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中的民族音乐

2024-06-21

流行音乐中的民族音乐(共12篇)

流行音乐中的民族音乐 篇1

笔者在初中音乐课任教多年,常有学生问我,“老师,上课时能不能放点流行歌曲给我们听啊?”再看看每年学校的十佳小歌手赛,常常可见孩子们怡然自得地演唱流行歌曲,而这些歌曲也确实受到了观众们的欢迎。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动力,所以,笔者尝试着将优秀的流行因素融入平时的教学中,现浅谈一些感想。

首先,先谈下当前的现状。笔者在任教的中学里曾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90%以上的学生平时喜欢听流行歌曲,73%的学生认为课本上的内容跟不上时代,落伍了。95%的孩子家里没有听严肃音乐的习惯,甚至是从来不听。初中三年的音乐课上完,65%他们认为可以接受严肃音乐,但如果不是上课,平时是不会主动去听的。可见,在学生们心中,严肃音乐的影响力远不如流行音乐。甚至是在一些从小接受过器乐训练的学生中,这种现象也是很普遍。大多数学生认为,严肃音乐听起来很费劲,篇幅较长,篇幅短的民歌又觉得有点过时,至于课本上的校园歌曲,则觉得牵强附会,远不如流行音乐来得动感,打动人心,最重要的就是流行歌曲朗朗上口。而且,现今的网络,电视,广播随处都可看见流行音乐的身影,这些音乐已经对学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处理流行音乐和校园音乐教育的关系成了当前必须研究的课题。

流行音乐在国外称为POPULAR MUSIC〔简称POP MUSIC〕,国内从前习惯称为通俗音乐。它是反映时代、反映现实、能被广大群众接受及喜爱的音乐模式和风格。更重要的,它是同中求异、在一定的规范下充分表达个人思维,发挥个人特色的艺术形式。也是最符合未来人本主义的社会趋势,有最大市场占有率的商业艺术。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其一,娱乐性。娱乐性是流行音乐最主要的功能。其二,通俗与大众性。流行音乐内容通俗,形式简单多样,符合大多数人的特定口味,能为人们广泛接受并热烈追随。其三,商业性。当代流行音乐与市场运作密切相关,流行音乐被作为一种消费品制造出来,并通过商业运作方式推销给大众消费。其四,易变性。易变的特性是指流行音乐要不断更新形式,以维持自身吸引力。

流行音乐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几十年间赢得了无数的听众,其实道理很简单,她太接近人的思想了。从技艺高超的爵士到轻松优美的雅尼,从宣泄的摇滚到甜的发腻的港台情歌,她不象古典音乐那样具有深邃的道理,也没有民族音乐丰富的内涵,只是人们的一种更为直接的感情表达方式。因此,在教育实践中,笔者将优秀的流行音乐融入教学中介绍给学生,力图去粗存精,以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并用讨论引导的方式,力图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一、从流行音乐的发展史出发,了解流行其实植根于传统,植根于民族

流行音乐源自于美国的爵士乐。爵士音乐融合了各种音乐元素,如非洲黑人音乐,欧洲古典音乐等。使用了一切可以使用的跳动的音符。它既具备古典音乐的传统,又能通过即兴演奏放松听众心灵,同时满足了各阶层听众的需求,浪漫而空灵。而现今的一些优秀的流行音乐,更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社会需求,以获得广大听众的共鸣。如人教版七年级上的影视音乐单元中,刘欢的《好汉歌》,就是取材于民歌《王大娘补缸》。通过作曲家及刘欢的歌唱,唱出了梁山好汉的气魄和灵魂追求。又如取材于江苏版八年级上的西藏民间音乐中的《青藏高原》和《阿姐鼓》等,不仅用了充满西藏味的音乐素材,又用歌声描绘了西藏如诗如画的风光和宗教文化,甚至追寻到了信奉佛教的西藏人的纯净心灵,在学生中影响甚广。

二、从流行音乐的分类出发,让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变迁

现代流行音乐有很多种类,可谓是百花齐放,而这些种类体现了不同年龄阶层不同的生活环境甚至是不同的民族性。例如NEWAGE,这种纯音乐的宁静、安逸、闲息,在大多生活节奏快,追求心灵解放的白领中广为流传。其中最好的例子莫过于班得瑞里的一些音乐。它吸收了自然届的声响,制造出空灵的气氛,营造一个都市田园或都市森林的气氛,以放松工作繁忙的都市人的神经。流行音乐中的一个门类,WORLD MUSIC,通常指与西方音乐混合了并进行风格化改良了的传统地区音乐。代表歌手很多,中国的朱哲琴,非洲的KING SUNNY ADE,东欧的DON BYRON等等,这个门类的代表歌曲有1998年世界杯的主题歌《生命之杯》,融入了热情的拉丁音乐,响遍全球。还有韩国歌手RAIN在电影《机器人之恋》中的插曲,加入了瑞典都德尔山歌的元素,表现了机器人对生命,对生活,对真挚情感的向往。再如年轻人的新宠,HOUSE,从DISCO发展而来的舞蹈音乐,更是融进了latin拉丁,reggae(瑞格),rap(说唱)等流行元素,呈现出丰富的民族色彩,是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证明。

三、从讨论流行音乐出发,端正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正面引导的例如日本宫崎俊的动画音乐,以追求环保,追求人世间的真善美的面目出现,以达到一个建设无污染的世界的理想为主要主题。这方面例子就如以反叛面目出现的punk(朋克)则是用一种更加颓废的方式,极端无政府主义的言行出现,表现现代年轻人极欲体现自我价值,先破后立的思想观念。而这种形式的音乐正好可以作为处叛逆期的青少年的讨论典型。通过讨论,以及教师从美学,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引导,让学生们提高辨别能力。

所谓英雄不问出处,无论什么音乐,只要是能在我们感到疲惫的时候,能让我们放松心灵,洗尽尘世的尘埃,是什么音乐又有什么关系?只要能让学生体会音乐的美,同样能达到美育的标准,又何必拘泥于流行或传统,潮流或经典?仅以此文,发于广大同仁参考,指正。

摘要:当下中学生普遍喜欢流行音乐,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欣赏健康的流行音乐是个关键。本文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概述了目前音乐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法。

关键词:流行音乐,音乐美育

参考文献

[1](美)斯恩.爵士乐的历史[M].

[2]百度百科.流行音乐的分类.

[3]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概论[M].

流行音乐中的民族音乐 篇2

戏曲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粹,集文学、音乐、舞蹈等多种形式于一身,将剧本内容予以艺术化的表达。音乐是戏曲艺术中的重要元素,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戏曲音乐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结构形式和表现方法,同时也树立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在推动情节发展、烘托艺术氛围和刻画人物形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流行音乐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件舶来品,20世纪70年代之后,中国和外国的联系更加密切,西方流行音乐恰逢其时地传播到了中国,摇滚乐、校园音乐、说唱音乐等多种风格无所不包。也随之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流行音乐创作者,创作出了大量的流行音乐精品。而且中国的流行音乐创作者,为了使音乐更加具有中国特色,积极尝试从民族音乐中汲取养分,对戏曲音乐的借鉴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这种尝试已持续了三十年,其形式和手法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也更加具有时代感,本文从多个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具体分析。

一 戏曲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分析

戏曲音乐素材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

戏曲艺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旋律特征,将这些音乐素材应用于流行音乐中,将会使流行音乐具有浓郁的戏曲味道。如著名作曲家姚明,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其对京韵大鼓的研究有着很深的造诣,这是一种在京津地区广泛流传的戏曲艺术,姚明在《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中,都对京韵大鼓中的曲调进行了充分借鉴,使旋律演唱起来朗朗上口,充满了京味。香港著名音乐家黄霑,先是谱写了一段荡气回肠的歌词,即《男儿当自强》,正在为作曲发愁的时候,偶然间听到了京剧中《将军令》的旋律,试着将其和歌词搭配,却发现简直是天作之合。赵传演唱的《粉墨登场》中,则是将京剧旋律和摇滚乐有机结合在一起,将京剧的旋律用摇滚乐的形式表达出来,获得了全新的艺术效果。陈升的《牡丹亭外》,第一段中,借鉴了黄梅戏《女驸马》的唱段,在演唱时可以清楚地分辨出来。而最近两年来十分流行的《新贵妃醉酒》,由擅长扮演花旦的李玉刚演唱,其副歌部分,也是采用了京剧中的旋律,结合歌曲本身的内容以及李玉刚的扮相,即刻就获得了一种古色古香的韵味。所以说,戏曲艺术中很多旋律素材,对于当下的流行音乐创作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素材库,当歌曲的内容需要时,就可以从中选取与之相适宜的旋律素材,从而使歌曲的风格得到强化。戏曲唱腔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

戏曲中的唱腔也是一个十分丰富的系统,在流行音乐的演唱中,不少演唱者都借鉴了戏曲中的唱腔,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朱德荣创作出的歌曲《梦北京》,该作品是由陈树作词,由王佩首次演唱,粤语版本的名字叫做《情迷》,经向雪怀填词后再由周慧敏演唱,这首歌曲中的过门部分是一段女声京剧唱段,这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很好地突出了梦北京这一主题。此后,根据朱德荣本人介绍,歌曲中的京剧唱段是由他的太太来演唱的,正是因为朱太太深厚的京剧演唱功底,使其在演唱京剧的时候能够游刃有余,京剧光芒几乎将流行唱法掩盖住了。孙燕姿这位小天后在作品《反过来走走》中开场的京剧唱腔就令人耳目一新,之后她采用了不同声音或说或唱,使整首歌曲听起来感觉比较戏剧化。

