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方案

2024-07-30

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方案(精选14篇)

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方案 篇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培养广大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中华传统美德和科学创新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要求和教育局的工作部署,确保组织开展好我校“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

二、教育目标

通过活动,在全校学生中大力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民族精神,进一步深化广大中小学生对伟大民族精神的认识。教育和引导学生,以史为鉴,深刻认识民族自信心、凝聚力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教育和引导学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统一,不断增强爱国情感;教育和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热爱祖国,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发奋读书。

三、筹备工作小组:

组长:孟祥军

副组长:赵名扬 王晓静

成员: 丁玉柱 姜艳丽 李慧 各班班任

四、活动时间

2013年9月1日至9月30日

五、主要内容

(一)爱国主义教育

(二)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

(三)创新精神教育

(四)法制教育

六、活动安排

时间

活动内容

第一周组织学生集体收看“乘着梦想的翅膀”《开学第一课》

班班开展校纪校规、《中学生守则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增强学生守法、守规、守纪意识。

班班学唱红歌,唱响时代主旋律。

第二周国旗下讲话“新学期新梦想”

征文活动(中国梦主题征文)

教师节“感恩活动”(主题班会)

法制教育讲座

第三周国旗下讲话:“不忘国耻”

联络社会爱心人士救助贫困学生

第四周国旗下讲话:“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民族文化”

“勿忘国耻”演讲比赛

萨马街民族学校政教处

2013.9

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方案 篇2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让广大中小学生进一步把爱国情感化为具体行动, 教育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发出通知, 开展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的第六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动。活动分为“了解新中国建立历程”、“感受祖国变化”、“我为祖国服务”三个部分, 各地中小学要在秋季开学典礼中正式启动该活动。在“了解新中国建立历程”部分中, 各地要认真组织师生收看讲述新中国建立历程的专题片;积极组织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人员, 到中小学宣讲革命历史和光荣传统;组织中小学生收集、整理、宣讲家乡为建立新中国做出贡献的英烈故事。在“感受祖国变化”部分中, 各地要充分利用反映新中国建设伟大成就的《形势教育大课堂》系列专题片、新中国60年成就宣传图片、《共和国成长的故事》读本等资源,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调研, 以作文、书画、摄影等形式描绘祖国、家乡建设成就。在“我为祖国服务”部分中, 各地要组织中小学生本着就近、就便、安全的原则积极开展体验劳动、公益服务、社区服务、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撰写活动体会或社会实践报告。通知强调, 各地有关部门要因地制宜, 创新形式, 用好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上的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和其他推荐资源, 协调社会实践活动场所提供协助和支持。教育部还将组织中小学校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第六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成果展评活动。

浅谈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篇3

我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学校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倡导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倡导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通过诚实守信和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

自强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畏艰难困苦,不屈服于任何压力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引导学生和困境、逆境做斗争,养成不抛弃、不放弃的行为处事习惯。

仁爱精神。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华民族的仁爱精神源远流长。我们不但注重培养学生的仁爱精神,更注重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仁爱精神。

勤奋精神。 勤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我们民族得以安身立命、创造财富和探索未知的巨大力量源泉。勤奋包括勤于学习、勤于劳作、勤于思考、勤于发问等方面,包含勤勉与奋发两个相互依存的因素。我们利用体现勤奋精神的古训俗谚和佳话传说鼓励学生立学、立志、立言、立德,为了理想,勤勉努力,奋斗不止。

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教育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理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引导学生从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养成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优良习惯。

我校立足实际,结合地域特点,根据学生各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对学生进行了组织化、专业化、长期化的民族精神教育。

第一,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加强各学科有机渗透。学校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有机渗透在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

第二,大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重要节日、纪念日等,召开主题班会、团会,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影视作品;组织开展体现民族精神的各种比赛和竞赛;定期组织学生到“赵三多纪念馆”参观学习,打扫烈士陵园,到光荣院为军烈属服务,聆听革命前辈的教诲。

第三,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氛围。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站、橱窗、黑板报、LED大屏幕、教室室内文化张贴等形式弘扬民族精神。坚持每周一、重大节日、纪念日、大型集会活动都举行庄严的升国旗、唱国歌仪式。

第四,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建立表彰奖励机制。学校建立了切实可行的表彰奖励机制,把学生、班级、年级组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中的表现作为评选星级学生和德育教育先进集体的重要依据。

第五,重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合互动。结合派出所对校园周边社会环境进行了综合治理,彻底清除了经营性网吧、不健康书籍音像制品经营店。教育教师以积极的言行去塑造学生的心灵,让家长陪同学生共同观看有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历史情感和爱国情怀的结晶,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传承民族精神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我们学校将继续致力于打造一个个在精神上顶天立地的人。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方案 篇4

今年9月,是第x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为了把我校第x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开展好,真正使活动的开展达到对广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目的,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向前发展,根据教育部及区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拟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感受祖国xx年发展变化”

二、活动目的向全体中学生宣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伟大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描绘祖国未来发展的新蓝图。使他们了解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进步,感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小学生对祖国、家乡的热爱之情。逐步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的志向,并内化成自觉、具体的行动。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促进青少年每天健康成长。

三、活动内容及方式

(一)启动仪式:组织学生9月3日上午10:00-11:00利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平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互联网等信息传输方式,组织学生在本校参加全国第x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启动仪式。

