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精神

2024-06-18

民族文化精神(共12篇)

民族文化精神 篇1

【真题回顾】

1. (2013·安徽文综卷·9) 安徽山清水秀, 人杰地灵, 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 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 这体现了

(1) 区域文化各具特色, 异彩纷呈 (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3) 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4) 区域文化相互借鉴, 融合统一

A. (1) (2) B. (1) (3)

C. (2) (4) D. (3) (4)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 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材料中“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这一信息可知, 区域文化各具特色, 也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依据“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一信息可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1) (2) 正确且切题。 (3) “决定”说法错误, (4) 不符合题意。答案为A。

2. (2013·新课标Ⅱ卷·19) 《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 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 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 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它

(1) 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2) 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3) 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4) 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的重要体现

A. (1) (2) B. (1) (3)

C. (2) (4) D. (3) (4)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意在考查考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台湾风物图卷》的丰富内容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台湾风物图卷》被誉为台湾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故 (1) (2) 符合题意。 (3) 说法错误, 割裂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4) 观点错误, “走向同一”违背了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趋势。答案为A。

3. (2013·四川文综卷·6) 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

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 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 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 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 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 中华民族精神

(1) 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2) 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3) 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4) 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 (1) (2) B. (1) (4)

C. (2) (3) D. (3) (4)

解析:本题考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文化知识理解相关现象的能力。材料突出了万众一心、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 在不同时期对中华儿女战胜艰难险阻的作用, 故 (3) (4) 正确;材料不是强调不同时期民族精神内容的不同, 而是强调民族精神的作用, 故 (1) 排除; (2)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为D。

4.[2013·新课标Ⅰ卷·39 (1)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6月, 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 (第6版) , 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有的人反对, 有的人支持。

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 很是惹眼, 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 是对汉语的污染。”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 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 在国际化, 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 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 而非简单的拒斥。”

“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 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 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汉字的重要性等知识, 要求考生不仅有深厚的学科知识, 而且能够准确地描述和阐释事物, 做到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本问属于开放式设问, 考生持赞成或反对的观点皆可, 但考生必须结合材料说明理由。答题时考生务必分析材料, 根据材料中持不同观点的理由寻找答题的切入点, 如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文化的多样性、汉字的内涵与作用等, 考生能否做到从材料到知识的迁移是答好此问的关键。

参考答案:观点一:反对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汉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传承中华文明需要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 保持汉语的纯洁性。不反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字母词, 但《词典》是规范语言文字的范本, 不应收录, 至少不应在正文中收录,

观点二:支持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其一, 收录字母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字母词的使用, 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 是汉语言文字具有活力的表现。其二, 《词典》收录的字母词数量很少, 不会使汉语成为混杂的语言而损害其民族性。其三, 字母词的使用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考点精讲】

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2.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4.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5.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应试策略】

2013年高考延续了以往高考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力度。从考点看, 主要集中在中华文化的特征和包容性、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中华民族精神作用等知识上;从设题看, 选择题多为时政材料型和引文型, 重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整体难度中等, 如安徽卷第9题、新课标Ⅱ卷第19题、北京卷第24题、四川卷第6题等;非选择题既有收敛型, 如北京卷第24题 (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作用) , 又有发散型, 如江苏卷第35题 (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 、新课标Ⅰ卷第39题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 知识整合度高、灵活性强, 重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能力。

在2014年备考复习时, 考生应特别关注中华文化的特征和包容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和措施等知识, 并注意把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等知识的内在联系;应特别重视引文型选择题和发散型非选择题的解题技巧;应关注国家之间、区域之间、民族之间文化的异同和交流以及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和模范人物身上所折射出的民族精神。

【创新演练】

1.2013年9月6日, 以“信息化时代汉字的书写和传承问题”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汉字书写和传承高峰论坛》在京举办。与会专家呼吁, 汉字是我们文化的根, 是滋养我们现实生存发展的血液, 在网络时代, 我们不能“握着鼠标忘了笔杆”, 汉字不能沦为失落的文明。这是因为

(1) 汉字对于展示人类的精神世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 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4)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A. (1) (2) (3) B. (2) (3) (4)

C. (1) (3) (4) D. (1) (2) (4)

2.2013年10月, 由国家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山东举行。本届艺术节标志“祥和”取“祥和如意、和谐安康”之意, 融合了山东宽厚质朴的民风、祥瑞和谐的社会风尚。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标志的这一设计体现了

A.各美其美, 和而不同

B.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C.薪火相传, 一脉相承

D.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

2013年10月11~14日, 澳门第十一届妈祖文化旅游节在澳门隆重举办。回答3~4题。

3.澳门的旅游文化资源丰富: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几百年来和睦相处, 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 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1) 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2) 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3) 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4) 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 (1) (2) B. (1) (4)

C. (2) (3) D. (2) (4)

4.应主办方邀请, 湖南省政府协助澳门举办了本届妈祖文化旅游节。协办妈祖文化旅游节, 是弘扬“妈祖”同根文化、促进湖南与港澳台及海外合作交流、展示湖南改革开放发展成果和湖南人民精神风貌的难得契机。上述材料

(1) 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 体现了是中华各民族文化从个性差异走向共性同一 (3) 反映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4) 表明了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A. (1) (2) B. (3) (4)

C. (1) (3) D. (2) (4)

5.“中国梦”, 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 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它将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这表明

(1)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一个民族和国家起促进作用 (2) 优秀的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3) 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4) 中华文化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A. (1) (2) B. (1) (4)

C. (2) (3) D. (3) (4)

6.2013年8月31日下午, 第十二届全运会开幕式在辽宁沈阳奥体中心举行。本次开幕式和以往最大不同在于充分响应党中央勤俭节约号召, 是一场非常精简朴素的开幕式。整个仪式从始至终体现着精简朴素节约文明这四大元素, 不请大腕, 不燃放焰火, 取消文艺演出, 改在白天举行, 真正回归了体育本身。精简朴素节约文明的开幕式, 是基于

(1) 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2) 人创造了文化, 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3) 传统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4) 勤劳勇敢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A. (1) (2) (3) B. (2) (3) (4)

C. (1) (3) (4) D. (1) (2) (4)

7. 材料一:

2013年8月3日, 由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2013年海外华裔及港澳台地区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在北京开营。来自世界55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4000名青少年欢聚北京, 游览了长城、故宫、颐和园等历史古迹, 参观了“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等现代建筑, 了解了祖 (籍) 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见证了当代中国的繁荣发展和美好的前景。北京活动结束后, 营员们还将分散到中国各地继续寻根之旅活动。

材料二:中华文化与西藏文化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一方面, 以汉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对藏族文化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 西藏文化也对中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离开西藏文化, 中华文化就不完整;离开中华文化, 西藏文化就不会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中华文化的繁荣有赖于西藏和其他地区民族文化的繁茉, 而中华文化的发展也必然有力地促进包括藏族文化在内的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的繁荣。

结合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1) 试从“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角度告诉参加“2013年海外华裔及港澳台地区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的营员们, 中华文化为什么博大精深, 蕴涵着无穷的魅力。

(2) 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知识, 说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8.“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国梦”的深刻解析。中华民族的昨天, 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 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 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国人民从不屈服, 不断地奋起抗争, 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这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需要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请你分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 中华民族精神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参考答案:

1.B (1) 表述错误, 文学艺术对于展示人类的精神世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3) (4) 都是对汉字的正确认识, 故B入选。

2.D标志“祥和”融合了山东宽厚质朴的民风、祥瑞和谐的社会风尚, 体现了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故D入选。A强调了文化多样性, B强调了文化创新, C强调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均与题意不符。

3.B材料反映了澳门的宗教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等都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 表明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 故 (1) 当选;在澳门, 中西方文化相互交融, 体现了澳门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故 (4) 当选。 (2) 中“决定”的表述错误; (3) 在材料中未体现, 不选。

4.C材料“同根文化”“合作交流”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各族人民具有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1) (3) 正确。 (2) “同一”说法错误, 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4) 在材料中未体现, 不选。

5.C“中国梦”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 体现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激励着中华儿女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说明了优秀文化对人的积极作用和民族精神对民族发展的重要性, (2) (3) 正确。不同性质的文化有不同的作用, (1) 没有区分出文化的不同性质。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4) 说法错误。

