩、购物、餐饮一条龙的产业链, 后者则用于开发独栋公寓、酒店公寓、花园酒店和总部会所。而在内秦淮历史文化保护区, 有关部门承诺原址保护的生姜巷43号“北货果业公所”, 最后在规划的“保留”名单中删除, 最终被拆成一堆瓦砾。

“老宅全无、住民全无, 剩几个全新的商铺, 还有吃喝玩乐一条龙。”谢辰生叹道, “牙都被拔光了, 谈何镶牙?”其他一些专家也表示, 镶的“牙”跟以前风貌根本不相符, 都是些假牙。

对这种“镶牙式填入、织补肌理”的做法, 有专家指出, “这都是理想中的状态, 但最终这个地块拆平之后怎么开发?政府很难拿出这笔钱, 而开发商又不希望拿到手的地块有零星的文保建筑留在上面, 或对容积率、对开发项目限制太多, 所以到最后, 根本无法落实。”实际上, 据知情人士透露, 南捕厅这块地后来就被政府卖给了一个开发商, 对方提出:净地出让。

面对种种质疑, 赵辰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镶牙”式的尝试“就如同写一篇文章, 从立论本身就是商榷的, 即使立论成立, 整个如何写下去的每一步都是值得商榷的”。

有人反驳:哪有随便拿历史街区做试验的道理, 文物拆掉了, 拿什么弥补?

而作为该规划的主持人, 赵辰否认自己是镶牙说的提出者。他说:“我就是打死了, 十八般武艺都用尽了, 也就是一个建议者, 不是决策者。规划只是规划。城市是各种利益的集合体, 我们的工作是做协调, 既要保护, 又要发展, 这个事情非常难做。”

“整体保护”走弯路

“镶牙”模式要不得, 那么该怎么保护老城南历史街区?专家们有一个共识:名城的整体保护就是要落实到各个历史街区的保护, 对南京而言, “整体”就是“街区”, “街区”就是“整体”。

这个共识也体现在2008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该条例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应当整体保护”。整体保护意味着包括传统民居、民国建筑、历史街区、地下文物、城市肌理在内的一切历史遗存都应当保留下来。

去年3月18日,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草案) 》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南京博物院原院长梁白泉、南京市作协副主席薛冰、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的杨永泉和吴小铁、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姚远5位专家联名向南京市法制办递交了建议书, 表示《条例》 (草案) 出炉令人鼓舞, 但其中老城的“保护区”划得太小令人担忧, 他们希望对老城实施整体保护。“不久前应邀参加该市法制办的保护条例专家咨询会时拿到的文本上明明写有‘历史文化名城应当整体保护’的字样, 刚过了一个星期, 怎么反倒又不提整体保护了?”薛冰质疑道:根据制订中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南京的历史文化街区1.186平方公里, 历史风貌区2.489平方公里, 共3.675平方公里, 占老城面积7%, 如果单算历史文化街区, 只占老城面积的2%, 如果除去其中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面积, 恐怕老城面积的1%都没有。如果一座城市99%的面积都不配作历史文化街区, 这个城市还是历史文化名城吗?

去年8月, 南京市规划局、市法制办、市文物局等部门参与起草的新《条例》获得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新《条例》在总则第三条确定了“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整体保护、合理利用”的保护原则。

而《条例》转变为具体的规划还需要一段时间。去年底, 根据新《条例》“整体保护”的规定, 老城南规划提出“小规模”、“逐院式”、“全谱式”地以院落为单位, 渐进地进行恢复保护。

今年初, 对前几年被拆掉的街区进行的恢复工程终于开始。门东、门西等片区本是中国七大古都中唯一存留下来的同时保留有古街区和古城墙的地段, 却在2006年被拆除殆尽。如今, 南京市正在依据1937年地籍图、1951年地界图等鼎盛时期院落边界记录资料, 对这些被毁街区按照原来肌理进行重建, 有些地方甚至要一个院落一个院落再现出来。已经消失的膺福街、大井巷、小井巷等七八条老街巷的名字, 也将随着道路的重现, 得以恢复。

“整体保护”, 而不能搞“镶牙”式改造、“以新换旧”, 这是南京走了很多弯路、付出沉重代价之后得到的历史教训。

历史街区保护 篇2

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特别在老城区,既有星罗棋布的文物古迹,又有传承久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保护好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恢复和展示一个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特色,避免城市建设带来的文化趋同,有着极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此,本文在对泉州老城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进行较为深入的调研后,针对存在问题,尝试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泉州老城区的价值

泉州是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唐久视元年(700年),在今市区置武荣州;景云二年(711),武荣州改称泉州。开元六年至二十九年(718—741),泉州建城,自此,“屡广而大,屡增而高,屡培而厚,屡易而坚”,从3平方公里,扩至6.8平方公里,成为泉州乃至闽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西晋、唐末和两宋之交,伴随着社会动荡,中原先进文化和先进科学技术三次大规模南移,传入晋江流域,使泉州的历史文化具有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特点。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世界大港,呈现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海外交通高度发达带来的古代波斯、阿拉伯、印度和东南亚各国文化,与闽越本土文化以及西晋末年“衣冠南渡”后在泉州大地上传播、发育的中原文化交汇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异彩纷呈的多元文化现象,成为世界多元文化的汇合地。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泉州历史上曾人才辈出,成为名人荟萃之地,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欧阳詹、曾公亮、蔡襄、梁克家、朱熹、真德秀、蒲寿庚、蔡清、李贽、王慎中、何乔远、俞大猷、郑成功、施琅、弘一法师等名家在泉州老城区里出生成长、居住、游历或任职。这些历史人物有的立过重要功绩,有的在学术思想上有重大成就,有的为发展海交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他们都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为泉州老城区留下了一笔以海丝文化、闽南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清源山上看泉州古城清晰如鲤鱼,“山、城、江”一体架构古城城市格局,而15条历史街巷和5大历史文化街区,构成古城血脉。

□5大历史文化街区

1、开元寺—台魁巷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价值:该街区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保护以开元寺为核心。

特色保护要求:把开元寺双塔在古城的历史地位作为保护与整治的核心。《规划》要求双塔周边20米区域建筑必须控制在一层,控高4米(檐口至建筑室外地面高度)。街区内有保护建筑12幢,街区建筑高度控制在二层以下(含二层),控高7米。跨巷风雨亭,是古城唯一留下来的跨巷亭,应加以保护维修。位于跨巷风雨亭西侧的已倒塌的保护建筑应以抢修为主,若经古城保护专家组确认无法修缮,则应按原规制、原基地、原风貌复建。此外,开元寺—台魁巷街区应充分利用传统历史建筑开发文化性较强的服务业。

2、旧馆驿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价值:旧馆驿街巷已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特色保护要求:街区内有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保护建筑61幢。有泉州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会通井、玉泉井及其他位于保护建筑及居民内的水井,应严格保护这些传统历史环境要素的原真性。开发小型茶艺、棋弈等服务业,恢复街区中街巷的传统石板路面。街区的建筑控制在二层以下(含二层),控高7米,须改建的建筑原为一层的,仍按一层改建,超过二层的,在原建筑的基础上按二层改建。应保护定心塔和玉泉井。通政巷4#为一类保护建筑,奎章巷内的保护建筑13#门旁有一横跨巷内的树,为古城内巷一独特景观,应重点保护。

3、中山路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价值:中山路是泉州古城的中轴线,由它串联着开元寺、文庙、天后宫三片文物保护区,是古城商业氛围浓厚、历史建筑集中连片的街区。

特色保护要求:保护街区的商业氛围,街区应以步行为主,结合公交车服务,严格限制机动车驶入。中山路外围和几个交叉口处,应布置摩托车停放场,限制摩托车驶入。

4、文庙—后城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价值:后城街已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又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特色保护要求:保持街区的传统面貌,路面应改为传统石板路面。重点形成泉州传统戏剧、南音等无形文化的展示区,使该区成为文化气息浓厚的历史文化街区。改建建筑应在原建筑基地上建设。改建建筑原为一层的仍按一层改建,超出二层的控制在二层以下(含二层),控制高度7米。结合旅游文化街、关帝庙、清净寺和八卦沟,形成以泉州特色文化艺术精品荟萃的街区特点。

5、城南聚宝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价值:该街区是泉州古城城南片中传统历史建筑保存量多且集中的区域,聚宝街的历史背景和传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特色保护要求:1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121幢。以聚宝街的历史背景为依托,开发以珠宝和特色小商品服务为主。利用街区中传统历史建筑开发民居度假、传统民居生活体验的服务业,充分展现泉州传统文化。街区建筑应控制在二层以下(含二层),高度控制在7米。街区的街巷应保持和恢复原有的石板路面。为了保持传统历史街巷的空间格局和风貌,街巷宽在4米以下的,其两侧的建筑应控制在一层,控高4米。

□15条历史街巷

1、西街:保护范围为东起钟楼西侧106米,西至距奉圣巷东侧10米。长1227米,街宽10米,包含街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

2、裴巷:保护范围为南起裴巷与西街交会处,北至距华侨新村路南侧34米处,巷长510米,宽3~6米,包含街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

3、新路埕和花巷:保护范围为新路埕和花巷街巷的全长,以及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新路埕全长235米,街宽6~8米。花巷全长237米,巷宽6~8米。

4、玉犀巷:保护范围为巷的全长和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全长250米,巷宽5~8米。

5、新府口:保护范围为南起新府口与玉犀巷交会处,东至新府口与观东巷交会处,长180米,宽2~4米,包含街巷及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

6、后巷:保护范围为街巷的全长和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

7、镇抚巷和敷仁巷:保护范围为镇抚巷全长和巷两侧面建筑的地段,全长200米,巷宽6米。敷仁巷西起敷仁巷和镇抚巷交会处,向东至95米处,包含街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巷宽4米。

8、承天巷:保护范围为街巷全长和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全长315米,巷宽3~6米。

9、西边巷:保护范围为位于承天寺东侧。街巷全长和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均为保护范围,全长350米,巷宽二三米。

10、桂坛巷:保护范围为桂坛巷西段(西边巷以西),长240米,包含街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巷宽三四米。

11、义全后街:保护范围为南起义全街,北至义全后街与义全土地巷交会处,长115米,包含街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街宽2~6米。

12、马坂巷:保护范围为街巷的全长和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全长120米,巷宽2~4米。

13、金鱼巷:保护范围为东起金鱼巷与中山路交会处向西181米,西起金鱼巷与新华路

交会处向西384米,共长565米,包括巷两侧面街建筑的地段,巷宽二三米。

二、泉州老城区文化遗产现状分析

泉州老城区主要范围包括现今鲤城区鲤中、海滨、临江、开元四个街道,总面积约6.7平方公里。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泉州拥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为我们保存了泉州当年中外文化并存、多种宗教聚集、先进科学技术与社会高度发达的风貌。现有传统建筑包括传统民居、庙宇、宗祠等,总计44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开元寺、府文庙、天后宫、德济门遗址、清净寺5处为国家级,李贽故居、施琅故宅、东观西台吴氏大宗祠、崇福寺、承天寺、闽国铸钱遗址和通淮关岳庙7处为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其中中山路、八卦沟排水系统2处为历史文化保护区,还有未列入级别的保存较好的古建筑共68处(此次文物普查遴选出的代表,其中中山路区域42处,西街26处)。这68处古建筑中有传统民居53处(含名人故居15处)、铺境庙宇6处、华侨建筑9处。同时,泉州老城区目前存留的传统音乐、传统戏剧等市级以上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八大类17项,其中国家级11项、省级4项、市级2项,大部分项目保存完好,四级保护体系日益完善。

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是经济建设中带有普遍性的不可避免的尖锐矛盾。近年来,在泉州城市建设中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毋庸讳言,由于种种原因,在泉州老城区旧城改造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诸多不足,甚或失误,经深入细致的调查,目前老城区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令人担忧。

以泉州老城区现存的传统民居等古建筑为例。古建筑量大面广、类型齐全、雕刻精美、气势恢宏,但由于保护管理力度不够,在调查的120余处散落于老城区的各条街道、巷子的居住建筑中仅20%左右保存较为完整,80%以上受损程度相当严重:有的已大部分倒塌,有的已局部倒塌,有的即将倒塌,有的虽然外观完整但内部结构、构件多已霉烂破坏。目前大部分古民居均为外来打工人员租住使用,或以本地年老和低收入家庭居多,居住密度较大。有一些甚至已经变成了“七十二家房客”式的大杂院,乱搭乱建情况严重,阴暗潮湿,肮脏不堪,甚至堆积着大量易燃易爆的杂物,对古建筑造成损坏,又成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卫生死角,严重威胁着大众的安全和健康。这部分人群收入不高,要自行修缮既无能力也缺乏积极性,导致该类古建筑的完好率最低。此外,近年来文物贩子及不法之徒非法收购、盗窃古建筑构件甚至破坏拆毁古建筑以牟利,导致古建筑中的牛腿、雀替、花窗等遭偷窃,许多构件被人为破坏,加剧了泉州老城区古建筑遗存的生存危机。

三、保护原则与做法

1.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社会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意识。

2.增强法制意识,严格依法办事。在加强泉州老城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基础上,还应加强为古建筑保护立法的力度,研究制定古建筑保护的扶持政策。

3.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切实编制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考虑到城市发展的需要和泉州老城区的现状,泉州老城区保护工作要遵循三大要素,即原物保护、原貌保护和风貌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要活态保护 篇3

北京的四合院闻名遐迩,一座座四合院的排列体现了北京特色的胡同,在胡同中一眼望去,灰墙、灰瓦,间隔点缀着高台阶大门楼,路边几株遒劲的老槐树,显示了胡同的悠久历史。这类成片的地区展现了一个典型的历史环境,可以体现北京清朝到民国这一时期居住区的风貌,这就是历史地段。若只剩孤零零的几栋单体建筑,这“京味儿”就无从体现了。

