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教育

2024-09-27

民族音乐教育(共12篇)

民族音乐教育 篇1

长期以来, 民族音乐一直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学中的短板, 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这点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所开设的各种专业课程即可看出, 如基本乐理、和声、曲式、复调、合唱指挥等, 无论是教学体制还是音乐专业所用教材中均很少涉及民族音乐。同时, 民族音乐作为我国一种重要的音乐教育形式, 在宣传民族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树立多元音乐文化意识, 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民族音乐作为一种民族文化, 是我国独特的存在, 同时其在世界多元文化序列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新课标下,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学中要着重克服“欧洲中心论”的教育观点, 而应该树立弘扬我国民族音乐的特色, 树立民族音乐风格, 确立其在多元音乐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这点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经历了众多历史大潮而始终屹立于世界音乐文化顶端可以看出。另外, 继承和弘扬我国音乐文化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 通过音乐的宣传和引用有利于提高我国全体国民的文化素养, 同时也可以使我国的音乐文化走向世界。因此,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需要重视民族音乐教育, 以生动、鲜活的民族音乐感染世界, 比如不同地区的学生均会歌唱属于自己区域的家乡歌曲等, 同事也可以在高等师范院校开设专门的民族音乐课程, 从而不断促进民族音乐的普及和推广。

二、更新高师音乐教育观念, 改变音乐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中, 大多数院校大都喜欢采取“欧化式”音乐教学方式, 即便是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课时设置等方面也均按照“欧化式”音乐教学来进行规划和设计, 这极大制约了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因此, 在新课标下, 高等师范院校必须要转变音乐教育观念, 彻底改变与音乐专业院校采取相同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错误观念, 从课程设置、课时设置、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变革, 从而逐渐扭转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重西轻中”的音乐教学思想和观念, 也可以避免音乐教学过度局限于技术层面。

另外,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中需要加强学生音乐教育能力的培养, 在音乐理论、器乐以及声乐等相关音乐课程方面重点增加一些与民族音乐文化相关的教学内容, 从而不断向学生灌输民族音乐相关的知识和概念, 同时音乐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比较中西音乐文化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 使他们深切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作为一名合格的基层音乐教育者, 就必须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民族音乐的真谛和精髓, 并熟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的有效手段, 同时需要促使学生在了解民族音乐的过程中逐渐爱上民族音乐, 从而促使他们自主参与到民族音乐的学习和宣传中来。

三、强化课程计划设置, 调整教学内容

正如上述所述, 当前民族音乐教育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中所占的比例有限, 所以开展的课时也比较少。因此, 为了加大民族音乐教育的力度, 相关教育部门需要根据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教育具体的开展情况来采取合理的管理办法或者指定相关的管理政策来对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进行行政干预的硬性管理方式, 从而使音乐教育可以应对当前教育对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和标准, 确保民族音乐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中可以占据一席之地, 不断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高等师范院校还需要适当调整音乐教学内容, 比如在视唱练耳和基本乐理的教学中, 需要加强音阶理论和民族调式的教学力度等。这种将与民族风格相关的曲目或歌曲渗透到视唱练耳训练中可以在提高学生视唱技能的同时, 也可以丰富学生的民族词汇, 深化他们对于民族音乐的理解和认识, 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民族音乐创作能力;在和声训练的过程中, 通过加强和声配置以及民族调式的训练和分析, 有助于学生熟悉和掌握民族和声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在歌曲做法教学的过程中, 需要加强民族曲式写作教学和民族曲式内容教学, 从而不断强化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知识的记忆;在键盘和和声的音乐教学过程中, 需要加入民族风格创作曲目的学习, 还需要加强民歌改编等学习内容。另外, 除了讲解西欧式音乐教学中的“ABA”单三部曲式的充分、展开和对比外, 还需要加入我国民族音乐的联曲体、循环体和多段体等曲式结构。

四、重视民族音乐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长期受到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影响, 当前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师资队伍建设极不平衡, 主要以音乐理论、声乐和钢琴教师为主, 而民族音乐教师的人数极其有限。很多高等师范院校会象征性的引进2-3名民族音乐教师, 也有的高等院校根本没有配有专门的民族音乐教师。而民族音乐教师的匮乏直接制约着民族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所以加强民族音乐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等师范院校民族音乐教育质量的关键。而就具体构建民族音乐师资队伍的策略而言, 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1) 积极引进校外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专业教师; (2) 在校内选取具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到高校进行民族音乐的专门学习, 使他们具备较高的民族音乐文化素养, 可以查阅相关民族音乐文献, 从而不断提高他们在民族音乐方面的教学能力; (3) 在高等师范院校内设立专门的“民族音乐教研室”, 提倡教研科研等等。

总之,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如何传承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以及变革民族音乐课程, 使其适应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是当前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师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提高民族音乐教育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中的质量, 我们必须要树立树立多元音乐文化意识, 更新音乐教育观念, 调整音乐教学计划和内容, 同时还要重视民族音乐师资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宏雄.民族音乐是高校音乐教育的宝贵资源[J].湘南学院学报, 2012 (4) .

[2]殷莹, 戴彧.试论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J].大众文艺, 2013 (13) .

[3]张津夷.高校民族音乐教育路径的探索[J].大众文艺, 2014 (8) .

民族音乐教育 篇2

摘要:在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族音乐是最宝贵的财富,是一个民族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精神寄托。随着社会的发展,愈来愈多的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这使我国的民族音乐的传承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想要真正的将民族文化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就必须要加强学校对学生的民族音乐教育,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基于此,本文以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为主题,首先分析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的关系,其次探讨优化学校对于民族音乐继承的建议,以期通过探讨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教育之间的关系,更好继承民族优良音乐文化,创新传统的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教育 篇3

关键词:通识教育 民族音乐 文化价值 教学内容 教学设置

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或liberal education)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后,通识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其理论目标是:在现代多样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作为通识教育的承载者——地方高校,实现这一“通才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连贯的文化体现。将民族音乐文化纳入通识教育既是对这一教育理念的填充,又是对中国特色教育规划的支持。通过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教学,一方面,有利于确立本民族文化地位、弘扬优秀民族传统、建立积极的民族审美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在与西方音乐思维、文化情感的对话中,增强本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一、民族音乐文化之于通识教育的教学现状

目前,各高校对于通识教育的实现方式多为公共选修课,对于课程的设置多以教师为个体独立计划,并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系统、连贯的教育教学体系。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片面且不连贯,没有全面涉及民族音乐的各个分类;教学方式多以音乐欣赏等为主,对民族音乐的文化层面、历史层面涉及较少。在我国民族音乐的不同类别中包涵了我国不同民族艺术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通识教育全面、系统地进行民族音乐各类别教学,一方面,是对民族音乐艺术形式及文化内涵的传承;另一方面,是对音乐通识教育领域广度的扩充。

二、民族音乐文化之于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

民族音乐是指产自于民间、流传于民间的,表现民间生活、生产的歌曲或乐曲。我国的民族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等。有步骤、分阶段的对民族音乐不同类别各艺术形式及文化信息进行教学,最大化的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转化及艺术传承。

(一)理论课程——民族音乐概论

对于民族音乐的了解与掌握建立在系统的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开设民族音乐的理论相关课程,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的理解民族音乐的起源、发展、演化等历史进程,并对民族音乐各阶段、各种类的艺术形式、艺术特点等形成框架式的理解。

(二)积累课程——民族音乐赏析

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音响教学。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离不开声音、图像等相关听觉、视觉方面的信息传递。在音响教学中,结合图像或视频资料,渗入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信息,突破音响方面的教学领域,最大化的实现教育教学的艺术理论及实践价值。目前,相关的教学内容中多以民间歌曲为主,且涉及层面多是近现代耳熟能详的曲目。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歌曲没有全面、详细的文字及音响资料进行教学,不利于对我国多民族的艺术文化及历史文化的知识信息掌握,此为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对民族音乐的其它种类,如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等内容涉及较少,不利于对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全面整理与继承。

(三)实践课程——民族音乐汇演

在民族音乐的传承中,学生既是文化的承继者,又是文化的创造者。将民族音乐的实践课程纳入通识教育的教学范畴内,采用独唱、合唱、独奏、合奏等多种形式,一方面,是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理念实现过程;另一方面,是对优秀民族音乐受众群体及艺术传承的扩大化实现过程。

三、民族音乐文化之于通识教育的教学设置

通识教育是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之间协调合作下的教学模式,其教育理念则应高于目前自由开课、分散授课的公共选修课。在通识教育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我国民族音乐有利于学生民族听觉思维的形成、民族审美观的建立、民族情感、民族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一)针对性的教学部门

