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欣赏

2024-05-19

民族音乐欣赏(精选12篇)

民族音乐欣赏 篇1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明的多民族国家, 有着灿烂的民族文化, 民族音乐更是绚丽多彩, 这是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经过几千年的历史进程, 中华民族不断创造和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 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 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拥有的声誉越来越高, 逐渐成为强大、富裕的民族。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在世界音乐宝库中成为真实瑰宝, 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认可。

然而在当今这个复杂的时期中, 随着西方外来文化的大量流入,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生存环境”恶化, 本民族最传统的音乐文化逐渐被忽视, 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如果不能很好的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音乐文化, 更谈不上接轨国际, 因此, 我们必须重视这个问题, 必须大力保护和弘扬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

一、加强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一) 加强民族音乐教育, 是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

民族音乐是一个国家音乐文化的“母语”, 它是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在音乐上的反映, 我国的民族音乐凝结着华夏祖先几千年的智慧和灵感, 凝聚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节, 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这些年来, 我国各民族人民创造了光辉而灿烂的传统文化, 包括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 需要我们后代去继承和弘扬。

很多国家都把自己的母语音乐文化放在首要的位置, 非常重视民族音乐教育。马克思说过:“越是世界的就越是民族的, 而越是具有民族性的就越是具有世界性。”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的音乐文化, 他们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灿烂多姿的音乐文化, 不了解这些民族音乐, 就不会更深地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和文明, 就更加谈不上继承和发展, 因此, 要通过民族音乐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 提高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意识, 才能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二) 加强民族音乐教育, 是提高大学生民族意识和人文素养的关键所在。

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教育、知识教育, 更是一种审美教育、人文教育, 音乐是聚着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 是我们子孙后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音乐教育的可贵教材。通过民族音乐教育, 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提高他们对音乐文化艺术的品位,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为自己今后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在校期间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以及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时期, 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 对新生事物敏感, 一旦接受了民族音乐文化带给他们的快乐和满足, 他们必将对民族文化产生极大的兴趣, 民族音乐的功效才能在大学生中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三) 加强高校 (尤其是音乐专业) 的民族音乐教育, 是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强烈需求。

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音乐需要全民去行动, 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加强学校的民族音乐教育, 关键是要从基础教育抓起, 从小培养孩子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树立其民族自豪感,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学校民族音乐教育兴败的关键因素。然而以中国目前的基础教育状况来看, 民族音乐教育的效果并不乐观, 关键是缺乏具有较高民族音乐素质的教师, 这就出现一个核心问题, 民族音乐教育师资严重匮乏, 因此, 当前最重要的就是重视和加大高校的民族音乐教育力度, 扩大在校大学生的民族音乐知识, 提高其民族音乐素质, 特别是音乐专业, 更应该加强民族音乐教育, 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 为中小学输送优秀的教师资源。

二、现阶段我国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状况。

近年来, 由于国家和教育部门对音乐教育的重视, 很多高校都设立了音乐系, 以培养更多的音乐人才, 音乐专业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教学成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民族音乐教育却没有得到重视, 从2 0 0 1年国家制定《全国艺术教育发展规划 (2 0 0 1—2 0 1 0) 》以来, 全国各教育部门和学校才对民族音乐教育开始重视, 但还是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笔者通过对几所高校的深入观察, 发现以下几种现象:

(一) 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没有接受

过民族音乐教育。很多普通高校, 尤其是没有音乐系的理工科大学, 只注重本专业的科学文化教育, 音乐教育并没有被列入必修的课程, 更不用说民族音乐教育, 有的学校开设民族音乐教育的选修课, 也好像只是一个点缀, 起到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经调查, 非音乐专业选修过民族音乐类课程的学生仅占8%, 当问到不曾选过的学生原因时, 他们普遍认为学习这门课对自己的专业毫无用处, 可见他们对民族音乐的认识远远不够, 没意识到民族音乐教育对自身的重要性。

(二) 教育方式有待转变, 大学生

对民族音乐兴趣的大小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直接的关系, 在开设民族音乐教育这门通识选修课的学校, 一些老师教学方法古板, 一味地念课本, 教学语言居多, 欣赏音乐较少, 致使课堂气氛僵硬, 结果导致学生失去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三) 某些高校音乐专业对民族音

乐教育的实施力度不够, 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也不足。作为将来的教育工作者, 音乐专业师范类的学生更应该加强对民族音乐的学习, 而大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民族音乐对自身的重要性, 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的是声乐、钢琴或者西洋乐器, 就一心研究自己的专业, 把声乐唱好、钢琴弹好就可以了, 始终没有意识到民族音乐的作用和价值, 可见音乐系从管理上就没有把民族音乐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 这样怎能培养出具有较高民族音乐知识和技能的高、中、小学音乐教师呢?

三、加强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研究策略

以上是现阶段高校民族音乐发展中暴露的几个问题, 笔者根据这几个问题, 针对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民族音乐教育, 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高校中设置的专业类别有很多, 笔者在此文章中将它分为两大类:非音乐专业和音乐专业, 笔者根据这两大类不同的特点, 寻找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措施, 以达到提高整个高等院校民族音乐教育的效果。

(一) 对高校非音乐专业设置民族音乐选修课,

1、重视民族音乐, 开设相关课程

现阶段, 高校各个专业的分类比较明确, 大部分学生仅仅单一学习本专业知识, 即使跨专业选课, 也很少选择音乐学院的课程, 笔者认为, 要想让民族音乐知识在普通高校的各个专业内得到普及, 学校必须树立以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为基础的理念, 按照《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 (2 0 0 1—2 0 1 0年) 》要求, “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 完善教学制度, 开设相关课程, 如民族音乐基础课、欣赏课、中国古代音乐史课等等, 鼓励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文化。

2、改进教学方法, 活跃课堂气氛

在教学方法上, 教师应当以情感教育为主, 欣赏民族音乐的代表作品, 学习各民族传统歌舞, 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带动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民族音乐带来的震撼, 加深对各民族的音乐特点、风格的了解, 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这样能够使学生不仅仅学习到本专业知识, 还能够在欣赏民族音乐的课堂中, 缓解平时专业课学习紧张的压力, 同时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修养。

3、举办各类活动, 提高学习民族音乐的积极性

由于当今社会, 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流行音乐, 忽视了民族音乐的发展, 因此认识不到民族音乐的魅力, 对民族音乐也就毫无兴趣, 因此, 学校要在课外积极开展一些与民族音乐有关的活动, 比如民族音乐文化专题讲座, 民族音乐知识竞赛、民歌比赛、民族舞蹈比赛等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使其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 感受到民族音乐的乐趣, 直接地提高学习民族音乐的积极性。

(二) 加强音乐专业学生的民族音乐教育

音乐专业的学生, 毕业之后的发展道路大部分会从事表演或者教育工作, 更有义务学习好民族音乐, 自己对民族音乐知识学习、了解的多与少, 直接关系到踏上教育岗位后的教学水平, 关系到下一代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和学习, 因此, 加强音乐专业学生的民族音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1、转变教育理念, 加大民族音乐教育力度

各学校领导要提高对民族音乐教育在音乐专业中地位的认识, 树立以民族音乐教育为基本的观念, 让全体领导和老师认识到发展本国民族音乐, 是发展本国音乐并且走向世界的根本之路, 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在音乐系成立专门的民族音乐教研室, 专门负责搞好民族音乐教学、科研与实践, 加大教育力度, 进一步地培养出具有民族音乐知识与技能的高、中、小学音乐教师, 才能让中国的民族音乐传承下去。

2、优化师资队伍, 提高民族音乐教育水平

教师作为施教者, 最基本要热爱、熟悉民族音乐, 自身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很深的民族文化底蕴和较强的民族音乐教学实践能力, 在教学时间以外, 可以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采风, 切身地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和音乐文化, 对增强自身的知识含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通过亲身的感受, 进一步提高自己对民族音乐教育的热情, 和强烈的使命感, 以至于把自己这份热爱感染给每一位学生。

3、调整课程设置, 在基础课程中注入民族音乐内容

音乐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已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音乐技能, 却很少有同学对民族音乐有深刻的了解, 这就需要学校在大学一年级就开设与民族音乐相关的必修课程, 让学生们逐渐了解和热爱民族音乐, 同时在基本的声乐、钢琴、舞蹈、器乐、试唱练耳课中, 也要把民族音乐的教学渗透在里面。

4、让学生深入民间“采风”, 积累丰富的民族音乐素材

民族音乐来自于民间, 音乐专业的学生应该依靠自身良好的音乐素养和专业技能, 去少数民族地区广泛地搜集民族民间音乐, 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手段将其保存下来, 在“采风”的过程中, 学生能亲身体验到民族音乐最传统的独特魅力, 就会投入更多的热情来传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

综上所述, 民族音乐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精神, 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兴旺, 继承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 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发展和在国际中的地位, 为了让民族音乐能够更好地发展下去, 在高校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作为一名音乐教育研究者, 继承和发扬本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是责任和义务, 鼓励大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知识, 提高人文素养, 培养专业素质, 为民族音乐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真正达到保护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丽华, 走进民族音乐的殿堂—当代大学生民族音乐赏析[M],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9

[2]郑莉, 现代音乐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M],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4

民族音乐欣赏 篇2

中国传统音乐分为:▲民间音乐(民歌、说唱、戏曲、歌舞、民族器乐)▲文人音乐(词调音乐、古琴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中国基督教音乐等)第一周 课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民间音乐在我国音乐中的地位 第二节 我国民间音乐的类别 第三节 我国民间音乐的特点

第四节 我国民间音乐的音乐体系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民间音乐的的概念和特点。难点:掌握民间音乐的类别和体系。教学目的:

掌握民间音乐在我国音乐中的地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提问法、研究法,结合视频欣赏解说,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做到因材施教。教学过程: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民间音乐在我国音乐中的地位

一、中华民族音乐:中华民族的民族音乐被称为中华民族音乐。既包括了汉族音乐,也包括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音乐。在汉语中,中华民族音乐可简称为“民族音乐”。

