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民族精神有关的范文

2024-05-15

与民族精神有关的范文(共8篇)

与民族精神有关的范文 篇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与精神

卫 宾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文化作为这次全会的“最热点”令人倍加瞩目,吹响了由经济发展到文化强国的进发的号角。我认为,文化建设必须根于人民,服务群众,赋予公民真正的文化权利,才是文化强国路的有力支撑。

文化是人们对物质精神的需要和文化权利的诉求。文化始终与人民息息相关。文化的创造源自人民群众。文化绝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根植于普通民众,源于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与真实感受,毛泽东曾经说:“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我们建设的是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是一个根本特征。人民群众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群众。如果远离了大众,那就是无本之木、空中楼阁,就是无病呻吟,无法真正打动人心。人民群众朴实真实的生活、新鲜的创造,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新的文化需求是文化的根基、动力和源泉。

人民大众不仅是文化的享有者,更是文化的创造者,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文化创新中凝聚着广大人民群众对世界和自身的历史认知、现实感受和精神追求。新的生活和理想,让群众的文化追求,成为文化创新的巨大动力。因此,从人民群众艺术实践中发现、推广和提升新的文化形式,实现文化创新。真正的文化创新,一定要在对社会、对人生、对人类生存现状的表达上进行新的开掘,一定要伴随着思想、内容、意趣的创新,一定要关注老百姓的生活与今天的历史壮举。服务人民大众,是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文化创新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文化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第一次在这么高规格的会议上被提出,是国家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的结果。文化权是独立于生存权的一项重要权利,文化自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是文化权利的具体体现。文化权的重视是我们国家在经济高速度发展的同时,让更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的表现形式,也是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向更文化强国迈进的一个重要阶梯。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与精神。文化建设是树,只有在基层群众是这片沃土上扎根,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中国影视与民族精神的培育 篇2

关键词中国影视民族精神历史使命

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传媒对大众生活的影响已深入到物质和精神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影视文化熏陶下长大的青少年,虽然接受教育的主流是“读书”,但影视对他们的影响却是无法估量的。而中国影视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留下的遗憾似乎更多一些。无论是面对国际影视文化市场。还是面对中国本土的广大观众,中国影视并没有真正树立今天中国的国际形象。既没有让外国的观众通过中国的影视作品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当今形象,也没能让中国的青少年通过观看中国的影视作品而正确认识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正确树立当今甚或未来中国人的形象:更加遗憾的是。在西方影视(尤其是美国影片)、日韩影视的影响下,中国的年轻一代普遍认同了西方或韩国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爱情及婚姻观念等。甚至导致了部分青少年自身家园意识的荒芜和民族自豪感的缺失。中国影视文化的现状已引起许多有识之土的思考和讨论,作家张海宁曾颇有见地地指出:“中国影视人最致命的弱点在于,他们都太现实和太有使命感了,这种被现实所控制和被使命感所拖累的精神意识,在很大的程度上局限了他们的影视文化思维,其特征是缺少想象力和超前意识。他们的想象力和意识只是停留在过去时代的伤痕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介绍,缺少宇宙意识所支配下的生命意识和前瞻观念。……中国文学和中国影视文化有着相同的毛病,就是过多地相信理性的实证分析、逻辑判断和社会现实……”。

要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目标,影视作品理应成为中国的文化大使,在世界范围内推销中国的文化、政治、社会生活和生命理念。作为以道德代宗教、以家庭伦理为本位的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充分验证了中华民族的优越性。尽管学者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概括的不尽相同,但对于中华民族不朽的民族精神却有着惊人的认同。

1、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易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对古老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中华民族的后世子孙正是在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感召之下自勉自励、奋进不止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深入中国民众之心,构成中华民族之魂。对后世影响极深”。无论是在中国的昨天还是今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以求建功立业,甚至是隐忍抗争以就功名的英雄人物是屡见不鲜的,但遗憾的是,美国影片中所塑造的英雄形象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本土的英雄们。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

2、厚德载物、责和尚中的仁义精神

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该民族奋勇向前的原动力,那么厚德载物、贵和持中就是这个民族稳定和美、持久恒在的根本。中华民族“崇尚中和的民族心理使人们养成了注重和谐,维护整体,温文尔雅,谦让宽容的民族精神”。《易传》中“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厚德载物”的宽厚包容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成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民族性格。中华民族的宽厚与包容不是没有原则的,“仁”与“义”就是中华民族坚守的人间正道。正如孟子日:“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厚德载物、贵和尚中的仁义精神。在中国人民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中华各族兄弟姐妹和睦相处、共同奋斗创造中华文化的一种精神凝聚力和推动力,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民族气质的培育,均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成功的影视作品会成为播扬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贵和尚中的仁义精神的最佳代言。

