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通用12篇)
历史街区 篇1
随着城市建设从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的转化,城市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城市文化发源和发展地的历史街区是城市的文化资本和战略资源,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历史街区的空间文化生态特征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袭,空间“文化生态平衡”逐渐遭到破坏,某些文化生态“物种”正趋于消亡。现有的历史街区保护基于历史保护学理论,注重本体的静态维护而忽视文化的动态延续,造成保护与发展的永恒矛盾。本文以重庆金刚碑历史街区为例,尝试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将历史街区作为一个不断演变生长的“生命体”,研究其生长演变的规律和文化生态系统的特征,探讨更加全面地推进和引导历史街区功能和空间保护和发展的方法,以有效延续其文化肌理和历史文脉。
金刚碑历史街区位于重庆北碚区近郊缙云山麓的嘉陵江畔,因江边有巨石入江心而得名金刚碚(谐音“碑”)。街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因煤业码头而兴起的,“抗战”时期因地势利于防空,国民政府的部分党政机关、科研单位、文化机构、大专院校迁至此办公。同时,许多专家学者和社会名流如梁漱溟、熊十力、周谷城、谢无量、吴宓、陈子展、孙伏园、孙越崎、翁文灏等曾寓居于此,或教书育人、著书立说,或兴办实业、开展科研,盛极一时。街区内一条小溪蜿蜒穿过,形成两水交汇、两面环山的自然山水格局。街巷与建筑沿小溪与嘉陵江呈“T”形台梯状分布,依山就势而建,具有典型的山地三维立体空间结构形态。目前,街巷格局和部分建筑保存较完整,但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建筑和环境破损严重,部分新建筑对历史环境也造成了破坏。如何抢救性保护其传统风貌,充分利用和有效开发老街的历史文化资源,助推城市文化建设是当前金刚碑面临的紧迫问题。
一、历史街区的空间文化生态系统
文化生态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将生态学方法运用于文化学研究的新兴交叉学科,着重研究不同“文化物种”与其周边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不同的社会“文化物种”或种群在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功能作用、存在状态以及生态演进等方面的规律和特征(1)。文化生态学创始人美国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德(Julian Haynes Steward,1902~1972)认为,文化演进的因素是文化对生态环境的“适应”,不同的文化形式是对不同生态环境适应的结果。因此,城市中汇集、积淀的各类文化,包括文化观念、行为方式、物质空间环境等,都是在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2)。
历史街区的传统空间文化生态系统是对周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适应,是融合了地方传统文化和外来精英文化的时空统一有机体,系统中的各个文化生态群落发挥着各自的“自然选择”作用,不断地促进文化的演变更新,并逐步发展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文化。
1. 历史街区的空间文化层级
在历史街区文化生态系统中,空间文化层级是一个多样、统一的文化有机体。各个空间文化层级内,由于彼此共同的文化基础,其空间具有相似性,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独特的区域空间特色。
(1)文化丛
文化丛是文化圈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成的更加整合的一组文化特质,他们存在于一定的时空范围之中并作为一个文化单位发挥作用(3)”(图1)。文化丛往往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特殊组合。从文化生态学理论来看,文化丛也可以被理解为城市内部具有类似空间结构或者风格特征的那类城市空间区域。例如,可以根据历史遗存的类型将城市历史文化划分为历史街区文化丛、工业遗产文化丛、红色历史文化丛等,而金刚碑就属于重庆历史街区文化丛。
(2)文化簇
文化簇是文化丛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比文化丛小的文化单位。在文化丛中独具特色的整体空间形态、文化场所、空间单元、建筑类型等可以定义为文化簇。如金刚碑历史街区中与环境契合的整体空间形态、传统民居院落、码头、会馆建筑、古黄桷树等均可以被认为是文化簇。
(3)文化链
对于文化链的解释较多。有的学者认为文化链是不同的文化因子之间、同种文化在不同地区的分布之间所形成的一种相互关联的现象(4)。在城市文化生态系统中,可以将文化群落(文化丛或文化簇)之间能量与信息传递的管道称为文化链。文化链常常与作为城市空间构成要素的廊道相结合,这就使河流、街道等成为文化链的载体,是城市空间文化群落相互之间的联系轴和发展轴。
2. 历史街区的空间文化要素
借用景观生态学概念,在历史街区文化生态系统中,可以将空间文化要素分为基质、斑块、廊道以及不同空间交接的边缘区域(边界)四个部分。
(1)基质
基质是指景观镶嵌内的背景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类型,具有面积大、连接度高和对景观动态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等特征,是城市景观中最广泛连通的部分(5)。在历史街区中,基质可以被认为是具有相似或者相同肌理及内在结构的面积较大的空间。对于面积较大的平原地区历史街区来说,街区整体空间肌理是特征最突出的基质;而对山地历史环境来说,其所依存的自然空间和环境结构是特征突出的基质。金刚碑历史街区两面环山、两水交汇的自然山水地理格局就是街区的基质,是街区发展演化的环境基础。
(2)斑块
斑块是依赖于尺度的、与周围环境(基质)在性质和外观上不同的空间实体,是在表面上与周边基质不同的非线性的空间区域(5)。从城市整体空间来看,历史街区就是一个类型的斑块;从历史街区来看,街区内具有特殊功能和形态的空间元素就是斑块,它是不同类型的文化簇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在金刚碑历史街区,可以划分出传统民居斑块、特色场所斑块等。
(3)廊道
廊道是城市景观中的唯一线型要素,是不同于两侧相邻基质或斑块的一种特殊的带形要素类型(5)。在景观生态学中,廊道根据其空间类型、人类的作用以及自身特点可分为蓝道(河流廊道)、绿道、灰道(街道或公路)。廊道既是不同景观基质的分界线,又将不同景观基质相互衔接和协调。在金刚碑历史街区中,景观廊道包括街区中部的溪流以及弯曲的街巷廊道。廊道是文化链的主要载体,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聚集和交汇的线形空间场所。
(4)边界
边界是相邻生态系统交界的区域,它是“景观的皮肤”,具有过渡性和阻滞作用。边界最引人注目的生态过程是边缘效应(Edge Effect),即边界区域周边生物群落比较复杂,某些物种特别活跃,出现不同生态环境的生物物种共生的现象,种群密度也有显著的变化。在城市历史街区的边界区域中,由于空间中基质和斑块之间的能量、文化、信息相互交流频繁,使其成为街区空间发展的活跃区域,其空间类型丰富,空间物种众多,影响街区环境的持续发展及其文化物种的多样性维持。
二、历史街区的空间文化生态特征
从文化生态学视角可以将历史街区的各种文化类型和文化要素进行整体研究,通过其主要的文化簇(空间形态、特色行为场所、建筑形态等)、文化链(信息符号系统)所构成的历史文化斑块、廊道与基质(街区整体自然空间或街区空间)间相互关系的分析,探讨历史街区空间文化生态特征,为保护历史街区的各个文化要素、延续历史街区文化生态系统网络奠定基础。
1. 空间形态特征
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是最重要的文化簇。街区的功能结构、空间格局、街巷布局等物质因素在空间位置上的关系因不同的结构模式而反映出不同的文化气质(6),而且其相互之间以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通过彼此的协同达到内在和外在的和谐,在发展过程中彼此影响并保持连续性,进而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簇。金刚碑历史街区是在开放的时空文化环境氛围中,依托煤业资源逐步兴起发展的,其街区整体发展顺应地势,依山而建,平行于等高线,利用较宽敞的山间台地进行空间营建(依山式),逐步形成东北—西南走向的“Y”形形态,街巷之间的高差以梯道、斜坡相连,充分体现了以自然基质为基础的原生空间模式,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图2)。
此外,街区空间形态中的街巷空间形态和街巷空间层次是极重要的文化簇,它能反映出街区内历史建筑生长的健康状况。街区内街巷空间层次越丰富,说明街区内文化生态因子越多,即在一定层面上反映该街区空间内各文化生态因子生长健康度较高;反之亦然。在金刚碑历史街区中,街巷空间形态是与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地势地貌相适宜的,顺应了周边自然环境基质,其街巷空间宽窄相适、高低交错,具有山地街巷空间的典型性和独特性,同时街巷的走向也适应地形和建筑物布局的变化,形成了丰富的视觉体验(图3)。
2. 特色行为场所
历史街区的特色行为场所是展示街区内在气质和外在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街区空间文化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文化簇。它们作为城市传统文化丛根植的土壤和人们对城市归属感的寄托,具有巨大的文化和社会价值。码头、传统商业街、空间节点、传统艺术场所等都是历史街区文化生态系统中典型的特色行为场所,代表着复杂的城市历史和集体记忆,是多种文化在交流过程中逐步融合形成的文化因子。保护特色行为场所既能维持各种文化活动,还可以扩大居民同环境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加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实现延续城市文化基因的目的。
金刚碑历史街区与嘉陵江交汇处的码头滩地、民国时期的文人名人居所和著名机构都是特色突出的行为场所。如张之江任校长的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旧址、于右任为董事长的草堂国学专科学校旧址、梁漱溟为校长的勉仁中学和勉仁书院旧址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抗战”文化氛围,是历史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完美结合,也是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突出体现,极大地丰富了金刚碑的历史文化内涵。
3. 建筑特征
建筑特征包括细部特征,突出反映了地域文化和时代文化,包括地方在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技术、工艺的状况和发展水平,是历史街区空间文化生态系统中显性的文化簇。建筑特征具体表现为建筑形制、建筑空间、建筑形态、建筑材料、建筑色彩以及单元构件、建筑装饰等。金刚碑历史街区内传统建筑蕴含着重庆地域特有的文化生态特征,是地方建筑文化与各种建筑文化思想在发展演进过程中相互作用的产物。顺应地形的台院式建筑、灵活的空间组合、朴素的地方材料以及宽出檐、小青瓦、灰白墙等都体现了重庆的地方文化特色。
建筑的细部往往能鲜明地反映一个城市的整体风貌和地域文化,是历史街区重要的文化要素。建筑细部中的檐口、门、窗等的样式、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色彩和装饰元素等,都能体现整个建筑的文化特征及当时的经济技术水平和生产方式。人类社会中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全息的特征,不同文化的一小部分也能反映出整个文化的一些特点,建筑文化就具有这种特性(图4)。
4. 信息符号系统
信息符号系统是历史街区文化生态系统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系统中各文化生态群落(簇)之间的文化生态链,将各个文化生态群落有机地衔接起来,使系统发挥最大的效应。
每一个历史街区都有内在发达的符号系统,对居民和外来者都具备符号意义,人们可以通过这些符号识别相关的文化信息。历史文化街区中一些不断重复的传统历史文化元素和信息符号(如建筑类型、建筑构件、特殊装饰、色彩、构筑物等)经过识别就可以了解其空间文化的类型特点。金刚碑历史街区中连续的传统建筑的木雕门窗、小青瓦屋顶以及石板梯道、黄桷树等符号信息使其街区特征一目了然。此外,越是稳定的传统建筑体系,其信息符号越是稳定而明确。而历史街区中的新建筑,如果延续了传统建筑的形象符号就可以延续其风貌特色,反之亦然。
三、历史街区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延续
通过对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特征、特色行为场所、建筑特征以及信息符号系统等文化生态资源的分析,可以深刻理解历史街区文化生态系统中的文化生态资源类型、文化要素构成及其空间表现特征,把握各种文化生态资源的地位、作用、相互关系及其发展演进规律,进而可以提出以保护文化基因为目标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策略。
1. 文化生态网络系统的构建
在历史街区文化生态系统保护更新中,首先应以系统论的观点将街区空间环境和历史文化要素视作一个完整的网络,并结合“文化生态位(7)”的保护和延续,提出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保护更新策略。这就需要将历史街区中具有稳定和恒定性的“文化生态位”(即“结构性生态位(8)”)凝练、提取出来,作为构建文化生态网络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结构性生态位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占据街区空间结构位置的文化要素,包括整体空间形态、空间肌理、空间边界、中心性特色行为场所、轴线性廊道等,其自身具有系统的稳定性,不会频繁地出现深层次的变化或变异,是历史街区内具有“传统性”和“习惯性”的部分(9)。
金刚碑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中,将结构性的历史建筑和传统空间结构提炼出来,并从总体层面加以整合。即在街区整体空间结构上重点保护一些具有突出巴渝文化和陪都文化的结构性历史建筑—缙云书院、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旧址、梁漱溟旧居、会馆等,并保留街区中间的溪流、主要街道和巷道等生态文化廊道,以维护街区的结构性文化生态位,建立起以文化廊道为坐标轴、重要历史建筑和特色行为场所为坐标点的街区历史空间标识系统,成为历史街区文化生态演绎过程中恒定的基因,使其得以在新的结构系统中延续和合理地生存,以达到对系统内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图5)。同时,利用重构主义手法,将“结构性生态位”建立在新的空间联系上,使街区各个历史时期都能留下各自的文化生态痕迹,在新与旧的交织中创造街区活力。主要方法是对街区内一般历史建筑(包括街巷两侧的临街建筑)进行适当的保护性改造,以达到有机更新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目的。
2. 文化生态廊道的重构
“城市物质文化生态群落是细胞,服务体系则是网络,只有将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使文化生态系统保持良好的新陈代谢平衡(10)”。历史街区拥有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足迹,文化生态因子具有混杂、多元的特点。历史街区的文化生态廊道(包括街巷、河渠等)的保护更新,关键是要保护、恢复和强化以廊道为载体的文化要素,并串联地标式的历史文化建筑和特色行为场所,以形成网络式“生态链”,实现街区文化生态系统的代谢和平衡。
在金刚碑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中,保护好重要的结构性历史建筑的同时,还要通过保留现有的街道、巷道、溪流以及开辟小广场、游览步道,强化具有特殊文化心理意义的非物质文化场所或视觉心理联系的“文化足迹”,将各种文化斑块(陪都遗址、名人故居、传统民居、码头、黄桷树、活动场所等)串联起来,形成网络化的文化生态廊道系统,增强街区文化生态系统的关联性和完整性,在街区历史文化生态基质的基础上植入一些新的文化斑块,加强街区内的各项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图6)。
3. 文化丛特征的凝练强化
空间肌理是历史街区文化丛特征的最突出构成要素,具体表现为历史街区的空间肌理,包括空间图底关系、空间结构等。历史街区在城市历史发展的冲刷下,很多历史街巷空间肌理尚能完整地保留下来的关键在于活跃在空间肌理下隐含着的人文情结。根据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1931~1997)的观点,文化在城市空间文化生态系统中的绝大部分特色均编译在类型中,空间肌理的形式只是其表层结构,类型则是其深层结构。
