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的发掘与创新

2024-08-15

地方文化的发掘与创新(精选4篇)

地方文化的发掘与创新 篇1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 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也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软实力。结合山西实际, 笔者认为, 在组织实施《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工作中, 我们要切实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像重视地下资源一样重视文化资源, 像重视煤炭产业一样重视文化的发掘与创新, 为加快建设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提供强有力地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发掘地方文化资源, 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沧海桑田, 星转斗移,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渊源形成了山西深厚的文化底蕴, 地方文化如繁星璀灿, 异彩纷呈。仅从戏曲角度看, 山西就有北路梆子, 中路梆子、上党梆了、蒲州梆子等四大梆子, 还有雁同地区的“耍孩”, 晋南地区的“道情”、“碗碗腔“和”浮山皮影“等。诗人白居易曾有“大凡人之感于事, 则必动于情, 然后兴于嗟叹, 而形于歌诗矣”的感叹。晋曲《子夜歌》, 相传就是一个叫子夜的女子所唱的。赞美《子夜歌》的《大子夜歌》云:“不知歌谣妙, 声势出口心”, 就是说, 她抒发了心底之情, 其声哀苦, 其情感人, 故能得到众人传诵。流传于洪洞赵城一带的长篇叙事歌谣“福香妈哭夫”更是脍炙人口, 深入人心, 流传一百多年而不衰。还有颇具盛名的晋西北“二人台” (走西口) 、祁太秧歌、襄垣大鼓、临汾地区的“威风锣鼓”、运城地区的“绛州鼓乐”、长治地区的“铜锣会” (八音会) 等都是地方文化的珍品,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节点, 极具历史研究和艺术价值, 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保护发掘的历史责任感。

加大传承保护力度, 扶持一批项目代表传承人

俗话说,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文化艺术没有国界, 乐音不需要翻译。在这一方面, 山西曾有过成功的尝试和不懈实践。“黄河一方土”、“黄河儿女情”曾风靡全国, 而今“立秋”、“解放”“一把酸枣”等作品唱响全国, 正在走出国门。当年亚运会上临汾威风锣鼓铿锵的轰鸣, 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文艺院团转型、体制机制改革正方兴未艾, 世界正在感知山西这块热土地方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感召力。但同时不少地方文化项目后继乏人, 不少艺术形式正在失传的现实, 也给我们以启迪和深思。洪洞道腔剧团自六十年代中期解散后, 骨干人员流失, 图谱被人们逐渐淡忘, 经不少有识之士的呼吁, 该县成立了道腔剧社, 但因经费和场地局限, 活动举步维艰, 该县研究道腔和威风锣鼓演进过程的原文化馆长田川同志近期病逝, 给此项工作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好多民间艺术形式, 如“舞狮”、“龙灯”、“旱船”、“二鬼摔跤”等都有“断挡”危机, 有的仅凭个人兴趣爱好和父辈传承的责任在自发性地延续着, 情况不容乐观。所有这些都需要文化管理部门, 深入群众、深入基层, 在抓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体系建设和项目抢救性保护的同时, 加大工作力度, 依据实际情况, 保证必要的投入, 重点培养、扶持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使地方文化的瑰宝, 在保持原生态风格的基础上, 推陈出新, 吸收时代精华, 唤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挖掘历史文化底, 打造山西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

人民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 也是地方文化的主体和承载者, 我国地方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近现代反帝、反封建、追求民族独立, 致力民族复兴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历史有着承前启后的必然联系。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打土豪”、“十送红军”、“送别”以及此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许多传统革命歌曲很多都是来自民族音乐的原生态曲调, 所以这些歌曲浅显易懂、朗朗上口, 一呼百应。流行于陕北的民歌《信天游》后来成为革命圣地——延安的一张名片, 起初也是由一位妇女根据她自身的经历编唱的。这位妇女常在做饭、纺线时独唱, 或与同情她的女友们同编同唱, 逐渐流传, 并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山西大学艺术系曾在七十年代在当时系副主任黄万品教授的带领下深入太行山区, 搜集整理《左权民歌》在省城演唱, 曾轰动一时。所以说, 但凡好的民间歌谣, 大多都是在劳动人民亲身感受的基础上孕育成雏形, 并在长期流传中, 经过人们的不断加工、充实, 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和旺盛的生机活力。