二、中国民间音乐:中国民间自然传承的音乐。它是从我国民族音乐中按照音乐的流行的社会层面特征所划分出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类别,它包括号子、山歌、小调、长歌等。第二节 我国民间音乐的分类

一、我国民族音乐的涵盖范围:我国民族音乐既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少数民

族音乐,既包括传统音乐,也包括现代音乐,既包括民间音乐,也包括专业创作的音乐。

二、本课程教学提倡的分类

第三节 我国民间音乐的特点:

一、创作的口头性和集体性;

二、乡土性;

三、即兴性;

四、流传变异性;

五、人民性;

六、多功能性 第四节 我国民间音乐的音乐体系

我国现代音乐学家王光祈将世界音乐分为三大体系:

一、中国乐系;

二、欧洲乐系;

三、波斯-阿拉伯乐系 课后作业:

请书面回答:简述民间音乐的特点和类别。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学习民族民间音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知道民族民间音乐的基本概念,掌握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和特点,从宏观上对中华民族民间音乐有总体的认识。

第二周 课题:

第二章 民间歌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汉族民歌的体裁类型

一、号子

二、山歌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汉族民歌体裁分类的现状。难点:掌握号子和山歌的定义和特点。教学目的:

掌握民间歌曲的定义和体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提问法、研究法,结合视频欣赏解说,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做到因材施教。教学过程:

第二章 民间歌曲 第一节 概 述

一、民间歌曲的定义

二、民歌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三、民歌的历史发展脉络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

2、《楚辞》由楚国屈原等人在民间歌谣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造而成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

3、民歌特点:音乐语言、艺术形式及其手法的简明和简炼,旋律清新和易于上口。

4、易于记忆,能够创造出准确而生动的音乐形象。第二节 汉族民歌的体裁类型

一、汉族民歌音乐体裁类型的划分

1、“体裁”的概念;

2、民歌体裁的形成;

3、汉族民歌体裁分类现状(1)号子、山歌、小调(2)号子、山歌、小调、长歌(3)号子、山歌、小调、风俗歌、社会音调(4)号子、山歌、小调、风俗歌、田歌、灯歌、儿歌(5)号子、山歌、小调、田歌、儿歌、灯歌、叙事歌、秧歌、寺庙经歌、渔歌、叫卖调

二、号子(播放视频)

三、山歌(播放视频)

课后作业:模唱一首号子或者山歌

教学后记:通过这一讲,使同学们了解了有关民歌的定义及其体裁分类。

第三周 课题:

第二节

汉族民歌的体裁类型

三、小调

四、长歌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汉族民歌体裁的类型。难点:掌握小调和长歌的定义和特点。教学目的:

掌握西周的礼乐制度与大乐司。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提问法、研究法,结合视频欣赏解说,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做到因材施教。教学过程:

第二节 汉族民歌的体裁类型

三、小调

1、定义

2、种类

3、特点

四、长歌

1、定义

2、特点 观看视频 课后作业:

请书面回答:简述小调和长歌的定义和特点。教学后记:

通过这一讲,使同学们了解小调和长歌的定义和特点。

第四周 课题:

第三节

少数民族民歌的代表种类

一、我国少数民族概况

二、蒙古族的长调和短调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我国少数民族民歌的代表种类。难点:掌握蒙古族的长调和短调。教学目的:

掌握我国少数民族民歌的代表种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提问法、研究法,结合视频欣赏解说,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做到因材施教。教学过程:

第三节 少数民族民歌的代表种类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总人数达6000~7000多万人左右,分别居住在占全国总面积50%~60%的广阔土地上。大多能歌善舞,音乐特色浓厚。由于其语言、文字、历史、民俗、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等等都各不相同,所以其音乐风格色彩差异也很大,对其体裁品种、音乐特征等的分析也不能简单地用汉族民歌的结论去套用。

一、蒙古族(勇敢、英武、热情、豪放)

1、从音乐特点来看,大致可分为“长调”和“短调”两大类。(1)长调(视频)(2)短调(视频)

2、蒙古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课后作业:

请书面回答:说说少数民族民歌的代表种类。模唱一段长调。教学后记:

通过这一讲,使同学们了解蒙古族的长调和短调。

第五周 课题:

第三节 少数民族民歌的代表种类

一、朝鲜族的抒情谣

二、哈萨克族的独唱歌曲

三、维吾尔族的爱情歌曲

四、藏族的箭歌和酒歌

五、云南彝族“四大腔”

六、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朝鲜族的抒情谣及维吾尔族的爱情歌曲。

难点:掌握哈萨克族的独唱歌曲、藏族的箭歌和酒歌、云南彝族“四大腔”。教学目的:

掌握少数民族民歌的代表种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提问法、研究法,结合视频欣赏解说,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做到因材施教。教学过程:

第三节 少数民族民歌的代表种类

一、朝鲜族的抒情谣

1、抒情谣数量多,题材广泛,表现了朝鲜族人民生活的各个侧面,旋律流畅,节奏、结构规整。

2、农谣,即劳动歌曲,在朝鲜族民歌中占有很大比重,几乎所有的劳动都有相应的歌曲,一般旋律变化不多,常用反复的音型来适应劳动,消除疲劳。

3、朝鲜族民歌的特点

二、哈萨克族的独唱歌曲

豪迈、宽广的风格。

三、维吾尔族的爱情歌曲

四、藏族的箭歌和酒歌

藏族民歌包括山歌、劳动歌、爱情歌、风俗歌、颂经歌等。唱时伴随着比较简单的舞蹈动作,如《北京的金山上》、《姑娘,你往天上听吧》等。

五、云南彝族“四大腔”

彝族的民歌粗犷奔放,有叙事歌、山歌、小曲、舞歌、情歌、儿歌、风俗歌等,大部分用彝语演唱。

六、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

我国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多是集中在南方。观看视频 课后作业:

请书面回答:简述朝鲜族的抒情谣和藏族的酒歌并分别举例说明。教学后记:

通过这一讲,使同学们了解朝鲜族的抒情谣、哈萨克族的独唱歌曲、维吾尔族的爱情歌曲和藏族的箭歌、酒歌、云南彝族“四大腔”和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

第六周 课题:

第三章 民间舞蹈音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汉族民间歌舞音乐的代表种类

一、秧歌

二、花灯

三、采茶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汉族民间歌舞音乐的代表种类。难点:掌握民间舞蹈音乐的种类。教学目的:

掌握汉族民间歌舞音乐的代表种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提问法、研究法,结合视频欣赏解说,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做到因材施教。教学过程:

第三章 民间舞蹈音乐 第一节 概述

一、民间舞蹈的定义

二、民间舞蹈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三、民间舞蹈的历史发展脉络

四、民间舞蹈音乐的特点

第二节 汉族民间歌舞音乐的代表种类

我国汉族民间歌舞音乐中最具代表性意义的品种是北方的秧歌和南方的花灯、采茶,它们都属于歌舞音乐。

一、秧歌(视频)

二、花灯(视频)

三、采茶(视频)课后作业:

请书面回答:简述汉族民间歌舞音乐的代表种类。教学后记:

通过这一讲,使同学们了解汉族民间歌舞音乐的代表种类。

第七周 课题:

第三节 少数民族民间歌舞和乐舞音乐的代表种类

一、维吾尔族的赛乃姆和木卡姆中的歌舞音乐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少数民族民间歌舞和乐舞音乐的代表种类。难点:掌握维吾尔族的赛乃姆和木卡姆中的歌舞音乐。教学目的:

掌握维吾尔族的赛乃姆和木卡姆中的歌舞音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提问法、研究法,结合视频欣赏解说,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做到因材施教。教学过程:

第三节 少数民族民间歌舞和乐舞音乐的代表种类

一、维吾尔族的赛乃姆和木卡姆中的歌舞音乐

1、赛乃姆

2、木卡姆中的歌舞音乐(1)定义(2)音乐特点

欣赏维吾尔族的赛乃姆木卡姆中的歌舞片段 课后作业:

请书面回答:谈谈维吾尔族的赛乃姆和木卡姆中的歌舞音乐。教学后记:

通过这一讲,使同学们了解维吾尔族的赛乃姆和木卡姆中的歌舞音乐。

第八周 课题:

第三节

少数民族民间歌舞和乐舞音乐的代表种类

二、藏族的堆谐和囊玛

三、朝鲜族的农乐舞和长鼓舞

四、蒙古族安代舞

五、景颇族的刀舞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藏族的堆谐、朝鲜族的农乐舞、蒙古族安代舞及其特点、景颇族的刀舞及其特点。

难点:掌握藏族的囊玛、朝鲜族的长鼓舞。教学目的:

掌握少数民族民间歌舞的代表种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提问法、研究法,结合视频欣赏解说,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做到因材施教。教学过程:

第三节 少数民族民间歌舞和乐舞音乐的代表种类

二、藏族的堆谐和囊玛

1、堆谐:

(1)定义(2)音乐特点

2、囊玛

(1)定义(2)音乐特点

三、朝鲜的农乐舞和长鼓舞

1、农乐舞

(1)定义(2)音乐特点

2、长鼓舞

(1)定义(2)音乐特点

四、蒙古族安代舞

1、定义:

2、音乐特点

五、景颇族刀舞

1、定义

2、音乐特点 视频解说 课后作业:

给一段舞蹈视频,分析其属于哪个民族的舞蹈,并分析该舞蹈的特点。教学后记:

通过这一讲,使同学们了解藏族的堆谐和囊玛。

第九周 课题:

第四章

民间器乐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民间器乐的定义。

难点:把握独奏曲与合奏曲的特点。教学目的:

了解汉族民间器乐的定义和独奏曲与合奏曲的特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提问法、研究法,结合视频欣赏解说,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做到因材施教。教学过程: 第一节 概述

一、民间器乐的定义

二、民间器乐演奏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三、我国民间乐器的产生和发展

四、我国民间乐器使用的分类方法 视频(独奏、合奏)课后作业:

请书面回答:简要讲述民间器乐的定义和独奏曲与合奏曲的特点? 教学后记:

通过这一讲,使同学们了解汉族民间器乐的定义和独奏曲与合奏曲的特点。9 第十周 课题:

第二节 民间器乐的艺术形式 第三节 独奏曲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民间器乐的艺术形式。难点:把握独奏曲的类别。教学目的:

了解民间器乐的艺术形式与独奏曲的类别。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提问法、研究法,结合视频欣赏解说,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做到因材施教。教学过程:

第二节 民间器乐的艺术形式

一、民间器乐曲的标题

1、标名

2、标意

二、民间器乐曲的结构

1、单曲

2、套曲

三、民间器乐曲的变奏手法

1、对比、再现(A+B、A + B + A)

2、循环(A + B + A + C + A + D „)

3、起承转合(A + A,+ A/B + A,)

4、渐层原则(散、慢、中、快、散)第三节 独奏曲

一、笛曲

1、概述

2、笛的种类、形制和演奏技巧 视频(乐曲赏析)课后作业:

请书面回答:简要讲述民间器乐的艺术形式与独奏曲的类别? 教学后记:

通过这一讲,使同学们了解民间器乐的艺术形式与独奏曲的类别。

第十一周 课题:

第三节 独奏曲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管曲和筝曲的艺术形式。难点:把握琵琶曲和胡琴曲的类别。教学目的:

了解管曲和筝曲的艺术形式、琵琶曲和胡琴曲的类别。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提问法、研究法,结合视频欣赏解说,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做到因材施教。教学过程:

二、管曲

1、概述

2、管子的种类

三、筝曲

1、概述

2、古筝的种类、形制和演奏技巧

3、代表曲目

四、琵琶曲

1、概述

2、琵琶的种类、形制和演奏技巧

3、代表曲目

五、胡琴曲

1、概述

2、胡琴的种类、形制和演奏技巧

3、代表曲目 视频

课后作业:

根据所给视频片段,写出里面所用的乐器名称以及曲目所表达的意思。教学后记:

通过这一讲,使同学们了解管曲和筝曲的艺术形式、琵琶曲和胡琴曲的类别。

第十二周 课题:

第四节 合奏曲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丝竹乐的艺术形式。

难点:把握吹打乐和清锣鼓的类别。教学目的:

了解丝竹乐的艺术形式、吹打乐和清锣鼓的类别。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提问法、研究法,结合视频欣赏解说,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做到因材施教。教学过程:

一、丝竹乐

1、概述

2、江南丝竹

(1)定义(2)音乐特点(3)代表曲目

3、广东音乐

(1)定义(2)音乐特点(3)代表曲目

4、潮洲弦诗

(1)定义(2)音乐特点(3)代表曲目

5、福建南曲

(1)定义(2)音乐特点(3)代表曲目

二、吹打乐

1、概述:“吹”指吹管乐,“打”指打击乐。“吹打乐”是指旋律乐器和打击乐相结合的民间音乐。

2、吹打乐形式有:浙江吹打、苏南吹打、河北吹歌、晋北鼓乐、河北吹歌、冀中管乐、十番锣鼓、潮洲锣鼓等。

晋北鼓乐(1)定义(2)音乐特点(3)代表曲目

三、清锣鼓

1、定义

2、音乐特点

3、清锣鼓演奏形式 视频解说 课后作业:

请书面回答:简要讲述管曲和筝曲的艺术形式、琵琶曲和胡琴曲的类别? 教学后记:

通过这一讲,使同学们了解管曲和筝曲的艺术形式、琵琶曲和胡琴曲的类别。

第十三周 课题:

第五章 戏曲音乐

第一节 曲牌体戏曲声腔

第二节 板腔体戏曲声腔(一、梆子腔

二、皮黄腔)第三节

皮簧腔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戏曲音乐的定义和戏曲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难点:把握戏曲的历史发展脉络,掌握各种唱腔的音乐特点。教学目的:

了解戏曲音乐的定义,掌握戏曲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以及戏曲的历史发展脉络,掌握各种唱腔的音乐特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提问法、研究法,结合视频欣赏解说,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做到因材施教。教学过程:

一、戏曲音乐的定义

二、戏曲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三、戏曲的历史发展脉络:原始社会(歌舞)→先秦(乐舞)→汉魏(百戏)→隋唐(参军戏)→宋金(说唱)→元明(杂剧)→清(戏曲)

四、梆子腔

1、概述

2、剧种介绍(1)秦腔定义(2)晋剧定义

五、皮黄腔

概述:

1、联曲体

2、板腔体

六、梆子腔 概述

“皮簧腔”就是“西皮”和“二簧”两种腔调的合称 视频欣赏 课后作业:

请书面回答:简要讲述戏曲音乐的定义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教学后记:

通过这一讲,使同学们了解戏曲音乐的定义,掌握戏曲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以及戏曲的历史发展脉络,掌握各种唱腔的音乐特点。

第十四周 课题:

第六章 说唱音乐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说唱音乐的定义。

难点:把握说唱音乐的特点、类型和表演形式。教学目的:

了解说唱音乐的定义、特点、类型和表演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提问法、研究法,结合视频欣赏解说,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做到因材施教。教学过程: 第一节 概述

一、说唱音乐的定义及其分类

1、定义 分类:

1、只说不唱的(如相声、快板等)。

2、有说有唱的(如苏州评弹等)。

3、只唱不说的(如单弦牌子曲、四川清音等)。

2、曲种分类中国曲艺共二百几十种,分类问题很复杂,一般根据音乐特点分为八类。

(1)鼓词类(因表演者兼奏大鼓和板而得名)(2)弹词类(因表演者自弹琵琶或三弦而得名)(3)道情类(用渔鼓和简板伴奏,又称渔鼓类)(4)走唱类(因边唱边舞而得名)(5)琴书类(因以扬琴为主奏乐器而得名)(6)杂曲类(直接从单个的民间小曲发展而来)(7)牌子曲类(将几个曲牌联缀起来叙述故事)(8)数唱类(以类似快板念唱的方式为主要表现手段)

二、说唱音乐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1、以农民为基础。(作者、唱者和听者)

2、用故事进行教化。(了解传统、学习常识)

3、推广传播文学作品。(整理加工、客观评述)

三、说唱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战国荀子《成相篇》→汉代乐府诗歌《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唐代说话和变文→宋代陶真、鼓子词、唱赚、诸宫调等→元明词话→清代弹词

第二节 说唱音乐的艺术形式

一、说唱音乐的表演形式

1、单口唱(一个演员演唱)

2、对口唱(二个演员演唱)

3、帮唱(一二个演员演唱,伴奏人员帮唱)

4、拆唱(三五名演员分担角色)

5、走唱(一到五人不等,边舞边唱)

二、说唱音乐的艺术特点

1、综合性

2、叙事性

3、抒情性

三、说唱音乐的唱腔结构类型

1、板腔体结构

2、曲牌联缀结构

3、混合结构 播放一段说唱类的视频,找学生点评一下 课后作业:

请书面回答:简要讲述说唱音乐的定义、特点和类型? 教学后记:

民族音乐欣赏 篇3

关键词:中国 多元世界 民族音乐 地位

世界绝大多数的民族或国家,希望本民族的音乐能够成为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体系中的一员,受到世界人民的喜欢与尊重。但是实现这一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主要是由于他们想要向世界展现的往往是本土原生态音乐,但是实际情况是本土原生态音乐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生活、生产以及信仰的需求,根本的目的并不是向世界进行展示;向世界进行展示的西方音乐与本民族音乐相脱离后,具有很强的展示性以供人欣赏,因此,当民族传统音乐与之并行时,处于不公平位置的往往是民族音乐。

一、中国民族音乐特点

在中国,很多的少数民族都属于跨界、跨境民族,同一个民族的人在不同的国家与地区均有分布,他们拥有不同的国籍、不同的族群;同时,中国的各个民族在定居的区域上的分布较广,这也使得中国的民族音乐拥有很强的地域广度。中国的民族音乐包括民歌、戏曲、器乐曲、曲艺音乐等多个种类。

在关于中国民族音乐的研究中,我们应考虑到因我国地域广泛而形成的多样化。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根据南北两大区域进行区分,分别有南、北两大区域性音乐风格,南北两种音乐风格具体表现在人们的生活习惯与文化差异上,两种音乐风格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的发展与完善,南北两种音乐在风格与形式上还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历史上大规模的民族迁徙、近代外来民族的入侵都未改变中国民族音乐的本质。

二、中国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

(一)中国民族音乐有其独特性

中国民族音乐依照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题材分为众多流派,它们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这种音乐形态形成中国民族音乐的特有性质。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拥有几千年的历史,人们的生活与思想习惯与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息息相关。中国民族音乐包含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特点,也包含深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因此,中国民族音乐在融入多元世界民族音乐的进程中具有独特的人文特性。

(二)中国民族音乐的文化特性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深度极大的影响了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与意境,中国民族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凝聚的文化内涵最终形成了特有的传统音乐写意美。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这也使得中国民族音乐和多元世界民族音乐间存在差异。提高中国民族音乐地位的有效手段是不断优化民族音乐水平,提高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民族音乐的认可度。

(三)中国民族音乐应加强与外界的交流

当前,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各国音乐家逐渐将目光投向中国传统音乐,同时,也有越来越多著名的中国表演艺术家致力于向世界推广与展示中国传统音乐,通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民族音乐被更多的人们所知道,但是,中国民族音乐在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影响力仍然较低。西方音乐在向世界推广过程中的重要特性是明星效应,西方国家在影视产业的发展相对健全,并且具有良好的明星培养机制,进而实现了基于音乐表现的文化传播,由此来看,中国也应该健全国际化明星培养机制,合理利用明星对民族音乐的推广效力,让民族音乐走向世界;另外,艺术家们也应该致力于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让世界加深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了解。

三、结语

中国民族音乐在今天也加强了保护及其对外的交流,但在有关的报道、书籍的记载上的数量还是不够全面,不够系统。尽管现在有许多外国人热衷于中国的民族音乐,有很多我国著名的音乐表演艺术家在努力的把中国的民族音乐带向世界,但这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的民族音乐是在我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大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这与世界民族音乐的多元化是十分相符的。中国民族音乐要想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确定自己的地位,还需要中国的音乐学者们不断的努力,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更进一步的走向世界。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世纪的音乐形式主要为现代流行音乐,民族音乐逐渐被取代,很多国家都面临民族音乐精神与思想无法传承的问题,在中国,这一问题尤其突出,这也进一步使得中国民族音乐的世界化进程放缓。因此,非常有必要提高对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视度,提升中国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柯琳.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民族艺术研究,2014,(05).

