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2024-06-30

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共12篇)

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篇1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学文化、长知识,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其可塑性很强。他们的心理特点表现为:自我意识增强, 他们追求独立, 渴望自我实现;心理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早熟态势;探究心理强, 他们关注社会现实, 善于思考问题;崇尚实用主义, 他们关心自己前途, 偏重讲求实际。结合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加强对他们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 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 了解祖国的过去和未来, 增强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自觉把自己的成长同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 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今日之责任, 不在他人, 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 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 则国雄于地球。”我们必须加强对他们进行民族精神的培养, 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承担起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那么, 如何结合德育教学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呢?

一、发挥校园主阵地的教育作用, 在教学中育人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 是传授科学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渠道, 也是德育的主要阵地。中宣部、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各学科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必须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 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 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引导学生树立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 以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观念”。

学校应该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 培养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良好习惯, 明辨是非的能力,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礼仪等方面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等。其中,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对于培养21世纪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学科教学渗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逐渐形成良好的精神品格。强调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增强渗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自觉性, 探讨学科教学中渗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中更关注人文教育。如在语文教学中补充传统文化如重要典籍、唐诗宋词、中国书法、戏曲等方面的内容, 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的训练和熏陶, 增强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通过升旗活动、晨会、主题班 (队) 会活动时间, 充分利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和“三八”“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日以及“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一二九事变”等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来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教育活动, 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民族精神教育。通过参加征文、演讲、知识竞赛, 组织观看优秀影视片, 写观后感等活动, 产生激励学生向上的精神动力。还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美丽的校园环境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的教科书。”环境具有审美、约束、学习、导向等诸多教育作用, 让它与学校德、智、体、美等教育活动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渗透, 形成一个有利于控制情绪、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的良好环境, 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二、借助校外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育人

发挥本地人文历史资源优势,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和挖掘人文历史资源, 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 访问老人, 到图书馆和上网查阅史料, 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瞻仰革命圣地和遗址, 祭扫烈士墓, 缅怀革命先烈, 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迹, 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学生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 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亲身体验自己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小主人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树立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志向,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民族精神的教育。这样既充分发挥了校外活动场所、社会实践基地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中的作用, 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三、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 合力育人

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 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 形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合力。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 共同做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工作。学校教师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家长会和家访的作用,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 引导和促使家长以其正确的言行来影响学生。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 紧密配合, 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 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学校主动密切联系家长, 通过办家长学校, 召开家长会, 与家长建立各种联系制度, 同时利用各社区教育活动点, 配合学校的教育重点, 多管齐下对学生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它需要学生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内化。学校和社会有责任为青少年学生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空间, 使民族精神在学生心灵深处得以生根、发芽。要努力营造民族精神培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切实实践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的:“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篇2

内容摘要:

民族精神是历史继承性和时代实践性的完美统一,这就决定了我们当代民族精神的建设必须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实践,必须反映和回答时代提出的新鲜课题。中国当代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具体内容。在当代弘扬民族精神,对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综合国力都至关重要。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宝贵品格,新的时代、新的实践不断赋予民族精神新的形式、新的内容。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是凝聚民心、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内在要求,必将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期,因此,在当代弘扬民族精神不容忽视。

关键词:

弘扬民族精神的当代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重要现实意义

引言

现在很多人都在骂韩国人,日本人,不可否认他们国家的行为和战略上都是与我国相对立的,而正是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对立面所以我们才要更加的了解他,剖析它,而不是毫不理智的烂骂加诅咒。虽然痛恨日本人,但欣赏日本人认真细致的做事态度和武士精神,那是让日本人真正团结起来并强大起来的原因,我们应该提炼我们自己的优秀

民族本质,让大家站到一起,那样才有和敌人对抗的力量。即使是在相对和平的当代,民族精神也应当被提上日程,不容忽视!!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使青年人在文化政治道德观念上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现象。如何面对生存与发展、文化变迁,必须在困难中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持和弘扬民族精神,在新世纪弘扬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宝贵品格,新的时代、新的实践不断赋予民族精神新的形式、新的内容。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是凝聚民心、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内在要求,必将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期,因此,在当代弘扬民族精神不容忽视。

一、如何理解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

而其核心——爱国主义,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它表现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期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

等。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是凝聚民心、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内在要求,必将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期,因此,在当代弘扬民族精神不容忽视!!

二、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也是促进中华民族与时俱进、不断走向兴盛繁荣和文明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无论何时弘扬民族精神都很重要。

民族精神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重要现实意义

民族精神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

(1)提供精神动力。历史反复证明,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无产阶级的革命纪律性和团队协作精神,是激励人们顽强拼搏、不断进取的巨大精神动力。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先辈就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前仆后继、奋斗牺牲的。在社会主义建设年代,更需要这种精神,有没有这种精神完全不一样。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民族精神属于思想文化动力,它是一种精神生产力,可以创造巨大的物质价值。富于理性思维、富于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的发扬可以不断在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有所发现和发明,在实践中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学会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能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

(2)凝聚人心,聚焦力量。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民族精神,它就无法自立、自强,就没有前进的不懈动力。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功能,是国家发展和稳定的精神基础。高尚的民族精神可以把全国人民的精神振奋起来,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

(3)保证方向,共同富裕。如果我们忽视或否定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就必然会走到邪路上去。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邓小平反复强调:我们搞的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就我国具体情况而言,封建思想、习惯和生活方式仍有相当的影响。肃清封建思想、习惯和生活方式是长时期内的一个艰巨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和现实体现,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环节。面对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剧烈变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可以保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大方向,可以教育人们树立整体观念和国家观念,正确处理先富与后富的关系。

(4)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的发展,物质生产的进步,综合国力的增强,都越来越取决于科协技术水平,取决于掌握了科学技术的人才。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是高品质高规格的社会,从指标来看,难度更大,有许多制约因素和障碍。这就需要通过民族精神来激发人的成就动机,唤起人的事业热情,开阔人的思维视野,以新思路新点子来打开工作局面,以大无

畏的创新精神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人类历史证明: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没有了它,民族团结与发展建设就等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失去灵魂,民族就不可能有自尊、自立、自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民族精神依旧有重要意义:

