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 关于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问卷调查)

2024-07-06

研究性学习 关于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问卷调查)(通用12篇)

研究性学习 关于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问卷调查) 篇1

关于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问卷调查研究问卷

卷首语:流行音乐确实给中学生带来了许多不同的影响。然而,当代中学生

对流行音乐的见解也不尽相同。请你填写你的看法:

1、你喜欢流行音乐吗?………………………………………………………()

A、非常喜欢B、比较喜欢C、一般D、不太喜欢

2、为什么喜欢流行音

乐?…………………………………………………………………()

A、很流行B、周围人都听,不听感觉被排斥C、受家人或长辈影响

D、纯粹是个人爱好

3、你喜欢那种音乐类型?……………………………………………………()

A、民族乐B、轻音乐C、摇滚乐D、POP4、你认为流行音乐给你带来了什么?………………………………………()

A、轻松B、乐感、音乐知识C、快乐D、宣泄

5、你了解流行音乐的途径?…………………………………………………()

A、电视、网络、广播等媒体B、朋友间谈话C、课堂传授D、街道上

6、你通常使用何种方式听音乐?……………………………………………()

A、购买CDB、网上下载C、在线试听D、使用在线音乐软件(酷狗、千千静听等)

7.请问您为什么喜欢流行音乐*

A、追赶潮流B、放松心情C、陶冶情操D、逃避现实E、只是单纯的喜欢

8、你觉得音乐的功用…………………………………………………………()

A、缓解心理压力B、有激励作用C、适应心境D、加快工作效率

9、你每周用于听流行音乐的时间……………………………………………()

A、0-1小时B、1-2小时C、2-3小时D、3小时以上

10、你认为喜欢一首歌的主要因素是(可多选)………………………………()

A、旋律动听B、有时代气息,结合当下流行C、感人D、受欢迎

11、你表达自己喜欢音乐的方式是什么?(多选)…………………………()

A、把喜欢的歌唱出来B、只是听听,不会唱出来C、不时听一下D、演奏出来

12、你觉得音乐在您的生活中重要吗?………………………………………()

A、非常重要B、比较重要C、不太重要D、不知道

13、如果有机会,你会乐意把你喜欢的歌在公众场合唱出来or演奏出来吗?………()

A、会,很乐意B、视情况而定C、不会,怯场D、没有喜欢的歌

14您大多数在什么心情下会特别想听音乐?

A、悲伤难过B、心情愉快C、愤怒D、发呆忧郁

15请问您对音乐有什么感受?

A、共鸣B、回忆C、宣泄

感谢你的填写!、疗伤 E、激励高一(10)班研究性第五组D

研究性学习 关于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问卷调查) 篇2

关键词:精品课程,建设,学习效果,影响

为切实推进教育创新, 深化教学改革, 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2003年4月教育部正式颁布《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 从而拉开了我国精品课程建设的序幕。目标是从2003-2007年的5年内建设评审1 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各省、市各自规划建设200~500门省级精品课程, 各高校根据学校特色规划建设各学科的精品课程, 以形成总数达千门, 覆盖所有学科领域, 面向本科、研究生、高职高专等不同层次的精品课程。这些优质课程资源以网络为载体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共享, 并通过精品课程示范辐射作用, 从整体上推动整个高等学院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

自2006年起笔者一直致力于《健康评估》精品课程的建设研究, 于2009年获省级精品课程称号, 现一直保持精品课程网络通畅, 目的是有利于我院高职护理、助产专业学生学习、利用资源方便, 以期能补充学生学习资源, 达到资源共享, 提高其学习效率。正是居于这种考虑,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市场调研、考试成绩反馈等环节来分析精品课程建设对我院083级、093级高护高助专业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083级高护专业学生390人作为对照组, 093级高护专业学生444人作为试验组。两组学生均是通过全国高考统一招收入校, 在学习《健康评估》课程时年龄都在19~21岁之间, 开课时间均是在一年级下半学期, 所用的教材均是使用由刘成玉教授主编的《健康评估》第2版教材, 学时均为72学时, 任课教师相同, 开课时基础课成绩比较大致相似, 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2 研究方法

2.1 问卷调查

随机对093级高护专业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表215份, 收回210份, 回收率97.7%, 统计结果见表1。

2.2 考试反馈

两组期末考试均是闭卷形式考试, 由教务部门于2009年和2010年随机从题库中组合为两套试题, 并由教务部门“三统一”, 即统一安排考试时间、统一安排监考人员、统一评卷、阅卷、登分。两组学生考试成绩见表2。

2.3 市场访谈

通过对铜仁地区人民医院、二医、市人民医院部分护理专家、临床一线骨干进行访谈, 他们一致认为:“我院093级护理、助产专业的实习生掌握了大量专业理论知识, 且能把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尤其是在对患者的病情观察、监护、抢救中, 反应迅速, 应变能力强, 实践技术过硬, 操作规范, 较083级实习生有明显的进步和改善”。

3 结果

统计结果分析显示, 精品课程建设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有显著的作用, 尤其是在考试中, 试验组90分以上138人, 80~89分180人, 70~79分102人, 60~69分16人, 60分以下8人;而对照组90分以上1人, 80~89分195人, 70~79分109人, 60~69分51人, 60分以下34人。试验组平均成绩83.7分, 对照组75.9分。两组比较, 试验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0.05) 。此外通过问卷调查, 医院护理专家对093级高护、助产专业的学生评价颇高, 说明精品课程建设给学生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4 讨论

精品课程的建设是一项十分艰苦细致的工作, 无论对加强高校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还是对提高教学质量, 都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精品课程建设对学生学习效果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4.1 创建了多种教学情景

健康评估精品课程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性学习情景;以问题为中心的创新性学习情景;以病人为中心的兴趣性学习情景为内容的新型教学模式, 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 强调临床实践和临床思维并重,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又可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误区, 以利教学的不断完善。

4.2 积极鼓励教师收集、积累临床病例资料,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自制高质量的PPT课件, 将图、文、声、动、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使原本枯燥、难于理解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易于理解,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激发学生的潜能, 学生普遍反映学习效果理想。

4.3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努力为学生提供极佳的实训场所

充分利用 (医) 院 (学) 系合作的基础, 有针对性地将部分学生带入铜仁地区人民医院、二医、市人民医院实施“实岗轮训”, 让教学与临床“零距离”对接;让学生真正体会健康评估课程的核心作用, 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

4.4 实行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

在精品课程建设中, 教师打破过去先理论后实践, 把理论教学放在校内实训基地的传统教学模式, 大力开展讲示结合、角色扮演、医院见习、轮岗实训等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仿真模拟病人、校园局域网和教学资源平台等现代化的手段进行教学,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操作互练, 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和能动性, 使教、学、做融于一体,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5 教学方式开放化

在精品课程教学中, 教师紧抓社会需求和护理岗位职能要求这条教学主线, 积极探索开放式教学, 大力推行 (医) 院 (学) 系合作, 重点突出以实岗轮训、半工半读、医教结合为特征的课程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实现教学内容与临床操作“零距离”。

总之, 精品课程建设必将成为学校常规教学管理的一部分, 并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真正让精品闪光, 让学生成长, 让教师发展, 让学校变样。

参考文献

[1]吴宇红.高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的探讨 (J) .护理研究, 2007, 21 (16) :1486-1487.