3、矢志不移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核心内容与实际表现。载入史册的爱国英雄比比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们自古以来在面对祖国的荣辱兴衰的大问题上向来是有着大气节的,是最有骨气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亘古以来在维护国家利益面前更加无比坚定。当然,在今天及未来,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仍是必须的,而且是决不能松懈的。在这方面中国影视的形象性会比教科书的抽象性更富有力量。

另外,中华民族还有敬老爱幼、勤劳节俭、诚信待人、慎独自爱、知耻自省、与人为善等精神特质,都已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品格。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对此,影视作为一种与国际其他地区文化竞争的软实力的体现,中国影视所担当的重任当属不轻。“中国一向是一个农业文明的国家,他一切以安足为目的,现在他骤然遇见了西欧—个以富强为目的的商业文化。一旦相形见绌了,因西方的富强,推翻了自己的安足,中国文化要开始在不安足的环境中失败而毁灭。如是中国人当前遇到了两个问题,第一如何赶快学到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力量,好把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地位支撑住:第二是如何学到了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力量,而不把自己传统文化以安足为终极理想的农业文化之精神断丧或戕伐了。换言之,即是如何在吸收融合西方文化而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光大与更充实。”钱穆老人家这段关于中国文化的论述是适用于中国影视文化的。中国影视在新的历史时期应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

1、以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包装传统文化的精髓,应是中国影视创作的大原则。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形式的追新求奇是世界影视的共同走向,但内容应以承载中华民族积淀下的传统文化为核心。唯有如此,才能在世界的文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改变思维方式,不局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生活进行反思和批判,更重要的是构建一种属于中国人的生命方式,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即不再满足于“不应该怎么样”,而是通过影视作品告诉人们“应该怎么样”,让世界人民看到现在和将来的中国是什么样。不局限于忆过去,更重要的是憧憬未来,影视的超前意识是最不可缺少的。应以一种超越社会现实的想象力,创作融现代形式和民族精神为—体的影视作品。

与民族精神有关的范文 篇3

作者:金德万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十分重视精神的力量,在强调物质生产于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同时,无不充分肯定精神思想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中所具有的巨大的能动作用。马克思曾经这样论述革命理论和时代精神推动文明进程的积极发展:“因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所以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那时,哲学对于其他的一定体系来说,不再是一定的体系,而正在变成世界的一般哲学,即变成当代世界的哲学。各种外部表现证明哲学已获得了这样的定义:它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已成为世界的哲学,而世界也成为哲学的世界,──这样的外部表现在所有的时代里都是相同的。”①这一理论判断告诉我们,作为文明的活的灵魂,革命理论的最高概括──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与现实世界相接触能够产生巨大的精神能量。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②无产阶级在理论上的成熟使其从自发进入自觉的境界。哲学也将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哲学作为时代精神一旦应用于社会发展的实践,那么这个哲学、这个时代精神就成为一般的哲学,成为所有的时代里都普遍适用的时代精神的精华,那时候,“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③“一个强大的、一切时代中最强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的面前。”④

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用革命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和全中国人民,正是不断弘扬民族的、革命的崇高精神,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毛泽东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年代,曾提出要高扬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精神。①在解放初期,他又号召全党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②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十分注重在党员和全国人民中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十分重视精神思想的范导作用。他曾经提出:“我们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解放初期的精神,以及六十年代初期克服困难的精神。”③他还联系新时期的实际,概括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五种精神,即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④他指出:“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⑤他说:“如果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这些精神,就决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但如此,我们还要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这些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为世界上一切要求革命、要求进步的人们所向往,也为世界上许多精神空虚、思想苦闷的人们所羡慕。”⑥邓小平的这段话说得多么好啊,正是马克思的那段理论阐述的中国版,它说明了:民族的、革命的崇高精神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支柱,怀抱着崇高理想和革命信念的共产党人必须具备这些精神并有责任推广弘扬这些精神,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的共同精神,而这些精神既可以号召一切要求革命、要求进步的人们,使之心向往之;又能在焕发巨大的能量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解决精神空虚、思想苦闷的问题,使那些颓唐的、委靡的人们能幡然醒悟,羡慕而追随之。

