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民族精神练习题(共8篇)
我们的民族精神练习题 篇1
学而思网校 政治:3.7《我们的民族精神》分项练习试题(江苏专版•必修4)
一、选择题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2011·南京模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可见,中华民族精神是()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 B.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根本保证 C.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D.支持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物质力量
解析:本题考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回答本题应结合材料,材料体现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由此可见只有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2.(2011·合肥模拟)《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这说明()A.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 B.只要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就能弘扬民族精神 C.所有文化作品中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D.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解析:从我国的古典名著到现在的文章,这些作品都凝聚着民族精神,体现了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A正确。B观点过于绝对。C没有看到文化有先进和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观点错误。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D观点错误。
答案:A 3.(2011·苏州模拟)有首感人的诗歌写到:“„„玉树不会倒下/因为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玉树不会倒下/因为有中华民族无边的大爱”。下列成语中最能体现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是()A.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B.一衣带水,睦邻友好 C.勤能补拙,勇冠三军 D.夸父追日,精卫填海
解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体现的是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A不选;一衣带水,睦邻友好体现的是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B不选;勤能补拙,勇冠三军体现的是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C不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体现了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精神追求与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故选D。
答案:D 4.(2011·宿迁模拟)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塑造“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内圣即以修身为本,通过格
学而思网校 物、致知、正心、诚意,以具圣人才德;外王即以经世为用,通过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施行王道。下列选项中符合“内圣外王”思想的是()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③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④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内圣”侧重讲修身,“外王”侧重讲经世,①②符合题意;③主要说明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④强调对待不同的观点、文化等要尊重、宽容,③④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选A。
答案:A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5.(2011·郑州模拟)2010年7月30日6时许,著名科学家、上海大学校长、中国科学巨匠钱伟长教授在上海逝世。“我到校刚两天,就发生了‘九一八’事变。我本来是立志学中文的,可是国家的危亡,民族的灾难,深深教育了我,我感到,要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不受别国的欺负,就必须有强大的科技,用科学来救国。于是,我毅然决定改学理科。”从钱伟长选科可以看出()①只有在民族危难时,民族精神才能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 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③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知识分子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主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①的说法绝对化了,错误;现阶段,弘扬民族精神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④的说法错误。②③正确说明了材料,选择B。
答案:B 6.(2011·常州模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下发《关于在全区中小学校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通知》。在全区中小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依据在于()A.爱国主义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B.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的人民在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 D.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B、C、D本身的表述都是正确的,但都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
学而思网校 答案:A 7.(2011·杭州模拟)歌为心声,从“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到“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从“我爱你,中国”到“我和我的祖国”,这些歌曲在人民群众中久唱不衰,是因为()A.它抒发了人们深沉饱满的爱国主义情怀 B.它表达了不同时期的爱国主义有着不同的要求 C.它唱出了团结奋进这一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D.它展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历程
解析:题干中提到的歌曲都是爱国主义歌曲,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B项是错误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C项是错误的。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A 三: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8.(2011·潍坊模拟)《南下》这部电视剧以深刻的思想内涵,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具体地展现了南下精神。南下精神不仅展现了山东人勤劳、正直、奉献、讲义气的优良传统,而且体现出永不止步、不断追求、注重创新等新的时代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这是因为()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②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 ③民族精神具有传承性
④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回答原因类题目要明确题干与题肢是否能构成因果关系。本题中③显然与材料无关,①②④则正确回答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因。
答案:C 9.(2011·金华模拟)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民族精神突出表现为()①长征精神 ②载人航天精神 ③大庆精神 ④抗洪精神⑤抗震救灾精神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长征精神不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内容,故①不能入选。答案:B 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
学而思网校 10.(2011·汕头模拟)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黑格尔说:“体现着时代精神的英雄们主宰着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的视野。”当下主宰中国人视野的时代精神是()A.中华民族精神 B.社会主义文化 C.改革创新 D.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解析:本题考查时代精神的核心。本题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当前我国的时代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在我国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故本题选C项。
答案:C 11.(2011·临沂模拟)电视连续剧《沂蒙》是临沂继大型红色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电影《沂蒙六姐妹》后推出的一部文艺精品,其播出掀起收视热潮,获
学而思网校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文化称不上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④说法错误;①②③在材料中都能体现出来,故选C。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3.(2011·衢州模拟)汶川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分布着藏、羌、回、汉等民族。“5·12”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制定“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科学重建”“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的重建目标,实施“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对口支援方案,举全国之力,汇八方资源,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19个省市组成的10万援建大军迅速奔赴四川、甘肃、陕西的19个重灾县,摆开了19个战场。“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这两幅出自青川县枣树村村民之手的标语,成为灾区干部群众顽强拼搏、建设美好新家园的强大精神动力。几千万灾区干部群众擦干眼泪,从废墟上顽强地站起来,与援建者一起,携手重建新家园。如今的汶川,百万栋新房从废墟上拔地而起,曾经满目疮痍的灾区焕发勃勃生机。地震灾区重建奇迹,见证了中国的伟大民族精神,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势。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地震灾区重建的奇迹是如何见证中国的伟大民族精神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调动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首先根据设问,锁定中华民族精神这一知识点;然后分析材料,并结合材料说明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答案:(1)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它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举全国之力,援助灾区重建,体现了团结统一的精神在巨大的灾害面前迸发出强大的力量;面对满目疮痍的灾区,中国人民勤劳勇敢的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在灾害面前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自强不息的精神鞭策着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创造重建奇迹的精神支柱。
14.(2011·杭州模拟)应对金融危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浙江的民营企业走在全国之先。浙江中南集团这个集工程建设、装饰、建材、房地产等于一体的全国500强民营企业集团,凭着强烈的危机意识,早在2003年就谋划转型,培育新产业。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动漫产业在世界已成为继IT产业之后的又一经济增长点,但在国内当时尚属一片空白,企业以5年不赚钱甘做先锋或先烈的勇气和信心毅然挺进这一知识资金密集、回报周期长的产业,并从一开始就确定了“高起点、大投入、国际化”的发展方针,为保证质量,聘请了一批知名编导和动漫专家作为智囊团,召集一批水平较高的动漫人才使用全球尖端设备进行制作,挖掘中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厚积薄发,在短短6年间,原创了《天眼》、《郑和下西洋》等24部精品动画片,原创动画生产能力稳居国内前列,自营出口占全国的80%,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累计已获得国内国际45项奖项。2007年中南卡通结束了5年
学而思网校 的“烧钱”时代开始扭亏为盈,且赢利不断增强,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来袭的情况下,利润仍达3 400多万元。
分析上述材料所体现的《文化生活》的道理。