(二)社会实践:各年级各班在观看后要根据形势教育课后布置的社会实践题目,结合实际和学生情况,组织学生走进农村,感受家乡的变化,感受社会的变化,通过写心得体会征文,组织学生学习、交流收获,并以演讲、演唱、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四、活动要求

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以丰富的体验教育活动为载体,教育青少年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小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全面准备。

现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实施方案:

二、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求新江校长

副组长:陈鹏飞、丁旭东、丁长宽(副校长)

成员:张江永、杨柏材、叶亚英、各年级组长、各班班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校团委

三、活动时间:

XX年9月1日——30日

具体方案如下:

四、活动内容

1、XX年9月1日下午开学典礼上,首先请求新江校长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发表讲话,其次,校团委和学生会向全体同学发出“弘扬民族精神,做了不起的新昌人”的倡议,号召全体同学积极参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动。2、9月2日在班主任会议上进行再次动员,明确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目的、意义、时间以及要求。3、9月3日,各班召开班会,制定本班本学期活动计划(各班主任负责,于周一上午上交团委)4、9月6日早晨举行升旗仪式,初三

(1)班的学生代表进行了《爱祖国,爱沃西》的国旗下讲话。5、9月7日下午第三节(班会课),各班进行收集能体现爱国主义的名言比赛。6、9月6日——10日(周一——周五),全校各班出一期黑板报、设计一期广播节目,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7、9月14日下午第三节(班会课),全校各班进行奥运知识竞赛,通过竞赛启发学生学习和发扬奥运健儿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培养民族自豪感。8、9月20日(周一)早晨,初三

(2)班学生代表进行《爱沃西,做一位文明学生》国旗下讲话。9、9月21日下午第三节(班会课),全校各班分年段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班会课活动比赛,通过歌曲传唱、故事演讲、小品表演、畅谈体会、诗歌朗诵、哑剧哑谜等形式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使每一位学生心灵都受到一次有力的震撼。10、9月22日,带沃西文学社成员瞻仰了鼓山烈士墓,并要求每位同学写一篇观后记。11、9月27日——30日,全校学生进行庆国庆书画比赛和黑板报比赛,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12、9月28日(中秋)下午3:30—5:00,全校各班以班为单位在操场搞中秋晚会,增强班级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团队协作精神。13、9月1日——30日,校园广播沃西之声每天中午、傍晚各朗诵《论语》中的一篇文章,让学生感受中华儒家文化的精髓。14、9月份,充分利用学校校刊、校园广播站、宣传窗等宣传形式,向全体老师、同学介绍整个活动的开展情况。

五、活动总结表彰

根据参加活动情况,以积分形式,评选优秀班级六个,优秀团支部六个。(积分办法:获奖各班级9月份文明班级积分加5分,个人获奖每人次加1分,并颁发奖状。)

校团委

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方案 篇6

2012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

活动方案

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少先队员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等习惯,营造文雅、和谐、阳光、进取的校园氛围。根据学校德育工作重点和思想,特制订我校201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方案。

一、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张力 副组长:周杰

卢凤军

成员:邬仕芳

涂勇

陈昌发

李发平

刘丽

邵才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陈昌发任办公室主任。

一、主

题: 弘扬民族精神,争做美德少年

二、活动时间: 9月3日——9月30日

三、活动要求:

1.组织收看好今年的美在你身边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9月2日晚8点——9点30分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CCTV—1)播出。并以此启动今年9月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四至六年级学生写出观后感,每班选出优秀稿件2篇,以年级组形式于9月8日下午上交德育处。2.第二周班会课开展“我身边的美”主题活动。从中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的强大、生活的美好和榜样人物的高尚品格,鼓励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学会展现和创造美。活动后各班上交班会教案一份。

3.在9月10日教师节前后,开展尊师重教“我为老师做件事活动”与“短信传情”信息发送活动。

4.结合《开学第一课》主题“美在你身边”各中队出好一期相应的黑板报。一至三年级以感谢师恩为主题,四至六年级以“弘扬民族精神,争做美德少年”为主题(9月13日前完成)

5.举行一次“美在我身边”“我眼中的美”为主题的征文与演讲比赛活动。(三四年级征文,各班选择优秀征文2篇,五六年级演讲,各班上交一份演讲稿),9月20日上交。

6.在一二周学生养成教育周内,各班务必利用晨会等时间组织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掌握必要的礼仪知识等。

7.唱好一首爱国歌曲。将爱国教育渗透于音乐课程。音乐老师,班主任老师鼓励学生课后多学唱。学校每周在大课间午间等时间播放一首爱国歌曲。陶冶全校师生的爱国情怀。

8.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教育,各班通过班会、手抄报,开展征文等方式进行。(一二年级上交反邪教教案每班一份,三四年级上交反邪教征文每班1篇,五六年级每班上交手抄报各1篇),9月25日前上交德育处。9.开展校级“美德少年”评比活动。各班要求学生从9月3日起记录好自己的“每日一善”内容。

织金县桂果小学德育处

2012年8月26日

桂果小学

“三生、四爱、五心、五好”主题活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

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方案 篇7

1、中华民族精神内涵

民族精神, 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总和。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 千百年来激励着中华儿女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 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2、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历程

中华民族精神贯穿我们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形成于辉煌灿烂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 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 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而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伦理道德教育。因此, 古代民族精神就表现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 与人为善, 睦邻友好, 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

