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模式

2024-08-06

历史文化街区模式(精选8篇)

历史文化街区模式 篇1

历史文化街区智慧化管理模式分析

摘要:城市发展由增量扩展转向存量优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治理“大城市病”的有效手段。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文化价值,但其基础条件相对落后,胡同狭窄基础设施改造更新较难进行、规划限制严格风貌保护尤为重要、平房院落分散需要投入更多人力物力。本文以北京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梳理历史文化街区管理运维的共性问题,分析了的历史文化街区实施智慧化管理模式的优势,以期为城市管理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智慧管理;研究

一、前言

智慧街区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智慧落地的触点和载体,随着智慧城市的推广以及新一代技术的普及与落地,智慧街区项目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智慧街区必将成为未来城市建设的大趋势。本文基于老城街区的服务特点,研究符合老城街区的新时代管理体系,通过增加前端设备和后端软件平台,解决街区资产盘活利用、已腾退房屋权属管理、街区内设备和应用系统信息孤岛等问题,通过智慧化管理手段,达到智慧高效和建管结合的目的。

二、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介绍

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是北京市25处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核心区保护范围约16.16公顷,拥有部级文物保护单位法源寺及湖南会馆、绍兴会馆等众多会馆遗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目前法源寺文保区城市更新工作已初见成效。片区包含烂缦胡同等五条胡同,均已完成街区整理工作,实现架空线入地、雨污分流,随路建设干式消防管道,烂缦胡同已引入低压燃气,完善了胡同基础设施建设,为片区业态提升奠定基础。为盘活片区内零散房屋资源,实施主体公司积极探索共生院落利用模式,引入红色会客厅、共生院落人才公寓、文化精品主题酒店、小微博物馆、胡同咖啡厅、花店等民生及文化产业,补齐民生服务功能短板,提升街区整体业态。在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保护工作中,出现管理职能缺失,街区治理低效、腾退房屋资源零散等共性难题。为助力街区物业管理、整合街区资源、打通居民服务通道,实施单位探索街区智慧化管理模式,研发法源寺街区智慧运管平台体系,利用“智能应用系统+智慧运营管理”的模式,打造贴近胡同生活,连接用户、商家、管理者的智慧街区,为街区的高效发展注入新活力。将法源寺文保区打造成文化彰显、百姓宜居、生态绿色、智慧高效、代际传承的历史文化精华区。

三、历史文化街区管理运维的共性问题

本文梳理了法源寺街区改造更新工作中遇到诸多难点痛点问题,发现这也是历史文化街区的共性问题。(一)街区物业管理职能缺失,街区治理低效新版《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关于老城街区的物业管理仍存在政策空白,目前大多数老城街区仅引入街巷保安巡逻,无真正意义上的物业管理,与现代楼宇小区的专业化物业管理差距较大。准物业保安值守巡逻大多流于形式,胡同内车辆违停、堆物堆料问题无法根治,有损街区整体风貌和环境秩序。(二)街区资源零散沉淀,无法高效运营法源寺文保区2008年的居民自愿腾退,形成了一定量的零散房屋,房屋资产难以盘活,形成资源沉淀;管理和维护成本高、难度大,运营效率较低。街区内资源呈现“碎片化”,难以统筹,未实现设备科学配置和资产高效运转。(三)街区与居民之间信息沟通不顺畅社区通知采取人工张贴告示的方式,重要通知逐院口头强调;居民与街区的互动性较差,缺乏沟通反馈便捷通道;街区也缺少宣传独特历史文化和街区更新、社区营造的展示窗口,不能让居民及广大公众深入了解。

四、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智慧运管模式的探索

为助力街区物业管理、整合街区资源、打通居民服务通道,探索街区智慧化管理模式,研发法源寺街区智慧运管平台体系,利用“智能应用系统+智慧运营管理”的模式,打造贴近胡同生活,连接用户、商家、管理者的智慧街区,为街区的高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智慧运管平台内容架构法源寺街区智慧运管平台,包括一套智慧街区3后台管理系统、一套大屏展示系统和一套微信小程序(如图1、图2所示)。实现对资产数据、停车位、酒店、智慧灯杆、门禁、巡更、物业及便民服务等数据录入、分析、展示,为居民、游客提供车位引导、酒店推荐、便民服务、街区文化展示等,为管理者提供巡更管理、招商运营、智慧设备管理等功能,为街区智慧化管理提供数据、技术支撑。微信小程序实现对居民、游客提供车位引导、酒店推荐、便民服务、街区文化展示等功能;对管理者提供巡更管理、招商运营、智慧设备管理、通知等功能。(二)智慧运管平台建设特点从法源寺街区的街区管理、街区服务、智能应用和新技术落地等方面入手,融合管理理论、服务理念,通过各智慧化子系统的联动对接,建设基于数字地图展示的智慧街区运管平台。1.升级街区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能智慧巡更。采用智慧巡更系统管理街区腾退散房屋和街巷风貌秩序,巡更人员按规划时间和路线使用巡更设备到路线节点打卡,将影像资料实时上传至平台服务器并存档,巡更过程中发现新增违建、堆物堆料等,实时将现场情况上传至运管平台,方便管理人员处理。智慧停车。研发智慧停车小程序并接入运管平台,展示实时停车数据,掌握车位使用情况,为后期开展社区停车自治提供数据支撑;采用“智能找车位+自动缴停车费”的方式,实现停车场无人值守自动存取车,方便居民游客停车。智慧灯杆。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多杆合一,研发数据采集、数字沙盘展示、远程控制、防盗、故障报警等功能,通过灯杆摄像头实现街区监理画面的实时调取,增强街区安全性;通过灯杆大屏系统协助属地街道和社区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传、暴雨预警、垃圾分类宣传等,助力基层治理。智慧物业。平台预留个性化便民服务子模块,居民可线上预约、下单“综合维修、室内保洁、共享洗衣、娱乐健身”等定制化便民服务,增强街区居民生活便利性。在建设过程中,对接联动街区内原有的智能系统,新增智能巡更、智慧停车等子系统,打破了街区之前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构建信息共享库,各子系统之间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实现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同时,围绕“七有”“五性”需求,为居民提供“智慧停车、智慧物业、便民预约”等智慧化服务,切实解决法源寺街区停车难、公共安全、社区营造、预约服务等问题。2.精准掌握街区资产运营状况,实现资源高效运转通过街区更新、智慧设备等子模块,建立街区更新信息化展示平台,实现管网铺设切面展示、胡同街面和修缮房屋的前后对比展示,并存储修缮信息;远程管控门禁、智慧灯杆、景观喷泉等,提高管理效率。通过房屋管理、街区运营等子模块,建立街区房屋的数字化管理台账,实现房屋数据便捷查询、房屋租期到期提醒等功能,智慧化管理统筹协调各类存量资源。下一步将探索利用共享健身房、共享阅读空间等形式将街区零散有限的空间组织起来,实现旅游群体、新社区群体、原社区群体的共享共生。3.打通沟通壁垒,实现参与式营造模式通过社区营造等子模块,实现共享空间智能化,聚合各方力量参与法源寺城市更新工作,充分调动居民为街区更新献计献策,掀起老城保护更新热潮,充分听取民意、民声,促使街区居民成为街区更新献计献策的参与者;2018-2020年连续三年的信访接件数统计,信访件数量逐年减少,助力法源寺街区更新,切实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三)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实施智慧化管理的“三化”尝试法源寺街区智慧化建设是运用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助力街区历史建筑的更新保护,提升街区管理服务效率,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有益尝试。1.街区更新数字化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信息模型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虚拟的街区模型,记载街区内各个建筑的数据,形成完整真实、高度集成化的街区信息库,并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更新数据。在建筑进行更新改造和文物再利用过程中,为开发管理者认知把控街区状态提供数据支撑,提高更新保护精准性。2.街区管理信息化建立综合智慧街区信息化管理平台,推动街区部分公共设施形成物联网状态,便于部分构件的维修保护,更新置换,实现对片区腾退资源的统筹和建控,提高街区的运营管理效率。3.街区服务智能化从居民体验看,通过智慧管理体系把街区居民的意见和需求作为街区更新目标,推动实现居民生活便利化,同时激发居民参与街区共建的热情。从运营管理看,实时收集片区停车、人员数据,实现预警功能。通过平台大数据,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活动策划,挖掘和宣传街区文化,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优化公共服务能力,丰富街区活力。(四)实施智慧化管理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法源寺街区智慧运管平台运行稳定,形成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经济效益(1)通过“智慧停车”子模块实现停车场无人值守自动停车,设备高效运转,节省停车管理人工费用;(2)“智能巡更”子系统使每日巡更工作智慧高效,巡更管理人员从以前的四人轮班制减少为两人,节约了人力成本;(3)通过“智慧房屋”子模块统筹街区房屋资源、实现街区房屋资产的智慧化管理与展示,盘活房屋存量资产;(4)通过“智慧设备”子模块进行智慧灯杆、景观灯及门禁等设备的智慧化管控,实现资产的高效运营;(5)法源寺街区智慧运管平台正式运营后,形成良性的无形资产(“建管结合”的一手数据库、招商运营模式的创新与资源储备)。2.社会效益(1)“非接触式”的平台远程管控模式,实现从“人防”到“技防”“智防”的转变,有利于疫情防控;(2)通过“便民服务”等子模块展示街区文化、完善公共配套、保障街区安全、方便居民生活,为居民创造美好生活空间,助力区域社会发展;(3)平台建设以惠民利民为出发点,让百姓通过智慧街区的建设感到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更舒适。

