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2024-07-01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共14篇)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篇1

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我校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和激励广大少年儿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热爱祖国,发奋学习,健康成长,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培养和造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一代又一代新人。现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在校内开展“敬老”传统教育活动。

二.活动主题

关爱老人

从我做起

三.活动内容、学校召开一次敬老爱老主题升旗仪式。

2、学校组织开展尊老爱幼的主题大队会,让学生明白开展尊老敬老活动的目的意义。

3、校园文化展台:以“我的爷爷奶奶”为题,开展亲情故事征文比赛。

4、延续暑假开展的“孝敬老人从一个好习惯开始”

5、评选尊老敬老标兵,树立榜样。

6、重阳节特别行动:大队部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敬老活动,陪老人聊天,为老人表演节目,送一些生活用品和医药用品,使老人们感受到温暖。

重阳节前一周学生开展“四个一”活动,为爷爷奶奶倒一杯茶、表演一个节目、赠送一个自制小礼物、陪老人共进一顿晚餐。

四、活动效果

在市区团委,区教育局的指导下,从XX年开始学校的社区体验活动逐步成型,让这些受到社会关爱的特殊孩子,用自己的劳动去赢得更多人的快乐,让这种快乐的氛围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本学期的活动中,我们选择了西岗区社区老人院,因为同样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孩子和老人他们都是最需要关心、爱护的人群,让这一老一少建立起互助的关系,对学生的初次社会实践会产生更有价值的情感体验。08年的春节我们第一次走进了西岗区社区老人院,孩子们稚嫩的节目得到了老人们热烈的欢迎,第一次的成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助人的快乐,就这样每年寒暑假,重大节日孩子们都会走进老人院,虽然送走了一届又一届毕业生,但是“敬老”社区体验活动一直在延续。

从07年至今,已经快三年了,我们的敬老活动已经成为了西岗区“感恩心责任感”活动中的特色活动,三年实践体验活动,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孩子的巨大变化,这群曾经接受社会资助的外来娃娃由羞涩自卑变得越来越大方,因为他们已经在敬老体验活动中感受到了快乐后的那份骄傲与自豪。“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份责任已经成为了XX孩子的习惯。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篇2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让广大中小学生进一步把爱国情感化为具体行动, 教育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发出通知, 开展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的第六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动。活动分为“了解新中国建立历程”、“感受祖国变化”、“我为祖国服务”三个部分, 各地中小学要在秋季开学典礼中正式启动该活动。在“了解新中国建立历程”部分中, 各地要认真组织师生收看讲述新中国建立历程的专题片;积极组织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人员, 到中小学宣讲革命历史和光荣传统;组织中小学生收集、整理、宣讲家乡为建立新中国做出贡献的英烈故事。在“感受祖国变化”部分中, 各地要充分利用反映新中国建设伟大成就的《形势教育大课堂》系列专题片、新中国60年成就宣传图片、《共和国成长的故事》读本等资源,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调研, 以作文、书画、摄影等形式描绘祖国、家乡建设成就。在“我为祖国服务”部分中, 各地要组织中小学生本着就近、就便、安全的原则积极开展体验劳动、公益服务、社区服务、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撰写活动体会或社会实践报告。通知强调, 各地有关部门要因地制宜, 创新形式, 用好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上的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和其他推荐资源, 协调社会实践活动场所提供协助和支持。教育部还将组织中小学校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第六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成果展评活动。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篇3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让广大中小学生进一步把爱国情感化为具体行动,教育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日前发出通知,开展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的第6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动。

通知指出,活动分为“了解新中国建立历程”、“感受祖国变化”、“我为祖国服务”3个部分,各地中小学要在秋季开学典礼中正式启动该活动。在“了解新中国建立历程”部分中,各地要认真组织师生收看讲述新中国建立历程的专题片;积极组织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人员,到中小学宣讲革命历史和光荣传统;组织中小学生收集、整理、宣讲家乡为建立新中国作出贡献的英烈故事。在“感受祖国变化”部分中,各地要充分利用反映新中国建设伟大成就的《形势教育大课堂》系列专题片、新中国60年成就宣传图片、《共和国成长的故事》读本等资源;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调研,以作文、书画、摄影等形式描绘祖国、家乡建设成就。在“我为祖国服务”部分中,各地要组织中小学生本着就近方便安全的原则积极开展体验劳动、公益活动、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撰写活动体会或社会实践报告。

(《中国教育报》2009年7月26日)

上海:多数学生对目前的假期生活不满意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的一项调查表明,不少孩子抱怨,除了在家看电视、上网,就是玩电子游戏,想出去玩却不会玩,只能蜗居斗室。

