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活动

2024-08-19

民族音乐活动(精选12篇)

民族音乐活动 篇1

一、拓宽视野, 植根于本土音乐沃土

1. 选用乡土音乐教材

广东乡土音乐对于广州的音乐教师来说是音乐教学中得天独厚的资源, 它承载着广东的历史文化、风俗传统、民歌曲艺等独特的人文艺术景观。选用乡土音乐教材, 不但能使师生产生一种亲切感, 而且和现成教科书上的带有共性的内容形成互补。合理地开发利用好乡土音乐教材, 不仅能开阔学生视野, 更容易激发学生灵感和创意, 并让他们产生学习动力和参与的兴趣, 同时还发挥了教师的创新潜质, 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2. 利用校园环境, 创设乡土音乐文化氛围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 良好的校园环境, 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我们把一些精美的演出图片 (包括声乐、舞蹈、戏曲、器乐等) 汇集起来, 通过橱窗向学生展示, 还组织器乐图展、民族音乐家肖像展等, 在学校广播室定期介绍一位中国音乐家, 欣赏一首乡土乐曲, 增加学生对广东及广东音乐的了解。在课间播放优雅的广东音乐, 能起到消除疲劳, 焕发精神之功效, 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浓厚的音乐氛围。

二、通过本土音乐教育, 发展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1. 在音乐创新活动中走进乡土音乐

现在的学生不但表演欲强, 而且创作欲也很高。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选择地为学生创造实践活动的条件, 让他们有施展才华的机会。我发现学生认为广东音乐老土, 而流行音乐节奏感强, 通俗, 有活力。根据学生的喜好, 将流行音乐的伴奏形式引入广东音乐, 来激发他们对乡土音乐的喜爱。基于这一想法, 在教育中让学生尝试用改变伴奏形式, 变换演唱形式来演绎乡土音乐。例如, 将《彩云追月》配上伦巴节奏, 增加了乐曲的欢快感, 如将《步步高》配上迪士高节奏, 使这首活泼的乐曲更富有舞蹈性, 既增添了流行音乐元素, 给乡土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 又不失民族音乐特色。

2. 聆听家乡音乐, 产生自豪感

对于乡土音乐来说, 有些作品可能年久失传, 所呈现的艺术形式并不丰富, 然而有些作品却被艺术家运用了不同乐器的演奏或者人声歌唱方式进行了二度创作, 使这些音乐到现在仍然熠熠闪光。学习《落雨大》, 我找了独唱和合唱两个版本, 让学生聆听这两个不同版本的演绎。独唱那特有的清丽的音质让学生顿时记住了它的旋律, 合唱带来的更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气势。这样的一层层地聆听, 一步步深入的情感体会, 让学生不仅是在聆听一首我们自己家乡的乡土音乐, 更让学生感受到的是:这是一个伟大的音乐作品!

3. 利用乡音之情,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情愫

我校有来自全省各地的学生, 方言丰富, 蕴藏其中的民歌也丰富。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民俗民歌、趣事秩人, 并在班级展示。有位来自潮州的学生用Power Point制作成一个简介, 他用一段潮州大锣鼓为背景, 向大家介绍家乡,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生的变化。有的同学介绍“客家山歌”, 还有的同学介绍“顺德水乡”等家乡民歌。同学们说得好, 听优美的家乡民歌, 仿佛有种回到了家乡的感觉, 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4. 发挥专长学生的作用, 使音乐课更加生动活泼

在介绍广东音乐《旱天雷》和《步步高》时, 我了解到有同学能拉二胡, 有同学会弹扬琴, 就让他们来唱主角。上课让他们为班级同学演奏, 并让他们谈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我来讲解并担任钢琴伴奏。师生交流合作的欣赏课, 既有新鲜感, 又有亲近感, 同学们很喜欢, 理解接受都很快。

三、发挥本土资源, 弘扬本地音乐文化的特色

1.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寻找本土音乐文化

音乐是那种“只能意会, 不可言传”的艺术, 本学期, 我校积极开展“整合学校、家庭、社区资源、深化小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活动, 带领学生参观文化古迹、到商业街进行购物活动、走进社区帮助孤寡老人、到西关品尝美食……让学生走出教科书, 走出课堂, 走出学校, 大量参与社会活动, 在社会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在商业街购物活动完成后, 我让同学们欣赏广东音乐《娱乐升平》, 同学们立即感觉到乐曲旋律的节奏明快活跃, 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品尝了西关美食后, 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唱起广东童谣《椰子夹酸姜》。端午节在珠江两岸观看龙舟比赛后, 我不失时机地介绍了广东音乐《赛龙夺锦》。过新年时, 学生边在花市上观赏鲜花, 边唱着我教的《行花街》。实践证明, 音乐教师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 才能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 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陶冶情操, 启迪智慧, 完成音乐课程所要追求的目标。

2. 利用学校的艺术节让学生展现才华

我校定期举办艺术节, 往年的艺术节各班学生上报的节目单上不约而同地有流行歌曲和儿童舞。今年在“弘扬乡土音乐”的主题活动的推动下, 学生对乡土音乐的情感在艺术节上充分表现出来。在校艺术节上, 铿锵激昂的《得胜令》、委婉动听的《平湖秋月》、活泼欢快的《步步高》、抒情优美的《彩云追月》……从学生手中奏出, 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利用第二课堂活动, 组织开展了“广东童谣演唱会”“粤曲卡拉OK大奖赛”等活动, 既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又使本土音乐真正进入学生的内心。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 不能脱离本土文化的根。我们要充分利用小学音乐教育这片广阔天地, 不断探索, 不断开拓, 注重在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中增强民族自豪感, 使音乐教学充满美的情趣。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民族音乐的种子, 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开花, 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回民小学)

摘要:乡土音乐是地方文化的精髓, 它集中体现了一个地方人民的精神、气质、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等, 具有非常鲜明的地方特征。通过乡土音乐教育, 学生直接感受并了解本地区丰富的音乐遗产, 领略岭南文化的清新明丽, 因此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为先辈创造如此灿烂的民族文化而自豪。

关键词:乡音之情,乡土音乐教材,本土文化

民族音乐活动 篇2

沧源县民族小学2010年12月12日

一、物质准备:

1、民族团结主题喷绘背景一幅3米*8米

2、民族团结喷绘宣传展板1.2米*3.5 米*2块

3、彩纸制十个少民族服装儿童版10套,佤族服装4套

4、音响设备、摄影设备

二、人员准备

1、邹跃仙、龙大伟、魏龙华、黄文华、李世铭、各班主任

2、每班一名小展示员

三、活动程序

1、准备阶段:收集民族介绍文字、图片(邹、龙)—>制作喷绘(李)—>整理十个民族的讲解稿(李)—>收集十个民族的特色音乐(李)—>遴选各班小展示员(各班)—>排练(李、邹、魏)—>编排、录制活动音乐和解说(李)—>制作十个民族服饰(黄、龙)—>布置展板、会场(龙、邹、田迅、李红明)—>安装音响(魏)—>设置录像设备(南、李)