第一、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个丰富搏大的有机整体,既包括汉民族文化也是少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史上:“和为贵”“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天下为公”;新时期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心声,使中华民族在世界上享有了“和平民族”之誉,赢得了“和平的使者”之称;从岳飞的“精忠报国”到文天祥的血染大都;从戚继光抗击倭寇到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些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侵、抗击外侮的伟大的爱国精神的生动写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气节和道德情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以天下为己任,无一不有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烙印,是民族精神的精华,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

第二、民族精神是历史性与时代性有机结合。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贯穿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尽管时代不同。但爱国主义从来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是打牢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它始终激励无数仁

人志士英雄豪杰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前仆后继,自强不息;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生存、延续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第三、民族精神是根据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民族精神。古往今来。无数中华儿女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进步性使她具有巨大的历史震撼力和时空穿透力,并随时代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许多可贵精神,如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等等,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薪火相传,继往开来,推动时代不断向前发展。在当代弘扬民族精神依然不可或缺。

弘扬民族精神对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性

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根本要求。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江泽民同志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弘扬,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它直接关系着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着中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能否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综合国力即包括经济,科技,军事等物质力量;同时也包括民族团结精神,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种强大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力量的发展,而且在当今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交融,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是否有高度的民族精神,便成为制约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因为:(1)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社会

凝聚力与向心力,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精神基础。失去这一精神基础,国家便失去长期统一、稳定,发展壮大,也就不可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自立、自强意识。当今世界,面对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大趋势,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渗透及经济扩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军事威胁的结伴而来,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的错综复杂形式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自立、自强,与时俱进的进程中,尤为重要和紧迫。(3)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的核心内容,并成为提高中华民族综合素质的核心。(4)民族精神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弘扬民族精神对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也是促进中华民族与时俱进、不断走向兴盛繁荣和文明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在人类历史上,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延续不断、生生不息,成为没有发生过断裂的社会文明;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连续进步、自强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具有一种源远流长、一以贯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团结统一的文化纽带与精神支柱。而这种民族精神以及它所包含着的种种传统美德和高尚品格,都是由众多的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地用自己闪光的思想和行为来塑造和形成的,并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

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极为重要的任

务。通过宣传教育和文学艺术等各种手段,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把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把全民族的精神和士气振奋起来,同心同德地去建设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结合实例谈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2008年的中国经历了太多悲怆和喜悦,在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国人用坚韧、勇敢、智慧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的民族力量。

弘扬民族精神的当代意义得到充分彰显。参考文献:《科学社会主义》 2007年 第02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09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弘扬民族精神,共建精神家园 篇3

关键词:民族精神;和谐社会;精神家园

中图分类号:D69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6-0389-01

中华民族拥有伟大的民族精神,它积千年之精华,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在中国的特定时期,都高度重视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毛泽东多次强调民族精神对国家的重要意义。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是民族腾飞的重要思想保障。

一、民族精神的现代化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提供动力

民族精神从其产生开始就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丰富发展,它本身是动态开放体系,所以其中必然包含着时代新内涵。有学者认为:“民族精神是包含着矛盾的辩证统一体,那么它的展现就只能是一个历史过程。”要用历史的来看待民族精神,它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发展的。某个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民族精神不一定完全适应另一个时代的需要,因此,传统的民族精神的种子要想在新时代的土壤上生根发芽,就必须走与时俱进的现代化之路。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民族精神在其与时俱进的过程中也必然会促使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吸收更多的现代成果,注入更多的现代思想,使之由传统形态转换为现代形态,而这个过程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进程。

二、民族精神为树立和践行科学发展观提供精神保障

科学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是追求综合质量、效益最优的发展,而这个最优,没有爱国主义、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等民族精神的推动和保障是不可能实现的。民族精神是进行所有工作的基础,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个基础的作用。如果沒有以优秀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科学文化就会异化成危害人民的工具。

三、民族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资源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全球化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我国面临着“西化”、“分化”的危险,民族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思想的入侵,只有充分运用伟大的民族精神,尤其是其内在的凝聚力、向心力,将中华儿女拧成一股绳,才能消除内忧外患,合力抵御各种破坏民族团结与阻碍民族发展的力量。

追溯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是华夏儿女在创造辉煌历史的进程中不断的培育形成的,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除此以外,传统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忠恕之道,认为人与人的交往应该达到相亲相爱的和谐状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生活态度、传统的诚信观、孝道等思想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资源。

四、弘扬民族精神,共建精神家园

(一)“古为今用”与“洋为中用”相统一

在当代,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要继承传统的民族精神,继承并不是死板的采用,不是单纯的“拿来主义”,而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选择,有所发展,应该继承并创新。当代民族精神并不是传统民族精神的副本,而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独立创新等传统文化精神在当代都可以表现为“两弹一星”等精神,除此以外,还有我们抗击“非典”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击泥石流精神等,由此可见,传统的民族精神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古老的中华文明也受到了外来因素的强烈冲击。可口可乐、肯德基、耐克等一些欧美的商品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有些产品的广告词宣传及时行乐,充分自由等思想,带来很大负面影响。一些形形色色的西方思想涌入我国,并挑战着我们的民族性。面对此情况,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而应该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民族精神的精华,促进中国人民族意识的集体苏醒。此外,我们要重视中外交流的重要性。我们应该采取“海纳百川”的态度,中外优秀文化思想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洋为中用。中国思想文化博大精深,但本身又是开放的,不拒绝外来的优秀的思想文化,它是不断吸收外来优秀思想文化并逐步发展壮大至今的。

(二)开发红色资源,共建精神家园

革命先烈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红色资源,形成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如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沂蒙山精神等等,这些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胡锦时强调:“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过去是,今天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老区鲜活的先烈事迹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等伟大民族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等思想和精神,推进了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进程。从自强不息到2010年的抗击泥石流精神,从顽强拼搏到“两弹一星”精神……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既是一部红色文化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奋斗史。开发利用这些红色资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效途径。大力弘扬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有助于我们建设出风景秀丽的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作者单位:南昌工程学院管理系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14.

[2]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9.