目前,通识教育的实施部门多以学校教务处为主,并没有设置专门的、有针对性的通识教育教学部门。在组织性、系统性、科学性、教研性等方面欠缺一定的连贯性,出现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步骤不衔接、教学效果不明显等现象,不利于通识教育关于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归宿的教育目的。因此,设置专门的、有针对性的通识教育教学部门,并引进相关的师资力量是必要的。

(二)完善、合理的教学步骤

结合音乐通识教育的各方面教学内容,合理、系统地规划民族音乐的教学步骤,是最大化实现通识教育教学效能的必要手段。以理论基础为前提,进一步开设艺术赏析、艺术实践等课程。将不同阶段的课程交叉分配在不同年级的课程备选目录中,让每一个年级的学生都可以从基础系统的进行的学习。如:每一学年的第一个学期开设民族音乐理论、民族音乐赏析、民族器乐入门课程等,第二个学期开设民族音乐表演、民族器乐进阶课程等。各部分内容由浅入深,有目的、有步骤的合理教学,全面、系统地安排各民族音乐类别的教学内容,以达到全面继承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和全面发展学生艺术素质的音乐通识教育目的。

(三)高效、恰当的教学手段

以全校所有院系学生为教学范围的通识教育,其教学手段必然是一个整体的集合,以一个共同的教学目的为宗旨,各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有效地衔接并相互作用影响。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扩充民族音乐教学内容,丰富通识教育教学形式;利用音乐的表演特性,实现课堂到舞台的过渡,从艺术的传承上升到对艺术的再创作。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突破传统教学手段的“以师为本”特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生为本”从发展综合能力的角度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视野,开发、挖掘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民族音乐文化浓缩了一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明演化,是一个民族灵魂凝聚的体现。通过通识教育的方式普及艺术教育是提高当代大学生艺术素质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音乐通识教育的实现,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民族精神的领悟、民族传承的重视;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品格、人文精神并促进其全面自由地发展。

基金项目:

本文为湖南城市学院大学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项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4xs12。

参考文献:

民族音乐教育 篇4

一、以校园文化为支点,构建“一纵”、“一横”、“一基地”的民族教育框架

“一纵”就是创造了浓郁的百年民族学校氛围。大门口赵朴初提写的“清华小学”四个大字苍劲有力,见证了这所百年老校的过去与现在;校园内两棵雪松四季常青,伴随着同学们“色俩目”的穆斯林问候声,欢迎您走进这所绿色民族苑,在校园紫藤树下赏析少数民族文化,品味少数民族艺术。另外,学校将民族常识、各民族的基本状况、民情风俗的直观图文,张贴、呈现在学校楼道的固定展示墙面上,使学生触手能及、常见乐看。如此氛围的营造,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一种民族特色教育氛围。

“一横”就是走出校门,外派教师赴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近年来,学校分期分批派教师赴扬州、北京、上海、杭州、厦门等地挂职学习,深入了解教育发达地区的最权威最新的教育教学动态,转变观念,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教师们见多识广了,底气越来越足了,教学方法更加灵活了,教学质量也越来越高了。还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先后到香港、海南、大连、桂林、河南、青海、西藏、台湾等地进行考察,践行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文情怀。通过活动,开阔了民族教育视野,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校本研究能力,更进一步突出民族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民族特色。

“一基地”就是以展示“三个离不开”(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民族、汉民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为主要目标的民族教育基地。近年来,学校通过访问兰大、民大等院校,让学生和大学教授、大学生、留学生进行“手拉手”活动,以达到“招生引师”的目的;还通过和秦王川龙西、榆中朱家沟、临夏和平等民族小学进行手拉手“送教”活动,加强与兄弟学校的横向联系。学校还和东乡贫困学校进行“手拉手”送教活动,真正起到民族学校“基地”的作用。

二、以民族文化为支点,构建“一课”、“一研”、“一亮点”的民族教育特色体系

“一课”就是以56个民族为基本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开发了适合清华小学学生阅读的民族教育校本课程———《穆斯林文苑》。以不同民族为单位的流程进行开发。鉴于本校少数民族中回族、东乡族所占比例较大这一实情,现阶段清华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是“伊斯兰教篇”。课程分年段制定教学要求:低年级以了解为主,中年段重在认识,高年级要熟知、熟悉。并采用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顺序开展民族知识学习和常识的掌握。

“一研”指的是注重学校特色与课题研究的紧密结合。“十二五”期间,清华小学加盟了国家级课题《新学校新经典》以及《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元学与教方式有效融入日常教学的研究》子课题的实验。由于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学校特色创建目标更加明确,学校积极争取资金,在每个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率先采用无纸化办公,使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元学与教方式有效融入日常教学的研究》研究操作符合规范,再加上专家的指导、理论上的支撑,使课题研究工作具有可操作性和校本性。同样,学校的各项课题研究也因为有了特色创建作为载体与依托,实施起来也更扎实,更有实效了。

“一亮点”就是清华小学开设的国学教育校本课程。清华开设富有文化意蕴的《国学》特色教育,具有承清华之先风,启文化之重构的特殊意义。凡是学校大型的集会,都要求教师、学生齐颂《少年中国说》之精彩片段和《礼运大同篇》全篇,让经典精髓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指挥师生的行为。

三、以民族特色为支点,形成“一发扬”、“二整合”的校园文化理念

通过这几年的发展,清华小学以民族教育为特色规划学校的发展,重塑学校校训等主体文化,形成了自已独有的民族教育主体校园文化体系:一是发扬“诚实、勤奋、团结、文明”的清华精神;二是整合以“雅”为主的校园中心文化。建设高雅的学校,追求学校有学府的博大;兴科研之风,民主之气;求道理之真,人性之善,创造之美;成就儒雅的教师,要求教师有学者的风范,智者的明察,仁者的宽阔,勇者的意志,知识文化博雅,胸襟气度宽雅,言行举止文雅,“雅育”要求男教师“儒雅”,女教师“优雅”,真正做到“立人立己,达人达己”;培养文雅的学生,要求学生行为规范“正”;行事态度“勤”;有学子的勤勉,日有所长,月有所进,情有所爱,慧有所托,志有所远,体有所健,行有所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学校还通过师生硬笔书法的辅导、比赛,使全体师生散发出由外而内的“雅致”。

摘要:<正>笔者所在的清华小学是兰州市成立最早的一所“民族小学”。近年来,学校结合实际,构建了以民族精神为灵魂、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为主体、民族特色活动为龙头的学校特色建设体系,打造民族教育品牌。一、以校园文化为支点,构建“一纵”、“一横”、“一基地”的民族教育框架“一纵”就是创造了浓郁的百年民族学校氛围。大门口赵朴初提写的“清华小学”四个大字苍劲有力,见证了这所百年老校的过去与现在;校园内两棵雪松四季常青,伴随着

浅谈高师音乐专业的民族音乐教育 篇5

摘 要:目前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中偏重西方音乐及其理论的教学而忽略了对中国传统音乐教育。通过改革教学方式使学生去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音乐艺术从而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民族音乐 渗透 对比参照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教学大纲中涉及民族音乐的课程只有民族民间音乐这门课程,虽然也有开设音乐欣赏,但是音乐欣赏主要是针对西方音乐。而声乐主项专业的学生也大部分都是美声唱法,对于民族音乐的接触甚少。少数学习民族乐器的学生也只对自己所学乐器的乐曲熟悉。而技术理论的课程中,除了在乐理当中会接触到民族调式的学习和分析之外,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课程也很少会涉及到民族音乐。这样的课程设置极大的忽略了民族音乐。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一个宏大的艺术宝库。五十六个民族,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音乐文化,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种类繁多。民歌、民乐、地方剧种、民族歌剧等总是主题鲜明、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相对于西方音乐的浪漫、抽象、空灵,我国民族音乐独特的语言使民族音乐的表达方式更直观、具体和优美。笔者认为,不应该一味的学习西方音乐,应以西方音乐作为参照,通过比较,是学生真正做到热爱本民族音乐,充分认识到本民族音乐的真正价值,增强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促使更多的人才投身于对民族传统音乐的研究与发掘,使之得到更好地保存和发展,更好地做到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