陈升创作的《北京一夜》中,就使用了两种唱腔,陈升模仿老生,刘佳慧模仿旦角,两个人的唱腔融合在一起,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效果,听着这首歌,眼前就浮现出了这样一个画面。在北京一个萧瑟的午夜,那坐在四合院门前的老妇人,正木然的望着远方。采用京剧的唱腔,突出表现了一种苍凉和凄美,让唱腔和歌曲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获得了对夜晚北京那种欲罢不能的感受。陶喆创作的《susan说》,根据脍炙人口的京剧《苏三起解》改编而成,将苏三的名字用谐音的英文susan来表示,歌词的内容是对原故事的感想,而在前奏部分,则用旦角的唱腔唱起了《苏三起解》的开头部分:苏三离了洪峒县&&让人获得了一种时空交错之感。王力宏创作的《花田错》,是根据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的代表剧目《花田错》改编而成,王力宏保留了原曲的旋律,但是却把唱词用说唱的形式表现出来,既有戏曲风味,又有现代之感。特别是其中的一句花田里犯了错,请原谅我多情的打扰中,一个请字,被王力宏采用了拖腔的手法予以展现,充分表达出了现代人对故事内容的感受和理解。而新生代歌手后弦在他的《古玩》专辑中,提出了借用京剧中宫调式唱法,主打歌曲《西厢》,取材于著名的《西厢记》,采用了宫调式拉音、转音和rap结合的方式,将这段爱情娓娓道来,传递出了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浪漫感觉。

戏曲器乐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

流行音乐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篇3

关键词:音乐教学;流行音乐;兴趣;联系生活;音乐感知;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流行音乐在现在的音乐类型中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年轻人。当然,如果过分沉迷于对流行音乐的追随中,对歌手进行盲目崇拜,就陷入误区了,效果反而适得其反。然而现今的音乐课本所选的乐曲大部分过于严肃、传统和陈旧,缺乏创意和新鲜感使得学生不愿意主动去学习。随着新课程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在多元文化的今天,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教学中努力寻求突破点引起学生学习激情。

一、巧用流行音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该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许多中学生对课本上的歌曲都不是太感兴趣,而对当下流行的一些歌曲唱得很是熟练。针对这种情况,我通常会结合课本内容选择一些意义和内容恰当的流行歌曲进入课堂,让学生学唱或者欣赏。例如:根据当下一些学生喜欢的歌手的曲目,如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汪峰《怒放的生命》等歌曲让学生去品评,这些歌曲的旋律、歌词都很好,这些学生喜欢的歌曲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熏陶、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很大的帮助。又比如,在学习“神州大地辽阔的草原”时,我选择《天堂》、《达板城的姑娘》等一些具有民族音乐特点的歌曲,导入新课,并对民族特有的音乐风格加以介绍,并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画面让学生更加愿意去接受新知识,以此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流行音乐,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喜欢的音乐,并加以介绍有关的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展示个人艺术风采,也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探究、鉴别流行音乐的内在美。音乐欣赏是学生学习音乐的起点,又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原动力和重要手段,更是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然而学生在面对课本上的经典经典音乐和严肃音乐时,大多数中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和欣赏能力,往往望而却步兴趣缺缺,如果此时把流行音乐与书本上的音乐结合起来,并在欣赏中加以比对,引导学生学习,那么教学效果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如:SHE演唱的《不想长大》,采用的是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的曲调,周杰伦的《夜曲》采用的是肖邦E大调夜曲的曲调。在导课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聆听他们喜欢的流行音乐,然后再让学生欣赏交响乐,学生会发现一些流行歌曲的曲调原来是来自于严肃音乐,从而让学生不在畏惧严肃音乐和高雅作品拉近两种音乐的距离,通过流行音乐的欣赏慢慢了解经典音乐并喜欢上学习经典音乐。

二、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音乐充满生活,让生活充满音乐。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质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设计具体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现代社会生活中,诸如,礼仪音乐、庆典、节日、队列、迎宾音乐等,这些音乐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每年的春节晚会,均有很多优秀的歌舞节目,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加这些节目欣赏,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见识。如:欣赏《爱尔兰音乐—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这一课时,我从学生熟悉的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引入,让学生听出“风笛”这件伴奏乐器,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可从生活入手,寻找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音乐,激发他们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用流行音乐丰富学生的音乐感知体验

中学生的思维中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需要依托感性经验的支持。他们欣赏音乐还属于一种感性的外在欣赏。在中学生音乐欣赏过程中,流行音乐占有很大的比重,流行音乐的丰富素材与音乐形象为学生提供了极大的情感空间,比如可米小子《青春纪念册》、汪峰的《飞得更高》、范玮琪的《最初的梦想》等等。这些歌曲使学生倍感亲切,能够与他们的心灵产生共鸣,可以释放他们的情绪。学生可以不识谱就能把音唱的很准,他们通过模仿、不断的练习而把握音乐的整体感觉,这些都是因为流行音乐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感知音乐、理解音乐提供了丰富的,形象的素材。

把流行音乐引入音乐课堂,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还能正确的对待流行音乐的积极元素,更能丰富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体验,让音乐课堂不再是单一的授课模式,而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师要结合教材有选择的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而不是一味的回避流行音乐,甚至造成学生逆反的学习心理,流行音乐的恰当引入不仅能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更为音乐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培养了学生对音乐正确认识。

四、流行音乐巧妙引入到音乐课外活动。

我们可以选择适合学生聆听的流行音乐在课间和课外活动播放,这样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放松学生的紧张情绪,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情趣和习惯。学生在课外培养了良好的兴趣和聆听音乐的习惯对于音乐课堂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使音乐课也轻松许多。同时,可在学校举办流行歌曲卡拉OK比赛,一方面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流行音乐,另一方面通过比赛训练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也可以举办“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知识问答”竞赛活动,这样可以多角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增加了学生对于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兴趣。

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流行音乐 篇4

“民族音乐学”最初被称为“比较音乐学”, 直至20世纪50年代初才被荷兰音乐学家Jaap Kunst更名为“民族音乐学”并被人们沿用至今。相对于研究西方艺术音乐的“音乐学”, “民族音乐学”的定义经过了由地域性到方法论上等一系列的划分与论证, 但至今仍在某些问题上无法达到统一的认知, 这或许就是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1。音乐学和民族学构成了民族音乐学的整体框架, 这两部分在进行民族音乐学的研究的过程中是对等的并且融为一体的。

大多数民族音乐学家在研究非西方的、民间的、本土的通俗的音乐的时候, 要考虑音乐本体或作为声音的音乐怎样与人的其他行为产生互动,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文化中的音乐”。民族音乐学在中国的研究视角常常围绕传统音乐展开研究, 田野调查也主要在农村、山区、草原中进行。在城市化加速的今天, 围绕都市生活的音乐现象越来越多, 丰富且多元化的城市音乐也值得我们关注与研究。

二、民族音乐学在城市文化中的研究

“城市”是产业社会中人口集中的中心地区, 也是文化、艺术和音乐传播的中心。20世纪60年代, 西方的反文化、反传统、后殖民主义等后现代思潮蓬勃发展, 造就了城市民族音乐学的诞生。美国的民族音乐学者追随着现代人类学的发展脚步, 将城市音乐研究领域扩展到现代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范围。西方城市民族音乐学以地点为中心, 将地域性特点鲜明的爵士乐、流行音乐等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源自城市的演奏以及传播的所有音乐。在美国, 西方城市民族音乐学通常被认为是强调城市少数民族演奏的音乐, 以黑人灵歌、欧洲少数民族的教会音乐2等为研究对象, 在城市音乐文化方面进行的一系列研究与实践并已取得了重要成果。

中国的民族音乐学对历史中的城市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民族音乐学作为研究主体, 针对音乐现象的历史性延续, 从城市音乐现象的“横截面”入手分析其社会功能及文化特征。依据其与音乐史学相互渗透和交融的特点探讨城市民族音乐学在城市社会音乐的作用, 拓展民族音乐学对历史时期城市音乐文化的关注面。薛艺兵先生将我国城市音乐做了四种分类3: (1) 流行音乐; (2) 西方艺术音乐; (3) 中国传统音乐: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形式和方法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中国传统音乐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国历史上产生并流传至今的作品以及城市中存在的中国民族音乐。这些音乐大多数产生于乡村、传播于城市, 并在城市中继续着这些传统音乐的渐变; (4) 中西结合的民族音乐主要指以中国民族音乐为核心, 结合西方音乐技术手段, 如在配器、演唱风格、演出形式等方面中西合璧的音乐形式。

三、民族音乐视野下的流行音乐

在中国音乐学界, 如何定义流行音乐一直存在争论。首先, 流行音乐作为当代城市商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某些城市中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并有着非常高的文化地位。例如在16、17世纪的欧洲城市中明确地存在着既具备都市风味又带乡村民间格调, 以及极具艺术音乐风格的音乐体裁4。其次, 流行音乐是商品音乐, 其创作的音乐是以赢利为主的并且带有浓厚的商业气息。中国流行音乐的形态与风格主要受来自于欧美音乐体裁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慢慢逐渐形成本土风格。中国的职业音乐人是流行音乐生产者和推广者, 他们大多从事流行音乐的制作、表演、销售等工作, 并将音乐作为商品, 把市场和音乐结合最紧密。而非职业的社会各界音乐爱好者是城市音乐的消费者和推崇者, 他们虽然不是以音乐为生活来源但他们组建了城市音乐重要传播力量。