近年来, 省委、省政府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 下气力完成了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 系统地提出了以晋中票号为代表的晋商文化, 以太行精神为核心的红色文化, 以五台山为中心的佛教文化和以尧庙大槐树为基点的根祖文化, 取得了明显成效。实践证明, 只要我们正确处理好公益性文化项目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权重和关系, 坚持社会效益至上, 人民需要为本的宗旨, 象抓一村一品一样, 发掘、传承、创新地方区域文化, 我们的文化事业就能百花齐放, 欣欣向荣, 呈现和保持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

地方文化的发掘与创新 篇2

《印象·刘三姐》在传播传承上的巨大成功, 不仅得益于其极富特色的旅游观光式传播, 实景原生性传播, 活态生活化传播, 诗意化传播, 还创造性地在生态美学层面给我们今后在传播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艺术的工作予重大启迪, 为大众传媒时代的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播传承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个案。如下, 试从家园意识、场所意识、参与美学、诗意栖居等几个全新的角度深入地探讨《印象·刘三姐》对民族文化传播传承和发展的创造性工作。

1 家园意识与“场所”意识

在现代社会中, 由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精神焦虑的加剧, 人们普遍产生了一种失去家园的茫然之感。20世纪以来, 工业愈是大发展, 环境破坏愈是严重, 工具理性更增强了人的失去家园之感。当代生态审美观中作为生态美学重要内涵的“家园意识”, 即是在这种危机下提出的。

广西这一方水土, 雨量充沛, 气候温暖湿润, 为壮族人民稻作栽培和生产提供了广阔的自然舞台, 并孕育了具有浓厚“家园意识”的壮族稻作农耕文化。自古以来, 壮族人民是据“那” (田) 而作, 随“那”而居, 依“那”而食。与中原麦粟旱耕民族、北方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相比, 壮族人民更有“家园意识”。因为, 稻作农耕对水的质和量都有很多要求, 要修筑水田, 水稻的种植也需要精耕细作。壮乡的每一块田地, 每一条水渠, 每一座水坝都来之不易, 就是遇上特别重大的天灾人祸, 壮族民众也不会轻易离弃自己的“家园”。壮族稻作农耕文化艺术中的“家园意识”特别强。《印象·刘三姐》的主创人员, 以其艺术家的敏感发现了这一点, 并通过现代传播媒介和传播手段, 再现这一点, 放大这一点, 升华这一点, 使广西壮族文化艺术中的“家园意识”凸现在广大受众面前。

为了做好本研究课题, 笔者一行人曾专程到《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地白沙湾村、木山村一带作田野考察。我们发现《印象·刘三姐》中的樵夫放排、牧童牧归、水边浣女、田园炊烟、漓江渔火等等富有“家园意识”的民族风情场景就直接取自沙湾村、木山村一带的农民日常生活。据“那”而作, 随“那”而居, 依“那”而食的漓江两岸的农民生活在《印象·刘三姐》中被辅以现代高科技的声、光、电效果创新组合, 艺术地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表现了诗意栖居的理想境界。我们留意到, 每当大戏的尾声部分, 当地农民们都会抬着竹筏、木舟, 手执一面面写着自己村名的大旗, 从观众席前走过。其热爱故土、热爱家乡、以家乡为荣的“家园意识”, 由此得到进一步放大、加深和增强。