一、渗透教学

乐理、和声及曲式分析都是必修课,所用教材也都偏重于西方技术理论的讲解,教师可以通过西方音乐和中华民族音乐的对比使学生接触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1、乐理基础课:音乐专业必修的重要基础理论课。但是对于民族调式的讲解只限于音阶建立或是简单的民歌调式分析,而学生也感觉很技术化,只要分析出调式调性就算大功告成,对于民歌本身的民族文化却一概不知。教师应该在分析调式的同时讲解民歌的民族地域文化、特点、风格以及发展简史等,让学生了解该民族音乐文化的特点。比如陕北信天游的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开阔,扣人心弦、回肠荡气,这同沟川遍布的陕北地貌有很直接的关系。在当地,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沟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为此,常常把声音拉得很长,于是便在高低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当学生了解了民歌的大致特点之后,就会对其特有的调式结构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很多学生分不清七声调式和大小调式,主要原因就是太过于重视音阶结构而不了解其风格特点。教师可以通过中国民歌和西方歌曲进行对比参照,让学生充分了解两种调式的不同。

2、和声及作品分析:基本上所有音乐院校的必修课之一。所学习的四部和声以及作品分析,都是大小调体系,几乎不涉及本民族调式体系。而受考研的影响,音乐专业考研的科目中,和声及作品也是必考科目,考试范围也涉及不到民族调式,使得教师在教学以及学生在学习中根本不会考虑民族音乐。基于这样的状况,在着重于考试内容之余,让学生感受西方音乐和民族音乐在和弦色彩、曲式结构、风格特点上的异同之处。

3、复调及配器:这两门课程对于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应该说是最不重视的。主要原因是,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本身乐理基础不够好,在学习和声及作品分析时已经感觉到吃力,学校也基本不会开始关于作曲技法课程。而在一般音乐专业考研时,除了作曲专业外,涉及不到复调及配器的内容。而这样的情况,刚好可以充分利用起来。笔者通过教学发现,很多学生在接触复调这门课程之前根本不懂什么叫做复调音乐,什么样的音乐属于复调音乐。中国民间戏曲、说唱、少数民族的民间合唱及汉族的劳动号子中存在着大量的支声复调式,教师可以使用大量的民歌让学生了解复调音乐。而西方复调音乐首先要了解复调音乐发展历史,再进行其作品的分析。配器的教学中重点放在东西方乐器的音色对比、西洋管弦乐队和民族管弦乐队的编制。在师范类音乐学院中,西洋管弦乐专业的学生较少,有些乐器学生根本没有见过,对乐器的构造、发声原理、音色特点等处于一个模糊状态。相反,对于民族乐器,如二胡、古筝、扬琴、笛子等却是比较了解。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民族乐器的了解介绍西洋乐器,通过音响比较东西方乐器音色的差异。对于乐队可以看一些乐团的演出资料,让学生知道乐器在乐队中的数量、位置以及音响效果,掌握小型的乐队编制。

二、专业教学

民族民间音乐就是专门讲授中国传统音乐的主要课程,在内容的属性上有传承性和习惯性、社会性和民俗性、稳定性和变异型等性质。体现在教学上,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各种传统音乐风格的模唱及创作)。教学内容可以分为:民间音乐。包括民间歌曲、民间歌舞、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民间歌曲部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会唱的优势。比如劳动号子,教师先教学生唱,可以分成领唱和齐唱,让学生模仿劳动情景结合民歌合唱,“身临其境”后自然而然就明白劳动号子的起源与发展以及风格特点。山歌情歌,可以让男女生分组对唱,一呼一和,体会情歌中情意绵绵、羞羞捏捏的情感。笔者认为,死记硬背民族理论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对传统音乐的厌烦,应该让学生先学会唱,会唱了之后再去分析。民间歌舞部分通过看音像资料,还可以让舞蹈专业的学生配合教学。说唱音乐及戏曲音乐地方语言性很强,在学唱之前可以学说各地方言,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各地方言不尽相同,互相交流方言的同时也会活跃课堂气氛,地方语言和音乐的旋律、韵律、唱法等都有很大关系。了解语言的同时对音乐的掌握也会加深很多。民间器乐可以让器乐专业的学生演奏,既锻炼了演奏学生也让其他人熟悉乐器的性能特点。

高师音乐专业为中小学校的音乐教育培养师资,如果从师资培养就忽略了中国传统音乐教育,恶性循环过后,民族音乐文化岌岌可危。

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篇6

[关键词]音乐教育;民族音乐文化;文化传承

一、音乐教育与音乐传承

每个民族都有其专属音乐,一直以来,这些音乐都被各个民族视为宝贵的文化财产。从某种意义而言,音乐是一个民族情感的累积与传承,它记录了一个民族从诞生发展至今的喜怒哀乐,也寄托了一种文化的情思,其所涵盖的情感以及表达的精神往往便是这个民族的思想与灵魂。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极为悠久的古老民族,音乐文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在长期的音乐实践过程中,经过总结而积淀下来的各种音乐元素,如乐理、乐谱、乐器、调式、乐律、节拍以及民族习惯、风格、气质、观念、情感、语言的集中反映。因此,民族音乐可以说是最富有完整人性内涵、最美、最富于民族个性形象与生活气息的音乐文化,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民族的精神状态。若说民族文化是民族尊严、意志以及本性的标志,那么民族音乐文化则是民族文化的表现。通过一个民族的音乐,我们能够轻易得知该民族的文化,进而加深对该民族的了解;反之,我们也可以通过对一个民族文化的研究,来体验其音乐中富含的意义。

当今社会是将精神文化作为第一资源的知识经济时代,重视的是人的健康以及创造力的全面发展,而民族文化特征,多元文化概念,正是社会创造力与个性创造力不断发展的核心所在。因此,保护、尊重并继承民族文化,关注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之路进而为整个民族谋求发展是各族人民的基本国策。民族音乐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与自然界其他物质的传承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观念、音乐形式以及审美情绪无法通过生物遗传方式进行保存于传承,其交流与传承均需要通过人类特有的遗传机制即教育,才能够得以延续。

学校教育作为当代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是民族音乐文化的依托,更是当代各民族音乐文化最重要的传承领域。一个多世纪以来,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受到了来自工业文明的严重影响,长期处于西方文明的阴影之下。“以西方价值观为标准学习音乐,并对中国民族音乐以西方文明为基础进行改造、重建”。由此导致中国民族音乐主体的民族性与音乐所承载的民族文化逐渐消失,国民对民族音乐的评价混乱以及某种程度上民族自信心的削弱。有人说,若西方音乐进入我国现代教育体制中并且占据主导地位时,我国民族音乐便会消亡,年轻人对民族音乐的感受力会逐渐退化直至消失,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因此,为改变民族音乐在我国教育中的附庸地位,使民族音乐、民族文化得以延续与传承,我们应唤醒国人的“本土音乐文化意识”,积极寻求对策,为当今的音乐教育注入新鲜活力。

二、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对策

(一)建立民族音乐理论体系

我国民族音乐有其固有的表现形式、形态特征、音乐观念与创作方法,并且在形态学、史学、美学上均已形成自己固有的体系。但我国一直以来都存在“重西轻中”现象,直接导致我国至今都没有建立一个规范的民族音乐理论体系,这对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推广造成了应重影响。当今世界正处于文化、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变革之际,为彻底改变我国民族音乐在我国地位轻微的现状,我们应以中国传统哲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语言等为其价值定位形成一套与西方音乐体系一样具有独立性与完整性而两者无法互相取代的中国音乐理论体系。

(二)加强民族音乐教材的建设

我国民族音乐历史悠久,遗产丰富,且具有一个极其庞大的分支体系。无论是何教育,材料的重要性均不言而喻,音乐教学同样不例外。但就目前而言,我国民族音乐的材料通常是教师以自身教学经验为基础自行编制的,均有不统一、不定性现象,缺乏科学化、规范化以及系统化。为民族音乐能够得到良好的传承,我们首先应加强民族音乐理论成果在各学科与各专业中向教材体系转化的重视程度,其次加强具有统一性的民族音乐教材的建设,并使之系统化与科学化,最后对教材的文献性与经典性进行特别重视。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其作品不但要能够突出浓郁的民族色彩与风格,且旋律必须优美、动听,内容必须健康、向上,使学生在继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能形成与其相适应的审美文化价值观与审美能力。

