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与民族精神

2024-10-19

民族音乐与民族精神(共12篇)

民族音乐与民族精神 篇1

摘要:本文以音乐的形成为研究出发点, 阐述民族音乐的发生与发展的原理, 进而阐述民族音乐的发展应以民族精神和民族自尊为前提, 从而在我们的时代把我们完整的民族音乐体系呈献给世界。

关键词:艺术门类的“基因”,音乐与自然,民族精神,音乐与经济

有史以来所有的艺术都出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 带有不同的风格, 而且按照各民族的信仰、风俗、生活理念和极其复杂的大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当这种风格一旦成为一种完善的艺术模式, 这种模式就成为该民族这一艺术门类的“基因”, 从此以后该艺术的发展都是围绕这一基因而发展的, 因此艺术就必然代表了该民族的精神, 该民族也必然以自己的精神去发展自己的艺术。本文就民族音乐的发展作一些探讨。

民族的音乐不能简单地分为先进与落后, 民族音乐的发展靠民族自尊心, 现代美学越来越清晰地验证了这一真理

人类在适应大自然的过程中, 由利用人声和能够发出声响的物体发出声响作为信号, 到运用不同的音高, 按照一定的节奏创造出一种“秩序”, 从此音乐的创作开始了。这种“秩序”是按照人们所在的民族和地域, 按照该民族和地域所面临的大自然对于他们的塑造, 因而长期形成的信仰、社会观念和对于音响、音高、节奏等的象征意义的赋予和理解来进行, 从而形成了该民族、该地域独具特色的音乐。因此, 某民族某地域产生某种音乐几乎可以说是大自然的造化。人类这种由原始的音响的实用, 到动物性的欢娱, 再到美的创造、表现与欣赏, 这中间经历了几千年的生灭与涅槃, 逐渐形成了各自截然不同的音乐体系。它如同“人的精神或人格, 尽管还有待于成熟和发展, 但它一开始就是一个统一体”。它同人格的形成一样, 一旦成为一个“原型”或曰“自性”, 它便如荣格所认为的那样“自性是统一、组织和秩序的原型, 它把所有别的原型以及这些原型在意识和情结中的显现, 都吸引到它的周围, 使它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 (1) 音乐体系的形成如此, 各民族音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就不足为奇了。把西洋音乐的音阶中各音的关系和汉族调式音阶各音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就可看出, 同是七声音阶, 除诞生方法的实际差异外, 其观念上的差异是那么大。在西洋音乐中, “七、六、四、二各度是动音, 它们力求达到回到安静状态”。“动音被最近的静音所引, 故七度上行至主音, 第六度下行至属音, 第四度下行至中音, 第二度上行到中音或下行到主音。” (2) 第三级音和第四级音是半音关系, 第七级音同第八级音是半音关系, 第四级向下和第七级向上的导入性是最基本的概念。但在汉族音乐中“自殷以前但有五声, 自周以来加文武二声, 谓之七声。五声为正, 二声为变。变者和也” (唐杜佑《通典》) 。王仲皋在《琴学概论》中说:“殊不知五正音之外, 有变宫、变徵、清角、清羽 (即闰音) 四个偏音。” (3) 这些说法, 说明我国传统音乐中是以五声为主音。变宫、变徵不过是调式中的附助而已。除雅乐与清乐的音节不一样外, 各种调式音节排列也不尽相同, 而且变徵一般情况下不是向三级音靠拢, 而是有向徵 (五级音) 靠拢的倾向, 变宫也不见得一定“导”向宫音。并且, 变宫、变徵在一些如山西的民歌、河南的豫剧中还有明显的不确定性, 运用“十二平均律”是找不到这两个音的。从西洋乐同汉族音乐的异同, 可以想象世界各民族音乐会有多少根本性的差异。然而, 几千年来, 各个民族都用自己的音乐表述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他们自己的音乐是其他音乐无法代替的, 当今, 随着现代信息的高速膨胀, 各民族间的音乐正在互相渗透和理解。西方民族的音乐正在越来越多地为东方民族所理解, 风靡全球的通俗音乐———爵士乐、摇滚乐恰恰来自被认为经济最落后、文化最原始的黑人民间音乐。

长期以来, 中国音乐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简单的音乐”, 然而谁也无法否认我国早在明代就由乐律学家朱载堉首创了值得骄傲的“十二平均律”;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乐听了二胡独奏曲《江河水》后能够感动得流下泪水, 对中国二胡的表现力大加赞赏, 这足以说明中国音乐并不“简单”, 中国音乐作为世界上第一大民族的音乐, 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的一部分, 它的存在就说明了它的合理性, 它的特点、风格和魅力是所有其他音乐都无法用其“复杂”来代替的。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 我们要学习所有民族的音乐艺术成果, 然而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我们的音乐更加完善, 我们有资格说, 我们的音乐宝库是最博大精深的, 我们的音乐家应有信心、责任和资格使我们的音乐走出国门, 让世界各民族了解我们的音乐。同时努力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真正属于中国的音乐体系, 使我们的音乐成为其他民族学习的典范和攀登的高峰。

文化随经济的渗透而渗透, 我们需要的是民族气节

近百年来, 在我国文化的走向上有一种随经济的流动而流动的现象。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在音乐的传播过程中显而易见。科学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促进了艺术的规模化发展, 这是一个事实。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 很多纯正的民族音乐宝库却往往在苦难中积蓄。布鲁斯音乐的形成如此, 中国的许多著名民歌和优秀歌曲也是如此。我国的《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等都不是出于繁荣盛世, 连年的战争和辱国之痛更是形成了百代流传的越剧。这些都足以证明, 经济的繁荣对于优秀音乐的诞生与发展并非绝对正比。

我们也应认识到, 世界音乐正在认识到我们的民族音乐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 是一座最为丰盛的艺术宝库, 更重要的是我们是有着崇高的民族自尊的民族, 近年来我们民族风格的音乐屡屡在国际乐坛上获奖, 我们的民族乐团一次次登上国际音乐的圣殿, 获得世界音乐人的赞誉。我们看到, 技术和观念上的学习与引进, 正在像科学技术和体育事业一样, 使我们民族的音乐跃入世界的前列。

健康的民族音乐才可能走向世界音乐之林

改革开放的春风搞活了经济, 也为乐坛带来了新的生机。通俗歌曲的发展, 打破了我国只有美声、民族唱法的格局, 涌现了大批歌颂我们的时代、时代风尚和美好爱情的歌曲。如《亚洲雄风》、《青藏高原》等优美健康的歌曲, 丰富了我们民族的乐坛, 唱出了我们中国的气节。

笔者认为, 在当今这个政治局面宽松、艺术创作自由的大好形势下, 我们可以对艺术作各种尝试, 但作为有志于民族音乐大事业的工作者, 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民族观念:先要了解你的观众是我们的民族, 你也是这个民族的一个成员, 这个民族真正的音乐内涵是什么, 审美情趣是什么, 他们需要你引导他们走向怎样的审美情趣, 你应该是清楚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决定了他们同其他民族一样崇尚高尚、光明、磊落、豪爽、健康, 并具有独特的对于含蓄、羞涩、理智等的审美需求。要弘扬我们的民族音乐、弘扬我们的民族音乐精神, 使我们的民族音乐健康发展才是我们的使命。

早有预言家预言: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 各个领域都在验证这一预言的正确性, 把握时代的脉搏, 坚持民族的特点, 把一个世界最大民族的、最优秀的音乐体系呈献给世界人民, 这应是处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华民族音乐人的自信与自尊。