《印象·刘三姐》传播传承的不仅有维护人类生存家园、保护环境, 这样一种人与自然生态的审美关系, 而且蕰涵回归本真的、人的诗意栖居之意。如果说“家园意识”是一种宏大的人之存在的本源性意识, 那么, “场所意识”则与人具体的生存环境及其感受息息相关。[2]西方当代环境美学主要代表人物阿诺德·伯林特在论述“场所感”时也说道:“这是我们熟悉的地方, 这是与我们自己有关的场所, 这里的街道和建筑通过习惯性的联想统一起来, 它们很容易被识别, 能带给人愉悦的体验, 人们对它的记忆中充满了情感。如果我们的邻近地区获得同一性并让我们感到具有个性的温馨, 它就成为了我们归属其中的场所, 并让我们感到自在和惬意。”[3]《印象·刘三姐》演出的场所, 不是随便一处普通寻常之地, 而是自宋元以来在本国乃至在世界上都非常著名的桂林漓江两岸, 它知名度高, 品位高, 丽甲天下。秀丽的漓江和两岸一座座秀美的山峦, 是广大受众在民间传说《刘三姐》、彩调剧《刘三姐》、歌舞剧《刘三姐》、电影《刘三姐》中所熟悉的。听到刘三姐熟悉的歌声, 人们自然联想到此处场所, 看到此处场所, 人们也自然联想到刘三姐的歌。

不难发现, 在这样的“场所”里, 人与“场所”有一种亲缘的关联性, 并体现了一种情感性, 这样的“场所”是使人感到自在和惬意的地方。正是因为“场所”具有与人的关联性和情感性, 使我们人类通过身体与所处的“场所”相互渗透。“场所”在我们心中, 我们也在“场所”中, 成为了环境的一部分, 呈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以生态美学观的“场所意识”审视, 钢筋水泥的层层包围, 人与自然的疏离, 人与社会的疏离, 人与人的隔膜、人与自我内心的隔膜, 当代人正在逐步丧失自己幸福美好的生活“场所”。《印象·刘三姐》彰显的这种以人为本的生态美学维度, 将会成为当代民族文化艺术传播传承和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参照。

《印象·刘三姐》的“家园意识”“场所意识”充分折射着人们对本源的渴望。它象征地昭示着人类通过文化艺术回归自然母亲怀抱的宿命。现当代人回归自然, 不再是那种原生态意义上的回复, 并非要求人类重回山洞穴居, 过刀耕火种, 母系部族的原始生活。而是重新亲近本源。“家园意识”“场所意识”启迪人们, 回归自然, 重新亲近本源, 人与自然的关系便从主客二元对立的关系转变为生态审美关系。诗意化地栖居在地球上, 自古以来是人类的至高无上的理想。

2 由“静观”到“参与”

《印象·刘三姐》打破“一块平台三面墙”的传统舞台格局, 将演出设置在方圆两公里的漓江水域上, 十二座甲天下的秀丽山峰, 广阔无际的夜空, 构成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实景“剧场”。观众所处的位置也与在传统剧场里的位置不同, 不是传统剧场式的“平行直线对面式”, 而是置身在梯田似的、小岛似的、嵌入似的, 与“舞台”无界线、与“舞台”不可分的位置中。自然山水既是剧场、背景, 又构成观赏的对象。观众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观众, 在《印象·刘三姐》这一宏大的“剧场”中, 观众除了来观赏节目外, 他们也“参与”了节目。坐在“梯田”、“小岛”、“江边”上的观众也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他们在看“人”的时候, 也在被“人”看, 他们既是观众, 同时又构成了观赏对象。“唱山歌, 这边唱来, 那边和”, 观众不是“静观”者, 而是参与其间。《印象·刘三姐》的舞台设置在漓江两岸的大自然之中, 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不同, 风霜雪雨气候变化不同, 带给观众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与运动知觉也不尽相同。在这里, 演员和观众人人“参与”演出, 观众在这里, 既是节目的观赏者, 也构成了观赏对象。大自然“参与”演出, 春夏秋冬各个不同的季节给《印象·刘三姐》设置的背景各不相同, 风霜雪雨不同的气候变化, 大自然给《印象·刘三姐》设计的氛围细节也各不相同, 而且这些不同, 是人工设计难于企及的。大自然的“参与”, 观众的“参与”是《印象·刘三姐》创作人员灵光闪现的创造, 是神来的一笔。