[3]江泽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弘扬民族精神,引领学生成长 篇4

我们的教育对象———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接受新事物快、辨别能力较差的特点。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接受外部影响并经过主体内化过程才形成的。”因此对小学德育工作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结合学生思想发展特点, 把握学生道德行为的心理要素, 采用多种途径, 加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 让民族精神在小学生心中深深扎根, 引领他们健康成长。

一、加强师德和党风建设,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教师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 每一位教师的思想观念、道德觉悟、价值取向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因而教师应该成为民族精神教育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实践者。要做到这一点, 学校应把胡锦涛总书记阐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纳入到学校的师德建设中, 将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教师考评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指标。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还必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教师要加强党性修养, 身体力行, 率先垂范, 发挥先进性, 起好模范带动作用。

二、学科有机渗透, 感悟精神境界

传统的观念认为, 弘扬民族精神, 仅仅是德育教师的责任, 与其他教师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 但细究之, 不难发现, 我国之民族精神, 是完整地贯穿于小学教育的全过程。特别是小学思品、语文、科学等学科的课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因此, 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 都应挖掘蕴含在各类课程中的民族精神教育资源, 立足课堂活动, 根据各科教学自身的性质特点, 把培育民族精神有机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 使学科教学变单纯的传授知识为文道统一的教育。如思品教师可结合教学, 讲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传统, 讲祖国雄伟壮丽的美好河山, 讲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 讲中华民族对人类的贡献等,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科学教师可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 更可介绍中国历史上优秀科学家如詹天佑、王选、袁隆平等的先进事迹, 培养学生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语文教师则可以结合课文如《长征》、《延安, 我把你追寻》、《向往奥运》、《詹天佑》、《一定要争气》等课程资源, 培养学生自尊、自强、自立和吃苦耐劳、仁爱宽容、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以及艰苦奋斗、勤劳俭朴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引导自主体验, 内化精神品格

实践活动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教育资源。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培育民族精神外, 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如, 充分利用“六一”、“七一”、“八一”、“十一”以及学雷锋纪念日、助残日、公民道德宣传日、少先队建队纪念日, 传统节日、历史人物纪念日、重大事件等, 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组织观看富有教育意义的展览、影视, 举办歌咏比赛、文艺演出、书画展、征文等活动, 举办纪念会、演讲会、座谈会等主题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民族精神的意义和价值, 在实践活动中将民族精神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格。

实践证明, 几年来, 我校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载体, 以少先队活动为途径, 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坚持学用结合, 以学促用, 重在行动的原则———我们开展了争做“学习小能手、道德小公民、环保小卫士、家庭小帮手、文明小使者、民族小精英”等“六小”活动, 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践化、生活化。我校组织学生按“生活新变化、社会新气象、农村新面貌、科技新发展、国际新形象、未来新蓝图”等主题, 开展爱国寻宝大行动, 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捕捉新时代主流文化的片断。还召开主题班会, 紧紧围绕活动主题, 让学生畅谈、交流自己在学习、教育和在社会实践中的体会和收获, 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开展“六个一”活动, 即读一本好书、看一部优秀电影或电视片、学唱一首积极向上的歌曲、走访一位英模人物、举行一次主题班队会、组织一次主题演讲, 以弘扬进步思想, 促进品德提升。举行校园艺术节、科技节, 既给每位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又为他们营造了一个爱祖国、爱集体、关心他人、团结合作的氛围, 使得民族精神在活动中逐步渗透、逐步形成。

这些系列活动的有序开展, 使民族精神教育存在于每一个学生活生生的生活中, 学生的心灵在自然和生活环境中得到熏陶而逐步深化, 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具有深远意义。

四、深化传统教育, 传承历史文化

我国一年有许多民族传统节日, 如:妇女节、植树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学校可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我校十分重视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的现代浓厚气息, 通过晨会、课堂教学、少先队活动等多种途径开展活动。例如妇女节, 通过文化积累升华女性诗情。大队部充分利用唐诗、宋词的相关内容, 通过调查妈妈、姥姥、奶奶的生活事例, 讨论分析她们共有的优秀品质, 筛选合适的3首诗词, 让学生分别送给自己的这3位亲人, 并充满感情地进行诵读。实践的理解, 诗歌的解读, 让学生的情感由外及内地得到升华。又如中秋节, 秋高气爽, 借助明镜般的皓月, 托物言志, 是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良机。中秋节之际, 少先队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品月饼, 知来历”、“观明月, 听传说”、“吟诗歌, 盼登月”的活动, 巧妙地把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灿烂文化和开拓创新、崇尚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营造校园氛围, 弘扬传统美德

开展民族精神教育, 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来营造德育氛围, 使学生置身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美德的熏陶之中。校园广播站、校园宣传栏、班级板报、警示标语及适于作为校园文化传播的每一环节都可作为弘扬民族精神的阵地, 要让每一面墙壁说话, 每一个角落传情, 每一个景点启智。让学生通过“从现在做起, 从小事做起, 从我做起”等宣传标语时时刻刻想到自己应该努力学习, 为祖国争光。伟人警句、伟人画像及雕像, 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校园宣传栏, 也担负起宣传时事, 宣传美德的重要阵地, 为学生营造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氛围。

在我校的校园里, “古今中华民族文化长廊”是我校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特色之一, 学校的每一面墙、每一个装饰、每一个橱窗都成了弘扬民族精神的最好场所, 使之润物细无声地注入学生心田。每个课间, 不少学生都在阅读数十块展板上那些生动活泼的故事、传记, 了解文化传统、文明历史、英雄人物、历史事件、伟大成就, 从中了解中华民族饱经沧桑、艰难曲折的奋斗历史, 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焕发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