[2]姚金佳.中国民乐的“世界民族音乐”化探索[J].大舞台,2011,(04).

[3]陈明.培养多元文化的“音乐耳朵”——由跨文化音乐交流想到的[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5,(01).

[4]刘羚驹.音乐新课程理念之“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J].文教资料,2006,(24).

民族音乐欣赏教学初探 篇4

一、结合学生特点, 激发学习兴趣

音乐欣赏教学必须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 而在音乐欣赏的教学中, 唤起学生鉴赏的期待欲, 激发审美的注意力, 更是整个欣赏活动得以发动的直接内驱力。它能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的二度创造, 在感知的基础上, 充分调动想象、联想、思维等心理机能, 深入体验音乐的内涵, 从而获得美的享受。针对我校学生性格活泼, 主修表演专业的特点, 我们从观赏当代名家演唱、演奏会作为切入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唤起对音乐欣赏课的期待欲。如欣赏作品《宋祖英维也纳演唱会》、CCTV民乐大赛等。

二、感性认识与理性目标相结合

音乐欣赏是由心理、情感、感性、理性共同完成的, 在欣赏时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去追求美, 感受美, 创造美。音乐欣赏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美感阶段、感性阶段、理性阶段。美感阶段, 大致是因为人对于“好听”的声音的天然喜好;感性阶段, 则是情绪被音乐调动起来;理性阶段, 是通过音乐这样的表现形式, 领会作品的内涵和音乐本身的组成结构以及特点等。音乐欣赏建立在感性基础上, 音乐欣赏是一种再创造。音乐欣赏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活动, 它比其他艺术更需要听众主观方面的配合。它是欣赏者体验音乐感情内涵的过程, 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交融、共鸣的过程。

三、结合音乐史, 使学生了解祖国灿烂的音乐文化

我国的民族音乐极为丰富, 就传统民间音乐来讲, 有民歌与歌舞、曲艺、戏曲、民族器乐四大类。虽然有部分同学对诸如《高山流水》《二泉映月》等民族音乐经典有所了解, 甚至演奏过。但是, 有很多学生对于我国的音乐史知之甚少, 这就像有的人知道《清明上河图》, 但是并不了解美术史和创作的技法一样, 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知识面狭窄。因此,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音乐历史非常重要。实际上, 中国音乐的历史是源远流长的。根据出土的乐器 (河南舞阳贾湖骨笛) 可知, 它们距今有八九千年, 是中国最早的乐器, 证明了中国音乐的起源。以乐器来说, 每一件民族乐器都承载着漫长的历史和文化, 例如古琴、二胡等。每一部传统音乐作品也都有深厚的人文背景。通过音乐史讲解, 学生有了更宽广的认识, 不会仅仅局限在某一个乐曲或人物上。例如, 欣赏乐曲《流水》, 就要把古琴的历史进行讲解, 甚至乐器的制造以及古琴所蕴涵的人文内涵都要进行分析, 学生从宏观上认识到了中国的音乐文化, 对乐曲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四、把原生态歌舞音乐纳入到音乐欣赏教学

原汁原味的歌舞没有经过繁复的雕琢和加工, 是人民群众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状态, 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这些来自民间的原生态音乐和舞蹈是艺术工作者创作的源泉和基础, 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在民族音乐欣赏中, 笔者有意识地加进了原生态歌舞的欣赏。在课堂上, 学生对于56个民族的音乐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了解了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音乐特点、舞蹈特色等。在欣赏了原生态歌舞后, 学生非常激动, 有的甚至说:“太震撼了, 我真正感受到了我国民间音乐的迷人之处。”

五、欣赏近现代作品, 感受时代气息

民族音乐欣赏, 除了传统的民族音乐精品外, 近现代作曲家创作的具有民族风格的音乐作品也要介绍。如《春江花月夜》《春节序曲》《梁祝》《黄河大合唱》等, 这些作品或有优美的旋律, 或有动人的故事, 课堂效果是非常好的。

六、学唱经典旋律

很多民族音乐作品之所以深入人心, 是因为旋律优美。有的旋律如泣如诉, 如《二泉映月》;有的活泼热闹, 如《百鸟朝凤》;有的典雅精致, 如《春江花月夜》……再加上各地优秀的民歌, 这都是上好民族音乐欣赏课的重要基础。音乐欣赏从本质上来它说是理论课程, 是让学生认识到民族音乐的美。但从教学上来看, 单纯的讲解和欣赏是不够的, 还要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通过模唱优秀的民族音乐旋律, 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而且对欣赏过的内容记忆深刻。民族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不能只在课堂上, 课堂上的优点是可以浓缩很多的教学内容, 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受到, 还有很多形式可以作为民族音乐欣赏教学的补充。

1. 鼓励学生参加舞台实践

一定要鼓励学生参加实践, 如各种规模的演出和比赛。学生在实践的时候, 在教师的教导下, 通过对作品的二度创作和演绎, 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能较为全面地感受音乐作品的魅力。

2. 深入民间采风

我国的民族音乐博大精深, 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音乐文化。笔者所在的地区是豫剧之乡, 带着学生实地去采风, 能使他们的感受更加灵动与深刻。

作为一名从事音乐教育的教师, 我们有责任把祖国优秀的音乐文化让学生认识、了解、热爱, 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专业素养, 激发他们对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和自豪感。

摘要:我国民族音乐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精神财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要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 感性理性目标相结合, 融入时代元素, 配合艺术实践, 使学生全面、深层次地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从而加强他们的艺术修养。

浅谈初中民族音乐欣赏的重要性 篇5

摘要:每当我下班回到家里的时候,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电视打开,观看中央三套音乐台播放的民歌音乐欣赏,那优美动听的旋律伴着我在厨房忙碌的做晚餐,让我忘记了工作一天的劳累。每当我心情低落,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会打开CD,慢慢的聆听那首《春江花月夜》《阳光三叠》,伴随着悠悠的琴声,忘记了所有的烦恼,让我对人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这就是中华民族音乐的魅力,这也是我想教学生达到的一个完美的境界。

关键词:民族 音乐 情操 审美 性格

中学生的年龄是一个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没有完全形成的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对音乐方面的感悟也很少。尤其是在满街流行音乐,日韩音乐频频播放的当代,学生对中华民族音乐知之甚少,更别提理解和欣赏了,作为一名专职的音乐教师,我是从以下几点开始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音乐欣赏教育的: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音乐教材中,进行民族音乐教育是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提升民族情感,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而有效的途径。音乐教材中也较为广泛地涉及到了民族音乐的内容,那么如何利用好这些教材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呢?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当我们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我们会想要去了解其中的奥秘。因此我在音乐教材中选择那些非常优秀的民族音乐。通过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我的教学。

1、从音乐知识入手。音乐知识是音乐课教学的基础性知识 要想让学生能够理解音乐作品,教师必须要有耐心,坚持不懈地传授好通俗易懂的音乐知识,并且力争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们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如初一下册的音乐知识中民歌与民歌的分类,教师可从民歌的产生、发展、体裁以及具有的基本特征来分析讲解。使学生们了解到我国民歌的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种类繁多、韵味各异,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2.欣赏和学唱民歌是加强学生民族情感的重要手段。我国每一个民族的民歌在音调、节奏上都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新疆民歌活泼、欢快,常常带有舞蹈性的节奏;内蒙古民歌高亢、悠扬,节奏宽广;彝族民歌朴实、细腻,清新动人,节奏丰富多彩。初中音乐教科书里的民歌有许多,有少数民族民歌也有外国民歌。如一首《绣红旗》表现了主人公江姐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憧憬未来的坚定信念;一曲《阳光三叠》完整地再现了唐代诗人王维的赠别诗,把诗人送友人西出阳关时的愁情伤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用富有浓郁民族气息的音乐,生动而感人地讲述了我国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礼教,热情地歌颂了纯真的爱情;《二泉映月》的如泣如诉的旋律,激起学生们对黑暗社会的忿懣并唤起他们的同情心。教师通过分析作品意义,了解作品背景,学唱、欣赏等手段,对学生进行民族情感的熏陶,在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要强调音乐作品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完整统一,引导学生重视音乐作品的教育价值,使学生从艺术的角度深入、透彻地学习、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从而加强了民族意识,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

二、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认知

现在中华民族音乐受西方音乐文化的冲击如此之大,所以我们必须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民族文化意识入手。让学生认识到世界音乐文化都是植根于世界各民族文化之上的,没有各民族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世界的音乐文化就是无源之水。比如我在上八年级《民乐奇葩》一课时,就通过让学生查资料,看图片,讲故事等多种方法了解中国的少数民族音乐和他们独特的乐器,在课上交流,听赏各民族独具特色的音乐,感受其魅力。再如《协奏曲品茗》这一课中用西洋乐器小提琴来演绎中国古老的民乐《梁祝》,也给学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中国的民族音乐是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中国的戏曲,如京剧、昆曲、越剧等等,更是世界艺术宝库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并且我让学生课外收集有关戏曲的资料,在戏曲欣赏课上进行交流,并进行“戏曲知识知多少”的竞赛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培养音乐欣赏习惯,创造音乐学习氛围

培养民族情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靠多方面的力量,也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民族音乐教育的良好氛围,这种氛围包含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从学校来讲,不仅在音乐课上,而且在课外活动中,都要进行对学生民族情感的教育,例如:举办民族音乐知识和作品的讲座,组织民乐学习小组,学习民族音乐演唱演奏比赛等;在家庭方面,父母要鼓励孩子学唱民歌、学习演奏民族乐器,给他们多听民族音乐;在社会方面,广播、电视、电影都要积极宣传民族音乐,引导人们学习、热爱民族音乐。