放马山歌

注释

1 C.S.霍尔、V.J.诺德贝著:《荣格心理学入门》, 三联书店, 1987年版。

2 该丘斯著:《和声学》,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62年版。

3 黎英海著:《汉族调式及其和声》,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59年版。

民族音乐与民族精神 篇2

在共和国迎来第六十一个生日之际,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直奔月球而去。嫦娥二号与首次奔月的嫦娥一号相比,离月球更近了,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揭开序幕。嫦娥二号的起飞让世人瞩目,它意味着中国离探月梦想的实现更近,中国的科技力量实力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彰显了中国力量。

与首次奔月的嫦娥一号相比,嫦娥二号首次运用火箭将卫星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进入工作轨道时间更快、测量精度更高、试验项目更多,绕月飞行轨道高度由200公里降至100公里,离月球更近了。挑战更大,责任更重。嫦娥二号一飞冲天,但还面临不少风险,通往月球的道路上依然险阻重重,需要无数的艰苦攻关,积跬步以致千里。探月工程计划2020年之前完成无人采样返回任务。越是接近目标,难度和风险也会越大,越需要科学工作者们全面协调、精细运作、科学前进,一步一个脚印地实行,这样才能确保探月计划按期成功完成任务,完成我们千年的“探月梦”。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嫦娥二号凝聚着无数科学工作者、航天人的智慧和汗水,是我国航天史上又一光辉的一页。探月工程的每一次跨越,离不开祖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离不开中国航天人几十年来的雄厚积累,离不开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关注。从当年的“两弹一星”精神到今天的载人航天精神,中国航

天事业的光荣传统和宝贵精神,无数航天人发扬“三老四严”精神,已经在一代代航天人手中薪火相传。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学高峰的过程中传承发扬着前辈的攻坚精神,以顽强意志和杰出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激励中国人民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奥运、世博盛会令世界瞩目,神州七号到嫦娥二号的探月计划,是什么力量让中国能取得如此成绩?我们必须深思,是什么样的崇高事业,能让中国力量生生不息。

追溯开来,没有革命先烈的付出,就不会有如此崭新的一个新社会,就没有我们今天取得一切事业的基础。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历久弥新,必将永远照耀我们前行。我们要牢记历史,牢记英烈,不能忘本,才不会在前进道路上迷失,才能矢志不渝地去实现他们的伟大理想。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坚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先导,发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努力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坚持科学发展观,牢牢掌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战略主动权,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有效地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今天,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已经大大改善。这离不开党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方针。在国家发展中起着领导带头作用,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越是面对物质水平的提高,越是要坚固精神防线,不能因为物质的充实而忘却精神境界的提升,这是保持一个国家乃至整个民族的根源力量。现今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们更应该抵制物欲的腐蚀,不能丢失宝贵的精神财富,更需要我们坚持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人精神,这才是一个国家不断进步的力量,才能够使满足更广大人民的物质需求,构建和谐社会。

竹道文化与民族精神 篇3

梅花香自苦寒来,身为金丹画派创始人的崔高溯先生,是竹道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创新者,是中国当代美术名家,现任世界和谐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北京道家书画院院士,大连龙华山仙人洞道观住持,中国当代著名道士“白云道人”,悉尼老子学院客座教授。他在世纪钟声敲响的第四个金秋,偶然顿悟,挥毫泼墨,将中国竹子的内在底蕴以浓浓的笔墨抒发出来,不但打破了中国传统竹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同时也为绘画艺术理论拓展出了更深层次的空间,并赋予了崭新的意义。崔高溯为人正直、做事严谨、虚怀若谷,他笔下的“炫竹墨韵”系列作品,被世界和谐发展促进会命名为“和谐竹”,并颁发了荣誉证书。崔高溯以“道法自然”的和谐理论将竹子的品质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底蕴融为一体,形成了其独树一帜的“竹道文化”。他的竹画功力深厚、气韵超群、令人陶醉、回味无穷,让人感受到了“静”与“动”的交融之美;让人们领略了“道法自然,唯圆是从”的奥秘!

崔高溯道长从少年时期就开始学习、修道,至今30余年从未间断,他在精进修道之余,对道教文化有着深刻的研究和独特的见解;崔高溯道长在学习、继承和发扬老子思想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然法其圆”的宇宙维观,在静与动的交融中,研发和撰写了独具匠心的《误识老子》一文,并从独特的视角中解析了老子的《道德经》的奥秘与高深的哲理,让世人再次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给现实社会的人们以有益的启迪。

白云道人崔高溯笔下的水墨竹画真可谓“道法自然、唯圆是从”。通过白云道人多年的修炼与提升之后,真可谓“无节不生、无圆不成”让人领略到了“节之有道为圆,道之有节常圆”之情趣。崔高溯道长所画的“生生不息在于节,节节不息洁于圆”的水墨竹韵,是继承和发扬老子的“好生之德、节之又节,以节贞德、德可生德”的高尚思想品格的真实写照,真可谓白云道人独到奇特的竹文化的问世珍宝。

当人们欣赏到那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卷时,犹如慢慢地品尝一坛陈酿,回味无穷;犹如读一首朦胧的抒情诗,情趣盎然。这可谓“能圆者自立,能节者自生”。让人们看到了“竹”是静的,而“影”是动的。因此让人们领略到了“崇圆、圆者,感于外而交于内也”。在绘画的过程中,他运用了“运气行功”的方法进行绘画,因此,他笔下的水墨竹画,功力深厚、气韵超群、令人陶醉,不仅展现了竹道文化的深刻意境和丰富的内涵;同时更让们领略了金丹画派创始人崔高溯道长虚怀若谷的本质!

崔高溯的“水墨竹画”作品,已被中国书法绘画一级鉴别师誉为“竹画珍品”;同时,北京书画院副院长雷鸣先生感叹的说:“乱中有序,没人能达到,竹画很高的技巧,堪称一绝”!

“竹道文化”艺术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瑰宝,它象征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的品味和神韵,它塑造的是历史的持久力和感召力,它是事业发展、壮大、成功的象征。相信,谁拥有了这博大精深的“竹道文化”与民族精神,谁就拥有了“心揽天地之贵气、集德商之才而共赢”的创业之本!

历史反思、民族历史与民族精神 篇4

列宁认为“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因为中国109年的悲惨的近代历史,我们才明白国家落后于国于民都是巨大的灾难;因为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我们才知道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因为1940年法国的亡国,我们才认识到绥靖政策只能使恶霸在世界为非作歹;因为改革开放的成功,我们才发现原来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可以相互促进。

历史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然而试想如果我们仅仅有历史事实的罗列,没有对历史事件的反思,那么历史只会成为积尘飞舞的藏书阁中的几张废纸。然而当反思与思辨走进历史的世界里时,历史就成为能够映射我们当下所处的世界的镜子,是我们清楚认识应该所走道路的有力工具。正如唐太宗所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当今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历史经验对于我国的发展尤为重要。如何从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吸取治国理政的经验,吸取腐败与脱离群众的教训,如何从我国近七十年的新中国历史中学习到建设社会主义的成与失,黑格尔和马克思对历史哲学的思考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二、历史反思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的培育,在于整个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问题的实践;民族精神的培育,也来源于一个民族对于自己民族历史的不断反思。我们以黑格尔与马克思的故乡德国为例。

德国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臭名昭著的纳粹的诞生地,在20世纪有着并不光辉的历史。然而德国不断反思自己的民族历史,追寻这段不光彩历史的起源和影响,并不断对德国自身当代发展做出约束:联邦德国首先通过立法形式采取了禁止纳粹活动的严厉措施。 1953年8月颁布、1998年11月修订的德国刑法第86条规定,任何人在国内外传播、生产和使用与民族社会主义党意识形态直接有关的宣传材料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剥夺自由三年或被罚款。任何人传播或在公开场合使用包括纳粹在内的非法组织的标记将被剥夺自由三年或被罚款。第130条规定,任何人公开或在聚会中赞成和否认纳粹统治时期行为或者认为其无害将被处以不超过一年的监禁或罚款。