(三)加强中西音乐文化的比较分析

中西音乐均是从形态、行为以及心态上对乐感进行表现,但两者的性质却是截然不同。中国音乐在乐思的构件上重视生命以及情感的感受,它并不仅仅承载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更是作者对社会、对自然生命之间和谐关系的阐述,而西方音乐则更多地强调音乐逻辑的有序与严谨;在审美观念上,中国音乐注重其虚拟性,在“虚”与“实”的矛盾结构中,强调更多的是与“实”的相互渗透与协调,而西方音乐则注重立下让听众可信的联想,使听众感受到一瞬间的真实;在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上,中国音乐遵循的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而西方音乐则截然相反,其重视的是“天人相对”;在结构感的追求上,中国音乐强调统一、和谐,而西方音乐则强调对比,追求戏剧性的冲突;在表演的行为方式上,中国音乐强调即兴表演,即表达音乐的个性化与不可捉摸,而西方音乐则是在表演前进行各种训练,将动作、节奏进行规范。

加强对中西音乐文化的比较分析,学生更易在学习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同时掌握我国民族音乐的精髓所在,明确不应将他文化的标准作为判断与恒量本文化的依据。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还能利用中西音乐文化的对比进行借鉴与吸收。例如在“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等课程中,教师可将中西音乐两种不同的节奏拍概念、和谐观、音感观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进行揉和。

三、结语

中西文化的交融与撞击历经百年,这是一个由浅而深、由表及里的过程,更是一个在不断失落的道路上不但重新发现自我的过程。21世纪的民族音乐教育必须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音乐教育中不断寻求新的定诶,自由彻底解决传统音乐教育存在的弊端,将深埋的传统民族文化精神资源进行挖掘,才能使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回归与传承。

参考文献:

[1] 李松, 樊祖荫, 张欢,等. 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反思——“第三届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术研讨会”主题发言[J]. 中国音乐学, 2013(1):12-23.

[2] 张天彤, 常龙飞.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首届“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综述[J]. 中国音乐, 2009(2):41-47.

[3] 张益琴. 女性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角色定位与价值——以甘肃文县白马藏族为例[J]. 艺术探索, 2010, 24(3):54-56.

[4] 杨民康. 论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传承的广义性特征——兼论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狭义性和广义性[J]. 民族艺术, 2015(1):139-143.

[5] 段文. 山东省民间音乐文化传承创新与实践模式研究——首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音乐类非物质遗产保护获奖项目综述[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5(2):180-183.

作者简介:王亮(1983-11-5),男,湖南益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民族音乐教育 篇7

探索与实践

作为一所非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民族学校, 如何开展好民族团结教育, 如何促进各民族师生团结和谐、共同发展, 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是学校探索与研究的课题。

“十一五”期间, 学校独立承担了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创建和谐校园的实践研究”。研究中, 学校认识到, 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特征, 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按照内在规律协调运转的最佳状态。而“民族和谐”是民族共同体内部及民族共同体与外部不同要素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其基本内涵包括民族自身和谐、民族与民族和谐、民族与社会和谐、民族与自然和谐。各民族的团结进步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基于以上认知, 学校不断突出和谐发展的教育理想, 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 彰显民族和谐教育特色。

以和谐共建为载体, 在强化民族团结意识的同时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学校专门为少数民族学生建立了成长档案, 成立了“民族学子爱心助学资金会”, 以减免学费和师生捐款的形式, 对有生活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提供资助。每年召开少数民族学生表彰会, 对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表彰, 助推他们的成长进步。多年来, 学校一直保持了少数民族学生100%上大学的良好态势。

以环境营造为途径, 陶冶民族文化素养, 培养爱国情愫。学校特别注重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中, 渗透民族教育元素。建有“团结希望之花”主雕塑, 连续的“人”字形构成花瓣, “手拉手”聚拢合围成含苞待放的红色花朵, 层层叠叠, 生机勃勃, 象征着民族团结, 金色的花蕊在阳光下闪耀, 寓意各民族学生在知识的园地里茁壮成长, 希望之星将从这里升起。“民族知识长廊”和“民族风情”浮雕, 介绍56个民族的基本概况及风土人情;“民族之光”历史文化浮雕, 展现民族英雄郑成功等对于中国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9位代表性人物和祖国的“四大发明”。校园辟有近现代著名人物雕像群。楼道走廊内, 装饰有名言警句、诗词名句和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师生信步其间, 如同徜徉于历史与民族进步的长河, 不经意间感受着历史与民族文化的陶冶。

以课程建设为引领, 突出课堂主渠道作用。在校本课程建设中, 多角度、多渠道地深入挖掘, 构建以“民族和谐教育”为主题的校本课程体系。多年坚持开设民族教育常识课程, 自编校本教材《民族常识读本》。2009年, 学校又编写了它的姊妹篇——《以人为镜·以史为鉴》, 介绍为民族文明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著名历史人物, 并通过课程开设,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豪情, 向先辈学习, 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以教育活动为平台, 寓教于乐, 营造氛围, 培养民族情感。学校坚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有意义的活动, 让学生浸润其中, 了解各民族文化与历史。每年设立民族团结教育月, 举办“民族情”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组建民族合唱团、民族舞蹈队等文体社团;开展毽球、陀螺等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兴趣小组活动;自编武术操作为校操等。在这些活动中, 学生自然地收获着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份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内涵与途径

学校打造的“民族和谐教育”特色是指: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民族政策有机结合起来, 以民族团结教育为核心, 以培育优秀民族人才为目标;秉承“以人为本, 激发主体, 让每个人都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 积极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以文化润泽师生, 使各民族师生和谐共融、和谐共建、和谐发展。“民族和谐教育”有两个显性标志, 一是“民族团结教育”:借助环境文化建设、课程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等途径, 强化民族意识、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责任、促进民族团结;二是“各民族师生和谐发展”:以和谐文化建设为载体, 以培育具有深厚民族情怀、全面发展的合格学生为目标, 使学校成为各民族师生和谐共融、健康成长的幸福乐园。

学校按照天津市教委提出的“精心准备、如期启动;加强宣传、创设氛围;搞好建设、加强基础;注重过程、面向全体”的工作要求, 着力从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课程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网络文化建设六个方面实施民族和谐教育特色创建工作。

一是精神文化建设。将通过三年的特色建设, 努力实现以“一训三风”为主要内容的师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显著提高, 实现以格调高雅、丰富多彩为基本要求的校园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 实现以良好的校园秩序、优美的校园环境为主要标志的校园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做好“创建和谐校园的实践研究”科研成果转化和“民族和谐教育特色的创建”课题研究工作, 推动民族和谐教育在理论层面上的提升。继续办好校园广播站、校园网、校刊《民族园》, 继续办好校园文化艺术节、民族团结教育月等活动, 为各民族师生提供更多展示才华、释放激情、共享和谐的平台。同时, 创新载体和形式, 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完成修订校歌、编纂学校年鉴、增设LED电子展示屏等工作。

二是制度文化建设。坚持“人本、科学、和谐、民主”的指导思想, 坚持多元评价, 围绕学校特色建设, 修订、充实、完善学校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科研、工资分配及奖励等各项规章制度, 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完成新的《民族中学管理制度汇编》。以民族和谐教育思想为指导, 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 进一步修订完善有关制度, 逐步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多元评价系统。编辑完成《民族中学民族礼仪读本》、《民族中学学生诚信手册》。

三是课程文化建设。以“和谐教育”思想为统领, 努力构建“和谐互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创设高效和谐课堂。坚持以课程彰显特色, 深入挖掘国家和地方课程中的民族教育元素, 在学科德育中突出民族教育;以“民族情”为主线, 积极开发开设校本课程, 主要包括民族科学、民族文化、民族体育与艺术3大类, 共15门, 建立具有民族和谐教育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 逐步将特色课程纳入课程计划, 实行走班制, 进入“民族情”特色课程实施阶段。

四是行为文化建设。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 不断提高教师的民族政策水平和民族文化学识, 涵养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 使教师成为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弘扬者、传承者。精心安排贴近学生的民族教育活动, 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主动性, 增强各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在班集体文化建设中融入民族元素, 以班为单位开展对不同民族既往历史、文化特色、风土人情、发展现状的研究, 深化对祖国56个民族文化与发展的认知, 逐步将研究成果汇编成班集体活动课程——“民族风情”。加强民族和谐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以“鉴古方知今, 爱国须爱乡”为主题, 积极联系, 拓展建立包括梁启超故居、李叔同故居、天津民俗博物馆等在内的一批新的民族教育基地, 为学生感知历史、升华情怀创设广阔空间。主动干预、积极引领, 通过“三校”教育、十八岁成人仪式等多种形式,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正确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

