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风声》

2024-08-15

《柳林风声》(共5篇)

《柳林风声》 篇1

曹文轩曾经说过: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照耀我们成长。在这个缤纷多彩的寒假里,我就读到了一本好书,英国作者格雷厄姆的作品《柳林风声》。

书中描写了勤劳、本分、善良、温和的鼹鼠;机智聪明的乐天派河鼠;热情好客、贪慕虚荣的蟾蜍;还有一位不好社交却又有着绝对威望的老獾。书中主要讲了蟾蜍先生因迷恋汽车而被误认为偷车贼,又因为其天生喜好夸夸其谈而得罪了警察,被糊涂的法官判了重刑,关进了地牢,后来又在一位姑娘的帮助下成功越狱的故事。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蟾蜍出逃闯祸后的部分。那一次,蟾蜍迷迷糊糊把别人的车开到了路上,结果,被警察拦住了,还被送到警局接受盘问。警察告诉蟾蜍他犯了偷汽车罪、违章驾驶危害公共安全罪、对警察蛮横无礼罪。法官们商量了一下,说:“你一共要坐19年的牢。”录事先生马上说:“凑个整数,就20年吧。”哎呀,真是倒霉的蟾蜍!蟾蜍被戴上了镣铐,关进了监狱……其实,它并没有预谋偷别人的车,也没有想过遇到警察会顶撞,更没有想到会因为这件事而被判20年的监禁……只是他一时冲动,一时糊涂。从这个小故事中我明白了,无论何时都不能放任自我。一旦做错,无论你是故意还是无心的,都得接受惩罚。

这本书最初看来貌似平淡无趣,但接着看又峰回路转,曲折迂回。它的魅力在于整个故事始终以情感人,朋友间的友谊、家的温馨以及生活的智慧……总之,这个动物的世界,也像人类社会一样,有忠有奸,形形色色,多姿多彩。但是,生活终究是快乐美好的,家也永远是最温暖舒适的,朋友之间最终是真诚团结的!书中那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和小动物们之间的温馨的感情经常围绕在我脑海里,一个个小精灵经常跳出书本进入我的梦中和我聊天。

(指导教师:王永林)

教师点评

作者认真阅读了原文,因而能准确地概括出所读作品的主要内容,并挖掘出了作品的思想内涵,这是写好读后感的重要环节。习作能做到有感而发情真意切,语言朴实而含义深刻,富有感染力,值得借鉴和赞赏。(戴秋飚)

《柳林风声》 篇2

从前,有一只可爱的鼹鼠,它在寻找春天的旅途中意外结交了一只叫水老鼠的小动物,从此,一个有趣的故事便开始啦!

鼹鼠在水老鼠小屋里住了一段时间,就跟随水老鼠一起去野树林里水老鼠的朋友老獾家里做客了。在那里,它们认识了一只好吃懒做的蛤蟆,它喜新厌旧,还总是喜欢研究一些汽车之类的玩意儿。这次,它又邀请鼹鼠,水老鼠和老獾乘它的新吉普赛敞篷车去外面闯荡,但水老鼠它们却因想让蛤蟆改过自新而没陪它去。于是,蛤蟆决定独自环游世界,在这途中,有人来夺取蛤蟆老宅,多亏蛤蟆的朋友打败了这些侵略者,取得了胜利,而且,在外漂泊的蛤蟆竟然靠扮成洗衣妇来过活,在这些困难的刺激下,蛤蟆渐渐明白了许多道理。

最后,在好朋友们的帮助下,蛤蟆终于改过自新,变成了一只好蛤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懂得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能过分地贪婪;告诉我们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还告诉我友谊是宝贵的,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柳林风声》 篇3