“目前你假期生活的主要活动是什么?”320名被访学生中,280人选择做作业,272名孩子参加业余补习。学生们最喜欢的活动中排名居前的是看电视、上网和睡觉,不少孩子暑假“宅在”家中,“虽然一个人呆着很无聊,但想不出还有其他什么好玩的”。超过半数的学生对目前的假期生活不满意。不少学生反映,很想痛快地出去玩,但缺乏场地、缺乏伙伴。更深层的原因,是长期两点一线、学习至上,由缺乏休闲时间发展成缺乏“休闲自主权”。静教院附校调查显示,学生暑假活动由家长做主的占58%,由自己做主的占36%,共同商议决定的6%。家长往往担心“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督促孩子多花心力与时间在学习上,认为玩是“浪费时间”。不少孩子只能跟着家长的安排走,长此以往,即使暑假有时间,也不知如何安排,百无聊赖。

(新华网2009年7月9日)

石家庄:就近得指导 构建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体系

在石家庄,18岁以下青少年一旦有心理困扰或问题,都能就近免费获得指导与帮助,这得益于该市构建的市、县(市、区)、学校三级心理维护体系。

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2007年,石家庄市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市教育局共同投资200万元,建立了石家庄市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之后,每年投入100多万元建设26个县(市、区)心理维护分中心和190个学校心理维护工作站。在市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建有心理咨询网,设有两部免费心理咨询热线电话以及心理测量、情绪疏导、综合访谈、音乐辅导、生物减压、物理治疗、沙盘游戏辅导、感觉统合辅导、催眠放松辅导、团体辅导10个功能室。两年来,市级中心已接待咨询和来访近5000人次,通过对1900名来访者跟踪调查,85%以上的人对所获得的帮助表示满意。

三级心理维护体系建设过程中,石家庄市的心理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市“校校有师资,班班有辅导,生生有档案”。各学校不断创新心理活动课的内容和形式,有的编演“心理情景剧”,有的举办“心理活动沙龙”,都深受同学们欢迎。

(《光明日报》2009年7月23日)

赵骏:青少年财富观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青少年在财富获取、财富支配、财富意识和财富价值观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社会现实的冲击、家庭教育的偏差与学校教育的缺失等。为此,我们需要对青少年进行财富观教育,其主要内容包括:财富意识培育、财商价值观教育、财富品质培养和提高。在此基础上,教育者需要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引导青少年形成健康的财富观。首先,抓住两个关键环节:要教育青少年学会控制对财富的欲望,特别是购买欲和享受欲;要在日常生活中对青少年进行零花钱教育。其次,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学校要开展适合青少年年龄特征的实践活动,使全体青少年普遍接受锻炼;家庭要根据具体情况对青少年进行必要的锻炼;贫富家庭的学生都必须参加力所能及的勤工助学活动,使他们从小明白劳动的价值,感受劳动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从而真正理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再次,社会传媒要正确引导。一方面,要净化媒体风气,以符合时代精神的主流财富价值观引导青少年树立健康的财富观,以振奋人心的财富故事激励青少年,以健康向上的财富人物引导青少年,倡导科学地看待财富、正确地获取财富和理智地支配财富,为青少年健康财富观的培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另一方面,媒体尤其是与青少年教育相关的媒体应进一步关注和强化青少年财富观教育问题。

(《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第5期)

王玮:当代中国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

道德修养具有不同的境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关于道德境界的宝贵思想,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可将道德修养划分为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社会道德底线境界。社会道德底线境界是最基础的“好人”或“常人”境界,是合理利己主义的道德境界,是道德的大众层,它囊括最广人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大多数普通群众,因而是道德的基础层。第二重境界:社会主义道德境界。社会主义道德境界是“贤人”或“君子”境界,是舍己为人的道德境界,是道德的先进层,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主体层,其道德主体是广大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国家公务员等各行各业的先进分子,他们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第三重境界:共产主义道德境界。共产主义道德境界是“圣人”道德境界,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的境界,是当代中国社会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和理想境界。处在这一道德修养境界的人是道德的楷模层,是共产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倡导者、实际引领者和勇于实践者。深入研究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有助于我们分层实施、整体推进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冯铁山:德育的诗意与诗意德育的建构

诗意德育是弥补知性德育的不足而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正确认识其基本内涵与理论根据,是进行诗意德育理论研究的起点和实践操作的基础。在工具理性的视阈,德育成为社会规则教化的同义语,丧失了应有的诗意魅力。从实践美学的角度审视,德育的诗意实质就是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本真化、人的社会化与社会的向善化以及自然与社会的审美化。所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建构诗意德育,就是要从本体论的高度尊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采用富于魅力的言说方式,创设浓郁的诗意激情的氛围,有效引导学生感受德育的诗意,并能够自主地诗意德育建构,从而让我们的德育富有生命的质感和活力。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篇4