对于纳粹的受害者和受害国,联邦德国领导人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道歉。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前往波兰华沙参加纪念1943年华沙犹太区起义牺牲者的活动。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勃兰特做出了令人震惊的异常举动。他突然双膝下跪,沉默凝视, 神情肃穆,以此代表德国向战争年代遭到纳粹屠杀的波兰犹太人表示真诚的忏悔,让世人看到了战后德国对纳粹历史的悔罪和认罪。30年以后,2000年12月6日,德国总理格哈特· 施罗德在华沙勃兰特广场致辞时称赞了当年勃兰特的英勇举动。他说:“在这里德国政治领导人、代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人民的政府领导人怀着同情和勇气以表达不管多么精心的措辞都无法表达的事情:我们犯过罪行,我们承认这些罪行。”又是10年之后,2010年12月7日,德国总统武尔夫也来到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敬献花环。他回忆说,当年勃兰特做出这一非凡举动时他只是一个11岁男孩,但他知道并且一直记着它。他说:“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凡的人道姿态。在面对德国人给东欧制造的悲伤和暴行时的一种谦卑和伤心。”他还保证说,虽然他是在战后出生的,但他对德国历史负有责任。

总体上看,二战结束以来,德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纳粹时期历史的反省是深刻的,反思也给德国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德国在国际社会的政治影响力逐渐增大, 德国已与英国法国共为欧洲的“三驾马车”,欧洲事务无论是欧债危机还是欧洲反恐都少不了德国的身影,德国虽然不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但是随着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大,德国在国际政治的话语权也逐渐增强,成为了促进国际和平的重要力量。

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篇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而爱国主义正是一个民族的魂,民族的根,是民族凝聚力量之所在,创新力量之源泉,是民族繁衍、生息、发展的命脉。

60年前,毛泽东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自此,中华民族的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从内心深处迸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这种爱国热情,激励着中华儿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一路前行。回顾这60年的光辉历程,可以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态度。它包含了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的自豪感;对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的强烈愿望;对祖国其他同胞的强烈认同感。在我国现阶段,它包含了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人民政府、维护祖国统一等内容。

爱国主义之所以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民族精神是一种非常深刻的民族认同意识和心理归宿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中,有很多的事例可以说明这点。在古代,有苏武牧羊、张謇出使西域,虽然他们历经坎坷,但是心始终归属于中华民族,这实际上就是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在现代,很多的海外华侨、华人,特别是老年人,都希望回到祖国,叶落归根,就是因为对民族的认同。有了民族认同意识,必然形成民族精神,它也是一种护卫民族尊严和民族利益的持久的激情,特别是当民族利益和尊严受到威胁、侵害的时候,这种激情往往会非常强烈。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尊严和利益,不惜牺牲性命、付出自己的一切,这实际上就是一种非常深沉的爱国激情,比如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正气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中,也有无数为捍卫民族利益而付出生命代价的英雄。

(二)民族精神是民族内部能够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一种价值取向

由于民族存在认同意识,所以在民族内部,大家都是同胞,都是兄弟姐妹。中华民族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所组成的大家庭,尽管如此,在遇到各种困难,特别是危难的时候,各民族在民族内部都可以形成一种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意识,比如2008年的四川抗震救灾。当一个地方遇到灾难的时候,各地会自动、自发地产生一种冲动、一种激情,会自觉自愿地伸出援手。这种援助是无私的,也是非常令人感动的。2008年的抗震救灾,全国各族激发出来的全民爱国热情,激发出来的民族内部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激情,令世界为之感动。这就是爱国主义。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需要在实践中去弘扬。在实践中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首先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涵义,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弘扬者和培育者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忠实的继承者。作为一个政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级组织,在党几十年的发展实践中,用自己的行动弘扬和继承了民族精神,在这个过程中,也培育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民族精神,比如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雷锋精神等。当然,每一种精神都包含着非常深刻、非常丰富的内涵。

井冈山精神体现的是坚韧不拔、自强不息、乐观奋发的民族精神。延安精神的含义也非常丰富,很重要的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长征精神就是不怕困难、吃苦耐劳、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大庆精神,就是艰苦创业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在发展过程中,所培育起来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体现的都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新的表现形式。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行动,赋予了民族精神新的内涵,丰富了民族精神。

第二节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弘扬民族精神,要以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在实际工作中体现民族精神。建设小康社会是全民期望能够实现的目标。实现中国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代仁人志士希望能够达成的目标。今天,我国处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阶段,处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当前正处于第三步的第一小步。现在,我国已经有很好的基础,但前面还有更加艰巨的任务,还有很多的困难和考验,比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要汇集十几亿人口的全面,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全面。从这个角度来讲,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要始终发扬精神。

弘扬民族精神,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体现时代特征。弘扬民族精神,首先要继承优良传统。民族精神本身就是在传统中形成的,要克服现实中的民族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就是对民族传统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把民族传统说的一无是处。民族虚无主义是很不利于继承民族精神的。另外,弘扬民族精神,还要体现时代精神,不要一味固执、傲慢自大,要根据时代进步的要求,大胆地吸收、借鉴别人的优秀成果。弘扬民族精神,要注意从具体的事情做起,从日常工作做起。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篇6

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文化一脉相承,源远流长,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文明唯一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正是五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在历史长河中植根于人们心中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铁胆忠魂……使中华民族无论经历何种大起大落,最终都能走向更加高度的统一。

西汉为避免与匈奴兵戎相见而采取和亲政策;郑和下西洋时成功使用外交手段和平地与爪哇政府议成“杀我士兵”事件的处理办法;清政府败退俄国后为争取边疆的和平与稳定主动放弃尼布楚,这一系列的历史都雄辩地印证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正式传统文化中爱好和平的朴实基因一次次将中华民族从衰没、凋敝的悬崖拉回。

中国民族悠远的建筑史镌刻了中华儿女勤劳勇敢、富于智慧的有力证词。从都江堰到郑国渠,从万里长城到京杭大运河,乃至现代的高速公路、铁路网,三峡大坝,南水北调工程等,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为修筑一条长城,埋下了多少尸骨?赵州桥这样的单拱石桥,就算是在现代,造后也要多次修缮还难保没有倒塌的一天,但赵州桥却在文明的站台上平静地屹立了千年,至今仍能使用。它们何尝不是勤劳智慧最强者的体现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管是凿壁偷光的匡衡、囊萤映雪的孙康;是刺客豫让、孤身入秦刺秦王的荆轲,还是想要夷太行、王屋二山为平地的愚公,心中都有“有志者,事竟成”的信念。这就是中华文化自强不息的真实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当今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作为当代青年,应在随着时代的发展鉴别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与精神的同时,相信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富于创新、与时俱进的民族。只有更好地理解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做好社会主义接班人。