黄山脚下的屯溪有条商业街名叫“老街”,它至今还保存有赭红色的石板路,两边都是传统式样的店铺、传统的门脸、传统的招牌,这一切构成一幅清末商埠的风俗画,这也是历史地段。还有上海的外滩、天津的大理道等,其建筑基本是西洋风格的,记载了那段半殖民地的历史,也为我们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典型城市风貌,这又是另一种类型的历史地段。

历史地段保护的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经济恢复发展,城市中开始了大规模的住宅建设,当时普遍的做法是拆掉老城区,盖起新楼房。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改善了建筑,却破坏了历史环境。城镇历史联系被割断,特色在消失。人们开始意识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割断历史,而文物古迹、历史地段等正是这些历史文化发展的实物例证。所以,除了保护文物建筑之外,还应保存一些成片的历史街区,保有历史的记忆,保存城镇历史的连续性。

最早立法保护的是法国,该国于1962年颁布了《马尔罗法》,规定将有价值的历史街区划定为“历史保护区”,制定保护和继续使用的规划,纳入城市规划的管理。保护区内的建筑物不得任意拆除,符合要求的修整可以得到国家的资助,并享受若干减免税的优惠。

现在全法国有国家级的保护区100处,地方各级保护区几百处。由于这里保护的对象是一片有生命的、正在使用的街区,所以它的保护政策和保护文物有很大区别。以里昂的保护区为例,1964年被定为国家级的历史保护区,区内有16世纪到19世纪各时期的许多古老建筑和街巷。政府的工作主要是整修住房和改善交通,对20世纪初建造的工人住宅,要求原样整修保存其外表,而在内部加建厨房、卫生间,使居民可以有好的条件继续居住。

在日本,1975年修订的《文化财产保存法》,增加了保护传统建筑群的内容。他们认为,保护生态环境只影响到人的肌体,保护历史环境却涉及人的心灵,所以这是现代化进程中更为重要的内容。上世纪50至60年代的建设高潮中,人们的观念是“拆旧建新”,当时的《文物保存法》只能保护单个的文物,成片的历史街区却无法得到保护。所以市民及学者推动地方政府制定了地方的保护条例,以后又促成了《文物保存法》的修改。法律规定将“传统建筑集中、与周围环境一体形成了历史风貌的地区”划定为“传统建筑群保护地区”。现在日本有国家级的“传统建筑群保护地区”78处。这类地区制定保护整修的计划时,对“传统建筑”要进行原样修整,对非“传统建筑”要进行改建或整饰,对有些严重影响风貌的要改造或拆除重建。

在国家正式提出历史街区的保护是在1986年,国务院在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文件中指出:“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也应予以保护,可根据它们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公布为当地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这是保护历史遗产的重要举措,从此形成了保护文物古迹、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分层次的保护体系。

2008年开始实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文物古迹的保护有什么相同或不同呢?

第一,它们都是保护文化遗产,保存真正的历史原物,对历史建筑进行抢救、维护、修整,不可将仿古造假当成保护的手段。

第二,历史文化街区重在保护外观的整体风貌。不但要保护构成历史风貌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还要保存构成整体风貌的所有要素,如道路、街巷、院墙、小桥、溪流、驳岸乃至古树等。

第三,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成片的地区,有大量居民在其间生活,是活态的文化遗产,有其特有的社区文化,不能只保护那些历史建筑的躯壳,还应该保存它承载的文化,保护非物质形态的内容,保存文化多样性。这就要维护社区传统,改善生活环境,促进地区经济活力。2005年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中就特别规定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应包括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保持街区活力的内容”。

为此,保护历史街区应该有特殊的方法:

一、保护外貌、整修内部,历史街区的历史建筑不必像文物那样一切维持原状,可以进行室内的更新改造,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对历史性建筑要按原样维修整饰,对那些改动不合理的地方,维修时可恢复其原貌或原来的风格,对有悖于历史风貌的新建建筑可以适当改造,恢复历史原来的风格。

二、积极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这个问题不解决,居民就很难在这里继续生活,保护就成了一句空话。

三、要逐步整治,反对大拆大建。之所以提倡逐步整治的方法,是为了精心设计与施工,保存更多的真实历史遗存,也是为从容筹集资金,减轻政府压力,更是为保存和延续社区文化,保护其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它的保护不是简单的规划问题,而是一个综合的社会实践。要特别关注保护实施中的方法和政策问题,总结前一阶段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实施。可以认为,凡是需要保护的地区,就不可能就地平衡资金,所以也不应该按房地产开发的方式进行运作。一些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中制定了好的保护规划,但由开发商来主导建设,为了平衡资金、追求利润,只能是不断修改规划,其结果是达不到保护的目的。正确的做法是由政府主导,按着规划的要求制定相关政策,保证按规划实施。同时,要注意采取逐步整治的方式,尊重居民的意愿,保护居民利益,调动居民的积极性,政府出资为主,居民出资为辅,要“政府主导,居民参与,逐步整治,渐进改善”,这样才可以做好保护区的保护和整治工作。

历史街区保护 篇4

金刚碑历史街区位于重庆北碚区近郊缙云山麓的嘉陵江畔,因江边有巨石入江心而得名金刚碚(谐音“碑”)。街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因煤业码头而兴起的,“抗战”时期因地势利于防空,国民政府的部分党政机关、科研单位、文化机构、大专院校迁至此办公。同时,许多专家学者和社会名流如梁漱溟、熊十力、周谷城、谢无量、吴宓、陈子展、孙伏园、孙越崎、翁文灏等曾寓居于此,或教书育人、著书立说,或兴办实业、开展科研,盛极一时。街区内一条小溪蜿蜒穿过,形成两水交汇、两面环山的自然山水格局。街巷与建筑沿小溪与嘉陵江呈“T”形台梯状分布,依山就势而建,具有典型的山地三维立体空间结构形态。目前,街巷格局和部分建筑保存较完整,但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建筑和环境破损严重,部分新建筑对历史环境也造成了破坏。如何抢救性保护其传统风貌,充分利用和有效开发老街的历史文化资源,助推城市文化建设是当前金刚碑面临的紧迫问题。

一、历史街区的空间文化生态系统

文化生态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将生态学方法运用于文化学研究的新兴交叉学科,着重研究不同“文化物种”与其周边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不同的社会“文化物种”或种群在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功能作用、存在状态以及生态演进等方面的规律和特征(1)。文化生态学创始人美国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德(Julian Haynes Steward,1902~1972)认为,文化演进的因素是文化对生态环境的“适应”,不同的文化形式是对不同生态环境适应的结果。因此,城市中汇集、积淀的各类文化,包括文化观念、行为方式、物质空间环境等,都是在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2)。

历史街区的传统空间文化生态系统是对周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适应,是融合了地方传统文化和外来精英文化的时空统一有机体,系统中的各个文化生态群落发挥着各自的“自然选择”作用,不断地促进文化的演变更新,并逐步发展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文化。

1. 历史街区的空间文化层级

在历史街区文化生态系统中,空间文化层级是一个多样、统一的文化有机体。各个空间文化层级内,由于彼此共同的文化基础,其空间具有相似性,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独特的区域空间特色。

(1)文化丛

文化丛是文化圈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成的更加整合的一组文化特质,他们存在于一定的时空范围之中并作为一个文化单位发挥作用(3)”(图1)。文化丛往往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特殊组合。从文化生态学理论来看,文化丛也可以被理解为城市内部具有类似空间结构或者风格特征的那类城市空间区域。例如,可以根据历史遗存的类型将城市历史文化划分为历史街区文化丛、工业遗产文化丛、红色历史文化丛等,而金刚碑就属于重庆历史街区文化丛。

(2)文化簇

文化簇是文化丛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比文化丛小的文化单位。在文化丛中独具特色的整体空间形态、文化场所、空间单元、建筑类型等可以定义为文化簇。如金刚碑历史街区中与环境契合的整体空间形态、传统民居院落、码头、会馆建筑、古黄桷树等均可以被认为是文化簇。

(3)文化链

对于文化链的解释较多。有的学者认为文化链是不同的文化因子之间、同种文化在不同地区的分布之间所形成的一种相互关联的现象(4)。在城市文化生态系统中,可以将文化群落(文化丛或文化簇)之间能量与信息传递的管道称为文化链。文化链常常与作为城市空间构成要素的廊道相结合,这就使河流、街道等成为文化链的载体,是城市空间文化群落相互之间的联系轴和发展轴。

2. 历史街区的空间文化要素

借用景观生态学概念,在历史街区文化生态系统中,可以将空间文化要素分为基质、斑块、廊道以及不同空间交接的边缘区域(边界)四个部分。

(1)基质

基质是指景观镶嵌内的背景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类型,具有面积大、连接度高和对景观动态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等特征,是城市景观中最广泛连通的部分(5)。在历史街区中,基质可以被认为是具有相似或者相同肌理及内在结构的面积较大的空间。对于面积较大的平原地区历史街区来说,街区整体空间肌理是特征最突出的基质;而对山地历史环境来说,其所依存的自然空间和环境结构是特征突出的基质。金刚碑历史街区两面环山、两水交汇的自然山水地理格局就是街区的基质,是街区发展演化的环境基础。

(2)斑块

斑块是依赖于尺度的、与周围环境(基质)在性质和外观上不同的空间实体,是在表面上与周边基质不同的非线性的空间区域(5)。从城市整体空间来看,历史街区就是一个类型的斑块;从历史街区来看,街区内具有特殊功能和形态的空间元素就是斑块,它是不同类型的文化簇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在金刚碑历史街区,可以划分出传统民居斑块、特色场所斑块等。

(3)廊道

廊道是城市景观中的唯一线型要素,是不同于两侧相邻基质或斑块的一种特殊的带形要素类型(5)。在景观生态学中,廊道根据其空间类型、人类的作用以及自身特点可分为蓝道(河流廊道)、绿道、灰道(街道或公路)。廊道既是不同景观基质的分界线,又将不同景观基质相互衔接和协调。在金刚碑历史街区中,景观廊道包括街区中部的溪流以及弯曲的街巷廊道。廊道是文化链的主要载体,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聚集和交汇的线形空间场所。

(4)边界

边界是相邻生态系统交界的区域,它是“景观的皮肤”,具有过渡性和阻滞作用。边界最引人注目的生态过程是边缘效应(Edge Effect),即边界区域周边生物群落比较复杂,某些物种特别活跃,出现不同生态环境的生物物种共生的现象,种群密度也有显著的变化。在城市历史街区的边界区域中,由于空间中基质和斑块之间的能量、文化、信息相互交流频繁,使其成为街区空间发展的活跃区域,其空间类型丰富,空间物种众多,影响街区环境的持续发展及其文化物种的多样性维持。

二、历史街区的空间文化生态特征

从文化生态学视角可以将历史街区的各种文化类型和文化要素进行整体研究,通过其主要的文化簇(空间形态、特色行为场所、建筑形态等)、文化链(信息符号系统)所构成的历史文化斑块、廊道与基质(街区整体自然空间或街区空间)间相互关系的分析,探讨历史街区空间文化生态特征,为保护历史街区的各个文化要素、延续历史街区文化生态系统网络奠定基础。

1. 空间形态特征

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是最重要的文化簇。街区的功能结构、空间格局、街巷布局等物质因素在空间位置上的关系因不同的结构模式而反映出不同的文化气质(6),而且其相互之间以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通过彼此的协同达到内在和外在的和谐,在发展过程中彼此影响并保持连续性,进而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簇。金刚碑历史街区是在开放的时空文化环境氛围中,依托煤业资源逐步兴起发展的,其街区整体发展顺应地势,依山而建,平行于等高线,利用较宽敞的山间台地进行空间营建(依山式),逐步形成东北—西南走向的“Y”形形态,街巷之间的高差以梯道、斜坡相连,充分体现了以自然基质为基础的原生空间模式,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图2)。

此外,街区空间形态中的街巷空间形态和街巷空间层次是极重要的文化簇,它能反映出街区内历史建筑生长的健康状况。街区内街巷空间层次越丰富,说明街区内文化生态因子越多,即在一定层面上反映该街区空间内各文化生态因子生长健康度较高;反之亦然。在金刚碑历史街区中,街巷空间形态是与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地势地貌相适宜的,顺应了周边自然环境基质,其街巷空间宽窄相适、高低交错,具有山地街巷空间的典型性和独特性,同时街巷的走向也适应地形和建筑物布局的变化,形成了丰富的视觉体验(图3)。

2. 特色行为场所

历史街区的特色行为场所是展示街区内在气质和外在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街区空间文化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文化簇。它们作为城市传统文化丛根植的土壤和人们对城市归属感的寄托,具有巨大的文化和社会价值。码头、传统商业街、空间节点、传统艺术场所等都是历史街区文化生态系统中典型的特色行为场所,代表着复杂的城市历史和集体记忆,是多种文化在交流过程中逐步融合形成的文化因子。保护特色行为场所既能维持各种文化活动,还可以扩大居民同环境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加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实现延续城市文化基因的目的。

金刚碑历史街区与嘉陵江交汇处的码头滩地、民国时期的文人名人居所和著名机构都是特色突出的行为场所。如张之江任校长的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旧址、于右任为董事长的草堂国学专科学校旧址、梁漱溟为校长的勉仁中学和勉仁书院旧址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抗战”文化氛围,是历史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完美结合,也是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突出体现,极大地丰富了金刚碑的历史文化内涵。

3. 建筑特征

建筑特征包括细部特征,突出反映了地域文化和时代文化,包括地方在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技术、工艺的状况和发展水平,是历史街区空间文化生态系统中显性的文化簇。建筑特征具体表现为建筑形制、建筑空间、建筑形态、建筑材料、建筑色彩以及单元构件、建筑装饰等。金刚碑历史街区内传统建筑蕴含着重庆地域特有的文化生态特征,是地方建筑文化与各种建筑文化思想在发展演进过程中相互作用的产物。顺应地形的台院式建筑、灵活的空间组合、朴素的地方材料以及宽出檐、小青瓦、灰白墙等都体现了重庆的地方文化特色。