六、巧用突发事件, 维系情感纽带

突发事件对于弘扬民族精神教育, 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因为民族精神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牢固纽带。比如抗击非典、全民抗灾、关注弱势群体等, 都可以作为中小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载体。以往的实践证明, 每当面临国难, 国民的爱国热情往往会被极大地激发出来, 这也恰恰是在小学生中弘扬民族精神、培育民族精神的最佳时机, 学校通过升旗仪式、晨会、德育活动课、校园广播等渠道, 传播突发事件中引发的英雄壮举, 寻找学习榜样, 树立人生坐标。并利用身边的感人事例, 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号召和引导学生们积极投身到突发事件中去, 使其在参与中体验和实践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一致、敢于胜利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如:在突如其来的四川汶川地区大地震后, 人民解放军、武警战士以及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投入到抗震救灾的行列中去, 这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一次大好机会, 我校开展了系列活动, 如:为在地震中死去的同胞下半旗致哀、献小白花;为灾区人民捐款献爱心活动;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 向灾区小朋友送去节日的问候———动手制作节日贺卡、写上节日祝福等。焕发起学生的强烈爱心和民族责任性。

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篇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需要发展先进生产力,也需要发展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代表我国文化发展方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民族精神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中包含了许多优秀的民族精神,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的凝聚精神、关心社稷的爱国精神及追求崇高的理想人格等等,这些优秀的民族精神以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紧紧把中华民族联系在一起,千百年来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在当今社会,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21世纪,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它不仅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的竞争,同时也是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我们常说,落后就要挨打。这个落后,不仅是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最重要的是民族精神的失落。因此,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能否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实现伟大事业的需要,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八十多年来战胜各种艰难困苦的最重要的法宝,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革命战争年代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拚命精神,以及那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如果没有这种革命的精神、理想、信念,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不可能取得胜利,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也不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市场经济尚未完善,科技水平总体不高,基础教育薄弱,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这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的任务。只要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我们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是与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时代精神体现社会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一个民族如果没有高尚的品格、坚定的志向和远大的理想,就不可能凝聚力量、成就伟业;一个民族如果不能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就不会有生机和活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地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融相生,二者统一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之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奋发进取,靠的就是这样的精神;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靠的就是这样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抓住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和平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还是要靠这样的精神。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要通过“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把“爱国热情化作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以热爱祖国和贡献自己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和尊严为最大耻辱”;要继承优良传统,体现时代特点,深刻领会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和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性进步和光明前途,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从每一个人做起,使之表现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的挺身而出、舍生忘死,也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难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但更多地要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当前,我国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特别是我国在快速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以及部分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新老矛盾相互交织,解决好这些重大问题,必须进一步推进改革创新,更要“广泛开展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永不自满、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以思想不断解放推动事业持续发展”。同时,还要“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劳动光荣、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坚决克服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居安思危、奋发图强;坚决克服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思想,勇于创新、昂扬向上;坚决克服惧怕困难、畏首畏尾的思想,锐意进取、勇往直前。要从深化对世情、国情、党情的科学认识中,从认清目标、明确任务中,从创先争优、查找差距中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思想的大解放带动事业的大发展。更要着眼于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着力回答时代对改革提出的新课题,着力解决体制转变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为此,要在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贯彻改革创新精神,切实加强改革顶层设计,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科学制定改革措施,打好改革攻坚战。要把弘扬时代精神体现到加快发展的实践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通过改革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而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加快推进各项改革,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那么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作为民族发展的未来,我们又怎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呢? 第一,增强爱国的深厚情感。新世纪的大学生应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将这种爱国主义情感发展为爱国主义情操,做到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第二,确立报国的崇高志向。

大学生要在培养真诚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基础上确立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要立报国之志,应该对祖国有正确的认识,包括对祖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刻认识。知国才能爱国,知之深才能爱之切。

第三,培养建设祖国的聪明才智。

青年大学生,要在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有所作为,必须要掌握过硬的本领,掌握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基本才干和技能。有了报国本领,才有了实现报国之志的条件,也才能实施报国行动。

第四,坚持报效祖国的积极行动。

弘扬民族精神 构建和谐课堂 篇6

关键词:民族精神 和谐 探索 社会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课堂教学中,这个源头活水是什么?我认为它就是和谐,是教育环境的和谐,是师生关系的和谐,是生生关系的和谐,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在和谐中尊重个性的发展。发扬民族精神,构建和谐课堂,这也正是课程改革的要求。

一、在和谐氛围中感知民族精神

和谐社会的特征就是六个方面: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课堂教学要突出民主和活力,就要给学生构建一个主动获取知识的平台,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智慧都得到充分的展示、尊重和发展。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我国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广泛、深刻地了解伟大的民族精神,我让他们从网上、书本、电视电影等多种渠道找体现民族精神的格言、故事,让学生到前边讲解,然后引导学生给他们分类。爱国类: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勤劳类: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节俭类:如“成由节俭,败由奢”,“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自强不息类:如:“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求学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等。这样学生能对我们的民族精神有系统、全面、生动的理解。而这些也正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所要求的,也是实现和谐社会所应具备的精神力量。

二、在和谐中主动的探索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

和谐也要突出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实质是自由精神,思想政治课堂努力为学生成长创造一个充满个性,有生命活力,自由轻松,弥漫着创造意识和求真、求实的学习氛围。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设置好思考的主题,让学生主动地寻找答案,人人参与问题,人人有机会展示自我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人。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它决定和推动一个民族的进程,是激励我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为了让学生理解民族精神的意义,我设置了三个层次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答案。一是我国人民发扬哪些民族精神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二是在中国近代,我国人民又靠什么精神才使列强灭亡中国的企图终未得逞?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且初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分小组去讨论去寻找答案。然后各组派一个代表到前面来讲解,其它同学可以进行补充。同学们都各显其能,各得其所,有的学生找材料,有的学生们在组织语言,有的学生在执笔记下本组同学的讨论结果,有的学生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到外组去“招商引资”。学习气氛很和谐,分工合作,团结帮助,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在公布答案时,同学们更是慷慨激昂。第一组的同学们提出我国古代科技文化之所以光辉灿烂、独领风骚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劳动人民具备勤劳智慧的优秀品质,别的同学给补充说还有创新的民族精神,因为文字的发明和使用、脑体的分工都靠创新精神,有的学生又补充道,最主要的应是先进的社会制度,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我国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要比西欧早得多。在谈第二个问题时同学更是激动万分:正是因为中国人民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不畏强敌,各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才使列强灭亡中国的企图没有得逞,才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三组同学骄傲地谈起我们依靠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基本的实现了人民生活的小康水平,取得了抗洪、抗击非典的胜利,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发射、返航成功。有的学生具体地描述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的景观,有的学生讲到航天员费俊龙在舱内连做了4个“前滚翻”,用时约3分钟,以飞船每秒7.8公里飞行速度计算,费俊龙一个“跟斗”就飞了约351公里时,大家都笑了,每个同学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和骄傲,那分明是一种和谐的美。