民族音乐与民族精神 篇7

毛泽东出生在湖南的一个农民家庭,家庭的教育和青少年时代的学校教育,自幼灌输的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念,特别是儒家传统的“拯民于水火”的使命意识,对毛泽东影响相当深远。这里有感人至深的关怀民众疾苦的情怀,为此而不惜付出任何高昂代价可贵的精神品质。早年的毛泽东生活在人民群众之中,深知民众的疾苦,深知民众没有自由可言,于是有了对“博施于民而济众”的历史使命的认同。他在《湖南人民的自决》中写道“:社会的腐朽,民族的颓败,非有绝大努力,给他个连根拔起,不足以言摧陷廓清,这样的责任,乃全国人民的责任,不是少数官僚政客武人的责任。”[1]486“吾湖南人唯一无二之希望与责任,即在恢复自由,不能不求全国同胞热肠志士仁人的表予同情。”[1]487这种“拯民于水火”的使命感,由于他对当时社会的了解,自然而然的认同并接受了。正是为了这个崇高而宏伟的意愿,增强了他了解群众,关心群众,为了人民群众的自由而战的自觉性。他广泛地与群众交往,把自己置身在群众之中,扎根在群众之中。毛泽东“注重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他重视理想的实现不能离开具体的环境和条件;他虽然相信世界主义,但是强调以中国为基础,以湖南为基础,不幻想建造空中楼阁。”[2]他努力结交人团结人,为救国救民疲于奔命。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为了拯民于水火之中,就具有强烈的交往意识和渴望。毛泽东早在湖南第一师范的时候,就发起组织了“学生自治会”,并先后担任文牍、总干事、教育研究部部长。1915年毛泽东觉得自己身边朋友太少,活动范围窄,于是决心突破第一师范这个狭小圈子,到更大范围里去结交更多朋友。暑假过后,他向长沙各学校发出了一则《征友启示》。大意是邀请有志于爱国工作的青年做朋友,并且指明要结交坚强刚毅、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青年。最后,还引用了《诗经》上“其嘤鸣矣,求其友声”[3]28这两句诗来表示自己求友之心切。他还非常谦虚地说自己“无他长处,惟守‘善与人同’、‘取人为善’二语,故已有所得,未尝敢不告于人;人有善,虽千里吾求之。”[3]28到1918年,聚集在一起的三个兴致勃勃的青年商议,组建一个崭新的革命团体———新民学会。毛泽东参与起草的章程里明确确定,学会的宗旨是“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学员必须遵守五条纪律:一、不虚伪;二、不懒惰;三、不浪费;四、不赌博;五、不狎妓。毛泽东担任学会干事,后总干事出国了,便由毛泽东主持会务工作[4]286。新民学会的成立,是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人际交往活动的重大突破,是实现“拯民于水火”伟大目标的重大一步。

二、民本主义

中国古代的民本主义思想传统,始终是毛泽东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精神背景。毛泽东生于湘,而湖湘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对早期毛泽东的影响颇深。湖湘文化传承了先秦以来民本主义的政治观念,特别是传承了孔孟儒家的“民本”意识。民本主义的政治理念在中国源远流长,它是儒家核心的价值理念之一。早在《尚书》里就有“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5]。“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等等。细细品味,这里所蕴涵的意念,不只是对下层百姓遭遇的同情和怜悯,而是将这种具有古朴的人道主义遗风的价值关怀,提升到了政治理念的高度,将“民”确立为“邦”之根本。孔子说“: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民。”[6]“百姓足,君熟与不足;百姓不足,君熟与足?”[7]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8]毛泽东在人际交往上,最深厚的理念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意识分不开的。毛泽东深信“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毛泽东的举止言行,都体现着重民、爱民、惠民,关心人民群众,相信人民群众,放手发动人民群众。正是“民为邦本”的指导思想指导着他的人际交往行为。他深入群众,发动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他不仅用这种思想来教导人,也率先垂范,身体力行。

早期的毛泽东就注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到群众中去了解民情,发动群众向压在人民群众头上的恶势力进行斗争。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为了改革教育制度,从组织上发动群众,从文化思想上武装群众,兴办了工人夜校。他亲自撰写招生广告,组织张贴分发。很快就有120多名工人报名参加学习。通过办工人夜校,增进了毛泽东同工人群众的联系,建立了同工人群众的深厚感情。工人们把“毛先生”[4]视为他们的好老师好朋友。后来工人夜校成为共产党向工人群众宣传马列主义的课堂。毛泽东心系人民群众,乐此不疲地与群众接触,他走访工人,深入细致地做发动工人群众的工作。当年,长沙城里有很多人力车工人,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受剥削受欺压最重。毛泽东为了启发人力车工人的觉悟,与同学在人力车工人中办了夜校,他针对工人们反抗斗争遭到失败,有的认为自己命苦,八字不好的思想,给工人上课时,在黑板上写了“工人”二字,并说工人的力量最大最有出息。他说“工“”人”二字连到一起”就是“天”,工人只要团结起来,力量就会像天一样大。毛泽东说“:不是工人的命不好,而是头上压着三座大山,要想不受压迫,不受剥削,只有团结起来闹革命,推翻这压迫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工人们听了,大受鼓舞。有的说“:毛先生的话说得对,只要我们工人团结起来,就没有闯不过的火焰山!”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人民受三座大山的压迫,人民只有起来革命斗争才能翻身解放。当时湖南区委机关刊物《解放》曾经发表过一篇杂评《赵恒惕的慈善》,说他“把湖南弄得民穷财尽,把湘民弄得家破人亡”[9]。1922年10月8日,毛泽东在湖南省教育会坪主持长沙人力车工会成立大会,并且发表演说。到会八九百人,手持“劳工神圣”、“打倒资本主义”等标语。会后举行示威游行。在工会成立之前“,毛泽东曾经到人力车工人夜校讲课”[10]101。毛泽东还亲自发动工人进行罢工,也与工人一起游行示威和进行请愿活动。

三、中和理念

中华民族的“中和”理念,对早年毛泽东思想方法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毛泽东的一生,从青年到晚年,强调“动”的斗争人生观。这是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然而,在强调斗争人生观的同时,毛泽东又具有“中和”的个性特点和强调“中和”的理念。毛泽东早期在《伦理学原理》批注中曾写道“:观念即实在,有限即无限,时间感官者即超绝时间感官者,想象即思维,形式即实质,我即宇宙,生即死,死即生,现在即过去即未来,过去即未来即现在,小即大,阳即阴,上即下,秽即清,男即女,厚即薄。总而言之,万即一,变即常。”[11]2“69至不同即至同,至不统一即至统一。”[11]127正是这种宇宙间一切万物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宇宙万物本来是平等的,相通的,一切等级和界限都是可以打破的“中和”理念,使毛泽东在人际交往中,渗透着强烈的“中和”欲望,显示出“中和”理念的力量和特色。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关于融合、和谐、和睦、平和的思想和观念。在构建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该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做指导。和谐文化建设需要大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提出和谐文化建设是基于当代中国文化多样化的现实,事物的多样性是世界的实况,马克思主义承认事物的多样性,不仅世界上的事物具有多样性,一个国家内部的事情同样是多样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一个多层次叠加的结构、多样性构成的整体。文化多样化就必然产生文化和谐的问题。文化差异容易引发矛盾、摩擦、碰撞,从而影响社会和谐发展。如何使各种文化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是十分艰巨的任务。

早在1910年,当17岁的毛泽东在东山小学堂就学的时候,学校里湘乡县的学生,出于地域观念,常常斗殴不休,彼此势不两立。毛泽东在这样的斗争中,采取的就是一种“中立”的态度,体现了传统文化中“中和”的处世之道。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时候,则强调“兴学识道”的学习方法,认为只有与同学、好友一起深刻探讨、交流,才能互相促进,互相提高。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重视天人关系和谐和人际关系和谐的理论传统,而且初具认识“动”、“斗”与“中和”“,和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在长期领导革命斗争中,毛泽东一再强调统一战线政策,并且身体力行。重视人际关系上的“中和”与和谐,是毛泽东继承中华民族“中和”传统的一大特点。毛泽东继承中华民族“中和”传统的最重要的表现,是他在党内和对人民群众的团结精神。对敌斗争他主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统一战线”;在党内,他非常强调党的团结和统一,强调发挥人民群众集体力量。把统一战线视为党的三大法宝之一,从而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革命事业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

摘要:毛泽东善于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他学习中国历史,懂得中国历史。他以极其敏锐的鉴别力,去伪存真,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在人际交往上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道德遗产,显示了牢固的思想根基和无穷的精神力量。