2、活动阶段:

在佤族音乐中,4名小佤族主持人舞蹈上场。

音乐停,舞蹈停,主持人开始主持。

辅导老师讲话。

主持人继续主持。

十个民族小展示员身着纸质民族服装在民族音乐中依次上场展示介绍该民族。

主持人继续主持。

活动结束。大家参观展板。

3、总结阶段:收集活动图片、视频、文稿(邹)—>撰写活动总结报告(邹)—>编制活动视频(李)—>撰写、报送信息(邹)—>存档(龙)

四、时间安排

幼儿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现状调查 篇3

笔者参与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开展幼儿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有效策略研究》的研究,为了课题研究更好的进行,对幼儿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那开展民族音乐欣赏课题研究以后,孩子们到底能从中获得哪些方面的发展,发展的程度如何?哪些教育策略能更有效的进行民族音乐欣赏活动?孩子进行活动更适合哪些作品?家长对于我园的民族音乐欣赏活动支持、参与的程度又如何等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笔者进行了关于幼儿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二、调查对象

笔者所在幼儿园全体幼儿及其家长,各300名。专职教师24名。

三、调查方法

问卷法:问卷调查幼儿在家庭中的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状况,收集民族音乐作品素材,以及了解家长自身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特长,了解开展民族音乐欣赏活动后幼儿获得的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测评法:教师分年龄段对幼儿的音乐能力进行测评,以了解幼儿在民族音乐欣赏活动中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以及习惯与品质、情感态度等音乐素养的发展情况。

观察记录法:在孩子民族音乐欣赏活动中进行观察记录,教师对幼儿的行为于表现进行记录分析,以了解幼儿在民族音乐欣赏方面的情感态度、理解能力、审美能力、表现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四、调查结果

(一)调查回收情况

1.发放家庭民族音乐欣赏活动调查表300份,回收243份有效调查表,调查表有效回收率达81%。

2.各班进行随机抽取12名幼儿进行音乐能力测评,并结合平时观察记录进行横向以及纵向的统计分析。

3.发放教师问卷24份,回收24份,调查表有效回收率达10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家长对孩子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理解有偏差,不能很好地选择适合幼儿欣赏的作品,在家庭欣赏时也缺少有效的策略。

二是在幼儿民族音乐欣赏方面的音乐素养还不够,特别表现在对作品的理解和表现方面。

三是教师日常进行民族音乐欣赏活动时的策略选择以及形式上还有欠缺,另外对孩子的音乐能力培养不够深入细致。

五、对策与建议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曾经说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主张应建立本民族的课程。我园从已有研究基础和实际问题出发,找准民族音乐这一关键词,积累相关的策略、案例,深化并拓展我园艺术领域已有的思考和经验,希望能为幼儿民族音乐欣赏理论研究提供一些实证性资料。通过此次调查,提出如下建议:

一、家园合作,提高幼儿的民族音乐欣赏素养

1.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幼儿园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家长学校、家访、家校路路通等帮助家长理解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实际意义,使家长更能直观地认识和领悟,树立正确的观念,有效地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从而全面促进儿童音乐素养的提高。

2.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家长物质资料,如带乐器、材料来园;家长文化资源,如家长来园助教、讲解知识等都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为了充分利用这一方面的教育资源,我们可以建立了家长艺术特长信息表,了解汇总家长的职业优势和艺术特长,充分发挥了那些具有艺术特长家长的积极作用。例如:元旦迎新年邀请了一些有艺术特长的家长来园进行指导,有家长二胡表演、民族舞蹈展示等形式;在艺术节的演出中,邀请有表演才能的家长和孩子同台演出,这些活动不但丰富了我园艺术教育的内容,也使园所、家庭的民族音乐欣赏氛围更为浓厚,让幼儿能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提升民族文化素养。

二、智慧取舍,形成适合的民族音乐欣赏资源库

1.收集身边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音乐作品

我们地处江南,周围的有许多地方特色的河阳山歌、锡剧、越剧、昆曲等本地戏曲等,另外还有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音乐童谣等。这些单靠老师收集和教育远远不够,在这里鼓励家长多发现,多收集,多带孩子去接触,相信孩子的兴趣会更加浓厚。在这同时,因为民族音乐体系复杂,种类太多,教师可以引导家长对此进行智慧的取舍,从儿童身边出发,结合孩子的兴趣特点、年龄特点和发展现状,选择适合幼儿欣赏的民族音乐作品。

2.运用现代信息媒体,选择和处理民族音乐作品

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配器都比较成人化,曲子较长,结构较复杂,幼儿不容易理解,教育活动也很难适用。我们可以立足于幼儿的天性,把握选择民族音乐作品的原则,运用现代信息媒体技术,选择适合于小、中、大班幼儿欣赏的民族音乐作品,并适当对之再加工,建立适合幼儿欣赏的民族音乐作品库,从而更方便有效地帮助师幼开展民族音乐欣赏活动。

三、环境打造,创设良好的民族音乐欣赏氛围

1.渗透一日生活中的民族音乐欣赏

经典的民族音乐并不是能够通过短短的几十分钟能让孩子来感受其中的魅力,因此我们在生活活动中的进行民族音乐欣赏渗透教育(如来园、点心、午睡、离园、环节转换)。利用园内安装的智能广播系统,每天在来园、午间散步、放学三个时段让经典民曲陶冶孩子的情操。并且在其它领域中的渗透教育以及自主活动中的渗透教育民族音乐的教育、这些都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同时让幼儿得到美的熏陶。给幼儿营造一个更为宽松、和谐的民族音乐欣赏活动氛围。

2.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中的教育资源

教师要多利用幼儿园现有的环境教育资源,能让幼儿能够充分感受、表现音乐,这都是开展民族音乐欣赏活动不可缺少的支持保障。如形成显性环境的支持策略:创设民族文化欣赏廊和民族音乐教育专用室,添置了幼儿园民族音乐器材,在大厅、阅览室、各活动室分别安装了液晶背投电视等等,让幼儿可以随时观赏各类民族音乐戏剧、舞蹈等,了解更多民族知识等等。

四、有效指导,寻找适合的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策略

1.提高教师自身音乐素养

我觉得在教师要对幼儿进行民乐教育的前提是必须加强自身的民乐素质,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而不是一味地进行无目的、无方法的盲目教学。开展每周民曲推荐,与音乐名师、音乐教育名园结对,增贴音乐教育理论书籍,外出音乐教学培训等等一系列围绕民族音乐的教师培训以便更好、更快的提升教师的音乐素养。