建筑的细部往往能鲜明地反映一个城市的整体风貌和地域文化,是历史街区重要的文化要素。建筑细部中的檐口、门、窗等的样式、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色彩和装饰元素等,都能体现整个建筑的文化特征及当时的经济技术水平和生产方式。人类社会中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全息的特征,不同文化的一小部分也能反映出整个文化的一些特点,建筑文化就具有这种特性(图4)。

4. 信息符号系统

信息符号系统是历史街区文化生态系统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系统中各文化生态群落(簇)之间的文化生态链,将各个文化生态群落有机地衔接起来,使系统发挥最大的效应。

每一个历史街区都有内在发达的符号系统,对居民和外来者都具备符号意义,人们可以通过这些符号识别相关的文化信息。历史文化街区中一些不断重复的传统历史文化元素和信息符号(如建筑类型、建筑构件、特殊装饰、色彩、构筑物等)经过识别就可以了解其空间文化的类型特点。金刚碑历史街区中连续的传统建筑的木雕门窗、小青瓦屋顶以及石板梯道、黄桷树等符号信息使其街区特征一目了然。此外,越是稳定的传统建筑体系,其信息符号越是稳定而明确。而历史街区中的新建筑,如果延续了传统建筑的形象符号就可以延续其风貌特色,反之亦然。

三、历史街区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延续

通过对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特征、特色行为场所、建筑特征以及信息符号系统等文化生态资源的分析,可以深刻理解历史街区文化生态系统中的文化生态资源类型、文化要素构成及其空间表现特征,把握各种文化生态资源的地位、作用、相互关系及其发展演进规律,进而可以提出以保护文化基因为目标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策略。

1. 文化生态网络系统的构建

在历史街区文化生态系统保护更新中,首先应以系统论的观点将街区空间环境和历史文化要素视作一个完整的网络,并结合“文化生态位(7)”的保护和延续,提出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保护更新策略。这就需要将历史街区中具有稳定和恒定性的“文化生态位”(即“结构性生态位(8)”)凝练、提取出来,作为构建文化生态网络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结构性生态位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占据街区空间结构位置的文化要素,包括整体空间形态、空间肌理、空间边界、中心性特色行为场所、轴线性廊道等,其自身具有系统的稳定性,不会频繁地出现深层次的变化或变异,是历史街区内具有“传统性”和“习惯性”的部分(9)。

金刚碑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中,将结构性的历史建筑和传统空间结构提炼出来,并从总体层面加以整合。即在街区整体空间结构上重点保护一些具有突出巴渝文化和陪都文化的结构性历史建筑—缙云书院、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旧址、梁漱溟旧居、会馆等,并保留街区中间的溪流、主要街道和巷道等生态文化廊道,以维护街区的结构性文化生态位,建立起以文化廊道为坐标轴、重要历史建筑和特色行为场所为坐标点的街区历史空间标识系统,成为历史街区文化生态演绎过程中恒定的基因,使其得以在新的结构系统中延续和合理地生存,以达到对系统内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图5)。同时,利用重构主义手法,将“结构性生态位”建立在新的空间联系上,使街区各个历史时期都能留下各自的文化生态痕迹,在新与旧的交织中创造街区活力。主要方法是对街区内一般历史建筑(包括街巷两侧的临街建筑)进行适当的保护性改造,以达到有机更新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目的。

2. 文化生态廊道的重构

“城市物质文化生态群落是细胞,服务体系则是网络,只有将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使文化生态系统保持良好的新陈代谢平衡(10)”。历史街区拥有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足迹,文化生态因子具有混杂、多元的特点。历史街区的文化生态廊道(包括街巷、河渠等)的保护更新,关键是要保护、恢复和强化以廊道为载体的文化要素,并串联地标式的历史文化建筑和特色行为场所,以形成网络式“生态链”,实现街区文化生态系统的代谢和平衡。

在金刚碑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中,保护好重要的结构性历史建筑的同时,还要通过保留现有的街道、巷道、溪流以及开辟小广场、游览步道,强化具有特殊文化心理意义的非物质文化场所或视觉心理联系的“文化足迹”,将各种文化斑块(陪都遗址、名人故居、传统民居、码头、黄桷树、活动场所等)串联起来,形成网络化的文化生态廊道系统,增强街区文化生态系统的关联性和完整性,在街区历史文化生态基质的基础上植入一些新的文化斑块,加强街区内的各项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图6)。

3. 文化丛特征的凝练强化

空间肌理是历史街区文化丛特征的最突出构成要素,具体表现为历史街区的空间肌理,包括空间图底关系、空间结构等。历史街区在城市历史发展的冲刷下,很多历史街巷空间肌理尚能完整地保留下来的关键在于活跃在空间肌理下隐含着的人文情结。根据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1931~1997)的观点,文化在城市空间文化生态系统中的绝大部分特色均编译在类型中,空间肌理的形式只是其表层结构,类型则是其深层结构。

延续历史街区文化丛,应注重对历史街区空间肌理特征的凝练,对街区空间肌理所涉及的街区布局、巷道、建筑组合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整合强化,以达到内在本质的延续。同时,街区空间肌理的连续性变化是由其自然环境基质的不同而形成的,因此,在进行街区空间整合时,对新建的部分应当充分尊重原有空间的文化生态群落特征,延续空间肌理与环境基质的相互关系。在金刚碑历史街区空间肌理的保护更新中,继承了传统的“起、承、转、合”的街巷空间结构,避免由简单的机械划分而造成街巷空间序列的平铺直叙(图7)。同时,为了顺应自然地形地貌特征,建筑群体的空间组织顺应山势变化,因地制宜,采用复合、分离、串并联、穿插、层叠等方法,与自然山水有机融合,形成高低起伏、层次丰富的建筑空间形态(图8)。

4. 文化生态氛围的动态创造和保护

文化生态氛围就像生态学中的环境基质一样,它给予历史街区各文化生态细胞人文营养,维护和促进历史街区的发展演进。历史街区中的特色行为场所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空间文化意义,是营造城市独特文化生态氛围的重要因子。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氛围会造就出不同地域特色的文化场所,它是与传统的街区空间形态及民俗文化紧密相连的。

动态创造和保护历史街区的文化生态氛围,可以结合标志性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新建筑的营建,以及街区街巷、节点空间的保护和更新,延续和营造具有文化特色的行为场所,让传统文化空间产生张弛交替的节奏变化,增添街区的趣味和生机,为居民提供休憩、交流、聚会的场所。同时应注重突出历史建筑的主体地位,保留人们的认同感、归属感,维护好街区传统的整体环境意向。在金刚碑历史街区文化生态氛围的营造中,于主要街道两侧,引入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商业老字号并形成一定规模,恢复原有的商业氛围;结合街区内特有的陪都时期的文人、名人旧居等历史建筑挖掘文化内涵,建设一批反映街区文化的博览设施和文化设施,将形成金刚碑街区的一大特色;通过保护原有的街巷系统,新增街巷节点空间,设置活动广场以及戏楼、茶馆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场所,组织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保留人们对金刚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维护和延续古味、渝味、文化味的文化生态氛围(图9)。

四、结语

如何有效保护历史街区,并使其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是当前历史街区面临的主要矛盾。引入文化生态学理论,解析历史街区这一文化“生命体”的文化生态系统,研究其生长演变的规律,通过文化基因(文化类型和文化要素)的保护和延续,探寻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发展途径,对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摘要: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解析历史街区文化生态系统,分析其文化生态特征,并以重庆金刚碑历史街区为例,从文化生态网络系统的构建、文化生态廊道的重构、文化丛特征的凝练强化以及文化生态氛围的动态创造和保护等方面探寻其文化生态发展的适应性方法。

关键词:历史街区,文化生态,空间,保护,更新

参考文献

(1)参见:冯天瑜.文化生态学论纲.知识工程,1990(4)

[2]参见:J.Grinnell.The Niche-relationships of the California Thrasher.Auk,1917

[3]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4]参见:Richard T,T Forman,Michel Godron.景观生态学.张启德译.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4

[5]参见:翟辉.“斑块·边界·基质·廊道”与城市的断想.华中建筑,2001(3)

[6]参见:顾朝林,甄峰,张京祥.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7]“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8]“结构性生态位”是指在城市空间文化生态系统中,占据系统结构位置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够对系统内资源进行最大化利用且能够影响系统总体平衡的基础生态位。

[9]参见:何依,李锦生.后现代视角下的旧城空间更新.城市规划学刊,2008(2)

[10]参见:侯鑫.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研究—以天津青岛大连研究为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南宁市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条例 篇5

【发布文号】南宁市人大常委会公告(十三届第22号)【发布日期】2013-08-14 【生效日期】2013-09-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南宁日报

南宁市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条例

南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三届第22号)

《南宁市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条例》已由南宁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12年11月23日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13年7月19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南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3年8月14日

南宁市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条例

(2012年11月23日南宁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2013年7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 为了保护城市历史风貌,促进城市建设和文化传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历史街区的保护管理适用本条例。

历史街区内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历史街区是指保存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遗存、现状格局具有相对典型和完整的历史特色、体现一定时期城市历史风貌的街区,包括“三街两巷”历史街区和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其他历史街区。

“三街两巷”是指兴宁路、民生路、解放路和金狮巷、银狮巷。“三街两巷”历史街区包括朝阳路以西、民族大道以北、当阳街以东、新华街以南围合区域和解放路沿街区域,以及市人民政府核定的延伸区域。

第四条 历史街区保护管理遵循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统筹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负责历史街区保护管理工作。市人民政府设立的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历史街区保护管理工作。

历史街区所在地的县(区)人民政府及其确定的机构负责历史街区日常保护管理工作。市、县(区)城乡规划、文化、财政、公安、国土、建设、城管、住房、旅游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权限,做好历史街区保护管理相关工作。

第六条 市人民政府、历史街区所在地县(区)人民政府设立历史街区保护专项资金,用于历史街区的保护管理。专项资金来源为:

(一)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

(二)境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

(三)历史街区合理利用所得;

(四)其他依法筹集的资金。

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历史街区的义务,对破坏、损害历史街区的行为有权进行劝阻、举报。

鼓励各种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资助、技术服务等方式参与历史街区保护工作。

第八条 县(区)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机构应当会同城乡规划、文化、城管、住房等部门对历史街区内建(构)筑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情况进行调查,建立数据库,实施动态管理。

第九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历史街区保护规划要求,完善历史街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第十条 历史街区的申报由县(区)人民政府提出,经市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机构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论证后报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申报历史街区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

(二)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及其现状;

(三)保护范围;

(四)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清单;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状况;

(六)保护工作情况、保护目标和保护要求;

(七)其他有关材料。

符合历史文化街区条件的历史街区,由市、县人民政府按照规定向自治区人民政府申报。第十一条 符合历史街区申报条件,县(区)人民政府不申报的,市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机构可以建议县(区)人民政府申报;仍不申报的,市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机构可以直接向市人民政府申报。

第十二条 历史街区内建成30年以上,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构)筑物,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确定为历史建筑:

(一)建筑样式、结构、材料、施工工艺或者工程技术具有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的;

(二)反映本市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具有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

(三)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密切相关的;

(四)其他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第十三条 历史建筑由县(区)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机构征求产权人(管理人)意见并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论证后,属县辖范围内的,报县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属城区范围内的,由城区人民政府报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申报历史建筑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建筑概况;

(二)产权归属情况;

(三)建筑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说明;

(四)保护工作情况、保护目标和保护要求。

第十四条 经核定公布的历史街区由市人民政府划定保护范围,设立保护标识、介绍牌。经核定公布的历史建筑由市或者县人民政府划定保护范围,设立保护标识、介绍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涂改、覆盖或者损毁保护标识、介绍牌。

第十五条 历史街区、历史建筑损毁确已失去保护意义,或者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调整、撤销的,按原申报程序核定公布。

历史建筑被依法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自公布之日起不再列入历史建筑名录。

第十六条 自历史街区核定公布之日起一年内,市城乡规划部门应当完成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工作,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历史街区前期勘察、规划设计费用列入财政预算。第十七条 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历史文化价值、特点、现状及存在问题;

(二)保护原则和保护内容;

(三)保护范围,包括核心保护范围、规划控制范围及建设控制要求;

(四)建筑空间环境、风格特色和景观要求;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求;

(六)业态布局要求;

(七)交通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居住环境规划方案;

(八)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九)规划管理的其他要求。

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应当对历史街区的空间格局、街巷肌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建筑进行重点保护。

第十八条 历史街区应当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

第十九条 历史街区修缮和改造应当遵循修旧如旧、以存其真,建新如故、以复其貌的原则。在历史街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符合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并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报批。对历史建筑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以及改变建筑的结构或者使用性质的,应当经市或者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条 对历史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应当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实行分类保护。

历史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历史建筑,应当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历史街区内毗邻文物建筑、历史建筑的其他建筑,应当与文物建筑、历史建筑的风格和空间环境相协调。

“三街两巷”历史街区围合区域内毗邻骑楼街区的建筑的高度、色彩、风格不得破坏骑楼街区原有的天际线和视觉环境。第二十一条 历史街区内街道的传统名称不得变更。

第二十二条 在历史街区内设置户外广告设施必须符合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不得破坏历史街区建筑空间环境,并依法取得设置许可。

第二十三条 在历史街区内开展经营活动,应当符合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确定的业态布局要求。第二十四条 历史街区内的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应当按照有关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设置。因历史风貌保护需要,无法按标准和规范要求设置的,由县(区)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机构会同公安消防部门、城乡规划部门制定相应的防火安全保障方案。

第二十五条 县(区)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指导,与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签订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书,明确具体保护要求及相关权利义务。保护责任人变更的,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在三十日内与承继人另行签订保护责任书。

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按照下列原则确定:国有历史建筑的使用人为责任人;非国有历史建筑的产权人为责任人;无产权或者产权不明的历史建筑,使用人为责任人。