6.D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勤劳勇敢的有机内核, 开幕式做法体现了勤俭办体育的理念, (1) (2) (4) 正确。 (3) 错误,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7. (1) (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蕴涵着无穷的魅力, 这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 这种文化的包容性,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2) (1)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 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这其中也包括藏族文化。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包括藏族文化在内, 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 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4)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8. (1)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 使全国人民同心同德, 共同奋斗, 促进“中国梦”早日实现。 (3)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能够激励全国人民勇于战胜圆梦过程的艰难险阻, 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和世界和平, 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能够保证“中国梦”在实现的过程中不偏离正确的方向。

民族文化精神 篇2

少九 王子昱

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有一个民族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她的历史、文明从来就没有中断过。这就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展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千百年来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伟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当前,传承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生活,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它包罗万象,有古老迷人的汉字,有充满智慧的《论语》,《孟子》,《道德经》,有文学的四大名著,有数学的 《九章算术》,《周髀算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现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将来也会持久深远地影响着下一代。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听到这雄壮激昂、催人奋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刻,我就深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不知有多少人为此而流下激动的热泪。就像看到“神州七号”飞向太空,看到香港、澳门回到祖**亲的怀抱,看到奥运会赛场上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我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泪水再也无法忍住。1

这泪花代表了我们对一种超越时间、空间的精神力量的感动,这力量有一个崇高而伟大、流芳百世,传颂万年的名字——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所折射出的底蕴和更深一层的内涵则是纯真的爱国主义精神。今天,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国人的崇高理想,是爱国主义的本质所在。在我国历史上,民族精神从来就是动员和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每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所应有的骨气和胆识,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现代的中国,除了国力强大今非昔比,国际形象良好,国际影响力日益增长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和蓬勃向上的民族精神,让中国闪亮地走向世界,也打动了世界。作为代表祖国未来的新一代,让我们认识中华文化之根,熔铸中华民族之魂,让伟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更加发扬光大!

远古神话与民族文化精神 篇3

关键词:中希神话;历史进程;价值观念;审美观念

中图分类号:I106.7        文献标识码:A

神话是民族精神最集中、最本色的表现形式,是民族文化最古老、最强壮的生命之根。正如谢选骏所言:“氏族社会的各种宗教行为和神话都不是真正个人的东西,它们实际上是某种集体意识的表现。” ①因而对原始神话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对民族文化意识寻根溯源。我们将从三个角度来分析中希神话所体现出来的各自的民族文化精神。

一、神话是古代人们原始思维方式的结晶,它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着历史化的运动。中国的神话发展到一定阶段,被进行了一番历史化的改造,向“帝系”靠拢。一部分怪异的神祗被改造成了德昭日月的圣君贤相,形成了关于“三皇五帝”的古史传说;一部分被排挤出历史系统,散见于《山海经》之类的古籍中。历史改造的标准便是伦理意识。如关于“黄帝四面”的传说,孔子解释为黄帝并非长四张脸,而是命四位贤臣治四方以君临天下。由此可见:在神话历史化的过程中,神话中的伦理观念因素得到不断增强。这与社会分化的程度密切相关,一个社会分化得越深刻,其社会结构就越需某种“秩序”给予维系,社会斗争越激烈,“道德”的价值就越高。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他的解释说到底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利益,或为统治集团的既得利益进行文化心理上的掩护,这样有利于各个阶级之间和谐发展。

希腊神话的历史化程度远没有中国那样深刻。希腊神话在产生之初就有一个完整的“神谱”系统,各神之间的宗族关系非常清楚。这就使得希腊神话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保持神话的基本特性。同时,希腊的古史系统零乱分散,他们的历史意识相对薄弱,一些自己民族的史迹以及同时代其它民族的史迹,都被他们当作神话传说处理了,纳入了他们日益丰富,不断升华的神人互通的神话系统。希腊史诗就是这一方面的典型。特洛亚战争是由“神怒”开始的,仗是人打的,“指导者”却是互相对立的天神们。从这些故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些天神往往和人同形,同性。这就给神界故事注入了丰富的人间力量,强调神力,也就是肯定人的力量。力量和智慧是希腊神话赞颂的主题。

中国上古神话历史化的一个关键作用就是把古代神祗分成善恶两类,分头代表历史事件中的正反两面。古代中国意识形态里的这种伦理意识极强,人们首先关注的是神话形象的“道德性质”。人物是好的,还是坏的,关注的而不是神话形象是否完美合理,因此对“善”的关注超过了对“美”和“真”的追求。中国神话传统尊崇“有德者”。神话中的中国人是“善”人,那些占据神话中心的正统神更是“善”神。反映中国原始社会后期的一些神中,神的“善”性尤其明显。其具体表现在尚德、尚志、重伦理。例如尧帝“王天下”却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他过的生活还不如看守城门的小吏的生活。他的儿子丹朱是个花花太岁,尧于是黜丹朱,把王位禅让给有德者舜。在守志方面,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精卫衔石填海,断了头尚舞干戚的“刑天”。这种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度过许多难关。在“重伦理”方面,舜帝可谓是代表。舜年轻时,继母经常唆使其父痛打他,他却“大杖避,小杖受”。一家人几次害他,请他喝酒,在酒中投毒,然而舜始终对父母恭敬如仪。他的弟弟“象”是害他的重要角色,他却始终关心弟弟,“象喜亦喜,象忧亦忧”,系兄长之爱于“象”身。舜的形象可以说是中国伦理观的核心——“孝悌”的具体化。

而在希腊诸神身上,透露着强烈的非道德化倾向。西方学者汤因比说:“在古代希腊神话无忧无虑的世界里,神见了人类的女孩子生得美丽就任加蹂躏,这种事情多得可以用诗句开创一个长长的名单。”②例如宙斯有七个妻子,但仍不满足,频繁到人间作乐。他虽然如此,但并不影响希腊人对他的崇拜。因为以宙斯为代表的神祗令人倾倒之处是强大神奇的力量,而不是中国古史传说中三皇五帝式的“圣德”。希腊神话所崇仰的不是救苦救难的“有德者”,而是叱咤风云的“有力者”或技术大师。力量和技术在希腊人心中是神秘的,他们往往对这种神秘充满好奇,并力求去解释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希腊民族的求知探索精神。

二、在价值观上,中国神话重视人的社会性,重社会责任和伦理道德。而希腊神话强调人的自然性和个体性,重视个人权利。鲁迅先生对中国神话有一段深刻的议论:“中国神话之所以仅有零星者,说者谓有二故;一者华土之民先古黄河流域,颇乏天惠,其生也勤,故重实际而黜玄想,不更能集古传以成大文。二者孔子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用为教,不欲言鬼神,太古荒唐之说,俱为儒家所不道。”这里,鲁迅先生虽谈的是中国神话不能蔚成大观的原因,而实际上,也说明“重社会责任,重实际”的民族文化精神也渗透在中国神话里。盘古开辟天地、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神话充分说明在价值观念上:中国神话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使命,倡导大公无私,德行至上的道德伦理观念,肯定人的社会性和社会责任。受这种价值观念影响,中国神话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格调,那就是歌颂劳动创造世界,肯定劳动和牺牲精神。希腊神话充分肯定个人的权利,个人的力量、个人的价值。充分理解人的自然性和自由性。希腊诸神为了各自的利益,往往互相战斗。如为了争夺一个金苹果不惜挑起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特洛亚战争,在争斗中,他们以自已的神技、神力去击败对方,最终还是靠“力”来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

如果要追寻导致两种价值观念不同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中国和希腊不同的地理环境等方面来分析。中国是一个纵深辽远的封闭内陆国家。在神话时代,由于生产力极低,面对恶劣的大自然和严峻的生活挑战,人们只有以大局为重,紧密团结,结成集体的力量,靠一种“和谐”的方式才能生存。因此,从客观需要出发,重义轻利,牺牲奉献等精神便被视为一种民族共同内在的精神支撑和信仰。而古希腊是典型的海洋文明,海上生活伴随着希腊整个民族,能刺激独立不羁和自由精神个性的形成,希腊人所关心的只是如何使自己强大有力以应付来自大海的挑战。于是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同时种种海上冒险活动又进一步刺激了求知欲。他们明白:海上生活是不安定的,必须不断在风浪中探索。因而:“求知、探索、尚力”就构成了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构成了希腊的民族文化精神,同时也明显包孕着希腊民族开发自然、征服自然,驾御自然的文化观念。古希腊神话中的神祗英雄与大海作斗争,与怪兽搏击,向深山密林要财富和果实,向大海孤岛和惊涛骇浪要宝藏,向天空大地要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些在客观上构成一个向外在世界挑战和反击的强大攻势。所有这些斗争的胜利需要何等的勇气和力量。希腊神话英雄赫拉克勒斯凭着他超人的毅力和智慧一夜之间就清除了三十年没有打扫的奥吉斯牛圈,这就是神祗英雄战胜自然的有力证明,也是希腊人民对智慧和力量高度崇拜的证明。另外,古希腊实行军事民主制,教育服务于军事目的。希腊人生活在浓郁的崇尚武力的氛围中。古希腊境内城邦林立,城邦之间争斗时有发生,武力在争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逢外敌入侵,各城邦之间则共同选一位统帅来抗击敌人。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养成了希腊人勇于冒险崇拜力量的文化观念。这在希腊神话中有所体现,俄底修斯说:“我善于作战,但田园劳动我就不高兴,我不喜欢养儿育女的家庭生活,可是多桨的大船却永远使我醉心……我留在家中仅仅一个月,享受妻儿家财的幸福,但我的内心,不叫我安静,驱使我到埃及去远航……。”④赫拉克勒斯也是凭借非凡勇力征服凶猛的禽兽,因而被视为希腊的民族英雄,成为古希腊男性力量的理想象征。这些神话英雄集中体现了希腊崇拜力量的文化精神。