2.尝试5个结合的教学策略

通过艺术“同质同构”和“异质同构”,巧妙结合中国元素,如国画、剪纸、古诗、童谣、中国乐器、民俗文化等,尝试了五个结合:即音画结合、音诗结合、音话结合、音律结合、音游结合,探索了民族音乐欣赏的有效策略,更体现出了民族音乐特有的美,从而让每次活动都能成为孩子们的一次精彩民族艺术之旅。

中国民族音乐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幼儿通过欣赏可以提高他们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在大量教育实践活动中发现,音乐活动倡导幼儿多通道地参与活动,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能充分体现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寻找文献参考的同时笔者还发现,中国对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视还不够,专项开展本研究的幼儿园也不多,幼儿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效益也不高,因此,我们相信通过提升幼儿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效益,从而有效培养幼儿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培养民族精神、培养健全人格。

(本文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开展幼儿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有效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

民族音乐活动 篇4

一、小班幼儿民族音乐活动的游戏化策略

民族音乐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展现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体现中华儿女优秀品德和无穷创造力、想象力的音乐,我国民族音乐大多旋律婉转,节奏感强,容易学习模仿,这对于小班幼儿的乐感培养和民族文化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1】。小班幼儿的好奇心重,乐于模仿,但是学习的集中能力还不够强,因此采用小班幼儿所熟悉和富有趣味的游戏可以很快达到吸引幼儿模仿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在机械记忆之上增添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培养小班幼儿初步树立起民族荣誉感的意识。

(一)采用亲身接触的方式帮助儿童初步了解民族乐器

亲身接触是可以帮助小班幼儿最直观地了解民族音乐的发声媒介,逐渐累积对民族乐器不同音色的了解可以为日后开设小班幼儿民族音乐活动奠定基础。例如,通过击鼓传花的游戏来介绍给小班幼儿极具陕北特色的腰鼓,同时还可以交给小班幼儿简单的打腰鼓的方法和陕北秧歌的步法,通过轮流敲击腰鼓,是小班幼儿充分利用自己的的双手感知腰鼓的结构,并调动起感官模仿腰鼓的声音,将打腰鼓、扭秧歌作为游戏的惩罚环节,并为小朋友们播放旋律较为简单的陕北民歌,从而使每个小朋友都能全方位的融入到陕北民族音乐的学习当中来,而且还能了解到极具陕北风情的腰鼓和秧歌。

(二) 采用节目表演的形式为小班幼儿学习民族音乐创造氛围

小班幼儿的想象力和模仿力都比较强,设置游戏情景化的节目表演可以将小朋友迅速带入到轻松的民族音乐的学习氛围中来,同时还可以寓教于乐,将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传统融入到表演中来,是小朋友们模仿民族音乐中表现的行为,感受真善美,并通过这样的模仿将真善美潜移默化地影响小班幼儿自身性格的培养。幼儿园可以让正处于字音矫正关键时期的小班幼儿通过朗诵儿童民谣的方式,来掌握歌曲表达的核心内容,并为朗诵搭配情境相关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配乐,例如儿童民谣《劳动最光荣》,用最淡淡的生活情境为儿童讲述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和小喜鹊,小蜜蜂一样通过辛勤的劳动得来的。

二、小班幼儿民族音乐学习活动游戏化的优点

小班幼儿多处于三到四岁的年龄阶段,他们的身心发展迅速,学习模仿能力在社会的积极引导下可以进步得特别快,与学前班的幼儿相比,他们所接触到的知识比较简单,形式更为多样了,所处的环境更为轻松,将做游戏作为学习的主要手段,将学习客体形象,趣味化。对于小班幼儿进行游戏教学的优点如下:

(一)保证了小班幼儿在学习生活中快乐成长

小班幼儿虽然已经开始进行社会化的培训引导,但是在心智上仍不成熟,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的成长环境,保留一份快乐的童年记忆的意义远大于知识教学的意义,这种轻松的游戏可以帮助每个小朋友都能够快速地融入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为其社会化的生活体验和人际交流的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同时也可以寓教于乐,在培养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的同时,还可以自然而然地受到中国优良传统的熏陶。

(二)培养了小班幼儿对民族音乐的浓厚兴趣

为兴趣而学习是每一个人学习的最佳状态,小班幼儿的好奇心强,容易在学习中被有趣的事物吸引注意力,并进行主动模仿,为了培养小班幼儿对于民族音乐的浓厚兴趣,幼儿教师需要将儿童民谣和旋律简单,能够朗朗上口的民族音乐通过亲身接触,节目表演的方式来帮助小班幼儿学习民族音乐,感受祖国文化的无穷魅力。游戏也可以帮助儿童迅速地转变角色,感受从未体验过的生活方式,将渔夫,牧童,甚至是小蜜蜂等动物角色带入到民族音乐的学习中来,感受少数民族的独特音律,提高小学幼儿的民族音乐感受能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民族音乐的学习中来。

结束语

民族音乐活动 篇5

南苑中学井红芳

一、指导思想: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不断深化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丰富我校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给学生营造快乐轻松、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建设和谐校园。培养学生对音乐兴趣和能力,学生组建了音乐兴趣小组。

二、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每天下午放学后,每周六,周日,及每天中午的时间。地点:阶梯教室。

三、活动内容及要求:

1、声乐: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唱歌,组织合唱队。

2、学习乐理知识,并通过练习巩固。

3、舞蹈训练:形体训练,并排练成品舞。

四、主要措施及方法:

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难度。因材施教,培养特长生。

五、具体工作措施

1、上好音乐教育活动课,做到“四定”。即定内容、定人员、定时间、定地点,发展学生的个性特色,以此推动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

2、在完成音乐课堂教学的同时,不断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

学生的精神生活。进一步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使他们学有所

长,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3、经常督促学生养成一些学习音乐的好习惯,并使之不断巩固、加

强。并在此尽量减少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心理等。平时将定期不定期地

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音乐好的舞蹈。

4、对小组的课程内容作出规范,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识谱能

力为主要内容,不准让学生放任自由。

5、培养学生的特长,并在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锻炼

学生的表演能力。

六、学生来源:由各班自行组织,有兴趣者即可来听课。

七、授课地点:定在音乐活动教室。

活动班级:初

一、初

二、初三

民族音乐活动 篇6

承办单位:北京天龙源影视策划有限公司协办单位:《原创音乐报》

组织委员会:

名誉主任:乔羽 (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 、主任:宋小明(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副主席)、

副主任:任志萍(原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石祥(原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王玉民(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秘书长)、刘钦明(著名词作家、原《词刊》编审)、副主任兼总策划:程 源(北京天龙源影视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秘 书 长:李昌明(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秘书长)、