《印象·刘三姐》让大自然、让广大观众“参与”演出, “参与”创造, 这神来一笔, 突破了传统的、由康德所倡导的被长期尊崇的“静观美学”的审美观念。《印象·刘三姐》将长期被人们忽视的自然与环境的审美纳入艺术表演领域,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充满生机的人和自然, 传统美学单方面的“静观”或对“如画式”风景的审视无疑是比较肤浅的, 在审美方式上也停留在主客二元对立的模式上。大自然的“参与”, 人类的“参与”, 甚至调动所有感觉器官的积极“参与”, 《印象·刘三姐》将审美经验和民族文化艺术传播传承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印象·刘三姐》表现了生命活力之美, 生命与环境和谐统一之美。这是一种蓬勃旺盛的, 永恒不息的, 天地之大美。其自然之原型、民歌之旋律、心灵之和声, 给参与期间的演员和观众带来的情绪的亢奋、肉体的震颤、潜意识的冲动, 是大大超越传统剧场效果的。从民族文化艺术传播传承发展的视角看, “参与”意识是《印象·刘三姐》给我们的又一重大启迪。

3“技术栖居”与“诗意栖居”

长期以来, 人们在艺术审美中习惯上讲愉悦、享受、陶冶, 以及提高人的审美判断能力等等。很少有人从审美的生存, 特别是“诗意地栖居”的角度去论述艺术审美。现当代工业社会, 在愈来愈严重的工具理性的控制下, 人们习惯选择“技术地栖居”于大地。由于人们对于通过技术获取剩余价值的迷信, 因而, 战天斗地, 破坏自然, 无尽地索取, 成为整个时代的通病。

“诗意地栖居”本身必然涉及人与人, 人与自然的亲和友善关系, 摆脱“技术地栖居”对大地的征服与控制, 使之回归其本已特性, 从而使人类美好地生存在大地之上。“唱山歌, 这边唱来那边和”, 在大自然之中, 人们山歌唱和, 人与人, 人与自然一派相谐相和的生态景象。其实, 广西民族文化艺术中“山歌唱和”的实质是天人相谐, 阴阳相和, 从而表现自然、社会、人生吉祥安康, 这正与“诗意地栖居”的内涵相契合。

人作为自然之子, 一旦脱离了自然母亲, 就会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浪儿, 这个流浪儿所丧失的, 不仅仅是一个“家园”, 而是两个家园。一是物质意义上的家园, 一是精神意义上的家园。“诗意栖居”对于人类的救赎, 同样也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 一是物理意义上的救赎, 二是精神上的救赎。回归“家园”, 寻找“母亲”成为当代人苦苦追求的目标。

论及诗意化栖居, 人们往往陷入“诗意化”与“技术化”二元对立思维之中, 使人们面临审美文化二重选择的艰难困境, 并由此引发了两种传承发展研究的误区。对于“技术理性”不可千篇一律地予以全盘否定。技术理性膨胀, 既有压抑、强暴精神个体、消减历史深度的负面效应, 也有颠覆、破坏传统僵化的符号系统的正面效果。我们在强调“诗意化栖居”时, 不必也不应该彻底否定和丢弃“技术”, 应该避免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印象·刘三姐》充分运用现代声、光技术, 对当代文化艺术中“诗意化”与“技术化”的二元对立进行疏导、整合和构造, 取得了成功。在《印象·刘三姐》中, 既有诗意的灵动与高扬, 也有技术的参与和驱动, 是诗意化与技术化两者总体和谐互动的产物。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精神与形式的混沌一片和谐运作状态。

4 生态美学层面的发掘:民族文化艺术传播传承和发展的新路子

《印象·刘三姐》的巨大成功启迪我们:民族文化艺术经数千年的积淀, 蕴藏着巨大的丰富的思想文化宝藏, 经得起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 广泛而深入的挖掘。《印象·刘三姐》深入挖掘广西壮族稻作农耕文化中的“家园意识”和“场所意识”, 象征性地昭示, 人类通过文化艺术回归自然母亲怀抱的宿命。《印象·刘三姐》将长期以来被人类忽视的对自然与环境的审美纳入艺术表演领域, 让大自然、让我们所处的环境、让广大观众“参与”演出, “参与”创造, 突破了传统的、由康德所倡导的被长期尊崇的“静观美学”的审美观念, 进入了“参与美学”的生态审美高度。广西壮族文化艺术中“山歌唱和”的实质是天人相谐, 阴阳相和。《印象·刘三姐》通过艺术手段将这一特点, 升级、放大、“印象”化, 使人们在比较中发现, “技术栖居”与“诗意栖居”之区别与差异。