[2]蔡小红, 闻彩芬, 濮丽萍.高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 (J) .护理研究, 2009, 23 (31) :2899-2900.

[3]杨蕾, 宋文晶, 李蔚, 等.依托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J)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0, (2) :61-63.

研究性学习 关于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问卷调查) 篇3

【摘要】流行语以一定的环境为依托,反映一个特定地区时期的文化。小学生校园流行语是小学生的一套话语系统,它涉及到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流行语大都来源于将复杂文字非常规的简缩、用数字英文代替。这些来源不同的流行语或出于幽默、或出于发泄,适合了小学生语言表达快节奏的风格,与小学生的校园具体环境相结合,便具有了很强的生命力,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活。

【关键词】流行语 内容 类型 原因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40-01

流行语是近年来引起关注的一个话题,但是关于什么是流行语却有着不同的解释。生活在校园里的小学生,已经形成了初步具备了独立生活和思考的能力,这些具有共同点的孩子聚在一起,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校园里,他们有着自己的追求、自由、幸福和欢乐,也有艰辛、压抑和苦恼,为了表达的需要,小学生们拥有了自己的一套话语系统,用来在校园生活中交流,旁人一般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我们把这些话语称为“小学生校园流行语”。

一、小学生校园流行语的内容

校园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小学生校园流行语的内容广泛,涉及到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也不是说他们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用流行语来表达,而是一些他们特别感兴趣的事情,他们投入感情较多的方面更有可能用流行语来表达。

校园里,每时每刻都能听到学生们关于心情的感慨。

郁闷:顾名思义就是积聚在心里的烦闷,欢快的幼儿园生活突然结束,面对崭新的小学生活,新鲜感过后,就是无底洞般的空虚和茫然,他们内心渴望与以前不同的生活方式,但他们并不知道那是怎样的生活方式。这时“郁闷”这个词似乎最能表达他们的心情。

晕:多数写作“FT”。即英文Faint的简称,意为“头晕”,在网上聊天或日常生活中都比较常用。在运用中常表示震惊不满和难以置信等多种情绪,不论听到何等让人暴笑或痛苦的新闻,还是看到搞笑的照片,一个“FT”足以表达你的一切情绪。

靠:语气词,表示惊讶、愤慨等强烈的情感,与“FT”有相似之处,但因为不像“FT”一样是音义词(是本土的产物),所以在语音上更有快感。“靠”来源于港片用语,最初带有脏话的性质,但现在已退去了这种色彩。”

二、小学生校园流行语的类型

小学校园就像是一个词语的新天地各种词儿层出不穷,小学生挂在嘴边的词汇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但是纵观它们的来源不外乎有以下几种渠道:

简缩式流行语:有些流行语是通过词语非常规简化而来,即将较长的说法缩略为两个字的常用词,但它的实际意思却与常用词的意思差距很大。如“可爱”指可怜没人爱,“讨厌”指讨人喜爱、百看不厌。

数字式流行语:它们大多是按数字与汉字谐音的对应关系来造词的。这些词既简便实用,又新奇有趣,所以多流行于网上聊天。如:9494——就是就是,886——拜拜了,7456——气死我了。

字母式流行语:“CS”是英文counter-striked的缩写,又简称C(指的是一种网络游戏,中文名“反恐精英”,一段时期内男小学生对此痴迷,故有此语流行)。

汉语拼音简缩式,在小学生网络聊天中常用,如“GG”、“JJ”、“DD”、“MM”分别表示“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而女同学则喜欢用“NQS”表示“你去死吧”。“PMP”表示的意思是“拍马屁”。

中英文合璧式:此类流行语一般是在句子中既使用汉语又使英语。如“I服了You=我服了你”“你Out了=你落伍了”“好cool=好酷啊!”“happy一下=疯狂一下”“小case=小事一桩”。

三、小学生校园流行语流行的原因

以上流行语之所以流行,究其原因可以有以下几点:

一是使表达富于情趣和幽默感。在以上所列举的流行语中除了“我靠”、“TMD”等极少数带有粗话性质外,绝大多数都是很富有幽默气息的说法。

二是用以发泄不良的情绪。由于小学生都从家里来到学校远离亲人,容易产生孤独感。这些都容易导致他们在思维方式上有很强的情绪化倾向,所以他们在抱怨、无奈、气愤时爱用“去死吧”、“TMD”等发泄心中的不良情绪。

三是生活节奏的加快也是促使校园新词汇流行的原因。小学生是思想活跃充满激情的一代,他们崇尚简洁、方便、快捷。他们为了缩短表述时间和交流方便,语言表达上也显示出了快节奏的风格,所以“讨厌”、“286”等很难以让岁数大的人理解。

四、小学生校园流行语的研究

如何看待这些小学生流行语呢? 这些流行语是好是坏?是该追捧还是该棒杀?有些学者认为这些流行语是对语言的反叛和戏谑,是语言垃圾或语言污染,小学生应该语言文明,杜绝怪话、粗话;也有些学者认为像“讨厌”、“7456”等反常规语言,会对语言教学带来消极影响。我认为这些学者的偏激看法,主要是不了解小学生活的细微情况和这些流行语的真实内含,只是从表面的语言形式上看问题。如果把这些流行语放到特定的环境中,看它运用的语境和所起到的表达效果就不会有如此的评价了。

综上所述,校园流行语乍看之下或平淡无奇、或不知所云,但一放在小学生生活的这个特定环境中去,立即具有了生命力,可见流行语必须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考察。总之,这些流行语都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或颓废、或乐观、或幽默,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活。

参考文献:

[1]陈建民.中国语言与中国社会[M].广州:广州教育出版社,1999.

