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传承与保护

2024-10-20

地方文化传承与保护(共12篇)

地方文化传承与保护 篇1

摘要:尤勉人口占瑶族总人口的绝大多数, 研究尤勉的历史文化具有代表性意义, 本文就如何进行尤勉刺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进行分析。

关键词:瑶族,尤勉,刺绣文化

在我国, 瑶族人口约有279万人, 其中自称“尤勉”的支系占瑶族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在国外, 居住在老挝、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瑶族人, 大多数自称是“尤勉”。在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瑶族, 均是“尤勉”支系。可见尤勉人口占瑶族总人口的绝大多数, 研究尤勉的历史文化具有代表性意义。

一、尤勉刺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举足轻重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 以科技为先导、以文化为引领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 传统科技文化面临风险与考验, 尤勉刺绣文化存在没落与消亡的危机, 因此, 对尤勉刺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一) 增加人民收入, 促进经济发展。

贫困问题是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科技文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尤勉刺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提高尤勉刺绣的知名度, 作为一种文化产业进军商品市场, 尤勉人民可以直接从中受益, 增加经济收入, 提高生活水平, 实现脱贫致富, 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 减少人口流失, 实现社会稳定。

尤勉人民通过刺绣文化的开发使经济得到发展, 就会回乡返迁, 减少外出务工的数量, 为当地各方面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人民有了刺绣的工作, 有事可做, 长此以往, 就会形成一种健康的社会风气, 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 容易进行社会管理, 有利于家庭和睦、社会稳定。

(三) 促进学科研究, 填补理论空白。

尤勉刺绣文化不仅是一门需要我们学习的工艺技术, 更是一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传统文化。对尤勉刺绣文化进行传承与保护, 避免后继无人, 组织专家学者到实地进行考察, 不仅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文化理论框架, 丰富刺绣文化知识, 还可以为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四) 增强保护意识, 提升文化自觉。

费孝通先生曾说:“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其意思是说不仅要看到自己的美, 还要学习别人的美, 互相包容, 互相学习, 实现大同社会。对尤勉刺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唤醒尤勉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 引导尤勉人民自觉保护本民族的刺绣文化, 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里取长补短, 吸取精华, 确立尤勉刺绣文化自己的地位。

二、尤勉刺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举步维艰

(一) 尤勉刺绣文化概述。

尤勉刺绣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技艺, 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它们大多体现在花帽、头帕、花袋、围裙、脚绑、伞套、婚服、披肩、定情荷包和香袋等上, 服装饰品上的刺绣不仅是尤勉民族独特美的象征, 更是一部穿在身上的文化史诗。刺绣历来都是女性的专长, 也成了姑娘们心灵手巧的象征, 尤勉的很多女孩子们从小就学习刺绣, 这门技艺世代相传, 逐渐发展。

尤勉刺绣的特点突出, 其针法有网绣、错针绣、乱针绣、叠针绣等种类, 在配色上极为讲究, 以黑色的棉布和麻布做底, 以红、青、黄、白、黑线为主色, 再通过搭配、拼接、分割来配色, 用三寸长的绣花针绣出精妙绝伦的作品。尤勉刺绣的题材丰富多样、色彩斑斓, 有恭敬虔诚的神灵纹、有栩栩如生的动物纹, 有惟妙惟肖的植物纹、有寓意丰富的象征纹, 还有标新立异的几何图文, 在刺绣的过程中交叉使用、互相渗透, 用质朴淳厚的方式带给人美的享受, 也感受到尤勉民族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 尤勉刺绣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

1. 保护意识缺失

由于尤勉民族远离大城市,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不少尤勉青壮年外出务工, 一些女性与外族通婚, 学生都渴望走出去学习深造, 尤勉人与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 外来思想对当地人的影响越来越大, 直接反映在衣着服饰审美观上。现在有很多尤勉人宁愿花钱买也不愿意自己刺绣, 穿衣打扮都是现代装, 思想观念都很现代化, 传统刺绣文化越来越不受重视, 反而还乐此不疲地追逐时尚, 丝毫没有意识到保护传统刺绣文化的重要性, 也不会采取措施制止。于是, 传统文化慢慢消失, 近年来刺绣工艺被外国人珍藏和收购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2. 现代科技冲击

刺绣文化是尤勉民族记载历史的独特记录方式, 这一传统技艺之所以保存至今, 与尤勉民族居住偏远, 少与外来接触有很大关系。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和现代科技的强烈冲击, 在现代科技的强烈影响下, 要闭关自守是完全不可能的。再加上尤勉刺绣的传承方式是家传和手工, 不能与大机器生产相抗衡, 目前没有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一难题, 尤勉刺绣就会由自生自灭走向衰落消亡。

3. 传承出现断层

尤勉刺绣文化之所以珍贵, 是因为其古老的技艺。当代社会, 除了体现出历史的厚重感外, 更让人想到的是陈旧与过时。“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更骚数百年”, 当前是年轻人的天下, 当老一辈掌握刺绣收益的艺人去世后, 年轻一代尽管很欣赏传统文化技艺, 但并未参与其中, 没有承担起保护与传承的重任, 于是尤勉刺绣的传承就出现断层, 更可怕的局面是后继无人、手艺失传。

三、尤勉刺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任重而道远

(一)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一方面进行资金扶持。资金支持是尤勉刺绣开展一切保护与传承工作的物质基础, 政府可以专门设立一个尤勉刺绣文化的专项基金, 还可以动员社会各界筹集资金, 通过多种方式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进行科研智力支持。尤勉刺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除了自己要有自觉保护的意识外, 还需要外界的支持, 政府应要求相关部门动员专家学者参与其中, 真正发挥出他们的科研作用, 为尤勉刺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提供有效科学的指导。

(二) 加紧立法建设和政策保障。

第一, 尤勉刺绣文化在保护工作开展的同时, 也要注意加强立法建设, 建立地方性乃至全国性的一系列相关法律保护措施和政策保障体系, 使保护工作具有合法性, 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做好尤勉刺绣知识产权的保护, 避免其他国家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觊觎, 保障尤勉刺绣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 在法律政策的贯彻落实上, 要加大力度、下狠工夫, 确保尤勉刺绣文化得到有效保护, 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平台在社会上进行大力宣传, 加深公众对文化保护法律政策的了解, 为法律政策的贯彻执行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 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

首先, 在各地设置展馆。博物馆中的展馆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最好平台, 不仅可以在当地还可以在其他地方的博物馆设置尤勉刺绣展馆, 通过这样一个平台, 让尤勉刺绣文化走向世界各地, 用有形与无形、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展示, 让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都慕名而来。

其次, 扩大民间影响力。尤勉刺绣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单靠政府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既然刺绣工艺从人民中来, 我们就要回到人民中去, 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 通过刺绣比赛、作品展览等方式, 扩大尤勉刺绣在民间的影响力。

(四) 注重刺绣人才培养。

任何一门技艺的传承和发展都需要人来完成, 人才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尤勉刺绣的传统传承方式是老人传给年轻人、母亲传给女儿的家庭作坊式的方法, 不仅范围狭窄, 更没有文字记载, 一旦传承出现断层, 就很难重拾或恢复, 存在技艺消亡的危险。因此, 要让尤勉刺绣文化可持续发展, 就要着重培养一批既具有传统文化观念又具有现代专业技能的年轻刺绣人才, 将这门技艺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 不仅有理论文字记载, 请专门的学者进行详细记述, 可供后代查证, 更要有大范围的实际授课, 将传统工艺有家庭搬到学校, 让更多的人接触到、学习到尤勉刺绣技术, 将现代审美与传统工艺相结合, 促进尤勉刺绣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不断适应当今社会的变化。

(五) 实现刺绣文化经济化发展。

对尤勉刺绣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 而且希望通过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加大尤勉刺绣文化的开发和创新力度, 挖掘其潜在的经济价值,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 通过恰当的营销方式, 发挥刺绣技艺的品牌效应。尤勉刺绣文化进入经济市场, 是文化产业具有经济力, 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释放出文化中蕴藏的潜在商品属性, 增加文化的造血功能, 促进尤勉刺绣文化的良性循环发展。

四、结语

尤勉刺绣是最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之一, 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 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历程而演变至今。对尤勉刺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义重大, 但是因为保护意识欠缺、受到现代科技文化的冲击和传承出现断层等, 其保护与传承工作受到很大的阻力。要实现尤勉刺绣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政府部门学术组织、民间团体的通力合作, 政府开展多种方式的帮扶措施,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学术组织积极参与保护传承工作, 民间团体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实现刺绣文化向经济化的发展。尤勉刺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任重而道远, 但是相信在政府、学者、尤勉族胞、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之下, 这一极具潜力的文化瑰宝必将在众多的传统文化中焕发夺目的光华。

参考文献

[1]赵胜男.瑶族民间刺绣工艺的科技美学研究[J].科技中国人, 2014 (5) :178-179.

[2]赵胜男.美国瑶族身份认同的物化表达———以“尤勉”刺绣与服饰为例[J].民族论坛, 2014 (8) :85-88.

[3]王孔敬.论苗族刺绣工艺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08 (6) :38-41.

