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中学德育评价制度

2024-07-04

柳林中学德育评价制度(精选7篇)

柳林中学德育评价制度 篇1

柳林中学德育评价制度

学生品德评定及奖惩制度

一、品德等第评定

品德评定的等第划分及标准:

1、品德等第共分四等:优秀、良好、合格、须努力。

2、具体标准:

优秀: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活动,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同学间团结友爱,语言、行为注意文明礼貌,学习刻苦,劳动积极,关心班级集体,认真工作,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班内起模范带头作用。

良好:认真参加校内外各项活动,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尊敬师长,同学间团结友爱,语言、行为能注意文明礼貌,学习认真,对集体分配的工作能认真完成,在班内能起积极作用。

合格:能参加校内外各项集体活动,一般情况下能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规章制度,有了缺点错误能虚心接受批评教育,改正较快,对集体分配的工作能完成。

须努力:对集体活动不积极参加,不能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行为规范,违反学校规章制度、语言行为不文明、不能接受老师、同学教育的。

学生的品德评语和等级,除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外,同时应记载在学生成长记录册上告知家长,以便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

学生品德评语和等第评定每学期进行一次,毕业班最后一学期的评语和操行等第,作为毕业鉴定,并载入毕业生登记表。

二、奖励

1、凡符合以下条件的学生给予奖励:

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绩显著者。

⑵遵纪守法,积极工作,见义勇为,敢于向不良行为作斗争,事迹突出者。⑶助人为乐,风格高尚,在校园或社会中有良好影响者。

⑷在期中、期末考试中成绩优异者,或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幅度提高者。⑸在各类竞赛和评比中,获奖者。

⑹其他单项表现突出,需奖励的学生。

2、奖励方式:

⑴口头表扬。

⑵通报表扬。

⑶颁发证书、奖品或奖学金。

⑷授予“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

⑸报请上级机关给予嘉奖。

(一)、三好学生的评选标准

1、德:品德等第必须是优等。

2、智:期末考试成绩:语数英不低于两A一B,其它学科不低于B级。(年级前60%为B,年级前25%为A,及格及以上为C,不及格为D)。

3、体:三好学生体育成绩不低于良。

4、参加学生义工且表现良好。

(二)、优秀学生干部(团干部)的评选标准

1、品德高尚、担任班级、年级自管会、学生会(团委)管理工作,有奉献精神,努力为同学服务,在师生中有较高威信;

2、模范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工作业绩突出;

3、各方面发展均衡,期末考试成绩:语数英不低于一A两B,其它学科允许有一门C,其余不低于B,体育成绩不低于良。

(三)优秀团员的评选标准

1、品德高尚,有奉献精神,努力为同学服务,在义工、志愿者服务中表现突出者;

2、模范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带头参加学校各项活动;

3、注重全面发展,体育良好,学习成绩要求同优秀学生干部。

(四)奖学金的评定标准

1、品德等第良好以上;

2、期末考试成绩在年级前18名,且各科成绩C级以上;

3、奖学金分一、二、三等。一等奖学金4名,二等奖学金6名,三等奖学金8名。

以上各类奖励须经过同学自荐、班级集体推荐、班主任审核、校务会议研究通过后进行表彰,并张榜公示。

(五)优秀毕业生的推荐办法

1、凡在初中阶段获得过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的原则上予以推荐。

2、初三阶段获得过区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的一般予以推荐。

3、多次获得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的根据获得荣誉称号次数的多少及现实表现予以推荐。

4、有其他突出荣誉称号的亦可考虑推荐。

(六)各类竞赛的奖励

凡参加由学校组织的区、市、国家级学科、科技、艺体等各类比赛获奖的同学,学校将根据《柳林中学竞赛奖励办法》给予表扬和奖励。

三、处分

1、为了严肃校纪、更好地帮助个别学生,教育全体学生,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可视情节轻重与认识态度,分别给予必要处分。

⑴考试作弊。

⑵看传黄色书刊、录像,浏览不良网站。

⑶抽烟、喝酒、赌博、辱骂、打架等。

⑷故意损坏或偷窃公私财物。

⑸异性交往行为举止不文明。

⑹无故旷课。

⑺严重违反《柳林中学生住宿规则》。

⑻其他严重违反《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柳林中学学生手册》的行为。

2、处分方式:

⑴口头批评(含大会批评)。

⑵通报批评。

⑶警告。

⑷严重警告。

⑸记过。

⑹记大过。

⑺留校察看。

⑻劝其退学。

⑼开除学籍。

3、处分管理:

⑴受警告以上处分者,必须通知家长。

⑵受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处分的学生在一年内,确有悔改表现者可撤销处分。申请撤消处分的学生需写好《撤销处分申请》,班主任、年级组长、政教主任签署意见,经校行政会议讨论通过,宣布撤销处分决定。

⑶凡受过警告以上处分的学生,无论处分撤销与否,在高中毕业生登记表奖惩栏内都将有所记录。

⑷构成违法犯罪的,报请司法机关依法论处。

柳林中学“十佳学习明星”评选办法

为了更好的促进学风建设,营造校园良好学习氛围,促进同学之间开展学习方法、学习经验交流,学校决定开展“十佳学习明星”评选活动。现将评选办法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

全校同学。

二、评选条件

1、模范遵守校纪校规,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2、在学科学习上有积极的探究精神,具备高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经验、学习方法上有可借鉴作用,并乐于帮助他人学习。

