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历史文化,寻找城市特色——历史文化资源规划调研报告(精选4篇)
发掘历史文化,寻找城市特色——历史文化资源规划调研报告 篇1
发掘历史文化,寻找城市特色——历史文化资源规划调研报告 梁碧宇
作者简介:合肥市规划局景观规划处处长,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
城市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城市既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又是社会经济的文化景观。保持连续性,保护乡土建筑的地方特色,保存街巷空间的记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个失去灵魂的城市,宛如高价商店陈列品,以一组无意义的数字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而文化其实就是根与泥土般血缘联系,城市将是一座空中浮城。在多年的规划管理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许多历史文化只是在不经意间便毁多政府决策所注重的往往只是短期利益,而城市规划管理注重的又多是物质层面的管理,缺少对城市文化内涵的把握和理解。很多专家和学者提到合肥是个适合居住的城市,但合肥的城市建设缺少特点。于是,有的人试图通过城市的色彩、有的人试图通过建筑现城市特色,但没有人能够成功,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城市特色的内涵,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才是一个地区和城市的特色。曾有外门到合肥考察,提出想看看合肥市的市景,看到包河景区时无不说好,而看到五里飞虹时顿感哭笑不得,城市立交哪里都有,只要的立交都能建。对于合肥这样一个内陆城市,只有她的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资源才具备城市的特点。
合肥市的经济建设与城市发展正突飞猛进地进行着。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同步发展,工业项目建设与房地产开发的范围与速度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而此时,城市规划更加重要和有意义。如何达到“现代化大城市”的要求,同时保持城市景观的连续性;康社会”,又使具有地域特点的历史文脉和特色得以保护和延续;如何合理地进行土地控制、利用和开发,如何确保城市健康有序进市民的自豪感、归属感的建立,加强城市居民和城市本身的凝聚力,是我这次规划调研所追寻和研究的方向和目的。希望通过对文化的调研工作,使城市规划工作由纯物质和平面的规划,走向历史、文化、社会和精神等多层面相结合的,符合现代城市发展需划。同时通过对包河区历史文化保护规划调研工作的开展,将城市规划与城市历史文化内涵进行结合,以提高城市的文化品味,从的特色,并推动整个城市该项工作的开展。
一、包河区历史文化资源现状调研 根据本次调研和规划的目的,并避免无目的地盲目工作,和过度扩大调研范围,在选取研究对象时,主要考虑如下几个因素:首先是选取与城市建设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其次是选取可体现城市本地特色的内容;三是选择可体现城市历史和文化内涵资源;四是对规划管理与控制有切实帮助的。从而确定本次规划调研的主要对象为:
1、建筑类一一包括古建筑及遗址,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近代建筑,具有本地特点的建筑等;
2、自然资源一一包括水系、具有本地特点地形地貌、地方特产等;
3、历史传说一一包括有文献记载的历史传说、民间传说、地名典故等;
4、民俗风情一一包括民风、民俗、地方节日等。
二、历史文化资源现状分析 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可以清楚地看到历史文化资源的分布状况和资源总量。在本次调研中统计的21处古建筑中,保留下来占33%,而保存状况良好的仅3处,占14%,可见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紧迫性。由表2.5.1和图2.5.2我们可以看到,古建筑和历中于银河片区,和远离市区建设较少的区域(大圩片区、淝河片区、义城片区、机场片区),占到整个包河区的95.5%,曙光片片区,南七片区、卫岗片区、王大郢片区、黄山公园片区、望湖城片区、葛大店片区合计仅占到4.5%。而这片区域则是改革开放速扩张的区域。在这个区域中,甚至连传说都已遗失!这说明在无节制的城市建设和开发过程中,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受到的破坏最迅速膨胀的物质利益追求中,我们损失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合肥市要建设现代化大城市,城市规模要发展到1200平方公里,在新时期,如何抓住机遇的同时又有效保护好我们的城市文化和历史,应成为政府刻不容缓的职责。
立法是历史文化保护的主要手段,《合肥市环城公园环境管理办法》的实施对整个环城公园(包括包公祠、包公墓)的保护非常在整个包河区的古建筑中环城公园内是保护最为完好的。宋氏故居和大孔祠堂也因被列为省、市重点文物单位得以保留。
在近代建筑中,保存较好的则集中于银河片区和学校内,都处于正常使用之中。古建筑中保存完好的也是处于有正常使用功能(大孔祠堂和宋氏故居由于已失去其正常的使用功能,已多处严重损坏)。由此可见,为使我们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得以有效保护,的使用功能是关键之处,单纯的保护达不到真正的保护要求。
银河片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占整个包河区的43%,且包河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中与包公文化有关的达23%,由此可以看到银河片的文化中心,而包河区的文化中,包公文化是其主流。包河区要想打其文化品牌,就应以银河片区为龙头,以包公文化为核心。