笔者从生态美学的视角, 发现《印象·刘三姐》涵含“家园意识”、“场所意识”、“诗意栖居”等审美内涵, 并揭示了这些审美内涵在传播过程中带来的强悍的艺术效果, 及其给民族文化艺术传播传承发展带来的重大启迪作用。这些, 恐怕是《印象·刘三姐》的导演和主创艺术家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家园意识→场所意识→参与美学→诗意栖居, 《印象·刘三姐》这些层层递进的生态美学意识, 在传播传承中深深拨动了广大观众潜意识中的关注生态问题, 关注生态审美的心弦, 契合人们集体无意识中的家园意识和诗意栖居。因此, 它获得了传播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艺术的巨大成功。

基于生态美学层面的发掘, 这对于今后民族文化艺术的发掘, 对于今后民族文化的发掘、传播传承和发展, 不失为一条有宽度、有深度, 又极富创意的新路子, 值得学界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西重大改革纪实[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9, 135.

[2]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 335.

烟台海洋旅游文化的发掘与推广 篇3

关于海洋文化的概念, 国内外众说纷纭。中国海洋大学曲金良教授定义为:海洋文化, 就是有关海洋的文化;就是人类源于海洋而形成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化生活内涵。同时他在《海洋文化概论》中描述:海洋文化, 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和体系, 就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 调整人和海洋的关系, 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由此可知, 海洋文化包括可见文化即物质文化, 又包括非可见文化即精神文化。无论是海滨旅游还是海上、海底、海岛旅游都是以海洋文化为依托, 来满足人们对于大海的精神和物质的满足。虽然海洋文化与陆地文化是两个相对的概念, 但对于渔村, 水城建筑群等存在于陆地之上的遗址仍可算为海洋文化的范畴, 因此海洋文化和陆地文化没有一个明确的分界。前者不仅包括海上的娱乐活动, 还包括对于沿海古老人民的风俗, 宗教信仰, 海边军事基地, 古老的传说, 绘画刺绣等文化, 它是一个极其广泛的含义。

烟台地处环渤海海洋旅游文化区, 以蔚蓝的天空, 辽阔的海洋, 柔软的沙滩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全身心的放松, 让人们在紧张的工作和残酷的竞争中, 领悟先人的内涵。古老的东夷人对于神秘的海洋有强烈的求知欲, 在对海洋的不断探索、认识、改造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观念、思想及法制。同时海洋为沿海人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也孕育了沿海人民敢于拼搏, 敢于冒险的精神, 逐步形成了烟台地区的海洋文化。

2 烟台发展海洋旅游文化的优势

2.1 优越的区位和便捷的交通

烟台在东北亚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圈内。与东北、韩国和日本等地区的经济交流频繁, 经济发展迅速。在环渤海经济圈内加强了烟台与大连等沿海大城市的合作。同时, 烟台又位于山东半岛及胶州半岛上, 东连威海, 西接潍坊, 西南与青岛相连, 北濒渤海与黄海, 依山傍海, 气候宜人, 风景优美秀丽, 区域内山丘缓和, 七大河流交错分布, 是一块风水宝地, 为海洋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

在交通方面, 烟台区内有204和206国道, 以及经烟台莱阳的309国道, 青烟高速公路, 潍烟高速路以及众多的省道、县乡公路。航海交通中烟台港是山东省重要的港口。还有可通往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的国际性航空港烟台莱山机场。