3、学科成绩综合排名年级前50名,或在市、区学科竞赛中有突出表现者。

三、评选程序

在各年级评选的“十佳学习明星”基础上,评选校园“十佳学习明星”。评选活动分为年级宣传推荐、评定确认、评选公示、表彰四个步骤进行。

1、年级推荐。各年级要在班级推荐、自我推荐的基础上,组织自管会评选出年级“十佳学习明星”。

报送内容:(1)候选人1500字左右的事迹材料,电子版同书面材料一并上报;

(2)候选人推荐表须有年级组长签署意见后上交;

(3)上缴个人生活张一张。

2、评定确认。学校组织德育领导小组从30名候选人中评选出2008年学校“十佳学习标兵”。

3、评选公示。学校在评选的基础上,将评选结果在校园网和宣传栏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予以表彰。

4、表彰。学校对当选的 “十佳学习明星”进行表彰,并组织获奖同学进行

学习经验交流,予以大力宣传,树立典型。

对班级考核、班主任工作考核(权重、级差)的解释

一 班级考核权重、级差分值(见表格)的几点解释

班级考核每学期期末进行,考核成绩以年级为单位排名,班级考核以100分制计算,分为德育、智育、体育三大部分。

权重

分别为德育:40%,智育30%,体育:30%。

★德

育:各班级一学期教学区、生活区的行为规范、各种德育活动的表现等等都在这一部分体现(哪些项目要评比并要加减分的,另有规定),各年级按各班学期总分累计排名。

★智育:这一部分分为“考试成绩”“提高幅度”两栏,各占权重15%。关于考试成绩、提高幅度的计算方法:

考试成绩:各年级按各班学期大考的人均名次排名。

人均名次的计算方法如下——各班先把单科每位学生的考试成绩名次相加除以班级人数,求出单科人均名次,再把所考科目的单科人均名次相加,除以科目数,得出考核所需的“考试成绩”栏目的人均名次。

提高幅度:各年级按各班学期大考人均提高名次排名。

提高名次的计算方法如下——第一学期计算法:各班期末大考的人均名次减去期中考试的人均名次(正或负),就是提高名次;第二学期计算法:各班第二学期期末大考的人均名次减去第一学期期末大考的人均名次(正或负),就是提高名次。

★体

育:这一部分分为“体育成绩”、“体锻达标率”两栏,“体育成绩”占权重10%,“体锻达标率”占权重20%(以前考核由运动会成绩、体育成绩、体锻达标率三部分组成,经德育领导小组研讨,把运动会成绩放到“德育”部分班级大活动一栏考核)。

“体育成绩”“体锻达标率”均按体育组提供的各班成绩排名。

级差

按各年级班级管理的现状,定出排序第一和排序最后的适当分值差距,再以差距分值除以等级数,得出级差分值。详细如下——

▲德育:排序第一的班级按权重分值得满分,排序最后的班级与排序第一班级得分拉开5分距离,这5分除以等级数,就是序列各级的级差分值。

▲智育、体育按所占总分的权重算出排序第一与最后的差距分值——

智育:“考试成绩”“提高幅度”排序第一与排序最后差距分值均定为2分,两部分相加为4分。

体育:“体育成绩”排序第一与排序最后的差距分值定为1.25分,“体锻达标率”排序第一与排序最后的差距分值定为2.5分,两部分相加为3.75分。

德育差距分值5分、智育差距分值4分、体育差距分值3.75分。

德育权重:40%、智育权重30%、体育权重30%。

三部分的权重与差距分值基本一致。

▲智育、体育的级差分值计算都与德育相同。

班主任考核权重、级差分值(见表格)的几点解释

班主任工作每学期期末进行考核,考核的各项内容中,除了“管理班级实绩”这一栏内容,其他项目都是考核班主任的自身素质的,统一以年级为单位排名。每学年结束综合两学期的考核成绩,由德育领导小组评出柳林中学优秀班主任若干名,进行表彰与奖励。

权重解释(见表格)

各项考核成绩依据以及级差分值——

★管理班级实绩:

以班级考核成绩为依据;排序第一和排序最后(高

一、高二分一中、茸一的排序不做改变)的差距分值为10%(5分);级差分值计算方法与班级考核相同。

★以下考核内容的得分均分为A、B、C三等,产生两个级差等级(缺交0分),A等与C等的差距分值均为10%,除以两个级差等级,级差分值为5%。

★学生评价:临近学期结束各班全体学生做调查问卷,去掉最后10个低分,算出得分。

★工作手册、★学期工作计划、★学期工作小结、★周记布置及批改、★班级日记、★班会课教案等由年级组长在期中、期末检查打分。

★教科研:德育论文校级论文由教科研处组织评委评阅,区级、市级按得奖等第;公开班会课校级由德育领导小组评定,区级、市级按得奖等第。

德育论文及公开班会课的级差分值

市级一等奖:2分、二等奖:1.6分、三等奖:1.2分

区级一等奖:1分、二等奖:0.8分、三等奖:0.6分

校级一等奖;0.5分二等奖:0.4分、三等奖:0.3分

有论文、有公开班会课而未得任何奖项:0.2分

◆论文、公开班会课有多项成果者,累计分不超过最高级成果的同级最高分; 有论文发表于市级、区级权威杂志而并未评定等地的,按同级二等奖计算。★德育领导小组考核:班主任工作中无量化考核部分以及听取各方面意见的综合考核。

◆每项考核项目不规定ABC等地的人数比例,按实际考核成绩划定。◆有待充实的考核内容

班主任素养竞赛活动、个案、班会课听课情况等项目。

对“班级考核”中“德育”栏目各分项的权重、级差的说明

一、项目权重:

“德育”栏目在班级考核中占权重40%,即40分。这一栏目共分七个项目,项目与权重如下:

项目晨扫、保洁、纪律广播操退场眼保健操寝 室

卫 生班级文化值周班

工作德育

活动

分值15分3分3分6分2分6分5分

二:高低幅度:

根据我校德育工作现状,各项目高低幅度定为25%。

例:“晨扫”这个项目,分值15分,25%的分值为3.75分,取一位小数,约等于3.8分。其他项目以此类推。

三、级差计算:

1、前四个项目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呈线状(即天天都有原始评比),原始评比以分值作定量打分,期末考核按累计的原始分排名打分,打分按名次以级差分值递减。

注:按班级数产生级差数(级差数系班级数减一产生),高低幅度分值除以级差数,即为级差分值。

例:“晨扫”这个项目的高低幅度分值为3.8分,具体计算如下:

10个班级,九个等级数,级差分值约等于0.4;

前四个项目的级差分值计算,以此类推。

2、后三个项目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呈点状,(即阶段性的评比),原始评比以A、B、C作定性打分,期末考核按累计的原始成绩根据各年级的实际情况,分成A、B、C三等打分,打分按等第以级差分值递减。

注:全部是三等2个级差数,高低幅度除以级差数,即为级差分值。

例:“班级文化”这个项目,分值2分,高低幅度25%的分值为0.5分,考核分成三个等级,产生2个级差数,高低幅度的分值0.5分除以2个级差数,等于0.25,取一位小数级差分值约等于0.3分。

后三个项目的级差分值计算,以此类推。

注:为了计算的方便,小数保留分别作一位和两位的不同处理。

柳林中学德育领导小组

柳林中学德育评价制度 篇2

(一)形成性评价的概念

最早的教育评价,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比较系统的当推泰勒的观点,泰勒提出了一套以教育目标为核心和依据的课程和测验编制的原则,试图以此把社会的要求、学生的需要反映在课程与测验中。为了把这一思想与早期的测量区别开来,泰勒正式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概念。根据泰勒的理解,教育评价就是衡量教育活动达到教育目标程度的一种活动[1]。布鲁姆则把教学评价包含在教学目标之内,他说:“目标:行为:评价技术:测验问题。”[2]一般认为,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主要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 (summative evaluation) 而言的。传统的评价是终结性评价,是一种最后的决定性的评价,对学生的德育终结性评价,往往做出明确的不容更改的结论式的评价,好就好,不好就无法改变。这样的评价有一锤定音、不可更改、判决式的特点,因而不利于促成学生的成长。而所谓形成性评价,则“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3]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4]中学德育实施形成性评价,跳脱了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桎梏,给学生以全新的评价方式和结果,是一种发展性的、促进性的评价,有助于促成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形成性评价的价值意义

形成性评价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首先,形成性评价有助于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它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5]形成性评价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成长过程的评估和评判。它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收集、综合分析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信息,了解学生的思想、知识、能力、兴趣和需求,着眼于学生问题的矫正、劣变的预防和潜力的发展。它不仅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而且也重视对学生情感及行为能力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成长过程的各方面能力的评价与培养,加之评价手段丰富多样,而且许多活动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榜样表达思想,发展其相关的品德、行为交际能力,因此,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

其次,形成性评价极具人文性和民主性,有助于转变师生关系,优化教育环境。形成性评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不断自我完善与提高的机会,有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特别地,形成性评价能有效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一些学生表现无法尽如人意,良莠并存,错误难免。起因于现实复杂,受社会影响。这需要肯定正确,剔出错误。而这正是德育的任务。研究认为,学习者在学习中的焦虑越少,在学习中有效摄入的知识则愈多,学习效率也愈高[6]。德育的形成性评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那种“一次表现定终身”和“以考分定优劣”的不公平的评价方式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助于消除学生在学习成长中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自控力。因而获得思想和行为上的成功感,这种成功感引起的满足和兴奋可以产生继续得到满足的需要,激发学习科学文化和历练人生高尚品德的兴趣,激起健康成长的内在动力,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这就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成为可能,因而在本质上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此外,形成性评价形式多样,操作灵活,便于反馈,给学生提供的学习信息是全方位、多层次和综合性的。如学习效果自评、互评、学习档案袋、成长记录袋、问卷调查、家长反馈、学习日志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风格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

二中学生德育形成性评价的实施策略

(一)更新观念,突出对学生的人本终极关注

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形成性评价,需要更新传统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评价倾斜到对学生的关怀爱护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上,突出对学生的人本终极关注,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这首先需要认真学习德育理论,通过宣传、教育和校本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广大班主任、科任教师的自觉意识,把对学生全面关注的思想、理念,转化为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具体行动,教师一定要从陈旧的评估理念中脱颖而出,把对学生的封锁、管制、挑剔和关卡,转化为对学生的爱护、发现、鼓励和引导,借助形成性评价,激励学生进步发展,通过师生教育教学方式的优化,促成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接受经典德行训练,学会健康成长。并把这种人本关怀贯穿到学生的一生。

(二)整体组合,强调评价形式的丰富多样

由于德育过程是丰富生动的,其评价过程当然也不能呆板生硬,而应强调方式方法的丰富多样和整体组合。包括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考试分数、成长记录袋评价、演讲评分、角色表演比赛评比等等,一切适合学生活动的形式都可利用,并有机组合,优化创新,整合出一套适合学生实际的德育教育形成性评价,而且贯穿在整个学期当中,典型地做出评价。例如,有学校提出的德育自评方式,是通过学生填写自我评价表的方式来实现,就很值得借鉴。样式如表1、表2。

德育活动形成性评价自评表

填表日期院

(三)整体创新,实现形成性评价的流程重组

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其流程包括评价准备、评价实施、评价结果公布等,具体流程如图1。