五、对历史文化街区实施智慧化运营管理的建议

现阶段,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的智慧运营平台处于初期阶段,存在路径不清晰和模式不成熟等问题,需要协同共建推动实现“小切口、大覆盖”智慧街区良好生态,打造智慧示范街区标杆样本。(一)政府侧:强化统筹,指导路径定位目前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接口资源较少,仅能解决片区基本便民服务功能和运营管理,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推动各类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注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强资源要素对接,吸引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智慧街区建设,从服务民生、服务企业、促进经济发展角度出发,找准方向和定位,打造特色智慧街区。(二)企业侧:模式创新,注重建设运营运营企业应紧跟科技时代步伐,利用我区打造数字经济城市契机,不断完善平台技术、优化升级系统和运营理念,优化内部管理效能,从各类主体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加强技术和产品能力创新的同时,进一步探索智慧街区长效化建设运营模式。(三)市民侧:协同参与,共建共治共享居民是智慧街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智慧街区建设的受益者和监督者。因此,一方面,需要鼓励市民充分参与到智慧街区建设中,提升新型消费产品、服务模式的接受能力,参与消费需求侧管理,以需求倒逼供给创新;另一方面,通过智慧化窗口,为居民发挥监督、投诉、评价、协商、互助提供通道,方便市民参与街区治理、消费服务、公共安全等,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街区治理新格局。

六、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文化街区更需借助科技力量,智慧化赋能建设和运营管理,以助力政府基层治理创新、为基层工作者减负,促进运营企业降本增效,实现街区健康、持续发展,惠及民生福祉,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参考文献

[1]王迪.智慧城市背景下历史文化街区设计思路[J].绿色环保建材,2019(1):85.[2]徐勤政,何永,甘霖,等.从城市体检到街区诊断——大栅栏城市更新调研[J].北京规划建设,2018(2):142-148.[3]高华.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策略研究[J].建筑科技,2020(4):16-18,27.[4]林文斌.历史街区文化传承活力提升——以梅州凌风东西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例[J].城市住宅,2021(2):125-126.

历史文化街区模式 篇2

一、历史街区开发模式研究

1.政府主导开发

开发资金来源以政府投入为主, 统一进行规划、设计、开发、管理。对于商业性项目, 政府往往既作为项目的开发者, 也作为后期的管理者和运营者, 管理权与经营权统一。对于公益性改善项目, 政府一般是投入资金对公共设施和公共空间进行改造, 提升原有居住环境。

该模式中, 政府在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 制定相关政策, 指导历史街区的开发规划, 进行招商引资, 推动历史街区的旅游经营, 同时负责协调历史街区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该模式适用于范围过大, 协调难度较高, 且资源品质较高的街区。政府开发模式可以迅速的调集人、财、物等资源, 协调各方的利益, 但是这种模式的长期使用会抑制其它开发主体的行为, 而政府的过多干预非行政事务会模糊政府职能。这种模式更适宜于公益性, 以改善历史街区生活条件为主的项目。

典型案例:北京东城区东四三条一八条改造

该保护模式主要追求的是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快速改观胡同形象, 迅速而全面地改变北京胡同的衰退面貌。政府一次性资金投入大, 对原有社区的社会结构改变很小, 原居民基本无迁出。因此只需开发投入资金, 并无其他社会纠纷。开发周期时间较快, 部分得益于北京四合院传统民居的单层结构和砖木混合结构的特点, 施工难度和成本均较低。但缺点是对传统居住空间仅起到了改善的作用, 未能改变传统居住模式。大量的私搭乱建的保留使内部风貌恢复受到一定影响, 难以进行经营业态上的更新。

2.企业主导开发

企业作为项目开发主体, 开发资金主要由企业投入, 由企业主导进行规划开发、宣传推广和经营管理等。在历史街区建设完成后, 企业可以通过出让建筑的产权获得收益, 也可以通过经营获得收益。

这种模式, 企业处于主导地位, 负责历史街区的前期建设以及后期的管理、运营。目前, 我国许多历史街区都是以这种模式为主, 企业成为历史街区开发的主体, 历史街区+文化商业地产也成为近几年火爆的地产开发模式, 比如:瑞安集团的“天地”系列, 在上海、杭州、重庆、武汉和佛山等城市的历史街区建设完成的天地系列项目;南京1912集团的“1912”系列, 在南京、无锡、苏州、扬州、合肥等城市开发的1912系列项目。这些项目和当地的历史街区一起成为了每个城市的经济和文化名片, 带来了企业的经济收入和城市文化的双赢。但是这种以企业为主导的开发模式, 更多的注重于商业利益的回报, 文化保护置于商业利益之后, 更适合保护要求不是很高, 有较好的市场区位或独特资源的城市区域。在开发的同时也要求企业有较强的文化保护意识和相对长远的文化旅游开发政策。

典型案例:南京1912

南京1912项目已经成为南京城市生活的代表街区, 成为城市夜生活的消费地, 经济效应和品牌效应明显。在1912运营后, 带动了周边地区商业租金和住房房价的增长。也成为城市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3.政府+企业主导开发

政府在开发决策中发挥作用。开发以企业作为主体, 但是开发过程受到政府支持或监督。根据开发企业的权属, 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企业为政府下属的开发公司或城投公司, 一种是企业为私企, 和政府无关, 仅作为投资方共同开发历史街区项目。企业或联合体作为项目的开发主体, 对项目进行规划开发、宣传推广和经营管理等。

联合体开发模式具有政府开发模式和企业开发模式的共同优点。政府下属公司全程参与, 对历史街区的保护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更重视历史街区的文化保护, 非经济利益, 以及开发过程中涉及各方面利益的平衡。企业则会更加注重历史街区的经营效益, 保证历史街区开发后的可持续运营。

典型案例: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

历史建筑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以及它的不可再生性, 决定其具有珍贵的价值, 对其实施保护工作有极大的重要性。清河坊历史街区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 赋予其老字号的功能, 使得历史建筑和传统商业形式相结合, 更好地延续了历史街区的传统商业文脉。

4.居民自主开发

居民自主开发模式的开发资金主要由内部居民投入, 自发形成街区的改造。这类街区, 往往在城市中有较好的市场区位、历史传统, 但是由于内部产权众多, 无法由单一企业进行统一的开发, 而是由内部居民自主开发。这种模式下, 街区往往没有统一规划, 自由生长, 形成丰富多样的结果。形成街区建筑形式和业态的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一直处于自然选择的过程, 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这种不确定性使得历史街区一直处于变化之中, 所有的商户都自发地努力吸引外来游客, 这些都使得历史街区充满了活力。但是同时, 因为没有统一的规划, 街区的整体空间缺少控制。商业业态也容易造成雷同。

典型案例:北京南锣鼓巷

微循环的更新模式以院落为单位使得历史街区的改造获得了进程的从容有序和逐步调整的自由度。避免了常见的有限时间压力下完成任务式的力度过猛、千篇一律、易发社会问题等不良后果, 值得借鉴。