研究性学习 关于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问卷调查) 篇4

学习动力对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及学习效果有重大影响甚至决定性作用,学习动力由很多因素影响,比如学校环境,寝室环境,师资力量,个人素质等,但我认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因为采集数据比较困难,我在朋友中做了一个样本数量较小的调差问卷,包含11个问题及所在学校和专业的基本信息,其中大一学生11人,大二学生33人,大三学生12人,大四学生6人,已毕业3人,共计65人。

首先,最重要的问题是基本问题“对自己现在所学专业是否满意”,76.9%选择“一般”15.4%选择“很不满意”,7.7%选择“很满意”,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并非很满意,为此次调查报告的后续问题提供了基础,选择“一般”的学生普遍对所有专业兴趣差不多,多为大二及以上年级已经对大学生活适应,或者残酷的说麻木了,选择“很不满意”的学生有部分属于得到的都不想要,得不到的都是最好的心理,他们很多都并不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大学课程设置,只是对自己本专业有厌烦心理。

究其原因,第二个问题提出了解当时选择本专业的原因,18.5%的学生选择是“父母老师朋友建议”,55.4%的学生选择“学校或专业名气”,15.4%的学生选择“就业前景”,5%的学生选择“兴趣爱好”,5.7%的学生选择“分数限制”。由于各地报考形式不同,导致很多学生根据自己喜好报的专业因为分数原因而调到下一档或不满意不感兴趣的院系专业。

第三个问题与第二个类似,“当初选择时你更注重”,差不多选择“专业”和“院校”的各占一半,第四个问题是“当初选择学校是否填写服从调剂”主要了解下学生对兴趣的追求与现实考虑的比重,由于各地报考规则,大多数都选择“是”。

第五、六个问题考察的是学习动力,“在校时间多用于?”77%的学生选择“娱乐”,9%的学生选择“社团活动”,7%的学生选择“学习本专业知识”,7%的学生选择“学习非本专业自己爱好学科知识”,绝大多数的学生选择娱乐部分原因是对本专业学科不感兴趣,可由于学校环境限制及同学消极思想影响而并没有学习非本专业自己爱好学科知识,有部分是因为大学环境较为宽松,父母学校约束较少,自制能力差,现代社会娱乐方式较多,而由于我朋友的范围有所局限,导致选择社团活动的人数并不多,据学校整体情况推测,这个比例应该更高些,社团活动的确占大学课余生活的很大部分,而且社团活动作为可以提高社交等多方面能力,结交人脉的载体,也得到大学生的关注和重视。第六感问题“学习动力来于?”69%的学生选择“不挂科”,27%的学生选择“就业

压力”,3%的学生选择“兴趣”,1%的学生选择“奖学金”,过半数的学生选择不挂科,说明大家对本专业的兴趣不高,而就业压力也是由挂科及奖学金影响,说明大家兴致并不高,两者相比,选择不挂科的标准更低,究其原因,或是因为很多人对大学的态度是混,或是因为外界娱乐吸引太多,学生不会把持自己。而选择奖学金的部分是热爱本专业,部分是虽然对本专业没兴趣,却苦于就业压力或者自我要求高。

第七个问题为“你希望以后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么?”73%的学生选择“不希望”,13%的学生选择“希望”,14%的学生选择“无所谓”,虽然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都不能获得对口工作,甚至不能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但是,我没想到这么高比例的学生选择不希望以后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有些是因为自己本专业无聊,有些是因为对本专业没兴趣,有些是因为本专业冷门,我学的是会计专业,是东财的优势专业,在东三省也比较好找工作,但是,曾经有一次我们全年级同学上就业指导课,当导员询问大家以后的就业想法时,几乎80%的学生都只是把会计当做一个跳板,靠会计工作积攒资金,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或是打算自己开个咖啡店书店,或者打算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

第八个问题“如果学校允许学习成绩前5%的学生转专业,你是否会为转专业而努力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过半数的学生选择“是”,说明大家还是会为自己的喜好和梦想奋斗,但同时有很多学生不想或懒于改变自己现状。比较看来,第九个问题“你是否会选择跨专业考研,深造自己喜爱的学科?”却是过半数的学生选择“否”,因为找工作时,用人单位大多数还是会以本科院校和专业为主,大多数学生不会选择浪费时间深造一个不能给自己未来的梦想,而且跨专业考研的确有难度,本科时落下的课程需要用自己课余时间补齐,大多数学生不愿吃这个苦。

第十个问题“你认为所学专业是否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及现状有影响?”90%的学生选择“是”,这个数据跟“对自己现在所学专业是否满意”数据有所出入,其实对自己专业完全满意的很少,也有部分因为个人原因而影响学习动力的学生把原因归咎于专业兴趣。

第十一个问题“如果你不喜欢本专业,你会?”76%的学生选择“努力适应”,16%的学生选择“将就混下去”,7%的学生选择“想办法转专业”,2%的学生选择“复读再选择合适的专业”,因为我选择的样本限制,大一学生较少,大二大三的居多,影响很多人不能选择复读再选择合适的专业,而由于各个学校对转专业的限制,大多数学生选择努力适应。

由调查情况及相关新闻信息可知,因为高考选择院校制度、自己分数及就业现实的考虑,很多学生不能选择自己喜好的专业,多数对自己现专业并不满意,部分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及学生对课余

研究性学习 关于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问卷调查) 篇5

暑假期间,利用闲暇时间对“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影响”这一问题进行了访谈调查,现将这次调查的报告反映如下(后附访谈提纲):

俗话说:“环境塑造人”。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因为学生个体素质模式的建构和塑造,有赖于与之相关的各种教育环境的引导、开发和优化选择。良好的环境能使人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不良的环境能使人产生消极的不健康的情感。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对环境加以利用和改造,创造良好的健康的环境,发挥其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克服不良环境,限制其消极作用。

学生,作为组成社会的个体,他们学习主要受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此,主要探讨家庭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学习的影响表现在很多方面。

一、家庭环境对孩子成绩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成员的政治、思想、道德状况

这是学生的家庭德育环境。家庭成员对孩子的影响是直接的,巨大的,而且也是复杂的。有的家庭、政治、思想、道德倾向与表现比较长一致,是一种有明显特征的德育环境。有的家庭,政治、思想、道德倾向与表现不一致,对孩子的影响就需具体分析,看他接受哪方面的影响更多些。其中要特别注意家庭成员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对孩子的影响。

(二)、家庭的人际关系状况

一个家庭的人际关系如何,既是德育环境,又是智育环境。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有直接影响。经常吵架斗气,以至闹分家闹离婚的家庭,会使孩子产生没有温暖、没有爱、厌烦、恐惧等心理,从而导致思想消沉,学习也没动力。

而家庭人际关系双由多方面因素决定,有经济的,有思想的,有道德的,有政治的,也有性格的。认清不同的因素,对认识学生的表现很有益处。仅仅笼统地认为人际关系不好而没有对多方面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往往在做孩子工作时不知如何下手。

(三)、家庭对孩子思想品质的教育状况

是否在思想品德方面对孩子有严格要求,而且经常抓紧教育。在这方面,各个家庭是很不一样的,它反映了家庭教育的自觉程度和实际水平。有的家庭对孩子只有期望,没有具体要求,也没有经常做好教育工作;有的家庭有仅有期望,而且能不断提出具体要求,及时做好教育工作。这方面,能否与学校、班集体积极配合也是很要紧的。

(四)、家长是否尊重孩子的人格

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而不搞“虐待型”的教育,这既是教育思想问题,又是教育方法问题。有些家长,自身表现不错,但有严重的封建家长制作风,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讲民主,不进行说服教育,却用错误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呵斥、讽刺、挖苦、各种方式的体罚和强制,结果把孩子“逼”上了下坡路。