从图1可以看出,传统评价的核心是关注结果,其评价过程集中在学习终了阶段,而且主要以分数等量化数据作为评价指标,这些做法,有助于评价结果的简捷明了,对一些项目的判断也容易准确。但不全面,缺乏过程的掌握,对学生的发展状况,无法把握。形成性评价则能有效祛除这些不足。整体创新的结果,则要求把多种评价方式包括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等,有机整合起来,对评价过程、评价方法进行优化,重新组合其流程。按照流程重组理论,形成性评价的流传重组是很符合现代管理思想的。

流程重组亦即业务流程重组 (Business ProcessReengineering, BPR) ,是上世纪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并被广泛实施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根据哈默的定义,“BPR就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Process)进行根本性(Fundamental)地再思考和彻底性 (Radical)地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戏剧性地(Dramatic)改善”[7]。显然,BPR强调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关心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 (Function Organization) ,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Process Oriented Organization),从而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巨大改善。流程重组理论引用到学生德育教育的形成性评价,关键是把原有的流程中漠视学生的因素、忽略学生和家长满意度等问题,予以整改。其结果应该是评价理念的更新、评价流程的简捷、工作效益的提高和学生、家长的满意。从定义可以看出,要成功的实施德育教育评价的BPR,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硬性因素,即重新设计组织结构框架、管理体系、业务流程等;另一方面是软性因素,如转变服务理念、领导行为、教育教学行为、校园文化、沟通方式等。

我们设想,把图1的传统评价流程,按照BPR思想进行重组。优化后学生德育形成性评价的流程结构,可以是这样的:

如图2所示,优化重组后的德育形成性评价流程,评价过程和教学过程平行发展,评价准备、评价操作和结果交流三大工作板块中,突出了听取意见、反馈信息和学生家长社会满意三个环节和指标,特别是把最终目标锁定在服务对象的满意上,这就体现了形成性评价工作的宗旨,实现教育教学评价工作的人本化。流程是详细的文档,但又需要简洁清楚,易被使用者理解。流程文档(管理和操作)需要嵌入业务过程和控制。因此,如同操作过程本身的简捷一样,流程图中的准备过程和具体评价操作过程也应该是简洁的,形成的板块中体现出了细节的逻辑联系和科学规范。

中学德育形成性评价有着重要的方法论价值和创新意义,上述几条方法措施尽管无法穷极所有,但却是基本的,只要目标明确,学校重视,全体参与,脚踏实地地做好中学生德育的形成性评价,同时也一定会创新出更多的方法策略,以更好地达到评估目的,实现素质教育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玉田.学校教育评价[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8.

[2]叶澜.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柳林中学德育评价制度 篇3

关键词:德育;评价;设计

以人为本,创新德育评价机制;贴近学生实际,充实德育评价内容;大胆探索,改进德育评价方式;拓展空间,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网络,是推动中学德育现代化的重要课题。

一、中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中学素质教育中的德育,就是望通过教育把一定的社会政治准则、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心理品质等要求,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和心理品质素质,从中体现出中学生的德性、精神面貌和健全人格。只有实行科学的学生德育评价,更加注重体现对学生道德行为实践的检验,德育评价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二、中学生德育评价体系设计构想

设计制订中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既要遵循德育规律,依据教育理论,保证指标体系建立在科学的教育理论基础上,又要考虑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全面构建发展性德育评价体系。

(一)中学生发展性德育评价的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②自省性原则。③现实性原则。④发展性原则。⑤可操作性原则。

(二)评价指标的权衡研究

1.指标要素的确立。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的若干意见》、《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等有关精神确立为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再把诸指标所涵盖的内容,按逻辑关系列出二级指标、三级指标,逐步实现指标内容具体化和评价可操作的要求。

2.评价标准的确立。为了保证评价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必须将三级指标的内涵再作具体细化。

3.权重和等级的确立。以百分制设计为评价的基本分,即100分为满分,再根据组成评价体系的诸要素所具有的地位和作用,设定三级指标及其相关要素的分值(比重值)和系数。

4.中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框架构建。应该将评价体系分为以下三项一级指标和17项二级指标,并应根据实际将二级指标进一步细化,形成第三级指标,并明确相应的系数。

思想品质:家庭责任感、集体观念和国家意识、明辨是非的能力、对待学习的态度、具有一定理想和追求、善于思考,崇尚科学。

道德行为:文明习惯,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尊重同学、热爱劳动,节俭朴素、社会公德,遵纪守法、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人际关系,团队精神。

个性心理品质:正确认识、评价和反思自己,自信心、毅力与承受能力,善于与人合作控制、调节情绪心理,心理健康、活泼开朗。

不同学校不同年级都可以根据以上三级指标,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完成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形成相互衔接、层次递进的结构。

三、中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实施运用

在构建中学生德育评价体系过程中应力求体现“目标可导向、行为可选择、过程可调控、效果可测试”的目标,努力实现指标内容、评价标准、操作方式的创新。为此,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必须掌握运用科学的评价方式。一是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德育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对照德育评价标准,对自己的日常德育行为表现进行评价与鉴定,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总结、自我培养、自我提高的目的,实现对德育品质的自我内化。

2.必须拓宽丰富多样的评价途径。一是开展家长、教师、学生的多元主体评价。通过自评、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在学习、生活中,变他律为自律,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家长参与评价,就是要在家庭生活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德行,特别是要把握孩子某种一贯的和综合的品德行为方式,从而对学生进行真实性的评价。教师评价是德育评价体系的主体。