鸦片战争后, 中华民族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 西方列强的的欺凌压迫, 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 为了救亡图存, 许多志士仁人上下求索、奔走呼号,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福祸避趋之”,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师夷长技以制夷”, “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 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在民族生死存亡关头无不表现出爱国主义精神。近百年来, 中华民族精神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革命斗争中, 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 鼓舞着各阶层的人们为取得革命的胜利而浴血奋战。新中国成立后, 民族精神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 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等, 激励着广大劳动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努力奋斗。改革开放新时期, 中华民族精神增添着新的时代内容, 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鞭策着我们积极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

二、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的智慧群体,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青年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伟大中华民族精神中正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鼓舞着大学生们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投身祖国建设, 拥护祖国统一;弘扬自强不息精神, 鞭策他们不断开拓进取、奋发向上;弘扬革命精神, 这些优良的革命传统特别是艰苦奋斗,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反对奢侈浪费, 践行勤俭节约。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大学生坚定政治立场,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而西方奉行霸权主义、推行强权政治的国家, 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大, 对我国加紧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 特别是借助文化思想渗透的方式。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 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但辨别能力较低, 不能看清西方实施政治西化、分化的图谋, 容易受到其影响和误导, 动摇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 使他们对社会主义失去了信心。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能够提高其辨别能力, 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大学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当前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但是近年来大学生承受着来自学业、就业、家庭等各方面越来越大的压力, 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对自己未来丧失信心, 往往经受不住压力、挫折, 一蹶不振, 精神状态不佳。中华民族精神, 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能够为大学生们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 激励大学生刻苦钻研、艰苦创业, 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三、当前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存在的问题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过于僵化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大多数高校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过程中, 主要对大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广大学生能够在爱国主义的洗礼下热爱祖国, 维护祖国统一, 认真学习, 增长知识, 报效祖国。但是, 民族精神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 不断注入着新的时代内容,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仅仅局限于爱国主义教育显然是不足够的。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方法比较单一

当前, 大学生中民族精神的教育以理论教育为主, 往往在高校所开设的思想品德课程中进行, 《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的开设与民族精神的教育具有一致性。然而, 这种理论教育以教师的灌输和说教为主, 只是通过教师照本宣科, 一味空洞单调地讲解, 而不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这样的培育方法, 脱离大学生的实际生活, 对大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 民族精神培育效果欠佳。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受到西方文化中落后、腐朽思想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 西方发达国家则凭借其在经济、科技方面的优势, 通过各种途径竭力推销着自己的价值观念。民族精神教育的开展, 虽然使得大学生对于我们的民族精神有了一定的认同感, 但由于大学生群体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在实际行动中容易受到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 不能自觉地践行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我们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 然而在大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却出现了崇洋媚外的现象, 特别是近年来的一些西方节日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在大学生还出现了追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现象, 这与我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背道而驰。

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对策

1、丰富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内容,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随着时代的变化, 不断注入着新的时代内容。当前, 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的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 不仅应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还应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面对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 创新才能赢得发展先机, 创新对于我国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 国家的希望, 民族的未来, 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更要富有活力和创造力, 树立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2、改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方法, 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课堂中的理论教育发挥着一定的重要作用。同时, 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 也需要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 贴近大学生们的生活实际, 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提高民族精神教育的效果。高校应结合重大历史事件、民族节日、先进模范人物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同时, 还应鼓励广大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革命老区等, 通过大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对民族、国家的情感。

3、帮助大学生正确分析外来思想文化, 积极践行中华民族精神

对于外来思想文化我们需要辩证地对待, 国外优秀的文化成果是我们需要吸收和借鉴的, 而西方文化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与个人主义等腐朽、落后的思想则对大学生积极践行民族精神产生了消极影响。民族精神并不是一个空喊的口号, 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目的是要将学生对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转化为实际行动, 达到知行合一。因此, 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 要注重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外来思想文化, 抵制外来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影响, 激励青年大学生自觉积极地践行民族精神, 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摘要:中华民族精神贯穿我们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当代青年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本文分析了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并针对当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周英姿.“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 2014.

[2]辛锐.大力弘扬和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J].改革与开放, 2013, 02:102-103.

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方案 篇8

一、学生思想意识中的迷茫需要语文教育的心灵鸡汤

在经济发展大潮的冲击和西方社会思想意识的侵蚀下,我国社会意识形态中难免出现一些泥沙浊流,对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不良的影响。学生的头脑中充满着对社会现实、人生际遇的困惑和迷惘。尤其是高中学生,他们耳濡目染成人世界的种种自私不公、丑恶虚假,他们难以理解却无力排拒。他们需要一种精神力量帮助他们正确面对眼前的污浊,释放思想上沉重的负担。于是他们强烈需要精神上的救援。这时,如果我们能结合课文材料,针对他们的心灵困惑,给他们说说孔子老子,谈谈儒法道墨,帮助他们驱散思想上的阴霾,久而久之,便能使学生慢慢形成对传统文化的崇敬之心,并自觉地将其视为自己心灵的圣火,从中获得继续前行的动力。

二、深入挖掘,让学生多方面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品词析句,解读文本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如在古典诗词的阅读欣赏中,读到杜甫的《蜀相》,教师抓住“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一句,引导学生进行语义联想,结合现代革命诗句“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理解诗中的“英雄”“旧部”,都是泛指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无数壮志未酬而含恨终身的仁人志士。他们大智大勇,为国为民,他们无畏生死,有极强的人格魅力,而这正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笃信的生命价值。