解析:本题是材料反映题,设定的范围比较大,涉及整个《文化生活》,因此思路要开阔。通过分析材料,可以概括出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创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几个知识点。答题时注意材料与理论有机结合。
答案:(1)中南卡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其原创动画片带来高达千万元的利润且赢利不断增强,表明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消费增长、文化产业崛起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2)中南卡通充分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坚持“高起点、大投入、国际化”的发展方针,聘请高水平动漫人才使用全球尖端设备,原创出大量精品动画片并自营出口推向世界,表明实践基础上的文化创新,既要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又要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还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积极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成就和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3)中南集团敢为人先,以强烈的危机意识提早谋划企业转型,以甘做先锋先烈的勇气和信心挺进动漫业,不断创新开拓国内外市场,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
我们的民族精神练习题 篇2
一、民族危机下催人奋起的旋律
1.伤心断肠的《松花江上》。《松花江上》是抗战时期久负盛名的《流亡三部曲》中的第一部,1935年张寒晖创作,血泪般的歌声控诉了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悍然侵占我东北三省,践踏我国土,蹂躏我同胞,掠夺我资源的侵略罪行。该歌一经传唱,迅速不胫而走。到1936年“西安事变”前后,《松花江上》已传遍西安。从张学良到全体东北军官兵,从青年学生到普通民众,听之无不动容泪下,感同身受。中国共产党也充分利用了 《松花江上》的影响力,动员东北军“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联合抗日、一致对外”,不仅有力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发生,也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提供了舆论思想基础。1937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武汉大学演讲中还特别提到:“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伤心的人断肠。”[2]
2.倾诉衷肠的《长城谣》。《长城谣》创作于1937年,由潘子农作词,刘雪庵谱曲。《长城谣》以“万里长城”起兴,将“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作为中国的国家象征,不仅歌颂了祖国大地的富饶,抒发了对沦陷区故乡的思念,也控诉了日寇对我国的蹂躏,倾诉了人民群众流离失所的惨象,还表达了中国人民群众万众一心结成“新长城”,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誓赶胡虏出边疆”的愿景。 整首歌曲苍凉悲壮,亲切优美,激发了民众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 “在武汉演唱《长城谣》进行抗日募捐时,打动了很多人。捐款箱前排起了长龙,连衣不蔽体的难民也捐出了自己仅有的铜元”[3]。
3.激愤悲壮的《嘉陵江上》。《嘉陵江上》是贺绿汀在1939年端木蕻良散文诗的基础上谱曲而成的经典抗战歌谣。此歌以极富艺术感染力和强烈的思想内涵,沉痛地描述了“失去了田舍、家人和牛羊”的同胞,“徘徊在嘉陵江上”,抒发了被日寇侵占而流亡他乡者对故土的深切怀念,“我仿佛闻到故乡泥土的芳香,一样的流水,一样的月亮。”真挚地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所犯罪行的切齿痛恨。“我已失去了一切欢笑和梦想。”同时也坚定表达了誓死收复失地、打回老家的信心和决心。“我必须回去,从敌人的枪弹底下回去。我必须回去,从敌人的刺刀丛里回去。把我那打胜仗的刀枪,放在我生长的地方。”从而谱写出又一首广为人民群众传颂的、激励人民奋起抗战的“思乡曲”。
从创作时间上看,以上三首抗战经典歌谣产生于1935、1937、 1939年;从创作内容上看,对“抗战救亡”主题的认识和理解一脉相承并逐步深化。由《松花江上》的追问:“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到《长城谣》的愿景:“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再到《嘉陵江上》的信念:“我必须回去,把我那打胜仗的刀枪,放在我生长的地方。”可以说完成了一个圆满的“轮回”。三首抗战经典歌谣,不仅蕴含着人民群众卫祖国、保家乡的要求,而且反映了人民群众挽救民族危亡的愿望,集中展现了中国人民从抗战初期的悲怆迷惘,到坚持抗战到底的勇气决心,再到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坚定信念。
二、民族抗争下冲锋陷阵的号角
1.振聋发聩的《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无疑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抗战歌曲。1935年5月,在电影《风云儿女》公映后,《义勇军进行曲》立刻引起人们的共鸣,在社会上广为传唱。《义勇军进行曲》仿佛一针强心剂注入中华民族的心脏,激励着中国人民“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高亢激越的旋律,振奋了全体人民的精神,“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这首歌曲充分表达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抒发了人民群众抗日救亡的愿望,吹响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斗号角,“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其时,“连荒山中的三家村里,也有 ‘起来,起来’、‘前进,前进’的声音出于村夫牧童之口。都市里自不必说,长沙的湖南婆婆,汉口的湖北车夫,都能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4]。
2.威武酣畅的《大刀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是一首大快人心、 家喻户晓的抗战歌曲,又名《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原歌副标题为“献给二十九军大刀队”。词曲作者麦新,这首歌以高亢激昂的旋律,爆发出火山般的爱国热情,给人以强悍的感染力。歌词中“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以盛气凌人的姿态,塑造了中国军人勇猛如虎、奋勇杀敌的英雄形象,“看准那敌人,把它消灭! 把它消灭!”更给人一种一挥而就、杀敌如麻的快意恩仇。歌词中 “冲啊!”“杀!”则最大限度地释放出酣畅淋漓的战斗激情。可以说,《大刀进行曲》集中表现了对日寇刻骨铭心的愤懑与仇恨,以风卷残云、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为中国军队奏响起了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万千中华英雄儿女为保卫祖国去冲锋陷阵。
3.雄伟磅礴的《八路军进行曲》。1939年秋冬之际,诗人公木与作曲家郑律成合作创作了中共军队第一个军歌声乐套曲“八路军大合唱”,其中《八路军进行曲》是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八路军进行曲》以简洁明快、富有朝气的旋律,庄重豪迈、铿锵有力的曲调,塑造了八路军勇往直前、雄壮威武的光辉形象。歌曲从“向前,向前,向前”的进军号召开始,接着唱出“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表现了八路军是一支背负民族希望的正义之师。最后发出:“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着最后的胜利, 向着全国的解放”以排山倒海之势,讴歌了八路军蒸蒸日上、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八路军进行曲》不单成为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象征歌曲,也成为新时期人民军队的标志性歌曲。
这些产生于中华民族抗日解放战争的抗战进行曲,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威武不屈、坚韧不拔的民族品格的真实写照。它们以威武雄壮的音调,慷慨激昂的旋律,发出了中华英雄儿女的怒吼,表现出中国军民一往无前、前赴后继的革命勇气,展现了中国军民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鼓舞了万千民众奔赴抗日战场,也激励着前方将士冲锋陷阵、奋勇杀敌。冼星海认为:“我们要让歌声传遍都市和农村,鼓励战士们忠诚抗战,用那雄壮的歌声压倒敌人的炮声。”[5]在各条抗日战线上,这些抗战进行曲转化成中国军民不可战胜的民族精神,激发着中国军民的抗战信念。譬如,在台儿庄战役中,混杂的枪炮声里总有抗战歌谣的号角,中国军队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和《大刀进行曲》等抗战歌谣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以来中国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胜利。
三、全民抗战下浴血奋战的绝唱
1.慷慨激昂的《保卫黄河》。1939年3月,冼星海为光未然的长篇组诗《黄河大合唱》完成谱曲,一部弘扬中华民族伟大抗战精神与民族精神的音乐史诗孕育而生。作为《黄河大合唱》华丽乐章的主题曲,《保卫黄河》可谓经典中的经典,迅速传遍整个中国。歌曲开头“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不仅隐含了日寇对中国的罪行,暗示了民族危机警报的拉响,也预示了抗日民族战争全面反击的临近。“万山丛中,青纱帐里,抗日英雄、游击健儿,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着“家乡”、“黄河”、 “华北”和“全中国”!通过齐唱、轮唱的演唱方式,“全体音群像一股澎湃的洪流,奔腾向前,一泻千里”[6]。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中国军民后浪推前浪、一浪高过一浪的爱国感情,象征了中华民族力量如黄河之水一般浩浩汤汤,滚滚奔腾,也暗喻了中华民族抗日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在挫折中奋进,在困难里成长壮大为不可战胜的力量。
2.鼓舞人心的《团结就是力量》。1943年,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尾声,也是敌后抗日根据地面临最严峻的时刻。在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处于最艰苦、最困难的“黎明前的黑暗”时期,西北战地服务团“武装宣传队”的牧虹、卢肃等同志一起创作了小型歌剧 《团结就是力量》,并由他们分别填词、谱曲的同名歌曲《团结就是力量》也随即诞生了。《团结就是力量》短小精悍、主题鲜明、简洁有力,“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向着法西斯蒂开火, ……向着太阳,向着自由,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这首歌在严酷的战争困境中,深深感染了中国军民的革命热情,将无数热血赤子之心紧紧相连,成为鼓舞抗战士气的精神食粮,也为日本侵略者敲响最后的丧钟[7]。
3.面向未来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1943年3月,国民政府发表了由蒋介石授意、陶希圣执笔的《中国之命运》,提出了 “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的主张。对此,中国共产党针锋相对,在 《解放日报》发表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论。时年19岁的曹火星受到社论启发,创作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首经典歌谣。歌词写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引导中国走向光明,他抗持抗战六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这首歌唱出了解放区与抗日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普遍心声,是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高度概括。曹火星回忆说:“我写这首歌是动了感情的。抗日根据地的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种种困难坚持抗战,搞民主建设,使人民当家做主。搞土改发展生产,给人民改善生活……这些活生生的事实是我亲眼所见,人民的抗战积极性,对党的深情,我有亲身体会。没有共产党怎么会有坚持抗战到胜利的局面?没有共产党怎么会有今天?”[8]从此,这首歌随着人民军队抗战胜利与解放战争的步伐而唱遍全中国。后来,毛泽东在原歌上加了“新”字,于是演变成为传唱至今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实际上,这些抗战经典歌谣的创作大多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也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引导下,抗战歌谣成为中国民间音乐与民众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开辟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新纪元[9]。这些抗战歌谣不仅在艺术上登峰造极,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发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了民族精神的精髓,唱出了抗战精神的最强音,成为时代精神的注音符。抗日战争为抗战歌谣提供了不竭动力,民族精神为抗战歌谣注入了永恒生命力。抗战歌谣广泛汲取了民族的思想感情、历史文化语境,蕴含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并在炮火中得到了洗涤和升华。
我们的民族精神练习题 篇3
作为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尚武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自从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提倡强种强国、天下为公的尚武精神以来,弘扬尚武精神的工作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精武体育会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逐步在全国建立,民族体育健身运动取得了突飞猛进的阶段性成果,世界各地精武体育会建设态势良好,尤其是香港精武体育会为整体性继承发展尚武精神探索出很多有益经验,可意可会!