在新的历史时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多次强调精神文明要“重在建设”,并将“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作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任务。江泽民说:“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民族更要有自己的精神,”7 他提出:“几千年来,我们的民族经历了许多大风大浪,依靠我们的祖先自强不息的奋斗,不仅没有在历史的惊涛骇浪中沉没,反而成为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伟大民族。靠这种精神,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靠这种精神,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新纪元。”他还说:“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开发建设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8 江泽民将自尊、自信、自强概括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伟大精神。9 与此同时,江泽民还提出了时代精神。他告诫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着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具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一定要保持革命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奋斗,去创造光辉灿烂的未来。”面对着“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任何时候都不能涣散革命意志,懈怠奋斗精神。”10 江泽民多次提出要“不断地发扬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他还系统地归纳总结出六十四字的伟大创业精神,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他说:“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进行伟大的创业,必须有伟大的创业精神。”11 为了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江泽民在一九九二年曾提出“在全党大力提倡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精神,尊重科学、真抓实干的精神,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精神,谦虚谨慎、崇尚先进的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把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出来。”12 进入新世纪以来,江泽民强调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他将此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13 这五种精神是对我们党在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祖国现代化历程中所体现出的各种崇高精神的提炼和升华,是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斗不止精神的继承和发展。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宣传和弘扬这五种精神,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经受各种风险考验,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践“三个代表”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和国家面对国际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不断提升综合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然选择。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绵延、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民族的发展史也是民族精神传承、弘扬、发展的历史。我们的民族精神主要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表现于历史上无数体现出浩然之气的杰出人物。他们重道义、讲气节,把正义和人格看得重于生命;他们把个人的追求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联,甚至不惜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献身;他们在危急关头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表现出义无返顾、视死如归、气吞河山、压倒一切的大无畏精神,这种浩然之气在历代的志士仁人身上代代相传,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要的历史传统。一是表现于思想家的思想和文化典籍中,形成文化思想的传统。诸如“天下为公”的尚公精神;“发愤忌食,乐以忘忧”、“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坚毅精神;“之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节操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精神;“崇仁尚义、厚德载物”的雍容大度的宽容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懈追求精神;“头悬梁、锥刺股”的刻苦自励的勤学精神;“民胞吾与”、“海内存知己”的仁爱精神。这些精神深深植根于民族历史的土壤中,生生不息,薪尽火传,光彩夺目,耀辉人间。民族精神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积淀和发展而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不但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而且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不断地完成和推进重塑国民人格和重铸民族精神的伟大使命。

伟大的事业需要也必然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精神支撑着、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懈奋斗的民族精神,是宣传思想战线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促进全社会进一步树立由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求实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充沛扎实的工作干劲和学习干劲共同构成的良好精神状态,紧密结合国际国内迅速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趋向,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开阔眼界、认清形势,增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识,增进强国富民、紧跟时代的紧迫感和责任心,强化国家意识,升华民族情怀,把伟大的民族精神弘扬光大,永世相传。大力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通过舆论引导、典型示范,热情讴歌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人物,倡导见贤思齐,学先进、赶先进,推动人们以实际行动充分认识民族精神、发扬民族精神、身体力行民族精神,使民族精神引领潮流,在全社会蔚然成风。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民族精神有关的范文 篇4

动力二热电高配班组

曹萌萌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实现我国的跨越式发展,这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对于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鼓舞人民奋力推进跨越式发展的斗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牢固精神纽带和促进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新胜利的历史进程中,培育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和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64字创业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极大拓展了民族精神的内涵,使中华民族展现出崭新的精神风貌。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形成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深熔铸在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熔铸在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之中,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撑,是我们不断开辟新征程、开创新未来的不竭精神动力。

时代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保持和提高生命活力的保证。形势在不断变化,实践在不断发展,培育与形势和实践相适应时代精神,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保持和提升生命活力的精神动力,是推动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保证。从我们党的历史进程中,就能十分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培育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培育的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等;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培育的抗洪精神、“六十四字创业精神”、“五种革命精神”、孔繁森精神、郑培民精神、抗“非典”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都鲜明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色,成为我们党历史上宝贵的时代精神,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在新的时代推动的事业,引领着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方向。

既然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么重要,因此我们就要大力弘扬,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呢?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着深刻的内涵,我们必须理解透彻。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都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共同构成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要深入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和革命历史、革命传统教育。我们弘扬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同狭隘民族主义有着本质区别。要坚持以开放的精神面向世界,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从各国文化中汲取丰富养分,不断塑造自尊自信、开放包容的民族品格。

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时代进步潮流和社会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学会运用。改革创新是时代的最强音,是时代精神本质体现。要把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摆在突出位置;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要求;要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紧跟时代脚步、把握时代脉搏。

与民族团结有关的国旗下演讲稿 篇5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宋祖英有首唱遍大江南北的歌。唱的就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边界、内陆,比如藏族集中在西藏、四川等地。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与汉族一样,翻身当了国家的主人。我们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民族政策,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在保障他们的平等政治权利,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和他们的宗教信仰,帮助他们发展经济文化教育,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党的民族政策深入人心。加强民族团结,使少数民族充分感受到了民族大家庭的温暖,许多原先隐瞒民族成分的少数民族人士消除了顾虑,恢复了本来的民族成分。他们与当地人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相互学习。随着时代的进步,民族团结的内涵,也增添了新内容,加强民族团结不仅在政治上一致,经济上共同繁荣进步,思想观念和情感上的认同,彼此理解,和谐发展。