XX年乌市第十三中学开展第一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的总结

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校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依据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结合《乌鲁木齐市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意见》,积极响应市教育局关于组织好第一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通知,及时部署,认真策划,在学校师生中开展了“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民族精神的伟大,在活动中体验“民族精神代代传”的真正内涵,活动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准备充分,宣传到位

在开学初的工作计划中制定了活动的具体设计、策划,通过升旗仪式、班团队会、思品课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有关“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的大力宣传,组织学生收集具有民族文化的素材,交流心得,利用校园电视台、广播站、校报、板报墙报等宣传媒体,介绍这次活动的方式、目的、意义,以及民族精神的实质和表现等,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

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在开学的升旗仪式上,学校以“弘扬民族精神,做了不起的中国人”为主题对全体师生进行了教育讲话,发动少先队组织向全体队员发出“弘扬民族精神,做了不起的中国人”的倡议,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与学生一起高唱国歌,让爱国主义教育“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

2、在9月20日“公民道德宣传日”到来之际,结合《公民道德实施纲要》要求,各班级认真学习新颁布的《中小学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尤其是学校对刚入学的初一年级新生开展军训和新《守则》、新《规范》及校规校纪教育,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方法、途径,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遵照市教育局开展有关“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中学生主题演讲比赛,我校在初一年级少先大队中举行了“弘扬民族精神、让我们们的祖国更好”的演讲比赛选拔赛。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慷慨激昂的语调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对祖国热爱的满腔热忱表达得淋漓尽致。初一(7)班迪丽热巴古丽同学脱颖而出,在决赛中荣获全市初中组第一名。

4、在“九.一八”事件73周年纪念日前,请有经验的历史老试向学生做了“历史不容忘却”的主体讲座,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学习,让学生回顾历史,记住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从小立“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之志。

5、通过在各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六个一”活动,各班板报主题多样,“民族精神—不倒的旗”、“奥运之星、民族之魂”“时代呼唤诚信”、“我们新疆好地方”、“学会感恩”等等;开展以爱国主义诗词朗诵、知识竞赛、读书交流、展示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经典格言等为主题的班、团、队会;

6、在纪念孔子诞辰2555周年之际,在学生中开展了有关“向韩国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寻因讨论会,引导学生认识到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呼唤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回归。

7、今年我校在全市中学生运动会上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借此契机,校德育处在升旗仪式上进行了“感受光荣”的主题教育讲话,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8、学校邀请在第12届雅典残奥会上取得男子铁饼铜牌的我校学生家长郑卫海同志为全校师生做讲座,从残奥会上拿奖牌,到“西北平安杯大漠行” 与十名残障人士徒步穿越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故事,无一不让在场的学生感动,同学们从一个人身上看到了整个民族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精神的流露。

9、在第六个“敬老月”中,学校积极开展“尊老、爱老、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初二(10)班管骥同学撰写的《一个老人的故事》一文在自治区青少年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中,荣获“敬老好文章”征文三等奖。

三、强化措施,深入推进

将民族精神渗透到每个少先队员心中是“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的根本目的,我校特别注重这一点,活动结束后,将展开一次民族精神的追寻大讨论活动,从而去做一件能体现民族精神的事,去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我校为巩固这次活动取得的效果,将这次活动为契机,以后每年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民族精神代代传”主题活动,形成强化民族精神教育的长效机制。通过这次活动,全校学生深刻了解了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了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也正在逐步树立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全面准备的责任感。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而青少年则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因此,从青少年开始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是使我国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创造先进灿烂的中华文化,永远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强有力保障!

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扎实地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充分准备!乌鲁木齐市第十三中学 XX年10月15日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篇5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我校自暑假开始,围绕“爱我中华,兴我国防”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的教育,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收到可喜效果。先将我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1、学校依照教育局的相关要求,制定“宏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计划。

2、暑假夏令营中,布置各班级根据本班级的实际情况,多途径、多方法地对全体少先队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以假日小队的形式开展参观罗盛教纪念馆、洋溪“万人堆“”等教育基地,搜集查找交流有关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资料的活动,阅读或收看有关的书籍和电视节目,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并写下读后感或观后感。

3、组织各年级学生参加“传承郑和精神”的征文活动。学生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等方法,了解郑和航海的经历,感悟郑和精神。