拓展延伸,联系生活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拓展延伸,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意志品质。如在传统名篇的阅读欣赏中,读到《史记》中记述项羽之死的内容时,教师借助“假如项羽有第二次选择”这个问题,联系近来在报纸和网络上出现的有的学生轻生自杀的案例,引导学生通过了解项羽这个悲剧“英雄”和史记作者司马迁的生平思想,探讨“我们应该有怎样的生死观”这个话题,让学生明确一个道理:如果事涉国家和民族的重大利益,生,可以践志,死,能够明志。择生与择死的思考,能够彰显一个民族的不朽精神和铮铮铁骨。

三、注重学生课外传统文化典籍的阅读、积累和深入探究

1.注重课外传统文化典籍的阅读。高中学生学业繁忙,且文化根底浅,教师一方面要吸引学生把有限的课余时间放在阅读上,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学生有所选择、循序渐进地进行阅读。除了让学生读《论语》、《庄子》、《孟子》、《三国》、《红楼梦》等经典原著,我还让他们读南怀瑾的《论语别裁》、鲍鹏山的《论语导读》、于丹的《论语心得》、易中天的《品三国》等。这些书给学生打开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宝库,丰富了他们的思想,洗涤了他们的精神。学生在课外研究性学习中自己确定的课题证明了他们的收获:如《儒家思想与经商之道》、《墨子思想和现代战争及和平》、《庄子思想与社会和谐》等。

2.注重对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之精髓的积累。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我们应挖掘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提炼民族精神,让学生充分吸取其营养。如《短歌行》一诗,我引导学生分析诗中曹操之忧,感受诗的情感基调,学生直接的认识便是忧人生苦短,情感悲凉。这时我引入曹操的《蒿里行》和诸葛亮的《出师表》,让学生深切感受建安文人因“生命短暂,功业未就”而产生的痛苦和焦虑,因“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而生发的对现实人生的伦理关怀和建功立业的雄心。我让学生体会到,生命因有了追求而变得热烈、精彩,灵魂因有了寄托而无怨无悔。学生又由此读出了诗中的英雄豪杰之气,慷慨激昂之情,更明白了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3.重视梳理探究,深化民族精神的领会传承。设计和组织专题学习探究,是高中语文新课程的一个亮点。其中,诸如“优美的汉字”、“汉语成语”、“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诗词格律”、“走近文学大师”、“古代文化常识”等等专题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浸润着精粹崇高的民族精神,且主题集中,针对性强,应该充分重视、正确引导学生阅读,发挥其积极作用。如“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专题,可引导学生在课外通过资料寻找自己姓氏的起源,并在课堂上交流;又如“走近文学大师”专题,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大师,品读其作品,感悟其人格魅力,探究其思想内涵和中国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的内在联系。

重视民族精神的弘扬和传承,这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光荣传统之一。作为民族文化最重要、最有效的载体的语文学科,理所当然应当做好这项工作。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不能推诿的。

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方案 篇9

2004年乌市第十三中学开展第一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的方案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承担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学校则应义不容辞的承担起弘扬和培育青年学生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现将我校开展第一个“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我校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依据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结合《乌鲁木齐市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意见》,将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系列活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筹备,把学校的各项工作与此活动相互结合,在师生中展开教育思想大讨论,从而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及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热忱,促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育学生“刻苦学习、自强不息、德才兼备、勇担重任”的精神。

二、组织机构:组

长:董富江

副组长:高喜梅

黎灵芝

员:林 艺

张金萍

魏 燕

白亚丁

杨再华滑晓玲

王召平

周晓莉

谢军龙

王晶兰

司文莘

吴丽萍 康

李毅(小)

刘方新

谢 媛

李毅(大)

三、活动安排:

(一)积极组织、大力宣传充分发挥学校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以校园电视台、广播站、校报、板报墙报等宣传媒体,对学生进行有关“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的宣传,在广大师生中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在“九.一八”事件73周年纪念日前后,对学生进行“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教育;在9月20日“公民道德宣传日”期间,大力加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在第六个“敬老月”中,积极开展“尊老、爱老、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第28届我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优异成绩和建国55周年到来时组织“从小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主题班会、团队会。

(二)分工明确、认真落实

1、通过升旗仪式由校长向全体师生发出号召,在师生中树立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任务的意识,让学生自觉树立爱国意识,培养自身完善的人格修养,将爱祖国真正地贯彻到对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并作为自身行为的规范和约束。

2、认真抓好学生国旗班训练和“唱响国歌”工作。从“升国旗、唱国歌”开始,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与学生一起高唱国歌,同时各班级要认真组织开展“国旗、国歌、国徽”、“两史一情”的教育,让爱国主义教育“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落到实处。

3、在初一年级少先大队组织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的演讲比赛。

4、学守则,记规范。在活动月期间,要求各班级要认真执行新颁布的《中小学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坚持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小事入手,从点滴抓起,积极开展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近、小、实系列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方法、途径,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5、要求各班级针对学生心理特点,织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六个一”活动,从学生情感体验入手,以实践活动、聆听故事、交流心得、诵读“中华优秀传统经典名著”、主题演讲、论坛、知识竞赛、歌咏比赛、评选优秀小公民等多种形式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并组织部分学生向全市中小学生发出“弘扬传统美德、争当四有新人”的倡议,召开“弘扬传统美德、培育民族精神”现场会,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读书征文活动。