广西精神与民族文化强区建设 篇4

加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 一方面要切实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

优秀传统文化, 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广西地处祖国南疆,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重要战略地位, 决定和造就了广西源远流长和积淀极为深厚的历史文化。调查、挖掘、梳理、总结、研究和保护广西的历史文化, 是一项十分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而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不够。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政府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 要鼓励和支持民间力量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还有一种力量要充分利用起来, 那就是学术界的力量。广西有很多学术团体, 仅自治区社科联主管和联系的学会和研究会就有150多个, 但很少听说政府部门委托哪个学会、研究会承担过重大的研究课题, 各学科领域的专家们承担的课题, 基本上都是自发申报的, 从宏观上缺乏总体的规划、布局和统筹。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也往往停留在书面上或束之高阁, 很少得到转化利用。对待历史文化遗产, 还有一种值得警惕的倾向, 就是过分重视经济利益的开发。某个地方发现一处重要的历史遗址, 虽然也想到了保护, 但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开发成旅游景点,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如果没有多少经济价值或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经济利益, 保护的热情就减弱或消失了。其实, 有的历史遗存, 它所蕴含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 要比经济价值要重要得多, 影响要深远得多。我们不反对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开发, 但重心和目的应该明确, 不能本末倒置, 不能伤及主体甚至杀鸡取卵。

另一方面, 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近年来, 广西在推进文化创新方面成就斐然。“漓江画派”、“文学桂军”、“八桂书风”、“印象·刘三姐”等, 已成为广西有影响的重要的文化符号和品牌;广西戏剧不断推出精品力作, 并屡屡获得国家级大奖;新闻出版竞争力不断增强, 影响不断扩大;广西的文博事业快速发展, 文博水平不断跃上新的台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成效显著;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 等等。这都是令人鼓舞和振奋的, 具有广西气派、壮乡风格、时代特征、开放包容等特色的八桂文化呈现出了新的面貌和良好的发展态势。

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和平时期, 是文化繁荣和发展的黄金时期。要实现“富民强桂”的战略目标, 不仅经济上要强, 文化也要强。因此, 无论现在或将来, 都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要持续推进文化创新与发展。在这里, 我特别建议要加强桂学研究, 努力创立广西的文化品牌, 要用文化的力量来增强广西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对国家的情感认同。推进地方文化研究, 已成为全国各地文化建设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安徽、湖南、湖北、四川、云南、陕西、河南、山东等, 对地方文化研究非常重视, 文化研究研究成果蔚为大观, 有的已形成了有影响的地方文化学派, 如徽学;有的虽然没有冠以“学”的名称, 但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品牌, 如湖湘文化、巴蜀文化、齐鲁文化、中原文化等。

象棋围棋与民族文化精神 篇5

象棋和围棋是中国智慧的独特创造,它们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壤,和其它艺术形式一样,全息地映射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

《老子》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理性的根源而论,象棋和围棋发端于天地之道。吴清源认为,围棋开始是一种天文工具。这样,棋盘就是天,棋子是星星,因此,它应该是古人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察法于地的智慧的结晶。

《周易·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宇宙的变化是从无到有、从浑沌到清晰、从简单到复杂的。象棋有河界分明划定敌我阵地,而围棋则不然;象棋棋子有固定功能和行走路线,而围棋则没有;象棋有7种棋子而围棋只有黑白对立。这就契合着简单与复杂、混沌与清晰的辩证运动。在宇宙从无到有的变化过程中,无蕴含着有,混沌蕴含着清晰,简单蕴含着复杂。围棋有大道至简的品格,象棋则有法度森严的精神,两者均有各自奇妙的艺术境界。

象棋的艺术和棋理折射着儒家精神,围棋的内蕴体现着道家精神。驰骋沙场的战将多大刀阔斧纵马驰车,而隐世不出的仙人多悠然措置黑白对峙。象棋的敌我阵地、棋子位置,作用和行走路线的不同,暗合着儒家的社会秩序和等级伦理;而围棋没有固定的阵地,棋子没有固定的路线和作用,表现着道家不受羁束、放达超逸的理想。在儒家社会等级中,国君是最高统治者,因而象棋也就以夺取敌帅为胜;围棋取象于天地,天地辽阔,因而以围地多为胜。象棋尚刚,要求积极拼杀作战;棋子运动能力越强越有优势。围棋尚柔,落子后就不再移动,却像细胞生长一样,显现了自己的生命力。围棋在序盘阶段,尤其可以体现善阵者不战的古训,这又吻合着《周易·坤卦》至大至柔的性格。老子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日本棋手武宫正树继承了吴清源与木谷实变革围棋布局的思想,并将这一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创造了行棋奔放、气势磅礴的大模样作战法,在现代棋坛形成了鲜明的艺术个性。正是由于不争众人所好的金角银边,一开始就实施宏大的中原战略,他创造了行棋的新观念,获得了宇宙流棋士的美誉。

如果说象棋复杂的战斗象征着社会多元的矛盾,那么,围棋的战斗就体现着阴阳对立的太极。一流棋手的对局往往高度体现着黑白对立和黑白交错的称衡。载于武宫正树《围棋新思维》122页的作者与加藤正夫的对局,弈至收宫时,几乎形成一幅奇妙的太极图。

当然,象棋、围棋和客观世界的其他事物一样,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对立统一。因此,有人发展了象棋阴柔的一面,像善守的屏风马布局就是如此;有人则充分发展了围棋阳刚的一面,比如加藤正夫,行棋攻势凌厉,因此在棋手中有了天杀星的称号。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篇6

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文化一脉相承,源远流长,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文明唯一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正是五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在历史长河中植根于人们心中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铁胆忠魂……使中华民族无论经历何种大起大落,最终都能走向更加高度的统一。

西汉为避免与匈奴兵戎相见而采取和亲政策;郑和下西洋时成功使用外交手段和平地与爪哇政府议成“杀我士兵”事件的处理办法;清政府败退俄国后为争取边疆的和平与稳定主动放弃尼布楚,这一系列的历史都雄辩地印证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正式传统文化中爱好和平的朴实基因一次次将中华民族从衰没、凋敝的悬崖拉回。

中国民族悠远的建筑史镌刻了中华儿女勤劳勇敢、富于智慧的有力证词。从都江堰到郑国渠,从万里长城到京杭大运河,乃至现代的高速公路、铁路网,三峡大坝,南水北调工程等,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为修筑一条长城,埋下了多少尸骨?赵州桥这样的单拱石桥,就算是在现代,造后也要多次修缮还难保没有倒塌的一天,但赵州桥却在文明的站台上平静地屹立了千年,至今仍能使用。它们何尝不是勤劳智慧最强者的体现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管是凿壁偷光的匡衡、囊萤映雪的孙康;是刺客豫让、孤身入秦刺秦王的荆轲,还是想要夷太行、王屋二山为平地的愚公,心中都有“有志者,事竟成”的信念。这就是中华文化自强不息的真实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当今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作为当代青年,应在随着时代的发展鉴别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与精神的同时,相信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富于创新、与时俱进的民族。只有更好地理解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做好社会主义接班人。