在传统胡同风貌改善后, 南锣鼓巷成为老北京传统胡同、四合院文化的代表, 旅游人口的增加带动了商业活动的增加。内部居民自发更新过程使得南锣鼓巷由城市传统居住区变成新型文化旅游商业区, 这种由居改商的趋势向北侧的北锣鼓巷和东西两侧的巷子蔓延, 南锣鼓巷也带动了北京内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但是, 这种开发模式存在着先天的不足, 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 使得后期业态存在雷同和无序的状况。外部空间风貌也缺乏有效控制。另外由于内部建筑属于居民自我改造, 许多建筑构造不符合现有的城市管理要求, 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和防火问题。

5.基金会主导开发

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公益性或互益性是基金会区别于政府和私营部门的鲜明特征。在国外, 非政府组织和基金会获得了迅速和广泛的发展, 为社会生活带来重大积极影响。而我国非政府组织和基金会的发展较晚, 虽然有快速发展之势, 但存在民间性不足、自治程度不高、经费不足等问题。目前我国关于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的基金会较少, 急需政府引导, 社会力量的投入。现有的基金会包括: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等。基金会主导开发适应于非盈利性历史街区保护和改造项目。主要作用是对非盈利性的历史街区项目予以研究和提供帮助, 弥补政府的不足和作为政府的助手。国内对于历史街区实施改造的基金会较少, 许多历史街区面临着建设性破坏, 资金缺口大。

二、讨论与建议

对于历史街区改造更新的全过程而言, 在决策过程之后, 则进入到实施性开发阶段。在开发阶段, 按开发资金的来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模式:政府主导、企业主导、政府+企业、居民自主开发和基金主导等。每种模式由于不同开发者的利益诉求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这种结果应注重文化保护和各方利益的平衡。政府作为地方文化的保护者, 应在不同的模式之间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1.对于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公益性的历史街区改造项目, 宜以政府主导开发为主。

2.具有商业开发性质, 历史遗存较少的城市更新项目, 宜以企业为主。发挥企业的市场能动性。

3.对于保护建筑较多的项目, 宜选择政府和企业合作开发的模式, 在开发过程中确保文物建筑及历史建筑的保护。

4.专业的保护基金进入。对于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单体建筑和街区, 呼吁专业的保护基金进入, 使文物保护和商业开发分离, 避免逐利行为对文化保护的破坏。

5.对于城市中产权复杂的老城区, 宜采用居民自主开发模式, 应以小规模渐进式更新为主, 同时应保证政府监管, 更新过程应经过保护部门及专家进行审批和指导。

三、结语

历史文化街区模式 篇3

1梁园历史文化街区及其周边环境状况

东面:松风路-莲花路路-福禄路-永安路-高基街,以近代建筑为主,街道狭小,是佛山旧城商业中心。大型商业有:升平商场、高基街灯光夜市、福升广场、华景购物城、松风路仿古商业街、东方广场、莲花广场。学校有市十八小学、二十四小学。其它还有市青少年宫、工人文化宫、电影院等。

南面:莲花路-福贤路-建新路-祖庙路街区,是佛山历史文物遗存较多民间信仰活动和商业地段,其中祖庙路一带有华侨大厦、旋宫大酒店、珠江酒店、祖庙、民间艺术研究社、仁寿寺、图书馆、中医院、兴华商场、玫瑰商场、百花广场等。祖庙路东面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嫁娶屋、简照南别墅等,西面以现代建筑为主。学校有市第八中学、市第十二中学、市第二十五小等。公共文体设施有佛山图书馆、运动场等。其还有祖庙汽车站等。

西面:红路直街-亲仁路-汾江中路-高基街,以近代建筑居多。有第五小学、第四中学、市中医院、市电信公司、省第六建筑公司。新建大型楼盘较少,有红棉苑等。

北面:高基街-南堤路,以近代建筑居多。有佛山汽车站、太平洋电脑城、鸿运电脑城。新建大型楼盘较少,有岭南雅居、兴运大厦、湖畔明珠等。

2.梁园历史文化街区及其周边的历史文化资源

梁园历史文化街区及其周边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资源。

古园林——梁园。梁园位于梁园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区内,由佛山当地诗书画名家梁蔼如叔侄等四人于清代嘉道年间建造的多组大型园林群体,有群星草堂、十二石斋、汾江草庐、寒香馆等群体。

古建筑——祖庙。与梁园历史文化街区南北毗连。祖庙原名北帝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以历岁久远,且为诸庙首”称之为祖庙,为国家重点文化保护单位。祖庙除建筑物本身具有相当重要的文物价值外,它的建筑装饰及不少庙内的陈设如:陶瓷瓦脊、砖雕、石雕、木雕、金属铸件、神像工艺等,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堪称古建筑艺术之宫。街区内还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培德里、适安里两个传统民居建筑群。这两个片区的民居建筑均保存完好,建筑装饰艺术完美。

非物质文化以及其他文化遗产秋色、剪纸、灯色、狮头、古玩、陶瓷、字画等。

3梁园历史文化街区目前存在的问题

3.1街区发展定位尚不够明确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未能得到合理的整合和充分利用,潜力未能发挥;梁园一期工程仅修复原总体规划的一半,用地局限,景区不完整;与周边历史文化资源缺乏联系,未能发挥整体效益和品牌效益。

3.2保护与发展尚缺乏适合的模式

除梁园外,街区内的历史环境和历史建筑未得到应有的保护,其它旧建筑未得以更新和充分的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正在退化甚至消失;街区及其周边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未得到合理整合、利用,梁园与其缺乏联系,未能发挥整体效益和品牌效益。

3.3历史遗留问题多,旧城保护欠账多

街区内道路、停车、消防通道、服务等实施不完善,缺少绿地和活动场地;街区内居住生活条件差,环境状况不佳;新建建筑尺度庞大,无法与历史环境和历史建筑相协调,破坏了街区的景观生态。

4 梁园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功能分区

按保护功能进行分区,梁园历史文化街区分为梁园核心保护区,历史风貌区,风貌协调区。

梁园核心保护区用地 7.6098 HM2,历史风貌区用地9.0642 HM2,风貌协调区用地4.649 HM2。在梁园核心保护区包括梁园景区及新扩建的梁园景点,根据文物保护法及历史文物保护准则保持旧有梁园的历史原貌,对文物古迹实行有效保护。

历史风貌区以传统风貌旅游、传统民居区、传统商业服务为主,是城市活的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人口最密集、最繁华、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部分。历史风貌区内体现传统文化传统特色的民居及街巷空间予以保留,最大程度保留街区内原有的景观生态风貌。

风貌协调区是指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地区,这一地区的建筑主要位于道路沿线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建筑,主要位于松风路道路两侧,莲花路道路一侧,这一区域要求采取环境综合整治,对建筑外立面进行整治,要求与历史风貌相协调。

5梁园街区保护与发展的规划要点

5.1整合街区历史文化资源,提高历史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2优化街区土地利用,发展休闲旅游和传统特色商业服务,改善街区市政设施。

5.3保护和修复古园林和历史建筑,保护和恢复其历史环境;将全面修复梁园工程作为龙头,带动街区的开发和利用。

5.4积极发展旅游和商业服务,做好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

5.5着重开发红路直街为特色商业服务街市,安排好交通、停车及其它配套设施建设;

5.6推进街区非历史建筑小规模、渐进式的改善工作,保持低层高密度的建筑形态,逐步提高居住生活条件;

5.7通过置换、拆迁等方式,逐步降低人口密度;

6梁園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景观生态结构

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结构以梁园核心保护区为主控点,以传统商业街区为纽带,以传统民居群为驻足点,以水为导向形成河网纵横的传统城市空间格局。以梁园为文化游,以传统商业街区为传统商业特色游,以传统民居为街巷空间形成连续的空间景观系列。

6.1梁园核心保护区:

保持梁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状,新扩建部分采用岭南园林设计手法,体现水网地带造园特色,水系贯穿整个梁园,恢复原来的历史景点,恢复十二石斋、寒香馆、汾江草庐、无怠懈斋景区。

6.2传统商业街区:

北边以梁园西入口为商业街起点,东入口位于松风路上,南入口位于莲花路上,南入口及东入口处设有停车场,商业街的空间布局特征是将景区与水体园林绿化有机结合。商业街南部的传统商业建筑群利用原有的传统民居经过更新改造,保留历史片断,改变建筑物的内部使用功能,保留传统民居文脉,留存历史片段,展现明清商业氛围。陶艺馆、琼花会馆、佛山历史文化名人雕塑园、吴趼人纪念馆、博医馆、药林、药圃等构成传统商业街区,将商业与文化有机结合。陶艺馆展现佛山陶瓷业发展历史,在内可以看到传统陶艺的制作过程,佛山传统服饰馆也位于其中,将传统工艺融为一体。琼花会馆介绍粤剧的起源发展,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粤剧也是海外拥有最多观众和最有影响力的剧种,琼花会馆的设置意在恢复传统文化。佛山历史文化名人雕塑园介绍佛山的历史名人展现当年的生活场景。博医馆介绍佛山医药业的发展历史,清代是佛山成药业兴盛时期,再现当年的发展盛况。药林、药圃以医药植物为主体构成园林景区。

6.3传统民居:

主要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梁园南侧的培德里传统民居和位于梁园东北角的适安里传统民居,还有大片保存完好的历史民居,经过现场调查及考证其中有一部分传统民居保存完好旧貌依然,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古城一定历史时期的范例,目前还没有被评为文物保护单位,但已具备文物保护单位的价值,本次规划定义为“准文物保护单位”的概念,主要位于筷子路两侧的传统民居群。散落在松风路以东的传统民居有单幢或几幢连结在一起保存完好的,但没有成组群布局,本规划定义为“特色传统民居”。“特色传统民居”与水体广场有机结合,形成传统民居参观游览路线。为了保护梁园与培德里之间的空间肌理,保留梁园与培德里之间传统民居,形成空间连续界面。规划保留传统民居的社区活力,降低人口密度,改善市政配套设施,提高环境质量。

6.4水体系列:

水是城市的生命与灵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城市的历史文化与水息息相关。水网与传统街巷空间的交错布局是本次规划的一大特色,水体联结整个历史街区,佛山传统的城市布局特征“水网交错”的空间格局城市文脉体现在梁园历史文化街区,以梁园核心保护区水体为起点,流经传统商业街、佛山名人雕塑馆、博医馆、药林、药圃,经松风路流入传统民居的街巷空间广场,再现当年水网纵横的生活场景,体现流水人家的意境。

7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应注意的几种关系

7.1保护与改造规划定位的关系

首先是保护,以保护历史街区面貌为核心内容确定老城改造的发展目标。梁园街区所处的老城相应还有六个历史文化街区(品字街历史文化街区、莲花南历史文化街区、任围历史文化街区、祖庙历史文化街区、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塔坡庙历史文化街区)。政府应牵头制定总体保护规划的总目标,在此基础上,根据街区历史发展形成的各自特色,制定不同发展模式和不同风貌的改造规划。

其次,根据街区的保护现状,保护规模以及市经济发展状况,来制定近期和远期保护规划的目标,任务及实施措施,以保证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防止规划建设中途夭折。梁园街区发展的长远规划应纳入城市发展建设大盘当中协调发展。如梁园街区规划三期工程,拟对筷子路、福禄路、汾宁路一带民初建筑的骑楼进行整修,而禅城区发展建设目标中也拟对上述地段骑楼进行改建,这就需要市、区两级规划部门和相关部门高度协调。要注意规划方案的连续性,品牌性、功能性、协调性和景观性。街区规划不主张大拆大建,对有价值的建筑及街巷等,虽破旧,该保留的要保留,对影响梁园周围空间环境、破坏街区整体效果的高层建筑及部分住宅楼宇,虽近十年所建,该拆迁的就要果断纳入街区规划中。特别是尚未纳入梁园街区的红路直街、松风路与梁园紧邻的多座高层。

第三,街区规划需用经济视野和保留城市历史特点来制定。有保护才能有发展,我们不能用大量破坏历史街区风貌为代价换取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建设也要讲求社会经济效益。梁园街区南北两个古民居群的街巷和宅院在尽可能保持原有风貌的原则下进行大规模整修。资金来源可采用多元化投入新路,利用市场经济的各种力量参与老城改造和古建筑保护。政府出启动资金以此来吸取社会资源;产权置换或购买;鼓励单位和个人资助古建筑维修,政府对资助者给予一定的社会荣誉等[1]。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在维修好主体建筑的前提下,应对周围环境做合理的整治,完善基础设施,使古民居成为与现代城市生活、交通和经济相适应且具有一定传统特色的区域,使其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7.2街区与改造规划管理的关系

制定街区改造规划前需做细致的项目调研,并对街巷、周边环境、居民进行规划管理分类。

7.2.1街区文物分布与周边环境。梁园街区除培德里、适安里两个古民居外,有李可琼故居、莲花巷土府等多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条有价值的古商业街(筷子路、汾宁路、升平路南段民初骑楼商业街)等。这些文物与周边环境的建筑从形式上、空间上有的过渡较好,有的与周边环境形成断裂。如果在保护区内只有几个孤零零的文保单位而缺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这几个建筑就会变得不伦不类。纳入街区整体规划,合理设置使用功能,可提高整个街区环境空间质素。

7.2.2原有街区格局和传统外貌。从目前老城改造来看,大多数的规划部门都会对老城的风貌保护区及控制区内建筑体量、风格等形式做规控要求,梁园街区规划也不例外

7.2.3保留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和城市建筑体现一个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梁园街区就有很多民清时期代表性建筑,也有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代表性建筑。对规划建筑的取舍,勿以时间做取舍,不同时期的建筑,只要能自成一体,维修后能够使用,且满足规划要求,都应该予以保留,切不可因老城改造而割断了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

7.2.4构建整体格局,尽量成片成线改造。梁园街区规划应充分考虑与周边几个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功能分布和几条主要街道的过渡衔接关系。梁园街区规划大体可通过“点、线、面“的结合形成”井“字形规划范围。

7.3街区风貌与现代建筑的关系

街区风貌的精神内核,是历史积淀的人文传统,也是保留城市的个性所在。梁园街区从规划开始就要遵循其特有的文脉打造梁园这个品牌,使梁园的文化脉络不至于在改建、扩建、新建中受到损伤,使老城在发展中显示出有机生长的特征[2]。当然,改建与新建的区域要与老城形成一种内在的统一性,但这并不是意味着要求在形体上的外在形式的一致,因为功能地需求和技术的进步势必导致人们对城市的实体和空间产生新的要求。一味地仿造即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但也不必片面地强调原汁原味,修旧如旧,或使用外间迁移而来的旧构件。讲文脉,不是要求仿古,而是要立足于佛山文化名城的打造,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来规划梁园街区,在功能设置上,充分考虑与现代城市生活与周围环境整体联系,当我们尝试性地建一些新建筑时,特别要注意新建筑与古建筑之间在量和质上的总体平衡,新建筑的气势风貌匹配不上老建筑不行,新建筑的体量层次喧宾夺主更不行。历史文化街区是在长期的历史进城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条件变化而演变。历史文化街区一般都是城市传统商业活动中心,店宅占据主导地位,其空间构成形式也极为丰富。历史街区保护的目的是保持或恢复街区的传统风貌和地域文化特色。历史街区的保护分为两个层面的保护,空间整体环境的保护和建筑单体层面的保护。

7.3.1空间环境保护:空间环境主要体现在街道空间,建筑风貌和建筑高度的控制上,因此保护街区空间环境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分别进行控制。

街道空间控制:历史街区的空间格局及道路格局常常具有该地段乃至整个城市的个性,在我国坊、街、巷路网格局从古延续至今。街巷格局也是历史风貌的重要体现。在历史街区的保护过程中街巷的整理和复原是十分重要的。要求保持历史街区的空间尺度。

建筑风貌控制:历史文化街区应有统一的建筑风格、形式、尺度和色彩,保持风貌的完整性。建筑色彩宜青色和灰色,与梁园一期相统一,建筑风格反映佛山传统风貌,屋顶形式宜硬山式坡屋顶,尺度不宜过大。广场、铺地、建筑小品、灯具等宜采用佛山传统风格,与整体风貌协调统一。