6、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六个一”活动:(1)

出一期以“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为主题的“爱祖国、爱家乡”的黑板报。(2)

开一场以“从小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为主题的班会、团队会。(3)

作一篇以“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为主题的演讲稿。(4)

做一次民族精神调查研究。(5)

绘一张爱国教育人文地图。(6)

做一次民族精神调查研究。各年级班级要根据此实施方案,认真制订好本年级本班级的具体的实施计划,并逐一落实,学校德育处将根据年级计划进行检查。

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方案 篇10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方案

乌市第十三中学开展第一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的方案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承担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学校则应义不容辞的承担起弘扬和培育青年学生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现将我校开展第一个“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安排如下:一、 指导思想:我校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依据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结合《乌鲁木齐市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意见》,将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系列活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筹备,把学校的各项工作与此活动相互结合,在师生中展开教育思想大讨论,从而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及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热忱,促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育学生“刻苦学习、自强不息、德才兼备、勇担重任”的精神。二、 组织机构:组 长:董富江 副组长:高喜梅 顾 健 黎灵芝 组 员:林 艺 张金萍 魏 燕 白亚丁 杨再华滑晓玲 李 莉 黄 新 王召平 叶 霞 周晓莉 谢军龙 王晶兰 司文莘 吴丽萍 康 迪 李毅(小) 刘方新 谢 媛 李毅(大) 三、 活动安排:(一) 积极组织、大力宣传充分发挥学校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以校园电视台、广播站、校报、板报墙报等宣传媒体,对学生进行有关“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的宣传,在广大师生中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在“九.一八”事件73周年纪念日前后,对学生进行“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教育;在9月20日“公民道德宣传日”期间,大力加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在第六个“敬老月”中,积极开展“尊老、爱老、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第28届我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优异成绩和建国55周年到来时组织“从小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主题班会、团队会。(二) 分工明确、认真落实1、 通过升旗仪式由校长向全体师生发出号召,在师生中树立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任务的意识,让学生自觉树立爱国意识,培养自身完善的人格修养,将爱祖国真正地贯彻到对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并作为自身行为的`规范和约束。2、 认真抓好学生国旗班训练和 “ 唱响国歌 ” 工作。从 “ 升国旗、唱国歌 ” 开始,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与学生一起高唱国歌,同时各班级要认真组织开展 “ 国旗、国歌、国徽 ” 、 “ 两史一情 ” 的教育,让爱国主义教育 “ 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 ” 落到实处。3、 在初一年级少先大队组织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的演讲比赛。4、 学守则,记规范。在活动月期间,要求各班级要认真执行新颁布的《中小学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坚持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小事入手,从点滴抓起,积极开展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近、小、实系列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方法、途径,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5、 要求各班级针对学生心理特点,织好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六个一 ” 活动,从学生情感体验入手,以实践活动、聆听故事、交流心得、诵读 “ 中华优秀传统经典名著 ” 、主题演讲、论坛、知识竞赛、歌咏比赛、评选优秀小公民等多种形式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并组织部分学生向全市中小学生发出 “ 弘扬传统美德、争当四有新人 ” 的倡议,召开 “ 弘扬传统美德、培育民族精神 ” 现场会,开展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读书征文活动。6、 开展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六个一 ” 活动:(1) 出一期以“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为主题的“爱祖国、爱家乡”的黑板报。(2) 开一场以“从小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为主题的班会、团队会。(3) 作一篇以“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为主题的演讲稿。(4) 做一次民族精神调查研究。(5) 绘一张爱国教育人文地图。(6) 做一次民族精神调查研究。各年级班级要根据此实施方案,认真制订好本年级本班级的具体的实施计划,并逐一落实,学校德育处将根据年级计划进行检查。 乌鲁木齐市第十三中学209月2日

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方案 篇11

关键词:民族精神;高职生;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111-01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种优秀的历史传统,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主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是社会大众心理的积淀,文明进步的内驱力,表现形式多样,亦有丰厚的思想渊源。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竞争不再是单纯的科技的竞争,文化和民族精神也是综合国力竞争的一部分,是精神层面的竞争,意义重大。我党始终重视民族精神的弘扬,与价值观的塑造。党的十八大更是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首要任务写进大会报告。并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正体现出了当代中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应有的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培养培训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园地,高职生毕业后将成为我国各个领域建设的主力军。他们能否树立起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加强价值观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是一项全民性的体系工程,但不同群体的角色和责任在社会中存在着差异。把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对象,这是由青年发展的本质特征和社会地位决定的。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一个最容易感受也往往是最先感受这种发展变化的群体,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态度和作用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1.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统领高等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弘扬民族精神,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发展的实际相结合,用创新的理论,指导具体的实践工作。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感召当代大学生。只有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会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才能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领导人民顺利完成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弘扬民族精神必须全面结合“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因此,只有坚定不移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才能使其真正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方案 篇12

一、中华民族精神内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是为该民族大多数成员认同、接受的积极与进步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统称, 是民族心理特征、文化观念和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 具有鲜明的引导性、相对的稳定性和强大的传承性。在一个民族的发展中, 民族精神以其独有的支撑、凝聚、激励、教化、导向等多种功能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和时代性, 是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传统精神是历史的民族精神, 汇集了民族过去的历史、文化、意识的精华, 构成了民族精神的主体。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在时间上和内容上又分为历史传统精神和革命传统精神两部分。历史传统精神集中表现于《周易》中的两个命题上, 这就是:“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革命传统精神, 主要是指“五四”运动以来,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中新创立和形成的, 主要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民族精神不仅具有传统性, 而且具有时代性。民族精神的价值就在于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能够始终起到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程中, 涌现出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三峡移民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以及奥运精神等, 都是融合了当代社会新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的时代民族精神。