三、发扬民族精神,从我做起,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和谐社会,人人有责。和谐美好的社会,需要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各司其职,承担起自己的角色和社会的角色,尽职尽责,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各守其责,具有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自觉遵循社会规则、规章制度和公共秩序,只要人人行动,人人有贡献,和谐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和谐社会的目标的实现需要民族精神的支撑和鼓舞,构建和谐社会就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建设和谐河北、和谐校园、和谐班级、和谐家庭做贡献,班级做贡献,构建和谐校园,就是民主办学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校得到切实的落实,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安全稳定得到长久维护,就是师生员工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自我加压,知难而进,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伟大精神得到发扬光大,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就是学校各项工作实现迅速良性发展,师生员工的物质文化生活切实得到改善和发展。最后我让学生在懂得这些道理之后,做一两件有利于和谐校园、班级的事情。有的学生进行举办了和谐社会知识的板报,有的学生自发组织如何构建和谐河北的演讲比赛和讨论会,还有的学生付诸行动,为学校的环境保护做贡献,自愿组织起校级“卫生监督小组”。自发为学校一些贫困生进行节约救助的活动。有的班级利用节假日去公园和车站等公共场所捡白色垃圾。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伟大的民族的精神作支撑,和谐社会的特征也体现了我们的民族精神,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体现人文关怀,讲究尊重、宽容、沟通、善待;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要完善自我约束的精神,教师要敬业、乐业、无私奉献,学生要乐学、苦学、自觉成材报国。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要大力发展校园文化的底蕴,把团结、务实、求索、创新的校园文化,体现在每个学生身上,体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里。

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 篇7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们倡导的“天赋人权”思想、以“人权”否定“神权”无疑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以唯心史观抽象出来的人性论, 是资产阶级人权理论最早的思想渊源。但是, 如果把抽象的人性作为权利的根源, 把人权视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 就会抹杀了人权的历史性、社会性和阶级性。“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1], 无视人权的阶级性, 就会无视以国家主权的存在。必然会衍生出“人权高于主权”的思想, 并成为“超越主权论”的理论依据。

当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条件向不利于维持西方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方向发展时, “超越主权论”者往往会以人权卫道士自居, 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旗号分化瓦解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之一。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 必须以凝聚中华民族精神为核心内容, 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对抽象的人性论进行哲学批判。

广义的人性论指各种关于人的共同本性的理论, 狭义的人性论则指抛开人的社会性和人的历史发展, 抽象地考察人的共同本性的理论。欧洲中世纪以后, 西方国家关于人性的认识不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深入, 而且还表现出与社会思潮紧密结合、影响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特点。

关于人性论的思考并不是西方国家的专利, 中国古代思想家从战国时期就开始了人性之争。《孟子*告子》中说“人之性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 水无有不下”, 说明孟子主张人性善;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恶, 认为“人之性恶, 其善本伪也” (《荀子, 性恶》) , 但也有人如告子认为“性无善不善也”;西汉董仲舒则把人分为善、中、恶三等;唐朝的韩愈也明确提出“性三品”说, 可见关于人性的讨论在中国自古就有。

公元前5世纪在古希腊出现的“人性的自然说”主张人生来平等, 是西方世界最早关于人性的学说。17世纪英国的培根、霍布斯、洛克等, 18世纪法国的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卢梭等都认为人性是由感性的利益和需要规定的, “自爱”、“自保”、“自私”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本性。同时为了利己而顾及他人利益, 就产生了公共利益。在政治法律和教育等社会环境的影响下, 人的自然本性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善”、“恶”都是人的自然本性在特定环境下的变形, 自然本性则永恒不变。作为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 卢梭认为“任何人没有一种自然的权利驾驭他的同类”。这种思想启发人们质疑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 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基础。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强调人是理性的存在物, 康德认为人的本性不受感性物质利益关系支配, 人以立法和守法区别于动物;黑格尔认为认知和区别于动物之处在于有思想和理性, 认识“自我意识的存在”, 能认识事物的普遍性和共性, 即绝对精神自身, 因而能超出自然界, 从必然走向自由。费尔巴哈强调人的自然本性, 把人性归结为人的自然的类, 把人的知情意归结于人的自然属性, 提倡创立一种“爱”的宗教。在马克思主义之前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关于人性的论述观点各有异同, 欧洲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将人性归结为人的精神, 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将人性归结为人的生物本性, 两种观点都具有超越阶级、脱离时代的共同特征。

从资本主义的萌芽阶段开始, 以抽象的人性论为理论基础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社会思潮, 包括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等。其中人文主义是人道主义的最初表现形式;而人本主义是一种把人生物化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学说。列宁认为人本主义“只是关于唯物主义的不确切的肤浅的表述”。[2]这些社会思潮相互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人道主义在15世纪后逐步形成, 被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用以指文艺复兴的精神, 即通过学习和发扬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它是冲破中世纪教会统治下的神权思想束缚的有力武器, 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支配自然、追求快乐是人的天然权利和社会发展动因。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对于批判封建教会的禁欲主义、争取个性解放和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在反对封建制度、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到过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它脱离社会关系对人进行考察, 其所追求的自由和享乐的权利以及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都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 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 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的伪善性逐步表现出来。

