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蒗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精选8篇)
宁蒗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篇1
宁蒗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吉克木呷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自2007年十七大以来,中共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也是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其战略部署和政治意义备受关注。宁蒗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建设,提出“旅文强县”战略,出台《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决定》,每年安排三百万元资金由于扶持文化建设工作,占全县财政收入的3%。宁蒗是个民族文化大县,而要实现文化强县任重而道远。
一、宁蒗民族文化概括
宁蒗是一个多民族的山区内陆县,居住有彝、汉、摩梭人、普米、傈僳、纳西、藏、白、壮、傣、苗、回等12个民族,民俗民风纯朴、独特。宁蒗境内居住的12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都是宁蒗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宁蒗彝族的毕摩文化、摩梭的母系文化、普米族韩规文化、傈僳族的多神崇拜文化,内容丰富、各具特色。各民族的节日、服饰、饮食、婚俗以及民族民间音乐,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很高的保护开发价值。
宁蒗主体民族——彝族,占全县人口的60%以上。民主改革之前,彝族实行的是奴隶制。彝族信奉原始宗教,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灵物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等。主要节日有火把节、彝族年。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宁蒗彝语属北部方言的圣乍土语。彝族拥有自己的文字,也是全国少数民族中唯一的表意文字。彝族文化艺术主要典籍有《玛牧特依》、《勒俄特依》、《阿嫫妮惹》、《阿惹妞》等。彝族创造出十月太阳历历史悠久,比现行的公历更具科学性。
摩梭人是宁蒗古老民族之一。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迄今已有两千多年,从《后汉书》以后的历代汉文史籍中,均有关“摩梭”的记载。1959年之前,都以“摩梭族”相称。后来,国家有关部门将居住在云南宁蒗等地的摩梭人归为纳西族,将居住在四川的摩梭人归为蒙古族。民主改革之前,摩梭实行一政教合一的封建领主制。摩梭人的婚姻有三种,即阿夏异居婚、阿夏同居婚和一夫一妻制。与此相应,摩梭家庭也有三种形式,即母系家庭、双系家庭和父系家庭。摩梭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摩梭人的主要节日有库史节(春节)、转山节等。摩梭信奉的宗教有两种,一种是本民族的原始宗教,即达巴教;一种是藏传佛教,也称喇嘛教。
普米族源于我国古代游牧民族氐羌,来自青藏高原。民主改革之前,普米族处于封建领主制社会形态。主要节日有吾昔节。信奉本民族的原始宗教,也有信奉喇嘛教。普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
傈僳族源于氐羌部落。解放前,西布河的傈僳族处于封建地主经济社会;翠玉、拉伯、宁利等地的傈僳族处在封建领主经济社会;金棉乡龙通的傈僳族尚处在原始共耕制阶段。主要节日有阔时节、秋收
节等。傈僳族多数信奉原始多神教,有的地方信基督教。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宁蒗历史悠久,境内有许多文物古迹。古遗址有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出土的文物,还有包括永宁境内的日月和、开基桥、白牛银厂址等元明清遗址,有永宁的扎美寺、者波喇嘛寺、蒗蕖喇嘛寺、五省庙等庙宇,壁画有永宁温泉乡贡布经堂壁画。
二、宁蒗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
宁蒗各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一些传统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有所变化甚至消失,但是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民族心理、节庆活动等领域中仍然有一部分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传统优秀文化的保护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保护和开发民族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近年来,宁蒗县十分注重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并把它做为建设“民族特色县”、促进旅游开发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并在县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和广大民族文化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宁蒗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
1、制定文化发展规划。县委、县人民政府制定下发《关于实施“旅文强县”战略加强文化建设的决定》。《决定》提出在5年或更长的时间内,着力实施包括“文化倡导工程”、“文化设施工程”、“文化惠民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产业工程”、“文化人才工程”、“文化精品工程 ”、“文化申遗工程”在内的文化建设发展 “八大工程”。制定了《文化产业项目规划》、《特有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规划》
等,并把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列入《十一五规划》,将民族民间文化整理、开发、保护、传承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做好民族文化普查,为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奠定基础。
2、大力开展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假日群众文化活动,每年的元旦、春节、火把节以及周末都开展文化活动。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连续举办了大型小凉山(泸沽湖)火把节文艺活动、民族民间说唱比赛、女儿国女儿选拔赛、50周年县庆文艺活动。今年,宁蒗县成立了小凉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传播民族文化提供了平台和载体。
3、认真开展民间文化普查。1998年,宁蒗开展民族民间美术及民间艺人调查;2004年、2005年、2006年、2009年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普查,审批省级保护区名录1个,审批市级保护区名录3个,审批市级保护传承人名录8名。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宁蒗县目前有省级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区2个,省级文化传承人3名,市级保护区3个,市级文化传承人9名,县级文化传承人15名。征集收购毕摩经书10余卷及毕摩法器数件。
4、出炉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改革开发以来,宁蒗已出版发行或收集整理成稿的民间文艺专集有《小凉山民间文学作品选》、《云南纳西族、普米族民间音乐》、《宁蒗县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摩梭民间文学集成》、《普米族民间歌谣集成》、《普米族民间故事集成》、《宁蒗县民族民间器乐集成》、《桑玛娓娓》(彝文版)、、彝族毕摩经书彝汉对译本《颂毕祖经》、《毕补比茨》、《摩梭社会文化研究论文集》、《泸
沽湖摩梭母系文化风情实录》、《易经与彝族毕摩文化比较研究》、普米《喀尔莎》、《摩梭文化简史》、《普米族简史》等。此此,还收集整理了彝族毕摩经书数百件,与楚雄合作编译《彝族毕摩经典译注全集》。
5、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文化产业虽然是以市场为基础作用的,但政府通过公共服务的完善和政策法规的制定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营造一个适宜发展的外部环境,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宁蒗县规划和建设了小凉山彝家山寨毕摩文化开发项目、小凉山红鹰民族文化开发民族生态文化园、小凉山女儿国民族根雕文化及民族书画展示中心、中国云南普米族韩规文化传承基地、宁蒗县县城民族文化展示中心等。宁蒗县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提供引导、支持和鼓励政策,在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生产经营等方面逐步加强机制建设,对文化产品的研发、制作、经销等方面实施系统性扶持,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6、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或在建西川、烂泥箐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三馆”主体工程已建设完成,即将实现办公一体化。实施了新营盘东风村委会等3个村级文化体育广场和永宁温泉村委会文化惠民示范村的建设。新民族广场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完成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34000套,解决近14万群众的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完成50个“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完成配套图书10万余册书籍,音像期刊3万余种,切实为乡村群众看书和学习技术提供了有力条件。
三、摩梭文化保护和开发的举措
一、近年来对摩梭人文化的保护举措
由丽江市人民政府、丽江市泸沽湖省际旅游管理委员会、宁蒗县政府、丽江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会联合申报《泸沽湖摩梭母系文化景观》为世界文化遗产,目前完成第一稿申报文本;由宁蒗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宁蒗县文化馆联合申报“摩梭人转山节”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于2008年申报成功,目前,“摩梭人转山节”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宁蒗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宁蒗县文化馆正在联合申报“摩梭人成年礼”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宁蒗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宁蒗县文化馆、博物馆联合申报摩梭人居住区内的永宁扎美寺喇嘛寺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前该喇嘛寺院云南省重点文物单位。
二、各级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保护成果
1922年到中国西南游历考察的美国植物学家洛克(Rock,J.F)用了10多年的时间搜集资料写就著作《中国西南的古纳西王国》,其中用很大的篇幅介绍了永宁盆地、金沙江盆地和蒗渠坝子的历史地理;被国际学术界誉为“纳西语言与历史学之父”的“南中泰斗,滇史巨擘”的方国瑜先生,在1944年《民族学研究集》第四期发表的《麽些纳西民族考》;1983年、1987年和1988年云南人民出版社连续出版关于摩梭族群的《社会及家庭形态调查之一》、《社会及其母系制调查之二》、《家庭婚姻调查三》;1999年,由拉木〃嘎土萨主编出
版《摩梭达巴文化》;1999年,和钟华出版《生存和文化的选择——摩梭母系制及及其现代变迁》;2007年5月,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由拉他咪•达石主编的《摩梭社会文化研究论文集》上下册,共110万字。
三、地方政府主导的文化宣传保护
2002年,由中共宁蒗县委、宁蒗县政府组织,在云南民族音像出版社出版《泸沽湖情韵》音乐歌舞专辑;2003年,由中共宁蒗县委、宁蒗县政府组织,在云南音像出版社出版《神秘女儿国》音乐歌舞专辑;2006年由中共丽江市委、丽江市委宣传部、丽江市政府、丽江市泸沽湖省级旅游管理委员会组织,在中国唱片公司出版《西部女儿》音乐歌舞专辑;2001年,中央电视台第3频道拍摄《最后的赶马人》(上下集);2001年,中央电视台第3频道拍摄《摩梭女人》(上下集);2004年,旅游卫视拍摄《梦幻泸沽湖》。
四、实施“旅文强县”战略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近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也是我国首次把文化建设提高到这样高的高度。胡锦涛指出,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繁荣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