尚武精神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杰出创造力的体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文明标志与精神支柱。香港精武体育会是一个历史悠久、成绩优秀、影响广泛的文明武术组织,自创会起就一直不遗余力地传承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武术文化遗产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88年来的奋斗与奉献,充分展示了中华武术文化遗产中所蕴涵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伟大的精武人创造性地用科学的表现形式和人文的传播形式弘扬、传承了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促进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提高了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吸引力及国际竞争力。真是强种强国,深入人心!尚武精神,天下归心!通过遍布在世界各地的精武体育同仁会的不懈努力与拼搏,已逐步使尚武精神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精神财富,可赞可叹!
与香港精武体育会一样,《精武》杂志在中国武术界也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武林之声”、“中国武术之家”、“习武指南”。近年来我们更是加大了对传统武术文化进行认真梳理的力度,在宣传上更加强了传统武术文化保护的内容和比重,并充分利用本刊的影响力为国内外一些基础深厚、内涵丰富的武术组织、团体及个人营造着良好的表彰宣传氛围,力争使平凡者走向成功,成功者更加卓越。充分发挥着本刊在弘扬尚武精神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可圈可点!
伟大的民族精神指引我们前进 篇4
——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之读《中国精神颂》有感
近期读了《中国精神颂》这本书,书中向我们年轻人介绍了什么是中国精神?中国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我们年轻人所担负的国家责任是什么?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我们年轻一代过上了优越的生活,在这种优越性下有些年轻人开始出现了迷茫、不知道自己所担负的国家及社会责任、甚至失去了老一辈留给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出现炫富、相互攀比等丑陋现象。《中国精神颂》这本书围绕着“中国精神”通过深入浅出道理、具体事例向我们年轻一代指名了前进的方向,激励年轻的一代勇于担负起国家及社会的责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出年轻一代人的力量。
民族精神是什么?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支持。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上下5000年历史的民族,在这悠久的历史过程中,中华民族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分解到个人自身则表现为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关心社会的爱国精神,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团结、宽容、宽厚的凝聚精神。
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在老一辈革命先烈中得到了体现,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了抵御外敌的抗日战争、清除内患的人民解放战争建立了新中国。这是许许多多革命先烈“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勇于牺牲”换来的。革命先烈的这种精神就是人格精神。方志敏同志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用敌人提供劝降的纸笔写下了《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赣东北苏维埃创立的历史》、《清贫》等十多篇共13万余字的文章。如今年轻一代的我们,过着优越的生活,更要追求人格精神,在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要发扬吃苦耐劳,勇于奉贤的精神。在公司处于困难时,我们年轻人要通过自己在平时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为公司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做出自己的贡献,勇于和公司一起面对困难,积极和公司共度困难。不怕苦、不怕累,不讲索取,无私奉贤,坚定信心,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和临涣焦化公司迎接美好未来。
关心社会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上世纪初,我们国家处于四分五裂,内忧外患的局面。正是当年那些爱国人士忧民忧国,奋起反抗,为了中华民族的统一,抛头颅洒热血,心系祖国才有了如今的新中国。当汶川和雅安大地震时,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心系灾区,纷纷捐款捐物,一部分人甚至远赴灾区,充当志愿者,义务为灾区人民服务。全国人民和灾区人民在一起,共度难关。村官马宝祥在地震时正从格尔木返宁。当时,马宝祥已经与甲方签订了一笔100余万元的土方劳务合同,但是,当他从车载收音机里听到玉树发生强烈地震时,他毅然放弃了这一次挣大钱的机会,立即与青海红十字会联系,并打电话给家人,要求他们赶快做好准备到灾区救灾。到家后,他组织弟弟、儿子、侄子等亲戚共8人,组成了“青海省红十字会„抗震救灾,情系玉树‟马宝祥志愿者小分队”,开着自家的卡车,装满矿泉水、方便面、帐篷、铁锹等价值达5000多元的救灾物资,于当晚8时连夜赶赴灾区。正是无数这样的爱国人士,才使祖国人民能战胜任何艰难困苦。
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中华民族以勤劳刻苦著称。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中华民族才创造出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璀璨文化历史。中国人在科技方面创造出许许多多的世界“第一“,依靠的就是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曾经外国专家断言中国不能产出石油,是个贫油国。然而中国第一代石油工人在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鼓动下,在茫茫荒原上展开一场石油大会战,最终我们国家拜托了贫油国的帽子,期间涌现出了“铁人”王进喜等先进模范人物。依靠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我国科技工作着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成功发射了载人航天飞船。使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迈入先进国家行列。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只有奋发图强才能兴国。在公司现阶段的困难中,我们年轻人要发扬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刻苦钻研本岗位技术,大胆创新,以技术上的创新带动公司的发展。
“厚德载物”的凝聚精神。讲团结,有宽容、宽厚就是“厚德载物”的凝聚精神。我国自古就有“五双筷子折不断”的说法,其寓意就是说团结才能有力量,团结才能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在旧社会为什么我们国家在国际上没地位、国家被外敌侵略,关键在于那时我们没有团结起来,直到中国共产党的出现,才把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抵御侵略,打赢了抗日战争以及人民解放战争建立了如今国富民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凝聚力,都不可能有所发展。临涣焦化公司从无到有,从柔弱小到强大的发展史就是公司员工团结一致的艰苦奋斗史。如今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行业内所表现的疲软现象制约了公司的发展壮大,我们年轻员工一定要坚信公司现在的困难只是短暂的,是公司发展所经历的一个过程,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人人为公司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临涣焦化公司明天必定的是璀璨的。
我们的民族精神练习题 篇5
命题人:冼汉子 2014-03-10 1.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37634.8万人次受灾。灾害发生后,中央在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工作的同时,其他各省市人民也积极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这充分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
①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
③必须与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④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A.①② 屏说明
A.汉字对于展现人类的精神世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B.汉字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C.传统文化是一笔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财富
D.对于提高汉字书写水平,传承和传播汉语文化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2013年6月22日,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了中国云南哈尼梯田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区包括了最具代表性的集中连片分布的水稻梯田及其所依存的水源林、灌溉系统、民族村寨。该文化景观之所以申遗成功,是因为它()①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能够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③能够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④
4.随着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北京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开始提供英文菜单,但一些菜单的译法闹出不少笑话。近来有关部门出版了《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将2 158道中餐菜名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称。此举有助于
A.丰富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 B.促进中西饮食文化的传播 C.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 D.减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5.2013年节目流程简单,比赛规则单一,视觉呈现单调的央视全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发收视热潮,激起观众对汉字书写的热议。其主要原因是
A.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B.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汉字是中华民族血脉传承的文化符号D.唤起了全社会对汉字文化传承的重新审视
6.揭阳市有非常丰富的传统美食,如揭阳乒乓粿、普宁豆干、惠来绿豆饼和揭东埔田笋粿等等。假如揭阳市应邀到德国慕尼黑市举办一个传统美食节,邀请你为此次活动拟一个标题,你认为最合适的 A.弘扬传统,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面向世界 C.博大精深,求同存异,相互尊重 D.世界第一,抓住机遇,走向世界
7.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B.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C.要增强社会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D.对现代化建设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作用
8.《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通过它,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 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 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 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
9.75岁的老革命孙征,用5年多时间、自费30多万元、行走5万千米,在3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举行了400多场爱国主义巡回宣讲活动。孙征老人的上述做法
①源于爱国主义是中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②反映出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③体现出爱国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印证了爱国主义与爱国本质上是一致的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10.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以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也成为网络热点话题。这档节目火爆荧
试卷第1页,总4页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拨的顽强斗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皮影戏又称“灯影戏”,这门比京剧还要古老1000多年的表演艺术,将绘画、刻纸、说唱、戏曲等融为一体,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皮影戏的发展历程表明
①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 ③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①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②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④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 武夷山是中国著名的茶乡,武夷山茶“蕴和寓静”的秉性,不仅融合了儒家的中和之美,也融入了佛家的空灵之美和道家的自然之美。“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这表明 ①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③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④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D.②④
14.福建地处东南沿海,自晋唐以来,南渐的中原文化和闽越文化相融衍生,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出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闽都文化等区域文化,它们各具特色、异彩纷呈。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 A.人们需要雅俗共赏的大众文化 B.福建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我国各民族文化各具独特的个性
15. 总书记在勾勒未来中国发展新蓝图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的作用。
A.爱国主义 改革开放 马克思主义 B.为人民服务 改革开放 马克思主义 C.爱国主义 改革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为人民服务 改革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6.屈原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司马迁忍辱著《史记》;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等故事都已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典范。这说明