五是环境文化建设。对学校环境进行整体设计改造, 提升档次, 彰显特色, 以特色环境涵养师生民族情感, 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增强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提升改造“民族知识长廊”, 使之更丰富、直观、形象, 成为学校特色精品景点。对“民族园”进行重新设计建造, 突出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园林特色, 为师生提供优美舒适的学习休闲场所。重新命名学校现有建筑和道路, 统一学校标识, 重新装饰设计教学区、办公区和实验区, 做到既体现民族特色, 又典雅大气, 发挥好环境育人功能。利用学校大台阶, 仿造中华世纪坛的设计思路, 以台阶为载体, 建成“中华民族纪年”, 展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对体育馆进行整体装饰设计, 以民族体育运动、趣味活动为主要内容, 装饰大厅和场馆内部, 使民族特色更加鲜明。

六是网络文化建设。加强对师生的网络道德、网络安全教育, 提高师生网络文化素养。提升校园网建设水平, 进一步办好民族中学网站, 增设“民族常识”“校本课程”等栏目, 完善和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库, 更好地体现民族和谐教育特色, 使校园网成为传播先进校园文化、宣传学校办学特色的展示平台, 成为为师生提供优秀网络文化产品、组织网络文化活动的服务平台, 成为教师高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平台, 成为学校与社会、干部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等多层面沟通的交流平台。建立民族中学网络电视台, 丰富各民族师生校园文化生活, 展现师生精神风采和学校办学特色。

专家点拨

民族音乐教育 篇8

一、民族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民族音乐教育, 和其它内容的音乐教育一样都是我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它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首先, 民族音乐的内涵和外延在逐渐扩大和转变, 民族音乐教育的形式与内涵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 而这些变化的结果需要通过学校的音乐教育课程传达给学生, 以促进最新研究成果的传播。民族音乐, 这个概念是在逐渐发展变化的, 上个世纪开始出现时, 它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而狭隘, 随着人们研究的逐渐深入, 内涵被无限放大, 从而形成一个包罗万象的只有精神指向性, 却很难再明确具体的开放性概念。这个概念的内涵还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逐渐加以演变。因此, 在民族音乐这个概念上, 具体而言, 可以有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的含义。我国的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是指狭义上的概念, 因而具有一定的、相对的明确性。因此, 我国多年来的民族音乐教育是在相对具体的、狭隘的层面上逐渐展开的, 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由于狭义上的概念具有了相对明确的指向性, 围绕着民族音乐所展开的教育也就具有了可操作性。所以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中, 从幼儿起, 就开设了有关于民族音乐方面的教育了, 然后是从小学到中学都设置了音乐课、音乐欣赏课等内容, 在大学中设置了音乐选修课, 在这些选修课中大多有一半左右的内容是关于民族音乐的, 在专业的音乐院校中, 什么专业都设置了关于民族音乐的课程内容。因此, 可以毫不犹豫地说, 我国的教育部门和教育体制是强调民族音乐教育的, 也足可以看出民族音乐在整个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中的份量和地位。

其次, 民族音乐的重要地位不仅仅体现在当前的音乐课程设置和教育体制中, 还在于它所产生的文化认同感中。在国内, 不管是少数民族, 还是汉族, 都对祖国的音乐文化都有着深厚的感情, 通过系统的民族音乐教育, 都能够获得一种祖国伟大的自豪感和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认同感, 从而受到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这种文化认同感, 在海外留学生、海外华侨、华人中依然存在。音乐是没有国界的, 通过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接触, 这些海外游子们都能受到很好的感触, 并产生民族归属感、民族自豪感。而所有这些都是当年他们在国内时耳闻目睹到民族的音乐内容、形式所留下的“种子”。因此可以说, 民族音乐不仅仅是一种民族音乐的传授与教学, 更是一种内心深处的震动, 它所产生的影响可以使远在异国他乡、近在国内的各族人民产生一种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文化归属感以及爱国情感、民族情感。在包罗万象的教学内容中, 学生所能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祖国的辽阔疆域、多样的音乐文化形式、深厚的民族情感, 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 以及更多的是来自于民间的、民族的音乐气质和其中透露出的民族精神和历史上、当代的劳动人民的伟大的创造力、祖国河山给予我们的丰腴的养分。生活在这样的国度里, 精神自然不会是空虚的, 无论是当代劳动人民的神圣创造还是历史上人们的丰功伟绩, 都可在民族音乐的形式和内涵中找到影子, 这些多样性、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从某些层面上映射了历史的痕迹。民族认同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将是民族音乐教育产生的重要影响之一。而学生在这一长期的过程中受到了关于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 又会提升他们的修养和扩展他们的知识结构, 增强他们的智慧和思考力。

再次, 民族音乐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修养, 提高他们的比较能力, 使得他们更能够在众多的文化现象中, 体会到祖国文化的博大, 认识到民族音乐的价值与可贵之处, 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民族音乐文化, 从事民族音乐、发展民族音乐的兴趣和信心, 从而为我国民族音乐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为广泛而强大的后备力量。学校是培养从事社会建设人才的最为广大的“工厂”和平台, 里面也拥有着最为广泛的后备人才。因此,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与其他知识的传承一样, 具有最为广大的可能性。民族音乐教育不可能永远局限于狭义上的内容, 它总是在不断的补充、发展, 需要进一步扩大这个体系, 充实这个体系, 甚至是更新这个体系, 因而需要很多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参与和学习、整理与研究。这就需要更多的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合格的音乐专业人才, 同时还需要一大批具有较为深厚的民族音乐文化修养的高层次的业余人才。而学校就应该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发挥潜能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具有较好的音乐文化修养的人才。只有这样, 少数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才能普及下去, 才能为更多的人接受、吸收并且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给以启迪。而后者则可以通过学习与吸收达到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 使得不断深入的、充实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得到普及, 发挥研究成果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最后,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 民族音乐教育作为教育中重要的一环, 起着全面塑造人、改变人、提升人的作用, 因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 民族音乐教育的方式和风格与其他学科的教育有着较大的差异性, 具有自身新颖的独特性, 它可以是相关的民族音乐知识的传承, 可以是某种民族器乐的演奏, 可以是某种民歌、民族曲艺的演唱与表演, 可以是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舞蹈表演。这些载歌载舞的实践性的学习方式及理论性的知识的传承, 有别于其它学科的学习方式, 可以更为有效地发挥艺术的潜在功效, 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民族音乐教育主要是通过学生对音乐本体的接受包括对风格样式、旋律曲调、演奏演唱形式、音调特征等众多内涵的学习、聆听甚至是表演来具体感受音乐的魅力, 进而了解到相关的文化信息与其它信息, 而音乐的教育功能也是通过这种对音乐的感受来达到的。因此, 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既是一种音乐审美, 又是一种教育与文化传承, 具有多重功能和意义, 是其它艺术形式或者文化形式所难以替代的, 因而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二、民族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民族音乐教育课程的设置,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原因是民族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 民族音乐教育对于其它音乐教育而言, 更侧重于民族性内涵。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 同时也是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国家, 因而关于民族性的音乐内容和形式就非常复杂多样。世界上各个国家、地区、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点的音乐, 而音乐创作的蓬勃发展及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音乐作品又是浩如烟海。因此, 首先接触自己本民族的音乐有助于在这些庞大的音乐类别中识别自我的身份、民族的身份。通过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和研究, 也可以使得学生的视野更为开阔, 能够详细地了解本国、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特征, 从认识自我开始, 逐步认识世界。通过积累本民族的音乐知识, 进而比较世界各国其它类型的音乐文化, 可以使得学生的立足点变得更加可靠。而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也有待于从本国国民尤其是从青少年儿童开始。这样, 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判断力, 又可以起到传承中华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的作用, 准备充足的后备力量, 也使得民族音乐的传承达到最大化的普及。

其次, 民族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对于音乐知识相对有限的不同阶段的学生而言, 民族音乐的内容和风格、样式等都具有一种潜在的感情和乡土意味。这些内容学生在生活中多少会有一些是曾经耳闻目睹过的, 学习起来就变得相对轻车熟路, 没有了学习国外音乐的陌生感。由于本土文化的影响作用, 学生在理解民族音乐的过程中, 可能不必费过多的力气就可以很好地掌握要领。同时, 中国文化特点包括语言特点、地域环境, 以及生活习惯等, 学生们由于养成了相对稳定的认知心理和认知习惯, 因而在接受这些民族性的音乐教育时, 就不会产生思维方式上的隔阂。

最后, 因为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等特点和因素影响, 学生在学习民族性的音乐内容与形式时, 都具有一种先天的优势和条件。本土化的音乐文化, 尤其是语言特点和美学风格特点, 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不仅能够与其它科目的知识实现横向的联系, 而且可能会大大减少理解上和文化背景上的误解。所有这些都是国内学生的先天性优势及条件, 对于解读国外的民族音乐而言也是一种优势。因为生活在这样的大环境中, 即使是再陌生的知识点, 也是相对熟悉的。因此无论是在心理、语言还是历史或者思维、审美上都是与这类音乐艺术本质相接近的。

总之, 由于民族音乐教育的独特作用和意义, 它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尤其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民族音乐教育更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

摘要:民族音乐教育, 由于其自身的特性, 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从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养民族音乐事业的后继人才及民族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不可替代性三大方面对其地位进行分析, 同时又从民族音乐教育的意义与内涵、民族音乐教育的影响、民族音乐教育实施的有利条件三大方面分析它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以说明它的不可替代性。

关键词:民族音乐教育,学校教育,地位,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元者.地方性知识的迷障:音乐的中国经验及其艺术人类学价值.音乐艺术, 2006, (2) .