宁蒗县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彝族毕摩文化、摩梭母系文化、达巴文化、普米韩规文化、傈僳比扒文化各有特点。有众多的文化人才,已经形成以彝族毕摩、摩梭达巴、普米韩规、傈僳比扒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人才,以“小凉山诗人群”为代表的文学艺术创作人才,以各民族歌手为代表的音乐舞蹈人才等三支文化人才队伍。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业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没有魅力,没有旅游的文化没有活力。文化与旅游只有结合起来,才能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宁蒗县不仅是文化资源大县,而且是旅游资源大县,要做好文化与旅游的结合这篇文章,让文化在与旅游业结合中实现效益,让旅游在与文化结合中提高品位。
(一)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以文化企业为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要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等产业为重点,选择一批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项目给予支持,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宁蒗县目前可以谈得上骨干的文化产业几乎为零,泸沽湖文化开发公司和小凉山文化传播公司初具规模,但未能形成具有广泛辐射力、影响力和拉动经济的大项目,而
呈现出“小打小闹”趋势。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也是“撒花椒胡”,没有重点也就效果不明显。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增强宁蒗县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重点文化产业中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或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尽快壮大企业规模,培育一批文化领域战略投资者,实现低成本扩张,进一步做大做强。
(三)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宁蒗县目前在建设工业园区,建议可以在旅游景区或民族文化繁荣的地方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或文化基地。比如可以在泸湖湖景区建设影视文化基地,因为泸沽湖的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景都提供了前提条件,通过基地建设可以加强文化与旅游进一步“联姻”。在县城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辐射全县、与外界进行交易的文化产品物流中心,支持和加快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
宁蒗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篇2
一、漳州闽南文化档案资源十分丰富
漳州是闽南文化 (核心圈) 的重要组成部分, 于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有着十分丰富的闽南文化档案资源。据2008统计, 漳州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23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8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00多处, 馆藏文物2万多件。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 拥有木版年画、芗剧、布袋木偶、锦歌、东山歌册、木偶头雕刻等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市有芗剧、潮剧、南音、绵歌、大鼓凉伞等各种民俗文化团队900多支, 民间工艺有雕、塑、刻、绣、画、编、织等10大类1000多种。此外, 漳州还拥有漳州市博物馆、芗剧 (歌仔戏) 艺术中心、徐竹初木偶头雕刻艺术馆、芗城区灯谜艺术中心、漳浦剪纸艺术中心、天福茶博物院等多处闽南特色文化艺术场馆。多数闽南文化档案资源可以以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数据等形式加以保存, 如地方方言、戏曲技艺、民谚传说、民风民俗等。但基于某些文化的特殊性, 有些只能以实物的形式保存, 如各类承载着民俗信仰的神灵庙宇、宗祠祖庙、名人故居等。这些如璀璨繁星般的文化档案资源, 构筑了漳州闽南文化的厚重底蕴, 彰显了漳州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保护和开发漳州闽南文化档案的意义
(一) 保护和开发漳州闽南文化档案是传承发扬优秀闽南文化的内在要求。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 保护和弘扬闽南文化, 就是保护弘扬中华文化。同时, 闽南文化还是富有创造力的文化, 保护好闽南文化的档案资料, 就是为创新闽南文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如二百年前的高甲戏和一百年前的歌仔戏, 都是闽南人在原有的民间乐曲和习俗基础上创新创造出来的。
(二) 保护和开发漳州闽南文化档案还是提升漳州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闽南文化就是漳州的文化特色和文化精品, 我们不要守着特色找特色, 而是要不遗余力地对既有的精品和特色文化加以保护和开发。闽南文化档案作为承载有显著民族和区域特色的闽南文化载体, 是提升漳州等地文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 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切实进行保护和开发。
(三) 保护和开发漳州闽南文化档案是推动漳台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
漳台两地地缘相邻, 血缘相亲, 语言相通, 习俗相近, 漳州对台文化资源厚实而凝重。丰富的闽南文化档案资源是漳州的宝贵财富, 漳台两地相近甚至共同的文化渊源, 特别是方言文化、祖籍地文化、民间信仰和戏曲民俗等, 就如维系两地人民的精神纽带一样, 建立起漳台人民的浓厚感情, 大大拉近了漳台间的往来与交流, 为漳台两地的合作发展, 乃至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漳州闽南文化档案保护和开发的现状
漳州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和各界有识之士为保护和开发漳州闽南文化的档案资源作了大量工作, 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基于多元文化背景下传统地域文化的局限性和脆弱性, 目前保护工作还不够多, 开发力度还不够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保护和开发工作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一是重宣传轻落实。文化工作不同于经济工作, 而是“难出成绩、慢出效益”,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难免存在宣传引导等面上的做得多, 而真正抓落实的较少;二是保护与开发工作缺乏“顶层设计”。这种“顶层设计”至少应该包括对档案保护与开发工作的对象和范围、主管和执行单位、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时限、所需经费和人才队伍, 以及评估和鉴定的原则等。三是漳州闽南文化档案建档不够规范化。主要是缺少一个权威的数据库来全面收录闽南文化的档案, 各级档案管理机构也大多各自为阵, 档案的标注和存放不规范不统一。尤其是一些传播不广, 散落民间的珍贵档案没能得到科学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二) 保护和开发工作经费不足, 人才欠缺。
闽南文化档案的保护与开发工作范围广, 内容多, 程序杂, 技术要求高, 时间跨度长, 在各个环节都需要经费的支持和专业的档案人才, 特别是对一些民间还未发掘和保护的档案资料的收集和保护, 更需要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目前的档案经费在各档案馆的日常动作上已经捉襟见肘, 更勿论进行系统、全面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各级各类档案馆里熟悉闽南文化, 同时又热爱这项工作的专业档案人才还较缺乏。
(三) 保护与开发的理论氛围不浓。
漳州闽南文化档案的研究氛围不浓, 除境内漳州师范学院设置了“闽台文化研究所”进行研究, 并在大学生中开设了闽南文化类的相关课程外, 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对于如何就闽南文化档案的收集、分类、发掘和保护等都鲜有研究。此外, 社会上也还没有形成闽南文化档案自发和自觉的保护意识, 社会团体和个人较少参与到档案这项工作中来。
四、漳州闽南文化档案保护与开发的途径
(一) 大力推进漳州闽南文化档案保护与开发的研究工作, 营造良好的学术和社会认同氛围。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 漳州闽南文化档案的保护与开发离不开理论的指导。要大力发动学术界对漳州闽南文化档案的发掘、收集、分类和建档等方面进行研究, 特别要注重对开漳文化、民间信仰、漳台交流历史、民间艺术和历史名人的档案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研究;要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保护与开发工作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 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地方政府部门要把保护与开发工作列入文化发展的重要议程, 着力打造以闽南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发展战略;要宣传和提倡社会各界参与到保护与开发工作中, 共同珍惜和珍重我们宝贵的档案资源。
(二) 为保护与开发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人力资源保障。
要以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契机, 塑造闽南文化的地方名片, 提升文化软实力。一是要加大投入, 支持闽南文化档案的发掘、收集和保管等。二是建设一支热心而专业的闽南文化档案人才队伍。要打破人才选择的条件束缚, 选拔那些真正热爱闽南文化并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人才, 包括学术专家、民间艺术家、档案专业人才和社会热心人士等。要加强人才的培训工作, 突出档案保护的实用性和技能性, 以及档案开发的创新性和时代性教育。
(三) 充分开发档案资源, 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档案资源只有被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 才能实现它的内在价值。一是立足对台交流平台进行开发利用。充分挖掘漳台间文化的共性, 特别是闽南方言、民间信仰和祖籍地文化等档案资源, 吸引台湾同胞前来旅游观光、寻根谒祖、朝圣进香等, 做大文化旅游产业, 并进一步吸引台商到漳投资兴业。二是推进文化档案资源市场化开发。扶持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产业, 支持相关文化企业开发利用闽南文化档案, 大力倡导企业进行文化创新创造。要加强文化产业的科技研发力度, 大力开发声像、影视和动漫文化产业来扩大闽南文化影响力, 着力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附加值。三是研究建立漳州闽南文化产业基地, 将地方文化的特色和精品聚集起来, 以规模创效益。四是加强闽南文化圈之间的交流, 共同保护和开发闽南文化档案资源。主要是加强和泉州、厦门等地文化与档案部门联系, 互相学习借鉴, 如可借鉴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会的经验, 建设漳州闽南文化产业基地;借鉴泉州创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做法, 加强闽南文化档案的保护与开发等。
(四) 精心打造一批富有漳州特色的文化品牌。
在众多的闽南文化档案资源中, 选择一些漳州独有或具代表性的进行重点开发。一是展示漳台往来交流文化。以“唐山过台湾石雕园”和“东山陆桥”文化为主轴, 结合以郑成功收复台湾出兵遗址、施琅统一台湾出师地、东山寡妇村等, 全面展示漳台往来交流历史。二是不断发扬光大芗剧艺术。要大力培养芗剧人才, 创新芗剧曲目, 打造艺术精品, 推进两岸芗剧交流。三是扩大一批民间信仰文化的影响力。开漳圣王文化、关帝文化、保生大帝文化等闽南及台湾、东南亚一带流传甚广的民间信仰均来自于漳州本土。要保护好这些民间信仰的珍贵档案资源, 列为文化开发的“拳头品牌”, 以带动相关旅游、文化等行业发展。此外, 竹马戏、漳浦剪纸、木偶雕刻等漳州特色文化元素, 也是保护与开发的重点。
宁蒗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篇3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国外
中图分类号:J0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317-01
1 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瓶颈
1.1 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悖论:保护有保护的意义,开发有开发的目的
保护是有责任的对文化遗产价值给予完全的、可持续的、可解读的保护;开发是对文化遗产价值作为一种商品或资产进行有目的的利用,如何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之间寻找平衡点是目前国内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困惑。
1.2 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与开发文化遗产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之间的悖论
地方政府为了科学地保护文化遗产,需要在技术、资金、人才方面进行投入,但是文化遗产的开发往往是投入大于产出,遗产保护这一“惠遗产”功能,能够给政府带来多少政绩?