A.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 B.只要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C.自强不息精神已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D.自强不息这一概念最早出自《周易》
17.有人说,奥运赛场上,对手就是成就一名运动员梦想的另一只手。是的,你和我,其实是不可分离的“辩证法”,有我就有你,你我相互依存、相互成就!这也正如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中华文化巨大包容性的积极意义在于
①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和谐相处、相互交流 ②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 ③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④有利于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新中国成立以后,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展品最精的“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在国家图书馆举行,近400种古籍善本在此展出。下列有关史书典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 B.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C.史书典籍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D.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19.2012年“京味儿——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撷取《燕京八绝》、传统古琴、扎燕风筝制作等数十项目,采用传承人现场技艺演示及实物、图文、视频等方式,尽显老北京的文化韵味。“京味儿”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 ①承载北京文明的演进历程,呈现北京城市的文化底蕴 ②是在多民族文化的不断交流、借鉴中逐渐走向同一
③既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具有北京文化的个性 ④彰显中华民族精神,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 以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
试卷第2页,总4页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精神”是()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共同追求的“中国梦”。实现这一梦想,必须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因为“中国A.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推动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 C.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精神动力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2.“一个国家没有凝聚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就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高度的凝聚力和超越的创造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①注入时代精神才能摒弃民族精神中的糟粕 ②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日益丰富 ③弘扬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失本色 ④弘扬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与时俱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3.3月20日履新江西省委书记的强卫翌日重走小平小道并强调,我们要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奋力推动江西各项事业再创新辉煌。这一要求的依据是 ①一个民族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②传统文化是凝固的艺术,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夙愿,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这一“中国梦”()
①体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②蕴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凝聚民族力量
③作为一种物质力量,能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巨大作用 ④能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激励我国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5.中国即是茶的故乡,又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6.(2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密集出访十余个周边国家,邻国领导人也频频应邀到访,显示了我国政府对周边外交工作的高度重视。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到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秉承了这样的理念:与周边国家携手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中国与东盟就推进南海行为准则进程展开磋商,中国与越南决定成立海上共同开发磋商工作组,中国与印度签署边防合作协议。对于存在的分歧和争端,我们在坚定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致力于通过对话磋商和平解决。
材料二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中国人民历来崇尚“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重要价值观。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留下了不少对外文化交流的千古佳话。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外持之以礼,实行睦近交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国家利益的知识,分析我国周边外交工作思路的科学性。(12分)
试卷第3页,总4页(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国是如何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的。(10分)
27.(2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2013年8月31日下午在辽宁省沈阳市隆重开幕。这是近三十年以来首次在白天举办的的全运会开幕式。十二届全运会组委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反对铺张浪费、开创赛会新风的要求,改为白天举办,不燃放焰火,而且取消大型文艺演出,改为深受群众欢迎的全民健身展示。材料二 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指出必须坚持开放创新,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使文化产业成为广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树立勤俭节约意识的意义。(9分)
(2)《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出台,体现意识活动的什么特点?(4分)
有观点认为,“只有全面吸收外来文化,才能把广东建设成为文化强省。”请运用辩证否定观评析这一观点。(12分)
28.(16分)河北省开展了“学习雷锋、善行河北”网络主题活动,引导网民特别是青年网民广泛参与到创建文明网站活动中来。河北好人网先后组织“学雷锋——寻找身边好人”、“从自己做起,争做文明网民”等网络征集活动,传递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善行精神,倡导网络新风尚。河北新闻网开通“善行河北”官方微博,通过微博传递“善行”力量,鼓励网民广泛参与献爱心活动。河北省的其他新闻网站、政府门户网站、商业网站,也结合“学习雷锋,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并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了各类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的活动。请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角度,谈谈“学习雷锋,善行河北”活动的意义。
试卷第4页,总4页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练习题 参考答案
1—5 ADACC 6—10 CACCC 11—15 DCCCC 16—20 CBBBC 21—25 CCBCB 26.(1)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做好周边外交工作要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周边国家的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③国家间既存在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乃至对立,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做好周边外交工作致力于通过对话磋商和平解决,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
④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任何国家都不应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我国周边外交工作思路坚持了这一点。
(每点均3分,若考生回答“国家利益不是抽象的,归根结底是该国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①继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推动各民族文化的和睦相处。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③发挥中华文化包容性优势,立足实践,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推动世界文化发展。④秉承爱好和平的中华民族精神,睦近交远,为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⑤坚持建设文化强国,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每点均2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7.(1)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先进的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全运会树立勤俭节约意识,不仅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要求,而且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政治的发展。(3分)
②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全运会树立勤俭节约意识,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
③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全运会树立勤俭节约意识,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分)
④树立勤俭节约意识也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客观要求,全运会树立勤俭节约意识,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3分)
(评分说明:考生任意答到三点即给满分9分。如考生答到“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通过社会实践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可给2分;答到“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也可给2分)(2)①《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出台,体现意识活动的目的性。(4分)(评分说明:考生如答目的性和计划性也给4分。考生如答自觉选择性或主动创造性或者主动性和创造性给2分。)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2分)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关键在于立足自身的实际,挖掘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2分)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1分)广东建设文化强省,必须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1分)
④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质是扬弃。(2分)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必须吸收和借鉴一切优秀的外来文化,同时必须坚决抵制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对我国文化领域的冲击。(1分)⑤全面吸收外来文化属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2分)因而该观点是错误的。(1分)
(评分说明:考生如答“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2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1分)。建设文化强省要立足于广东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现创新与发展。(1分)”)28.①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一种突出表现,学习雷锋精神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6分)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雷锋精神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弘扬雷锋精神必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更好的发展。(6分)③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体。(4分)