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 1.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城市中的优秀建筑是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生动载体,是城市风貌特色的具体体现,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对城市优护,是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座城市和城市中的建筑,都是文化与历史的结晶,历史建筑更是城市精神的象征。历史建筑在某种意义上说代表了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座城市各个时期的建筑,像一部史书、一卷档案,记录的沧桑岁月。惟有完整地保留了那些标志着当时文化和科技水准,或者具有特殊人文意义的历史建筑,才会使一个城市的历史绵延使一个城市永远焕发悠久的魅力和光彩。建筑所反映出来的空间与时间关系,其深度和广度是其他文化载体无可比拟的。
优秀建筑的价值在于它们的不可复制性,不可再生性,它们才真正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特色!而不是简单地用建筑色彩和造型可2.水系保护与利用
滨水、亲水是人类的天性。城市河流水系无论从环境的角度、城市的可识别性、紧缺的绿化以及城市形象的角度上来说都是必同时,合肥从其名称的来由和历史的发展,也无不与水系有关,从合肥城市的形成,到三国古战场,到包公文化,无不与水系紧密自然水系的破坏又具有不可恢复性,因此对水系的保护也同样刻不容缓。3.地方特产保护与利用
地方特产也是体现城市特色的因素之一,同时又是城市文化和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加强保护和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并使其产业化、规模化。4.历史传说保护与利用
城市中的历史传说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一个平淡无奇的地方经它轻轻点染,便能散发历久不衰的魅力。历史传说是城市分,很多建筑和遗迹不复存在,但传说尤存,在规划管理和城市建设中,历史传说可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因素进行考虑,并可渗透的各个方面。例如马鞍山路的城市设计中,便曾将包公传说融会其中,值得借鉴。而很多的城市雕塑也都利用了历史传说而更有生5.民俗风情保护与利用
包括民风、民俗、地方节日等,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市民的生活方式紧密联系。一个古建筑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保将建筑与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同时保留好,才会使建筑散发出更持久的魅力和活力,城市也才会更有灵气。民俗风情是城市非物质文化,是构成城市特色的要素,它与特色的地域环境是魂与体的关系。
在马鞍山路的城市设计中,将一年四季的节气与建筑的色彩相结合,将合肥的民间节日与城市广场绿地设计相融合,使规划中城市风貌别具一格。
四、规划政策与措施建议
纯粹的公共产品应具有两个基本特点:非排除性和非竞争性。非排除性是指公共产品的消费是集体进行、共同消费的,其效用者之间不能分割,将不为公共产品付费的个人排除在外,或者在技术上不可能,或者成本高昂到不可接受。非竞争性是指公共产品来,任何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利益,也不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利益。竞争性的市场不可能自发地提供公共共产品往往是增进的社会福利所不可或缺的,因此需要公共经济部门的介入。城市的历史文化可使城市特色得以体现,保持城市景使具有地域特点的历史文脉得以延续,并可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凝聚市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非排除性是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理应由政府提供。除了公共产品的特点外,作为具体的物,历史文化资源还具备潜力巨大的使用价值,这何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资源提供了广阔的平台。1.编制规划
国外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非常重视。国内的很多城市,例如上海、杭州等,已开始编制近代建筑的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史街区的规划则更多,但一般城市编制综合的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目前国内还没有过。合肥市至今甚至没有编制古建筑和近代建筑的 立即编制优秀建筑保护规划、城市自然资源保护规划和历史文化利用和保护策略。历史文化资源受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在建设而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是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方法。通过规划,我们可以明确周边用地性质和容量,确定优秀建筑保护的确定用地界限,控制周边建筑的色彩、造型、高度、天际线等方面的要求。并在周边进行建设时予以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包公祠、在《合肥市环城公园环境管理办法》中划定了明确的城市绿地保护范围、界线和要求,而得到有效保护。明教寺也是因为在规划中的保护范围、界线和要求而获益。对历史文化的利用和保护,则可在调研的基础上,以招标的形式请国内专家出谋划策。2.加强宣传教育 历史文化资源屡受破坏的另一个原因是,居民和基层干部对历史文化的价值缺乏认识,使保护工作不能成为一种自上而下的一原因在于宣传力度不够。宣传和教育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的本身也是促进城市居民自豪感、凝聚力和归属感的重时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并可加强市民对历史文化保护的认同,形成社会共同关心共同保护的环境和氛围。3.立法