延续历史街区文化丛,应注重对历史街区空间肌理特征的凝练,对街区空间肌理所涉及的街区布局、巷道、建筑组合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整合强化,以达到内在本质的延续。同时,街区空间肌理的连续性变化是由其自然环境基质的不同而形成的,因此,在进行街区空间整合时,对新建的部分应当充分尊重原有空间的文化生态群落特征,延续空间肌理与环境基质的相互关系。在金刚碑历史街区空间肌理的保护更新中,继承了传统的“起、承、转、合”的街巷空间结构,避免由简单的机械划分而造成街巷空间序列的平铺直叙(图7)。同时,为了顺应自然地形地貌特征,建筑群体的空间组织顺应山势变化,因地制宜,采用复合、分离、串并联、穿插、层叠等方法,与自然山水有机融合,形成高低起伏、层次丰富的建筑空间形态(图8)。
4. 文化生态氛围的动态创造和保护
文化生态氛围就像生态学中的环境基质一样,它给予历史街区各文化生态细胞人文营养,维护和促进历史街区的发展演进。历史街区中的特色行为场所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空间文化意义,是营造城市独特文化生态氛围的重要因子。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氛围会造就出不同地域特色的文化场所,它是与传统的街区空间形态及民俗文化紧密相连的。
动态创造和保护历史街区的文化生态氛围,可以结合标志性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新建筑的营建,以及街区街巷、节点空间的保护和更新,延续和营造具有文化特色的行为场所,让传统文化空间产生张弛交替的节奏变化,增添街区的趣味和生机,为居民提供休憩、交流、聚会的场所。同时应注重突出历史建筑的主体地位,保留人们的认同感、归属感,维护好街区传统的整体环境意向。在金刚碑历史街区文化生态氛围的营造中,于主要街道两侧,引入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商业老字号并形成一定规模,恢复原有的商业氛围;结合街区内特有的陪都时期的文人、名人旧居等历史建筑挖掘文化内涵,建设一批反映街区文化的博览设施和文化设施,将形成金刚碑街区的一大特色;通过保护原有的街巷系统,新增街巷节点空间,设置活动广场以及戏楼、茶馆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场所,组织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保留人们对金刚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维护和延续古味、渝味、文化味的文化生态氛围(图9)。
四、结语
如何有效保护历史街区,并使其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是当前历史街区面临的主要矛盾。引入文化生态学理论,解析历史街区这一文化“生命体”的文化生态系统,研究其生长演变的规律,通过文化基因(文化类型和文化要素)的保护和延续,探寻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发展途径,对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摘要: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解析历史街区文化生态系统,分析其文化生态特征,并以重庆金刚碑历史街区为例,从文化生态网络系统的构建、文化生态廊道的重构、文化丛特征的凝练强化以及文化生态氛围的动态创造和保护等方面探寻其文化生态发展的适应性方法。
关键词:历史街区,文化生态,空间,保护,更新
参考文献
(1)参见:冯天瑜.文化生态学论纲.知识工程,1990(4)
[2]参见:J.Grinnell.The Niche-relationships of the California Thrasher.Auk,1917
[3]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4]参见:Richard T,T Forman,Michel Godron.景观生态学.张启德译.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4
[5]参见:翟辉.“斑块·边界·基质·廊道”与城市的断想.华中建筑,2001(3)
[6]参见:顾朝林,甄峰,张京祥.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7]“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8]“结构性生态位”是指在城市空间文化生态系统中,占据系统结构位置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够对系统内资源进行最大化利用且能够影响系统总体平衡的基础生态位。
[9]参见:何依,李锦生.后现代视角下的旧城空间更新.城市规划学刊,2008(2)
[10]参见:侯鑫.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研究—以天津青岛大连研究为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11]参见:Aldo Rossi.城市建筑.施植明译.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
历史街区 篇2
――历史街区社区民防工作进社区汇报材料
为贯彻“把民防工作进社区作为省民防局的重点工作”的要求和《2011年平江区民防工作要点》,今年区政府将实施社区居民防灾减灾工程作为社会管理创新重点项目之一,我社区作为全区开展“民防社区行动”试点单位,根据市、区、街道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落实,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社区基本情况
历史街区社区地处苏州古城东北部,东起相门河,西到平江河,南起中张家巷,北到管家园,总面积0.4平方公里。社区现有居民4200余户,10000余人。辖区内文物荟萃,历史文化气息浓郁,有世界文化遗产耦园、文物保护单位戏曲博物馆、评弹博物馆、潘宅、名人唐纳故居等。还拥有河道、小桥、小巷、古民居、古牌坊、古树、古井等众多古城风貌遗存,尽显“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韵。
历史街区社区设有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社区综合治理办公室和社区居民事务服务中心,共有工作人员11名。社区办公用房650平方米,设有一站式社会事务受理大厅、社区市民教室、健康休闲园、公民素养体验厅、美丽心灵心理工作室以及苏州市图书馆历史街区分馆;电子触摸屏、电 1 脑、数码相机等办公设施配备齐全,社区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目前已实现了与区、街道办公信息资源的网上共享。社区范围内共装有14个360度旋转监视探头,覆盖全社区的重点干道、复杂外围线及车库出入口等区域。
近年来,历史街区社区先后被授予国家级学习型社区、全国综合减灾范社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江苏省妇女儿童之家示范点、江苏省基层创安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和谐社区示范点、江苏省创建文明社区工作先进社区、江苏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示范社区等多项荣誉称号。社区将民防工作与“平安社区”、“文明社区”建设相结合,丰富社区建设的内涵,创新工作思路,整合部门资源,构筑社区民防服务平台,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防工作进社区”活动,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载体、设施为基础、文化为支撑的社区民防格局,提高居民的认同感和参与率,为民防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建立完善民防工作机制
历史街区社区属于典型的密集型老年人区域,社区始终坚持把民防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做到提高居民群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居民群众的民防意识和技能。我们从加强舆论宣传、建立应急机制、进行实战演练着手,来提升社区应急管理的水平,增强居民群众的民防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为打造平安幸福社区奠定基础。在完善民防工作机制中我们主要2 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加强领导
社区成立了以社区书记带头的居民防空防灾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民防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应对突发事件、防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居民群众防灾减灾的意识和基本技能。如社区为细化应急疏散预案,制作了《历史街区社区居民防空防灾应急疏散(避难)手册》发放给居民,使其更加了解社区民防工作预案及社区紧急疏散图,社区还在辖区主要街巷路口装订了疏散指示标识,在灾难来临时,方便居民能够第一时间找到集结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稳定。社区还组织骨干参加各项民防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社区民防工作的专业性,社区现有国家防灾减灾信息员1名。
2、完善制度
根据市民防局、区人防办相关要求,结合社区实际,制定了历史街区社区民防工作计划,历史街区社区民防工作制度、应急救护制度、安全巡逻制度、消防器材保管制度等。进一步增强社区居民防灾意识,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应急防护知识,提高城区社区应对突发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救助能力。
3、硬件到位
社区利用有限资源,提供了具有条件的办公场所作为民防工作室和物资器材库,并挂牌标示。开辟一块特色鲜明的“民防图书角”,突出民防特色,免费提供社区居民阅览和借阅。社区配备一套功能齐全的多媒体宣传设备,配置了DVD、电视机、投影仪、照相机等设备。还配备了一套使用便捷的应急器械,随时可供社区居民应急使用。
三、突出重点围绕主题开展工作
社区在认真贯彻落民防局“十个一”的工作机制外,通过结合自身特点,开创了十大特色品牌,进一步推动民防工作进社区。
1、市民学校传授实用技能
社区作为一个典型的密集型老年人区域,加强老年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老年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社区以老年大学为依托,邀请民防办,公安局,消防大队,民政局,安监局等领导,为老年居民传授自救逃生、防灾减灾、居家安全、火灾预防、安全生产等方面内容,让老年居民提高了防灾意识。
社区利用“未成年人活动场所”不断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假期安全也成为未成年人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假期期间,社区邀请社区民警为未成年人传授假期安全知识,平江医院医生为未成年人教授急救知识,还请校外辅导老师以问答和游戏4 的形式宣传民防常识,提高未成年人的民防意识。
2、帮扶协议惠及弱势居民
社区根据老年人多、残疾人多的实际需要,成立了邻居结对组,并为72人签订了减灾帮扶协议。帮助平时负责灾害科普知识、防灾减灾知识、自救互救知识的传授,通过在社区参加的自救互救专业技能训练,在灾害来临时,对被帮助者实施救援,以确保社区弱势群体的生命财产安全。
3、心理疏导体现未雨绸缪
2008年,社区创办“美丽心灵”心理咨询工作室,设有1名专职工作者负责日常工作事务。社区依托美丽心灵,开展应急防护心理培训等各项心理防护工作。通过这些培训,进一步提高居民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后对自身心理进行调适的能力,促使居民采取适当的行为措施来避免并抗击外界对生命的威胁。至今,已培训受益人数已达1000余人次。
4、商铺民防宣传不留隐患
平江路作为国家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国家4A级景区,旅游高峰期客流量大、人员密集,而平江路沿街商铺建筑以砖木结构居多,耐火等级低,抗震能力差,加上房屋连片,一旦发生灾害事故,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针对这些问题,社区联合平江路派出所,平江历史街区风貌公司一同对沿街商铺实施统一线路整修,清查商铺“三合一”现象,定期对商铺内的安全设备进行检查,加大对商铺负责人的民防常识宣传教育力度。
5、教育园地传播民防知识
2008年历史街区社区建设了古城区内第一家“社区健康教育园”科普教育基地。社区以健康教育园为依托,打造了一块民防教育园地,利用多媒体互动技术,用生动的动画形式,改变了以往强硬灌输的做法,每个提醒防灾减灾的动画画面和语句,都融入了对居民的真实情感,不仅让人容易接受,而且看起来有一种亲切感。
6、直通车畅达民意保安全
2010年下半年,在平江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历史街区社区在全市城区率先建立起“民情直通车”机制,即通过建立社情民意的搜寻采集、研判分流、办理追踪和答复反馈四项机制,打开一条居民下情上达、政府管理服务有的放矢的快速通道,切实解决老百姓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社区以“民情直通车”为载体,通过“民情信箱”“民情恳谈会”第一时间了解辖区内的安全隐患,做到安全隐患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进一步夯实民防基础工作,完善长效工作机制。
7、图书分馆普及民防知识
社区以图书馆作为有利资源,在图书馆内开辟了“民防图书角”,按不同年龄层次摆放了各种民防图书以供未成年人、退休老人、企业员工、外来务工人员等参与到民防学习中来,社区还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开展网上学习民防知识活动,使民防文化真正深入社区。
8、先进器材彰显民防实力
为配合社区各项管理工作的提升,保障“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内控保建筑、文保单位及居民、商家的消防安全,进一步提升社区民防能力,社区还引进了一台名叫“风火战神”的全新摩托消防车,配备消防泵、消防斧、灭火器等专业消防器材。它灵活轻巧,不仅不受街道宽窄、堵车等因素的限制,更可以攀爬台阶,在大型消防车到来之前,能就近取水及时控制火势。
9、开展民防演练增强能力
社区不定期开展各类应急演练。2009年6月19日社区组织开展了公众聚集场所重大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消防演习。2011年6月9日社区开展了以“安全责任,重在落实”为主题的消防演练。这些消防演练活动的顺利完成,大大增强了广大居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技能,切实加强了社区的民防教育工作,筑起了社区安全的“防火墙”。
10、民防应急志愿者重参与
社区成立了民防应急志愿者队伍,按区域划分建设志愿者队伍,共有成员53人,他们是联系民众和相关部门的纽带。他们植根于群众之中,对社区内的各类信息都能及时掌握,对社区的各类情况都比较了解,志愿者更有利于开展基层的民防工作。在平时,社区民防志愿者队伍能够通过各种民防知识的宣传,举办防灾自救互助演练活动,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将防灾自救互救知识带入千家万户;在灾后,他们能够更有效地进行 7 灾情信息搜集,指导群众紧急疏散,配合专业救援队伍搜救受困者,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基础作用。
四、完善民防设施及民防器材
社区充分利用辖区资源,按照安全可靠、就近布置、因地制宜、快速通畅的布局原则,将平江路大儒巷停车场、平江路广场、保吉利桥空地、混堂巷农贸市场地下人防工程、藕园空地、东园停车场空地等确定为社区避难场所。这些避难场所平均可容纳2000多人,都配有基本救灾器材,每个场所都有醒目标示,便于社区居民及时找到避难场所。社区还制定了应急疏散路线,当灾害到来时,居民可以有条不紊的逃生,有效防止了混乱践踏事件。
社区民防设施齐全。社区内配有专用针对苏州街巷的小型消防车,消防车每天在大街小巷巡逻,保障安全。社区范围内共装有14个360度旋转监视探头,覆盖全社区的重点干道、复杂外围线及车库出入口等区域。这些电子眼安装后,24小时工作,有效防范了灾害的发生。社区配置储存了一些必备的民防设备,在主要街巷都有消防栓,社区还将消防器材分发到楼宇大院,并定期派专人检查消防器材,保障消防器材正常的维护与使用,社区还设有民防器材库,配备了手摇报警器、安全绳、应急灯、急救包等应急设备。
社区内有天然防火应急源,7条河道、17口天然水井,为火灾发生时,居民能就近取水源及时控制火势。
五、今后社区民防工作重点和目标
历史街区 篇3
〔关键词〕 历史街区历史建筑 城市文化 城市规划 保护与发展
一杭州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与杭州城市文化
1、杭州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与杭州城市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城市是人类在历史文明发展进程中改造自然的基础上创造的聚居地。在这一改造和创造的过程中,正如著名的“文化景观学派”所认为的那样,任何文化景观的塑造过程,既离不开自然因素也必然体现人的思想和行为,反应出人类自身知识以及思想的演进。可见,“城市”与“文化”之间具有如影随形的亲密关联,既可以说城市是人类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人类文化的载体。而人类文化则是城市得以发展的内在力量和品质,二者共同滋养和培育了“城市文化”。可以说,杭州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就是在历史过程成长起来并保留至今的杭州城市文化遗产,他既是城市过去文化的结晶,也是城市当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杭州历史街区历史建筑是杭城历史的见证,是杭州城市特色的独特体现