四、让优秀的民族音乐伴随孩子的一生

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音乐节奏,如同生命里的行进步伐一般。伴随着自己喜爱的音乐,寻找那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品味音乐就如同品味生活,让人感受其中的种种喜怒哀乐。音乐也是从生活中而来的,一切皆源自于生活,生活也是音乐的重要出处。对待音乐的态度其实也是对待生活的态度,乐观、悲观皆如音乐一样。音乐是生活的调剂品,它能使你的生活更加多彩多姿。

民族舞蹈音乐研究 篇6

关键词:民族;舞蹈;音乐

舞蹈音乐在舞蹈艺术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常用“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来形容音乐在舞蹈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可以说,没有好的舞蹈音乐,很难创作出好的舞蹈作品。在国内众多少数民族音乐中,民间的舞蹈及舞蹈音乐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研究和挖掘工作中,存在相当大的困难。舞蹈音乐创作人才的匮乏,使舞蹈的音乐滞后于舞蹈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舞蹈艺术的高水平的创造。本研究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重点研究蒙古族、满族、羌族舞蹈的音乐。

一、民族舞蹈音乐历史沿革

(一)蒙古族

早在公元13世纪中期,蒙古族的歌舞和戏曲就己载入《蒙古秘史》。当时的蒙古民族以草原生活为依托创造表演舞蹈,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以狩猎为生,因此,他们的舞蹈主要以反映狩猎生活为主,牛皮鼓、胡琴等乐器以伴奏形式出现。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内蒙古文艺工作团建立后,在吴晓邦先生和贾作光先生的带领下,与同时代的舞蹈工作者编创了多部作品,题材不仅仅涉及牧民的草原生活,还有歌颂爱国主义思想的舞蹈作品,为内蒙古民族舞蹈的创作开辟了新路。

(二)满族

元灭金后,女真文化遭到破坏,有些歌舞己失传,但仍有一些在民间流传下来。至努尔哈赤崛起,歌舞又重新兴盛起来,除了继承其先世女真歌舞外,又创作了一些内容和形式俱新的歌舞。每逢年节或重大活动必饮宴歌舞,连努尔哈赤在宴请部落酋长时,也“自弹琵琶,耸动其身”,众人环立,拍手唱曲,以助酒兴。这时的歌舞音乐,大体分为祭祀舞蹈音乐、筵宴舞蹈音乐和民间舞蹈音乐三类。满族进入中原后,民间舞蹈音乐和筵宴舞蹈音乐接受了较多的汉族影响,祭祀舞蹈音乐则保留了更多的民族特色。

(三)羌族

新中国成立以后,羌族民间舞蹈得到了新的发展和提高。一九五九年,在全国少数民族民间文艺调研中,羌族祭祀性舞蹈“羊皮鼓”舞,经过民间艺人和专业编导的重新编整,以“铃鼓舞”的形式搬上了首都的舞台,随后“铃鼓舞”在羌寨中广泛流传。茂县、汉川一带的“莎朗”舞蹈,原始的舞蹈动律特点是,一步一翻或两步一翻为主,经过茂县曲谷乡民间艺人王华平、英保元等加工创作,发展为一种新颖别致的、带有羌族民间特色的以小腿轻快划圆为特点的“莎朗”舞蹈,深受人们喜爱。

二、舞蹈与音乐的关系

(一)蒙古族舞蹈与音乐

舞蹈(音乐)题材,即作品的内容,是指舞蹈艺术作品所表现的情绪、描绘的生活及传达的情感。无论是舞蹈题材,还是音乐题材,都是艺术家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以及对客观世界的态度与感悟。在舞蹈作品题材的选择上,倘若舞蹈编导有所构思,先于曲作者,那么舞蹈音乐则会借助于舞蹈编导的想法进行人物音乐形象的设计和创作。那么,从舞蹈作品的标题名称、人物刻画、故事情节、音乐情绪、社会反响等方面可以看出,蒙古族舞蹈作品己经在人才、创作、表演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多部作品的成功面世印证了内蒙古民族舞蹈艺术的丰厚性和艺术性,其在题材的选择上主要分为“民族情结的颂扬”、“个人情感的抒发”、“美好生活的歌颂”等几个类型。

(二)满族舞蹈与音乐

满族民间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并反映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由于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生活、历史、风俗习惯以及自然条件的不同,形成了音乐风格和特色的明显差异。流传下来的满族民间舞蹈音乐,其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正是在北方特定的历史条件中逐渐形成的。满族的民间舞蹈音乐根植于深厚的满族民族文化的土壤,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多层次文化的影响,从而保留着古老社会的原始艺术形态和古朴的美,使其充满了民族特色。

(三)羌族舞蹈与音乐

羌族民间舞蹈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主要包含舞蹈律动、音乐旋律、歌词内容等艺术形式。这三种艺术表现形式都各自具有独立的功能。舞蹈是“形”的体现,表现舞者的体态和姿容;音乐旋律是“声”的体现,是情和意的表达方式;歌词内容是“志”的体现,是自我心理的表达。三种艺术形式之间又有着一定的联系。首先,舞蹈动作与音乐旋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音乐就没有舞蹈,音乐节奏决定着舞蹈的律动。其次,三种艺术形式紧密结合,组成了羌族民间舞蹈这种特有的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人们习惯的称之为民间歌舞。羌族民间舞蹈的这种综合性艺术形式,生动地体现着羌民族的整体文化、气质个性和风格特征。

三、民族舞蹈与音乐的发展

民族舞蹈音乐的结构思维包括舞蹈结构和舞蹈音乐的结构,受民族民间音乐传统的影响,经过多年实践,结构思维也从简单走向了成熟。然而,舞蹈语言与音乐语言、舞蹈结构与音乐结构、舞蹈构思与音乐构思是三组不同的概念,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一门艺术,确实是结构思维方式上的新概念。舞蹈语言与音乐语言相配合,需要的重要环节是节奏,表演舞蹈动作时在没有音乐的情况下,基本上是数着节拍进行的,而这种节拍的快慢、强弱与音乐语言中的节奏有着密切关系,二者配合即可找到节奏上的切合点,从而产生节奏感。舞蹈结构与音乐结构的结合点是情节,因舞蹈基本是没有结构的,它的情绪支撑着它的结构,一般是慢板代表深情地、柔美地,快板代表愉悦地、焦急地等。舞蹈构思与音乐构思都是一个需要深思的过程,二者的融合建立在对时间规划、人物形象、思想情绪以及情感表达的综合把握上,它需要创作者丰富的生活阅历和较高的艺术造诣,这也成为判断一部舞蹈作品是否优秀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石光伟.满族萨满音乐[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

[2]谭壮.羌族舞蹈教材建设研究——从民间到课堂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7.

民族音乐与民族精神 篇7

关键词:艺术门类的“基因”,音乐与自然,民族精神,音乐与经济

有史以来所有的艺术都出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 带有不同的风格, 而且按照各民族的信仰、风俗、生活理念和极其复杂的大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当这种风格一旦成为一种完善的艺术模式, 这种模式就成为该民族这一艺术门类的“基因”, 从此以后该艺术的发展都是围绕这一基因而发展的, 因此艺术就必然代表了该民族的精神, 该民族也必然以自己的精神去发展自己的艺术。本文就民族音乐的发展作一些探讨。

民族的音乐不能简单地分为先进与落后, 民族音乐的发展靠民族自尊心, 现代美学越来越清晰地验证了这一真理

人类在适应大自然的过程中, 由利用人声和能够发出声响的物体发出声响作为信号, 到运用不同的音高, 按照一定的节奏创造出一种“秩序”, 从此音乐的创作开始了。这种“秩序”是按照人们所在的民族和地域, 按照该民族和地域所面临的大自然对于他们的塑造, 因而长期形成的信仰、社会观念和对于音响、音高、节奏等的象征意义的赋予和理解来进行, 从而形成了该民族、该地域独具特色的音乐。因此, 某民族某地域产生某种音乐几乎可以说是大自然的造化。人类这种由原始的音响的实用, 到动物性的欢娱, 再到美的创造、表现与欣赏, 这中间经历了几千年的生灭与涅槃, 逐渐形成了各自截然不同的音乐体系。它如同“人的精神或人格, 尽管还有待于成熟和发展, 但它一开始就是一个统一体”。它同人格的形成一样, 一旦成为一个“原型”或曰“自性”, 它便如荣格所认为的那样“自性是统一、组织和秩序的原型, 它把所有别的原型以及这些原型在意识和情结中的显现, 都吸引到它的周围, 使它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 (1) 音乐体系的形成如此, 各民族音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就不足为奇了。把西洋音乐的音阶中各音的关系和汉族调式音阶各音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就可看出, 同是七声音阶, 除诞生方法的实际差异外, 其观念上的差异是那么大。在西洋音乐中, “七、六、四、二各度是动音, 它们力求达到回到安静状态”。“动音被最近的静音所引, 故七度上行至主音, 第六度下行至属音, 第四度下行至中音, 第二度上行到中音或下行到主音。” (2) 第三级音和第四级音是半音关系, 第七级音同第八级音是半音关系, 第四级向下和第七级向上的导入性是最基本的概念。但在汉族音乐中“自殷以前但有五声, 自周以来加文武二声, 谓之七声。五声为正, 二声为变。变者和也” (唐杜佑《通典》) 。王仲皋在《琴学概论》中说:“殊不知五正音之外, 有变宫、变徵、清角、清羽 (即闰音) 四个偏音。” (3) 这些说法, 说明我国传统音乐中是以五声为主音。变宫、变徵不过是调式中的附助而已。除雅乐与清乐的音节不一样外, 各种调式音节排列也不尽相同, 而且变徵一般情况下不是向三级音靠拢, 而是有向徵 (五级音) 靠拢的倾向, 变宫也不见得一定“导”向宫音。并且, 变宫、变徵在一些如山西的民歌、河南的豫剧中还有明显的不确定性, 运用“十二平均律”是找不到这两个音的。从西洋乐同汉族音乐的异同, 可以想象世界各民族音乐会有多少根本性的差异。然而, 几千年来, 各个民族都用自己的音乐表述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他们自己的音乐是其他音乐无法代替的, 当今, 随着现代信息的高速膨胀, 各民族间的音乐正在互相渗透和理解。西方民族的音乐正在越来越多地为东方民族所理解, 风靡全球的通俗音乐———爵士乐、摇滚乐恰恰来自被认为经济最落后、文化最原始的黑人民间音乐。