民族音乐与民族精神 篇7

关键词:艺术门类的“基因”,音乐与自然,民族精神,音乐与经济

有史以来所有的艺术都出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 带有不同的风格, 而且按照各民族的信仰、风俗、生活理念和极其复杂的大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当这种风格一旦成为一种完善的艺术模式, 这种模式就成为该民族这一艺术门类的“基因”, 从此以后该艺术的发展都是围绕这一基因而发展的, 因此艺术就必然代表了该民族的精神, 该民族也必然以自己的精神去发展自己的艺术。本文就民族音乐的发展作一些探讨。

民族的音乐不能简单地分为先进与落后, 民族音乐的发展靠民族自尊心, 现代美学越来越清晰地验证了这一真理

人类在适应大自然的过程中, 由利用人声和能够发出声响的物体发出声响作为信号, 到运用不同的音高, 按照一定的节奏创造出一种“秩序”, 从此音乐的创作开始了。这种“秩序”是按照人们所在的民族和地域, 按照该民族和地域所面临的大自然对于他们的塑造, 因而长期形成的信仰、社会观念和对于音响、音高、节奏等的象征意义的赋予和理解来进行, 从而形成了该民族、该地域独具特色的音乐。因此, 某民族某地域产生某种音乐几乎可以说是大自然的造化。人类这种由原始的音响的实用, 到动物性的欢娱, 再到美的创造、表现与欣赏, 这中间经历了几千年的生灭与涅槃, 逐渐形成了各自截然不同的音乐体系。它如同“人的精神或人格, 尽管还有待于成熟和发展, 但它一开始就是一个统一体”。它同人格的形成一样, 一旦成为一个“原型”或曰“自性”, 它便如荣格所认为的那样“自性是统一、组织和秩序的原型, 它把所有别的原型以及这些原型在意识和情结中的显现, 都吸引到它的周围, 使它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 (1) 音乐体系的形成如此, 各民族音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就不足为奇了。把西洋音乐的音阶中各音的关系和汉族调式音阶各音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就可看出, 同是七声音阶, 除诞生方法的实际差异外, 其观念上的差异是那么大。在西洋音乐中, “七、六、四、二各度是动音, 它们力求达到回到安静状态”。“动音被最近的静音所引, 故七度上行至主音, 第六度下行至属音, 第四度下行至中音, 第二度上行到中音或下行到主音。” (2) 第三级音和第四级音是半音关系, 第七级音同第八级音是半音关系, 第四级向下和第七级向上的导入性是最基本的概念。但在汉族音乐中“自殷以前但有五声, 自周以来加文武二声, 谓之七声。五声为正, 二声为变。变者和也” (唐杜佑《通典》) 。王仲皋在《琴学概论》中说:“殊不知五正音之外, 有变宫、变徵、清角、清羽 (即闰音) 四个偏音。” (3) 这些说法, 说明我国传统音乐中是以五声为主音。变宫、变徵不过是调式中的附助而已。除雅乐与清乐的音节不一样外, 各种调式音节排列也不尽相同, 而且变徵一般情况下不是向三级音靠拢, 而是有向徵 (五级音) 靠拢的倾向, 变宫也不见得一定“导”向宫音。并且, 变宫、变徵在一些如山西的民歌、河南的豫剧中还有明显的不确定性, 运用“十二平均律”是找不到这两个音的。从西洋乐同汉族音乐的异同, 可以想象世界各民族音乐会有多少根本性的差异。然而, 几千年来, 各个民族都用自己的音乐表述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他们自己的音乐是其他音乐无法代替的, 当今, 随着现代信息的高速膨胀, 各民族间的音乐正在互相渗透和理解。西方民族的音乐正在越来越多地为东方民族所理解, 风靡全球的通俗音乐———爵士乐、摇滚乐恰恰来自被认为经济最落后、文化最原始的黑人民间音乐。

长期以来, 中国音乐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简单的音乐”, 然而谁也无法否认我国早在明代就由乐律学家朱载堉首创了值得骄傲的“十二平均律”;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乐听了二胡独奏曲《江河水》后能够感动得流下泪水, 对中国二胡的表现力大加赞赏, 这足以说明中国音乐并不“简单”, 中国音乐作为世界上第一大民族的音乐, 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的一部分, 它的存在就说明了它的合理性, 它的特点、风格和魅力是所有其他音乐都无法用其“复杂”来代替的。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 我们要学习所有民族的音乐艺术成果, 然而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我们的音乐更加完善, 我们有资格说, 我们的音乐宝库是最博大精深的, 我们的音乐家应有信心、责任和资格使我们的音乐走出国门, 让世界各民族了解我们的音乐。同时努力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真正属于中国的音乐体系, 使我们的音乐成为其他民族学习的典范和攀登的高峰。

文化随经济的渗透而渗透, 我们需要的是民族气节

近百年来, 在我国文化的走向上有一种随经济的流动而流动的现象。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在音乐的传播过程中显而易见。科学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促进了艺术的规模化发展, 这是一个事实。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 很多纯正的民族音乐宝库却往往在苦难中积蓄。布鲁斯音乐的形成如此, 中国的许多著名民歌和优秀歌曲也是如此。我国的《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等都不是出于繁荣盛世, 连年的战争和辱国之痛更是形成了百代流传的越剧。这些都足以证明, 经济的繁荣对于优秀音乐的诞生与发展并非绝对正比。

我们也应认识到, 世界音乐正在认识到我们的民族音乐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 是一座最为丰盛的艺术宝库, 更重要的是我们是有着崇高的民族自尊的民族, 近年来我们民族风格的音乐屡屡在国际乐坛上获奖, 我们的民族乐团一次次登上国际音乐的圣殿, 获得世界音乐人的赞誉。我们看到, 技术和观念上的学习与引进, 正在像科学技术和体育事业一样, 使我们民族的音乐跃入世界的前列。

健康的民族音乐才可能走向世界音乐之林

改革开放的春风搞活了经济, 也为乐坛带来了新的生机。通俗歌曲的发展, 打破了我国只有美声、民族唱法的格局, 涌现了大批歌颂我们的时代、时代风尚和美好爱情的歌曲。如《亚洲雄风》、《青藏高原》等优美健康的歌曲, 丰富了我们民族的乐坛, 唱出了我们中国的气节。

笔者认为, 在当今这个政治局面宽松、艺术创作自由的大好形势下, 我们可以对艺术作各种尝试, 但作为有志于民族音乐大事业的工作者, 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民族观念:先要了解你的观众是我们的民族, 你也是这个民族的一个成员, 这个民族真正的音乐内涵是什么, 审美情趣是什么, 他们需要你引导他们走向怎样的审美情趣, 你应该是清楚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决定了他们同其他民族一样崇尚高尚、光明、磊落、豪爽、健康, 并具有独特的对于含蓄、羞涩、理智等的审美需求。要弘扬我们的民族音乐、弘扬我们的民族音乐精神, 使我们的民族音乐健康发展才是我们的使命。

早有预言家预言: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 各个领域都在验证这一预言的正确性, 把握时代的脉搏, 坚持民族的特点, 把一个世界最大民族的、最优秀的音乐体系呈献给世界人民, 这应是处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华民族音乐人的自信与自尊。

放马山歌

注释

1 C.S.霍尔、V.J.诺德贝著:《荣格心理学入门》, 三联书店, 1987年版。

2 该丘斯著:《和声学》,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62年版。

旗袍、服饰文化与民族精神 篇8

关键词:服饰,文化,旗袍

服饰与文化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 是指人类穿缀于身体上的衣服、饰品和装饰的总称谓。服饰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 除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外, 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与演变、服装面料的选用与搭配、服装颜色的选择与组合、特定场合着装的选择与习惯, 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 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

服饰既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文明的产物,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服饰, 都需要满足人类调节体温、保护身体的基本生理需求, 需要满足人类彰显社会地位、调节社会关系、寻求情感慰藉的精神需求。作为文化的载体, 它表现并记录着人类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创造的财富的总和。人类的服装行为受人的主体意识主导, 服饰所体现的是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人的自我意识, 它具有满足自我表现与审美的功能。同时, 作为社会文化的产物, 服饰又具有象征性与标志性, 既是个人身份的标志, 也是人们社会身份与等级的象征。因此, 服饰是一整套文化的象征系统。进一步而言, 服饰现象是一种精神与文化现象, 它是社会心理与社会思潮的外在物化形式, 它所反映的历史与时代精神就是服装作为符号的本质内涵。

服饰作为人类形象的外在表现特征, 在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中, 伴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经济基础、物质文明、社会制度和人们审美情趣等的同步进展, 从而形成内涵丰富的服饰文化。服饰文化反映着人类的观念、制度形态等精神文化的内容, 反映着特定时代人们的思想情感、主观意愿、社会习俗、道德风尚和审美情趣, 是一种反映社会成员普遍心理和民族精神实质的文化形态。