建筑高度控制:历史街区的建筑高度与尺度的整体协调也是保护的重点,高度控制是协调历史街区建筑风貌的重要手段。和高度控制相联系,尺度的协调也是历史地段需要注意的问题,建筑物的体量大小必须和街道格局和空间相适应。本规划建筑层数要求文物保护单位周边50米范围内以二层为宜,文物保护单位周边100米范围内以三层为宜。紫线范围内建筑限高小于等于12米。

7.3.2 根据建筑性质、价值、保存状况,可分别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保存建筑:即保持原貌,绝对保护,如实反映真实的历史遗存,“保存”是针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优秀传统建筑,“保存”建筑必须严格按照文物保护要求实施保护,遵守《文物保护法》及国际文物保护法规的有关规定,在进行“修缮、保养、迁移的时候,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保护建筑:即保存建筑的传统风貌,局部(主要是立面、屋顶)保存真实的历史遗存,内部更新改造,保护建筑的立面、屋顶等外观要严格按照文物建筑的保护要求和原则进行修复和维护,以存其真,对于内部设施和空间布局可根据当前的使用要求进行合理的更新和改造。

更新建筑:既按传统风貌改造或重建。“更新”是针对风貌一般、质量一般或较差,以及已完全毁损的历史建筑所采取的整治措施,“更新”分为改造与重建,改造是对那些建筑结构尚完好,空间经改造后能够满足新的使用功能要求的建筑,尽量采用传统工艺和传统材料,重新改造内部设施和内部空间,重建是对那些质量较差,或已完全毁损,内部空间难以满足功能的建筑,按照历史街区的建筑形态特征进行重建,“更新”建筑毕竟是新建筑,在历史街区必须控制其数量,否则会降低历史街区的价值。

8结语

历史文化街区风貌的精神内核,是历史积淀的人文传统,也是保留景观生态个性所在。歷史文化街区从规划开始就要遵循其特有的文脉[3],使街区的文化脉络、景观生态不至于在改建、扩建、新建中受到损伤,使城市在发展中显示出有机生长的特征。当然,改建与新建的区域要与老城形成一种内在的统一性,但这并不是意味着要求在形体上的外在形式的一致,因为功能地需求和技术的进步势必导致人们对城市的实体和空间产生新的要求,一味地仿造既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任何历史文化街区在功能设置上,要充分考虑与现代城市生活与周围环境整体联系,当我们尝试性地建一些新建筑时,特别要注意新建筑与古建筑之间在量和质上的总体平衡,新建筑的气势风貌匹配不上老建筑不行,新建筑的体量层次喧宾夺主更不行。

参考文献:

[1]苏州市财政局、苏州市文广局(文物局).苏州市古建保护条例[S]苏州.2003

[2]殷加华.古城风貌与现代建筑[J]江苏建筑,2001(4)

文明历史街区保护规划 篇4

规划》。该规划概要如下:

规划原则:

1、对文明街历史街区划定范围进行整体保护;

2、在对重点传统街巷及有价值的传统建筑完全保护的同时,对整个历史街区传统风 貌进行保护。

3、恢复建设中应集中体现昆明的传统文化,使该片具有更典型,更集中的传统文化含 量。

4、强调传统旧城生活及经营理念的延续,使街区具有旺盛的人气及经济活力。

5、以人为本,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使其成为地域特色浓郁的现代城市公 共活动及游览空间。

主要规划内容:

1、街道保护—恢复文明街、甫道街、文庙直街总体风貌,对临街建筑的轮廊、立面及色彩原样恢复;对街区风貌及建筑进行重点保护及恢复建设。

2、片区修复—对甫道街东西片、文明街东片、文庙直街东西两片在现状基础上进行恢复性建设,并逐年拆除区内的非传统建筑,恢复传统巷道及院落。

3、环境改造一通过规划适当降低建筑密度,形成公共绿化活动空间,适当设置停车泊位,综合解决片区内的交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片区环境质量及抗灾能力。

4、特色展示一重视街、巷、院的传统肌理及传统风貌的保持,增加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环境,重现鲜明的建筑地方特色,提高传统街区的文化内涵,多层次地恢复与展现老昆明的传统文化。

历史建筑保护规划:

(l)完全保护建筑

确定胜利堂、云瑞东路、西路交叉口建筑、甫道街聂耳故居、福林堂、小银柜巷7一8号及其他18处建筑为完全保护建筑。

(2)修复保护建筑

如甫道街临街建筑,文明街、文庙直街建筑以及部分结构较完好的建筑,此类建筑保持其传统结构及外观,对内部空间及使功能可进行改造设计。

(3)原址重建建筑

对部分破损严重的建筑可按原有传统风格进行重建。

(4)拆迁重建建筑

对影响传统街区的非传统建筑逐年拆迁,恢复建设传统建筑。

街巷保护规划:

把文明街、文庙直街、景新街辟为步行街区,清除临街摊点,恢复临街商铺

传统特色。保护恢复传统风貌片区的巷道体系,保护其原有空间尺度,适当打通 部分巷道,并结合巷道形成一定的开敞空间。

绿化及庭院空间保护规划:

保护片区内的庭院及绿化,清除院内临时构筑物。保护并恢复完善传统的街道绿化。保护并补充传统巷道的绿化。强调雨道街、云瑞花园、胜利堂绿化轴线。

保护片区交通规划

形成步行商业街区,片区交通依托云瑞东西路、正义路及五一路迂回,光华街实行限时交通。片区停车依托胜利堂地下车库。在进入风貌区的各主要入口处设自行车停车场地。

片区旅游规划组织

以胜利堂为起点,通过胜利堂沿轴线游览雨道街及片区内部的建筑及巷道、庭院空间,参与其中的活动体验,在经过文明街、文庙直街片区内的游览至文庙收头。形成以胜利堂为起点、文庙为终点,两条景观轴线为重点的旅游大环路。

墓础设施规划设计

消防规划:打通部分较宽的主要巷道,在紧急情况下可通过消防车,次要巷道每60m间距设一个消防栓。

排水规划:改造设计片区内的排水管网设施,以保证污水及雨水的及时排放。供电规划:建议区内炊事采用电能,以减少污染,并增加用电负荷。

电信规划:在规划改造建设中,全部电信管网一次性规划容量到位,并留有余地。

在改造建设中,全部管线应入地,以保证传统街区的空间风貌特色的完整性。保护区建筑功能规划区内以传统文化及旅游经营为主,功能涉及传统茶室、画廊、书社、手工作坊、传统小吃店、旅游以及部分居住。

实施及操作建议

1、成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公室;

2、政府严格监控及强制维修,制定相应的古建筑维修保护手册;

3、严禁区内新建非传统建筑;

4、停止自由改造及装修传统建筑,应由规划部门统一管理,组织规范的改

造及装修;

5、对区内破损严重的传统建筑应及时抢救维修。

6、对进入保护区内的经营项目进行限制。

小结,该规划实现了对历史街区全面保护的思想理念。是一个以社会效益为

历史文化街区模式 篇5

编辑整理 编辑:汪小菲

源:中华论文

针对佛山市禅城区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工程,从预防火灾,保护历史文化街区角度,提出相应的消防安全保护措施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消防安全;措施

佛山市禅城区祖庙东华里片区位于佛山老城中部,该片区属佛山老城区的核心保护区,是佛山文物古迹最密集,规模最大,传统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该区域内共有22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祖庙和东华里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简氏别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随着岁月的增长、社会的发展和城市逐步现代化,祖庙东华里片区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街区内相当一部分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年久失修,亟待进行拯救式保护;旧城区日益萎缩,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奇缺,居民生活质量受到极大影响。袒庙东华里片区内丰厚的历史文物资源,若能有效整合、统一规划,保护性恢复和优化古老建筑群,并将其融入佛山中心商业圈,不仅可使古老的祖庙东华里焕发新的风采,而且可以拓展、深化和提升佛山整体形象,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200”/年,佛山市禅城区启动了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改造项目,改造祖庙东华里片区具有岭南民居风格的珍贵历史建筑,注入现代时尚元素,让历史与现代元素和谐地融合,使之成为佛山的城市中心和城市标志。然而,祖庙东华里片区改造的消防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的消防管理,确保消防安全,是摆在我们消防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就结合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消防安全保护措施。