《合肥市环城公园环境管理办法》的出台,对保护合肥市的环城公园,保护包公祠和包公墓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法》也对重点文物单位的保护起到显著作用。在欧洲和美国,城市规划都是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一经批准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阮多次提出这个观点。
建议政府立即出台合肥市优秀建筑保护管理办法。上海市已出台相关办法,并先后批准了三批287个优秀近代建筑作为市级文使这些优秀建筑得以有效保护,到过上海的人没有不去外滩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有效地促进了外滩金融、旅游和相关提升了上海的城市整体形象和特色。
将编制的《合肥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报市政府审核后,报人大批准,以立法的形式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4.公众参与
居民没有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中得到切实的经济利益,不能得到认同,不能成为居民和基层干部的自觉行为。因此必须加强宣制规划,让公众参与,让大家能够感受到经济的前景,公众参与政府决策已成为现代发展趋势的必然。目前,合肥市已开展的工作划委员会,重大项目由规划委员会决策,在此之前需开专家咨询会,征求专家的意见,根据专家意见决定项目的可行性。同时为体项目的许可实行公告公示制度,有的项目还可采用听证制。在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中,这些措施尤其重要,单凭政府的行政措施显只有公众参与才能使违法行为和不当的使用方法得到及时发现,才能使建设过程中的方案更趋合理。历史文化是典型的公共产品,的同时,应鼓励公众参与保护历史文化。由于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和涉及的利益相关人较多且复杂,保护和利用的方案应充分征见,体现公众意识。政府应建立通畅的和制度化的渠道和平台,使民意能够直接反映。5.分权和权力重心下移
历史文化资源受到破坏还有一个原因是保护和使用方法的不当。保护历史文化与有效防止破坏和和制止违法建设是分不开的是英美等西方政府对传统公共行政的改革方向,其基本措施是借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技术来重塑政府,大力推进政府职能的市场化,中贯穿着目的性原则和经济节约原则。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由于其职能的不断增加,根据国情和地方特点采用新公共管理的理为一种趋势。有效防止历史文化的破坏和制止违法建设,仅依靠规划局和文化局的人力和物力已完全不能胜任。因此,将权力重心已迫在眉睫,因为只有基层政府才能最了解基层的情况,才能对历史文化的破坏和制止违法建设能迅速地做出反应。基层人员接触权力下放能使他们独立地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产生更好的效果。6.管理手段的多元化
目前的规划管理仍以行政手段为主,无法使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成为市民的自觉行为。在现实的规划管理中,存在着各种利益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中,可能存在的利益集团包括:现状的使用者、开发商、专家、普通市民、历史文化资源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政府的决策产生影响,而政府在决策中既要考虑整个城市和大多数市民的利益,又要协调相关利益人的权利。这使得政府的管理必活的多元化管理模式。例如在一个区域的开发建设过程中,为使历史文化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和保护,必须使开发商有利可图,对现有合理合法的交待,周边群众的利益也要得到保障,并要征求专家、市民和相关管理部门的意见,单纯的传统的行政命令已无法使展。
从经济人的角度来看,而当公众发现从中可以得到切实的经济利益时,保护才能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我认为,规划管理应更多地为主,同时采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使违法成本倍增。
首先是经济的手段。由于政府经费的不足,无法对所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是典型的公共产品,但历史文到具体的建筑、河流或传说时,它是处于具体的建筑、位置和地块上的,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而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历史文化很强的外部经济正效应。根据这种特性,政府可采取鼓励民间投资的办法,来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允许投资者以合适的方式使用文化资源,比如上海新天地的开发,在保留该区域整体风貌的前提下,允许开发商将该区域的建筑作为商业用途,使新天地焕发出活力。同时允许开发商在能达到有效保护的同时,使历史文化的外部正效应内部化,以提高其保护的积极性。例如对于大孔祠堂的其位于规划中的绿地内,当开发商成片开发时可将城市绿地适当调整,使大孔祠堂成为绿地的核心和公共活动的场所,将城市绿地内部的绿地,以便于开发商更好地利用绿地和保护大孔祠堂,将其作为销售的卖点。对于在经济上不能平衡的地方,可采取政府补使该单位能够有效保护和有利可图。例如对省地质博物馆和省体委办公楼,其拆除沿路的门面房时损失较大,政府应允许其在拆除予一定的补贴,并允许其在不影响建筑主要特色的地方建设高层建筑。