于是我也好奇地找来读,粗粗翻过,大致是几只动物在乡野间神神叨叨的故事,略觉不屑,也就放下了。

女儿游游大概4岁多的时候,我买了成套的“儿童文学经典”,里面包括《柳林风声》。我在睡前读给她听,也才算是我自己第一次认真地读这本书。

游还太小,听得似懂非懂,倒真成了“哄睡神器”,而我自己,往往等她在故事里熟睡之后,依旧读得停不下来,读得入了迷。

最初吸引我的,是书中那一派大好的田园风光。

比如,河水是这样流淌的:细细瘦瘦的、弯弯曲曲的河,就像是一个肥嘟嘟的小动物一样,不停地追着,跑着,嘻嘻哈哈地笑着。一会儿,它咯咯一笑,一把抓住了一样东西,接着又哈哈一笑,放开了那样东西,再扑向其它玩伴。被它抓住的,摇着身子,刚刚挣脱,立刻又被它追上。眼前尽是摇晃和闪动,闪闪的,亮晃晃的粼粼光影,匆促的,盘旋回转的水波和咕咕哝哝,“波波”的水声……

夏天是这样到来的:

紫色的野珍珠花最先来到岸边,来照这一面“河镜”。每一次看到“河镜”映照出它的酒颜,它便笑了,优雅地摇一摇披散在岸边缠结在一起的发卷。优雅的柳兰像被落日染成了淡红色的云彩,紧跟在后。接着,白色和紫色的紫草花也手牵着手,悄悄地爬上来,占好了它们的位置。然后,有一天早晨,胆怯的,迟迟不肯出现的野蔷薇也轻盈地走上了舞台。

也许真的是年纪大了,对都市声色渐生钝感,开始向往一些本真质朴的东西。

当我看见孩子们,看着他们奔走跳跃,听着他们的欢声笑语,总会觉得,那么美好灵动的生命,理应在大自然中自由成长,理应有漫长的时间,在长天白日里,草长莺飞时享用成百上千种自然的气息、声音和光影。

小孩子和自然之间,似乎有某种不可言传的默契。无论何时,只要是置身一片开阔的天光里,游就会急切地要求:妈妈,我想跑!

跑吧!

看着她欢喜又自由的背影,总会想起《柳林风声》里那条河水,祝愿她生命里会一直流淌这样恣意的欢悦。

哦,有必要先折回头去,介绍一下故事里这几位主人公。

从小地洞爬出来的鼹鼠,对精彩世界充满向往。什么都想看看,都想试试,好奇心和冒失劲让他给自己和朋友惹了不少麻烦。

但在游历的路上经过自己的小地洞,却忍不住痛哭流涕,为自己对过往的背叛而深深内疚。

善解人意,脾气好得不得了的水鼠,总认为自己生活的地方就是最好的地方,最大的愿望就是这么一直一直守着“我的老河”过一辈子。

但他却也为一只偶遇的冒险鼠讲述的旅途故事怦然心动,差一点就要抛下一切去追寻新生活。

蛤蟆,极富冒险精神,喜好炫富,追求刺激的土豪一枚。总是犯错,总是在犯错之后痛悔当初,然后再错,再悔过。

说到底,一切是个性使然。

在这些小动物身上,有我们每个人的样子。有想法有追求,有无法抗拒的性格和宿命,可爱又可恨。

再后来,读到这里:

好奇的鼹鼠不顾水鼠劝阻,独自跑去黑森林。水鼠去找他,在一个洞里找到被森林的各种声音吓坏了的鼹鼠。

他们准备回家时又赶上大雪,完全迷失了方向。万幸他们摸进了獾的家,獾用温暖和热情招待他们,给他们好吃的。然后书里这样写道:獾坐在扶手椅上,听水鼠和鼹鼠讲他们的经过。隔一会儿就会严肃地点点头。他没说过:“我跟你说过,是吧!”或“就跟我常常说的一样。”也没有说他们应该怎样做,或者不应该怎样做。鼹鼠渐渐地觉得他喜欢獾了。