宋青松(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副秘书长:韩瑞林(北京天龙源影视策划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选拔委员会:选拔委员会成员由活动组委会聘请的著名艺术家、专家组成

活动内容及特点: 1、原创歌词、歌曲、器乐作品征集选拔;2、歌手演唱乐手演奏选拔; 3、即兴创作、演唱;4、作品拍卖;5、“十佳”选拔;6、作品推广:将参选作品进行全面推广,优秀作品出版书刊、CD、VCD、拍摄制作MTV;7、歌手推出:推荐获奖歌手与有关文艺团体、唱片公司或音乐经纪或制作公司等签约;9、对获奖作品及歌手给予奖励(奖金、奖杯、奖牌、获奖证书),奖励面广;10、拟定举行盛大的电视颁奖晚会等系列活动;

原创音乐(包括歌词歌曲)作品要求:原创歌词歌曲征集的内容不限、形式多样。面向广大的音乐工作者及音乐爱好者,凡新创作未广泛流传的、反映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提高及社会进步发展;反映中华民族的振兴与腾飞;反映社会各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反映校园生活;弘扬民族精神、讴歌祖国统一、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奥运题材等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原创音乐作品均可参与选拔。

原创音乐(包括歌词歌曲)征集、歌手选拔的办法: 歌词、歌曲、音乐作品数量不限,每首作品一式六份(五份隐去作者姓名,标准A4纸),并详细填写登记表。1、歌词:歌词征集后,部分入围作品将邀请作曲家进行谱曲(或词作者自行联系作曲合作者)并与词作者取得联系,制作歌曲演唱录音小样(CD、MTV或VCD、DVD),以参加歌曲的选拔活动; 2、歌曲、音乐作品:附演唱(演奏)录音小样(CD、VCD、DVD:有条件者自行制作演唱(演奏)录音小样,无条件者须事先与活动组委会联系,组委会将协助联系制作单位以最优惠的价格、最诚挚的服务协助作者制作此歌曲的演唱录音小样)。3、歌手:自选1首演唱录音小样作品(CD、VCD、DVD)及照片(证件照、生活照、艺术照各两张)送组委会参加初赛。并详细填写登记表。决赛演唱本次评选的获奖歌曲(详情见“细则”)。

报名办法:将参选作品及小样、报名登记表、回执表、照片、报名费通过邮局邮寄(汇)至北京市朝阳区慧忠北里304号楼606‘原创音乐擂台’活动组委会 程 源 收邮编:100012

报名费、入围选拔费:歌词作品:60元/首歌(乐)曲作品:80元/首歌手:100元/人

总决赛及颁奖:待定截止日期:2008年1月1日至9月30日

评审时间及选拔的形式:

1、对征集的参赛作品进行多次选拔。按报名的先后顺序,每月选拔一次"擂"出"月冠军"、"月亚军"、"月季军";每季度选拔一次"擂"出"季冠军"、"季亚军"、"季季军";每年选拔一次"擂"出"年冠军"、"年亚军"、"年季军"。2、按每月、每季度、每年选拔出冠、亚、季军歌词、歌曲及音乐作品各80首,冠、亚、季军歌手80名,优秀奖若干名,每月底、每季度底、年底分别颁发证书。总决赛时分别给以现金奖励及颁发奖杯、获奖证书、纪念品。3、年总评时间:2008年10-12月

获奖作品及歌(乐)手奖励办法及标准: 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50名,奖金(待定);均发奖杯、证书,优秀奖赠纪念品;

选拔委员会:由著名艺术家、专家组成

联系方式:(1)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慧忠北里304号楼606‘原创音乐擂台’活动”组委会 (2)邮政编码:100012(3)短信网址:编辑"原创音乐报"或"天龙源"或"龙网"发送到50120

(4)联系电话:010-6486969164862213648608998708715887087159

(5)传真:010-64862213 (6)E- mail :chengyuan0510@163.com

(7)联 系 人: 程源韩瑞林(8)活动网址: http://www.tlyuan.com. http://www.sina.com.cn

民族音乐活动 篇7

美国幼教专家凯茨认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应表现为: 在教育工作中,能运用缜密的知识作为判断和行事的标准,具有这种素质的教师能抓住孩子抛过来的“球”,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的方式把“球”抛回 给孩子。在平日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音乐活动中的教师的回应与其他学科有相似之处,但由于音乐这门学科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在音乐活动中教师的回应策略也有其独特的技巧与魅力。

二、案例描述

在这次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音乐教学活动展示中,我在制订好中班音乐课“悄悄话”教案后,对活动进行了三次试教,在第一次试教中,我面对幼儿的回答,回应总是很单一,重复幼儿的回答来回应他们; 对于活动中出现的幼儿回答也是蜻蜓 点水般,用“你真棒”“你真会动脑筋” “你想得真好”等评价来回应; 对幼儿的一些突发问题或回答不能作出相应的回应,而是一律用不同程度的肯定给予回应。虽然最后幼儿也学会了歌曲,达到了活动所预设的目标,但帮我磨课的老师都觉得虽然活动的环节清晰流畅,却总给人一种赶流程背教案的感觉,与孩子的互动也显得刻意死板。

三、分析及反思

通过这一次试教,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教师的回应对整个活动的影响,教师对孩子的有挖掘价值的回答进行“追问”,会使孩子的答案变得亮丽清晰、有层次感,让他们的思维更加积极化;对于活动中幼儿无法一次回答的问题,如果通过一些解释性的小问题来提供帮助,进行一定的补充,就能让幼儿更加顺利地寻找答案,跟上老师的步伐。

1. 用回应帮助孩子梳理

在开展音乐活动时必须体现本学科的特质,引发幼儿多途径的表现,尝试运用一定的策略去梳理孩子的策略,让孩子有所获。例如: 在活动“悄悄话”根据节奏型创编动作的环节中,一个孩子在表现节奏动作时,围绕着“头部”,她所运用的动作有拍头、摇头、点头。于是我进行了及时的回应,重新插放音乐让这个孩子表现,并请全体幼儿观察,在孩子们讨论后,我运用了语言激励的策略表 扬了这名 幼儿,并提出:“这三个动作中有没有哪个动作不合适,大家有没有更好的动作来表现呢?”这样的回应方式是对孩子的策略的一种肯定与梳理,并让幼儿自己找出不适当的动作,也为其他孩子提供了大胆表现的机会。

2. 用回应 ( 追问) 挖掘幼儿潜在思考与经验

孩子们好奇好问,其中包含了许多能促进幼儿发展的内容,而这时教师应该是一位细心的倾听者,听一听孩子在说什么,猜一猜孩子在想什么,看一看孩子表达了什么。对幼儿有价值的想法及时地捕捉,追随孩子的思维,挖掘孩子的潜在思考与经验,进行适当的追问,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孩子的经验。例如: 在“悄悄话”活动中,我在示范演唱后,为了让孩子们说出这首歌具有有说有唱的特点,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你们觉得这首歌好听吗,究竟好在哪里呢?”幼儿: “老师的声音好听。”