1.3 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参与特别是居民利益之间的悖论
首先在文化遗产的规划方面我国目前往往是由少数专家讨论决定,没有引进社区参与机制,未广泛征求社区居民对遗产地基础设施、环境、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其次文化遗产在开发的过程中往往有专业的投资管理公司介入,由于缺少与社区居民的互动,开发的收益大部分流入了遗产的经营者,社区居民还处于贫困的状态。再次,在古村镇文化遗产的保护中,社区居民不仅需要保护他们物化的传统形态,也向往现代的生活方式,社区参与机制影响着社区居民对遗产公平性的感知和保护遗产的积极性。
1.4 文化遗产保护区最少干预原则与开发现代游览设施的悖论
最少干预性保护原则是《威尼斯宪章》中首先提出的,旨在对传统建筑进行修复时,以最少干预的方式进行,但是对文化遗产的修复以及为了使文化遗产对现代人具有可读性,在修葺和利用现代技术和游览设施上存在着对文化遗产不同程度的干预。
2 国外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措施
2.1政府保护世界遗产的多样化措施
(1)设置“世界遗产城市奖”,鼓励地方政府保护遗产
西班牙是仅次于意大利的世界遗产第二大国,为鼓励地方保护世界遗产,西班牙政府设立了“世界遗产城市奖”,评判的标准是文化遗产项目的内容和执行质量,以及是否与外部环境、城市形象十分融合,是否使历史遗迹重新得到社会关注,是否对其他遗迹的保存修复有借鉴作用[1]。奖项名额有两个,奖金共24,040欧元。
(2)多元化投资机制保护遗产
意大利政府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体现在资金方面,采用国家财政拨款、吸收私人投资以及社会公益资金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机制,私人资本的介入包括“资助文化产业优惠法”、“文化遗产和可持续旅游交易所”等,并从1997年起专设文物彩票,每年从彩票收入中按比例增拨1.5亿欧元用于文物保护[2]。
(3)维护遗产旅游的和谐环境
柬埔寨政府在遗产景区的管理中以提供公共服务、咨询服务及稳定和谐的社会旅游环境为己任,在每一个宾馆、餐厅、公共服务点免费向游客提供包括餐厅、宾馆价格、服务质量的对比、体验项目的特点、价格、交通的组织等的解说小册子,而且一般提供3—4中语言服务。
2.2 多种措施与遗产地周边居民互动
国外对社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的较早,早在1980年Seeking就指出“一个真实合理的旅游规划中必须依靠普通社区居民和私营机构、非盈利组织的多方参与[3]”而我国对社区参与的研究多侧重于旅游扶贫理论的研究,社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不强,参与性行动更少。
(1)英国哈德良长城与周边居民互动的措施[4]
①利用解说系统促进遗产保护和社区发展,通过解说系统让游客知道去周边乡村哪里购物、就餐、停留。
②促进地方利益最大化,包括向游客推广当地服务业的项目,雇佣当地人才,发展新行业和地方供应链,提高社区经济可持续的能力。
③培养社区居民主权感和认同感,包括加强与当地居民沟通,使其理解管理者的意图,通过促销遗产景观和品牌来增加收入,激励社区居民对遗产的认同。
④鼓励居民成为遗产景观的保护者,实施自愿土地管理计划,把商品补贴变为景观的管理费,鼓励遗产地实现多元化发展。
⑤为地方教育提供各种机会,发展“教育和信息”项目,从小培养遗产保护意识,为地方教育提供了广泛的机会。
(2)柬埔寨对社区利益的重视
柬埔寨主管部门将文化遗产旅游收入的20%作为当地居民文化遗产保护、补贴以及教育的基金,并且鼓励当地人从事第三产业的服务,在吸引投资方面优先考虑当地人的投资和就业需要,外来投资者也必须以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岗位为前提。
2.3 保证文化遗产景观原始、自然、和谐的状态
在对文化遗产的最少干预方面,各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1)保持原真性
意大利首先提出了对文化遗产原真性的整体保护原则,不仅保护建筑物本身,还要保存它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在对文化遗产的修葺方面,强调新修补处必须与原文物有明顯区别,形传统与现代的经典对话,并且要求尽量使用传统材料特别是文物原来的材料。
(2)保持原始性
柬埔寨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加注重对原生态的保护和对自然的尊重,对文化遗产的修葺严格按照本来面目,并且认为文化遗产的旅游是一种体验文化遗产的生活方式,需要具备生活的各种要素,绝不干涉遗产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更不会为了保护遗产而将居民整体搬迁。
(3)保持生态性
美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更侧重于对景观的保护,针对遗产保护的法律认为国家公园和历史文化遗产地是国民欣赏自然和精神活动的场所,是激发爱国主义激情的神圣之地,严格禁止在遗产地修建索道,除了必要的公路外,严格限制其他机动交通。
以上是国外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举措的分析,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げ慰嘉南:
[1] 肖锡维.西班牙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工作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6,04.
[2] 张国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9,04.