柳林中学德育评价制度 篇4

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在继续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努力实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常规管理,深化德育活动,增强德育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创新性。积极开展各项德育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在德育理论和实践中找准结合点,不断探索、实践,努力实现育人为本,德育为首,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规范德育管理,优化德育成效

1、完善管理网络。德育管理是一个整体系统,建立完善校内“一点三线”的德育管理网络格局。实行校长总负责,教导处具体负责,少先队通力协作的德育管理机制。根据德育工作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的管理网络。

2、加强师德建设,树立师表形象。注重教师德育教育,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注意师德修养,平时注重言传身教,做好学生表率。

我们继续两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制度,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义务教学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规,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通过学习鞭策教师的自身行为,增强教师的职业责任感,提高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同时完善学校德育考核制度,加大检查考核的力度,使每一位教师进一步提高依法执教的自觉性,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在社会上树立我校教师良好的师表形象,坚决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索要和变相索要的现象。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把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精干实效、开拓进取的班主任队伍作为德育工作的关键。

一是加强班主任责任感,规范班级管理工作。定期组织班主任通过多种形式研究、交流班队工作的突出问题,加强落实措施。继续做好班主任的培训工作,开好每周班主任例会,开展班主任师徒结对工作,通过交流、参观、学习,不断提高班主任整体素质,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使所有班主任都能做到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性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将敬业奉献落到实处。

二是推行班主任工作承诺制:

⑴对孩子微笑──任何一个孩子不会受到冷落和歧视;⑵与孩子交谈──每一个孩子都能和老师平等对话;⑶帮孩子明理──让每一个孩子在体验中辨别真、善、美;⑷教孩子求知──能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⑸让孩子自主──尊重孩子的意志,张扬孩子的个性;⑹给孩子机会──每一个孩子的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展示;⑺为孩子着想──帮助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⑻替家长分忧──孩子校园生活愉快、安全,家长无须挂念。借助社会力量,共同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

三是加强跟踪指导,每月都要听一些班主任的班队会课,及时交流、总结,提高班主任的业务水平。

四是加强常规检查,健全班主任考评机制,进一步规范、落实,加强督导作用。

4、增强全员育人的意识,倡导“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通过培训、交流等形式,不断加强教师德育专业理论、实践经验的学习与研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强化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增强职业责任感,倡导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良好教风。

二、抓好德育常规,提高德育实效

1、重行为规范教育,抓薄弱环节,提高“班级常规管理竞赛”实效。以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为基本点,以行为习惯的养成为重点,构建以“相信我能行”为主题的养成教育德育新模式。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前预习的习惯、勤于动笔的习惯,质疑发问的习惯、细心观察的习惯、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背诵的习惯、仔细审题的习惯等)

(2)培养良好的礼貌习惯。(进他人房间要敲门、学会礼貌待客、文明接打电话、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见到客人要主动问好、在公共场所要安静、言谈举止要文明等)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认真做值日、讲究衣着整洁等)

(4)培养良好的做人习惯。(真爱、自信自强、理解尊重和宽容、保持诚信、言行一致、强烈的责任心、与他人和作、善待他人、•有积极的心态等)

(5)培养良好的做事习惯(要有计划、要有始有终、善于自我批评、善于求异创新、善于克服困难、善于帮助别人等)

2、构建立体校园文化,丰富校园生活。

加强对学生刊物,宣传橱窗等文化阵地的指导管理,把好舆论导向。重视网络文化建设,进行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教育,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对学生的侵害,引导他们兼收并蓄优秀文化,把握好网络这双刃剑。进一步办好红领巾广播站,利用广播做好对学生的正面宣传,使其成为学生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积极开展各项文体竞赛活动,逐步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凝聚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精神,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完善社会、家庭与学校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搞好家长学校。(1)继续开展教师家访活动,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统筹和协调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格局。

(2)开通家校路路通,举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及时宣传学校的教育理念,指导家长搞好家庭教育,提出学生在家、在校的学习常规要求,使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加快常规的养成。

(3)认真开展校外德育基地活动,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活,提高学生能力。

三、开展德育活动,丰富德育内涵

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是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有效载体。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离不开活动和活动之中的交往。

1、开展“园丁颂”系列活动

在9月10教师节期间,学校一改以往只由学生向老师表达情意的组织模式,从两方面入手,掀起德育工作小高潮。首先,由每位教师反思“我是一个合格的老师吗?”“我优秀吗?”“学生喜欢我吗?”各种各样的反思,让老师们意识到自己平日的不足之处,从而扬长避短,尽量“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力是相互的,心灵更是相通的,老师的变化,学生看在眼里,悟在心里,联系到老师平日的辛苦和无私,学生们理解了老师的做法,笑是爱,怒也是爱,对教师由衷地等赞美:一句话,一封信,一首歌,一期板报,一份作业,无从流露出这种对老师的理解与喜爱。“园丁颂”朗诵比赛,更将此活动推向深处,教师的“润物细无声”深深滋润每个人的心田。

2、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活动

针对现在学生是独生子女较多的情况,适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为此,在“

十、一”期间,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调查“家乡的变化”,活动开展以后,收效显著。学生们有调查家里生活水平变化的,有调查周围环境变化的,有调查城市变化的„„从串串数据中,从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学生感受到祖国的伟大,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先后组织了“秋季运动会”“队列、广播操比赛”和“跳绳比赛”等活动,每一项活动组织得井然有序,开展得轰轰烈烈。为了班集体的荣誉,每个学生都十分投入,积极练习,全心比赛。既增强了体质,又活跃了校园氛围,同时还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有的班主任深有感触地说:“有的学生平日不显山不露水,只有在比赛中才证明了他们的实力。比赛中,老师觉得他们更可爱了,学生也觉得他们更亲了。”