4、开学后,组织低年级各班开展“抗日故事会”班会活动,以说故事的方式交流英雄们的事迹。组织高年级各班利用周五的班会时间交流读后感,评选出优秀作品,上交大队部。

5、以广播站为途径,向全校学生介绍英雄少年的故事,宣传他们的英勇事迹,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6、通过学校的宣传橱窗,展览假期学生搜集的有关抗日战争的文字、图片资料,对学生进行勿忘国耻、建设国防的教育。

7、利用9月19日(国防教育日)和9月26日两次“国旗下讲话”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教育学生从小立志建国防、从小热爱和平。

8、为庆祝国庆节的到来,9月30日我校召开了“爱我祖国、爱我家乡”主题会,各班按照要求,以合唱、舞蹈、朗诵、武术、小品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在筹备、排练节目的过程中,全校师生全力以赴、全情投入,节目质量较高,演出很成功。

本次活动还有许多欠缺之处,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以后的活动中做得更好。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篇6

一、以校领导为核心,层层落实各项工作。

1、结合校务例会,召开工作会议,传达局文件精神。成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中层领导及各班主任为组员。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共同组织实施活动,齐抓共管,全员参与,多渠道教育渗透的网络体系,根据校情、生情以及学校的德育工作特点,制定好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宣传月活动计划,设计好各种宣传教育方案,着力把教育活动抓实抓好。广泛发动教职工参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宣传月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宣传月中的主体作用,落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宣传月各项要求。

2、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教育全过程,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积极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氛围,要求全体教师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高度认识本次活动。按学校的安排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实效。

二、以各项活动为载体,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1、9月7日升旗仪式时间,我校举行了“我爱我的祖国——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第六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周春宣校长作了“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讲话。他勉励学生,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站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应该深切地感受身上所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时刻记住: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热爱自己的祖国,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最朴素的情感;热爱自己的祖国,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争做文明守纪的好学生。

2、每周举行围绕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全体师生齐唱国歌。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网站、黑板报和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各班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精心设计板报,弘扬民族精神这个主旋律,宣传阐释民族精神,为开展好此项活动营造深厚的氛围。积极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的浓厚校园氛围。

3、组织学生收看由中央二套播出的《开学第一课•我爱你中国》教育宣传片。为深入开展“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教育,落实《教育部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 共青团中央关于组织开展2009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通知》,学校积极组织全体师生收看9月1日18:30—20:30,在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CCTV-2)播出的《开学第一课•我爱你中国》节目。

4、利用教师节活动表达师生情意,感染吸引学生体验民族精神的精髓。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宣传月活动要与庆祝第25个教师节活动相结合。“浓浓尊师情拳拳爱生心”抒尊师爱生情。借“老师,我想对您说……”的心意卡征集抒发对身边好教师的谢意;借“孩子,我愿为你奉献一生”的教师签名活动抒发教师献身教育的理想和信念。组织学生学习领会“关爱感恩”的传统美德内涵,深化师德教育,发挥教职员工身正为范的人格魅力。

5、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祖国万岁”班班有歌声活动。利用班队课,组织学唱爱国歌曲,由音乐教师每节课教唱。让校园里响起孩子清纯、嘹亮、充满激情的歌声,用歌声振奋人心,响彻云霄。通过爱国歌曲的教唱活动,很好地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伟大的中华民族、忠于祖国,立志为祖国强盛、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把报国立志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6、9月22日下午,我校邀请了老同志,到我校做了一场关于“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报告会,他们通过一个个鲜动的革命先烈故事,让学生深深感受到先烈们报国热情与当时革命的艰辛,领会到今天我们的安定生活是多么的劳之不易,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这次活动让学生深切领悟到:革命烈士的献身精神更值得我们去学习,我们应沿着他们的足迹,继承革命的优良传统,努力的学习科学知识,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全面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一份力量。

7、为隆重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学校利用品德课的时间,开展《共和国60周年》集体专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观看100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对学生进行一次具体、生动和难忘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专题教育,学生们了解了六十年来,中华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长久的和平安定带来了人民世世代代所梦想的繁荣与发展;六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国家综合国力在增强,国际地位在提升;学生们通过专题教育,又重温了香港澳门回归、抗洪救灾胜利、战胜非典、抗雪救灾、抗击汶川地震、2008年奥运会顺利举办、神六神七接连成功飞天等举世瞩目的大事,学生们从中感受了祖国的强盛和繁荣,使学生进一步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一个月的时间是短暂的,活动形式也是有限的。但通过一个月的宣传活动,全校学生都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活动月虽然过去,但是对于我们学校的全体师生来说,民族精神的行动并没有结束。在今后的工

作中,我们会在总结九月经验的基础上,将“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思想工作继续深入开展下去。