[3] Potts, T., and R. Harrell . Enhancing Communities for Sustainability: A Travel Ecology Approach. Tourism Analysis 3.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篇4
——以云南丽江古城为例
摘要:秦砖汉瓦、唐城宋墙、明街清坊所蕴含和象征的绝不仅仅是逝去的辉煌,它们标识着人类曾经走过的历程,其中的每一砖每一瓦都负载着人类历史的真实信息,承载着人类共同的文明和文化。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遍布中华大地的丰富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中国数千年辉煌文化的典型代表和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遗产,而且也是整个人类文明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真实体现。继承、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历史复兴的精神基础,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对整个世界和人类的文明进步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我们看到,如何求解名城保护与城市的现代化发展问题,不仅是文化史家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丽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所有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都是人类文明史上一笔重要的财富。本文着重探讨丽江的开发,针对开发对保护方法进行评析且得出结论。
关键词:丽江古城,开发,保护
一、云南丽江古城
(一)丽江古城的简介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大研古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结构的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大研古城是一座具有浓烈人文气息的小城,明亮的阳光下,总会有步履缓慢的上了年纪的纳西老人悠闲地踱步,他们身着藏满历史的靛蓝色衣服,头戴红军时期的八角帽,对眼前身后猎奇的目光视而不见、不屑一顾。
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铺的大多都是红色角砾岩,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也不会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与整个古城环境相得益彰。位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丽江古城的中心,位于古城与新城交界处的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古城大水车旁有一块大屏幕,每日播放的歌曲即是古城最受欢迎最有特色的歌曲,其中《纳西净地》是较为出名的歌曲之一。云南省的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1997年12月4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意大利那不勒斯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全体会议上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1年7月6日云南省丽江市丽江古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二)丽江古城在中国名城中的地位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从城市总体布局到工程、建筑融纳西、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1986年,中国政府将其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确定了丽江古城在中国名城中的地位。2005年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发布。此次活动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全国34家媒体协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历时8个月,共评出“专家学会组”、“媒体大从组”与“网络手机人气组”三类奖项。“媒体组”与“人气组”分别以媒体投票及网友、手机用户投票的方式各产生12个获奖地方。而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浓墨重彩推出的“专家学会组”奖项则别具一格,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中就有久负盛名的丽江大研古镇。
(三)丽江古城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成就
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王城,丽江古城未受“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影响。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
(四)丽江古城民居是中国民居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类型之一
城镇、建筑本身是社会生活的物化形态,民居建筑较之官府衙署、寺庙殿堂等建筑更能反映民族与地区的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丽江古城民居在布局、结构和造型方面按自身的具体条件和传统生活习惯,结合了汉族以及白族、藏族民居的传统,并在房屋抗震、遮阳、防雨、通风、装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
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鲜明之处就在于无一统的构成机体,明显显示出依山傍水、穷中出智、拙中藏巧、自然质朴的创造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和特定的区域里对本地区的纳西民族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丽江民居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
(五)丽江古城是自然美与人工美,艺术与适用经济的有机统一体
丽江古城是古城风貌整体保存完好的典范。依托三山而建的古城,与大自然产生了有机的统一,古城瓦屋,鳞次栉比,四周苍翠的青山,把紧连成片的古城紧紧环抱。城中民居朴实生动的造型、精美雅致的装饰是纳西族文化与技术的结晶。古城所包涵的艺术来源于纳西人民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体现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是地方民族文化技术交流融汇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宝贵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丽江古城包容著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是研究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史料
丽江古城的繁荣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它己逐渐成为滇西北经济文化中心,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不论是古城的街道、广场牌坊、水系、桥梁还是民居装饰、庭院小品、槛联匾额、碑刻条石,无不渗透地方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无不充分体现地方宗教、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意境和神韵,展现历史文化的深厚和丰富内容。
(七)关于丽江古城的真实性
丽江古城从城镇的整体布局到民居的形式,以及建筑用材料、工艺装饰、施工工艺、环境等方面,均完好地保存古代风貌,首先是道路和水系维持原状,五花石路面、石拱桥、木板桥、四方街商贸广场一直得到保留。民居仍是采用传统工艺和材料在修复和建造,古城的风貌已得到地方政府最大限度的保护,所有的营造活动均受到严格的控制和指导。丽江古城一直是由民众创造的,并将继续创造下去。作为一个居民的聚居地、古城局部与原来形态和结构相背离的附加物或是“新建筑”正被逐渐拆除或整改,以保证古城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或历史价值能得以充分发扬。
二、丽江古城的开发与保护 丽江古城是纳西民俗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地和物质载体,但是纳西民俗文化的保护仅仅局限在丽江古城的文化保护是不完整的。从目前的情况看,丽江的几个国际驰名的文化品牌都要依托乡村,只有保持乡村鲜活的民俗文化土壤,才能保持东巴文化的生命力。如果乡村里已经没有依托纳西民俗鲜活地留存的东巴文化礼俗,那在古城范围内繁荣一时的东巴文化产业就不可能持久地发展,将日益成为一种仅仅是表演性的民俗展示。为保持东巴文化的“活水长流”,需要选择一些乡村作为纳西族民间的文化传承基地。
(一)制定旅游发展和保护的总体战略规划突出自身的优势和特点
丽江旅游发展在开发和建设时建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精品资源和名牌,确保丽江旅游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和在旅游市场上竞争力,实现旅游经营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从数量规模扩张型到质量效益型的转变,防止盲目竞争,遵循各种经济关系,相互作用的规律性,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营造和保护民族文化的生存环境,提高丽江居民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
通过政府的政策措施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工作,特别是要注意抢救濒临灭绝的民族民间文化形式,激发丽江人民的在民族文化保护上的忧患意识,宣传可持续的发展观,从思想上提高丽江居民的民族保护意识。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完善旅游环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国内外游客的需求。
(三)控制古城的过度旅游商业化
目前游客对丽江古城的商业化氛围过浓的现象反映较多,因此控制旅游过度商业化势在必行。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缓解:将丽江古城的商业店铺集中在传统的商业街,同时控制其他街巷的商业活动;对丽江古城的商品进行控制,摒弃那些毫无特色、与纳西民俗文化无关的旅游纪念品;不要让喧闹的流行乐和歌曲充斥着丽江古城的夜晚,保持高原水乡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氛围;恢复一些“老字号”店铺;开发具有纳西族风土人情的饮食、艺术、土特产品;修复一些文化遗存。把环境与发展问题落实到政策、法令和政府决策之中,以使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设走上法制化轨道,加强民族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使整个旅游业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优势,政府和民间互相监督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团体、旅游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的作用,明确各自应承担的义务,发动全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到旅游可持续发展中来,监督政府工作,为政府工作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鼓励社会团体、个人通过捐赠等方式依法设立旅游资源保护基金,专门用于旅游资源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海外社会团体、个人通过捐赠等方式在我国设立旅游资源保护基金。总之,旅游作为一柄双刃剑,虽然不可避免地给古城古镇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唯有确立社会性的旅游发展观,寻求一种在旅游开发的同时又能有效保护传统文化及其所依托的文化生态环境、使旅游与文化持续协调的模式,尽最大可能在旅游开发之初就考虑到将旅游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的措施,以真正实现接待地包括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五)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媒体宣传
培养民间艺人,打造具有独特纳西民俗文化的乡村,这样才能保持纳西民俗文化真实的活力。加强对本土青少年的教育,培养纳西民俗文化传人,当今中国社会,非常重视主流文化的系统教育,为了融入主流文化,同时也因为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教育相当薄弱,很多少数民族的青少年对自己的民族历史、文学艺术、文字、宗教信仰、传统习俗、地理生态、植物动物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甚至连本民族的语言也逐渐在忘记。丽江也有这样的现象存在,在丽江古城的小学里,已经不能讲或只能讲部分纳西语的纳西学生在增多,很多优美的民间传说和和故事只有一些纳西老人会讲,青少年既不喜欢听也不想去记,而宁愿去看电视。因此要想保持纳西文化的传承,必须先培养文化传人。这个项目的实施可以争取民间基金的支持,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参与拨款。
(六)摆正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位置
政府应该发挥其行政力量保证丽江旅游开发的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政府不仅需要在旅游失氛围的营造、旅游地形象的塑造、旅游营销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还应该致力于提愉管理水平、增强管理效率,保证旅游业的正常、良性运行。政府的职能决不仅仅是发展经济,在社会发展、文化变迁等方面也必须承担应有的职责。
(七)留住原居民与加强现居民的文化参与性