3、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

通过专题讲座和出版专栏,号召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发挥“绿色小卫士”的作用,“节约美德不能丢”、“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等系列班队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学校再听不到哗哗的流水声,谁若是忘了关笼头,有同学会悄悄地关上;纸屑到处乱飞的现象不见了,每个班级的角落里多了几个回收废纸的袋子,大家不再比谁的本子新,而是比谁的本子利用价值大;乱扔垃圾的同学没有了,不是自己扔的垃圾见到了,也会自觉地捡起来。每个学生从心灵到行动都留下了“环保”二字,并将其延伸到家里,社会上。

4、认真组织主题读书活动

为了推进 “书香校园”行动,在全校树立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全面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学期初,我校便开展了以“让书香伴我成长”为主题的校园读书活动,发动全校师生创造性地开展读书活动,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学会读书,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为了让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丰富多彩,学校向每位青年教师赠书一本,每月写出心得体会进行交流,激发教师读书欲望。同时,由教务处牵头,语文教研组于12月份主办“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学习热情。为烘托读书氛围,还进行了“好书伴我成长”为主题的黑板报评比活动,号召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并将学生读书笔记情况纳入班级考核。

5、重视法制、安全教育

法制、安全教育做为每日晨会必修项目,要求班主任老师时时处处提高安全意识,凡事从安全出发,让学生紧绷安全之弦,清楚自己哪是可做的,哪是不能做的,将安全教育常抓不懈,消除一切安全隐患。如学生的学习工具使用,课前准备活动,课堂组织安排,课间活动护导,放学清场等环节都高度重视,加强交通法规教育,水、火、电教育以及一些突发情况教育,使学生懂得基本的交通法律法规常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确保人身安全。防止、杜绝一切安全事故发生。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们将始终把德育做为举足轻重的大事来抓,努力开创美好的明天。

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制度 篇5

一、校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对德育工作有直接的领导作用。

二、中小学校长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办学思想,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实效”的基本观念。校长每学期至少主持召开1次全校德育工作专题会议,3次相关部门德育工作领导会议,协调研究、总结布置不同阶段的学校德育工作。要重视计划调控,强化制度与档案建设,搞好德育工作的检查和考评。

三、切实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抓好德育骨干教师的培养,加强理论与业务的学习和研究,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德育工作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较好发挥典型教师的榜样引领作用。

四、组织全体教师,通过课内外、校内外的各种教育途径,利用各种德育资源,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全面深入地实施德育系列化工程,较好完成德育目标和任务,逐步形成良好的校风,彰显学校德育的魅力与特色。

全员负责制度

一、全体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都要在不同的岗位上担负起育人的职责,围绕学校德育工作中心开展工作。

二、学校每位教职员工要认真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本着服务育人的原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尊重家长,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以人民教师的模范言行影响和教育学生。

三、每位教师都要重视课堂德育,要学会尊重、欣赏学生,要学会讲规范的课堂道德用语,认真挖掘每一堂课、每一个活动中的德育因素,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学科德育渗透优秀课评比观摩活动。

四、每位教师要主动与“三生”结成帮教对子,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转化工作,并参与学生的思想品行评定工作,做到有帮教措施,帮教记录,有典型经验。对帮教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应予以表奖,并作为教师考核的条件之一。

班级教导制度

一、每学年年初根据学校德育工作重点,结合年级实际,集体讨论制定出班级教育活动计划和创建优秀班集体的标准,并认真加以实施,以形成良好的班风。

二、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骨干作用,发挥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各类典型的榜样作用,以及与其它班级、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协调作用,作好个别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办好班级活动园地,创建特色班级文化,尤其要发挥课外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组织作用,充分利用班、团、队会,开学典礼仪式、升旗仪式、入队(团)仪式、成人宣誓仪式,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寓德育于各种教育活动之中。

四、加强班集体建设,规范班级管理,搞好班级工作的检查、考核、评比、总结与表奖,每学年表奖一次三好班级。

家长工作制度

一、家长是少年儿童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不断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实现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一体化。制定并实施好本学校的《家长学校章程》,成立并办好家长学校,较好发挥家长学校的育人功能。

二、建立家长学校委员会和班级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委员和家长会(每学期2—3次),要创新家长会形式,提高家长会质量,充分发挥各级家长委员会和每位家长的作用。通过家庭教育咨询等形式,密切家校联系,制定教育目标、方式、方法,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三、要建立和完善家长委员会例会活动制度、家校信息反馈制度、家长学习培训制度、家教经验论坛交流制度和总结表彰制度。

四、要创设有效活动载体,组织家长学员搞好学习培训活动(可聘请各级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或本校领导教师每学期集中为全校家长培训1—2次),家校互访活动(班主任每学期与学生家长至少联系沟通一次),家校联谊活动以及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帮助家长转变育子观念,提高育子水平,处处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子女做表率,并重视对子女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支持子女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有意义的活动。

社区教育制度

一、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城市社区、农村(乡)镇、村要切实担负起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责任,学校要主动与社区教育组织沟通,并在社区的配合下,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要聘请社区中热心于青少年教育工作的人士担任兼职辅导员,搞好学生的校外教育工作。

二、学校要积极争取,鼓励社会各界和各方面人士,以各种方式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支持,可聘请公安、司法干部为法制副校长或校外辅导员,有计划地为学生进行辅导培训,不断提高学生的明辨是非能力,为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要充分利用社会上各种适宜的活动场所,整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富有吸引力的思想教育和文体活动,教育学生恪守网络道德,阅读、观看健康有益的图书报刊、音像和网上信息,收看内容健康的广播电视节目,丰富学生的校外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