[2]孙红杰, 杨燕迪.音乐体裁的学理探究论纲.音乐艺术, 2006, (2) .

[3]周文中.全球化与中华文艺.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5, (2) .

[4]冯文慈.中外音乐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

[5]黄允箴.生存与释放.音乐艺术, 2003, (4) .

谈加强高校民族音乐教育 篇9

1. 民族音乐有利于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珍贵艺术的瑰宝感到自豪

提高在高校开展民族音乐教育, 能够使大学生们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和文明, 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 我们不仅创造了灿烂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文明, 同时, 我们也创造了灿烂的民族音乐。从上古时期的《诗经》, 到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唐宋的“曲子词”、元代的“散曲”“小令”、明清的“歌谣”、“小曲”, 直到近现代国粹京剧等诸多的民族戏剧、戏曲、歌曲等, 都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里的一颗颗珍贵的明珠, 永远放射着耀眼的光芒。通过了解、欣赏甚至歌唱、演奏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 大学生们会潜移默化地对这些中华民族珍贵艺术的瑰宝感到自豪。

2. 民族音乐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 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各民族自古至今不断地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极具本民族特点的民族音乐, 包括各种各样的民歌、小曲、民族乐器等。这些民族音乐, 有的源远流长, 至今年传唱;有的内涵丰富, 意义深远, 催人奋进;有的宛转悠扬, 悦耳动听, 使人陶醉其中。无论哪种民族音乐都有着共同的特征:丰富、浓郁的民族特性, 都直接或间接反映了本民族的文化思想、宗教信仰、民族情感、时代、事件和价值观念等。因此, 在对大学生开展民族音乐教育的过程中, 当他们逐渐沉醉于这些或悲壮、或慷慨、或悠扬、或醉人、或豪放、或快乐的民族音乐之中时, 往往会浮想联翩, 音乐中所传达的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历史便会在他们脑海中浮现, 在心灵中激荡。长此以往, 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必然能够潜移默化地唤醒大学生的民族意识, 逐渐振奋他们的民族精神, 激发他们奋发向上, 献身民族振兴。同时, 让这些年轻的大学生们在聆听或演奏那些具有真、善、美的民族音乐时, 一方面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 另一方面还可以丰富他们的民族知识和民族音乐知识, 从而真正逐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

3. 民族音乐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音乐是音乐家们借助声、乐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形式, 民族音乐就是个民族表达本民族丰富情感、思想的艺术形式, 这就是说音乐欣赏与情感培养二者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大学生们在欣赏民族音乐的过程中, 音乐自然会潜移默化地促进大学生们自己情感的培养。《梁山伯与祝英台》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通过扣人心弦、委婉凄凉的乐曲如同一幅幅画卷逐步地展示出来, 大学生的情感随之变化起伏, 情景交融, 与两位爱情故事的主人情感相通相融, 直至共鸣。此情往往数日仍萦绕心中, 心灵涤荡。如此, 长此以往, 大学生健康的情感必然会在优秀的民族音乐的欣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培养。

民族音乐的美, 往往能勾起大学生们浮想联翩, 陶醉其中, 尽情享受, 促进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如民族器乐曲 (春江花月夜》, 典雅优美, 宛如一幅山水画卷, 细致地描绘出春风和煦、皓月当空、山水相连、渔舟唱晚、花月交辉的充满诗性画意的一幅大自然的迷人景色, 给人以高度的艺术享受, 使学生不但领略到音响的美, 更能进一步体会到民族乐器对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之美, 那种古朴典雅、流畅婉转、生动秀美的音乐语言, 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美的感叹。因此, 长期的优秀民族音乐的熏陶, 必然能够逐渐培养大学生们的审美能力。

4. 民族音乐教育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爱国主义教育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长期以来的实践证明, 当今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 有效的形式和内容越来越少。但是研究和实践表明, 大多数大学生对于充满激情的爱国主义歌曲倍感兴奋和激动。欣赏音乐是绝大多数大学生的爱好, 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心理特点就是心理尚未成熟、易波动、情绪化、易受感染、心地纯洁。许多民族音乐饱含音乐家们强烈的民族情感和国家情感, 曲调激昂, 具有较强感染力和穿透力, 能够触动大学生们的心灵深处, 激发他们的情感, 潜移默化地陶冶他们的情操、净化他们心灵, 使他们奋发有为。因此, 长期的民族音乐教育必能激发年轻大学生们的强烈民族自豪感和的爱国主义热情。

二、当前我国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大多数大学生崇拜外国音乐和西洋乐器, 对民族音乐和民族乐器不感兴趣。根据近几年的调查研究发现, 大多数高校, 甚至包括师范院校在内, 大多数学生对于西洋乐器和外国音乐表现出狂热, 不惜高价购买钢琴、吉他、电子琴、小提琴、手风琴、萨克斯等西洋乐器, 或者支付高昂费用去学习西洋乐器。虽然大多数学生无果而终, 但他们依然自豪。对于外国音乐的狂热程度也是如此, 甚至连发音都不准, 但仍然自我陶醉, 到处炫耀, 只图其名, 不知其意。对于优美的、催人奋进的、宛转悠扬、扣人心弦的民族音乐并没有多少热情, 令人可悲的是对于国粹京剧更是无人问津, 即使是地方戏曲也是同样的遭遇。对于廉价的民族乐器, 如二胡、古筝、琵琶、葫芦丝、手鼓等, 很少有人感兴趣, 甚至认为学习这些乐器太“土气”, 容易被人看不起, 被人笑话。

其次, 高校音乐教育过程反映出媚外弃中的倾向。广大高校音乐教师由于长期受西方音乐及其理论的濡染熏陶, 内心深处甚至偏好外国音乐, 虽然形式上强调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在音乐教育过程中, 教学内容大多数以外国音乐为主, 民族音乐较少, 特别是乐器, 几乎全是西洋乐器:钢琴、小提琴、吉他、电子琴、手风琴、萨克斯等。对于民族乐器, 像二胡、古筝、琵琶、手鼓、葫芦丝等, 他们很陌生, 甚至根本就不会使用。大多数音乐教师说他们上学时, 只学过西洋乐器, 因为老师乐器, 而对于民族乐器就没有学过, 也不敢兴趣。其实, 不感兴趣, 不重视民族音乐才是根源。

再次, 高校音乐教材明显崇洋媚外, 歧视民族音乐。根据调查发现, 当前大多数高校音乐教育都表现出明显的崇洋媚外, 歧视民族音乐的倾向。以高校音乐教材《大学生音乐鉴赏》为例, 从整本教材的内容来看, 较少中国民族音乐的内容很少, 只是极其简单地介绍了一点中国民族文化、民族乐器以及中国近、现代著名作曲家的优秀作品, 而对于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 如戏曲、说唱音乐等只字未提;大部分篇幅是详细地介绍西欧音乐流派, 从巴罗克时期一直到20世纪的流行音乐。

三、加强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途径

1. 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民族音乐教育并制定相应措施

民族音乐教育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大学生民族情感和国家情感。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 实现这个梦想, 不是只靠少数人, 也不是只靠一代人, 而是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炎黄子孙一代又一代不懈地奋斗, 才会最终实现。实现这个伟大梦想, 首先需要强烈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感, 这就要求我们想方设法培养民族情感。对于当代大学生们培养民族情感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对他们开展民族音乐教育, 而当前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令人堪忧的状况, 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特别是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高校民族音乐教育, 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把民族音乐教育落到实处, 创造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浓厚氛围, 促进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有效开展, 充分利用高校音乐教育这块主阵地, 让民族音乐清新、优美的旋律, 陶冶、激励大学生们健康地成长, 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强烈民族情感、爱国情感的德才兼备的“中国梦”的追逐者和饯行者。