以家庭为单位向年轻人传授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进一步做好传统民族文化资料的整理工作,继续收集、整理、制作各种民族文化仪式的音像资料,通过传授的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积极对内对外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进行传授工作,培养人们的忧患意识,促使纳西文化的永续传承,为把丽江建成世界级的精品旅游胜地培养其保护意识。积极参加民族传统节庆、祭祀活动 传统节日以习俗的力量让民众自动在同一个时间经历相同的活动,在相同的仪式中体验相同的价值,一个共同的社会就这么让人们高兴地延续下来。这就是传统节日最经济、最有效的生活文化再生产功能。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作为假日,一方面更能够实现刺激消费的目的,另一方面还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若干重要的价值有更好的机会在生活中自然地传习。古城居民的外迁已经是一个不能更改的事实,但是可采取一些措施来留住还未外迁的原居民。同时文化的发展不是一个静止的过程,而是在不断地与其他文化相互影响和发展的。因此,要想保持古城的文化氛围,需要通过宣传教育,设法加强古城现有居民对纳西民俗文化的认同感,让他们自动加入到古城文化的保护中来。
(八)保护中创新,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尽可能地把高新技术成果运用到旅游业发展上,保护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使旅游可持续发展建产立在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物质基础之上。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开发东巴文化产品。运用影视人类学的原理,抢救、整理、复原、摄制几个重要的东巴仪式。强调文物保护,珍惜旅游资源,丽江古城的历史文化风貌是发展都市旅游最重要和最珍贵的旅游资源。
三、总结
旅游是人们为了不断完善和充实自身而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追求,文化是旅游的基础和主要内容,丽江发展旅游业应该加强利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秀民族资源,协调民族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贯彻可持续的旅游发展观。古城古镇是保留了较多传统文化,相对封闭的空间。古城古镇旅游兴起后,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带来了文化的交流、互动和碰撞,产生了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使他们为丽江民族文化的特色产业。参考文献:
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篇5
摘要:笔者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南通风筝文化及其生生不息的原因,论述了南通风筝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必须争取政府部门支持,有规划的建立一些风筝放飞区域;加强对艺人的保护,注重对年青艺人的培养;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整合产业资源,尽早形成产业规模;更多的承办全国、国际风筝大赛的建议。促使南通风筝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体育,风筝
风筝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被称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相传春秋时期,著名的建筑工匠鲁班曾制木鸢飞上天空。后来,以纸代木,称为“纸鸢”;汉代起,人们开始将其用于测量和传递消息;唐代时,风筝传入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到五代时期,又在纸鸢上系以竹哨,风入竹哨,声如筝鸣,因此又称“风筝”。至宋代,放风筝逐渐成为一种民间娱乐游戏,体育性也逐渐成为了风筝的本质特性之一。风筝文化源于民间,风筝文化根在民间,是一种典型的“民俗体育文化”。南通是中国四大风筝产地之一,“南鹞北鸢”在世界上久负盛名,南通哨口板鹞是“南鹞”的代表,她起源于北宋年间,有着悠久的历史。2004年7月,按照文化部“先行试点,分步实施”的工作要求,南通市启动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南通板鹞风筝被列为江苏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2006年和2008年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又分别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江苏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通风筝文化丰富
1.1 独具特色的外层物质文化
文化的最外层是物质层,是指经过人类作用的第二自然物,是在自然物上打上的人类意志和活动的印记。南通风筝作为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其在物质层面也有独特的表现形式。
1.1.1 个头大
南通风筝俗称“板鹞”,板鹞硕大无比、平整如板,以平板六角或六角的变形“七连星”至“十九连星”居多,一般大小都在一米以上,最大的竖起有四、五米高,需卡车运载,大板鹞需多人拉放飞。鹞面上并绘有神话传说等民间绘画,下部系两根几十米长的尾绳,一只精致的板鹞,便是珍贵的民间工艺品,当地群众家中都有珍藏,代代相传。
1.1.2 声音响
在品种纷繁的南通风筝中,哨口风筝(又名哨口板鹞)最具特色,为全国绝无仅有,保存了古代“弦响碧空称风筝”的特点,以独特的音响效果著称。据说哨口有30多种型号。“板鹞”鹞面装有数十乃至数百只大小不一的哨口,通常选用葫芦、毛竹、白果、龙眼、乒乓球等制成。放飞时,大中小哨口分别发
出低中高音,五音和谐,悦耳动人,声及数里,婉似“空中交响乐”,有如机群掠空,震耳欲聋、又似江海怒涛,汹涌澎湃。
1.1.3 鹞面美
板鹞外形古朴,绘画精细,南通的造型风筝,融灯彩、绘画、风筝于一体,与北派风筝相比,更显精巧工细,灵活美观。鹞面常用绸布缝制,上多绘有昭君出塞,木兰从军,天女散花等工笔人物画,有的还相应的配有与画面相配的诗句。
1.1.4 工艺繁
哨口板鹞可融雕、扎、书、画、绣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工艺精湛,不仅是极有观赏与收藏价值的艺术珍品。板鹞的扎制工艺要求颇高,首先选择质地坚实,弹性好的江南笔竹或本地上乘老竹,粗细长短随风筝大小而定,用文火烤直,砂纸打光,罩以清漆,以防虫蛀。选择晴天干燥之日扎制,以便扎绳收紧。扎时做到上下左右对称均匀,轻重一致,尢其是左右两根边骨的精细和弹性必须分毫不差,以保证板鹞在强风中的平衡,板鹞骨架扎好后,用事先按其尺寸绘绣好的绢布缝合,再用去其弹性的蜡线或细绳作引线,引线五至十二根上下迎角适当,左右对称,长短与风筝大小相宜。板鹞的两条尾子又称尾档,长度约为板鹞高度的十五倍左右,重量为装配哨口后全重的十分之七,通常用加工后质地松柔的蒲草或稻草正反搓成上粗下细,左右均匀一致的草绳制作。尾档可分飘于板鹞下方两侧,互不缠绕,快速放线风筝后飘时,轻柔而有浮力的尾档,在空中飘舞犹如惊蛇闪动。
1.2 较为完善的中层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是文化的最为主要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精神文化决定了制度文化的产生与性质;制度文化为精神文化的扩展与升华提供了体制和法规层次上的保障。南通风筝的保存与发展也离不开制度的保障。
为了保护南通风筝,形成了从政府到民间自上而下的系统的组织结构,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对南通风筝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政府的指导下成立了南通市风筝协会,各县镇也分别建有风筝协会,如刘桥风筝协会下设十个分会,300名会员正常活动,成为凝聚人心,构筑和谐的平台,固定每年三月初一为风筝节,而且承担了主办通州市首届风筝节的任务,为繁荣经济发挥了作用。在民间还有群众自发组织的如他们在风筝俱乐部,如闸西乡白龙庙村的陆宝如,自办的家庭风筝博物馆,近20只不同时代鹞子展示。并以这个载体成立了精英风筝俱乐部,定期活动,交流放飞技术,外出参赛,成为友谊的团体。
1.3 历史悠久的内层精神文化
南通风筝文化能够传承千年不衰,而且越来越显示出生命的活力其根源就在于她特有的内层精神文化。南通是一块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漫
长的农耕文化积淀成南通风筝文化的独特风格,蕴藏着深厚的江海文化底蕴。团结协作、志在高远、勇于拼搏、敢于创新、人天和谐是南通风筝文化的精髓。风筝精神主要表现为:文化力,即驱动力:逆风而上,敢于拼搏;聚合力:集体制作(扎、画、雕、糊)多人放飞讲协调;亲和力:人与自然的和谐。
从前,南通放鹞子是件村民中的大事,她不仅是一种民间的娱乐活动,更重的是人们通过这一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放飞时要由一个身强力壮,经验丰富的老手作“头把手”,带着十几个人拉绳,还有一组人扶着风筝放飞,叫“丢”。风筝如一飞冲天,则人们欢声雷动,认为这预示着一年的丰收,万事如意!他们认为风筝上的哨鸣可以震天地,震慑妖魔。
放飞春天,这是第一习俗。清明节前后,放鹞子为最盛期,无论大人小孩,到空旷的田野中放鹞子,炼身心,寄托好运;在落后的农村体育环境下,放鹞子成为农民娱悦身心的主要习惯之一;几户拼份子扎大鹞子放放,成了凝聚一个地方人气的习俗。每个集居的圩塘、每个不同的庄园放鹞子成为团聚那里的人际的一个载体。放风筝也是家富的象征。即使几家穷人,也凑合份,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互助放风筝。家庭和睦是放鹞子活动的家庭基础。有的家庭家中人常把家里的鹞子如何是好作为自豪夸耀的语料。
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健身、健心价值已逐步上升为南通风筝文化的核心价值。中国有句古话:“鸢者长寿”。意思就是说,经常放风筝的人寿命长。放风筝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户外活动,放飞的过程中需要奔跑、牵拉等运动,这些运动有益于强健人们的体魄,增进健康。放飞风筝通常需要多人的团结合作,讲究齐心协力,人在放飞风筝的过程中增进友谊,有利于社会和谐。
2南通风筝得以生生不息的原因剖析
南通风筝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千年而不衰,是与其地域环境、经济基础、生活理念、生活习俗,有效保护等 “因子”分不开的。
2.1 独特的地理位置
南通位于黄海之滨,东濒黄海,南倚长江,地势比较低平,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和黄淮平原。南通地处中纬度地带,滨江临海,气候温和,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从风的原理看,江海平原的风属于海风,濒临江海的风量,年平均风速2.8~3.2m/s,风速、风力相对匀称,对风筝上天后平衡性、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此外,开放的海洋地理环境使人们产生了外向、好动的性格。他们有独立不羁的人格、开拓精神和变易观念。这种充满自由、竞争精神的文化个性,鼓励人们参与各种户外活动,放风筝这种户外体育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
2.2 人们对身心健康的追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空间越来越小,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生活理念与健康观念发生了改变,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活动来扩展交际空间,回归自然,放松劳累的身心。放风筝可以使人们走向户外,亲近自然,愉悦身心,使劳累的身心得到放松,满足了现代人健康的追求。放风筝的人越来越多,从农村乡间到城市绿地,男女老幼都放风筝。过去,只是春季放飞,现在春夏秋冬,不管东西南北风,有风就放。
2.3 追根溯源,走进博物馆
为了保护、传播和发展南通的风筝文化,南通建立了风筝博物馆。南通风筝博物馆栩栩如生的再现了风筝的起源、历史传说,记载了文化名人寄托情结的美丽诗句;有以风筝升空原理为启迪的32项国内外科学发明,有强身健体的中医传说等等;更有学生素质教育的教材;这里收藏了古今中外100余件风筝精品,并以南通特色——哨口板鹞为主。您可以欣赏到精美的绘画、雕刻、扎、糊、绷技艺相融合的静态美,还可以欣赏到或浑厚、或清脆、或婉转等风筝升空时发出的美妙哨音及风筝升空后龙飞凤舞、多姿多彩的动态美。在此您可感悟到漫长农耕文化积淀成的南通风筝文化的独特风格、蕴涵着深厚的江海文化底蕴,以及团队协作、志在高远、勇于拼搏、人天和谐的风筝文化。
2.4 从娃娃抓起,走进校园
孩子是文化的传承人,学校是传承文化的最为重要的基地。使风筝走进学校,从娃娃抓起,是南通 风筝保护与传承的又一有力举措。南通市教育局与南通电视台、江海晚报及风筝博物馆合作组织开展“弘扬南通风筝文化”的系列活动,主要包括:开展风筝文化教学活动、组织开展风筝绘画比赛、组织开展风筝征文比赛、组织开展作品展览和放飞活动。充分发挥南通风筝文化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广大青少年儿童进一步了解南通文化,塑造爱家乡、爱祖国的精神风貌,激发建设南通、建设祖国的热情。同时,通过风筝的制作放飞,增强青少年儿童的动手实践能力,领悟逆风而上勇于拼搏的风筝精神,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南通市二中体育组把风筝制作放飞引进教学,探索教学方法,在市中学系统上了公开教学课,培养学生劳技本领,开启智力,集体放飞,陶冶情操均取得良好效果。在上海举办的全国首届中学生风筝赛上荣获几个一等奖。南通大学师院数学系学生会,通过风筝文化节,举办大型风筝展,风筝知识讲座、风筝制作大赛、风筝节征文、集体放飞风筝、我与我追逐的梦等系列活动,对学生传承民族文化、激励自强精神,勤奋努力,立志成才。
2.5 合理开发,勇于创新
进行开发性的保护是现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重要模式。南通风筝因其制作工艺复杂,造型独特,外观漂亮,集收藏性、体育性、艺术性、装饰性、礼品性、广告性与一身。对其加以开发,不仅可以进一步使南通风筝文化得到保护与发展,同时也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这对于风筝文化的保护是十分有利的。正缘于此,南通在刘桥、平潮、港闸一带出
现了一批专门从事风筝制作的专业户,葫芦的种植户,画鹞的专业户。一批退休职工,尤其是木工、木模工成了雕“葫隆”的骨干。这些专业户制作的风筝远销国内外,使南通的风筝文化,走向了世界。南通人在制作风筝的过程中还注意吸纳时代元素,创新工艺。如近年来南通人在制作风筝中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葫隆”可浇注制造、碳纤维竿取代竹条,收鹞子靠机械“收鹞机”,折叠式风筝,便携带好放飞。
2.6 办参赛事,促进发展
南通于1989-1994年举办过四届全国风筝比赛和三届中国国际风筝会,曾吸引了国内外众多风筝好手来参赛。此外,近二十年,约十多批几十人到日本、美国、法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在国外参赛,到国内潍坊,贵阳、四川、广东阳江等地参赛的近百人,都连连获奖,誉满国内外。积极的举办与参与高水平的赛事,使南通的风筝文化得到了展示,同时也通过交流促进了南通风筝文化的发展。
3南通风筝发展面临的挑战