加强民族团结,不仅促进了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进步。也促进了国家稳定、边防巩固,社会长治久安。胡锦涛提出:“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外的大量事实都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没有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就没有社会安定团结,国家繁荣昌盛。”

小到一个家庭,大至整个社会,都需要和谐。没有了和谐,家庭会支离破碎;没有了和谐,群体会分崩离析;没有了和谐,国家会四分五裂。一个国家,只有每个公民都将力量凝聚在一起,才能真正将国家构建成和谐社会,将国力提高,使国家走向繁荣富强。

论审美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弘扬培育 篇6

【关键词】审美教育 民族精神 弘扬 培育

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后,党的十七大又提出,把“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既体现出文化全球化时代的高度民族自觉,又包含了着眼于民族成员全面发展的宏观远旨。如何把这样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战略真正落实到位,值得各个领域的教育者做出理论和实践的深入探讨。笔者认为,以艺术教育为主要内容和途径的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可以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审美教育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密切相关性

首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审美教育的基本职能。这是由民族精神的本质内涵决定的。作为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最稳固、最持久、最强烈的社会意识,民族精神从本质上体现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心理结构。根据“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我们可以设计出一个完整的社会心理坐标系(如图)。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集中体现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注重整体和谐的思维观念特征;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则是人们应对压力和挑战的勤奋自强的行为品格特征的集中体现。追求整体和谐与勤奋自强的思维模式、情感模式、行为模式、人格模式等各种社会心理模式引导人们的价值追求逐步从个人上升到爱国主义的最高目标,爱国的价值取向反过来又强化了这些思维观念和行为品格。整个结构既具有金字塔式的稳固,又处于一种能不断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良性循环之中,使民族心理在一种动态平衡中运行。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五句话二十个字的民族精神破译了中华民族传承千年而不衰的文化密码。审美教育是“运用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给人们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某种知识的积累或技术的传授,而是使人的内在心理结构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全面有效地发展成为一种符合整个社会利益的理想模式。那么,审美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通过美的形式影响被教育者的感官心理,培养其适于社会性要求的心理结构和反应方式。而正如前所述,我们的民族精神恰恰是被数千年来社会发展进程证明了的最适于社会性要求的理想心理模式。可见,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正是审美教育的基本职能。

其次,审美教育所依托的材料是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都是审美教育所用之材料。民族精神是我们从所有民族文化遗产中抽取出来的最深层、最内核的因素,是中华民族漫长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最有生命力的文化精华,它数千年的传承不是从概念到概念的空洞说教,而是附着于各种具体的民族生活方式和文化形式上得以实现的。要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将其还原为具体的文化载体,使之可触可感,实现由抽象精神概念到具体文化形式的转化。而这些具体的文化形式,也正是审美教育所用材料的主要内容。换言之,审美教育所运用的材料当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内涵。

第三,审美教育是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这是由审美教育的自身特点决定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终的目的是要完成人们最深层的心理建构,使这种精神内化到全体民族成员的血液中,形成惯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不同于一般的行为或道德教育,可以依赖某些外在的约束力,而是必须充分依靠主体的自觉。所谓自觉是指主体在觉得符合需要的前提下,主动积极追求的一种态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特别注重激发人们对它的情感需求。审美教育最本质、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它的情感性,靠情感的力量,去吸引人、感化人,在美感中升华人们的心灵世界。

二、在审美教育中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1.因材施教,提升传统审美认知,引导产生对民族精神的情感认同

爱美,能欣赏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就会进入到一个美的层次。如前所述,抽象的民族精神附着于各种具体的民族生活方式和文化形式之中,而大量的文化形式正是我们今天审美教育所用之教材。我国大量的传统文化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蕴含着整体和谐、勤奋自强的民族精神。可以通过国民艺术教育,采用分析鉴赏、引导体悟的方法,使广大青少年在欣赏与模仿中感受其中无穷无尽的美的魅力,从而生发出炙热的对美的热爱与追求,在高度的情感认同中,在肯定传统审美价值的同时,以“爱国”为最大的审美价值追求。在全身心的审美沉醉中,将学生的思维模式“潜移默化”成其所凝聚的符合民族精神的整体至上、团结统一和追求和谐、爱好和平的特有模式。仅以中国古代山水画为例,对它们的揣摩与鉴赏就能极大地提升人们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度。中国山水画不止是摹仿、再现或是复制自然,它有着博大的精神内涵。首先,中国山水画在空间处理上采用“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手法,将千里江山视为盆景,移步换景、咫尺千里,这种独特的空间处理手法,表现了中国画家观察自然的独特方法,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胸襟和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其视野之开阔,心胸之广大,艺术思维之活跃,来源于整体至上的思维模式。其次,中华大地有千山万水,中国画里有万水千山!画漓江有《清漓烟岚图》,画富春山有《富春山居图》,画春季有《早春图》,画秋天有《秋兴八景图》,画冬雪有《雪山潇寺图》,画细雨有《潇潇暮雨图》……画家创作中饱含的爱国激情必然在千百代以下,仍能强烈感染品读者。再次,中国画常被画家们作为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载体,有的利用诗文题跋,在文字上做些“画外功夫”,有的善用“比兴”,状物抒情,多有寓意。这使中国绘画创作进入到了另一个更高的境界──“文以载道”的精神境界。这里的“道”,可理解为画面之形象、画面之立意和画面之表意。它不是直接的说教,而是凭借视觉艺术形象的感染力,使人们在欣赏、感受中得到启迪而进入一种美的精神境界。正因为如此,人们就很容易自然而然地接受其感染熏陶,在美感的驱使下加深对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的认同。