2.2 丰富的海洋旅游文化资源

在历史文化上, 从秦始皇3次东巡登芝罘岛求取长生不老药到汉武帝临芝罘行登基大典, 再到眀洪武筑狼烟墩台以防海盗侵扰, 一直到近代签订的《天津条约》, 开放烟台为通商口岸。在烟台留下了“始皇道”“两观刻石”“阳主庙”、东巡宫养马岛和保存完好的英、法、德等国家建立的领事馆。在军事文化和历史上, 著名的民族英雄戚继光, 在蓬莱留有水域, 是保存下来的古代军事港口。东炮台景区以及西炮台景区, 用于指挥、存药、演兵。在宗教文化上昆嵛山为道教全真派发祥地, 为王重阳创立。丘处机在此创全真教龙门派。烟台又是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 张裕酒文化博物馆为国家4A级景区, 还有张裕卡斯特酒庄和张裕集团公司。

2.3 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政府的宏观调控

烟台是环渤海工业区内重要的港口和经济中心, 其第三产业一直呈上升趋势 (表1) 。烟台第三产业雄厚的经济基础为海洋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同时海洋文化也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资料来源:2007年烟台统计年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尽管政府投资量不占据主要地位, 但对社会投资总量的均衡能起到调节作用[1]。烟台市政府起到了引导和示范的作用, 招商引进很多大项目, 并有效地调节了海洋旅游产业的税收, 促进了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的发展。

3 烟台海洋旅游现存问题

3.1 缺乏区内、区间合作

烟台海洋旅游形成了以蓬莱为主要中心的景区, 而其他地区各自经营, 规模小, 档次低。使烟台海洋旅游呈散点状分布, 同时造成海洋景区的重复建设, 各景区恶意竞争, 即造成了资源、资金的浪费, 又使各旅游点无品牌特色。

在区际之间, 烟台没有和威海、大连、青岛做好密切合作、友好竞争, 反而出现了各自为营的局面, 使烟台成为中转站。烟台处在威海、大连、青岛的十字点上, 所处位置优越, 更应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

3.2 主题不鲜明, 促销力度有待加强

由于烟台的海洋旅游缺乏区内和区际的整合, 没有形成海洋旅游文化的品牌, 形象不突出, 特点不鲜明, 没有创新性的旅游项目, 只有蓬莱阁和蓬莱水城有较高的知名度, 其他景区还未设计出符合海洋文化的品牌和路线, 盲目模仿, 失去了原有的特色, 没有最大限度发挥其资源优势, 与其他的海洋旅游景区相似, 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在海洋旅游宣传方面, 烟台虽有“联合国人居奖”“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北方水果之乡”等荣誉称号, 但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富有特色的主题。过多地追求多样化, 使其宣传的主题不能明确、突出。

3.3 受到管理体制, 基础设施的制约

海洋旅游的服务质量以及管理制度直接影响着游客对烟台的整体印象, 制约着海洋旅游文化的发展。吃、住、行、购比较落后, 没有形成一条龙服务, 缺少高级休闲娱乐区。饭店、旅馆达不到应有的舒适度。基本的公共设施旧、脏、少, 直接影响烟台海洋旅游的发展。在管理制度上, 虽然烟台市颁布了一系列的相关措施, 但仍存在某些景区或旅游团、旅店乱收费现象, 以及服务条件达不到要求等问题。甚至有些旅馆、饭店外表豪华, 费用昂贵, 却达不到应有的舒适度。

3.4 淡季问题严重

烟台虽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 但相对于5—11月的最佳出游度假时间, 12月至翌年4月气温较低, 游客稀少, 形成了较大的反差, 尤其是烟台海洋旅游中的蓬莱水域, 南山风景区, 金沙滩, 长山列岛, 国家地址公园, 昆嵛山, 国家森林公园等多处旅游景区。由于烟台海洋旅游受季节性的影响较大使旅游景点、设施以及从业人员在旅游淡季处于闲置状态, 直接影响海洋旅游的经济效益。冬季旅游项目不多, 旅游活动缺乏, 没有对冬季旅游建设系统化, 进一步加剧了淡旺季的差距。