(五)、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是否适当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曾对自己的孩子有美好的期望,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及所表现出的情况,家长的期望值有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有专家曾在一所中学初一年级新生家长中做过调查,许多家长由于这是一所普通学校而对孩子的期望一下子跌落下来,有的家长甚至表示完失望了。需知,家长对孩子期望值的变化,会在言谈话语以至行动中表现出来,这就直接影响孩子的心态、情绪从而导致孩子的自我期望也会发生变化。家必须注意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过低的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工作。

(六)、家长自身是否尊重知识、有求知欲

有些家,只要求孩子学习好,将来成才,而自身并不尊重知识,也没有求知欲,不读书,不看报,不听广播,从来表现不出学习的兴趣。这样的家长对孩子当然不会有好的影响。

(七)、家长对待孩子分数的态度

这是指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是只重分数,还是更重视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

不少家长只盯着孩子的分数单,以分数定奖惩,从而把关心孩子的学习停留在表面上,而没有从根本上去教育指导孩子明确学习目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八)、家长是否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有的家庭长期缺乏学习的环境与条件,如家务劳动负担过重,家长不务正业,家庭环境

混乱等,这必然影响孩子的学习。

(九)、家庭成员的兴趣爱好对孩子的影响

如有的家长爱玩麻将、赌博、酗酒,这无形中给孩子以不良影响,致使一些中小学生参与赌博等,从而包括玩电子游艺机赌博等,从而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所以,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至关重要。

二、家庭的管理方式对孩子有不同差异的影响和作用:

和谐型家庭和睦,彼此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地位是平等的。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在一种愉快的、民主的气氛中生活。在这种类型的家庭中,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既有利于智力的开发、才能的展现,又有利于形成关心他人、热爱集体的良好道德品质。在这样的家庭,家长的榜样作用是极大的。家长威信的树立并不是建立在溺爱和绝对权威的基础上。这种理解是指家长善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对问题机智地诱导分析,能表现出豁达的胸怀,表现出长者的公平之风。在这种类型的家庭中,一般家长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能够用长远的眼光看待事物。在这样的家庭成长的孩子,一般对学习都抱有很热情的态度,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

自由型家庭结构较为松散,是以互不干涉为基础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大多是由于家长工作繁忙,经常出差或长期在外工作,家庭稳定性较差,或将学生寄养于亲属家中,或者寄宿于学校,使孩子脱离父母的直接养育,顾不上管教孩子。也有些家庭文化素质较低,不懂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只管孩子温饱,把教育全部推给学校。这种家庭的中学生可出现两种情况。在这种家庭成长的孩子,对学习有一定热情,但是通常没有很强的自制力来让自己很好地学习下去。

娇宠型家庭,全家人都以孩子为中心,一切围着孩子转,对孩子的要求一概满足,溺爱娇惯,言听计从。他们从各方面提供条件,来满足孩子的欲望。长久下去,孩子缺乏自我克制的能力,独立性差,依赖性强,不但妨碍智力发展,还容易形成自傲、任性等不良个性,导致人际关系不协调,将来很难适应社会生活。自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现在的小学生多是独生子,这类学生在身心方面出现的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这种家庭成长的孩子一般比较自我,父母对其学习采取放任的态度,只是不利于孩子学习的。

专制型家长是采取强硬专横的手段,使孩子绝对服从,毫无民主,即便知道自己错了,也不肯在孩子面前认错。在这种家庭成长的孩子,一般都对父母敬畏,对学习没有自己的选择与自主,这也是不利于孩子成长和学习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促使孩子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要想让孩子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家长就要注意引导和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就要给予孩子自由思想的权利,切忌生搬硬套那些不符合孩子兴趣和志向的教育方式,切忌只重视智力教育和物质给予,忽视对孩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发育,家长应不断学习家教知识和技巧,加强自身修养,杜绝家庭精神垃圾的产生,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及必要的学习条件。

我认为,我们可以改变家庭的教育方式来对孩子形成一种积极影响,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让家庭成为孩子学习的力量之源:

(1)每学年举行起始年级家长学校,召开专题讲座

先学习,请有关专家针对学校实际作专题讲座,让家长真正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并请家长代表谈学习感受,交流他们的教育方法。

(2)成立家长委员会

首先由家委会成员听取学校的年度、学期工作汇报及计划,召开家长动员大会 听取全体家长意见;再分年级请家长介绍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组织部分家长代表参加学校教学开放日;成立家长互助小组,加强家庭之间沟通,实现家庭有效互动,资源共享,扬长避短,互帮互助。

(3)发送一定量的教育杂志、小报、定期印发家庭教育的有关素材、联系册,向家长

提供教育信息参考资料等。

(4)家访,通过老师上门提供教育指导,以解决个别家庭中存在的问题,目的是通过

面对面的沟通,和家长共同商量如何解决孩子在活动中碰到的问题。

(5)通过学校心理咨询活动,了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对子女成长中不利的因素及家庭

教育中的片面倾向,及时矫正。

(6)通过校长信箱,及时了解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误区,并对家长予以指导、帮助、解决。

(7)让家长参与学校重大活动,感受教育的艰辛与神圣,从现代学校教育的形式与内

研究性学习 关于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问卷调查) 篇6

内容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完善,网络时代已经悄然降临。在大学校园里,网络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但是每个事物都有它的双刃性,它能给我们带来方便,必然也会带来一些不便之处。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

影响

一.调查目的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载体,近几年在学生中日趋流行,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网上聊天,发E-mail给好友,网上浏览新闻......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尽管网络存在着诸多优点,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网络信息的开放性,自主性与多元性极容易令部分同学对其产生过度依赖,从而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消极影响。那么,网络到底对广大学生学习,生活存在着什么影响呢,它又是怎样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呢?掌握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培养高素质的中大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查对象和范围

鞍山师范学院所有学生,主要以在校生为主。

三.调查内容与分析

(一)网络对学习的影响

1.正面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现在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网络的开放性,自主性,方便性和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大大的扩宽了大学生的求知途径,有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促进学习。网络的自由,轻松,开放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无压力的学习空间,这会大大的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2.负面影响

网络对大学生学习有帮助,同样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也有弊端。学习本就是学生的本职,但是现在出现了许多学生不愿意学习课本的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厌学情绪,而网络作为主要的影响原因之一,有着很大的责任。网络的出现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气氛与学习环境,而且这并不有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反而会使学生过度的依赖心理,不会自己去探索问题的答案。

(二)网络对生活的影响 1.正面影响

现在的网络对大学生的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可以说大学生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了。由于当代大学生对生活知识和常识的了解过少,网络就成了他们生活的小帮手,帮助学生解决了很多问题,也增加了大学生的常识。并且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快速传递,可以让大学生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的丰富性。