城市如人,有其诞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杭州历史街区历史建筑记录了杭州城市发展的历史片段,是杭州城市历史过程不可或缺的部分,体现了杭城特定时段、地段的建设风貌,也保留下了不同时段、地段的杭城人们的生活足迹。这些历史风貌和足迹可以说是很普通的,但正是这具有普通风貌和足迹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却以其独特性、不可复制和不可再生性,往往成为杭州独一无二的发展见证,甚至成为杭州的重要形象。因而,保留至今的杭州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就成为我们认识杭州城市发展的重要“文本”。
3、杭州历史街区历史建筑是杭州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
文化被誉为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未来城市竞争将是以文化为主导的竞争。作为杭城文化独特见证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则具有多方面的资源效应,他在杭州城市形象的宣传、历史文化教育、乡土情结的维系、生态环境建设、和谐人居环境的构建等多方面具有综合的价值。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杭州城市发展中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不是杭城发展的包袱,而是杭城发展的财富、资本和动力。
二杭州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事业的基本状况及其面临的问题
1、杭州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事业的基本状况
继2004年杭州市公布第一批历史建筑以来,杭州市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事业取得了较大的进展。2005年杭州市出台的《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办法》及《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办法实施细则》,标志着杭州市以历史风貌保护为中心内容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制度的形成。随着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和认识的不断提高,近年来,相继出台了《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定》、《关于加强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和危旧房改善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中若干问题的通知》等配套管理规定。目前,基本形成了包括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认定、保护规划、保护修缮、保护利用、资金筹措、工作机制、搬迁安置等七个方面较为系统的政策法规体系。截止目前,杭州市共确定了26处历史文化街区(包括11处历史街区、15处历史地段),总占地面积约416万平方米,共分五批公布了284处历史建筑,总建筑面积约40余万平方米,且数量和类型都有较大的拓展,标志着杭州市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力度的加强。由此可见,杭州市的歷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事业正处在上升阶段,“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已成为耳熟能详的词语,其保护和利用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2、杭州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面临诸多问题
杭州市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难点和问题。
杭城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直接破坏总体来说来自两大方面。一为自然损害,包括暴风雨、火灾、白蚁等,这些自然因素是无所不在的,甚至是一种“日常状态”,我们只能加强预防和防范,而不可能完全地杜绝。其实自然破坏之外,最令人担忧的是人为破坏,包括非法盗窃、基础建设以及管理、决策、立法、规划等保护工作不到位。虽然有时候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不得不为城市现代化建设有所让步,但是一些过于无知无畏的表现,则是非常令人痛心和遗憾的。
同时,当前杭城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正经受着快速城市化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特色危机”以及“城市记忆的消失”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的共性问题。杭州也不例外,像早期规划建设的清河坊历史街区,现在也是颇具争议,传统的老街区已被彻底地清理,“假古董”和外来商业文化充斥着整个街巷。
三几点建议
1、杭州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应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得到切实落实
现代城市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开拓创新,谋求现代文明;另一方面又不可能完全抹去和抛开城市的历史传统和历史遗产,创造一个所谓的全新的城市。如同个人的发展道路,也不可能断然与其成长历史分开一样。克拉孔就曾说过,“一个社会要想从它以往的文化中完全解放出来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事。”离开文化传统的基础而求变革求创新,其结果必然招致悲剧,一个城市的发展其实也是如此。面对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之势,杭州的城市规划离不开城市的文化建设,而杭州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则是杭州城市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有理由相信“越是地方性的,就越是世界性的”,当前杭州正努力建设文化名城,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这就需要我们抓住这个契机,在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规划中注重学术层面的深入评析和讨论,注重规划的前瞻性和可行性,做好对保护规划的落实、监督、管理等,不随意调整和改变保护规划,让保护规划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多做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精品工程。
2、杭州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视野要开阔
杭州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而且包含着物质、精神、行为和制度多层面的意义和特征,因此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绝不是单纯的建设行为和技术行为,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综合的文化继承和创新工程。以杭州历史街区为例,既要加强街区内物质文化的保护,也要加强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既要加强地上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要保护好地下遗产;既要重视可视性强的“上等”建筑,也要重视那些“貌不惊人”但代表广大民众生活的普通建筑。而在保护办法和管理层面,则要加强保护领域各个环节的保护力度和协调合作,并扩大保护和利用领域。既要加强政策、制度、法律保障体系的建设,也要加强保护科研和技术的提高;既要加强政府层面的保护力度,也要引导广大公众的参与。凡此等等,都需要增加我们工作的广度、深度以及成效。
3、加强杭州城市文化建设及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研究
杭城文化建设以及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只凭一腔热情还是不够的,“好心办坏事”所引发的建设性或保护性破坏屡有耳闻。尤其是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领域,一些短视、庸俗和过度的开发行为,不但不能揭示街区和建筑所具有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而且往往造成一些不可逆转的破坏。因此在开展具体工作时,务必坚持保护的基本原则,并加大人力、资金的投入,探讨符合保护的原则及方法,一方面要善于学习国内外文化建设以及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领域已有的而且比较成熟的先进理念和保护原则;另一方面,也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探索杭州本土建设和保护途径,构建具有杭城特色的文化建设和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体系。
四结语
杭州作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好、利用好杭城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并传递给子孙后代,是我们杭城每一代人的责任和义务。正如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孟浩然所感怀的那样,“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不断演进的历史告诉我们,“现在”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瞬间,“我们”也只是历史过程中的匆匆过客,而文化的前延后续、生生不息才是最为重要的。做好杭州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和利用,继承和创新杭州城市文化,是我们肩头所负的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
〔1〕吴良庸.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79-395
〔2〕吴良庸.城市设计与建筑创作.北京规划建设.1995(2):2-4
〔3〕吴良庸.北京市的旧城改造及有关问题.建筑学报.1982(2):8-18
〔4〕吴良庸.系统的分析,统筹的战略—人居环境科学与新发展观.城市规划.2005(2):15-17
〔5〕 余英时.试论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文化传统与文化建设.三联书店.2004:249
〔6〕约翰·汤姆林森著,郭英剑译,全球化与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26
历史街区 篇4
然而, 南京老城南历史文化街区在近十年间遭到大面积拆除。当地政府声称推行“镶牙式保护”, 即只保留个别古建筑, 而大量拆除所谓“没有保留价值”的房屋, 用于商业开发, 兴建仿古建筑。今年年初,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走访南京安品街后发现, 所谓保留个别古建筑也只是空言, 他对这一“镶牙式保护”作出严厉批评。单霁翔表示,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不同于文物建筑的保护, 不能只留下一些孤零零的文物保护单位, 认为它们才是“牙”, 其他的都可以拆掉,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还要保护老民居、原住民及当地的非物质文化, 不能只保护个体的文物建筑。不仅如此, “我在现场看到, 镶上去的多是‘假牙’, ‘真牙’在哪儿呢?”
书生们的“保卫战”
在刚刚过去的十年里, 老城南历史街区一直遭受着被改造的命运。经南京博物院原院长梁白泉等一批文物专家证实, 自2001年以来, 至少有36处区、市、省级文物因旧城改造等被毁。
实际上, 老城南在南京曾是重点保护对象。早在1995年, 《国务院关于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1—2010) 的批复》 (后简称《批复》) 中就强调了对老城南的保护。《批复》中提到, 要采取有效措施, 完善和落实12片重要历史文物保护地段的各项保护规定, 这12片重要历史文物保护地段中, 有5片为城南传统民居。
但对老城南的拆除一直就没有停下, 2006年出现拆除高潮。
对此看不下去的侯仁之、吴良镛、傅熹年、宿白、郑孝燮、徐苹芳、罗哲文、谢辰生等16位国内著名学者上书高层, 吁请停止对南京老城南的拆除, 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批示。拆除工作一度告停。
按照上级指示, 2008年3月,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会议在南京举行, 会上, 两院院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周干峙要求南京“一定要有整体保护的观念”, 两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良镛认为“城南地区要重点保护”, 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强调“要保持历史遗存的原真性”。
南京工业大学教授汪永平, 曾参与制定《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先后到城南调查五十多次。“门东已经拆得差不多了, 门西等还剩下1平方公里相对完整的历史街区。现在除去水面和道路, 也就五十多公顷了。这是最后的还能够整体保护的地方了”。
可到了2009年, 对老城南的大规模拆除又由当地政府拉开大幕, 老城南的南捕厅、安品街、门西、门东等历史街区被列入“危旧房改造计划”, 当年春节后大规模拆迁进入高潮。
当时, 88岁高龄、正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谢辰生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不守信用, 简直是胡闹!”
29位专家学者又挺身而出——由他们联合署名的题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告急》的信函, 被分别寄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江苏省委以及南京市委。他们呼吁, “如果不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金陵古城将在几个月内被彻底拆光。”
“镶牙”还是“拔牙?”
2006年底, 在大拆大建遭各方反对之际, 南京市有关部门召集本地专家学者, 让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赵辰向大家介绍了“镶牙”式肌理再造的老城南保护模式。
南京市规划局编纂的《南京门东南门老街复兴规划研究》对该模式解释如下:突出街巷格局、空间尺度和城市肌理的保护, 在保护、修缮部分有保留价值的历史建筑的同时, 对其余搭建棚屋及不协调的建筑进行“镶牙”式更新。
在城南, 经过“镶牙”式改造的例子已有三个——“南门老街”、南捕厅和内秦淮河后五里改造。“镶牙”式还被写进了《南捕厅街区历史风貌保护与更新详细规划》。该规划提出对南捕厅分三层次保护:历史街区、历史风貌区、环境协调区。其中, 历史街区在甘熙宅第周围, 确保原汁原味;历史风貌区, 保护一、二类历史建筑, 其他建筑采用以传统风貌的新建筑用插建方式更新。
然而, 这个美好想法, 后来并未实现。
在南捕厅二期和三期改造中, 老建筑几乎被拆除殆尽, 全部原住民被迁走, 前者用于建设大型仿古商业街, 引入绿柳居等几家“老字号”和“爱尔兰酒吧”, 形成游玩、购物、餐饮一条龙的产业链, 后者则用于开发独栋公寓、酒店公寓、花园酒店和总部会所。而在内秦淮历史文化保护区, 有关部门承诺原址保护的生姜巷43号“北货果业公所”, 最后在规划的“保留”名单中删除, 最终被拆成一堆瓦砾。
“老宅全无、住民全无, 剩几个全新的商铺, 还有吃喝玩乐一条龙。”谢辰生叹道, “牙都被拔光了, 谈何镶牙?”其他一些专家也表示, 镶的“牙”跟以前风貌根本不相符, 都是些假牙。
对这种“镶牙式填入、织补肌理”的做法, 有专家指出, “这都是理想中的状态, 但最终这个地块拆平之后怎么开发?政府很难拿出这笔钱, 而开发商又不希望拿到手的地块有零星的文保建筑留在上面, 或对容积率、对开发项目限制太多, 所以到最后, 根本无法落实。”实际上, 据知情人士透露, 南捕厅这块地后来就被政府卖给了一个开发商, 对方提出:净地出让。
面对种种质疑, 赵辰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镶牙”式的尝试“就如同写一篇文章, 从立论本身就是商榷的, 即使立论成立, 整个如何写下去的每一步都是值得商榷的”。
有人反驳:哪有随便拿历史街区做试验的道理, 文物拆掉了, 拿什么弥补?