4 加快烟台海洋旅游文化发展的对策

4.1 以“海”为特色, 走品牌之路

“海”是海洋文化的灵魂, 烟台的海洋旅游和海洋产品都应注入“海”的特色, 以区别烟台海洋文化与沿海其他地区的区别。

第一, 加强海岛品牌, 烟台有大小岛屿63个, 海岛资源丰富, 各具特色, 其芝罘岛、崆峒岛、养马岛、屺坶岛和三山岛为主要岛屿, 在加强岛屿开发的同时也可带动其他海洋旅游的发展, 如蓬莱阁水域与长岛的合作开发, 昆嵛山与养马岛的合作开发。

第二, 烟台的海洋文化具有浓厚的官方色彩, 悠久的历史典故和神秘的传说, 将其作为主题开发旅游纪念品, 以其典故和传说来包装海洋产品, 加深产品内涵。

第三, 区分“板块”之间的品牌和特色, 如蓬莱阁和水域形成的“板块”及张裕系列旅游“板块”及城市游憩休闲区有所不同, 各具特色, 应突出各自的特色, 避免板块之间的雷同。

4.2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 打造海洋文化“板块”

加强烟台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加强烟台与青岛、大连和威海等地的业务往来与合作, 形成胶州半岛旅游开发区。进一步加强与辽东半岛的合作, 形成环渤海海洋旅游区。烟台可以借助周边地区的旅游业来发展壮大自己的海洋旅游, 加强经济效益。

烟台区内各旅行社的联合, 随着国际化的竞争以及周边地区的竞争, 各个小且弱的旅行社并不能抵住压力, 因此就必须通过参股等方式来进行烟台旅行社的联合, 扩大其规模, 加强其竞争力, 巩固其经济基础, 降低其开发成本, 避免重复建设。此外各地区应以海洋文化为桥梁加强合作, 这种合作要以海洋文化为纽带, 用共同的海洋文化将各自独立的海洋旅游城市连接起来, 形成海洋文化旅游体系[2]。如图1所示, 区位相邻的景区可以合作打造海洋旅游“板块”。

4.3 深挖淡季资源, 缩小淡旺季差异

针对于烟台温泉资源丰富可以加大对于冬季温泉的开发, 扩大本地和外地游客。加大室内旅游开发, 由于室内旅游受天气影响小, 可以在冬季更好地接待游客, 如张裕博物馆, 烟台钟表博物馆和各类军事纪念馆等, 做到冬季正常接待游客, 消除室内旅游的淡旺季差距, 达到四季平稳发展。同时烟台冬季降雪比较丰富, 可以发展滑雪等项目, 让人们在冬季享受运动的快乐。

过年期间, 针对本地游客, 也可推出临时性的各种项目, 2010年烟台推出了冬季旅游嘉年华“贺年宴, 贺年礼, 贺年乐, 贺年游”4个贺年会主题产品, 受到烟台人民的欢迎, 应该加大宣传, 推销, 做好本地人的冬季旅游, 从而进一步减少淡旺季的差异。

4.4 做好海洋旅游文化的宣传

做好宣传工作, 可以让游客对烟台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进一步开发新客源, 吸引更多的游客。如, 与电视台等宣传媒体合作制作烟台旅游专题片, 建立各种路标, 在车站广场, 机场等公共场合利用角落宣传画宣传烟台海洋文化, 在与其他部门的合作中达到双方共同盈利。

在国际上瞄准日本, 韩国以及俄罗斯等国家, 不断提高烟台形象, 提高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与国际接轨, 打响烟台海洋旅游的旗号。近邻区内, 要做好对大连、青岛和威海等地区的宣传, 加快周边游客的流动, 开发短期黄金旅游。

在对烟台旅游形象进行宣传时也应对其产品宣传, 通过对形象宣传不断提高烟台海洋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通过对海洋产品的宣传展现其内涵。

4.5 改革管理体制, 加强服务设施建设

对现有从事海洋旅游的人员进行素质和服务水平培训, 并开办高等学校, 提高人员的文化水平, 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海洋文化的内涵, 从而使游客能更好地体会海洋文化, 欣赏海洋景观。