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篇8

一、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整合关系

首先, 高校再进行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渗透前, 必须要搞清“民族性”这个问题。作为民族精神发展的根基, 如果单纯的把它理解为“团结”、“和平”、“自由”最终导致的结果都将会由于缺少民族特点, 而泛滥成整个人类进程的特点。所以说, 我们所提到的民族性应当是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整合。这种民族精神虽然再表达形式上种类繁多, 但最终都是一种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有所区分的, 并且这种精神层面并不是一种舶来文化, 它必须是一个神圣而又坚定的内心情感, 不仅需要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还需要全体民族有所认同。可以说民族精神起源于乡土精神, 而民族精神还是乡土精神再实际的历史演变中慢慢积累最终的一种放大体现。

其次, 民族精神作为历史教育的前提, 对历史的认知就要首先从认知民族精神入手, 历史文化则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本质载体与体现, “灭人之国, 必先去其史”讲得就是这样的道理。特别是日本对我国台湾和东北伸出侵略之手的时候就是采取了“亡人之史”的手段。我们高校历史教师在实践的授课中必须强调这点, 利用历史书本内外的知识来让学生来对任何一种有意隔断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破坏都应有所谨慎和警惕。

最后, 民族精神的培养必须根植于对历史教育认同这个基石, 如果这个基石做的不牢固或者不稳定, 那么任何一种民族精神都不会得到稳定的发展, 同时也无法落到实处。国学大家钱穆先生曾经提出想要了解国民对祖国的热爱, 只需要先通过他们对国家历史的理解和认识便可得出结论。通过这个观点我们不难理解, 只有对历史有过深入了解的人才能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 通过历史的穿越来理性看待问题、理性解决问题。同时也是只有充分的接受过历史教育, 才能够对自己所在民族、文化产生高度认同。

二、历史教育是民族精神的根源

对民族精神提升的前提是人民对这种精神有着高度的认同感和认知感, 形成这种高度的认同感首要因素就是全民的共同记忆, 然而这种共同记忆则是通过对历史教育的学习实现的。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 华夏文明是整个人类历史唯一没被终端的持续文明。中华民族精神不仅以政治实体形式得到了延续, 而且还被各个时期的有志之士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予以记录, 这不但是人类历史的一份瑰宝, 同时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依据和起点, 更是我们后人进行历史教育的依据和标榜。

白寿彝教授说过, 研究历史是为了观察未来, 人类的发展需要这个过程来延续。我们只有通过对历史教育的学习来认清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优势, 通过对他民族的取长补短来增强本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 最终充分发扬历史责任感是十分必要的。

另一方面, 历史教育在强化民族精神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以北魏发展历史为例, 由于北魏政权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对汉人文化、历史、思想进行学习, 最终完成了政权的高度统一, 这阶段的历史我们可以通过《魏书》中《序记》来进行研究。

三、历史教育是民族精神的一面镜子

历史教育作为民族精神反应的最佳舞台, 它不仅是一部上等的爱国主义教科书, 高校学生在对五千年绚丽文化和中华民族百年耻辱进行学习的同时, 能够深刻的领会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重要性。落后就要挨打, 我们只有通过对悠久历史的不断陶冶、提升, 在塑造健品行的同时实现社会主义道德化树立。

另外, 历史教育的成败还直接关系到民族精神发展的进程和前途。高校历史专业教师必须通过加强历史教育来唤起学生们爱国情怀, 并将这种积极的民族精神发扬至整个的社会变革当中, 中华民族的明天才能够越来越好。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一个对历史教育置之不理的高校学生不可能担负起的历史发展使命, 历史教育必须依托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观为根基, 通过历史教育的不可替代性来让全体高校学生保持一种积极向上、慷慨激昂的民族精神。只有注重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融会贯通, 我们的民族精神才能够得以发扬光大, 历史教育也将再上一个新高度。

摘要: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升高等院校历史教育依旧是每一名高校历史教师的重要职责。本文站在高校历史教学的高度来对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进行推广, 而现阶段的教育将民族精神归纳为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政治层面上的, 它包括自由、民主、平等、法制, 另一方面则是精神层面的, 它包括传统的儒家之道, 具有华夏特色的伦理精神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所开展的高校历史教育过程, 便需要教师加强对教材的认知、对课堂实践的设计以及历史专业教师本身对历史教育和民族精神的感知和认知进行融合教育。下面就结合实践教学来谈一谈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希望能够为广大高校的历史专业教育从业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和教学参考。

关键词:历史教育,民族精神,关系,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陆晓敏.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关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7) .

旗袍、服饰文化与民族精神 篇9

关键词:服饰,文化,旗袍

服饰与文化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 是指人类穿缀于身体上的衣服、饰品和装饰的总称谓。服饰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 除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外, 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与演变、服装面料的选用与搭配、服装颜色的选择与组合、特定场合着装的选择与习惯, 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 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

服饰既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文明的产物,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服饰, 都需要满足人类调节体温、保护身体的基本生理需求, 需要满足人类彰显社会地位、调节社会关系、寻求情感慰藉的精神需求。作为文化的载体, 它表现并记录着人类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创造的财富的总和。人类的服装行为受人的主体意识主导, 服饰所体现的是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人的自我意识, 它具有满足自我表现与审美的功能。同时, 作为社会文化的产物, 服饰又具有象征性与标志性, 既是个人身份的标志, 也是人们社会身份与等级的象征。因此, 服饰是一整套文化的象征系统。进一步而言, 服饰现象是一种精神与文化现象, 它是社会心理与社会思潮的外在物化形式, 它所反映的历史与时代精神就是服装作为符号的本质内涵。

服饰作为人类形象的外在表现特征, 在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中, 伴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经济基础、物质文明、社会制度和人们审美情趣等的同步进展, 从而形成内涵丰富的服饰文化。服饰文化反映着人类的观念、制度形态等精神文化的内容, 反映着特定时代人们的思想情感、主观意愿、社会习俗、道德风尚和审美情趣, 是一种反映社会成员普遍心理和民族精神实质的文化形态。

旗袍——服饰文化的典型代表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 贯穿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 从商朝的“威严庄重”、周朝的“秩序井然”、战国时期的“清新”、汉朝的“凝重”, 到六朝的“清瘦”、唐朝的“丰满华丽”、宋朝的“理性美”、元朝的“粗壮豪放”、明朝的“敦厚繁丽”、清朝的“纤巧”, 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倾向和思想内涵。

旗袍被誉为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 是一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民族服装, 集满、汉文化于一身。它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 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 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结晶。从对旗袍的研究中, 可以探析其中蕴涵的精深服饰文化, 从而达到文化挖掘、文化认知和文化传递的目的。

旗袍的发展。旗袍始于清代, 旗人妇女习惯穿长袍, 故在“袍”上加一“旗”字, 以此得名。清代的“旗人之袍”包括男袍和女袍, 而当初仅指旗女之袍。后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进步以及各民族、各地区服饰文化的不断交流, 导致服饰式样、着装方式与服饰审美观念发生异变, 旧的旗袍款式逐渐被淘汰, 新的旗袍款式不断产生, 并最终成为具有浓厚中华民族特色的新式服装。

在清末至辛亥革命间, 满族旗女穿的旗袍式样仍十分保守, 其特点是腰身宽松、平直, 袖长至腕, 衣长至踝, 所选用的衣料大都是绣花红缎, 在旗袍的领、襟、袖的边沿部位都采用宽图案花边镶滚, 称为长马甲式旗袍。