第二十六条 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按照保护规划要求对历史建筑进行维护修缮的,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从专项资金给予补贴。

历史建筑有损毁危险,保护责任人不具备维护修缮能力的,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第二十七条 市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对历史街区保护情况组织检查评估,督促县(区)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机构和保护责任人加强保护。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未履行保护管理职责的,按照管理权限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擅自移动、涂改、覆盖或者损毁保护标识、介绍牌的,由县(区)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三十一条 本条例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2000年8月30日南宁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通过,2003年8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批准修改的《南宁市历史传统街区保护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历史街区保护 篇6

关键词:佛山名城;历史街区;保护利用;评价建议 文章编号:1671-2641(2015)05-0005-12

中图分类号:TU986 收稿日期:2015-03-13

祖庙东华里片区地处佛山市禅城区中部,自古就是佛山古镇的核心区域,是佛山历史城区内文物古迹最密集、规模最大、传统风貌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历史街区。为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片区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佛山市划定了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的范围,并在2008年启动了片区改造工程。祖庙及东华里两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边涵盖了大部分文物建筑,总面积为28.35hm2,核心保护范围11.32hm2。此片区的旧城改造项目“佛山岭南天地”至今已启动6年有余,基本完成一二期工程。已完成部分的空间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利用现状值得回顾与反思。

1历史街区的保护价值与存在问题

1.1保护价值

祖庙东华里片区属佛山古镇核心区域,区域内保存了众多历史文化资源。

1.1.1古镇风貌

祖庙东华里片区属佛山老城中部的商住混合区。片区内呈现出明清以来形成的功能分区,主要为商铺聚集区、家庭作坊聚集区和宗族聚居区。片区内里巷密布、纵横交错,街道布局顺应地形发展、狭窄而曲折,部分街巷宽虽仅容两人并行,但颇有生活气息。原有街巷肌理,体现了清末民初佛山古镇风貌。

1.1.2传统建筑

祖庙东华里历史街区的传统建筑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包括祖庙、家庙、商铺、会馆、民居、义仓等。建筑形式则分为竹筒屋、三间两廊式民居、西式洋楼、近代骑楼等。区内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处、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19处。此外,还有大量民居、商铺、当楼、土府等传统历史建筑(表1),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1.1.3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佛山古镇的核心区域,本街区还保存着相当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的历史名人故居、祖庙北帝诞的民俗巡游、佛山狮头扎作、木版年画印制、金银铜箔生产工艺、粤剧曲艺、八音锣鼓、南派武功、木鱼书、扒龙舟等,在该片区内仍然有迹可寻。

1.2存在问题

佛山市政府在开发时机不成熟时对该街区采取了“冻结”性的保护措施。然而,当前周边成片旧城改造带来的空间品质提升和地价房价上涨已威胁到了破败的历史街区保护。

一方面,造成居民在原有街区的生活条件相对恶劣,使街区缺乏活力。祖庙东华里街区传统民居密集,共有砖木结构建筑超过20万m2,但许多已严重破损成为危房。街区内滞后的旧基础设施受到严重损毁,而卫生条件极差、消防设施落后、电器电线老化、疏散通道不足、污水排放混乱等问题日益凸显。街区内的很多老字号产业建筑被弃置,残垣断壁占用了大量土地,居民缺乏基本的公共绿地空间。

另一方面,街区环境恶化增加了历史文物建筑的保护难度,许多文物处于消极保护或无保护状态,大量传统民居楼面腐烂、门窗不全、装饰残损。由于对街区传统民居的保护意识不强,居民随意改变院落结构、拆改历史建筑事件时有发生。近几十年来街区不断搭建大量民居,众多青云巷都被堵死,部分祠堂建筑也被改造成为仓库和工厂。

正如大多数历史文化街区所面临的窘境,祖庙东华里街区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与其脏乱差的现实环境相冲突,使得对街区的保护成为一大难题。

2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现状

“佛山岭南天地”旧城改造项目欲通过置换用地功能达到激活历史文化街区的目的,将原来以居住为主的城市功能置换为集文化、旅游、居住、商业于一体的综合功能街区,为佛山打造城市中心和城市标志。功能的置换必然带来空间环境的大变革,街区历史风貌和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利用面临严峻挑战。

2.1里巷的保留与重塑

依据祖庙东华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该片区将有7条风貌保护街巷,具体为祖庙大街、臣总里、文明里、文会里、协天里、麒麟里和长生树。这些待保护的风貌街巷均为原空间尺度、两侧界面和街道铺地保存较好的历史性街巷,均在祖庙片区内。如今,除长生树外,其余6条风貌保护街巷已完成改造(图1)。

2.1.1空间整合

目前已完成的6条街巷位置、走向与宽度基本参照之前的形式,其中地块北面新拓的良缘路将文明里北段截去部分,文会里则向福贤路稍微延长。街巷中的古树、古井、围墙、传统路面铺装等历史环境要素均被保留,同时还运用了传统建筑材料和现代机械设备进行遮盖和装饰,力求最大程度体现传统特色。

为了改善原有空间品质,祖庙片区增加了多个绿化广场,将狭窄而封闭、曲折而连续的传统街区打破。其中麒麟里东南接麒麟社广场,协天里西接中心广场,文会里则分别被北面的嫁娶广场和南面的钟楼广场、市集广场切割成三段。祖庙大街和文明里两条街巷保留了传统商铺样式,建筑开间窄、进深长。街巷D/H约为0.6:1,尺度适宜,界面连续完整,传统风貌较好。

2.1.2功能重构

祖庙东华里片区作为商业聚集之地,相当于清代佛山的祖庙铺、黄伞铺、纪纲铺、石路铺,街巷中售卖的产品数量众多、种类庞杂(表2)。

改造后祖庙片区的主要用途为商业、旅游。风貌保护街巷中除历史保护单位外均为商业店铺。臣总里、文会里、协天里、麒麟里这4条街道主要提供餐饮服务,其中协天里聚集了多间西式餐厅,其道路两侧风格迥异,北侧为传统建筑,南侧则为西式建筑。街道宽阔处茶座、遮阳伞众多,异域风情浓郁。祖庙大街和文明里两条街巷则多聚集了传统工艺品商铺,如粤绣、中药、陶艺、瓷器、玉器等。传统工艺品对历史街区的文化氛围有强烈的烘托作用,但数量动辄上千的工艺品在此也只能是以观赏为主,购买商品的游人寥寥无几。

nlc202309051752

总体来说,已完成改造的6条风貌街巷中,只有祖庙大街和文明里的传统风貌恢复较为完整、真实。其街巷尺度适宜、界面连续、传统商铺林立,反映出岭南传统商业街的特色。而其他4条风貌街巷在建筑体量、街巷尺度、经营业态上都较为现代,未达到传统风貌的保留目标。

2.2文物建筑的保护期望

佛山祖庙东华里历史街区内共有22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10处目前已完成修缮和再利用(图2)。

2.2.1保护修缮

在佛山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2004年佛山博物馆决定投入2000多万元对佛山祖庙进行全面修缮。修缮工程从2007年11月持续至2010年10月,祖庙正殿修缮工程的结束标志着祖庙全面修缮主体工程完成。祖庙的修缮工程贯彻了2007年由时任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实践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不改变文物原状”这一文物古建筑修缮原则,对建筑围墙、庑廊梁架、柱础地面等进行仔细甄别,并依据相关资料进行原貌恢复,无资料处则保留现状。

祖庙的修缮工程为保护街区内其他文保单位的修缮提供了良好借鉴。此后,“岭南天地”项目承包商先后对保护街区内的其他文物建筑进行保护与修缮(图3)。佛山祖庙东华里片区内的所有文保单位在2009年全部完成测量工作。简照南佛堂、黄祥华如意油祖铺、龙塘诗社、李众胜堂祖铺、祖庙大街店铺、酒行会馆等6处文保单位在修缮前受损严重。如文会里嫁娶屋的墙面存在局部风化、建筑装饰物局部脱落等现象,而简照南佛堂上的灰塑则为明显脱落。

施工方本着《威尼斯宪章》提出的“修旧如旧”的古建筑保护原则,尽量采用原有建筑材料和工艺。早在东华里片区拆迁前,文物保护单位就从拆迁户手中购得了一批古建筑构件,包括木头、趟栊门、清水砖、屏风等;房屋主要破损处为清水墙和屋顶瓦面,均采用东华里片区中老建筑的遗留材料进行修补。另外,在修缮中坚持以草筋灰而非现代水泥来砌砖,保持原有建造工艺。

此次对于文物的修缮工作基本上坚持了“真实、完整、延续”的原则,但项目进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以2010年下半年对外开放的简氏别墅为例:施工方一方面为了保证文物建筑的真实性,保留了西楼楼体向主楼倾斜的独特造型;另一方面却擅自拆除原有围墙,破坏了文物的完整性。

2.2.2重新利用

大部分文保单位的原有功能已不适应现代生活,因而所有已改造完成的文保单位都被赋予了新的功能,使其在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不至于空置(表3)。

祖庙、孔庙由于长期作为旅游景点,游览与展示的功能十分成熟,每日到此游历的游客络绎不绝。其他文保单位则是在建筑修缮和环境整治的基础上,重新安排展示内容与参观方式。效果较好的是文会里嫁娶屋,屋内装饰依照古时的婚嫁现场布置,用来展示当地的婚嫁习俗。显眼的大红花轿、喜庆的金色龙凤绣还原了传统嫁娶习俗的风情。然而建成区内大部分历史建筑的展示内容和参观方式仍未满足游客需求。如简氏别墅只开放主楼作为岭南天地旧城改造项目的推介场馆,仅使用少量展板文字介绍项目意图,并冠之以“绿色生活理念”之名,却未能详尽认识、宣传与传承其固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示内容让人感觉浅显而浮躁。

除了展示和游览功能,个别文保单位也结合原有商业产品进行售卖。如酒行会馆在展示岭南地区酒文化的同时,还陈列和销售“石湾”品牌系列产品。黄祥华如意油祖铺不仅售卖传统的如意油,更扩建为黄祥如意养生堂,将其后屋用作餐饮服务。此外,紧邻简照南佛堂的石湾美陶佛像主题馆,用装饰来衬托佛堂功能,更显内涵丰富有趣。

3总结与建议

岭南天地是一个由政府支持的旧城改造项目。项目的最终目的是挖掘旧城区建筑文化的历史价值,并将其转化为商业价值。从政府和开发商的角度来说属于一个较成功的案例,算得上一次成功的旧城翻新。新型商业取代了原有的陈旧商住模式,并置换出街区功能,使其逐渐成为佛山的城市中心和城市标志。

岭南天地并未大拆大建,而是努力保留了许多传统实物,但仍未很好地延续传统文化。本该重点打造的传统风貌保护街巷被现代商业侵蚀,让大体量、现代化、甚至西式风格的建筑混杂其中,与充满本土风情的祖庙产生强烈的冲突。喧闹的现代餐厅与萧条的传统工艺品店铺形成鲜明对比,地块功能转向商业而非文化延伸,使得社区灵魂丢失。重点保护的各文保单位在修缮和重建上受到相当的重视,但仍未充分挖掘其现实功能,使用功能单一、布置手法单调、展示效果不佳,未能充分发挥文保单位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的宣传作用。

基于以上对岭南天地已完成项目的分析评价,对项目未来发展提出几条建议。

1)加大公众知情权,鼓励公民参与。佛山市民对于祖庙有着深厚的感情,作为紧邻这一文化核心的传统历史街区,市民绝不仅期盼其是“一个可供旅游休闲的环境和场所”。政府和开发商都应正视市民需求,为佛山市民打造一个真正的心灵归属地。

2)严格控制传统风貌重点恢复区的建设情况。风貌保护街巷要严格按照保护规划要求建设,不得随意拓宽、切割道路,不应明显改变道路两旁建筑风格、尺度。所有风貌街都应着力打造传统氛围,不能牺牲某些街巷以迎合现代商业需求。

3)不要盲目跟从现代商业,简单地将高档消费理解为现代化、摩登式、大空间的消费体验。传统商业街的打造应尊重历史、传统文化,创造有别于一般的现代商业运营模式。如以传统建筑作多层次串联,并运用盆景、屏风等分隔空间,达到曲径通幽、欲遮还露的含蓄意境,同样能够带来丰富的消费体验。

4)加强文保单位的传统文化宣传窗口作用。目前文保单位大部分作展览用途,经济价值不高,展陈设计粗糙,只是一副躯壳。这些文保单位可与高校、博物馆等合作,结合当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定期更新展示内容,创造新的展示方式,使其长期保持活力。

我国历史街区的保护及规划 篇7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现状,保护规划

我国是著名的文明古国, 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许多城市仍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情。近年来,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过程的加快, 特别是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 对历史街区的保护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一些城市, 大量的历史街区被推平, 代之以毫无特色的现代建筑, 优秀传统建筑环境遭到彻底的破坏, 城市的地方特色和文化传统丧失殆尽。因此, 制定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 正确处理好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关系, 维护城市历史文化和环境特色, 提高城市空间环境质量, 在历史街区保护中尤为重要。

一、我国历史街区的保护现状

现阶段,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状同上述情况很相似, 但是实际情况远不止如此简单。在经济发展水平、保护观念、技术手段、管理水平以及历史街区本身的遗存状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 大体上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东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好的地区, 尽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曾经发生过破坏性的更新, 但是由于具备经济、技术上的优势, 历史城市已经度过了建设性破坏时期, 遗存下来的历史遗迹以历史文化街区的形式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被保护起来, 在整体上来说保护的情况是最好的。如福州的三坊七巷, 苏州的平江历史街区等。二是中东部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地区。一些中等经济水平地区的历史文化街区, 随着经济的发展, 由于保护意识的提高, 正在积极地进行着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但是由于此类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历史街区环境破坏较为严重, 历史街区比较分散, 面对强大的开发压力, 经济利益的驱使, 保护的科学性和持续性存在一些问题, 建设性破坏和不合理的发展方式有待解决。如河北省、山西省一些历史城市。三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生产力相对落后, 发展缓慢, 拆迁量小, 交通不便, 受到现代化生活的冲击较小, 往往保留着大量的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同时这些历史文化街区或村镇也面临着经济低下、基础设施差、建筑物破旧等诸多现实问题, 对国家资金、技术力量的依赖非常突出, 缺乏对历史街区保护与自主更新能力和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培育。此类地区往往一些比较完整的历史古城被挖掘出来, 受到政府和学者的高度关注, 因而被完整的保护, 保护水平也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如丽江古城, 平遥等。但是大部分历史文化遗产面临着危险的开发压力或者不利的保护。