中国在近代以来一直在努力寻找有效的现代化路径, 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种条件下, 中国知识分子自然地把目光投向西方文明和西方制度, 乐观地认为只要我们照搬西方制度, 就能一蹴而就地解决所有社会问题。有学者把这种政治心态称之为“理念崇拜”, 也就是“崇尚某种抽象的中心象征符号, 并以这种符号与理念作为一种一劳永逸地、整体地解决中国问题的处方。换言之, 这是一种以某种理念或主义来推演和涵盖解决具体问题的途径的思维模式。……而且, 一旦人们把西方的某种理念符号变成一种简单的口号, 还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想象出来的意义和愿望投射到这些口号上去, 并把它视为我们的权威”。这种无视理论与现实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问题, 以简单理念来拯救中国“问题”的政治文化现象, 可以说是近代以来受西方影响至深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共同心理特征。[3]资本主义人道主义的哲学基础是抽象的人性论, 我国参与全球化进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错误思潮中时常可见其身影, 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现实威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 因此, 脱离人所生存的社会关系来谈人的本质、谈人性是没有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反对撇开人的社会性和人的历史发展去抽象考察人的共同本性, 认为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它在社会实践中形成, 在历史上不断发展变化, 在阶级社会中主要表现为阶级性。马克思主义重视人的地位和价值, 把一切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作为人类解放的目标并指出实现这一理想所需要的具体条件, 这是资本主义抽象的人性论所不具备的。西方发达国家所倡导的“自由、民主、人权”、“人权高于主权”的观点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对发展中国家的爱国主义教育形成很大的冲击, 危及到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独立和政权稳定, 而抽象的人性论是这些错误观点的哲学基础。所以, 要想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批判抽象的人性论, 从人的自身发展、人的社会关系和历史作用的角度来认识全球化进程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人的认识的来源于实践, 认识是实践在人脑中的反映, 所以实践方式与思维方式密不可分, 实践方式的改变会引起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全球化之前, 人类只能在相对狭小的空间内活动, 各民族、各国家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 这是由于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在那样的条件下, 人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人类的共存关系, 更不可能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关系。因此, 虽然在我国古代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但那只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朴素的理解, 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在思维方式上出现的主、客观相分离的状态。人们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 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 把客观世界中所有的事物作为自己的改造对象, 要求它们服从人自身的需要而不去考虑这些对象的利益和承受能力。这种将客观世界置于人类对立面的思维方式最终将会引发许多全球性问题。全球化要求人们注重全球利益, 形成全球意识。要做到这一点, 人们必须改变过去的思维模式, 从全球的高度、从人类和自然界和谐相处的角度思考问题。人类只有将自己的思维模式上升到“类”的高度, 才能实现人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 这也是全球化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所以, 人性不是抽象的, 而是在现实社会中通过社会实践提高适应能力、丰富社会关系、改进活动方式的过程中加以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已经对人性的认识离不开人所赖以生存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

西方学者鼓吹抽象的人性论, 过分强调建立在抽象人性基础上的人权, 无非是为“人权高于主权”进行舆论准备。“人权高于主权”的论调实际上是服务于强权政治、瓦解发展中国家民族精神的思想武器。为了更好地凝聚中华民族精神, 我们必须在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育引导全体社会成员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批判抽象的人性论。

摘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西方启蒙思想家以“人权”否定“神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以唯心史观抽象出来的人性论忽视人权的历史性、社会性和阶级性, 必将导致人权与国家主权的对立, 使之成为瓦解发展中国家民族精神的工具。为了更好地凝聚中华民族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批判以抽象的人性论为理论基础所衍生的错误观念。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 (第3卷) [M].人民出版社, 1995:112.

[2]列宁全集 (第38卷) [M].第78页.

[3]张才国.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及其归因分析[J].探索, 2006 (3) .

简析弘扬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 篇8

中国的发展已经完全印证了这一点。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中, 军阀混战, 民不聊生, 整个民族处于崩溃边缘, 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领导中国民众, 打倒土壕劣绅和反动派, 建设新中国, 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东方。开创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新局面。

1938年, 日本侵略军连续侵占我国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 肆意烧杀抢掠, 疯狂肆虐。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奋起反抗, 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战争。这是伟大的抗战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 勇于创新, 在新形势下涌现出了“两弹一星”精神, 抗洪抢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等。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时代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 民族精神也不断地吸纳和涵融新的内容。使之具有全新的面貌, 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推动力。

“多难兴邦”, 中华民族是在不断地同灾害和困难中成长起来的。2008年5月12日, 我国四川省的汶川县发生了强烈地震, 地震发生后, 全国各地的救援队和志愿者都迅速赶赴灾区, 展开积极的救援行动, 争取把地震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真是“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折射出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优秀品质, 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团结一心, 无坚不摧的气势。越是在危难时刻, 越能显示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越是灾难深重, 越能挺起一个民族的脊梁。

只有不断地弘扬和实践民族精神, 才能焕发我们的进取精神, 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以自信的勇气和热情迎接未来的挑战。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 我们要积极传播和弘扬民族精神, 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以自信的勇气和热情迎接未来的挑战。

摘要:民族精神是在中国历史进程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是一个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推动力。

武术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弘扬 篇9

一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 爱国主义思想塑造着中华儿女的道德情操, 指引着武林豪杰的人生方向。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 有无数的武术爱好者, 他们习武的目的都是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基本目标, 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之际, 他们挺身而出, 不顾个人的生死, 捍卫了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完整。早在春秋战国时代, 诸侯争强、七雄五霸、灭弱吞小, 兼并激烈。在这列国纷争的大变时期, 出现了很多武林豪杰, 他们为维护国家的主权独立, 置个人生死不顾奋勇抗争的动人事例。鲁国武士曹沫武艺出众, 深得鲁庄公喜爱。齐桓公大兵侵入鲁国, 占领了鲁国的大片河山。两国国君会晤之际, 曹沫挺身而出, 以短剑直抵齐桓公的胸膛, 并义正词严地谴责齐国的侵略罪行, 迫使齐桓公归还侵占的鲁国领土。曹沫之英勇无畏, 为国家利益挺身而出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古代武士的典范。南宋抗金英雄岳飞, 其高超的武艺和尽忠报国的光辉业绩为世人传颂。还有面对元兵威胁利诱不为所动的文天祥, 他一身浩然正气, 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在民国时期颁布的《教育要旨》中宣称:“国何以强, 强于民;民和以强, 强于尚武。”当时很多习武者在自己的练功服上绣起了“强种、强身、自卫、卫国”等字样。可见, 中国武术早已超越了技击价值, 对塑造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起着重要作用。