而作为该规划的主持人, 赵辰否认自己是镶牙说的提出者。他说:“我就是打死了, 十八般武艺都用尽了, 也就是一个建议者, 不是决策者。规划只是规划。城市是各种利益的集合体, 我们的工作是做协调, 既要保护, 又要发展, 这个事情非常难做。”
“整体保护”走弯路
“镶牙”模式要不得, 那么该怎么保护老城南历史街区?专家们有一个共识:名城的整体保护就是要落实到各个历史街区的保护, 对南京而言, “整体”就是“街区”, “街区”就是“整体”。
这个共识也体现在2008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该条例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应当整体保护”。整体保护意味着包括传统民居、民国建筑、历史街区、地下文物、城市肌理在内的一切历史遗存都应当保留下来。
去年3月18日,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草案) 》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南京博物院原院长梁白泉、南京市作协副主席薛冰、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的杨永泉和吴小铁、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姚远5位专家联名向南京市法制办递交了建议书, 表示《条例》 (草案) 出炉令人鼓舞, 但其中老城的“保护区”划得太小令人担忧, 他们希望对老城实施整体保护。“不久前应邀参加该市法制办的保护条例专家咨询会时拿到的文本上明明写有‘历史文化名城应当整体保护’的字样, 刚过了一个星期, 怎么反倒又不提整体保护了?”薛冰质疑道:根据制订中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南京的历史文化街区1.186平方公里, 历史风貌区2.489平方公里, 共3.675平方公里, 占老城面积7%, 如果单算历史文化街区, 只占老城面积的2%, 如果除去其中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面积, 恐怕老城面积的1%都没有。如果一座城市99%的面积都不配作历史文化街区, 这个城市还是历史文化名城吗?
去年8月, 南京市规划局、市法制办、市文物局等部门参与起草的新《条例》获得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新《条例》在总则第三条确定了“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整体保护、合理利用”的保护原则。
而《条例》转变为具体的规划还需要一段时间。去年底, 根据新《条例》“整体保护”的规定, 老城南规划提出“小规模”、“逐院式”、“全谱式”地以院落为单位, 渐进地进行恢复保护。
今年初, 对前几年被拆掉的街区进行的恢复工程终于开始。门东、门西等片区本是中国七大古都中唯一存留下来的同时保留有古街区和古城墙的地段, 却在2006年被拆除殆尽。如今, 南京市正在依据1937年地籍图、1951年地界图等鼎盛时期院落边界记录资料, 对这些被毁街区按照原来肌理进行重建, 有些地方甚至要一个院落一个院落再现出来。已经消失的膺福街、大井巷、小井巷等七八条老街巷的名字, 也将随着道路的重现, 得以恢复。
历史街区 篇5
【发布文号】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公告第10号 【发布日期】2013-04-09 【生效日期】2013-10-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
杭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0号
2012年12月31日杭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已经2013年3月28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2013年4月9日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的决定
(2013年3月28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对杭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进行了审议,现决定予以批准,由杭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
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
(2012年12月31日杭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13年3月28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继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促进城市建设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根据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划、分类管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可持续性,保持居民生活的延续性。第四条 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提供经费保障。
第五条 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内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
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机构可以受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的委托,具体负责全市历史建筑保护的专业管理及指导工作。各区、县(市)人民政府组建的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负责历史文化街区的日常保护和管理工作,并受同级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城乡规划、建设、文物、文化、国土资源、旅游、财政、公安、工商、城管、环保、民族宗教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第六条 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保护资金,专项用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
保护资金的来源包括:
(一)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
(二)上级财政专项补助的资金;
(三)境内外个人、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捐赠;
(四)其他依法筹集的资金。
保护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市、县(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第七条 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由城乡规划、房产、建筑、国土资源、文物、历史、文化、社会、法律和经济等方面的专业人士组成。
专家委员会按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认定、调整、撤销以及规划、保护等有关事项的评审工作,为市、县(市)人民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义务,对破坏、损害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行为有权进行劝阻、举报和控告。
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资助、技术服务等方式参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第二章 保护名录确定
第九条 历史文化街区包括省历史文化街区和市、县(市)历史文化街区。
省历史文化街区的申报、批准的条件和程序,依照《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规定执行。
市、县(市)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市、县(市)人民政府确定公布,具有较高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或者较好地体现杭州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地域文化特征的建筑集中成片,历史遗存较为丰富,传统格局和历史文化风貌保存较为完整的区域。第十条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者文物保护点的建筑物、构筑物,经市、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确定公布为历史建筑:
(一)建筑样式、结构、材料、施工工艺或者工程技术具有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的;
(二)反映杭州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具有特定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
(三)属于在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等;
(四)属于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近代现代重要的代表性建筑物、构筑物;
(五)其他具有特殊历史文化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
第十一条 建筑所有权人、使用人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可以向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推荐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有保护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组织普查,并根据普查成果和社会推荐情况,进行历史资料挖掘和保护价值与类别的评估。评估结果应当及时告知同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第十二条 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提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建议名录,征求所在地的区、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所有权人以及社会公众意见后,经专家委员会评审,报本级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第十三条 在城市建设中发现可能有保护价值的建筑时,建设单位应当暂时停止拆除或者施工,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并立即向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报告。
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组织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等有关部门进行评估论证。经评估论证具有保护价值的,建设单位或者建筑所有人、使用人应当采取先予保护的措施,再按照本条例规定申报历史建筑。经评估论证不具有保护价值的,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恢复建设活动。
建设单位及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并报告的,有关部门应当对其停工损失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市、县(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十四条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由市、县(市)人民政府设立保护标志。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标志。第十五条 依法确定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不得擅自调整或者撤销。因不可抗力导致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灭失或损毁、确已失去保护意义的,或者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调整、撤销的,由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提出意见,由本级人民政府组织专家委员会论证后公布。
历史建筑被依法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者文物保护点的,自公布之日起不再列入历史建筑名录。
第三章 保护措施
第一节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第十六条 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历史文化街区确定公布后一年内组织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在征求有关部门、社会公众意见后,经专家委员会评审,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第十七条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格局和历史文化风貌特色及其保护准则;
(二)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范围;
(三)历史文化街区的用地规划以及建筑空间环境、景观的保护要求;
(四)历史文化街区内建筑物、构筑物和历史环境要素维修、整改的要求;
(五)规划管理及实施的其他要求和措施。
第十八条 在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符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以及下列规定:
(一)除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外,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
(二)对现有建筑进行整修时,应当保持或者恢复其历史文化风貌。拆除不属于历史建筑的其他建筑物、构筑物的,应当经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批准;
(三)不得擅自改变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格局,不得擅自改变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空间环境以及建筑的外部风貌和使用性质;
(四)对现有道路进行改建时,应当保持或者恢复传统格局和空间环境,不得新建客运货运枢纽、公交停车场和维修保养场、加油站等设施;
(五)不得修建生产、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场所。
第十九条 在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构筑物时,应当符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在高度、体量、色彩等方面与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相协调,不得破坏历史环境要素和景观特征,不得危及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安全。
第二十条 在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活动的,市、县(市)城乡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在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前,应当征求同级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二十一条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土地使用性质不得擅自改变。确需调整的,应当经市、县(市)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批准。
第二十二条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内的基础设施配置、绿化等应当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标准、规范。确因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需要,无法按照标准、规范配置的,由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保障方案,明确相关布局、措施等。
在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因实施保护规划需要整修、翻建,难以符合相关建设标准和规范的,在不突破原有建筑基底、建筑高度和建筑面积且不减少相邻建筑原有日照时间的情况下,可以办理规划许可等相关手续。
第二十三条 区、县(市)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行使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市、区、县(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相关政策;
(二)组织开展历史文化街区整体风貌环境、建筑物、构筑物和历史环境要素的日常维护、巡查和管理工作,对濒危或者有损毁危险的建筑物、构筑物组织抢救性修缮;可以按照保护整修计划的要求对历史文化街区组织统一整修;
(三)指导、督促相关保护责任人履行义务,对历史文化街区内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加以劝阻,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四)做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管理的其他工作。第二节 历史建筑保护
第二十四条 根据历史建筑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以及存续年份、完好程度等,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历史建筑保护类别和相应的保护要求,实行分类保护:
(一)历史文化价值高或者科学、艺术价值高,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历史建筑,其建筑的外部风貌、主要平面布局、特色结构和构件不得改变;
(二)历史文化价值较高或者科学、艺术价值较高,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历史建筑,其建筑的外部风貌、特色结构和构件不得改变;
(三)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或者科学、艺术价值的历史建筑,其建筑的主要外部风貌、特色构件不得改变。
第二十五条 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和历史建筑所在地的区、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编制每处历史建筑的保护图则,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历史建筑保护图则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基本信息、风貌特色;
(二)保护范围;
(三)使用要求等。
第二十六条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历史建筑保护图则的要求,编制市区、县(市)每处历史建筑的保护使用导则,明确历史建筑的保护类别、修缮维护、保护管理等具体要求。
第二十七条 历史建筑公布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历史建筑保护图则,将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使用要求书面告知保护责任人。书面告知应当明确保护责任人在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的权利与义务,具体格式由市、县(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确定。