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矛盾

1. 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的矛盾。

在我国许多城市中的历史街区都曾经有过繁荣的经历, 现在仍具有很强的区段优势, 目前大都成为土地增值最高的黄金地段, 可观的经济效益使之成为城市房地产开发的热点。因此, 许多城市大面积的历史街区, 例如南京鼓楼———新街口地区被拆除或正面临拆除重建, 代之以高利润的大型公建, 或高层住宅楼, 而原居民则被安置在较偏远的, 造价低廉的生活区里。这样, 历史街区中传统的城市结构和生活形态便完全丧失了。在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发生矛盾冲突时, 后者往往显得微不足道。因此, 如何兼顾两者的关系, 达成有机的统一, 是一个非常尖锐而亟待解决的问题。

2. 保护与发展间的矛盾。

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 以及我国城市建设上曾经出现的政策性失误, 历史街区大都呈现了衰落的状况, 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已远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因此, 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必须是以发展为前提的, 一味地强调原封不动的保护是没有现实存在的基础的。

3. 保护与开发利用间的矛盾。

目前, 开发旅游业已成为保护利用历史街区的一个常用而有效的手段, 但同时必须做好量和度的把握, 必须明确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使居住者能够高质量地安居乐业。因此, 避免片面地将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旅游资源, 获取经济效益紧密联系, 从而造成旅游污染。单纯为了旅游, 当地居民会彻底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 放弃传统的职业和活动, 商店里会摆满旅游纪念品而不经营居民生活必需品。兴建现代旅游设施, 如宾馆、饭店、停车场等, 将逐步损坏历史街区的独特风貌和整体形象。目前, 已有不少街区旅游压力明显加大, 出现街区原有性质的改变和传统风貌的消退。

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1.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原则。

(1) 历史真实性标准。指历史街区内应保存的一定数量和比例的记载历史信息的真实的物质实体, 如历史性建筑物、构筑物等, 它们是街区整体氛围的主导因素。体现了传统街区的整体风貌、历史氛围及历史含金量。因此, 历史街区中具有一定数量及比例的真实历史建筑遗存是十分重要的。 (2) 生活真实性标准。生活真实性是指历史街区不仅是过去人们生活和居住的场所, 而且现在仍然并将继续发挥它的功能, 是社会生活中自然而有机的组成部分。生活真实性有两个评判标准, 一是原有居民的保有率, 这一个标准是可以量化的;二是原有生活方式的保存度, 即历史街区应该是该城市或地区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保存最为完整、最有特色的地区, 其原有的传统生活方式的保存度应该是该地区最高的, 这是一个定性的指标。 (3) 风貌完整性标准。风貌完整性包含有两层含义:一是该区域内视野所及范围风貌基本一致, 有较完整和可整治的视觉环境;二是历史街区要有合适规模, 规模的确定应兼顾两个方面的要求:历史街区是建筑行为受到限制即风貌整治的实施地区, 所以范围划定不宜过大;同时又要求有相对的风貌完整性, 能具有相对完整的社会生活结构体系, 因此范围划定不宜太小。

2. 历史街区的物质形态。

(1) 遗存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中的遗存建筑是反映历史文化街区的主要构成要素, 是其价值特色的重要载体, 是反映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 历史环境孕育着千姿百态的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总类复杂, 质量多样, 总体来说分为以下几种:

保护建筑:具有较高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规划认为应按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方法进行保护的建 (构) 筑物。

历史建筑:对历史建筑, 要坚持“最大程度的保护, 最小程度的限制”的原则, 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附则中对历史建筑的定义, 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 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 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历史建筑的风貌和价值是有的, 但是介于文保单位和普通传统民居之间, 对于历史建筑要进行挂牌注册, 依据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标准进行保护。

传统民居:是指除了保护建筑和历史建筑之外的传统历史风貌的建筑。对于整个历史街区来说, 其个体艺术和文化价值并不十分突出, 但是历史街区的整体的“鲜明的城市肌理”正是传统民居和其他历史建筑相得益彰的共存, 才形成了历史街区整体的赏心悦目。

近现代建筑:随着时代的发展, 近现代建筑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对于历史的尊重, 对文化遗产的负责, 应该加强对近现代建筑的保护和利用。

(2) 重要的历史构筑物。如古城墙, 古栈道, 古地道, 古仓库, 堤坝等等在历史上发生过重要作用的构筑物。其本身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 同时是历史街区的重要构成要素, 蕴藏着重要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 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保护。

(3) 街巷。由于历史功能、自然环境、民族风俗习惯的不同, 不同的历史文化街区展现了不同的街巷内容。街巷主要形态包括了街、巷、弄及其他公共空间等, 是历史文化街区中人们居住生活、商业交往、游憩观赏的主要公共活动空间, 影响着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格局的重要因素。街巷空间的空间尺度, 居住生活类型, 建筑营造的空间层次、街巷铺地、绿化环境和依托其存在的环境要素都是应保护的对象。

(4) 空间格局。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格局是指其所处历史城市的总体布局形式、体现城市的肌理和风格。空间格局一方面反映着不同自然条件, 地域环境, 如地形地貌、气候、水源的影响对城市布局形式的影响;另一方面, 也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文化的历史形态。在对空间格局进行保护时, 应联系历史文化街区与周边历史片区, 历史文化街区整体性及其在历史城市中的区位作用、重要历史景观节点及城市其他重要构成要素等, 以保持历史城市的空间布局特色。如北京城的中轴线格局, 张家口上下堡和东西太平山, 长城等自然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古商道格局。

3. 保护与整治的具体措施。

(1) 建筑高度控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范》规定保护规划必须控制历史城区内的建筑高度。在分别确定历史城区建筑高度分区、视线通廊内建筑高度、保护范围和保护区内建筑高度的基础上, 应制定历史街区的建筑高度控制规定。历史文化街区是传统特色风貌的集中地段, 一般而言,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多为低层建筑, 维持这种宜人的尺度和空间轮廓是必须和必要的。保护区内的高度控制主要依据如下: (1) 根据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保护要求, 划定不同层次的高度控制。 (2) 视线分析, 将各个保护对象作为视线焦点进行视线分析, 以保证保护对象周边环境达到高度要求, 使其周边环境和谐统一。 (3) 根据视线分析做出平面的高度控制。对于建筑物的高度控制, 根据不同的建筑等级和层次, 规定建筑的檐口高度, 建筑的整体高度, 建筑的层数控制等。相应的, 对影响建筑高度较为明显的附属物也应有必要的要求。 (2) 重要历史构筑物的保护。重要的历史构筑物:如古城墙, 古栈道, 古地道, 古仓库, 堤坝等等在历史上发生过重要作用的构筑物。对这些构筑物要遵循文物保护的原则, 保证其原真性, 对其现状遗存进行评估, 针对其保存的良好程度, 进行不同的保护, 并应合理利用。对待已经湮灭的历史构筑物, 要进行基址提示。反对盲目地重建, 要根据历史遗存保存现状进行有选择的修复, 否则不仅破坏了历史信息的真实性, 还浪费了资源。 (3) 传统街巷的保护。整体保护和分级保护的原则, 保护街巷格局和街巷风貌, 不得随意改变街巷的尺度、走向和名称。一般保护要求如下: (1) 保护街巷立面、高处俯瞰的屋顶肌理等空间界面的历史文化风貌特征。 (2) 根据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的相应要求, 保护沿街传统建筑和历史风貌, 整治沿街的建筑, 使其与传统风貌相协调。 (3) 保护街巷空间的连续性、立面及节奏韵律。 (4) 新设置的路灯、指示牌、招牌、垃圾桶等街道家具市政设施应妥善设计, 其风格、材料、色彩应与保护区的整体环境和氛围相协调。尽可能使各种管线入地, 妥善设置相关的地面设施使其不影响街巷和建筑景观环境。 (5) 街巷的铺装不宜随意更改, 在进行基础设施改造时尽力避免对街巷原始铺装的破坏, 对待已经破坏改造的铺装, 更新地面铺装材料, 使其与传统街道环境相协调。 (4) 院落形态的保护。保护院落的完整性, 不能随意改变院落的空间布局和形式。对于院落内的建筑朝向, 大门的朝向和位置, 院落内的影壁等组成部分要完整保护, 不得随意拆除和改建。建立院落保护档案, 对院落格局、建筑现状做出总体评价, 并进行分级, 对不同级别的院落进行不同层级的保护。 (5) 建筑的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之前, 建筑主要包括文保单位建筑和未经确定的历史建筑以及其他民居建筑。

保护建筑:依据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现状、环境和文物价值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分区划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其保护范围, 强调保护文物本体的历史真实信息, 严格控制保护范围内建筑环境风貌的完整性。在制定各文物保护单位时应采取审慎的态度, 考虑措施的可逆性。保护措施技术方案须经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后, 方可实施。列入保护规划的保护工程, 必须委托专业部门进行专项设计, 设计方案必须符合各类工程的行业规范, 依程序审批后才可实施。历史建筑:历史建筑介于文保单位和普通传统民居之间, 对于历史建筑要进行挂牌注册, 依据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标准进行保护。对于历史建筑的确定, 首先是历史建筑分类与评价。为确定历史建筑, 应建立历史建筑档案, 为各类建筑的保护与整治模式奠定基础。

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社会环境条件是逐渐变化的, 要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需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托群体的特殊性。在进行保护时, 必须尊重这种遗产所必须遵从的习俗和仪式。保护是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 因此必须加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 提高社会公众的保护意识和自觉行动。要将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结合起来, 深入挖掘物质遗产的历史、文化、艺术内涵, 综合保护文化空间本身及其蕴含的非物质文化价值。在实际工作当中, 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 建立完整详尽的档案。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载体, 如重要的历史遗迹、纪念物, 对于已经消失的历史场所要有条件的恢复其功能, 如戏台、戏楼、庙宇、祠堂等等。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这样, 才能使我们的悠久文化得以长生, 子孙后代才能享用几千年来的精神文化。科学合理利用, 才能实现有品质、长久的发展, 才能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保护的硕果, 才能提高和扩大保护的意识和主体范围, 实现保护和发展的共生。

参考文献

[1] .王景慧.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J].城市规划, 2006 (11)

[2] .镇雪锋.遗产保护国际宪章的经验和启示[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7 (5)

[3] .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与文化城市建设[M].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7

[4] .赵中枢.从文物保护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概念的扩大与保护方法的多样化[J].城市规划, 2001 (25) 10

[5] .阮仪三.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2001 (25)

历史街区保护与社区的营造 篇8

“社区”是在人们对城市社会问题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准确地说,它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二战的阴霾已经散去,人们的精力主要集中于物质世界的重塑,大量的重建导致社会问题的滋生,人们意识到单纯的物质空间建设并不能使城市人们过上高质量的生活,解决社会问题变得尤为迫切,“社区”的概念在这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早在1955年,美国社会学家希勒里就收集了西方社会学中对“社区”的90多种定义,并进行总结,发现其中存在普遍认同的三个要素,即:(1)地区;(2)共同纽带;(3)社会互动。根据这三个方面的要素,可以将社区定义为:生活在同一地理区域内、具有共同意识和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1]。由于“社区”以关心人作为最直接、最根本的出发点,因此“社区”概念很快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常常讨论的话题。

历史文化街区因其洋溢着历史文化气息,以其丰富的物质形态渗透出城市的特质而为人所知。为了保护历史的延续性和文化的内涵,历史文化街区应该予以保护已经取得了共识。然而,对于历史街区保护的认识却存在相当大的分歧。对历史街区的人们来说,由于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老旧,常常面临着生活不方便、交通不便等多种难题,而且治安等各种问题也相当严重,因此,历史文化街区应该如何保护,保护什么,社区建设应该如何进行等,引起了诸多争议。概括而言,这种争议就是“保护”和“发展”在社区发展中的分歧。

2“保护”的观念

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毋庸置疑是首要任务,那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应保护些什么呢?在此,保护历史建筑元素、历史空间形态自不可少,但这还远远不够。城市是人的城市,只有能反映公众意愿的城市建设才是成功的[2],因此,历史文化街区最根本的还是保护人,保护人在城市系统中的生活舒适度。根据心理学家的调查,人的舒适感来源于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认同并由此而产生的归属感,而归属感则来源于人们对所生活的社区的认同,这种认同正是历史传承的积淀。

人们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渐走向某个社区或者某些社区的过程。人们对社会的依赖,最直接的表现为对社区的依赖,它包括物质空间和精神要素两个方面。物质空间就是指城市社会的环境空间,它涵盖了从建筑空间到人们生活聚落空间的各个层面;精神要素则指的是历史传承的文化和人与人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

当前,人们反对城市大拆大建,走的正是一条保护的道路,对历史街区来讲尤其如此。历史街区是具有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大拆大建不仅破坏传统风貌,还将割裂历史,破坏社区模式。当居民迁入新区,社会联系遭到破坏,人们不仅对新的生活环境感到陌生,安全感缺失,而且某些人将失去其赖以生存的条件,这些是物质条件无法弥补的,这种问题在老年人身上尤其严重。早期的西方社会学家认为,由于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存在着许多矛盾,使社会的凝聚力减弱。一方面,人与人的直接交流减少,人们感到孤独,彼此疏远,精神压力难以排解;另一方面,传统社会中那种由长辈、邻里等提供的非正式的社会控制削弱,犯罪和越轨行为增加。因此,保护传统的社区关系尤为重要。