一、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改连项目的特点

(一)历史文化街区现状。禅城区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I地块面积约56,058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67,800平方米,第一期发展部份用地面积约25,748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23,830平方米,现有楼房高度一般是一至两层高,区内包括多幢保护文物单位建筑及保留历史建筑,保留建筑面积约2,980平方米。片区当中包括了一所省级保护文物建筑的简氏别墅,另有六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酒行会馆,李众胜堂祖铺,龙塘诗社,祖庙大街店铺,黄祥华如意油祖铺及简照南佛堂。一期内保护街巷主要包括了祖庙大街、文明里、臣总里、麒麟里等历史街巷,这些历史街巷的建筑与建筑之间只有2~4米宽。

(二)改造项目的历史文化特殊性。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以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与文化保护单位三个层层相扣的保护体系去周详考虑:从城市到街区,再到更小的文化保护单位的协调保护与建设发展,都有著一脉相传的连结。因此,必须遵循三个原则:保护历史真实载体;保护历史环境:合理利用、永续利用。保护规划应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改善城市环境,适应现代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的消防安全问题

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项目改造设计中,也遇到了与现行消防技术标准相冲突的的问题:

(一)防火间距问题;

(二)消防车道问题;

(三)消防设施配置问题;

(四)安全疏散问题:

综合以上保护原则、内容、重点及存在的问题,以“不改变文物原状”为方向,尽量在消防设计及设备安装上减低对原建筑物的破坏。笔者认为在改造历史文化街区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消防安全保护措施:

三、消防安全保护措施

(一)防火间距设计考虑。改造完成后,街区内建筑分成四种建筑类型:

1、文物保护单位。为历史价值高的建筑物,按政府规划必需保护的建筑物。

2、保留历史建筑。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伪建筑物,基本保留或经加固修建成原貌,只是将一层沿街部位的小门窗改为具有商业气息的玻璃橱窗。

3、新建仿古建筑。在独特历史街巷两侧的新建建筑,都保留了岭南历史建筑的独特特征:清水砖墙、红砂岩外墙面、坡屋顶小青瓦、锅耳山墙、陶瓷或水泥窗花或栏杆、趟龙门、花岗岩门窗套、花岗岩勒脚、入口台阶以及街巷内的石板条等等都运用其中,延续了岭南历史建筑的特征风貌。

4、新旧结合风貌建筑。原有建筑部分墙体结构保留,加以改建或扩建,改建部分仍采用传统建筑方法及模式进行,尽量保存或恢复其历史风貌。

为保留区内多栋历史建筑物及保存原有旧区小街窄巷的旧城风味,减低对保留建筑的破坏,针对这四种类型的建筑,我们在考虑建筑单体之间的防火间距时应该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

1、文物保护单位及保留历史建筑物多属砖混结构,部分属砖木结构,层数多在三层以下,新建仿古建筑亦保持相同的建筑高度,多属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度与现在建筑物相近,限制在9至12米内。砖混及砖术结构旧建筑物之耐火等级为三级,新建独立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之耐火等级为二级,因此,防火墙应考虑在新建仿古建筑一侧设置,使文物保护单位及保留历史建筑物得以保持原有特征。

2、在新旧建筑之间或旧建筑问的防火间距设计上,应尽最利用旧建筑的山墙、镬耳墙等作为防火分隔。若旧建筑单体之间不存在设置防火墙的条件,应针对建筑的价值重要性来采用其他消防保护措施。如安装固定防火门窗等。

建筑与历史街区保护英文翻译 篇6

当代博物馆艺术

Facing page:The former Hamburger Bahnhof in Berlin is a distinguished example of the neoclassical style of the 1840s;it ceased to be used as a station as long ago as 1904.面对页面:Hamburger Bahnhof在柏林是1840年代新古典主义风格的一个杰出的例子;早在1904年它已不再是用作站。

In some countries,such as the USA and Britain,redundant railway buildings have posed problems of reuse,which are usually exacerbated by their grand scale.In Germany,the railway heritage was decimated by wartime bombing.Berlin suffered badly.(One of the major casualties,the splendid Anhalter Bahnhof,was left as a gutted shell and was torn down by the DDR in the 1960s.)The original Hamburger Bahnhof,the terminus for trains from Hamburg,was built in 1845-47,the iron and glass sheds being prefaced by a handsome neoclassical frontage in stone by Ferdinand Wilhelm Holz.(The plan of the station was unusual,in that tracks ran through arches in the terminal building to turntables,used to turn around locomotives.)The building was a key monument of the first German railway age,but after less than 40 years of use it was closed and trains were diverted to a new station.In 1904-6 the building was converted to a museum of transport and engineering,a use which continued until the Second World War,when it was damaged but not destroyed.The museum conversion,designed by Ernst Schwartz,included the construction in 1912-15 of gallery wings flanking the main frontage,which were in keeping with the original building.在一些国家,如美国和英国,多余的铁路建筑已经构成重用的问题,这种问题通常加剧了其规模宏大。在德国,铁路遗产被战时炸弹摧毁,柏林受到严重影响。(一个主要的伤亡,富丽堂皇的安哈尔特巴赫夫,被烧毁的外壳,在1960年代被拆除的DDR)。最开始的Hamburger Bahnhof,建于1845-47年,列车的终点站起始于Hamburger,铁和玻璃棚被一个英俊的新古典主义者费迪南德威廉霍尔兹点缀在临街石头上。(空间站的计划是不寻常的,在这个追踪中,穿过航站楼的拱门到转盘,用于扭转机车。)建筑是德国第一个铁路时代的一个重要纪念碑,但不到40年的使用它就关闭了,火车转变成一个新车站。在1904 到1906年,建筑交通和工程转变成一个博物馆。,当它被破坏而不是摧毁的时候,这种使用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博物馆的功能转换,包括建设191295),苏黎世的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为了新泰特美术馆而引起战争。伦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位于前电站南岸,这令那些认为建筑(1963年由贾尔斯吉尔伯特•斯科特爵士完成架构包层)值得被保留的自然资源保护论者很高兴。当其他竞争对手(特别是亚军大卫Chipperfield)对建筑提出了激进的改变措施时,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计划却使其外部基本完好无损。另一方面,一些批评家认为建筑强加了一个强大的但不一定是正面的过去机构形象,而这个机构曾致力于研究现在和未来。

Bankside,just across the Thames from St Paul‟s,was controversial when first built,but it provided a highly practical container for the new Tate,a key millennium project funded by the National Lottery,and expected to attracted two million visitors annually.The vast interior included a huge turbine hall,152 meters(500 feet)long and 26 metres(85 feet)high,and scope for providing 11,150 square metres(120,000 square feet)of gallery space-larger than the total area of the existing Tate Gallery,Millbank.The transformation project,ranking in scale alongside Paris‟s Parc de la Villette and Turin‟s Lingotto,aims to retain the best qualities of the old building while infusing it with elements that are entirely new and innovative.The project is seen to be as much about regeneration as it is about reuse in that it will transform the long-neglected South Bank(see pages 124-127).The Bankside Tate will be linked to the City by a new bridge,designed by Sir Norman Foster and Sir Anthony Caro.跨泰晤士河南岸,穿越圣保罗,在初建时,是有争议的,但是它为新泰特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参考,这个重要的千年项目由国家彩票资助,预计每年吸引二百万名游客,其中包括一个巨大的涡轮大厅,152米(500英尺)长,26米(85英尺)高,提供11150平方米的范围RES(120000平方英尺)的画廊空间,大于现有的泰特美术馆总面积,Millbank。这个转换项目,它的规模与巴黎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德·拉·维莱特和都灵的会场相排名,旨在保留老建筑的最好特性而注入全新和创新的元素。这个项目被认为是尽可能多的再生和重用,它将改变长期被忽视的南岸(见124and the centrepiece of92年已经恢复的主要的候诊室里,在这个项目中有充分体现。1996年,开始翻新其余复杂的部分,操作支持是2亿美元的公共和私人资金,主要解决的是平衡建筑的各种角色中的问题。1980年代恢复联合车站,华盛顿特区,在那里乘客更稀疏,把公共建筑变成一个购物中心,与原车站的功能几乎都不一样。BBB的设计宗旨,在于使车站工作更好地通过商业开发为乘客创造收入。但后者是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允许占主要地位。