南召县小店乡中心完小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篇7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粹。她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劳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历经五千多年的继承和发展,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发挥了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 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但是, 现阶段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 对传统文化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 外国的坚船厉炮摧毁了清王朝的妄自尊大, 从此西方文明被广泛地传入中国, 五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更是掀起了反传统文化一轮又一轮的高潮。相比之下, 传统文化的失落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危害性, 中国人民大学的王纪成教授要建立国学院正是对这种情况的担忧而提出的。

第二, 对民族精神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近些年来, 高校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各学校陆续制订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工作计划和落实措施, 并采取了实际行动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但是, 民族精神教育一直游离在人文素质教育的范围之外。说明高校对民族精神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

第三, 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形式问题。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形式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应作为一门课程, 按照课程的要求来组织教与学;另一种认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没必要单独作为一门课程, 而是应分散到各学科中去, 在各个知识点进行渗透。事实上, 我们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的教育, 对民族精神的教育主要集中在语文、历史和思政课上, 在应试教育模式里, 历史课是分科后才得到重视的, 思政课的主要点不是民族精神, 而语文课侧重于与考试相关的字词句章, 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被支离破碎成一个个的考点, 很难在骨子里形成民族精神的涵养。因此, 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非常有限, 而对民族精神的认识更是少而又少。

第四, 师资力量问题。目前, 高校教师的主力军年龄大约在30—50岁, 主要是在50—70年代出生。当时的历史背景下, 期望这些教师有很深厚的民族文化功底是不现实的, 当然, 我承认有些学者专家确实有很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但是整体的民族文化功底毕竟有限, 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正如纪宝成教授所说, 国学近百年实际上是个衰微的过程, 我国的文脉出现了断裂。

第五, 教育资源问题。充斥各个书店的文学书籍鲜有涉及传统文化的, 充斥影音市场的唱片影碟鲜有涉及民族文化的, 各类教材著作鲜有专论民族精神的, 网络上提及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容是微乎其微, 如此等等, 都让我们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汗颜。西方文化的势如破竹, 和传统文化的没落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二、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第一、利用两课教学,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高校, 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任然是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两课教学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第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要结合民族文化特点, 努力体现时代特征、学校特色, 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为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提供良好的民族文化环境。

第三、利用重大事件和辉煌志就等活动,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重大事件往往是激发全民族奋起抗争的有利时机, 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最有效的载体。

第四、加强历史教育,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育国民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是培育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前提。现在的大学生, “不知秦汉, 何论魏晋”, 对祖国历史知之甚少。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先生曾说到, 现在有一些大学生, ABC即英文很好, 美元、英镑也分得很清楚, 就是不懂得长江与黄河, 即中国的历史文化。

第五、加强网络建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信息网络化是当今社会的时代特征之一。网络信息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访谈中, 100%的同学都表示上过网, 只是上网的频繁程度不同。

参考文献

[1]徐柏才、李从浩:《在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6) P130—133。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P132。

[3]杜文海:《如何在高校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03-9, P82。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篇8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弘扬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273-02

一、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和弘扬的现状与问题

(一)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现状来看,功利主义盛行,重理工轻人文,培养方案与教育目的脱节,致使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两种现象,一是民族虚无主义,二是民族狭隘主义。民族虚无主义主要表现就是妄自菲薄本民族的一切,认为本民族的一切不如别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客观存在的中国文化断裂,年轻一代缺乏对民族文化深入、系统和本质的了解,由不了解催生不自信,由不自信演变成全盘否定,从而消泯民族精神产生的文化土壤;另一方面就是西方发达国家暂时领先的科技水平和生活水准,我们暂时还落后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面临的种种困境,由此带来的中西文化冲突所造成。民族狭隘主义主要表现就是妄自尊大本民族的一切,认为本民族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一切以本民族利益为中心。闭目塞听、故步自封是狭隘民族主义产生的主要原因。从本质上讲,狭隘的民族主义并不深谙民族文化与精神的精髓,因为世界上任何一种优秀文化与精神的形成,无一不是吐故纳新、海纳百川的产物。因些,狭隘的民族主义是要不得的。“我们要用新的科学方法,来判断一切,来估价中国文化适合人生的一部分,固然要保存。而无用不适的一部分则要改革,我们要用科学态度,现代的眼光,来分辨何者为精华,而有保存之价值;何者为糟粕,应当予以淘汰。”