第二十八条 在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内,不得新建、扩建建筑物、构筑物。因保护历史建筑确需建造附属设施的,应当符合历史建筑保护图则和保护使用导则的规定,并报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城乡规划、文物主管部门审批前应当征求同级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的意见。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损坏历史建筑主体承重结构或者其他危害历史建筑安全的活动。第二十九条 历史建筑的使用性质不得擅自改变。确需改变使用性质的,不得违反历史建筑保护图则和保护使用导则确定的保护要求,并报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城乡规划、文物主管部门审批前应当征求同级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国土资源等部门的意见。第四章 整修利用
第三十条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历史建筑中非国有建筑的所有权人和国有建筑的使用人为保护责任人。保护责任人按照本条例规定承担相应的保护和管理责任,负责建筑的维护和修缮,并承担相应的修缮费用。使用人应当配合保护责任人做好相应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第三十一条 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保护规划要求,改善历史文化街区的道路、供水、排水、排污、电力、消防等基础设施条件。
第三十二条 市、县(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和实际现状,组织编制保护整修计划,指导、督促保护责任人、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实施保护整修。
区、县(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在征得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同意后,可以代为修缮历史建筑,所需费用由保护责任人承担。
第三十三条 对历史建筑进行维护和修缮的,维护修缮实施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保护使用导则的要求编制修缮方案,报市、县(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审查。市、县(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对修缮方案提出的修改意见,维护修缮实施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予以采纳。第三十四条 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确定的历史建筑以外的其他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进行修缮的,修缮实施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保护规划要求编制修缮方案,报送区、县(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备案。
第三十五条 历史建筑存在损毁危险的,保护责任人应当立即采取保护措施,并向区、县(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区、县(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协助保护责任人进行抢险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历史建筑经鉴定为危险房屋的,保护责任人应当根据鉴定报告,及时采取加固、修缮等保护措施。保护责任人不具备保护能力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第三十六条 在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历史建筑上设置户外广告、招牌、泛光照明、空调外机、雨篷等外部设施,应当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外部风貌相协调。
相关部门在编制户外广告设置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时,涉及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应当征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意见。
第三十七条 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内因实施保护规划,或者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确需征收历史建筑的,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法予以补偿。被征收人选择货币补偿,或者选择房屋产权调换且安置房所在地段等级低于被征收房屋所在地段等级的,可以另行给予奖励。奖励的具体办法由市、县(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十八条 经批准迁移保护历史建筑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报有关部门审批,并在领取迁移新址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实施迁移。建设单位在实施历史建筑迁移保护或者拆除时应当做好测绘、信息记录和档案资料整理工作,并及时将有关档案资料报送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
第三十九条 因实施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程需要,确需居民临时搬迁过渡的,应当给予相应的搬迁、临时安置补偿。
第四十条 在符合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对历史建筑进行合理利用。鼓励保护责任人将历史建筑对公众开放。
第四十一条 市、县(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情况进行检查评估,督促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和保护责任人加强保护措施。对达到保护管理要求的保护责任人和列入保护整修计划的项目,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资金补助。
市、县(市)人民政府可以与国有建筑使用人、非国有历史建筑所有人签订历史建筑保护协议,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义务和享受补助等事项作出约定。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关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按照相关规定处罚。本条例规定由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实施的行政处罚,属于经国务院或者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范围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负责实施。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建设单位未及时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报告的,由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施工、限期采取保护措施或者其他补救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建设单位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标志的,由市、县(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八条规定,在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活动的,由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法建设行为发生在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历史建筑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七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七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县(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备案的修缮方案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确定的历史建筑以外的其他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进行修缮,致使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格局、历史文化风貌受到破坏性影响的;
(二)修缮方案未经审查、审查未通过或者未按照修缮方案审查要求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致使历史建筑受到破坏性影响的。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不依法履行审批职责的;
(二)发现违法行为不依法查处的;
(三)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
(四)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八条 本条例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历史街区 篇6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再利用
一、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历史建筑保护
1、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概念
历史文化街区即为保留遗存较丰富,能够较为完整、真实地反映一定历史阶段内传统风貌或民族、地方特点,留存有较多文物史迹、近现代史迹和历史建筑,同时具有一定规模的地域。它通常是一个城市中最具有历史深度与文化内涵的区域,能够彰显城市的历史沉淀,富有深厚的文化特征与象征意义。而历史建筑,则是具有一定人文、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反映城市历史风貌和地方特点的建筑物。
2、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历史建筑保护的关系
从两者的概念可以看出,历史建筑聚集成片是历史文化街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成群、成组、成片的历史建筑能够十分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城市生活的场景和状况,它们的完整保存利用就更能体现出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和其中生活状态的延续。因此,要使历史文化街区在物质空间层面上能够更好地延续下去,重点就在于保护和再利用好其中的历史建筑及空间。
二、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建筑保护面临的问题
1、对历史建筑实行封闭式保护
在我国原有的思想观念中,对于历史文化街区或历史建筑,很多人认为就应该对其原封不动地进行保存,而对它们的任何使用都是对于历史文化的不敬重。但事实上,历史建筑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文化层面上,其作为使用空间的物质功能的价值更是不容忽略。一味的封闭式的保护不仅使历史建筑无法拥有足够的生命力与活力,同时也会使得历史文化街区无法融合到城市的有机整体中来为当代生活服务。
2、对历史建筑造成“建设性”或“保护性”破坏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一般都坐落于城市中心,很难进行保护和再开发。其中大部分历史建筑的建筑质量较差,原有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在重新开发中很难受到良好保护,极容易被拆除或重建,而造成“建设性破坏”;或者是为满足旅游开发等的经济需求,破坏了原有风貌,而造成“保护性破坏”。
三、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
1、历史建筑的保护
保护即是在不改变原状的情况下,对历史街区和其中的历史建筑进行整修,从而使传统的风貌和文脉能够得以延续下去并不断发展。保护和“不再破坏”不是同一个概念,它必须是主动的、有所作为的。虽然维持现状能够避免人为的破坏,却无法抵挡自然的风化侵蚀与社会生活的污染熏蒸所带来的损坏。所以必须有整修,有疏通,有清理,有改善,也必须要有人气——享受着古朴雅致环境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居民在其中其乐融融地生活。
其中最首要的是应当最大限度地保有历史建筑的原真性,因为只有完整地保有其历史遗存才能最大可能地留住存在于其中的珍贵历史信息。在修缮复原过程中应尽量使建筑恢复它的艺术价值,又能够延续其实用功能。
其次是要结合历史建筑所在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氛围对其进行保护。在保护建筑单体的同时, 也要保护建筑周边的环境, 例如建筑周围的构筑物、道路、树木等与被历史建筑共同构成整个环境的各种元素。在历史建筑周边新建的建筑在形态上要尽可能地尊重历史,并在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给予一个过渡空间,使两者都能有与之匹配的环境,如此以保护建筑环境的整体性,保证整个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和谐。
2、历史建筑的再利用
(1)再利用的必要性
历史建筑除了具有人文、历史、艺术和科学等价值外,同时也具有物质使用和经济价值。而且由于我国大部分历史建筑当前仍处于被使用的状态,对其进行完全冻结式的保护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在保持历史建筑的原有高度、体量、色彩以及外观整体形象等的前提下,对其内部空间和结构构造做出适当调整,并进行一定程度的设施更新,使其重获生命力,保护才能真正落实,也才能够使历史建筑更好得融入城市。这样形成的历史文化街区才是有活力的、有人气的街区。并且当人们真正开始了解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宝贵价值时,才能更自发地进行保护。
(2)再利用的方式
保护历史建筑的外观对于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的贡献最大。而为了鼓励历史建筑的继续使用,以利于文脉的传承,建筑室内可以适当做一些改变,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其利用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类:延续其原有的用途和功能;作为博物馆、纪念馆、陈列展示馆使用;作为旅游景点;作为商业及活动中心等其他用途等。
四、历史建筑保护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意义
历史建筑是一个地区传统城市景观和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其所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如果能够对历史建筑进行积极正确的保护和再利用,则历史建筑将成为整个历史文化街区中历史文化特色最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并且它们的价值将超越单体建筑本身,而体现在单体建筑相互交融、相互补充、聚集成片而构成的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空间上。
结语:综上,由于历史建筑承载着太多珍贵的历史文化信息且不可再生,对其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修缮时,应当尽量保有和还原历史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将历史建筑完全冻结,而是应当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从历史建筑本身的价值出发,因地制宜地对其进行适应性的保护,尽可能地延续其原有功能。而如果历史建筑的原有功能己经衰败或消失,则需要结合它所在历史文化街区的风格、功能、特点,对其功能进行适当的调整,而这也是历史文化街区重新获取活力的源泉。
参考文献
[1]桂晓峰著,2010,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整治研究,建筑学报
[2]魏祥莉著,2012,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以杭州清河坊为例,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
[3]马守恒、田波著,2012,談我国历史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B],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32, No.5
历史街区 篇7
近年来, 常熟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了整个古城区, 山、水、城一体的总体格局基本保存。与此同时,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速, 在居住生活、交通工具、交往空间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住房体制全面改革后, 作为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发展的房地产业获得了蓬勃发展, 而古城区因为集中了城市主要的商业服务设施、医疗设施、体育设施和质量最好的基础教育设施, 成为房地产开发的关注对象, 这使得古城保护难度越来越大, 对保护力度的加强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古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后, 新一轮的街坊改造工程又全面展开。一些地区的改造对常熟城市风貌的继承和格局的延续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但是, 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与整治不同于旧城更新与改造。对历史文化保护区来说, 多数建筑物必须保护, 否则就没有资格成为历史文化保护区, 同时, 还要逐步进行整治, 提高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质量。
南泾堂传统民居保护区位于常熟古城南部, 东至县南街, 西至书院街, 北至县西街, 南至琴川河-祝家河, 是《常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001-2020) 》中确定的古城内3片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区内拥有常熟市内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彩衣堂, 及翁心存故居、唐氏宅园等多处文物保护单位, 街区空间格局和整体风貌完整, 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本人有幸参与了南泾堂传统民居保护片区的规划设计工作, 并针对该片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观点:
一、发现的问题与整治的办法
在实地勘察中发现改造中存在的诸多问题:1.文物古迹保护亟待加强;2.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3.传统民居老化严重;4.建筑风貌不尽协调。
对此, 对现状建筑的保护与整治可以有以下建议和办法:
1. 保护——针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和保护建筑, 保持原样, 以求如实反映历史遗存。对个别构件加以更换和修缮, 修旧如故, 以存其真。
2.改善——针对一般历史建筑。原有建筑结构不动, 局部修缮改造, 在保护其建筑的格局和风貌、治理外部环境、修旧如故的同时, 重点对建筑内部加以调整改造, 配备市政设施, 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3.保留——针对与传统风貌无冲突的一般建筑, 建筑质量较好的予以保留。