四、学校要积极参与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的工作,探索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充分依靠社区力量,较好发挥各种教育阵地的作用,积极为未成年人开展活动创造条件。

德育工作考核评价制度

一、中小学的德育工作考核评价,由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德育研究部门每学年进行一次量化考核(具体可参照《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评价标准》)。

二、对教师的考核评价由学校考核领导小组统一进行考核,并依据有关文件与方案,结合学校具体实际特点,制定出详细的考核方案。在考核中要注重平日的考核记实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成果有机挂钩,并增加考核的可信度和透明度。

三、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考评,由班主任负责,协同科任教师、家长、学生干部等,除搞好学生的平日过程性评价外,每学期要进行一次综合考评,并依据中小学生《守则》、《规范》以及“新三好”标准,制定出详细的学生思想道德综合考评标准或细则,评定结果要通知个人及家长,记入学生考评手册。教育局将每年表奖一次“新三好”学生。

四、对学校和教师的考评结果,将作为评选各级先进的重要依据。学校每学年自评表奖一次,教育局按两年德育考评累计得分和参与市级以上大型活动与竞赛成果,综合评定表奖市级德育先进学校,并两年评选表奖一次优秀德育工作者和优秀班主任。

升降国旗制度

一、按照《国旗法》的规定,每周一早晨以及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大型集体活动必须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每天坚持升降国旗(寒暑假、双休日及恶劣天气除外),每次举行升国旗仪式时,全体师生必须参加,整齐列队,面向国旗肃立致敬。

二、平日升降国旗时,凡是经过现场的师生员工都应面对国旗,自觉肃立,是少先队员的,行队礼。待国旗升降完毕,方可自由行动。

三、每次举行升旗仪式,必须按出旗、升旗、唱国歌、国旗下讲话的程序进行。旗手、护旗手由各班推选产生,学校严格训练后方可执行升降国旗任务。国旗下讲话稿可指定先进教师或在某些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以及各班轮流撰写,内容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教育性,必须得让学生听得懂、记得祝稿件提前交团委或大队辅导员审阅,并与升旗仪式记录一同作为德育的重要资料规范存档。

四、尊敬国旗,不挂污损、破旧或不合规格的国旗。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检查评比表奖制度

一、加强领导,成立由校长挂帅、政教处、共青团、少先队、学生干部参加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检查评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此项工作的具体领导和检查评比工作。

二、认真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新三好”要求,并依据这些要求制定出切合学校学生实际的一日常规和学生思想道德综合考评标准或达标检查细则。

三、建立轮流值周检查制,做到日有检查、周有小结、月有评比、学期有总结分析,年末有表奖。引导全体学生规范行为习惯,争做合格学生,确保中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合格率达到99%以上。

四、加强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定期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报告(每学期1次),教育学生从小学法、懂法,争做遵纪守法的合格小公民,坚决杜绝违法犯罪现象。

班团队会制度

一、坚持班(团、队)会间周一次制度,并纳入教学课时计划之中,任何领导和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

二、每次班、团、队会均要按程序,按标准要求规范进行,不得有随意性。

三、班、团、队会要围绕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任务,根据德育系列化工程的框架体系,结合各班级各阶段教育实际,做到方案具体,目标明确,主题鲜明,内容新颖,形式灵活,准备充分,学生参与面大,体验效果好,活动实效性强。

四、要定期举行优秀班、团、队活动和方案的征集与评选,保证每学年举行一次全校性的主题班(团、队)会评比或观摩活动。

班主任工作制度

一、要认真落实《大连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指导意见》和《七中班主任培训规划》。重视班主任的选拔、培养和培训工作,制定学校班主任培训计划和教师个人自修研训计划,全面提高班主任的专业化素质。坚持每月一次班主任学习例会制,每学期集中进行一次专题培训或举行一次班主任知识技能培训竞赛活动,每学年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或总结表彰会。

二、班主任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指导学生、保护学生,善于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特长,并根据学期德育计划要点和系列化教育的总体要求,结合年级实际,制定好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计划,并精心设计方案,创新活动载体,为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要有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和学生观。能用发展的观点对每名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注重教育民主平等,能做到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教育,培养好学生干部,做好学额巩固工作,积极创建团结、和谐、文明、向上的班集体。

四、要主动与科任教师合作,善于与学生和家长沟通,与社会相关部门配合协作,及时发现学生思想行为及身心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适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整体与个体教育,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并不断拓宽教育途径,创新教育形式,形成独特的教育风格和经验特色。

社会实践活动制度

一、学校要为学生上好社会实践课,创设有效的活动载体,搭建实践发展的平台。要因地制宜建立起学农、学工、学军基地,学雷锋服务实践基地以及参观访问、公益劳动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为基地建立协作互助关系和精神文明共建关系。

二、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核心,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基地,按年级层次,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社会一日”实践活动,每学期安排总量不少于一周。

三、活动要确保质量,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把学生安全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领导、有检查、有指导、有总结、有完整的资料积累。

四、按照《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要求,对社会实践的内容及形式做周密安排,结合当时、当地的具体实际进行选择。注意以集体活动为主,不允许学生个体单独活动。

重大节日、纪念日教育制度

一、中小学要按照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的契机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做到每逢重大节日、纪念日要以学校为单位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

二、适时开展主题教育。充分利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日,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等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有计划地开展主题校(班)会、团(队)会,并做到常搞常新。

三、要抓住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节日、纪念日之机,请革命先辈和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作报告、讲故事,组织学生观看反映伟大民族精神的影视片,开展集中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经典格言,诗词诵读、征文演讲等活动,歌唱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歌曲,定期举行歌咏比赛和文艺演出等活动。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焦家庄中学德育培训制度 篇6