四、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与研究

梁茂春先生把我国近现代流行音乐的发展绘画成了这样一幅历史画卷: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 发展于30年代, 进一步延展是在四十年代的沦陷区和国民党统治区。1949年以后, 流行音乐在内地有短暂的间断, 但在港、台地区有了新发展。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 流行音乐又重回大陆。实际上港、台的流行歌曲是继承和延续了大陆二三十年代流行歌曲的传统。归于此, 当前我国的通俗音乐创作中所发生的现象和存在的问理, 都和20年代到40年代的流行歌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5。

(一) 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

我国流行歌曲在1949年之前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是1927黎锦晖先生创作了歌曲《毛毛雨》, 这部符合小市民审美标准的歌曲产生, 标志着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诞生。他还创作了《妹妹我爱你》《桃花江》《特别快车》等具有代表性的流行歌曲。这时期的流行音乐被广泛称之为“黎派音乐”, 这些作品的诞生正好是1927年我国大革命的失败时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黎派音乐”被贴上了“黄色音乐”的标签。第二时期从1933年到抗战爆发后的几年间阶段, 这时期进步音乐工作者参与流行音乐元素, 《渔光曲》《天涯歌女》等歌曲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唱, 两首歌都是为进步电影编写的插曲。当时的工作者虽然反对“黎派音乐”, 但不可否认他们还是吸收“黎派音乐”的长处, 并使流行音乐成为群众救亡歌咏运动的一部分。第三时期历史上称为沦陷区的流行音乐, 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和时代, 敌伪统治者注重音乐的宣传作用。1933年满洲新歌曲成为当时的流行歌曲, 1941年底的太平洋战争, 日寇进入上海, 流行歌曲就以宣扬“中日亲善”为主题, 当时创作了一些低级下流的音乐, 如《今夜曲》《处处吻》等黄色歌曲。第四时期是抗日战争胜利后, 流行歌曲以电影插曲为主, 影响较大的是黎锦光的《香格里拉》。1945-1949间的大部分流行歌曲, 脱离大众现实生活, 流行歌曲也没有出现新的风格。

(二) 我国流行音乐的分类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流行音乐”己成为我国大众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完全渗透于我们日常生活甚至影响和改变当代年轻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一般流行歌曲按曲式结构分类可分为两段式结构、三段式结构和四段式结构6。

1.两段式结构

两段式结构即[A, B]段曲式, 歌曲常分为主歌、副歌两部分。主歌是单独的段落, 常作为第一段主旋律出现, 用来描述歌曲中最丰富的部分, 也是歌曲的第一印象, 它能把人的听觉吸引到副歌部分。副歌与主歌是对应的音乐结构副歌的差异。主歌音域高亢, 副歌可能转入音域低沉转高亢, 主歌是问的段落, 副歌可能就是答。虽然说是副歌, 但很多歌曲的“高潮点”时常发生在副歌部分。

2.三段式结构

若以A、B、C的三段式来分, 有多种组合[A, B1, B2]、[A1, A2, B]、[A1, B, A2]、[A, B, C]等。[B]、[C]通常是副歌段落, [A, B, C]可以是包含两段副歌的特殊组合, 也可以是包含主歌、副歌、桥段的组合。桥段在内容上似乎不太重要, 但是它又非常特殊。桥段本来是作为桥梁连接主副歌的, 但它有时也独立成段歌词。

3.四段式结构。

一般流行歌曲极少超过四段, 过于复杂的曲式很难被记忆。四段式结构通常包括:[A, B, C, D]、[A, A, B, A]、[A, B, A, C]、[A, A, B, C], 除了第一种结构, 其余都包含反覆。

(三) 流行音乐的商业化特征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商品音乐, 在其制作和创作的初期, 需要结合成本、推广和出售的关系最终转化成直接利益。商业化是流行音乐的重要特征。流行音乐存在和流动内在动力主要依靠商业音乐的生产与消费。流行音乐产业不是一个孤立单独的个体行为, 而是社会化的结果, 包括了现代社会的观念、政策、需求和行为的总和。流行音乐要转化为音乐文化产品离不开商业的运作, 而这种以物质、物品或其他形式体现出来的音乐文化产品就是音乐商品。因此, 流行音乐商业化是当今流行音乐发展的重要途径, 也是实现商业价值的必然手段。一首出色的流行音乐离不开它的制作团队和商业营销团队, 其中包括:歌曲的词曲创作、歌手本人、MV的场景编排、舞蹈编排、人物的化妆造型以及唱片公司出色的商业营销。

周杰伦是中国标杆式的流行歌手, 代表了一个时期的中国流行音乐形式。他的成功离不开商业运作。周杰伦在2003年7月发行了专辑《叶惠美》。音乐公司在推广这张专辑的时候举办了寻找“叶惠美”的活动, 让这张专辑在台湾具有超高的人气达到了很好的商业运作效果。其实, 叶惠美就是周杰伦母亲的名字, 杰伦希望把这张专辑作为礼物送给母亲。电影也是维持和扩大周杰伦的人气和影响力非常有效的途径, 还可以带动唱片销量。电影《头文字D》在全亚洲的热映, 扩大了周杰伦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尤其在日本。在和张艺谋合作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中, 通过与周润发、巩俐等国际巨星的合作, 直接拉高了周杰伦的品牌价值, 也让北美观众首次认识了杰伦。而接拍《青蜂侠》更是在欧美赢得了超高知名度。当然, 通过广告代言与商家相互拉抬, 也是唱片公司成功的营销方式。周杰伦代言了大量商品, 甚至专门为某些商品写广告歌曲, 如中国移动动感地带的《我的地盘》等。7

(四) 流行音乐的大众审美需求

进入21世纪, 随着改革开放打开世界通行证, 外国文化迅速传入并和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火花, 观众的审美观念也在各种文化的交融中营生巨变。观众审美观念的变化直接引领着审美需求的改变, 当代流行音乐为了顺应观众的喜好也在慢慢改变自己的风格。在这一过程中, 自然的、近似于生活化的轻松音乐, 结合欧美的摇滚、饶舌和摇摆节奏的歌曲引领了新的流行趋势。

快节奏的饶舌歌在生活紧张的都市中是一种发泄, 而慢板爵士节奏的音乐给人一种摇摆、放松、庸懒的感觉, 打破了正常拍子的韵律。这些歌曲带给人们在不同音响带中领略不同感觉, 并成为新流行的时尚元素。互联网的发展, 使得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人们可以在快速的资讯传播中更为便利地欣赏音乐, 满足于世界各国音乐风格。以外国风格对中国音乐加以改造, 或是模仿外国风格的曲子, 又或者以中国风格对外国音乐加以改造等等途径改变着流行音乐的不同风格。“我想, 我做, 没有什么不可以”是这个性张扬的时代所标榜的理念。当代所流行的音乐必须满足大众审美需求。周杰伦用无序的歌词和变换的旋律所传达出的意象和情绪符合了大众审美需求, 成为了流行趋势。打开周杰伦音乐的盒子, 听他含混不清的嗓音淡淡地唱着那些零乱漂浮的句子, 忽而伤感而温存, 忽而亢奋而激烈, 一切无所谓有, 又为所谓无, 使你在被工作压力与学习压力逼得绷紧了神经的弦的时候, 在生活节奏日渐增快的今天, 烦恼抛开了, 压力没有了, 无聊也不在意了8。

民族音乐学在我国当代的发展需求, 赋予流行音乐以民族传统, 其与时俱进的正能量不少, 很多作品中带着满满的正能量。周杰伦就有不少歌曲获选为学生教材:《听妈妈的话》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 入选小学一年级教材;《琴伤》获选为大陆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读本教材;《魔术先生》也曾入选幼稚园音乐教科书。2014年6月,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 周杰伦的经典歌曲《蜗牛》, 最近又入选为新修订的中国小学语文课教材, 未来可能成为小学三年级生的语文课内容。歌词内容“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等待阳光静静看着他的脸, 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 重重的壳里轻轻的仰望, 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 任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 总有一天我要属于我的天”, 充满励志的正面能量。

正能量是当代顺应时代潮流的一种文化, 它使人们有机会去认识、理解、尊重和弘扬民族文化的精髓。一个民族, 人文精神的传承, 不是简单的说教可以完成, 寓教于乐虽是老生常谈, 却屡见成效。流行歌曲之所以被大众传唱, 其内容的文化魅力和音乐的影响力实在不能低估。

摘要:大多数民族音乐学家在研究非西方的、民间的、本土的音乐, 要考虑音乐本体怎样与人的其他行为产生互动, 这也是人们所说的“文化中的音乐”。中国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基本都是从乡土出发沿着民族传统发展的历史来体现音乐的曲风和表现形式上的差异, 进而提升至对当代或当地的人文文化的研究。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 城市的主流音乐对人们的生活和习俗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以周杰伦的音乐为例, 从民族音乐学的视野中探讨当前的流行音乐文化的母体和本质, 揭示音乐正能量是当代顺应时代潮流的一种文化, 使人们有机会去认识、理解、尊重和弘扬民族文化的精髓。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城市音乐,民族文化,周杰伦

注释

11.张伯瑜.西方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7:1-34.