4.整饰——针对与传统风貌有一定冲突, 建筑质量尚好, 但因历史原因又难以马上拆除的建筑, 可暂时保留, 对外观加以整修改造, 包括降层、平改坡、改变外饰面、更换机平瓦等。
5.重建——针对与传统风貌冲突较大和建筑质量极差的建筑, 按设计需要拆除后重建与传统风貌协调的建筑。
6.拆除——针对与传统风貌冲突较大、建筑质量极差和临时搭建的建筑, 采取拆除后建绿地和公共空间的措施。
建筑保护与整治模式的统计, 有助于检验保护规划是否遵循“重点保护、普遍改善、合理保留、局部改造”的街区保护与整治方针。对历史街区而言, 绝大多数历史建筑是需要改善的,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历史街区的完整性、真实性。因此, 在建筑保护与整治模式的统计中, 需保护和改善的建筑总量应保持在60%左右, 这个总量是在历史街区保护区内控制的, 所以保护区的划定宜小不宜大。
街区外建筑在建筑高度、体量、形式、界面、材料等方面要严格遵守古城风貌保护的要求, 不影响街区主要街巷的景观视廊。一方面重要街巷视线所及范围内的建筑物构成了反映街区历史风貌的主要街景, 需要重点整治。规划确定需要进行立面整治的保护街巷为:南市里、南泾堂、午桥弄。另一方面规划将沿街建筑立面分解为屋面、墙体、门、窗及其他建筑细部, 根据现状保存程度分别进行修缮、修复、整修或改造。
二、街区内文物保护片区的保护规划
对于文物保护片区的规划原则如下:
1.保护原则──保护代表常熟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重要历史街区的空间格局、街巷尺度、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等, 延续城市历史文化环境, 维持保护区的历史风貌。
2.发展原则──贯彻历史城市和街区可持续发展战略, 发挥传统的历史文化环境在现阶段的积极现实意义, 同时重视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品质。
3.效益原则──充分利用历史的物质和人文资源, 发展文化与旅游事业, 兼顾经济收益, 实现社会、环境、经济和文化效益的统一发展。
本着以上规划原则分列出了两个保护片区, 其一街区内文物保护单位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注:文物保护单位指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予以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 一处:彩衣堂,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翁心存故居、唐氏宅园、永忍堂张宅、庞洪文宅、赵宅雕花小厅。2003年10月新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午桥弄42号、小榆树头10号、南泾堂24号、草荡13号。 (见表)
其二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物、构筑物包括两类, 一是建于1911年以前, 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民居、寺庙、祠堂、义庄、会馆、牌坊、桥梁、驳岸、城墙、古井等建筑物、构筑物;二是建于1949年以前, 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的优秀建筑和名人故居。
划定原则应尽可能地包含街区内的“保存着历史信息的遗存”, 以及载有真实历史信息的传统建构筑物, 这是街区历史文化价值的核心体现区域;这一原则确保了街区视觉景观的连续性, 以形成“较完整的历史风貌”保护区。
三、历史街区其它建筑的修缮整治规划
因为重要街巷视线所及范围内的建筑物构成了反映街区历史风貌的主要街景, 需要重点整治, 所以规划将沿街建筑立面分解为屋面、墙体、门、窗及其他建筑细部, 根据现状保存程度分别进行修缮、修复、整修或改造, 制定了详细的整治标准与措施。
(一) 门窗类
1.对于风貌很好, 即具有地方传统特色、传统构件及典型细部装饰, 采用地方传统材料, 符合风貌保护要求, 且质量均很好或较好。
措施:完全保存或仅略加修缮, 并进行日常维护及定时修理。
2. 风貌尚好, 即具有传统尺度、比例、材料和色彩, 保留有一定的传统构件和细部痕迹, 符合风貌保护要求;或其风貌很好但质量一般或较差, 如结构松动、表面破损、色彩脱落, 局部被破坏等。
措施:可以按照保护要求, 保留框架, 加固结构, 补刷油漆、修补破旧部分。
3. 风貌尚好、但质量较差, 如构件损坏很严重, 几乎不能再使用的。
措施:应考虑整体风貌协调要求, 根据现存框架、构件痕迹, 尽量进行原样修复;也可根据实际情况, 按风貌要求, 重新设计。
4.如果门窗风貌一般, 即其形式、材料、色彩等做了较大的改变, 已不具有地方传统特征, 不能体现地方传统特色, 但由于其质量比较好, 位于非重点地段、部位, 对建筑立面及周围环境风貌影响较小的。
措施:应近期保留暂不拆除, 或进行局部整饬, 使之与传统风貌协调;远期可考虑改造或更新。
5.风貌较差, 即其形式、材料、色彩已被任意改动, 不具有地方传统特征, 完全不符合风貌要求, 且位于重点保护地段, 严重影响建筑立面形式和周围环境风貌的。
措施:要予以拆除, 按照风貌保护协调要求, 重新进行设计。
(二) 墙体类
1.具有地方传统特色、传统构件及典型细部, 立面线条、线脚、花饰等装饰细部丰富, 能很好地体现建筑原有风貌和反映地方传统特色, 且质量保存较好, 符合风貌保护要求的。
措施:要完全保存或仅略加修缮, 并进行日常维护及定时修理。
2.若墙体风貌尚好, 即具有一定的地方传统特色、构件及细部, 符合风貌保护要求的, 但质量稍差, 墙体部分破损, 或局部已被改动, 表面粉刷层、色彩脱落, 结构松动等。
措施:应将其框架不动, 结构进行加固;按照风貌保护要求, 尽量按原样修缮破旧部分, 补刷油漆、涂料。
3.风貌尚好或一般, 但墙体质量很差, 破坏十分严重, 如墙体倾斜、出现裂缝、部分被拆除更改等。
措施:考虑整体风貌协调要求, 保留结构框架, 并根据现存构件细部痕迹尽量进行原样修复;也可根据实际情况, 按风貌要求, 重新设计。
4. 对于风貌一般、墙体形式、材料、色彩等已被重修改动, 不具有地方传统特征, 不能体现地方传统特色, 但由于其建造时间较近, 质量比较好, 且位于非重点地段、对周围环境风貌影响较小的墙体。
措施:近期保留暂不拆除, 或进行局部整饬, 增加立面装饰, 使之协调;远期可考虑改造或更新。
5. 风貌较差, 即其形式、材料、色彩不具有地方传统特征, 完全不符合风貌要求, 且位于重点保护地段, 严重影响周围环境风貌的墙体。
措施:拆除, 按照风貌保护协调要求, 对墙体重新进行设计。
(三) 屋顶类 (包括女儿墙、檐口)
1.保存较好, 具有传统及地方特色的坡屋顶及檐口、女儿墙及其它类型的符合风貌保护要求的屋顶。
措施:应完全保存或仅略加修缮, 并进行日常维护及定时修理。
2.具有传统或地方特色的屋顶, 但已有部分破损, 如少量瓦片松散、檐口局部破损, 部分构件损坏等。
措施:应框架不动, 结构进行加固;按照风貌保护要求, 尽量按原样修缮破旧部分。
3.屋顶破坏严重几乎不能利用, 如檐口、屋脊大部分破损, 屋面陷漏, 结构松散。
措施:要考虑整体风貌协调要求, 保留结构框架、并根据现存构件细部痕迹, 尽量进行原样修复;也可根据实际情况, 按风貌要求, 重新设计。
4.风貌一般的现代结构屋顶 (如平屋顶) , 不具有地方传统特征, 不能体现地方传统特色, 但由于其建造时间较近, 质量比较好, 且位于非重点地段、对周围环境风貌影响较小。
措施:可以近期保留, 或进行局部整饬协调。远期可考虑改造或更新。
5. 风貌一般、质量较差、损坏严重难以使用的屋顶, 或严重影响风貌的现代结构屋顶。
措施:要拆除, 按照风貌保护协调要求, 对屋顶重新进行设计。
历史街区的保护区别于一般街坊的改造, 要保护好街区整体历史环境及风貌, 不仅包括街区内现存的空间格局、街道水系、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历史环境要素等物质文化遗存, 还包括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戏曲、传统工艺、传统产业、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存。
温家宝总理在中国市长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讲过:“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与保护之间, 不是相互割裂, 更不是相互对立的, 而是有机关联、相得益彰的。”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是公益性行为, 而非开发性行为。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世界性的、全人类所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整治的同时要着重改善居住生活设施,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历史街区规划不是保护的结束, 而是引导街区向着永续发展的开始。历史街区的保护是长期而艰难的, 我们是历史文化遗产的托管者, 现在我们没有能力办的事, 我们的后代或许有更多的智慧可以解决。
摘要:“城市现代化建筑与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创新与保护之间, 不是相互割裂, 更不是相互对立的, 而是有机关联、相得益彰的。”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是公益性行为, 而非开发性行为, 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世界性的、全人类所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当然, 对保护区保护整治的同时要着重改善居住生活设施,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春侠.城市跨河形态与设计——旧城改造非常视角丛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2]郭湘闽.走向多元平衡:制度视角下我国旧城更新传统规划机制的变革[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历史街区 篇8
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成片的地区, 有大量居民在其间生活, 是活态的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不是简单的规划问题, 而是一个综合的社会实践。这就要求规划师们深刻认知历史街区特有的文化传统, 不能只保护那些历史建筑的躯壳, 还应该保存它承载的文化——既要保护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 又要延续街区内居民的生活。
本文从抚州文昌里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实践中出发, 以传统排水系统的保护及利用为例, 对协调基础设施提升、街区风貌保护、传统文化传承的路径进行了探索。
1. 研究背景
1.1 规划区域概况
抚州, 旧称临川, 位于我国江西省东南部、赣闽两省交界地区。抚州北邻南昌市, 是抚河下游、进入鄱阳湖前的地区性中心城市与交通枢纽, 是古代临川文化的代表性城市。文昌里街区位于抚州城东北部、抚河与干港所夹洋洲半岛西部, 毗邻抚河, 自古为进出抚州城、联系城乡的重要地区, 目前是抚州城仅存的风貌较为完整的历史街区、面积约65 公顷。
1.2 街区排水系统现状
文昌里历史街区内的现存排水系统主要由石砌或砖砌边沟、暗渠、明渠构成, 它们保存相对完整, 部分街巷的排水系统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笔者在街区调研中, 对仍在发挥排水作用的暗渠进行了统计:6 条街巷下合计4.76 千米的雨水暗渠保存相对完好, 仍在承担排水功能, 具体详见表1。
现状排水系统的问题方面。街区内排水暗渠覆盖面积较小、部分区域尚无排水系统。现状排水暗渠建设标准低、年代久远, 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盖板塌陷导致的暗渠淤塞、损坏问题较普遍, 导致部分区域排水无出路、内涝频发。此外, 街区内生活污水同样须通过地下边沟、暗渠排放, 污水排入后对街区内外环境产生了较严重的影响。
2. 传统排水系统的保护和利用
2.1 传统排水系统的保护意义
传统排水系统在文昌里地区内的意义不仅是收集、排除民居和院落内雨水的设施, 在文昌里街区内, 传统排水系统与街区内的历史建筑相互搭配, 构成了丰富、立体、完整的街区风貌。以街区内常见的天井为例, 在年降水充沛的江南地区, 以多种方式充分收集、利用雨水, 显然不是出于缺水的原因, 古时徽州人讲“聚水如聚财”, 选设天井不仅是通风采光的需要, 还图“肥水不外流”之吉利[1], 中国江南地区的天井多有此寓意, 文昌里亦不例外。而四水归堂的建筑格局、青石盖板的雨水沟渠所收集的雨水, 在更多的时间里也被赋予了日常生活取用、种养殖取用以及防火等多种功能[2]。这些传统的设施不仅便利了过去江南百姓的生活, 也是勤俭、朴素的人民性格的具象化体现。所以, 从文化延续性的角度, 传统排水系统是街区内生活习惯和文化信息的一种载体, 是历史街区文化价值的一部分, 应该受到保护、展示和借鉴。规划提出的这一观点, 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试行) 》中提出的保护历史遗存真实性和风貌完整性、保护历史信息真实载体的原则一致, 同时在国内其他历史街区中, 如扬州东关街、深圳大鹏所城、福建三坊七巷等地, 传统排水系统也得到了较好的保护[3]。
2.2 街区雨水收集排放模式
文昌里街区内部分建筑、院落内的雨水收集和排水设施保存相对完好, 与街巷中的排水沟渠可以构成完整的雨水收集—排放系统, 经过合理恢复、修缮, 可以承担起街区内雨水收集排放的任务。
本次规划中提出的雨水收集、排放模式为:降雨落入庭院后由天井收集, 部分下渗入地, 其余雨水由院内暗管或集水渠排入街巷暗渠;街巷暗渠内雨水在流动过程中持续渗入地下, 剩余雨水分别汇入区内湖塘, 补充景观水体;汛期雨水量较大时, 可开启排涝泵站将湖塘内雨水排入保护区外水体。
考虑到历史街区街巷和庭院内的青石板地面、砖石等砌筑材料之间的缝隙本身具有良好的透水性, 为减少街区排水系统压力、增加雨水下渗, 规划建议在街区路面整治时, 地面铺装尽量选用传统的砖、石等透水性材料, 保持街区的原真风貌。
2.3 街区雨水系统布置
在文昌里街区内, 共有街巷40 余条、总长约6.8 千米, 受建筑和其他历史遗存影响, 街巷普遍较窄且断面宽度变化较大 (如街区西侧河东湾直街宽度在2.7~5m间) , 街巷部分位置进入基础设施的管线存在明显困难。在供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等基础设施管线中, 依靠重力流排放的雨污水系统布局与协调一直是困扰历史街区基础设施改造的难题, 在当前国内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中, 通常采用合流管线收集雨污水[3]。合流管线虽然以一根合流管代替雨、污水两根管道, 但由于须考虑降雨时同时收集并排放街区雨污水, 其管径普遍较大、工程施工时影响也较大。此外, 为满足雨水收集需要, 街区各条街巷下都须布置合流管并配套大量雨水篦子、检查井, 不可避免对历史街巷风貌以及历史建筑产生较大影响。
本次规划为避免设施改造对街巷两侧历史建筑的影响, 提出了街区排水设施布置的原则:
1) 充分借鉴和利用传统排水系统, 对传统院落边沟、街巷暗渠进行清淤、拓宽并加以适当的完善改造, 以现状保留/ 修缮沟渠和部分新建石砌或砖砌排水沟渠承担雨水收集和排放任务;
2) 单独收集排放街区内污水, 以HDPE双壁波纹管作为街区内污水系统的管材;
3) 为解决狭窄街巷内布置雨水沟渠后对其他基础设施管线 (特别是污水管线) 的影响, 规划中原则上避免在一条街巷内同时布置雨、污水管线, 根据街巷具体情况, 可以采用“梳齿”或“对襟”两种形式, 道路两侧地块面积较大、用户较多、雨污水排放压力较大的街巷, 可采用“对襟”式的雨污水系统布局, 其他街巷则采用梳齿状的雨污水系统布置形式;
4) 新建暗渠布置应充分结合现状街巷暗渠的路由, 为增加新建暗渠的雨水收集和排放能力, 同时考虑到道路横坡, 在有条件的街巷, 建议优先采用双侧布置暗渠的形式。
根据上述原则, 在本次规划中, 街区内总长约6.8 千米街巷 (宽度不小于2米) 中共布置雨水暗渠12.62 千米。其中, 敷设400mm宽盖板暗渠12.50 千米、600mm盖板暗渠0.12 千米。宽度小于2 米的狭窄街巷内以边沟代替暗渠, 规格建议采用Bx H=200mmx150mm的矩形断面, 并沿街巷双侧布置, 以利雨水收集和输送。
在本次规划中, 街区内合计铺设传统形式排水暗渠12.62 千米, 并在不同断面街巷中做到了雨污水设施的完整覆盖, 整体提高了街区排水基础设施的水平。其中, 现状保留、修缮的暗渠在雨水系统中占比约为32%, 传统设施的保留利用比例较高。
2.4 雨水暗渠排水能力校核
为保证传统形式排水沟渠的雨水排放能力, 规划提出对现存石砌或砖砌边沟、街巷盖板暗渠和明渠进行清淤并加固其结构;在设计和计算中要考虑新建暗渠的排水最小安全超高。参考《室外排水设计规划 (GB 50014-2006) 》 (2014 版) 所规定的明渠 (上沿至渠内水面) 最小超高, 建议街区内暗渠设计的最小安全超高控制在200mm为宜。图4 所示为降雨重现期P=2 年的情景下, 街区内传统形式暗渠的计算流量与其过流能力的比值, 其中, 89% 暗渠的计算流量与过流能力比值在0.4~1.0之间、6%的比值在1.0~1.2之间、仅5%暗渠的计算流量与过流能力比值在1.2~1.4之间。考虑到暗渠设计时的200mm安全超高, 可以认为规划后街区雨水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普遍不低于重现期2年的标准, 已经达到《室外排水设计规划 (GB50014-2006) 》 (2014版) 中规定的市区人口100万以下城市 (抚州即属该级别城市) 的排水设计重现期要求。
2.5 传统排水系统的优势和有机保护
采用传统的雨水沟渠排放形式可以取消埋地雨水管, 节约地下空间, 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具有很好的适应性:传统形式的雨水沟渠沿地面铺设, 与常规雨水管道相比, 没有覆土限制、没有与其他工程管线及与建筑物的净距等要求, 而且施工及检修相对简便, 特别适合于地面及地下空间紧张的历史街巷。
本文以文昌里街区内的管线布置和北京市地方标准《历史文化街区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DB11/T 692—2009) 》 (下简称《北京地标》) 为例来说明传统雨水沟渠在历史街区内的优势。图5-1 为摘自《北京地标》内的3 米宽胡同市政管线横断面布置图, 敷设DN100 给水管、Φ300~400 雨污合流管各1 根;图5-2 为文昌里街区内断面宽度2.5~3 米街道的管线布置示意图, 街巷下同时布置了给水、污水以及雨水管渠, 与图5-1相比, 在狭窄街巷下同时进入了给水、污水、雨水管渠, 实现了雨污水分流, 更有利于街区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和环境改善。
传统街区的外部空间影响了人们的城市记忆, 对传统空间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保存街道特色以及传统排水系统的保护性利用, 能恢复人们的街区记忆、激发人们对所居住街区的认同感、促进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4]。
以深圳大鹏所城为例,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其排水组织利用地形高差, 在街道一边设明沟排水入护城河, 十分适宜南方多雨气候, 沿街居民在明沟上搭两块青石板出入宅门, 形成了一种传统特色景观[3], 在《大鹏所城保护规划》中, 将这一传统排水体系作为了街区有机保护的重要内容予以了保留。
在文昌里街区, 为实现对传统排水系统的有机保护, 在完成排水系统提升改造工程后, 亦应当组织人员对街区的水塘、排水沟渠的位置、尺寸等相关信息进行调查并登记, 以文字、照片等形式记录其现状特点, 作为后续维护管理的基础资料。同时, 应在街区内一些大型沟渠、湖塘处, 设立鲜明的标志, 并在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中尽量按照传统的技术、材料、形式, 进行修复、加固和保养, 对于一些周边有条件的排水沟渠, 可以打开部分渠段盖板以供游人参观。最后, 传统排水系统在使用中, 应当有明确的维护、修缮机制, 并由专业部门进行定期的清理和维护, 以保证其正常发挥排水功能。
3. 结语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基础设施提升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 涉及文史研究、规划理论、社会管理、工程技术等诸多方面。文昌里是典型的江南历史文化街区, 密布的历史遗存、狭窄的街巷、有限的公共空间都是对基础设施提升工作提出的限制要求, 传统的大动作、高强度的基础设施改造工程, 其破坏性显然大于街区价值提升。本次保护规划在综合考虑风貌完整性、文化传承性、功能完备性后提出了传统雨水系统的保护性利用方案, 是将基础设施提升与街区保护、文化传承相融合的一次实践。
摘要:在历史街区保护中, 基础设施提升是其中的重要工作。本文以江西抚州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例, 以“遗存”的视角看待街区内的传统排水系统, 强调从更加广泛的文化背景中认知街区基础设施提升行为, 在功能提升与文化延续的基础上, 探索了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保护和利用。在提升街区基础设施水平的同时, 避免了对街区环境的影响、保护了街区风貌的原真性, 有利于实现街区的有机更新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历史街区,排水系统,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 (第六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86-97.