这一段,我反复地读过好几遍,然后发了好一阵子呆。

这些年对情绪、儿童心理和亲子关系有浓厚的兴趣,杂七杂八地看过不少相关的书。

相较早年间的“管教”,这几年父母们(包括我自己)更接受以“接纳”为核心的育儿理论。而上面这段关于獾接待水鼠和鼹鼠的描述,在我心里,是对“接纳”最好的阐释。

也许是我太敏感,作为一个快四十了还天天被我爸妈各种指责和训诫的人,对这段话的感受特别深。

非常向往这样的关系,无论是亲子间、朋友间、家人间,放下“我知道该怎么办”,“我早就告诉你不要这样……”以及“你看看,我就说吧……”或许才谈得上真正的倾听、包容和接纳。

我也在学习,忍住评价,咽下“指导意见”,就像獾那样,静静坐着,认真听着,隔一会儿就严肃地点点头。

这是我认为最重要的育儿经了。

《柳林风声》也渐渐成为我时不时会找出来翻一翻的那本书。

如秋日里一场无拘无束的白日梦,如临睡前一次温润的心灵沐浴,如无所事事时一段新鲜、刺激的探险。

如果郁闷人生里不知该去往何方时,那就坐下来,与老獾谈一谈吧。

《柳林风声》:美好生活的颂歌 篇4

书中塑造了几个可爱的动物形象, 有胆小怕事又生性喜欢冒险的鼹鼠, 热情好客、充满浪漫诗趣的河鼠, 侠义十足、具有领袖风范的老獾, 还有喜欢吹牛、臭显、追求时髦的蛤蟆。故事的主要情节是:蛤蟆靠祖传家产挥霍浪费, 追求新奇玩意儿, 上当受骗, 锒铛入狱, 差点儿连家也保不住, 幸亏他忠实的朋友们帮他夺了回来。他们都曾在追求新鲜、刺激、冒险的心态下远离家园, 尤其是蛤蟆差点丢了性命, 但最终都在家的召唤下回归了家园和自我。这部作品优雅、诗意, 充满了田园风格, 也透露出了大自然蕴涵的质朴理念, 展现了一幅美好生活的画卷。

自然之美

自然美是指客观世界中进入审美范畴的自然物的美, 其审美属性是以自然属性为基础的, 偏重于形式美, 如绚烂的色彩、柔美的线条、悦耳的声音、沁人心脾的香气等等。自然美的主要作用是愉悦精神和扩大视野, 从而提高生活情趣, 丰富人生智慧。

《柳林风声》中的自然美主要体现在对自然和对动物的描写上。书中对四季的美景, 柳林间的风声和鸟语, 小窗外河水日夜的奔流, 河岸上生生不息的小动物的描述, 都是极细腻极文学的。例如, 第一章中鼹鼠与河鼠第一次相遇对河鼠登场的描写:“他发现洞中央有一个什么小小的发亮的东西, 像小星星一样, 闪了一下, 又一下……显然那是眼睛, 接着整张小脸露了出来, 就像镶着画的画框。一张棕色的小脸, 长着胡须;一张严肃的小脸, 眼睛闪闪发亮……精巧玲珑的耳朵, 浓密光滑的毛发。那是河鼠!”寥寥几笔便把一个机灵、充满活力的河鼠形象勾勒出来。书中对英国一年四季风光的描写有如一首首优美的散文诗。再如, 第七章中对自然的描写更是让人沉醉。河鼠和鼹鼠在夜里沿着河边寻找小水獭波特利时, 被眼前变幻无穷的美丽景色惊呆了:“黑色的夜空下, 这里是一个银色的静谧的世外桃源, 青草和树木散发着清香, 草坪郁郁葱葱, 鲜花镶嵌在水边, 点缀着小岛, 玫瑰是那么娇艳动人, 柳叶是那么繁茂奔放, 绣线菊是那么芳香扑鼻……轻柔的微风在芦苇、香蒲、灌木和柳林中嬉戏, 发出沙沙的声响, 水坝轰鸣着, 翻腾的泡沫, 闪耀的亮光和泛着光泽的绿水倾泻而下, 以圈圈漩涡和串串浮沫搅动坝底平静的水面, 还有那美妙、欢快、流动的笛声。渐渐地, 大地笼罩在清晰透彻的黎明的曙光中, 鸟儿的歌声在空中响彻, 太阳发出万丈光芒, 微风掠过水面, 撩动起白杨, 摇晃着带露珠的玫瑰……”作者用优雅细致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柔和、恬静、舒适、怡人的美丽田园风光, 能够让他们看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惊异于大自然的优美。这其中也透露出作者泛自然神论的思想。当他俩在找寻小水獭的过程中惊讶于大自然的晨曦的神圣与美丽时, 陶醉在若有若无缥缈的笛声中时, 他们与森林之神潘神不期而遇。“鼹鼠突然感到一种强烈的敬畏之情, 让他四肢柔软, 低下头, 脚像钉在地面上一样, 寸步难移……事实上他感到的是由衷的祥和与幸福……河鼠也是很谦卑的样子, 因为受到震撼全身剧烈地颤抖”, 体现了作者对生命对自然的敬畏。自然是生命的必然场所和条件, 是我们万物生生不息之所。

