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进校园

2024-07-23

民族音乐进校园(通用10篇)

民族音乐进校园 篇1

2013年民族音乐进校园XX二中“金秋音乐会”

主 持 词

前序

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2、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1、“未觉水池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2、“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嫩黄”

1、虽是深伙,但明媚灿烂的阳光,饱含稻香的空气和热情好客的二中人使今天的场景显得格外的诗情画意。

2、这是一个值得留念和写进诗句的下午,因为今天XX县华盛同心民乐团的老师们将中国的民族音乐送进校园,让我们尽情享受这一份高雅的民族音乐大餐。

1、在此,我向大家介绍莅临现场的各位领导和嘉宾!他们是

2、本台音乐会得到了众多单位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们是XX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XX县新闻中心、XX县电视台、XX县华盛集团、XX县华盛同心民乐团。

1、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2、下面有请校领导给大家讲话、正场:

(一)民乐合奏《北京喜讯传边寨》

1、这是一首经典的民乐合奏曲。当粉碎“四人帮”的消息传遍祖国的山区边寨,人们顿时沸腾了,各族人民欢呼雀庆祝胜利。作品旋律舒展,曲风明快,音乐嘹亮辉煌,婉转悠扬。

2、中国现代民乐团队在中国传统民乐团队的基础上对乐器的设置和作品的配器上都作了适当的调整和提升。

1、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支民乐队伍属于中型民乐团,由吹管组、弦乐组、弹拨组、低音组、打击组五部分组成,大型民乐团还设有特色乐器组。

2、好,请大家继续欣赏民乐合奏《花好月圆》

(二)民乐合奏《花好月圆》

1、这首优美的民乐合奏曲,其表现力主要在于乐器二胡的演奏。二胡、中国传统的古典乐器,始于唐代,最最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后流传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得到传承和改良。1920年,二胡才作为独奏乐器出现在舞台上,它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凉的心情,也能描写万马奔腾,气势壮观的场景,其音色细腻、圆润,具有很强的情感表现力。

2、下面。有请民乐团的佘大明老师为我们大家展示一小段二胡独奏。

2、接下来请大家欣赏古筝独奏《云水禅心》

(三)古筝独奏《云水禅心》

1、清逸逍遥,尽在云水中。

2、禅之意境,亦尽在云水中。

1、天地间事物的变化、延伸、可在这一动一静中展现,升华、直至变得宁和。

2、一首古筝独奏《云水禅心》把我们带入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1、中国民乐中的弹拨乐器演奏声音叮咚婉转,流水潺潺,可演奏竹林扶疏、泉石相映的清幽意境,又可演奏马革裹尸,十面埋伏的壮烈场景,其音色优美,细腻、颗粒性强。

2、弹拨乐器组在中国民乐团队中特别起到一个上承下接和和声辅助的作用,在民乐团队中,不可缺少。

1、这种乐器叫杨琴,中国南方特有的击弦乐器,音色明亮、音域宽广,不受调性的限制。——

2、这种乐器叫阮,其系列可分为小阮、中阮、大阮、低音阮。属中音乐器。有品、按十二平均率装置,音域可达两组半,在民乐合奏中常担任旋律演奏或填补描句,音色恬静、柔和、富有诗意。——

1、好,谢谢民乐团的老师们,下面请欣赏民乐合奏《彩云追月》、《花儿与少年》。

(四)民乐合奏《彩云追月》、《花儿与少年》

1、一首广东音乐《彩云追月》让人意趣盎然,心旷神

怡,而一首由青海民歌改编而成的民乐曲《花儿与少年》又让人感受到一种中国西部特有的浪漫和纯朴的美。

2、在这两首曲子中,民族乐器竹笛都担当了大量的独奏部分,使曲子的旋律更加轻快、明亮,曲调更加高亢和悠扬。

1、说到竹笛,它属中国民乐团队中的吹管乐器,同组的还有唢呐、笙、管子等。

2、这种乐器叫竹笛,音色明亮悦耳,音域可达两组,在乐队中一般担任主旋律独奏。——

1、这种乐器叫唢呐,中华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金元时期由波斯传入中国,其音色高亢、嘹亮、刚柔相济,音域可达17度。在乐队中主要担任独奏乐器。——

2、接下来请欣赏女声独唱《看天下穷苦人民都得解放》

(五)女声独唱《看天下穷苦人民都得解放》

1、欣赏完一首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选曲《看天下穷苦人民都得解放》才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是啊!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我们今天生活在灿烂的阳光下,一定要为实现我们的中国梦而加倍努力,奋发图强。

1、好!下面请欣赏民乐合奏《幸福喜洋洋》

(六)民乐合奏《幸福喜洋洋》

1、下面我来介绍一下中国民乐团中的低音乐器,它由

贝大提琴和大提琴组成,属于西洋乐器。这是因为我国民乐团队在长期的演奏实践中发现贝大提琴代替中国的传统低音大革胡,大提琴代替中国传统的大革胡后低音更加浑厚、沉稳,使其音乐作品更加丰富和完美。

2、这种乐器叫大提琴,是乐队中不可缺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音色浑厚丰满,能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感情。——

1、这种乐器叫贝大提琴,是乐队中的纯低音弦乐器,就象我们一栋建筑物的基础,能使一个音乐艺术建筑更加沉稳、踏实,其音色低沉、丰厚,能给人一种安全感。——

2、好!下面请欣赏民乐团的佘大明老师给我们带来的一首二胡独奏《战马奔腾》。

(七)二胡独奏《战马奔腾》

1、佘大明老师一首《战马奔腾》让我们热血沸腾,意志高昂,让人感到有一种齐唱凯歌还的豪迈。

2、这首二胡独奏曲多次出国演奏,遍及世界各地。用我们中国的民族乐器二胡拉出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前赴后继的精神。

1、在中国的民乐团队中还有一组相当重要的节奏乐器——打击乐,它在整个乐队中起到控制节奏,渲染气氛,衬托音乐内容的作用,无固定音高,音量、力度变化较大。

2、这是定音鼓 这是排鼓

这是小军鼓 这是木鱼

这是铃鼓 这是小锣

这是大镲

1、好!介绍完这些打击乐器,让我们来欣赏今天的民族音乐进校园的最后一首民乐合奏《欢天喜地》

(八)民乐合奏《欢天喜地》

1、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让我们难忘每个瞬间带给我们的震撼和冲击、温情和爱意。

2、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在音乐的盛典中传说我们的久远和永恒。

1、在此,也向本次活动付出辛苦的老师、同学和所有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2、特别感谢XX县华盛同心民乐团的老师们,XX二中感谢你们。