[2]胡敏.历史街区的防火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5.69-74.
[3]李新建.历史街区保护中的交通和市政工程技术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2.106-111.
历史街区 篇9
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坐落于南昌市西湖区绳金塔街东侧, 是以绳金塔十字街为核心, 形成集中展现南昌传统民俗文化的街区, 以绳金塔建筑闻名, 保护范围面积达14.5公顷。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由张家山片区、绳金塔片区和十字街片区组成, 人口较多, 且分布较为集中, 老年人口约1246人, 占总人口12%左右。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内部居住环境和配套设施较为破旧, 同时对于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和关怀较为欠缺, 这些都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2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调查
本调查于2013年3月在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展开, 从老年人的居住条件、家庭构成、社区基础设施和社区支持等生活现状进行实地调查, 并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
2.1 老年人居住环境现状
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主要以一类居住建筑为主, 占整个建筑的51%;其次是二类建筑, 占45%;还有4%的三类建筑。根据调查, 居住于三类建筑的老年人日常生活水平相对二类建筑较差, 由于房屋本身年代久远, 日照间距、通风采光、居住环境都不尽如人意, 更有部分房屋漏水漏风。再加上基础设施严重缺乏, 道路崎岖不平, 很容易发生摔倒等事故, 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 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几乎没有老年人活动站、养老院、棋牌室、老年人大学或供老年人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唯一一处对老年人免费开放的绳金塔, 也需要凭借老年证 (年满70岁) 方可进入。
2.2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分析
2.2.1 老年人对历史文化街区生活的感受
在问卷中, 当被问及“你对目前居住的历史文化街区的感受是否满意?”时, 51%的老年人表示满意, 27%的老年人表示不满意, 其余22%的老年人表示一般。
2.2.2 老年人的经济状况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在问卷调查中发现, 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的老年人关于对自己生活满意度影响最大的因素的回答, 答案迥异。如图一所示, 每月经济状况低于1000元的和在1000元~1500元之间的老年人认为影响最大的是居住条件和健康状况, 两者各占40%, 其次是受人尊重和邻里关系, 两者各占8.5%;经济状况在1500元~2000元之间和2000元~3000元之间的老年人认为影响最大的是健康状况, 占43%;经济状况在3000元以上的老年人认为影响最大的是健康状况和受人尊重, 各占39%。综合而言, 不管经济条件差异如何, 老年人认为健康状况与生活满意度关系最大。
2.2.3 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最迫切的因素分析
在问卷“为了提高幸福程度, 您觉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的选择上, 老年人认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分别是居住条件的改善、政府补助政策的完善、老年人公共服务设施的增加、公共敞开空间的设计以及社区卫生所定期健康检查, 各占样本数的80%、78.9%、78%、76.9%和65%。所以, 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工作当中, 应该更加注重老年人居住环境的改善和政府补助政策的完善。
3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分析
3.1 物质、精神支持来源
调查发现, 80%以上的老年人获得的支持来自子女, 一般情况下子女都是全力支持和照顾自己的父母;其次是配偶的支持和照顾;兄弟姐妹方面, 由于住所距离远、年纪大、来往较少, 得到的支持照顾相对较少。大多数老年人因年龄较大, 父母或者配偶已故, 能得到的物质与精神支持来源少, 多数支持多来自子女。同时, 在对该街区进行居住模式的调查时, 有75.6%的老年人同家人一起居住, 居住较为拥挤。可见, 由于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 老人对子女的依赖度最高, 子女对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支持也最多。
3.2 近期生活情况
问卷中反映, 68%的65岁~75岁之间的老年人对近期生活感到满意, 情绪很好, 没有什么烦恼, 甚至认为现在的生活比自己年轻时候更好, 不管是从物质环境还是从精神支持方面来说都如此;82%的75岁以上的老年人对近期生活并不满意, 因为他们不管生活上还是精神上都不能够完全独立。由此反映年龄大的老年人由于较差的身体状况会降低生活满意度。
3.3 邻里关系
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老年人口较多, 84.52%的老年人在此居住了50年以上, 邻里之间都很熟识, 交流很多, 关系十分融洽, 相互之间都会主动给予帮助。有56.25%的人表示邻里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18.75%的人表示邻里之间偶尔关心;而只有遇到重大困难才稍微关心的占10.42%;但仍然有14.58%的人反映邻里之间只是点头之交。从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的服务设施和开放空间来看, 邻里之间的交往场所还是比较缺乏的。
3.4 倾诉方式及心里求助对象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 有39%的老年人比较独立, 在遇到困难时不轻易倾诉;40%的老年人只向关系极为亲密的人倾述;4%的老年人是在朋友主动询问时才会与之倾诉;而主动倾诉的只有17%。接近50%的老年人觉得自己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并克服困难, 且以男性居多。
3.5 参与活动情况
通过对街办以及老年人的实地走访调查, 了解到每年春秋时节, 街办会举办老年人运动会。另外, 一些单位也经常组织活动并邀请其退休人员前去参加, 但由于身体原因, 大多数老年人不愿意参加此类活动。
4 存在问题与建议
对上述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可发现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多数老年人对街区生活是满意的, 但仍有近半数的老年人认为他们的街区生活一般甚至不好, 究其原因主要是主观的个人因素和客观的环境因素两个方面。个人因素主要体现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差、家庭经济条件欠佳、子女的关怀少和个人遇到问题时选择自己解决等方面。而环境因素主要体现在住宅条件差、户外活动场所和设施缺乏、老年人服务设施和社区活动少等方面。因此, 应从老年人的活动场所、设施利用、社区活动和社区管理工作等方面提出相关的建议。
4.1 增加老年人室内外活动空间
规划社区老年人的室内外活动空间, 提供更多的室内外活动空间, 供老年人在社区进行交往活动。开辟或扩大老年人健身、娱乐、休闲、交往的户外活动场所, 考虑老年人服务设施的规划, 同时将社区原本闲置的资源或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在老年人服务事业中加以充分利用。
4.2 加强老年人对社区的归属感
加强老年人对社区的认知并引导老年人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加强社区宣传活动, 组织老年人不定期地开办社区活动, 增加活动的互动性与趣味性, 使社区活动常态化, 使老年人对社区产生归属感。
4.3 建立良好的社区助老服务机制
配备专业的社会工作者, 在社区中运用各种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 开发并建立社区助老服务的支持网络, 促进社区邻里之间的互动, 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的福利服务。尽可能多的为老年人争取享受社会福利的权利, 保证保障性政策的落实。保证老年人住房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5 结束语
2013年7月1日, 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 明文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该法同时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保证老年人幸福美满的生活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历史文化街区老年人居住环境的城市规划工作当中, 应以科学的发展观念和人性化的规划理念, 为老年人规划和创造舒适、安宁、健康的生活环境。
摘要:人口老龄化趋势本质上是一种进步现象, 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也是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来看, 南昌市总人口为5042565人, 其中65岁以上的人口有388945人, 占总人口比例为7.71%, 按老龄社会的相关标准, 南昌市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本文从城市现代化建设, 关注历史文化街区老年人生活状态的角度出发, 就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进行调查, 分析得出历史文化街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与居住环境、社会支持、老年人公共配套设施的使用等均存在一定的联系, 提出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的建议。
关键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幸福感,居住环境,社会支持
参考文献
[1]吴晓, 魏羽力.城市规划社会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
[2]李和平, 李浩.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3]梅锦荣.老人主观幸福感的社会性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 13 (02) :85-87.
[4]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994, 4 (02) :98-100.
历史街区 篇10
一、规划的背景、现状和发展模式的界定
1.1、规划背景
据史书记载,关羽、张飞曾发生争执,刘备劝解争执, 关张二人佩服刘备的德行,隧拜刘备为大哥,这便是“桃园三结义”典故的开始。后来,荆州百姓为了纪念这段历史, 将关羽镇守荆州时打胜仗凯旋连通柳门 ( 大北门 ) 的得胜街命名为“三义街”。历史上它一直是荆州城北的主要通道, 直通荆襄古道。
1.2、 三义街现状概况
三义街位于荆州古城内的西北角,北抵古城墙,南临荆北路,西靠北湖,东接洗马池。周围分布铁女寺、开元观、 文庙、玄妙观等众多古建筑。占地面积3.85公顷。三义街内现存的老房子整体空间格局保存完整,是荆州古城保存完好、具有历史风貌的珍贵历史街区。除了少量晚清建筑外, 大多数是民国建筑。一些房屋多采用前店后宅式的砖木结构,充满着浓郁的荆楚传统风格千年古刹铁女寺就位于这条街道上。
1.2.1、 土地使用情况
目前三义街土地使用主要以居民住宅为主,临街的门面主要为经营日杂用品的个体商铺,同时在规划范围内还有一些政府部门、学校、及工厂等,其用地功能较为混杂,商铺经营项目档次较低,缺乏荆楚地方特色。
1.2.2、 道路交通情况
三义街历史文化街区内部道路目前仅以一条主干道三义街为主,以王家巷、观音庵巷为辅助巷道。由于多为历史街巷, 其道路狭窄,道路质量不高,路面主要以青石铺就,无排水暗渠,供电上采取架空明线,无固定垃圾处理设施,消防设施不达标,整条街道上无车辆停放场地,道路通行困难。
1.2.3、空间格局现状
三义街的街巷目仍然大致保持着原有的形态,护城河、 古城墙、城楼与街巷构成了荆州传统的城市空间格局。
1.2.4、保存状况
目前三义街历史文化街区内保存有一定数量具有荆州传统民居特色的院落民居,老式布局的旧房子,被雨雪风霜和岁月夺走了光彩的门窗,还有那种老街通常会有的青石板,这些元素组合到一起,你丝毫不用怀疑这是一条充满着历史故事的老街。整条街道上除了少量晚清建筑外,绝大多数都是民国时期的建筑。房屋多采用前店后宅式的砖木结构,充满着浓郁的荆楚传统风格。
位于规划范围内的大北门(拱极门)是荆州古城墙原由的6座城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拱极门,明代称拱辰门, 又称柳门,俗称大北门,清代改用现名。据《江陵县志》记载,此门连接通往京师的大道,古时仕宦迁官调职,官员送行时常经此门,并习惯折柳相赠,故名柳门。拱极门由城台与箭台组成,门洞系五券五伏尖券顶做法,城台前设瓮城, 呈椭圆形。位于大北门上的正楼—朝宗楼是如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城楼。楼高2层,全高约11m,屹立于9m的城台之上, 显得宏伟壮观。梁架结构采用抬梁式与穿斗式结合的方式, 屋顶为重檐歇山式。用材、结构、工艺都具有浓厚的湖北古建筑特征。
1.3、保护规划要求
规划依据《历史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和《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图吃此次保护整治规划将以保护为主,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街道的原真性,在不改变外观特征的前提下, 对建筑物进行加固和保护,调整和完善房屋建筑的内部格局和生活、消防设施。保护护城河防范水体污染,综合处理生活垃圾,改善街道生态环境。
二、规划的原则和目标
2.1、文化的内涵导向原则
复兴与更新,从文化上深入挖掘三义街历史文化街区和荆州的传统民俗文化,修旧如旧,将老街的街区活力复苏, 全面提升三义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吸引力和商业价值。
2.2、地域特色原保护原则
生态和永继,对传统建筑的修复以及新建建筑的设计要注重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真实而独特魅力。
2.3、保护与发展互动原则
推进与发展,在对历史街区的物质性遗产保护的同时, 应充分利用对本地区丰富的文化遗产,并积极进行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传统建筑进行积极有效的保护性利用,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开辟新的产业增长点。
2.4 、规划目标
以“文化富市”发展战略为指导,以总体规划、名城保护规划等上位层次规划为依据,在全面保护历史街区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荆州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文化资源(包括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改善片区功能结构、道路交通、 旅游线路、基础设施、景观体系。通过规划创造必要的硬件条件,实现现代建筑及地段的增值,文化氛围的复兴。