其次是行政的手段。通过对涉及历史文化的建设项目和用地严格审批制度。对违法建设和破坏行为则应通过法律的手段严惩7.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
完善的历史文化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体系应主要包括三个内容:(1)规划编制
由城市规划部门、文物管理部门、房地产管理部门或其它具备条件的机构分别或联合组织历史文化的普查,由政府请专家进行书面鉴定意见后,报政府批准。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文物管理部门或房地产管理部门委托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根据专家意见进行规划的编制,成果需向市民征集意调整后的规划成果报政府审批后,报请人大审议,以作为地方法规实施。(2)规划实施
修缮、装修和局部变动的,或在其周边进行用地或建设的,需严格按批准后的规划实施。业主首先向主管部门申请设计条件,送审方案,在此期间需征求专家意见,并向社会公示。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实施。所有设计和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关资质,才允许其从事涉及历史文化保护的工程和项目。施工期间和竣工后,需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3)日常监督和违法建设的查处
历史文化的日常监督也应建立起来,按规定的功能使用,不能随意变更,不得进行对历史文化资源有不利影响的建设。这部分能部门无法完成,建议应将权力和职能下放到乡镇和街道,职能部门予以配合。
发掘历史文化,寻找城市特色——历史文化资源规划调研报告 篇2
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历时久远、类型多样、底蕴深厚、特色显著的甘肃历史文化资源星罗棋布。同时, 甘肃历史文化不仅是本乡本土的产物, 而且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范例[1]。甘肃特色历史文化资源主要可以划分为如下类型。
其一是敦煌文化。敦煌文化融汇古代华夏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为一身的东西方文化交流艺术博物馆。蕴藏着宗教民族、文学艺术、军事历史、民俗、科技等广泛领域的多种文化艺术宝卷;其二是丝路文化。长城、石窟、简牍、古建筑、古代墓葬等丰富的文化遗存遍布在1600km的丝路线上, 是甘肃历史文化宝库的瑰宝;其三是伏羲文化。仰观天象、俯察地理, 推演八卦, 教民结网捕鱼, 始创婚嫁礼制, 发明乐器, 烧制彩陶, 创造文字, 定制历法等。至今, 太昊伏羲熠熠闪光;其四是黄河文化。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源起之一。勤劳勇敢的甘肃先祖在黄河流域创造出的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光彩夺目;其五是民族宗教文化。从先秦以至明清, 西戎、氐羌、月氏、乌孙、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蒙古、回族、藏族等民族先后在甘肃大地上生活。甘肃省内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五大宗教齐全, 以此形成的庙宇道观遍布各地, 宗教建筑、音乐、雕塑、绘画、节日等民族宗教文化特色浓郁;其六是红色文化。甘肃境内还有陕甘宁边区最早的红色革命政权—华池南梁苏维埃政权、打开红军北上通往陕甘革命根据地的迭部天险腊子口战役遗址、红军长征胜利实现大会师的会宁、高台战役遗址等, 不胜枚举的红色文化述说着甘肃的光荣革命历史传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繁若星辰、底蕴丰厚的甘肃特色历史文化在我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 可以很好地把历史传统文化与时尚元素结合起来, 把地域特色与时代潮流结合起来。随着“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推进, 甘肃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在发掘整理、传承展示、开拓创新方面将会有更大的空间, 必将为甘肃文化的腾飞提供起飞的翅膀。与此同时, 甘肃特色历史文化又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载体。甘肃特色历史文化反映着陇原大地上人们的精神追求, 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在不断的传承、创新中推动着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支脉。因此, 甘肃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实现“走出去”跻身国内外市场的前景十分广阔, 能够为全国同类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实践范例。
2 甘肃知识分子阶层对几种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认知度