1、老师们、同学们、各位观众朋友,我们明年金秋再见!(请相关领导及嘉宾上台合影留念)。

2013年10月27日

民族音乐进校园 篇2

一、戏曲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中国的戏曲艺术在世界艺坛中独树一帜, 是融表演、演唱为一体, 并以唱、念、做、打的综合性表演为基本形式的独特艺术门类;是集中国各民族音乐、文化之大成, 经无数艺术家继往开来不断创新积累的结晶;它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体系, 具有颇为丰富的各种表演手段。戏曲文化的发展史也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过程。所以, 提倡学校开设戏曲艺术课, 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认识, 进一步了解民族民间音乐发展, 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祖国传统的音乐文化。戏曲艺术含有丰富生动的历史知识, 因此, 对戏曲艺术的学习和欣赏, 有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丰富, 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1. 戏曲音乐教育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中华传统戏曲旋律优美, 唱词生动活泼, 唱腔风格多样, 舞台形象丰富, 因而能触动学生情感, 震撼学生心灵, 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去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真善美,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传统越剧中有体现清正廉洁、机智断案、为民伸张正义的《秦香莲》《陈三两》等, 有体现惩恶扬善的《花烛恨》等;有体现贤洁孝道的《琵琶记》等, 这些看似老套的传统剧目却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完全可以警示后世、激励今人。

2. 戏曲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戏曲是中华民族最富有特色的文化形式, 它融合了几千年的文化艺术精华, 熔歌、舞、剧于一炉, 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在传统戏曲中, 有悦耳动听, 追求音乐美的唱腔;有节奏铿锵, 追求韵味美的念白;有动作细腻, 追求形体美的做工;有扣人心弦, 追求韵律美的武打, 还有舞台服装色彩的调配, 乐队和谐的伴奏等, 能使学生置身于美的情境之中, 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 充满了激情, 在边学边唱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戏曲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合作能力。

戏剧是一项融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舞蹈等多门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给大中学生开设戏剧课, 让他们参与一些戏剧活动, 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文化品格,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水平, 也有助于强化他们的语言表述能力和组织能力, 也有助于发现和培养戏剧人才。

中国戏曲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中国戏曲包括许多地方戏, 纷纷走出国门, 活跃于国际戏剧舞台上, 受到越来越多的外国观众的钟爱, 国际影响不断增大, 而在国内戏曲却面临保护和发展的危机。国家大力扶持戏曲艺术的发展, 把戏曲音乐引入课堂, 历届国家领导人多次号召振兴京剧事业, 这是发挥戏曲艺术教育的功能。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发挥戏曲艺术教育优势,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学生接受戏曲艺术的熏陶, 既可培养爱国主义、尊老爱幼、刚正不阿等高尚的道德品质, 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 又可增强传统文化审美情趣的修养, 形成深厚的文化内涵。

二、戏曲音乐进校园的尝试

当早晨我们经过公园会发现一些小朋友在爷爷奶奶的感染下也能唱上几句京剧, 在中央电视台的各种大型晚会中也经常发现在戏曲联唱中有小朋友的身影, 他们声情并茂的演出博得了现场及电视机前观众的阵阵掌声, 这说明在我们生活中确实有一部分学生是戏曲爱好者。只要我们在学校中加强戏曲艺术教育, 利用课内外加强指导, 有意识地引导、培养学生的欣赏、学演能力, 是能让学生爱好戏曲艺术, 开展戏曲艺术教育, 为使广大中学生学好戏曲音乐, 学校还可以在广播台适量地播放一些戏剧的经典唱段, 举办专题讲座, 组织课外戏曲兴趣小组, 可以从学唱简单的唱段到逐步学唱、排演折子戏。这样, 就能使我们的学生在学唱、排练的自娱自乐过程中, 热爱自己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 从而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凝聚力, 充分发挥戏曲艺术教育中的隐性功能。在当下流行音乐盛行, 传统戏曲备受冷落的时候, 不得不让我们感觉欣慰。他们当中如果能接受正统的训练, 说不定在未来的戏曲舞台上就能时常见到他们的身影, 同时也能为戏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2008年3月25日光明网报道, 春季新学期开学不久, 浙江省宁波市第十五中学 (实验校区) 就进行了一项新尝试:原来课间和午间的时间, 校园广播大多播放流行音乐, 现在被京剧唱腔所代替。学校广播节目先播放带有京剧韵味的现代歌曲《说唱脸谱》, 让学生有一种亲近感;接着再播放京剧名家梅兰芳的《贵妃醉酒》选段。

在湖北省武汉市, 第36中学、三眼桥小学等多所中小学, 京剧已悄然走进课堂;在北京, 北京市第171中学、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等22所中小学, 也将在今年5月开设京剧课。北京、天津、黑龙江等10省市中小学推行15首京剧唱段进课堂试点, 近期引发各界广泛关注。

一种主要观点认为, 京剧进校园是一件大好事。将传统文化的标志之一京剧纳入教育体系, 标志着民族文化的自觉。两会期间, 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更是力挺京剧进校园。在做客中国日报网站时, 周和平指出, 京剧进校园, 不是为了培养多少京剧演员, 而是让青少年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周和平还认为, 京剧也是一种音乐, 让青少年了解中华民族优美的音乐、表演中华民族的艺术, 非常有意义。

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剧种不仅仅是京剧, 京剧进校园活动也引发了人们对其他剧种的关注。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茅威涛则在本次两会上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传统艺术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建议》。茅威涛透露, 在浙江, 越剧有几十万爱好者, 在长三角地区有上千万爱好者。相反, 杭州的公园、社区里, 很少有人唱京剧, 浙江的民间京剧团数量几乎是零。因此, 江浙地区的课堂里应教授越剧, 而不是京剧。如果只把京剧送进校园, 就会削弱其他地方剧种的发展, 文化保护需要本土化, 因地制宜。

茅威涛还建议,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方式应多样化, 不应仅局限于进课堂一种手段, 比如校园演出、举办讲座、邀请学生进团看戏。剧场所给予的, 是学生在课堂上无法获得的。比如, 从1993年起,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已开始尝试培养学生对越剧的兴趣, 与学校合作设立“爱越基地”。

早在2005年7月20日光明网就报道南开大学把戏曲艺术纳入正规的教学科研中, 开设了京剧选修课, 外语学院还成立京剧团, 先后赴日本、香港等地演出。连日来, 学校接连上演昆剧、川剧等经典戏曲, 校园内掀起欣赏传统戏曲艺术的高潮。