22. (美) 林达.福迪率, 王北成.城市民族音乐学[J].中国音乐, 1984 (8) :78-84.

33.薛亚兵.中国城市音乐的文化特征及研究视角[J].音乐艺术, 2013 (1) :67-78.

44.洛秦, 黄婉.八个城市的音乐文化:传统与变迁[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9 (4) :20.

55.梁茂春.对我国流行音乐历史的思考[J].全国通俗音乐研讨会, 1987:32.

66.黄王景.传统与时尚的融合--简析周杰伦音乐现象[J].美与时代, 2009 (1) :106-107.

77.杨深.论当今中国流行音乐的“传统化”趋势[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 (1) :73-76.

流行音乐中的民族音乐 篇5

浅谈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中华民族音乐不仅成为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世界各国音乐爱好者的赞赏。它在中国小学音乐教育中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然在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了某些难以避免的问题。本文就从民族音乐对当代中小学生的民族精神、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养等方面的教育作用进行论述,以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关键词】民族音乐;小学音乐教育;民族精神;美育;德育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有着56种不同风格的民族音乐文化,这是别的国家所没有的也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民族瑰宝。但受外来文化、市场经济的影响,网络的盛行,西方、日韩音乐的冲击,港台流行音乐的推波助澜,使得很大一部分大中小学生趋之若鹜。致使我们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一代追星与成立“粉丝团”的越来越多,而民族音乐的爱好者却越来越少;中小学生迷恋超级女生,快乐男生,却对我们民族音乐知识知之甚少;这样的情形下我们的民族音乐教育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犹如在夹缝中生存。李岚清在《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中说:“中华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财富”。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她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艺术精华,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在小学的音乐教育中,它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意义,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的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精神教育作用。民族精神是维系一个国家的精神纽带,它大则关乎国家命运,小则影响个人的言谈举止、喜乐好恶。因此要弘扬民族精神,就必须重视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继承和发展他。而民族文化的精粹之一就是民族音乐,它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气质、心理素质、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等,具有非常鲜明民族特征,是一个民族优良传统得以传承的重要媒介。

通过民族音乐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是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建设和保卫国家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小学中开展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欣赏,演唱或演奏民族音乐作品,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培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且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从小树立学生民族荣辱感,形成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如在小学的音乐课本中,无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音乐课本的首课都必须有我宣传爱国情怀的歌曲,而且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会唱。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让学生充分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及音乐本身的创作特点,引导学生自豪、严肃、情感真挚的演唱,并呼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

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而且当代的小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对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的了解大多来自父辈和老师的传授。由于现在网络技术的发达,不同文化的冲击,难免会给他们造成歪曲的认识。我们可以通过欣赏《苏武牧羊》、《满江红》等古曲让学生了解历朝历代以来许多仁人志士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的忧国忧民精神。音乐是不仅是听觉的艺术,而且比起直白的言语它更能起到激奋人心的作用,所以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因此在音乐教育中加强小学生的民族精神的培养是我们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的责任。

二、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作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要明确知道我们的教育任务是让学生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的基础上使其具有理解音乐的基本能力,从而使精神受到陶冶,心理素质得到提高,而不是专业教育。而且,我们必须清楚的意识到当代小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过分追求自我价值、集体观念淡漠等问题,所以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通过民族音乐的深层内涵来影响学生的品德素质,从而提升学生的品格和思想境界。卡尔奥尔夫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培养人才是目的。[2]所以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例如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可以选择一些欣赏的曲目进行教学,在欣赏的基础上,教师对乐曲的乐段进行讲解分析,学生通过聆听,然后可以运用语言,文字,绘画等途径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教师要加以鼓励和给予客观评价,并借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

在民族音乐教学中,通过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如小学五年级音乐课本中歌曲《小熊过桥》的教学,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团结合作,去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及形象,体验小熊勇敢战胜自己的精神。在音乐课通过歌曲艺术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体现了思想教育与民族音乐艺术的统一性。另外,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有很多,如开设合唱队、民乐队、舞蹈队等艺术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民族音乐的兴趣爱好,而且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能更好的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同时,实践也证明了一些以民乐办学特色的小学校发现参加民乐团的学生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文化学习方面都向着良好方向发展,如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由此可见,通过用陶冶、隐性、深入学生灵魂深处的方式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优于直接采用灌输、显性、表面化的方式。而且,也充分发挥了民族音乐情感教育艺术的优势。

三、通过民族音乐教育,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及民族音乐感情。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柯达伊认为,如果没有自己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所有的音乐教育就毫无意义,就只能是为外国音乐提供一个“容器”而已。[3]众所周知,中国是个泱泱大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而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教师,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具有驾驭中华民族音乐教材又能脱离教材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学能力,且本身必须热爱民族音乐,熟悉民族音乐,具备丰富的民族音乐理论知识和强烈的弘扬民族音乐精神的使命和热情,才能保证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正常进行。

在现行的音乐教材中,民族音乐的内容也占了很大的比例,各地音乐教材中也都增加了乡土教材的内容,这表明编写教材的基本方针是正确的,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就是要从小学音乐教育做起。所以在小学的音乐课堂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途径让学生了解各个民族的音乐特点,通过了解各个民族的歌舞、器乐等知识来了解我国的各个民族的文化,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随着年级的增长,教师应试着让学生大量演唱如《茉莉花》,《鄂伦春族小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耳熟能详民族歌曲,然后通过学习、了解、分析各个民族音乐的旋律特征、调式特征、结构特征和音乐材料发展的基本手法等等,引导学生进行二次创作,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锻炼学生会使用他们所熟悉的音乐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中国古语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善于利用国外优秀的音乐教学法如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进行教学,比如欣赏《春节序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律动,声响,身势等去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最后让学生通过打击乐器有感情的表演。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潇湘水云》、《阳关三叠》、《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十面埋伏》等优秀作品是中小学生必须了解和熟悉的音乐常识,不仅可以扩大了他们的人文知识,而且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养成了浓厚的民族音乐感情。但是,学生在欣赏这类乐曲时,由于生活阅历较浅,加上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不熟悉,因此难免在短时间内很难理解作品的内涵,无法产生共鸣。音乐是情感艺术,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欣赏的最终目的是要锻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主题、表达的情感及内容。如在讲授《二泉映月》的欣赏课时,首先应该向学生介绍乐曲的时代背景和作者阿炳的生平,让学生了解到在那世态炎凉的时代里阿炳一生极为悲惨,4岁丧母,自幼随父当道士并学习音乐,在创作《二泉映月》时已双目失明,流落街头,以卖艺乞讨为生。这首乐曲作者运用了“鱼咬尾”连环扣的创作手法,体现出民族音乐的特色,旋律悲怆、跌宕、委婉,曲调忧伤、凄凉、缓慢,表达了作者的辛酸、苦痛、不平与怨愤。通过让学生充分了解了这首乐曲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中去体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去理解和感受音乐,从而达到把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融入到学习民族音乐艺术的过程中。

四、通过民族音乐教育,培养小学生认识美,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

随着社会上一些“选秀活动”的盛行,“快男超女”成为了中小学生的追捧对象。由于网络的发达,网络歌手应运而生,铺天盖地的网络歌曲也迎面而来,另外外来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冲击,也使受现代教育的青年一代沉迷其中,调查显示,目前中小学校园甚至幼儿园的学生几乎都会唱《老鼠爱大米》、《有没有人告诉你我很爱你》、《好姑娘》、《东风破》、《香水有毒》等爱情流行歌曲。可当问及我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曲作者是谁时,却很多人都不知道。现在许多中小学生觉得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很老土,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当然,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流行歌曲,它的旋律优美,歌词通俗易懂,但是流行音乐大多以渲染爱情为主题,而小学正处于生理,心理的发育阶段,还不能很好的去分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如果引导不正确的话容易对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如早熟,早恋等。柯达伊认为,好的鉴赏力不是靠遗传获得的,而需要认真培养。[4]中小学阶段正是人的成长的敏感时期,也是艺术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通过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来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等能力。如通过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让学生感受美的意境,也可以让学生欣赏我国的各种地方戏曲,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地方戏曲的风格特点,更重要的是通过戏曲中生动的角色表演等提高学生分辨美的能力,如京剧被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中,并在已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确定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智斗》、《儿行千里母担忧》等15首京剧经典唱段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从将京剧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举措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当前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民族文化艺术鉴赏能力降低的问题感到焦虑,因此这一决议的出台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北京京剧院院长王XX在接受《中国教育报》的采访时说:“京剧是中华民族戏曲表演艺术的代表,是立于世界之林的民族艺术。教育部在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工作,体现了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学习京剧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欣赏能力。”[5]教师还可以把歌词意境深邃、深情而富有朝气,旋律优美动听、琅琅上口的《长江之歌》、《爱我中华》等艺术歌曲与消沉悲叹、曲调过于缠绵的《东风破》《香水有毒》等流行歌曲进行比较,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流行歌曲中某些表现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和爱情至上的低级庸俗的艺术价值是对人有消极影响的;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不仅要在小学中加大力度弘扬民族音乐,让民族音乐的音符真正嵌入学生艺术修养的体系中,而且还要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各界大力宣传民族音乐,让民族音乐的精髓融入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也使更多的社会群体接触到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作品。同时,通过民族音乐的熏陶,增强全体国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使全社会都意识到民族精神对下一代孩子的影响并通过民众的力量大力推广民族音乐,这样不仅使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具有强大动力,也促使民族音乐对小学生的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也谈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 篇6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教育;文化特色