2.5规划重点
(1)将原本不成系统的历史建筑通过步行系统的建设联成整体。主要发展旅游商业、传统工艺、习俗展示、街区历史文化体验等服务项目和产业。
(2)梳理原有的交通脉络与肌理,完善历史街区交通体系,合理组织车行与步行系统、消防系统,在街区外围设置相应停车站场。
(3)恢复历史街区中的若干历史建筑,并予以相应的功能,增强历史街区的活力。
(4)逐步调整、拆除街区内部及其周边影响风貌的建筑, 建设完善的市政配套及相关服务设施,结合洗马池遗址、古城墙、城楼、护城河等外部环境,打造舒适、宜人的集居住、 商业、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历史街区。
三、实施的政策建议
根据目前国内历史文化街区的实践,三义街改造初期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合理的政策引导不仅是历史街区规划的实施和管理能够顺利进行的保证,还有助于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保护的重点上,并吸引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发展上来。
3.1、建立完善的历史街区改造管理机制,切实保护历史风貌,出台科学的招商策略,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吸引民间资本投资。
3.1.1、建立强有力的协调管理机构
建立复合的管理机构,成立三义街历史街区保护建设管理委员会,工作机构由政府设立事业单位编制企业化管理、 指导历史街区的保护改造工作,在管理委员下设或聘请商业管理公司及物业管理公司,委员会行使行政职能,商业管理公司及物业管理公司行使市场运营功能。
3.1.2、建立专业的技术监管机构
由历史、文化、规划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改造专家咨询顾问委员会,为历史街区的保护改造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保护区的规划设计方案、保护改造的重大技术措施必须先通过专家委员会的审查,才能提交历史街区保护建设管理委员会审批。
3.1.3、健全历史建筑管理档案,严格规划控制管理
三义街历史建筑的基础档案存在着技术资料不全、信息不完整、档案管理不完善等问题,不仅给研究工作造成困难, 也阻碍了保护和利用工作的顺利进行,对日常维护修缮的管理也难以全面覆盖,造成了很多历史建筑的原真性被埋没或篡改。因此健全三义街历史建筑的技术档案资料迫在眉睫。 制定严格规划控制条件,对开发商为寻求利益最大化而要求的突破规划要坚决抵制。
历史街区 篇11
【关键词】城市建筑文化资本;历史街区;复兴
一、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与城市历史街区
1、城市建筑文化资本
城市建筑的文化资本可以说是文化资本的一种分支体系,当人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总是有一种最新的感觉,比如苏杭的儒雅、北京的磅礴、上海的洋氣。这些城市的印象直观的进入了人们的脑海之中。但产生这些感觉的来源具有多样性,最直接的就是城市的建筑文化。建筑文化可以说是城市形态的一种表现,也具有多元化的价值观,这其中包含了美学价值、人文价值以及历史价值等等。由于这些价值的存在,也使得建筑可以作为城市的文化资本来看待。因此,城市建筑的文化属性转换成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也就成为可能。
2、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价值与历史建筑保护
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城市建筑都可以成为文化资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具有其自身的价值。通常情况下,历史的建筑其蕴含了更为独特的历史积淀。对于现代建筑而言,其虽然美观但只是钢筋混凝土的堆砌,并没有任何的文化气息,而历史建筑是文化的传承,人们可以通过历史建筑来想起一个拥有精湛技艺与个性特征的时代。历史建筑经历了历史沧桑、不仅希望能对其进行保护,还希望能修复与挖掘其更深层次的价值。历史建筑的保护具有整体性的要求,仅仅简单地对单体建筑是具有局限性的。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单栋历史建筑其价值也很难发挥出来,只能导致建筑文脉消失殆尽,建筑文化资本的价值无法实现。因此,强调对于历史建筑街区的保护,强调更多地关注历史建筑群,是保护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价值最可取的对策。
3、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经营与城市历史街区复兴
城市的历史街道主要是指特定的地段,是历史文化积淀的汇集区,城市街区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在联系性,必须将其拥有更高的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价值。不仅如此,城市的历史街区还因其整体性与关联性而具有其他特征。在一些具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由于过度追求发展,而忽视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或者进行历史建设的拆迁,而通过假历史建筑的重建来进行恢复,破坏了历史街区的文化美感和历史性,已成为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
二、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最大化
为了使历史城市的建筑文化资本得以有效的发挥,获取其最大的价值,我们需要进行规划上的重新设计,进而探索出一套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方法和途径,以下对有关建设的理论进行介绍,其各具有不同的侧重面,但在历史街区复兴方面的功效却十分卓著。
1、城市触媒理论—由点及面
所谓的城市触媒,可以是某一功能区、某一单独建筑或公共空间,也可以仅仅是一系列的实体。它在不失去其本身性质的同时,却能促使城市构造持续与渐进发展,粘合整个建筑群落各个功能空间并刺激与引导后续开发,在城市发展与改造过程中,具有连锁反应的潜力。对于街区来说,在全面修复的同时,可以对某些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触媒放大,这样不仅使街区主次分明,并且为后续发展留下充分空间。人们在选择触媒点时,注重的大都是建造风格与建造年代极具代表性的建筑或实体空间,最终放大的是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审美价值与历史价值。但如果只注重实体性,那我们保存下来的将仅是脆弱和近乎荒废的空间形式。站在历史街区复兴的角度,如果想让历史街区不仅是开敞的露天博物馆,还可以充满活力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中。这种功能触媒是寻觅有价值的触媒点,用新的功能替换老的功能,或保留现有的功能但是使它的运作。这属于“功能重组”或“功能多样化”。从大范围的城市框架来说,历史街区只是其组成部分,城市触媒点的对应范围也随之扩大了。总之,城市历史建筑或者历史街区的文化资本价值越高,其作为城市更新触媒点的作用就越强,效果就越明显。
2、旧城织补理论—碎片连接
历史街区中街道空间营造 篇12
1 两个历史街区概况
宽窄巷子位于成都市青羊区长顺街附近,是成都历史留存下来的较有规模的清朝古街区,作为满城兵丁胡同仅剩的遗存而引起人们重视。是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之一。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这三条平行的街道和位于其中的古建筑及其围合的院落组成。“南宋御街始建于南宋,是南宋临安城的中轴线,全长约4.3千米,又称为“十里”御街。它分为三段:首段从万松岭到鼓楼,是临安城的政治中心;第二段从鼓楼到众安桥,是当时的商业中心;最后一段从众安桥至武林路、凤起路交口结束,形成了商贸与文化娱乐相结合的街段。[1]”
2 历史街区中的空间整合
历史街区的改造更新即是在保护性的原则下对历史街区建筑物、构筑物和街道进行改造、更新、拆除和保护,以使其功能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融入现代文化,进一步营造场所感且延续历史文脉。历史街区中的空间可以分为街道空间和建筑空间。街道空间是由两侧建筑立面、天际线、构筑物、城市家具和绿化组成;建筑空间由建筑单体内部空间及其围合的空间组成。历史街区内空间整合包括对其街道和建筑空间的功能重构和整体场所空间的营造。
虽然二者在改造更新手法和风格上迥然不同:南宋御街的改造者王澍运将苏杭古典园林的元素很好的融合到了改造中,建筑物、构筑物和城市家具均应用了园林元素;“而宽窄巷子则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和建筑文化在南方的遗存。”[2]
3 两历史街区在空间营造上的共同点
历史街区是一个在城市中较为特殊的城市空间。而历史街区的肌理便是它的外部空间形态,从中可以看出街道的走向和建筑的布置(图2);历史街区中的街道空间便属于内部空间形态。
3.1 街区整体肌理特点
宽窄巷子和南宋御街的改造更新都是在尊重原有的肌理基础上进行修缮更新改造。即外部空间形态保留,在内部空间做文章,以营造空间场所。我们可以看出:在图底关系上,两历史街区的建筑密度均不大。建筑面积约占整个街区面积的50%左右。建筑高度与街道宽度比值均接近1:1。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提到当D/H接近1:1时,街道尺度最适宜,人在街道中感觉最好。当人处在这样的街道环境中,心理不会产生空旷感、渺小感和拥挤感,反而会和街道、两侧建筑产生良好的互动。
3.2 街区整体氛围营造
3.3 街区内部空间设计
街区内部空间包括街区界面(各建筑立面和地面)、景观节点、古迹遗存和城市家具的设计。宽窄巷子中保留了明清时期北方合院的建筑形制,青砖垒砌,硬山坡屋顶,屋脊神兽,瓦当滴水,门当雕刻均是统一风格。而南宋御街在宋朝建筑基础上加入西洋建筑元素和苏杭园林元素。中西合璧又不脱离现代生活和怀旧情怀。在两历史街区中,天际线变化增加了街区的层次感,人在街区内行走视线随时随着天际线变化、街道宽窄变化而变化。在营造街道空间方法上,都在宽阔处造场,在窄处造径。在立面设计上,由于历史建筑采用砖石材质居多,以此代表实,在实基础上开门窗以营造虚,所以两历史街区空间感强烈的一个重要元素就是立面上的虚实结合。
从图5可以看到宽窄巷子建筑层次很丰富,在营造界面时采用玻璃材质在实的基础上增加虚的元素,或在实体墙上利用青砖做减法造型;而南宋御街建筑形制很统一,它营造立面的重点就在于每个立面的个性化设计,既有特点又不失统一。
在设计元素上,宽窄巷子保留了古建的元素构件。采用的材质主要是青砖和石材,屋顶统一使用青瓦。在局部使用木材和玻璃等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平衡实体质感。南宋御街主要采用中式园林元素和西洋建筑构件,如山花和柱头柱式、青砖青瓦砌墙,清水混凝土构件和天然石材构件。材质上运用种类较多,但是在设计中注重整体感,将混凝土材质作为整体框架,青砖青瓦作为主要填充营造纹理,西洋元素作为立面装饰。但是对比两街区可以看出,他们在运用如此之多的元素和材质同时,在细节上的营造毫不含糊。大到街区肌理节点布置,小到每个门面logo设计,全部都与整体基调统一(图6)。而在朝向天空的立面——地面的设计中,也考虑到行人游走的视线层次。在游走中行人经常会低头,所以在营造地面的设计中,不仅采用了诸如青砖、石板、瓦片、木材等材质,而且在营造纹理上也趣味横生(图3、图4)。宽窄巷子中材质虽然不多,但是水磨石版的纹理和颜色各有不同,所以组合在一起后将产生非常多的层次;南宋御街中,主街中央采用粗糙石板铺垫,边缘用竖向石条分界,两侧采用青砖之字形排列或横竖排列,在两侧沟渠和景观节点则采用平整石板。景观营造方面,两历史街区绿化率都比较高。宽窄巷子主要体现在街道两侧店面前部,作为每个店面的一部分而融入设计,既有高大树木也有低矮盆栽和花篱。南宋御街则与两侧沟渠配合,因为南宋御街街道较宽,所以在将街道的三等分处栽树,水中有荷叶荷花,树旁有花篱和座椅结合。
3.4 细部节点设计
在细部节点设计中,两历史街区都考虑到了细节的精细设计。南宋御街中园林元素的应用和古迹的保留再设计在街区中是一大亮点。保留了南宋街道遗址并融合到街道整体中,使其成为一个景观节点。园林中的开洞形式转化,使其成为店面的一部分。园林流水假山形式转化使其成为街道内渠和景观。而在宽窄巷子中,在保留古建原立面形式同时,再在其中加入现代复古元素。街道中每一段都取其位置特点或者建筑特点顺势造细节。比如二维向三维转化的马,凹进墙里的“宽窄”二字、宽窄巷子街道肌理(图1)、西洋人物阳刻等等,这些都使街道在统一中催生千变万化。而南宋御街在建筑围墙上的仿真阳刻小品设计则更反映了人们生活的各个年代,进一步的回应游人的情怀诉求。在城市家具设计中,也都采用统一的设计元素和手法:垃圾桶、座椅座台、花篱、井盖、路灯、标识系统等。
4 场所精神的营造
挪威建筑学家诺伯格·舒尔茨在阐述关于建筑现象学时说道:“场所这个环境术语意味着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组成的有意义的整体。这个整体以一定的方式聚集了人们生活世界所需要的具体事物,这些事物的相互构成方式反过来决定了场所的特征,使人们产生归属感的建筑空间就是场所,建筑对人的行为、思想、情感所产生的意义就是场所精神[3]。”
场所精神是当地历史文脉和地域特色的集中体现。而文脉又是人们生活中在历史传承下的心理,融入到生活的心理。宽窄巷子和南宋御街都是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场所,那么他们就具有强烈的场所感,人们身在其中会感觉强烈的归属感,这样,场所感的本质就是根植于人们心中的历史文脉心理与这个场所所体现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产生共鸣。强烈的地域性和文化性,在营造过程中始终统一在大的文化框架下,在细小之处照顾到人们最细微的感受,即统一又千变万化,这样使得人们游走其中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愉悦感。这说明两个历史街区都唤醒了人们在情感上的特殊意蕴。
5 结语
快速发展的社会往往忽略了人的精神诉求,一个城市的活力不仅体现在经济建设的活力上,居民的活力才是一个城市根本的活力来源。在大拆大改的途中大部分人都丧失了唤起回忆、安放躁动、沉思静听的空间。所以在营造历史街区的过程中建筑亦或是街道更多的是要作为对人们所处时代的一个回应。尊重历史,营造生活,继承精神,让人们主动参与到营造城市和生活中才是历史街区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明睿,董嘉鑫,李早,传统元素在文化商业街区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以杭州“南宋御街”为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2]刘超然,刘钟文,浅析历史街区中街道空间的场所精神—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J].建筑论坛与建筑设计2014—10
[3](挪威)诺伯格·舒尔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田原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
【历史街区】推荐阅读:
历史街区保护08-30
历史文化街区09-01
历史文化街区模式08-29
西安历史文化街区05-08
历史文化商业街区06-30
漳州市历史街区10-01
创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07-06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12-02
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旅游06-27
街区设计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