3.1 放飞空间的缩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的上空电网越来越密集,放飞风筝的空间越来越小。每年总会听到因放飞风筝而导致停电的事故。
3.1 制作艺人的减少
对艺人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工作。掌握南通风筝制作工艺的艺人年龄偏大,年青艺人少之又少,已是不争的事实,也是保护南通风筝文化工作中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如解决不好,将严重影响南通风筝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3.3 风筝产业规模还没有形成南通风筝虽然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开发与创新,但是大都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产业规模还没有形成,经济效益有限。
3.4 政府支持力度还偏小
南通市风筝协会、风筝俱乐部等民间体育组织虽已经建立,但是民间组织受自身力量的限制,有时难免力不从心,如在南通举办多届的风筝赛事,近年来已销声匿迹了,政府还需加大扶持力度。南通风筝继续发展的策略
4.1 争取政府支持,有规划的建立一些风筝放飞区域。
4.2 加强对艺人的保护,注重对年青艺人的培养。可以利用南通优秀的教育资源在相关职业学校开设风筝制作专业。
4.3 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整合产业资源,走合作经营的道路,发挥各自优势,尽早形成产业规模。
4.5 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更多的承办全国、国际风筝大赛,力争把大型的风筝比赛尤其是全国性、国际性大赛作为一项传统赛事每年连续举办,向全国、全世界展现南通风筝文化,促进为南通风筝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吕树庭 刘德佩主编.《体育社会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09
[2]卢元镇编.《体育社会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7
[3]黄振平.南通风筝翱翔马赛[J].中外文化交流,2005,(9)
[4]小熙.南通的板鹞风筝[J].江苏地方志,2004,(4)
宁蒗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篇6
摘要: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十分重要。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也是近年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入手,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重要手段。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开发
中国在其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留下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4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我国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也十分令人担忧。要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
(a)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b)表演艺术;
(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我们所说的非物质文化, 实际上是指那些具有不能用典籍记载、又不能外化的文化内涵的文化品种。这些品种不是没有物质载体, 但是, 用外化物质再现出来的不是它们的最核心的内涵, 它们的核心内涵是“非物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 是一个民族的真正身份符号, 是一个民族灵魂深处的遗传基因。主要具有无形性、文化性、民族性、传承性、地域性和多样性等特征。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分析
在中国知网上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为篇名进行搜索,共3277篇文章。整理后发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坚持的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保障等五个方面。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虽争论颇多,但基本上达成了共识: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合理而有效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是能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如何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成为实践中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徐文燕指出合理的开发利用是积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旅游利用在这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张瑛指出发展旅游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 两者既对立又统一, 保护与开发可以结合。为取得“ 双赢” , 则一定要采取以文化资源保护为前提, 合理利用, 科学规划为关键。还要通过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的配合和努力。如此, 一定能实现旅游开发和保护的“双赢”。肖曾艳、孙国学、王荣敏等学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可以为其寻求更多的保护资金;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又能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开展,提升旅游开发层次,从而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
科学的旅游开发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途径,可以实现旅游与文化、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发展。旅游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提升,旅游经济从传统观光旅游转变为体验旅游和休闲旅游表明文化旅游需求已经成为旅游需求的核心,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一无二的文化价值恰好满足了文化旅游的需求, 此外, 由于开发因素的介入, 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没有上升到法律保护、缺乏科学的保护方法和管理机制、没有系统的保护体系、全民的保护意识低等诸多问题。刘亚兰指出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本土性、整体性、避免商业化上。在现代文明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强烈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逐渐面临着本地传统文化逐渐被外来文化同化或异化、旅游产业过于商业化、生态破坏等诸多问题。与此类似的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保护同样正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与挑战。
我国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境不容乐观,现代化进程加快和环境日益恶化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诸多障碍。直至最近几十年,我国才逐渐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获新生带来了新契机。杨东娜指出仍存在三大因素制约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一是重视程度受历史原因影响,仍然不高;二是生态环境受经济发展影响,持续下降;三是资金筹集渠道短缺,保护经费落实不到位。罗茜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里,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客观审视旅游活动与遗产保护的关系,研究旅游活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问题就更具有了前所未有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感。
为进一步保护和继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积极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业发展两结合的原则,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业发展增长极,并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坚持的原则
怎样科学有效地保护好我国种类繁多又传统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问题。吴文科认为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从科学解决继续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切实保护传统文化资源的矛盾状况入手, 正确处理好各种短期效应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摆正靠使命驱动而不仅仅是利益驱动的工作心态, 理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思路。在分析了四川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及其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后发现,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以乡土化、因时因地制宜、体验性为原则,保护为先,注重开发、分类保护开发、创新发展、建立并完善保障机制。龙先琼在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完整把握其历史环境遗存、传承载体和精神内质三个内涵层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土性、民族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区域开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有效性、保真性和系统性三个重要原则。具体来说,是要突出特色、关注游客体验要求,遵循原真性保护、整体性、适度开发,坚持保护性继承为主,资源性质优先原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同时在多次的旅游资源调查评价过程中应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调查和保护制定发展战略时应本着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的原则。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的探讨是其开发对策的进一步深入,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不同专家学者针对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提出了不同的开发模式。首先,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具体旅游产品时在性质上是不同的,这决定了其旅游产品转型的根本方向。范玉娟提出了形象经营、休闲演艺、节事旅游和旅游商品开发等四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刘桂兰,刘楠霞在研究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提出了“原真性博物馆”、“生态文化园区”、“实景舞台式”、“原生地融入”、“旅游商品”等五种可供具体操作的旅游开发模式;肖瑜在研究大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时提出了主题旅游线路模式、展览模式、节庆活动模式、博物馆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模式、旅游商品模式。以上文献所总结的模式虽略有差异,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针对其转型旅游产品本身形态来讨论的。
其次,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表现形式上来看,也有较大的差异,其开发模式也不同。韩双斌认为,抚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可采取静态开发模式,如专题博物馆、传习机构及教育基地以及活态开发模式,如文化生态保护区和生态博物馆;贾鸿雁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采取原生地静态开发、原生地活态开发、原生地综合开发、异地集锦式开发等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过程其实就是有形化利用的过程,罗春培提出了依托型、展示体验型、综合型和主题型等模式;杨洪,袁开国认为湖南省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可采取景区依托式(原生态开发)、市场依托式(迁移式开发)两种模式;王荻认为,古镇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采取主题深入式以及附着扩展式。