在服务设施的建设方面, 烟台的住宿主要以经济房为主, 中高档较少, 不能满足休闲旅游的要求, 因此应在海滨区等海洋文化分布地区建设宾馆, 并形成休闲娱乐“一条龙”服务, 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此外还应加设基础的公共设施如饮水处、垃圾箱、公共厕所及商店等服务点。对于经济房及低等级的宾馆应注意安全、讲究卫生等问题, 可由公安对其统一管理, 定期检查。实现烟台海洋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5 结束语

烟台有着独有的区位和资源优势, 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加强烟台海洋文化的发掘, 开发海洋资源, 并使海洋文化得以推广, 既可提高烟台的知名度, 增加烟台旅游资源的内涵, 又可使烟台旅游业快速发展, 经济稳步上升, 达到烟台地区经济、资源、社会和谐发展, 实现该区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烟台市海洋与渔业局,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烟台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研究[M].北京:海军出版社, 2007.

地方文化的发掘与创新 篇4

一、陕甘宁边区的体育非物质文化

1935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到达陕北后, 建立了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 使陕北成为革命的中心根据地。1937年根据国共两党关于国共合作的协议, 中国共产党将陕甘苏区改名为陕甘宁边区, 并成立了边区政府, 抗日战争时期, 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所在地, 是敌后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陕甘宁边区建立后, 《边区国民教育实施办法》中明确规定:“课程内容都以抗战为中心教材, 由教育厅统一编制发给, 以国语、政治常识、自然常识、算术、体育为主。”并要求军事化与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在这个时期, 陕甘宁边区的体育活动也积极开展。参加人员十分普遍, 充分体现了体育大众化的特色。据史料记载, 在1946年的延安九一运动会上, 参加的队员不仅有贩菜卖馍的小贩组织篮球队参加大会比赛, 也有马贩子及其普通民众参加赛马比赛。通过组织比赛, 切实有效的组织和推动中央各机关、部队、学校、农村的群众体育运动, 丰富与活跃文化生活, 增强边区群众体质, 提高生产工作的效率, 并使体育更加有效地为抗战服务。

二、陕甘宁边区的体育非物质文化保护

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关于2013年度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推广项目和单位 (城市) 申报的通知》明确指出:“对于本地区传统特色体育项目, 积极组织、协调相关人员和单位, 积极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保护工作。”陕甘宁边区作为中国红色教育的重要阵地, 对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亦可通过调查研究, 考证边区体育传统项目的开展情况及其具体的规则方法, 并投入一定的人力资源实施保护。具体可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

其一, 加大体育非物质文化的宣传力度, 积极发掘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加强研究与编撰工作。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不是一个人的工作, 而是诸多人合作完成的任务, 并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 作为体育、教育、科研工作者有责任, 并有义务进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 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提高工作认识, 加强这些遗产的保护与研究, 并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 切实保障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其二, 加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投资, 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申报工作, 关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 传承历史文明。特别是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投资上, 要有长远的眼光与视野, 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的每个流程, 确保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 提高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 积极投入到研究保护工作中。

其三, 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 积极研究开发群众性读物, 加大普及与提高, 促进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2013年6月, 《中国体育报》报道了题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工作启动”的新闻报道, 国家体育总局已经批准, 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推广工作已经被列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的日常业务工作。《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五年工作计划》、《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已经出台。这对挖掘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促进中国所独有的民族体育走向大众和走向世界, 提升中国体育在世界的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四, 对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遵循地域性特点, 分区域进行保护实施, 切实提高此项工作的实效性。各地因地域差异, 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与规则方法上也有所不同, 这就要求不拘一格的实施保护。在新疆广为流传的民间游戏项目名叫新疆方棋, 是一种类似于围棋的智力运动。通过专家评审定于自治区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陕北延安地区的腰鼓、赶驴等项目也申请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安康的龙舟赛等。这些都带有地域特色, 应分区域进行研究保护, 以此来提高保护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摘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是不断通过采写、录制、挖掘、整理等各种途径, 保护和传承物质和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充分发掘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并实施保护传承普及, 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凝聚中华民族时代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体育非物质文化,保护

参考文献

[1]胡炜.陕甘宁边区体育人才培养研究[J].陕西教育 (高教) , 2012, (5) :80-82.

上一篇:鼻泪囊阻塞下一篇:《柳林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