20世纪初, 辛亥革命废除帝制, 创立民国, 剪辫发, 易服色, 摒弃了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 为新式旗袍的诞生创造了条件。在20世纪20年代, 旗袍开始普及, 并逐步改变形成淑女型旗袍。其特点是腰身宽松、袖口宽大, 身长适中覆小腿肚, 开衩及中便于行走。但不久, 由于受欧美服饰影响, 袖口缩小, 滚边改窄, 衣长仅过膝, 比以前更称身合体了。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旗袍作为一种经典而又时髦的样式风靡全国, 并出现了各种能适应不同人群、场合、季节需要的服装样式。后几经改变, 使旗袍更加简洁、轻便和得体, 并且以线条流畅充分显示女性风姿风韵为主旋律的流线型旗袍时代开始。

旗袍在经历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辉煌后, 至50年代以后发展进入瓶颈期。近些年来, 时装中重新出现的旗袍, 款式已摆脱雕琢与繁复, 趋向“简约”, 并结合流行趋势, 融会西方时装的特点, 收腰合体, 加大开衩, 出现了衣片前后分离, 有肩缝、垫肩、装袖, 前片开刀, 后片打折, 突出乳房造型等的剪裁技巧, 使旗袍更加烘托出女性体态的曲线美, 其造型更加端庄秀丽, 线条愈趋流畅、匀称和健美。特别是伴随着复古风尚的流行和影视文化的传播, 旗袍已经露出流行的端倪, 在国际时装舞台上频频亮相, 而且被作为一种有民族代表意义的正式礼服, 出现在各种国际社交礼仪场合。

旗袍的文化价值。旗袍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服饰, 它深深扎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之中。旗袍饰物中, 盘花扣的编制, 镶滚边的精作, 其独到之处是传统服装以及其他民族服装中未曾出现过的。盘花扣是古老的“中国结”的一种, 这种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的绳结, 是一种民间手工艺, 延传至今, 它凝结了先民们的智慧和创造潜能。盘花扣是利用中国结的编制工艺手段, 以大自然为题材, 在旗袍扣位的小小面积上, 进行精工再造, 这是中国的民族艺术和民族精华, 具有中国民族风格。锦、缎、绉、绸是中国生产的丝织面料, 在这些丝织物上, 大多织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旗袍的用料, 主要从这些国产原料中选择, 制作完成的服装, 不但具有传统文化的意韵, 更体现了深邃的民族精神。

旗袍文化首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服饰文化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 封建社会里, 中国人的生活观、服饰伦理以及女性形象等, 都受到儒家礼教的深刻影响, 主张自尊, 讲究含蓄、中庸, 因此无论是身体还是形体都不可显露出来, 女装多以封闭的宽身长袖示人。中国女人的身体曲线掩藏在宽松直身的裁剪中, 使她们有了一种“优雅”、“端庄”、“婉约”、“含蓄”的传统形象。旗袍是中国女性着装文化的典型标志, 其整体造型风格中既符合中国艺术和谐的特点, 又将具有东方特质的装饰手法融入其中。

其次, 旗袍是中国文化质量的体现, 是一种民族文化理念的代表。旗袍善于表达形与色的含蓄、隐约朦胧、藏而不露, 给人以审美的感受;旗袍注重精细艺术手法和工艺表达, 大量采用的刺绣、图案等丰富的服饰手段, 表达了丰富的现象和意境;旗袍注重气派稳重的氛围效果, 给人以秩序、端庄、高雅的美感, 服饰效果与环境艺术相得益彰, 特色独具;旗袍在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大统一思想指导下, 较好地体现了中国服饰力求稳重、平静, 有助安宁、融洽和礼让的人际关系, 较好地体现了中国服饰文化以伦理道德自律、维持礼仪之邦的精神。

服饰文化——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

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 既是文化的产物, 又是文化的载体, 认识服饰和文化的关系, 能从更高的审美层次上, 理解服饰文化的深刻内涵。服饰发展史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研究服饰中所承载的文化意蕴和历史内涵, 对今天认知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服饰文化的研究也是现代服装设计的要求, 现代服装设计是一种文化和美的设计, 设计的落脚点应该首先放在文化的设计上。传统的东西如何在现代设计中合理运用, 要靠设计师善于挖掘隐藏在现象下的本质和精髓。研究服饰文化, 寻求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消费观、审美观、价值观及处世态度和人际关系、思维方式等, 有利于应用文化做真正满足人们需求的设计, 为更好地推进服饰文化研究和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黄燕敏:《服饰文化研究的社会学维度》, 《学术交流》, 2004 (7) 。

[2].邢声远:《旗袍的起源与发展》,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2006 (4) 。

[3].王红:《论传统旗袍文化与现代时装》, 《山东纺织经济》, 2008 (6) 。

论民族精神与实现“中国梦” 篇1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历程中一脉相承的精神特征或思想意识, 是在民族的延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不断丰富、日趋成熟的精神, 它总是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血脉相连, 是民族文化传统不断积淀和升华的产物, 它能够实现主体自我意识、自我反思和自我觉悟的提升, 从而进行自我否定和自我扬弃。“中国梦”就是一种指引, 当一种梦想能够将整个民族的期盼与追求都凝聚起来的时候, 这种梦想就有了共同愿景的深刻内涵, 它可以将全体中国人民的理想都凝聚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上,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人群, 都将按照共筑的一个梦想同心协力, 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原动力。中国梦和个人的梦想是有机的统一体, 是激励人们发奋前行的精神动力, 它们是相互促进、相互包容的。把个人梦融入民族梦, 以“我的梦”托起“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民的富裕, 国家的强盛, 离不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 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不断提高, 从而给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个人的发展, 个人梦想的实现, 同样也需要民族精神的引领。

二、民族精神是国家的软实力的体现

“民族精神”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井冈山精神、红军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正是因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 中华民族才获得了长盛不衰、奋然前行的精神动力。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 也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强大支撑。

民族精神与“中国梦”实现的基本条件:

1. 打造优秀、坚实的文化根基。

打造优秀、坚实的文化根基是民族精神得以传承、中国梦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 需要“仁义礼智信”和时代精神的结合, 讲仁义、懂礼仪、有智谋、有诚信, 才可以精神强大, 继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实现国家的富裕强大, 实现真正的民族复兴, 以上内容就是我们要继承的优秀文化传统。文化力量的注入, 能够不断地深化我们的见解, 让我们从传统文化中获取力量的源泉和勇气。只有如此, 我们的文化根基才会更加深厚, 我们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才更具竞争力。

2. 健全我国的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

文化的落后必然影响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教育是一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中国的经济繁荣、政治昌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有赖于先进的、能够兴国的教育。21世纪的中国教育需要更新教育理念,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健全我国的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教育改革需要有清晰的价值观和目标,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与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民主政治的社会现代化方向相一致, 实现教育的普及性、民主性、人文性、实用性和公平性,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支持。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只有将民族精神、中国梦的精髓融人我国的教育, 大力培养青少年的民族精神, 正确指引青少年的个人梦设计, 使青少年明确个人梦的实现必须与“中国梦”的实现相结合, 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 规范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道德价值体系。

中国是一个“道德大国”, 尤其是国人有从道德上看人看事、辨别是非和真假善恶的思维习惯。然而, 当下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道德的困惑期, 由于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化, 导致了对道德价值的评判也多种多样, 现实社会中人们的道德水平也在滑坡。要想实现中国梦, 彰显民族精神, 最需要的还是不断地规范全社会的道德价值体系, 致力于全体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 建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标准, 以引导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期全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和原则, 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才能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三、如何进行民族精神与实现“中国梦”的教育