最后,更多学者在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转型模式时,强调了对遗产资源的保护。李浥等学者总结出了生产性保护开发模式,强调了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罗茜从利益相关者视角构建了由政府、旅游企业、当地村民和学者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合作开发模式;龙先琼,蒋小梅提出了区域开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有效性、保真和系统性三个重要原则以及“保护存续空间、优化传承机制和增效社会价值”的路径模式;张国超认为活态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最基本特征,决定着“以人为本”的开发保护模式,是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保护和开发的根本模式。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保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政府作为主导,各种社会力量进行协作才有可能实现。
“强化政府客观管理,建立法律保护体系、完善协调保护机制,以开发促保护、加大文化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遗产保护的认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拓宽开发与保护途径、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增强国际竞争实力、拓展旅游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例如,民间手工艺的继承及生产工艺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紧密相关。部分手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注定消亡,因势利导,动静结合、以人为本,重点保护传承人、加强研究,完善保护体制、扩宽渠道,以开发促保护、营造氛围,全民参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机制。
三.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发展的特性以及它本身存在形态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须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有些方面仍然需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不应当仅仅限于理论的研究范畴,应当从“文本”到“实证”、从理论到实践。将学术研究真正应用于社会实践。应该进行科学有效的市场调查及评测体系,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顺利实施。应该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全民参与意识低,缺乏文化归属感的现状,提高民众的参与程度。目前,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正逐渐以更高的角度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但只要每个人都为之努力,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一定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2003 年第32 届会议
[2]王宁.非物质遗产的界定及其价值[J].学术界, 2003, [3]张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 [4]刘亚兰.浅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J].大众文艺.2014 [5]徐文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分析[J].世纪桥,2010 [6]张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实现“双赢”的思考——以云南少数民族歌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新西部(下半月).2009 [7] 徐文燕.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适用性研究[J].旅游研究.2010 [8] 肖曾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阶段性互动分析———以湖南虎形山花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 [9] 孙国学.基于旅游开发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经济问题探索,2010 [10] 王荣敏,刘书正,褚宏祥.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和谐价值探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11] 杨冬娜.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现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12] 罗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 2006 [13] 吴文科.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性原则[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5 [14]龙先琼.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特征及其保护原则的理论思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15] 范玉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16] 刘桂兰,刘楠霞.民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河南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 [17] 肖瑜.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的构建———以大连市为例[J].文化学刊,2010 [18] 韩双斌.江西抚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9] 贾鸿雁.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J].改革与战略,2007 [20] 罗春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业中的有形化利用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2007 [21] 杨洪,袁开国.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湖南省怀化市为例[J].管理观察,2009 [22] 王荻,袁尽辉,许劼.历史城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浅析———以码头古镇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0 [23] 李浥.本土立场与概念的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及运作模式中的政府行为[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 [24] 罗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宁蒗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篇7
少数民族文化是指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所创造并负载着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它包含了各少数民族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及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学者把它分为以下几类: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民间传承文化;科技工艺文化等等。我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 每个民族的文化体系都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也可以说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源泉。
但是, 并非所有的少数民族文化都可以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内在构成部分都可以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显性与隐性的混合文化, 如家庭婚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民间艺术等。从旅游开发的角度看, 这其中能作为旅游资源具有开发价值的往往是那些显性文化和混合性文化, 而隐性文化通常情况下难于被外来游客所感知、理解和接受, 因而往往难以被作为旅游资源而开发。因此,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指那些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可以为旅游业所利用, 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少数民族文化因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吸引力因素”。
(一) 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旅游开发不仅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也加强了少数民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尊感, 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对本民族文化的珍视和保护。少数民族地区为了迎合旅游开发的需要, 人们修缮了当地的民居和一些历史建筑;穿起了搁置已久的民族服装;开始制作传统的手工艺品;开始频繁的举办各种节庆活动;开始对那些濒临消亡的民族文化加以抢救性保护等等, 不仅复兴了民族传统文化, 也使那些濒临消亡的民族文化获得新生。同时, 通过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融合, 也使本民族文化得到发展。
(二) 可能导致少数民族文化的蜕变和消亡
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 外来文化作为一种强势文化主要是通过“示范效应”的途径对少数民族文化施加影响, 导致当地本土文化的“涵化”。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接待地社会中, 引起接待地居民的思想变化, 从而产生各种影响, 这种作用称为“示范效应”。旅游者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 要亲自参与到目的地居民的活动之中, 以融入到当地的文化之中, 如观看歌舞表演, 学习演奏民族乐器, 品尝当地风味食品等, 就必然也把自己的文化带到少数民族, 这样, 当地文化就很容易被影响、侵蚀和破坏。所以, 少数民族文化相对于外来文化而言, 往往成为一种“弱势文化”。
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困惑
在当今旅游业的发展中, 随着诸多“标准”和“规范”的出台, 给游客带来从观念形态到行为方式的某种“标准化”期待, 导致游客以某种思维定式去要求自己应该享受的待遇和服务, 甚至会以某种标准去要求东道主文化;同时, 这些“标准”、“规范”对旅游接待地也形成一种引导, 即必须按照某种“标准”去开展旅游活动。这也正是少数民族地区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所面临的最大的困惑。因此, 如何在旅游开发中既能让少数民族文化保持其特色, 又不至于影响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就成了我们亟待我们解决的问题。
三、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 以人为本, 鼓励游客参与
以前的民族文化旅游, 各旅游地只是通过舞台表演等形式单纯地展示其文化, 游客只能像一般观光旅游那样简单地浏览。现在则要求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创造更多的空间和机会, 以便于游客自由活动和参与, 让游客真正体验与目的地居民和睦相处、融为一体的感觉, 亲身感受各少数民族文化的韵味, 让游客吸收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再通过自己的思维加工成更加丰润的形式传播于世人, 传承于后人, 不仅起到一种宣传效果, 更有利于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持续性开发利用。
(二) 以文化为本, 突出民族化与地方化
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 要注重与当地自然旅游资源相结合, 突出旅游资源的地方性和民族性, 也就是要突出其特色。一旦民族文化失去特色, 则其作为旅游资源就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三) 开发与保护并举, 实现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目的是发展当地旅游业, 以期实现经济效益。我们既不能盲目扩大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规模而片面追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也不能为了片面强调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而抑制旅游业的发展, 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 要考虑文化的传承性和环境的承载力, 避免造成旅游地吸引力降低等负面影响;必须遵循经济、社会、环境三方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最终实现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保护
(一) 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居民进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普及性教育, 提高保护的自觉性