家园之美

如果说自然是万物终极的家, 那里有四季的轮回, 有和风、细雨、阳光, 但也会有狂风、暴雨、寒冰, 所以作为有智慧的动物们利用自然材料给自己建造一个个遮风挡雨的人造的家同样重要。

《柳林风声》中对温馨的家庭生活的叙述贯穿始终, 随处可见作者对家的情有独钟, 对家庭生活的热爱。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家:气派豪华的“蛤蟆庄园”, 古朴坚实的老獾的地下居室, 岸边小巧舒适的河鼠的洞穴, 还有简单实用的“鼹鼠窝”。河鼠曾经对鼹鼠说:“ (我) 住在岸边陪伴着大河, 在水上水下活动, 对我来说, 它就是兄弟姐妹、姑妈姨妈, 是伙伴, 是食品饮料, 还是我洗洗涮涮的地方。它是我的世界, 别的我什么也不要。它没有的东西, 也不值得要。”家的召唤始终萦绕在耳畔, 盼望游子的归来。这一点在第五章达到了高潮。这一章的标题就是《回家》, 讲的是鼹鼠、河鼠雪夜从树林探险归来一路上的所见、所感、所做以及回来之后的圣诞夜家庭聚会。这里有对人类温暖的家的赞美, 如:“最让人怦然心动的是一扇拉上了窗帘的小窗户, 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通透。墙里围起来的小天地充满了家的感觉, 把外面大自然的紧张和艰辛都关在门外、抛在脑后。”接着到了田野中鼹鼠嗅到了家的气息。“家!那充满爱抚的呼唤, 那些漂浮在空气中的轻柔的触摸, 像许多看不见的小手把他往一个方向拖!……而他的家显然也很乐意有他相伴, 思念着他, 想他回去, 所以散发出气息, 通过他的鼻子, 忧伤又哀怨地告诉他这些。但是, 既没有尖酸刻薄, 也没有大发雷霆, 只是在那儿悲哀地提醒他, 他就在那儿, 想他回去……与此同时, 漂浮在空气中的老家的气息向他苦苦哀求, 在他身边低语, 像咒语般地召唤他, 最后, 迫切地向他命令。”于是在家的召唤下鼹鼠带着河鼠回到他那“破旧的、狭小的, 家具摆设也颇为简陋的家”。家虽寒碜, 但有朋友的帮助和关爱一样是那么温暖。最后大家一起在鼹鼠的小窝里吃饭、唱歌、聊天, 度过了一个其乐融融、十分惬意的圣诞平安夜。格雷厄姆是这样结束这一章的:“想想他始终有家可归, 而且这个家完完全全是属于他的, 家里所有的一切随时随地都欢迎他回去, 就觉得真美好。”