1. 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力量和骨干。要从根本上提高青少年的素质, 通过加强个青少年的人修养, 培养其应变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 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增强其创新能力。实现“中国梦”需要青少年不断地完善自我, 锤炼出坚定的品格和意志, 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从而能够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国目前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特别是高等院校和职业培训学校, 应该着眼于提升青少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这不仅仅关系到青少年未来的生存, 更应该是提升国民素质的直接手段。青少年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 如果没有起码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那么文化精神的塑造、民族精神的培养近乎空谈, 因此必须要首先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2. 在学校教育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青少年的民族精神的培养, 不断地强化青少年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 让他们能够不断地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必须将此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点, 不断地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引导青少年学生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和睦友好, 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心理和高尚情感, 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3. 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为素质教育改革创造条件。

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民族精神, 对青少年学生开展实现”中国梦”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根据社会的变化、青少年思想特点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受教模式方面缺乏创新, 这对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实现“中国梦”的教育是不利的。只有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 逐步地实施素质教育, 重视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尊重青少年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 尊重学生个性, 注重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 重视开展以形成青少年的健康人格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让学生能够在这种教育中形成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 并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 不断地挖掘个人的潜能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地发挥。

4. 凸显人文精神的塑造。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 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承认和尊重个人的哲学观念, 尤其是在大学的教育中, 无论是什么专业的学习, 在学习好专业课的同时, 一定要注重对于人文情感和精神世界的塑造和熏陶, 让大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 不断地寻找到真正的自己, 做一个有“灵魂”的人。要充分地重视人文精神的塑造, 让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精神文化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要让同学们明白:学习的最主要的目的不仅仅是学到一些书本知识, 拿到大学文凭, 有比较高的学历, 增加自己谋职资本, 然后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工作, 这距离真正的教育还相差很远。在大学的教育中, 高等院校特别是理工类高校还可以开设相关的人文课程, 例如《中国文化概论》、《大学语文》、《西方文化史》、《文学欣赏》、《现代礼仪》、《劳动合同法》、《公司法》等相关的文学、艺术、哲学、法律类的课程, 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法律意识, 将学生塑造成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格日乐图:“中国梦”主题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3, (5) .

[2]吴俊蓉:从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9) .

[3]翁淮南, 武淳, 王慧.以强大的中国精神实现伟大的中国梦[J].《新东方》, 2013, (10) .

[4]王建利, 华玉武.“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 2013, (07) .

[5]蒙秋明.“中国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J].贵州社会科学, 2013, (07) .

[6]秦记洪.论“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广西社会科学, 2013, (06) .

[7]唐姗姗, 李志平, 陈绩馨, 周明.用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武夷学院学报, 2013, (03) .

专题九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篇11

1.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准确把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见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汉字&史书典籍&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作

用&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对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地

位&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特

点&汉字文化内涵丰富,至今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历史辉煌而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是指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所谓“兼收并蓄”是指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2. 中华民族精神

(1)是什么:①基本内涵:一个核心(爱国主义)、四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 温馨提示

[爱好

和平] [团结统一] [勤劳勇敢] [爱国主义] [自强

不息]

②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③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2)为什么:①作用: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②必要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3.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特征

①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都是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③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2)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怎么样):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作用。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的主心骨。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警惕西化与分化图谋。④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⑤肩负起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

4. 正确理解中华文化、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关系

[类型&中华文化&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区别&中华民族所创造的区别于其他民族而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表现为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精神面貌等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征&民族这一共同体在历史和现今所共同创造的能够代表其共同特点的文明成果的总和&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联系&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渗透在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关系的一个具体体现&]

5. 关于对民族精神的认识误区

(1)误区一:弘扬民族精神会影响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所有工作的中心,一切活动都必须围绕经济建设展开。弘扬民族精神不但不会影响经济建设,反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2)误区二:中华民族精神是一成不变的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3)误区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抵制一切外来文化的影响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政治阴谋。可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吸取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二者并不矛盾。

[【解题方法指导】]

例1 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误区提示 本题考查文化创新、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注意千万不要孤立地看待某一方面,要理解和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解题技巧 解答本题关键要读懂题意。材料旨在表明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形成于人们长期的生产与消费过程中,这表明实践和人民群众对文化创新的作用,因此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不合题意。

正确答案 B

例2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

nlc202309032241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③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误区提示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传统文化的特点以及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同学们出错主要在不明确经济对文化是起决定作用的,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解题技巧 传统文化能因时而变,故③错误。优秀文化能促进经济发展,落后腐朽文化则阻碍经济的发展,故④错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有顽强的生命力,故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选A项。

正确答案 A

例3 2011年10月9日,举世瞩目的“天宫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我国的航天工作者在长期奋斗中,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债,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种精神( )

①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 ②是新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③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④表明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误区提示 注意不要误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不要混淆了新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同时要牢记民族精神是具体的,它会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

解题技巧 此题考查对民族精神的理解,结合教材基础知识可知,①②③均正确。④说法错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正确答案 C

[【考题预测】]

1. 2011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92周年。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坚持爱国主义,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

①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坚决抵制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 ④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 一个小儿醒目地站立在象征宗祠的屋顶下,这便是汉字的“字”。“字”的造字意图可以理解为,把新生命领到天地、祖先面前,通过某种命名仪式,希望他承担起沟通的使命。下列关于汉字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汉字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明标志 ③汉字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汉字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大众传媒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3. 岭南文化是指岭南地区的地域文化。它以本土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特点。岭南文化的形成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

A. 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 不同地区的文化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D.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4.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可见,中华民族精神是( )

A.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

B.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根本保证

C. 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D. 支持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物质力量

5. 《南下》这部电视剧以深刻的思想内涵,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具体地展现了南下精神。南下精神不仅展现了山东人勤劳、正直、奉献、讲义气的优良传统,而且体现出永不止步、不断追求、注重创新等新的时代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这是因为( )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②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 ③民族精神具有传承性 ④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6.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塑造“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内圣即以修身为本,通过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以具圣人才德;外王即以经世为用,通过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施行王道。下列选项中符合“内圣外王”思想的是( )

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③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④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7. 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黑格尔说:“体现着时代精神的英雄们主宰着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的视野。”当下主宰中国人视野的时代精神是( )

A. 中华民族精神 B. 社会主义文化

C. 改革创新 D. 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8. 近代中国,无数志士仁人探求救亡、图强的道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7周年的当天,香港、澳门多家报纸或发表社评,或以套红的国庆专版刊载庆祝文章;最近,我国许多学者专家积极编修台湾文献史料,以客观真实地反映台湾历史及两岸同源一体的文化历史渊源。上述事例表明( )

①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是一致的 ②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 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 材料一 2011年以来安徽省泾县工商局围绕建设旅游强县的目标,出台多项政策为旅游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创造了工商、旅游联手快速发展旅游业的新模式,联手助推红色旅游。运用爱国主义基地带动的红色旅游,有助于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材料二 树无根不活,人无根不离。只有把民族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我们才能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向深入,在做好经常性宣传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国家决定从2004年开始,把每年9月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运用所学知识问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结合材料回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0. 2011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6周年纪念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今天,这是人类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纪念日,是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盛大节日。今天,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去,挑战与使命仍在眼前。放眼全球,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风险,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面对深刻变化的世界格局,身处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让我们携起手来,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续奋斗,为建设一个和平发展、文明进步的世界继续奋斗。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认为:从抗战胜利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民族精神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你赞同这种说法吗?根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当今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何在?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篇12

1. (2012·天津文综卷·2) 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 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 把“熊猫”叫“猫熊”, 把“公共汽车”叫“公车”, 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 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

C.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化特点的有关知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大陆和台湾对于同一事物的称谓有明显的区别, 表明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 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点, 在试题中表现出来就是“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 所以选择C。

2. (2012·全国文综新课标卷·21) 在澳门, 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百年来和睦相处, 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 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1) 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2) 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3) 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4) 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及包容性。澳门不同宗教的和睦相处, 建筑、婚礼、饮食等方面的中西借鉴、交流,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体现了澳门文化的多样性, 也说明澳门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本题 (1) (4) 符合题意。 (2) 表述错误, (3) 的说法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3. (2012·天津文综卷·11) 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 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 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