为在大学生中推广昆曲艺术, 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策划了青春版《牡丹亭》十大名校巡演活动。近日, 青春版《牡丹亭》在南开大学开演, 南开大学以及天津高校师生千余人观赏了演出。《牡丹亭》在南开大学连演三场, 精彩的剧情、精湛的表演, 赢得了师生的喝彩。昆曲川剧等地方精彩戏曲进校园, 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 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不少学生反映, 演出非常精彩, 我们年轻人在这样古老的艺术形式中找到了共鸣。希望以后有更多机会欣赏到这样高水平演出, 也希望我们民族传统艺术能更多地走进大学校园。

三、戏曲音乐进校园存在的问题

1. 戏曲进校园要因地制宜。

尽管国家教育部制订把京剧进入中小学课堂, 并选择了一些代表性的剧目做教材, 但我国戏曲种类繁多, 为其他传统文化品种呼吁的声音, 不止一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就认为, 是不是只选取京剧进课堂, 不能用城市孩子的标准或者是某一个地区有普及性的剧种来看全国。京剧在北京、天津等地方比较流行, 而在江浙等地, 评弹、越剧就更受欢迎, 全国有300多种地方戏, 其中有很多也和京剧一样进入了文化遗产名录, 对这些有丰富地方剧种的地区而言, 推广京剧就不适合。

2. 师资匮乏。

音乐老师大多是声乐或器乐专业的人员, 他们能否表达出京剧特有的韵味呢?师资匮乏, 是戏曲真正进校园的又一拦路虎。业内人士认为, 毕竟隔行如隔山, 不少音乐教师只能讲讲戏曲理论方面的知识, 有些教师本身对戏曲就不喜欢, 怎么能让学生感受戏曲的美呢?解决这一问题, 可以委托当地戏曲院团, 选出一批优秀演员对老师进行培训。为了弘扬戏曲艺术电视台还开设“跟我学京剧”之类的栏目, 音乐老师可以组织学生看和学, 也可以组织优秀演员举办专题讲座, 和学生一起欣赏, 一起探讨。

3. 学校对戏曲进校园的重视程度。

我们不的不承认有些学校对戏曲进校园没有足够的重视。以京剧为例, 中小学推行京剧课, 应当按一门文化课来进行教学, 而不要上成表演课。在课堂上, 京剧老师应该更多地给学生们播放京剧名段、讲解京剧的历史, 这种方式才能让孩子们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

4. 学生学习戏曲音乐的兴趣。

戏曲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应该得到不断弘扬。戏曲进校园, 就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一个好举措。但孩子们会不会很好地接受。流行歌曲满大街在放, 多听几遍也就会哼哼了。戏曲相对比较专业, 学起来比较费劲, 而且缺少氛围。不说社会上, 就是在学生家里, 很多家长没兴趣去了解戏曲、学唱戏曲, 也根本没有想到要让孩子接受传统戏曲的熏陶。

5. 戏曲进入校园的社会舆论。

对于戏曲进入校园社会上反响强烈, 有支持也有反对。我们经常在新闻报道上看到一些著名学者和专家都说, 传承中华古老文明, 要从娃娃抓起, 弘扬传统文化, 势在必行。反对的声音也是此起彼伏, 有人认为当下戏曲文化已经落伍, 很难让小孩子和年轻人接受, 戏曲是老年文化, 即使进入校园, 也不会为学生所接受, 照猫画虎收效甚微, 再者现在学生学习压力过重, 应该减负, 不应该再给孩子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四、对戏曲音乐进校园的几点建议

戏曲进校园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需要各方面长期不懈的努力, 在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在校音乐老师利用寒暑假接受系统的戏曲知识培训, 在平时课堂上为学生造一种学习传统戏曲的气氛。

2. 在课余时间邀请专业人员或自行组织编排一些简单的样板戏, 让学生亲身体会传统戏曲的博大精深, 激发学习热情。

3. 深入调研对于有戏曲特长的学生, 让其发挥优势, 一点带面, 互帮互助, 营造学唱戏曲的氛围。

4.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举办学校票友大赛,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耳濡目染, 培养感情。

中国戏曲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中国戏曲包括许多地方戏, 纷纷走出国门, 活跃于国际戏剧舞台上, 受到越来越多的外国观众的钟爱, 国际影响不断增大, 而在国内戏曲却面临保护和发展的危机。国家大力扶持戏曲艺术的发展, 把戏曲音乐引入课堂, 历届国家领导人多次号召振兴京剧事业, 这是发挥戏曲艺术教育的功能。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发挥戏曲艺术教育优势,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学生接受戏曲艺术的熏陶, 既可培养爱国主义、尊老爱幼、刚正不阿等高尚的道德品质, 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 又可增强传统文化审美情趣的修养, 形成深厚的文化内涵。

摘要: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培养人的全面素质教育发展过程中发挥重大的作用。戏曲艺术是融合表演、演唱为一体, 并以唱、念、做、打的综合性表演为基本形式的独特的艺术门类。在学校开设戏曲艺术课, 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认识, 进一步了解民族民间音乐发展, 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祖国传统的音乐文化。学习和演唱戏曲音乐有助于提高自身音乐素质和修养, 还能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戏曲音乐,音乐教育,审美教育,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肖常纬.中国民族音乐概述[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二版.

[2]夏野.中国音乐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8月.

[3]周世斌.音乐欣赏[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二版.

[4]何乾三.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5]吉联抗译注.孔子孟子荀子乐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3年

[6]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年.

民族民间音乐进校园之家乡美 篇3

河北有那些民间音乐与舞蹈呢?如何让拉花走入校园,在学生中普及和发展呢?我们可以通过教学环节、课外实践活动、以及创新活动对其进行学习和了解。

一、拉花进入音乐教学环节

在音乐欣赏课中,我们可以在汉族音乐部分开设家乡美之井陉民间艺术瑰宝拉花一课,在课上不仅通过学习了解拉花的形成历史、表演特点以及拉化的发展。让同学们增长知识,而且还可以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家乡的民族民间音乐,为普及拉花,使之真正的得到传承和发展,让这一古老艺术与时俱进,走向新的辉煌而做出贡献。

(一)、通过讲述拉花的历史让同学们了解拉花之一独特艺术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对家乡历史的关注,激发保护家乡艺术的积极性。

拉花表演动律非常独特,风格古朴深沉,豪迈苍凉,舞姿优美,深受群众喜爱,被誉为河北三大民间舞种之一。这源于井陉特有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文化。关于拉花的形成,有三个传说,一个是叫做拉花的姑娘的爱情故事;一个是“拉荒”的故事;还有一个是由河南的牡丹花传到井陉的故事。形成了在庙会上、节日上、祭祀活动中我们看到的舞蹈形式。