一、培训目标:

1、明确现代素质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与实践依据,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理论水平。明确传统教育思想应保留与扬弃的东西,明确素质教育思想如何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明确素质教育思想如何融合于班级管理中。

2、明确德育工作队伍中各个工作岗位负有的职责、权力、义务;提高工作力度和效率,更好地将学校的德育管理条例、制度落实好。

3、把班主任队伍建设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群体;提高德育工作队伍中每一个个体的工作实力。

二、培训内容:

1、有关素质教育思想的内容、方法和落实。

2、有关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

3、有关班级工作的理念、方法:包括学校办学理念、班主任的“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教师师德。

4、系统阅读:加强校本培训,引导教师系统阅读教育专著,形成对教育问题的基本认知框架,在教师的心中确立起关于教育的基本问题、基本概念与范畴、基本的原理与命题的方法。

三、培训方法:

1、主要利用每两周的班主任例会时间,经常性地举行教育理论讲座,结合学校工作的具体实例进行教育实践论述;有关校领导对学校德育工作解剖和述评,表扬先进,批评工作不力者。

2、规定各年级每周召开班主任会议不少于一次:

(1)总结上周工作,按照科学素质教育的观点加以评价,肯定

长处,指出不足,通报量化检查情况,对个别特别差的班进行批评;

(2)布置安排本周德育工作,指出工作目标,提出工作要求和

规范,并公布对每个班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的方法。

(3)研究如何有效的进行德育教育活动,探讨如何将德育工作

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探讨德育工作的规律和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工作水平。班主任在上德育课时一定要有文字教案和记录。

3、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发现树立

典型,总结交流工作经验,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益。

4、在学校统一布置下,德育处牵头组织班主任开展德育科研活

动。提供科研课题,鼓励研究出成果。

四、考核评估:

1、每个班主任都要有德育教育教案。政教处定期检查或抽查,记入班主任工作考核量化分。

2、政教处定期检查班主任班会工作情况,定期抽取学生调查了

解班主任工作敬业情况和德育工作效果,以作为对班主任的评定和鉴定的依据。

3、政教处将平时的检查督导结果汇集统计,作为班主任工作考

核评价的主要依据。在晋升职称、考核、评优时作为量化参考数据。

下裴中学德育工作制度 篇7

为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教育思想正确,德育理念先进,在加强德育自身基础建设和德育工作的各个领域中,自觉,模范地遵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德育政策法规精神,始终如一地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循规育人,具有良好的校风和优美的育人环境,德育实践具有创造性、示范性和导向性,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德育工作制度。

一、指导思想

我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路线和政策,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育人为本”、“素质教育、德育为首”、“德育工作、注重实效”的观念,坚持在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努力开创我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德育工作目标

树立德育新观念,创新德育教育,大力实施“以德治校”方略;认真贯彻落实《爱国注意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十不准”和“六条禁令”、《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切实提高我校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

2、强化中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3、切实抓好师生员工的法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4、加强师生员工的诚信教育。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造就一只适应新形势的德育教育队伍。

6、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开县优秀教师群体为榜样。

7、大力推进学生思想品德评定、教学管理和德育科研的改革。

8、积极争创德育示范学校,构建德育工作管理体系,评估体系和构建起德育现代化的框架,形成学校、社会和家庭齐抓共管的新格局,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德育工作措施

1、进一步加强对德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必须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克服重智轻德的错误思想,把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坚持把功夫下在德育工作的着力点上,在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使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加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工会、共青团、班级和学科在德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使德育工作真正寓于师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让广大教职工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德育理念,正确认识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育人的时代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学校办成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育人阵

地。

2、利用集合、升旗、活动和政治课时间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官渡中学学生管理细则》、《官渡中学学生奖惩条例》、《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等制度来严格管理学生,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礼仪来教育学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习惯和礼仪常规,争做优秀学生、文明学生和“五好小公民”。

4、大力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真正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积极开展争创“校园文化建设达标学校”、“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德育示范学校”、“绿色学校”、“安全学校”、“卫生学校”、“示范学校”和表彰德育先进工作者、德育标兵,评选优秀德育工作论文,评选“先进班集体”、“文明班集体”、“文明寝室”、“三好学生”、“文明学生”、“文明小主人”、“诚信市民”等活动,充分调动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真正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5、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学校成立以校长、支部书记为组长,副校长、副书记、工会主席为副组长,中层干部、班主任、团委干部、政治教师、学生管理员、门卫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抓好教师、年级、班级干部队伍的建设,狠抓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对教职工的考核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

6、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三位一体,形成学校、社会、家庭齐抓共管的德育新格局。

7、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配合“校校通”工程和远程教育优势,将德育工作实行信息化管理,加强对社会不良网站、网页禁和堵的同时,建立校园健康网页,引导学生在校内上网,使学生既能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又能有效抵制不良网站的侵蚀和影响,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8、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学校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学校在经费极为紧张的情况下,每年投入5000--10000元的德育工作专项经费,以保证德育骨干队伍培训、德育科研、德育课程开发、德育基地的建设。

四、奖惩逗硬,不走过场。

学校视师生员工的表现,每期评选德育先进工作者5—10名,优秀学生10名,优秀学生干部10名,“五好小公民”10名,“文明学生”10名,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师德师风差的教职工实行“德育工作一票否决制”,对品德差、屡教不改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纪律处分,达到挽救本人、教育他人的目的。

下裴中学

上一篇:纸折蝴蝶结下一篇:专才与全才辩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