我们的民族精神练习题 篇6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百名将军及名家书画展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开幕。《刚正不阿》的凛然正气,“精忠报国”的赤子丹心,“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华腾飞》的殷切期盼,唤起了观览者内心的敬畏与沉思,也让其深切感受到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这表明()①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起决定性作用 ②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我国的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的选择,郑重的承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将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文化学者认为,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之路,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因为()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友好地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②“以和为贵”的和谐文化培育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民族禀性 ③中华文化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④崇尚“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地震、旱灾、涝灾、泥石流„„在重大灾害面前,中华民族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饱经风霜而弥坚,靠的就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错误的是()A.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B.中华民族精神是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 C.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D.必须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4.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勤劳勇敢的优良品格。如“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业广唯勤”“天道酬勤”“不畏强御”“勇者不惧”“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等等。这说明()①勤劳与勇敢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②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优良品格 ③勤劳勇敢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④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早在先秦,思想家就提出了“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思想,反映了中华民族希望天下太平,同其他民族、国家友好相处的愿望,表现出天下一家、与人为善的博大情怀。中华民族对民族、对国家利益的这种独特态度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A.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B.团结统一和爱好和平的精神 C.勤劳勇敢和团结统一的精神 D.自强不息和爱好和平的精神
6.鸦片战争后,林则徐的学生冯桂芬提出“若要雪耻,莫如自强”的口号;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以《易传》的刚健、有为等原则,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人则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这些体现了()①史书典籍,是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 ②中华文化,是实现强国梦想的指导思想 ③自强不息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进取 ④爱国主义,贯穿在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艰苦斗争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人们通过文学艺术启蒙心智、认识社会、获得思想上的教益,从丰富多彩的优秀文艺作品和文化体验中,潜移默化地树立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是()A.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B.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C.文化建设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建设
D.弘扬民族精神能使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8.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下列对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①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 ②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 ③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才具有生机和活力 ④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才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尼克松在《1999不战而胜》一书中曾指出,要注重开展“意识形态竞争”,打“攻心战”,扩散“自由和民主价值观”,打开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变革之门”。这主要警示我们()①要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②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③要抵制西方文化中的腐朽、落后思想 ④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自强不息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下列能够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有()①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②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③明公灭私,天下为公 ④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人们在谈论爱国主义时往往有着不同的认识。关于爱国主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是抽象的 ②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③在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往往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④爱国主义是近现代中国特有的精神风貌
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12.“只要我们有根,纵然没有一片叶子遮身,仍旧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树。就让我们调整那立姿,在风雪里站得更稳,坚忍地度过这凛冽寒冬。是的,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表明()①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 ②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52分)13.习近平强调,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养分,从儒家经典中寻找解决现实难题的办法。从历史的角度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分析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4分)14.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极大弘扬,是一曲亿万中华儿女“愿以热血卫吾华”的抗击日本侵略的不朽的英雄赞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用鲜血与生命书写的感天动地的精神史诗。2015年9月3日,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鲜明地提出了“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的命题。
结合材料,运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谈谈如何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28分)
[练高考—找规律] 1.(2016·课标Ⅰ,39(2))阅读材料,完成要求。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跟风、随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
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郅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2.(2015·课标Ⅱ,39(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织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
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练模拟—明趋势] 3.(2017·山东菏泽一模)2015年10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2015年最新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项目名单,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榜上有名。这既是联合国对该档案真实性和唯一性的认可,也是对文献遗产保存完整性的最高赞誉。《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成功的意义在于()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②凝聚和激发民族力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③促进文化交流传播,挖掘世界记忆遗产的商业价值 ④维护历史真相,对抗战历史研究有重要价值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4.(2017·河南南阳等六市联考)2015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华 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形成和发展进行集体学习时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这是因为()①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培育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条件 ②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世代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形成、发展的 ③只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才能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④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和民族观的源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17·湖南四县市联考)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了闭门会谈。他们都强调,要顺应民意,要加强两岸文化和教育交流合作,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增强同胞精神纽带。这反映出()①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创造力 ②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之中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2017·山东济南模拟)被称为“不灭的蜡烛、不倒的脊梁”的感动中国人物莫振高,在广西都安高中任教三十多年,埋头苦干,用微薄的工资资助了300名贫困生,并筹集3 000多万元善款,帮1.8万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这对我们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的启示是()①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积极传播文明风尚 ②提高辨别文化眼力,坚决取缔落后文化 ③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夯实民族振兴基石 ④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勇于担当甘于奉献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7.(2017·豫晋冀调研)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由材料可知,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修复能力的主要原因在于()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②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 ③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熔铸百家的气魄 ④中华文化坚持在历史与现实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17·河北唐山一模)《忠经》曰:“夫忠而能仁,则国德彰;忠而能知,则国政举;忠而能勇,则国难清,故虽有其能,必由忠而成也。”这一思想数千年来激励着广大志士仁人。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进。“忠”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理念()①是人与国家、社会之间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有利于培养公民责任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③需要在当代意义上创造性地转化和传播“忠”的文化传统 ④不受历史条件制约,可以直接转化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9.(2017·福建厦门期末)回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这不仅在于我们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在人们心目中,我国已从地区大国一跃成为世界大国。锤炼我们的大国气质,应该()①登高望远,以全球视野洞察世界发展局势 ②宁静致远,以平常心态作出正确价值判断 ③海纳百川,以宽广胸怀接纳他国各种文化 ④刚柔相济,以务实作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2017·山东德州期末)“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名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A.团结统一的民族传统 B.爱好和平的民族品格 C.自强不息的内在气质 D.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 11.(2017·安徽示范高中第一次联考)每年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全国各地都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我国有许多反映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诗词格言。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①自强不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②爱好和平——犯我强汉 者,虽远必诛 ③勤劳勇敢——春夏耕耘,冬秋收藏,昏晨力作,夜以继日 ④团结统一——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2.(2017·郑州质检)民族精神不是虚无缥缈的,它在我国古代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及浩瀚史书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致小读者》中„„只要认真阅读它们,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材料说明()①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②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③我国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民族精神 ④只有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3.