(二)从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实践活动来看,首先,作为民族精神载体的文化经典教育的缺失。就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内容方面看,民族文化经典教育的严重缺失,导致了民族文化理解上的表层化和民族精神根基的动摇。民族文化经典承载着民族文化和精神的精髓,是我们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石,然而,在我们大学课堂中大量“概论”性质的教材和讲义充斥于课堂,经典的原貌和精义常常被曲解和断章取义,很多已经被弄得面目全非了。其次,师资力量有限。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需要许多资源的,而师资力量的薄弱,使真正能融会贯通传统文化经典的专家学者稀少。面对西方和现实社会的冲击,如何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到应对的策略?这是当前文化发展的重要困境。教育制度保障的缺失,文化传承是要靠制度来长期保持和养护的。然而,中国教育从小学到大学的民族文化教育,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和长期有效的培养计划,更没有一套制度来保障。从中学到大学,家长和社会都重理轻文,将文科教育视为政治思想的宣传和企业、政府管理的实用型人才培养,忽视了人文科学在精神层面和文化价值层面为社会和个人精神境界提升和思想智慧开启所起的巨大作用。因此,长期以来,人文科学的建设和发展被束缚了。

二、当代大学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一)高校要把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纳入学校的建设与教育体系之中。首先,充分发挥课程与教学在大学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中的主阵地作用。当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一种“复杂的会话”活动,学校课程的宗旨不在于促使我们成为学术科目的专家,而在于促使我们成为关切自己与他人,关心国家和人类命运的公民。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弘扬与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主要渠道,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坚定他们的政治立场。通过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认识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提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自觉性。最后,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弘扬还应该渗透到除两课教学之外的其他所有的课程教学和专业学习之中。各门课教师都应该结合课程教学充分挖掘民族精神的教育因素,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文道统一的教育,既教书又育人。

(二)通过实施人文素质培养计划引导学生系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神,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积淀和升华,大量的民族文化经典是它的载体,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是它的精华。在大学生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当然离不开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与优良道德传统的土壤。但调查发现,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现代传媒技术的影响,在校大学生用来阅读文史哲等书籍的时间很少,对民族的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了解很少。因此,高等学校应该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教育作为人文素质培养计划中的主要内容,并规定学生的应修学分。通过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开设承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课程,以帮助学生系统学习民族文化与传统美德,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中国文学经典,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深化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能自觉用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来陶铸自己的精神和品格,以奠定自己的文化根基,并在继续发扬的基础上,丰富、创造和提升我们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三)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搭建民族精神教育的平台。高等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引导价值观念,传承文化成果的作用。校园文化对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民族精神的教育。首先善于抓住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活动和重大历史事件,以此为契机把民族精神融入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重大活动、重大历史事件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资源,抓住时机开展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其次要宣传和学习先进人物和模范群体的事迹、精神。先进人物和模范的事迹体现了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有利于大学生从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对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宣传和学习先进人物和模范群体的事迹、精神,使大学生能从身边看得见,摸得着楷模中感受到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大学生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的保证。民族精神的文化性、传承性、社会性、导向性与构建性特征,决定了大学教师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与弘扬的重要作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需要一支以身作则、能够起到示范作用的师资队伍。“学校各部门、全体教职工都要积极参与,形成合力,要把弘扬、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师德建设和教师业务培训的重要内容,提高教师全面理解把握民族精神内涵的水平,增强教师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实施能力。”各科教师在教学中,都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本课程的特点,进一步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将民族精神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教师,使他们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工作中起到带头模范作用,以推动高校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目标的实现。

(五)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互动媒体得到迅猛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可利用的资源。网络作为知识与信息的载体,在教育领域不但继承了传统教育评价载体的特点,而且功能更强,效率也更高。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娱乐、交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坚持“加强管理,趋利避害”的方针,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建立红色资源网站,开展以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网上论坛、网上教学活动,把民族文化,艺术作品,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结合声像,动画,图片等学生们的喜闻乐见,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把倡导民族精神与满足学生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校园网络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有机融合。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彭艳(1982— ),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龚李利(1986— ),女,湖南娄底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陈春生.新文化的旗手:罗家伦传[M].北京:近代中国出版社,1985.