二、在90后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

综合国力, 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 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 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 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 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高昂的民族精神能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具有巨大的号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可以凝聚和整合社会力量。90后大学生是掌握先进科学知识的潜在劳动力, 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他们的精神状态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90后大学生是否具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否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是能否激励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极其重要的动力因素。

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十六大为全国人民绘出了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 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就需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协力, 更需要民族精神的振兴。中华民族精神, 就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 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重要精神力量。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要使我们的民族和人民, 特别是广大大学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征途上, 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3.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写进报告,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突破。我们未来承担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没有高素质的人, 是不可能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的。在90后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就能将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创造性发挥出来、向心力凝聚起来, 就能永葆进取之心, 塑造出具有远大理想、高尚的道德情操、高水平的创新能力,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创造者, 以保证中华民族复兴这一伟大历史使命的完成。

三、在90后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采取各种方法和途径, 抓出实效, 并形成优良传统。

1.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继承发展优良传统, 同时积极汲取世界先进文化成果。

要在90后大学生中深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 让他们认识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和理解;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采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 对中国历史上各种思想观念加以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 更要不断提炼和概括出反映时代精神的新的民族精神, 使民族精神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在坚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同时还应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 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 学习和汲取世界其他民族之长, 汲取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民族精神, 使一切能够为我所用的精神有机地融入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中去。

2. 形成民族精神教育的合力。

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 要充分发挥“两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 不仅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两课主渠道的作用, 还要各部门、各处室、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 形成合力。各科教师在教学中, 都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 将民族精神的培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行政、后勤人员应充分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 在工作中注意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勤劳俭朴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充分运用网络, 拓展民族精神教育新渠道。

成长在网络时代的90后大学生更加依赖网络, 也更善于运用网络, 网络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和人际交往的主要平台。高校教育者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占领网络这个快捷、及时、有效的教育阵地, 根据学生习惯, 开辟有效的工作途径和渠道, 以QQ群、博客、飞信等形式作为与90后大学生交流和教育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并开创更多的90后乐意接受的教育渠道, 以形成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氛围。

4. 以校园文化为载体, 引导大学生塑造民族精神。

优美高尚的校园文化环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和高尚人格。要通过精心设计各种思想健康、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 积极举办各种讲座、展览、竞赛, 不断举行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活动, 来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 使90后大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而使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提升。

5. 以大学生为主体, 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塑造民族精神。

要充分利用一些新的教育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新加坡在对本国青少年进行德育时采用价值澄清法, 通过提出问题, 让学生对比解决问题的方法, 做出选择, 并采取行动。这些方法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 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这对我国课堂教学有启发意义。为了使学生自我塑造自我完善, 积极主动地培育民族精神。学校要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查和志愿者服务活动, 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在实践中亲自感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和人民群众艰苦创业的感人场面和动人情节, 以增强对社会主义中国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并把这种对民族的深厚感情升华为民族精神。

6. 与公民教育相结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公民教育的内在要求。公民教育以培养公民的民族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为首要任务, 是培养公民精神、造就良好公民的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为推进公民教育提供深厚的动力资源。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公民教育, 通过强化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增强公民自觉将个人的利益得失与民族盛衰强弱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意识;通过倡导民族团结和睦、平等互助、共同发展的精神, 增强公民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维护国家统一, 维护社会稳定的团结稳定意识;通过弘扬中华民族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增强公民敢于迎接各种挑战, 经受任何风浪考验, 开拓创新, 奋发图强的民族自强意识;通过培育民族气节, 维护民族尊严, 增强公民的民族荣辱感。

参考文献

[1]顾海良, 沈壮海.高度重视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3, (4) .

[2]王东虓.论民族精神教育与公民教育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4) .

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方案 篇13

活动方案

各区教育局,xx区、xx旅游区、xx区社会事务管理局,xx工业园,市直各中小学:

今年9月是第十二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xx省教育厅等6部门关于开展第七届全省中小学生读书系列活动的通知》(xx教基字〔XX〕xx号)和《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全市开展“法德共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xx办发〔XX〕xx号)精神,决定开展XX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现将有关事项布置如下:

一、活动主题

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二、活动内容

活动分为“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法德共济主题活动”和“寻访红色足迹活动”三个部分。

(一)“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

1、组织观看《开学第一课》。各级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将《开学第一课》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开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学生集体收看,或及时把《开学第一课》播出时间及频道通知到每一位学生,让其在家与父母共同观看。要结合实际情况,通过主题班(团、队)会、观后感、微博微信、演讲比赛、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后续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青少年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2、经典诵读活动。组织全体中小学生诵读以齐xx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增强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在诵读和学习的基础上,编排优秀课本剧目进行展演。表现形式可以是舞台剧、校园小品,也可以是富有当地特色的地方剧。

XX年全市青少年“弘扬优秀文化 传承中华美德”经典吟诵决赛获奖学校和全市所有高中学校,要按照本次活动作品要求,在已有作品的基础上改编或者重新创作(往年获省级及以上奖励的节目不再重复报送),并制作成光盘,以区为单位于9月28日前统一报送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309房间),市教育局将择优推荐参加全省决赛和展示。