井陉地处山区,地理环境复杂,加之历史上战乱不断,百姓深受天灾兵祸之苦,所以传统拉花的表演带有“战争”和“逃荒”的特色,表演形式拘泥呆板,音乐低沉缓慢,表演风格压抑苍凉。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拉花从动作、音乐、服装、道具等各方面都做了較大改革,既保留了浓郁的传统风格,又体现了鲜明的时尚风格。

(二)、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井陉拉花的表演特点,了解其艺术之花常青的真谛。

1、拉花流派:拉花表演形式主要分布在井陉界内,分有东南正拉花、衡南拉花、庄旺拉花、男固底拉花、南平望拉花等几个主要流派,他们的表演风格各异,特点鲜明。东南正拉花粗狂豪放、刚健有力、含蓄优美、刚柔并济。男角动作快起慢落,甩臂、吸腿、屈膝、蹲裆潇洒自如,透露出阳刚之美。女角刚中带柔,扭臂、拧肩、弓步、撇脚动作贯穿始终。庄旺拉花动作柔美细腻,形象逼真,情绪内向含蓄。南平望拉花动作柔韧有力,曲伸大度。以拧、颤、曲、伸为主要动律,动作幅度大,韧性强,变化迅速,张弛协调。

2、动作特点:井陉拉花属于地域性很强的舞种,是男女配合表演的形式。以拉、推、蹲、翻、拧、倾;拧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腿等为舞蹈语汇,以脚撇碾、膝屈伸、腰拧晃、肩滚转、臂点推等表演动作形成拉花脆与韧的紧密结合。男女舞蹈造型大小、高低、动静、屈伸配合,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艺术美感。舞蹈基本动作为传统的攀山爬坡,舞步为快起慢落带有撇脚,身体前俯后仰,展现出山高路险的行走特点,表现了自然历史环境中人民质朴、坚韧的心理素质。

3、道具:拉花的道具有罗伞、彩扇、花瓶、手绢、太平板、霸王鞭等,

扇子寓意“风调”,罗伞寓意“雨顺”,花瓶寓意“平安”霸王鞭和太平板象征“文功武治”。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和生活美满的意思。

4、拉花音乐:拉花音乐为独立乐种,有民歌、民间曲牌、戏曲音乐、寺庙音乐等组成,共有30多首。由器乐曲和歌曲组成,以器乐曲为主,歌曲为舞者边扭边唱。拉花音乐古朴典雅,清爽动听、节奏鲜明,和舞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了拉化刚劲、内在、沉稳、豪放的情怀。演奏乐器有管子、笛子、笙、云锣、堂子、小镲组成。

5、拉花的表演:拉花的表演形式有两种;一是行进表演,叫做“过街”;另一种是广场或街头表演,叫做“打场子”,是主要表演形式。表演人数有六人、十人等男女递增,服装为汉族民族服饰。

(三)、拉花的发展和成就

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井陉拉花经过半个世纪艺术家们接力赛式的共同努力,使这种古老的艺术得以传承,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传统拉花也曾走出大山,多次参加过国家级的比赛和演出,获得过很多的荣誉,1957年,获得“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而舞蹈汇演”,获二等奖。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参加cctv中央电视台第五届舞蹈大赛获得秧歌组二等奖。

二、在校园实践活动的开展拉花的传承活动。

拉花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可以使拉花艺术真正得以传承和发展,为使其发扬光大,我们可以在全校大力推广,每年一度的拉花比赛,使其得到了保留和推陈出新,也真正的体现了贾作光同志的“要提高发展井陉拉花,必须普及拉花”的精神。

校园拉花活动的开展,首先是在青年一代中树立保护家乡文化瑰宝的意识,让他们真正的热爱家乡艺术,做到人人知拉花,人人懂拉花,人人会拉花,人人爱拉花。我们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开设拉花艺术课,可通过音乐欣赏课让学生了解拉花这门艺术的发展特点,拉花文化对井陉文化的影响,使其真正做到了解拉花和懂得拉花以外,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拉花活动。

其次我们可以借助年青一代把拉花艺术传扬出去,让世界知道拉花这种艺术,起到弘扬家乡文化的作用,再次可以让年轻人与时俱进,把他们学习到的新的理念和艺术融合进拉花,使其长青不老,具有年轻的生命力。

民族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篇4

实施方案

省、州民委:

近几年,在县民族宗局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的办学条件及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校容、校貌涣然一心。

为完善我校“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逐步达到上级要求的办校条件,开展好“民族文化进校园”教育教学活动,办出有特色学校,巩固学生入学保证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合格人才。为此,经校委会研究决定,特拟定如下“民族文化进校园”教育教学工作报告如下:

一、开设项目内容与课程安排:

1、在二到六年级每周利用地方课程开设布依文教学活动,每班每周1课时,由岑仕光、韦天才、王向东三位老师担任“双语文”教师。

2、在三到六年级每周用音乐与地方课程开设民族音乐与器乐课,由韦天才老师担任辅导教师及聘请民间艺人授课。

3、在三到六年级用体育开设民族体育课,由袁忠武老师担任体育课教师。

二、采取的措施及需用的资金

1、由于我校能用双语文教学的老师只有三名老师,因此,经校委会研究决定,在本年度培训本乡所有的布依族教师,使每位老师都能用双语文进行教学,加大教学力度。我乡共有40多名布依族老

师,计划培训一周,培训费用需9000元。

2、购买民族器乐(锣,大鼓,钹,唢呐,横,竖笛,二胡,琵琶等共预计12000元)。

3、民族体育器材预计4000元。

4、聘请民间艺人进校指导费用预计6000元。

5、购置民族舞蹈服装4000元。

三、谨呈省、州民委领导审批并下拨金费,我校全体师生将努力完成此项工作。

安龙县平乐乡民族小学

关于腾讯音乐进校园活动的策划 篇5

校园好声音 腾讯音乐校园行活动策划案

一、活动背景 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的相遇,都是缘分,没有好坏,没有对与错。在此青春张扬的季节,我们与跃动的音符不期而遇。有生之年,只诉温暖不言殇,花味渐浓,茶味渐醇,倾心相遇,安暖相陪。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跟稚嫩的自己告别。也许路途有点艰辛,有点孤独,但熬过了痛苦,我们才能得以成长。从含苞到绽放然后凋谢,玫瑰从来都不慌张,我们亦如此。因为,无论何时,都有音乐与我们温暖相拥。我们,就是要用自己最真挚的嗓音,唱响青春,唱响成长。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高广大学子审美能力,拓展腾讯产品在辽宁大学内的知名度及影响力,特开展此腾讯音乐冠名的“校园好声音”—辽大赛区歌唱比赛。青春短暂,韶华易逝,也希望此次比赛能给同学们的大学生活留下多彩而难忘的回忆。