我国文化内涵深厚,几千年来我国各族人民通过实践创造出了富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民族音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民族音乐系统,这一系统蕴含了深刻的内涵,也有着丰富的内容。学习优秀的民族音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所以,民族音乐教育在音乐教育中应得到重视。

一、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概述

我国的民族音乐按体裁可分为民族器乐;民歌与歌舞:曲艺音乐:戏曲音乐等几類。从民族音乐的含义看,民族音乐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具体来说就是运用本民族特有的方法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形态特征的音乐,是在本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基础上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能反映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还包括当代人用本民族固有的创作方式,创作的具有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作品。

中国民族音乐在出于民族、历史时期、体裁的不同而不尽相同,但是他们仍然有共同的特点。从以音阶为主的调式音列结构看,中国民族音乐是以由五个按纯五度陈列起来的音形成的五声调式为根底的音乐,其顺序为宫、商、角、徵、羽。五声调式音阶的形成就是将这五个音排放在同一个八度里。

同时,中国民族音乐特别注重丰富曲调的内容,曲调是通过旋律进行时所产生的各种变化来丰富的,它以表现乐曲的曲调为基础。它的旋律是在丰富的各地声调、音色、旋律和方言中孕育出来的,是在诗、词、曲声韵的立体音响中生成的,美丽多彩,融合了书法、绘画、舞蹈等姊妹艺术。表现不同的情感与意境是通过对音乐的掌握,乐句、乐段和音色的长短、变换和变化等来反映的。古代的诗歌通常都是和着乐曲演唱的,只是诗歌的功能到了现在也分化了。

各类文学艺术有着共同的美学追求和内在统一性;喜好让每一种艺术表达蕴蓄的感觉;注重每一种艺术的谐和与简单。中国民族音乐为什么形成了独特于世界音乐的特点,就是因为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

二、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表现

音乐教育是人对于音乐教育本质的基本看法,直接指导着人的音乐教育行为,因此,音乐教育对于音乐教育者、音乐教育研究者至关重要。古今中西出现了许多音乐教育观念。譬如,古希腊柏拉图的灵魂塑造观念、中国古代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乐教”思想,近代中国音乐教育创始者蔡元培的“美育代宗教”说,近代音乐教育的德育观,当代美国学者雷默的审美主义观念、埃利奥特的实践主义思想,美国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思想,以及中国学者王耀华的创造论等。上述音乐教育观均从不同层面与角度表明了音乐教育的本质。

不论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还是孔子,其音乐教育思想直指“人”,及音乐教育是人格的教育,以王国维、蔡元培为代表认为音乐教育是美育,近代中国音乐教育奉行道德教育观念;改革开放后中国音乐教育重树美育观,但德育残留思想仍然存在,美国雷默从音乐本体出发提出了审美主义音乐教育哲学观,并影响了中国音乐教育,至今审美主义仍然是中国音乐教育的主流话语。新世纪,美国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引入中国并得到认可,以管建华为代表的中国学者极力鼓吹后现代文化哲学思想;最近美国著名学者埃利奥特的实践主义音乐教育哲学引起国内广泛讨论,中国学者王耀华提出了以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观念,提出音乐教育要培养创新思维。

中国一直十分重视民族音乐教育,将音乐作为正规课程之后,在学校新式学校的唱歌课陆续开始上课,在学校中形成了音乐教育。学堂乐歌成为我国实行新文化的转折点,音乐教育也正式的进入了学校教育中。现今,我国的民族音乐发展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一定程度上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发展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建构具有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底蕴的音乐教育体系,急需加强音乐教育研究。纵观音乐教育,如达尔克罗兹、奥尔夫、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都是植根于民族音乐文化土壤之中的,我国音乐教育由于历史与时代的原因,至今尚未形成具有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底蕴的音乐教育体系。

三、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传承

优秀的民族音乐,包含了本民族的进步思想,能更好的感染和教育学生,使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接受道德教育。通过优秀民族音乐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牛的创造性价值、道德观念和审美价值。同时也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培养学生民族认同感的极好的内容与途径。

我国各族人民通过实践创造出了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民族音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系统,这一系统蕴含了深刻的内涵,也有着丰富的内容。不论是简单的民问歌曲,品种多样好听和民族器乐,还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说唱音乐等这些珍贵的宝藏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怎样更好的利用和挖掘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是现在必须解决的一个首要课题。

当今社会的发展是快速的,为了能使民族音乐得到更好的弘扬和发展,首先就要做好挖掘工作,对民族音乐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登记、备案。然后,必须重视对民族音乐的研究工作,通过各种各样方法加强民族音乐的传承教和理论研究。比如举办学习民族音乐知识的培训班,民问民俗音乐的采风活动等。在民族音乐传承的过程中,音乐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责任和义务。我们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就必须把音乐教育加入学校中,使学校成为传承民族音乐的重要地方。现今,科技迅速发展,我们也要以通过媒体、网络和文体活动传播民族音乐。例如学校校园广播,网络音乐频道等方式,让接触民族音乐的人更多,参与的人的层而更广泛,教育的更深入。要使中国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的浩瀚海洋里站稳脚跟,就必须传承和发扬中国民族音乐,使我国的民族音乐能与时俱进。

nlc202309090512

同时,在大力弘扬民族音乐中,音乐老师的专业素质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无疑会影响学生学习民族民间音乐的效果。教师首先应该要具备崇高的道德情操并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教授学生时影响学生,使学生逐渐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然后,音乐老师一定要有特别好的音乐知识。如声乐、器乐、乐理、音乐史、音乐欣赏、合唱指挥等,这些都是作为音乐教师一定要具备的专业知识,是从事音乐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作为一名音乐老师,中国民族音乐的知识是一定要知道的。在民族音乐教育方面,音乐教师不仅要熟悉民歌、地方音乐、民族乐器等民族音乐的知识,也要具备在民族音乐教学中的指导能力等。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学生学习民族音乐。

最后,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还应多加关注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培养,以合理的理念培养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学习有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尤其是许多学生把流行歌曲和民族音乐分为两类音乐,认为二者毫无关系,这种看法是不对的。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艺术领域的不断发展,很多流行的音乐都是在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创作的。比如现在华语流行小天王周杰伦的歌曲,歌词和曲调都带有浓郁的中国风,而“女子十二乐坊”更是将民族器乐和流行音乐结合起来的典范。在流行音乐中挖掘民族音乐元素,适应学生喜爱流行音乐的这个兴趣,这样学生就能更好的学习民族音乐知识。通过引导学生可以很快的辨别出歌曲中哪些是运用了民族元素,调动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主动性,然后讲解一些民族音乐的知有关识。

综上所述,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和领悟民族音乐,学校也应该在校园中营造欣赏学习民族音乐的良好氛围,创造良好的校圆环境。摆正对学校教育中对民族音乐教育的态度,然后把培养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放存重要位置上,只有这样,我国的民族音乐才能更好的发展下去,才能更好的通过对我国秀的民族音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 张黎红,尹爱青.论我国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完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

[2] 高曉燕.谈音乐的民族性和时代性[J]. 青年文学家. 2007(04).

[3] 杨正强.我国西部农村音乐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学音乐教育. 2007(05).

[4] 齐江.民族音乐学教学中说唱音乐分类新议[J]. 人民音乐. 2010(06).

作者简介:胡旭(1982-4-),男,汉族,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周口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研究方向:民族声乐演唱。

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导入 篇7

一、导入流行音乐, 激发学生音乐兴趣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 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该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 在不同的教学阶段,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 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流行音乐画龙点睛的作用, 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的时候要把握好原则和标准, 灵活巧妙地与教材相结合, 对课堂教学起到补充修饰的作用。例如选择当下一些学生喜欢的歌手的曲目, 如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汪峰《怒放的生命》等让学生去品评, 这些歌曲的旋律、歌词都很好, 对学生是一种熏陶, 能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流行音乐, 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喜欢的音乐, 并介绍有关的知识, 展示个人的艺术风采, 也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探究、鉴别流行音乐的内在美。音乐欣赏既是学生学习音乐的起点, 又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原动力和重要手段, 更是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然而在面对课本上的经典音乐和严肃音乐时, 大多数中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和欣赏能力, 往往望而却步, 兴趣缺乏。如果此时把流行音乐与书本上的音乐结合起来, 并在欣赏中加以比对, 引导学生学习, 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利用流行音乐, 丰富教学形式

传媒给学生的知讯太多了, 学生吸收又很快, 所以对课本上的歌曲很少感兴趣, 很少发自内心地喜欢。他们在心底里就有一种完成任务的感觉。这就要求老师敢于决策, 为了孩子们更好地学习音乐而当真正的导师。学生选择的作品格式可以是flash作品也可以是音频或者音乐会DVD等, 形式可以不拘泥。可以让学生自愿选择他们喜欢的任何歌星的作品, 也可由音乐教师推荐自己很熟悉、理解较透彻而且比较有欣赏价值的流行音乐。