作品必须为原创,符合本次活动主题,内容积极向上。时间控制在8分钟以内,每件作品参演人员不超过15人。省级决赛采取视频评比与现场评比相结合的形式,提交的视频作品要求录制场地光线充足、环境整洁,画面和声音清晰、连贯、完整。作品文件统一采用+aac编码的mp4文件,幅面要求为16:9,分辨率不低于1280*720,码流不低于800kps。

3、“小小百家讲坛”活动。结合语文、历史、思想政治、思想品德等课程内容,组织全体中小学生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历史典故、神话寓言、民族文化、民族抗战等经典读物。通过课堂学习和班会、队会、综合实践活动等,开展主题演讲或故事(事件)陈述。鼓励在题材上突出地域文化、地域特色,加入探求、考证、还原等环节。

各中小学可将优秀作品自行上传到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小小百家讲坛”活动专区。演讲或陈述要主题明确,内容积极向上,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和观点,表达真诚自然。作品必须为原创。为增强观看效果,可适当加入相关的图文介绍、动画、视频资料等,但不可含有与演讲无关的内容。视频文件格式成片统一采用mpg4或wmv视频格式,要求录制场地光线充足、环境整洁,画面和声音清晰、连贯、完整,视频码流不低于800kps,分辨率不低于720*576,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在XX年全市青少年“奋发向上 崇德向善”演讲(讲故事)比赛中获奖的高中选手,请结合本次活动要求,润色或修改讲稿内容,并做好参加全省现场评比的准备。

(二)“法德共济”主题活动

1、“宪法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各学校要围绕“学习宪法、尊法守法”这一主题,积极开展“宪法进校园”活动,组织开展“宪法在心中、圆我中国梦”主题演讲,科学设置法治课程,创作演出法治文艺节目,征集展示法治动漫作品,努力构建中小学课堂学宪法、升旗遵宪法、班会讲宪法、活动融宪法的宪法教育模式,推动宪法教育制度化、系统化、常规化,激励广大学生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争做遵守宪法、践行宪法、维护宪法的合格公民。

2、开展普法和道德模范宣讲活动。各级各学校要深入开展第三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积极配合市关工委普法教育宣讲团,做好学生的普法教育工作,将具体的宣讲时间意向安排于9月10日前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公共邮箱,并在宣讲结束后及时将活动总结报公共邮箱。同时,组织开展以“道德模范在身边”为主题的道德模范基层宣讲活动,让广大师生深入了解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感受各类先进典型的人格魅力,自觉学习和实践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所蕴含的精神,引导青少年学生见贤思齐、自我提升。

3、开展“六个一”禁毒实践活动。各级各学校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的禁毒教育,积极开展“六个一”禁毒实践活动,即设立一个禁毒宣传教育警示牌,召开一次禁毒主题班会,观看一部禁毒教育电影,组织一次禁毒网络博客评选,上好一堂禁毒校外实践课,开展一次禁毒家校联系活动,使广大在校学生从小树立“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意识。

(三)“寻访红色足迹”活动

通过社会实践、研学旅行、红色旅游、夏令营等活动,组织学生阅读革命传统故事,观看红色电影,走访身边的老战士、老同志、革命后代,参观革命历史遗址、历史博物馆、先辈纪念馆、烈士陵园等。教育部在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开设“寻访红色足迹”活动专区,各级各中小学可在向上级教育部门报送优秀作品的同时,组织学生自行上传作品。

1、主题征文。主题征文小学组控制在800字以内,初中组、高中组控制在1500字以内。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但必须是原创。采用普通打印格式,学生姓名、学校(全称)、年级、指导教师、联系方式、通讯地址和邮政编码单独一页作为封面。各区教育局(教办)和市直各中小学在广泛发动层层遴选的基础上,于XX年9月28日前,推荐200余篇学生征文以电子版形式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邮箱,同时报送征文登记表(见附件1,盖章,报纸质版、电子版,小学组、中学组分开)。其中xx区推荐小学组60篇、中学组60篇,xx区小学组20篇、中学组20篇,xx区、xx旅游区、xx区、xx工业园以及茶业口教办、大王庄教办分别为小学组5篇、中学组5篇,市直各高中各10篇,市直普通初中、小学各5篇,报送征文同一所学校一般不超过5篇、高中不超过10篇。市教育局将组织评委进行评审,从中评选出约150篇优秀征文,参加全省“寻访红色足迹”中小学生主题征文比赛。

2、主题摄影。主题摄影图片为jp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大小不超过5mb。作品须原创,组照、单幅均可,组照不超过4幅,黑白彩色不限,拍摄时间不限。如是数码拍摄,不得改变原始影像,仅可做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的适度调整,不得做合成、添加、大幅度改变色彩等技术处理。每个参赛作品需建一个电子文件夹,文件夹名为作者姓名、学校,文件夹内除摄影图片外,均需填写附件2的表格,注明作品标题、拍摄时间、拍摄地点、作者姓名、所在学校班级、指导教师、联系电话,并结合主题诠释摄影作品的内涵。