知识分子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是创造、积累、传播、管理以及应用科学文化知识的主体。他们对甘肃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认知度, 可以为深度挖掘文化资源的价值提供有益借鉴。笔者在2014甘肃舆情分析与预测蓝皮书调研中, 选取了几种甘肃特色历史文化资源, 就知识分子阶层开展了调研。本文数据采集既源于此。共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有效问卷295份, 有效率是98.33%[2]。
敦煌文化内涵丰富、领域广阔, 为世界罕见, 成为甘肃文化资源中的一张王牌。甘肃省委省政府也在不遗余力的挖掘敦煌文化内涵, 主打“敦煌文化”品牌, 启动了“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项目。“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是依据敦煌文化资源禀赋、水资源承载能力等现实条件下规划的一个项目。甘肃知识分子阶层对其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的作用是怎样评估的呢?结果显示, 被访者中的27.80%认为“有很大作用”, 25.42%认为“有较大作用”, 39.32%认为“有一定作用”, 仅2.37%认为“没有作用”, 还有5.08%表示“不清楚”。超过90%的被调查者认为“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对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发挥了作用。
伏羲文化是甘肃的重要文化品牌, 而“公祭伏羲大典”已经成为海内外同胞寻根问祖的一个重要载体。2006年, “公祭伏羲大典”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与之同时, 社会上也不乏一些忧虑的声音, 比如像公祭大典滋长了铺张浪费之风, 是“形象工程”的一种表现, 等等。那么, 这项活动是否还需继续举办呢?调查表明, 被访者中的27.80%认为“必须举办, 有益于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0.68%认为“应该继续, 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19.66%持“视情况而定, 灵活处理”的观点, 11.86%觉得“没有实际意义, 立即停办”。可见, “公祭伏羲大典”已经成为海内外华人普遍认同中华民族的文化标志和情感纽带了。
文溯阁《四库全书》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和研究价值, 文溯阁《四库全书》入甘已逾四十年, 受制于经费的限制, 常年深藏闺中, 人们难睹真容。实施文溯阁《四库全书》影印出版工程, 是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调查表明, 表示“非常赞成”的被访者占39.32%, “比较赞成”的占44.41%, “不赞成”的占8.47%, “不清楚”的占7.80%。有83.73%的被调查者对此项目持赞成态度。有学者指出, 一切文化都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得以生成和发展[3]。所以, 对其进行影印发行, 既能为出版印刷产业注入新的动力, 也能更好地传播祖国优秀文化遗产。
总体来看, 知识分子阶层对这几种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举措和成效, 持反对意见的比例很低, 普遍都有较高的认同。这也告诉我们, 随着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 在未来的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上, 人们会有愈发强烈的参与需求, 当然, 对文化资源价值的深度挖掘的意识也将与日俱增。
3 当前网络环境及建议
3.1 当前的网络环境
21世纪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世纪, 全社会必将步入网络时代。网络将深入到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 文化融合科技态势凸显。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传播特色文化, 揭开那些依旧待字闺中的文化资源的面纱, 更多的是要发挥网络优势, 对优质文化资源进行二度创作、创造和消费, 培育出新的文化发展链条。与此同时, 相比于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 网络则具有其无法比拟的明显优势, 拥有快捷性、多媒体化、信息存储海量性和互动性等独特特征。凝聚网络为甘肃文化发展提供的“智力”, 则甘肃特色文化发展的后发优势必将显现无遗。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4年7月) 显示, 截至2014年6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 其中, 手机网民规模5.27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如今, 互联网已经从过去的广泛普及开始向深入使用转化, 广大网民利用网络进行商务、娱乐、餐饮、购物、交流、获取信息等应用的使用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整个社会开始迈入一个网络化时期。甘肃的互联网规模同样增速很快, 与发达地区的互联网发展地域性差距正在日渐缩小。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 2012-2013年甘肃省的网民规模达到847万, 普及率是34.7%, 网民规模增速为12.5%, 位居全国前列。如此有利的网络环境也必将为甘肃文化资源的深度发掘带来新的创新平台和时代机遇。
3.2 几点建议
3.2.1 以网络创作为驱动, 促进创新