旗袍——服饰文化的典型代表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 贯穿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 从商朝的“威严庄重”、周朝的“秩序井然”、战国时期的“清新”、汉朝的“凝重”, 到六朝的“清瘦”、唐朝的“丰满华丽”、宋朝的“理性美”、元朝的“粗壮豪放”、明朝的“敦厚繁丽”、清朝的“纤巧”, 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倾向和思想内涵。

旗袍被誉为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 是一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民族服装, 集满、汉文化于一身。它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 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 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结晶。从对旗袍的研究中, 可以探析其中蕴涵的精深服饰文化, 从而达到文化挖掘、文化认知和文化传递的目的。

旗袍的发展。旗袍始于清代, 旗人妇女习惯穿长袍, 故在“袍”上加一“旗”字, 以此得名。清代的“旗人之袍”包括男袍和女袍, 而当初仅指旗女之袍。后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进步以及各民族、各地区服饰文化的不断交流, 导致服饰式样、着装方式与服饰审美观念发生异变, 旧的旗袍款式逐渐被淘汰, 新的旗袍款式不断产生, 并最终成为具有浓厚中华民族特色的新式服装。

在清末至辛亥革命间, 满族旗女穿的旗袍式样仍十分保守, 其特点是腰身宽松、平直, 袖长至腕, 衣长至踝, 所选用的衣料大都是绣花红缎, 在旗袍的领、襟、袖的边沿部位都采用宽图案花边镶滚, 称为长马甲式旗袍。

20世纪初, 辛亥革命废除帝制, 创立民国, 剪辫发, 易服色, 摒弃了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 为新式旗袍的诞生创造了条件。在20世纪20年代, 旗袍开始普及, 并逐步改变形成淑女型旗袍。其特点是腰身宽松、袖口宽大, 身长适中覆小腿肚, 开衩及中便于行走。但不久, 由于受欧美服饰影响, 袖口缩小, 滚边改窄, 衣长仅过膝, 比以前更称身合体了。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旗袍作为一种经典而又时髦的样式风靡全国, 并出现了各种能适应不同人群、场合、季节需要的服装样式。后几经改变, 使旗袍更加简洁、轻便和得体, 并且以线条流畅充分显示女性风姿风韵为主旋律的流线型旗袍时代开始。

旗袍在经历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辉煌后, 至50年代以后发展进入瓶颈期。近些年来, 时装中重新出现的旗袍, 款式已摆脱雕琢与繁复, 趋向“简约”, 并结合流行趋势, 融会西方时装的特点, 收腰合体, 加大开衩, 出现了衣片前后分离, 有肩缝、垫肩、装袖, 前片开刀, 后片打折, 突出乳房造型等的剪裁技巧, 使旗袍更加烘托出女性体态的曲线美, 其造型更加端庄秀丽, 线条愈趋流畅、匀称和健美。特别是伴随着复古风尚的流行和影视文化的传播, 旗袍已经露出流行的端倪, 在国际时装舞台上频频亮相, 而且被作为一种有民族代表意义的正式礼服, 出现在各种国际社交礼仪场合。

旗袍的文化价值。旗袍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服饰, 它深深扎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之中。旗袍饰物中, 盘花扣的编制, 镶滚边的精作, 其独到之处是传统服装以及其他民族服装中未曾出现过的。盘花扣是古老的“中国结”的一种, 这种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的绳结, 是一种民间手工艺, 延传至今, 它凝结了先民们的智慧和创造潜能。盘花扣是利用中国结的编制工艺手段, 以大自然为题材, 在旗袍扣位的小小面积上, 进行精工再造, 这是中国的民族艺术和民族精华, 具有中国民族风格。锦、缎、绉、绸是中国生产的丝织面料, 在这些丝织物上, 大多织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旗袍的用料, 主要从这些国产原料中选择, 制作完成的服装, 不但具有传统文化的意韵, 更体现了深邃的民族精神。

旗袍文化首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服饰文化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 封建社会里, 中国人的生活观、服饰伦理以及女性形象等, 都受到儒家礼教的深刻影响, 主张自尊, 讲究含蓄、中庸, 因此无论是身体还是形体都不可显露出来, 女装多以封闭的宽身长袖示人。中国女人的身体曲线掩藏在宽松直身的裁剪中, 使她们有了一种“优雅”、“端庄”、“婉约”、“含蓄”的传统形象。旗袍是中国女性着装文化的典型标志, 其整体造型风格中既符合中国艺术和谐的特点, 又将具有东方特质的装饰手法融入其中。

其次, 旗袍是中国文化质量的体现, 是一种民族文化理念的代表。旗袍善于表达形与色的含蓄、隐约朦胧、藏而不露, 给人以审美的感受;旗袍注重精细艺术手法和工艺表达, 大量采用的刺绣、图案等丰富的服饰手段, 表达了丰富的现象和意境;旗袍注重气派稳重的氛围效果, 给人以秩序、端庄、高雅的美感, 服饰效果与环境艺术相得益彰, 特色独具;旗袍在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大统一思想指导下, 较好地体现了中国服饰力求稳重、平静, 有助安宁、融洽和礼让的人际关系, 较好地体现了中国服饰文化以伦理道德自律、维持礼仪之邦的精神。

服饰文化——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

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 既是文化的产物, 又是文化的载体, 认识服饰和文化的关系, 能从更高的审美层次上, 理解服饰文化的深刻内涵。服饰发展史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研究服饰中所承载的文化意蕴和历史内涵, 对今天认知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服饰文化的研究也是现代服装设计的要求, 现代服装设计是一种文化和美的设计, 设计的落脚点应该首先放在文化的设计上。传统的东西如何在现代设计中合理运用, 要靠设计师善于挖掘隐藏在现象下的本质和精髓。研究服饰文化, 寻求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消费观、审美观、价值观及处世态度和人际关系、思维方式等, 有利于应用文化做真正满足人们需求的设计, 为更好地推进服饰文化研究和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黄燕敏:《服饰文化研究的社会学维度》, 《学术交流》, 2004 (7) 。

[2].邢声远:《旗袍的起源与发展》,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2006 (4) 。

[3].王红:《论传统旗袍文化与现代时装》, 《山东纺织经济》, 2008 (6) 。

大学精神及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探析 篇9

一、大学精神的涵义

中文“大学”一词源于拉丁文universitas的翻译, universitas涵义等同于古希腊文Academia, 其最初意为“学生集会”或“教师集会”。大学在初期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很大程度上是民间和自发的:众多“爱智慧” (philo sophia (1) ) 之人聚集在城邦, 聘请智者为他们传授知识, 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的双方为获得各自所需而组织成一种社团, 即universitas。现代大学制度是在德国洪堡、英国纽曼等教育哲学家的深入参与下建立起来的, 他们认为有形的文化和社会建制都是无形理念、精神的外在表现, 文化和制度离开了其内在的精神, 无异于一具行尸走肉, 因此大学精神就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生命。唯在长期办学历史过程中, 通过践行自身办学理念, 形成独特价值理念和理性追求那样一种具备凝聚力、向心力的大学精神, 才是一所大学的魅力之处, 更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关于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 学界存在多种表述, 我们较倾向于此一定义:大学精神是大学独有的价值取向和发展取向, 是给大学行为提供指导, 使大学采取这样而非那样行动的基本信念、基本态度和基本准则。从大学最初的发展来看, 其一开始就是爱智慧之人聚集一起学习关乎宇宙自然人性之事的场所, 他们深具对宇宙奥秘的惊诧探索之精神和对人类命运、人性问题的深切关怀, 因而我们认为大学精神主要涵盖以下两方面。

1. 人文精神。

文艺复兴时期正是近代大学兴起之时, 对人性的解放、人类的深切关怀是当时一个主旋律, 大学是人文精神的代表。人文精神, 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注, 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塑造。从古至今, 大学这种“以人为本、健全人格”和“自由、民主”的人文精神从未变更, 大学如果缺乏人文精神, 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只有躯壳没有灵魂的畸形发展的人。正如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实施完全人格教育”之主张:“国民而无完全人格, 欲国家之隆盛, 非但不可得, 且有衰之之虑焉。”还有梅贻琦先生坚持《大学》之基调:“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新民, 在止于至善。”大学, 不仅要培养学生求生存发展之技能, 而且要培养其为人处世之道, 正是这些“不太实用”的人文学科能给予学生广博的视野、宽阔的胸怀、坚毅的意志, 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历史责任感, 最终使那些“实用”之学免于流入庸俗和浮泛;而“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和“兼涵并容, 学术自由”的学术独立精神更是21世纪大学必须坚守的人文精神品格, 大学与社会之间一个保持清净思维的距离应始终被保持, 大学不应单纯是“象牙塔”又或“社会服务站”, 大学不能外于人群, 但却不能随外界社会风尚而盲转、乱转, 大学应是风向的定针, 有所守, 有所执著, 以烛照社会之方向。