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总结 篇9

活动总结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今年九月是第五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关于组织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通知》的精神,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校按照市局的通知要求,开展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1.9月1日,通过隆重的升旗仪式,组织开展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启动仪式。由宋书记做了题为《弘扬民族精神——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的讲话,启动仪式上,学校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作了总体安排,并号召全体师生投入到活动月的活动中去。

2.组织学生认真收看了《开学第一课》,并要求学生写出了观后感,使学生的安全意识得到了提高,并学到了一些自我保护、逃生避险的方法。

3.在教师节来临之际,组织开展了“我把祝福送老师”的感恩活动。要求各班学生通过“向老师说一句祝福的话,为老师写一张祝福卡”的活动,把祝愿送给老师,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大力倡导“尊师重教”之风。

4.以中秋节为契机,倡议学生省下自己的零用钱,用实际行动为长辈做一件事,与长辈同度佳节。活动中,有的学生为家长精选了一件小礼物,有的学生用自己的零花钱为家长买了一块儿月饼,有的学生为家长沏茶,还有的学生帮家长做家务……

5.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了“三个一”活动。即开展“记住一句爱国格言、了解一位抗震救灾英雄、改掉自己的一个不良习惯”活动,让学生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落实在行动上。

6.利用红领巾广播,介绍一些抗震救灾英雄和事迹,介绍一些爱国格言,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等,供学生们学习并记忆在心中。

7.组织参加奥运会轮滑表演和观赛的同学写出自己的感受,分享奥运会带给我们的快乐,感受祖国的进步与强大,增强爱国之情。

8.要求各班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设计一期板报,营造良好的氛围。

9.明确本学期养成教育重点:“进校排一队,走路靠右行,便后冲厕所、课间不乱跑,做操不说话”,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落实到“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一重点上。

10.以《爱国爱校,先从唱响国歌开始》为主题进行了国旗下讲话,并利用广播再次组织学生唱响国歌、队歌、校歌,把爱国落实在具体的小事上。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篇10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和团中央《关于组织开展2010年“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通知》和根据郑场镇中心小学《2010年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实施方案》的部署,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通过宣传教育、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使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和实质;通过观看爱国主义影片,阅读民族英雄人物书籍,讲故事比赛等,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学英雄精神,做时代新人;通过读书活动、征文比赛、主题班会等活动,使学生懂得弘扬民族精神要与现实生活、学习结合起来;通过调查家乡的变化等来感受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广大学生懂得从我做起。培育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勤劳俭朴,勇敢顽强,开拓创新的优良品质。

二、活动内容

1、对活动进行规划,制订活动方案。负责人:王子敬

2、制作好一条横幅:弘扬民族精神,培育时代新人。负责人:马山红

3、进行一次国旗下的讲话。负责人:徐昌兵

4、学校红领巾广播播诵一个英雄人物的故事。负责人:陈黔楠

5、各班举办一次弘扬民族精神的专题讲座。负责人:各班主任

6、各班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负责人:学校班级管理组。

7、举办一次读书征文比赛。负责人:王子敬

三、保障措施

1、召开一次校行政会议,对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进行专题讨论研究。

2、在全校教师会和班主任例会中,宣传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重要意义,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组织教师学习活动的方案。

3、每项活动都精心策划安排,实行专人负责制,做到全员参与,注重实效。

4、做好资料收集归档工作。摄影工作由黄强老师负责。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篇11

2012-2013第一学期

邦均镇第五中心小学

2012.9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今年9月是第九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按照天津市《关于认真组织开展2012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了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美在你身边”为主题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专门开展此项活动。

二、活动情况

1.利用升旗仪式活动启动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

2.各班组织召开了主题班会,各班更换班级黑板报或增加了相应版块,营造弘扬民族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

3.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学生9月2日20:00—21:30,在家观看《开学第一课》专题电视节目,许多同学都看到了自己喜欢的名人明星,都说,听了他们的讲解,体会更加深刻。

4.利用开学第一周周二的下午,进行了一次集中的卫生大清理,包括教室和卫生区,学生体会到了“美就在你身边”。

5.三至五年级各班学生每人阅读一本反映新中国诞生和新中国建设伟大成就的书籍,三至五年级写出读后感,班主任收齐存档。

6.每名学生参加一次社会公益活动或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班里进行了讨论与交流,班主任老师给予了表扬。

7.开展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校园开放日活动。向家长开放,向社会开放,尤其是学校的体育器械等,受到了家长们的好评。

三、不足之处

这次活动整体效果较好,开展得丰富热烈,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有些活动是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完成的,心得体会有下载的痕迹;再如,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有一定的困难,学校不能集中组织,而在家呢,家长又娇惯孩子,不让其累着,于是家长们替完成了,孩子得不到真正的锻炼等等。

总之,各班全面组织开展了“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活动效果较好。今后,我们将深入开展此项活动,发扬经验,克服不足,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这个活动的意义与真谛。

邦均镇第五中心小学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篇12

资阳市雁江区中和镇德公希望小学

为引导少年儿童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我校全体小学生中开展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动。

本次活动月我校以“庆祝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主题制订了相应的活动方案。在组织这次活动月的过程中,始终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发动学生积极参与,使广大学生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光荣历史,知道抗日战争的胜利不容易,抗日战士在战斗中作出的贡献。回顾本次活动,我校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校领导为核心,层层落各项工作