2.因时制宜,把握时代审美特征,引导形成对民族精神的理性认同

在审美感知中认同民族精神,还仅仅滞留在自发的情感层面,它带来一定的激情和感染力。但要使这份情感历久弥坚,必须通过在教育过程中,根据时代的审美需求与审美特征,发掘民族精神的时代审美内涵,引导人们对民族精神的审美情感在比较和需要中,上升到理性认同的高度。第一,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的世界正处于多元文化激荡的潮流当中,“和谐共存”已是大势所趋,相对于西方传统的“征服”思维,我们民族精神中所倡导的“和而不同”精神,更符合这一趋势所需,堪称弥合文化鸿沟、化解文化冲突的一剂良药。第二,在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人类生存难题面前,我们民族精神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精神,恰恰为我们时代的危机提供了解题思路。第三,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化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尤其需要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传统优良品质。发掘这些最具有时代价值的审美特质,以富有时代感的美的形式加以传播,既可以增强民族精神鲜活的生命力,又使人们对它的审美认同得以提升与强化。

3.因地制宜,营造审美实践平台,引导践行民族精神

审美实践不但是强化人们民族精神意识的有效途径,更是我们通过审美教育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所在。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培养国民形成民族精神所倡扬的行为模式,才能使人们在日常思维、日常生活中自觉践履民族精神。从审美教育的角度看,有意识地营造丰富多样的审美实践平台,既可以弥补我国传统美育中的不足,又能引导学生在切身体验中提高认同度与践行度。一要在审美创作实践中引导体悟,致力于将民族精神内涵融入创作过程与作品;二要在组织、参与各类社会活动中,诱导美感、引导美的行为。如这次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活动;三要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发掘美感、提升境界、总结精神……总而言之,必须营造一个大美育平台,以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全面提升国民人格素质。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六大报告.

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篇7

刘纲纪:中华民族精神可概括为“理性精神”、“自由精神”、“求实精神”、“应变精神”等四个方面。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此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敬老尊贤的伦理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和合精神等。

胡适提出过国民性中四个主要弊端,即贫穷、疾病、愚昧与自私,简称“贫弱愚私”

陈独秀:中华社会之恶果盖有四焉:一曰损坏个人独立自尊之人格,一日窒碍个人意思之自由,一曰剥夺个人法律上平等之权利,一曰养成依赖性,戕贼个人之生产力。……西洋民族以法治为本位,以实力为本位;中华民族以感情为本位,以虚文为本位。

柏杨:中国人不团结,窝里斗,是中国人的劣根性。中国人不习惯认错,反而有一万个理由,掩盖自己的错误。没有包容性的性格,如此这般狭窄的心胸,造成中国人两个极端,不够平衡。一方面是绝对的自卑,一方面是绝对的自傲。自卑的时候,成了奴才;自傲的时候,成了主人!独独的,没有自尊。

鲁迅:可惜中国人但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áo)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凶奴蒙古满州,都如入无人之境。「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为人类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文化系统。它与古希腊文化同时产生,在古代几乎同样的辉煌。更重要的是,在中世纪,中国传统文化面对衰落的欧洲文明,独领风骚,以自身的力量创造出人类文明发展的第二高峰。

在近代之前,中国传统文化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据不完全统计,17世纪前世界创造发明的总量,75%是由中国首先作出的;中国的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了技术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中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传统,这一传统将是人类在21世纪发展中至为宝贵的财富,也是中华民族重振雄风的内在基因。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系统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中最具特色最为重要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主体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心态,它包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入世开拓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孔颜乐处”的乐观心情等等。这一主体精神也是中华民族走向21世纪的主体精神,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部分。

同时崇高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也十分重要。在中华民族漫长曲折的历史上,团结与统一始终占主导地位,表现出惊人的向心力和内聚力。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与它崇尚和

统一的精神分不开的,求统一,求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这仍然是中华民族当代发展的重要保证。