2. 科学精神。

大学要坚守自己的品行, 亦要履行引领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使命, 在探求真理过程中就必须始终高扬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在探索科学真理和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中, 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心理取向, 是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教育凝聚的精华。它主要包含求实精神、求真精神、协作精神、批判精神和献身精神等, 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独立思考, 不唯书、不唯上, 不为名利所累, 能勇于创新, 不断开拓认识, 一所大学方能具备活泼的生命力, 才能肩负起引领社会方向、推动现代文明发展的重任。

二、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存在之问题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生命, 但它又是无形的, 因此需一些外在建制呈现出来, 尤体现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上, 而精神文化的建构主要是通过大学的使命、校训、校风, 以及名师文化等文化要素的形成和成熟而起作用。目前, 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 网络信息时代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 均给大学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不少高校均受着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社会价值的影响, 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世俗化、实用化的倾向, 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1. 对其地位把握有误。

在校区不断的扩展建设中, 陷于追求规模和现代气息, 使得新建校园建筑与整个校院的文化积淀相脱节。大学文化独特魅力的缺失, 往往造成部分院校失去了自身固有特色和竞争力。很多学校在评价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就时, 对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津津乐道, 其实, 校园文化从内在看是一种精神, 优秀的校园文化必然需要有一种独特的精神指导, 它是校园人格风貌和群体意识的集中表现。离开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就会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意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却普遍偏离了这一宗旨, 校园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功能作用无法充分彰显, 使得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2. 低估网络时代带来的负面影响。

21世纪是网络信息化时代, 网络已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领域, 享有“第四媒体”之誉的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已远超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而网络媒体的出现令这种稳定格局发生了变化。网络这种新型文化媒体所表现出的自由、开放、互动使得更多人都可以最大限度参与文化的制造、传播, 这种自由在带来平等、民主的同时, 也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带来无序混乱。由于网络信息基本上难以控制和过滤, 一些非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趁机欲占领思想阵地, 造成严重的信息污染。目前对于网络带来的强烈冲击研究仍不够, 在如何应对网络文化, 做好精神文化建设上仍缺乏足够的思想和技术准备。

3. 未充分调动其主力军力量, 建设力度和效果不明显。

精神文化是一种内隐文化, 它作用于教学、科研、管理、校园生活各环节, 是大学文化建设及其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从参与建设的主体而言, 是全校师生员工所共同创造形成的, 但由于受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冲击, 目前高校中也弥漫着一种不健康的风气, 师生员工中呈现的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占据一定位置。教师本应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尤其是精神文化建设的引路人和主力军, 但市场经济的影响使一些教师缺失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岗位考核的压力又使教师单纯忙于完成工作量和撰写论文, 与学生的思想交流越来越少, 从而使他们成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边缘人和旁观者。

4. 社会辐射作用不够突出。

大部分高校并未能形成自己独特精神风貌, 其精神文化建设的社会辐射功能并未发挥出来, 只局限于校园范围内, 未起到引领社会风向作用。高校既是传承文化之所, 更是接触异质文化的触角和通道, 大学应是倡导正确道德规范、价值取向之重要场所, 通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营造的独具自身精神风貌和魅力的品格应能在社会中起到良好辐射作用, “让大学精神之光穿透围墙”。

三、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之途径

1. 明确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 有的放矢地做好文化建设工作。

精神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 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应围绕精神文化这一主轴旋转。精神文化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方方面面, 不单学生文化活动、校园自然景观建设或规章制度的建设, 因而可从高校自身的校训、发展定位等基础出发, 切实将本校的办学理念、精神潜移默化地渗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中, 如:学校的建筑物和校园规划, 其风格要体现本校文化精神;一些规章制度也可以本校办学理念、校训为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文化活动做好系统指导, 形成品牌特色;校风、教风、学风等均围绕自身大学精神为指南针, 务求把学校的精神文化内化成每位师生员工的行为准则, 打造独具本校魅力的精神文化。

2. 占领网络这一重要思想教育重地, 充分发挥其优势面。

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抢占校园网络文化阵地, 是当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校园网络文化建立要以形成良好校风为目的,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 要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规范上网行为,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要健全网络管理的制度建设和技术设备的投入建设, 加强校园网及论坛的监管工作, 加入网络道德教育的宣传力度, 及时对不良网络信息进行分析、鉴别和筛选, 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

3. 探索激励、评价机制, 发挥精神文化建设主力军作用。

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主体是生活在大学里的人, 包括以校长为代表的管理群体、以教授为代表的教师群体和以优秀大学生为代表的大学生群体, 其中教师群体在其中处于践行办学、管理理念的地位上, 对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功能, 是大学精神在“可见领域”的无形力量, 因此探索相应的激励及评价机制,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至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来, 比如将对教师指导学生文化活动、科研项目纳入相应的奖励或考核制度, 鼓励教师发挥其敏锐思想触角、广博的知识视野和人格魅力, 积极参与至校园文化建设中来, 与广大学生一起为践行自身大学精神而共同努力。

4. 注重精神文化的社会辐射作用。

被称为“社会亚文化”的校园文化, 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社会发展轨迹, 这对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问题:怎样把大学精神文化进一步推向社会, 与整个社会文化同呼吸;怎样进一步发挥大学精神先进作用, 以带动整个社会文化向高层次、高文明发展。我们既要让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大胆地走向社会, 与整个社会文化融为一体, 又要注意保持大学某些须持有的“象牙塔”特性, 进而推动整个社会文化向着健康、文明、民主的方向发展。

科学精神、功利主义或实用主义在今天或许已逐渐成为主导社会价值, 很多大学也受到这种社会价值的冲击, 教育也开始过度地实用化和工具化。但回顾大学发展历程, 不难发现牛津、剑桥、耶鲁、哈佛等名校能经历多个世纪仍是世界创新思想之源, 帝国理工大学、东京大学等兴起只有百余年的大学能够在世界如此多的大学中出类拔萃, 关键在于其坚守非功利的文化来应对时代的挑战。因此, 无论在什么时代, 社会如何变迁, 现代大学应该要做到在两种方向上的平衡, 既保持大学作为追求理想、追求真理、追求知识的象牙塔圣地, 又要与现代社会现实紧密结合, 保持大学的时代性。正如鲍罗·舒尔所言, 大学的神话是关于现实和愿望的思考, 是实用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混合体, “大学不能无象牙塔精神的恪守者, 也不能缺乏经世致用之术专攻者……如果真的完全丧失了象牙塔精神, 大学求真、求知精神以及俯视众生的情怀, 为尘世的名利、权势所湮没, 大学就不过仅仅是一个抽离了精神的躯壳而已;当然, 如果没有务实的入世求存策略, 大学也会丧失自身。这是现代大学所面临的‘两难’困境, 一个择其两端都无出路的两难抉择”。

注释:

(1) 英文Philosophy (哲学) 由古希腊文philo (动词, 意为“喜爱、追求”, 现在时直陈式第一人称单数) 和sophia (阴性名词, 意为“智慧”) 构成的动宾词组, 含意是“爱智慧”。

摘要:大学精神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精神推动力, 也是大学整体校园文化的反映。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尤其是精神文化建设对大学精神的养成有着重要意义。理清大学精神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关系, 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对于当前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更是意义重大。

关键词:大学精神,精神文化建设,问题,途径

参考文献

[1]金耀基.大学之理念 (增订版) [M].北京:三联书店, 2008.

[2]杨东平.大学精神[M].沈阳:辽海出版社, 2000.