地方文化传承与保护 篇2

调研报告

一、吾木东巴文化基本情况

东巴文化是纳西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优秀代表,2003年荣列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就是世界对它文化价值的公认,它的传承命运如何关系到纳西文化的整体发展情况。早在清朝末年吾木村就有办东巴学习班的历史。目前,东巴文化和各种传统习俗及仪式在村中仍然保持得比较完好。基于良好的文化基础和底蕴,为保护和传承好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2006年11月20日宝山乡吾木村委会被丽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指定为东巴文化传承点并进行了吾木东巴传习院授牌仪式,恢复和发掘了一些传统民俗仪式和必要的传统文化活动点。

我乡吾木村委会是东巴文化传承和保护较为完整的村落,吾木东巴文化作为纳西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传承命运如何关系到纳西文化的整体发展情况。历史上,吾木是宝山乡乃至老六区片的文化重地,同时有一批老东巴,为吾木东巴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吾木地处高寒贫困山区、交通不便、发展滞后,尤其是大部分民众仍处于解决温饱的状况等因素的制约,东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

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二、吾木东巴文化保护传承现状

近年来,东巴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得到不断加强,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其作用和价值不断显现。我乡历来较为重视东巴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在乡九次党代会上,提出了“文化宝山”的发展思路,并力所能及地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保护传承工作。

一是恢复各种东巴仪式。①吾木一带的纳西族古时就以自然村为单位,正月初七至初九举行盛大的祭天仪式。②文化大革命后全都停止了祭天。③从2002年正月起恢复祭天仪式。④至今已恢复有10年,不仅把这套仪式很好地传承下来,而且也促进了东巴文化的保护。

二是在多方支持下,我们建立了东巴文化传习院,建立传习院会员制度,发展协会会员48人,传习院定期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开展东巴文字传授等,为东巴文化传承保护工作提供了有效载体和场所。

三是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民间文化等活动。在2011年4月10日的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成立50周年庆典上,东巴文化传习院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积极参加了白沙分会场的民族文化展演,取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四是通过组织各种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活动,尽力保护东巴文化的完整。每年传习院都按照习俗搞祭天、祭

龙王、祭暑、祭祖等祭祀活动,每月初五定为该院会员学习东巴文化日,每周在本村完小教授学生东巴文化课,教授小学生东巴舞蹈,在节日活动期间进行表演,使东巴文化和濒危的民俗仪式等活动得以保持和传承,较好地保护和发掘了纳西民歌、东巴舞蹈、器乐及各种丰富的民俗活动及东巴礼仪。东巴经书、文字、字画、木牌画、神轴画、抄写经文、艺术编织、纸剪等东巴文化的精华也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和传承。

三、东巴文化传承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东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取得一定突破和进展,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东巴文化保护传承的正常经费十分紧缺,开展一些文化活动所需经费都是以“化缘”的方式解决,不仅使一些文化活动无法正常开展;而且在东巴文化传承人的培养上困难重重。二是由于没有从事东巴文化保护传承的专职人员,当前开展一些文化活动都是由一些东巴文化爱好者自发组织开展,对一些传统习俗难以系统地整理。三是一些东巴传承人大多处于高龄,年轻人多数在外打工,继承东巴传人的积极性不高,东巴文化保护传承面临失传,断代的困境。四是民间文化传人的基本生活保障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五是东巴造纸等技艺有待恢复。有史料记载,吾木的东巴早在几百年以前就掌握了造纸技术,他们自行造纸(东巴纸)、书写东巴

文,并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他们的智慧,过去,当地的东巴经书非常丰富,种类也非常多,近年来由于受外来文化冲击的影响,部分东巴技艺有所流失。对这些技艺的恢复传承也是刻不容缓的工作。六是东巴文化传习院的制度章程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民族文化的宣传力度和保护工作还不够。

四、在吾木东巴文化传承与保护中提出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鉴于在吾木东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1、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和专业的东巴文化传承人员,使现有的东巴文化传承者都为民间自发形成的东巴文化爱好者,对传习院开展活动有一定的局限。因此,我们建议由县财政每年安排保护传承专项经费或列入财政预算,建立合理的经费投入机制,确保吾木东巴文化的各项活动正常开展。

2、设立专业人员来从事吾木东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活动,主要负责东巴文化的全面、系统的搜集、整理,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健全传习院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吾木东巴文化传习院的工作宗旨和方向,完善传习院的制度章程。组建一支既掌握民族文化又具有新的文化传承理念的传承队伍,保证传习院在社区文化承传和保护工作方面取得实效,把重点放在培养社区传统祭祀仪式传人、手工技艺传人和习俗说唱传人,保护好社区文化的活载体。

3、组建一支社区传统民族文化展演团体,引导群众参与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利用节假日宣传展演民族文化,激活地方民族文化活动氛围,弘扬民族精神,巩固社区的活态文化根基。重点扶持民间文化传人和艺人从事文化产业的开发,以点带面,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4、对村组所有的文化点进行普查建档,做好民俗文化活动点的环境保护工作,酌情修缮恢复。对社区的文化遗址、历史遗址、民间文物进行全面的普查造册登记,建一套相应的管理制度,防止社区文物继续流失,做好社区文物的保护工作。

5、关注民间文化传人的生存环境,提高民族文化的社会地位,首先要提高民间文化传人的社会地位。对吾木东巴进行评定,着力改善坚持在民间从事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文化传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提高民间民族文化传人的福利,让他们更好地从事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浅析苗族芦笙文化传承与保护 篇3

关键词:苗族;芦笙;传承

一、引言

民间艺术大多是由民间人发明并传承的,它和宗教艺术、文人艺术还有很大的区别,它的主体是普通人,比如市民、农民等等。民间艺术主要分为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美术等,具有地域性和朴实性的特点。对于贵州苗族来说,它们典型的民间艺术就是芦笙文化,包括芦笙舞、芦笙制作、楼房建筑等。本文主要对苗族的芦笙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作了简要的分析,并对其提出了相关意见或建议,为后期研究作进一步参考。

二、苗族芦笙文化的保护的重要意义

(一)芦笙是苗族的象征和意义

芦笙是一种民族乐器,在苗族音乐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一定的特色。它是苗族的象征和标志,体现了苗族人民的生活、文化等民俗。芦笙文化渗透在苗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家每户办喜事或者丧葬时,都离不开芦笙,芦笙的吹奏可以带动现场的气氛,它演奏时通常与舞蹈结合,充分的体现了苗族人民热爱生活的场景。所以说,在苗族人的心中他们离不开芦笙,而芦笙的意义在苗族人的手中发挥的淋漓尽致,是苗族人赋予了芦笙独有的特色,在苗族的历史进程中,芦笙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一方面可以娱乐大众,另一方面还可以传承苗族的文化,并作为重要的媒介物。

(二)芦笙词是苗族的百科全书

芦笙词主要包括丧葬、祭祀、即兴编创等几种形式,使用芦笙的主要场所还是丧葬和祭祀活动,从活动开始到活动结束要一直的吹奏芦笙,用来烘托当时的情景。而即兴编创赋予这些活动热闹欢脱的气氛,人们为了表达心情的喜悦而即兴曲吹奏芦笙,其中也包括情爱的内容。此外还有讲述苗族历史、道德伦理、思想知识等芦笙词。芦笙词相当于是一部百科全书,它包含了大量的苗族历史、民族意识、生活习惯等一系列的文献资料。由于芦笙词对音乐有一种依附性,甚至被认为可有可无,长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所以,再重视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与传承的今天,人们对芦笙文化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措施对芦笙词进行保护。

(三)芦笙文化有利于维护民族的团结

苗族人民的主要聚居地是贵州,居住的特点主要是大散居,小聚居。每个部落之间的联系不是特别的密切。而在这种社会环境中,芦笙却起到了连接人们情感纽带的作用。芦笙活动在一定意义上等同于社交活动,通过芦笙活动可以稳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进一步扩大社交圈子,首先人们在进行娱乐跳舞时,可以充分的享受芦笙吹奏出来的乐曲所带来的那种喜悦的氛围。其次就是在个人融入集体中,会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增强内部的团结,促进人们相互关爱,从长远的角度来说,芦笙活动极大的促进了苗族内部的团结与统一。最后就是芦笙活动丰富了人们的内心世界,促使苗族的文化由暗淡走向丰富多彩。其中不得不说的就是苗族的舞蹈,它具有非常强的包容性,对其他的民族也有接纳性,促进了与其他民族之间的交流,增进了民族之间的感情。

三、苗族芦笙文化的保护现状

(一)立法保护

在世界各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措施就是对其进行挖掘和申报。早在2003年联合国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详细的定义。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条例。2005年我国就开始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审批工作。同时还制定了六个项目条件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省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人大常委会也响应出台了《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等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将苗族芦笙文化列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的对象。

(二)非遗申报

各个省、市的政府职能部门积极的开展非遗项目的申报工和遗产录入工作,这些项目主要包括民间的舞蹈和芦笙文化,比如苗族锦鸡舞、芦笙舞、芦笙制作技术等都被列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除此之外,国家还举办了评选活动,比如朗德寨为评委了芦笙舞之乡,江县的小黄村则被评为了侗歌之乡。国家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此来支持芦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民族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三)普查工作

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去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收集相应的资料,建立数据库,录入信息,确定保护的对象应进行了相应的规划。在普查的基础上,根据重点保护对象去建立一个生态博物馆,以供人们去了解村落和文化的发展历史。

(四)传承培养

定向培养民族文化的传承人,对民间文化的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对文化遗产继承人基于政策上的帮助,定期开展培训班,培养手工技艺的继承者。除此之外,还联合了教育部门将苗族文化编入了课本,让学生去学习和了解。比如在贵州大学就开设了民族特长班,把民族特色列为学科专业,培养定向人才,教会他们如何跳芦笙舞,使用芦笙乐器等等,真正的做到了民资文化的传承。

四、苗族芦笙文化保护与传承中出现的问题

(一)缺乏专业人才

文化需要人来传承,人起到了一个传递的作用,而现阶段苗族文化急需一批拥有专业技术的人来传承,但是由于贵州处于一个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交通不便,山里的人很难走出去,外边的人才也很难引进来,拥有专业技术的人非常少,这无疑给传承文化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再加上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较一线城市落后,师资力量明显不足,民间技术很难传承下去,民族文化走进课堂也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缺乏整体规划

旅游景点的管理、规划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如果责权没有明确的划分,那么管理上就会出现大问题,在整个系统上缺乏协调机制,文化部门无权干预旅游景点的开发和管理,就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带来诸多的不利。

(三)缺乏法律条例

截止到目前,我国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出台了多部条例,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文化保护。但是这些工作做的都不够细致,法律条例也没有细化,出现了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比如在对知识产权方面没有明确的界定,对于民间文艺品倒卖行为也没有有效的管理机制。

(四)缺乏经费

进行文化保护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资金紧张,基础设施投资不到位,许多在建工程往往会因为资金不到位而中途下马,比如对老艺人的保护、遗产传承人的津贴迟迟不发放等问题,导致了工作进程缓慢。

五、对于苗族芦笙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建议

(一)培养专业人才

主要的做法就是加强文化遗产继承人的评定工作,授予优秀民间艺人“大师”的荣誉称号,鼓励民间艺术人将自己的手艺传承下去,另外还要组建一支热爱民间文化、素质过硬的队伍,对他们进行科学系统的培训,大力培养师资队伍,努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二)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目前旅游景点出现了同质化的现象,各个景区之间相互模仿,篡改其他民族的文化占为己用,视知识产权形同虚设,导致民间文化艺术产品变得粗制滥造,许多地方特有的文化失去了原有的内涵。此外,大量的艺术品流失,也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加大对知识产权的宣传力度,制定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建立生态艺术馆等等。

(三)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文化保护的力度和重视,把保护工作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当中,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一个权责分明的管理体系,吸收社会各界的力量,比如大学、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等,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机构。

六、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已经有三千年的芦笙文化,我們要采取多种措施去进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避免芦笙文化走向消亡,从法律、人、财力多等方面去进行保护,加强政府主导作用,上下协同,共同管理。这样才能对芦笙文化进行创新,进而做到传承与保护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明伟.苗族的芦笙艺术[J].中国民族教育,2007(12).