家是美好的, 但也会有失去的时候, 这时我们就要有保护、重建家园的勇气和信心。书中蛤蟆一开始不懂得家庭生活的美好, 追求新奇, 豪宅被黄鼠狼占有, 但在朋友们的帮助下重新做回了家的主人。最后一章《尤利西斯的归来》明确地指向了一个重要主题, 即“家园”。借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奥德修斯出征和回家的典故, 点明了整个故事的主线, 即蛤蟆迷失家园和重返家园。综观整部作品, 这一主线展示的蟾蜍历险实际上是蟾蜍重新认识和寻找家园的成长过程, 浸润着作者力图向儿童读者传达的强烈的家园意识。

友情之美

“患难之交才是真正的朋友”这句谚语放在鼹鼠、河鼠、老獾、蛤蟆身上再适合不过了。除了浓浓的家园意识之外, 坚贞的友谊也是全书的主要思想之一。朋友之间需要相互帮助、理解、坦诚、宽容、分享快乐、共担困难、纠正错误, 这些良好品德在他们身上得到体现。

一个活泼热忱、宽宏大度、博学多识、掌控一切, 另一个细腻温婉、天真纯朴、忠诚可靠, 个性的互补和共同的善良真挚的天性, 使鼹鼠和河鼠很快成了最好最默契的朋友。在第一章中, 河鼠主动邀请鼹鼠坐着小船享受河上的美丽风光, 还用丰盛的午餐招待鼹鼠。从没划过船的鼹鼠任性地拽过船桨, 结果弄翻了小船, 搞得一团糟。当鼹鼠弄翻小船, 狼狈不堪时, 河鼠甚至都没有生气, 反而笑着安慰鼹鼠, 并把他带回自己的家, 邀请鼹鼠留下来享受河边的快乐生活。河鼠的体贴周到和热心肠让鼹鼠觉得“非常舒服、开心、满足, 体会到了真诚的友谊, 发现了生活的美好”。在第三章中, 当河鼠发现鼹鼠偷偷跑进野树林里, 他“扎上皮带, 别上手枪, 抓起大棒, 昂首挺胸地穿越整个树林……在没有路的地方到处搜索”, 最后将鼹鼠安全救出。当他俩又饿又累时, 是老獾为他们敞开了温暖的家门, 给他们端来好吃的食物, 铺好舒适的小床。“这两个刚刚饱受暴风雪折磨的动物, 现在像是进了安全的避风港, 外面寒冷而无路可走的树林, 已经渐渐远去, 而他们所遭遇的所有苦难像是一个快被遗忘的梦。”当鼹鼠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中却发现没有什么可招待客人, 又对比到自己家不如别人家“舒适、漂亮、宽敞”, “回忆带来了一阵感伤, 抽泣得说不下去”时, 善解人意、聪明能干的河鼠竭尽全力地弄出了一道道美味的圣诞晚餐, 化作二人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他们在老獾的指挥下齐心协力帮助蛤蟆打败敌人, 顺利地夺回了家产。家是我们的居所, 但只有其中真挚无私的爱才使得它变得温暖, 让人牵挂和依恋。