我的思考与做法: 此时,我已经很明白孩子要表达的是他觉得我唱歌的声音非常好,但是如果我直接用语言来回应孩子,如:“你是说我声音好,对吗?”孩子一定都会点头同意,这样的回应就不能挖掘孩子潜在的思考过程,而且显然孩子的回答也离我想要寻求的答案还很遥远,所以我认为应该在给予孩子一定的帮助后,再去寻求答案,解决问题。于是我采用了引导、质疑与追问的策略来再现孩子思考的过程。

3. 用回应给予孩子新的提升

在每一个活动中,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大目标,只有具备强烈的目标意识的教师才会将目标融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提问,并出现有效的回应,最终成功驾驭整个活动。

例如: 在“悄悄话”活动中最后一个提升环节,出现了这样一个片段:

师: “这首歌你们都学会了吗?”

全体幼儿: “学会了! ”

师: “那你们觉得自己唱得怎么样,好听吗?”

幼儿: “好听! ”“不是很好听! ”

师: “那你们想不想让自己把这首歌唱得更好听呢? 可以怎么唱呢?”

全体幼儿: “可以……”

师: “你们真棒,都想让自己变成最好的,那我请两个好朋友 ( 大小喇叭) 来帮助你们! ”

我的思考: 当幼儿有了控制音量这个意识后,我又采用了以点带面的策略,以提问的方式引发孩子们的互动与思考: “这首歌里哪些地方可以用小喇叭,哪些地方要用大喇叭呢?”于是孩子们在回答的过程中,不但对《悄悄话》这首歌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有了控制音量大小可以使得同一首歌曲产生不同效果的经验。

音乐教学目标是音乐活动的导航灯 篇8

一、开启音乐教学目标的导航灯

音乐教学目标在音乐教学中起到了导航的作用, 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 音乐教学才不会偏离航线。所以确立恰当的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我在教学音乐活动《朋友》时, 首先确立了3个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学生对歌曲《朋友》欣赏、演唱、分析和表现有很大的积极性,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增进了友谊。2.知识目标:一是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朋友》;二是学会分析歌曲的旋律、段落、力度和节奏;三是参与手语舞蹈的创编和歌曲的表演。3.能力目标:一是能有感情地、自信地演唱歌曲, 并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二是能和同学合作, 和谐地完成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都围绕多种形式的演唱、欣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感受音乐节奏, 使学生能在欢快、热烈的情绪中进行演唱、模仿和表现。

我为这节课制定了恰当的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围绕每一个预设环节都尽量设计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并在讨论中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分析能力, 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在尊重学生观点、鼓励学生想象、激励学生参与和创造的过程中, 体现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思想。此外, 我努力营造开放、民主的课堂氛围。在这个过程中, 我对学生、对课堂的组织、对教学节奏的调控有放有收, 师生形成了强烈的“达标”意识。这节课的实际效果证明, 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和具体落实的课堂调控是一节音乐课成功的重要基础。

二、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

由于音乐课程有突出的实践性质, 音乐教学中, 学生对于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 只有在生动、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 通过亲身参与, 才能生成和实现。促进学生的亲身参与, 应当从音乐学习的特点出发, 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喜爱,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以获得对音乐的亲身体验。

中学生学习的过程即吸收的过程, 主动学习就是主动吸收, 教师的作用就是主动提供条件, 为学生的主动吸收创造机会。音乐课堂教学中, 教师处于什么位置?教师如何为学生创设环境?教师如何为学生安排有意义的音乐活动?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吸收、内化、综合与创新?答案是:注重引导、注重艺术感染力、注重情感态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注重引导, 即教师担当导演的引导工作, 而不是像演员一样, 单独站在三尺讲台上“演课”;注重艺术感染力, 即重视教学的艺术效果以及对学生的艺术感染力, 而不只是停留于纯技能、技巧的练习;注重情感态度, 即重视音乐教学的情感态度, 少些枯燥的理论说教, 对于基础音乐教学来说, 大量的感性知识的积累比抽象的理性讲解重要得多, 特别是作为感知的音乐艺术;注重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佳的动力, 不要因为过繁过难的技术练习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乐趣。有效的做法是:给学生一段音乐, 让他们自己去倾听;给学生一个概念, 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给学生一个空间, 让他们自己去想象;给学生一段旋律, 让他们自己去发展;给学生一个环境, 让他们自己去创设;给学生一定条件, 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些素材, 让他们自己去组织;给学生一个问题, 让他们自己去争辩;给学生一点权利, 让他们自己去行使;给学生一个机会, 让他们自己去创编。

三、注重开发课堂中的生成

心理学研究指出:人是一种未完成的动物, 并且只有通过经常参与实践活动的学习, 才能不断完善自己。教育即生活, 生活即教育。这就预示着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生长、活力、情感、趣味、成长、发展、激情、创造、生命、生机等与人的成长过程紧密相关的一系列带有生命气息的活动。以往, 一般的教学过程都是依照教师的想法提前安排就绪的, 一切按封闭预设的方案进行, 如果教师不出现问题, 学生也就没问题, 更没有“开发生成”的课堂。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生成的东西, 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性, 当学生在活动交流展示时, 我们首先做到的应该是认真倾听, 并给予合理的评价。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 还有利于我们及时纠正和补充学生不到位的地方, 同时也能提高我们驾驭课堂的能力。我们切记不要学生汇报学生的, 我们在忙活我们的, 这样学生就成了配合老师完成课堂设计的工具了。

音乐创编在学前音乐活动中的运用 篇9

选择适宜的故事,事实上是将音乐和语言知识相融合,对幼儿的语言教育有几个方面,包括词汇、口语表达、朗诵和演绎故事等,教师可以让儿童通过表演角色、描述音乐内容,给歌曲歌词添加细节完成完整的故事等,让幼儿逐渐增强表达音乐理解的自信心,并能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地从不同的角度品评音乐。

策略一:选用经典,比如,《好饿的毛毛虫》《母鸡萝丝去散步》等作品为幼儿园的幼儿所熟知并且喜爱,那么结合图画书阅读的活动,开展音乐活动,就显得十分自然,并且这些故事情节也适合于用音乐故事与动作创编去开展。

策略二:来源于传统的民间游戏或传说:如“老鹰捉小鸡”《西游记》等。“老鹰捉小鸡”长久以来都受到幼儿的喜爱,《西游记》中的角色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代代传颂,选择这样的作品,音乐歌词与游戏编创会显得更亲切。