甘肃富集的文化资源为创作生产提供了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题材。网络创作是新时期文化保护与传承完美巧妙结合在一起的粘合剂。围绕甘肃特色历史文化资源, 借助网络, 在文学、小说、诗歌、音乐、美术、舞蹈、书法、摄影、戏剧、游戏、动漫、影视剧本等文化创作领域, 充分调动各种创作主体的积极性。网络创作本身也是一项全面接触历史文化资源, 不断发掘文化内涵的漫长进程, 而这必然会应运到图像、录音、录像、数字化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系统阐释。随之而来, 各种网络文化产品就会相继进入市场, 融入到各个阶层的日常生活中, 促进各种创意的碰撞与交流, 为文化新产品的生产汇聚创造力源泉。
3.2.2 搭建创新信息平台, 汇聚人才
“国以才立, 业以才兴”。深度发掘甘肃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 平台是基础, 人才是关键。充分发挥省内已有的资源, 利用各类学会、各种协会、各类文化生产开发实体以及有一定影响力的期刊杂志, 相互之间紧密衔接, 构建一个创新发展信息平台, 打破行业界限, 实现高校、科研单位、企业之间的紧密联合, 使学术研究、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三位一体, 形成“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格局。采取灵活多样的机制, 将省内外从事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保护人才、管理人才、整理人才、研究人才、创作人才、宣传人才、生产营销人才等汇聚一堂, 整合创新力量资源, 集中智力优势, 更好地相互交流, 借鉴经验, 展示思想魅力。
3.2.3 促使科技深度融合文化, 强化宣介
在信息化时代, 科技是文化传播、继承和创新的一个重要源头和突破口。宣传是人们对事物认知的基础, 也是各种力量致力于创造生产的前提。当今, 科学技术变化日新月异, 这要求我们在对文化资源的宣传推介上, 必须借助高科技媒体平台, 立体化、多渠道的传播, 构建甘肃特色历史文化冲击波, 聚焦世人目光, 改变人们固有的惯性思维模式, 激发人们亲身参与及实践体验的心理渴求。通过科技与文化融合, 强化宣传, 使文化发展充分融入科技元素, 为文化人士自觉肩负起保护、传承、创新甘肃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也能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摘要:甘肃拥有的特色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 魅力独具。甘肃知识分子阶层对本省拥有的特色历史文化资源价值具有很高的认可度, 也有较强的参与积极性。当前, 随着网民规模的日益扩大和网络普及率的逐节攀升, 以及网民对各种网络应用使用的不断深入, 网络与文化发展必将深度融合, 这为发掘甘肃特色历史文化资源价值带来不容忽视的机遇。
关键词:甘肃,文化资源,知识分子,网络
参考文献
[1]李并成.浅论甘肃历史文化的特色[N].甘肃日报, 2012-03-02.
[2]陈双梅, 郝树声.甘肃舆情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 2013.
发掘历史文化,寻找城市特色——历史文化资源规划调研报告 篇3
【摘 要】地域文化作为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传承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在科学发展观日益成为城市规划重要指导思想的背景下,将地域文化特色更好的融入到城市规划中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市规划;独具特色;文化传统
地域文化作为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传承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在科学发展观日益成为城市规划重要指导思想的背景下,将地域文化特色更好的融入到城市规划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地规划为题对地域文化特色的运用方式进行分析,以期更好的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绿地规划之中。
绿地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表征载体,它可以很好的体现出地域文化。在当今城市更加注重生态景观绿地的建设机遇下,绿地规划不仅要结合城市的自然地形地貌特征,还要充分将城市的地域文化融入绿地建设中。建设具有地方文化精髓的城市绿地可以展现出城市精神风貌,提升城市内涵品位,同时这也是进一步提升城市魅力并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一个成功的城市绿地建设必须结合地域文化保护,通过有形景观要素体现出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形成风格迥异、内涵丰富的绿地生态网络。良好的绿地系统可以引导城市良性发展与建设,其特色集中反映在适应人与自然环境和谐、蕴含城市社会文化、与城市整体空间形态相协调并满足弹性运作机制等方面。因此,城市绿地规划不仅仅是绿地空间自身形态与品位的定位设计,更要重的在于绿地的空间与城市历史背景与地域文化条件可以实现有机的融合,使绿地系统空间规划具有复合功能。在实现将地域文化合理的植入绿地规划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1)加强城市绿地整体性结构,全面提升城市文化的外部形象。城市绿地直接关系到城市大众的生活环境质量,其建设目的、环保功效众人皆知。但作为城市文化的外在表象,绿地不仅反映城市绿化建设水平,更重要的是体现城市精神风貌。如果只从城市公园绿地去反映城市历史,远不能体现城市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因而必须在充分理解城市自然格局的基础上,以城市地域文化为基础、梳理城市文化脉络,“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对城市空间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地结构解构重组,全面提升城市文化的外在表征。