[2]余富文.谈苗族芦笙的制作[J].乐器,1991(03)

[3]王德埙.夜郎竹王、竹图腾与芦笙文化本质特征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2006(02):15.

地方文化传承与保护 篇4

一、以文化生态的视角保护与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意义

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化在共存和相互作用下推动着人类整体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但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不断的改变, 人类过去的文化传播和传承方式发生这巨大变化, 作为非主流的传统文化在无声无息中消失, 这使得文化资源在不断减少, 文化生态面临着失衡的危机。同时,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 作为非主流的传统音乐文化不断受到外来西方音乐文化的冲击, 生存空间不断遭到挤压, 处于一种弱势地位, 使的一些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传统音乐文化正在走向衰亡。鉴于此, 借用生态学的方法, 从传统音乐文化生存状态、生存环境去进行研究, 将会使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二、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现状研究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 都各有其固有的风格和特点。中国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 形成了无比深厚的历史积淀, 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丰富的给养。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既是根植于古代社会的一种历史文化, 又是经历了现代文化变迁的一种当代文化。当前,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中国与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 西方多元文化涌入国门, 西方音乐文化的冲击随之而来, 国人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也随之产生较大的改变。在西方音乐文化不断繁荣的同时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过去的传播和传承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使具有浓郁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的传统音乐文化逐渐走向衰落, 其中一部分甚至在无声无息中消失, 这些都使得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生态趋于失衡, 甚至已经形成一种危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作为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世界音乐文化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是根植于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之上的, 因此, 如何去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 维护音乐文化的生态平衡迫在眉睫。探寻保护和传承传统音乐文化之路, 实现其可持续健康的发展, 不但有助于人与经济、社会、环境多方面的协调发展, 还有利于加快推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 扩大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

三、文化生态视角下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1. 文化生态理念下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传统音乐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文化整体, 在保护和传承时要考虑全方位、多层次的整体性保护。这可以借鉴一些成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经验, 贯彻整体性原则, 处理好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发展的关系, 以生态学的角度将其放置于所生存的环境和背景中去, 重视其所依赖的结构性环境及其存在方式和存在过程, 形成整体性的保护和传承。

2. 扩大开放力度, 促进交流合作。

当今的是社会是开放的社会, 任何一种文化在封闭的状态下都不可能有更好的发展。不断提高传统音乐文化的开放水平, 支持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 吸纳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文化领域。借鉴国外音乐文化的发展和创新的理念, 积极引进资金、技术, 提升传统音乐文化的国际化水平。同时, 利用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等传播媒介, 将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推向国际, 扩大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3. 文化生态视角下传统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路径研究。

(1) “基于文化生态的相关理论, 划定文化生态保护区, 将传统音乐文化原装的保存在其所属的区域和环境中, 是保护文化生态的一种有效方式。”基于此, 在传统音乐发源地、流传地加强保护基地建设, 调动政府和地方各方面的积极性, 将有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2) 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主要是要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 把对传承人和传统技艺的抢救性保护工作放在第一位, 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是使传统音乐文化得以世代相传的关键。

(3) 重视学校教育是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把传统音乐文化引入专业艺术院校并纳入其教学体系, 以艺术院校的专业性、学术性去保护、挖掘、整理, 以专业的视野开展研究并形成卓有成效的科研成果, 将有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总之, 作为文化研究的新领域, 借用生态学的方法, 在文化生态视角下研究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将使过去单一、错误的保护方法得以纠正。以整体性保护的理念, 把传统音乐文化放到其所生存和依赖的环境及背景中去, 不仅保护其外在表现, 更要重视其存在方式和存在过程, 挖掘其蕴含的价值观念, 从而使传统音乐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 2006 (10) .

[2]杨学义, 徐经贵.基于模拟生态系统的区域产业结构生态化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1 (11) .

[3]矫海霞.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消费伦理观[J].理论月刊, 2011 (12) .

[4]魏美仙.文化生态: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一个视角[J].学术探索, 2002 (4) .

浅谈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篇5

【摘要】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是群众文化创新发展的母体,站在民间文化这个巨人肩上的群众文化,其创造性恰恰来自前辈文化传统的禀赋。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给了我们烛照传统文化的慧眼,使我们看到了传统的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是繁荣群众文化的基础,是发展群众文化的起点,是群众文化与时俱进的特征。传承是为了保护,传承是为了创新,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方向的本质特征,在民间文学艺术中排沙拣金,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关键词】民间文化;民族遗产;传承;保护;创新

当前,民间文学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已成为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市将民间文学遗产的挖掘整理工作当作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部分。其久远的历史可溯源商周时期的肃慎。这里留下了丰富的民间文学遗产,我市的民间文学遗产浩如烟海,俯拾即是,许多艺术珍品尚未被挖掘整理。仅从已经整理出来的作品中,人们便可以窥测出女真及其后裔所形成的民风、习俗、文学艺术为载体的民间文化,蕴藉厚重。数百年来,流传在海伦的民间故事,虽不是历史的直叙,但却始终保持着这一段历史投影。它由生存在蚂蚁河流域的人们世代相传而得以保留下来,成为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认真搜集整理民间文学遗产,不但可以将千百年来在群众中流传的民间文艺作品保存下来,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对于了解民间文化,研究民间文化的历史是不可缺少的。民间文学虽然不能等同于历史的真实,但却可以激发人们回顾历史,从中填补思古幽情的想像 空白,藉以思考与评断发生在这里的历史与人物。这也是 “民间文学” 流传的根脉所在。

民间文学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结晶,及时地搜集,认真地整理可以使优秀的作品得到推广。例如《蚂蚁河的故事》等脍炙人品的篇章,都是从民间产生,在民间流传后经文人墨客整理加工而成的。事实证明,搜集整理民间文学遗产,不但可以指导民间文艺得以健康发展,还可以使作家、艺术家得到创作的借鉴;同时,认真搜集民间当前流传的作品,还可以为我市文化建设的发展做贡献。

民间文学是人类的精神植被,是传统文化中的精粹珍品。人类创造了文化又被文化造就着,女真族因其所处的自然与社会生态环境的不同而积淀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因而它蕴涵着深层次的历史,凝聚着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女真族是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它历经多少人的完善才能传到今天,这是何等的不易。众所周知,民间文学是以口头创作和口头讲述的方式在民间产生和流传的。而那些能说善讲“瞎话”的“故事大王”、“民间故事家”,大多数都是年愈古稀的老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和正在陆续地谢世而去,随着这些老人的相继作古,许多宝贵的风俗资料,民间传说在一夜之间竟成了绝响。仅从我市《民间文学故事集》的编辑工作来看,大量作品的搜集者、整理们还没有来得及见到自己搜集、整理的故事付梓成书就离开了我们。这些民间文学艺术家为民间文学遗产做了大量的抢救工作,他们对这一事业的执著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 们这一代人学习,他们为此耗尽了自己毕生的心血。而且还有一批肚里有许多老故事的老者尚未被发现。这些老者对自己记忆中的那些 “嗑儿” 和 “瞎话” 误以为是老辈人那听来的 “闲篇儿”。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把他们知道的 “老故事”讲给他们的子孙后代,使其流传下去。因此,许多极为珍贵的民间文学遗产就这样相继失传了。我认为对于民间文学遗产说搜集也罢,说挖掘也罢,均不如说抢救来得准确。事实正在不断地证明着这项工作的迫切性,否则,留给我们的将是无济于事的遗憾。因此,抢救民间流传的文化遗产迫在眉捷。

地方文化传承与保护 篇6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各民族世代相传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让我们见证了历史,得到了宝贵的文化资源。满族剪纸作为民间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其的传承与保护是刻不容缓的。本文针对满族剪纸的传承与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教育传承与保护上提出意见以及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满族剪纸 传承 保护

中圄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4-0100-02

一 满族剪纸的保护现状

1 申报情况

辽宁省的剪纸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我省有五个城市列入其中,它们是鞍山的“岫岩满族剪纸”、锦州的“医巫闾山满族剪纸”、抚顺的“新宾满族剪纸”、朝阳的“建平满族剪纸”、大连的“庄河满族”,以上均收入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2 濒危状况

剪纸艺术是一门口传心授的技艺,在传承中极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已经影响了剪纸艺术的发展,所以人作为传承的载体,对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是关键。老一辈的传承人在消亡,能够继承这门技艺的人寥寥无几,而新一代的青年更愿意接受现代的文化,对于民族民俗的文化艺术却缺少传承和创新的责任,甚至于对传统的民俗文化失去兴趣或相知甚少,如果想把继承创新满族剪纸艺术的希望寄托在现代青年的身上,恐怕他们现在还担不起重任。

而对于传承人也有其担心之处,其一,一些传承人缺少创新的意识,不注重自我的艺术修养和技艺的提高。其二,传承人的徒弟虽多,但能独当一面的接班人却寥寥可数,继承人的队伍中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其三,老旧的思想观念也是一些传承人不肯突破的枷锁,他们的民族色彩浓重,这也导致了传承人的缺失。