长期以来, 中国音乐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简单的音乐”, 然而谁也无法否认我国早在明代就由乐律学家朱载堉首创了值得骄傲的“十二平均律”;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乐听了二胡独奏曲《江河水》后能够感动得流下泪水, 对中国二胡的表现力大加赞赏, 这足以说明中国音乐并不“简单”, 中国音乐作为世界上第一大民族的音乐, 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的一部分, 它的存在就说明了它的合理性, 它的特点、风格和魅力是所有其他音乐都无法用其“复杂”来代替的。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 我们要学习所有民族的音乐艺术成果, 然而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我们的音乐更加完善, 我们有资格说, 我们的音乐宝库是最博大精深的, 我们的音乐家应有信心、责任和资格使我们的音乐走出国门, 让世界各民族了解我们的音乐。同时努力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真正属于中国的音乐体系, 使我们的音乐成为其他民族学习的典范和攀登的高峰。

文化随经济的渗透而渗透, 我们需要的是民族气节

近百年来, 在我国文化的走向上有一种随经济的流动而流动的现象。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在音乐的传播过程中显而易见。科学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促进了艺术的规模化发展, 这是一个事实。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 很多纯正的民族音乐宝库却往往在苦难中积蓄。布鲁斯音乐的形成如此, 中国的许多著名民歌和优秀歌曲也是如此。我国的《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等都不是出于繁荣盛世, 连年的战争和辱国之痛更是形成了百代流传的越剧。这些都足以证明, 经济的繁荣对于优秀音乐的诞生与发展并非绝对正比。

我们也应认识到, 世界音乐正在认识到我们的民族音乐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 是一座最为丰盛的艺术宝库, 更重要的是我们是有着崇高的民族自尊的民族, 近年来我们民族风格的音乐屡屡在国际乐坛上获奖, 我们的民族乐团一次次登上国际音乐的圣殿, 获得世界音乐人的赞誉。我们看到, 技术和观念上的学习与引进, 正在像科学技术和体育事业一样, 使我们民族的音乐跃入世界的前列。

健康的民族音乐才可能走向世界音乐之林

改革开放的春风搞活了经济, 也为乐坛带来了新的生机。通俗歌曲的发展, 打破了我国只有美声、民族唱法的格局, 涌现了大批歌颂我们的时代、时代风尚和美好爱情的歌曲。如《亚洲雄风》、《青藏高原》等优美健康的歌曲, 丰富了我们民族的乐坛, 唱出了我们中国的气节。

笔者认为, 在当今这个政治局面宽松、艺术创作自由的大好形势下, 我们可以对艺术作各种尝试, 但作为有志于民族音乐大事业的工作者, 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民族观念:先要了解你的观众是我们的民族, 你也是这个民族的一个成员, 这个民族真正的音乐内涵是什么, 审美情趣是什么, 他们需要你引导他们走向怎样的审美情趣, 你应该是清楚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决定了他们同其他民族一样崇尚高尚、光明、磊落、豪爽、健康, 并具有独特的对于含蓄、羞涩、理智等的审美需求。要弘扬我们的民族音乐、弘扬我们的民族音乐精神, 使我们的民族音乐健康发展才是我们的使命。

早有预言家预言: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 各个领域都在验证这一预言的正确性, 把握时代的脉搏, 坚持民族的特点, 把一个世界最大民族的、最优秀的音乐体系呈献给世界人民, 这应是处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华民族音乐人的自信与自尊。

放马山歌

注释

1 C.S.霍尔、V.J.诺德贝著:《荣格心理学入门》, 三联书店, 1987年版。

2 该丘斯著:《和声学》,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62年版。

民族音乐欣赏 篇8

一、中国民族音乐的现状

1、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创造的精神财富。中国的民族音乐分为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两个部分。现代新音乐一般是指五四运动以后的音乐, 包括各类题材、形式的声乐、器乐、大合唱、交响乐、音乐剧、歌剧等等, 而传统音乐是指五四之前的民族音乐艺术。

在中国, 大多数民族都有着自己的传统音乐形式和题材内容, 包括各种各样的音乐形式以及宗教音乐、宫廷音乐等, 各个少数民族的民族音乐时组成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的不可缺失组成部分, 同时中国各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也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族的音乐异常丰富, 是各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从汉民族的音乐来说, 汉民族的音乐发展总是围绕着中国经济、政治的发展趋势, 从简单的音乐形式发展到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 其中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累积和创作, 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外交的频繁造就了民族音乐的发展, 从音乐的内容到形式到发生了很大突破, 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2、中国民族音乐的特色

要研究中国的传统民族音乐, 就必须把多样化的中国文化考虑进去, 要从民族音乐的特点, 包括传统的民歌、传统的乐曲、曲艺音乐以及戏曲等等都要考虑进去。在风格方面分为南北两大不同的区域, 这两种不同地域风格的音乐一直引导和制约我国的传统音乐发展。几千年来由于南北两地的文化差异和不同的生活习性, 形成了完全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促进了两地音乐的完善和发展, 同时我国南北两地的民族音乐有其不可动摇的定性。首先, 我国南北方音乐无论从形式还是风格上在几千年来都具有稳定性, 这样中国传统的文化特点相关。其次, 历史中几次大的民族迁徙和交流, 以及近代以来国外音乐的入侵都没有动摇民族音乐的本质特点, 所以中国民族音乐是极具稳定性的。

二、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要确立在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

1、中国是一个物产丰富、地大物博的国度, 存在已久的历史和多种多样的风格类型的音乐财富, 尽管外国音乐的很多学者对中国的传统音乐很感兴趣, 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音乐表达形式, 但是中国真正被纳入“世界音乐”的音乐教材或论著却为数不多。其中为数不多的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教材《世界音乐》其中并没有提及相关的中国民族传统音乐, 有的仅是极少的提及中国民族音乐中的汉族打击乐以及汉族民歌, 很多类似的教材都是如此, 并没有提及相关的中国民族传统音乐。如此难道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真的在世界音乐中没有地位吗?答案当然不是, 中国民族传统音乐在世界民族音乐中是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的。

2、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在当前社会加强了对外交流, 同时也加强了自身保护。但是在相关的报道和书籍的记载上还是不够全面的, 或者说不够系统。尽管很多外国音乐家对中国传统音乐很感兴趣, 以及中国很多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在非常努力的把中国传统音乐展示给世界, 但是这还不够。要想把中国传统的多元化的民族音乐展示给世界, 让世界人民都认同, 还需要音乐学者的不断努力, 要在世界民族音乐中确立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的地位, 必须要不断提高中国民族音乐的表演水平, 让民族音乐走向世界, 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民族音乐。

3、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特点。中国民族音乐的历史很悠久, 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的风格特征。中国民族音乐讲究意境, 追求作品内在的思想内涵和辽阔的想象空间。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了中国民族文化, 形成了含蓄内敛的风格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传统文化特色注定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写意美。所以,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中国民族文化是极具影响力的。由于与世界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 中国民族音乐也与世界民族音乐有着较大差异, 要让世界认可中国特色的民族传统音乐就需要不断提高民族音乐水平, 和不断地交流融合。

4、中国民族音乐的基本特点。中国民族音乐是有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题材、不同流派的各民族音乐组成的, 它们各自有其特色, 但又存在着相同的特征, 在音乐形态上有所体现。中国民族音乐变现自身风格特点的方式与世界民族音乐有所不同, 其本质原因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生活、生产为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决定的。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无处不在的渗透者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特点和中国传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精髓, 渗透在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和领域, 包括人们的心理、生理、物质、文化等各个方面, 讲究和谐, 追求悟性, 这种特点无论是在创作技巧还是表演形式上都有所体现。中国民族文化的风格分为三个方面:线条、和谐、已经。

首先中国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是线性思维的模式, 这与西方民族音乐的立体音响效果有本质上的不同。西方音乐多注重和声以及多声来构成音乐, 从而表达一种思想和哲理, 在思维逻辑上比较丰富, 而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以曲调为主体, 借助其他乐器和表现形式来演变出各种丰富的内容, 其旋律的来源多出自诗词歌赋, 通过对音量的控制、乐句的伸缩、乐曲段落的变换、音色的转变等来表现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中国民族音乐并不是演奏完后主音就直接消失, 而是通过装饰后增加作品的韵味, 使人有“绕梁三日”的深刻感受。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这种特点圆滑并且表达一直自然心态, 音乐表现力生动, 渗透力极强。

其次是和谐, 中国自古就强调和谐, 无论是文化还是音乐表现形式, 几千年来中国民族音乐都扎根各民族, 以人民为主题, 表现人民的生活、生产状态。中国民族的这种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学作品在表现形式上不谋而合, 通常运用起承转合的手法来表现音乐内容。而西方音乐往往讲究音乐主题的冲突矛盾, 中国传统音乐的和谐美也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特点。无论在结构上还是表演中都无处不在的体现着这种和谐美。中国民族音乐在结构上讲究平稳, 平稳中又有变化, 综合阴柔和阳刚, 产生一种宁静安逸的意境美。中国民族音乐向来讲究内外的和谐统一, 这样才是完美的音乐境界, 要有内在的感受和体验, 通过内外的统一, 有力的表达出中国民族音乐层次化的音乐情绪。

第三, 中国民族音乐的意境。几千年来, 中国文化都追求一种意境, 文论是文学、绘画、书法、音乐。中国传统的优秀的艺术作品都透露出一种意境美, 表现为虚实结合, 传神和悟性的结合。音乐可能与绘画艺术那样有实体, 但它通过营造的意境来表现虚和实的变化, 在音乐之外包含某种思想内涵。中国传统音乐同时也十分重视传神的作用, 在音乐表达中通常可以使人感受到不同的情境和场景, 通过“悟”来实现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在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中, 无论是创作还是演奏, 或是欣赏, 都要通过“悟”来达到要表达的意境, 从而使人有美的享受。