音乐课上我常常逐步顺着学生的疑问介绍课外的音乐知识。这样, 从一堂并非专门介绍欣赏流行歌曲的课, 我们也可以引申列举一些在曲调、节奏等方面都各具特点的流行歌曲, 讲解课本上没有而学生又十分感兴趣的理论内容。例如2012年4月份金华市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年会暨中学《音乐鉴赏》优质课展示活动在我市举行, 与会音乐教师听取了两堂音乐欣赏观摩课, 其中胡萍老师带来的《永远的莫扎特》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开始他没有解释什么是古典音乐, 而是让学生听S.H.E的《不想长大》, 再引出教学内容。学生惊讶地发现两首曲子竟如出一辙, 使学生骤然间对古典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拉近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的距离, 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三、用流行音乐丰富学生的音乐感知体验

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占优势, 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 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他们欣赏音乐属于一种感性的外在欣赏。在中学生音乐欣赏过程中, 流行音乐占有很大的比重, 流行音乐的丰富素材与音乐形象为学生提供了极大的情感空间, 比如可米小子的《青春纪念册》、汪峰的《飞得更高》、范玮琪的《最初的梦想》等。这些歌曲可使学生倍感亲切, 与他们的心灵产生共鸣, 释放他们的情绪。学生可以不识谱就把音唱得很准, 他们通过模仿、不断练习来把握音乐的整体, 这些都是因为流行音乐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为学生感知音乐、理解音乐提供了丰富形象的素材。

四、运用流行音乐, 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读谱、识谱的视唱能力, 我有意将金海心的《把耳朵叫醒》和经典的歌曲《哆来咪》等引入课堂。这些歌曲最大的特点是有的乐句或乐段不是用歌词演唱, 而是直接演唱乐谱。我在课前播放歌曲的录音, 并让学生听唱, 学生对这种形式新颖的演唱方式非常感兴趣, 不一会全班同学都一起唱起来。在轻松愉快的演唱中, 学生学会的不仅是歌曲, 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自己的识读乐谱的能力, 提前进入了课堂知识的学习。流行音乐, 成为提高学生音乐能力的工具。

五、运用流行音乐, 开阔学生音乐视野

教材虽比较全面, 但对于音乐这一大的范畴来讲, 其范围过于狭小, 适当地借助一些中外优秀的流行音乐, 向学生介绍各种乐器、节奏、音乐风格等既可以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 又能活跃课堂。如周杰伦的歌曲《爱在西元前》让我们知道了古巴比伦王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忍者》让我们感受到了日本风情;《印第安老斑鸠》是一种诡异的场景。偶尔我还会背上吉他为学生伴奏, 带上长笛来一曲《泰坦尼克号》, 用小提琴演奏一曲《月亮代表我的心》, 学生用钦佩的眼神看着你, 潜移默化地教会他们热爱音乐, 不但培养他们的音乐感受力, 而且开阔他们的视野。

音乐理论中的音乐要素探究 篇8

一、音乐要素的内容

1. 旋律的含义及其在音乐中的作用

旋律的另一个名称也叫曲调, 它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 它建立的基础是节拍和调子, 单个的节拍和调子经过艺术家的整合融汇就形成了忽高忽低的、具有一定的逻辑性的有组织有节奏感的美妙运动。其实, 旋律就是一个个音符经过思维的加工或串联或并联、加工后质变而来的结果。旋律的表达不同的情况下是不同的, 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音色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 具体表现为人的声色和所配的乐器上。听古典音乐的旋律, 它所表现的更唯美一点, 让人忍不住去幻想美好的事情, 心灵也归于一片宁静;听浪漫音乐的旋律, 我们更多感受到的是它的细腻、, 这些让听者的心也不禁的变得柔软、温润起来。所以说音乐给人的感觉是广阔还是温婉、是宁静还是喧嚣, 都取决于音乐本身组合出来的旋律上。

2. 节奏的定义及其在音乐中的作用

节奏指的是节拍的快慢和重复的频率, 具有时间的艺术感。每首音乐的快慢都取决于对节奏的掌握程度。可以说节奏是音乐进行的动力之源, 是音乐的灵魂, 它在一首音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节奏的存在及其所有的特点决定了一首音乐的风格。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知道, 节拍和节奏是相互依存的, 节拍推动了音乐前进的脚步, 给音乐以一定程度的动感, 这种动感使音乐不至于杂乱无章、毫无头绪而言, 而节奏又将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 让它们有自己的生命。比如摇滚乐, 摇滚乐之所以能够使万千人们为之倾倒, 就是因为他的节奏够疯狂, 节拍够疯狂, 听得出来, 摇滚乐的切音分音节奏很明朗, 而每一个切分音的间隔也很明确, 这就是整体感觉起来很振奋, 很鼓舞人心, 让人热血沸腾;再说传统音乐, 传统音乐的节奏就是属于悠远绵长类型的, 尤其是中国的传统音乐, 它没有在节奏上给予过多的明确的各种音阶的改变, 而是本着沉稳的态度来表达一个民族的文化。所以说不同的节拍、不同的节奏所创造的出来的音乐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某种角度来讲, 节拍和节奏的相辅相成为音乐的基调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它们和谐的存在于音乐之中, 为音乐创造了无穷的、奇妙的魅力。

3. 和声的含义及其在音乐中的作用

和声是指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规则同时发声而构成的音响组合。和声力包含了两个很重要的因素, 调性、调式和调性。从调性上来讲, 分为主调和从属调, 主调祈祷的主和弦的作用, 处于相对稳定的位置, 起到的是核心结构里的作用;从属调为曲式的发展做好了铺垫;调性的确定可以为音乐的发展决定好布局和和声的特点。和声又与旋律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因为主调音乐具有织体层次, 分为旋律、衬托声部和低音进行。一首音乐都是从和声的角度先对主体旋律的结构进行剖析的, 然后分析衬托声部的和声特点, 使之与主旋律的结构相匹配。

二、如何运用好音乐要素来指导音乐的学习

1. 音乐要素的变化要和音乐情感结合在一起

音乐本身就是一门艺术, 所以它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是情感的载体, 它的特殊性就在于音乐的旋律或者内容是对情感的一种表达、宣泄。所以学习音乐一定要依附于情感, 通过对音乐的深层次解析来把握音乐所反映的情绪和情感的特质。这种解析还不能仅仅停留在音乐表面上, 要发自内心的去感受、去体验, 去挖掘音乐要素在不同阶段的变化, 从而感受音乐情感的变化, 以求达到一种美轮美奂的艺术境界。

2. 场面变化要渗透音乐要素的变化

当我们欣赏一首音乐的时候, 最先进入我们耳畔的是这首音乐的主旋律, 或忧郁悲伤、或慷慨昂扬;其次我们感受到的才是音乐节奏的快慢, 力度的强弱, 最后才会注意到演奏出这首音乐的乐器是什么。所以我们多数情况下我们只分开来的注意了这些音乐要素, 而没有把他们结合在一起, 通过音乐要素的变化来想象、判断它所表现的画面。以《爱劳动》为例, 它首先是以活泼的旋律来表现小和尚的状态, 然后以笨重、低沉、浑厚的旋律来表现老和尚的体态和状态。不同的旋律通过不同的音色才为我们呈现了不同的场景, 让我们感受到了别样的画面。所以在欣赏音乐时我们不能只把眼光停在音乐的表面上, 忽略了音乐的要素。再以《三个和尚》为例, 整首音乐中既有悠闲的、欢快的旋律, 又有紧张的节奏, 我们要通过音乐的快慢和旋律的变化来感受音乐要素的变化所带来的强度的改变, 要知道, 是因为音乐要素的变化才带来了音乐场景和音乐场面的变化。

三、总结

音乐是一种有别于语言的、别样的情感表达方式和艺术表现形式, 也是沟通感情的桥梁, 还是宣扬价值观, 文化精神的手段, 所以欣赏好音乐对于我们自身也是一种提高。透过音乐的表象, 通过对音乐要素的掌握和探究来欣赏音乐, 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体验音乐的美感, 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 最重要的是让我们的道德和智慧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方一帆.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路应昆.文词格律与词曲音乐兴衰[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巴奈·母路.灵路上的音乐[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篇9

一、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音乐教学不仅是对音乐知识的学习,而且是对音乐文化修养的渗透,音乐和文化密切联系,才使得丰富的文化孕育出经典美妙的音乐作品。学校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阵地,小学音乐教育缺乏引导,专职音乐教师不够“专业”,掌握的民族音乐文化知识不够“厚度”,把民族音乐教学当做一般音乐知识对待,一带而过,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很多孩子不知道本民族的经典音乐,不会唱本民族的优秀歌曲。音乐课少,家长对孩子的音乐教育太过功利等,这些对孩子在音乐方面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将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发展。那么,如何让学生弘扬民族文化,了解并喜欢民族音乐,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呢?