The main concourse is the centrepiece,as ever.Under the completely renovated ceiling,painted with a representation of the night sky, the concourse has been given a much extended use,with restaurants and cafes along the three sides of the first-floor gallery.Previously,gallery level was accessible only by the grand west staircase leading to Vanderbilt Avenue.BBB duplicated this staircase in replica on the east side of the concourse,reviving an unexecuted plan by Warren &Wetmore.The ramps leading to the lower concourse,long sunk below inserted floors of offices,were now removed to allow daylight to penetrate the lower level.The suburban concourse itself has become a food court for informal eating,supplementing the historic Oyster Bar.(Escalators,unobtrusively slotted in,provide additional access for train users.)New retail outlets have been concentrated in a „market‟ area between the upper concourse and the much improved entry from Lexington Avenueat the insistence of city planners and landmark Commission officials-adhered to the style of the original(even to the extent of dusting off 80-years old plans),it has inaugurated a new era for the terminal,anchoring it more firmly than ever in the business and social life of the metropolis.The transformation of Grand Central reflects New York‟s pride in its past and faith in its future.中央车站曾在美国保护法律上做了测试。现在它已经成为一个作为权力转换的纪念碑。尽管BBB的翻新,坚持着原来的风格,但仍对城市规划者和委员会官员具有里程碑意义。(即使在80年的旧计划的范围内),它创立了一个新时代的终端,在商业和社会生活的大都市中,锚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坚定地。中央车站的转变反映了纽约骄傲的过去和对未来的信心。

Grand Central remains a dominant monument in central Manhattan,despite the presence of the Met Life(formerly Pan Am)building constructed on an adjacent site in the 1960s.在1960年代,尽管Met Life建筑(原名泛美)曾在相邻网站上出现,但中央车站在曼哈顿中心仍是一个占主导地位的纪念碑。

历史文化街区模式 篇7

关键词:历史街区,整体保护,整体风貌,异地开发

历史街区凝聚着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条街区都是在其特定的自然条件和人的活动影响中逐渐形成的。这些街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见证,其传统风貌的表现形式也各具特色。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些街区传统风貌和历史韵味在逐渐消逝,部分街区因所处地段的条件优越,不得不为“发展”让步,面临推倒重建的处境,而完好保存下来的却寥寥无几。

就保护街区的整体性而言,保护好历史街区原有的整体风貌对历史街区整体保护的意义重大,而异地开发模式为整体保护开辟了一条新路,具有传承延续历史街区风貌的良好效果。文章以重庆半坡村历史街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对历史街区整体保护中异地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

1 半坡街概况

半坡街位于刁家场,在重庆市西南部,距离重庆市江津区36.6km。邻近有陈独秀旧居,聂荣臻故居,四面山风景区等。早年此地刁姓住户居多,并因刁氏宗祠(刁家厅)而驰名,清顺治九年(1652年)建场时,取名刁家场。占地面积约为20km 2,总人口15 004人。

半坡街建造在叫猪石堡的小石坡上,横街建在半山腰,约1km长,东西向。竖街顺山堡和横街十字交叉,约0.75km。修建时颇为费力,全街的地基没有一块平地,全靠工匠们凿石建造。每两层之间靠石梯连接,房屋是方石柱,圆木柱凿好洞,穿上木枋搭成扇架,从地基处砌三四尺地脚石,石头以上装上木板墙,上面用木板顶成方格,中间用竹片编好,抹上草泥,再涂上石灰纸浆,制成夹壁墙。顶上盖上青瓦,包括街巷顶上也铺盖严实。这些传统建筑多为西南山地传统的穿斗构架、夹泥墙等主要形式。穿斗构架以满堂柱或隔柱落地两种形式为主。柱间以横向的穿枋连接,填充木板墙或竹编夹壁,涂纸筋石灰浆,屋面多采用小青瓦,建筑轻巧,灵活大方。两边房檐接近处做排水沟。街巷中采光较弱,街巷每隔四五丈就设有一个栅栏子,将街道隔成了很多个小院,当有大型的集会、酒宴时,这些小院又可拆卸形成一个大院。远处看去,小街层层叠叠,错落有序。

2 异地开发模式下的半坡街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加上人们生产生活重心的转移,部分居民外迁至新建街区。老街的居住密度降低了,保留了其原有肌理、空间组织序列等。正因另选新址,异地开发建设,这条街的风貌特点没有消失。1)生态环境:半坡街的自然生态环境是街区的主要特色之一,这里山峦葱郁,蜿蜒曲折,云雾缭绕,古街斑驳隐现。街区内植被丰富,茂叶修竹,环境清幽,气候凉爽。生态环境保持良好。2)街区风貌:街区的风貌特色反映出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特点。其风貌反映了整个街区的景观特征,历史文脉,文化内涵,传统习俗和内在精神。整个街区空间正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反映,建筑色彩、形式、体量仍保留着清式民俗建筑的风格。3)传统建筑:建筑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变化起伏。建筑彼此接连,与自然的地形地貌形成和谐的整体。这些建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产物,是适应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力的实体例证。4)民风民俗:这里文化异彩纷呈,具有淳厚古朴的民风民俗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在这里生活的人忘不了那份温情与安宁,坚守在这里,像祖辈们那样生活着。他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依然保留,部分人仍做着传统的手工业。5)基础设施:街区原有排水系统保存完好,建筑的挑檐下对着石砌的排水沟,顺山势而修,简单实用。

历史街区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历史建筑和传统街巷,还体现在街区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处上。通过半坡街可以发现,这里对先人们的生活信息、历史场景的传达以及文化遗存和风土民情呈现丰富。因异地开发建设,半坡街至今仍保持着原有的风貌与格局,整体风貌得以良好传承与延续。

3 对异地开发模式的几点思考

对于历史街区的整体保护,在当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我们可尝试通过这种模式来保护历史街区:一方面,通过建设新街区,历史街区得以较完整的保护,并带动历史街区的复苏;另一方面,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也可以为新街区带来参考与借鉴。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实现双赢,同时带动地方经济增长。

首先,异地开发的条件优越便利,可以不破坏原街区景观和整体风貌,保护历史街区,发展新街区。异地开发通过实现空间的转移,即空间由一个地方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将历史街区的发展空间由自身转移到新街区,避开了破坏原有街区风貌的问题,跳出自身发展空间有限的束缚。通过异地开发的模式可以较完好的保护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这种保护对于历史街区来说也是一种发展。

其次,异地开发使得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化”,提高了使用效率。通过异地开发,居住于历史街区的人们搬迁到新区来,节省了大量在历史街区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的铺设成本,利于政府再把资金集中起来,更好的建设新街区,同时扩大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

再次,异地开发可以将资源整合,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组,产生1+1>2的效果。由于历史街区的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相对于新街区来说,历史街区的经济滞后,人力资源较充沛;新街区一般市场环境好,交通便利,商业氛围浓厚,基础设施完善,有利于开展生产,由历史街区提供劳动力、技术经验,新街区提供土地、发展空间,通过结合各种优势资源,弥补各自的不足,使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效率,最终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

最后,通过异地开发的契机,加强对历史街区环境的指导工作,鼓励地方各级政府和公众积极参与到专业化指导的工作中来,实现历史街区周边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并在这个平台上实施政府对历史街区实行的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如改善提高居住环境来吸引和保留原住民。由于特定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使得原住民对街区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是使得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和文化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的关键力量,保留一定数量的原住民,延续他们的生活方式,这也是历史街区整体保护的内容之一。

4 结语

目前异地开发已渐成趋势,由于环境的改变,在尝试异地开发的时候,需认清异地开发的特殊背景和意义,同时要注意和重视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别与冲突,对实地进行严格的考察,熟悉当地的政策环境,对历史街区的周围环境展开基于价值判断的真实性调查和评估工作,充分尊重当地的资源,例如新街区的选址问题,新街区建成后新老街区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等等。因涉及多学科知识的运用,所以鼓励不同学科的积极参与,进而提高价值评估结果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更好地为历史街区的整体保护提供条件。

历史街区是历史的见证与传承,给人以启迪教益,所以保护好历史街区就是保护历史文化,保护文化记忆。历史街区的整体保护应注重对其整体风貌的保护,包括对其生活形态,文化形态,场所精神等无形层面的保护研究,并且关注这些层面的变化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对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认识,因地制宜,选取合理的保护模式与规划方法,有效合理的做好保护规划工作。

参考文献

[1]武联,王鑫.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方法[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1):40-41.