3“发展”的观念

没有发展的保护,历史街区将走向消亡,我们强调历史街区的保护的同时,还要积极谋求发展。面对历史街区,人们想到最多的就是发展旅游经济。旅游经济的发展在盘活历史街区方面的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从长远来讲,任何环境都有它的容量,一味地以经济利益来衡量只是寻求城市的发展短暂的快感,它破坏了历史街区人们的安宁生活,带来长久的社会环境负效应。

那么,历史街区应如何进行社区的营造,如何与现代社会相契合呢?笔者认为,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一言用在此处亦非常合适。作为历史遗存,自有其有价值的地方,但也有其可以改造的部分,应建立一套综合权衡和评估体系,坚持保护和改造并举的方针,做到保护的同时不失现代城市生活的活力,这种活力正来源于当代生活与历史建筑和环境的富有张力的叠加[3]。历史街区保护和社区的营造并非要对城市街区空间做大量的改造,而是视社区需要设置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以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同时,为改善社区环境,应腾出一定的空间建设绿地,这些也是历史街区社区营造好坏的重要指标。

历史街区的居民多为弱势群体,在历史街区改造中政府应适当扶持,关心弱势群体的权益,充分考虑他们的诉求。历史街区改造规划中应积极推进公众参与,保持社区的活力,实现社区的持续发展[4]。这是维持社会稳定、体现城市社区人文关怀的重要部分,并最终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4 历史街区中保护和发展社区的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

4.1 居民参与

居民参与改善和整治历史街区社区环境已逐渐成为研究人员以及国际学术和基金组织,乃至城市政府自觉努力的方向[5]。居民有效地参与社区环境的创造和营造,可以保证历史街区的活力长驻。如此一来,历史街区的环境可以得到更好的改善,并能更有效地运用财务、土地等资源,帮助社区居民就业,从而减少犯罪和社会压力等潜在的威胁。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对参与者和外部人员来说都有着正面效应,它有助于个人与其他成员共同塑造社区精神和建立社区感情,使得居民的归属感进一步增强。

4.2 参与者角色的变换

为了保证居民参与社区改造过程能够有效地运作,参加开发过程的所有人都需要重新考虑自己的角色。对于规划者来说,应致力于解决居民生活的环境问题;而于地方政府,则应把居民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进行综合权衡以加强立法;对社区居民而言,则应主动接受营造环境的责任,共同为良好的社区环境做出努力。

4.3 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国的传统建筑的内部原因,社区环境的整修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对居民而言,费用问题难以落实,因而很大程度上需要靠政府补贴,但政府补贴也是杯水车薪,因此需要建立一套更为适用的融资渠道。其中,吸引商家是一个重要方面。然而,目前关于历史街区并无一个完美的开发模式,商家还难以从中赢利,因此商家暂时还不大愿意承担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即使有商家参与,往往对历史街区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或者置之不理,经常出现“杀鸡取卵”式的利用[6]。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出一套能够从历史街区保护和社区营造中赢利,而又不造成社区居民更大压力,并在他们可承受的范围内的开发模式,开拓一种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5 结语

西方国家已广泛兴起了营造社区的理念,我国也正进入一个历史街区保护研究的新时期。和其他国家一样,社区概念也将成为我们研究历史街区保护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积极地保护现存的历史街区,使其免遭破坏。同时,也要持有积极地社区营造的观念,为居民提供适宜的居住环境。

西方世界在历史街区保护和社区营造两方面已有相关的成果和经验,我们在积极地探讨这两方面的同时还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以寻求更加适合的模式。那种城市建设对社区造成威胁、城市土地开发扩张对社区带来毁灭的情况要备受关注,保护历史街区、发展社区、营造社区环境需要获得更强大的舆论支持。

摘要:历史街区中社区的建设面临着“保护”和“发展”的双重课题。本文建立在对社区的认识以及对历史街区保护的理解上,探讨历史文化街区中社区的建设应如何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协调统一问题,认为“保护”和“发展”均应以人为中心,为人类创造适宜的居住环境,并根据当前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总结当前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历史街区,社区,营造

参考文献

[1]Hillery,George A.Jr1955,Definitions of Community:Areas of Agreement[M].Rural Sociology20:111-123.[2]阮仪三,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1(10):25-32.

[3]范飞,陈泗,刘淑艳.多元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理念分析——以开封旧城双龙巷一穆家桥街区为例[J].规划师,2004(1):14-17.

[4]吕斌.可持续社区的规划理念与实践[J].国外城市规划,1999(3):2-5.

[5]谭英.社区感情、社区发展与邻里保护[J].国外城市规划,1999(3):11-15.

历史街区保护 篇9

近年来, 常熟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了整个古城区, 山、水、城一体的总体格局基本保存。与此同时,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速, 在居住生活、交通工具、交往空间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住房体制全面改革后, 作为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发展的房地产业获得了蓬勃发展, 而古城区因为集中了城市主要的商业服务设施、医疗设施、体育设施和质量最好的基础教育设施, 成为房地产开发的关注对象, 这使得古城保护难度越来越大, 对保护力度的加强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古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后, 新一轮的街坊改造工程又全面展开。一些地区的改造对常熟城市风貌的继承和格局的延续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但是, 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与整治不同于旧城更新与改造。对历史文化保护区来说, 多数建筑物必须保护, 否则就没有资格成为历史文化保护区, 同时, 还要逐步进行整治, 提高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质量。

南泾堂传统民居保护区位于常熟古城南部, 东至县南街, 西至书院街, 北至县西街, 南至琴川河-祝家河, 是《常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001-2020) 》中确定的古城内3片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区内拥有常熟市内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彩衣堂, 及翁心存故居、唐氏宅园等多处文物保护单位, 街区空间格局和整体风貌完整, 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本人有幸参与了南泾堂传统民居保护片区的规划设计工作, 并针对该片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观点:

一、发现的问题与整治的办法

在实地勘察中发现改造中存在的诸多问题:1.文物古迹保护亟待加强;2.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3.传统民居老化严重;4.建筑风貌不尽协调。

对此, 对现状建筑的保护与整治可以有以下建议和办法:

1. 保护——针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和保护建筑, 保持原样, 以求如实反映历史遗存。对个别构件加以更换和修缮, 修旧如故, 以存其真。

2.改善——针对一般历史建筑。原有建筑结构不动, 局部修缮改造, 在保护其建筑的格局和风貌、治理外部环境、修旧如故的同时, 重点对建筑内部加以调整改造, 配备市政设施, 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3.保留——针对与传统风貌无冲突的一般建筑, 建筑质量较好的予以保留。

4.整饰——针对与传统风貌有一定冲突, 建筑质量尚好, 但因历史原因又难以马上拆除的建筑, 可暂时保留, 对外观加以整修改造, 包括降层、平改坡、改变外饰面、更换机平瓦等。

5.重建——针对与传统风貌冲突较大和建筑质量极差的建筑, 按设计需要拆除后重建与传统风貌协调的建筑。

6.拆除——针对与传统风貌冲突较大、建筑质量极差和临时搭建的建筑, 采取拆除后建绿地和公共空间的措施。

建筑保护与整治模式的统计, 有助于检验保护规划是否遵循“重点保护、普遍改善、合理保留、局部改造”的街区保护与整治方针。对历史街区而言, 绝大多数历史建筑是需要改善的,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历史街区的完整性、真实性。因此, 在建筑保护与整治模式的统计中, 需保护和改善的建筑总量应保持在60%左右, 这个总量是在历史街区保护区内控制的, 所以保护区的划定宜小不宜大。

街区外建筑在建筑高度、体量、形式、界面、材料等方面要严格遵守古城风貌保护的要求, 不影响街区主要街巷的景观视廊。一方面重要街巷视线所及范围内的建筑物构成了反映街区历史风貌的主要街景, 需要重点整治。规划确定需要进行立面整治的保护街巷为:南市里、南泾堂、午桥弄。另一方面规划将沿街建筑立面分解为屋面、墙体、门、窗及其他建筑细部, 根据现状保存程度分别进行修缮、修复、整修或改造。

二、街区内文物保护片区的保护规划

对于文物保护片区的规划原则如下:

1.保护原则──保护代表常熟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重要历史街区的空间格局、街巷尺度、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等, 延续城市历史文化环境, 维持保护区的历史风貌。

2.发展原则──贯彻历史城市和街区可持续发展战略, 发挥传统的历史文化环境在现阶段的积极现实意义, 同时重视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品质。

3.效益原则──充分利用历史的物质和人文资源, 发展文化与旅游事业, 兼顾经济收益, 实现社会、环境、经济和文化效益的统一发展。

本着以上规划原则分列出了两个保护片区, 其一街区内文物保护单位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注:文物保护单位指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予以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 一处:彩衣堂,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翁心存故居、唐氏宅园、永忍堂张宅、庞洪文宅、赵宅雕花小厅。2003年10月新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午桥弄42号、小榆树头10号、南泾堂24号、草荡13号。 (见表)

其二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物、构筑物包括两类, 一是建于1911年以前, 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民居、寺庙、祠堂、义庄、会馆、牌坊、桥梁、驳岸、城墙、古井等建筑物、构筑物;二是建于1949年以前, 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的优秀建筑和名人故居。

划定原则应尽可能地包含街区内的“保存着历史信息的遗存”, 以及载有真实历史信息的传统建构筑物, 这是街区历史文化价值的核心体现区域;这一原则确保了街区视觉景观的连续性, 以形成“较完整的历史风貌”保护区。

三、历史街区其它建筑的修缮整治规划

因为重要街巷视线所及范围内的建筑物构成了反映街区历史风貌的主要街景, 需要重点整治, 所以规划将沿街建筑立面分解为屋面、墙体、门、窗及其他建筑细部, 根据现状保存程度分别进行修缮、修复、整修或改造, 制定了详细的整治标准与措施。

(一) 门窗类

1.对于风貌很好, 即具有地方传统特色、传统构件及典型细部装饰, 采用地方传统材料, 符合风貌保护要求, 且质量均很好或较好。

措施:完全保存或仅略加修缮, 并进行日常维护及定时修理。

2. 风貌尚好, 即具有传统尺度、比例、材料和色彩, 保留有一定的传统构件和细部痕迹, 符合风貌保护要求;或其风貌很好但质量一般或较差, 如结构松动、表面破损、色彩脱落, 局部被破坏等。

措施:可以按照保护要求, 保留框架, 加固结构, 补刷油漆、修补破旧部分。

3. 风貌尚好、但质量较差, 如构件损坏很严重, 几乎不能再使用的。

措施:应考虑整体风貌协调要求, 根据现存框架、构件痕迹, 尽量进行原样修复;也可根据实际情况, 按风貌要求, 重新设计。

4.如果门窗风貌一般, 即其形式、材料、色彩等做了较大的改变, 已不具有地方传统特征, 不能体现地方传统特色, 但由于其质量比较好, 位于非重点地段、部位, 对建筑立面及周围环境风貌影响较小的。

措施:应近期保留暂不拆除, 或进行局部整饬, 使之与传统风貌协调;远期可考虑改造或更新。

5.风貌较差, 即其形式、材料、色彩已被任意改动, 不具有地方传统特征, 完全不符合风貌要求, 且位于重点保护地段, 严重影响建筑立面形式和周围环境风貌的。

措施:要予以拆除, 按照风貌保护协调要求, 重新进行设计。

(二) 墙体类

1.具有地方传统特色、传统构件及典型细部, 立面线条、线脚、花饰等装饰细部丰富, 能很好地体现建筑原有风貌和反映地方传统特色, 且质量保存较好, 符合风貌保护要求的。

措施:要完全保存或仅略加修缮, 并进行日常维护及定时修理。

2.若墙体风貌尚好, 即具有一定的地方传统特色、构件及细部, 符合风貌保护要求的, 但质量稍差, 墙体部分破损, 或局部已被改动, 表面粉刷层、色彩脱落, 结构松动等。

措施:应将其框架不动, 结构进行加固;按照风貌保护要求, 尽量按原样修缮破旧部分, 补刷油漆、涂料。

3.风貌尚好或一般, 但墙体质量很差, 破坏十分严重, 如墙体倾斜、出现裂缝、部分被拆除更改等。

措施:考虑整体风貌协调要求, 保留结构框架, 并根据现存构件细部痕迹尽量进行原样修复;也可根据实际情况, 按风貌要求, 重新设计。

4. 对于风貌一般、墙体形式、材料、色彩等已被重修改动, 不具有地方传统特征, 不能体现地方传统特色, 但由于其建造时间较近, 质量比较好, 且位于非重点地段、对周围环境风貌影响较小的墙体。

措施:近期保留暂不拆除, 或进行局部整饬, 增加立面装饰, 使之协调;远期可考虑改造或更新。

5. 风貌较差, 即其形式、材料、色彩不具有地方传统特征, 完全不符合风貌要求, 且位于重点保护地段, 严重影响周围环境风貌的墙体。

措施:拆除, 按照风貌保护协调要求, 对墙体重新进行设计。

(三) 屋顶类 (包括女儿墙、檐口)

1.保存较好, 具有传统及地方特色的坡屋顶及檐口、女儿墙及其它类型的符合风貌保护要求的屋顶。

措施:应完全保存或仅略加修缮, 并进行日常维护及定时修理。

2.具有传统或地方特色的屋顶, 但已有部分破损, 如少量瓦片松散、檐口局部破损, 部分构件损坏等。

措施:应框架不动, 结构进行加固;按照风貌保护要求, 尽量按原样修缮破旧部分。

3.屋顶破坏严重几乎不能利用, 如檐口、屋脊大部分破损, 屋面陷漏, 结构松散。

措施:要考虑整体风貌协调要求, 保留结构框架、并根据现存构件细部痕迹, 尽量进行原样修复;也可根据实际情况, 按风貌要求, 重新设计。

4.风貌一般的现代结构屋顶 (如平屋顶) , 不具有地方传统特征, 不能体现地方传统特色, 但由于其建造时间较近, 质量比较好, 且位于非重点地段、对周围环境风貌影响较小。