2. 转变音乐教师的传统观念, 提高他们的民族音乐素质和业务水平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绝大多数高校音乐教师重视并擅长西方音乐和西洋乐器, 对于我国的民族音乐和民族乐器歧视并且素质薄弱。因此要想真正加强高校民族音乐教育, 首先要转变广大音乐教师的崇洋媚外、轻视民族音乐的传统观念, 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让他们迅速从思想上、政治上认识民族音乐教育对于增强大学生民族情感和国家情感的重要性, 及其对于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梦”的伟大意义, 从而真正从行动上有效开展民族音乐教育, 并取得成效。其次, 要通过学习、培训等各种形式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素质和业务水平, 这是有效开展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前提和保障。可以通过派遣音乐教师外出短期强化学习, 参加专业性培训, 到民族音乐团体兼职, 或者请民族音乐方面的专家定期进校培训、指导、授课等方式逐步丰富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知识和民族乐器技能, 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民族音乐素质和业务水平。

3. 开展好民族音乐欣赏课, 逐步提高大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水平

高校音乐教师要精心准备好民族音乐欣赏课, 要对中国民族音乐有全面深刻地了解, 针对大学生的喜好, 力求在教学中因势利导,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和各种手段, 采用高质量的音响示范, 运用影视放映可视形象, 摄影照片、图表投影等有声有色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 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大学生对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才能让大学生在民族音乐欣赏过程中, 感受和体验民族音乐之美, 在丰富多彩的民歌、民乐、曲艺等民族音乐的海洋中汲取营养, 真正成为欣赏美、感觉美、表现美的主体。

开展好民族音乐欣赏课通常能够使大学生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 吸收我国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和神韵, 达到强化民族意识的目的, 如《十面埋伏》中以富有交响性的音乐艺术再现了古战场争斗的历史画面, 《满江红》中讴歌了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热情, 《阿诗玛》中彝族人民追求自由、幸福和光明的光荣传统, 《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成功地将交响乐民族化, 巧妙运用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 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承认。通过高校民族音乐教育, 用我国富有的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去感染学生, 使他们在民族音乐中了解历史、增强民族意识, 不断提高他们对民族音乐的欣赏水平。

摘要: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极具民族特色的瑰宝, 加强高校民族音乐教育, 能够使大学生们了解祖国的民族音乐内涵, 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激发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本文主要阐述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当前我国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以及如何加强高校民族音乐教育。

关键词: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张鸿懿, 张静蔚.中国名曲欣赏[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7.

[3]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中国音乐词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5.

民族音乐教育 篇10

一、音乐教育审美哲学与高校音乐教育改革

音乐的情感教育是古代音乐教育的精髓所在, 通过潜移默化来达到善民心、感人深的教育目的。音乐审美哲学体系, 就是对表现主义、音乐情感等方面的理论构建。音乐审美教育理念是情感教育, 它注重音乐内在的价值, 其主旨是创新意识。音乐教育的审美哲学认为, 音乐是自我情感表现的一种手段, 依赖音乐内部结构, 其价值就是丰富人的感觉体验。音乐的内部机构元素呈现出的形态是人的情感、情绪等方面具有的同步性, 其表现形态异彩纷呈, 深刻的体现音乐本体内涵的力量和哲学价值。在音乐教育的审美活动中, 情感沟通与心理体验尤为重要, 这一过程可以逐步提升审美的层次, 通过人们对情感本质的洞察来提高审美情趣。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 只有情绪的波动促使长期积淀下的各种情感得到共鸣而表现出来, 音乐的本身就倾注了情感, 通过创造和审美的中介形式来表达音乐思想。音乐审美教育是以调动学生的创造性行为为先到, 关注教学双方的互动的创作性过程。音乐是情感符号的表现, 它是实现情感审美的内在动力, 也是在创作音乐美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

目前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仍停留在知识技能的教育观念层面, 在教育上体现出知识的僵硬化, 技能的讲话, 单一的教育方式大于多元的教育方式, 所以在某些方面忽视了人的情绪和情感的同形同构。因此高校的音乐教育应该突破单一的知识技能传授方式, 应该多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体验以及知识技能综合的形式转型。音乐审美教育就是抓住了人的情绪同步和情感方向的一致, 将审美教育运用到高校音乐当值, 使得悟性的音乐技术教育向有请的审美教育转型是十分有必要的。要在创造性的情感教育中, 让学生的个性情绪得到自由的宣泄, 在此过程中穿心的学生意识中蕴含了丰富的个人情感, 从而将专业知识和全面素质统和为一体。师生之间要把重心转移到情感投入上来, 把音乐情感态度、审美情趣、创新思维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音乐教育文化哲学与高校音乐教育改革

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对文化知识认同和自我认同, 当然它也能促进音乐教育人文性发展。音乐教育文化哲学涵盖人类学、民族学理论融入音乐教育的结果, 它体现了人文精神和文化的存在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 音乐教育在文化上的多元性也得到发展, 中国的音乐经过历时的变迁, 已经积淀了独特的、永恒的、自然美的形式, 呈现出民族音乐的审美情趣, 和神韵风格。但对当今的高校音乐教育体制透视, 会发现音乐教学模式是一种单一西化, 不论从内容上还是教育的观念上, 都已全方位西化, 这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音乐教育文化的多样是当今高校教育改革的重心所在, 所以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必须打破单一文化格局的教学内容, 着力培养学生理解全球的音乐文化差异, 应该建立起音乐人类学的整合框架, 对不同的音乐文化采取合理的多元性解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内容组合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培养师生的综合多元乐感, 用多元兼收的理念改革音乐课程内容, 极大地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 坚持文化价值的多元互补和兼收并畜, 从多元文化的基点出发, 在正确对本土音乐文化获得自我理解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获得跨文化音乐交流的能力, 让学生掌握不同音乐文化的本体规律。

三、音乐教育实践哲学与高校音乐教育改革

音乐教育实践哲学跳出了音乐教育审美哲学限于音乐本体的局限, 实践哲学将社会学的教育观点融入到音乐教育的哲学中去。音乐教育实践哲学重视音乐创作的本质, 底蕴和社会价值体现, 实践性和体验性。就目前中国高校音乐教育来说, 许多教师重技轻艺、急功近利, 这种匠化的教育模式较为普遍, 这种教育方式显而易见与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的理念不匹配, 只有突破这种模式, 让音乐教育的主体与客体得到同意, 才能在音乐教育的实践中开放性和多样性, 因此教师不仅要在音乐本体和内部的审美意义上更加关注音乐教育的文化, 还要在音乐创作本质上, 注重学生参与音乐时间过程的感受和体验, 只有这样才能扭转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 为了培养高质量的音乐人才, 促进多元性的跨学科和跨课程的新型课程问世, 构建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的理念是十分有必要的。音乐教育哲学是回归人的哲学, 当它运用到教育实践中时, 是为了不断挖掘和培养学生的音乐性, 高校的音乐教育只有从“以人为本”的世纪出发, 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音乐精神及艺术内涵。音乐教育实践哲学启示我们, 高校音乐教育中最突出的关系是音乐创作实践中共性、个性之间的关系,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教学与实践的关系、以及师生关系, 我们要在音乐创作中寻求这些关系的平衡点, 这样才能建立以学生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理念。

四、结语

音乐教育哲学是注重音乐教育内在价值的教育哲学, 它不断地促进学生的音乐技术技能和艺术情感的同步发展, 但目前的高校音乐教育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其音乐教学哲学的教育理念很少有人问津, 在教育的实践上更谈不上教学内容在情感层次上的整合与优化。只有通过音乐教育哲学理念的渗透, 唤醒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此基础上深度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在这一过程中获得音乐教育教学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让民族音乐走进高职教育课堂 篇11

一、高职院校民族音乐教育现状

由于高职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多数学生在校接受艺术教育的时间有限,如何让他们能够兼顾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又可以接受良好的艺术教育,成为值得职教教师深入探讨的问题。艺术教育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早已被教育界所认同,并且取得了很大成效。然而,民族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许多高职院校中却进展缓慢。虽然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从事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教师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视程度还有欠缺,在教学中仍多以欧洲古典音乐为重心,忽视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另外,在“欧美时尚音乐”和“港台流行风”等舆论的引导下,高职学生自身对流行音乐的关注远远超过对民族音乐的重视。