二 满族剪纸的教育传承方式研究

国家的培育对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承至关重要,它涉及的是幼儿到青年这一十分重要的群体,他们关系到民族未来的发展。从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来看,对于民族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状带有盲目的鄙视及缺少理性的关注色彩,并没有完全正确地摆正其位置。所以满族剪纸想要传承发展下去,应该把民间文化加入到公众活动,尤其是青少年教育的活动,社会的进步需要知识的发展,把满族剪纸引入学校,进入课堂,不是要把剪纸作为研究的对象,而是把剪纸当作一门传统技艺去学习去继承。

1 普及教育

孩子即是中华文化的继承者,也是民族传统的传承者。反观现如今,孩子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与民族文化相脱节,这也造成了一批疏离本民族文化的群体。随着现代学校教育,使孩子们日渐远离原本属于民族的东西,直接影响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所以把民间剪纸艺术引入中小学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在中小学设立剪纸兴趣班,聘请当地民间艺人到校内指导,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让青少年了解、认识、热爱剪纸艺术。而如何加强青少年对民间剪纸艺术的保护意识与自我责任感,可以提出具体的活动方式,例如,对满族剪纸的考察与社会实践。同时可以开展选修课辅导学生上网学习、讨论、包括直接动手实践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的中学往往只重视学习,而忽略了美术教育中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历史,应改变课堂的学习模式,提倡学生主动参与、研究、动手,设置一些考查课、欣赏课、理论研讨和实践课等,培养锻炼青少年收集信息的能力、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遇事的处理能力。

2 高校教育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研究机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益重视,中国的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也再一次被重视,同时社会各界也在积极探索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继承载体,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义不容辞的,而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为社会发展、信息服务提供相应的人才。将剪纸艺术引入高校,在高校教育上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民族精神,锻炼意志品格,还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审美意识。将剪纸艺术引进高校,大学生可采用海报、展板、报刊、网络等形式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及保护与传承的目的通过校园文化进行推广宣传;也可在校园文化中把剪纸作品进行展出或在图书馆进行剪纸作品的展示;还可在校园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座,邀请专业剪纸艺术家前来或学生们报名参加,调动积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是纸上谈兵,举办一两次活动、讲座就可以完成的,是需要进入社会去探索、亲身去感悟的。作为高校生已有自我的主观意识,有比较专业的知识,这是大学生的优势,所以高校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展开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社会实践。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单人实践或团队实践。实践的内容即可以针对非遗进行推广宣传,进行收集资料,也可学习与传承相关内容。而实践的结果可以以报告的形式进行汇报,也可以表演等生动的形式汇报。同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归档这样耗时、耗力的工作来说,可以动员全国各地的学生进行拉网式普查,即可省时省力,也可让大学生在这其中学到相对的知识,互惠互利。各高校可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部门进行合作,让大学生进入社会活动,在亲身体验的同时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3 社会教育

满族剪纸艺术已淡出现代社会,而如何让社会主体重新关注它,重新建立剪纸受众群体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校园无疑是让传统艺术发展最好的地方,但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社会这个大的群体也是剪纸艺术发展下去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全国各地的政府文化部门应该大力支持当地培养剪纸艺人,引导大众回归审美方向。

(1)建立社区兴趣班

在社会这样庞大的群体中绝不缺乏对剪纸艺术的爱好者及感兴趣的人群。针对这样的群体,政府可以在社区内开设剪纸培训班,把在社会中对剪纸有兴趣的群体归拢起来。社会办的培训班如果想要长远的发展,就要学会抓住他们的好奇心,进行专业的引导,可开展普及型和系统性两种培训班,从文化历史、艺术特色等基础知识开始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重视;在此基础上进入系统班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学习,对于天赋高的重点培养,使其可以成为民间剪纸艺术家。

nlc202309031937

(2)增建公共文化艺术馆

剪纸艺术的发展是需要相互交流切磋的,所以为他们提供相对应的交流场所是必须的,政府应考虑增建公共文化艺术馆。时代的变迁,现代人的单元房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不似以往街坊邻居可以经常炕上、院里常交流,这也使人们的心理空间在变小。建设公共文化馆可以为剪纸艺术提供一个固定的场所,可每月或节日在此举行剪纸艺术交流展览会,鼓励全民参加,调动剪纸艺人的创作欲望,用交流激发创作灵感,回归生活,让剪纸艺术重新引导大众审美取向。

同时,政府文化部门可以建立剪纸的小型博物馆,把优秀的剪纸作品收入其中,尤其是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从过去流传下来的作品给予收藏与保护,让更多的社会群体可以欣赏到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

三 满族剪纸的保护方法建议

1 确立保护的思想

(1)加强立法保护

法律可以保护满族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就是根本的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亡,可人们却没有树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立法保护刻不容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是儿戏,是我们肩负的重任,是要子孙后代传共同去努力完成的。想要这项工程实施好,走得远,眼前的应急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见识的法律和政策作为坚强的后盾去约束和保障。”

因此,辽宁省相关部门应针对满族剪纸的现状制定更为具体的保护条例。根据历史、地域、文化价值等制定保护、抢救程序,明确知识产权,为非遗的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另外,韩国在保护法中特别强调奖惩措施,我省在设立保护条例时,也应增加这一条文。适当的奖励可以增强社会各界人士的保护意识,而适当的惩罚则可约束那些试图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

(2)建立科学的管理机构

“科学的管理机构可以促使满族剪纸的长远发展,其可以在各部门间协调以及切实落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策等。”在辽宁满族剪纸收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传目录后,相关部门就建立了研究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心,但因缺乏经验,保护措施不科学、系统,保护工作成效不显著,因此,如何以科学化、专业化的方式保护与传承下去,建立更全面的管理机构是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是组织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或组织者等进行培训工作。

2 设立满族民间剪纸文化抢救、保护资金,开发监制文化产业

资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保证。只有资金足够充足,保护与传承的工作才能延伸下去。所以辽宁省应该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取得政府、文化部门的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捐赠、赞助、投资在满族剪纸相关产业上。在此基础上设立剪纸文化抢救、保护基金,对剪纸艺术有杰出贡献的人士进行赞助和表彰,鼓励民间剪纸艺人、团队走出国门参赛、参展,提供国际交流的机会。

时代在变迁,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却遭受现代化的冲击,迅速萎缩。我们应顺应时代变化,以不变应万变,通过合理开发剪纸的文化产业,来满足现代人们的需要,这也是无形中保护满族剪纸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个强大的国家不但经济强大,文化产业也应是评判一个国家强大的标准。文化产业想要强大,需要政府无条件地给予支持才能得以继承与发展。满族剪纸作为民间的技艺可以融入到旅游经济中,同时开创到创意文化产业中来,变换形式地发展下去。

(1)宣传

辽宁省文化部门也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将满族民间剪纸有系统地纳人各地博物馆、艺术馆、民俗文化旅游胜地的陈列窗口,使其为宣传地方文化服务。

(2)与旅游相结合推进满族剪纸的开发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人们在节假日时多选择去旅游放松。正因如此,把剪纸元素添加在景区设计中不为是一个好的发展方式,比如广告牌上、宣传册上、制作纪念品等。同时景区可以打造剪纸一条街,这里可以展示具有满族风情特色的剪纸,供人们参观、购买。街内剪纸艺人可现场制作剪纸,有兴趣的游客可在剪纸艺人的指导下动手一试,让游客亲身体验剪纸的乐趣,用这样的方式把剪纸与旅游结合在一起,互为帮助。同时建立满族民间剪纸文化网络系统,为喜欢、爱好满族剪纸的群体提供一个互联网的交流方式。

3 应用数字化手段保护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迅速,把剪纸艺术与数字化文化遗传相结合运用是保护剪纸的必然选择。例如,美国数字图书馆中的“美国记忆”项目,把历史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数字化,供观众在线浏览信息,其独特的功能设计赢得每年3亿美元的收入。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传包含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原始信息量十分广泛,具有离散性大的特点。正因为如此,运用数字化技术建立大型网络媒体数据库是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库必然选择之一,可容纳所有相关文字、图案、音频、影像等媒体类型,实现在线浏览。把数字化艺术涉及到的信息资料进行标准采集,如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可对原始素材进行数字化的处理和优化,把压缩、储存等技术应用到满族剪纸的材料收集中。可采用专业器材采集原始材料,对经典作品进行分析,通过图案纹样的提取来分析其艺术理念、风格特点、历史文化、剪刻技巧和构图运用,对剪纸作品进行分类与归纳。同时可以把剪纸的过程与虚拟现实结合起来,增加剪纸体验,达到剪纸艺术的广泛传播和应用。结语

满族剪纸来自于民间,是老人、妇女、孩子们闲暇时的娱乐方式。郭沫若用“一剪之巧夺神工,美在人间永不朽”的佳句来咏赞中国剪纸。辽宁省满族剪纸作为国家级乃至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们必须重视它现在的处境,不可让这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化为乌有,抢救、保护、继承、传承与发展我们应尽全力去付出。

地方文化传承与保护 篇7

前门东区主要是指前门东大街以南, 前门东路以东, 珠市口东大街以北, 新革路和草场十条以西, 占地面积约58.6 公顷。前门东区是北京历史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属于北京旧城25 片历史文化保护区, 现存大量明清和民国时期的文物建筑和传统建筑, 保留了完整的北京胡同肌理与空间形态, 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2. 前门东区现存问题

2.1 建筑质量差

前门东区存在大量的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以及近现代建筑, 历史文化价值很高, 但目前由于保护缺失导致许多建筑年久失修, 破败不堪, 区域里绝大部分的建筑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维护或结构的质量问题, 部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对该区域的管控不严, 出现了不少私搭乱建的情况, 胡同、院子违章建筑很多, 造成了空间混乱, 交通狭窄等问题, 区域建筑肌理破坏严重。很多沿街商户为了经营, 对建筑立面进行了改造, 导致出现了大量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立面, 新建了很多仿古建筑。