(2017·北京丰台模拟)总书记在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焕发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仍然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这说明()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B.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C.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D.民族精神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14.(2017·北京海淀模拟)自古以来,总有一些呐喊,让人热血沸腾。吉鸿昌的“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宋哲元的“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李少石的“丹心已共河山碎,大义长争日月光”,陈毅的“五年碧血翻沧海,一片丹心照汉旗”,都是穿越历史的呐喊、热血写就的精神。这些呐喊和精神()①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爱国主义 ④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2017·鄂豫晋冀陕联考)有专家指出,中华民族精神是一种强大的内生力量。作为文化根基,它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作为一种目标导向,它能够指引中华民族前行;作为一种动力激励,它能够激发人民团结奋斗,投身发展大业,创造人间奇迹。材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①具有博大精深的特质 ②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③集中展示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④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17·黄冈期末)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在其形成和演变过程中,不断吸取儒家传统文化精髓,同时也丰富了儒家文化的内涵。中秋文化与儒家精神,互为表里,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祈求和谐、团圆等永恒不变的民族精神主旋律。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A.集中表现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力量 B.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C.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D.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17.(2017·广州名校统考)地处广东最东端的潮汕人,因为濒临大海,与海为伴,养成了不屈的胆气。明清时期,潮汕地区饱受统治者“海禁”之苦,许多人“死中求活”,与残酷的统治势力进行抗争,奋力开拓海外贸易。在长期的斗争中,潮汕人不安现状,勇于拼搏,强悍不羁的鲜明个性逐渐养成。这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爱国主义 D.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课练26 我们的民族精神
1.D 百名将军及名家书画展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行,唤起了观览者内心的敬畏与沉思,也让其深切感受到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③④正确。①中的“决定性作用”说法错误;②说法错误,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2.C 我们要吸收外国文化中优秀的成果,而不是吸收一切,①错误;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之路,体现了对中华文化“以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优良传统的继承,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②③正确;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④说法错误,排除。
3.D 本题考查了中华民族精神及其相关知识。A、B、C均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集中表现,是民族文化的精髓。D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之魂,都是精华,D说法错误。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正确答案为D。
4.C 本题考查了中华民族精神。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精神,①③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其他民族也可能具备勤劳勇敢的优良品格。④说法错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故本题答案为C。
5.B 本题考查了中华民族精神。“亲仁善邻”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内,处理各兄弟民族关系应携手共进;二是对外,处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应和睦相处,协和万邦。所以,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团结统一和爱好和平的精神,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B。
6.D 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若要雪耻,莫如自强”的口号,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③符合题意;材料中冯桂芬、康有为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均体现了爱国主义情怀,④正确切题;①在材料中未体现。中华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②错误。故本题答案为D。
7.A 本题考查了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建设等知识。A是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文化建设的关系的正确理解。B强调的是文化建设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不符合题意。C把文化建设等同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建设,缩小了文化建设的范围。D强调了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与题意无关。故本题答案为A。
8.A 民族精神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只有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所以③④表述错误;①②是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关系的正确表述,符合题意。
9.C 打“攻心战”,扩散“自由和民主价值观”,打开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变革之门”,警示我们要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有效抵制西方文化中的腐朽、落后思想的侵蚀,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与题意不符。
10.C 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理解。“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是对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明公灭私,天下为公”是指办事公平正直、不徇私情,两者均不能体现自强不息的精神,排除②③。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11.A 本题考查考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①说法错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深厚感情,④说法错误。②③正确,当选。
12.A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材料寓指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只 要有传统文化这个根,中华民族精神历久弥新,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④错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13.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及发展,对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6分)②儒家思想深刻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维护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6分)③儒家思想在形成中华民族精神,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6分)④儒家思想在团结、凝聚中华各族人民战胜困难和灾难过程中提供了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6分)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应从传统文化的地位,儒家思想对今天中国社会的影响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联系方面识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4.①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突出表现。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最主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主心骨”的作用,使抗战精神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7分)②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将抗战精神作为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7分)③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西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7分)④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必须将弘扬抗战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7分)解析 本题考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依据设问的知识要求和问题指向,考生可从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突出表现、发挥“主心骨”作用、继承优良传统、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结合等方面思考。答案语言既要遵循教材知识.又要灵活变通。
加餐练——分类集训·知能提升
1.尊重历史事实,增强辨别信息真伪、抵御落后文化和错误言论的能力。利用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英雄事迹,抵制和批驳肆意抹黑英雄、歪曲历史的言行。大力宣传英雄精神,使群众懂得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继承和弘扬英雄精神。
解析 本题设问要求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解答本题可结合材料说明怎样去做。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应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需要还原历史、捍卫崇高,要求我们尊重历史事实、增强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当然还需要我们认识到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不竭精神动力。抗战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解析 考点定位:中华民族精神。解答本题,首先应答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作用是什么;然后结合材料分析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具体体现;最后得出结论,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3.D 《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成功能让我们牢记历史、珍爱和平,但不能激发民族自豪感,排除①。申遗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文化遗产,而不是注重其商业价值,③说法错误。②④是《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成功的意义,故选D。
4.A 题干强调的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关系,①②正确切题。③说法绝对化,排除。④说法错误,源泉应该是社会实践。故选A。5.B 海峡两岸强调通过文化交流,传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说明海峡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海峡两岸强调通过文化交流增强同胞精神纽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②④正确切题。①③在材料中未体现。故选B。
6.D 莫振高用微薄的工资资助贫困生,传承了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①④正确切题。题干与落后文化无关,且应该是改造落后文化、取缔腐朽文化,排除②。题干是对个人的启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政府的职责,③不合题意。故选D。
7.C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集中反映,①说法错误。题干没有说明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熔铸百家,③在题干中没有体现。②④是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修复能力的主要原因。故选C。
8.B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排除①。“忠”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理念受历史条件制约,且不能直接转化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④观点错误。②③正确切题,答案选B。
9.C 锤炼我们的大国气质既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又要有科学分析的态度,接纳他国各种文化的说法错误,排除③。①②④正确切题,故选C。
10.D “殉国家之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了个人努力为国家贡献力量的爱国主义精神,D符合题意,故选D。
11.B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体现的是捍卫国家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②对应错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对应的是自强不息,④对应错误。①③对应正确,故选B。
12.C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材料列举的作品都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凝聚着民族精神,①③符合题意。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②错误。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有很多,不仅仅是创造优秀文化作品,④错误。