策略三: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当下热播的一些优秀健康的动画内容,如蓝猫、熊出没、喜羊羊等,这些小动物形象还有正反角色,根据音乐创编故事情节。选择孩子感兴趣的内容永远是组织好音乐教学活动的前提。

二、选择适宜的音乐作品

适合幼儿教学的音乐的选择范围是很广的,这就对教师的多元审美和音乐视野有了一定的要求,只要是适宜教学目的并且适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幼儿喜欢的,就可以考虑选用到音乐活动中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策略来思考:

策略一:选择的音乐要根据幼儿的音乐能力和针对性教学计划予以安排,符合循序渐进的道理。小班的孩子本能好动,可以引导他们听音乐,玩肢体律动和互动游戏,音乐可以选择律动强烈,情绪明快的。还可以让他们尝试自己去发现不同材质的物体与他们击奏出来的音色之间的对应关系。中班幼儿在小班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训练其对节奏的感知能力和用语言清晰表达音乐带来的情感体验的能力,这时选用的音乐可以有多元的情感倾向,以达到训练儿童表达的教学目的。大班儿童对音乐的反应能力和自身身体的协调进一步加强,可以学习一些舞蹈动作、歌曲演唱、小小话剧等配合音乐活动的表演。

策略二:如果要做一个音乐创编游戏,那么对音乐和所涉及的题材、内容、风格、人物形象都要谨慎推敲,比较好的方式是直接选择与题材相关的音乐作品,再依照题材的特性去选择不同的游戏类型和音乐活动开展的形式,以此保证课堂教学的完整统一。此外,进行教学活动设计,要时刻注意符合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规律。

策略三:可以选择多媒体教学,让幼儿获得多维度的直观感受,比如给幼儿放《幻想曲2000》电影片段,并且让幼儿随之一起模仿电影片段中的角色动作,进而启发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联想,最后引入到基础的节奏和音高知识的教学中来。

策略四:音乐与美术结合在一起。利用通感,在经过足够的教学铺垫后,让幼儿用画来表达聆听音乐后的所思所想,也让幼儿用掌握的节奏、乐器即兴演奏来表现看到的动画或者图片。比如,让幼儿听《让我们荡起双桨》,解释歌词,让他们联想泛舟的情景,接下来让他们关注于音乐自身的律动和情感,用线条、简笔画将自己想象描绘出来。最后再让幼儿进行自评和互评。

三、音乐创编教学

策略一:运用歌唱

幼儿园的常规音乐教学有一个贯穿的主要内容,那就是歌唱。歌唱是展现音乐表达能力的最好的方式之一,那么在音乐教学中自然要运用,可以讲故事或创编歌词等。比如,在《小白兔请客》这表演性作品中,教师设计了小小互动剧的游戏情景,在幼儿熟悉歌词内容的前提下,鼓励他们添加联想的情节,把故事丰满得更加的完整,如“猪小弟”因为不讲卫生,大家都不欢迎它进来等。在最后,教师还可以对歌词进行改编表演,升华歌曲内涵,用唱来告诉孩子们讲究卫生的重要性。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幼儿不但学习了歌曲,也掌握了歌曲所包含的节奏、音高的要素,还在表演、游戏中获得了快乐,接受了美育和德育的引导。

策略二:运用身体动作

将音乐和幼儿的动作律动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不单能训练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还能培养其艺术互动反应能力,也能更好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兴趣。因为艺术本身就具备整体性的特点。另一方面,除了运用体态律动和奥尔夫教学法的具体练习之外,如果教师需要儿童配合完成一些群体性的音乐律动动作,就需要对音乐和动作之间进行精心的对应和创编,让儿童能顺利掌握并有愉悦感,也让音乐、动作和故事相得益彰。比如在音乐欣赏活动《母鸡萝丝去散步》中,狐狸随着音乐出现,而摔倒时的各种动作和前半段的音乐紧密对应,狐狸被蜂王蛰得满地打滚的动作和后半部分的音乐对应。在这个活动里,教师选择了《在山魔王的宫殿里》这首音乐作品,因为音乐律动感强,表现直观,因此教师就能很好地设计肢体动作,让儿童的表演、音乐和故事情节相联系在一起,儿童也从表演和观看表演的过程中得到了乐趣。

策略三:运用乐器

打击乐是幼儿接触音乐学习最好的学习工具,因为打击乐足够原始,也足够好学,所以能够让儿童的音乐演奏经验得以快速提升。幼儿进行演奏的时候,本能地就会根据自己肢体的律动去控制打击乐器的演奏频率,也能运用自己的想象,让乐器演奏配合音乐活动中设计的相应的情节等。教师还可以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引导幼儿选择与他的角色相符合的乐器和演奏方式进行表演及创编,还要引导他去倾听其他小伙伴的演奏,引导他们注意互相的衔接与配合,在熟练之后注意整体效果。比如,在教《好饿的毛毛虫》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四种节奏型,分别对应毛毛虫吃水果的数量和日期,然后开始让孩子们讨论哪种乐器表现毛毛虫变蝴蝶最恰当、随着毛毛虫逐渐长大,乐器演奏的力度和速度应该怎么变化等。这样,幼儿就充分掌握了思考的主动权,也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还体验了合作的乐趣。

四、结语

中班音乐活动《我爱春天》 篇10

结合季节特征来确定活动的内容, 对于学龄前的幼儿来说, 更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要求。春天中的柳树、小草、花儿、阳光还有动物的出现, 是需要幼儿用各种感官去感知的, 而春天带给人们的希望与快乐同样需要幼儿去感知。因此, 把本次活动作为“寒冷的冬天”主题的衔接, 让它成为春天主题的一个引子, 一方面可以将孩子关于初春的零散的一些经验加以提升, 同时能留给孩子许多拓展的空间, 从而可以捕捉孩子感兴趣的话题, 寻找教学切入口。

参与活动对象分析

中班的幼儿还处于懂与不懂的朦胧状态, 对春天的认识只有一点零星的记忆。经过了寒冷的冬天, 也有了一些生活中的经验可作为比较对象, 这样幼儿就能快乐地参与活动, 愿意观察、探索初春的变化, 感受初春的气息, 并愿意大胆地和同伴一起用各种方法表现自己看到的春天。

活动指导思想

《规程》和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了五个重视:重视幼儿科学情感和态度的养成, 重视培养幼儿乐学、会学, 重视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重视发展促使幼儿不断学习的方法和能力, 重视科学精神的早期培养。基于此, 我们要带领幼儿走近大自然, 引领幼儿去触摸自然、解读自然。春天是大自然中最美丽的季节, 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多看、多问、多想、多动、多说, 勤探索、善发现, 在幼儿去表现他们自己眼中的春天时, 他们在情感、语言、艺术、科学等多方面的能力都必然会获得拓展。因此, 笔者设计了这节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设计