2.负面影响

研究性学习 关于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问卷调查) 篇7

一、网络流行语及其来源

网络流行语是网民在进行网络交流时, 为简洁、恰当地表达情感对现行的普通用语进行改造、创新并传播的一种新的语言形式, 不同的网络流行语其来源也不同。

(一) 谐音或方言

网络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而我国各地区的方言土语丰富多彩, 不同语言地区的人在进行网络交流时, 必然会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从而形成一些网络流行语, 例如“卤煮”即在论坛中发帖的“楼主”的谐音, “3Q”则是“thankyou”的谐音缩写;而“虾米”则是闽南语中“什么”的意思。

(二) 热点事件

一个热点事件经过网络曝光、发酵, 最后经过网民的总结, 创作出一些网络流行语, 以表达人们对某一社会事件或社会现象的态度, 例如“我爸是李刚!”则是网民对社会中一些专横、野蛮的“富二代”的讽刺与抨击;而“世界那么大, 我想去看看”则表达了民众希望从狭隘、繁忙的生活中解脱出来, 去欣赏广阔世界的一种愿望。

(三) 流行文化

这些网络语言通常从一股文化热潮, 如影视、书籍中衍生出来, 用以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例如2008 年电视剧《士兵突击》风靡全国, 其中的“不抛弃, 不放弃”就成了许多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二、调查设计及样本收集

(一) 调查问题设计

为了解网络流行语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及行为的影响, 本次调查的问题设计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大学生使用网络的时间以及网络的用途, 自身对网络流行语的熟悉程度及使用频率, 大学生对社会上使用网络流行语的态度等方面。

据调查, 大学生是我国网民的主要力量, 而这股年轻的力量在网络语言创造、使用与传播中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对于社会上层出不穷的网络流行语, 甚至滥用网络流行语又持有什么态度?为弄清这些问题, 调查人员所设计的调查问题主要分为三类:其一, 基本信息类, 该类问题通过对大学生院校、性别、专业、年级等问题的设计, 使调查人员了解样本的知识结构和性别类型等基本信息;其二, 问题导入类, 这类问题通过对学生上网时间, 网络用途, 网络流行语使用的环境以及使用频率的调查, 了解学生所处的网络环境、语言环境以及社会环境, 进而引导学生回答更深层次的问题;其三, 态度类, 这类问题不仅包括大学生本人对于网络流行语的态度, 还包括其周围人对于网络流行语的态度, 以及大学生对于全社会都在使用网络流行语所持有的态度。

(二) 调查方法及数据处理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样本采集时间为2016 年4 月18 日;样本容量为100 人, 样本院校分布为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工程学院、徐州医学院、中国矿业大学这四所高校。

在调查前, 调查人员在食堂、自习室、图书馆、教学楼等人员密集的地方进行样本收集。调查结束后, 调查人员及时收回问卷, 并查看问卷数量, 以保证样本容量的完整性, 通过检查, 对样本中问题回答不完整的问卷予以剔除, 以保证调查结果的有效性。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 问卷样本描述

调查发现, 受访的100 名大学生中, 徐州工程学院的人数最多, 占总数的63%, 而中国矿业大学和江苏师范学院所占比重居中, 分别为18% 和16%, 徐州医学院所占比重最小为3%。受访者的性别比例比较均衡, 其中男生占总人数的52%, 而女生则占48%。受访人数的年级分布差异较大, 其中人数最多的为大四学生, 占总人数的41%, 最少的为大一学生, 占总人数的11%, 而比例居中的则是大二和大三的学生, 其比重分别是21% 和27%。为了统计方便, 调查人员将各类专业进行整合分组, 按文理专业分为文史类、理工类和艺术类三组, 而这三组中文史类的学生比重最大, 占总人数的70%, 理工类和艺术类比重偏低, 分别为26% 和4%。

调查人员通过对基础类问题的分析发现, 这四所高校的大学生, 有一半以上受访者的上网时间集中在1-3小时, 当然将上网时间延长至3-10 小时的也大有人在, 其占总数34% 的比例也不容忽视, 而处于两个极端, 即上网时间控制在一小时以内和10 小时以上的人数则很少, 这一方面说明, 目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也说明许多大学生能够正确安排上网时间, 但是仍有一些人的自律性较差, 让网络过多地占用了学习和生活时间。

(二) 问题统计分析

1. 大学生上网目的分析

对于上网的目的, 调查人员将题目的选择范围拓宽, 选项分别是学习、办公、游戏、社交、休闲、其他, 而且每人至多可选两项。调查者通过对此题数据 (如图1) 的收集发现, 大学生的上网目的中学习和休闲所占的比重较大分别为73% 和75%, 其次为社交和游戏分别为55% 和39%, 而基于本次调查的样本多属于在校大学生, 参加工作的人数较少, 因此其利用网络办公的人数比例则比较低。这一数据分析可以明确地看出, 网络已经深入到大学生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的各个方面, 而且多数大学生还是能够正确地使用网络, 并合理分配网络用途的。

2. 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使用网络流行语的频率分析

调查人员通过设置“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不自觉的使用网络流行语吗? (1) 从未 (2) 很少使用 (3) 经常使用 (4) 频繁使用”这一必答题来了解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频率。经统计 (如图2) , 受访者中选择“经常使用”的人数占总样本数的53%, 而“很少使用”的人数比例也比较大, 占43%, 而“从未使用”和“频繁使用”这两个极端的选项的比重则很低, 从这一数据不难发现, 多数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会使用网络流行语的, 只是使用的频率有所差异, 同时调查者还发现, 那些倾向于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学生, 其多数是在口语中和网络交流中使用, 正规的书面表达中则很少使用, 这也说明大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网络流行语的不规范性, 并能够选择恰当的语言环境进行使用, 而不是一味滥用。

3. 大学生所处的网络流行语的使用环境分析

人具有社会属性, 社会环境对于一个人的语言、行为的影响非常大, 调查人员通过设置“您通常会与哪些人用网络流行语言进行交流沟通?”等问题, 来了解大学生所处的语言环境, 调查发现, 由于大学生所处环境的特殊性, 其周围多是思想活跃, 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同学、朋友或者网友等, 而一些大学生为了方便与同龄人对话沟通, 必然会主动或被动的接受一些网络流行语, 例如, 数据显示大学生与同学和朋友交流时使用的网络流行语最多 (如图3) , 而这一数据也与之前的“网络流行语多用于日常口语中”的调查结果相呼应。

4. 大学生对于网络流行语的态度分析

调查人员为了分析大学生对于网络流行语的态度, 共设计了三种问题, 其主要包括大学生对于学术研究中、媒体中和商业广告中使用网络流行语的态度。

经调查发现, 大学生对于在学术研究中使用网路流行语的态度比较谨慎, 有35% 的调查者持反对态度, 当然也有接近一半的调查者态度持中, 只有21% 的调查者表示支持;大学生对于媒体报端上运用网络流行语的态度就比较明确了, 有57% 的学生表示会“被标题吸引而继续看具体内容”, 当然也有一些同学认为媒体应该保持思想上的自主性和严肃性, 不能随波逐流;而大学生对于商业广告中运用网络流行语的态度就比较宽容了, 有58% 的同学对这一做法表示支持, 认为其很有创意, 能够吸引人。由此可以看出, 多数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还是比较温和的, 甚至是喜闻乐见的, 这符合大学生求新, 求变的心理特征。