其他如“仁”的人道主义精神、天人合一的境界、以德为本的儒商精神、遏恶扬善和日新变革的精神心态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中的精要,它为我们现代化进程提供一个文化上的说明,揭示出中华民族走向新世纪有其内在的深远的原因。

众所周知,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世纪。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促进不同民族、国家去遵循同一规则,推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它又会消弭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个性、丧失自我发展的内涵支撑。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标志和灵魂,是人的精神家园。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要时时思考,时时注意,否则,国家或民族就是要涣散、萎靡,严重时可能要解体、灭亡。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亡国;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亡种比亡国更可怕,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历史未曾中断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仅哺育了中华儿女,而且还深深地影响了整个东亚,甚至于世界。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展现了其生生不息的创造活力和吸纳外来文化的包容能力。富有远见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创新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道德体系逐步形成。然而,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在滋长,各种文化相互渗透、相互激荡更加突出,人们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而国家所能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却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人们处于文化饥渴中。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思想文化交流呈现分散性、便捷性、跨国界等特点,这既有利于加强各国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也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正以各种文化形式对我国进行文化扩张和渗透。中外文化直接碰撞不仅发生在境外,而且大量发生在境内,文化市场、文化资源,文化阵地的争夺更加激烈。如何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不断发展、壮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确立并发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优势,增强文化竞争能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维护国家安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摆在每一个中国人面前,应该急切引起重视的大问题。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先生对文化作了这样的界定:“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民族的标志和灵魂;凝聚力量之所在,创新力量的源泉,是民族的根。”

中华文化是我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是全体中国人民和海外华人的精神家园,情感纽带和身份认同。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先生认为,“每一伟大民族都有其民族文化;每一民族文化都有其基本精神,亦可称为民族精神。”这个基本精神就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他认为,中华民族精神集中表现于两个主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一个是奋斗精神,一个是兼容精神,在铸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当然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有各种不同的概括和易于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的表述,如爱国团结、博大宽和、兼容并蓄、勤奋睿智、刚健有为、坚忍不拔、自立自强,天人和谐、以人为本、贵公贱私、求同存异等都是贯穿古代、现代、当代的基本精神。这些精神成为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成为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基本价值取向。这就是历史铸就的民族魂。这种民族精神具有巨大的历史震撼力和时空穿透力,其所包含的合理性和价值取向,仍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和重要的现实效应。文化是一个宝藏,不同时代的人们,可以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时代发

展的需求,从中发现新的意义,做出新的解释,添加新的成分。人们在创造、构建新文化时,首先要正视传统文化的存在,在前人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继续开拓,只有使传统文化的精华成为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才能实现文化的创新。传统文化是新文化的摇篮和基础;新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延伸和发展。但如同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它的两重性一样,中国传统文化同样是精华与糟粕、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的复合体。对此我们要采取审慎的、冷静的分析,对符合时代发展要求,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传统文化,便加以继承;对违背时代发展要求,与时代发展相违背的传统文化,便应当抛弃。

二、中华民族文化的现状

作为世界古老文明发源地之一,没有哪一个民族或国家能像中国这样长期保持大致相同的疆域和主体不变的文化。从炎黄开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绵延,虽不断有改朝换代,但始终没有出现文化的断层。可是,今天我们还能理直气壮地这么说吗?

1995年,赵朴初、冰心、曹禺等九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合提出016号提案,呼吁尽快建立“幼年古典学校”,提案中说:“我国文化之悠久,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罕有其匹的连续性,形成一条从未枯竭,从未中断的长河,但时至今日,这条长河却在某些方面面临中断的危险,此可能中断的方面是代代积累,构成我民族文化重要内容的各类古代典籍的研究和继承”。“构成我们民族文化的这一方面是我们的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我们将成为历史罪人、民族罪人……”,这难道还不能让我们警醒吗?

我们中华民族正被西方文化潜移默化地“入侵”。“西”河之水天上来。我们的青少年在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等西方饮食文化的熏陶下长大;孩子们熟悉米奇、米妮、唐老鸭等国外卡通形象,却与卡通花木兰相见不相识;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是超人、蜘蛛侠,追逐影视歌星,却没有了岳飞、文天祥、刘胡兰、董存瑞、焦裕禄、孔繁森等这样的民族英雄,长此下去,必将丧失自我。当我们终于“现代化”了的时候,我们的服饰变了、娱乐方式变了、生活习惯变了、观念变了、语言也变了,当一切都变得让我们自己也觉得陌生的时候,我们还是“中国人”吗?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也日益多样化。但是,由于传统文化的缺失,导致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丧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大肆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一大公害;一些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在文化市场,含有暴力、色情、吸毒等内容的出版物屡查不绝,更有甚者有的优秀传统文化读物中也插入低级媚俗的图画,真是糟蹋历史,亵渎经典。