探险之美

《柳林风声》中还有一个与固守家园看似相对立的主题, 那就是出门探险。看世界, 在路上这一条线也贯穿了全书。故事的一开始就是鼹鼠厌烦了大扫除, 在春天气息的吸引下从地洞中使劲地钻出了地面, 一个春光明媚的世界在他眼前舒展开, “一切都是那么欢欣鼓舞, 生机勃勃, 奔波忙碌”。也正是这次探险使他结交了生命的知己———河鼠, 认识了更多的伙伴。当河鼠反对蛤蟆驾马车出游时, 鼹鼠说:“蛤蟆这主意听起来好像还挺有趣的。”格雷厄姆评价道:“充满冒险和奇遇的生活对他 (鼹鼠) 来说太新鲜刺激、太诱人了。”正是鼹鼠在探险心理的驱使下一个人走进了陌生的大树林, 引发了河鼠冒着生命危险雪天营救的故事, 也正是这次探险让他们对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就连一直要坚守在河边居住的河鼠心中也有了出门走走看看的冲动。在看见燕子南飞, 听到航海鼠绘声绘色、天花乱坠地对海外流浪生活的表述后, 神情恍惚的河鼠心中那沉睡的探险精神苏醒了, 居然收拾起行囊要出门远游。后来在鼹鼠的拖拉下, 让他通过平时的爱好写诗来抚平心中的波澜, 宣泄出他的探险渴望。如果说河鼠的探险是精神上的话, 那么蛤蟆的探险则是行动上的了。蛤蟆的探险是全书最惊心动魄的情节。蛤蟆驾驶过游艇, 驱赶过马车, 在摩托车上风驰电掣, 蹲过监狱, 扒过火车, 还从火车上跳了下来。他是唯一一个进入与动物世界不同的人类世界的主角。这一趟探险之旅既紧张刺激, 又痛苦不堪, 但正是在探险中蛤蟆在不断地获得教训、不断地成长, 踏上了正确的轨道, 改掉了骄傲自大、盲目冲动的毛病, 而变得谦虚、温和。一番波折之后的回归已经是一个更成熟、更健康的自我。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探险与家园并不矛盾:我们一次次出门探险学到了新的东西, 结识了新的朋友, 加深了对家的理解和热爱;我们一次次出门就是为了更好地回来。正如鼹鼠的想法那样:“他一点儿也不想抛弃新的生活和外面精彩的世界……但是想想他始终有家可归……就觉得真美好。”

自然、家园、友情、探险精神交织在一起吹奏出一首旋律悠扬的美好生活的颂歌。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家园是我们利用自然建造的避风港, 友情让我们感受到爱与人性的美好, 探险精神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柳林风声》是一缕温情的风、优雅的风、自然的风, 它给了我们一种深切的抚慰, 如同那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格雷厄姆用清新淡雅的文字, 以童话的形式隐含着隽永的人生况味, 呼唤我们共建和谐美好的生活。

摘要:《柳林风声》是苏格兰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的代表作。作者用优雅细致的语言、热情饱满的想象力和动人曲折的故事情节编织出一个美妙的童话, 但这并不是仅仅给孩子们看的书, 其间洋溢着对自然、家园、友情、探险精神的热爱, 实际是对美好生活的歌颂。

关键词:自然,家园,友情,探险精神

参考文献

[1].肯尼斯.格雷厄姆著, 姚佳、刘琪译:《柳林风声》,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7年版。

[2].罗良功:《〈杨柳风〉:一个关于家园的乌托邦》, 《外国文学研究》, 2006 (4) 。

读《柳林风声》有感 篇5

(2011年8月10日 田灵皙暑假作业)

今年暑假,我认真地看了一本特别有趣的书——《柳林风声》,优美的文字、无私的友情和默默的温情,这是《柳林风声》的特点。整本书里充满了一种淡淡的甜美,一种无法言之的温馨。那轻轻流淌的小河,令人神清气爽;那自由欢快的田野,令人神往;那随风起舞的野树林,令人难以忘怀,富有诗人般的老鼠,聪明的鼹鼠,憨厚而稳重的獾和自高自大的癞蛤蟆在这片仙境般的森林中生活着„„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第一集——“小河淌水”。它讲的是在一个春天的早晨,鼹鼠出去散步,随后碰到了老鼠,老鼠家靠近一条欢快的小河边,老鼠热情地招待它,让它和老鼠一起划船,它们开心地划着,慢慢地成了一对好朋友。它们荡漾在水上,望着船后泛起的层层涟漪,觉得特别高兴。这时,水獭出现了,它们想又来了一个伙伴,真是太好了!老鼠说:“来吧,伙计,咱们一块在河边吃饭吧!”于是水獭被老鼠带到了河边,他们一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边吃着可口的饭菜,觉得特别惬意。

上一篇:地方文化的发掘与创新下一篇:弧面分度凸轮机构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