二、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促进民族音乐教学

在普通小学的音乐课堂上,音乐教师会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民族音乐教学。

1. 兴趣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这种方法适合于年龄较小的学生,因为他们喜欢音乐、语言、图像、律动、舞蹈综合的艺术行为,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充分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游戏教学形式也可以给音乐教育带来价值,它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在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利用歌谣、语言结合游戏性的活动,发展学生多方面的音乐能力,如感知音乐情绪;发展倾听及记忆能力;变换节拍、节奏训练等。

例如,人教版二年级的《苗家儿童庆丰收》,这是一首由芦笙曲改编的苗族儿童歌曲。把《山谷回声真好听》作为发声练习曲,通过回声游戏活动,用拍拍手的节奏训练,掌握苗族儿童歌曲中的铜鼓节奏。这就将组织教学、音乐韵律感、节奏训练的培养有机渗透其中,形成全体参与行动起来的局面,为深入理解《苗家儿童庆丰收》的内涵做铺垫。

又如,在教授四年级江苏民歌《茉莉花》时,可以欣赏广东、河北、东北、通俗等不同版本的《茉莉花》,还可以观看歌剧《图兰朵》、各种器乐版本及有关上海世博宣传片和雅典奥运会闭幕式的片段,再让孩子们欣赏新创编的《又见茉莉花》,使学生通过不同版本的鉴赏,体会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感受到民族音乐离我们不遥远,也不土气,而是一直伴随在我们身边。并认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2. 对比教学法,加深对民族音乐的了解。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音乐由于不同的民族、地区、体裁、品种、流派而各具特色。在教学中可运用对比方式,引领学生感受不同地区和各民族的音乐风格。如中国西部的音乐具有高亢明亮的特征,东部的音乐则具有柔和抒情的特点,南方水乡的音乐则婉转细腻。除此之外,中国的新疆、西藏、内蒙古、云南、台湾等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音乐也各具风格。通过引领和对比,学生感受到全国各地民族音乐的异同,了解并循序渐进地掌握各地区的音乐风格特点,将来在演绎歌曲时得心应手。

3. 在律动、舞蹈中,提高民族音乐教学的时效性。

好动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利用律动、舞蹈,让学生学习、理解民族音乐是一种途径。人教版教材每一学段都设有五十六朵花这一单元,教授时,我就采用舞蹈的形式来教学。如三年级的歌曲《幸福花儿开心上》,第一课时,教唱歌曲,让学生初步掌握音乐的曲调。第二课时,边唱边跳,在舞蹈中体会新疆地区音乐和其他地区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这样就少了空洞的说教,使教学丰富、有趣,符合学生的特点。

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拓展民族音乐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主题发散出去的创作与活动,是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新亮点”。为了弥补教材的不足,尝试开展音乐综合实践活动,丰富课堂教学。首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确立主题,让学生观察生活,自主收集素材,深入民族音乐的学习与探究;其次,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欣赏民族音乐后谈感受,尝试给音乐取名,用自己的方式理解音乐;最后,有效组织,高效参与,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结合表演创作、歌词创编、节奏创作、进行旋律再创编,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民族音乐。

例如:“分组了解各地方言特色,学唱一首不同地区或少数民族的歌曲,进行全校性参赛评比。”接到主题通知,孩子们兴趣浓厚。各班各组分工明确,认真收集整理素材,经过组内推选—各组之间评比—代表班级参赛。整个实践活动的开展都是孩子们自主进行的。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到民族音乐蕴含着我国广阔厚重的文明历史文化,有助于开启学生探索民族音乐的心灵之门。

四、利用现代化手段,丰富民族音乐课堂教学

大部分学生不太喜欢民族音乐,要消除这种偏见,除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之外,还要解决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小学高段教材中涉及民歌教学,如直接讲述,民歌分为三种类型:山歌、小调、劳动号子,或者直接听各类民歌,会让学生感到厌烦。民歌教学更多地承载着关于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知识,通过民歌的讲解,让学生树立立民族意识。因此,要让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刻地认知民族音乐。例如:Flash动画、剪裁电视、电影情节和场景为民族音乐插入背景等,使传统、民俗的音乐生动、形象、具体,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进一步理解。

论民族音乐在我国音乐中的影响性 篇10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很重视音乐教育, 它拥有着悠久的历史, 与此同时在普通教育过程当中也将音乐列入了正规的课程范畴之类。然而近几年来由于西方音乐不断涌入中国, 渐渐地削弱了民族音乐在我国音乐当中的主流地位, 尽管西方音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起到推动作用。然而在新时代的背景下, 尤其是全球化的背景下, 发展好民族音乐文化显得至关重要, 只有奠定了他在音乐教育当中的主体地位, 才能够促进我国音乐的全面发展。

二、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课的价值

民族音乐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是各种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的综合体, 与此同时又是几千年来各个民族在发展过程当中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音乐文化包含了多种文化, 尤其是反映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的文化。各种类型的民族音乐都是劳动人们在辛勤付出的过程当中创造出来的, 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现象, 更重要的是它是每个时代每个地方文化、民俗、语言以及美学观点的直观表现形式。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文化的情思, 涵盖了情感与精神, 是一个民族灵魂的集中体现, 换一句话说就是整个民族的载体。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各种音乐文化接踵而来, 它们气势汹汹地涌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史一个时代的延续, 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深刻的感受到民族精神所给我们带来的正面力量以及重要意义, 必须毫不犹豫的鉴定民族文化精华的基本立场,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民族音乐在学校教育当中的重要地位。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 民族音乐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到音乐课的价值。

三、有助于中国音乐主旋律的形成

民族音乐拥有丰富的文化以及历史内涵, 他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体现。在我国滚滚的历史长河当中, 他凭借着独特的感染力陪伴了人类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历史变迁。在教育中梵音具有特色的社会生活民族音乐作品, 纳入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当中, 让学生仔细地聆听和欣赏优秀的民族音乐, 可以让他们充分的感受到民族音乐独特的美感和丰富的感情, 让每一个学生都深刻的了解到中国几千年来优秀的音乐文化, 有助于学生爱国情怀的养成, 增强民族意识, 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绪, 最重要的是在课堂传授过程当中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毋庸置疑, 民族音乐对于中国音乐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几千年来中国音乐史以及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 音乐的发展若需要提高, 就必须将中华民族的本土音乐放在主导地位, 如果将西方或者其他类型的流行音乐作为中国音乐的主流, 而民族音乐却是附带的功能的话, 必然会导致我国民族音乐的消亡。学校是继承文化的重要场所, 音乐文化的主旋律必须在校园当中得到体现。

四、有助于提升音乐的教化作用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孔子在教育学生的内容是六经, 也就是“礼、乐、诗、书、易、春秋”, 并且音乐在整个教育体系当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不难看出他对音乐的重视程度。孔子的《乐纪·策篇》说:“乐者, 德之华也。”他认为音乐是人类道德的精华要素, 不难发现音乐对道德是非常重要的。这种重要性不仅仅在古代得到了体现, 在现代教育过程当中, 音乐作品同样渗透着人们对道德教育的美好愿望。我国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遗产以及自从建国以来的众多优秀音乐作品当中, 进步的思想内涵占据了主旋律。人们希望通过对优秀作品来教育迎合感染学生, 形成思想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当中, 人们可以在无形当中感受到优秀的道德品质和爱国精神。音乐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与人类的产生心灵上的公民, 每一个流动的音符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时刻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情感。音乐在生产过程当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创作过程, 他需要融入学生的表演或者欣赏, 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更多的创造性因素, 需要融入人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音乐与此同时又拥有不确定性的特点,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一部作品, 不同的观众就会拥有不同的感受, 音乐的这一特征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意识, 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拥有更大的优势, 可以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民族音乐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 让他们拥有深刻的历史荣辱感, 在培养一定审美能力的同时, 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下生活的美好, 人类变得更加和谐文雅和充满爱心是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优秀的民族音乐在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欣赏观念的同时, 还可以丰富和提高自己的创作思维, 并且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提高了自己的道德水平, 尤其是爱国情怀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五、小结

民族音乐拥有丰富的文化以及历史内涵, 它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体现。在我国滚滚的历史长河当中, 它凭借着独特的感染力陪伴了人类度过了一个有一个历史变迁。在教育中梵音具有特色的社会生活民族音乐作品, 纳入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当中, 让学生仔细地聆听和欣赏优秀的民族音乐, 可以让他们充分地感受到民族音乐独特的美感和丰富的感情, 让每一个学生都深刻的了解到中国几千年来优秀的音乐文化, 有助于学生爱国情怀的养成, 增强民族意识, 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绪。本文结合个人多年实际工作经验, 就民族音乐在我国音乐中的影响性展开探讨, 希望能够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曾遂今.音乐社会学[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4.

[2]薛艺兵.在音乐表象的背后[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4.

[3]樊祖荫.中国现代音乐研究文集[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3.