四、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流行语

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 网络流行语反映了社会变革时期人们意识形态层面发生的变化, 其存在与发展自然具有合理的一面, 例如它推动了网络环境的公平化, 使民众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它体现了中国文化多姿多彩的一面, 也丰富了汉语的表达;它舒缓了社会转型时期中国民众的心理压力等等。但是我们在看到网络流行语对社会带来好处的同时, 也要时刻警惕其为社会尤其是对大学生的语言和行动带来的不良影响。

社会、学校、教师应该重视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情况, 并针对其中出现的不良倾向进行预防和管理。例如, 社会通过法律法规净化网络环境, 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绿色的网络空间;学校应该利用讲座、论坛、课程设置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现代汉语的规范化教育, 对于一些不良的网络流行语要予以屏蔽;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尽量使用规范汉语, 为学生树立榜样, 切不可为了拉近师生距离, 盲目地使用网络用语, 以免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五、结论

综上所述, 笔者通过对徐州四所高校100 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 发现许多大学生对于网络流行语的态度比较积极, 且能够合理地运用网络语言, 但是在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滥用网络流行语, 或传播一些低俗网络流行语的现象。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网络流行语的法规, 但是学校、教师应该自觉地担负起正确使用网络流行语的责任, 以保持汉语言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道阳, 徐广林.当代大学生网络流行语心理认同的调查分析[J].校园心理, 2014, (02) :89-91.

[2]吴喜涛.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 (05) :51-53.

[3]周莹萍, 陈泽虹.网络流行语在当代大学生中传播的调查与对策[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 (06) :90-94.

研究性学习 关于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问卷调查) 篇8

【关键词】微课教学  高一学生  自主学习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245-01

调查学校基本情况简介:江西省新余市渝水一中是一所全日制中学,现有学生3240人,其中高一年级810人,该校2008年被评为江西省重点中学,2010年被评为江西省现代教育示范校。该校地处新余市市郊,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受地理位置限制,该校生源主要来自农村,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导致该校近几年高考成绩严重下滑。近年来,该校根据现有生源的基本状况,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鼓励青年教师大力推行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并不断摸索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本次调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学初,对两个班进行学习动机策略问卷调查。

调查样品:取高一年级两个基数接近的平行班级进行比较,总人数112人,各班51人,其中高一(5)班男生38人,女生13人;高一(6)班男生40人,女生11人;两个班级的中考化学平均分分别是86.43和85.76,整体水平接近。

调查形式:学习动机策略问卷调查和动态比较方法.总共发放试卷112份,收回112份,全部有效。

调查结果:

表一:

表二:不同性别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情况的调查

第二阶段:抽取高一(5)班作为调查样品,该班已经进行了半学期的微课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该班男生38人,女生13人,其中,住校生30人,女生7人;走读生男生8人、女生6人。

本次调查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包含7个大问题):

1.微课教学对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否有促进作用?

2.微课教学对你的学习思维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

3.微课教学对你的学习心理产生了什么影响?

4.微课教学是否改变了你的学习方式?

5.微课教学对自主学习产生了什么影响?

6.你认为微课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较有哪些优势?存在什么不足?

7.你对现在进行的微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有何建议?从学习需要的角度出发,你认为微课自主学习模式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调查结果整体及分析:

1.43.2%的同学认为微课教学激发了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2.大部分同学认为微课教学改变了他们的学习行为习惯,微课对细节的处理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细节,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透彻;同时,学生能力的差异造成的课堂紧张情绪得以缓解,特别是女生,更加有益于他们的学习。

3.微课教学的引入,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多元化,丰富了课堂文化,解决了学生对老师的视觉和听觉疲劳问题。

4.大多数同学感觉在自主学习课堂中使用微课,是一种嵌入式的补充,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和思考时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体现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对于知识构建的方式更加丰富。

存在问题:⒈微课的收益主体是学生,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微课创作的一个必须关注的问题。微课创作者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思考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甚至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微课的设计、师生结合创造微课,也许能创造出更加符合学生口味的优良微课。⒉知识的衔接与系统化。微课打破了知识的系统化,将知识模块分割成独立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是,人对于自然科学知识的构建是一个由点成面的系统化过程,如何更好地衔接各个知识点,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是微课应用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胡春梅.《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研究》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3]胡铁生.《微课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福建教育科技研究所

[4]张铁道.《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芬兰、瑞典两国高中课程考察报告,2002.2

研究性学习 关于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问卷调查) 篇9

1.您的性别:

□男□女

2.您现在就读的年级: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3.您会主动去学习和了解一些过去的红色革命事迹吗?

□会□不会

4.你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红色革命事迹?(多选)

□网上查询□书刊杂志□电视媒体□课本知识□亲朋亲诉□参观旅游

5.学习红色革命事迹对你有什么帮助?

□有助于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铭记历史,加强自己的爱国心□了解过去,启迪和指导未来□没有实质好处

6.你是否经常参与学校有关红色革命题材的活动?

□经常□偶尔□没有

7.你觉得红色革命精神是否和你的生活息息相关?

□有比较大的关系□关系不大□完全没有关系

8.你认为传统的红色经典不能吸引你的原因是什么?(多选)

□内容呆板无新意□对革命事迹不感兴趣□与日常生活关系不大,缺乏亲身体验无切实感受□形式单一□其他

9. 如果学校计划加大对红色文化的宣传,你希望是何种形式?(多选)□教科书□展板,报纸等实物媒体□网络,电视媒体□参观革命遗址□吊念革命先烈□集体组织学习□其他

1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民协会在哪里?

□湖南湘潭□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萧山衙前

研究性学习 关于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问卷调查) 篇10

背景简介:

由于社会对人类选择性的需要,而我国的教育方针由应试教育改革为素质教育,竞争非常激烈。因此,同学们会在众多品种的教辅资料中选购一本或几本使用。本组设立课

题,就是要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希望能给同学们选购和使用资料提供参考。

调查时间及地点:

2010年12月29日

湖州中学教学楼内

研究调查成员:

数据归类与统计 :沈嘉铖

资料查找并整理 :唐奕鈺

问卷编写与修改 :沈敏丽

报告总结 :叶昀

主要探究内容:

(1)中学生以什么心态对待教辅资料?

(2)中学生是否同意教辅资料的使用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

(3)中学生评价教辅资料好的标准是什么?

(4)中学生喜欢使用什么类型的教辅资料?