在校园里,“另类”童谣满天飞,已成为一些小学生的“时尚”。“徽园” 灯箱图片上的 19位安徽历史名人,多是张冠李戴,这竟然展出达一年之久。我们是在怎样的教育自己和教育青少年?在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下,少数青少年精神空虚,沉溺于网吧,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这些都应引起人们的深思和警觉。

三、对策及建议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融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这表明,当今的国际竞争不仅是经济力、科技力、军事力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有形竞争,在背后则渗透着文化力的角逐和较量。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力的核心,具有对内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民族精神的培育关系到国家生存发展的根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我们不能等闲视之。

1、培育民族精神应成为全社会的自觉意识

培育民族精神,需要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必须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营养,以陶冶情操、咨政育人、塑造民族品格。

培育民族精神,需要充分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的营养。只有博采各民族之长,才能使中华文化的内涵日益丰富;只有具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和胸怀,才能使民族精神焕发新的生机。

培育民族精神,需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民众中开展弘扬优良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受到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感染、熏陶和教育,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和生命力。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多元文化交互撞击,生活方式复杂多变的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精神境界都在悄然变化,民族精神面临新的挑战。要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与时俱进,反思自己的传统文化,学习和吸收古今中外各种文化的精髓,发展、创新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注重人格、注重伦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的东方品格和释放着和平信息的人文精神,对于思考和解决当今世界上个人至上、物欲至上、恶性竞争、掠夺性开发以及种种令人忧虑的问题,对于追求人类的安宁与幸福,必将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同时,中华文化还是维系海峡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两岸同胞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实行“一国两制”、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应成为全社会的自觉意识,尤其是领导者的自觉意识,应将其纳入全民教育体系。

2、建设好校园文化

文化自觉目前主要还是学术界的反思,当务之急是教育系统要深刻反思其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要把自觉地传承传统文化作为教育系统的一项基本功能,形成共识,并把这种自觉向全社会扩散。特别要把教育的重心落在3.67亿18岁以下的青少年身上,他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华民族的希望。

学校,从来就是文化传承的主渠道,要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现在发生在青少年中的种种不良行为,不是青少年自身的责任,而是教育的责任。各类学校要结合自己的特点,积极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教育形式,寓教于乐,形成多学科的渗透,而不应认为是某一学科的责任和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从而认识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进一步使中华民族精神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从小树立民族的自豪感,认同感和责任感,培养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探索富有针对性、吸引力、实效性的弘扬中华文化与培育民族精神的新手段、新方法、新途径是学校的当务之急,也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经典古籍不仅传承着中华民族奋斗的历史,而且传承着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被世界誉为中华美德,它对于增强民族内聚力,振奋民族精神,整合群体价值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建议选择具有代表性、具有时代生命力的经典读物,涵盖儒、道、墨、法等诸子百家的名篇名句编成教材,指导青少年阅读背诵,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提升文化品位,使他们终生受用。同时要在大学生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普及工作,补上这一课。北京大学汤一介教授认为,该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只有自己文化的根扎得越深,对外来文化的吸取能力才会越强”。

政府必须将文化的民族性问题提升到指导思想高度来认识,将其有机地渗透到基础教育的目标、课程标准、教材建设以及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与德育活动之中,让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整个基础教育体系中占据一个相对合理的地位。

3、弘扬传统文化应从细微处做起

文化无处不在。政府要组织专家学者为青少年打造优秀传统文化精品,以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相一致的艺术形式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以通俗、浅显、明了的方式将中华优秀文化的核心要义展现在青少年面前,让他们容易接受,乐于接受,要借助童谣、民谚、民间故事,卡通、漫画、版画、连环画,书法、歌曲、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优秀文化,引导、熏陶、感染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化修养,培养民族感情,内化民族意识,升华民族精神。

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载体。在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下,中国的传统节日倍受青年的冷落,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年轻一代(含成年人)对春节、中秋、端午、清明、元宵、重阳、七夕等传统节日认同度下降,认为过传统节日不够时尚,反而对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越来越有兴趣。究其原因既与西方强势经济、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有关,又与商家和媒体的炒作有关,但根本原因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缺乏认同。对传统节日的淡漠,会造成民族文化的隐形流失。我们不排斥“洋节”,但要强化自己的传统节日,创造浓郁的节日氛围,赋予传统节日更多的时代气息,使人们欢度节日中感受传统,传承文明。

4、建议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当地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传统文化资源。我省、市现已建成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名人故居、博物馆、科学馆等要做好维护工作,提高利用效率。皖南事变纪念馆急待维护,肥东瑶岗渡江战役指挥部也应投入资金建设,并免费向青少年开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该成为展示历史,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平台,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

5、建议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

净化互联网,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督,杜绝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文化产品污染青少年的心灵。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将传统文化资源网络化,转化成网络资源,占领网络空间。

建议政府组织专家加强软件开发,把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开发为青少年喜爱的软件,建立少年文化网站为青少年服务。