三、活动开展

1.各学院海选

A活动简介:“好声音”第一站—各学院进行海选。进行活动宣传并确定进入预赛的人员名单。B活动地点:各学院院学生会活动室。C活动时间:待定

D活动流程:由校学生会向各班班长下发报名通知,并在校内张贴海报,根据各学院人数分配名额,通过海选进入预赛的人数不超过36人。各学院院学生会文艺部负责海选筛选。报名需上交基本报名信息,包括:年级、学院、专业、姓名、性别、学号、手机号、QQ号。给通过海选进入预赛的同学一个月红钻/黄钻/绿钻/会员奖励(待定)2.预赛

A活动简介:“好声音”第二站—预赛。B活动地点:老大学生活动室。C活动时间:待定。

D活动流程:通过预赛的选手,在QQ音乐首发榜单中,各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进行演唱,由校学生会宣传部进行录制。

1文艺部对选手比赛表现进行专业评分 预赛晋级分为两部分:○

2宣传部将选手比赛视频录制的特辑上传至网络,○通过贴吧、微

博等平台由辽大学子进行投票。两部分各占50%的比率对选手进行评比,选出36名选手中最优秀的10名选手进入决赛。给

予3个月红钻/黄钻/绿钻/会员奖励(待定)3.决赛

A活动简介:“好声音”终点站—决赛。经过激烈的预赛,已经诞生了十名辽大实力唱将,现在就是这十名选手一决雌雄的决赛之夜。

B活动地点:新大学生活动室 C活动时间:待定 D活动流程:见附录

四、经费预算

附录一决赛活动流程 1主持人致开幕词 2请腾讯代理人发言

3十名进入决赛选手按照抽签顺序开始依次上台表演 4比赛结束,由各学院院学生会文艺部部长担任评委给各选手打分,分数汇总期间按照时间长短开展1~2个有奖小游戏。

游戏一:我爱记歌词。

规则:由主持人随机选取愿意参与游戏的现场观众,上台后,后台随机给出歌曲,在一定语句后停止,由游戏参与者接唱,接唱成功视为通过游戏,给予一定奖励。游戏二:歌唱挑战赛

规则:由主持人随机选取愿意参与游戏的现场观众,上台后,根据提示,唱出主持人给予指示牌上的不同歌曲中抽取后串联在一起的几句歌词,没有跑调视为通过游戏,给予一定奖励。【卡片示例1】

在爱的幸福国度你就是我唯一我唯一爱的就是你我真的爱的就是你失去才会懂得珍惜 但我珍惜你伤越

痛就是爱越深我不相信你和我同时停止呼吸每一次我们靠近你让我忘了困惑忘了所有烦心我把你紧紧拥入怀里捧你在我手心谁叫我真的爱的就是你 【卡片示例2】

别等到一千年以后曹操对我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我不可能是你的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

五行大山压不住你蹦出个葫芦娃葫芦娃 七个兄弟一个家风吹雨打 都不怕 啊啊啊啊啊啊 黑猫警长 啊啊啊啊啊啊 伤不起真的伤不起 跟着唐玄奘小跑仨徒弟 良心有木有你的良心狗调走一走就是几万里

贞丰六小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报告 篇6

我校位于贞丰县城城郊,现有在校学生1080余人,学生分别来自苗族大寨左旗村、布依族集聚的坡西村、这旗村、坡轰村。其中少数民族生占66%,苗族学生占51%,是一所典型的民族学校。历年来,学校依托毗邻苗族大寨的优势,不断开展一系列民族文化活,特别是2009年以来,学校有幸参加了全县的苗族“二月二”走亲节活动,使得师生在精神上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洗礼,在民宗局、文化局和苗学会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下,学校决定打造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

活动意义: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化习俗,蕴涵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提高思想品德形成和智力发展,充实孩子们的心灵。

活动形式:

1、学校全体教职工和全体少年儿童必须在三年内会唱由县文化局、苗学会编印的爱国歌曲、家乡民曲及珉谷六小校歌。

2、每周安排两节课时民族文化学习内容(儿歌、舞蹈)。

3、成立自己的学校少年儿童民族艺术队(校艺队)。

4、拟成立一支不少于20人的少年儿童芦笙队,外聘教师负责训练。

5、继续加强学校的鼓号队训练和管理。

6、拟开展具有学校民族特色、适合少年儿童身心特点、适用于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使用的少年儿童“民族健身操”。

7、定期展演、比赛,认真开展节日庆祝活动。学校每学年必须利用 “六一”、“国庆”等重大节日举办不少于二次全校性大型文艺体育活动,即一次大型文艺表演和一次大型体育运动会。

民族音乐进校园 篇7

关键词:戏曲,传承,经典,京剧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在迅猛飞速的发展, 影视等多媒体作品的大量涌现, 现代人生活方式和观念的转变, 休闲娱乐方式的增多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面对这些现代多元化的冲击, 民族文化在一点一点地衰落, 较文学、音乐、美术来说, 戏曲是相对退后了, 这是有目共睹的。加之社会竞争激烈, 当代青年人难免会把重心放在西方的实用物质文明的汪洋之中, 而轻视甚至忽略了本国偏于精神层面的传统文化。戏曲演出场次的减少致使许多青少年接触戏曲的次数减少, 甚至一部分青少年根本没有接触过戏曲, 使他们对戏曲艺术缺乏真切的了解, 存在不少的误解, 喜欢戏曲的青少年几乎是凤毛麟角。中国戏曲确实真正到了新的危险时刻。

中国戏曲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丰富性、多样性以及民族性和传承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31界大会中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指出:“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 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予以承认和肯定。”该宣言成分肯定了文化多元化的宏大气势。然而, 要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和独特性就必须依靠世世代代的传承才能保存下来。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即就各缔约国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尊重与发扬以及被社会大众认可的同时必须向青少年一代进行其知识的传播与宣传的教育活动。而今年十一月京剧也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是何等的可喜可贺。

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 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和别具声色的民族风格为历代人民大众所喜爱。它把音乐、美术、曲词、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美融为一体, 在特有节奏中达到和谐的统一, 充分发挥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 形成了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 中国的戏曲与印度的梵剧、希腊的悲喜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而这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中, 还存活在世界上并且还在发展的只有中国的戏曲了。一个民族的存在其根底就是文化的存在, 戏曲艺术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京剧堪称国粹是因为她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 自它的发源就结合了地方的戏种, 京剧曾以“皮黄”来代称, 皮是西皮调, 出于秦腔, 又名汉调, 黄就是二黄, 徽调的演唱, 艺人将这二者融合在一起, 称为皮黄调, 也就是后来的京剧, 它是中国传统戏曲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徽班进京决定了京剧的最后形成。而徽班的流动性强, 使其与其他戏种接触频繁, 进京前在声腔上就与许多戏种互有交流渗透。