13.C 抗日战争中焕发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仍然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这说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C切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排除A;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的中华文化之中,B错误;D错在“决定”上。
14.B 材料中的这些呐喊和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故①③符合题意;②④排除,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15.C 材料强调的是民族精神的作用,②④符合题意。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集中展示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③说法错误。
16.B “中秋节„„不断吸取儒家传统文化精髓”,“中秋文化„„主旋律”,表明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B项符合题意。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A排除。C、D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
榜样,我们的精神坐标 篇7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对雷锋精神会有新的解读, 但其核心仍然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放在当前大力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背景下,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指出, 雷锋精神是在平凡、平静、平常之中体现出来的为民精神、奋斗精神, 学习雷锋精神关键在做。新时期“三平”精神是对当代河南精神的升华总结, 是雷锋精神在中原大地上的传承与弘扬, 是雷锋精神在河南人身上的具体体现, 同时, 更彰显了“雷锋并不遥远、榜样就在身边”的时代价值。
“灿烂星空, 谁是真的英雄, 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榜样都是平凡人, 只是他们把奉献和爱心践行到行动中。更多的人在想, 而他们在行动。本刊曾报道过的河南中医学院2002级学生白云苹, 在高中时靠捡破烂挣生活费, 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走进大学校门后, 她继续利用课余时间捡破烂攒钱交学费, 每天生活费只有两元钱。同学们了解她自立自强的事迹后, 为她捐了600块钱。她坚决拒绝了, 并用大家捐赠的钱成立了“白云苹贫困生基金会”, 以帮助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从2002年成立至今, “白云苹贫困生基金会”为同学们捐助衣被2000多件、参考书籍200余册, 提供勤工助学岗位280人次, 有3000多人次受到基金会资金支持, 合计达20余万元。基金从最初的600元增长到今天的34万元。如今, 白云苹已成为一名大学教师, 她的爱心之旅还在继续, 她的基金会也在为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帮助。白云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关爱他人, 感恩社会”的精神, 平凡而伟大。她感动了河南中医学院的师生、感动了社会, 大家也不吝于对她的赞美, 她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 荣获“河南青年五四奖章”。
和白云苹一样, 很多榜样就在我们身边, 他们所做的事看上去并不轰轰烈烈, 却足以震撼人心, 成为新时期的道德榜样, 供我们学习, 让我们进步。
榜样都是平凡人, 只是坚持了我们没有做到的坚持。伟人毛泽东说,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 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确实, 榜样就是那个懂得坚持的平凡人。
今年是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渠桂荣老师站在讲台上的第36个年头。她用36年坚守了一份热爱———讲台就是我的舞台, 教学就是我的生活, 我愿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她是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担任过主抓教学的院领导, 却一直坚持在本科教学第一线。
为了与国外专家交流, 刚留校时对英语一窍不通的渠桂荣用3年时间硬是啃掉了英语这个“拦路虎”。迄今, 她已在国际SCI源期刊及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令很多人想不到的是, 就是这样一个“女强人”, 至今还是一个本科学历的教授。
渠桂荣有很多次攻读高级学位的机会, 但是她放弃了, 她离不开那个心爱的讲台。她是全国模范教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她带领课题组十年磨剑, 研制开发的“系列核苷生产新工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她说:“我这辈子做的最漂亮的事情就是没有占用一天教书育人的时间, 完全靠自己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摸索、自学而取得教授的资格。”她用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和坚守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她是我们的榜样, 给我们树立了师德的标杆, 虽然她一直平静地说:“我做得太平常了。”
榜样都是平凡人, 只是他们做了力所能及的平常事。雷锋精神之所以有强大的穿越历史和阶层的力量, 是因为它具有普遍价值, 它的品质中富含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等高尚因子, 契合着人类生生不息的价值追求。
榜样有时候不是一个人, 而是升华为一种群体行为、一种价值观的认同。2011年1月28日晚, 在“舒华杯”2010感动洛阳十大年度人物的颁奖典礼上, 洛阳理工学院身残志坚的大学生常鹏飞用坚强、坚毅、坚韧的自强精神赢得了洛阳人民的掌声, 而他把这份荣誉送给了帮助他的一群人———常鹏飞爱心帮扶小组。
这是一个连续5年传承不断、默默无闻地义务帮扶常鹏飞的集体, 只有具体的任务, 没有具体的成员。2007年秋, 身体残疾、行动不便的常鹏飞考入洛阳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周围的同学在得知常鹏飞的情况后, 都很热心地去帮助他。在常鹏飞每天上课前, 都有人去接他, 帮忙把轮椅抬过有障碍的地方, 而且最便利的座位永远是留给他的。自然而然, 常鹏飞爱心帮扶小组成立了。5年间, 有人毕业离开了帮扶小组, 又有新人加入到帮扶小组, 做的都是打水、存饭卡、交话费、抬轮椅之类的平常事, 他们却做得都很认真。
渐渐地, 没有人用特殊的眼光去看常鹏飞, 爱心帮助成了一种默契、一种习惯。生活平常如水, 然而, 这个集体和常鹏飞都变得越来越优秀了。专科三年时间里, 常鹏飞年年拿到学校的一等奖学金, 一次性通过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 通过“专升本”考试, 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 荣获“感动洛阳十大年度人物”“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等称号。常鹏飞爱心帮扶小组的成员们也都成绩优异, 屡获各类奖项。2011年, 这个小组被河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特色品牌活动。在这个小组中, 我们没有看到具体的榜样, 却清晰地看到榜样的力量。
我们的民族精神练习题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2.在读文过程中感受不断发现的阅读乐趣,通过批注、关注细节、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的感受和思考逐渐深入、丰富、深刻。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提高阅读能力,丰富阅读经验。
3.在阅读中体会语言描写的特点,分类盘点表示少数民族及“动静对比”的语句,学习分类积累的方法;创设语境,进一步理解并迁移运用排比句式,提高表达能力;了解写作顺序。
4.正确读写“坪坝、穿戴、孔雀舞”等词语。认识“傣、昌”等5个字,会写“戴、雀、舞”等12个字。发展选择合适的识字方法独立识记汉字的能力。培养细心观察、用心书写的好习惯。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在读文过程中感受不断发现的阅读乐趣,通过批注、关注细节、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的感受和思考逐渐深入、丰富、深刻。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提高阅读能力,丰富阅读经验。
教学难点:在阅读与交流中不断引发对文章主旨的领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第一课时
一、关注课题,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请大家伸出右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师生共同书写题目。)
师: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我们的民族小学。
师:课前老师布置了这样几个预习作业。同学们完成得怎么样?
(出示预习作业要求。)
1.第一次看到这个课题,我产生什么疑问?
2.通过读文,我知道了什么?(可以是对课题质疑的解释。)还有什么不知道?(既可以是由课题产生的疑问,也可以是由课文内容产生的疑问。)
3.我能把课文读通。(难读的可以在书上画出来,到学校请教同学和老师。)
我读了( )遍, 我给自己的读文情况打☆☆☆☆☆。
(师巡视,课上检查预习情况。)
师:谁来说说看,看到这个课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生1:我不明白这所小学和我的学校有什么不同。
生2:我想知道这所学校为什么叫民族小学。
生3:我猜这所学校里有很多不同民族的学生,我想知道他们都是什么民族的。
生4:我想知道这所学校在哪,为什么会有不同民族的学生?
师:谁也产生了这样的问题?
(学生举手。)
二、初次读书,质疑释疑
师:同学们手放下。我们读到了一篇文章的题目,就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疑问,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阅读习惯。有些问题通过阅读课文就可以找到答案。那咱们就来读一读,看看这篇文章到底讲的是什么,好不好?
生:好。
师:快把书打开翻到第2页,听老师为大家读课文,请你拿出手中的蓝色笔,边听边批注你的感受。
(生听老师范读课文,蓝色笔批注。)
师:谁想像老师这样读一读?
(生分自然段读文。)
生:(读完课文后。)老师我订正。小金在读第一自然段时,把“坪坝”读错了。我想来为大家读一读:“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师:(出示图片。)像这样平坦的场地就是坪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坪坝。
生:坪坝。
师:读完一篇文章,相信大家一定有什么想说的,咱们来聊一聊吧。谁来说说?
生:我知道这所学校有不同民族的学生,有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和德昂族,还有汉族的。这和我们的学校很不一样。
师:(出示不同民族的图片。)傣族人民爱跳孔雀舞,泼水节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景颇族坦诚好客;阿昌族人民爱“对歌”,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还有德昂族人民擅长种茶,喜欢住竹楼,爱跳象脚鼓舞。
师: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读各民族词语。)
师: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生1:我知道回族、满族、朝鲜族……
生2:我就是朝鲜族的。
生3:我妈妈是锡伯族的,我也是。
师:这么多不同民族的学生从哪里来?
生: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他们从不同的地方赶来上学。我觉得特别新奇。
师:他感受到了新奇,谁也感受到了?来,再聊聊你的感受。
生:我读出了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特别新奇,跟我们看到的马路和高楼不一样。
师:同样的感受是吗,还有别的同学说吗?
生:我读到了山坡、坪坝还有路旁的绒球花、太阳花,我觉得这所学校环境一定非常美。
师:学校周围的环境很美,是吗?
师:仅仅这几个同学就把第一句话读出了这么多丰富的感受,那我相信别的同学在其他的地方也有自己的感受,对不对?
生:对。
三、小组交流,梳理感受
师:那这样,把你的感受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然后梳理你们小组最想和大家交流的一个感受。以词语的形式写在卡片上,好吗?
(师巡视,参与小组讨论,重点关注有困难的小组,进行指导。)
师:如果想好了可以举手示意我。
(小组陆续贴卡片。)
四、再次读书,交流细节
师:这个就是大家交流之后最想表达的感受,对不对?你们觉得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
生1: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我觉得很多种颜色的服装在一起,看起来一定很美。
生2:我们觉得很特别,他们的服装那么鲜艳,我们的……(生没想好。)
师:不如他们鲜艳?
生2:对,所以他们学校更加绚丽多彩。
师:我发现你关注到“更加”这个词。那如果想把这样的民族小学读出特别的美,就要——
生1:用自豪的语气读。
生2:重读“鲜艳、更加”。
师:读一读。
(生读这句话。)
生:他们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他们语言都不同,却能成为好朋友,我觉得他们特别团结。
师:这个感受刚才谁关注到了?没有关注到怎么办呢?
生:画上。
师:拿什么颜色的笔?
生:红色。
师:对了!这个小组真了不起。他关注到了别的组都没有关注到的。细读可以让你有更加丰富的感受。我们再来读一读。
(配乐朗读本段。)
师:听着大家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快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上课时的情景又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1:我觉得特别静。因为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
生2:我补充。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蝴蝶都不飞了,你说静不静?
师:所以啊,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不飞了,猴儿也来了。它们静静地欣赏,让我们感受到这所民族学校的独特魅力。如果你坐在这里学习,你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吗?
生:喜欢。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读“上课了……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师:这么静的环境,应该怎么读?再来试一试。
(生轻声读。)
师:下课了又是什么样呢?
生1:太热闹了!
生2: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真热闹。
生3:我觉得这学校太有趣了!下课了还有很多小动物也一起凑热闹。“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五、回顾课文,引发关注
师:是啊!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可是课文的最后作者为什么会提到:“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呢?
生1:因为这些都很特别,跟我们的学校不一样。
生2:我觉得这样写很美。
师:这的确是一所令人难以忘怀的学校。作者这样描写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
(师引读最后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分类盘点词语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书上一定记录了很多的感受,对不对?是不是既有蓝色的笔迹,还有红色的笔迹?这些都是上节课我们阅读成长的过程。每个人都在进步,对吗?这节课我们再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写这篇文章的,让我们对这样一所特别又美丽的民族小学记忆深刻。
师:请大家轻轻把书合上,想想课文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生:我记住了很多少数民族,有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和德昂族,还有汉族。
师:汉族是少数民族吗?