[3]杨寅平.现代大学理念构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篇10

注:“选”指选择题, “非选”指非选择题。

【备考建议】

1.备考时, 注意把本专题知识与第一单元文化的作用、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结合起来。

2.考生要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中, 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中, 从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 领会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感悟中华民族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认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考生要关注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 学会运用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分析相关问题。

【考点指津】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汉字和史书典籍。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是文化的基本载体。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规模大, 存留丰富。

(3)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其中, 我国的文学艺术, 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古代, 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②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各地文化各具特色又互相交融。③中华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 即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 即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包容性的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1) 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 不仅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 而且推动中华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历久而弥新。

(2) 中国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①中华各民族的文化, 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是中华民族的骄傲。②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 相互促进, 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③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4.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文化的力量, 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灵魂。

5.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2)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6.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相辅相成, 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2) 无论什么时期, 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3)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 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 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拥护祖国统一, 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4) 中华民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7.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1) 民族精神是不断发展的。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 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 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不是静止的, 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2)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①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具体表现: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和西柏坡精神。

②新中国成立之后,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 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有:改革创新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8.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

(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主要措施) :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考点拓展:

弘扬民族精神为什么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

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弘扬民族精神, 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 所以, 弘扬民族精神, 就要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二者相互依存。民族精神只有反映时代精神, 才能使一个民族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时代精神只有与民族精神相结合, 才能生根, 转化为催生民族向上的不竭动力。

③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 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在新世纪新阶段, 弘扬民族精神就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弘扬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统一起来, 并转化为我们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

【高考回眸】

1. (2011·福建文综卷·27) “双百”人物 (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用自己的言行, 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 在当代中国

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历久弥新

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 人人践行

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 指引方向

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凝聚力量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 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中的关键词“传承”“升华”可知, 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历久弥新, A符合题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D两项表述错误;C夸大了中华美德的作用, 表述不科学。

2. (2011·江苏政治卷·21) 历史上, 东北流行二人转, 南方流行越剧, 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 如南京的白局, 扬州的扬剧等。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 文化市场异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 各地区文化

①相互交流, 相互吸收 ②求同存异, 时尚流行 ③市场调节, 繁荣兴盛 ④各具特色, 渐趋融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知识, 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题干中, “南剧北唱、北戏南演, 文化市场异彩纷呈”等信息, 体现了不同地域文化各具特色以及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吸收、渐趋融合和繁荣, ①③④符合题意;②在材料中未体现。答案为C。

3. (2011·山东文综卷·19) 2011年, 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活动, 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 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将我国的文化旅游资源推向世界, 增进世界对我国文化的了解, 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①④正确;②表述不科学, 且与题意不符;③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4. (2011·海南政治卷·15) 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①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②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④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①④说法错误。答案为C。

5. (2011·全国文综新课标卷·39)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 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 (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 。她一生救急扶危, 行善济世。妈祖去世后, 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宋元以后, 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业不断发展, 船工渔夫越来越多, 妈祖信仰越传越广, 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 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 (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 , 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信奉者2亿多人。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 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 促进文化交流。近年来, 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 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2009年, 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1)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 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的作用。

(2) 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 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妈祖文化的作用提出两条建议。

解析:本题是综合考查文化生活知识的主观题。第1问, 考生可从文化对人的作用以及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等角度结合材料组织答案。第2问是开放性试题, 要求考生提出建议,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 妈祖文化影响华人、华侨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丰富其精神生活, 满足其精神需要。促进了文化交流, 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2) 挖掘妈祖文化蕴涵的传统美德, 促进思想道德建设;发挥妈祖文化的凝聚作用, 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扩大妈祖文化的影响, 扩大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赋予妈祖文化新的时代内容, 更好地发挥其精神纽带作用。

【创新设计】

1.《中华世纪坛序》中写道:“大风泱泱, 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 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 千古未绝者, 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 与日月同光。”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中华文化

A.包容并蓄 B.与时俱进

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

2.2011年8月1日下午, 辽宁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援疆志愿者出征仪式在沈阳举行。来自全省40余所高校的125名赴新疆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 响亮提出“到西部去, 到基层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口号, 正式开始为期1~3年的志愿服务征程。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

①能促进青年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 ②直接提升了青年学生的科学文化修养 ③能够快速改变西部贫穷落后的面貌 ④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 (广东) 岭南文化是指岭南地区的地域文化。它以本土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 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 逐渐形成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特点。岭南文化的形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不同地区的文化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4.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于4月14至16日在海南召开, 年会的主题是“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推动共同发展 共建和谐亚洲》的演讲。会议还探讨了“包容性发展”的内涵和具体策略。

(1) 结合材料, 从文化生活的视角阐释“包容性发展”的内涵。

(2) “包容性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5.被誉为助人为乐的道德楷模、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的郭明义, 是鞍山钢铁集团矿山公司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 他“把雷锋的道路作为自己的人生选择, 把雷锋的境界作为自己的人生梦想”。“30年来, 我经历了很多, 但我的信念一直很明确:一个共产党员, 要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 这是天经地义的, 不需要任何理由!”在鞍钢工作的20年里, 他始终把自己承担的每一项工作都看做是为党、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心力的机会。在工作中他总能顾全大局, 甚至不分分内分外, 心里始终装着集体、社会和国家, 先公后私, 公而忘私, 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公德大义。同时在工作中他总是锐意进取、孜孜不倦、与时俱进, 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请用文化生活知识, 分析宣传郭明义的事迹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参考答案:

1.D 提示:“文明圣火, 千古未绝”“和天地并存, 与日月同光”, 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2.B 提示:②不符合题意, ③说法错误。

3.B 提示: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由岭南文化的形成过程可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A、C、D不符合题意。

4. (1)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包容文化发展的差异性;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又要博采众长、交融发展。

(2)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世界各国的发展既是不平衡的, 有自身特色和历史传统, 又是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的;世界各国在差异和包容的对立统一中向前发展。

5.①“一个共产党员, 要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 这是天经地义的, 不需要任何理由”, 这充分体现了郭明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具有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高贵品质。宣传郭明义的事迹, 有利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 坚定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②始终把自己承担的每一项工作都看做是为党、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心力的机会, 同时在工作中与时俱进, 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等, 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操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宣传郭明义的事迹, 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③宣传郭明义的先进事迹, 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④宣传郭明义的先进事迹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有利于鼓舞千千万万的人们, 为实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努力。

教二胡 品文化 传承民族精神 篇11

关键词 二胡教学;审美能力;音乐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3-0075-02

1 前言

近几年,音乐教育受到学校与家长的重视。作为我国传统乐器的二胡,也随着人们对音乐的重视而备受青少年青睐。二胡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演奏技巧,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音乐感受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二胡教学走进音乐世界,感受自然美的熏陶与洗礼,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热爱民族音乐的积极情感,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

2 在二胡教学中提升学生音乐感受能力

音乐感受能力是欣赏音乐作品、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也是通过欣赏音乐获得审美感受的基本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音乐感受能力,才能更准确到位地欣赏音乐。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方法很多。其中以二胡为载体,创设音乐意境,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的有效途径。

音乐靠独特的符号来表达感情与境界,每首音乐作品都有自身的情调,营造了不同的意境。音乐意境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表现音乐意境主要靠音乐的节奏、力度、旋律等因素。二胡教学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体验音乐意境之美,提升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取得良好的音乐审美教育效果[1]。

中国的二胡文化源远流长,自古至今,流传的二胡经典作品不胜枚举,二胡的风格与内容也精彩纷呈。这些二胡作品有的以抒情见长,有的以叙事为主,有的以写景状物抒怀。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目标,选取富有民族特色、适合学生理解的音乐作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赛马》是我国民众耳熟能详的优秀音乐作品,作品描写了蒙古族人民庆祝传统节日的情景,即描写在那达慕节日庆祝大会上进行赛马的壮观场景,乐曲的表现内容简洁,表达手法干练,运用明显的强弱对比,表现壮观的赛马情景,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作品的表现手法也是高妙的,利用三度颤音、分解和旋拨弦以及用拟声表现奔马的姿态与激烈的场面。教师要引领学生细细品味,学生就会仿佛置身于碧绿的辽阔草原,跟随庆祝的人群观看蒙古族赛马盛况。乐曲扣人心弦,听众自然跟赛马的热情节奏达成共鸣,产生对草原的神往与热爱之情。只有理解乐曲,才能富有感情地演奏,才会更好地通过自身的演奏表达出蕴含在音乐作品中的内涵与审美情趣。

二胡音乐作品是用音乐语言来表情达意的艺术,它主要以特有的音乐语言诉诸于人们的听觉,靠音响唤起人们无尽的想象,让人们在想象中体味音乐意境,获取审美体验。教师要引领学生在欣赏感受的基础上,辅之以对作品的讲解及演奏技巧的解析,才能让学生在演奏中到位地表现音乐作品的意境,使演奏能够与音乐作品所要求达到的意境效果相统一。