由此可见, 京剧是我国各地三百个戏曲剧种中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之一, 更是中国民族戏剧, 文化的集大成者。北京京剧院的《三打陶三春》在英国皇家剧院没有英文字幕进行翻译和解说的前提下, 引起强烈共鸣的事实可以说明, 京剧的音乐唱腔、舞台美术、舞蹈、武打等各种表演艺术手段,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 教育部把京剧定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音乐教育的一部分, 将京剧纳入中小学音乐课程, 对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树立名族自信心以及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建设精神文明家园都有着深远积极的意义。在青少年精神成长的过程中, 接受传统艺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青少年如果没有学习接受民族传统艺术, 那么民族文化就会从此衰落甚至断裂。青少年是发展的一代, 是社会未来的栋梁, 民族的希望, 更是未来文化的主人翁, 他们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戏曲中那些不同种类的艺术丰富多彩, 戏曲能够陶冶儿童的情操, 启发孩子们的思想, 让孩子们及早地汲取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养分, 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给平淡的学习生活增添许多兴奋点。除此之外, 戏曲中舞蹈和武术对青少年的肢体训练有直接的帮助。服饰、化妆、脸谱的层面又可提高青少年的美育素养。通过学习民族传统音乐会使广大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 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中小学音乐课程中所选唱段全部是经典, 而且考虑到了各个年龄阶段孩子们的理解能力, 接纳程度, 所选曲目及难度也是由浅入深。革命传统曲目较多, 这在学生思想品德培养方面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低年级以现代剧为主, 且朗朗上口, 不难学习, 如《报灯名》对低年级学生有亲切感, 传统和较复杂的曲目安排在高年级很适当, 对于有些复杂的, 学生们不论在相声或晚会上也是经常能听到的一些唱段, 学生并不很陌生。尤其高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古代历史知识, 对于唱段中的一些深刻内涵也能有所理解。

如何把这项工作落实好, 我认为关键是教师的培养, 作为教师要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使命, 认真努力地补上这一课, 不仅是十五个唱段, 还要懂得戏曲的一些尝识, 培训对于教学来说只是一个开始, 教师在教学当中还要学会自学, 京剧的灵魂体现不只是唱, 它是一门综合艺术, 那麽学校的京剧课上应根据不同的曲目, 唱段及人物配备相应的戏服脸谱伴奏带,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真切的感受到京剧的魅力。京剧教材是一个大问题, 需要教育部组织京剧专业人士, 教育专家和中小学音乐教师代表, 共同组成专家组, 再来审核这项工作。只要大家一起群策群力, 这项政策一定能落实好。戏曲进校园必将为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起到领路先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文峰.戏曲的生存“危机”和应对措施[C].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民族文化进校园特色发展育新人 篇8

建立共同愿景,壮大民族教育师资力量

利用自身的优势,把苗族文化引进校园,创建民族特色学校是融水民族中学历任校长共同的办学目标,且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促使本校的教职员工认同这一目标愿景,并为之付诸努力与实践。

为了统一思想和行动,融水民族中学领导班子非常注重组织老师们进行理论学习,转变部分教师认为“建设校园民族文化会影响教学质量”的错误观念,理解学校创建和发展民族文化教育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学校通过组织老师们开研讨会、职代会等方式,民主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把确立建设民族特色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主要目标。学校还通过不断地宣传、沟通和分享,在全校师生中强化民族特色教育意识,引领教师们锲而不舍地追求这一办学愿景。

除了在教师队伍树立发展民族特色教育的愿景,融水民族中学还进一步加强民族文化教育特长师资的建设,引进了一大批优秀的老师,如民族乐器老师、民族舞蹈老师、民族刺绣老师等,聘请了一批苗族民间老艺人担任老师们的师傅,通过传授经验、交流沟通的形式,老师们的乐器技艺、刺绣技艺变得更为精湛、更富民族特色。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已经拥有了一支有专长且能承担民族文化教育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从而保证了民族文化传承的质量与“原汁原味”。

以民族文化为主题,建设特色育人校园

一所学校具有民族特色的标志性建筑,能起到唤醒师生民族意识的作用。为此,融水民族中学以民族文化为主题,努力创建“净化、美化、文化”的校园环境,提升育人品味,把校园打造成为一个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学园。

站在融水民族中学门口,具有浓郁的苗家风情的校门立刻映入眼帘。走进校园,放眼望去,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楼的设计均是桂北山区苗族、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人民喜居的吊脚楼风格。在学校的中心地带,矗立着由德高望重的苗族首领“苗王”亲自选址奠基的芦笙柱,每逢重大的民族节庆,学校的芦笙队就会绕着“芦笙柱”奏笙歌,跳踩堂舞,热闹极了。学校的校徽也别具一格,其造型以圆形作为外观形态,象征着民族和谐,圈内的标志图案由两把精致的芦笙构成,极富动感和民族特色。每到课余时间,融水民族中学的校园里就会响起《唱支苗歌给你听》《苗山欢歌》等民族歌曲,在悠扬而极富民族风情的歌声里,师生们沉醉其中,不时有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哼起歌儿来。2011年秋季学期,学校开始建设更具苗家特色的学生食堂、学生公寓楼等。值得一提的是,展现苗族图腾与苗族历史的千米民族风俗墙的建成极大地提升了校园民族建筑风格的深度和厚度。

在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探索特色教育方法

在学校教育中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必须以学科教学为主渠道,如果脱离了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民族文化教育就会变得苍白无力。

融水民族中学善于将民族文化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当中,把学科教学与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例如,将民族文化教育融入语文、思想品德、历史、艺术、体育等学科的课堂教学,教学语文时结合神话故事、寓言、古诗等,有机地渗透民族精神品质教育;教学思想品德时,结合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引导学生发扬热情好客、淳朴敦厚、尊老爱幼的民族美德和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优良传统;教学历史时,结合民族发展史,让学生了解本民族地区的地理概况、民族成分、民族来源、社会变革、经济发展、风土人情、英雄人物等,唤醒学生的历史归属感;在上艺术课时,充分挖掘民间工艺和民间音乐,向学生传授芦笙吹奏、苗歌演唱、民族刺绣、民族舞蹈、民族手工制作等民族艺术;上体育课时,将民族传统游戏与体育运动项目相结合,努力实现体育运动的民族性与趣味性。