流行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篇11

关键词:流行音乐;中学音乐教学;应用

G633.951

对于中学生而言,音乐是最为喜欢的课程之一,与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兴趣存在着很大的关系,大部分学生都对音乐情有独钟。在中学音乐教学阶段,教师应根据中学生的音乐兴趣、喜欢音乐的类型来优化音乐教学,将流行音乐应用到教学之中,将现代流行音乐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与元素,利于调动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兴趣,利于教学实效性的实现。可见,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成为正确的选择。

一、流行音乐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流行音乐是一种比较通俗易懂、易流传与发展的音乐表现形式,具有即兴、时尚、娱乐等特点,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调味品,尤其是新一代的年轻人,其对流行音乐的热忱是毋庸置疑的。通过对中学生音乐兴趣调查,了解到有九成以上的学生都对流行音乐具有很高的兴趣,甚至很多学生具有很高的音乐天赋[1]。为提高中学音乐教学质量,教师应结合中学生的兴趣,将流行应用搬到课堂,也就是将学生的音乐兴趣搬到课堂中,能让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做好流行音乐良好导入,是对教师的一项重大的挑战。

将流行音乐应用到中学音乐教学中,利于实现对学生审美情趣、音乐兴趣的培养,能让学生产生音乐学习的动力,不会让学生产生被动的学习状态,能在轻松、活跃、兴奋的状态下达到音乐教学的效果,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高中学音乐教学质量。由此可见,将流行音乐应用到中学音乐教学中具有诸多的优势和作用,其价值意义是不容忽视的[2]。

二、流行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科学选择流行音乐作品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融入流行音乐,若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前期对音乐作品的选择很是关键,合适的音乐作品能达到重要的教学目标。为此,教师必须及时掌握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特点以及风格类型,科学选择流行音乐作品,才能让学生接受此音乐教学风格,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现下,最具人气的流行歌手很多,如周杰伦、蔡依林、罗志祥、陈奕迅等,成为时下中学生最为喜爱的歌手,将其经典的作品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定能达到吸引学生的效果,符合中学生的音乐欣赏风格,利于音乐教学的进一步开展。除了学生的兴趣外,教师还要对歌曲类型、风格进行选择,选择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的歌曲,能将积极的元素传递给学生。例如,若想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激发学生自信心,可选择零点乐队的《我相信》;若选择具有青春活力的歌曲,可选择魏晨的《梦的怒放》;若端正学生态度,摒弃网络霸凌的歌曲,可选择罗志祥的《够了》,积极将正能量传递给学生,对学生的成长意义非凡。此外,也有一部分学生对民族风的流行歌曲具有高度的兴趣,如《套马杆》、《山歌好比春江水》等。

2.以流行音乐为资源,丰富教学模式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音乐类型主要以流行音乐、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三种为主。现如今,我国的音乐事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新一代的青年人对流行音乐具有高度的兴趣,其独特的魅力,让中学生为其折服。为了提高中学音乐教学的实效性,应将流行音乐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烘托更为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利于音乐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应将传统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以流行音乐为突破口,先利用多媒体播放莫扎特的音乐作品,然后播放SHE的《不想长大》,《不想长大》这首歌曲中副歌的旋律是采用的莫札特知名的第40号交响曲的主题,再加上管弦乐的编曲,使得整首歌曲变得更为古典、华丽。教师可以通过分析两个作品的共同点来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以流行歌曲为教学材料,会让学生以快乐、兴奋的状态来参与教学,利于中学音乐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3.积极开展音乐实践活动

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为了提高中学音乐教学质量,应积极开展音乐实践类活动,举办校内流行歌曲大赛,定能吸引大量的学生前来报名。通过音乐歌唱比赛的开展,学生会为了获得更好的名次而努力唱歌、学歌,在不断练习与接触音乐的过程中,再加之教师的辅导,能使得学生的音乐功底进步更快,真正的吸收与感悟音乐的魅力和内涵,是音乐教学开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此同时,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应开展原创歌曲大赛,能激励学生去学习音乐知识点[3],创作出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提高成就感,进而更为认真的投入到音乐学习之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达到理想的音乐教学效果,将现代的流行元素融入其中,将流行音乐应用其中,制定科学音乐教学方案,能大大激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符合中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可将流行歌曲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积极开展音乐文化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渐提升学生的音樂素养,也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利于中学生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蒋邦飞. 如何发挥流行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最大功能[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7:164-165.

[2]刘敏芳. 浅谈流行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可行性[J]. 黄河之声,2015,16:41.

流行音乐中的民族音乐 篇12

一、和而不同的音乐审美需求

费孝通先生曾提出了被学界称为十六字真言的灼见:“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 这被看成是费孝通对世界文明未来发展及走向和平共处的高度期望和概括。“和而不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核心, 这种“和而不同”的状态, 是一种极高的境界, 是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音乐, 作为一种听觉艺术, 就其材料的现实基础而言, 它首先是中物质的运动形态, 表现为音响的形式, 人们对音乐声音的基本一些基本属性, 诸如音色、音高等的认识, 也是对音响原始形态的认识基础上形成的。但就其作为心理运动形态而言, 人们对其就有不同的反映, 虽然人们会对音乐的自然属性方面有共同的审美意识, 但又因各族人民所属的民族思维方式、审美心理的不同而生成不一致的审美体验。

一方面, 中国人民多崇尚中和之美, 在审美心理中多以平和、渐进、渐变的心理趋向审视、接受事物。因此, 中国民族音乐中的旋法多以平和、蜿蜒、渐进, 多体现为在“统一的基础上展现对比”。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虽以其地域性、多民族性、内容形式的多样性表现出独特的特征, 但若将其总体特征提炼出, 置于中华民族音乐体系之中, 又能看出它属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中, 是整个文化流域中的一个分支。音乐结构尽管只是音乐艺术中的一个局部, 但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局部。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也多体现为中华民族音乐的总体特征, 如音乐曲调的陈述是建立在重复的前提下进行渐变, 以旋律线条为主, 缺少立体的多声结构, 以及多以五声调式为基础等, 都彰显出中华民族音乐的总体特征。

另一方面,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又因其地理环境、生活状态、生产情况、社会发展和心理因素的不同, 在审美心理, 审美意识上存在民族的, 地方性的差异。在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中存在不少纵向思维的多声音乐, 甚至出现极致的八声部音乐作品, 如哈尼族的大声唱的栽秧山歌——哧玛·唔处阿茨, 除去两个伴奏乐器声部外, 人声声部竟然达到八部之多, 实乃世间罕见。在音阶调式方面,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亦存在着有别于五声音阶的带半音和带中立音的五声音阶。

二、各美其美的音乐结构

音乐结构不仅包含音乐的总体结构, 还包含着音乐中各个局部的结构, 诸如旋律、节奏、节拍及各种发展手法。云南各族人民口耳相传的民间音乐, 由于地理环境、族源、语言、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 因而在演唱 (奏) 形式、演唱 (奏) 方法、曲调风格极其音阶调式或节拍等方面, 明显体现着各自的民族风格和地区色彩。

1. 音阶调式方面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中音阶调式多采用五声徵类色彩和羽类色彩调式为主, 采用带半音和中立音的五声音列, 如哈尼族民歌中就采用了等同于日本“琉球调式”的mi fa la si do mi的带半音的五声音列, 同样采用此类音列样式的还可在基诺族、布朗族、彝族等民族音乐中见到。另外, 在红河县彝族尼苏支系的音乐中还可见带中立音的五声音列, 如彝族民歌《阿姆克讷勒》中采用sol↓si do re fa sol微降si的五声音阶。

2. 织体方面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中以单声部音乐为主, 多声部音乐较少, 但是在云南的25个少数民族中, 至今仍保存和流传多声部民歌的民族就有20个。就多声部民歌演唱的场合和其歌曲本身的音乐属性而言, 有在野外或“公房”唱的山歌和情歌, 有与生产劳动息息相关的劳动歌, 有与歌民族传统活动相关联的婚嫁、丧葬、节庆、祭祀等风俗歌。就声部数量而言, 有二、三、四、五、六、八等多种声部叠置, 就声部织体而言, 有支声式, 平行调 (四、五、六度) 和声性唱法、衬托式、对比式、呼应式、模仿式等复调织体形态, 有的单一运用, 有的综合运用2。

3. 旋律形态方面

在旋律线条的运动形态方面, 在藏、傈僳、纳西和怒族等民族的山歌中, 多体现为“抛物线”形态, 即旋律音斜向上方运动之后又斜向下方运动, 形成紧张度的增长到缓和, 先张后驰的心理平衡。如藏族山歌《庸庭》中, 由2渐渐向上方运动至最高音7, 再由最高音慢慢向下运动回到2, 后缓缓上升至主音1, 结束在♭7上。此外, 还有体现为水平式波颤形态, 即指旋律在不大的音程之内作上下绕唱, 近似某种声响的模拟。如纳西族《窝热热》中女生类似羊咩声的模仿, 哈尼族《赫嘞嘞》近似蝉鸣的模仿。

4. 曲体结构方面

区别于西方音乐中的严谨的三段曲式、三部曲式、奏鸣曲式、回旋曲式等等,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中的曲体结构中, 除去固定的套曲和宗教祭祀类曲目所必须遵循的曲体结构外, 多表现为自由、即兴性的单乐段或者多乐段变化重复的形式, 并未形成严格的曲式结构体系。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中丰富多彩的音乐结构形式, 是各族人民因其各自不同的审美需求, 审美体验和音乐诉求综合表达的结果, 它体现出各民族不同的文化审美和文化追求, 彰显出各民族音乐文化多姿多彩的音乐文化形态和各美其美的音乐文化审美需求。

结语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以其独特的审美和音乐结构在民族音乐花海中大放异彩, 与各族人民对待音乐的审美感知和审美需求乃至文化诉求是分不开的, 音乐创造者的审美感知直接左右音乐艺术的结构和文化内涵。在当今这个多元的世界中, 文化是多元的, 音乐同样是多元的, 唯有在尊重它文化的基础之上, 抱有求同存异的审美心理, 方能实现“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王次炤《音乐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 1994年6月第1版.

上一篇:群落设计下一篇: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