著名二胡演奏家刘天华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一诗的启发,借鉴西洋器的演奏技法创作《空山鸟语》这首二胡音乐作品,作品表现了刘天华的故乡——江阴黄山竹林中鸟鸣如歌的绝妙情景,富有生活情趣。乐曲运用三弦拉戏式的模进手法,惟妙惟肖地展现了竹林中万鸟欢歌的意境。音乐作品是与作者的生活背景及人生观紧密联系的,作者通过对年轻时生活场景的描写,抒发了自身的生活乐观态度,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以及对自由的向往。

除了引子与尾声,全曲共分为5段,引子的自由节拍,利用运动八度音的呼应表现了空谷回音的情境;乐曲的1、2段明快的节奏营造了轻松自由的气氛;第3、4、5段的拟声表现法,且运用轮指,惟妙惟肖地展现了鸟儿欢快的叫声。乐曲中不同种类鸟儿的鸣叫声,倾注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乐曲的末尾巧妙地使用分解大三旋,使音乐作品更富有表现力。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教师再如此详解,就为学生通过演奏有效地表达意境奠定了基础。

3 在二胡教学中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二胡教学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中享受美,还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音乐作品通过思考学会鉴赏,让学生掌握美的特质。

学生在对音乐进行感受与理解的基础上,会产生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情趣与体验,这就是对音乐的初步审美与评价。音乐富有形象性与情感性,对其形象性与情感性的体验与领悟,就是对音乐审美与鉴赏的过程。学生因为自身生活背景与性格特点的不同,会喜欢不同风格的音乐,有的喜欢抒情式的,有的喜欢明快的,有的喜欢民族传统特色的,这就是因人而异的音乐鉴赏[2]。

二胡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演奏技巧,更要注重让学生通过欣赏与理解,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变化,在不断的理解与感受中提升音乐鉴赏能力。音乐是跨国界的语言,不同文化背景国家的人们都可以通过音乐来理解渗透于作品的思想情感。二胡作品中作曲家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与独到的见解融入其中,具有大众的共性,使得非专业人士也能够自然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调。二胡作为一种民族乐器,其音色与音调的独特魅力与变幻多彩的演绎形式,以及音乐的多样性,本身就能够吸引学生,吸引学生去探索音乐美的真谛。如在教授刘天华的《光明行》作品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作者创作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爱祖国、爱民族的情感,鉴赏其作品奋发向上、不畏强暴、英勇向前的精神。学生只有深刻理解音乐的精神内涵,才有达到深入理解音乐、演奏音乐、鉴赏音乐的目的。

4 在二胡教学中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能力,通过想象展开表现美的实践,以达成培养学生利用音乐创造美的目标。二胡是通过演奏表演来达到抒发情感、感染听众的艺术形式,不同的人对于艺术的理解与把握也存在较大差异,所以表现的意境与内涵也具有不确定性与多样性。但是音乐是演奏者或作者内心情感的表达,学生不能处在简单的模仿状态,而要把对作品情感的理解融入演奏实践中,进行创造性的吸收改造,因而音乐理解与演奏过程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创造美的过程[3]。

任何一种乐器的学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博大精深的二胡艺术来说更是如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正确引导,激发兴趣与想象力。如教学《奔驰在千里草原》时,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音乐情境:太阳在无垠的大草原冉冉升起,牧民们骑着马,奔驰在广阔的草原。这时音乐继续,画面暂停,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下一个会是什么场景?这样为学生的想象营造了空间,学生靠想象营造草原美好的画面。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把内心产生的情感通过顿弓、跳弓的技法充分表现出来,学生融入向往草原、热爱草原的情感氛围中,激发创造美的能力。

5 结语

总之,在二胡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二胡这一民族乐器的特点因材施教,通过经典的二胡音乐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同时,通过民族音乐,不断培育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昭.对二胡教学的思考之:从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入手[J].乐器,2014(10):33-35.

[2]冯军.刘天华与二胡的现代化改革[J].艺术教育,2012(11):92-94.

武术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弘扬 篇12

一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 爱国主义思想塑造着中华儿女的道德情操, 指引着武林豪杰的人生方向。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 有无数的武术爱好者, 他们习武的目的都是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基本目标, 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之际, 他们挺身而出, 不顾个人的生死, 捍卫了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完整。早在春秋战国时代, 诸侯争强、七雄五霸、灭弱吞小, 兼并激烈。在这列国纷争的大变时期, 出现了很多武林豪杰, 他们为维护国家的主权独立, 置个人生死不顾奋勇抗争的动人事例。鲁国武士曹沫武艺出众, 深得鲁庄公喜爱。齐桓公大兵侵入鲁国, 占领了鲁国的大片河山。两国国君会晤之际, 曹沫挺身而出, 以短剑直抵齐桓公的胸膛, 并义正词严地谴责齐国的侵略罪行, 迫使齐桓公归还侵占的鲁国领土。曹沫之英勇无畏, 为国家利益挺身而出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古代武士的典范。南宋抗金英雄岳飞, 其高超的武艺和尽忠报国的光辉业绩为世人传颂。还有面对元兵威胁利诱不为所动的文天祥, 他一身浩然正气, 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在民国时期颁布的《教育要旨》中宣称:“国何以强, 强于民;民和以强, 强于尚武。”当时很多习武者在自己的练功服上绣起了“强种、强身、自卫、卫国”等字样。可见, 中国武术早已超越了技击价值, 对塑造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起着重要作用。

二优秀武德是武术文化的核心

“尚武崇德, 德以艺生, 艺以德显。”精湛的武技是每个习武者高尚武德的反映, 也是武术从业者敬业精神的表现。没有精湛的技艺和渊博的知识, 从业动机再纯, 也难达到较高的造诣。同样, 武技再好, 如果武德不正, 也可能败坏武术的门风。“未曾习武先修德”, 学习武术的人, 首先要端正学习目的。要知道学习武术, 是为了继承和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 否则, 即使学了一些本事, 也显现不出自身技艺应有的价值, 更有可能走向邪路, 徒劳无功。有些人学武术, 只想掌握一两手格斗技术, 能防身自卫, 不受别人欺负, 没有多大抱负, 一旦碰到学习困难就打退堂鼓, 半途而废。有些人学武术的目的, 甚至是想在人前显威, 专门干些打架斗殴、扰乱社会治安的事情, 这些人只会走向人民的反面, 成为社会的败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中国武术形成了一整套与之密切相关的道德体系, 讲究“尚武崇德”, “武以德为先”。从古至今, 优秀武德在武术文化的发展中都占据着核心地位。要正确理解武术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修养, 这样才能使武术文化健康地向前发展。

三民族精神在武德教育中得到弘扬

武术的教育功能从古至今一直很受人们重视, 武术教育又以武德教育为核心。传统武德教育是以儒家伦常为道德基准, 归纳起来有八个字:忠、信、孝、悌、礼、义、廉、耻。这些如今社会看似很腐朽的内容, 在封建社会却曾经起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左右着习武之人的行为方向。在武术教育过程中, 武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形成的武德, 需要摒弃封建的糟粕, 继承其精华, 要将武德教育与爱国主义精神、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必须赋予武德以新的内容。如忠:忠于祖国, 忠于人民, 忠于社会主义;孝:就是要尊敬老人, 孝敬父母;信:就是要诚实, 信守诺言, 守时守信;悌:爱护朋友, 爱护兄弟姐妹, 帮助弱者, 帮助有困难的人;礼:遵纪守法, 文明礼貌;义:坚持真理, 见义勇为;廉:清正廉明;耻:能够辨别真伪是非, 勇于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可见, 尽管传统武德有着很大的历史局限性, 但只要赋予传统武德以新的内容, 它一样能够很好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传统武术文化”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继承性等特点, 因此, 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以现今社会的需要去研究它, 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它, 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如“飞檐走壁”、“刀枪不入”、“隔山打牛”等有违科学的思想必须摒弃。只有这样, 才有利于武术文化在高校的传播和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此外, 教育主管部门大力弘扬武术文化, 也有助于吸引大众去了解、学习武术文化, 从而在高校内形成传承武术文化的氛围, 也有助于民族精神的弘扬。

四结束语

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武术发展的危机, 要把武术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弘扬贯彻到教学和生活的每个细节, 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并进行长期的教化和熏陶, 是每一个武术教育工作者一项重大而长远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张智慧.论武术教育在培育民族精神中的作用[J].科学大众, 2008 (2)

[2]陆璐.中华传统文化与运动员竞技体育精神铸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2)

上一篇:语文课问题下一篇:竞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