另外, 前门东区还存在着很多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现代建筑, 这些建筑在建筑材质、颜色上都与传统建筑不相适应, 且通常体量较高, 以多层为主, 在体量上与单层的传统建筑对比明显, 对区域的整体风貌造成了不良影响。

2.2 缺少公共活动空间

前门东区没有大面积的集中成片的公共活动空间, 空间以内向的院落空间和线性胡同空间为主, 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特征, 另外区域内尚存上千棵树木, 其中有大部分是年代久远古树, 但也没有集中成片的绿地。现代化生活方式和商业街区的振兴使得对公共空间的需求量增大, 但私搭乱建导致了空间进一步减少, 原有的街巷空间秩序也遭到了破坏, 当地居民的娱乐活动较少。另外, 由于人口构成导致的人际关系疏远, 人们对公共空间的关注度和归属感较低, 进一步导致了对公共空间关注度下降。

2.3 缺乏基础设施

前门东区缺少市政基础设施, 没有成体系的供电、给排水、燃气、供暖、电信等设施, 目前已有的基础设施大多年久失修, 无法满足现代的生活需求, 且不符合国家标准。调研时发现区域内现存供电线路杂乱无章, 电表等设备缺少统一规划, 对传统风貌影响较大, 由于传统合院中没有卫生间, 居民只能自行加建厕所或使用外面的公共卫生间, 供水管线也没有接通到每户, 只有合院中有一处水龙头, 没有天然气管线与供暖管线, 居民只能自行使用煤气罐和煤炉, 居民生活极为不便。此外, 市政基础设施的缺失导致居民生活废料对水体和大气造成了污染。

3. 前门东区整治策略

3.1 分类整治策略

前门东区建筑类型多种多样, 包含自明清至建国后以来不同年代的建筑, 建筑功能、保护现状多存在很大不同, 情况复杂, 保护整治无法按统一的标准执行, 必须采用划分区域分类政治的手段。由于分片整治的目的是恢复区域传统风貌特色和历史价值, 故从建筑历史价值分为文物建筑、具有历史价值的传统及近现代建筑、风貌与传统比较协调的现代建筑、风貌与传统不协调的现代建筑四类, 针对不同类别采取不同策略。

文物建筑, 此类建筑是最能体现城区历史文化的价值的建筑, 是前门东区的核心, 包括汀州会馆、福德禅林等;具有历史价值的传统及近现代建筑, 此类建筑未被列入文物保护名录, 是历史保存下来的具有较高艺术与文化价值建筑, 具有较强的传统风貌特征, 这类建筑占前门东区大部分, 对区域肌理空间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风貌与传统比较协调的现代建筑, 这类建筑主要指近年来新建或翻建的建筑, 建筑高度和体量上与传统建筑较为协调, 保留了较好的街巷关系, 建筑质量通常较好, 但是建筑风格为偏现代, 建筑色彩和材质与传统风格不协调, 整治方式为立面整修, 控制立面的材质与色彩, 必要时加入传统的元素;风貌与传统不协调的现代建筑, 这类建筑为新建的现代建筑, 特点是高度较高体量较大, 对传统街巷关系和整体风貌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此类建筑的短期整治方式立面色彩和材质整治, 并考虑以后拆除处理。

3.2 动态保护策略

传统建筑的保护模式是静态保护, 都有严格法规政策对具体保护方式进行规定, 对各项指标有严格的控制, 对传统街巷和建筑的保护修缮主要集中在建筑保护本身, 建筑修缮之后通常就成为了“标本”, 没有考虑对日后的发展和利用。前门东区由于现代生活的需求居民对传统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建、改建和翻建, 严重破坏了传统风貌特色和历史价值,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制定动态的保护利用策略, 变被动的保护修复为主动地可持续再利用。

动态保护策略为对前门东区的传统建筑特征进行分类总结, 具体可分为建筑平面、墙面、屋顶、结构、空间等, 总结其原型并制定相应的发展导则, 居民加建、新建时按照导则严格执行, 保证历史街区整体风貌协调。在此基础上, 动态的保护模式应该考虑到区域未来的商业经营模式, 为以后现代商业进驻和旅游开发预留空间, 激活区域发展动力。

3.3 公共空间的营造策略

小规模的空间营造主要关注的是胡同空间中零碎的小空间, 对局部的空间进行小规模的整理, 最后化零为整形成一套小空间系统。由于规模小所以营造成本通常不高, 分开营造的空间自身各具特色, 具有很强的多样性, 为街区带来了活力。另外小规模的空间的营造易采用利于装卸的材料和构造方式, 具有可逆性, 可以随着时间和需求的改变而变化, 保证街区发展的可持续性。

事实上, 当地居民对街巷空间的小规模改造在进行, 只是由于缺少统一的规范和限制, 产生了目前的混乱情况, 应当对空间营造的方式加以控制, 来保证空间的质量。

3.4 基础设施建设策略

基础设施的建设应优先解决与居民生活最相关的问题, 如每户冲水卫生间的设置、自来水的普及、冬天集中供暖和天然气的供应、垃圾箱垃圾站的设置等。由于在历史街区内基础设施的建立需要考虑到与传统风貌协调, 对设施的位置和色彩进行控制, 市政供给线路应采用地埋方式和综合管沟, 道路狭窄的区域, 各类管网应交错布置以减少管沟宽度。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直接关系到优质的生活质量, 吸引外迁的人群返回, 进一步使得区域生产力和商业活力的升级, 旅游价值提升, 带动区域整体良性发展。

3.5 居民参与策略

以往的保护规划通常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行为, 这种情况下政府的根本诉求通常与当地居民不同, 如:政府希望恢复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 而居民希望获得拆迁费并迁离。政府的政策难以得到执行, 最终效果往往不如人意。所以这里提出了居民参与的方式, 即借鉴先进的社区营造理念, 构建以居民为主导的自下而上的营造模式。

首先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 处理区域由于产权导致的纠纷, 使居民参与合法化, 积极鼓励引导居民参与到借区保护营造中。另外, 考虑到前门东区的人口构成主要是低收入和老龄化的弱势群体, 需要一些非营利组织和专业化团队的进驻, 用专业的手段整合当地优质资源, 发挥市场运营的优势。逐渐增强居民的认同感, 形成社区, 建立居民团体, 使居民成为社区营造的主体, 发挥居民自身的作用, 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特色。

4. 结论

前门东区具有老北京丰富传统物质和文化特色, 承载了重要的历史价值, 对其保护和整治不应停留在传统的单一、静态的物质层面上, 应该综合考虑其历史多样性、文脉的传承、区域未来发展和居民利益等因素, 用全面动态的方式保护传承历史与文化。通过研究前门东区的传统特色的保护与利用方法, 得出一套在保护与整治传统特色的原则和策略, 为以后的保护项目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丽丽, 路桥.旧城重生的未来想象"城南计划-前门东区2014"[J].缤纷, 2014, 12:232-233.

[2].贺臣家.北京传统四合院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0.

[3].郑利军.历史街区的动态保护研究[D].天津大学, 2004.

[4].高一涵.北京大栅栏地区小规模整治与改造初探[D].清华大学, 2004.

简论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篇8

其一, 政府的推动, 可以为民间文化提供宽松的生存环境。由于民间文化的表现内容常常与祭祀有关, 有许多仪式性的表达, 如宰牲、供奉、祭拜等等, 具有浓厚的封建意识。因此, 我们在反对封建意识的同时, 也将民间文化一并牺牲掉了。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中, 许多地方文化传统都被当作四旧、当作封建残余给清除掉了。其实, 到了今天, 当我们以一种更为宽容、更为平和、也更为理智的心态来看待它们时, 就会发现, 这种仪式性的表达, 更多的还是先民的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对亡灵的抚慰。民间文化与这种仪式性的表达是一种互为表里的关系, 如果抽掉了这种仪式性的表达, 民间文化就会无所附着, 就难以生存下来, 也很难在民间得到传承和发扬。民间文化的根在乡村, 村民们在娱乐的同时, 更多的还是要表达对祖先和神灵的敬畏与崇拜。如果没有这种虔诚意识, 就不会有表演时的热情与冲动, 就不会有那种如痴如狂的献身精神。其实, 仪式也是文化, 也是传统。我国许多传统节日, 如端午、中秋、寒食节等等, 正是因为仪式的缺失, 而逐渐丧失了其应有的文化内涵和魅力, 这是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的。因此, 政府在推动民间文化发展的过程中, 要给民间文化以更大的自由和更多的发展空间。政府的推动, 还可以为民间文化提供必需的动力。一个地方是否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氛, 文化生活是否活跃, 与当地政府的积极倡导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溧水区民间文化的恢复与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早在1991年, 为了庆祝溧水建县1400周年, 举办了全县性的庆祝活动, 当时全县16个乡镇都组织了自己的民间文艺节目参加。1997年, 为了庆祝澳门回归, 又组织了大型民间文艺行街表演, 使散落乡间的民间文艺得到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挖掘与整理。进入新世纪以后, 溧水又连续举办梅花节、广场文化宣传月和社区艺术节等大型文化活动, 民间文化人才得到了重视, 民间文化也有了展示的舞台。由此可见, 政府在地方的文化建设中常常起着主导性和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因为, 政府具有政策、组织、人力、资源等优势, 可以在全社会进行动员和发动。正是由于有了政府的推动和积极介入, 民间文化才有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呈现出一种蓬蓬勃勃的景象。