二优秀武德是武术文化的核心

“尚武崇德, 德以艺生, 艺以德显。”精湛的武技是每个习武者高尚武德的反映, 也是武术从业者敬业精神的表现。没有精湛的技艺和渊博的知识, 从业动机再纯, 也难达到较高的造诣。同样, 武技再好, 如果武德不正, 也可能败坏武术的门风。“未曾习武先修德”, 学习武术的人, 首先要端正学习目的。要知道学习武术, 是为了继承和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 否则, 即使学了一些本事, 也显现不出自身技艺应有的价值, 更有可能走向邪路, 徒劳无功。有些人学武术, 只想掌握一两手格斗技术, 能防身自卫, 不受别人欺负, 没有多大抱负, 一旦碰到学习困难就打退堂鼓, 半途而废。有些人学武术的目的, 甚至是想在人前显威, 专门干些打架斗殴、扰乱社会治安的事情, 这些人只会走向人民的反面, 成为社会的败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中国武术形成了一整套与之密切相关的道德体系, 讲究“尚武崇德”, “武以德为先”。从古至今, 优秀武德在武术文化的发展中都占据着核心地位。要正确理解武术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修养, 这样才能使武术文化健康地向前发展。

三民族精神在武德教育中得到弘扬

武术的教育功能从古至今一直很受人们重视, 武术教育又以武德教育为核心。传统武德教育是以儒家伦常为道德基准, 归纳起来有八个字:忠、信、孝、悌、礼、义、廉、耻。这些如今社会看似很腐朽的内容, 在封建社会却曾经起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左右着习武之人的行为方向。在武术教育过程中, 武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形成的武德, 需要摒弃封建的糟粕, 继承其精华, 要将武德教育与爱国主义精神、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必须赋予武德以新的内容。如忠:忠于祖国, 忠于人民, 忠于社会主义;孝:就是要尊敬老人, 孝敬父母;信:就是要诚实, 信守诺言, 守时守信;悌:爱护朋友, 爱护兄弟姐妹, 帮助弱者, 帮助有困难的人;礼:遵纪守法, 文明礼貌;义:坚持真理, 见义勇为;廉:清正廉明;耻:能够辨别真伪是非, 勇于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可见, 尽管传统武德有着很大的历史局限性, 但只要赋予传统武德以新的内容, 它一样能够很好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传统武术文化”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继承性等特点, 因此, 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以现今社会的需要去研究它, 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它, 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如“飞檐走壁”、“刀枪不入”、“隔山打牛”等有违科学的思想必须摒弃。只有这样, 才有利于武术文化在高校的传播和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此外, 教育主管部门大力弘扬武术文化, 也有助于吸引大众去了解、学习武术文化, 从而在高校内形成传承武术文化的氛围, 也有助于民族精神的弘扬。

四结束语

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武术发展的危机, 要把武术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弘扬贯彻到教学和生活的每个细节, 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并进行长期的教化和熏陶, 是每一个武术教育工作者一项重大而长远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张智慧.论武术教育在培育民族精神中的作用[J].科学大众, 2008 (2)

[2]陆璐.中华传统文化与运动员竞技体育精神铸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2)

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篇10

一、建立在中华民族精神基础上的道路自信, 使美丽“中国梦”具有正确的实现途径

所谓民族精神, 是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文化结晶。中华民族精神是指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奠基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基础之上, 主要包括六大元素:一是大统。人多力量大, 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胜过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二是厚德。仁爱、厚德是儒家思想的精髓, 提倡以伦理道德维系社会发展。三是包容。对外来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包容与改造, 一次次“西学东渐”就是证明。四是勤俭。勤劳节俭, 谦敬礼让, 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条件下, 也能长久地生存下去, 这源于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勤俭习惯。五是克己。儒家思想提倡缩小欲望或者养成内敛习惯来满足心理需要。六是坚忍。中华民族立足于农业经济, 渗透着小农经济精神, 从而具有坚忍意识。正因为有这六大精神元素的支撑, 中华民族走过五千年的历史而屹立不倒, 释放出更璀璨的光芒。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根植于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中, 又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如今, 在推进美丽“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就是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 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就是“中国梦”正确的实现途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际, 有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撑, 就有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内动力和“催化剂”, 使美丽“中国梦”具有正确的实现途径。

二、建立在中华民族精神基础上的理论自信, 使美丽“中国梦”具有坚实的思想基础

讲清楚“中国梦”的内涵要有理论建构, 要实现“中国梦”更需要依托于正确的理论指导。而这个理论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分凸显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以其强大的实践性和高度的科学性为实现美丽“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建立在中华民族精神基础上的理论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的, 具备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精华, 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样的理论不仅展现出超脱的思想魅力和强大的逻辑力量, 而且还能够深刻、准确、真实地把握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为美丽“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支撑。

建立在中华民族精神基础上的理论同时又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紧密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 与时代发展同步, 与人民群众利益共联;始终着眼于民族性, 彰显时代性, 还富于创造性。这样的理论不仅能够洞察中国社会目前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 还能洞察中国社会将来如何发展, 从而信心满满地带领中华儿女走向繁荣富强和共同富裕, 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实现美丽的“中国梦”。

三、建立在中华民族精神基础上的制度自信, 使美丽“中国梦”具有坚定的政治保证

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 我们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已经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如今, “中国梦”离我们越来越近。截至2012年, 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城镇化率突破了50%, 经济年均增长11%, 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1.8倍,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步伐不断加快。诚然, 这十几年来, 我国现代化历程上接百多年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要求, 中承新时期改革开放和对外开放的新要求, 下启21世纪头20年的发展大局, 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而这一切, 都建立在中华民族精神基础上的制度自信, 有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凝聚力, 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制度正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特的优越性。

目前, 我国仍旧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发展不均衡, 国民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但是, 只要不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以此为方向优化社会主义制度, 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 为实现美丽“中国梦”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 要实现美丽“中国梦”, 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国梦”是一个伟大国家、伟大民族的进取之梦, 是每个中国普通家庭的幸福之梦, 也每个中国老百姓同享民族复兴成果的人生之梦。实现“中国梦”就是要让每一个中国人具有良好、和谐的生存、生活环境, 具有成人成才、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毋庸置疑, 中华民族精神是凝心聚气的强国之魂, 动力之源。要真正实现美丽的“中国梦”, 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汇集中华儿女的智慧!