笔者发现,Rock and Roll(摇滚乐)、R&B、ballad(民谣)等流行音乐在学生中间流行广泛,但对于民族音乐的回答却是五花八门:有的学生对民族器乐一知半解,把萨克斯、口琴误认为是民族吹管乐器,认为古琴和古筝属于同一种乐器;对于传统剧种知之甚少;对于民间传统艺术更是茫然不知。以上种种情况表明,高职学生的民族音乐知识严重缺乏,将民族音乐引入课堂已成为高职艺术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民族音乐教育是高职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大多数高职院校留给艺术教育的空间十分有限。然而这并不能限制或阻碍学生接受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应在有限的空间里发挥更多的效能。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艺术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以民族音乐为主要教学内容,使艺术教育活动更加有效地深入到高职学生的课堂中。

1.民歌

我国民歌种类繁多,资源丰富,以少数民族的山歌、小调最具特色。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教学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思想、感情、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之中的个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人’,而不是机器,不是‘认识’、‘知识’的‘容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是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仅应提供不同类型的民歌进行欣赏,而且要引导学生进行模唱。这不仅促进学生快速掌握乐谱、节奏、节拍等知识,增强学生对作品的欣赏能力,而且还能在歌唱中体会到各民族的独特风情。

2.民族乐器

我国的民族乐器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各具特色的民族乐器。每种乐器的背后都蕴含着一段悠久的历史,教师可以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器乐作品进行讲解。例如:《百鸟朝凤》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劳动人民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姑苏行》表现了江南水乡的悠然生活,两部作品蕴含了生活在南北两地的人们的不同性格和迥异的抒情方式。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不仅反映了阿炳面对艰辛生活的倔强性格,同时也传达出旧社会广大劳苦大众的共同心声;民族器乐合奏《春节序曲》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人民热烈的生活场景,传达出新社会的一片繁荣景象。诸如此类都是民族艺术的瑰宝,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3.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也是应给予重点保护的部分。其中包括古琴艺术、昆曲艺术、新疆的十二木卡姆、蒙古长调、甘肃花儿、西安鼓乐等均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些艺术之所以被保护主要是因为年代久远、传承制度不完善,珍贵的艺术形式濒临失传。了解学习这些内容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民族艺术的历史渊源,引起学生对民族传统艺术的关注,这对民族音乐的保护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民族音乐教育是高职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利用动人心魄的音响美、旋律美及多姿多彩的抒情美来滋养、净化心灵,陶冶情操。高职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育模式,但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建设祖国的热情?无疑,只有对国家、对民族充满着无限热爱的学生才能真正被激发出建设祖国的热情。民族音乐教育正是通过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培养并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用深厚的民族情感影响学生的思想,真正达到艺术育人的目的。

朱光潜先生说:“美育是德育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鲜明的音乐形象反映并影响着人的思想感情,沁入人们的内心世界,产生巨大的行为力量。民族音乐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培育看似属于两个不同领域的教学内容,但两者的根本目的都在于培养出符合社会和时代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在民族音乐教育中应注重音乐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例如:创作于1939年的《黄河大合唱》距今已六十余年,但至今人们唱起《保卫黄河》时依然斗志昂扬。作曲家冼星海曾说:“一个《黄河大合唱》的成功不算什么,我还要加倍努力,把自己的精神、自己的心血贡献给伟大的中华民族。我惭愧的是自己写的还不够好,还不够民众所要求的量。因此我又写了《民族解放交响乐》和其他作品,但我还要写,要到我最后的呼吸为止。”学生在欣赏或演唱时不仅能体会到音乐本身的艺术美,而且还能对民族精神加以更深层的理解,中华民族是在千千万万个有志之士艰苦卓绝的努力下,逐步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的。

高职院校开展民族音乐教育不仅使学生获取音乐知识,了解、掌握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使其了解民族音乐的独特风格,在民族音乐中吸收传统文化的滋养;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感悟能力,使其体会到民族音乐传达出的民族文化,逐步完成对其民族精神的培育。

利用民族音乐教育开展德育工作,将艺术性与思想性有机的结合起来,用音乐来滋养学生的心灵,宣传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同时,通过激发民族精神来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这也为民族音乐的更好发展奠定了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从而真正实现弘扬民族音乐,激发民族精神,培养出“内外兼修”的高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民族音乐教育 篇12

一、孔子音乐教育思想在其教育理念中的地位

“礼”与“乐”是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 在其眼里, 音乐是贯穿整个教育体系的中心要素。《论语·泰伯》中“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由此可见, 孔子对音乐的教育意义是人一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课程。同时,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里, 音乐被分为两类, 一类是纯粹的技艺, 另一类是以“礼”相关的“乐”。作为音乐演奏、演唱的技能, 并非是音乐的本质, 对于孔子来说, 只有从音乐中洞晓“礼仪”的真谛, 才可以称之为“懂音乐”。《论语·述而》中“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既包括音乐技能的学习, 又包括音乐思想的养成。

二、德育教育在孔子音乐教育中的体现

西周文化是崇尚礼仪的时代, 孔子对西周礼仪的认知与实践与其自身的道德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西周时期, “礼”与“乐”是紧密相连的, “乐”是“礼”存在的基础, 而孔子所提出的“仁”, 也是基于“乐”。《论语·八佾》中“人而不仁, 如礼何?人而不仁, 如乐何?”从其翻译来看, “没有仁爱的心, 遵守礼仪又有什么用?没有仁爱的心, 学习礼乐又有什么用?”由此可见, “仁”作为孔子教育思想的关键, 更是其音乐教育中对德育思想的体现。同时, “仁爱”在孔子教育思想中也代表着大爱。从史料记载, 在孔子的学生中, 不仅包含皇亲贵族、商人, 还包括贫困百姓, 甚至是“大盗”, 而其教育思想与当时等级制度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而彰显了其思想的进步性。“仁爱”是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的核心, 并且在音乐教育中, 将德育功能和社会教化意义并举, 学生没有差异, 没有等级区别。

三、美育教育在孔子音乐教育思想中的体现

托尔斯泰“音乐是人类情感的速记”, 学习音乐, 特别是从音乐欣赏中来感知音乐审美, 体验音乐的情感魅力, 从而获得美的精神感受。审美情感在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中尤为重要。对于孔子在音乐教育实践中, 特别讲求艺术感染力对人的心灵的影响, 从而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论语·雍也》中“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就是在音乐教育实践中, 强调审美认知的具体表现。兴趣是音乐教育的前提, 也是增强音乐艺术魅力的独特表现, 只有“乐之”才能更好的学习音乐教育。孔子十分重视音乐欣赏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如在《论语·泰伯》中“子曰:‘师挚之始, 《关睢》之‘乱’, 洋洋乎, 盈耳哉!”其意在表述, 孔子在欣赏师挚演奏《关雎》时, 从一开始到结束都能体会到圆满而充实的音乐享受。

四、孔子音乐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音乐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即“艺”与“乐”。对于“艺”的教育主要侧重于音乐专业性的教育, 与现代音乐教育具有相似性, 多以纯粹的音乐技能教学内容;而对于“乐”的教育, 则是从育人的态度出发, 通过对“乐”的理解和感知来促进人的审美素养和道德修养的养成。基于此, 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对于当前我国音乐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当前的音乐教育, 一方面体现在大众化的音乐教育, 另一方面侧重于专业化的音乐教育。对于大众音乐教育主要侧重于对音乐文化和审美的培养, 提升学生对文化的理解,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专业音乐教育主要从音乐技巧和技能的职业性上, 既要学习音乐理论知识, 又要掌握相应的音乐表演、创作技巧。由此所衍生的音乐教育思想与孔子的“礼”与“乐”不谋而合。

在今天的音乐教育实践中, 对于音乐专业技能课的学习往往侧重, 而对于音乐文化课及理论课程则相对轻视, 殊不知, 这种学习态度与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是对立的, 也是当前音乐教育需要极力改善的地方。歌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也是突出的, 而当前的歌唱教学, 多侧重与对学生音准的矫正, 而忽视了歌唱时对歌曲中所蕴藏的知识文化的理解。孔子的“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将歌词、旋律进行了统一, 也将音乐教育与人的综合素养的形成建立关联。因此, 作为当前音乐教育工作者, 要从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中总结与分析, 无论是专业教育还是普通的大众教育, 都要从“艺”与“乐”的融合中, 外练技能, 内化修养, 促进学校音乐教育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宏娟.先秦乐教思想及其对当下音乐教育的启示[D].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09.

上一篇:公共艺术的介入下一篇:电视节目场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