1.快乐地参与活动, 愿意观察、探索初春的变化, 感受初春的气息, 能大胆地和同伴一起用各种方法表现自己看到的春天。

2.学着听辨不同性质的音乐, 并尝试表现与音乐相符合的动作。

3.能根据不同性质的音乐, 尝试表达表现不同的小动物, 萌发爱春天、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春游踏青, 走进大自然。

2.环境创设:春天课件、三种不同性质的音乐磁带、录音机、布置好场景。

活动过程设计及分析

1.欣赏感受。

活动情境创设:播放课件。利用课件以及富有表情的配乐朗诵将幼儿引入情境。

活动过程:欣赏配乐诗朗诵《春天来啦!》。教师提问: (1) 春天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你觉得春天美吗? (2) 说说看, 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春天很美呢? (注重对幼儿语言的积累)

媒体使用策略及设计意图分析:为了让幼儿在生动形象的氛围中进一步感知春天, 所以采用了富有感情的配乐诗朗诵, 引导幼儿的再回忆, 并在回忆中去表达表现自己眼中的春天。通过随机插入角色的课件演示, 引起幼儿思考的兴趣, 激发孩子表现的欲望。

2.倾听辨别。

活动情境创设:放录音并插播课件。声音包括: (1) 抒情、柔和的音乐 (课件中飞出小燕子) 。 (2) 跳跃的音乐 (课件中跳出活泼的小兔) 。 (3) 缓慢的音乐 (课件中缓慢地爬出小乌龟) 。

活动过程:教师让幼儿仔细倾听, 并辨别是什么动物出来了, 以感受不同性质的旋律。并针对三段音乐对幼儿进行重点指导, 如提问“你怎么知道是小燕子出来了”、“为什么在冬天的时候看不见它们”等。教师并适时激发幼儿的情感:“有了这些小动物, 我们不再孤单。”并引导幼儿做游戏。

媒体使用策略及设计意图分析:通过录音机播放乐曲, 引导幼儿在思考中选择不同方式来表现不同性质的乐曲。活动中选择的“飞”、“爬”、“跳”三段音乐具有明显的特点, 便于幼儿听辨, 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特有的表达与表现方式, 比较自然地从欣赏中获取各种艺术和非艺术的经验。同时, 插入角色的课件更加激发了幼儿的表现欲及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3.表达表现。

活动情境创设:录音机播放音乐《我来啦!》, 并插播春天景色的课件, 引导幼儿小结春天的特征。

活动过程:教师以“春天来了, 天气暖了, 小动物们都出来了。你们喜欢这些在春天里出来的小动物吗?那我们一起听着音乐, 学学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吧”引入活动。接着, 教师带着幼儿一起做游戏模仿春天里的小动物, 并作重点指导:明确自己角色, 仔细听辨不同的音乐, 尝试表现相符的动作。

媒体使用策略及设计意图分析:用不同性质的乐曲创设情境, 给幼儿在自我确定的基础上完整表现的机会。通过课件, 又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乐曲带来的动态变化, 使幼儿在与春天的景色以及与小动物的互动交流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4.活动延伸。

活动情境创设:播放课件《美丽的春天》。

活动过程:欣赏课件中美丽的春天景色。

媒体使用策略及设计意图分析:通过课件《美丽的春天》让幼儿向往更美丽的大自然, 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活动评价

1.认知发展。

其评价要点为:认识春天, 知道春天的主要特征。

2.技能发展。

其评价要点为:能听辨不同性质的音乐, 尝试表现与音乐符合的动作。

3.能力提高。

其评价要点为: (1) 能分辨“飞”、“爬”、“跳”三段不同特点的音乐。 (2) 敢于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

4.情感发展。

民族音乐活动 篇11

【关键词】 音乐教师 开发 利用 音乐教学

教学活动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水平,开发与利用音乐教学活动的资源方面,音乐教师的责任重大,笔者认为作为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充分的认识音乐课程理论,创造性的使用音乐教材,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多媒体资源。

1.创造性地使用音乐教材

教材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资源,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与音乐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由于音乐教材有滞后性,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音乐教师需要创造性的使用音乐教材,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出发,使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1],例如在音乐教学中,可以能将教材中的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存在差距的歌曲改成现代学生喜爱的歌曲。例如,《小苹果》现在很流行,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将教材中主体相近的歌曲换成《小苹果》,这样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如,还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歌曲主题,拓展教学内容,如教材中以“月亮”为主题的歌曲,由于教材中只有一首相关的歌曲,音乐教师可以在教材歌曲的基础上,在增加一些古今中外著名的表现月亮的民歌、歌剧唱段、器乐曲甚至流行歌曲。这样不仅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有利于丰富学生的音乐相关知识。另外,音乐教师还可以根据音乐作品的体裁,来补充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这一类音乐作品的风格,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例如,在学习进行曲风格的歌曲时,就可以补充相关风格的歌曲,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音乐风格的记忆与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风格的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音乐和知识。

2.利用学生的差异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师还可以充分的利用学生的差异进行教学,学生也是音乐教学活动中的重要资源,而且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对促进学生的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与提高音乐的教学质量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在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师需要充分的了解每一位学生,了解学生的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以及音乐素质,了解不同学龄段、不同基础的学生对音乐的创新能力、领悟能力、发展能力,分析出各个学龄段学生的共同特征以及他们之间的不同特征,从而正确的掌握学生之间的差异,制定科学合理的音乐发展计划,在教学中才能充分的利用学生资源,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才能科学合理的组织各类教学活动[2]。例如,在教学活动中,练习学生合唱时,根据学生的音域情况自选声部,这样就充分利用了学生的音域差异资源,有利于是合唱的声音更为完美和谐统一,同时还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嗓子。在教学活动中,有时还可以开展让学生充当教师的作用,例如,在教歌曲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主动的报名教授同学唱歌。这样的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热情,还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另外,音乐教师还可以开展音乐评价活动,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之后,可以针对某一首歌曲,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评价,这样的评价活动最好是在高年级开展,在评价活动中,学生各抒己见,取彼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在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做即兴演奏,有些学生会弹钢琴,有些学生会小提琴,对于有些容易的歌曲,可以让有才艺的学生表演。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随着社会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也已在小学基本普及,成为了课堂教学资源的一部分[3],因此,音乐教师在开发与利用音乐教学活动资源的同时,应该重视对多媒体技术资源的开发,例如,在讲解某一种风格的音乐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将世界中著名的以及担当下流向的相关歌曲搜索出来,然后进行必要的整理,在课堂中播放给学生听,从而强化学生对该种音乐风格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利用综合途径

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课外的体验。把音乐有关的东西和课外体验结合到一起,这样不仅仅可以增添学生彼此之间的了解,更加让学生们在音乐上有所提升。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书店一些方式,了解到更多关于音乐的魅力。也可以去看看音乐节目、音乐表演等等。

在音乐上学生们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我们一一去解决。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们从事音乐方面的工作,音乐方面有兴趣的事情,对待音乐每天都是快乐的。音乐是一个灵魂的动力,心灵的支持,在音乐的道路上人人都会有所收获,对同学们也是一种鼓励。所以希望老师们在音乐鉴赏左右前后可以好好思考一下,做出总结。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发与利用音乐资源的过程中,除了创造性的利用音乐教材,利用学生的差异,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还可以利用学校的广播站、电视台、网站,以及学生课外艺术活动,开发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网络交流课程资源等手段,使音乐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优化,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和元.开发利用课外资源 丰富小学音乐课堂[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2,(6).