各区教育局(教办)和市直各中小学在广泛发动层层遴选的基础上,于XX年9月28日前,推荐200余件摄影作品,以电子版形式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邮箱,同时报送摄影作品汇总表(见附件3,盖章,报纸质版、电子版,小学组、中学组分开)。其中xx区推荐小学组60件、中学组60件,xx区小学组20件、中学组20件,xx区、xx旅游区、xx区、xx工业园以及茶业口教办、大王庄教办分别为小学组5件、中学组5件,市直各高中各10件,市直普通初中、小学各5件,报送作品同一所学校一般不超过5件、高中不超过10件。市教育局将组织评委进行评审,从中评选出约150件优秀作品,参加全省“寻访红色足迹”中小学生主题摄影比赛。

3、主题活动设计方案。主题活动设计方案小学组控制在800字以内,初中组、高中组控制在1500字以内。要求方案设计契合活动主题,内容积极向上,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主题活动设计方案一般包括活动主题(主题名称、背景分析)、活动目标、活动适用对象、活动设计与指导者、活动准备、实施过程、实施建议、活动评价等基本内容,其中实施过程要具体、明晰、可操作。作品应为原创,采用普通打印格式,学生姓名、学校(全称)、年级、指导教师、联系方式、通讯地址和邮政编码单独一页作为封面。

各区教育局(教办)和市直各中小学在广泛发动层层遴选的基础上,于XX年9月28日前,推荐100余个设计方案以电子版形式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邮箱,同时报送方案汇总表(见附件4,盖章,报纸质版、电子版,小学组、中学组分开)。其中xx区推荐小学组30个、中学组30个,xx区小学组10个、中学组10个,xx区、xx旅游区、xx区、xx工业园以及茶业口教办、大王庄教办各报5个,市直普通中小学各报5个,报送活动设计方案同一所学校一般不超过5个。市教育局将组织评委进行评审,从中评选出约60个优秀方案,参加全省“寻访红色足迹”中小学生主题活动设计方案比赛。

三、活动要求

(一)广泛组织发动,建立长效机制。各级各学校要高度重视,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认真部署,广泛发动,在不同层面组织开展相应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工作中要注重学生的体验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亲身参与和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要动员广大教师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育人观;要依托家长委员会、社区,形成合力,营造家国情怀教育的文化氛围,逐步建立开展法治教育、禁毒教育、党史国史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

(二)尊重教育规律,加强活动保障。各级各学校要因地制宜,尊重教育规律,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新活动形式,引导中小学开展丰富多彩、富有实效的教育实践活动。要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针对不同的活动科学制定安全保障方案及应急方案,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保障师生人身财产安全。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为学生购买出行保险,确保各项活动安全顺利。

(三)营造良好氛围,抓好总结宣传。各级各学校要通过新闻媒体及时报道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实效,营造全社会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要善于发现典型,及时总结经验做法。请各区教育局(教办)、市直各中小学将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的开展情况(方案、总结、图片等)于10月10日前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联系人:xx,电话:xx,公共邮箱:xx@。

相关内容

最新小学劳动节活动方案

小学开学典礼方案策划书

XX年小学复活节活动方案

XX年六一儿童节小学活动方案

小学春季期学生艺术节活动方案

小学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方案

精选小学生暑假学习计划

精选小学秋季开学典礼方案

精选小学开学典礼方案策划模板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总结 篇14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的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三月至七月,结合学校实际,学校开展了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的系列活动,现将活动简单总结如下。

一、切实加强领导,保证活动月顺利开展。

以少先队工作为主阵地,高度重视、精心策划、求真务实,构建了以学校校长任组长,德育处、班主任、家长成员、校外辅导员任组员的德育领导小组,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良好的德育网络体系。

二、营造活动月的良好氛围。

环境影响人,环境教育人,好的教育氛围可以塑造一个人。“孟母三迁”的故事,也为人所熟知。古往今来有许多教育学者,都是特别强调环境的熏陶作用。为此我校开展活动月活动的基础是努力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1、美化校园环境布置。“百折不回勇少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弘扬民族精神,发扬传统美德”,这些格言在学生口中流传。每周举行围绕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全体学生齐唱国歌。同时,充分利用学校橱窗、板报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和弘

扬民族精神等,积极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

2、举行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动员仪式。3月1日是学生开学的第一天,杨校长利用升旗仪式对广大师生进行了一次集中性的民族精神教育。要求各班开展相应的主题教育,并倡议各学科教师以课堂为主阵地,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民族精神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使少年儿童普遍感受到祖国强大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三、通过各种活动来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

1、坚持周会、重大集会升国旗制度,增强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把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

2、利用队会班会、联欢会等多种形式,结合新学期开学、新生入学教育等活动,集中开展了宣传教育活动。

3、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3月19日,利用升旗仪式的时间,辅导员开展了一次主题讲话,和同学们一起回顾了那段屈辱而又英勇抗争的历史,教育学生吸取历史的教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使学生深记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来英勇不屈、不畏强暴、艰苦奋斗、追求解放、捍卫正义、敢于胜利的伟大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所具有的非凡的生命力、凝聚力、战斗力,激发学生为民族的振兴而发奋学习。

4、大力开展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活动,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加强了学生的文明道德教育、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同时将法制教育与爱校、爱乡、爱国有机结合起来,激励学生从小立下远大志向,努力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5、寓民族精神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以少先大队部牵头在全校及班队活动中组织开展了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革命故事会、征文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祖国、对人民及家乡的热爱。

弘扬民族精神虽然即将过去,但是民族精神的行动并没有结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将弘扬民族精神活动一如既往的开展下去,让民族精神在每个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上一篇:读《心灵鸡汤》有感600字下一篇:工会代表选举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