研究对象及方式:

调查研究的对象是湖州中学的学生,调查研究的对象包括高1-高3全体学生,调查研究的方式为问卷调查,访谈调查。

1. 问卷调查: 为了研究,本组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首先对资料使用作了解。在高

1、高

2、高3总共发出60份问卷,收回56份,有效问卷47份。主要采取送问卷到各年级,定时收

回(当天之内)等调查方式。

2. 访谈调查: 为了弥补问卷上因时间不足或答案太长别人不愿填写的缺陷,我们又对问

卷中的一些问题,采取了面对面的交谈方式,从中得到了一些结果

调查问卷:

1.你有教辅么____

A.每门都有B.大部分科目有C.只有部分科目有D.没有

2.你一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购买教辅____

A.自愿B.学校要求购买C.家长威胁D.从众

3.你认为教辅的作用大么____

A.很有帮助B.比较有帮助C.有些有帮助,有些没有D.根本没有什么帮助

4.你会认真完成教辅么____

A.自觉全部完成B.基本能够按要求完成C.选择性的完成D.基本不做

5.你对待教辅的态度是____

A.无论对错,照单全收B.记住课本里没有的C.选自己认为重要的记D.左眼进,右眼出

6.你觉得有必要做教辅么____

A.有B.没有C.不知道,被逼的没办法D.随便

7.你选择教辅的依据是____

A.封面美观B.出版社名气C.教辅人气D.内容适合自己

E.老师推荐F.价格便宜G.随机抽取

8.你选择教辅的类型一般为____

A.全试卷类B.全资料类C.资料于试卷相结合D.其他____________

9.你平时什么时候做教辅____

A.假期B.与课程同步C没有具体塒間D.想做就做

10.你经常自行购买哪些科目的教辅资料__________________(可多选)

A语文B数学C英语D物理E化学F生物G政治H历史I地理

11.您(或您的孩子)经常使用的品牌教辅资料是什么____

A、薛金星系列(《中学教材全解》)B、荣德基系列(《点拨》、《典中点》)

C、王后雄系列(《教材完全学案》)D、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你对_____(科目)教辅的修改有什么好的意见:(请列举2条以上)

报告总结:

1.在你使用教辅资料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疏漏或不妥的地方,根据你所知道的地址,写

信告知。那么这些教辅资料将会改编完善。

2.建议广大中学生使用以下教辅资料:《名师伴你行》、《名师伴读》、《读想用》、《名师导航》、《优化设计》、《点拨》、《王后熊》系列丛书等。

3.一本好资料的标准主要有:①有知识的总结;②有归纳解题方法;③有较新颖的题型;

④源于课本高于课本;⑤认准正版,不用盗版(因为盗版疏漏较多)。

4.购买资料不必过多,各科只需精选一本适合自己的使用,如有必要可再选择几本作为参

研究性学习 关于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问卷调查) 篇11

[关键词]教师角色英语学习兴趣调查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30036

一、引言

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课堂沉闷,学生厌学,学习兴趣不浓,使得教师的教学费时费力,效率低下。教师了解了学生的需求,了解了学生的期待,转变教学观念,对照新课标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实施教学,这不仅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也会为创建英语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二、概念的界定

(一)兴趣

兴趣是一种对接触的事物或活动的积极、肯定、执著的心理倾向。

英语学习兴趣则是指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也指学生在课余时间自觉地阅读、主动地交流、快乐地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

(二)教师角色

一般来说,“教师”是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懂得教育法律法规,由师范院校专门培养,具备教师资格的专门人才。教师角色又指纳入依法执教范畴,对学生施以专业知识教育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系列活动,既是教学的施教者,又是学生的管理者。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问卷以甘肃省古浪县第一中学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的544名学生为问卷对象,其中男生307人,女生237人。

(二)研究工具

“教师因素影响高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调查问卷”由六部分组成:(1)教师个人的师德修养(第1-10题、28题);(2)教师的专业知识(第11-13题、29、33题);(3)教学技巧与方法(第14-23题);(4)教师的情感关注(第24-27题、30题);(5)教师对学生的人生指导(第31-32题);(6)教师的外表与审美(第34-36题)。学生采用单选形式答卷(A.影响很大B.有影响C.不确定D.影响不大E.没有影响)。

(三)数据统计、整理

课题组委托各年级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发放问卷,学生当堂填写并上交后,利用Excel统计出每一个小题的5个选项中A选项(影响很大)所占百分率,再筛选出前十名并由高到低排序。同时又统计出六个大的方面中A选项(影响很大)所占的平均百分率,由高到低排序。

四、结果分析、比对

从表一可以看出,教师尊重信任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教师对学生态度友善,虚心,不摆架子,平易近人;教师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说有伤学生自尊的话这样的角色行为高居榜首(1-3名)。这三个方面是学生最看重的,都属于教师的师德修养。关于教师的教学技巧与方法,有4个小题位列前十名,其次是教师的专业知识,有2个小题位列前十名,接下来是教师的情感关注(27题)位列第8名。

表二反映的是教师行为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有影响的六个大的方面的百分率排名。

五、结论与启示

1.从表中反映的数据上看,教师的师德修养和对学生的情感关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最大(占40.11%和37.57%)。而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技巧、专业知识却不是学生最重视、最看重的。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影响最小的则是教师的外表与审美,只占15.50%。这说明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高尚的人格,良好的品行以及快乐融洽的课堂气氛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重大。

2.从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上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平等待人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影响最大。这也正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也是我们要建立的新型师生关系。

3.从学生的学习效果上看,学生更感兴趣的是学习、记忆、思维的方法,而不是单纯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还课堂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上真正的主人。

研究性学习 关于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问卷调查) 篇12

一、对象与方法

我们自行设计了中职学生关于就业与学习的情况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学生选读中职学校、选读专业的原因,期望的就业去向,对专业学习的兴趣等方面。随机抽取本校2005、2006、2007级三个年级的学生100多名,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填写调查问卷,问卷采用四级评定。

我们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71份,回收率为94.2%,经审核后得到有效问卷465份,有效率98.73%。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 与就业相关的问题

(1)从问卷调查结果看,有48.45%的中职学生在选择学校时,就业的导向性基本形成,学习动机相对明确;26.67%的学生出于个人兴趣爱好来选择,他们的学习动机有待培养;属于家长要求、被动就读的学生,接近20.97%,他们以被动的心态进入职校学习,学习动机不明确,是最易流失的群体,也是学校、教师最应关注的群体。学生以怎样的学习动机进入职业教育阶段,将会影响其接受职业教育的态度和效果。

(2)在问及学生选择目前就读专业的主要原因时,47.10%的学生依据个人爱好选择自己所学专业,说明不少学生在准备接受职业教育的初始,就开始考虑就业岗位是否合乎个人兴趣爱好,是否适合个人特长。应该说这个群体有较好的学习内因。而16.13%的学生和17.42%的学生是接受了他人或家长建议来选择专业,这与家庭背景、家长社会经验、社会关系等有一定关联,从某种角度上看,也指向预期就业目标。