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D.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关系的知识。A虽然正确表达了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但并不是《云南映象》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原因;B虽然表述并无明显错误, 但与题干强调的相反, 如果强调“巨大的反差”, 就说明澳大利亚观众不能接受我国文化, 更谈不上引起共鸣;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 可能得到世界认可, 也可能得不到世界认可, D排除。答案为C。

4. (2011·广东文综卷·31)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 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 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2) 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3) 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4) 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传统文化的特点以及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传统文化能因时而变, 故 (3) 错误。优秀文化能促进经济发展, 落后、腐朽文化则阻碍经济的发展, 故 (4) 错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生生不息, 有顽强的生命力, 故 (1) (2) 正确且符合题意, 选A。

5. (2012·安徽文综卷·7)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 在历史的演变中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1)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2) 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3)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4) 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及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等知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 故 (1) 错误。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故 (2) 错误。“中国元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独特性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之一, 故 (3) (4) 正确。答案为D。

6. (2012·江苏政治卷·22) 《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 通过它, 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 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 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

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

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

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感动中国》中的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 都体现了民族精神, 评选的目的是发挥他们的模范作用。故选C。题干没有体现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道德评价体系, A、B、D不选。

7.[2011·福建文综卷·39 (1) ]郑和下西洋, 祈“和顺万方, 共享太平之福”, 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 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 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 常在海而不在陆”。

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 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 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 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 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 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

解析:本题设问的规定性十分明确, 要求考生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做答。首先回答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 然后根据材料中郑和七下西洋, 祈“和顺万方, 共享太平之福”, 答出和睦相处, 求同存异;根据林则徐“师夷长技以制夷”答出兼收并蓄, 借鉴、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

参考答案: (1)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 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求同存异, 建设和谐海洋,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3) 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 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反对海洋霸权主义。

8.[2010·北京文综卷·40 (3)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 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 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 几十万官兵和百万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 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 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 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 全国人民心手相连, 奋力救灾, 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 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 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 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解析:本题通过中华民族历经灾难而不屈的事实, 要求说明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及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参考答案: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 是中华民族战胜灾难和困难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能够转化为激励中国人民战胜灾难和困难的强大力量;在战胜灾难和困难的每一次过程中, 中华民族精神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成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民的不竭力量源泉。

【考情分析】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近三年来, 全国文综新课标卷、广东文综卷、江苏政治卷、福建文综卷、天津文综卷等, 都有考查中华文化特征的客观题和主观题, 题目一般以历史史实或当年的时事热点作为背景材料。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近三年来, 全国文综新课标卷、安徽文综卷、福建文综卷、天津文综卷等, 都出现了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的题目。题目一般以当年的时政热点作为背景材料, 角度涉及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团结统一等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从考查趋向上看, 将会侧重于以当年重大的时政热点为载体, 或结合名人名言来考查。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意义

近五年来, 全国文综新课标卷、北京文综卷、江苏政治卷等考查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而且本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经常出现在主观性试题这种分值较高、又能拉开考生成绩的题中。如2012年江苏政治卷以《感动中国》十年历程为载体考查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2010年北京文综卷以汶川、玉树特大地震为载体考查了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等。

【考点精讲】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从历史看)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是汉字与史书典籍。汉字文化内涵丰富,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丰富的史书典籍,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从内容看) 。

(1) 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独特性。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 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 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2) 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区域性。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 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 既渐趋融合, 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 中华之瑰宝, 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 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注意:中华文化和中华各民族文化之间是共性与个性,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能简单认为中华文化就是中华各民族文化, 也不能理解为中华文化就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

(3)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 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 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1) 爱国主义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相辅相成, 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无论什么时候, 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爱国主义既有共同的要求, 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 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拥护祖国统一。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意义

(1)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意义)

(1)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是中华民族之魂。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2) 当前,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 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3)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4)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5)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2) 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途径)

(1)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把弘扬民族精神贯穿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去, 增强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

(3) 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 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4) 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汲取各民族的长处, 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5) 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相辅相成, 相互支撑, 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新题速递】

1.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要“加强写字教育”, 要重视当前存在的“汉字书写文化没落”现象。之所以要“加强写字教育”, 是因为

(1)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记载着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2)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 汉字是中华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 (4)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发挥着决定作用

2.中国菜如今有了官方标准英文译名。如“红烧狮子头”的标准译法为Brais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 而不能译成Red burned lion head (红烧狮子脑袋) 。“如果外国客人看到菜单中有狮子的脑袋, 一定会向动物保护组织投诉的。”这体现了

(1) 中西方文化具有趋同性 (2)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3) 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借鉴 (4) 中西方文化在竞争中共同发展

3.2011年4月15日,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胡锦涛提出, 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这体现了中华民族

A.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B.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C.左右着国际政治格局

D.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4.岭南文化是指岭南地区的地域文化。它以本土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 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 逐渐形成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特点。岭南文化的形成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不同地区的文化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5.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是一个以各国人民为师, 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汉朝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 唐代的玄奘到“西天”取经, 明代的郑和下西洋, 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特色文化。这体现了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一脉相传

D.继承性是中华文化的最大优点

6.2011年9月16日至12月29日,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跨出国门, 赴古巴、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等拉美四国, 执行代号为“和谐使命-2011”的出访暨医疗服务任务。微笑服务, 视患如亲, 全船官兵深怀对拉美人民的深情厚谊, 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和谐使命”的深刻内涵。从《文化生活》角度看, 材料体现了

(1)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2)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的大旗,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 中华民族以崇尚交流著称于世, 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 (4) 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赢得世界人民广泛赞誉

7.2012年3月14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大会发言人的邀请, 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在谈到台湾问题时, 温总理说:“只要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 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的大业一定能够实现, 这是整个中国人的骄傲。”材料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是

A.爱国主义B.勤俭节约

C.英勇顽强D.风雨同舟

8.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成功完成手控交会对接, “蛟龙”号下潜首次突破7000米……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 还是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 世界总能从中国人身上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力量, 那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这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精神

(1) 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 (2) 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 (3) 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4) 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9.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是汉族与各兄弟民族文化交融演化的历史产物, 在长期的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中演进发展, 从而不断增强了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在向现代国家转型的历史过程中, 有着56个民族的中国, 却始终保持着国家统一, 民族和睦。国家不断走向富裕、走向文明的现代化进程, 使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极大增强。

结合材料,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 简析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具有牢固纽带的原因。

参考答案:

1.A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记载着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汉字文化内涵丰富,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故 (1) (2) 正确。中华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应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故 (3) 表述错误。数千年来,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不能夸大为决定作用, 故 (4) 表述错误。

2.C材料列举了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 表明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同时也说明了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必要性。 (1) (4) 不符合题意。

3.B金砖会议上, 胡锦涛强调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爱好和平精神。

4.B从岭南文化本身看, 文化带有区域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但从岭南文化的形成看, 它既以岭南地区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 又吸取和融汇了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 这体现了它的包容性。

5.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汉字, 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见证是史书典籍, 中华文化的最大优点应是它特有的包容性。

6.C“和平方舟”号跨出国门, 执行代号为“和谐使命—2011”的出访暨医疗服务任务体现了 (1) 。微笑服务, 视患如亲, 深怀对拉美人民的深情厚谊, 体现了 (3) , (2) (4) 均为《政治生活》角度。

7.A勤俭节约、英勇顽强、风雨同舟均不是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准确表达。符合题意的答案为A。

8.A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拥护祖国统一, (4) 表达错误。

9. (1) 经济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 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社会文明能够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 团结统一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它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整体意识在全民族的普遍认同和升华。

上一篇:区域性小语种下一篇: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