1、结合周一例会,召开工作会议。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活动方案。

2、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求全体教师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高度认识本次活动。按学校的安排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实效。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1、在开学典礼上启动本次活动,并介绍这次活动的方式、目的、意义,以及民族精神的实质和表现等。

2、周一升旗仪式和国旗下的讲话,大力宣传和弘扬庆祝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活动精神。通过手抄报的制作和评比,让学生受到了颇深的感染和教育,营造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

三、活动多样,效果显著

1、坚持升降国旗制度,每周一必须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每周举行围绕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让爱国主义教育“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

2、组织学生收看“开学第一课”。使学生感受到时代的要求、党和人民的期望,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篇13

活动总结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学校是在广大少年儿童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主阵地。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落实市区教育局的相关文件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学校的养成教育和素质教育,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以丰富的体验教育活动为载体,教育青少年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小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全面准备。今年9月,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现将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领导重视。

学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2013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将本次活动摆上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活动的领导,精心组织,明确各部门职责,抓好活动的落实,将活动与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素质教育、新课改、校园文化建设等密切结合起来,促进我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准备充分,宣传到位。

在开学初的工作计划中制定了活动的具体设计、策划,通过升旗仪式、班团队会、思品课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有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大力宣传,组织学生收集具有民族文化的素材,交流心得,利用校园网站、广播站、板报、墙报等宣传媒体,介绍这次活动的方式、目的、意义,以及民族精神的实质和表现等,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

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为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我校充分利用本地德育资源,广泛深入地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教育与实践活动,效果显著。

1、学校充分利用本月的升旗仪式,进行有主题的国旗下讲话,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2、组织各个班级庆祝教师节,通过写信、制作小卡片等形式表达对老师的祝福;

3、组织各个班级在9月16日下午第七节课召开以“弘扬民族精神,做有责任感的中学生”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4、9月18日,组织各个班级出版“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板报,以史为鉴,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5、校学生会宣传部在9月16日~27日制作两期主题广播,加大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宣传力度;

6、选送优秀的文艺节目参加细河区弘扬民族精神的文艺汇演,我校九年二班苏雪怡等同学的民族舞蹈深受群众喜爱和好评。

四、任重道远,常抓不懈。

本次活动是一年一度的系列活动。通过一个月的开展,学生对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我校全体师生来说,民族精神的行动并没有结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将弘扬民族精神活动一如既往的开展下去,为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和优秀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阜新市第二十六中学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篇14

一、活动目标

通过宣传教育、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使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和实质;通过观看爱国主义影片,阅读民族英雄人物书籍,讲故事比赛等,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学英雄精神,做时代新人;通过读书活动、征文比赛、主题班会等活动,使学生懂得弘扬民族精神要与现实生活、学习结合起来;通过调查家乡的变化等来感受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广大学生懂得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党的十七大献礼。培育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勤劳俭朴,勇敢顽强,开拓创新的优良品质。

二、活动内容

1、对活动进行规划,制订活动方案。负责人:吴爱梅

2、进行一次国旗下的讲话。负责人:吴爱梅

3、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每周播诵一个英雄人物的故事。负责人:吴爱梅

4、各班举办一次弘扬民族精神的专题讲座。负责人:各班主任

5、举办一次“弘扬民族精神,争做时代新人”的演讲比赛。负责人:张玉华

6、各班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负责人:各班主任。

7、读一本介绍英雄人物或反映革命历史的书籍。负责人:张文梅

8、举办一次相关的图片展览。负责人:各班主任

9、举办一次读书征文比赛。负责人:吴爱梅

10、进行“我心中的家乡”绘画比赛,并将获奖作品在校内展示。负责人:徐领筠

11、上好形势教育课(具体收看电视台或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平台的节目。负责人:袁金升、胥相鹏

12、各班在本学期出好一期黑板报。负责人:各正或副班主任

13、背诵爱国诗词。负责人:张玉枝

三、保障措施

1、召开一次校行政会议,对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进行专题讨论研究。

2、在全校教师会和班主任例会中,宣传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重要意义,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组织教师学习活动的方案。

3、每项活动都精心策划安排,实行专人负责制,做到全员参与,注重实效。

4、做好文字、照片等的收集归档工作。摄影工作由张玲、徐领筠老师负责。

5、各项活动由袁校长室牵头,具体由德育主任负责操作。各科任教师应主动与班主任协调配合,做好各项有关工作。

四、活动总结

上一篇:策划创意活动下一篇:天池乡中心小学校园安全工作汇报