(2)以公园绿地为基点,营造城市文化氛围,增强城市印象。公园绿地占城市绿化建设较大比例,因其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能最直接、有效地反映城市文化。游客以休闲的心情了解城市文化,体验城市文明;同时,城市文化所蕴含的凝聚力和城市精神也会影响游人,加深城市印象,进而增强对城市理解,提高公园游憩质量。因此,绿地系统规划应注重公园绿地建设,分级别、有重点体现城市文化,将城市文化融于公园绿地建设中,营造城市文化氛围。
(3)充分挖掘地域性古迹文化。城市生活赋予历史古迹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古迹文化的传承与城市经济、社会生活、价值观念等息息相关。城市绿地的建设与古迹文化保护息息相关,两者相互协调,相互补充。
(4)融入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即为大众文化,反映着一个时代民众的理想、信念、情趣、价值观和生活习俗。是民众生活状态和风俗习惯的真实体现。对民俗文化的具体分析,可提炼出具体的物化形态,例如各具特色的民间用品、民间工艺、民间戏曲等,进而转化为绿地景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园林小品、雕塑等景观要素中予以体现,弘扬民俗精神,彰显城市大众文化底蕴。
(5)反应一定的宗教文化。宗教本身就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果,以异化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通过系列的宗教活动影响人的思想情 趣,成为社会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之一。但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宗教文化受各类文化影响并趋于融合。因而,城市绿地建设中应体现其多重文化性,结合特定的历史街区,展现城市独有的文化特色。
(6)展现绿色文化。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考验。一是绿地建设滞后于城市道路及构建筑物的建设,使得生态系统短期内被破坏;二是机动车的急剧增加进一步破坏了城市生态系统。近年来我国日益重视生态绿地的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已成为城市规划的核心原则。绿色文化是以人的环境意识和环保理念为核心,以崇尚自然、环保、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基本特征的可持续发展。它引导人们关注绿地建设、承担绿化保育职责、履行环保义务、倡导绿地建设全民化,将城市文化与绿色文化融合,在建设中体现文化意识。利用乡土树种体现城市文化特色,遵循物种乡土化、品种合理化、结构复杂化、种苗本地化等进行植物配置,真正实现绿色文化与城市文化的紧密结合。
发掘历史文化,寻找城市特色——历史文化资源规划调研报告 篇4
江苏省东台市三仓中学
丁益
红色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先进文化,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功能,不仅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性,还对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红色文化产业新品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思想文化,科技学术交流整合的重要手段,在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尤其是区域内红色文化资源的任务上具有独到的,不可替代的优势作用。
一、信息技术为多种途径收集红色文化资源提供了必要的保证。区域内红色文化资源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书面形式和口口相传的信息并存,要想较全面的收集信息仅靠个别人,小范围的采集难以完成,而充分使用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来主动搜索,发起和组织区域内的相关活动则可克服信息采集上的诸多限制,从而使得信息采集的效率和效度达到最大化。
二、信息技术为红色文化资源的严谨性和严肃性提供了甄别信息的手段。红色文化资源除去史料记载部分,较大程度上依靠于民间的故事形式的流传,良莠并存在所难免,很多事迹由于时间久远等原因已经严重失实,这有悖于红色文化的科学性,严谨性和严肃性的原则,使用计算机及网络可以较大程度上修正和修复红色文化资源,还其本来面貌。
三、信息技术为红色文化资源的存储和处理整合提供有力的保障。经由多种形式收集而来,并经过严格的甄别的宝贵资源不仅需要得到妥善的保存,同时存在和发生效用的形式也应该多样。而多媒体基础恰恰为书面形式,网页形式,动画形式,影音形式,图片形式的并存提供一个完美的平台。
四、信息技术为宝贵资源的利用搭建平台。红色资源有其独到的历史印证价值、文明传承价值、政治教育价值、经济开发价值,而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现代的信息技术不仅使得资源的传输和传播克服时间、地域、空间的限制,同时也由于其存在形式的多样而使其利用的面更广,利用的效率更高。
【发掘历史文化,寻找城市特色——历史文化资源规划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地方文化的发掘与创新08-15
发掘社会资源07-14
资源发掘与保存06-04
依托历史文化资源 打造特色旅游名镇09-04
如何发掘教材资源,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10-22
发掘教材07-03
发掘兴趣09-09
发掘培养09-24
发掘10-06
发掘优势论文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