三、如何提高中国民族音乐在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

1、提高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在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在世界的影响, 中国有必要把中国的文化推向世界, 得到世界的认可, 这也是提高中国综合国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所以有必要提高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在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 把中国民族音乐带向世界舞台, 得到世界的认可, 从而使民族文化被世界接收、认知。这样才有助于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2、进一步提高传统民族音乐的途径。

首先, 要弘扬民族文化, 民族音乐作为一种民族文化, 它是民族精神力量的体现, 对人民的精神起着积极的作用, 它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弘扬民族文化可以推动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 同时可以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随着流行音乐的泛滥以及西方音乐的入侵, 越来越多的人对民族音乐忽视, 所以有必要弘扬发展我国民族音乐。只有加深对民族音乐的发展, 提高人民对我国民族传统音乐的理解, 才能激发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这样才能促使我国传统民族音乐在世界民族音乐的地位有所提高。

3、加强同世界文化的交流。

要让世界认可中国传统民族音乐, 就必须加强与世界文化的交流, 只有加强交流, 才能使世界理解中国传统民族音乐, 只有能够了解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体系和内涵, 才能获得世界热认可, 这样才能提高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在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

4、加强对民族音乐的重视, 大力发展我国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要进一步发展, 必须要从根本上加强对民族音乐的重视, 普及民族音乐的教育。要从思想上重视我国民族音乐, 重视对民族音乐的教育。我国民族音乐的相关机构应该实施良好的政策和措施, 引导人们对民族音乐的重视, 都能热爱民族音乐、学习民族音乐。通过普及教育提高民族教育的重视度, 从而才能实现民族音乐走向世界, 获得世界人民的认可。这样,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就能形成自己的品牌特点, 中国民族音乐就可以把它的魅力展示给整个世界。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现代流行音乐取代民族音乐成为当前音乐形式的主体, 很多民族音乐中的优良精神内涵和思想得不到传承和发展, 这对中国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的进程是极其不利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影响力的不断加大, 中国的文化却停留在一个尴尬的位置。所以, 要提高中国民族音乐在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 必须要加强对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视和发展。

摘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 在五十六个民族中各自有自己不同的音乐形式存在, 因此, 中国也是富含一个多元化音乐文化的国家。中国民族音乐自古就存在, 几千年的创作和积累, 给中国留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在多元化的世界民族音乐中, 中国民族音乐占有很高的地位, 同时要巩固这种地位还需要不断加强对民族音乐的传承和提高。

关键词:民族音乐,世界,中国,地位

参考文献

[1]陈曦.民族音乐教育在国民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J].民族音乐, 2011 (01) .

[2]梁敏.加强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思考[J].文理导航 (中旬) , 2011 (01) .

[3]李洋, 袁源.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华章, 2011 (27) .

[4]袁贲.浅谈我国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J].长沙大学学报, 2011 (01) .

民族音乐欣赏 篇9

学生们在琴房里唱着新创作的艺术歌曲,到处在找新歌,从来没有坐下来踏实研究过民间传统老的地方民歌,认为那些都是过时的,跟不上现在时代发展的潮流。甜美细腻的音色加上新的创作歌曲这就是当今社会媒体所需要的民族声乐。但这种想法是片面的,错误的。

我们以民族音乐学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一下民族声乐。首先民族音乐学的观念是音乐强调的是文化,就现在学习民族声乐的学生的观点使我们的文化传统淡化了,演唱个性消解了,民族韵味丢失了。我们新一代的民族声乐学习者所崇尚、追求和享受的社会生活状态,越来越城市化、现代化、时尚化。优秀民族文化的“母语”对于我们中的大多数来说,几乎达到了“失语”的危险境地,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应该扎扎实实地补好传统音乐文化这一课,重新建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语境”。

现在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是要做教师的,崇尚美声唱法教育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再把同样的观念传授给我们的学生,长此以往,民族艺术会因此失传,音乐“母语”就此缺失。未来的声乐教师,始终要以自身的突破来提高民族民间声乐文化素质,自觉肩负起重建传统声乐文化生态的职责,积极寻根,主动参与各种民间传统音乐文化活动,吸纳民间传统文化资源。要到民间虚心向民间艺人学习,以民间的传承方式传授他们最具特色的技艺。从中了解生活里的音乐,去感悟、思考我们的根源文化及生存状态。

事实证明,向民间艺人学习过民间唱法的人,艺术表现力都很强,而且更具有民族的特质。民间艺人的经验会给民族声乐教育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许多的民歌手还有即兴编词歌唱的能力,他们不仅是民歌的继承者,也是新民歌的创造者。在长期的生活实践、歌唱实践中,民间歌手也逐渐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歌唱方法。这些方法多通过口传心授形式加上个人的体会综合而成。在向民间传统学习的同时,也为我们的科研打开思路,真正推进研究性学习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契合互动,让现代教育与传统声乐文化保持血脉关系,代代相传。让每一个学生都浸润在“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声乐教育环境中,以开放的心态汲取人类音乐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

我认为高校应该将民族声乐传承作为重点建设的项目,鼓励在教学第一线的民族声乐教师培养出民族声乐的传承人。对促进民族声乐发展的科研立项、成果应予以扶持,为民间传统声乐的探索学习举办专场音乐会。而看看我们现在舞台上举办的音乐会大多还都是西洋歌剧咏叹调或古典艺术歌曲的音乐会。这样很不利于民族声乐的教学发展。

民族音乐学还强调“多元文化”。每一地方的民歌都是一个个性的文化因子,形成了我国民歌的地域性、多元性。北方的民歌高亢

嘹亮;南方的民歌婉转、细腻,各具特色。就发声方法来说,也是多样的。即所谓的“真嗓”。“假嗓”、还有真假嗓结合的。就音域来说,有的宽些、有的窄些。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民间唱法流派众多,色彩丰富,充满个性魅力。所以,根据作品要求,歌唱方法一定要“多元化”,体现个性魅力和价值。

高校民族声乐现在的局面出现了发展道路单一化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多元文化吸收太少而造成的。民族声乐技巧既要吸取美声唱法的比较成熟而完善的东西,又要在教学实践中走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应不断在民间吸取营养,不断发展不断探索完善。而中国丰富的民间艺术也恰恰是中国民族唱法汲取营养的肥沃土壤。细心体会民族民间唱法科学性,加大力度整理民族遗产、不断总结民间唱法中的科学性,为学习者提供知识资源。如果把我国民间歌唱方法和美声唱法衔接好,不但能使民族唱法走出单一模式化,民间唱法得到保护和发展,更能形成丰富的宽阔的民族声乐之路。

在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体系中,我们作为高校学生首先要学好本国、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感受、体验由5 6个民族组成的“多元一体”的中国多民族音乐文化特征,以利于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参考文献

《西方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编译者张伯瑜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高校探索》2005年第5期《探索高校声乐教育中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尹萍

民族音乐欣赏 篇10

一、世界民族音乐课程在我国的开设现状

“世界民族音乐”在中国是一门新兴课程, 在尊重多元音乐文化、拓展音乐的国际视野的理念指导下, 世界民族音乐课程在我国已经开设多年。据笔者了解, 目前, 我国的中央音乐学院、福建师范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新疆艺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开设有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目前, 国内关于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普通高等教育层面, 涉及课程的构建[1];世界民族音乐教学对于教师教育的影响[2];世界民族音乐在高校公共音乐课中的意义[3];而对于民族高校开设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研究, 目前仅有王宝龙分析了世界民族音乐课程在新疆艺术学院的影响和价值, 但是并未将此升华到民族高校的层次。[4]

二、目前音乐课程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 我国各音乐教学单位开设的课程均以欧洲音乐为主。以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为例, 该学院现开设的专业理论课有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中外名作赏析、曲式与和声技术理论课程等;专业技术课有音乐创作、音乐表演、视唱练耳、曲式分析、和声课程等, 这样的课程设置, 基本建立在“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基础上, 学生所获得音乐知识基本以欧洲音乐为主。虽有些课程介绍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但实际上学生们还是以西方的文化观和音乐感来理解其他音乐的。这就不利于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提高。这无疑是音乐教育的缺憾!因此, 将多元的音乐元素渗透进民族高校音乐教育中, 不仅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 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多元文化观, 强化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

三、民族高校世界民族音乐教学策略

目前, 世界民族音乐课程在国外都未形成统一和公认的教学方法。且在我国兴起较晚, 因此, 我们要不断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 并且结合本国国情和教学需要, 探索符合我国民族高校世界民族音乐教学策略。内蒙古民族大学的生源中蒙古族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些蒙古族学生是世界民族音乐教学的优势。例如介绍蒙古音乐时, 可以组织蒙古族学生现场演唱长调、呼麦等。专题讲解引导学生分析音乐形式时, 可以让学生比较外蒙古呼麦与中国内蒙古呼麦的异同等。在地理方位上可采取由近至远的原则。首选亚洲, 然后逐次介绍其他洲其他国家、民族音乐。介绍学生们了解熟悉些的。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对异同心圈的文化中的音乐有一个逐步听觉和心理适应的过程。世界民族音乐课程大部分是通过视听资料来了解世界各地的传统音乐。通过试听资料, 引领学生了解各地音乐的曲调、音色以及特点。演唱视频资料的歌曲, 学习视频资料中的舞蹈, 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感受, 增强对各民族音乐的了解。安排学生演奏他们所学到的各种乐器。让学生们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及音响效果。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 乐器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例如, 在盛产竹子的东南亚地区, 乐器多以竹子为原材料, 从而产生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音乐, 这是当地风土人情的反映。所以, 民族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学不仅需要理性与感性的结合, 更注重创造性、知识的综合性培养。

四、世界民族音乐课程开设的意义

1. 提高人文素质的培养。

世界民族音乐展示了不同音乐特有的文化内涵, 加深了我们对不同音乐文化的理解。C·厄恩斯特曾指出:“当我们把彼此作为人来理解的时候, 国际间的理解就能更好地增进, 音乐提供了最好的方式。如果要把音乐作为一种增进理解的方式, 我们必须和各种音乐都要接触。”[5]