生:不是。
师:那你可以怎么说?
生:我记住很多民族,有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和德昂族,还有汉族。
师:对了!这样说更严谨。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我们可以积累下来,如果你愿意,课后还可以查找一些资料,了解更多关于他们的习俗知识。
(生盘点不同的少数民族。)
二、走进文本,发现排比句式
师:轻轻把书翻开,看看这么多民族,书上怎么写的?
生: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师:生活中,同类事物的列举可以用这样的句子来说。比如——
(出示超市里物品的陈列图片和操场上同学们活动的图片等。)
生1:超市里水果很多。有红的苹果,有黄的鸭梨,有紫色的葡萄,还有黄澄澄的橘子……
生2:操场上……
生3:游乐场里……
三、还原文本,强化积累方法
师:还有哪儿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生:上课时,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还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我觉得很有趣。
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生1:我觉得这样写,会让人感到上课时特别静,除了学生读课文的声音,再也听不到别的声音。
生2:看得出学生们读得很认真,小动物也被吸引来了。
生3:我觉得是因为读课文的声音太好听了,小动物们才来的。它们是被吸引来的。
师:是啊!短短一句话,大家读出这么多丰富的感受。原本活泼好动的小动物都不动了,周围是这么的安静。下课呢?
生1:下课了,松鼠、山狸都赶来看热闹。
生2:我觉得他们自由自在,小动物很羡慕,来看热闹。
师:课上、课下都有小动物的参与,窗外的安静和下课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一动一静,动静结合,这样的校园更有趣。
四、深入文本,感受写作顺序
师: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写这所民族小学的呢?
生:先写上学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
师:是啊!作者按照上学路上——走进校园——上课时——下课后的顺序,再加上结尾总结,抒发了作者对学校的怀念和赞美。今后我们在写作时,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五、遵循汉字规律,迁移运用
师:课文中有一些难读的句子和词语,你都记住了吗?我们开火车读一读。
(出示字词句,学生朗读。)
师:读音真准确,能写规范吗?
生:能。
师:我们先来按结构分分类。
生1:左右结构的字有坪、坝、招、蝴、蝶、孔、铜、粗。
生2:上下结构的字是雀、舞。
生3:半包围结构的字有戴和尾。
生4:我发现本课左右结构的字多数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师:对!提示大家,提土旁书写时要注意左旁小者——
生齐答:左旁小者宜上齐。
师:你觉得哪个字需要提示自己和同学们注意?
生:戴。
师:这个字的确值得注意。之前我们学过另一个“带”,怎么区分呢?
(出示“戴”和“带”的词语练习。)
生:戴在身上的都是“戴”,比如戴帽子,戴领带,戴手表……不在身上的,是“带”,比如妈妈带着我。
师:举例子让大家更明白。总结的不错啊!
师:(出示“舞”的象形字。)猜猜这是本课中的哪个字?
生齐答:舞。
师:采访一下,你是怎么猜到的?
生:上面舞动的胳膊变成了四笔竖,下面好像是两条腿在跳舞。
师:记住了吗?试着写一写。注意上下结构书写时要上紧下松。
师:“雀”这个字怎么记住的?
生1:少加上竖,还有主多一横。
生2:少加上隹,隹去掉一笔横。
师:可不可以是小+隹?
(生迟疑。)
生:啊!我明白了,隹是短尾鸟,小的短尾巴鸟就是麻雀的“雀”!
师:你看,借助偏旁部首的含义你可以记住更多的字!接下来把本课中你觉得最具挑战性的3个字写下来,我们在实物展台上展示,看看谁写得规范又美观。
(评价汉字书写。)
师:你看,这节课我们收获真不小!盘点积累了这么多词语,既学会了一个排比句式,又懂得了按一定顺序来写。接下来的学习中,只要你仔细阅读,会发现更多的文字小秘密。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反思:
我首先在课前安排了一个预习的学习活动,组织学生观察课题,引发学生有意注意,关注文字“民族小学”,引发思考,产生质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期待。这样的质疑会放大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心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亟待解决,于是初次读书,学生急于释疑,有些问题通过阅读课文就可以找到答案。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给学生营造了自由表达、畅所欲言的机会。学生主动质疑,自主阅读,自由表达,享受着阅读带来的乐趣。这个活动的设计,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通过读书、批注,记录自己点滴感受的过程,引导学生自然阅读,感受批注阅读的方法。这里我指导学生用蓝色笔边听边批注。学生发现,这所学校是那样新奇。他们从不同的地方赶来上学,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学校周边环境那么优美……仅仅几个学生就把第一句话读出了这么多丰富的感受,那在课文的其他地方也会有学生更为丰富的感受。当学生意识到这一点,我引导他们通过小组交流梳理出初读时较为集中的高层次的感受,以此引发学生对于文章的进一步探究、研读的动力。
这时,我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将集中的感受以词语的形式写在卡片上。这个环节我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阅读策略自主读文,交流阅读收获和感受。学生参与热情高,在小组内能够畅所欲言。同时,大家在交流中发现有些内容自己没有读出来或者之前没有关注到,在大家的交流中认同别人的观点或修正自己的观点,用红色的笔进行批注。
接下来在围绕话题、交流感受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关注段落中的细节描写,感受细致读书的方法和好处。学生发现段与段之间的联系,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勾连自己读书的感受,在不断的再读书再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阅读的方法。学生的感受和思考逐渐深入、丰富、深刻,从而实现了“提高阅读能力,丰富阅读经验”的目的。
在“学”的过程中,我们依读而学,感受到文章整体营造出的快乐童真的氛围,丰富阅读带来的乐趣。盘点并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特别的句式和词语来表达的,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这样的语言来表达。当然,识字写字环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盘点课文中出现的有关民族的词语,归类学习,并能选择合适的识字方法独立识记汉字,采用“写字十八法”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这些学习活动在本节课都得以落实。
如果说,第一课时的“读”,学生已经充分感受到作者的情意,这种读已经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情感打下了基础,那么接下来,在第二课时,我们“学”的方式就是分类盘点。为什么要盘点?教师直接列举出来本课要求学生积累的知识给学生看,要学生背,难道不是更直接、更具有指向性吗?洪镇涛先生指出:“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个长期性全局性的失误。”误在何处呢?“简单地说,就是以指导学生研究语言取代了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以对语言材料内容和形式的详尽分析,取代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和积累。”
既然直接粗暴的输入性教学不好,那么盘点的好处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这种方式从根本上还原了学习语言文字的规律。学生先自觉地回忆、积累他读到的语句,回味作者表达文章主旨的语言,再有意识地强化这种积累。这种回顾复现盘点积累的方法,一方面检验读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实现了语言文字的运用。
最后,我注重写字方法的指导,利用写字十八法中“品头论足”“笔画串门”等方法指导学生写好左右结构的字,将容易写错的“雀”采用字理识字的方法,体会偏旁部首的意思,明确“雀”就是小的短尾鸟;通过汉字演变的图片直观明确“舞”的字形。为了不让指导打断学生安静地书写,尝试“一写二评三改四展”的习字活动,注重学习活动的层次和过程,真正做到习字同时习得方法。
总之,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致力于构建开放、民主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合作中学会方法,逐步提高。
但是,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迁移运用的活动的成功创设,来自于教师对于教材解读的广度,对于语言表达方式理解的深度,对于语言现象敏锐的洞察度。只有教师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通过活动的创设,深入浅出,最终实现学生受益。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桥南小学)
【我们的民族精神练习题】推荐阅读:
《我们的民族》教学设计06-13
我们身边的民族团结作文06-28
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解读11-16
《我们的民族小学》的教案设计12-04
《独龙花开――我们的民族小学》读后感11-02
我们民族小学课件06-04
我们的长征精神11-22
守卫我们的精神家园05-18
美我们的精神家园07-03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