其二, 民间文化要继续生存并保持持续的发展势头, 单纯依靠政府的外部推动显然不够, 还必须吸引民间资本加入, 以便强化民间文化的活力。这种加入可以有三种形式, 一种是赞助式。资本持有者完全出于对某一类或某几类民间文化艺术品种的喜爱, 从而无条件地拿出资金, 赞助对其进行保护和研究。第二种是广告宣传式。通过购买民间文化活动的冠名权, 或者以广告赞助的形式, 既间接支持了民间文化的发展, 又宣传了企业, 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达到双赢的目的。由于许多大型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大多由当地政府部门主办, 影响大, 受众面广, 因此, 广告商对这类活动的赞助热情颇高。溧水县连续举办过四届广场文化宣传月活动, 头两届全由政府部门包办, 费时费力, 经费投入巨大。后两届尝试通过拍卖冠名权、广告位招租等方式, 缓解了资金的压力, 也动员了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共同组织。第三种是对民间文化进行投资。随着对民族的、地方的和历史文化传统认识的深入, 随着文化产业这一朝阳产业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开发商、投资商所关注, 文化正在成为一项深具潜力的、收益丰厚的投资行为。北京女子十二乐坊在日本演出引起轰动, 第一张唱片在日本上市后, 其销售量直线上升, 只经过短短四周时间, 就排在了畅销唱片的榜首, 达60多万张, 给中日双方带来了20余亿日元的利润。但这仅仅还是个开头, 据日方称, 由于唱片成功销售, 日本的丰田汽车、三得利酒业公司等大企业纷纷要求女子十二乐坊为其做广告, 仅广告费一项就可收入千万日元。而由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 走出了成功的运作模式, 不仅为民间文化开辟出一块新天地, 而且他们还以《云南映象》为平台, 打造云南映象文化实业发展总公司, 开发以云南映象为系列的文化、经济、旅游产品。类似的成功事例表明, 文化产业在未来的产业格局中将占据越来越多的份额, 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问题, 也会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

其三, 在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上, 还应当引入市场机制, 通过市场来优化配置资源, 才能使民间文化在新时代里重新获得活力。那么, 民间文化的市场在哪里?又如何让市场这样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民间文化的开发利用上发挥作用呢?河北沧州有一支农民舞狮队, 起先当然是业余的, 自娱自乐性质的, 但他们的演出最终引起了某文化经纪人的注意。这名眼光独到的经纪人看到了发展的潜力和蕴含着的商机, 并带领他们走出乡村, 走向了城市, 他们每年在全国各地演出达到了200场以上。农民不用外出打工, 通过表演舞狮, 就可以挣钱养家, 这对于农民来说, 当然是一件大好事, 因此, 积极性更高, 表演起来更精心, 对技巧的钻研也更加自觉和刻苦。反过来, 也就越来越有市场, 并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如果说, 过去时代的民间文艺表演大多是出于祭祀的需要的话, 那么, 如今要调动农民的表演积极性, 吸引他们更加主动、自觉地从事民间文化的开发利用, 主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市场。农民通过这种演出活动, 可以得到好处, 得到实惠, 弥补家庭收入之不足, 甚至还有可能超过他从事其他劳动的收入, 他的积极性就会空前高涨起来, 就会把它当作一项事业来认真加以对待。

因此, 说到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 需要政府和专家们的重视, 但最终的着眼点在乡村, 在乡村里那些胼手胝足的草根阶层, 在那些农民兄弟身上。如果不能让广大的农民兄弟在这种传承和保护的过程中最终获益, 那么, 农民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 政府和专家的重视都将成为一纸空谈, 一切目标迟早也将会落空。溧水区在民间文化的市场化运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方面是通过各种演出活动和赛事推出相对成熟的民间文艺节目, 组织相对稳定的农民艺术表演团队, 并在各类文化旅游节庆上进行展示;一方面又为他们和企业联姻牵线搭桥, 让他们在企业开业、庆典、产品发布会等活动中登场亮相, 不仅宣传了企业形象, 也为自己增加了收入。同时, 又与旅游景点联系, 在旅游旺季到来时, 在各景点表演民俗节目, 展示当地文化内涵, 招徕游客。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不仅稳住了农民表演艺术团队, 使他们的艺术表演水平逐年有所上升, 同时也活跃了地方文化气氛。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让农民看到了民间文化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的市场, 使他们有了信心, 提高了对民间文化的兴趣。

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篇9

1. 民族文化数字化的理论基础。

信息技术与民族文化是互动互进的关系。综观人类文化的发展史, 文化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始终是密不可分的, 二者同根同源, 共生共长, 相互促进。法国哲学家和科学家让·拉特利尔从哲学的角度探讨科学技术影响文化的方式, 他认为:“这一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文化结构的某种离析, 另一方面又为文化提供新的可能。”[1]49信息技术的应用, 带来了民族文化的数字化存储、展示、传输和信息化教学。民族文化“数字化”的作品就是数字文化资源, 其初级表现形式为图像、数字视频、动画等, 这些信息具有多媒体性、交互性、虚拟仿真及远程共享等特性。

2. 民族文化数字化的技术支持。

随着多媒体和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 随着20世纪末虚拟现实技术的兴起和网络的高速发展, 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有了新的方法途径——高精度高逼真的数字化遗产保护技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可以充分实现对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具体来讲, 表现在资源共享、虚拟展示、动漫制作、电子出版等四个方面。高精度高逼真的数字化遗产保护技术采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多媒体、宽带网络与数据库等先进信息技术, 开发基于计算机与网络环境的新型实用化辅助系统或手段, 为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将通过文化遗产相关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及三维数据信息提供数字化保存、组织、存储与查询检索等手段, 并进一步建立数字化文化遗产博物馆、展览馆, 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服务。信息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数字摄影、三维信息获取、虚拟现实、多媒体与宽带网络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发展, 为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研究与保护开发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3. 国内外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现状。

(1) 国外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目前世界发达国家正在大规模地把文化遗产转化为数字文化形态。1992年, 为了最大限度地为公众公平地享有文化遗产并实现永久性的保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在全世界推行“世界记忆” (Memory of the World) 项目, 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以美国为例, 1995年启动的“美国记忆”项目是美国文化遗产数字化的主要项目。2000年完成, 实现了500万件文件文献的数字化, 集中反映了美国建国200年来的历史遗产和文化。目前, “美国记忆”的80个资料库已上因特网服务。1991年, 在芬兰建议下, 欧盟国家开始启动一项多国框架性合作项目“内容创作启动计划”, 在该计划中文化遗产数字化被确定为基础性内容。美国、英国、日本和意大利等国已经组织专门机构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来保护文化遗产, 并在数字博物馆、数字化文物保存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成功的案例有卢浮宫数字化项目、数字化米开朗基罗计划、罗马大剧场数字化项目等。早在1994年, 大英图书馆确立了国际敦煌项目, 旨在联络世界各地拥有敦煌资料的机构, 合作将这些资料建成数据库, 以供浏览和研究。日本奥兹大学对日本奥兹地区的活态文化遗产狮子舞的数字化保护工程。 (2) 国内民族数字化保护。我国1996年启动的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 开始了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进程。目前, 我国部分文化遗产也实现了数字化, 如“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以故宫博物院为例, 数字化提供肉眼达不到的文物细部。此外, 国家图书馆累积全文影像保护已达1.1亿万页, 音频数字转换的音乐超过50万首;担当面临无法永久保存老电影档案影像资料电影遗产, 做抢救性数字化修复达1600多部。从1998年开始, 敦煌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合作对智能技术与艺术复原、多媒体技术拍摄制作、文化遗产的数据库建设等进行了系统研究。而始于2003年的敦煌数字化项目, 希望通过数字化摄影和三维立体扫描, 最大程度地弥补因敦煌文物不可抗拒的衰败和消失而带来的缺憾, 并建立全面的敦煌文物资料数据库。文化部主持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从2002年开始规划, 已建成基于互联网的中华文化信息中心和网络中心。根据《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2006》的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10月15日, 文化共享工程网站新增各类信息资源超过1000万条, 22亿字;多媒体资源超过1000小时达700多部 (集) 。各地方的本土文化数据库建设也逐渐增多。广西壮族自治区决定从2007年起用三年的时间, 把散落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收集起来, 分别在十四个市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南宁市的良庆等县区被首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试点地区, 师公戏、钱鞭舞、斑鸠舞、风火球、香火龙舞、鲤鱼白鹤舞等一批富有传统特色的乡土文化, 将成为数据库的先期建设内容。陕西省2006年出台政府文件, 计划到2010年, 基本建成陕西文化遗产资料库、网络服务平台和数据库。由内蒙古自治区社科院组织实施、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协助制作的“内蒙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数据库”已经于2007年宣布建成并开放。“羌族文化数字博物馆”亦于近日宣告完工。

二、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理性思考

1. 民族文化数字化的利弊分析。

民族文化的数字化保护, 即应用信息技术改变民族文化的载体, 民族文化的存储、展示、传输等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字化技术带来的便利, 是以前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信息技术的渗透, 带来了人们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全方位的变革。正如张诗亚老师所说的:“我们现代社会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储运、交易、消费及其与之伴生的工业、交通运输、商业、金融业等;我们精神发展方面的科学研究、艺术创造、思想生产、文化交流、规则制定、法律规范及其相伴生的行政司法、新闻传媒、社区管理、信息咨询、文化教育等都将受到巨大冲击, 继而, 产生前所未有的变革。”[2]11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是立足于“数码时代”这个社会现实大背景。以数字化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推动了文化信息的巨量复制与快速传送, 这种信息聚合与共享方式是以往任何一种技术变革都无法企及的。民族文化在面临巨大的冲击的同时, “文化全球化也给传统民族文化带来了‘再度发现’的机会, 并通过‘文化形式的相互作用’带来的新养料, 使之能得到‘创造’的极好机遇。面对这个机遇, 只要采取适当措施, 传统民族文化就能在外来文化的刺激下‘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形成新的、更符合民族成员和社会要求的现代文化”[3]2。数字技术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文化生态的平衡和文化多样性。民族文化保护过程中, 数字技术很容易形成新的文化话语霸权, 将可能在技术传播层面扭曲、削弱甚至抹煞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