学科教学渗透民族文化教育,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理解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不仅使他们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而且形成对民族文化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此外,融水民族中学还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如淳朴、善良、学习勤奋但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等,组织骨干教师成立了课题组,并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教学方法——三基导学法。三基导学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强化自学、解疑、练习三个基本的学习环节,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使三基导学法的教学改革得以顺利开展,学校自筹资金为每间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投影仪、无尘白板,还给每位教师配发了一台手提电脑,提高教师网络备课的时效性和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一年多过去了,经过学校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三基导学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以民族传统活动为载体,创建学校特色项目

“特色项目”是一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合理发挥本校优势和潜能的基础上形成若干单项性特色,在同类学校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的活动。融水民族中学在长期的品牌积淀过程中,根据民族传统活动对学生群体的发展和个体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的特点,对本地民族传统活动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并有选择性地加以开发,形成了“芦笙与民族舞蹈表演”“苗歌演唱”“苗族刺绣制作”三大特色活动项目。

芦笙与民族舞蹈表演。芦笙是苗族人民最喜爱的乐器之一,为加强对它的研究,融水民族中学成立了“芦笙与民族舞蹈的教育研究”课题组。课题组的师生们通过收集、整理流行于苗寨中的芦笙曲及吹奏方法,根据曲目的特点创编芦笙舞。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现在学校已经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芦笙迎宾曲、芦笙小曲、芦笙踩堂曲和芦笙舞,并编写成了校本课程。学校的芦笙队曾以动听的芦笙曲和优美的芦笙舞作为苗家的最高礼节迎接过外宾和国家领导人,如联合国官员曼祖尔·阿赫默得、国家政协副主席司马义·艾买提、国务委员李铁映等;也曾代表融水苗族自治县参加“六省七方经贸洽谈会”开幕式表演等重大活动。每年春节,学校的芦笙队随同县芦笙协会到苗村侗寨进行芦笙联谊活动,这对增进民族团结起着重要的作用。

苗歌演唱。苗歌是苗族人民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古歌、情歌、礼仪歌、喜庆歌、生活歌等多种演唱形式和内容,其音乐的曲体结构、调式音阶以及节奏特点、演唱特点等,无不体现出了苗族民歌古朴的旋法特征和风格特色。为让学生掌握苗歌的基本演唱技巧,学校特别聘请了民间专业艺人来指导,同时结合时代特点,创作了一批适合现代民族学生演唱的苗族歌曲,相应的校本教材正在编写当中。

苗族刺绣制作。刺绣是苗族源远流长的手工艺术,苗族刺绣图案精美,民族文化内涵丰富,技法多样,艺术表现力强。学校结合少数民族女童班的特点与教学情况,鼓励每一名女童都学习苗族刺绣。通过学习,女童班的学生们都能掌握整套苗族刺绣技术,她们的刺绣作品被赠送给许多国外友好人士,且深受好评。此外,为使这些来自边远山村的贫困少数民族女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学校不仅引进了港澳爱国人士的善款(每年每生一千元生活补助),改善学生的生活条件,而且成立了“少数民族女童教育的实验研究”课题组。课题组对少数民族女童的心理辅导和学习方法辅导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传统的女性美德教育学生,激励她们争当时代新女性。女童班的学生们学习勤奋,成绩喜人,她们中涌现了全国第一个红瑶女军人,第一个红瑶女教师,第一个红瑶女医生,第一个红瑶国家公务员……

此外,融水民族中学还引进多项民族传统活动,如将竹竿舞、滚铁环、踩高跷等项目列入学生课外活动内容,这样一来,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活动量大,趣味性强,较好地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增进了民族文化认同度。

民族特色学校的整体性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过程,融水民族中学迈出了第一步。如何更好地将民族特色教育与现代教育相融合,融水民族中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民族音乐进校园 篇9

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

古城镇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山水奇特,而且民风民俗浓郁纯朴。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黔中大地,我们有责任和理由对家乡民族文化加以挖掘和继承,否则,历史与自然对家乡的恩赐将成为一种浪费。今天的孩子是兴黔富县的生力军,作为学校,我们应该让民族文化之花绽开在美丽的校园,让孩子受到民族文化的美的熏陶,从而汲取文化精华,创建家乡辉煌灿烂的未来,让民族文化走进校园,留驻校园。近几年来,我校广大师生共同协作,共同努力,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近五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工作开展情况:

(一)、学校现有八个特长班,辅导教师9人,参加学生一百多人。(二)、安排情况:

1、活动时间:

上午:10:00—10:20(课间操)

下午:15:20—16:30(体育大课间活动)

2、活动性质:

①、活动以增强学生体质,活跃学生身心,培养学生兴趣为根本,不断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活动内容体现活泼性、趣味性、艺术性及自主性。

②、各种活动在合作与竞争中完成。

③、为学生提供活动选择的菜单,有校级特色活动,也有班级特色活动,班级与班级之间也可联合开展活动。

(三)、特长班及负责人: 民族舞蹈: 李红玲、秦怡 民族刺绣:李翠华 剪 纸:谭仁兰 板凳舞:姚元菊 竹竿舞:舒毓琼 芦笙舞:潘永军 民族腰鼓:余萍 杨红梅

(四)、活动要求:

1、全体师生共同参与,负责教师具体负责组织好学生有序开展活动。

2、班级特色负责人由负责老师根据学生兴趣和实际情况确定。

3、负责每次大课间活动的体育教师要提前到位,准备好器材。

4、班主任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和做好安全教育活动,做到安全第一,确保活动井然有序开展。

5、对于开展大课间活动有特色的班级学校将予以奖励。

6、活动如有变化,将及时通知各班,雨天各班自己安排室内的活动。

(五)、学校地处的芽溪村,这里主要聚居着能歌善舞、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苗族。苗族刺绣、板凳舞是苗族劳动人民在长期劳作中的艺术结晶,而生在苗乡长在苗乡的孩子对刺绣、舞蹈平时耳濡目染,受到一定的熏陶。所以,我校研究决定,让孩子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挖掘并发挥其特长,让学生在特长班里尽情学习,发挥,从而也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我们特开办了三个特长班:

1、苗族舞蹈。

2、苗族刺绣。

3、剪纸。

二、取得的成绩:

民族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她对学生的审美,气质有着潜在的影响。几年来,我校参加县、州各种文艺比赛,均取得可喜的成绩。1、2007年我校的舞蹈《嘎汪板凳鼓》代表涌溪乡参加“多彩贵州”镇远赛区选拔赛,受到全县人民的一致好评。2、2008年,我校教师自编自导的《嘎旺苗韵操》代表涌溪乡参加和谐镇远舞蹈大赛,取得了二等奖和创作奖。