[2]范雪峰,白杰.谈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J].山西建筑,2005,31(11):12.

[3]杨新海.历史街区的基本特征及其保护原则[J].人文地理,2005(5):77-78.

[4]阮仪三,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1(10):75-76.

历史文化街区模式 篇8

漳州城历史悠久,人文鼎盛,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块热土上生息繁衍。唐垂拱二年(686年)建置漳州,自此向为州、郡、路、府之治所。现存老城区约0.86平方公里,仍较完整地保留着唐宋以来“枕三台、襟两河”的自然风貌,“以河代城、以桥代门”的筑城形制和“九街十三巷”的街道格局。1986年漳州市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光荣称号是漳州市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漳州市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历史街区也是塑造城市个性最有效的物质基础。

漳州城的历史街区

在2002年4月29日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实施的《漳州市名城保护规划及三片历史街区保护详细规划》中,漳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布局结构为“一区三线两片和散点”,其中围绕历史街区而展开的是“一区”和“三线”:

一区:唐宋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北起塔口庵、中经香港路、南至中山桥的“1300”轴线(古城南北向轴线)上,北以中山公园为界,南至博爱道,东以延安南路为界,西至钟法路外古城濠。区内包括香港路、台湾路、芳华横路、芳华北路、始兴北路(府埕)、始兴南路、青年路、振成巷、修文西路和龙眼营路等历史街区。保护区面积26.03公顷,占唐宋古城总面积的50.34%。

三线:位于由东门经新华东路、新行街至浦头港的古城东西向轴线及其延伸线上。新华东路(岳口段)历史街区,面积2.27公顷;新行街历史街区,面积3.74公顷;浦头街历史街区,面积1.97公顷。

千年沧桑 代代沿革

因为“大江南旋而东注,诸峰北环而西顾,山川形胜极佳”,唐贞元二年(786年),漳州州治从漳浦李澳川徙至龙溪县登高山(今芝山)下桂林村(今芗城区)。历史上漳州城是闽西南汀漳龙的区域性政治经济中心,粤广往来京畿必经漳州,因而城市发展较为迅速,府衙、庙宇、祠堂、楼阁、府学和书院等建筑井然有序。

据史料记载,漳州城的规模在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已达“三隅廿一街一巷”,至清乾隆二年(1683年)增加为城内廿七条街道、城外一条五里长的东门街(今新华东路),这其中九龙江西溪和北溪带来的舟楫之利居功至伟。至明代,沿九龙江西溪边自西往东形成了洋老洲、新桥、浦头、草寮尾等码头,水路航运发达便利。

明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正式取消“海禁”,在月港(今龙海海澄)开设“洋市”,月港崛起为15世纪后期至17世纪中期我国东南地区海外交通和海外贸易中心,盛况空前。在月港的辐射带动之下,漳州城经济繁荣,成为“百工鳞集”“机杼炉锤”交响的商业和手工业城市。浦头港古码头以九龙江西溪河道航运枢纽的身份,成为海澄、石码、厦门等四方商舶渔船停泊地和福建、江西、浙江、广东、台湾,以及东南亚地区的货物中转站。

明代嘉靖年间的东门街(今新华东路)南傍“后港”、北怀“东湖”,可谓交通、景色俱佳,在月港的带动下,东门街和浦头街一样成为商品集散地,纺织业、药材业、金箔业相继兴起,形成民居聚集、店坊罗列的街区。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漳州“五虎将”之一的蓝理时任福建陆路提督,发迹后为答谢供奉于浦头大庙的关帝及乡亲故土,召募工匠、筹集款项以改建浦头街。他从城外东直街的巷口段(今新华东路中段)辟新道称新路巷,而后建新街称新行街直通浦头港码头。新行街从此犹如老树新枝,郁郁葱葱,街区内形成了锡箔、棉纱、烟草、绳缆和木屐、木桶等行业。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西溪发洪水,河道改为从诗浦之前直流田里港经碧湖汇入西溪下游,诗浦至浦头的河段丧失了通航能力,但浦头港改由碧湖为进出口,依然热闹繁华。上世纪30年代末,碧湖港道被当地豪霸策动乡民填沙设障造港闸,迫使进港的商船木排在碧湖停泊起卸,再由驳船转运于浦头港。不久,为节省成本,往来于漳州与厦门、月港等地的商船木排便直航到新桥与洋老洲一带停靠装卸。从此澄观道的鱼市、米市和木材行逐渐取代了浦头港的货运和集市。澄观道以北的南门头、南市街(今香港路)本是古城四大市场之一,土产杂货、民俗丧喜用品、风味小吃等行业十分兴盛,如此一来唐宋古城的南区更是锦上添花。

清康熙八年(1669年)时漳州城有四门,南曰“时阜”,北曰“太初”,东曰“文昌”,西曰“太平”(南门在香港路与南市场街相交处,北门在今永亨世家范围内,东门即今新华西路新建的文昌门,西门在原漳州卫校门前)。古民谚云“东门金、南门银、西门马屎、北门胡蝇”,生动地说明了古城四厢的产业布局:东门最为繁荣,南门次之,西门的政府机构和驻军较多,而北门的糖业较为发达。这也充分证明漳州城历史街区的两个特点:历史街区在明清时期已经形成并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历史街区的发展和兴盛与九龙江西溪的航运休戚相关。

民国七年(1918年)五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奉孙中山之命兴师援闽,主政漳州并建立“闽南护法区”。1919年4月起历时一年半,由周醒南主持进行了拆城墙、拓街道、辟公园、筑堤岸、建码头、修新桥、开公路等市政建设,使漳州城迈入了现代城市的门槛。当时共有35条街道进行了拓宽取直、铺设路面,其中位于历史街区内的有延安南路、台湾路、始兴南路、始兴北路、香港路、修文路、青年路、芳华横路、芳华北路、新华东路等。在改造道路的同时,沿街两侧建筑同步改造成二至三层的楼房,整齐中富有变化,并且延安南路、香港路、青年路、新华东路等还建成了“五脚距”(骑楼)式“竹篙厝”,赋漳州城市面貌以强烈的地域特征。虽然陈炯明于1920年离开漳州,但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止,漳州的城市建设仍在其奠定的基础上和规划影响下进入了历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期。

自1919年始的“旧城改造”中,街道是在原先狭窄坎坷的老街基础上进行扩宽的,并且采用拆城墙的石条铺砌路面,因而改造前后城市街道的布局并没有大的变动,原先街上的许多石牌坊也没有被拆毁或搬迁。优美端庄的石牌坊以及美观耐用的青石板路面成为漳州历史街区的重要景观,在所有名城的历史街区中是独一无二的。

漳州城历史街区的价值

通过对历史街区沿革和特点的梳理分析,可以看出历史街区是漳州城所拥有的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

历史街区内居住与商业功能的完美结合,民居与周边各类建筑的和谐共存,以及街道、巷道、院落所形成的结构组合体系等,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是名城的精华所在和闽南传统街区的典型代表,集中体现了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风貌。

历史街区内的文保单位和街巷以及民居别墅、园林宅第、商号作坊等历史遗存,尤其是蕴含其中的原生态的生活、经商方式,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是研究闽南建筑史、闽台文化交流史、漳州城市发展史、漳州商业发展史、闽南护法运动的重要实物资料。

历史街区内的闽南传统民居以“大厝”“五脚距(骑楼)”“竹篙厝”“南洋风”“油标砖”“燕尾脊”等为典型代表,并且涵盖了衙门官署、寺观教堂、宗祠家庙、牌坊亭幢、书院戏台、码头坝渠、桥梁水井、商号作坊、园林宅第等几乎所有历史建筑的类型,具有独特的建筑学价值。通过对漳州传统建筑中的河洛渊源和与外来文化的互动关系、以及与台湾传统建筑之间传承关系的研究,可以在建筑学上充分体现漳州的侨乡、台胞祖籍地的性质。

优美端庄的石牌坊是漳州历史街区的组成部分并且成为其重要的景观元素,这个特点即使在同属闽南地区、同属“红砖文化区”的泉州也不具备,具有独特的比较学价值。漳泉两个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存在着微妙的差别:漳州重文,泉州重商。

上一篇:为什么公司没有给你升职?下一篇:201108022011中国房车露营旅游发展论坛新闻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