2. 民族文化数字化的价值取向。

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的关键在于是否保持了文化的本真性、原生性、活态性。当前的数字化保护大多仅仅还停留在静态保护层面, 常用的方式多是通过现代技术对其数码拍摄;二维、三维扫描;数字录音、摄像;虚拟现实;网络数据库;搜索引擎;建立数字化博物馆。但这些方式只能保存非物质文化的“形”——“看得见”的东西, 不能保护其“神”——“看不见”的东西, 无法保存其蕴含在非物质文化里的文化内涵、民族心理、民族精神和价值观等抽象的东西。而后者恰恰是一个民族非物质文化的精髓。民族文化传承中信息技术应用的价值定位不同, 所对应的数字化对象也不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不仅仅只是有形的、静态的、脱离了文化生长的土壤的文化的数字化, 还包括无形的、动态的、生长在人们生活的土壤中的活态的文化的数字化。而“数字化”首先是一个动态的“技术实现”的过程, 传统的民族文化都能通过智能工具, 转化为一种全新的、非物质的、系列的数字化的编码形态, 继而存储、传输、复制、再现甚至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精神符号, 是民族文化的一种独具代表的“活化形态”的文化。其传承载体是“活生生的人”, 是典型的“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传承的方式是师徒式的言传身教。主要是通过没有离开文化生长的土壤的民族群体自发的传承, 即父子、师徒口耳相传、参悟体验来实现的。也通过人与人之间尤其是老一代对后辈的行为影响来实现。其传承充分依赖于“原生态”的生活方式, 一旦这种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民族文化的传承便受到挑战。相当一部分民族文化的消失, 其主要原因在于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不仅要保护其有形外观, 更要确保它们能得到永远传承, 这样的保护才具有本质性的意义, 才能使之呈现为“活的文化”[4]6。因此, 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价值仅仅定位于静态的、有形的民族文化的数字化, 还是兼顾民族文化的各个层面, 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民族文化融合起来, 支持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人的发展。民族文化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大背景下, 如何在全新的数码时代中, 对外不断适应新的环境, 对内不断发展自身, 形成真正满足民族成员和社会需要, 并有利于当地人民和社会发展的文化是需要我们思考的。

参考文献

[1]法特利尔.科学和技术对文化的挑战[M].吕乃基, 译.商务印书馆, 1996.

[2]张诗亚.强化民族认同:数码时代的文化选择[M].现代教育出版社, 2005.

[3]龙藜.文化视野中的藏区小学与社区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 2009.

地方文化传承与保护 篇10

关键词:地方小戏曲,《崆峒笑谈》,传承与保护

一、“崆峒笑谈”的前世与今生

(一) 从明清时代款款走来。有史料记载, 崆峒笑谈大致形成于宋元时期, “水乐台, 在县北, 郡人能为水戏, 宋太守王素建此台观之。”从《柳湖志》中可以看出“水戏”即为崆峒笑谈的雏形, 并且得到了当地官员的认可和支持;而《东京梦华录》中记载“装鬼神、谈诨话、装秀才、学乡谈”, 可以看出, 崆峒笑谈已经在民间流传开来, 并且曲目种类越来越多;明朝著名政治家散曲作家赵南星的作品《笑赞题词》中记载“书传之所记, 目前之所见, 不乏可笑者, 世传笑谈, 乃其影子也”, 可见崆峒笑谈在此时期已经初具规模, 并且进一步发展完善, 形成了对白和唱词兼具的戏曲形式。

(二) 在现今社会大放异彩。崆峒笑谈之所以能够再次重见天日并大放异彩, 得益于一些文化艺术从业者的努力付出。首先是崆峒区秦剧团团长席鹏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崆峒笑谈这一民间艺术, 并对其予以了关注和重视, 并在发现其濒临失传之后, 及时的派遣出工作人员深入到崆峒区民间艺人中间, 对崆峒笑谈进行资料采集以及口传心授, 并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之下, 全面开展了崆峒笑谈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 并再次将其搬上舞台。重要时间节点如下:

*2006 年, “崆峒笑谈”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

*2008 年, “崆峒笑谈”被第一次搬上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展演的舞台;

*2009 年, “崆峒笑谈”再次登上第四届文化遗产日的平凉专场演出舞台;

*2011 年, “崆峒笑谈”被正式列入甘肃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传承与保护“崆峒笑谈”的重要意义

(一) 独特的艺术特征。崆峒笑谈是一种由平凉市当地人民自主创造的以逗笑见长, 道白和表演为主的口头谈笑艺术, 是一种从选题、台词、表演到唱腔和风格都散发浓郁乡土气息的艺术, 也是一种在搞笑逗乐的同时又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

(二) 广泛的群众基础。其次, 崆峒笑谈由当地普通劳动人民自主创造, 因此, 其在选题、词曲、主旨等各个方面都是劳动人民情感诉求的表现, 是一种来源于民间, 扎根于民间, 又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 珍贵的史料价值。崆峒笑谈是由特定时期的劳动人民根据自身生活劳作现实情况创作的, 能够在一言一行中展现当时的历史文化、风俗习俗, 因此是研究地域性历史的珍贵史料。

(四) 重要的指导意义。崆峒笑谈是一种即兴创作的逗乐艺术, 不受表演场合、服装道具等的限制, 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 其内容也能够不断变化, 因此适用于广大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三、“崆峒笑谈”的传承与保护措施

第一步:深入走访民间艺人。通过民间艺人的口传心授, 采集相关资料。

第二步:翻阅整理相关资料。这里的资料既包括前人记载的史料, 也包括我们通过民间艺人采集到的资料, 并对资料进行整理, 按照“崆峒笑谈”的发展历史、剧目剧本等进行分类, 其中复原相关剧目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三步:组织编排相关剧目。对一些已经大致复原的剧目进行编排, 并邀请民间艺人进行指导, 针对表演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良, 形成完整的表演艺术。

第四步:广泛开展文化活动。通过街道、社区、村委会等机构的组织, 将编排好的崆峒笑谈剧目搬上各大舞台进行表演。如果有机会, 还可以登上省级以及国家级大舞台演出。

第五步:乐于组织培训工作。在“崆峒笑谈”得到一定的普及之后, 可以接收社会上一些有兴趣的人员开展崆峒笑谈的学习培训工作, 让更多人真正参与到表演中, 体会民间艺术带来的快乐。

案例分析:在建立传习所对崆峒笑谈进行传承和保护方面有一个非常值得借鉴的案例。2015 年9 月,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投资75 万元建成了首个“崆峒笑谈”传习所, 集保护、展示、培训、研究为一体, 该传习所投入使用以来, 先后挖掘、整理、编、排演出剧目20 余出, 开展群众性文艺演出活动10 余场, 开展千台大戏送农村、进社区等活动170 余场, 并接待了500 余人进行各类参观和学习。已经成为了甘肃省进行崆峒笑谈传承与保护的重要基地。

参考文献

[1]吕海峰.“崆峒文化”将文化自信高高托起[N].平凉日报, 2015-07-29.

[2]李世祥.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及保护[J].参花 (上) , 2015-03-05.

地方文化传承与保护 篇11

一、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

农村文化礼堂,是指根据农村行政村人口规模、人员构成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确定设施规模,开发建设的农村综合文化活动场所。它可以利用既有空的空间设施,如祠堂、旧校房,也可以根据规划新建、改建、扩建。主要设施包括文化礼堂、讲堂和文体活动场所。以有场所、有展示、有活动、有队伍、有机制“五有”为基本标准,按照“两堂五廊”,两堂即“礼堂、讲堂”,五廊指“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艺术廊”设计,可建成综合一体式,或者分散组合式。农村文化礼堂应成为集教育、娱乐、礼仪于一体的农村公共空间。

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有利于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从设施建设向内容建设提升,从资源分割向资源整合提升,在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乡风文明、培育农民素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重要载体,是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保障,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构建农民精神家园,提升农村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

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中国民族的文化始终处于不断的交流互动中,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广大的农民群众,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精神文化进步的依靠力量,在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积累的过程中,广大农民群众功不可没。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广大农民群众提升文化生活的要求也日益强烈,他们在耕种土地的同时,也开始“播种文化”。浙江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推进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不少村庄开始挖掘本村的历史文化,整理历史文化遗存,组织绘画培训比赛,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传承和宣传村庄文化,更加注重保护传统文化。所以说,科学合理地建设农村文化礼堂,不仅有利于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有利于农村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现状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离不开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合理利用。绍兴作为“文物之邦、鱼米之乡”,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相对领先于部分地域。很多村子在建设农村文化礼堂的过程中已经有意识地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提上议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有些方面可以提升。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现状分析如下:

(1)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所依托的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但表现形式缺乏多样性。农村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丰富多彩,极具挖掘潜力。以绍兴为例,其民间传统特色传统文化不胜枚举。如绍剧、莲花落、社戏、兰亭书法节、王星记纸扇、绍兴花边等等。难能可贵的是,很多乡土文化传统特色浓厚,保持着得天独厚的原汁原味。其中莲花落更是具有鲜明的民间传统文化特色。莲花落是绍兴说唱艺术,始于清末,现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莲花落唱词以绍兴方言土语为主,故事铺叙中随口增减,即兴性、随意性大。早期一人唱说,旁有一二人帮和,活跃于小镇茶店或农村庙会。初演唱恭喜发财、吉祥如意之套辞,后渐形成有故事情节的节诗。传统书目有《闹稽山》、《游江南》、《珍珠塔》、《何文秀》等。《回娘家》和《疯姑娘》曾在国内获奖。在建成的农村文化礼堂中,大多采用民间艺人表演或现场图片展览等传统方式展现当地的文化特色。传统的表现方式通过梳理村史文脉,挖掘本村特色文化品牌加以弘扬,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但是随着农村文化礼堂的进一步推广,单一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将面临挑战。

(2)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由官方主推,民众参与度不高。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通过官方文件来施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传统文化在文化礼堂内容建设中的比例。如在“两堂”的基本设计要求中,将礼堂配以舞台设计,并赋予能举行文化演出等村民广泛参与的大型文化礼仪活动的功能。在“五廊”的设计要求中将艺术廊用于陈列与村庄历史文化相关的古代诗文,本村文艺人士的书法、绘画、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作品,以及与本地生产生活有关的民谚,展示村庄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全村景观照、“最美乡村”照。通过官方的推动来施行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虽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短期内会有一定的效果,但从长期出发,却很容易脱离群众,使得普通民众对农村文化礼堂中所举行的文化活动热情不高,参与度不够。