(3)根据调查结果,72.04%的学生期望就业时能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一致的工作即对口就业,17.20%的学生期望能在与本专业相关的相近行业就业,只有3.23%的学生愿意考虑到其他行业就业。这反映了传统的就业观念对学生及家长影响至深,也反映了学生的专业本位意识较强,就业的心理定位较高。同时也表明“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有待促成。

(4) 44.09%的学生认为,中职学生就业的压力主要来自高层次高学历毕业生。22.80%的学生认为行业准入制度是就业压力所在,21.93%的学生认为个人能力欠缺是就业的障碍,认为社会背景不同对就业产生压力的学生也有11.18%。目前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职学生的就业对手主要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今后两三年内,高职学生毕业人数渐成规模,势必对中职学校的学生就业造成冲击。在学历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中职学生要想抢得一席之地,须在综合职业能力方面下功夫。行业准入制度是一道门槛,中职教育要为学生获得职业资格奠定基础,也要有远见卓识,培养学生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特色技能。同时设法创造条件,帮助学生提升学历。

(5)对未来就业的形势,42.69%的学生认为很有信心,25.45%的学生就业信心一般。一方面可见学生对个人能力、就业去向充满信心和期待,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对就业市场的复杂性和难度估计不足。学校如果不予以适当的就业指导,将会出现“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局面,学生就业满意度会严重受挫。

2. 与学习有关的问题

(1)通过调查,超过83.00%的学生认为,就业对自己目前的专业学习有很大影响或一定影响;只有13.00%的学生认为就业、出路的问题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没有影响或不清楚。从选择学校、选择专业到规划未来的就业出路,就业如同指南针,指引学生求学的方向;就业如同发动机,为学生学习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学生思考就业问题,关注就业去向,有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

(2)从调查结果分析,基于就业需要和个人兴趣爱好的专业选择,大部分学生热爱专业学习,20.86%的学生表现出对专业课程很感兴趣,64.95%的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感兴趣,只有7.96%的学生对专业课程不感兴趣。但事实上,中职学生的学习状况普遍不容乐观,我们职业教育者对此应加以反思:如何保护学生难能可贵的学习兴趣?如何调整他们不容乐观的学习状态?我们应认真反思令满怀希望的学生失去兴趣、消极倦怠的具体原因。

(3)认为是就业需要产生了学习兴趣的学生占33.98%。认为被他人认可、被群体尊重与重视,既体现个人价值是学习动力来源的学生占42.36%。认为教师的引导带来学习兴趣的占15.70%,不清楚学习兴趣来源的有7.96%。事实上,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看,就业需要、体现个人价值的需要这两种动力都是可持续动力,是源动力(发自内在的)。体现个人价值的需要和就业需要其实互相依存。

(4)当被问到准备以什么方式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时,32.90%的学生认为应努力搞好专业学习,36.90%的学生认为应发展综合职业能力。学生认为搞好专业学习和发展综合能力都很重要。专业学习是为了获得职业能力中的专业能力,是基本生存能力;而综合职业能力是一个人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的迭加。所谓高素质的劳动者,既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又应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等。有21.94%的学生表达了提升学历的愿望,这与学生认为就业市场压力主要来自高层次高学历毕业生有关。学生希望通过提升学历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还有8.17%的学生希望通过参加就业培训来提高个人的就业竞争力。

(5)调查显示,学生不愿意被动进入就业市场,他们希望以更好更强的姿态面对竞争。50.32%的学生认为,学校在学生就业工作方面最需要做的是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职业能力;希望学校提供就业信息的只有9.89%;希望学校提供求职就业方面的指导的有21.94%;希望由学校出面向社会推介毕业生的有17.85%。事实上,在当今信息时代,大部分学生能顺利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就业信息,因而最根本的是在踏出校门前学校对他们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这是学校在学生就业工作方面最需要做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主动进入就业市场,有助于学生与高学历毕业生开展竞争,更有助于学生从容面对岗位变化、职业变更。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1. 就业导向对学生学习存在影响

从学生择校、择专业,到专业学习和就业期望,就业始终在发挥其导向作用。就业导向有利于我们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专业思想的建立、巩固,有利于推动学生专业学习,引领学生自我培养和自我塑造。但是,我们在发挥就业导向作用的同时,还应注意避免导致学生对就业的预期过高,因为期望越高,一旦面对就业市场的真实现状,更易出现落差,产生挫败感;过分强化就业意识,易造成学生对就业岗位的定位过于狭窄,不利于学生宽泛择业。

2. 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就业导向下的中职教育的当务之急

不少中职学校所面对的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与他们所反馈的专业学习兴趣相去甚远,学生上课走神、打瞌睡的不乏其人,甚至无故缺课。虽然调查显示学生对专业学习感兴趣的占到85.81%,但是这仅说明大部分学生有较好的专业思想和较好的学习内因。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学过程中专业学习内容抽象、繁杂难记,导致学生兴趣寡然,望而生畏,以至厌学、恨学。教师应着眼于保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授课的实用性、趣味性,改善教学设施和教具教仪,在如何让学生乐学、好学方面有所突破。目前任务引领式、目标导向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等教学模式,都在力图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体现学生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

3. 就业导向下的中等职业教育,并不意味着“以岗位需求为标准”是唯一的标准

不能仅局限于岗位需要什么就教什么,不应单纯以应付职业资格考试为教学主导思想,不能以适应特定岗位需要的职业技能和操作能力的培养为唯一目的。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也许看到的是很高的学生初次就业率,但却有损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因为职业教育的目标,绝不是被动的“知识存储器”或“技能机器人”。众所周知,一次性学习不可能掌握一生所需的全部知识和技能,一生维系于静态的一次性职业岗位已经向跨职业、跨行业、跨产业的复合态势转变。因此,就业导向下的中职教育应积极倡导的是:着力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既强调学生获得专业能力,同时又注重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正确评价、学会做人、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要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及技能比赛等活动,多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培训、竞赛,拓展学生多方面才能,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个性,丰富学生专业学习以外的学习生活。使学生既能立足于现有就业岗位的竞争,又具备跨职业的本领,从而拓宽就业出口,甚至能主动创业,在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中处于有利地位。

4. 学校应及早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从新生入学开始,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就业前景分析等,促使学生尽早规划,尽快思考,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学组织过程中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遴选等,要围绕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这一主线,既关注职业技能又培养其人文素质。学校应及早开展就业市场实际需求的调研,掌握所需的就业信息,对学生予以就业咨询和指导,帮助学生成功迈开就业的步伐。

综上所述,准确领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职业教育理念,是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前提,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任重道远。

摘要:通过对学校各专业中职学生开展就业导向对学习的影响调查,探讨就业导向对中职学生学习的影响,有助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教育理念的贯彻实施。

关键词:就业导向,中职学生,影响,调查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杜翠琼,苏成安.医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与分析.卫生职业教育,2001.19(11).

[3]许旭.正确把握就业导向内涵,全面实现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

上一篇:中b班教学计划下一篇:感恩母校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