措施:可以近期保留, 或进行局部整饬协调。远期可考虑改造或更新。

5. 风貌一般、质量较差、损坏严重难以使用的屋顶, 或严重影响风貌的现代结构屋顶。

措施:要拆除, 按照风貌保护协调要求, 对屋顶重新进行设计。

历史街区的保护区别于一般街坊的改造, 要保护好街区整体历史环境及风貌, 不仅包括街区内现存的空间格局、街道水系、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历史环境要素等物质文化遗存, 还包括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戏曲、传统工艺、传统产业、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存。

温家宝总理在中国市长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讲过:“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与保护之间, 不是相互割裂, 更不是相互对立的, 而是有机关联、相得益彰的。”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是公益性行为, 而非开发性行为。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世界性的、全人类所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整治的同时要着重改善居住生活设施,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历史街区规划不是保护的结束, 而是引导街区向着永续发展的开始。历史街区的保护是长期而艰难的, 我们是历史文化遗产的托管者, 现在我们没有能力办的事, 我们的后代或许有更多的智慧可以解决。

摘要:“城市现代化建筑与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创新与保护之间, 不是相互割裂, 更不是相互对立的, 而是有机关联、相得益彰的。”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是公益性行为, 而非开发性行为, 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世界性的、全人类所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当然, 对保护区保护整治的同时要着重改善居住生活设施,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春侠.城市跨河形态与设计——旧城改造非常视角丛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2]郭湘闽.走向多元平衡:制度视角下我国旧城更新传统规划机制的变革[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历史街区保护 篇10

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成片的地区, 有大量居民在其间生活, 是活态的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不是简单的规划问题, 而是一个综合的社会实践。这就要求规划师们深刻认知历史街区特有的文化传统, 不能只保护那些历史建筑的躯壳, 还应该保存它承载的文化——既要保护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 又要延续街区内居民的生活。

本文从抚州文昌里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实践中出发, 以传统排水系统的保护及利用为例, 对协调基础设施提升、街区风貌保护、传统文化传承的路径进行了探索。

1. 研究背景

1.1 规划区域概况

抚州, 旧称临川, 位于我国江西省东南部、赣闽两省交界地区。抚州北邻南昌市, 是抚河下游、进入鄱阳湖前的地区性中心城市与交通枢纽, 是古代临川文化的代表性城市。文昌里街区位于抚州城东北部、抚河与干港所夹洋洲半岛西部, 毗邻抚河, 自古为进出抚州城、联系城乡的重要地区, 目前是抚州城仅存的风貌较为完整的历史街区、面积约65 公顷。

1.2 街区排水系统现状

文昌里历史街区内的现存排水系统主要由石砌或砖砌边沟、暗渠、明渠构成, 它们保存相对完整, 部分街巷的排水系统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笔者在街区调研中, 对仍在发挥排水作用的暗渠进行了统计:6 条街巷下合计4.76 千米的雨水暗渠保存相对完好, 仍在承担排水功能, 具体详见表1。

现状排水系统的问题方面。街区内排水暗渠覆盖面积较小、部分区域尚无排水系统。现状排水暗渠建设标准低、年代久远, 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盖板塌陷导致的暗渠淤塞、损坏问题较普遍, 导致部分区域排水无出路、内涝频发。此外, 街区内生活污水同样须通过地下边沟、暗渠排放, 污水排入后对街区内外环境产生了较严重的影响。

2. 传统排水系统的保护和利用

2.1 传统排水系统的保护意义

传统排水系统在文昌里地区内的意义不仅是收集、排除民居和院落内雨水的设施, 在文昌里街区内, 传统排水系统与街区内的历史建筑相互搭配, 构成了丰富、立体、完整的街区风貌。以街区内常见的天井为例, 在年降水充沛的江南地区, 以多种方式充分收集、利用雨水, 显然不是出于缺水的原因, 古时徽州人讲“聚水如聚财”, 选设天井不仅是通风采光的需要, 还图“肥水不外流”之吉利[1], 中国江南地区的天井多有此寓意, 文昌里亦不例外。而四水归堂的建筑格局、青石盖板的雨水沟渠所收集的雨水, 在更多的时间里也被赋予了日常生活取用、种养殖取用以及防火等多种功能[2]。这些传统的设施不仅便利了过去江南百姓的生活, 也是勤俭、朴素的人民性格的具象化体现。所以, 从文化延续性的角度, 传统排水系统是街区内生活习惯和文化信息的一种载体, 是历史街区文化价值的一部分, 应该受到保护、展示和借鉴。规划提出的这一观点, 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试行) 》中提出的保护历史遗存真实性和风貌完整性、保护历史信息真实载体的原则一致, 同时在国内其他历史街区中, 如扬州东关街、深圳大鹏所城、福建三坊七巷等地, 传统排水系统也得到了较好的保护[3]。

2.2 街区雨水收集排放模式

文昌里街区内部分建筑、院落内的雨水收集和排水设施保存相对完好, 与街巷中的排水沟渠可以构成完整的雨水收集—排放系统, 经过合理恢复、修缮, 可以承担起街区内雨水收集排放的任务。

本次规划中提出的雨水收集、排放模式为:降雨落入庭院后由天井收集, 部分下渗入地, 其余雨水由院内暗管或集水渠排入街巷暗渠;街巷暗渠内雨水在流动过程中持续渗入地下, 剩余雨水分别汇入区内湖塘, 补充景观水体;汛期雨水量较大时, 可开启排涝泵站将湖塘内雨水排入保护区外水体。

考虑到历史街区街巷和庭院内的青石板地面、砖石等砌筑材料之间的缝隙本身具有良好的透水性, 为减少街区排水系统压力、增加雨水下渗, 规划建议在街区路面整治时, 地面铺装尽量选用传统的砖、石等透水性材料, 保持街区的原真风貌。

2.3 街区雨水系统布置

在文昌里街区内, 共有街巷40 余条、总长约6.8 千米, 受建筑和其他历史遗存影响, 街巷普遍较窄且断面宽度变化较大 (如街区西侧河东湾直街宽度在2.7~5m间) , 街巷部分位置进入基础设施的管线存在明显困难。在供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等基础设施管线中, 依靠重力流排放的雨污水系统布局与协调一直是困扰历史街区基础设施改造的难题, 在当前国内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中, 通常采用合流管线收集雨污水[3]。合流管线虽然以一根合流管代替雨、污水两根管道, 但由于须考虑降雨时同时收集并排放街区雨污水, 其管径普遍较大、工程施工时影响也较大。此外, 为满足雨水收集需要, 街区各条街巷下都须布置合流管并配套大量雨水篦子、检查井, 不可避免对历史街巷风貌以及历史建筑产生较大影响。

本次规划为避免设施改造对街巷两侧历史建筑的影响, 提出了街区排水设施布置的原则:

1) 充分借鉴和利用传统排水系统, 对传统院落边沟、街巷暗渠进行清淤、拓宽并加以适当的完善改造, 以现状保留/ 修缮沟渠和部分新建石砌或砖砌排水沟渠承担雨水收集和排放任务;

2) 单独收集排放街区内污水, 以HDPE双壁波纹管作为街区内污水系统的管材;

3) 为解决狭窄街巷内布置雨水沟渠后对其他基础设施管线 (特别是污水管线) 的影响, 规划中原则上避免在一条街巷内同时布置雨、污水管线, 根据街巷具体情况, 可以采用“梳齿”或“对襟”两种形式, 道路两侧地块面积较大、用户较多、雨污水排放压力较大的街巷, 可采用“对襟”式的雨污水系统布局, 其他街巷则采用梳齿状的雨污水系统布置形式;

4) 新建暗渠布置应充分结合现状街巷暗渠的路由, 为增加新建暗渠的雨水收集和排放能力, 同时考虑到道路横坡, 在有条件的街巷, 建议优先采用双侧布置暗渠的形式。

根据上述原则, 在本次规划中, 街区内总长约6.8 千米街巷 (宽度不小于2米) 中共布置雨水暗渠12.62 千米。其中, 敷设400mm宽盖板暗渠12.50 千米、600mm盖板暗渠0.12 千米。宽度小于2 米的狭窄街巷内以边沟代替暗渠, 规格建议采用Bx H=200mmx150mm的矩形断面, 并沿街巷双侧布置, 以利雨水收集和输送。

在本次规划中, 街区内合计铺设传统形式排水暗渠12.62 千米, 并在不同断面街巷中做到了雨污水设施的完整覆盖, 整体提高了街区排水基础设施的水平。其中, 现状保留、修缮的暗渠在雨水系统中占比约为32%, 传统设施的保留利用比例较高。

2.4 雨水暗渠排水能力校核

为保证传统形式排水沟渠的雨水排放能力, 规划提出对现存石砌或砖砌边沟、街巷盖板暗渠和明渠进行清淤并加固其结构;在设计和计算中要考虑新建暗渠的排水最小安全超高。参考《室外排水设计规划 (GB 50014-2006) 》 (2014 版) 所规定的明渠 (上沿至渠内水面) 最小超高, 建议街区内暗渠设计的最小安全超高控制在200mm为宜。图4 所示为降雨重现期P=2 年的情景下, 街区内传统形式暗渠的计算流量与其过流能力的比值, 其中, 89% 暗渠的计算流量与过流能力比值在0.4~1.0之间、6%的比值在1.0~1.2之间、仅5%暗渠的计算流量与过流能力比值在1.2~1.4之间。考虑到暗渠设计时的200mm安全超高, 可以认为规划后街区雨水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普遍不低于重现期2年的标准, 已经达到《室外排水设计规划 (GB50014-2006) 》 (2014版) 中规定的市区人口100万以下城市 (抚州即属该级别城市) 的排水设计重现期要求。

2.5 传统排水系统的优势和有机保护

采用传统的雨水沟渠排放形式可以取消埋地雨水管, 节约地下空间, 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具有很好的适应性:传统形式的雨水沟渠沿地面铺设, 与常规雨水管道相比, 没有覆土限制、没有与其他工程管线及与建筑物的净距等要求, 而且施工及检修相对简便, 特别适合于地面及地下空间紧张的历史街巷。

本文以文昌里街区内的管线布置和北京市地方标准《历史文化街区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DB11/T 692—2009) 》 (下简称《北京地标》) 为例来说明传统雨水沟渠在历史街区内的优势。图5-1 为摘自《北京地标》内的3 米宽胡同市政管线横断面布置图, 敷设DN100 给水管、Φ300~400 雨污合流管各1 根;图5-2 为文昌里街区内断面宽度2.5~3 米街道的管线布置示意图, 街巷下同时布置了给水、污水以及雨水管渠, 与图5-1相比, 在狭窄街巷下同时进入了给水、污水、雨水管渠, 实现了雨污水分流, 更有利于街区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和环境改善。

传统街区的外部空间影响了人们的城市记忆, 对传统空间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保存街道特色以及传统排水系统的保护性利用, 能恢复人们的街区记忆、激发人们对所居住街区的认同感、促进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4]。

以深圳大鹏所城为例,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其排水组织利用地形高差, 在街道一边设明沟排水入护城河, 十分适宜南方多雨气候, 沿街居民在明沟上搭两块青石板出入宅门, 形成了一种传统特色景观[3], 在《大鹏所城保护规划》中, 将这一传统排水体系作为了街区有机保护的重要内容予以了保留。

在文昌里街区, 为实现对传统排水系统的有机保护, 在完成排水系统提升改造工程后, 亦应当组织人员对街区的水塘、排水沟渠的位置、尺寸等相关信息进行调查并登记, 以文字、照片等形式记录其现状特点, 作为后续维护管理的基础资料。同时, 应在街区内一些大型沟渠、湖塘处, 设立鲜明的标志, 并在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中尽量按照传统的技术、材料、形式, 进行修复、加固和保养, 对于一些周边有条件的排水沟渠, 可以打开部分渠段盖板以供游人参观。最后, 传统排水系统在使用中, 应当有明确的维护、修缮机制, 并由专业部门进行定期的清理和维护, 以保证其正常发挥排水功能。

3. 结语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基础设施提升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 涉及文史研究、规划理论、社会管理、工程技术等诸多方面。文昌里是典型的江南历史文化街区, 密布的历史遗存、狭窄的街巷、有限的公共空间都是对基础设施提升工作提出的限制要求, 传统的大动作、高强度的基础设施改造工程, 其破坏性显然大于街区价值提升。本次保护规划在综合考虑风貌完整性、文化传承性、功能完备性后提出了传统雨水系统的保护性利用方案, 是将基础设施提升与街区保护、文化传承相融合的一次实践。

摘要:在历史街区保护中, 基础设施提升是其中的重要工作。本文以江西抚州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例, 以“遗存”的视角看待街区内的传统排水系统, 强调从更加广泛的文化背景中认知街区基础设施提升行为, 在功能提升与文化延续的基础上, 探索了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保护和利用。在提升街区基础设施水平的同时, 避免了对街区环境的影响、保护了街区风貌的原真性, 有利于实现街区的有机更新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历史街区,排水系统,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 (第六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86-97.

[2]胡敏.历史街区的防火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5.69-74.

[3]李新建.历史街区保护中的交通和市政工程技术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2.106-111.