参考文献

[1]黄艳, 孙其.“中国梦”的多维愿景:民族复兴[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年4期.

[2]林长发.“中国梦”的本质内涵[J].四川统一战线, 2013年4期.

[3]金旺.用勤俭节约托举“中国梦”[J].公民与法治, 2013年7期.

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 篇11

关键词: 古代诗歌 传统节日 语文教学 民族精神 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的诗歌焕发着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除旧布新的革新气象、敬祖绍宗的家庭美德和团结和谐的社会生活情趣,为人民生活增添无限乐趣,为教育青少年平添许多生动教材。传统节日为新的生活方式拓展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又为传统节日注入了不少新的内容,二者相得益彰,使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充满无限生机,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赏析丰富多彩的古代诗歌,弘扬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斗争中创造的最富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语言精练、声韵优美、朗朗上口,充满诗情画意和人性哲理,具有其他文学样式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和艺术魅力。经典的古诗词作品隐含着许多难以言表的对人生、历史等的精辟见解和内蕴,给后人以深远的道德启迪和广阔的思维空间。如何从世界竞争和民族复兴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古典诗词的育人地位,发挥它们在新时期语文教学中的育人功能,实在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那么,如何才能适应新大纲的要求,更好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呢?

第一,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古诗歌的意义,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演变历史,告诉学生这种优秀的文学体裁的魅力所在;讲一些关于诗人身上发生的故事或诗歌产生的背景;特别是上课时,适当引用诗句,可以加深印象,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折服并产生兴趣。

第二,引导学生对古代诗歌进行感悟、欣赏。诗歌作为一种文学艺术,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无可比拟的艺术美:音乐美、绘画美、情感美、哲理美。引导学生对古代诗歌进行感悟、欣赏,应该在对作品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结合诗人的经历,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从而提炼作品的思想内涵,体味作品的语言艺术,达到美的享受。

第三,培养学生运用古代诗歌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口语训练中恰当使用古代诗歌。这样的口语训练不仅可以看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程度,还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实现自我表达的需要。

二、感受节日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民族精神的豪迈雄奇

中国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群众基础。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岁月长河中欢乐的盛会。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使我国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了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灿烂瑰宝。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几千年来,中国人延续着谦让有礼、尊老爱幼、互敬互爱、团结和睦、思念亲人等传统美德,代代传承歌颂。因此,语文教学中应把这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重拾起来,让孩子们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并透过这些传统节日了解深刻的文化内涵,感受母语文化之博大精深,感悟民族精神之豪迈雄奇,从而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民族情感,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一,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向学生简单介绍各个传统节日的来历、风俗、习惯、意义。并不要求学生了解所有传统节日,而是选择那些有着丰富人文内涵的、适合孩子们学习探究的语文素材,让学生通过收集、阅读、交流等方式,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感悟民族精神。

第二,把传统节日文化和语文教学融合起来。让学生背诵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词;让学生参与各种形式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活动;利用语文活动课,组织学生举行有关传统诗词的背诵比赛,增加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感性认识。

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篇12

在这方面, 一些国家重视民族精神培育的成功经验, 值得我们借鉴。年轻而无根的美国人, 由于重视美国精神的培养而迅速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先天不足的日本人, 在吸取民族精神中成长壮大;多种族、多元文化的新加坡, 始终高举儒家伦理的大旗而迅速崛起;曾被战争弄得遍体鳞伤的德国, 正是有了坚强的德意志民族精神才能够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处于纷争之地的以色列, 正是有了不屈不挠的犹太民族精神, 才能在中东立于不败之地;国际地位曾一落千丈的俄罗斯, 近年来重视爱国主义的教育, 力求重振民族精神、力图重演大国雄风;只有弹丸之地的韩国, 大力倡导爱国主义, 推崇“身土不二”的韩国精神, 从而成为亚洲经济强国。

山无脊梁要塌方, 虎无脊梁莫称王, 人无脊梁莫做人。一个民族没有脊梁就难以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一个国家没有民族魂就难以屹立世界强国之列。中华民族为什么历经沧桑磨难而锐气不减, 千锤百炼而斗志弥坚?是什么撑起了她的脊梁, 使她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那不朽的民族魂———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 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纽带, 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因此, 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刻不容缓、迫在眉睫。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来加强对全体公民的教育。

一、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大风泱泱,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从而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中华民族积淀了丰富的优秀传统美德。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可以概括为如下八个方面。第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爱国主义始终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炬。千百年来, 中华民族的爱国者灿若群星。第二, 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昂扬斗志。“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 自强不息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成为鞭策中华儿女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第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五千年来, 历朝历代都涌现了许多具有高风亮节的仁人志士。他们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或刚正不阿冒死请命, 或毁家纾难精忠报国, 或血战沙场马革裹尸, 或临危不惧舍生取义。他们的浩然正气, 彪炳史册, 光照千秋。正是这样的国魂精神, 推动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征服千难万险, 越过漫漫历史长河走到今天。第四, 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第五,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第六, 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第七, 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第八,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

二、必须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

中华美德代代相传, 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了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民族精神突出表现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

三、必须继承和弘扬时代精神

社会的发展催生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发展到一定时代的产物。新中国成立后,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内容, 把民族精神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时代精神突出表现为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还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发挥“主心骨”的作用;还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影响, 要吸其精华、融合中西、使其本土化, 要去其糟粕、警惕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西化。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基石和根本, 丢弃民族精神就会迷失方向、丧失自我、甚至亡国灭种。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 唯有他发扬起来, 中国才真有进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从而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如果民族精神在我们每个公民的灵魂深处都能根深蒂固、生根发芽, 那么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能够真正实现。

摘要:目前, 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西方的思想文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冲击很大, 民族精神日益受到漠视。山无脊梁要塌方, 虎无脊梁莫称王。一个民族没有脊梁就难以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一个国家没有民族魂就难以屹立世界强国之列。大风泱泱,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就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关键词:民族精神,整体素质,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5.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备课下一篇:内部控制评价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