2. 促进音乐教育多元化发展的意义。

“第一, 世界民族音乐的基本内容就是所采集汇总的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 这就为音乐教育的多元化提供了内容。第二, 世界民族音乐是我们能够借鉴纷繁多样的音乐形式, 并将其融入音乐教育体系中。第三, 世界民族音乐的研究内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作为新的内容直接融入到音乐教育现有的教学内容中去。”[6]

3. 建构完善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实践意义。

不同的民族造就了不同的音乐文化。如何去更好更全面地认识自身的音乐文化现象, 是中国民族音乐研究, 以及世界民族音乐的学习、研究较好的切入点。同样, 对于世界民族音乐的介绍和研究,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视角、全方位地看问题以及综合音乐素养的培育。

五、民族高校开设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地域优势

内蒙古民族大学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位于著名的科尔沁草原, 是著名的蒙古族地域文化———科尔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祖祖辈辈生活于此的科尔沁蒙古人创造出了灿烂的科尔沁文化。在这片土地上, 还生活着汉族、满族、回族等民族, 北部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 东部与朝鲜半岛临近, 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交融区域。可见, 位于科尔沁大地上的内蒙古民族大学开设世界民族音乐课程有着天然的地缘优势。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开设对于我们内蒙古民族大学来说, 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件大事。“立足内蒙古, 面向世界”, 办出内蒙古科尔沁地区的特色音乐文化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通辽有着丰富多彩的音乐资源, 如科尔沁民歌、短调民歌等, 这些何尝不是世界音乐的组成部分。我们应使学生以世界的意识来看待世界上各民族音乐, 教会他们正确认识世界民族音乐及其价值。通过了解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 不仅可以加强我们对不同音乐认知与理解, 而且可以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音乐文化。

六、结语

多元化的音乐教育已成为学界所普遍关注的一个课题。民族高校的多民族多文化现状, 正是民族高校开设《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最大优势, 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拓展音乐的国际视野、提倡音乐文化认同的理念, 以培养全面发展。另一方面, 可以充分利用民族地区地域优势, 丰富的音乐资源, 掌握文化多元化的特点, 推动世界民族音乐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孟媛媛.在普通高校开设世界音乐选修课程的构想[J].黄河之声, 2013, (1) :112-113.

[2]王州.《世界民族音乐》课程论研究——以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 (教师教育) 专业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2006.

[3]崔瑜.世界民族音乐在高等教育公共音乐课中的教育意义[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5:99-100.

[4]王宝龙.新疆艺术学院开设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构想[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5, 3 (4) :74-78.

[5]杰夫·提顿.世界音乐[M].周刊, 朗丽旋, 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养生与民族音乐 篇11

我国唐代是盛行音乐、舞蹈的。当时有很多有名的乐师,亦早已有多种乐器。人们熟悉的白居易名作《琵琶行》,一直传诵国内外。它描写弹琵琶的女子通过琵琶的弹奏倾吐感情。“转轴拨弦三两声”,“弦弦掩抑声声思”,开始抒发感情。接着,“轻拢慢撚”“说尽心中无限事”,直到一曲终了。琵琶声停止了,但这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并没有消失,出现了“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在这样的环境里,给弹琵琶的人和听琵琶的人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静穆的空间,由于都吐露出胸中的陈怨结气,消减了耿耿于怀的块垒,这比长久压在心中不发泄总要好些。尽情地袒露心境并无损于健康,相反,这种吐露对减少心中的郁闷是有益的。

传统乐器除琵琶之外,还有古琴,即七弦琴,古琴音域广、音色美,表现力极为丰富。南宋时浙江有好几位古琴师,曾创作了《潇湘水云》,《步月》、《秋雨》、《鸥鹭忘机》、《幽人折桂》、《拘幽十操》等名曲。琴的风格技巧,称为琴德;琴的运用形象、构成的意境,称为琴境;琴的思想感情,人物性格,称为琴道。如果琴的德、境、道三个方面表现得好,则对鼓琴人本身和听琴人的身心都大有益处。

我听中国民族音乐,就那些传统名曲来说,如《将军令》、《雨打芭蕉》、《二泉映月》、《渔舟唱晚》、《汉宫秋月》、《平沙落雁》等等,听后身心有一种宁静、舒坦、开阔、安谧的感觉。比如听《花好月圆》,甚至能唤起我遥远的回忆,好似回到了青年时代上学读书时的环境,使我似乎年轻起来。又如听了古筝名曲《高山流水》,这似琴非琴的筝声,柔和宛转的淙淙声,分明是流水,使我想起远方的好友。“高山流水有知音”真是不假!又比如听二胡等乐器奏《听松》,豪放有力,使人心胸宽广,并有奋发前进的感觉,常常因此而想到晚唐诗人皮日休的“松子声声打石床”的意境,令我忘俗。我特别爱听的是《春江花月夜》。从十五六岁时听到如今望九之年,可谓百听不厌。以琵琶、萧、胡琴等乐器大合奏,我的身心极大地受益于它,当我忙时,心烦意乱,如果抽时间听一两遍《春江花月夜》,就自然而然地松爽起来。如果我在工作中、旅途中听到它,我就会全神贯注昕几段,这样头脑就格外清新。

蒙古四胡音乐与民族音乐的关联 篇12

在蒙古族生活艺术发展的长河中,民歌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影响着蒙古族人民对艺术价值观的判断。蒙古族民歌主要以长调、短调、叙事类别为主:

(一)长调民歌。长调民歌语调舒缓,歌意豪放,歌词较少,极富有旋律性,演唱方法富有民族特色。但由于每个地区的生活方式不同,因此风格也大不相同。科尔沁人民感情细腻,像他们的主打曲目《朱色烈》、《金泉》、《雁》等都表现了细致生动的生活态度;沉稳、感情不外露是锡林郭勒盟人民的生活态度,因而《小黄马》、《走马》、《圆蹄枣骆马》等歌曲表现出的含蓄婉转是他们情感的体现;严谨厚重的风骨是鄂尔多斯草原的气节,《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辞行》等音乐强有力地展现了他们的特点。

蒙古族的四胡音乐形式主要在作品的样式、结构等方面受长调民歌的影响,他们的音乐一般用于抒发个人内心情感,自由、即兴发挥是他们音乐的主要表达方式。因此,蒙古族四胡音乐主要也运用这种方式来表现歌曲意境。

(二)短调民歌。短调民歌简短明了、通俗易懂,是业余音乐爱好者最喜欢学习的音乐类型。另一方面,短调民歌在内容上也十分宽泛,如抒情、叙事、升迁等各种曲目,形成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也造就了一批让人津津乐道、耳闻能详的作品,例如:《嘎达梅林》、《森吉德玛》、《龙梅》等歌曲。

尽管蒙古族四胡音乐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但是他们的基本创作大多都是以蒙古族及汉族的短调民歌为背景的。蒙古族、汉族的短调民歌在音乐主旋律不变的基础上,再加上作者的一些自我表达,并在音乐器械上、表现形式上以及内容上加以变化,使得音乐整体上锦上添花。

(三)叙事民歌。叙事民歌很早就在蒙古族科尔沁草原上兴盛起来,具体要追溯到清朝末年间。例如:《嘎达梅林》、《韩秀英》、《陶克陶呼》、《白虎哥哥》等歌曲均反映了蒙古族当时的时代特点及生活经历、社会变革等时代印记。

不仅长调民歌、短调民歌对蒙古族四胡音乐起着重要作用,很多叙事民歌也作为主要音乐形式为四胡音乐贡献力量。大多数的四胡歌曲的创作都效仿了叙事民歌,而且民歌的基本音乐形式还在四胡器乐演奏中得以运用。

二、说唱艺术

说唱艺术往往主要讲述历史,并且与文学和表演相结合来达到一种全新的艺术效果。

蒙古族的说唱艺术内容广泛、类型多样,像蟒古思因·乌力格尔、胡仁·乌力格尔、乌力格尔、好来宝等都讲述着历史及英雄的故事,通过艺术也让人们铭记历史。另外,很多说唱曲目都与器乐相结合,达到多种效果,像蟒古思因·乌力格尔就是通过抄尔伴奏及低音四胡相继演奏的;胡仁·乌力格尔这种艺术历史悠久,在清代中期就被传诵,清代后期在科尔沁部族中逐渐发展起来,主要以讲述汉族历史故事为表现内容;公元12世纪后,以多人通过运用四胡等乐器来表现说唱艺术,通过一定的曲调,以蒙古族特有的语言进行表达,例如好来宝就是通过这种形式被大家铭记的。通过运用低音四胡来伴奏不仅可以将说唱艺术表达出来,同时也对这种艺术形式起到了很好的推广作用,它以艺术的方式也将蒙古族人民自由的生活方式及生活态度表现出来,使得各民族对他们有了更多的认识,因此,这种艺术依然活跃在现代的音乐创作中。

通过时代的发展及音乐日新月异的变化,蒙古四胡艺术取各家之所长,吸收长调民歌、短调民歌、说唱艺术等艺术形式精华,形成了许多风格鲜明,特点突出的优秀曲目,例如:《说书调》、《欢乐的牧民》、《乌力格尔叙事曲》、《乌力格尔陈述曲》等歌曲都吸取了民歌、说唱艺术的特点,将说唱的形式改编为一首歌曲,或者在某个选段中突出演奏。将说唱的艺术表现通过歌曲、器乐加以配合,使得歌曲风格独树一帜,尽显时代特点,同时,也将说唱的艺术创作表现得淋漓尽致,被人铭记,不仅将新的创作风格展现,也继承和弘扬了传统文化。

摘要:蒙古四胡艺术取各家之所长,包括长调民歌、短调民歌、说唱艺术等艺术形式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的鲜明风格。从蒙古族的生活方式来看,他们喜欢逐水草而居,喜欢自然惬意的生活情趣,鲜活、洒脱、轻松的民歌正与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特点相吻合,成为他们普遍追求的一种音乐形式。

上一篇:妇科腹腔镜手术下一篇:工作职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