国内历史文化街区研究综述 篇11

关键词:空间结构;原真性;文化创意;游客感知;开发保护

1.研究背景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作为城市游憩空间的一部分,历史文化街区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以及经济价值。我国于1986年正式提出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2008年颁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范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利用与改造,强化了政府的保护责任,2015全国确定首批历史文化街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保护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当前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难题,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2.数据来源

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专题研究的期刊较少,笔者使用中国知网(CKNI)数据库以“历史文化街区”为关键词,年限起于2005年,止于2015年,在《地理科学》《地理学报》、《地理研究》《人文地理》、《经济地理》、《旅游学刊》权威期刊中搜素文献。由于删选文章数目过少,通过对这些文章参考文献进行搜索,共获得36篇有效文章。本文主要对这些文章进行研究。

3.国内研究概述

本研究主要将这些研究分为了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结构研究、原真性研究、创意文化研究、旅游感知研究以及开发保护5类。

3.1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结构

历史文化街区是特定地区某一阶段的记忆,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它多位于城市的繁华地段,自身的空间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以求与城市共生共长。

李建伟利用空间结构理论解读历史古镇空间格局,“空间结构理论”认为空间结构是由自然生态(古镇与生态的契合)、人工物质(乡土建筑)和精神空间(当地的文化以及习俗)三部分,并提出尊重多种价值空间重构理念。苏静、陆林将城市文化街区分为历史文化街区、城市中心商务文化街区、主题街区、特色文化街区四类,提出经济、文化、旅游为街区演变机制。鲍懿喜分析了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特征,指出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地域性、文化性,以及内部居民、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一些学者也尝试从历史文化街区内部分析其空间特征。牛玉等人以南京夫子庙为例,探讨空间结构与社会关系,以及探讨历史文化景点小尺度之间的联系,这种空间角度的解读,有利于历史文化街区的管理和规划。

3.2从原真性角度

原真性在中文中的意思就是真的、而非假的,原本的、而非复制的,忠实的、而非虚伪的,神圣的、而非亵渎的含义。1964年《威尼斯宪章》与1994《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强调文化遗产保护中,原真性理论是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理论依据。历史文化街区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从原真性的角度探讨其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马凌提出将本真性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夏健指出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唤起人们记忆的载体,“历史真实性、生活真实性、风貌完整性为历史街区的基本特征”,要求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做到“修旧如故”。阮仪三指出城市建设应重视文物古迹的原真性。杨春蓉认为历史街区的保护必须与一般的旧城改造区别开来,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考虑本身的“原真性、整体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徐红罡指出原真性保护并非外观保护,也非静态、单一保护。对街区的内部智联与结构我们不能忽视,同时要将遗产的保护当作一个持续的过程来进行;同时要关注原著居民的生活条件。

3.3从文化创意角度

创意文化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它的引入一方面能增加历史文化街区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商业带来的强拆建,保护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原貌。

张建忠利深入挖掘文化心理层的重要性,通过“形”,使遗产“开口说话”。孔翔分析了文化创意创意产业与上海田子坊地区发展的空间重构的关系,即创意文化产业不仅改变了当地文化形象,还能引起产业演替以及社会关系复杂化。李山石以北京南锣鼓巷为例,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宋捷等人指出政府引导,品牌构建以及创意集群的重要性。

创意文化产业能够在历史街区中生根,要具备以下几点:

(1)创意吸引物是核心;

(2)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周边高等级的艺术和演出机构提供了创意活动的有力支持;

(3)能够有能够激发游客兴趣的“一站式体验”;

(4)有组织地将其联合,打造集体创造力,形成产业链。产业的发展还需要人才培养以及政府的引导,企业联盟,共同控制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的质量。

3.4从游客感知角度

历史街区是特定地域历史、社会、文化的核心载体,兼具遗产保护、旅游开发的价值。游客的感知和态度是影响旅游开发的重要的因素。游客的感知与态度可以分为正负两项,正向的旅游感知能够促进原有旅游开发的思路的延续;相反,会极大反向促进旅游产业的更新。对历史街区旅游感知的研究,能够反映游客在该游区的旅游需求,指导街区的保护与利用。

廖仁静提出出游动机对于夫子庙历史真实性的感知程度及差异有影响。同时游览时间也会对游客感知产生影响。牛玉指出消费、街道、景观及空间意象等因素会影响旅游感知。旺姆、吴必虎以拉萨八廓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发现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对居民的感知存在有影响。孔祥研究黄山屯溪老街的个体经营户,认为经营者与旅游者之间的有效互动,能提升经营者的地方感知。通过分析游客感知差异,指导街区的改造。牛玉提出了历史街区新模式,吉“八化”的历史街区旅游发展创新型模式。刘家明尝试提出了由表层到深层体验6E的体验模型,并对街区的功能结构进行调整。

nlc202309091132

3.5从开发保护角度

历史文化街区具有多重价值,但当前我国历史街区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过分注重街区外观,忽视文化重塑;二是街区旅游法规不健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三是新城区、新建筑过分涌入改变了古街区的布局等等。一方面历史文化街区不能“原封不动”,另一方面不能改造过大。如何把握改造的“度”,同时避免“千城一面”的格局是街区改造的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多项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国内学者认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应做到:一是做到“仿古而不拘泥于古”。即尊重其原有风貌,也可注入新元素。二是甄别有价值的历史遗存,进行“镶牙式”的肌理再造。刘颂提出旅游文化与历史风貌保护相结合的保护模式。颜亚玉提出“社区参与”模式。汪芳提出了“活态博物馆”的概念,淡化实体围墙,将街区看作一种活化的、动态的、无围墙的城市博物馆。陆邵明采用场所叙事理论更新上海滨水历史地段。郭文认为旅游场域的形成,使街区空间以“物理属性”为主转变为“社会属性”为主,并提出社区精英示范效应。

4、国内研究的不足

通过上述分析,国内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历史街区进行研究剖析。研究成果丰硕,对历史街区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我国当前的研究仍然存在诸多的不足。

4.1研究内容失衡

使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历史文化街区”为关键词进行搜索,获取2415条结果。但这些研究50%以上侧重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与保护,所提出的建议和对策普适性强,但是对具体研究对象的针对性较弱。

4.2研究方法失当

目前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多是采取定性分析的方法,缺少定量分析。研究侧重理论分析,如原真性理论、场所叙事等,通过理论分析提出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措施。这些理论多从其他的领域嫁接过来,难以真切说明街区真是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的可行性也有待商榷。

4.3研究视角狭隘

研究视角决定学者的研究内容。当前研究多宏观的分析,对街区的微观的分析较少。此外,研究的视角多着眼于空间布局,对街区内部的社会关系、矛盾很少被发掘。对微观视角的分析能协调好街区内部的社会关系能够更好推进街区更新。

5、研究展望

对于城市印象的研究中,—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方面,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城市的明信片,也是一个城市社会、文化以及经济的缩影。当下,学者更倾向对历史街区进行旅游开发,实现经济与文化效益的双赢。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也显示出自身的独特的价值,然后国内的研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以后的研究能够显示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不同尺度不同维度来分析历史街区,为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方案。

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问题与思考 篇12

一、历史街区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 发展与保护的矛盾

如何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城市历史街区保护最突出的矛盾。时代发展引发的人类生活内容以及城市功能形态的转变正是历史街区保护问题产生的根源。一方面昔日繁华的城市中心难以适应如今高速发展的时代步伐;另一方面蕴含在历史街区建筑甚至砖瓦中的传统文化却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正是在两者的斗争中不断前进。

(二) 物质与情感的矛盾

这些历史街区蕴含几代人的情感寄托, 报刊杂志充斥了海量的对传统街区的追忆, 不断唤起人们对历史街区所蕴含的美好历史的向往。然而当有人真正走进并关注还生活在历史街区中的民众时, 你会发现拥挤不堪的居所、卫生条件极差的公共厕所, 甚至时刻担心一场暴雨引发的城市内涝, 这或许就是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的往日情怀之间的矛盾。

(三) 方法与现实的矛盾

我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及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使得蕴含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化的历史街区呈现独特的特色;同时由于历史街区所处的环境不一及保存程度的不同, 使历史街区呈现不同的情况。我们需要针对各历史街区的具体情况研究更具针对性的保护方法与措施, 体现历史街区的差异, 以实现更有效的保护。

二、历史街区保护的问题根源

(一) 经济根源

经济发展轨迹是城市规划历史街区保护领域的种种矛盾产生的最重要的经济根源。西方经济发展轨迹一般是渐进式的, 各个时代的经济发展轨迹在城市建设中都能得到反映, 而历史街区保护的理论正是在这种经济模式和城市建设契合度比较高的建设实践中提炼出的。中国更多呈现的是追赶西方发达国家跨越式的经济发展轨迹, 这映射在城市建设领域就体现为城市的历史脉络被割裂;而其中的历史印记——历史街区由于随意的开发, 被侵蚀或被人为地孤立成为城市孤岛。

(二) 文化根源

东西方哲学最显著的差异体现在对物质观的争辩, 在城市历史街区保护规划问题上, 西方侧重物质遗产的保护理论与其城市生活相契合, 而中国理论界更关注对城市脉络的梳理以及对于记载传承方式的关注的倾向。在历史街区保护应用领域, 这种文化态度上的差异直接孕育了现实矛盾。

三、我国历史街区保护法规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已形成以《文物保护法》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为核心的历史街区保护法规体系, 而《环境保护法》、《旅游条例》等相关法律和行政规章也涉及到了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问题。这些法律法规对保护历史街区提供了法律的依据, 但是仍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缺乏专门用于历史街区的技术标准规范

我国很多省份制定了城市的规划技术管理规定或规程, 但是缺乏对历史街区规划技术的专门研究。一般性的技术标准规程由于不能满足历史街区保护的特殊要求, 所以很多控制性的指标只能由设计单位在规划编制中确定。而从现在的建筑规划教育来看, 各大专院校都侧重于设计技术层面的训练和西方现代建筑规划理论的介绍, 而少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与普及, 导致规划设计单位的设计师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意识和保护方法的欠缺, 增加了规划设计方案的随意性和不可操作性, 这不利于历史街区的保护。

(二) 与土地政策、资金政策的衔接不够

当今, 一方面我国招、拍、挂土地出让制度的推行, 土地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明显, 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追逐利润、消化高昂的土地成本, 不得不提高土地开发密度或建筑的容积率, 成为破坏历史街区的主要经济动因;另一方面随着政府部门管理开支的增加, 土地财政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以维持政府的正常运转。再加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政绩观, 促使政府部门妥协于房地产开发商主导的规划设计方案。而现有的与历史街区保护相关的法规未能体现这方面的因素, 因此缺乏了可操作性。

(三) 对公众参与的规定缺乏对居民的强制性

在现有的规划法规中, 对公众参与的规定, 倾向于强制政府、设计单位走向民众, 而缺乏强制民众走向规划, 从而影响了公众参与的实现。公众参与历史街区保护既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又是一项义务, 历史街区保护也离不开居民参与。但是, 现在大多数规划设计方案的形成被看作是政府的事、是设计单位的事、是开发商的事, 居民参与的程度很低。有的人甚至不愿向设计调查人员提供自己所了解的信息, 甚至提供不准确的信息, 导致公众参与难以奏效, 难以达到集思广益。一方面原因是, 很大一部分政府官员、技术人员认为规划设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一般的普通民众素质不高, 根本不懂专业知识, 很难展开交流, 或者把规划方案看成是表达个人才能的手段, 而不愿与他人沟通, 从而降低公众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 居民参与的意识还不高。由此可见, 公众参与是政府、设计单位、房地产开发商、居民之间多方互动的过程, 必须从多方面激励措施入手, 尤其是从激励居民参与的一方入手。

四、城市历史街区的生命体特征

(一) 时间轴

从城市有机体视角下观察城市会发现, 城市都是时间长河中的微小片段构成, 今天国内历史街区的研究容易把关注点置于保护上而缺乏更新的研究, 缺乏对历史街区的生长和衰败的清晰认识, 文化价值相对较低的被新的时代印记所取代是城市的正常代谢过程。只有把城市中历史街区保护问题置于时间的维度中进行考察才能更好地进行城市保护。

(二) 城市空间

今天国内学术界对待历史街区保护方法更倾向于另建新城与旧城平行发展的模式, 针对建国初期关于北京城市建设策略的批判, 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学术讨论甚至渗透到主流媒体,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这种趋势。然而从城市有机论视角来考察却呈现另一番景象, 城市是发展的生命有机体, 其具有自己的空间发展轨迹。其发展过程中有过多人为因素介入, 放弃对其本身城市空间形态文脉的关注, 转而关注所谓的功能合理以及简单追求物质遗留, 并在过程中把承载全部情感、人类活动的活生生的城市简化为保护完好、具有高度历史价值的旅游目的地, 就这一点而言, 此做法正好和其规划初衷所倡导的趋势相违背。

(三) 城市细胞

在城市中个体和组织正是构成有机体的一个个细胞, 正是这种细胞间相互作用实现了城市的不断代谢。所有的保护工作所针对的是隐藏在对象后所积淀的文化价值, 绝非对物质形态的固化遗存, 生活在其中的人作为文化的创造者及传承者, 更应该是保护工作的核心, 然而生活在历史街区中的人们的生活状态让人不容乐观。受物质条件限制, 历史街区中承担的各种机能逐渐随着细胞的流转而转移, 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固化丧失城市机能, 很多的历史街区演变成为了城市贫民窟, 生活在其中的人成为社会遗弃的人群, 城市有机体视角下历史街区保护的核心正是对生活在其中的人的关注。

五、思考

(一) 与时代的关系

要正确认识到时代变迁是引发历史街区保护矛盾的根源, 在保护过程中强调分析, 针对不同类型寻求不同策略。探寻历史街区发展源动力, 寻求新的社会因素的介入。北京798艺术区或许是对此最好的注脚, 旧的工业发展因素消亡了, 机缘巧合下新的艺术资源的注入为地区重新焕发活力。

(二) 与自然的关系

人居环境的建设可以追溯到整个人类进化以及迁徙历程, 人类对于生存环境的选择受制于当时的生产水平, 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寻求理想人居环境的历程。中国古代城市营建往往首先根据“风水理论”对地理、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进行综合勘查分析评价后进行选址, 虽然风水有迷信的成分, 但它蕴涵着人与自然协调关系的准则, 选择利于人生存的地理环境质量评价体系, 以指导择地建宅的“民间智慧”, 渗透其中的正是今天所倡导的“自然承载力”的概念。

(三) 与文化的关系

上一篇:能源中心下一篇:阶段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