文化是根植于社会并由人来继承和传袭的, 而这些承载文化的人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利益主体。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为了发展的需要在接受文化交流融合这一现实的同时, 愿意任由本民族文化的消亡。人们已受到破坏自然环境和生物物种多样性的惩罚, 如果不注重保护文化生态, 保证文化的多样性, 则面对的是文化资源减少、文化生态被破坏的恶果, 其危害绝不亚于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因此, 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最重要的就是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发展要求, 尊重他们的选择。
(二) 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面对少数民族地区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趋同现象, 当地政府作为管理者, 可以利用其职能作用, 通过政策引导, 发挥经济的杠杆作用, 引导少数民族文化的正态发展, 使少数民族地区居民重新认识本民族文化的价值, 激发他们的民族文化自豪感, 促使他们自觉地去维护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政府还应在“利益均衡”的原则下, 注重开发商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分配问题, 使当地居民能通过开展民族文化旅游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同时还应该注重既得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分配问题, 返还部分旅游收益用于少数民族文化建设, 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 建立科学完善的保护机制
对那些在人类文明进程中蒙昧、落后、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即将消亡的文化, 实行静态保护方式, 运用现代科技, 通过保存实物、影像等手段, 用建立民族文化旅游博物馆的方式加以保护。在政府有关部门引导、相关专家的指导下, 科学合理地对其进行开发。
摘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正面临着来自外来文化的冲击, 以至造成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降低等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 我们必须注重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 在开发的基础上强化保护, 以推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和谐持续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
参考文献
[1]、陶汉军:《新编旅游学概论》, 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1
[2]、王大悟:《新编旅游经济学》,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3]、邹同庆:《旅游开发与规划》, 广州, 广州旅游出版社, 1999
[4]、魏小安:《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大趋势》, 广州, 广东旅游出版社, 2000
[5]、李天元:《旅游学概论》,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
甘肃革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篇8
[关键词] 革命文化遗产 保护 开发
甘肃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省份。甘肃不仅是中国工农红军25000里长征胜利的结束地,还是中国西部最早红色革命政权的诞生地,也是红军西路军悲壮历史的见证地。无数革命先辈曾在甘肃这片土地上浴血奋战,为中国革命事业和解放事业的最终胜利立下了历史功勋。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红色历史,贯穿了整个中国红色革命和解放事业,同时给甘肃遗留下了众多宝贵的革命遗迹。
一、甘肃革命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1、保护力度不强
甘肃地形狭长,地貌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复杂的地形让甘肃的革命文化遗产也零星分布在各个地市。由于经济条件落后,交通不便,革命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和保护工作不到位,造成了很多散落在偏远地区或者处于非红色保护区的革命文物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甘肃农村,有些革命旧址旧居由于种种原因而遭废弃;有些革命旧址旧居产权归属公民个人或宗教单位。在甘南州就存在这样的情况,如迭部县一居民区里有一处红军标语墙,该红军标语墙被列入甘南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语墙作为地级文物却没有任何的标志,标语墙上架了晾衣服的木竿,一些砖块也堆放在标语墙边,标语墙上也可见涂鸦等,这使得本来就很脆弱的墙体遭受着进一步的破坏。
2、周边环境的整治不够
甘肃省为发展红色旅游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修缮了各种纪念馆,对于景区的维护和整治都卓有功效。会宁会师楼、红军西征纪念园等都已经成为甘肃经典的红色景点[1]。但是在大景区、重要文物得到大力保护和开发的同时,景区周边的环境却没有得到跟进整治。
3、保护经费短缺
用于革命文化遗产的保护经费与其日常维护修缮所需资金之间的巨大缺口已成为制约红色旅游与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瓶颈之一。据了解,通渭县一年的文保经费,仅六七千元。早在1995年,全县各级文保单位是10多处,一年的经费为5000元,而1998-2000年,则取消了文保经费,直到2001年,经费又恢复为5000元/年。据有关人员介绍,经费涵盖县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致使需要维修的没有维修,需要征集的没有征集[2]。在革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中,银行进行金融支持也出现了一些实际困难。承贷方的主体性质、管理体制存在一定问题,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支持出现风险控制难、旅游市场风险预测难、贷款担保抵押落实和处置困难。
4、基层队伍人员不足
一些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保人员来自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下设立的群众性文物保护组织。有些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地方领导注意力多集中在地方经济建设上,无力顾及革命文物的保护。参与红色旅游与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保护与开发的部门,除了涉及文物保护部门外,还有一个部门就是党史部门。除市级以上地方党委下设党史办并设有相应的岗位和职责以外,县级以下就不一定设有类似的岗位和职责,更谈不上配有一支专业队伍了。
5、忽视对传承人保护
红色歌谣作为民间文艺母体,需要延续下去,这就必须要有传承人。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地方都停留在对红色歌谣的搜集、整理和出版的层面上,忽视了对红色歌谣传承人的保护,这使得红色民间文艺逐渐流失。
二、甘肃革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措施
1、加大对革命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第一,加大革命文化遗产中的数字化建设。甘肃作为革命文化遗产大省,对各类遗产进行分类、存档、编号,加大保护力度。各地市采用统一软件,对红色文化遗产档案和相关管理资料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标准化整合,全面彻底地摸清甘肃革命文化遗产的家底,以便进行全面的保护。
第二,提高法律意识,加强法制建设。在保护和开发革命文化遗产时要积极发挥政府和民间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在全社会范围内尤其是在革命老区积极推进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使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活动下乡、进村、入户、到人。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加大依法保护革命文物的力度,特别是对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要加大安全保护的力度。
2、要处理好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与革命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近年来甘肃的经济不断发展,新农村建设也加快了步伐。在追求发展和经济利益的同时要处理好它们同革命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3]。要加强城市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和调整,充分考虑不可移动革命遗产保护的特殊要求,将其作为强制性内容纳入到城市和新农村总体规划;对已公布为革命文物保护名录的古建筑及民居,不可随意进行改造、拆建和破坏;社会各方要尊重法律赋予有关管理部门的权利,有关部门也应当依法履行好法律赋予的管理权和监督权,依照相关法律对革命遗产进行保护。在城市和新农村建设中,要坚持先规划、后开发,以规划指导开发的原则,优化甘肃革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环境。在涉及革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时,凡涉及重要革命遗迹的建设工程或改造、拆建工程,应履行报批手续方可开工。要抢抓机遇,充分发挥地方红色旅游与革命文化优势,积极争取资金进行了革命文物维修,使革命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实现新农村建设与革命文化遗产保护双赢的目标。
3、保护和开发的资金渠道
甘肃省为了更好地保护革命文化遗产,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仅靠政府的单一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要更好的解决资金问题,一方面可以发挥民间组织的优势,建立各种类型的革命遗产保护基金会、非公募基金会、民办红色文物博物馆,从公众参与的角度入手,向社会筹集资金。政府应当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完善政府对捐助公益事业的政策,规范捐款者所得的回报,以唤起公众对文物保护慷慨支持的热情;出台具体的、可供操作的税收减免政策,使革命文化遗产的保护基金能够扩充财政实力。另一方面,政府应该积极为银企搭建政策信息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红色旅游的有效信贷投入。这样既可以使革命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开发,又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使红色旅游与革命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4、加强人才培养和专业队伍建设
人才是最大最主要的活的资本。要更好地保护和开发革命文化遗产,就必须培养引进专业人才,同时还要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人尽其用。革命资源史料的整理、精神深挖研究、各类作品的编创上的人才培养应与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文献研究室、政策研究室、专门学院、革命历史博物馆等研究部门加强合作。解说人员、导游的培养除了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外,还应建立培训基地,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水平、历史人文修养和专业服务水平。在管理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培养上应采取引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培养和造就高级人才。一方面,要为他们营造一个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选派优秀人才到革命遗址保护与开发有成熟经验的单位培训锻炼。
5、强化著作权保护
革命文化遗产的进一步开发就必须不断的加强衍生品的专利权,革命歌曲、红色歌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作权[4]。政府文化部门或其他组织应该对这些红色故事、红色歌谣等各种红色作品还有革命文化遗产地的风俗文化收集整理汇编成册,可以由汇编者获得该汇编作品的著作权。如果对汇编成册的革命作品进行重新演绎的,由演绎者享有该演绎作品的著作权。著作权保护模式鼓励对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同时发挥了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有利于对红色非物质文化文稿的保留。信息时代的来临,甘肃应该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来保护和开发革命文化遗产,多方位地进行革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参考文献:
[1]甘肃省旅游规划设计所.文物旅游是甘肃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柱[J].文物,2010,(1).
[2]谭冬发,吴小斌.“红色资源”与扶贫开发[J].老区建设,2007(7):44-45.
[3]庞少静.我国生态旅游开发中的若干环境问题及对策[J].环境保护, 2004(9).
【宁蒗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推荐阅读:
宁蒗县乡镇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实施办法05-08
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08-28
民族村寨与旅游开发06-17
民族文化保护10-01
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07-06
少数民族语言保护07-11
保护民族文化原生态散文09-28
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08-23
与民族精神有关的范文05-15
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互动发展的研究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