[2]张虹.数字化音乐教学资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上)[J].中国音乐教育,2011,(4).

民族音乐活动 篇12

音乐欣赏活动“狮王进行曲”的基本教学环节:

一、 幼儿律动入场

二、幼儿完整欣赏音乐, 教师讲述故事, 创设音乐故事情境

1. 完整播放音乐, 幼儿初步感受音乐情境。

2. 介绍乐曲的名称、作者。

3. 再次完整播放音乐, 教师配乐讲述故事并绘画图谱, 幼儿初步了解音乐内容。

三、 分段欣赏, 分析图谱, 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和音乐性质创编动作

1. 引导幼儿创编小动物们由于对狮王的恐惧而出现的紧张表情和动作。

2.引导幼儿创编小动物由于得知狮王不会伤害自己后, 个个十分高兴的表情和动作。

3.指导幼儿根据图谱做律动, 进一步感受音乐故事。

一、支持幼儿乐于表达真实的音乐感受

活动实录1:活动中第一次完整播放音乐, 幼儿初次感受了音乐情境后, 教师提问:“听了这首乐曲, 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呢? ”有的幼儿回答是看到了大象在跳舞。有的幼儿回答他觉得是袋鼠在玩游戏。可惜这些回答都不是教师心中的“标准答案”, 就通通被草草地敷衍回应了:“哦, 很棒, 还有人想说吗? ”终于, 有一幼儿答出了是狮子。教师立即回应:“小朋友们听得真对, 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做《狮王进行曲》。”

教师为活动预设了一个狮王过生日的故事背景, 并由此展开整个活动。可由于是第一次欣赏这首乐曲, 幼儿的回答不符合标准答案。教师担心活动没有办法按预设的方案进行, 因此就不顾幼儿的真实感受, 努力将幼儿的想法“引导”到自己的预设思路上。这种情况, 在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活动中是司空见惯的。长此以往, 幼儿对音乐的真实感受得不到鼓励和支持。

根据《指南》的理念与要求, 对于幼儿的音乐感受和表现, 教师不能仅仅鼓励与反馈符合教学预期的行为, 更应该对幼儿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感受的行为给予积极肯定。只有这样, 幼儿才乐于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感受。如案例中有幼儿回答大象, 对此, 教师可以回应:“你的小耳朵真灵, 听到了有大象这种大动物, 那还有没有可能是另外的一种大动物呢? ”这样的应对, 即肯定了幼儿听出了音乐大致的特征和风格, 还可以在幼儿再次聆听音乐时, 引导他们认真地感知乐曲的一些细节特征, 从而感受到音乐形象更为符合狮子的特征。

二、给予幼儿充分感受与想象的时间

教学实录2:在第二次完整播放音乐前, 教师告诉幼儿:“这首《狮王进行曲》里面还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现在我们一边听音乐, 一边看我把这个故事画出来。”在幼儿第二次聆听音乐时, 教师配乐讲述故事并绘画图谱, 帮助幼儿初步了解音乐的内容。

显而易见, 教师比较重视音乐活动的结果, 在仅仅提供给幼儿一次自主聆听音乐的机会后, 就急于呈现预先设计好的配乐故事, 压缩了幼儿对音乐的自主感受的时间, 利用预设的配乐故事来替代幼儿自身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

《指南》强调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 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 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 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教师应当认识到, 学习聆听是音乐感受的起点, 如果幼儿没有充分的机会和时间去聆听音乐, 就不会有对音乐的全面而正确的感受, 更难以进行真正的音乐表现。所以, 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中, 要认真地考虑幼儿自主聆听音乐的机会和时间, 使他们有更多、更充分的时间去感受音乐特征和想象音乐形象, 尽可能地避免利用音乐故事来隐形地规定和限制幼儿对音乐的自主感受。

三、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音乐感性经验

活动实录3: 教学环节三的主要教学任务和内容是引导幼儿自主和创意地表现音乐。但在实际教学中, 尽管教师不断地提示幼儿除了动作还可以用表情来表现音乐, 并不断地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表现音乐, 如教师频频提问:“狮王终于来了。谁来学学狮王走过来时那神气的样子?”“狮王看到小动物就大吼了起来, 谁来学学狮王吼叫的样子? ”“狮王过生日时与小动物友好相处, 大家都很高兴。你是什么小动物, 会怎么表现高兴的样子?”但令人遗憾的是幼儿所表现出来的表情和动作存在严重的模式化现象。如在表现狮王走路、吼叫和小动物们害怕等表情和动作时, 大多数幼儿的所作所为都如出一辙、千篇一律。

幼儿对音乐缺乏充分自主性感受, 是造成幼儿不能创造性地表现音乐形象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幼儿在表现音乐时缺乏必要的、与音乐的特点相符合的动作表象。所以, 教师要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 仔细地观察花草树木的不同造型, 观察各种常见动物的形态及各种动态, 倾听来自生活中好听的声音, 并乐于模仿, 帮助幼儿积累各种事物形态和动作的记忆表象;在日常的音乐教育活动中, 帮助幼儿认识不同事物的音乐形象, 并逐步积累这些音乐形象, 为他们能创意性地进行音乐表现打下基础。

四、引导幼儿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技能

活动实录4:在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幼儿根据图谱做律动, 进一步感受音乐故事”中, 幼儿分角色扮演狮王和各种小动物, 用相应的律动来表现音乐。但结果是许多幼儿动作的节奏不能与相应的音乐相匹配。特别是扮演狮王的幼儿, 均无法按照音乐中全音符的节奏走路, 而是走成节奏较快的二分音符。

这个音乐欣赏活动的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幼儿“感知进行曲的特点, 能根据音乐模仿狮子的步态”。但整个教学活动中, 教师并没有告诉幼儿什么是进行曲, 更没有引导幼儿感知进行曲的特点, 联想其与狮王走路姿态之间的联系。导致在幼儿的表演过程中, 教师只能反复地提示与强调:“狮王, 走得慢一点, 走得神气一点! ”而幼儿却完全不得要领。

上一篇:VB齿轮下一篇:W火焰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