3、我校的学生刺绣、剪纸作品曾多次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4、2010年学校自编的《苗族舞蹈》参加全县举行的“娃娃哈哈杯”大赛,荣获三等奖。5、2012年04月12日,省政协副主席孔令中一行到学校对民族文化进校园进行调研,学校自编的《苗族舞蹈》、《嘎旺苗韵操》、竹竿舞、板凳舞、芦笙舞等,得到了领导的好评,并要求学校要一如既往地把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好,让民族的精髓得以延续。

三、得到的效果

1、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爱国爱家,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材料,也是创建特色学校,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我们紧紧围绕乡村传统文化,并在教学中去传承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教育不脱离人民群众,通过几年的努力,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已经真正走进了校园。

2、增进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间的友谊,为学校工作打开了新局面。在开展此项活动中,我们紧紧抓住教育质量这一中心,把学校工作与传承优秀文化相结合,与老百姓最关心的子女教育相结合,在访查,深挖的同时,不忘本职工作,把深挖资源与家访结合起来,同时对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子女,贫困户进行帮扶。这一做法,既收集到了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又帮助了老百姓,为更好地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创造了条件,大大地调动了全社会挖掘,传承保护优秀民族文化的积极性,许多民间艺人积极主动献计献策。为我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既节省了时间,又拓宽了空间。

3、拓宽了学生视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工作经验和做法

在开展此项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了各级部门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县民族宗教局和县教育和科技局的大力支持。根据活动需要,我们都通过精心预算,购置了活动所需的一系列乐器、服装、器材等。这些活动,吸引了一大批学生,他们快乐地参与其中。同时,在活动中,我们根据工作需要,我们适时调整工作计划,成立了资料收集整理组,和校本教材开发这两个小组,为了解,研究我乡民族文化特色提供了大量的原始依据,为实施素质教育开辟了捷径,通过广大教师的收集,整理与编排,提高了教师进行校本研修的能力,为我校开展校本教研创造了条件。

五、存在的问题:

1、教师时间紧,阶段性任务强。开展此项工作,绝大多数时间教师是利用课外时间,教师都是兼职的,教学任务紧,没有多少业余时间投入到深层的收集,整理与节目编排中,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之中,不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2、老百姓时间紧、能够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都是年纪较大的老人,作为老百姓与教师,作息时间是不尽相同的,他们没有多少时间来配合学校开展此项工作。多数老人行动不方便,很多民间文化内容掌握在脑海当中我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完全收集到手。

3、师资不到位,尽管在教师中,少数民族教师不多,但经岁月的洗礼,都已汉化,对深入了解,研究,传承保护带来很大困难。

六、下一步打算:

1、结合学校学科特点,重点抓好民“族舞蹈”、“民族刺绣”、“剪纸”活动,使其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紧密结合。

2、抓紧深入开展民间文化内容的深入搜集,调整作息时间,抓紧收集原始资料,因为熟悉民族文化的多数是年越古稀之人,让民族文化精髓不因人员的流逝而消失。

3、加大校本教材的重新编排力度,开展民族舞蹈的编辑,体育的开发和工艺制作的传承,使其有机地与学校各项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根据地方特色,安排调整课时计划,保证我校民族文化凸显本土特色,保证我校教育为地方发展融为一体。

4、加强专业引领,提升教师执教水平,将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除了争取上级部门、县民宗局的支持指导外,对教师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单靠教师在师范院校学的那点儿知识是不够的,在此活动中,除了将少数教师派出进行专门的短期培训外,最主要的是要走出校门,走进村寨和田间地头向民间艺人学习,对难度较大的要将民间艺人请进校园坐堂授艺,培训教师,这才有助于在校园内开展民族民间文化学习教育活动。

5、加强后勤保障,确保活动开展,将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是一项费力费时而又花钱的工程,对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校必须将所需经费进行科学预算,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

6、学校正准备编排一套学生广播体操。

总之、让民族文化走进校园,学校在这一工作中还处于摸索阶段,还在不断的尝试中进步,所以取得的成绩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们会沿着这条路痴心不改地走下去。我们相信,终有一天,民族文化一定会在芽溪小学的校园里绽放出美丽的奇葩!

镇远县涌溪乡芽溪片区中心小学校

民族音乐进校园 篇10

为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四川团省委《关于在全省组织开展“与信仰对话——万场党史报告进校园”活动的通知》中的工作要求,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坚定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共青团西南民族大学委员会结合我校实际,把党史学习与民族团结教育相结合,深入到各学院(系、部)分团委、团支部等基层团组织,更好的引导学生学党史,知党情,坚定理想信念。现将活动开展情况及调查结果总结汇报如下:

一、组织学生开展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报告会。我校学生通过亲手制作党史学习幻灯片,以视频、音频、图例相结合的形式,更好的理解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所提出的具体要求,了解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领导人民进行的英勇奋斗、做出的重大贡献和取得的光辉业绩为主要内容;通过展开小组讨论,分析国内形势,使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党情、国情、世情的深刻变化,需要同学们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任务,把握重点,做到学以致用。

二、通过开展学习交流会的形式,同学们深入交流了关于对我们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我国现行政治制度的认识。在讨论过程中,同学们都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抽象的,也不是笼统的,它是有中国现行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为基础构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涉及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包括了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等具体制度。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它也是我们党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贡献。

三、开展了以走访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学生思想困惑调查。通过对学生思想困惑的收集与整理,我们了解到了学生对于时事时政热点较为关注;如,“天宫一号”的发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同学们都为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建设初步航天站的能力而感到骄傲;又如,在学生中普遍关注南海主权问题的争端,绝大多数同学都能抱着理性不偏激的态度看待“湄公河事件”;另外,同学们还关注到包括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智利发生8.8级地震等时政热点问题。

四、学生中有认为大学生缺乏较为生动的、形象的做人教育、道德教育。在现如今这个网络信息爆棚的时代,我校将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各种思想政治方面的指导、教育活动,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构筑。

五、通过调查反映出当前绝大多数学生能正确地树立积极的人生目标、理想信念,并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为之而努力奋斗。但也存在一些学生理想信念意识比较淡薄,对个人价值、个人利益看得较重,有极个别的学生对国家、民族、党的利益考虑得比较少。

六、总的来讲,从整体上看,学生的思想是积极地、向上的,但是由于当前处在网络化、信息化的大变革时代,大量的社会负面信息、消极言论对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形的高校学生来说影响很大。所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思想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很有必要。

上一篇:高三病句分类专项练习下一篇:幼儿园美术特色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