(3)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项目启动资金相对充裕,但缺乏日常经费保障。例如,早在2013年10月,绍兴县便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意见》,决定将符合公共财政支出范围的农村发展专项资金向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倾斜,用于资助农村公共文化活动的礼堂、讲堂建设,组织开展文化礼仪活动等。其中,对验收合格的文化礼堂实行以奖代补,根据所在村村级经营性收入的规模,分别给予5-10万元不等的补助。官方早期对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资金支持,使得农村文化礼堂在各个村从无到有。官方提供的启动资金促进了农村文化礼堂在数量上的增长,但是从长期出发,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特别是农村文化礼堂中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本身便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作为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部门应该尽早探索出合适的经费运作模式。

(4)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传统文化的事业化运作相对完善,产业化运作不足。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初期,主要由官方对其运作模式进行设计,在内容设置上围绕“精神家园”的定位,突出文化礼堂的宣传功能、传承功能和文化功能。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方面,得到了来自各方的捐赠及支持,相关活动的举行大多是由组织方负责包办,具有很大的公益性,采取的是文化事业的运作模式。

随着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推广和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进一步发掘,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模式也应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一手抓事业,一手抓产业”才能使得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走向上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三、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绍兴地区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积淀,在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在当地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保护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结合上文的现状分析,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进一步开发当地传统文化资源,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是建立在本土传统文化之上的,所以在文化礼堂的建设中要更加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积极收集、整合资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村落文化,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随着绍兴经济的发展,外地人口逐年增多,在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中还要注意文化的多样性。在充分开发当地文化的前提下,也要重视对外来文化的接纳和传播,积极引进民众易于接受、积极向上的外地文化。现有的农村文化礼堂在对本土传统文化的展示上大多采用民间艺人表演或现场图片展览等方式,随着互联网、手机媒介的发展,农村文化礼堂可以考虑引进相对时尚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展现本土传统文化,增加本土传统文化的活力和吸引力。

(2)鼓励民众参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相关活动的组织,开辟意见互动平台。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传统文化相关活动的组织与执行大多由官方主导,民众很难以主人翁的角色出现,因而缺乏对活动组织者的理解,也缺乏对活动的热情。在建设农村文化礼堂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向民众广泛征集活动方案,征求各方意见,继而得到受民众欢迎的活动方案。同时,在活动结束后,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活动参与者的意见反馈,用于改进下次活动方案。提升民众参与度的另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在官方和民众之间开辟一个有效的意见互动平台。利用时下流行的社交网络平台向村民们提供及时的文化活动信息,收集实时信息反馈。

(3)积极拓展日常经费筹集渠道,注重多形式、多渠道资金投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来自各方面的资金投入的支持。官方应注重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财政扶持政策,给予一定经费保障,通过建立农村文化项目资助机制,对有地方特色的农村文化活动给予支持。同时,建设农村文化礼堂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通过民间筹集资金的方式对文化礼堂的日常活动提供支持,可以适时地采取外联的形式征集乡村活动经费。农村文化礼堂的民间资金筹集的良性循环需要组织方提供及时的资金去向报告,公开透明的财务报告有利于提升组织方的信用度。

(4)加强文化产业化运作,为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平台。农村文化产业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补充。利用农村文化礼堂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就是要以创新体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文化需求,在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可以通过创新进一步发展经营性农村文化产业。在建设农村文化礼堂的过程中,运用市场机制,以资本为纽带,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本村的传统文化特色项目,继而通过文化礼堂这个平台,将本村的传统文化推广开来。

地方文化传承与保护 篇12

上个世纪60年代, 西方文化传播学界在探讨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的文化间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的理论问题时, 提出了一个“文化帝国主义”的概念, 并兴起了一场关于“文化帝国主义”理论范式的讨论, 因这场讨论持续的时间之久, 涉及的理论领域之广, 引起了中西方学界的广泛关注。我们且不论“文化帝国主义”这个概念及理论范式对于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跨文化传播现象的概括与阐释是否足够准确和科学, 但这场讨论所提出的一些观点和问题, 却是颇为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警醒的。

众所周知, 随着20世纪世界范围内反殖民主义独立运动的开展, 原来遭受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民族国家纷纷独立, 于是, 原来的对殖民国家以军事占领、强制奴役和肉体消灭为特征的帝国主义殖民形式不复存在了, 取而代之的是以强大的经济实力, 以实现对世界范围的原材料、市场和资本的控制而实现对其他国家控制的经济霸权的帝国主义形式, 尤为可怕的是20世纪40、50年代以来诞生的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导致的文化帝国主义。何为文化帝国主义?即强势的欧美文化通过现代大众传媒和新媒体对非欧美文化, 尤其是欠发达的第三世界文化实施影响、渗透、改变和支配的帝国主义形式。众所周知, 互联网上90% 的信息来自于西方发达国家, 长此以往, 文化上的“马太效应”就会产生, 强势文化越来越强, 弱势文化越来越弱, 最后, 就很有可能会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强势文化大行其道, 弱势文化逐渐衰亡, 从而出现世界文化走向单一性、同质化, 从多元走向一元的后果, 这将是一幅多么可怕的图景!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只要我们看看麦当劳、肯德基已成为孩子们的最爱, 圣诞节已成为众多年轻人最为看重的节日, 摇滚乐、好莱坞大片风靡全球, 就会感到文化帝国主义没有硝烟但势头强劲的渗透多么令人担忧, 感到一种深深的压迫感。正因为如此, 越来越多的民族国家把保护与传承本民族的文化放到了空前重要的位置。如果说, 20世纪世界各国最为看重的是自己的经济在世界经济范畴中所处的位置, 那么, 21世纪世界各国将更多地关注自己的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坐标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因为,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状态的呈现, 是一个民族的血脉, 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文化就是保护和创造民族的发展与未来。

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因此, 除了政府出台保障性的政策、法规、措施, 加大财政投入和加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之外, 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 无疑是必要和明智的选择。作为民族文化中历史悠久、与广大人民群众联系最为密切的载体之一的地方戏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是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文化这项系统工程中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 与历史遗存和历史文物不一样的是,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戏曲既是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的客体, 又是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的主体和动力, 因此, 活态保护与动态发展是地方戏曲两个同等重要的方面。

地方戏曲对于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意义, 不仅体现在它的意识形态特性和审美特性的完美统一上, 体现在它与民族传统文化的水乳交融上, 还体现在它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贴近和亲密的关系上。尤其是当我们把地方戏曲放在全球化语境下来考察, 就会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地方戏曲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对于抵御“文化帝国主义”的渗透, 遏制文化的单一性和趋同性趋势, 保持我们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是多么的重要和紧迫!

首先, 地方戏曲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 但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宣传和思想观念的单向灌输的是, 它的教育功能是在非强制性的、受众完全自愿的审美愉悦中实现的, 是真正意义的寓教于乐。地方戏曲不仅涵盖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 寄寓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望, 而且通过塑造一系列生动、鲜活、形象的戏曲人物, 将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内化为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在艺术欣赏中进行养成教育, 在审美认同中实现教育功能。因此, 可以说, 地方戏曲是一种功能强大的非正统的国民教育的独特教材和方式。三代血战、精忠报国的杨家将, 舍己救人、慷慨赴义、矢志不渝、救孤抚孤的程婴、公孙杵臼, 不畏强权、刚直不阿的包拯, 替父从军、忠孝两全的花木兰, 追求美好爱情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 正是这样一些活灵活现、有血有肉、妇孺皆知的戏曲人物形象, 在民间代代相传, 流传至今, 不仅给人们以恒久不衰的美的艺术享受, 而且, 他 (她) 们身上所焕发出来的崇高的精神和人性的光彩, 会深深地影响人的一生。这种入脑入心的教育所形成的集体无意识, 久而久之会沉淀为一种民族文化心理, 从而形成民族文化性格。试想, 哪一种其他的意识形态的形式具有这样的功能呢?这是宣传、说教、灌输都很难做到的。我们不能不感叹戏曲的伟大!

其次, 地方戏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巨大的吸引力, 地方戏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它独特的形式和声腔是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 并且已经“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人们的生活, 并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古往今来, 听曲看戏, 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上自达官贵人, 下至黎民百姓, 有文化的也好, 目不识丁也罢, 都与地方戏曲有着与生俱来的深入骨髓的亲切感。豪华戏院里, 街巷茶肆里, 甚至田间地头, 听上一曲, 喊上一嗓子, 都会让人觉得心旷神怡, 畅快无比。因此, 除了听曲看戏, 唱曲演戏也成为百姓精神生活的一大乐事, 戏迷票友的文化现象也就成为诸多舞台艺术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地方戏曲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地方戏曲所蕴含的丰富的地缘政治、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方言、声腔等因素息息相关,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无论你是什么身份, 无论你走得有多远, 乡土、乡音、乡情永远都是你文化记忆中最深刻、最温暖、最柔软的部分。

广大人民群众的喜好和需求给了地方戏曲的存在以充足的理由, 同时也给了地方戏曲的传承和发展以巨大的动力。尽管当下戏曲整体上的萎缩态势很不乐观, 但是戏曲不死, 戏曲仍然有希望, 这是一定的, 理由只有一个, 就是人民群众喜欢。只要人民群众喜欢的东西, 就一定有生命力, 因为这种喜欢和需求渗入骨髓, 融入血脉, 是其他任何艺术形式取代不了的。湖北有个福星楚剧团, 是个民营剧团, 扎根基层, 服务农民, 一年演出300多场。仅2013年5月-9月, 就演出100多场, 日日戏不同, 场场都爆满。这种现象暴露出当下地方戏曲演艺市场存在的一个怪异的现象:一方面, 城市里的剧院经营惨淡, 门可罗雀;另一方面, 广大的基层和农村的戏曲演出却火爆异常。每当我们看到剧团到基层演出, 尤其是到农村, 十里八乡的老百姓燃放鞭炮、扶老携幼, 敲锣鼓、“送腰台”, 像过节一样来看戏, 我们都会感到深深的震撼和感动。这个矛盾现象不仅令戏曲界的文艺工作者感到忧心和迷惘, 也是摆在各级文化管理部门面前的一个严峻挑战, 其中体制机制等深层次的问题恐怕也是我们文化体制改革中所必须要破解的一个难题。

上一篇:热电厂冷却塔施工下一篇:金属矿选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