6、建议公众传媒要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尽职尽责

公众传媒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重任。有些传媒忽视了自己的责任,随心所欲,猎奇媚俗,甚至为了部门利益,不惜损害公众传媒的形象。殊不知,公众传媒是宣传阵地,起着舆论导向的作用。宣传什么,弘扬什么,给传媒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带去什么影响,这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岂可等闲视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传媒的覆盖面越来越大。公众传媒应以弘扬主旋律为首要任务,要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充分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周易》中的成语与中华民族精神 篇8

在中国文化史上,《周易》被尊为“群经之首”、“六艺之原”。几千年来,大到治国安邦,小到家务琐事,人们都习惯于到《周易》中去寻找答案。在汉语中,有200余条成语源出《周易》经传。这些成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其中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堪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某个方面内容的经典概括,对后世影响持久而深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继续发挥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的“自强不息”这条成语,就是对这种精神的经典概括。作为一种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精神力量,也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自强不息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拼搏进取、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力量源泉。

《周易》成语中,从不同方面强调这种进取精神的还有“朝乾夕惕”、“持之以恒”、“革故鼎新”等。勤劳是中华民族进取精神中最突出的一个表现。中华民族素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盘古开天辟地、神农遍尝百草、虞舜勤劳躬耕等古代的神话、传说,就突出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品格。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勤劳,就不会创造出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由《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一语而浓缩成的“朝乾夕惕”这条成语,就是强调勤勉谨慎的。

“持之以恒”这条成语出自《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这也是中华民族进取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面对各种坎坷磨难,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民族进步和发展的追求。可以说,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品格,才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了顽强的生命力。

《周易杂》中有“革,去故也;鼎,取新也”的记载,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革故鼎新”这个成语。这是对中华民族除旧布新发展观念的准确概括,它是中华民族进取精神的又一重要内容,是我们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二)“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

宽容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语出《周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的“厚德载物”这条成语,就是对这种精神的经典概括。它要求一个人像大地那样厚实宽广,像大地承载万物、生长万物那样,在为人处世方面心胸开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周易》成语中,提倡这种宽容精神的还有“殊途同归”。《周易系辞下》有“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的记载,后形成了“殊途同归”这个成语。现在我们使用这条成语,一般是指“走不同的道路而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得到相同的结果”,但其语源却是提倡不同派别、不同类型的思想相互渗透、彼此交融,从而在共同的目标下实现有机的融合,实际表现的是宽容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强烈的兼容意识。

(三)“同心协力”的.团结精神

中华民族一向对团结统一有着深刻的认识,自古就有“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篇》)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的思想,认为只要内部和谐团结,上下齐心合力,力量就会增大,就能无往而不胜。《周易系辞上》有“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之语,这段话后来形成了两条成语:一条是“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意思是说两个人一条心,力量很大,好像锋利的刀剑能斩断铜铁;一条是“金兰之友”,用来形容交情非常深厚的朋友。两条成语均是强调团结的力量。

(四)“信及豚鱼”的诚信精神

“诚信”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其内涵就是“诚实守信”。中华民族是崇尚诚信的民族,在求生存、求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视诚信为做人、立业和处世之本。《周易乾》中有“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修辞立诚”这条成语,就是告诫人们要注重文化教养,做到立身诚实。《周易》成语中突出表现“诚信”内容的还有两条:一条是由《周易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一语提取出来的“信及豚鱼”,意思是对小猪和鱼这样微贱的东西也讲信用,形容非常讲信用;另一条是由《周易乾》中的“闲邪存其诚”一语浓缩而成的“闲邪存诚”,意思是防范邪恶,存其真诚。

(五)“卑以自牧”的谦虚精神

“谦虚”是中华民族大力提倡的美德之一,《周易》六十四卦中的“谦卦”,便是专门论述人应该具备谦虚美德的,其卦辞“谦:亨,君子有终”,则表明谦道美善可行。《周易》成语中涉及到谦虚美德的主要有“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谦尊而光”、“大而能谦”等。

《周易谦》中有“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的记载,后形成了“谦谦君子”和“卑以自牧”这两条成语。“谦谦君子”当初是指非常谦虚、非常有修养的人。后来语义发生了变化,才用来指那些故作谦虚而实际虚伪的人。“卑以自牧”则是要求保持谦虚的态度,提高自身的修养。

“谦尊而光”也出自《周易谦》。《周易谦》云:“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孔颖达疏:“尊者有谦而更光明盛大,卑谦而不可逾越。”意思是尊者谦虚而更显示其美德。

出自《周易序》“有大者,不可以盈,有大而能谦必豫”一语中的“大而能谦”这条成语,后用来指既有一定的知识、名望、地位或财产等,又能够谦虚待人的人。

上一篇:银行自查服务报告范文下一篇:市政安全项目周检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